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方法

2024-06-25

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方法(精选12篇)

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方法 篇1

现阶段,我国的教师、家长、学生对体育课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小学生中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数量正在逐年上升,因此,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应该成为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 教学方法与模式陈旧落后。受中国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制约,我国小学体育老师往往都是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致使学生对于体育无法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体育教学效果低下。同时,单一的体育教学方法也使得课堂理论与实践分配不平衡,一般都是重理论轻实践,且实践形式十分简单,致使实践环节极其薄弱,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学生的体育学习, 阻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2. 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无法适应教学需要。教学工作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都存在着教学水平有限的问题,在部分学校甚至存在着体育教学并不是由专业体育教师来完成的问题,而是由别科教师来替代完成。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3.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小学体育高效教学的重要保证,但是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得不够完善, 或者建立了体系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将其执行,由此也引发了一些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体育监督评价体系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要完善体育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体育教学。

二、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应对之策

根据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展开:

1.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理念,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有不断进步的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开展的教学培训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力;其次要加强教研工作,加强老师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索;最后教师要多开展教学反思,对于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 创新小学体育合作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主要是对合作教学方法实现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自主合作体育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走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开展相应的自主合作式体育教学;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综合知识面的重要性,鼓励并帮助学生对国家文化、体育、经济实现更多的了解,利用多种途径来实行自主合作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紧紧结合起来,让学生对自主合作学习体育的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

3. 做到科学筹划以及充足的备课工作。课前筹划也就是教师的备课工作,这是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实现高效体育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意识到备课工作的重要性,备课工作要做到主动、全面、详细、 灵活,针对一些具体的体育教学问题要做到具体合理的分析,将课前筹划与实际的体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

4. 创新小学体育的教材体系。教材的质量对教学的质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小学体育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以及网上学习教材。在现实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主要都是以文字教材为主来展开教学,对文字教材片面重视。但是文字教材中一般都存在知识含量少、内容陈旧等缺点,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没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而音像教材在内容上并不是很充足,且知识内容的质量都有待提高。利用网上学习教材进行体育教学则要求学校要具备相应条件的网络设施,对网络方面要求很高,一些学校的学习资源在网上也不一定能够找到。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将小学体育教材实现创新,就要使教材内容做到精准、新颖,教材内容要对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有所体现,同时还要突出重难点,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体育学习。另外,学校要不断完善网络设施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上体育教学资源,将网上体育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新要求,小学体育教学也会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只有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才能使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方法 篇2

二关爱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优秀班主任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说:“好的班主任是出色的心理学家”。班主任以“爱”为核心,像导师、慈母、朋友一样,在课堂上,课外活动,日常生活小事中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家庭教育相配合,走进学生心灵,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某个活泼的学生为何突然间沉默寡言?一向守规矩的学生为何迟到?某某为何心神不定„„班主任找出原因,耐心疏导;对后进生更是加倍关注,可以走访同学,弄清基本情况,向各科任教师了解其课堂上的表现,向家长了解家庭情况,继而综合分析整理,找出原因,制定出对策和实施方案,帮助其在各方面都有进步,稳步提高。在求知的道路上,学生把教师看得比父母更重要,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倾注深切的爱:给学生导师般的厚爱,多一点教导,少一点指责;给学生慈母般的仁爱,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批评;给学生朋友般的挚爱,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粗暴。走进孩子心灵,用自己的爱心、精心、耐心、细心、恒心营造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

三以人为本,采用合理的方法新的教育观要求班主任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事半功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学生能自己安排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意志转化与行为控制,自觉地把客观要求与影响转化成自己的需要。”而其他学生,需要在别人引导、教育下才能安排好自己的任务。那么,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

法。1.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对班级进行管理、引导、传递学校的管理思想和育人目标。学生在管理班级事务中思想上有所提升,能力得到了锻炼。如:班主任找一些贴近学生思想的先进人物事迹,让学生去品味、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骨干如何与同学交流,如何组织活动,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策划、组织、参与班级活动。学生在组织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将理论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学生骨干不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提高了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有利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全班同学形成自律

3.提起批评,人们总认为是一种板着脸严肃的事情。这样既伤孩子自尊,又伤老师肝肾。“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的心灵世界是美妙灿烂的,与学生的交往中,既要用行为魅力去塑造学生,又要用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至为重要。对稚嫩的孩子们的教育,我体会到幽默中教育学生

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的不良习惯,可以用“慢吞吞妹妹”、“眼泪公主”、“拳头帅哥”这种贬中带褒、褒中带贬的幽默,从自省中改正平时不怎么介意的毛病;有意绘声绘色地讲解和表演一些笑话故事,来提醒孩子们粗心的缺点,还通过编小品、编故事等方法,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这种寓批评于谈笑中的教育,增强了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

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有校规,班有班法,那么班主任在德育的过程中如何用

班法呢?1

我总是组织学生反复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班级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学生认识到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会落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严

格遵守各种规章的必要性。2

有一个好的学校规章,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关键是要把它落到实处。班级的管理仅靠班主任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为了落实校规,我启动了二套管理系统。一是班干部轮流值周负责制,负责把本周学生遵守规章的情况记录下来,对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若有违反班规的同学,则向他发《违纪通知单》,注明违纪事由、扣分情况。另一套是值日班长负责制,负责当天班级的常规管理,每天小结。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

现象,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家长与班主任在教育目标上其实是一致的。家长把小孩送到学校,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而班主任按照职业和道德要求义不容辞地要对学生教育负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主任的心与家长的心自然就应紧紧联结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孩子的成长、学习状况。教师家访、电话沟通、家长会仍是当前家校联系的主要渠道,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电脑技术、网络技术与家长联系,这样就为家校联系提供了新的渠道,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的技术手段,以最容易的方式把家庭和学校双方融入到了现代教育中,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建立和谐、有序的联系,促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好培养学生的教育目标。

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方法 篇3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网络形势 方法

网络如今是一种新兴却逐渐成为主流的传播媒介。它具备着其他任何没有都没有的时效性和开放性,还有任何的个体都可以实名或匿名的参与其中,学生当然也可以自由地加入。尤此以来使得学生的思想行为向着某个不确定的方向任意发展,让家长和老师难以掌控,是学校、教师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

一、网络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网络在当下的发展进程中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在当下这个传媒如此迅速发展的时代,小学生不再局限在校园的环境里,不再单纯地重复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与外界有了更多接触交流的机会。互联网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其间接性、广泛性、稳定性的特征占据了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地位。网络的虚拟世界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快乐感,所以当现实的世界不能给他们带来那些快乐的时候,他们就会无节制地依赖网络世界,规避现实世界,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2.网络的发达给传统传媒导向功能带来的冲击。网络传播有着全面而迅速的传播特点,并以此为基点占据了现代传媒市场的主导地位,使得传统的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等传媒方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然而,网络媒体由于监管力度的问题,所传达的信息往往并不是真实可靠的,有时有渲染的成分,使得涉世不深且长期处于“正面的应试的”教导下,习惯接受现成的观念的小学生感到新颖、诱人,则主观上更愿意接受、相信网络上获取的信息。而师生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课堂教学”也受到了有着趣味性和选择性的网络的挑战。

3.小学生的内心受到网络虚拟世界和社会现实世界差异的冲击。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与正常生活的现实世界存在着一定的反差。而小学生的特点是猎奇、喜欢不同寻常的事物,敏感而好奇,网络很好地抓住了这些特征,利用聊天、游戏、信息浏览等方式吸引住了缺乏自制力和辨别力的小学生。这样让小学生在思想的领域上受到了更多的冲击,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学业和良好的身心发展。

二、网络形势下德育教育方式的拓展

在道德教育方面,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一般比较单调,多采用树榜样评典型的诱导方式和程序化的道德规范训练。面临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如何解决青少年上网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呢?大禹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建议,那就是“堵不如疏”。

1.创建班级德育教育网页。为了将德育教育从学生的實际生活出发,贴近现实才能顺畅地到学生中去,应当组织学生亲自在学校的网站上参与建立自己的班级网页。让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德育教育,教师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设置班主任信箱。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能够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知心话,可以通过QQ、E-mail等方式,设置班主任信箱,规避面对面沟通的尴尬,使得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偶尔产生的小困扰、小情绪,更好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尽到教师的责任,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行、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设立亲情链接通道。小学阶段是家庭教育很容易脱节的阶段,但也是人生路上最重要最关键的开始,需要家长的参与支持。所以,教师可以在网页上开辟出一个平台,让家长和学生能够平等地站在一起探讨问题,没有权威间隔的无障碍交流能够使家长更好地掌握孩子的内心需求,思想上的动态,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与教师相配合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

4.开辟互动窗口。互动窗口可以作为一个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平等探讨问题,完全表达自我观点的平台。在讨论的过程中共同成长,不是一味地施教而是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接纳孩子自己的思想。

5.建设德育教育专栏。学校还应当创建德育教育专题网站,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甚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设置丰富的栏目,合理安排,给学生展现一个科学、易懂的知识体系,寓教于乐,让学生自主访问,并在访问的过程中无形地提高了自己的是非观和思想道德水平。

总而言之,在面对网络传媒的问题上,学校应当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制止。利用网络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构建出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环境和教育模式的小学德育框架。

参考文献:

[1] 胡延存.触动孩子的心灵——试谈小学德育的实效性问题[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3).

[2] 石丽娟.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09(3).

[3] 陈福泰.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J]. 教育革新,2011 (3).

成才视野下小学古诗教学的新方法 篇4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学习古诗,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增大各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古诗的形式短小,语言精炼,含意深刻,不易理解,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大多停留在熟背的层面,对于古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往往都不甚了解,学习古诗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概括,精炼含蓄的特点均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古诗考试时只考默写,不涉及理解, 因此,也即要求学生背熟即可。教学生读古诗容易,教学生读懂古诗则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古诗的能力,促进学生成才,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小学古诗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开展探究。

(1)创设意境,激起兴趣。古诗词教学首先要求能有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很快地融入那诗情画意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古诗有了兴趣,自然会自主去学习、探究。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了解诗人激趣。“诗如其人”,了解“其人”能从侧面了解其诗。了解诗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介绍诗人的诗风;二是介绍诗人的评价;三是介绍诗的创作背景。②故事激趣。一个简单的故事往往能让学生领悟到深刻的道理,在古诗教学中,那类以叙事为主要内容的古诗,可以运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采用串讲法,而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联想法比较适用。③以画激趣。包括挂图法、多媒体动画法、参观法、简笔画法。例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我要求学生先理解字词了解诗意,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简笔画。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能传神地画出那陡峭的高山,湍急的水流,飞快的小船和站在船头兴高采烈的诗人。④音乐烘托。让音乐走进古诗课堂教学,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进入意境。

(2)巧拨妙引,教给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方法。对课内古诗采用“五步法”主动探究。①课前查询知诗人。此环节主要做法为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②介绍背景解诗题。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③质疑讨论明诗意。此环 节主要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④想象诵读悟诗情。此环节可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古诗,接受诗人的情感的熏陶。⑤迁移运用背诗文。学完诗后,让学生画一画, 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

三、超越文本,探究课外古诗

众所周知,光凭课内这几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仿写是远远不够的,且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并且新课标后面还附录了75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就是要求学生超越文本去探究古诗。笔者对课外古诗的探究指导主要采用“诵读——探究”两步曲。

(1)诵读古诗,增强文化底蕴。古典诗词浩如烟海,我选择了100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写景状物之作。由于学生对古诗都有兴趣,他们会自觉地完成背诵任务。识记古诗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为整个探究活动及创造性仿写打下扎实的基础。

(2)探究古诗,倡导自主合作。在探究课外古诗时学生可分组探究、互相协作,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一组:相约四季。诗词作者都不能跳出四季去写景状物。景物总是属于季节的,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和物,可以让学生从四季角度探究古诗词。第二组:“偷”得修辞解诗意。古诗多用修辞,且诗词作者手法高妙,往往不露痕迹,却极尽诗意,故我们可“偷”得修辞解诗意。第三组:一切景语皆情语。几乎没有哪首诗词是纯描写自然风光的,大都是作者当时心情的主观反映。如写“春”,杜甫面对国破家亡,抒发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沉痛心情。第四组:拷贝古诗。歌曲创作和广告创意大量借鉴了古诗丰富的资源。如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借鉴张继的《枫桥夜泊》,而杜甫的《绝句》的四句诗均被作为菜肴名称。

四、拓展古诗,仿效古诗创意

走出课本,使学生在写作时能运用古诗。走出课堂,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找寻诗意。春天到了,按惯例要组织学生去踏春、放风筝,欣赏春天的无限风光。在春意盎然中描绘春天的古诗就会脱口而出。例如,《春晓》《咏柳》等,通过探究,孩子们都会被诗人敏锐的洞察生活的能力所倾倒,惊叹诗人们善于捕捉大自然神韵的才能。在前辈诗意的光辉指引下,这些“初生牛犊”们纷纷擦亮眼睛,用智慧同大自然对话,自己仿写古诗。

“它生长着,仿佛是一个黄中带绿的调色板,又好像一块淡绿色的桌布,它的脚步过处,那便是春天。”(小凡《草》)

我在春季里,贪婪地收集春日的美景———转瞬就是夜晚匆匆降临。(孙梦闲《恋春》)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胡逸文《阳春》)……

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方法 篇5

高校篮球的教学与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重要内容,它本身所具有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它成为大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高校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拼搏互助精神也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因此,重视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对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意义重大。

目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篮球运动在高校中也得以迅猛发展,然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漏出来,成为严重制约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瓶颈,也影响了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以及阻碍了高校体育素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样不仅不利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顺利进行。

在此背景下,要想改变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需要对其问题进行现状分析与研究,以便改善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旧的方法与模式,从而增强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主动性,促进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方法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但是,随着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的的逐步确立,当今的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方法还远远不能满足体育素质教学的需要,其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暴漏出了很多弊端。以下通过对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法陈旧单一

在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一直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制约,使得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按照基本姿势和步伐、控球、运球、传接球、投篮等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单调乏味。教师一般都会采用先示范、后练习的套路,强调技术的规范性与系统性。这样往往只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巩固性、循序渐进性等原则,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使学生长期的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一陈旧单一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在学习篮球过程中健身娱乐、陶冶情操、终身体育等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以及由此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已经成为阻碍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创新的主要因素,想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落后的现状,就需要对传统篮球教学与训练方式进行全面改进和完善。

(二)强调单向教学

在我国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教学内容一直以讲解、示范以及教师命令学生做大量重复的训练和练习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虽然有助于高校学生快速掌握篮球的基础技术,但是这种方法,也造成了大量时间花费在学生重复做技术动作的环节上, 忽略了篮球教学与训练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也就是篮球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术动作,还要求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实现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自身素质的提升。

这种一味强调单向的教学方式,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娱乐身心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加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对篮球技术的灵活处理与运用。

三、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研究与分析

通过对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现状分析可知,目前篮球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方法的使用不当以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地位。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一问题着手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总结出了几个有利于篮球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实用新方法。

(一)领会法

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与传统篮球运动的教法不同,领会法是把篮球运动的特性和篮球的战术意识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强调把篮球动作技术转向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上,而不再是把篮球的技术动作作为教学重点。另外,在运用领会法教学时,教师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培养,而不是从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开始教。由于领会法淡化了篮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使学生打破了规则和技术要领的限制,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篮球战术意识的理解和领会, 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逐渐提高和改进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运用领会法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篮球运动的整体特征入手,再回到具体技能的学习,最后再回到整体运动与训练中;二是从战术意识入手,并将战术意识贯穿到篮球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三是突出主要的篮球运动技术;四是注重比赛的形式,并强调在比赛和实战中,加强学生对技术的理解。

(二)游戏法

在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游戏法教学是指把篮球运动技术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则编成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来达到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竞争氛围中体验一种愉悦感,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符合高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此,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小游戏,将篮球的教学内容与游戏充分的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推动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篮球教学游戏法的运用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内容:第一,要准确的讲授篮球技术的方法和进行基础训练,再将各种技术的训练方法按难易程度编排成具有竞争性的游戏,这一可以培养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并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掌握篮球技术动作。第二,学生要在对抗的游戏氛围中尽快适应和接受这种游戏性的比赛方式,更早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迎战能力和技巧,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运用对抗性的游戏时,对学生要有激励作用,并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游戏法的运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融洽了师生关系,也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还在游戏比赛的竞争与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有利于篮球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意识训练法

“意识训练法”主要包括“心理意识训练”和“战术意识训练”两方面。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意识训练法是指充分发挥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主动性,对所学技术进行积极思考,教师的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示范、讲解,而是通过概括、分析、比较、等一系列系统化过程,对篮球动作概念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篮球动作技术的真正含义。

心理意识训练,能帮助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与训练工作的效率,可以提升学生适应竞争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竞争意识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成绩,但对比赛来说,却是不利的。如篮球比赛是五个人上场,如果场上队员之间、替补队员之间配合不默契,单靠个人技术就难得打出好成绩。因此,在篮球竞赛场上,一定要注意队员间的默契配合,个人不能过于急燥。教师要特别注意队员的心理意识训练,在比赛中要注意学生的情绪,为学生营造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环境,只有这样,学生在比赛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综上所述,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传统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篮球运动的教学内容。因此,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摆脱陈旧教学方法的束缚,就要研究和创新出适应现代篮球教学的新方法,提高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京松.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进[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 彭俊峰.浅议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7)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新方法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新方法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给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我们教师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水平,我们知道,在我国实施课程改革之一,之一试行的是应试教育,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去适应考试,而且学生学习好坏的评判标准也是通过考试来确定的,这就使学生失去了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学习也仅仅局限在死记硬背上面。而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今天本文就是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分析了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下面,我们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下。

一、就要求我们教师创新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原则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艺术发展、科技发展于一体的学科,因此,开展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也应该具有多样性、多方面联系性等多方面特点,其具体表现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与联系,人类历史发展的横向性与纵向性,以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联系,政治、经济的变更与联系等。所以,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学课堂,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那点历史知识,我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视野,将地理知识、政治知识以及语文数学知识融会到历史教学中去,这样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学,才能适合新时代下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用多角度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水平的提高。

二、就要求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历史教育教学理念

转变与创新教学观念是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的基础与前提,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灵魂与精神所指,打个比喻来说,教学理念就展开教学活动的统帅。但是,由于我国初中历史由于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严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即使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与影响下,还为真正意义完成课程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所以,就要求我们从教育理念上开始进行转变与创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艺术的培养以及历史素养的提高。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对历史知识产生兴趣,而不是去死记硬背,从而建立一种自由、宽松、合作、探索性的新型课堂,这样才能使学生历史素养、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实现质的飞跃。

三、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与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关键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方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因此,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将搜集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不同背景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可以通过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现手法展现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仅教学效果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被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现状,实行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设定一定的历史情境,将情境中不同角色的具体分配给学生小组,通过各学生小组的角色扮演,将特定的历史过程模拟出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历史抱负。

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从封闭的教学环境之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而实现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一步是培养学生的开放性的思维。因为开放性的思维不仅能够起到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每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参考文献:

[1]杨同风.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习之友,2011,09.

[2] 张录珍.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两个问题[J].教学研究,2011,07.

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方法 篇7

一、网络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网络在当下的发展进程中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在当下这个传媒如此迅速发展的时代, 小学生不再局限在校园的环境里, 不再单纯地重复书本上的知识, 而是与外界有了更多接触交流的机会。互联网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其间接性、广泛性、稳定性的特征占据了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地位。网络的虚拟世界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快乐感, 所以当现实的世界不能给他们带来那些快乐的时候, 他们就会无节制地依赖网络世界, 规避现实世界, 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 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2.网络的发达给传统传媒导向功能带来的冲击。网络传播有着全面而迅速的传播特点, 并以此为基点占据了现代传媒市场的主导地位, 使得传统的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等传媒方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然而, 网络媒体由于监管力度的问题, 所传达的信息往往并不是真实可靠的, 有时有渲染的成分, 使得涉世不深且长期处于“正面的应试的”教导下, 习惯接受现成的观念的小学生感到新颖、诱人, 则主观上更愿意接受、相信网络上获取的信息。而师生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课堂教学”也受到了有着趣味性和选择性的网络的挑战。

3.小学生的内心受到网络虚拟世界和社会现实世界差异的冲击。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 与正常生活的现实世界存在着一定的反差。而小学生的特点是猎奇、喜欢不同寻常的事物, 敏感而好奇, 网络很好地抓住了这些特征, 利用聊天、游戏、信息浏览等方式吸引住了缺乏自制力和辨别力的小学生。这样让小学生在思想的领域上受到了更多的冲击, 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学业和良好的身心发展。

二、网络形势下德育教育方式的拓展

在道德教育方面,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一般比较单调, 多采用树榜样评典型的诱导方式和程序化的道德规范训练。面临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 如何解决青少年上网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呢?大禹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建议, 那就是“堵不如疏”。

1.创建班级德育教育网页。为了将德育教育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贴近现实才能顺畅地到学生中去, 应当组织学生亲自在学校的网站上参与建立自己的班级网页。让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德育教育, 教师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 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设置班主任信箱。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让学生能够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知心话, 可以通过QQ、E-mail等方式, 设置班主任信箱, 规避面对面沟通的尴尬, 使得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偶尔产生的小困扰、小情绪, 更好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尽到教师的责任, 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行、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设立亲情链接通道。小学阶段是家庭教育很容易脱节的阶段, 但也是人生路上最重要最关键的开始, 需要家长的参与支持。所以, 教师可以在网页上开辟出一个平台, 让家长和学生能够平等地站在一起探讨问题, 没有权威间隔的无障碍交流能够使家长更好地掌握孩子的内心需求, 思想上的动态, 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与教师相配合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

4.开辟互动窗口。互动窗口可以作为一个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平等探讨问题, 完全表达自我观点的平台。在讨论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不是一味地施教而是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接纳孩子自己的思想。

5.建设德育教育专栏。学校还应当创建德育教育专题网站, 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甚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设置丰富的栏目, 合理安排, 给学生展现一个科学、易懂的知识体系, 寓教于乐, 让学生自主访问, 并在访问的过程中无形地提高了自己的是非观和思想道德水平。

总而言之, 在面对网络传媒的问题上, 学校应当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制止。利用网络的特点, 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 构建出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环境和教育模式的小学德育框架。

参考文献

[1]胡延存.触动孩子的心灵——试谈小学德育的实效性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 (3) .

[2]石丽娟.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 2009 (3) .

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方法 篇8

一、常见的导入方法

1. 分析文题法。

题目即文眼, 是了解一篇文章的窗口, 透过它, 可以了解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继而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方法, 开门见山, 简洁明快, 三言两语便切入正题。如教学《烟台的海》一文, 在黑板上板书好题目后让学生读一读,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海) “海”点明了写作的对象, 写的是哪里的海呢? (烟台的海) 从“烟台的”我们知道了作者所要写的是特定地点———烟台的海, 而不是其他地方的海, 这就暗示了烟台的海与其他地方的海是不同的。那么烟台的海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介绍了烟台哪些季节的海, 各有什么特点?

2. 猜想设疑法。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一个问题的提出, 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并激发他们思考, 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神通广大, 能腾云驾雾, 保护师父唐僧西天取经, 他是谁呢? (孙悟空)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一路降妖除魔, 与他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 谁愿意来说一说?今天要学的这个故事是经典故事, 有一个妖精被孙悟空打了三次, 妖精为什么要挨打呢?是怎样挨打的呢?结果又怎样呢?带着疑问我们来学《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

3. 卡片介绍法。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 有许多文章是介绍一些伟人的事迹的, 如《海伦·凯勒》《轮椅上的霍金》《鞋匠的儿子》《早》《郑成功》《莫泊桑拜师》等课文。这时, 用卡片介绍法来导入较为适宜, 可以是图片 (人物的头像) 配以文字说明 (介绍这个伟人的事迹或成就的文字) 进行新课导入, 用直观的形象让学生来感知人物, 了解人物, 学生感到很亲切, 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4. 直观形象法。

小学高年级学生偏重感性认识, 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年龄特点, 在教学中, 借助实物、图片、标本、模型等导入新课, 易于被学生接受, 并能增强真实感。如《姥姥的剪纸》《广玉兰》《夹竹桃》《黄山奇松》《变色龙》《金蝉脱壳》《灰椋鸟》《兵马俑》等课文都可以运用此法。

5. 故事引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故事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仍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 以此法导入新课, 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 入境极快。学习《负荆请罪》一文可以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导入。《嫦娥奔月》《推敲》《林冲棒打洪教头》《牛郎织女》等课文, 因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教师可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讲述课文内容。

6. 名句欣赏法。

一些诗词名句、成语或名人名言本身知识性强、富有启发性并且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利用与文章相关的名句导入新课, 可增强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二、新课导入的原则

1. 简约性原则。

新课导入一定要简约明快, 教师要抓紧课堂的每分每秒时间, 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很快进入新知探寻。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学生情绪高涨, 学生保持这种亢奋的状态在一节课里只有15到20分钟, 不能在导入上花费大量时间, 影响新知识的教学。因而教师的导入时间要严格控制, 一般不超过5分钟。

2. 目的性原则。

上课前教室很闹, 不利于学生学习新课, 怎样使学生很快地静下来呢?要让新课导入发挥它的作用, 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设计新颖奇特的新课导入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定下来, 让学生有一个安静的思考场, 从而开启思维的大门, 课前导入的目的是把“教”的目标最终转化为“学”的目标。所以, 课一开始, 教师便要以自身的威严、精彩的语言吸引学生, 控制全场, 让学生的思维尽快回到课堂, 回到脑力思考的起跑线上, 从而发挥开场白统摄全局的特有魅力。

3. 本真性原则。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后我们该干什么, 新课导入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这些问题应该时时刻刻伴随着每节课的教学, 现在有些语文课动不动就是精美的图像, 动感的画面, 悦耳的声音, 跳动的文字, 学生肯定是爱看的, 但这样的导入对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有帮助吗?语文教学的归宿, 终究是要带着学生从教学形式走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果那些形式对学生理解文本、启发想象有碍, 那么我们应该果断地舍弃, 选择最为朴素最为本真的导入方法。

4. 灵活性原则。

在导入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科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 切忌千篇一律, 平铺直叙, 否则只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对教师失去兴趣, 消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耐力跑单元教学的新方法 篇9

一、“一二三四走台阶”

1. 练习方法

“一二三四走台阶”练习法, 也称“四拍节奏走台阶”。即左脚跨上台阶为第一拍, 右脚跟上台阶为第二拍, 左脚下来为第三拍, 右脚跟下为第四拍, 以此反复进行。采用这种方法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 第一步要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 注意动作协调和人体重心随上下台阶的节奏及时到位。第二步注重把握运动节奏, 一般由慢到快。在练习形式上应先从每个学生独立练习开始, 待大家熟练掌握动作后, 再进行手拉手集体同节奏练习;先采用师生共同喊口令的动作练习, 再配四拍节奏较强的音乐伴奏练习, 练习时间由短到长。这种方法一般安排在单元教学的前半部分效果比较好。

2. 效果评价

此种练习法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 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耐久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以及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韵律节奏美的情操。

二、“拉网捕鱼夺高产”

1. 练习方法

“拉网捕鱼”夺高产属于一种游戏练习法, 即在全班四个练习组中各选拔几名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扮演游戏中的“鱼”, 再把一组和三组、二和四组分别联合组成两个捕鱼作业组, 手拉手形成两幅“大网”, 把田径场中间的草坪视为“大鱼塘”, “鱼”可在其中自由“游动”, 但不能出“鱼塘”, 否则视为被作业组捕获。各作业组的学生必须始终保持人人手拉手捕捉到的“鱼”方为有效, 否则视为“网破而鱼逃生”。被捕捉到的“鱼”则转换游戏角色, 成为“鱼网”一部分, 与该组同伴一起拉网捕鱼。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作业组的“捕鱼产量”高。此种活动练习一般安排

耐力跑单元教学的新方法

孙立平 (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 245200)

在单元教学的前半部分效果比较好, 也可根据情况在单元教学的后半程适度安排此类活动, 活跃教学气氛。

2. 效果评价

这一练习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能吸引学生专心致志地参与耐久活动的始终, 并在活动中达到有趣、有效的锻炼目的。

三、“拼搏争当排头兵”

1. 练习方法

此种方法是把全班学生按组别依次排成一路纵队, 教师始终跟随队伍行进, 并逐一地为每一位队尾发出快速向前奔跑的信号, 队尾听到信号后立刻从队伍的右侧以最快的速度向队首跑去, 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争当“排头兵”[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者只能位于“排头兵”的后面跟随队伍跑进]。此种练习可安排在单元教学中前半部分反复进行, 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不断增强跑的能力, 并逐渐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2. 效果评价

这种耐力跑的练习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奋力拼搏的精神。

四、“强弱帮助同组行”

1. 练习方法

“强弱帮助同组行”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共同练习的学习方法。它是在小组长和本组骨干分子的带领下, 以集体形式跑800米或1000米, 从起点出发到终点冲刺的整个过程中, 全组学生必须始终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作为一个群体向前跑进, 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要求全组成员一起冲刺终点。在该练习的整个途中, 组长手持小红旗负责指挥和召唤本组队员齐心协力、团结合作, 要求强者帮助弱者, 实行强弱结对扶助奋力拼搏的战术, 力争以最快速度到达终点战胜其他对手。这种方法一般安排在单元教学的中间效果比较好, 既能培养学生耐力跑的兴趣, 又能发展学生中长跑的能力。

2. 效果评价

这种练习具有激励学生发扬团结互助和奋力拼搏的团队精神, 也能使每一位学生从中感受到自己在小组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使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树立信心, 与能力较强的同伴一起努力奋斗, 为自己的团队获胜贡献力量。

五、“异程接力展风采”

1. 练习方法

“异程接力”展风采是一种多轮次而不同跑程的接力跑游戏练习方法。即把全班学生按能力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 进行“1.2.1”的三轮接力跑游戏活动。所谓“1.2.1”是指第一轮为一圈;第二轮为两圈;第三轮为一圈。此种练习一般安排在单元教学的中后阶段效果更好, 有助于学生体验中长跑的技战术结合跑法, 从而提高中长跑的实战能力。

2. 效果评价

这种练习方法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强烈的竞争性;既能激发学生跑的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

六、“不同群体创佳绩”

1. 练习方法

“不同群体创佳绩”的方法是安排在单元最后教学阶段——考核课上使用的方法, 即把学生按平时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分成强、中、弱三个等级, 再按“强强”、“中中”、“弱弱”分成三个考核组进行考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考试, 有利于不同群体的学生跑出更好的成绩。由于各考核组学生的水平与实力相当, 在整个跑程中相互距离接近, 容易产生你追我赶的局面, 从而有效提高运动成绩。

2. 效果评价

简析高校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篇10

新时代, 网球发展追寻着自己的发展方法, 彰显自身的特点。

1.1 个性化

相比传统网球教学方法, 在现代网球教学中, 老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 又同时是参与者和实践者。以前网球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唱独角戏, 而今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 成为网球课堂的主体, 学生对网球运动的热爱被发掘出来, 在学习中完全释放自身的个性, 整个网球教学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给予他们最大的发展空间。这样自由个性的网球教学方法成为网球教学的一个亮点。

1.2 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大大的提升了网球教学的效率, 网球老师只需要轻轻的点动鼠标就可以将最全面、最真实的网球知识传授给学生,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以直观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 还能够通过网络视频将世界各地的网球教学模式真实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 可以在欣赏的同时学到最实际的网球知识。

1.3 开放性

高校网球教学绝不可以墨守成规。新时代背景下, 要拓展开放的理念, 不断地更新网球知识, 辩证的吸收优秀的网球教学经验, 将现代网球理念融入到网球教学中。网球教学是一有机的整体, 只有多种方法的协调配合, 才能实现网球方法的更进, 网球教学的发展。

2. 高校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新时代, 若要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 而对于网球, 则是必然要以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网球热情, 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的网球实践能力, 促进网球事业发展的目标。

2.1 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法教学顾名思义是指用探究式的眼光去对待网球教学。在网球学习中, 学生就如科技研究者一般, 以科研的主观态度去认识、理解的网球, 并通过阅读、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种探究式的方法, 学生能在探究中独立思考研究网球知识, 自主的掌握网球的原理, 从而在网球的实践中能够发挥充分。教师在探究中发挥指导性作用, 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 有效地优化了网球教学的教学成果。

2.2 协同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网球教学大多数采取“放羊式”的模式, 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网球运动基础进行相应的网球教学, 也就是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这些不足成为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协同式的教学方法意为“协调合作”, 网球教学属于一个复杂的系统, 这个系统中包含许多大大小小的子系统, 彼此间相互作用, 每个子系统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网球教学的实际效果。在网球教学中, 最应该重视的是教师和学生两个子系统, 他们是整个网球教学的关键, 教师是指导, 学生是中心。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对于网球的普及和发展有着最积极的影响。

2.3 游戏式教学方法

游戏本身就拥有娱乐的优势, 如若将这种优势融入现代网球的教学中, 那么网球的娱乐性就会体现的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 网球的发展也会随着科学性游戏的加入而备受追捧, 步入新的台阶。游戏与网球教学的有效结合, 要根据网球任务来选择与之相应的游戏, 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研发网球应用游戏, 如此, 适当的搭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网球的激情, 还能给网球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用。

2.4 心理式的教学方法

网球有着自身的起源发展和本质气度。从这种文化角度的心理层面上去理解和学习网球, 学生会真正的衷心于网球运动, 那么在文化气息的熏陶下, 学生更会饶有兴趣的去学习网球, 教学中许多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从学生自身的喜好来说, 只有满足渴望和激情的网球才是最具有说服力。因此, 无论是网球本身还是学习者都需要心理上的辅助。这样的网球教学才会日新月异。

3. 网球新方法运用的意义

网球运动教学新方法从三个层面上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3.1 学生的视角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教学内容多样化、开放化以及个性化对他们的自主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地作用。网球不再是死板规范的教学, 而是自由积极的气氛教学。尤其是网球游戏的开发和多媒体应用, 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得娱乐, 还能真正学好网球运动。

3.2 教师的视角

对于老师而言, 原本压抑的网球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从中不仅看到学生优异的学习成果, 还从学习中理解学生、感受他们的学习态度, 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 更好的分析网球技巧, 在相互学习中进一步拓宽网球知识。

3.3 网球教学的角度

各高校顺应网球改革的需要, 积极投身网球改革中, 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 实现网球教学的多样化, 科学性, 统一性。根据时代网球运动的发展规律, 制定新的网球教学方法, 将高校网球质量提升一大截, 为整个网球运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网球运动教学改革和创新还会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 对于高校网球老师来说, 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要积极的和老师协调, 用网球课堂的趣味带动其有效性, 进一步提升高校网球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最终, 使得我国网球运动成为世界球类运动的一面旗帜。

摘要:网球素有“绅士运动”的雅称。自网球运动从西方传入以来, 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修善自身, 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21世纪的到来, 成为网球发展的最大契机。为了实现网球在新时代的全面进步, 我们将着眼点放在了网球教学的发展上, 而网球的教学方法则成为更为实际的原创力。

关键词:网球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芳, 雷少华.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 2005.

[2]易春燕, 赵明楠, 杨洋.中国网球科学研究进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耿科.合作式教学在网球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及其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初中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篇11

一、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随的原则

在任何语言中,听都是第一位的。没有听就没有说。听是信息的输入,有了足够量的信息输入才能有信息的输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大量语言信息输入,使之内化为学习者的一种能力。听的能力包括听得见、听得懂、听得准。听是目的,也是手段。不会听,就不会说。新编初中英语教材强调语言的功能,重视听说。听什么呢?一是听教师讲;二是听英语录音带;三是听同学讲。学习新语言项目总是先闻其声再见其形。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英语氛围,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课前,值日生做英语值日报告;有新生转来时,让其用英语自我介绍以训练听说。说依赖于听,就还应从模仿开始,先模仿老师,模仿录音,然后同学间学说,最终达到脱口而说,自然流畅。

二、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学生自学——“交流—互动”的基础。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3.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的主体。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学困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各小组间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电化教育主体,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结合多媒体及其组合发挥其作用已成为新的趋势。目前,我们英语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这就是以电脑为手段,让学生对电腦感兴趣,乐意动手操作,利用他们想展示自己操作能力的欲望,教会学生英文打字,并使用“轻松背单词”教学软件,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因而学习节奏加快,课堂知识容量就大。兴趣会是他们展开理想的翅膀,由“听力难、写作难”变成“听力易、写作乐”。

四、通过生动有趣、富于启发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水平开展各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的新方法 篇12

一、应用互联网资源

网络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应用互联网可以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关注国际英语界发展最新动向, 共享最新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从学生的角度看, 国内外的英语学习网站和各大媒体网站都为学生们提供了最地道、最新鲜的语言材料, 图文并茂, 音频、视频资源丰富。通过互联网的学习, 学生们可以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等技能。此外, 学生可借助金山词霸和CNKI等网络工具, 提高自己的写作准确率。总之, 在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将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好帮手。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集于一体, 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信息量大和效果突出等特点。因此, 把多媒体这一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 可打破传统的书本和黑板的平面教学模式, 而构建起立体教学模式。首先,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能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 实现了视听同步和模拟真实情景, 让学生在贴近真实情景的氛围中感受英语。其次, 应用多媒体能够制造更好的语言环境。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置于声音、人物、情景、画面的环境当中, 从而营造出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 学生在这种环境当中会主动地参与语言交流。最后, 多媒体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现代的英语教学, 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点, 培养学习习惯,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些方面, 多媒体提供了生动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总之,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把多媒体引入高中英语教学, 可丰富英语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的学习朝着有利于现代学习方式的构建方向发展。

三、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 扩大他们的视野, 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具备一些语言技能外, 使他们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文化背景对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的适应性。要做好这一点, 教师首先要充当好文化使者的角色。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对语言教材中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 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约定。在组织课堂活动时, 可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 学生可以逐步提高结合文化背景来恰当的使用语言的意识。其次, 进行一些有关文化知识方面的讲座、讨论会和知识竞赛等。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某些领域的专题讨论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的敏感性, 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善于发现语言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语言文化, 增强跨文化意识。

四、课堂互动教学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就要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实现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双边, 乃至多边互动。互动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该教学过程始终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 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 (2) 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阅读、讨论和思考, 学生积极性高, 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际能力。

课堂中的互动教学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1) 小组活动。小组活动首先由教师或组长提出当天要研讨的问题, 接着各人交流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或者问答, 并由组内成员对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 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 对小组内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进行归纳。 (2) 辩论。组织学生对一些热点话题进行辩论, 可以促进学用结合, 真实表达思想。 (3) 情景对话。教师可充分利用真实的社会语言或者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交际活动, 可达到生生互动的目的。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 随着英语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的增加, 丰富了中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借助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为学生提供由操练到产出的语言内化环境,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 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跃.浅谈互联网资源在高中英语新课程中的应用[J].课改在线, 2007

[2]袁艳.构建立体教学模式-多媒体与高中英语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 2002

[3]王福义.谈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J].教育探索, 1998

上一篇:肱骨内上髁炎下一篇:变压器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