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精选11篇)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篇1
中学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 尤其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 精神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 再加上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难免会导致自身的抵抗力下降, 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虽说目前绝大多数中学都安排了体育课程, 但是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质和不同兴趣, 甚至一些学校出现了体育课被其他文化课代替的现象, 根本达不到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而分组教学模式正是鉴于学生之间性别、体质、兴趣爱好等的差异提出的,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简要介绍了几点分组教学模式的案例, 以期为中学生的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一、在分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分组教学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提升。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 教师要善于转化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即要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教学规律, 将整个课堂活动交到学生手中, 而教师只需要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集体观即可,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例如在进行接力训练时,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目前实际的水平进行合理的分组, 并由学生民主选举出小组长, 小组长应充分了解每一个组员的优势和劣势, 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对人员接力顺序的安排。在这样的分组过程中, 能够激发起学生的集体意识, 培养他们勇于思考、积极发言等品质。当然, 在接力结果出来之后, 对于表现较好的团队,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每一位成员感谢, 而不是把功劳归结到某一个同学身上;而对于表现不是很好的团队, 则要教会学生主动分担责任, 而不是相互抱怨, 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找出团队的突破点。
二、在分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已经形成, 例如男同学大多会喜欢篮球、足球, 女同学则更偏向于羽毛球等比较安静的体育游戏, 当然也不排除个例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时, 不仅要关注男女生的性别差异, 还应把目光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上, 以进行更加合理的分组, 使学生在学习体育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 每个小组成员都应充分了解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例如在进行篮球练习时, 教师就可允许学生自己安排人员上场比赛, 毕竟篮球比赛讲究的是战术, 不同的安排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篮球场上进攻和防守的情况是多变的, 这对小组成员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 在平常的练习和比赛中, 学生对自身已经有了较为合理的定位, 基本能够做到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 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逐步养成自身谦逊的品质。最后, 在发生体育教学事故时, 如有的学生因为运动方式不对而肌肉拉伤或者被体育器材伤害等, 小组成员就应该积极反应, 做出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当然, 这都离不开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安全培训, 毕竟体育教学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很多时候教师并不在场, 这都需要学生自身随机应变。
三、在分组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目前, 我国各大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竞走等, 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开设了击剑、跆拳道课程等, 学生选择的方向比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考虑学生体质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主选择, 以期借助分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阶段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中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于学习成绩, 如何正确缓解压力一直是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重点。而中学体育课堂上, 很多体育项目都是涉及胜负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输赢, 失败的小组要善于总结自身的经验, 并能够虚心请教,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很有必要。此外, 中学体育分组教学还可以教会学生在竞争中合作,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体育教师在每一次小组训练和对抗结束后, 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坐下来, 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自我总结和相互总结的基础上, 缓和竞争的氛围, 教会学生合作互赢的真谛。
综上所述,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自身免疫力的提高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的过程中, 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 以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 选出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模式。而中学生自身也应该树立加强体育锻炼的观念, 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 以求实现学习过程的劳逸结合。当然, 中学体育分组教学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尤其值得广大师生不懈探索。
摘要:分组教学模式正是鉴于学生之间性别、体质、兴趣爱好等的差异而提出的,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学体育分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中学体育,分组教学,模式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篇2
友伴,从词义上看,是指有着相同的梦想走到一起,是值得信赖、共同奋斗的、最坚实的永不背弃的朋友;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习、生活、兴趣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友伴分组强调在学生的立场,让“学”的过程大于“教”的过程,让学的过程变为互动的过程。友伴分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相互沟通艺术,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和社交能力。在体育课堂,营造一个互助合作、和谐交互的友伴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高效的、共生的成长环境。
1友伴分组的内涵
友伴分组不像传统教学时前后一排,或者是左右一排队员一组,注重通过不停的变化来更换同伴,让每一位同学都可能成为自己的合作友伴,更加自主、自由。在学练过程中,友伴分组更加注重调动学生主动交流互通的意识,营造互生、互洽的学习氛围,形成友伴之间或者是小组之间的良性学习氛围。美国著名教育平论研究家埃利斯在《教育改革研究》的著作中指出:“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友伴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观念下课堂教学的人文追求,友伴之间传的是真诚、平等、信赖,共享知识经验、增强团队互助精神、实现自我超越的最佳场景。对于改善课堂内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接纳帮助,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品质的发展等起到积极作用。1.1友伴分组尊重儿童的思维和心灵的特殊需求体育教学活动是充满交流与探索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我们的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知识、技能提升,还要关注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体育活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交往互动的平台,更是思维的动力和源泉。一个有趣的教学任务,加上趣味相投的友伴,很容易点燃学生的思维火线,焕发运动的激情。例如,让学生5人1组大拇指对大拇指,随机编成一个小组,通过布置寻找散布在操场四周的乐高器材任务导线,完成拼图游戏,这个时候的友伴之间有序分工合作,来回奔跑,找寻“宝物”,完成拼图的那一刻,满头的汗水和沉重的呼吸都不是注意力所在,找寻宝物、完成任务才是思维的主流。
1.2友伴分组为课堂提供交流合作的好机会
友伴分组的显著特征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满足主体内在的、自然的沟通交往的.机会,在培养学生分享、倾听、反思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展开讨论。这种交流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固定的合作伙伴,而是自主的、变量的交流方式。随着交往的深入,友伴之间有了更多的认识、认知。学生也在不停地更换伙伴中,学会了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并有选择的、遵守规则的交互学习,友伴之间的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又以培养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主体结构。教师还可以让建立友伴的小组之间进行小范围的交流,充分交流友伴之间的思想、学习心得,自我收获等,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中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加上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自己的观点和富有创意的做法,成为交流合作的主要话题,从而建构起更多层次的理解。同时,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和成就感,让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并促使友伴共进。
1.3给学生充分的交往空间,营造属于他们的合作氛围
学习伙伴是体育课堂的一道风景,要想获得高效的课堂效率,必须给学生营造属于他们的交往空间和合作氛围。教会他们用心、用脑去解决课堂中的任务和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交往行为,人员合作不想传统体育课堂要么横排成一小组,要么竖排成一小组的单调、固定,注重通过各种方式诱导学生自主深入的相处和交往,最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传递以任务、游戏为主的互助发展的意识与健康能力。教师通过不同的友伴合作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共同完成合作学习,在交往互动中完成体育练习,发展能力,提升体育素养,让友伴之间的交流、互助更加高效、深入,营造属于他们的合作氛围。
2发挥友伴分组的主动作用
新课改将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新要求。传统的体育课堂,一直让学生用4列横队“正式”的排队,活动中基本上都是一种队形走到底,学生的交往意识就渐渐的趋向于同一小组之间的互动,有时候还会因小组之间的游戏、比赛,产生不良的竞争。小组合作过程中,往往能力强的队员主导和控制局面,能力弱的处于边缘状态,有时候甚至成为友伴之间的累赘。如何将友伴之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同作用于课堂,在学练过程中通过互帮互助来完成共同学习,共同攻克学习中的难关,共同分享学习中的发现,共同交流学习中的心得。
2.1变通、发挥友伴分组的自主能动作用
体育课堂中的分组方法很多,可以是同性的,可以是人数的,还可以是游戏过程中的。友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抛出一个学生兴趣的行动方案,也可以下达一个挑战性的任务,用巧妙的方式,让他们在动脑的基础上,迅速找到友伴。例如,通过听老师的信号,迅速5人1组膝盖对膝盖,完成了第一次分组;小组完成老师交代的第一个任务之后,迅速下达命令,要求10s定义谁是1号队员、谁是2号队员,谁是3号、4号、5号队员、再让每组的1号形成一个新的大组,完成新的友伴合作小组。带着创新的合作方式,课堂中一直会弥漫一种思维的“互通交流状态”。
2.2约定,凸显规则意识下的交流价值
在体育活动中,生生之间的交流是课堂上最常见的情形。而这种状态正是体育课堂魅力所在。在互相帮助中感受体育的交往魅力,在交流中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在友伴分组活动中必须提出明确要求:(1)要仔细听友伴的观点和建议;(2)观察友伴的学练动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3)用最有效,最简洁的语言交流;(4)尊重友伴,不管他的能力是否和你匹配。对学生进行友伴之间交流互助的培养,有助于养成孩子接纳的完美人格,友伴之间的认可,互助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华。
2.3影响,激励同伴之间的共同进步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因为个体体能的区别,动作的协调各异,个人技术特长等造成的差异,而影响学习的心情和状态,这些恰恰是友伴之间学习的资源。友伴间练习时,互相提示动作错误并纠正,一帮一,互助合作自然地在他们之间展开。这样的场景,会让教变得生动,会让学变得更真实、自然。
2.4交流,营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场域
孩童天生害怕单独活动,友伴分组顺应了孩子成长的自然历程,在体育课堂上,让交往互动成为培养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场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营造空间,让孩子们结伴而行、共同飞翔;要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对友伴分组设计游戏化的互动方式,动一点小脑经,放开手脚,给孩子更多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这样,在交流合作时,他们的思维会被点亮。
3结语
中学体育分组教学模式实践探析 篇3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倡导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要坚持以健康为中心,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往往缺乏广泛性与针对性,所传授的技术动作也不能满足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甚至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反感及个体差异的无限扩大。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合理应用分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习惯,最终促使其全身心地健康发展。
二、实施分组教学的策略
分组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怎样分组都要以学情为依据,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目的。
1.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分组
体育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通过合理的分组及小组内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例如,在接力跑的学习中,教师就应注意小组内性别的平均、跑步能力的平均,小组内安排了一个强者就要对应安排一个弱者,使学生能够在分组竞赛中不断提升自己,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再如,在“短跑”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进行讨论,并确定一个提升起跑速度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依据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地投入其中。同时,高中生的学习与升学压力较重,所以不把体育当作一门重要的课程来学习,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重视分组教学法,依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兴趣及爱好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分组,学生的喜好相同,自然共同语言就比较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与水平。
3.依据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情况
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提供可供其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学校应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运动器材以及运动场地。而教师则可以依据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情况进行分组。
如,在“篮球”这个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等,将学生分为初学队、基础队和精英队三个队伍。要求初学队进行基本功练习,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基础队可以自主练习,强化篮球动作的熟练程度;而对精英队,可以让他们与其他班级的高手进行比赛。这样,就能使篮球教学充分满足不能层面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训练,并最终得到一定的发展。
4.完善分组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中学体育教学中,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能单纯地将成绩作为评价的重点,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能、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例如,在“跑步”这项运动中,如果只是单纯地以时间快慢来判定成绩,就有失公平。甚至会扼杀部分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评价方式,如,记录学生学习前与学习后的速度水平,衡量学生的进步程度等,肯定学生的努力。
三、实施分组教学的意义
分组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能够让体育教师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在分组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另外,分组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运动机会和练习时间,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均衡发展;此外,分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分组教学中,为了赢得比赛,学生会更加团结,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分组教学模式不同于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水平等情况,给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此外,分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分组,帮助高中生树立终身运动的理念,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是开展体育教学积极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分组教学, 不仅能够照顾到个体之间的差异, 还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并且提高体育在课堂教学上的效果。在一般体育课的教学中, 许多学生只喜欢上体育课, 而不喜欢老师体育课堂内容的教学。学生喜欢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 而不学习体育课的基本必要的理论常识, 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学习。首先,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其次, 教与学的效果不明显;最后, 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 最终完成不了教学目标的任务。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加入分组教学法,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
1 选择何种分组教学模式
1.1 选择与自己的起点相适应的分组教学模式
选择适合自己起点的分组教学模式是指根据项目的不同而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项目进行练习。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努力地超越自我, 不断挑战新目标。与此同时, 学生选择的项目都是自己所能完成的, 不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因此, 这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一定作用。例如:耐久跑教学, 这种教学以前学生都是一起进行测试的, 这样就很容易让跑得差的同学感觉自卑。然而分组教学是学生按自己所报起点的成绩进行测试, 把能力强的分一组, 能力弱的一组。这样学生实力相近, 测试时就易于激起学生的竞争力, 使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努力, 就算输了也不会感到自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1]。
1.2 依据自己的兴趣自选项目分组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模式提倡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个体的差异。例如:在球类教学方面,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球类项目学习。教师在各组都进行示范讲解, 这就使学生的练习主动性增强了。而且学生一般都选择自己的兴趣, 所以学习热情就相对比较高。而且学生在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后, 都会想通过比赛来检验训练结果, 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训练和学习的积极性。
1.3 依据比赛的内容自行选择分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体育知识, 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 并且检验动作技术是否娴熟的最好方式就是展开教学比赛。学生可以通过比赛来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在比赛中不适当的动作技术。在进行分组比赛时, 一般采用力量平均的方式进行分组。不同的力量分组进行不同的比赛, 学生在比赛中所得到的收获也有区别,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
1.4 依据个人体质测试的成绩选择分组教学模式
依据个人体质测试的成绩进行分组, 这种方式主要是应用于初一或者高一年级的学生。这是因为在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的情形下, 只好依据学生的个人体质测试的成绩来进行分组。
到目前为止, 中国的体育教学依然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 即把学生按照年龄的大小或者掌握知识的能力大小分成不同固定的班级, 并且实行男生和女生混合集体按照课表的内容进行上课, 这种授课方式最大的缺陷在于不能区别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然而, 分组教学与之截然不同, 它提倡将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把教学分为女生组和男生组的优点就在于可以针对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方面的差异来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更加方便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目标, 展开教学活动[2]。
2 在实践教学中, 分组教学所带来的意义
(1) 分组教学, 不仅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主动性,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法以教师为主,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的授课方法, 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与学, 也可以有力地避免少数人被冷落或者被忽视的现象出现。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把素质好和素质差的两类学生两极化的问题。并且通过分组的比赛, 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感, 这还有利于巩固队员之间的友谊。通过比赛,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因此, 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2) 分组教学, 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比赛分组, 教师可以在每组中各安排一名训练得很好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如果要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就必须发挥合作精神, 和队员们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本队存在的问题。这样就把学生之间的关系拉的更近, 并且交流的机会也就更多, 可以有效地实现共同进步。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比赛, 弄清问题的性质以及关键, 探究出比赛中存在的是思想问题、战术问题还是进攻问题或者防守问题。与此同时, 可以在激烈的对抗中, 对比赛场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及时地判断, 并迅速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明确各自的职责。如此往复, 便可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3) 分组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目标分组教学模式, 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通过各项分组练习, 学生的速度和耐力等素质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使学生认识到了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的好处以及体育锻炼对人身体机能不断发展的影响。学生在分组教学组长的引领和监督下进行掌握并提高运动技能, 让学生在训练中相互合作互相配合, 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分组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分组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最佳方式之一。在分组教学中, 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比赛, 在这些运动和比赛中, 增强合作和竞争意识, 提高交往能力以及对社会的关心程度, 并且把这些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总而言之, 合理实施分组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的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提高运动的技巧,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师要积极应用分组教学模式, 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 更新教学理念, 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优势。研究探讨教材和教法, 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做到灵活地使用教学法。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导向性作用, 并且调动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 充分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中体会体育和学习体育, 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4]。
3 结语
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以坚持健康的活动方式为指导, 充分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并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研究和探讨了分组教学模式之后, 我们可以发现分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上体育课所碰到的种种问题,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笔者认为, 分组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会在日后的应用中逐渐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宫萍.中学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分组学习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学研版) , 2011 (10) .
[2]杨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8) .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篇5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分组教学 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作为体育教学中最新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其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利用分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间的差异缩小,而且能让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让体育课的课堂质量也有所提高。正常情况下,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对于课堂中的学习内容不是特别喜欢。学生喜欢体育课所喜爱的并不是它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而是其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是一种不良状态。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并不积极,教学效果也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身体素质也没有明显变化,这就使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但是运用好分组教学能够有效将这一问题解决,能够让学生自觉进行锻炼,还能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同时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一、选择何种分组教学模式
1.选择与自己的起点相适应的分组教学模式
在体育教育分组教学中,需要根据项目的不同选择最符合自身能力的项目学习。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通过不断努力挑战自我新高度。学生自己所选择的项目一般都是学生有兴趣且符合自身能力的,所以学生一般都是能够完成的,不会产生心理负担。所以,这一教学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一定作用。比如在进行耐久跑教学时,通常都是学生一起进行的,这极容易让跑步不好的学生产生自卑感,而分组教学则是根据学生自身能力进行测试的,能力强的在一组,能力较弱的分为一组,这样,学生之间实力相差不多,能够有效将学生之间的竞争力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最大潜能,就算是输了也有种虽败犹荣的感觉,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2.依据自己的兴趣自选项目分组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模式所注重的就是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将其潜能发掘出来。比如在进行球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球类作为学习项目。教师根据所选球类进行分组,分别对其进行示范讲解,这样会让学生主动进行练习训练。由于学生所选的都是自身感兴趣的,因此在学习上会更加有热情,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球技时,就会想要验证自己的训练结果,也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依据比赛的内容自行选择分组教学模式
学生在刻苦地进行体育知识及动作技巧的学习后,最能体现其成果的就是相互之间进行比赛。学生能够在比赛中了解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够对自身所掌握的动作进行审视,发现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在分组比赛中,所提倡的是相同等级的分到同一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所收获的同时提高学习热情。
4.依据个人体质测试的成绩选择分组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测试下来的成绩进行,这一般适用于刚入初中或是高中的学生,因为教师对每个人的情况都不清楚,这样的分组相对公平。
二、分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探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挫伤,分组教学则正好相反,它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减少原本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在旁休息观看的现象,避免学生之间身体素质两极分化的问题。通过分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而且学会用科学的方式锻炼自己,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2.有利于学生实现运动技能领域的各项水平目标
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只是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简单讲解,对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不管学生是否了解就安排学生进行练习,由于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完成的效率也有所不同,时间一长,较弱的学生自然就会降低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教学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进行项目选择,这样就能帮助其建立好自信心,加强难度也只会让学生更加兴奋,挑战自我的同时完成度也会越高。
3.有利于实现身体健康领域的各项水平目标
在分组教学中,学生运用在练习上的时间明显增加,通过科学的练习方式,能够有效进行速度与耐力等素质训练,能够认识到锻炼的好处,能够处理好学习与锻炼之间的关系。
4.分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分组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同时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团体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的合作能力、各项意识及交流沟通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体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仅起到锻炼身体素质的效果,而且在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邓高春.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5(04).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篇6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终身体育
“课堂选项分组教学”,其意义是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特点和主体需要,课堂中将学生需要、兴趣、主动参与、主动发展放在核心的位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分组进行训练,努力为学生创造自我发展的教学结构和环境,使学生用合理的运动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体能的目的,有利于中职生掌握一项适合终身体育的运动技能。
一、教学内容选取
(一)主修与辅修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为了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我们坚持主修一个项目,辅修2~3个项目,使学生既能扎实地掌握一门技术,又能多点开花,了解和基本掌握其他项目。
(二)技能练习与体能训练相结合
练习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增强体质,所以在训练学生技术的同时,我们也注入体能训练项目,使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的体能训练所带来的弊端。
(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利用理论课着重解决在实践中不能系统解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提出所存在的困惑加以解决,用理论来更进一步指导实践。
二、课堂分组方式
经过对学生上课兴趣状况和学生意愿的调查,大部分学生愿意课堂选项分组教学,而且选项多以球类为主。经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讨论,我校体育课选取篮球、排球、足球、体操、乒乓球作为主选运动项目,具体视班级性别构成及专业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选项,一个班级选项不超过三项。
(一)按学习兴趣分组
课题的核心概念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分组,在分组方式上以尊重学生意愿为前提,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照班级性别结构、专业特点、体能特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
(二)按身体素质分组
我校班级构成比较复杂,既有普通高中班级,也有中职班级,在有体育生的高中班级中(体育生分布在音乐和美术班级中),由于他们和其他同学身体素质差异大,所以单独将他们分成一组进行练习,可避免“吃不消”和“吃不饱”的情况发生。
三、上课形式
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组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师也带来了难题,那就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分而不乱,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交流,课堂模式逐步完善,学生自律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1.半节课分组指导教学法:即在教学内容容易掌握的课中, 选择教师半节课对甲队指导,半节课给乙队指导的方式,指导之后由组长带领练习的方法。
2.整节课分组指导教学法:即针对教学内容量大不易掌握的内容,采用教师安排练习任务后一个组在体育干部带领下自主练习,另一组由教师全课指导练习的方式。
3.集体练习的方法:此方法主要针对一些体能练习项目和公共内容课程。
4.室内课的学习。本地雨雪天较多,正好适合室内课的学习。 既规避了雨雪天的安全隐患,又加深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策略
(一)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下的任务驱动学习
任务驱动的方法在选项分组教学中是应用最多最广的方法,要使学生得到较好的练习效果,而且能够维持好课堂纪律, 教师必须给每一组学生分配练习任务,有目的,有方法,有评价措施,这样学生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错必纠”。随着课题的逐步深入,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
(二)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
课堂中教师根据练习效果,将不同技术层次、不同体能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训练, 既能“吃得好”,还能“吃得饱”。
(三)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下的师徒制教学
针对部分练习项目,比如排球自垫球、足球颠球、篮球原地传球等项目,个别学生很快就能领会,而部分学生就不行,教师又不可能一一给纠正,可将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和悟性较差的学生搭档一组,帮助其进行学习,效果远胜于老师逐个指导。
(四)选项分组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一些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我们采用了二次分组的方式,即选项分组后又把学生平行分组,每组安排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按教师分配的练习任务去练习,并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 这种方法既锻炼了体育骨干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评价
本课题实施以来,我们把练习项目重点放在了球类上,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也由单一的体能终结性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 技术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体能测试、项目专项成绩都纳入考评,而且体育成绩与学生考学相挂钩,这样在现有制度的约束下形成了有效的评价体系, 使评价机制逐步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吕伟,冯其,梁赐兰.新课标实施改革与中职体育课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42-43.
[2]靳录元.从兴趣选项分组教学入手进行中职体育教学改革[J].才智,2011(29):253.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篇7
一、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 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一直以来, 初中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教学中属于体育知识、技巧的被动接受者, 教师只是教学行为的实施主体,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而分组教学的运用, 则实现学生学习角色的演变, 学生参与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其次, 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开展体育的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 让学生主动地对课堂问题进行探究, 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 再次, 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通过分组教学模式对课堂节奏进行有效的掌握, 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灵活的调整, 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最后,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分组教学模式离不开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这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二、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路径
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必须实现分组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 具体方法如下: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托;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具体内容如下。
(一) 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
无论体育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都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结合他们的情况、特点, 对分组方法进行筛选, 以满足班级学生的实际需求。 体育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然后在科学设置体育教学目标, 保证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适中,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而体育项目的选择, 教师不能只追求难度, 否则会在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比如在开展跑步教学时, 教师通过分组教学, 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 挖掘同一组学员的潜能, 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二)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分组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内容应围绕学生开展。 采用分组教学模式, 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深入分析每个学生优势、爱好、性格等方面差异之处, 保证各个小组之间的能力均衡。 比如在开展球类运动教学时, 由于每个学生喜欢的球类运动不同, 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 并且教师还要对每个小组讲解运动技巧, 保证小组学习顺利进行。
(三) 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托
教师应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在选择教学模式时, 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再合理安排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的课时比例。 同时, 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赛多亏方式来检验学习效果。 在深入分析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教学模式, 是保证体育教学效率的关键。
(四)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针对于体育教学来说,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体质的差异性上, 同时, 男生和女生的体质也是不一样的。 现行的中学体育教学一般都采用男生和女生混合的上课方式, 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教师应在分组过程中不仅考虑班级学生体质的差异性, 还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年龄及身心特点, 开展个性化教学, 这是实现分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的基础性原则。
总而言之, 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不仅表现在个性化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 且素质教育理念一直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 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 教学成效显著。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运动优势和挖掘他们的潜能, 学生的身体还能得到良好的锻炼, 为德智体美全面健康教育的实现夯实牢固的基础。
摘要: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 教学体系的逐渐完善,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教育水平, 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有效降低了教学难度。体育教学作为中学学校教育的重要分支, 其教学质量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成效成为摆在所有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 并对应用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并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中学体育,分组教学模式,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林国忠.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 2010 (03) :45-46.
[2]王磊.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青少年体育, 2014 (02) :26-27.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篇8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重要意义,运用策略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分组教学模式, 能最大可能地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弊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以下是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几点认识。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中学体育实践教学中渗透分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热情与效率,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获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欲。 其次,分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教师可以选择一位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组长要想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发挥全体组员的集体智慧,用凝聚力和坚强毅力解决组队内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拉近组员的心灵距离, 实现组员的共同进步。 再次,体育分组教学还能实现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促使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最后,分组教学模式使学生过早地接触激烈的竞争环境,为提升社会适应度奠定了基础。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基于学生的体质情况践行分组教学
学生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高度学生的体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质差异, 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选择分组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例如,在“ 耐久跑”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适当了解不同体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摒弃传统一概而论、男女混搭训练的模式,尽量将成绩好、体质好的学生安排在一组,给予较高的训练标准,将成绩差、体质差的学生混在一起,基于其体质实际安排体育训练,实现分组教学, 这样体质好的学生在程度相当的环境中不易沾沾自喜,体质差的学生也不至于出现盲从与自卑心理,这样相得益彰的分组学习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信心,使其高效掌握运动技能。
(二)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践行分组教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能依据学生的体育兴趣展开教学,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极低,学习效率低下。 分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喜好,使学生在兴趣高涨的体育训练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球类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兴趣与爱好选择不同种类的球类运动项目进行分组合作训练,男生大多喜欢篮球、足球多一点,女生则更多喜欢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较轻盈的球类运动。 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别为每组成员作详细的示范与讲解, 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主动性。
综上所述,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 “ 教 ”和学生的“ 学 ”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 ,作为中学体育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学生的实际体质、学习兴趣、体育内容等践行分组教学,不断实现中学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
( 三) 基于体育教学的内容践行分组教学
在体育分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基于体育教学的基础知识与内容进行分组教学,选择科学恰当的分组模式,使学生在分组训练中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 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教师要务必对体育教材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研究,基于教学内容设计可行性强的体育教学活动, 正确把握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比例, 最后通过比赛的方式对学生分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比赛途径是促使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方式实现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高效掌握的有效途径,基于教学内容的比赛能激发学生内心的竞争意识,使学生激情饱满地投入分组教学中去,提升学习效率。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篇9
分组教学是指为了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如成绩、学习能力、年龄、性别、兴趣等方面) ,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或班级,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是一种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适合在在目前的中学体育课程中推广。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的优点
分组教学在中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 这一教学模式的优点较多。在中学体育教学中, 分组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组教学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从而保证体育课的质量。在目前的中学生中, 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有的学生身体的整体素质较弱, 而有的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则很强;有的学生弹跳力强 (适合跳高、跳远) , 有的学生爆发力强 (适合短跑) 等等。如果对学生采取同样的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 就很那对学生起到锻炼的作用, 影响到体育课的整体质量控;如果体育教师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 则可以针对学生的身体条件, 对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进行调整, 从而使学生得当适当的锻炼, 保证了体育课的质量。
2、分组教学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分组教学能够使教师采取与学生身体素质相协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强度, 使学生能有足够时间进行练习, 保证了体育项目的锻炼效率;并且在适当的锻炼强度下,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认同感也会获得提升, 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 提高师生合作的效率。
3、分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在分组教学的模式下,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与兴趣爱好, 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体育教师在同一节课中, 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 (比如说乒乓球、羽毛球、短跑等小组)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当的小组, 这样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对于提高体育课效果很有帮助。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的原则与实施方法
1、分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两大原则。在中学体育分组教学中必须要坚持两大原则:一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二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与可接受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指: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比如说对课程内容的安排、小组如何划分、成绩如何考核等进行主导;学生作为课堂内容的实施主体, 在保证师生关系协调的同时, 通过分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沟通交流, 保证课堂内容的互动性, 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与可接受原则是指: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 使整个课堂内容能够与学生的身体条件、体育知识水平等相协调, 在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接受的情况下, 对学生的身体能够得到最佳锻炼。
2、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的实施方法。分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比较多, 通常有以下几点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1) 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组教学: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 对学生的体能、运动能力、运动天赋作出划分, 尽量将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 使学生在课堂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与自己身体素质相近的同学进行比赛学习, 有利于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比如在100m跑练习中, 教师可以将爆发力与速度相近的同学安排为一组, 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存在有力的竞争者, 避免由于距离差距过大使学生出现消极心理的情况。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最佳的锻炼, 又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2) 按照学生的性别进行分组教学:通常情况下, 男生与女生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距, 如果男生与女生的课程安排相同, 就可能导致女生觉得无法适应, 男生则觉得过于轻视。因此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 通过按照性别进行分组的形式, 对男生与女生的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进行调整, 使男生与女生在体育课中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3) 按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教学:随着中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证体育课的效果,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教学。比如在同一节体育课中,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 将学生分为羽毛球、短跑、乒乓球、跳远等小组,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中。这一分组方式能够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同时有利于保持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4) 按体育比赛的内容进行分组教学:通过比赛, 能够对学生的体育技术、动作、力量的掌握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估。因此针对不同的比赛内容, 将能力强与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进行分组, 保证各组成员之间的实力平均;同时还可以采取弱队向强队挑战的模式, 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三、中学体育分组教学中的注意要点
与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相比, 分组教学有着一定的特点, 为了保证分组教学的效果与体育锻炼的安全性, 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1、体育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综合教学的素质。由于分组教学会涉及到诸多体育项目, 同时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这就对体育教师综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要在加强自身专业项目能力的基础上, 不断拓宽学习多种体育项目, 了解各种新的体育信息与教学方法。
2、体育教师不能过分看重学生的体育成绩。有的体育教师过于看中体育成绩, 导致体育课的强度过高。这既达不到体育课锻炼身体的目的, 又挫伤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
3、体育教师要注意预防体育课中的意外事故。在分组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分组多、项目杂, 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尽可能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 健康的身体是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因此在中学教学中, 体育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课程。特别是在中学阶段, 学生正处于的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体育课质量的好坏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目前中学体育课教学模式中, 分组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 值得在中学体育课中推广应用。本文将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法的优点与实施方法进行分析, 并指出中学体育分组教学模式中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体育课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5—38.
[2]吴之懋.如何有效地利用体育课时间[J].中国学校体育, 2002, 4.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篇10
古代的读书人通常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且身体素质较弱者,这也就难怪古人常言“百无一用是书生”了。因此,在现代的教育中,除了对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的重视,同时也不应忽略了体育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强大作用。尤其是初中这一阶段,正是学生们生长发育阶段,因此教师应格外重视对初中生的体育教育,并可利用分组教学这一新模式,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促进其同窗情谊,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一、分组教学的含义以及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作用
1.分组教学的含义
在课堂教学背景下顺应而生的分组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具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一基础教学形式上,将学生进行分小组学习,指导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同时又能使其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形成组内成员或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使群体的积极和正面作用发挥到极致,以促进学生个体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提高,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2.分组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作用
2.1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综合学生各阶段的心智以及实际表现来说,初中这一阶段可以说是青少年成长的“叛逆期”。这一时期大多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相对来说较为缺乏,在学生较为喜爱的体育课中亦呈现出一盘散沙的不良状态。而恰到好处地将分组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会得到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的效果。
2.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左右,心智尚未成熟,因而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而在初中体育这一课程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不仅可使学生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并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们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深化。
二、分组教学模式的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运用
1.有效避免了学生对教师产生的畏惧心理。在每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都会产生这样一种不良现象:当学生遇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或瓶颈时,绝大多数的学生要么是直接放弃或视而不见,不会向相关的科任教师求助。那么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学生首先本身对自己就不够自信,并且对教师存在很大的畏惧心理。因此,科任教师自身性格和教学态度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起着很大程度上的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广大从事初中体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合理利用分组教学这一新型模式,巧妙缓解和避免学生的这一不良心理,以有效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及情感。在每个人的生活圈中,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而对大部分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们来说,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亦是抱着“能不说就不说,能不理就不理”的封闭心理,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拒绝跟任何人交流。尤其是在初中体育这一课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就是用来玩的”,因此,这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想方设法改变学生们的消极想法和心态,使其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及个人自身沟通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
如,在《健身拳》这一初中体育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利用分组教学这一模式,将其所带领班级的所有学生分别分为若干个小组(以上述三个小组为例),使学生们在各个小组中展开学习。教师首先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内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而后进行亲身示范教学,在示范过程中要一边做动作一边向学生讲解动作要领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在此示范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每人记一部分动作(分散记忆法),并提出相应的奖惩制度(学得到位且整齐的小组予以奖励,反之则予以惩罚),这可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认真性,同时还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最后要求学生们按小组自主练习,在学生们自由练习的过程中,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只是记住了一部分的动作,要想将整套动作完善,就必須将每个人学习到的动作结合起来进行总体化和系统化的练习,这也就在无形之中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并同时强化了学生们沟通交流的能力。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篇11
1 目标合理化——分组教学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的基准,有了目标,才能有效地开展体育运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确立,应该要依据教材内容,既要有“三基”学习目标和身心发展目标,也应当立足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心理趋向等区别对待。
而在实际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大部分是根据教材内容而设定,很少兼顾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层次的区别。如《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教学目标,教师都会严格按照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而确立为如下几点。
(1)认知目标:了解和建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要领,发展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品质,以及合作、团结的精神。
(4)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的自觉进行体育运动的价值观;强化安全意识。
这个教学目标,每一位体育老师都会遵循,体育老师在教案上大部分都会写这样教学目标,可谓“千人一面”,勿容质疑,这样就很好地把握了教材的重点、难点,目标的确定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而制定,既有知识和能力目标,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还不忘德育渗透和安全意识的渗透,可谓“面面俱到”。然而,仔细揣摩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感觉有些遗憾,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没有显示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体现不出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基础,对动作的掌握都是不同的,而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已经掌握的好的同学想提高练习难度,而基础差的同学想得到更基础的练习。体育教师只有在实际中把握学生的前提下,研读教材,设计分目标,同一个教材,目标可以不同,组织形式也可以不同。但务必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坚持“为学生发展”的理念,目标的确定本着低起点,多层次,有梯度等原则,体现出层次性,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2 分组的方法——分组教学的关键
2.1 稳定分组
稳定分组,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学生的小组划分好后不再变化。一般情况下,小组的划分按健康状况、性别、体能、成绩等因素全面衡量而划分小组。在实际的操作中,这样的分组用于集体项目的学习效果比较好,例如篮球的综合技战术教学,形成了固定的小组,能提高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增强队员间的集体感和团队感,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同时,学生还能相互督促,共同提高技战术水平。
2.2 阶段分组
阶段分组,指的是小组的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在某个训练项目结束后自动解散,重新划分。有的可以按水平技能分,例如笔者在“排球”的教学中,按照技能水平掌握的情况,分为个人练习垫球和传球技术组,多人一组的传垫组和多人的隔网对抗组;有的可以按技能的好坏搭配来分组,这样分组的目的是“优帮差”“优带差”,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就是可以按兴趣相同分组等。
2.3 能力分组
能力分组,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或技能水平的能力来分组。在现阶段,江苏省对于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越来越重视,笔者认为,按照能力来分组,就能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练习效果非常好,例如,在男生引体向上练习中,可分为能完成一个标准动作组和不能完成组区别对待,再如在耐久跑的练习中,根据个体情况和实际水平,以时间为标准分为几个组进行练习;还有在男子立定跳远中,根据考核成绩的优秀,良好,及格为标准,可以划分为2.10 m、2.40 m、2.60 m组别,每个组别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到达标准后可进到上一组,这样更能激发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分组教学的核心
3.1 分组的方法
将学生划分小组,关键一环是了解学生,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为基础,通过开学初的摸底、排查等方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判,以动态的视觉观察和确定学生的层次,再依据所划分的层次来确定小组。这样能很好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2 练习要求要有分层
上文提到,不同的学生,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在体育教学中,就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要求,训练的难度、强度也不能一视同仁。
在一堂完整的教学课中,在准备阶段,教师应确定教学的目标是常规运动和准备运动,难度不能太大、技术性不能太强。如《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教学中,在准备活动阶段,可以通过篮球的运球、游戏、球操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加技术指导的环节,也达到热身的目的。
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基础好的学生有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对基础素质差的学生,难度系数不能太大,只需要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可以了;对于体弱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观看录像、多看教师的分解和完整动作。还以《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为例,对于学困生或非篮球爱好者而言,应组织他们观看投篮的视频,通过观看,了解动作要领,或者仔细看老师做示范,并以最基本的训练开始——原地无球完整技术练习慢慢过渡到持球练习,大部分的学生练习分为普通组,要求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而有一定篮球技能水平的学生可分为高级组,提高练习的要求和难度,如练习运球接球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等。
3.3 练习方式应有层次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求和练习强度等“一刀切”,导致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此,应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和层递性。
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笔者按照技能水平掌握的实际情况分组,分为个人自垫球组,对墙垫球组,两人对垫组,多人垫球组和多人的隔网对抗组,每个组制定一个标准,当达到标准后进入另一个组,最终组别为隔网对抗组。采用了这个方式后学生练习的技术掌握比较好,练习积极性和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帮组,教学的效果良好。
现在的体育教学是要以“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强健体魄、提高运动技能,促使每位学生快乐运动、阳光运动,终身运动,在运动中找到乐趣,并改变灌输教学、填鸭式教学为自主训练、合作训练,那么,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合理、准确、有效地利用分组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杨佳艳.探讨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方式[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11):111.
【体育分组教学的新模式】推荐阅读:
论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上实施分组教学法10-21
分组竞标式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05-26
分组学习模式07-25
分组式教学05-31
分组合作教学06-05
分组合作式教学07-24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07-18
分组式教学法06-24
多段分组式教学08-09
分组教学课程的改革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