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乒乓球分组教学法的探讨

2024-06-05

对乒乓球分组教学法的探讨(精选6篇)

对乒乓球分组教学法的探讨 篇1

对乒乓球分组教学法的探讨

[摘要]:高中阶段起始年级因生源来自各校,学生在体能、技能、思想与兴趣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鉴于这一情况,在认识传统乒乓球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扣素质教育的发展,对高中乒乓球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探讨,采取按水平分组的教学法,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实践教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高中乒乓球课,分组教学法,实验

1、问题的提出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尊重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选项课教学已被各高中广泛采用。据调查,乒乓球选项课是高中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科目。针对乒乓球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水平高的“吃不饱”,水平低的“吃不了”的现状,要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优发展,应不断地寻找和完善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传统教学出现的问题,运用分组教学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教法产生的不同效果,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和教学效果。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阳西一中高一级乒乓球选项的两个班学生(男生),实验班45人,对照班45人。

2.2研究方法

2.2.1调查访问法

对阳西一中高一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与篮球技术水平,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2.2.2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期刊学报、文献等。

2.2.3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2.2.4实验法 对阳西一中高一年级选项乒乓球的两个班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班进行分组教学法,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法。

3、实验条件控制

实验时间:2007年9月--2007年12月,两班学生授课总时数为20学时。两班教学课次与测试时间基本同步;两班同器材场地,两班每课的运动量基本相近;两班教学在技术上要求一致;两班同授课教师;同一授课内容;同一内容考核(反手推挡球)。

3.1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

采取不分组的整体化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常规教学进行。

3.2实验班进行分组教学

按学生的能力或基础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即把一个大的群体划分成若干个小的教学群体进行教学。

3.2.1分组设计

A组:能熟练运用各种乒乓球技术,自学自练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并在教学课中,对这些学生以练为主,采用重复训练法与变换训练法,综合训练法和竞赛训练法来安排乒乓球技战术的内容。同时对这些学生不限制他们自练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完成本课任务的基础上自由探索,增加练习难度。

B组:基本掌握乒乓球技术,但不能熟练运用。素质、技术一般,但对所授内容都能接受。因此教学课中采用完整教学法进行授课,始终将教学大纲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的“灵感”,使他们能从容地完成本次课所学的内容,这一组应重点抓,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C组:控球能力差,不能完成各种技术。这些学生素质与前两组学生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对完成课中所要求的技术动作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这些学生不能急于求成,应将教材内容分成极小的步骤,一次即能掌握,然后将这些步骤按难易程度,严格顺序加以编排,同时采用多种辅助手段来帮助他们进行练习。另外还要给他们多留一些作业让他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A组同学的帮助下进行练习,使这一组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减少和杜绝不及格现象。

3.3分组教学步骤与手段

第一步是分类组合,第二步是优化组合,第三步是升降结合。分类是基础,优化是重点,升降结合是补充手段。优化组合应在整体教学时间上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特别注意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所在的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教学阶段变化的规律及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3.3.1分类组合

按照掌握技术的差异进行组合,这次组合在开课第一周摸底测验和对学生基本情况与篮球技术水平进行调查访问所得到的信息对该班选项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人数按实际情况而定,但技术类型,基础水平必须相近。测验后,根据摸底和反馈信息的实际情况将所有人员编入各组进行教学即可。分类组合可为任课教师提供一定的数据,便于备课和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主要精力投放在C组上。另外,注重在篮球技术好,水平高的学生中培养骨干,然后教师通过开运动处方把课堂内容和所要采用的练习手段交代给骨干学生,当教师辅导A组和B组时,骨干学生就可以带C组练习。强调一点的是对骨干学生的培养应在课余时间下功夫去培训。

3.3.2优化组合

在分类组合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教学过程后而进行一次较大的调整,是分组教学法中的第二步。分类组合过一段时间后,各组内部受运动技能发展规律的制约,出现了较大技术分化。这种技术上的分化随着教学进度不断发展扩大,各组内部又出现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新的优化组合。此时,教师再对全体学生进行测验,其根据主要是看学生对各种技术的掌握是否熟练,是否巩固,看其控球能力,然后依据测验后的结果,认真细致地研究讨论,把学生分成三个梯队,简称1、2、3小组,将所有掌握技术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集中组合为第1小组,其他水平依次为2、3小组,组合中应注意尽可能地缩小群体中的差异,更好地体现优化组合的优越性,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

3.3.3升降结合

合理地运用升降结合的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积极上进的奋斗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组教学虽更切合学生水平特点,便于因材施教,但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随着教学进程,各小群体在教师的精心施教下,群体中又会出现一定的分化。这种分化主要是冒尖和落后的特殊现象,人数不多,但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冒尖的影响到优秀率,落后的影响到及格率。合理的利用升降结合手段,将对个别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鼓励和补救的良好效果。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在同一组别中必然会出现有个别人技术水平提高很快,也有个别技术水平停滞不前,甚至落伍的现象。采用升降手段,冒尖者上调,落伍者下调。这样就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4实验结果与分析

随机从高一级中抽取人数相等的两个班,按照优、良、中、差在实验前进行测验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是相对等值的,是可比的同质样本(见表1)。通过教学实验,对两个班进行(两人互相反手推挡)考核,得出综合评定成绩。对考核成绩进行T检验。两班优秀率对比: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1%。及格率: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0%。不及格率:实验班为2%,对照班为1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计算出T值为2.71,查T值表,得出P<0.05(显著性差异),可见分组教学效果显著(见表2)。

三个月的乒乓球教学实践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表明,分组教学法,不仅切实可行,而且颇有成效(见表2)。高中乒乓球进行分组教学克服了过去因差别不分,教学中进行有难度的练习时,技术差的同学失误多,中断练习时间长,从而影响课的密度和运动量的现象;避免了技术好的同学因教师采用的练习方法简单,而不能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技术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更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高中乒乓球课分组教学实验,证实在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较好地解决了乒乓球教学中的“技术好的吃不饱,技术差的吃不了”的现象,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分组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那种不辨对象,不旬层次,不分差别的较为单一且不重实际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这种教学法是符合学生固有的认识规律,是今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的一种尝试。诚然,尝试的过程也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诸如分组一细,教学面大,教学点散,势必增加了怎样侧重;如何协调教学管理上的难度;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学生纪律方面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有待于日后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思考与探讨,不断完善分组教学法,进一步提高乒乓球的教学质量。

4.2建议

4.2.1分组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拓展知识水平范围;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锻炼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4.2.2教师备课时应根据不同组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在实施分组教学时,教师无论是“辅优”还是“补差”,要注意情感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要建立起成功的信念和自信心,对于差生要给予更多的“偏爱”。[参考文献]:

[1]王新.乒乓球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9-55.[2]丛声平.体育统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4-121.[3]黄龙.高一年级乒乓球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体育科研,1998,19(2):47-49.

[4]苏健.谈乒乓球中的推挡教学[J].体育教师杂志社,1998.17(4):26-28.

[5]林波.浅析分层教学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师友,2006.4(2):1-3.[6]宋江波.中学乒乓球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与分组教学[J].体育师友,2006.6(5): 2-14.[7]张斌.乒乓球教学研究.体育教学[J],1985.16(2):25-27.

对乒乓球分组教学法的探讨 篇2

1 学生以提出问题为动力, 增强分组学习的有效性

生物课教学中注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分组学习应以问题驱动为动力, 达到增强分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围绕设计的问题来进行讨论、探究。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的变异》时, 我先让学生自学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让学生看了课本44~45的图文结合, 学生利用分组合作学习立即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这样学生围绕找问题进行分工合作, 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讨论后学生分组出示了以下问题:1) 大、小两种花生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 大、小两种花生的差异跟品种有关吗?3) 大、小两种花生的差异跟环境有关吗?4) 大花生中有小花生吗?小花生中有大花生吗?等等, 他们敢于发言, 敢于猜想, 敢于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以后教学中还要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并给予学生更多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让他们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解答疑问的时间, 分组学习中允许学生犯错误, 对分组中有不成熟或错误的见解教师要加以引导, 对学生有新颖独特的想法要及时肯定, 激励他们继续创新和进取, 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教师要参与分组学习的指导

分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 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 教师不应只是维持纪律的“保安”, 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 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 在组间巡视, 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 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指导, 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 交流才更有效!

3 精心设计导学案, 提高分组学习的有效性

我们学校提出了学案教学法, “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人人过关”的教学思路。在导学案设计时, 要注意导学案中问题的层次性, 分组学习问题的起点要低, 问题要由浅入深, 适当降低教学起点, 课堂上尽量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的学习, 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人教版教材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时, 根据教科书上多莉羊的克隆过程示意图, 设计了以下问题:1) 母羊A为多莉提供了什么?2) 母羊B为多莉提供了什么?3) 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什么?4) 多莉羊是由母羊C生下来的, 但为什么它的长相却一点也不像母羊C?5) 多利羊为什么和母羊A几乎一模一样?决定事物形态的遗传物质在哪里?这样就增加了问题的层次性, 降低了问题起点, 班级可参与的同学大大增加, 既体现了新课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又提高了分组学习的课堂效率。

4 充分把握合作的契机, 促进分组学习乐趣

让学生在充分的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互相补充的时间, 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挥和提高, 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才是富有成效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和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在教学中, 我尽力为分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尊重、保护、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促进分组学习乐趣, 课堂教学中, 要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引导他们合作, 让他们在交流, 争辩中得到启迪, 获得灵感, 让他们又准确又迅速地完成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享受分组学习乐趣。例如在做学案中的当堂训练时,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再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 比赛时不仅要看答案的正确率, 还要说出理由, 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发现者的位置上, 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与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领略他人的思维方法, 不断的反思与吸纳, 提升理论,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乒乓球训练中分组教学的运用分析 篇3

关键词:乒乓球训练;分组教学;运用

乒乓球训练中存在着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专业技术参差不齐及学生训练参与度较低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乒乓球训练的质量。在乒乓球训练中运用分组教学法,按照学生及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制定分组,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专业技术,进而提升乒乓球训练的教学质量[1]。因此,在乒乓球训练中运用分组教学完全符合乒乓球训练现状,是乒乓球训练改革的趋势所在。

1.乒乓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1训练模式与层次教学有所偏离

乒乓球训练中存在着学生身体素质及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状况,在现有的训练过程中并未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难易程度很难兼顾到全体学生,从而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教学中得不到提升,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节奏。在现有的训练模式下,学生并未真正得到有效的锻炼机会,很多时候存在着原地踏步的现象,长此以往严重阻碍学生自身技能及水平的提升,最终背离层次教学的宗旨[2]。

1.2学生课下并未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乒乓球训练内容的开展主要围绕基本技能与技巧提升为主,并且训练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及专业技能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要在课余时间自行进行相关体育锻炼。但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乒乓球练习的主动性并不高,并未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1.3乒乓球训练中部分学生积极性较低

乒乓球训练模式以教师传授相关技能为主,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技术及专业技巧的讲解之上,实际留给学生的练习时间很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对理论知识产生反感,进而厌烦乒乓球训练课程的开展。当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时,其对课程的参与度与学习的自主性都会随之降低,严重影响乒乓球训练效果的提升。

2.在乒乓球训练中运用分组教学的有效措施

2.1科学有效地制定分组原则

分组教学的开展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层次化及学生训练的小组化。第一,教师应该在乒乓球训练中将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基础知识讲解、能力素质培养和练习方法指导,三部分按照1:3:5的比例分配时间与经历。例如,在正手攻球训练中,教师首先对基本站姿、重心位置、手臂姿势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简练;其次,要求学生互相切磋练习,教师在一旁进行观察指导;最后,教师将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汇总,一一解答,为学生表转化动作及提升专业技能提供有效的建议。第二,教师在乒乓球训练中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与训练活动。具体分组规则为:每组成员人数在6~8人之间,其中1~2人为专业技能及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3~4人为学习积极性较高,但专业技能有待提升的学生,1~2人为对乒乓球训练不感兴趣的学生。这样分组秉持资源整合的原则,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衡到每个小组,使得学生在训练中相互学习,及时准确的发现训练及自身练习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沟通解决,在此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即便是程度较好的学生在指导其他学生进行练习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2促进教师及学生观念的转变

分组教学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要以教师转变观念为基础,同时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开展相关训练活动。促进师生观念转变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教师观念转变方面,一改传统模式中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变教师讲授为教师指导,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例如,在基础端球的学习中,教师不再快速地讲解动作要领,而是改为由教师演示动作,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动作演示进行练习,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最后各小组内部将训练中的具体问题汇总,汇报给教师,由教师统一解答;第二,在学生观念转变方面,学生要适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不再是知识及经验的唯一来源。这就要求学生在具体训练中转变思路,积极探究训练中自身遇到的相关问题,并通过网络、小组间交流探讨等多种途径寻求解决措施。

2.3训练中大力提升分组练习的积极作用

在乒乓球训练中运用小组教学不是单纯地分组练习即可,二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监督地保障分组教学的效果,并通过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分组教学的积极作用。例如,在乒乓球具体训练中,每个小组要选出组长,是本小组的核心人物。同时,针对组内每个成员的自身特征,赋予其不同的身份:比如,问题汇总员、发言人、练习监督员及记录员等[3]。组内成员的职责身份可定期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认真负责地帮助小组完成训练任务。这样一来每个小组积极有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了保障,并且在日常训练中增加了组内与各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的机会,进而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充分提升的可能性。

结语:

就乒乓球训练的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着训练有效性的提高。这这样的背景下,将分祖教学运用到乒乓球训练之中,有针对性的制定分组原则,在具体训练中促进教师及学生观念的转变,使得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分组练习,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身技能及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磊.分组教学在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4):214.

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探讨 篇4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分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提倡坚持 “健康第一”为指导,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可是,在体育教学中,不少学校存在着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生体育课的现象。学生喜欢自己玩,只是受到学校纪律的约束,不得已才来上课的,就是来上课、也是不积极,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是的上课的效果很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身体素质也得不到提高,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中非常普遍,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将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认为采用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分组家偶尔模式的解读

1·1选择适合自己的起点进行分组选择合适自己起点进行分组教学模式是根据项目不同,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起点进行练习,这样就使学生在职起点完成的情况下,努力超越自我、去向新的目标挑战。同时,学生在选择项目起点时都是自己所能完成的成绩,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祈祷一定的作用。如:耐久跑的教学,以前血神测试时,不论成绩好坏,都一起进行测试,成绩好的学生跑在前面,素

质差的学生跑在后,当落后差距大时,素质差的自然产生自卑的情绪,即使有力量也不使出来,成绩也就不理想。现在,学生按自己所报起点的成绩进行测试,能力强的在一组,能力弱的在一组,学生在测试时被拉下很远的情况不存在了,由于实力相接近,测试时,你追我赶的场面经常出现,很多次出现四、五个人同时撞线的场面,以前从未在比赛中获得撞线机会的学生在测试中与尝到了撞线的体验,高兴得手舞足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享受了体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耐久跑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

1·2按兴趣自选项目进行分组

以前上球类课,不管你喜不喜欢,一个不能少,必须进行学习,否则不给成绩,血红色呢个被动地接受教育。分组教学模式要求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力,关注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分组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则,我们根据这一原则,在进行球类教学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进行学习,教师在各组分别进行示范讲解,学生练习的主动性自然加强,由于学生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强项,学习的热情自然提高,所以教起来自然也非常顺手。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后就自然非常渴望进行比赛,彼此来体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排球教学中,一般女生都会选择这一项目,我们根据学生的基础奖学生分成精英组、基础组和初学组,精英组的学生按教师给她们练习的目标和内容,在组长的副食下,自主进行学习:基础组的学生按老师给她们指定的练习内容,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助进行学习;初学组的学生由教师进行黄思凡、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认真学习排球的基础

技术。经过几次课的学习,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往见到排球就躲的女生,在学习后也就跃跃欲试地要求参加比赛。

1·3按比赛的内容自行进行分组 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了动作技术,检验动作技术是否掌握,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教学比赛,通过比赛可恶意了解自己,可以评价自己在比赛中对动作技术的运用是否得当。学生在分组比赛时一般采用力量平均进行分组,通过不同的分组,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收获也不同,享受的快乐也不同,对体育课学习的热情也逐步提高。

1·4按体质测试的成绩进行分组 这种分组方式要在初一或高一年级,在对学生不太了解时应用,针对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来分组。分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探讨

2·1有利于实现运动参与领域的各项水平目标分组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为主的被动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避免可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其他学生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身体素质好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学生通过分组学习,进一步体验体育给自身带来快乐,对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利用各种条件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学会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自我监测,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积极带领其他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因此,分组教学的范式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有着明显的功效。

2·2有利于学生实现运动技能领域的各项水平目标 以前上体

育课,教师讲授新的知识时,只是把本课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素质好的学生会很快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素质差的学生总也完不成教师所要求的家偶尔目标,长期以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自然提不高,上体育课只是来应付。采用分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的素质目标进行练习,当学生对所选目标能很好完成时,教师课让其增加练习难度,进一步掌握,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3有利于实现身体健康领域的各项水平目标 分组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练习时间增多,通过各项练习的手段,发展了学生的速度、耐力等素质,体会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和机能发展的影响,懂得环境与身体锻炼的关系。

2·4有利于心理健康领域水平的实现 学生在分组教学中,各组都有自己的组长,学生通过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各种运动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和互相配合的精神,而组长又成为教师的帮手,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由于兴趣相同,学生在一起练习的积极性也相应得到提高,消除了自卑感,产生获得胜利所带来的愿望,享受了体育带来的快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2·5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分组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学生在分组教学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参加各项比赛,在这些活动中,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这些能力的提高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

对乒乓球分组教学法的探讨 篇5

摘要: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锻炼对老年女性骨代谢和四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太原地区健康老年女性, 年龄在65~79岁的400名, 并且无肝肾疾病、骨代谢疾病、帕金森症等。随机分成研究组 (200名) 和对照组 (200名) , 研究组为1周进行乒乓球运动运动1 h以上。对照组则不进行规律运动;采用Hologic discove XCT-3000来测定腰椎、髋关节、全身骨密度;德国D&R公司开发的ISOMED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来测上、下肢肌力;生化指标的测定碱性磷酸酶 (ALP) 、降钙素原 (PTH) 、25-羟基维生素D (25- (OH) VD) 、甲状旁腺激素 (PCT) 等。结果乒乓球组运动后腰椎BMD、BMC和股骨颈BM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四肢骨骼肌含量乒乓球组与非锻炼组比较显著升高 (P<0.05) ;与非锻炼组比较, 乒乓球组下蹲力较非锻炼组显著升高 (P<0.05) 。结论乒乓球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肌力及平衡, 从而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

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钙素; 老年; 运动;

Effects of table tennis exercise on bone metabolism and lower limb muscle strength and balance in women

Li Jieru Li Xuhong

Geriatrics Department, Taiyu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ne metabolism, lower limb muscle strength and balance in elderly women.Methods Four hundred cases of healthy older women aged 65 to 79 in Taiyuan, without liver and kidney disease, bone metabolism disease, Parkinson′s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ial group (20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00 cases) .The people in trial group played table tennis for more than one hour a week.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exercise regularly.The BMD of lumbar spine, hip joint and whole-body were measured by Hologic discover xct-3000.The isokinetic muscle strength measuring system by D&R in German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upper limb and lower limb.The changes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ALP, PTH, 25- (OH) VD, PCT, et al were measured.Results BMD of lumbar vertebra, BMC and femoral neck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table tennis group after exerci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keletal muscle content of the limb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ing-pong group and the non-exercise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the non-exercise group, the squat force in the ping-po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exercise group (P<0.05) .Conclusion Table tennis can increase bone density, muscle strength and balance, and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Keyword: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density; Osteocalcin; Aged; Exercise;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日趋增加, 易发生骨折的慢性全身性骨病也逐渐增加, 公共健康医疗负担将在未来有明显增加。体育运动在老年人中可能对骨量、肌力是有益的。有报道定期锻炼超过1 h可以增加骨密度, 绝经后的中国妇女补充钙剂同时锻炼, 与单纯补充钙剂相比较, 前者的髋部骨密度 (BMD) 比后者的BMD要高[1]。一个高强度的负重锻炼计划如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髋部BMD的丢失[2]。本研究拟探讨乒乓球运动锻炼对老年女性骨代谢和下肢肌力及平衡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老年女性健康患者400名, 年龄65~79岁,平均 (71±4) 岁, 均符合中国人骨质疏松的建议诊断标准[3] (骨密度低于峰值骨量的2倍标准差以上为骨质疏松, 骨密度大于峰值骨量的1倍标准差为骨质正常) , 并排除甲状腺、甲状旁腺等内分泌疾病及心、肝、肾、肺疾病, 半年内未服用钙剂、维生素D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按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分成2组:乒乓球组和非锻炼组各200名, 乒乓球组为1周进行乒乓球运动运动1h以上。非锻炼组则不进行规律运动。受试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 计算体质量指数 (BMI) =体质量/身高2 (kg/m2) 及脂肪含量 (Fat%) =1.2×BMI+0.23×年龄-5.4。

1.2 骨密度测定:

采用Hologic discove XCT-3000来测定2组研究者的腰椎、髋关节的BMD和骨矿物含量 (BMC) 。

1.3 上下肢肌力的测定:

德国D&R公司开发的ISOMED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来测上、下肢肌力, 用骨骼肌含量 (RASM) 和骨骼肌质量指数 (SMI) 来评价。

1.4 生化指标的测定:

全部受试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 化验指标为碱性磷酸酶 (ALP) 、甲状旁腺素 (PTH) 、25- (OH) VD、降钙素原 (PCT) 。均在我院检验科检查。而瘦素 (LEP) 和血清脂联素 (ADI) 空腹10 h于次日清晨7:00抽空腹血, 离心取血清, 置于-70℃冰箱内储存待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检测血清瘦素浓度。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均以表示, 组间差异性测定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骨密度比较:

从表1观察, 乒乓球组在运动后腰椎、股骨颈BMD、BMC均有增高, 羞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5) 。2组间比较, 乒乓球组运动后腰椎BMD、BMC和股骨颈BMD较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表明, 乒乓球运动治疗方案均能提高中老年女性患者的骨密度和骨矿含量。

表1 2组骨密度的比较

表2 2组女性四肢骨骼肌含量及RASM SMI值

表3 下蹲力的比较

2.2 上下肢肌力的测定结果:

四肢骨骼肌含量 (RASM) 乒乓球组与非锻炼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RASM、SMI乒乓球组较非锻炼组都轻度升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与非锻炼组比较, 乒乓球组下蹲力较非锻炼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3 生化指标的测定:

从表4可以看出乒乓球组与非锻炼组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乒乓球组运动后12月、24月较基线无统计学意义;与非锻炼组相比较, 乒乓球组较非锻炼组脂联素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乒乓球组ALP、PTH、25- (OH) VD和PCT, 12个月、24个月都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基线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非锻炼组比较, 乒乓球组24月ALP、PTH、25- (OH) VD和PCT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骨质疏松是指骨量低下, 骨微细结构破坏, 导致骨脆性增加, 容易发生骨折的慢性全身性骨病。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 超过50%的人居住在亚太地区, 由于人口老龄化, 公共健康医疗负担将在未来有明显增加[4]。

骨质疏松患者骨量低下, 骨组织微结构退化, 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造成骨折。国际上已将骨质疏松与高血压、肿瘤、糖尿病和动脉硬化列为五大老年疾病。研究表明, 重力运动可导致由于成骨细胞的刺激可以使骨密度增加, 从而减少骨折的风险[5]。在国内没有发现乒乓球运动可以影响骨密度和避免骨折风险研究的报道。乒乓球运动适合老年人, 从经济上讲, 只需要小的支出, 不需要大型的场地。

表4 2组生化指标的比较

雌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系统产生的类固醇性激素, 雌激素参与人体骨骼生理和病理的相关过程, 对骨的生长发育、成熟以及骨量维持有重要意义[6]。骨是雌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重要靶器官, 雌激素通过ER介导直接刺激成骨细胞 (OB) , 抑制破骨细胞 (OC) 的活性, 调节和控制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绝经后及卵巢切除的妇女, 由于雌激素的缺乏打破了骨形成与骨吸收偶联的动态平衡, 吸收多而形成少, 导致骨小梁结构疏松化和骨量丢失加速[7]。绝经被认为是导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现在国内外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钙、运动和雌激素替代疗法[8]。

运动是改善骨代谢、提高BMD和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9,10], 在运动医学领域中, 运动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的特殊作用倍受重视, 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几乎所有研究都提示运动与骨量变化有明显关系, 并能改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11,12]。本研究就乒乓球运动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 乒乓球运动可以提高老年女性的骨密度、肌力及平衡, 从而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 与上述结果一致, 证实了乒乓球运动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并且是安全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Silbermann M, Bar-Shira-Maymon B, Coleman R, et al. LongTerm physical exercise retards trabecular bone los s in lumber vertebrae of aging female mice[J]. Calcif Tis sue Int, 1990, 46 (2) :80-93.

[2] Cheng S, Suominen H, Heikkinen E. Bone Mineral Dens ity in relation to anthropometric proporties phys ical activity and smoking in 75-year-old men and women[J]. Aging (Milano) , 1993, 5 (1) :55-62.

[3] Lau EM, Woo J, Leung PC, et al. The effects of calciu supplementation and exercise on bone dens ity in elderly chinese women[J]. Osteoporos Int, 1992, 2 (4) :168-173.

[4] Grims ton SK, Tanguay KE, Gundberg CM, et al. The calciotropic hormone response to changes in serum calcium during exercise in female long-distance runner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3, 76 (4) :867-872.

[5] Chesnut CH. Bone mass and exercise[J]. Am J Med, 1993, 95 (5A) :34S-36S.

[6] Ljunghall S, Joborn H, Benson L, et al.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serum calcium and parathyroid hormone[J]. Eur J Clin Invest, 1984, 14 (6) :469-473.

[7] Salvesen H, Johans son AG, Foxdal P, et al. Intact serum parathyroid hormone levels increase during running exercise in well-trained men[J]. Calcif Tis Sue Int, 1994, 54 (4) :256-261.

[8] Bouassida A, Zalleg D, ZaoualiAjina M, et al. Parathyroid hormone concentrations during and after two periods of high intensity exercise with and without an intervening recovery period[J]. Eur J Appl Physiol, , 88 (4-5) :339-344.

[9] Takada J, Iba K, Imoto K, et al. Changes in bone resorption markers among Japanese patients with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trated with lendronate and risedronate[J]. Bone Miner Metab, , 25 (2) :142-146.

[10] Luo XH, Guo LJ, Yuan LQ, et al. Adiponectin stimulates human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via the MAPK signaling pathway[J]. Exp Cell Res, , 309 (1) :99-109.

[11] Shinoda Y, Yamaguchi M, Ogata N, et al. Regulation of bone formation by adiponectin through autocrine/paracrine and endocrine pathways[J]. J Cell Bio Chem, , 99 (2) :196-208.

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是开展体育教学积极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分组教学, 不仅能够照顾到个体之间的差异, 还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并且提高体育在课堂教学上的效果。在一般体育课的教学中, 许多学生只喜欢上体育课, 而不喜欢老师体育课堂内容的教学。学生喜欢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 而不学习体育课的基本必要的理论常识, 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学习。首先,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其次, 教与学的效果不明显;最后, 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 最终完成不了教学目标的任务。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加入分组教学法,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

1 选择何种分组教学模式

1.1 选择与自己的起点相适应的分组教学模式

选择适合自己起点的分组教学模式是指根据项目的不同而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项目进行练习。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努力地超越自我, 不断挑战新目标。与此同时, 学生选择的项目都是自己所能完成的, 不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因此, 这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一定作用。例如:耐久跑教学, 这种教学以前学生都是一起进行测试的, 这样就很容易让跑得差的同学感觉自卑。然而分组教学是学生按自己所报起点的成绩进行测试, 把能力强的分一组, 能力弱的一组。这样学生实力相近, 测试时就易于激起学生的竞争力, 使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努力, 就算输了也不会感到自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1]。

1.2 依据自己的兴趣自选项目分组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模式提倡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个体的差异。例如:在球类教学方面,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球类项目学习。教师在各组都进行示范讲解, 这就使学生的练习主动性增强了。而且学生一般都选择自己的兴趣, 所以学习热情就相对比较高。而且学生在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后, 都会想通过比赛来检验训练结果, 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训练和学习的积极性。

1.3 依据比赛的内容自行选择分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体育知识, 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 并且检验动作技术是否娴熟的最好方式就是展开教学比赛。学生可以通过比赛来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在比赛中不适当的动作技术。在进行分组比赛时, 一般采用力量平均的方式进行分组。不同的力量分组进行不同的比赛, 学生在比赛中所得到的收获也有区别,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

1.4 依据个人体质测试的成绩选择分组教学模式

依据个人体质测试的成绩进行分组, 这种方式主要是应用于初一或者高一年级的学生。这是因为在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的情形下, 只好依据学生的个人体质测试的成绩来进行分组。

到目前为止, 中国的体育教学依然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 即把学生按照年龄的大小或者掌握知识的能力大小分成不同固定的班级, 并且实行男生和女生混合集体按照课表的内容进行上课, 这种授课方式最大的缺陷在于不能区别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然而, 分组教学与之截然不同, 它提倡将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把教学分为女生组和男生组的优点就在于可以针对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方面的差异来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更加方便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目标, 展开教学活动[2]。

2 在实践教学中, 分组教学所带来的意义

(1) 分组教学, 不仅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主动性,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法以教师为主,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的授课方法, 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与学, 也可以有力地避免少数人被冷落或者被忽视的现象出现。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把素质好和素质差的两类学生两极化的问题。并且通过分组的比赛, 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感, 这还有利于巩固队员之间的友谊。通过比赛,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因此, 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2) 分组教学, 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比赛分组, 教师可以在每组中各安排一名训练得很好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如果要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就必须发挥合作精神, 和队员们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本队存在的问题。这样就把学生之间的关系拉的更近, 并且交流的机会也就更多, 可以有效地实现共同进步。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比赛, 弄清问题的性质以及关键, 探究出比赛中存在的是思想问题、战术问题还是进攻问题或者防守问题。与此同时, 可以在激烈的对抗中, 对比赛场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及时地判断, 并迅速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明确各自的职责。如此往复, 便可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3) 分组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目标分组教学模式, 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通过各项分组练习, 学生的速度和耐力等素质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使学生认识到了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的好处以及体育锻炼对人身体机能不断发展的影响。学生在分组教学组长的引领和监督下进行掌握并提高运动技能, 让学生在训练中相互合作互相配合, 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分组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分组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最佳方式之一。在分组教学中, 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比赛, 在这些运动和比赛中, 增强合作和竞争意识, 提高交往能力以及对社会的关心程度, 并且把这些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总而言之, 合理实施分组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的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提高运动的技巧,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师要积极应用分组教学模式, 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 更新教学理念, 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优势。研究探讨教材和教法, 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做到灵活地使用教学法。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导向性作用, 并且调动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 充分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中体会体育和学习体育, 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4]。

3 结语

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以坚持健康的活动方式为指导, 充分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并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研究和探讨了分组教学模式之后, 我们可以发现分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上体育课所碰到的种种问题,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笔者认为, 分组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会在日后的应用中逐渐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宫萍.中学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分组学习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学研版) , 2011 (10) .

[2]杨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8) .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美国商品检验检疫制度下一篇: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