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

2024-11-01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精选12篇)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 篇1

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提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播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目前, 对于如何进行任务型教学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模式, 而新教材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更高, 更需要具有现实意义的、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法作为理论依据。根据新教材的特点, 笔者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的主张, 以利于《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

一、小组的建立

为了比较科学地建立学习小组, 使各小组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对比性、竞争性, 我们从初一 (2010级) 一开始就根据靖西二中学生的初中入学摸底考试英语科成绩情况, 将班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 按“上—中—中—下”、“上—上—下—下”等方式进行分组, 4人一组建立学习小组;为了使小组活动能比较顺利地展开, 让组内学生推举性格相对外向的、号召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起到带头、记录员的作用。在分组中要做到男女同学的合理搭配, 避免男女一边倒的现象, 同时尽量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为他们今后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为了方便小组活动, 可以以组为单位排座位, 每隔一段时间组与组之间进行调换。分组活动是为了使小组成员之间更有效地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而不是为了开小灶搞小团伙。各组之间是友好的竞争关系, 竞争只是为了共同提高, 教师要在这一方面作正确的引导, 避免组与组之间产生矛盾而影响班集体的团结氛围。

二、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任务的分配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 (根据教学需要, 任务可以是相同的, 也可以是相异的) , 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中, 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进行活动的热情, 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 触发他们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如笔者在讲授初二Module10Unit1Sports之前, 要求各小组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运动的各种资料, 并要求各小组在下一节课上的Warming-up之前派一名代表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发言, 代表本组展示他们资料的收集成果;同时从本课的内容及目标要求出发, 指导他们收集的资料应该与他们所喜欢的运动有关, 避免他们收集的资料过于广泛以至偏离本单元的总体要求。

2.教师是任务实施过程的组织者与监督者。组员通过互联网、课外书以及电视新闻等获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然后以组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和讨论, 最后形成本组的资料成果, 再推举本组的代表 (可以实行轮流制) 在课堂上代表本组对资料成果进行展示, 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教师针对学生们的发言, 结合Warming-up的内容材料进行点评、归纳、总结, 让学生对零散的内容材料有一个统一的了解, 在不知不觉中把Warming-up的内容拓展得更宽更广更丰富。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监督者。实践证明,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资料与课本上的知识相比, 无论从应用性还是时代性来看, 都有极大差别, 这些及时渗透社会生活的课外知识更具有教学价值和实用性。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语言活动, 使学生们开拓思维, 畅所欲言, 并能自己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甚至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在接下来的听力 (Listening) 、口语 (Speaking) 、阅读 (Reading) 、写作 (Writing) 等各个教学环节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灵活多样地进行精心设计, 始终坚持开展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以听力环节为例, 笔者给学生的任务是听某听力材料一到两遍, 该听力材料可以没有相对应的题目, 然后让小组成员相互讨论, 就自己所听到的信息进行汇总, 并记下本组的讨论结果。然后再听最后一遍, 再进行第二次讨论, 进一步完善各组的成果。最后派代表就听力内容进行英文的口头表达。教师就听力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点评、总结, 使学生对整个听力材料有全面的了解。在这期间学生既可以得到听力训练, 又有笔头、口头练习的机会, 使原本乏味的听力课变成了通过人人参与实践来培养和提高语言技能的活动课。

学生在英语学习和考试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除了听力就是写作了。大多数同学的作文不仅词汇匮乏而且句子结构单一, 大多是一些简单句。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能学到其他同学认识而自己不认识的单词甚至是低频词, 也能接触到相同语句的不同翻译, 起点高的同学更是能帮助同学学会一些复杂从句的使用。这样, 写作课变得更有互动性。

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在段考、期考及各种竞赛中总体成绩在同类班级中均较为突出, 学生的个体成绩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目前, 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已经在笔者所在的年级全面开展, 并形成我校一个专门研究英语新教材教学法的重要课题。我们将针对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内容特点, 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跟踪记录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以利于英语新课标的教学实施及素质教育的推进。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 篇2

[摘要] 任务型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高中英语新教材在的全面使用,进行任务型教学实践,找出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型教学法更显必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如何依据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创造性地对新教材进行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 新教材 分组 互动 任务型教学

新时代,新观念,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播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目前,对于如何进行任务型教学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方法,而新教材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更高,更需要具有现实意义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法作为理论依据。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笔者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的主张,以利《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外语课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传统的教学法又太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忽略了学生的主导性地位;教师往往进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取和模仿,学生的语言活动只限在听和读方面,而缺乏进行“说”的机会,这违背了英语语言教学活动的初衷。

一般情况下,班级大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班级越大教学效果越差,其中以外语教学更为明显。因为外语课上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因而许多国家的语言教学大多实行小班制。由于受到生源众多师资缺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地区还无法实现小班制。而传统的教学法又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发言机会少得可怜。现在许多学校仍采用大班教学,一个班级五、六十人,要在这么大的班级里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基础各异的学生们进行外语教学,特别要进行语言互动交流,难上加难!老师通常情况下也只能管住学生的笔头,而顾不了学生的口头训练了。最终老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一讲到底,把课堂教学活动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从而忽视了对学习的主体--学生及其学习语言过程和方式的关注。于是导致了课堂效率偏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教师的付出很大,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少了,最终导致“哑吧英语”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质量的外语人才又如何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需求呢?在班级中进行分组,实施互动任务型教学将能克服大班制给教学活动带来的弊端。

为了比较科学地建立学习小组,使各小组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对比性、竞争性,我们从高一(级)一开始就根据学生的中考英语科入学成绩情况,将班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档次,按层面“上-中-中-下”、“上-上-下-下”等方式进行分组,按4人一组建立学习小组;为了使各个小组活动能比较顺利地展开,让组内学生推举性格相对外向的、号召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起到带头、记录员的作用。在分组中要做到男女同学的合理搭配,避免男女一边倒的现象,只要教师指导启发得当,“男女搭档,困难不用别人帮”的俗语在学生活动中也是适用的。同时尽量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为他们今后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为了方便小组活动,可以以组为单位排座位,每隔一段时间让组与组之间进行调换。分组活动是为了使小组成员之间更有效地互相帮助、互相提高,而不是为了开小灶搞小团伙。各组之间是友好的竞争关系,竞争只是为了共同提高,教师要在这一方面作正确的引导,避免组与组之间产生矛盾而影响班集体的团结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力求既成为任务的分配者、指导者,又成为任务实施过程的组织者和监督者。

首先,老师是任务的分配者和指导者。任务的分配就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根据教学需要,任务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异的),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进行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触发他们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此时,每个学生就进入了 “参与任务”的环节。如笔者在讲授高一Unit18 New Zealand之前即对学生就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配,要求各小组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新西兰的各种资料,并要求各小组在下一节课上warming up之前派一名代表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发言,代表本组展示他们资料的收集成果;同时从本课的内容及目标要求出发,指导他们收集的资料应该与新西兰的历史、风俗、动物以及特色资源有关,避免他们收集的资料过于广泛以至偏离了本单元的总体要求。

其次,老师是任务实施过程的组织者与监督者。当每个成员收集到各种资料之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的资料进行筛选、汇总、讨论,最后形成本组的资料成果,再推举本组的代表作好发言的准备工作(可以实行轮流制),在课堂上代表本组进行资料成果展示,与其它小组进行对比。笔者在本单元第一节课引入warming up 之前先让各小组的代表轮流进行发言。为了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竞争性,在发言结束之后让各小组经过讨论选出参与本次发言活动的最佳选手3名(看情况可以选出更多),最后经过英语科代表、学习委员等学生的直接统计下,产生排名等次,老师进行宣布并做好记录,作为日后对小组阶段性评判的成绩依据;最后,老师针对学生们所发言的资料,结合warming up提供的内容材料进行点评、归纳、总结,让学生对零散的内容材料更有一个统一的了解,在不知不觉中把warming up 一节课的内容拓展得更宽更广更丰富。其中,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监督者。实践证明,学生收集来的资料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要广泛,比课本中提供的教学内容更加齐全、更具有教学价值性和实用性。经过这种实实在在的语言活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已经演变成了学生语言的互动交流课,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体味到了集体力量的巨大,参与团队活动的快乐,并能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和探讨性,使英语课堂教学真正形成了学生们展示自我、体念英语语言交流情景的舞台。

在接下来的听力(Listening)、口语(Speaking)、阅读(Reading)等各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均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地进行精心设计,始终坚实使用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再拿上听力课这一环节作示例吧,在以往,许多老师一直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听一两遍录音,然后就课本的问题进行提问或讲解,一节课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过了, 好象听力课再也没什么可以值得动脑筋去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了。其实不然,听力课完全是可以让学生互动起来的。如笔者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听录音材料一至二遍,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就各自听到的信息汇总到小组里,经过大家共同讨论,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然后再听第三遍(最后一遍),给他们一点时间进行第二次讨论,进一步完善他们各组的内容材料(可以用笔头记录),最后派代表就听力内容进行口头发言。最后由老师就听力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对整个听力材料有全面的了解。整个过程还是采取了象Warming up 课堂中的做法,进行轮流发言、投票表决、记录排名等步骤;在这中间学生即可以得到听力训练,又可以有笔头、口头练习的机会,使乏味的听力课变成了人人参与的语言综合训练活动课。老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依然只是一个组织者与监督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旁观者,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地位。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如今学生们不仅对听力课,而且对笔者所上的所有课堂教学均感到前所未有的积极与兴趣,笔者也体味到进行这一教学活动的兴奋与快感,并能像学生一样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所担任的班级无论在段考、期考或各种竞赛中总体成绩在同类班级中均较为突出,学生的个体成绩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目前,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已经在笔者所在的年级全面展开,并形成我校一个专门研究英语新教材教学法的重要课题,同时该课题被我市批定为市级B类科研课题,我们将利用三年时间(高一至高三)针对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内容特点,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跟踪记录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利《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乃至为高中英语新教材积累教学经验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值得探究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由原来的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真正转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这种教学法更侧重于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组织、指导与监控,而不只是关注其学习目标和结果;学生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又因为老师的“放开手脚”而真正地投入到多方面的、广泛的语言互动交流之中,自主性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最大机会的发展。它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也符合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工作原理,转变以往教学的主体地位观念,并能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的主体,为现代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对高中英语新教材积累教学经验,把英语教学建立在人际交流的真实情景下,使得语言教学更具实效;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增进教学效果也具有重大意义。但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如何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任务的完成过程;如何使小组活动更具实效、形式更加丰富;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教学机制等等是我们英语教学实践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的新课题。

参考书目:

1、国家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第1版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月

5、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会性 20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 篇3

关键词:任务驱动; 分层分组教学法; 初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44-002

前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信息技术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作为一门技术性、应用性的课程,信息技术与数学、物理等学科不同,不仅仅只有理论知识,还有一定的技术。所以,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只是进行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课本中的隐含的内容,真正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而通过实践表明,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1.相关概念介绍

1.1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本内容设定有关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方向,在目标任务的驱动之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复习、巩固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还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进而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1]。

1.2分层分组教学法

众所周知,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经由前人不断研究与探索所得到的,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人们难以找到一种通用的教学方法,能够适应不同课程、不同人群的教学。所以,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实际情况把两种及其以上的教学方法综合在一起,得出一种“复合式”的教学方式。由于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信息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合作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还有待于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

分层分组教学法先是依据学生的成绩、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等之间的差距,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隐性异质分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当中按照自身的“最近发展区”来选取最适合的学习目标,实现逐个“任务”的分解[2]。这种教学方式是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相结合所得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对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极为有利。

2.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对于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笔者将以“WORD小报制作”一课为例,说明在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2.1课前分层分组

首先,教师应当对全班同学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兴趣等诸多方面进行摸底调查,依据上述这些方面的情况,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作业的批改以及考试等手段,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给出正确、科学的分层。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会将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甲层、乙层、丙层。

其次,在分层之后,也许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人数较多,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全方位的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分层的基础之上实行分组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使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控制在4~5人,小组人数不可过多。在进行分组时,有两种分组方式,即异质分组、同质分组。何为异质分组?就是将层次不同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但是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够通力合作,还会产生良性的竞争,进而达到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提升的目的。而同质分组指的是将层次相同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减轻教师教学的难度,但是却对学生的进步极为不利,极易引发两级分化的局面。因此,最好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

最后,教学目标分层。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分组之后,教师还必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以便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否则学生分层就显得毫无意义。在“WORD小报制作”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其分成三个层次,即甲层学生必须掌握这一课时的全部内容,其中主要包含迁移板块的提升,科学运用超链接,保持不错的交互性等等。乙层学生必须可以基本完成一张小报的制作,无需给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于丙层的学生,则要求其掌握基本的文字输入、艺术字的输入等,对于其它的内容可以自行进行探讨与学习。

2.2课中分层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任务为驱动,展开分层教学。因为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一,因此在对任务进行设计时,同样需要依据学生的层次来进行分层次教学,以便促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不同的典型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依据由易到难的顺序处理每一个任务,使学生在达成任务的过程中全面掌握知识的脉络,同时对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实现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目标[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提问,以检验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某种层面上而言,教师提问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与质量,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同样必须注意学生的层次,依据层次提出相应的问题。对于丙层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对于乙层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一些难易程度中等的问题;而对于甲层的学生,可以提一些难度系数比较高,且比较开放的问题。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教师可以适度的予以表扬或者是鼓励,不管是一个微笑还是一个眼神,都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消除紧张的心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力的锻炼,并且可以极大的加强一些学生学习的自信,使其获得更大的提升。

2.3分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对学生而言是极为关键的,正面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不断进取、努力向上的竞争机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分层分组,同时还必须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对于丙层的学生,其基础知识相对而言比较薄弱,且十分的自卑,缺乏自信心,对此,教师应当多加表扬,发现其长处与优点,并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许;在考核时让其能够通过,以便使其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有效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对于乙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依据其自身的水平进行考查,使其能够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予以明确,从而防止学生停滞不前,且一直徘徊在原有的水平。针对甲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以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标准来对待,应当利用考核的方式来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发现计算机领域中的神奇力量,充分激发其斗志,从而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4]。

3.结束语

综上,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初中生实际水平、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之上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成功的可能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及时掌握自身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动机。然而,学生的分层分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且评价之后,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方能达到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优化教学策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曲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2,(5):259

[2]舒非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2010,(11):126

[3]廖华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11):51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 篇4

1. 概念

“任务—竞赛—合作”分组教学模式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通过设置小组任务和创设竞赛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争取小组胜利的一种教学模式。

2. 理论基础

(1) 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全体性与差异性, 即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同时要关注个性差异。

(2) 新课标理念。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3) 行为心理学。行为科学研究认为, 人的行动必须有其动机, 没有动机, 就不会采取行动。

3. 内涵

(1) 以小组自主活动为主体, 以任务为导向, 以竞赛为情境, 以合作为方法。任务是目标, 竞赛制造紧迫感, 任务设置与竞赛情境创设促进合作学习的产生, 合作则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争取竞赛胜利的方法。

(2) 关注差异, 根据学生个性与特长赋予特定角色, 使学生明确自身在小组的定位和责任;为学生特长的发挥提供可能,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 以小组的整体合作绩效和完成小组任务过程中个人对小组的贡献为依据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

4. 优越性

(1) 在竞赛中开展合作学习, 各小组有了充分的自主空间, 各成员有了展示特长和张扬个性的平台, 有利于激发兴趣, 改变学生“赶鸭子上架”的学习态度, 发展体能、提高技能、培养习惯。

(2) 角色赋予更能激发学生责任意识, 同时竞赛增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合作使学生产生相互信任和依赖, 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3) 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产生, 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4) 竞赛中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 其实质是一种学生主体创造性活动, 它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功欲。

二、“任务—竞赛—合作”分组教学设计

1. 小组建设

进行异质分组以保持各组人数、运动基础水平、任务操作能力的均衡, 促进竞争环境的产生。小组数量和成员数量要依据教师和小组自我监督管理能力以及场地器材的支撑条件而定, 并根据学生能力的改变保持动态均衡。

2. 学生角色赋予

通过角色赋予实现:小组成员相互管理和监督, 即人人既有权利又承担明确职责。这样有利于促进小组团队的成型, 避免个别学生游离在小组之外。

3. 任务设置

任务既要有挑战性, 又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 才会避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激发斗志。各小组任务可相同也可不同, 但要保证公平。

4. 竞赛情境创设

竞赛与合作是“任务—竞赛—合作”教学的优势所在。建立规则和奖惩制度, 促进竞赛情境的生成, 以保证团队凝聚力和合作学习的产生。

5. 合作学习体系构建

小组的凝聚力和组员的责任感、积极性与能动性的调动, 能够发挥“1+1>2”的团体效应, 因而合作学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建立在组内所有组员的共同努力之上, 它是具有多元性、互补性的新型互促学习体系。

6. 建立调控机制

调控机制的建立首先要保持信息畅通, 形成“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体育教师”和“组员—组长—体育教师”横纵两条渠道;其次, 依据信息预测小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策略库, 以充分发挥教师调控枢纽的作用。

7. 设计评价

评价小组要根据小组合作的绩效整体性、综合性进行, 以增强小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个人评价要注意结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兴趣习惯、发展潜力等因素展开, 多提学生闪光点, 帮助他们在全班面前建立自信, 形成良好态度和习惯。

“任务—竞赛—合作”分组教学模式建立在素质教育、新课标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上, 具备了丰富的教育内涵。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 前者具有一定优越性, 实践证明有效且可行, 值得在深化体育教学的改革中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杜雷.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7 (2) .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 篇5

一、什么是“分组互动型任务”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以学业成绩、性别、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为依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掌握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任务驱动”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二、合理分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小组人数要合理

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交流和个人才

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2.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3.小组成员也可以是动态的

小组成员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协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角色,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发展的机会。

4.具体任务的分配

对于课堂任务的分工,教师可以给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再安排具体的任务,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班一般分为9~10个小组,小组长登记每次任务的`成绩,并在课堂上负责本组的纪律。每次任务完成后,小组长将完成情况登记表直接交给教师。

三、“分组互动型任务”教学法教学过程

“分组互动型任务”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将其分为若干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可以按章节来分,也可以按知识点来分。例如,中秋节来临,学生已学习了选框工具及填充,移动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等操作,教师布置任务:制作一张中秋贺卡来送给朋友。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

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3.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老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要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解决。在制作课中,新知识点是用画笔工具完成漂亮可爱的月亮、小人物、星星、草地的制作。教师只是简单介绍一下画笔工具的类型和应用,讲课时间大概是3~4分钟,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贺卡,以完成任务。

4.各小组互帮互助,同心协力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时,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这样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动力。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成绩差的同学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学习,达到人人进步的目标。

5.教师点评,组员互评,并登记成绩

“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落实 篇6

本人观摩过不少信息技术同仁们的公开课,结合自己从事十几年的信息教学实践,深切地感受到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课堂也不再单调,一会儿师生互动,一会儿生生协作,一会儿教师讲解演示理论,一会儿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大家都围绕着“任务”动了起来。但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呢?教学目标和任务得以完成了吗?我们又该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任务并保证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呢?以下是我对如何提高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的关系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然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往往被误解,如过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没有做好“导”的工作,教师只负责布置一个任务下去,没有研究这个任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没有进行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指导,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果差。所以,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首先要研究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任务的执行者,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负责设计教学情境,处理教学细节,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二者紧紧围绕着“任务”这根主线展开活动,各司其职,不可偏废。

二、设计有效的任务

有效的任务从哪里来?设计任务时要遵从哪些原则并考虑哪些细节?简而言之,肯定离不开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教材和学生是必然的研究对象。

(一)、鉆研教材

首先要从整体上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设计的任务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中学阶段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目标为: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常用软件了解和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其次,要全面了解教材,清楚每册书、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清楚某一知识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具体到某一课时,教师要钻研教材,作到彻底理解,找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能够灵活运用。通过钻研教材,教师要做到:

1.能分析出教学重点、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教学难点。

2.对于教材中设计到的某个教学内容,教师要知道都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知道此知识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什么基础。

3.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任务,保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技能得到提高。

4.能准确熟练操作教材中设计到的教学内容及任务。

(二)、研究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又是教学的对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设计出符合学生情况的有效的任务。只有事先深入研究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关于任务的落实

一旦学生开始独自上机操作,课堂秩序就比较难以把握,初中学生好动自由度太大,对老师来说,课堂秩序的管理就是一件难事。特别是装有网络的电脑室,教师面临的压力更大。很多一线教师对此都有同感。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课堂有序进行,让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呢?

首先,教师严格要求.在许多学生心中,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总是和玩联系在一起,所以从主观上就没有认真对待。加之有的教师也认为信息技术课没有得到重视,玩就玩吧,反正也没有什么升学压力。在某些课堂上,教师三下五除二地布置完教学任务之后,就给学生“放羊”了,自己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正人先正己”,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自身在思想上要端正态度,不能把信息技术课当作“闲杂课”或者“游戏课”,要充分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担当起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责任,为学生任务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证。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否则,困难得不到解决的学生任务没有办法向下进行,就会”不安分”起来,任务也无从完成。

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前,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现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细致的组织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一开始就要进行严格要求,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必须等完成任务之后再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学习习惯,有规矩才能成方圆,这也是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基本前提。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 篇7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合作型任务教学模式, 就要在数学课堂上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去合作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出民主、自由的合作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一个个小组, 并在座位上将这些小组划分开来, 形成一个个学习共同体, 另外教师要使用适当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人民币, 并准备一些商品, 让学生估价, 并引导学生将适量的人民币放在对应商品处。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在学习“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习题, 让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各个小组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这样, 不同小组就形成了不同的合作关系, 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出合作学习的氛围, 才能不断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二、布置任务, 明确分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教学任务, 让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完成这些任务, 这样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就可以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时, 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并明确学生在各个任务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分工合作的意义, 督促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履行自己的职责。比如, 在学习“统计”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并为学生明确分工, 比如资料收集、计算、统计等。让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 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三、加强交流, 采取集体实践的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的主要场所,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想更好地实施合作任务式教学模式, 就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集体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 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

在实施合作任务式教学模式时, 教师应该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 这样学生才能够收集更多信息, 在交流时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只是在形式上采取了这一教学模式, 并没有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 使得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无话可说, 这就失去了实施这一教学方法的意义。在学习“对称、平移与旋转”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 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这些图形变换的理解。

(二) 任务难度要科学合理

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具备的数学能力也存在差异, 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任务难度要科学合理, 这样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时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 失去探究兴趣;如果任务太难, 学生会举步维艰, 失去自信。

(三) 参与面要广泛

合作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基础条件, 在课堂上, 教师不可能为每个学生都创造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但是通过这种合作式的学习方法, 可以为更多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让每个人都“动”起来,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扩大教学参与面, 为学生多创设一些思考题目。比如, 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介绍书本上的内容, 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题目,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思考。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之前, 为了回忆前面学的“平均分”, 让每个人都进入思维状态, 设计了让每个学生分东西, 体会平均分, 唤醒所有学生的记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然而, 却有很多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与障碍, 因此, 为了有效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巧妙设置科学的学习任务, 为他们创设交流环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交流而掌握数学知识, 从而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再说“任务驱动”教学法 篇8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任务设计

前几日, 有人问我:“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我思索良久, 也未能给出个满意的答案。“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专业实训课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几乎每节课我都在用, 而且还写过这方面的论文, 但真要从理论上说清楚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我还真的说不清楚。亡羊补牢为之不晚, 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 (范例) 引路, 学生边学边练, 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以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为主线, 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 让学生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经过独立的思考与教师的点拨后, 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这一唯一的角色定位, 因为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 从而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在真情实景的任务驱动下, 在探究教学目标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中, 在学生能够独立学习或相互帮助的情况下, 在师生共同讨论, 共同研究的氛围中, 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还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资源, 并组织学生活动并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 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如果学生只是完成了相应的任务, 而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这也绝不等于是“任务驱动”。任务要紧密联系到学生的技能点和相应的知识点, 不能简单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层面上, 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的学习是有悖于教学目标的。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适应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脑的意识和能力。在设计任务时, 要遵循以下几点:

1.任务要能吸引住学生, 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收到好的预期教学效果, 布置的教学任务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 设计的任务也是开放的, 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新空间, 让学生能有自主创新, 自由发挥其想象力, 以展示其个性, 从而对整个课程保持相对持久的热情, 而不是仅对某次课有三分钟的热血。任务的内容要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 当他们觉得这个技能对今后的就业有帮助的时候, 就会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就要利用学生这种特性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任务设计的层次性较强。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能力有所差异, 所以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我将同一任务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完成层次, 进行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 让学生体验到学生的乐趣及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 从而一步步的提高。

3.任务设计要体现真实性与合理性。设计任务时不能单纯的考虑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应该使教学任务符合客观实际、科学合理, 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 作为教师要提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同时又要符合教学环境, 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 使学生有想要学的欲望。

任务完成后的展示、点拨与评析。通过学习,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分析, 从而得到一定的学习效果, 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 进而能够按照时间规定完成任务。在此时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做以分析, 给出点评。我觉得先让学生对其他的同学做以点评,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较好。然后让作品的主人对作品的创意思路加以陈述, 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做出优缺点的点评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创作思路上的互动, 同时也能在点评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实用性, 不仅要求学生学好理论知识, 更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 本学科的内容更新换代很快, 极富创造性、时代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寻找适合这一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使用中能够有效构建教学情境, 有助于学习环境的构建, 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疏吕.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国科学教育.

如何引入“任务驱动”教学 篇9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被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阵地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处于认知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这显然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符合,更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有创造性的人才的重担。“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这门实践性强、创造性丰富、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紧随科技发展潮流的新兴学科教学中非常实用且有效。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适当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二、解读“任务驱动”教学

单从“任务驱动”字面上看,好像是学生在教师布置的“命令(任务)”驱动下完成某些学习,如果这样的话,那学习过程就不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而是被动积极的学习了,学生主体仍然没有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我们这里所说的“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地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讲网页主页制作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任务:修饰主页。学生得到这一任务后,他们就会主动地思考并学习完成这一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用到插入图片及文字并对其进行设置等知识和“插入字幕、添加超链接”这一新知识,学生就可以通过完成该任务学习新知识并复习旧知识,而且还能学会把知识综合起来运用。

三、任务驱动教学的优点

1.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学习动画制作时,提出学生最熟悉的“奥运福娃”主题,让学生模仿并发挥。这节课设置的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多数学生都关心奥运会,非常熟悉福娃,一看就有兴趣;另外,应用的技巧难易适当,即复制和粘贴,选择和填充颜色,多数学生很快能学会,只要教师在讲授步骤中特别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学生在自己制作时就能抓住重要步骤,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

2. 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师演示的课件,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才能达到“任务驱动”的目的。这时,教师演示讲授操作步骤,尽管“全体广播”使学生只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不能操纵计算机,但是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都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器的屏幕,这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引人入胜的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创设着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3. 可以给予学生成就感。

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包括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还有教学效果。计算机学科教学突出动手的特点,使教师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也使计算机的考试不适于死记硬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完成“任务”,为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当大功告成,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立刻又在考虑:“我不能白做,得留下,留在我的电脑里。”接下来就学会了保存,保存好了,又必须提交给教师,给教师检查,又必须学会了提交作业,……这样一节课没停手,也不感觉枯燥,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要不是下节有课,手怎么也不愿意离开那鼠标,这似乎不像考试,可再想想,难道这不说明自己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完成了“任务”,不就意味着考试合格了吗?

4. 可以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任务驱动”对于学生,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自己创造的作品,这就是由“任务驱动”引发的学生的无穷的创造力。计算机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在一堂课上,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样,掌握快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又琢磨能否将自己画的图或网上下载的图片插入文档中,或者怎样修饰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又或者开始为下节课的新知识在积累素材、创造素材……新的追求激励着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创作更美妙的“精品”。

四、如何设计“任务驱动”教学

1. 任务的目标要明确。

设计的任务要针对教学的目标。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蕴涵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通过让学生去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任务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切不可为了追求任务的完美而偏离教学的目标。要根据教学总目标,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分层次、分阶段、分课时地把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学习模块,并使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当学生完成这一个一个的任务后,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地实现了。

2.“任务”完成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教学,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控制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动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体会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方法,所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创新的意识才会被唤醒。而创新的出现往往又是个性的体现,因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要大力引导学生在创作方面的个性的发展,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创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在学生的个性发展里面。

3.“任务”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所以,“任务”中要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构思出新的设想。在“任务”的设置中,“任务”内容不要限得太窄,要有弹性,能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开展“任务”。“任务”设置可联系面太小,就会使学生的思维锁定在某个方面,也不能调动学生使用现有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效果,那只能是单调的操作练习和知识能力的“复印”。如果“任务”设有很大的开放性,就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创造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必须十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任务设计。我们教育的方针之一就是“为了一切的学生”,所以我们设计的任务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个别学优生和个别学困生。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很大,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创设任务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由浅入深,化繁为简,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能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总结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思想的具体化。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完成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任务,更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信息技术课一定会成为高中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摘要: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究的。本文从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着手, 引入“任务驱动”教学, 根据其优点, 讲述如何设计“任务驱动”教学,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优点,设计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http://www.gaope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6&id=2153.

[2]谈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湘教在线.

[3]郭善渡.信息技术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网络科技时代.

[4]在信息课中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湘教在线.

[5]浅谈如何在“任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湘教在线.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具体应用 篇10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1. 创设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进行。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 使学习形象化。我们在医学教学中可以预先设计一个抢救现场, 让学生面对受伤并出血的病人, 他们必须进行快速而正确地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同时体现出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珍惜。

2. 确定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我们提出若面对这次日本的大地震合并核辐射的复杂情况, 我们该如何进行救护才最为安全有效的问题。学生必然会开动脑筋围绕问题来学习、探讨。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 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 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 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由一组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主题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可以提问, 各抒己见, 全员参与,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在轻松和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 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在急救教学中, 通过一组学生模拟现场急救场景, 学生针对心脏骤停的病人, 在院外现场进行评估及现场徒手心肺复苏, 充分体现生命第一, 时效为先的急救理念。

4.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说, 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完成了, 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 学生在轻松和快乐中掌握了知识, 达到了学习目标。从教师的角度说, 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 转变为以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 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 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保持其注意力和求知欲始终旺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及具体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满堂灌, 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 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教师可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 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 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的差异, 即使对相同年龄段的学生, 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将学习目标分层次,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目标。具体实施分组前,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写作基础进行前测。在尊重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 根据男女性别、个性差异、能力强弱等情况进行分组。小组是协作学习的基本单元。分组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学生一般具有优势趋同和排差心理。若仅尊重学生的意愿分组, 往往形成强强联手, 差生结合, 组间悬殊, 不易开展组内协作和组间竞争。教师需做大量的思想工作, 在真正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个性等条件后才能分组。只有这样才能使分配的学习小组既有利于协作, 又有利于竞争。任务设计要注意重点、难点。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 规模过大, 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 但不要强求, 否则也会加大难度。要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为了使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观念更新的教育。向学生介绍自主协作学习理念和方法, 要求学生既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又要有协作学习的精神。教师还要定时严格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 并且做到检查要有目标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新任务开始之前, 要给学生布置一个与新任务有关的课外预习任务。例如在在急救中要利用先进的、精密的医疗设备, 对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生命体征监测, 才能对那些危及病人生命的现象及早发现并早期干预, 从而有效地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因此要求学生先预习多学科医疗及急救基础知识、掌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掌握各种监护仪的使用、管理及监测参数。社会在进步, 科学在发展, 仪器设备在更新, 急救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有效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组织形式上, 以5~8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宜, 确定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组长, 负责本组的学习。教师可以重点指导组长, 他们接受速度快, 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小组的学生学习。在分层管理上, 要发挥小组长的核心作用。小组长可以轮流担任和动态调配, 确保小组长的核心地位和小组的团队凝聚力。

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 篇11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03-0047-02

Explore Task-Driven Approach//Cong Peili

Abstract The task-driven approach is very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in computer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mputer teaching,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sk-driven approach, the task-driven approach teaching mode, and to Card Making a class for an example of detailed instructions.

Key words task-driven approach; teaching mode; computer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Qingdao City Management Vocational School, Qingdao, Shandong, China 26604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总干事纳依曼说过:“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因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当一旦明确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由于学生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计算机课堂中非常实用并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以任务为线索,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随着任务的完成,给学生以成就感,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2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探究

多年来笔者一直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尝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教学模式也不断地完善。

2.1 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提出任务

“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任务,既要将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当中,实现教学目标,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兴趣。

选择的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在学习字处理部分时,可以让学生选取与专业相关的、生活中的文字、图片、表格等各种内容作为素材,设计制作作品,如个人简历、合同、名片、宣传广告、求职信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能力。

2.2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任务

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因为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和需求,学生自然会感兴趣,而兴趣能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来完成任务,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在学生充满热情跃跃欲试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创设一个自由平等的气氛,适时地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讨论、分析,明确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将总的任务分解为一个个的小任务,层层推进,最终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

2.3 学生自主探究或协作完成任务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部分。经过学生的讨论和分析,每一个小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对于以前已学过的问题,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对于遇到的新问题,当学生提出时,也正是教师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可以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来解决。在学生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学习。教师要“指”在紧要处,“导”在疑难点。

2.4 及时评价,展示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这包括过程评价和作品评价。恰当的评价激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可以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开拓思路。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又使他们有成就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3 教学实例

下面就以公开课“图文混排之贺卡的制作”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3.1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职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一定的Word排版知识,对Word的学习也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本节内容教材中只是简单介绍了插入图片、文本框和设置相应格式的方法,并没有给出将知识具体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例子。而此时正是12月底,到了学生互送贺卡的时候,因此,笔者设计制作贺卡的任务,将知识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所教的学生学的是“国际会展专业”,最后在知识拓展时给学生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图文混排知识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会到应用的乐趣。

3.2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制作贺卡所需的图片,文字及专业相关的素材;制作课件。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汽车电器“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 篇12

一、设计任务, 诱发兴趣, 激发学生求知欲

老师要创设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 激发学生联想、判断, 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会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 发展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 把实习车间的奇瑞实训车假设为我的车, 现在来到车间 (即假设的汽修厂) , 告诉学生 (即假设的修车师傅) 车现在在运转中, 突然提速, 发动机转速却不能迅速提高, 有发闷之感。行驶中, 加速爬坡明显感到无力, 请求维修。通过对故障现象的模拟, 创设修理厂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 并充分讨论和自由发问, 激发思维。

二、相互讨论, 学以致用, 贴近实践求索解

给出任务之后, 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融入情境, 指导学生寻找可供利用的资源, 搜集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 引导学生理清独立自主地思考完成任务的思路, 而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同时, 引导学生之间多多讨论和交流,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学生面对车爬坡无力故障时, 学生不要急于动手, 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 理清思路, 根据现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 做出初步判断:是油路故障还是电路故障?此时老师可以顺势引导, 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讨论油路可能发生的故障, 这些故障如何检测, 又该怎样排除。另一组讨论电路, 当学生讨论时, 老师不可放任自流, 而是把自己也置于学习情境中, 尊重学生的看法, 赞赏学生独特的思路, 促使学生畅所欲言, 并在关键的问题节点上, 要加以介入和引导, 防止学生盲目思考, 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从而培养他们严谨的探索精神。

三、新知融入, 理实一体, 举一反三会思考

教师设计问题之初, 要把新旧知识巧妙地融入任务之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既能复习旧知识, 还可以自主探究新知。学生在发现、操作、经历、体验和反思的过程中梳理思路, 使自己的认知深刻化、知识系统化。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时, 会有强烈的成就感, 也会产生浓烈的兴趣。教师要因势利导, 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 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就会联系以往知识思考:发动机发闷, 无力, 要么是供油不畅, 要么点火有问题, 结合车主 (即教师) 的反映, 只是在爬坡、急加速时, 车动力不足, 说明车中的油是没问题的, 那么问题就出在点火上, 点火无非是高压和低压两个部分, 通过自主思考, 学生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现有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四、善于总结, 积累经验, 促进思考共提高

在每一组完成任务后, 要先让组内的学生相互评价, 相互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 已有的知识得到加强, 不会的、不懂的知识也会在讨论中逐步搞清楚,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相互的讨论还会互补所学,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组内讨论完后, 各组的组长要代表本组发言, 进行组与组的讨论, 这样的讨论会把所有细小的知识点无一遗漏地串联起来, 同学们会加深或弥补本组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

在汽车电器一体化教学中,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 对老师有几点要求:首先在学生探索新知, 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老师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 其次, 教师应当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探索的步骤、探索的方法、探索的组织以及探索中关键问题的解决进行指导。最后, 就是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 要有意识地转变学生的观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营造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宝峰.教学技能理论与参考实践[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间歇血液净化下一篇:住房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