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任务驱动(精选12篇)
职业任务驱动 篇1
1 职业任务驱动模式中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职业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 教学内容从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中提炼, 其教学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驱动,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技能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适时评价得到的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 达到预期目标。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根据课程要求设计本单元的典型工作任务, 制定学习目标。
2) 在正式开始教学前, 进行诊断性评价, 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下一步学习的技能, 并确定学生是否已达到了已学单元的目标。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完成此次学习目标有困难, 则要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
3)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及时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找到学生的问题根源并选择性地进行矫正学习,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活动。
4) 通过实践与学习完成工作任务后, 进行总结性评价, 检验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并以此为依据, 制定下一单元任务的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 在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很关键。有效的评价不仅对课程学习最终取得的成果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等级, 并且对任务目标的提出、工作流程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进行全程的评价和反馈。教学与评价同步进行, 利用评价实时对教学过程进行督促和指导。
2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
2.1 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以保障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完满。在设计整个教学活动时, 包括考核评价活动, 都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周密设计和精心组织。职业任务驱动式评价模式在考核内容与方式上, 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相结合, 以实践能力为考核评价为主”。不仅考核学生学习行为策略、工作程序和方法、工具调试和运用、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智力活动, 也考核学生自我管理、合作共事、交往表达、信息收集与运用等职业能力。
2.2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 在活动和交往中对学生进行考评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体现于各个教学环节。考核评价同样要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职业任务驱动”的考核评价就是让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 检验任务完成的效果。评价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的机会。考核的方式以学生的实践为主, 让学生在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考核评价。
2.3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
现行职业学校成绩评价以纸笔测试方式为主, 使用量化评价多, 而忽略了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以教师评价为主, 忽略了学生的自评、互评等。基于“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评价体系要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一纸考卷定评价”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需要, 我们必须采用多个评价主体、多种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评价模式的具体实施
3.1 合理制订学习目标, 为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在职业任务驱动式的评价体系中, 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以工作任务的方式来组织的。工作任务具有真实的背景, 来自于实际的生产、服务部门, 包括需要解决的真问题, 对于培养职业能力具有典型意义。同时, 需制订出完成任务所需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 关注学生在经历方案选择、操作实施、总结反思的完整过程中, 知识、经验、技能和创新精神是否得到相应的提高。
3.2 有效利用诊断性评价, 评估学生学习条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被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 我们会对学生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评估, 为制定教学措施做好准备, 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评价方式可以是简单的问答, 也可以是摸底测验;可以是面对面的访谈, 也可以是问卷调查。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 合理分配资源, 我们通常会在下达任务书之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特殊才能、禀赋以及学习存有哪些困难等基本情况。
3.3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综合评定学生能力
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既关注结果, 又关注过程。在职业任务驱动型评价模式中, 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应适度加大。及时进行过程性评价, 多元化评估学生学习过程。采用终结性评价, 测量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4 结语
教学改革是不断摸索和认证的过程。我们在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评价时, 也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学生关键能力的考察和评价如何具体化?在开放式条件下进行学习评价, 如何防止或减少抄袭现象?怎样在课程层次之上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发展进行全面跟踪、反馈和促进?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认识、实践和总结。今后, 我们将继续不断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 以观念的更新带动具体方法的研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祥.基于任务驱动机制的教学进程设计及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5 (8) .
职业任务驱动 篇2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21-03
0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各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展开研究。然而,该课程现阶段仍以理论为主,缺少职业引导,难以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完善,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与该课程,通过工作任务驱动来设置实际会计岗位情境,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据此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的会计专业人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认知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本课程紧扣考试大纲,针对会计岗位能力分析,强调从业要求,突出会计从业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重视财经法规基础知识的介绍和会计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然而,本课程教学存在较多难题,如理论、概念、法律、法规、条款多,内容抽象、繁琐,需要精确记忆的内容多,理论性极强,比较枯燥乏味;章节之间没有系统性,教学时内容较分散,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且涉及面广,显得比较庞杂,往往是课程学完,只知其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本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内容是枯燥的。只有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形式才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相应任务而存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融合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动”起来,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知识点记忆,最终强化授课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应用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虽被各级各类教师广泛接受以及推崇,但将其运用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类理论性为主的课程的教师仍然凤毛麟角。笔者大胆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2.1 结合会计工作岗位需要,紧扣《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知识点及要点,有效设置驱动任务
驱动任务的设置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及质量。教师在深入研究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后,将本单元教学目标及知识点尽量清晰明了地表述出来,并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呈现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且也要联系学生的理解与感知能力,根据学生技能培养的需要,结合会计工作岗位实际要求,创造具有探究性、生活性、易操作性的驱动任务。使学生首先明确目标,然后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本节知识要点,最后完成任务,尽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内容时,设置驱动任务:招聘启事。任务背景:某企业由于扩大经营的需要,急需招聘一名出纳,请结合所学“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中的相关知识点,为该企业起草一份招聘启事。知识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会计工作交接、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与职务。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任务成果:出纳岗位招聘启事。
2.2 以学生为中心,选取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相互引导,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操作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不单要设置好驱动任务,更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好相关情景,交互引导学生认识会计活动中的具体法规和职业道德问题。同时,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操作性。设置简单易懂的任务,逻辑清晰、一目了然,方便学生操作和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内容时,设置驱动任务:会计法律制度知多少。任务背景:利用校园网、电脑、手机等媒介上网查询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讨论“什么是会计法律制度?”“它由哪几个层次构成?”并结合思维导图法绘制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图。知识点: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和构成内容。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思维导图法、口诀记忆法、列表归纳法。任务成果:绘制会计法律制度的思维导图。
2.3 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综合评价方式,师生共同评价任务成果
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启示。评价过程中,不要否决学生的做法,而多应以鼓励为主,注重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闪光点,不仅仅是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可以对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任务分工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发现同伴的优点,看到自身的不足,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综合评价方式共同评价任务成果。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尤为注重学生自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前合理设计评价量表;学生参照评论量表内各项目,逐项给自己打分;各小组之间相互评定。评价量表中应适当留有空白,学生可以附上简短的自我评语或改进建议,以便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习惯。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获得成就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不能为“设计任务”而组织教学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辅助教学,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而准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能仅仅考虑方法的运用,而忽略实际教学内容,这样只会本末倒置。例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中重点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可以设计任务,但该任务却无法贴近学生生活,这样的任务就不应该去设计。教师可以选择运用导入案例或提问的方式组织教学,而不要仅仅纠结与如何体现“驱动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是单一存在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而是需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2 避免设计过大的驱动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区别于项目教学法,不是将整个章节项目化去完成一个整体项目,而是紧扣每个单元的重点或难点,设计最好不超过2节课时中完成的任务,以驱动课程的展开。任务设计也应该简单易懂,便于学生操作,以提高学生学习、思考、动手的兴趣;如果任务过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抵触教学内容。
3.3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处理,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把握方向,适时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找方法、完成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采取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措施,充当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融入到学生的任务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取得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
应用的部分成果
经过两年深入扎实的研究和探索,本教改项目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4.1 创建并运用“学习包”
笔者在实施过程中以“驱动任务”为主线创建“学习包”(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案、驱动任务、案例、视频、习题集、试卷等)。紧扣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及会计岗位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精心设计驱动任务和任务背景,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学习环境;选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实物演示法、思维导图法、口诀记忆法、列表归纳法、视频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交互引导学生,认识会计活动中的具体法规和职业道德问题;组织适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素养;利用考试复习资料及练习题以较好的成绩通过资格考试。并将“学习包”运用于实际教学,最终反思、完善、修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的研究及实践。
4.2 改革期中考核考试方式
因为该课程为考证课,考试成绩尤为重要,所以没有改变原有考核模式,仍按“平时(10%)+期中(20%)+期末(70%)”计算总评成绩。但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采用任务讨论、分角色扮演等方法,加大了学生参与的力度,需要凸显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故,笔者将期中成绩(20%)从笔试成绩调整为过程评定=学生作品展示(15%)+研讨式评定(5%)。学生作品展示,即设计开放型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展示作品;研讨式评定,则根据课堂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评定。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3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本项目在课堂运用过程中,利用驱动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角色扮演、案例设计、学生互评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受到一致好评。学生评价:“角色扮演使我更能了解实际工作,并对课本中不懂的问题通过真实的情景去掌握,印象深刻,比传统教学法中的满堂灌要好的多”;“我非常喜欢小组互评的方式,为了对别的小组负责,评分客观,我们只能认真扣知识点,逼迫自己去掌握弄清楚一些模糊的概念,再一次复习了重难点”;“与传统教学法的灌输模式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使我更为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老师的事,老师知道的再多,也不可能帮我考试,只能自己掌握”等等对本项目的肯定。
从期末总评成绩中也能反映出学生对该项目的接受与认可。笔者在同一年级中选出两个教学班级,分别按传统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教学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实施后及格率为91.49%高于传统教学法(70.21%)。本项目仍在应用中,并实施与本学期的两个班级,将在学期末与传统教学法的平行班级再次对比。
职业任务驱动 篇3
【关键词】职业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数控课程
一、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数控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为学生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地学好数控知识和技能。这种方法给予学生是一个一个的成就感,从而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的结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创新的喜悦。
二、数控技术教育现状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亦对传统的机电类专业人材的培养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对数控技术类教育现状的调研发现,虽然各类职业学校加大了培养数控人才的力度,但始终不能满足我国数控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問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由于数控教育是新的事物,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各校只能参考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教材等,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不明确。
(2)实验基地缺乏。学校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实验基地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则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但是,由于各中专的财力不够,要建设一个够用、完善的实验基地,不是一说就能办好的
(3)课程体系不合理。根据中专教育的趋势,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课与实训课课时应为1比1。但由于以上一些原因,在时间上保证了,质量却无法保证。另外,对传统的机、电专业课程和内容已显得较为陈旧。
三、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数控课程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呈现任务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每节课之前,教师都应该重视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考虑如何巧妙地把任务展示给学生。情境设计应包含下列因素:所要完成的任务;相关的案例:信息资源;协作机会。
在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零件来进行实例加工教学。由其对于刚刚接触数控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通过数控机床实际加工出产品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学生的基础太差,对于这样一个新领域,还显得很束手无策,这时就要求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学。由“任务”引出教学重点、难点,把所需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后,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2.明确任务,制定方案
小组分好后,各小组成员就可以分头行动,首先就是要确定本组的具体任务。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回答这么一个问题:你到底想利用数控来做什么?经过小组讨论,联系上一环节中讨论过的任务主题,选择一个适合本小组的任务。教师要做好宏观调控,如果任务类别相同,则要求有不同的任务主题和设计风格。有时小组任务可能在上一环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己经安排好了,那么这一步就可以省略。
3.自主合作,解决任务
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阶段,学生将投入最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设计、开发、解决各自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少量以前学生设计的数控作品供他们观摩,同时提醒学生不要简单模仿、重复创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解决任务时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做适当的个别指导或共同问题的集中“解答”,但要注意好分寸,要引而不发、点到为止(比如,“你可以回忆我们以前经历过的……”、“你可以看看书上关于……的介绍”、“问题的关键可能是……”,而不是“你应该这样……”),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共同讨论和利用软件的帮助功能解决面临的问题,不要做贸然的帮助和过多的干扰。这个阶段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容易冒“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寻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设计。
4.经验交流,总结提高
让完成好的学生将作品展示、讲评、提出不同看法和实现方法,教师对完成任务的案例进行必要的总结和评价,将本次任务实现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新的知识点再度提炼出来,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熟练运用和掌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
四、结论
采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应认真、科学地解读新课标,明确新课标对自身提出的新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合理地为学生设计“任务”,鼓励学生参与到任务设计中来,使任务真正能够“驱动”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数控加工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顾海明 机械职业教育 2009/11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熊勇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职业任务驱动 篇4
职业任务驱动模式中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 教学内容从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中提炼, 其教学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驱动,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技能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适时评价得到的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达到预期目标。图1为职业任务驱动教学与评价模式过程。
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根据课程要求设计本单元的典型工作任务, 制定学习目标。 (2) 在正式开始教学前进行诊断性评价, 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下一步学习的技能, 并确定学生是否已达到已学单元的目标。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完成此次学习目标有困难, 则要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 (3)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找到学生的问题根源并选择性地进行矫正学习,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活动。 (4) 通过实践完成工作任务后进行总结性评价, 检验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下一单元任务的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 在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很关键。有效的评价不仅对课程学习最终取得的成果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等级, 并且对任务目标的提出、工作流程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进行全程的评价和反馈。教学与评价同步进行, 利用评价实时对教学过程进行督促和指导。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
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以保障学生的顺利就业。在设计整个教学活动时, 包括考核评价活动, 都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周密设计和精心组织。职业任务驱动评价模式在考核内容与方式上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相结合, 以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为主”。不仅考核学生的学习行为策略、工作程序和方法、工具调试和运用、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智力活动, 也考核学生自我管理、合作共事、交往表达、信息收集与运用等职业能力。
连续考核, 促进发展
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反馈。一门课程学完以后进行总结性考试, 虽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反馈作用, 但这种作用是模糊的。应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 通过设计几个典型工作任务将各单元的知识与技能渗透其中, 每个单元学习完毕都要进行综合性评价, 不但给出等级, 而且要求师生共同写出反思性评语。这样的考核评价能给下一单元学习指导方向, 制定明确的目标, 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 在活动和交往中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体现于各个教学环节。考核评价同样要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职业任务驱动”的考核评价就是让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 检验任务完成的效果。评价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 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机会。考核方式以学生实践为主, 让学生在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考核评价。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也只有在活动中才会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的交流。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
现行职业学校成绩评价以纸笔测试方式为主, 使用量化评价多, 而忽略了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 忽略了学生的自评、互评等。基于“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评价体系要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促进其发展和进步。一纸考卷定结果的评价模式显然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需要, 我们必须针对多个评价主体, 采用多种方法, 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关注过程, 重视职业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
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 无论笔试还是实操考核, 在评价重心上只注重结果, 而忽略了过程。职业任务驱动的教学是围绕着若干学习任务, 以完成任务为学习结束的标准, 因此, 我们在评价中要对被评价者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思维品德给予评价, 注重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评价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 合理制定学习目标, 为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在职业任务驱动的评价体系中, 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以工作任务的方式来组织的。工作任务具有真实的背景, 来自于实际的生产、服务部门, 包括需要解决的真问题, 对于培养职业能力具有典型意义。同时, 需制定出完成任务所需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 关注学生在经历方案选择、操作实施、总结反思的完整过程中知识、经验、技能和创新精神是否得到相应的提高。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 对于教学与评价均有指导意义, 并为评价提供参考标准与依据。
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ASP网络编程及项目设计》课程, 在“设计商品动态查询模块”学习任务时, 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通过本次任务的学习, 学生能够做到:通过组内协商, 确定小组项目所要完成商品查询的几种方式 (至少三种)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 设计较美观的商品查询静态页面;通过学习, 写出实现商品查询所对应的SQL查询语句;编写程序代码, 实现分页显示查询结果;写出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当本次学习任务结束, 制定与学习目标相呼应的评价细则, 检验目标达成情况, 这样会使评价更加有效、直接、易于操作。
(二) 有效利用诊断性评价, 评估学生的学习条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被评价对象的情况, 我们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评估, 为制定教学措施做好准备, 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评价方式可以是简单的问答, 也可以是摸底测验;可以是面对面的访谈, 也可以是问卷调查。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 合理分配资源, 我们通常会在下达任务书之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特殊才能、禀赋以及学习存有哪些困难等基本情况。例如, 在《ASP网络编程及项目设计》课程中实施分组项目设计前, 我们会做一些问卷调查 (见表1) , 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分组, 并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三)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综合评定学生能力
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既关注结果, 又关注过程。在职业任务驱动型评价模式中, 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应适度加大, 如:总评成绩 (100%) =平时成绩 (过程评价) ×60%+期末成绩 (终结评价) ×40%。
*你对下面几种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的熟悉程度如何?
*通过学习《ASP网络编程及项目设计》课程, 你最想以下哪种能力得到提高 (可多选) ? (1) 专业自学能力; (2) 网站策划能力; (3) 合作学习能力; (4) 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5) 程序设计能力; (6) 美工设计能力……
及时进行过程性评价, 多元化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
由于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重过程, 重应用, 重实践, 重参与”, 因此, 职业任务驱动型评价标准不仅仅是各项评价指标的集合体, 更是与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和“表现”相联系的过程性标准。这个标准应主要包含: (1) 学习行为的具体表现 (工作程序与方法、解决问题、处理信息、解释、评价、交流与合作) ; (2) 个性方面的典型表现 (兴趣、态度、意志品质等个性特征) ; (3)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表现; (4) 学生的社会价值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例如, 在《ASP网络编程及项目设计》课程中, 为了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活动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指导,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具体化、计量化, 以“个人学习电子档案袋”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的进度、发展状态和取得的进步, 作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记录, 以此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个人、小组合作伙伴、教师将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形成评价结果。评价信息来自于档案袋中的各个指标 (见图2和表2) 。
采用终结性评价, 测量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当某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告一段落, 我们要对该课程进行终结评价, 使评价更真实、客观、全面, 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大都采用统一命题的书面测试, 不仅考核结果比较片面, 也违背了职业教育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原则。在职业任务驱动型评价模式中, 我们采用课程设计与集中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即期末成绩=课程设计×60%+集中考试×40%。学生在学习了该课程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后,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开发项目, 在期末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 答辩会包括展示讲解、作品演示、回答评委提问等几个环节。本文以《ASP网络编程及项目设计》为例说明课程设计评分细则, 详见表3。另外, 为了避免少数学生在小组项目中滥竽充数, 造成评价偏差, 教师还会选择一些典型的、概括性的试题进行集中考试。
职业任务驱动评价模式的实施效果
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 考试成绩明显提升
在职业任务驱动评价体系中, 我们融入了职业能力和过程评价等新内容与新方式, 有效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自身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而不是到期末考试才“临时抱佛脚”。学生也乐于接受此类评价方式, 积极参与, 并且展示自己的特长, 学习潜力得到了发挥。据统计, 开展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后的学生总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期末成绩。
学生创新意识增强, 技能竞赛成绩突出
创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通过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客观评价, 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及参与活动的态度与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施教学改革以来, 我系学生参加技能等级证的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8%, 在上一届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 我系派出16位学生参加比赛, 14人获奖。
学生职业能力普遍提高, 就业率稳步上升
职业任务驱动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完善的展示平台, 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完成职业任务, 不仅专业技术得到锻炼, 与人共事、合作交流等职业能力也明显提高。以2007电商班为例, 该班共有54名学生, 其中, 46人已就业, 其余学生继续升学深造。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回访, 企业普遍反映学生上岗适应快, 适应能力强, 劳动纪律好。
教学改革是不断摸索和认证的过程。我们在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评价时也遇到一些问题, 如学生关键能力的考察和评价如何具体化?在开放式条件下, 学习评价如何防止抄袭现象?在课程层次之上怎样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发展进行全面跟踪、反馈及促进?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认识、总结及研究。
参考文献
[1]马越, 王文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学习评价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2]扈中平, 李方, 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5
小王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每逢节假日,长辈们都会召集家族成员聚会,而小王对此不感兴趣,经常借故缺席。长辈们很不高兴,小王也很苦恼。如今,有不少家族都面临类似的情景,当地晚报“酉姓家事”栏目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样看?请给小王或小王的父母写一封信,或向“百姓家事”栏目投稿,证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资料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若写信,统一以“一平”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若投稿,请自拟标题。
家国情怀源于家族情怀
在宗法制家族无碍于历朝历代绵延之后的今日,有谁会想到它也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呢?当家假日长辈召开的家族聚会成为年轻一代人的苦恼,其本质是传统文化的式微,更是青年人正在失去其根基之状态。
的确,家族聚会自古而有之,想必不愿参加之人也自古而有之,而如今争议之所以激起波澜无疑是因为如此之争议已成为社会共同问题。作为年轻人,我能够充分地理解小王的心境——在应对一群自我并不熟悉的长辈关于学业、事业与嫁娶等一系列直接的发问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实属必然;况且在人口迁移如此轻而易举的当今,各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宗族基础早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彼此渐行渐远的同族人,能重聚首已属不易,更别提相聚时的冷淡气氛。小王的苦恼确有其根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辈们召开家族聚会的时间选在节假日。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假日其目的无非有二:缅怀先人和庆祝阖家团圆。当人人都在为“年味儿淡了”而叹息时,家族的聚会无疑是一个散发着团圆气息最大的发热源。其次,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探索,不难发现,不论是世界、国家还是地区范围内,对人口一个重要的划分就是民族。正因有了长期历史构成过程和法律的条文保护,民族内部才自觉构成了一条无形的纽带,民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所以天然合理;同样,作文民族的衍生体,家族同样拥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姓氏”的存在,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家族的紧密性。再者,回到现实意义,当下的家族体系早非古代时那般阴森可怖、男尊女卑、等级分明了,其更多时候只依靠血缘和一些极强的意识形态——长辈心中对后代们深深的挂念维系。笔者认为,这点是小王应当承认的。故当从各个角度分析过后,不难得出,小王的行为首先是忽视了家族是几乎一切传统行为存在的基础的事实,其次低估了宗族制度的普世价值。
正如前文指出,诸如小王一类的年轻人已不算少数才有可能构成的社会争议,笔者认为虽然传统家族观念的确具有相当合理性,但如若始终不能够让年轻人理解,最终在年代上构成断层,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为此,除了(与其)经过小王的父母、长辈对其施加言语上的压力,不如经过其他更温和的方式让年轻人不再抵触家族聚会。引领他学习、了解家庭、家族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应当是第一步,其次便是能平心静气地带领他回味家族曾带给他的完美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这个时代最应当具有的家庭的关怀,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
职业任务驱动 篇6
关键词:任务驱动职业高中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必备的能力与素养。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紧跟时代发展的特点,注定常规“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违背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协作学习[1]。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内涵及其应用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当前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巧妙的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积极应用学习资源与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学习,最终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来学习隐含在任务之中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与方法。
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实践性强、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等特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教学内容偏重某个软件的应用及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这些都违背了信息技术开课的初衷。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成了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2]。
在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还会获得成就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同时,信息技术课程的网络化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顺利完成预设的任务提供高效的学习工具与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职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 创设情境——呈现任务
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在与其感兴趣的问题或任务相契合时,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因此,精心设计任务,循序渐进的開展教学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在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将学习内容隐含在任务主题中,把直观形象的任务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情。同时,任务的设计要摆脱教材的束缚,而要立足于生活实践,给学生一个与生活相关的真实的任务情景。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中的文本框、自选图形、艺术字等知识点时;讲授flash动画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精美的电子贺卡、母校风光MTV等资源来创设任务情境,学生通过观看欣赏,使学生带着兴趣与真实的任务进行快乐的学习。
2、 明确问题——分析任务
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任务后,教师还要对任务情境中的学生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任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所提出的问题或任务进行分析,制定出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和方法。如上述的制作电子贺卡,需要在制作过程中掌握文本框以及自选图形的插入与格式设置。通过小组对图片的形式和内容及其对操作流程进行讨论,制定出制作电子贺卡的详细方法和步骤。又如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时,以制作视频短片为任务开展教学,学生通过对任务的讨论分析,制定出:“提出创意(头脑风暴法)—收集资源—剪辑—特技—合成—成品”的制作视频短片的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这里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方法和途径来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对任务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协作学习,这一环节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任务的解决来学习隐含在任务中的知识、方法及其技能。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包括:提供解决任务的相关方法与策略、把握任务的方向、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利用网络收集解决任务所需的资料、分析资料、与同伴进行交流协作、最终完成任务。以制作个人网站为例,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将网站大致分成:“博客”、“个人论坛”、“个人主页”、“与我联系”等四个基本模块,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组合,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模块,最后通过共同讨论协商制作出统一样式的网页,最终在将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同时,网络可以为学生自主、协作探究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交流工具,为学生在课上与课下开展讨论、完成任务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工具支持。
4、 师生合作——评价任务
职业任务驱动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任务教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认为, 在计算机学习中, 学生学习的行为应当与学习的问题以及任务紧密相连, 通过对问题进行探索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经过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总结得出的有效教学方法, 它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人物为主线, 推动着教学不断向前进。
1 设计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目标
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都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 对于任务驱动教学而言同样如此。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应该明确总目标, 然后将目标进行逐层分解, 形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 通过完成这些小的任务来实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Dreamweaver的学习过程中, 将学习的内容分解为图文编排、信息检索、网页链接、文件储存以及网页修饰等。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已经制作完成的网页, 像班级主页等, 这样的展示其实就是向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就是完成一个类似的网页制作。网页制作涉及到较多的内容与操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该任务进行分解, 然后逐一完成。在分解任务时, 应当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 应当将重点以及难点内容分散, 这样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其次, 要合理考虑任务的大小, 注意任务前后之间的联系, 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 确保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为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 对最终的学习任务进行了延伸, 将站点发布的基本操作与方法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对网页制作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为学生以后的创作铺路。
2 根据学生的特点, 合理设计学习“任务”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 一方面需要从整体上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等进行考虑, 另一方面, 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设计出具有梯度的学习任务, 让所有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还应当注意, 要为学生预留独立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获得技能与知识。比如在教学《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时, VB作为一种程序开发工具, 具有可视化的特点, 所以在窗体中设计人机界面操作简单, 方便,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设计任务时仅仅局限于此, 那么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满足, 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补充了多重窗体的概念, 并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使用步骤, 最终重新设计了学习“任务”—设计自动取款机的前台操作:包括一个主窗体和另一个窗体, 主窗体引导用户选择语言, 显示了六种不同的语言供选择, 另一窗体引导用户输入银行卡账号与密码。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也给学生们留下了足够的思考空间, 有些学生在完成窗体的设计后, 联想到如何实现自动核对密码的功能, 教师通过引导可以尝试学生来完成学习新的任务, 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在设计“任务”时还应当注意, 必须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 设计出难度适中的任务。比如ATM取款机操作程序这样的任务虽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任务明显难度过大,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该任务进行改进, 重新设计, 适当降低任务难度, 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在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 首先由教师提出学习任务, 然后再由学生通过探索完成任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当一个单元或者某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后, 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操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此时可以开始阶段性的上机考试或者布置对应的作业。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与阶段学习内容相关的任务, 然后针对此任务提交相应的作业。可以为学生预留一周的时间或者半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广泛搜集资料, 充分探索。学生通过设计任务, 完成任务, 提升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另外还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学生设计并完成任务的形式主要包括了三种不同的类型, 这三种类型也对应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第一类, 比葫芦画瓢型, 根据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任务进行稍微改变, 一般情况下采用这种类型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弱, 个人学习能力水平处于中下游。第二类, 举一反三型。这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任务, 根据个人已经掌握的基础概念知识以及操作技能, 进行简单的变化和创新, 最终完成自己设计的任务。第三类, 创新拔高型。任务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体现出创新和独特性, 创意十足, 并且能够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比如在学习《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中》, 通过对课本原有内容进行学习, 笔者增加了一个新的学习任务——作图, 要求学生利用随机函数, 实现图形位置、颜色随机变化的效果。该任务设计比较独特, 所以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也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宽阔的创作空间, 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有些学生将函数应用于规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字, 创作出猜数的游戏;有些学生则将其用于设计窗体的人机界面, 形成自由变化的图形或者文字;有些学生利用自动生成的数字, 将其应用于系统自动出题, 将数字计算结果输入后, 系统能够判断对错, 进而打分。通过自主设计, 学生们的探索激情充分释放, 创新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宜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07) .
职业任务驱动 篇8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其目的在于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本身的这种要求决定了教育教学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必须做、学一体, 避免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以其目标具体、内容实用, 便于更好的评价学习效果等特点备受社会和老师们的青睐。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 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 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不同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对任务驱动法的特点概括不一, 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 (1) 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 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 便于对教学效果的双向评价; (2) 内容实用:教学内容即任务与实际工作过程和内容一致, 有利于学生从学习任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3) 教学做一体化:避免理论与实践分离,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偏强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充满趣味性; (4) 独立探索和团队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重视本职工作、关心全局的职业素养和大局意识。
2、做好任务驱动教学对教师和职业院校的要求
要做好任务驱动教学首先要做好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分析, 提炼工作任务, 做到任务的实时性和教学过程的有的放矢。其次, 剖析课程, 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服务于工作任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问题, 实施校企深入合作办学, 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 避免纸上谈兵。
3、案例及实施
下图摘选自10kV倒闸操作培训的一个实例, 从图可以看出是一个双母线带联络断路器的一种供电方式, 其中WB1, 2表示母线1和母线2, QFC是母线联络断路器, QF是线路L1的断路器, QS1, 2, 3是隔离刀闸。
(1) 学习任务:填写L1线路停电的操作票并在演示屏上进行预演。
(2) 教学过程的组织:分组进行, 按照变配电室的班组人员 (值长、单元长、运行值班员、安全设备员等) 配置进行分组,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完成相关的任务。
(3) 学生按照分组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倒闸操作: (1) 单元长下达任务; (2) 运行值班员填写操作票并上报单元长审批, 如是重要操作票需要值长审批; (3) 单元长下达操作命令, 运行值班员正确复诵命令的全部内容, 并将接受的操作计划和倒闸操作命令记录在操作记录簿中; (4) 在正式进行倒闸操作前, 安全设备员需要对改变后的运行方式是否正确、可靠, 是否会影响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以及防止误送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在相应位置挂上“检修, 禁止合闸”等标识; (4) 运行值班员进行倒闸操作:先断开QF, 再断开QS2 (负荷侧的隔离刀闸) , 最后断开QS1 (母线侧的隔离刀闸) , 验电后合上地刀 (如下图所示) 。
(4) 探讨和评价:进行启发式的提问, 让学生思考“停电操作时为什么要先拉开负荷侧的隔离刀闸后拉开母线侧的隔离刀闸”;同时, 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和老师的点评。
4、结论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 培养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任务驱动教学法无疑是职业教育的首选, 今后也必将成为职教老师手中的宠儿, 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符合职教理念的教学方法, 是一种值得大家学习、探讨和研究的学习方法。本文在阐述该教学法相关概念的同时, 以具体的案例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职业任务驱动 篇9
1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就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实施的一种手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以任务为手段, 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就是以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为线索,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 以达到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的目的, 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是:在教学目标——具体任务的驱动下, 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学生有成就感。教学任务比传统教学法完成的好。
2 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重视实践和实训, 突出“做中学、做中教”达到实用。为此, 我们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依照就业岗位要求, 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学习内容能照本宣科, 而是紧密社会需求和生产劳动实际, 突出应用性和实战性。
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作为主要任务。而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这一要求,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 中等职业教育生源情况分析
中的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在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甚至初中辍学后又来学技术的学生, 基础、自律能力、数理逻辑能力普遍较差。
大多是90后, 是独生子女。一、独生孩子惯性较大, 自我意识强。二、随着物资生活的改善, 人们的富有。大人对孩子的宠爱有加。因此, 我们的学生有以下特点:
(1) 追求享受, 爱好攀比。 (2) 不善于合作, 以自我为中心, 对亲人的依赖性很强。 (3) 对喜欢的专业或者课程就学, 不喜欢的干脆不学。甚至有的同学认为是给老师学的, 和那个老师关系好就学点。 (4) 贪玩、上网、玩手机、比花钱是他们的最爱等, 收集信息的能力比较强。
综观以上特点, 对这样的学生,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走新的路子。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让学生主动参与, 团结合作, 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 完成教学任务。
4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落实
4.1 任务驱动教学法落实的原则
4.1.1 教学活动与任务的设定要统一。
4.1.2 以任务的驱动为导向和鼓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3 尽可能创设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 有具体的学习任务;
4.1.4 教师要敢于放手, 要引导得法, 并要步步激励。
4.2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步骤
4.2.1 确定教学目标
重心应该是能力目标。
4.2.2 创设情境
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情境, 使目标直观、形象。
4.3.3 设计任务
要求明确、具体, 容易操作;任务的大小要适当;考虑个体差异;任务要有多条完成的路径;要有趣味性与成就感。
4.4.4 自主探索, 协作学习
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强调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来补充、修正自己的解决方案。
4.4.5 效果评价
(1) 任务完成后, 应展示学生成果。
(2) 自评与互评。开展自评和互评, 使学生更易接受。
(3) 教师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注重查找学生任务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结果
5 传统讲授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效果对比
教学目标:学会免费申请邮箱, 并将邮件发送到到指定的邮箱。
对比班级:高一汽修1班和高一汽修2班 (这是两个平衡班级) 。
教学方法:高一汽修1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 高一汽修2班采用课改要求的任务驱动教学。
授课过程:在汽修1班, 我首先告诉学生第一步打开“网易”网站, 然后第二步、第三步……我讲一步, 学生跟着我操作一步。对于操作过程中我预计学生能出现的问题, 我也逐一详细讲解, 满满45分钟, 我讲的很累, 学生也学的很辛苦。最后我又给学生演示了一遍。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作业和课后检查来看,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能进行独立操作。
在给汽修2班上节课时, 我按照课改的要求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情境导入:告诉可以学生通过邮箱和老师进行交流, 和工作在外的父母、哥哥、姐姐、亲朋好友交流。而且这种打破时空限制的交流手段不仅方便。还具有隐蔽、不必撕破面皮的好处。但要做到这些必须有自己的邮箱。接着我出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会免费申请邮箱, 并将邮件发送到到指定的邮箱。提出教学要求:参照老师的做法, 申请一个免费邮箱。并向老师的邮箱发送邮件。看那个同学做的最快最好。并通过课件将自己的邮箱和相关内容打在字幕上。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当王晓燕同学成功地将邮件发送到我的邮箱后, 我就在全班宣布并鼓励, 每当有同学完成, 我就给予鼓励。并将完成任务的同学的名字打在字幕上。好强、好胜、好面子、以及任务的驱动, 到下课时, 全班90%的同学向我的邮箱发送了邮件。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构建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
摘要:为适应学生现状, 提到课堂教学效率, 结合教学实践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理论精讲, 设计任务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任务驱动,完成目标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藠
[2]黄永安.中职计算机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漳州二职校
职业任务驱动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职业教育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标志。作为与经济建设结合最紧密的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是信息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基本要求。
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应用性,采用什么样教学方法为宜必须以顺应这一特点为标准。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构建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得再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
1 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以任务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自主的任务探究,达到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培养。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概括的说: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范例)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2“任务驱动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传递——接受”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基础上,主要特点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是知识的灌输对象。“任务驱动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发展而来的。它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形成鲜明的“双主模式”。其特点是改造“传递——接受”传统的教学活动进程,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并非自始至终。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索;计算机有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这些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3“任务驱动法”的操作程序
传统的教学通常是“三步曲”,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
任务驱动法采用的是“四重奏”即:
3.1 设计并提出任务
任务具有“双重性”:一是指教师的教学任务,二是指在教学任务驱动下,学生边学边练的学习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法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键之处就在于任务的设计,其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必须来源于发生在学生身边鲜活的实例,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完成任务上来。
3.2 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
教师在设计任务之后,采用多媒体演示或讲解的方法,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或者是完成任务的方法或具体操作步骤,这时,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如遇到较为复杂的任务时,教师可以划整为零,将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子任务来完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法。
3.3 学生边学边做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所展示的内容,当堂让学生及时练习,即边学边做。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和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选择,如:3.3.1按“教学任务”的要求,由学生照猫画虎,再做一遍;3.3.2给出具体题目,由学生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3.3.3仅提出要求,由学生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在此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4 总结规律,突出重点
这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过程。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边学边做中的情况,总结规律和技巧,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总结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完成教学任务的重点,教师可采取点评学生作业或由学生讨论集体总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
4 使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任务驱动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在对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刻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于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应用软件的学习,如office系列软件、Internet操作等,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对于理论性较强,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等,则不宜采用。
4.2 在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转换或调换,即揉合任务。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状况,并积累大量素材,为设置教学情境,即设计任务所用。
4.3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最好在具有交互式的多媒体电子教室中进行,使任务驱动法的四个步骤环环相扣。
综上所述,在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培养了善于钻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郭林涛.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职业任务驱动 篇11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使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从而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的一种新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
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但更贴近社会生活,更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任务驱动型作文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时效性,是由命题材料决定的,所选材料大多是贴近生活的新事件。针对性,是作文要求决定的,“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实际就是规定了写作对象,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准确性,是对事件做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这其实是立意的问题。说理性,就是“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任务型作文,说理是它的主要目的和特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澄清事实,说明真相。思想性,就是你对此事的态度、看法。通过分析事件的人生意义、社会意义,表现出你的感情倾向。思想性要求朝着健康、积极、深刻的方向立意,体现作文的教育功能。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一般可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赞扬式,即对事件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评式,即对事件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总体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可以包含以下环节:引材料—亮观点—释意义—析原因—联现实—提建议。下面笔者就以《传家宝》作文为例谈谈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思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引材料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对材料中某个事件或某个做法表明自己的看法,因此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引用或概述,否则行文就无法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对材料的引用、概述要简洁有力,不可啰唆。如《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开头:青花罐流传至今,经岁月积淀,时光打磨,散发着历史的光辉;几枚勋章,象征爷爷的功绩,是先辈保家卫国的最有力证明。作者没有照抄材料,而是紧扣材料,进行了精准的概括,显得简洁鲜明有力。
二、亮观点
材料引完后,接下来就要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看法。特别强调的是态度看法要明确,毫不含糊,这是作文的最基本点。如《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作者在引材料后,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青花罐与勋章作为传家宝,固然有其价值,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祖训,凝聚先祖智慧,告训子孙以忠厚待世,凭诗书修身,岂不更具价值?作者在此并没有一概否认青花罐与勋章,而是在对比中肯定祖训更有价值,显得鲜明而得体。
三、釋意义
针对材料中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是行文的中心部分,应从多个角度,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如《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一方面,在多元文化、多元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容易出现信仰迷茫、道德失范而将忠厚置于脑后。另一方面,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成为挥之不去的现代病,导致现代人很难静心读书,刻苦修学。因此,将祖训当作传家宝,无疑是给自身行为以约束,给自身思想以指引,校正个人心灵坐标。这样的传家宝,怎能不更具价值?在此,作者从文化根基、多元文化下的信仰迷茫、现代人少了静心读书的心思等三个角度论证了现代社会将祖训作为传家宝的现实意义,让观点看法入情入理。
四、析原因
任何事件、现象的产生都有其背景、原因。任务驱动型作文要写得深刻,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联系社会现实,把这一事件或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挖掘出来,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如《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庭都传有祖训,但很少有人奉其为传家宝。究其本源,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利益取代道义成为人心中的标尺而忽略了先祖精神的美。如果大家都能拾起祖辈之精华,那民族脊梁又怎会弯曲?如果大家都能牢记祖训,那中国力量又怎能不凝聚?所以,我们应在弘扬美德、铭记祖训方面作加法,在盲求利益、信仰迷失方面作减法,这样才能让美美与共的大同社会蔚然成风。这里,作者联系现实,挖掘出很少有人把祖训作为传家宝的原因,是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盲求利益,信仰迷失,从而论证了祖训作为传家宝的巨大现象意义。
五、提建议
在前文释意义、析原因、联现实的基础上,如果能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那么论证就会更充分,更深入,更有现实意义。
总之,任务驱动型作文,在体式上要写成议论文,在内容上要按要求驱动,在思维上要抓住事件的焦点。其写作就任务而言主要是就事论事、就事论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思辨性。只要我们把握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实质,在平时多加训练,也是可以写好的。
职业任务驱动 篇12
本课题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机械制图课程, 把相关知识和技能 (理论性) 自然融入执行任务的操作过程 (实践性) 之中,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知识和技能。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不但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而且可以根据学生实践的需要去组织教学内容,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技术路线
教学实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 主要分为四个步骤:任务下达与分析、知识准备、任务实施和检查评估。
1.任务下达与分析:将班级进行分组, 对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并进行分析, 同时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一些相关资讯, 如相关资料网站等。教学过程配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 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2.知识准备:运用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引导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讲解概念、原理等相关知识。
3.任务实施: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
4.任务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考核, 同时也对其学习态度等情感目标进行考核和指导, 使用讨论和引导等教学方法。
三、研究内容
(一)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重组
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是学习领域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 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应在“技能”而不是“理论”, 应以学生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为机械制图教学的目标。为达到教学目标, 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在教学上淡化投影理论, 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因此, 调整教学内容如下:
1.根据“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在内容上删除既不实用, 难度又大的章节。主要包括相贯线的画法、轴测图的画法、尺寸标注和形位公差等。
2.将整个机械制图课程化整为零, 让学生在模块技能的训练中掌握各学习单元, 而每个模块中的学习内容则通过完成各项任务来掌握, 将机械制图课程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公共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
(1) 公共模块是机械制图中最基本的模块, 在这个模块中划分出三个项目单元:制图的基本知识、正投影和三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在公共模块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然后再过渡到机械图样、装配图的识读, 阐述识读图样的方法和步骤, 充分体现实用为主的教学目的。
(2) 根据专业需求建立专业方向模块教学内容, 突出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专业需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专业方向模块主要划分为典型零件、典型装配体、计算机绘图三个基本单元。主要体现以项目带动课程, 通过装配体展现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结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实际, 任务驱动教学法更适合本门课程, 也最容易开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侧重点主要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学生传授新知识并使其掌握新技能;一节课可由一个任务构成, 也可穿插多个任务, 交给学生的任务一般不会很难, 通常在课内即可完成, 而任务的选取、分解及细化由教师完成, 学生则以个体学习为主;教师设计“任务”相对容易, 但指导学生的环节相对较多。基于以上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按照“布置任务—分析任务—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延伸提高—评价结果”的过程来实施。
(三) 教材的编写
结合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材编写内容上力求体现“以任职技能为核心、以岗位活动为导向”;以知识和技能的必须、够用为原则;结构上采用“模块化分类、任务驱动”方式, 精简理论, 突出核心能力;在基本保证知识连贯性的基础上, 力求浓缩精练, 突出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
(四) 教师队伍的培养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机械制图课程要求, 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 要有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 需要有跨专业的知识。广大教师应该积极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 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改革的设计中;了解和分析岗位任职要求的变化更新, 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能力;提高教学实施能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卓越的课堂组织能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五) 考核方式的研究
针对全新教学模式制订全新的考核评价方案, 把考试焦点从过去的重知识转移到重能力上, 让考试不只是一种评价知识掌握情况的工具, 更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任务能力的一种手段。具体体现为:
1.改革考试考核内容, 突出综合能力素质。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 既要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
2.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平时过程性学习的考核, 考核结果既包括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平时成绩, 又包括课程设计、单元测试及期中考试成绩等。同时, 应注重以任务实际内容为载体的考核方式, 将考核重点向注重实践、注重技能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倾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