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任务驱动

2024-11-02

工作坊+任务驱动(共12篇)

工作坊+任务驱动 篇1

《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为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008年被评为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出发, 通过职业岗位——职业能力———任务的分析, 获得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托, 实现课程体系的“十化”。

一、广泛开展社会调研, 进行职业岗位分析, 确定课程培养目标———能力化

通过调研黑龙江省园艺示范场、北大荒国家现代农业园、建国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大中型设施农业生产企业, 与行业专家、企业技术员、一线技术工人进行交流探讨, 对从事设施作物生产的岗位群中的蔬菜生产、花卉生产、果树生产、食用菌生产、农药营销和自主创业等岗位进行分析, 根据这些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确定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即是:掌握园艺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鉴定的基本方法, 能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能制定出防治方案, 并能组织实施, 同时具备创新、自主学习、敬业等精神和环保意识, 从而培养出懂技术、懂管理、素质高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分析归纳、整合转化, 确定学习内容———任务化

与农业专家和同行一起, 按照“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以典型工作为载体, 以真实工作环境为依托, 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以够用+实用+职业资格为原则, 依据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程序, 紧紧围绕识别、鉴定、测报和防治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 选取的每个任务都来自于农业企业, 是农业生产中常用、实用度很高的先进技术, 每个任务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可拓展性, 并覆盖了农业生产企业在蔬菜、花卉、果树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过程, 使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覆盖面。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典型任务为载体, 设计学习情境——情境化

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 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 注重情境性、科学性和人本性这三个结构性原则的平衡与互补, 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 由简到繁, 设计出园艺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鉴定、园艺作物病虫害测报、园艺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园艺作物病虫害拓展实践四个学习情境。

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托, 制定教学实施方案——一体化

每个学习情境都依据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工作程序, 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4个工作步骤进行设计, 以小组 (5~6人) 为单位, 每组以园艺作物种类为出发点, 以各种园艺作物中的典型病害或虫害为任务, 以真作物、真病、真虫为依托, 学生进行自主策划、任务分解、独立完成, 最后由教师、小组和学生进行总结, 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授课与实训相融合、课堂与基地相融合、职业行为与技能认证相融合, 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课堂与基地、“教、学、做”一体化。

五、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多样化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 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境, 采用以引导文和项目教学法为主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情境导入———引导文教学法:是在每个学习情境学习前, 借助一种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文, 以生产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导入, 将工作任务提出, 引出问题,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手段,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

学习情境实施——项目教学法:是在每个学习情境实施过程中, 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掌握完成工作任务步骤和技巧。教师布置任务, 学生按任务要求, 查找相关信息, 教师讲解、分解→以小组为单位, 分析信息资料, 学生自主策划, 制定工作计划→教师审察计划, 提出建议, 学生修改→学生根据计划, 组织准备, 实施完成任务, 上交记录报告→每个工作环节, 进行检查对照, 分析出现问题, 展示工作结果→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教师对学生和小组评价, 问题反馈和总结。

学习方法能力———鼓励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 小组间开展竞赛, 在过程考核中, 通过抢答和必答等形式、或结果表现加分,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以网络为平台, 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化

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 包括各种教学文件、教学课件、教学录像、视频资源、参考资料、网络课程、职业与行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等, 实现电子化与网络化, 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能力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如我们与农业专家同行一起, 重新制定大纲, 形成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是实施《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的行为指导, 从课程设计思路、学习目标 (特别能力与素养目标) 、课程内容即学习情境设置与描述、课程教学实施建议、考核评价等方面, 按照能力培养的要求, 结合职业资格考核进行制定, 同时得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编制学习情境教学实施方案 (教案) , 具有引导作用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单 (根据工作任务设置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与技能训练项目) 、任务训练单 (包括在线训练与提高训练, 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和能力) 、考核标准 (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知识点掌握、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问题掌控能力等,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任务考核单;开发体现高职教育、贴近生产、贴近实际, 突出工作过程, 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材活页, 集资讯、任务操作、训练为一体, 为今后特色教材的出版奠定了基础。

七、提高自主学习,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立体化

围绕培养懂技术、懂管理、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课程目标, 在考核评价中依据评价范围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的原则, 采用阶段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考核形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小组、教师评学生的考核方式;笔试、口试、操作、答辩的考核方法;确定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内容,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八、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 实现双证融通———职业化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 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 结合《农作物植保工》、《蔬菜工》、《园艺工》、《农艺工》和《花卉工》等资格技能鉴定考核标准, 按照园艺植物保护工作任务整合理论与实践, 确定学习领域 (课程) 的知识、职业技能等内容, 建立植保工职业技能鉴定证据包, 要求学生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训内容, 技能考核为分组单人考核。缩短了教学与生产、学生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学生学以致用,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近年来学生“植保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达到100%。

九、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双师化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实行青年师导师制, 落实老教师的传、帮、带, 以老带新;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培训, 如高职高专理论、政策法规、教师礼仪、教学规范、教学制度、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重视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 安排青年教师听课, 参加实践,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通过国内各种培训班、开展“名师手拉手”活动、公开课、讲课比赛、督导评教等方式,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选派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参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到国家师资培训基地培训, 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对外技术服务等方式, 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使课程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科研课题, 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科研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十、建设集教学、生产、科研、示范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功能化

学院利用国家和自筹资金建设2000平方米的智能日光温室, 4栋节能日光温室, 4栋大棚, 花圃地0.5公顷, 园田地20公顷, 培育蔬菜、花卉、园林绿化苗木40余个品种30多万株, 承担教学、生产、科研任务。使在真实的职业氛围内进行授课实训, 缩短了学生的上岗距离, 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此外, 我们还与哈尔滨市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绿化中心基地等8家农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 建立了“双赢”的长效运作机制, 这些企业是我省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 农业设施优良, 管理水平高, 学生可适时到基地进行蔬菜、花卉、食用菌生产、病虫害防治等课程学习, 及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在教学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1) .

[2]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5 (22) .

工作坊+任务驱动 篇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何为惑?不仅是为学之惑,更是为人之惑。唐僧在取经之路上,从未放弃过孙猴子,教他为人之道,位列仙班之时才有孙猴子的一席之位。相较之下,近日发表公开信与郝同学断绝师生关系的孙教授未免太过任性。郝同学的行为的确不对,但为人师的孙教授又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呢?

从学术上而言,孙教授是否令学生信服他的讲解,了解当今史学界的泰斗人物?如果他做到了,郝同学不认可那几位史学家就是他自己的事了。从育人上而言,身为导师,难道只有一次提醒,两次断绝关系的责任吗?这不啻于推卸责任:郝同学不是我的学生了,他说什么都和我没有关系。然而,必是想择清关系的孙教授,此刻正在舆论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岂不是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也许反对者要辩驳了。民国时学术自由,文人矜持清高,清理门户不过文人意气,何必上纲上线,今日的北京城,竟容不下一份文人的清高吗?

可是,民国缔造的是一场永不再来的风云奇迹,况且流传下的名人轶事里多得是师友徒恭的佳话,又何曾有断绝师徒关系的美谈?况且,天下之大,自容得下文人清高;庠序之间,却容不下半分任性。你自清高,便脱下为师的高帽,去那天上人间,寻一缕民国的遗风。

追溯历史,先师仲尼最是提倡有教无类,三千弟子,鲁莽者有之,爱财者有之,孔子却能因材施教,才有七十二贤人,桃李满天下。为师者,就如面对一捧种子,有国色天香的牡丹,有花中君子莲花,但也有不乏鄙陋的秕谷,卑微的野草。要让每一颗种子都发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挑挑拣拣,摒弃秕谷和野草,为那满园的姹紫嫣红沾沾自喜。

工作坊+任务驱动 篇3

【摘要】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学做合一和工作性实训为基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教学的方法,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真实的工作过程,能有效培养学员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任务驱动教学;实施过程;意义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岗位任职能力培养被摆到突出位置,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成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中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如今,机电一体化设备已渗透到各个专业,学员不单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课程教学必须适应部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电类基础课程是我校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其学习目的不仅仅是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能够真正让学员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让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名副其实赢得部队的认可,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开拓空间。

一、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典型工作任务是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和反映工作关系的具体职业工作,是建立在职业行动基础之上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础。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学员为中心,强调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学做合一和工作性实训为基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教学的方法,能更好地挖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员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能力。下面,笔者通过实例来说明基于典型工作项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工程项目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以电气类专业的学员为例,毕业后学员主要从事相关装备的维修工作,他们必须具备从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而我们在电工技术课程中采用的“基本照明电路的安装”项目就是一项涵盖电气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典型通用工作任务。它包括了电气照明图的识读和设计、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各类器材的选择、线路的连接、装配和电气工程质量的要求、电工安全知识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实施流程通过“明确任务→任务准备→任务实施→效果测试→交流评价”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强调以学员为主体,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员“从做中学”。在电类课程教学的任务中引入实际工程项目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明确任务:创设情景引导学员认识任务内容、原理。学员活动包括:1.认识任务原理,按要求组合分组;2.阅读任务指导书,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安装工艺、要求和工作步骤;3.完成任务报告第一部分即任务原理分析。教员活动包括:1.讲解任务原理;2.指导学员阅读和查找相关资料;3.评判学员填写的任务原理。

(二)任务准备:指导学员按要求讨论、设计方案。学员活动包括:1.设计电气图,讨论、设计元器件布局;2.领取元件和材料、工具,并对元器件进行检测;3.填写任务报告第二部分即元件、材料清单。教员活动包括:1.对学员讨论给予适当提示;2.发放器材并对清单进行审核;3.指导学员检测元器件。

(三)任务实施:辅导学员分工合作进行操作。学员活动包括:1.安装电路元件;2.装配线槽;3.连接线路;4.用常用仪表对电路进行初步检测;5.完成任务报告第三部分即安装流程及工艺。教员活动包括:1.对学员操作进行巡视辅导;2.重点观察学员是否规范使用仪表、工具和按安全要求进行操作。

(四)效果测试:对任务电路进行通电检测和故障排查。学员活动包括:1.检查线路连接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2.检查线路连接无误后,通电测试;3.若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利用所学知识排查故障原因,直到电路正常运行;4.完成任务报告第四部分即分析与思考。教员活动包括:1.指导学员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2.对不正确的连接提出整改建议;3.通电运行的时候充当监护者。

(五)任务小结:学员展示实物成果,交流体会,教员评价总结。学员活动包括:1.对本组和其他组的成果进行评价、交流和讨论,认真听取教员验收点评;2.完成任务报告第五部分即心得体会;3.评选出事先设定的奖项,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员活动包括:1.引导学员如何评价;2.对任务质量给出评价等级并计入形成性考核成绩;3.对整个教学过程作综合小结。

三、该教学方式的意义

(一)在教学中引入典型工程项目,体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初衷。选择动手实践的工程项目为平台,给学员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学员通过对项目的认识并亲身经历项目的完成,有利于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该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效培养了学员综合职业能力。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到教学中,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学习过程即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这样真刀真枪训练培养出来的学员,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他们“走出校门就能进入岗位”。

工作坊+任务驱动 篇4

关键词:市场驱动,QoS,任务调度算法,网格工作流

0 引 言

在网格环境中调度工作流应用是一个NP完全问题,目前已经提出了许多启发式的调度算法对其进行调度。这些算法所采用的调度策略可分为三类:性能驱动、市场驱动和信任驱动。性能驱动策略的目标是调度系统有效的分配工作流任务到合适的网格资源,使完成整个应用所花费的时间最少。目前,大多数网格工作流调度系统都采用这种策略(如GrADS,Prodan)。市场驱动策略则是在满足用户QoS需求的情况下,使完成整个应用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也有一些网格系统采用这个策略(如Nimrod-G)[1]。而信任驱动的策略才提出不久,应用较少。

本文旨在讨论一个市场驱动的网格工作流任务调度算法,即要在用户指定的时间约束范围内,使完成整个工作量所花费的成本最低。

1 问题描述

在网格环境中,不同的第三方提供了许多相似或相等的资源,使用这些资源都可以完成某项任务。但根据服务质量的不同,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就各不相同。因此,网格用户可以根据他们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对于一个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只考虑功能性的需求是不够的,必须考虑不同的QoS需求,如时间约束、成本约束等。目前,对工作流QoS的一般分类如图1所示。

在本文中我们只考虑时间约束。因为对于大部分用户,他们可能并不需要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服务,而是希望在某个时间期限内能够用最低的成本来完成某个应用。所以,我们提出的任务调度算法的目标就是在满足用户的时间需求的情况下,使完成应用所花费的成本最低。

2 工作流任务调度算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以采用分治法来解决任务调度,实现的步骤分为三步:

(1) 资源发现和需求识别[2,3]

对工作流图中的每个任务,使用网格信息服务分别识别所有可用的资源,列出可用资源列表,并对资源按价格进行降序排列;同时获得用户的QoS参数,如时间约束。

(2) 分配时间约束:

将用户给定的总时间期限分配给每个任务 网格工作流的流程运转模型分为四类:简单运转模型、发散运转模型、聚合运转模型、特殊运转模型。在本文中只考虑流程的结构为串行、并行发散和同步聚合的情况,如图2所示。

为了讲述问题的方便,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本文后面部分都将以下述流程(图3)为例,对其进行任务调度。

a) 对于串行的情况,我们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来分配时间约束

将本文的目标函数描述成静态规划问题,如下:

{Μinc=g1(t1)+g2(t2)++gn(tn)t1+t2++tnDti0i=1,2,,n

其中D表示总的时间约束, ti表示分配给单个任务的子时间约束, gi(ti)表示在ti范围内对应的所采用资源的价格,c表示完成该流程所花费的总的成本。

把问题中的变量ti作为决策变量,将累积的量或随递推过程变化的量作为状态变量。设状态变量Si表示分配给任务Ti到任务Tn的子时间约束;决策变量di表示分配给任务Ti的子时间约束,即di=ti;这样就可以得到状态转移方程:Si+1=Si-di=Si-Ti,以及运行决策集合:

Di(Si)={di|0≤di=TiSi}

从而写出动态规划的递推关系式为:

{fi(Si)=min0ΤiSi{gi(Τi)+fi+1(Si-Τi)}i=n-1,,1fn(Sn)=minΤn=Sngn(Τn)

利用这个递推关系式进行逐段计算,最后求得f1(D) 即为所求问题的最小花费。

b) 对于并行发散和同步聚合的情况,采用如下准则进行时间约束的分配

准则1:从开始任务到结束任务的每一条支路上的所有子时间约束之和小于等于总的时间约束D

准则2:并行发散的每个分支所分配的子时间约束相同。如由Task9和Task10组成的分支和Task11的分支具有相同的时间约束。

准则3:分配给每个任务的子时间约束必须大于或等于其最小执行时间。

准则4:根据用三点时间估算法估计出来的时间来分配总的时间约束。

三点时间估算法所涉及的三个时间分别为:最早完成时间a;最可能完成时间m;最晚完成时间b。显然,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上述三种时间都具有一定的概率。根据经验,这些时间的概率分布可以认为近似于正态分布,一般情况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执行时间:T=(a+4m+b)/6。

根据上述准则,就可以将总的时间约束合理地分配给并行发散和同步聚合的任务。

(3) 任务调度

分别为每个任务在其所分配的时间约束的允许范围内选择价钱最低的服务,对这个价钱求和,就得到了完成这个工作流应用的总的花费。该调度算法的伪代码如下:

3 仿真实验及性能评价

GridSim[5]是为R Buyya开发的,是一种基于计算经济模型的网格仿真平台,可以提供时间约束和/或成本约束的调度,能够模拟网格的多方面特性,因此,本文将扩展Gridsim来进行仿真实验。

根据流程的需要,我们模拟了12种类型的资源,每种类型的资源都有4个不同的服务提供者,因服务质量不同,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价钱就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总共模拟了48个服务提供者。表1仅列出了用GridSim模拟的对Task1的测试资源。

在实验中,我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调度算法,一是本文提出的市场驱动的Market-Driven调度算法,二是不考虑约束条件,只要保证完成任务所花费成本最低的Min-Cost调度算法。我们以时间约束为横坐标,分别以所花费时间和所花费成本为纵坐标,对两种算法进行比较。

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市场驱动的任务调度算法可以在用户时间约束范围内获得局部最优解,以按时抢占市场;而Min-Cost调度算法虽然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某个应用,但所花费的时间却远远超出了用户的需求,这样就有可能导致用户错过市场先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 总结和展望

本文在充分考虑了用户的QoS需求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市场驱动的、对网格工作流进行调度的任务调度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用户指定的时间约束内完成某个应用,并获得较优的执行代价,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另外,在本文中只考虑了两种工作流运转模型,也只关注了QoS的一个方面——即时间约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充分考虑各种运转模型,并研究QoS其它方面对网格工作流任务调度的影响,以进一步改进本算法。

参考文献

[1]Buyya R.Economic-based Distributed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cheduling for Grid Computing.PhD Thesis,Monash University,Aus-tralia,2002,12.

[2]Buyya R,Murshed M.A Deadline Budget Constrained Cost-Time Opti-mize Algorithm for Scheduling Parameter Sweep Applications on the Grid.GridSim Toolkit Release Document,Dec.2001.

[3]Buyya R,Murshed M,Abramson D.ADeadline and Budget Constrained Cost-T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Scheduling Task Farming Appli-cations on Global Grids.Technical Report,Monash University,March2002.

[4]Wolski R,Plank J,Brevik J,Bryan T.Analyzing Market-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Computational Gri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Applications,2001,15(3).

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5

前不久,世界经合组织公布了最新的国际学生潜力测试结果,“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的学生比例”中国仅有16。8%,不及成员国24。5%的均值,更不及发达国家的38%。

记者随机以“长大后想做什么”调查身边的8个孩子。除了1个一年级孩子表示愿意当工程师外,其他的则期望成为明星、企业家、设计师、咖啡师等。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忧心忡忡:“科学技术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这是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严重问题。”

一般说,一个人的职业选取主要受到内心的召唤、社会引导和社会评价等几个主要方面影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资料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分析】

此题透过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潜力.这是一道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这一则材料从世界经合组织公布最新国际学生潜力测试的结果,中国学生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学生比例仅有16。8%,还没有到达成员国加24。5%的均值,与发达国家38%比例更是相差甚远,国内一些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则对此忧心忡忡,这恰恰反映了中国对于科学技术培养方面的一个缺失,科学技术的吸引力则关乎一个国家未来发展.在进行写作时务必要突出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立意:

1、孩子失去科学梦,怎样能全怪教育?

2、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梦.

【例文】

孩子失去科学梦,怎样能全怪教育?

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国际学生潜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仅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24。5%的均值.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上世纪80年代,当科学家是许多孩子的梦想,这也是之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科学技术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从数据上能够看出,愿意从事科学、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孩子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此刻的孩子失去了科学梦?有些人认为是教育出现了问题,不可否认,教育也许不是很完美,可是,孩子失去科学梦,怎样能全怪教育?如此为之,实在有失偏颇.

教育也许存在不完美,但绝对不是“摧残”孩子科学梦的“元凶”,我们的教育是经过无数前辈和时间的沉淀凝集而成,也许有人说,美国的教育怎样好,可是,我们就应搞清楚,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针对于国情而制定出的贴合中国特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惠民教育,我国的教育正在不断改善,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乡村少年宫、教师假期培训等等,也正是体现着我国教育的先进性、发展性、可塑性,我们教师队伍的纯洁性、高尚性是毋容置疑的.很多人却认为是教师将孩子的探索精神教没了,这样的话,在笔者看来是极不负职责的,除了教育,其余方面更值得思考.

纵观我们周围的环境,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我们正处在一个娱乐“爆炸”的时代,须知,社会才是教育孩子的活教材.我们能够随便问问身边的孩子,他们都能说出一连串的娱乐明星,可是记住近代科学家的却寥寥无几,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新闻,可是宣扬科学家的却没几个.的确,宣扬娱乐明星更赚钱,宣扬科学家无法给商人带来利益,所以,很多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科学家的报道少之又少,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都被娱乐新闻“包围”,科学梦怎样还有成长的空间?

我们更是常常在电视等媒体上看到,“某某网红一夜成名得到多少钱”、“某某又在炫富”等等报道,须知,这些东西都会对我们的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孩子在学校,教师会刻意淡化金钱等方面的影响,可是,我们的电视、网络等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对这些负面新闻不进行筛选就报道,对我们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造成务必的影响.

部分家长更是缺乏务必的素养,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值得思考.像8月26日,5岁小孩被打,宝马被砸事件,这都值得思考,也许宝马车主不对,可是家长的处事方式,容易给孩子造成“金钱是万能的”这样一个错误思想.所以,部分家长未能正确看待金钱、未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孩子的心智并不是很成熟,很多东西要靠家长的正确引导,正如宋庆龄说的:“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个性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总之,孩子失去科学梦,教育有着务必的职责,可是,所有的职责全部让教育承担,是不科学的和不正确的,孩子生活在社会这样一个“大家庭”中,除了教育对孩子有影响,社会、家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点评】

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带给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能够,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能够正面举例也能够反面证明;能够摆事实,也能够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工作坊+任务驱动 篇6

教师授课前,要认真分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施教对象,根据施教对象及本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点,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下面介绍一下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感受和体会。

一、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影音效果作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在讲flash动画时,引导学生思考儿童节目中大风车是怎样制作的?接着,教师将自己制作的作品通過电教设备展示给学生。作品中除了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外,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要配有旋转的文字及配乐,从而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设置富有操作性的教学任务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对知识讲解后,让学生操作练习,动手实践,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设计些需要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例如:在讲Word文字排版时,可在报刊杂志上找一篇文章让学生录入,并按报纸的版面进行排版。如进行页面、文字样式、项目符号、段落设置、图片插入等;在讲Word表格时,让学生将本班的课表或目标考核成绩制成表格,这样让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与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要有针对性

教学“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来设计教学任务,任务不能过高或过低,要刺激学生的成功欲望,“以兴趣为主线,以实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利用Word软件,制作一张贺卡,内容自定,并要求学生打印出来。教师要对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强调,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操作要点过程的印象。例如,Word艺术字体的设置、Word边框底纹的设置、Word图片的设置、Word绘图工具的使用等。这样,有了明确的目标,用利于调动那些学习自制力不强或不会学习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增强学生的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而学校设备无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与社会同步。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很快会过时,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时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Excel函数时,因为Excel函数多达300个,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给学生一个“学生期末成绩表”,对其进行排序,这个任务很简单,只需利用排序命令,但结果是原有的顺序被打乱,但有时我们要求在不打乱原有顺序的情况下进行排序。这就用到了函数命令,让学生试着找一下这个函数然后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根据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讲解。这种师生互动方式,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去学,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兴趣为主线,创设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并终生受用。

工作坊+任务驱动 篇7

1、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自己的操作实现自我成就感, 提高成本核算技能。具体如下:

1.1 任务源于实践

理论源于实践, 同样成本会计教学的知识是根据实际工作中成本核算的需要组织整理出来的, 那么要想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知识就要按照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进行成本会计教学,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职业能力的形成中, 教学都应该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而组织的, 因为任务是从实践工作中提炼出来形成的。

1.2 任务驱动即动机驱动

人的学习动机无外乎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 是被动的;内部动机是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 是主动的、自发的。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激发起学生的内部动机, 形成自发学习良性循环, 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自我成就感越强完成任务的主动性越高。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因此, 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 “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老师也不是“任务”, 而是学习者本身, 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

1.3 任务驱动教学即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

任务驱动教学即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 把成本会计的知识划分成若干个任务, 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做指导, 按照成本核算工作流程, 学生边学边做,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思考、去行动, 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中心,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当然, 任务驱动教学不可能排除被动学习, 高职学生一般学习主动性较差, 教师必须在知道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实现由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的本质是要提升到学生的“内部动机驱动”, 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成本会计核算任务划分设想

根据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特点, 选取了典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特有业务, 形成了12个教学任务,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 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 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再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自我成就感。

12个教学任务具体如下:

任务一:了解企业成本核算岗位设置

任务二: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

任务三:企业成本费用构成认知

任务四:了解不同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

任务五:要素费用的日常统计

任务六:辅助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日常核算

任务七: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八:辅助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九:完工产品成本核算

任务十:成本核算稽核

任务十一:成本报表的编制

任务十二:成本报表的分析

3、根据成本会计核算任务进行教学的具体实施

3.1 教学的基本流程

任务是学生应该完成的具体事物或者应该解决的问题, 其中蕴含相应的情境和目标, 承载着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以及它们的组织结构。任务是活动的中心, 学生是活动的中心, 成本会计教学的基本流程是通过明确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和完成任务、展示成果、学生反思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具体如下:

3.1.1 设置学习情景、提出学习任务。

首先, 根据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设置学习情境, 比如月末成本资料处理学习情境, 其中的学习任务有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学习任务下再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其次, 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做好PPT演示文稿, 课上通过网络教学系统让学生看 (本课程已有精品课程网站) ,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3.1.2 分析任务、引发思考。

学生看幻灯片, 明确了学习目的, 在这个基础上准备课前预习, 知道自学内容及重点。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由学生针对任务提出自己的理解以及困惑, 然后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相对集中的问题, 教师予以提示或解答, 并具体讲解教学内容, 提示完成任务的操作方法。

3.1.3 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任务。

按照教师的讲解以及实训操作提示, 学生提出手工实训操作方案, 根据所给学习情境下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学生完成手工模拟实训, 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完成手工操作环节, 并考虑电脑模拟软件的操作方法并具体操作, 对比手工操作环节以加强理解和记忆。

3.1.4 展示学生成果、评价反馈。

各组 (人) 介绍自己的实训操作过程, 展示自己的实训成果, 可以使用PPT的形式展示。展示过程中, 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最后总结, 综合计算出实训成绩, 当场反馈给学生。

3.1.5 学生自我反思。

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和成绩反馈, 学生课下反思, 进一步完善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提供技能。

3.2 分组教学方法的运用

由于高职学生自制力差, 但是与人的沟通能力强, 根据这种情况, 可以再上述教学的基本流程中把行政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讨论、模拟实训, 一般以不超过5人为一组, 并从中选出一人作为组长, 教师对小组的组建要进行必要的指导。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小组的成员角色和职责, 指导学生合理组建小组。其次指导组内成员合理分工, 促进组员发展相互依靠关系。辅导学生掌握决策方法, 调解组内冲突, 通过设计评价量规, 指导学生。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要处理好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关系, 要发挥小组长的核心作用, 具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组员首先学会倾听, 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 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其次学会质疑, 要求发言者作进一步的解释;引导小组组长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 能根据他人的观点, 做总结性发言。

3.3 社会调查的布置

会计教学很难让学生定岗实习, 而课堂的教学过程即使是高度仿真模拟, 也与实际工作会有出入, 而学生将来会置身于各种类型的企业当中去工作, 虽然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已经把各种类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交给了学生, 并进行的仿真实训, 但是进入实际工作肯定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 基于此, 给学生布置“成本会计所学技能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情况”的社会调查, 充分发动学生的社会关系和沟通能力, 去调查具体企业案例, 描述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 并分析在成本会计基本核算原理上的拓展和运用。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是适合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的教学法。教师针对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 提出任务,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完成任务, 进而思考。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程丽红“.五步分配法”在成本核算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7年第30期

[2]夏惠.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改革探析.职业技术教育[J].2007年第20期

[3]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改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工作坊+任务驱动 篇8

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改革已取得极大进展,但其教学模式仍值得探讨,同时也需要经过实际教学不断完善。

归纳高职高专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不够适合、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课堂驱动不够有力、教学评价不够合理、学习资源不够丰富。分析造成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课程开发脱离教学实际,教学组织又不能和课程开发合理衔接。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高专的课程教学设计进行重新思考。

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

20世纪90年代,“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提出,随之在全德推广使用。该方法在21世纪初,由欧盟“亚洲联系”项目带入中国,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推崇的课程开发方法,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课程改革所运用的工具之一。

该方法打破了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基于行动体系进行课程开发,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根据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按照工作过程中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将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变成符合企业的工作过程。

相对学科课程体系而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更适合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为基础,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以现实任务为动力、以实践活动为途径、以独立思考为前提、以自身经验为基础、以语言符号为工具、以交流协作为手段、以获得实践能力和完成任务的完整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行动过程中通过人际影响进行意义建构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工作和学习。

3.两种方法结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由上述两种方法的介绍可知,基于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适合于教学过程的课程开发,而任务教学驱动模式适合于教学过程的课堂组织和设计。现实教学过程中,课程开发和课堂组织同样重要,两种方法结合将使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和课堂组织更系统化、更明确化、更有效化,使高职高专的课程设计既符合教学目标,又保证课程对学生的驱动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1.运作步骤

鉴于上述思路,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模式两种方法结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流程如图所示。

2.高职《网络营销》实践课程教学设计与组织

上图详细地展示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模式”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流程,该操作流程可概括为三大阶段八个步骤。现结合《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特点,分析具体的操作流程。

(1)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营销》实践课程开发

(1)整体化职业分析。互联网已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手段,许多企业都已认识到了互联网巨大的经济价值,网络营销的应用,已逐渐开始成为现代企业整体营销策略中的一部分。网络营销理论是传统营销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是近年来众多营销理念的进展、凝练和升华,在网络时代无疑将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把金钥匙。企业要想在网络经济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离不开大量的专业网络营销人员。互联网成为巨大的潜在市场,随之产生的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有电子商务师、网络营销资格认证、网络市场推广专员、网络市场策划师等多种职业和认证。(2)提取典型工作任务。鉴于高职院校开设《网络营销》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上述职业分析需要经过整理、分析、筛选,从而提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网络商务信息的收集与发布、网络市场推广、网上商店的开设与管理、网络市场策划、网络市场运作操作等。(3)典型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将其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即课程,包括学生在该课程中应学习哪些任务等方面。根据上述《网络营销》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的学习领域包括网络市场调研、网络推广手段的熟练掌握、网络市场前台和后台管理、网上商店的开设与管理、网络营销策划书的制作等领域。(4)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由资深教师将每个学习领域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分析并加工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从而形成学习情境和课业,具体有网络营销推广、网络营销策划、网络市场管理、网上商店管理等,根据该设计进行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组织环节。

(2)《网络营销》任务驱动模式教学

根据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的任务安排,进行该阶段的教学步骤,分为三个环节:(1)呈现任务。教学中除了告知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还需要据此呈现相关的任务经验,可通过视频或录像来分享相关的任务经历。如:网络营销推广的呈现任务为:搜索引擎、电子邮件、邮件列表、网络广告、论坛等;网络营销调研的呈现任务为:网络市场调查、调查问卷设计、发布、收集、整理、总结;网络营销市场操作的呈现任务为:B2C、B2B、C2C过程的熟练操作等。(2)明确任务。将任务明确地分发给学生,包括操作过程、完成目标、考核方法等。(3)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经结果无误可以提交。如网络市场调研任务要检查网络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的问卷、问卷发布方式、收集、整理等,完成即可提交任务。

(3)评价分析

教师根据该教学过程及课程设计,对整体进度、完成率进行评价,对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以便于下一任务的展开。

评价分析后,将再次从基于工作过程之典型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步骤开始新的学习任务循环,所有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即表示该课程结束。

结合网络推广专员的职业分析,归纳《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操作步骤可简要归纳为如下表所示。

四、小结

“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模式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方法,对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及其他高职课程具有一定的操作可行性,现对其实施保障给予一定的建议:

首先,典型任务的提取工作需要有一定成功经验的的资深教师担当,确定教学中典型任务之间的先后顺序,学校也可就此类问题深入各类企业进行访谈,以实际问题来确定任务;

其次,为了任务的有效完成,学校可预先安排学生到与任务有关的公司学习,并发现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完成任务;

最后,评价分析阶段需要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发现原因,为下一阶段任务的更好完成做好准备。

摘要:鉴于高职院校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将课程教学设计分成三大阶段八个过程,并从《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出发,分析具体的操作步骤,为高职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营销》课程,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峰,朱小燕.职校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与策略探讨[J].江苏教育,2010,5,53-55

[2]杨玉洁.吉工职院市场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工作坊+任务驱动 篇9

关键词:个案工作实务,社会工作,任务驱动

1 实践教学在高职类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新类型,横跨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领域。作为一种大学框架下的职业导向教育,高职教育在体现大学文化素质、文化知识的前提下,强调手脑并用的课程,提倡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倡导学中做、做中学、做中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内容不仅来源于书本知识,更多地来源于实际的工作项目,用真正的项目来做训练。这是跟传统的大学不一样的地方—既讲究育人,也强调学生走出去后就能上岗,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特点。

社会工作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文科类应用型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区别于很多社会科学类专业,社会工作更注重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而非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研究。因此,社会工作教育必须注重实际操作,要求学生进行相当长时间的督导实习,通过真刀真枪的实干来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教育部在关于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故此,强调职业导向的实践教学在高职类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2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个案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中发展历史最长,体系最为庞大和健全。而作为专业方法课,其实践性和操作性特点就更为鲜明。在课程设计方面,理所当然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从以书本知识学习为本位转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通过采取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将课程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详细分解成多项明确的职业技能,再将职业技能一一转化为多项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按规定完成工作任务,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与个案工作方法相关的职业能力。

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普遍出现的教育先行,专业实践滞后的发展现状,高职类社会工作教育普遍出现理论滞后于实践、理论与实践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这不仅背离了高职教育能力培养的教学宗旨,更不利于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践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在积累了多年个案工作实务教学经验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了该课程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开发研究,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中摸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3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个案工作实务课中的操作要点

3.1 设计个案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项目分解表

以任务为驱动的课程改革的前提是对本课程所涉及的核心能力进行分解分析,建构课程任务表。在此基础上,以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分解出项目清单,进而有效地实施课程教学。

在对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领域中社会工作机构开展的与个案工作实务有关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工作服务,分步骤进行项目分解:第一步,先梳理出个案工作实务课中,作为一名个案工作者其岗位所必需的专业核心能力;第二步,再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针对个案工作实务的课程内容和个案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最终可以将课程分解成16个具体的任务项目,每个任务项目都针对可以操作化的技能训练 (见表1) 。

教师所选择设计的教学项目,应该是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案例或者真实的场景,这样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在项目中获得的知识也更贴近于工作的实际需要。

3.2 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实验室开展项目教学

社会工作实验室是一个以教师讲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实习技巧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学设备和系统。从本质上来讲,社会工作实验室就是通过模拟一个真实的情境来为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工作专业实战做准备。

高职类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在个案工作实务课程中单纯依靠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解决上述16个项目的教学要求。需要在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配以实验室教学,或提供真实场景开展督导实习,或进行模拟练习。实验室教学由于教学系统性、针对性、对学习环境的可控制性等特点,能在个案工作实务课的教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上要充分运用实验室教学这种手段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模拟真实工作情境。

实验室教学能够更加逼真地再现工作场景,教师和专家可以在实验室直接演示个案工作的辅导和治疗技巧:沟通、会谈、协商、倾听、面质等;学生则可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完成对个案工作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主动建构。通常学生会在社会工作实验室中扮演两种角色:表演者和观察者。通过实验录像回放,让表演者以观察者的身份来评判自己扮演时的行为。表演者结合教师同学的评价,通过反思、关注自我的体验,以此建构经验。而作为观察者的学生通过进行现场观摩、小组讨论的方式,对照所学理论知识或者间接经验。个案工作经验的建构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够得到充分和深入的达成,教学效果尤为显著。

在前述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项目分解表中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与案主的第一次会面”,就非常适合利用社会工作实验室来模拟场景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保证模拟场景与真实场景的相符性,模拟的真实性程度对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要保证扮演服务对象的案主与扮演个案工作者的同学之间互相不认识。通过社会工作实验室中的模拟角色扮演,无论是作为观察者还是作为参与者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深入情绪体验,都能较好地达到拓宽思路,锻炼技巧的目的。

3.3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

3.3.1 教学的准备:制订教学计划,布置任务

编写教学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进行细致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是整个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成败的关键。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工作就是选择合适的项目情境材料,并制定相关的思考题目。

一般而言,选择项目情境材料应注意如下方面:一是材料的内容应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选择他们实际生活中熟悉的对象和有感触的案例;二是角色扮演中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能拓展思维, 且有争论余地;三是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根据任务的性质和特点表达出自己的期望,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更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发展自我。

3.3.2 讲授理论知识

不能要求学生脑子里一片空白地去完成任务,在项目练习实施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初步掌握与项目任务有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收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会自觉去思考将理论与实际任务相结合的问题,主动地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体会理论的具体应用,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3.3.3 实施项目教学

成立项目任务小组。筹备组内角色扮演;正式开展项目模拟训练。

3.3.4 总结评价

在每次项目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教师通过点评的方式对各组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任务完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评。此时,教师实际上扮演的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督导的角色。学生的评价分为两个部分: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口头评价是让学生谈谈对本次项目任务活动的体会、感受和收获。书面评价则要求学生,对每次项目任务活动进行书面评估和反思。作为教学过程整体设计的一部分,教师应该事先拟定相关的项目任务评估表。以便让学生按照固定的格式和核心内容进行任务评估,这部分工作同时也是在锻炼学生在个案工作者这个工作岗位上文书写作的能力以及评估这一环节的工作技能。通过这样完整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仅以某个项目任务为核心学习、实践和培养与任务相关的专业能力,如与案主沟通的技巧,同时在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设计实际上也对个案工作过程进行全程模拟练习,这样整个学期16次个案工作过程的全程模拟可以让学生熟悉并基本掌握作为一名个案者其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和各项程序。

3.4 任务驱动型教学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

尽管任务驱动式教学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练习,但是绝不能因此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不重要,恰恰相反,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较,任务驱动式教学特别强调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决不能听之任之。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激励机制、启发机制、反馈机制。 (1) 激励机制:在任务情境被教师呈现出来之后,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任务过程和努力完成任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可通过全班分小组分别完成项目,同时进行竞赛评比的方式。同时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各项任务成绩进行赋分,最后纳入学生本门课程总评成绩的方式进行激励。教师能否创新方式方法,激发起学生高水平的探究动机,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败。 (2) 启发机制:教师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使学生准确理解问题,理清思路,明确项目任务的主要意义和要领,做到有的放矢。此外,教师还要努力启发学生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在讨论和争论中学生不仅能够对别人和自己的表现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还能通过反思和讨论启发思考、深化所学,建构经验。 (3) 反馈机制:对于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反应,教师应当给予密切的观察和及时、中肯的反馈。教师的评语既不能打消学生的热情 (学生都希望听到教师的赞扬) ,又必须对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 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1 要保证任务驱动型教学过程的系统性

系统性要求一个学期内,个案工作实务课的所有项目任务和理论教学之间应该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是由简到难、由浅到深逐渐递进的过程,这样,整个学期学习,就是学生的个案工作知识、方法和技能不断积累深化的一个过程。

4.2 要保证每一次实践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个案工作实务课作为一门完整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全面深入地掌握社会工作的微观工作方法。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各个教学任务项目的时候,必须兼顾作为一种方法的个案工作实务的整体性,各个任务项目应该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每一个单独的教学任务项目,需要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情境安排、项目实施、教学效果评估、学生成绩评价各个环节全面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反思项目任务的实效性,以便随时调整项目任务,做到既能满足专业行业的岗位实践应用,又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完整性还要求,教学任务项目尽管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目标,但是一定要紧密联系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任务项目的本质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具体运用,所以,所有的教学任务项目都需要教师反复斟酌,精挑细选。

参考文献

[1]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2) :46-50.

[2]袁光亮.职业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9) :77-80.

[3]高春凤.参与式教学理念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S2) :138-141.

工作坊+任务驱动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高中起点的2012级高职护生为对象, 从同一授课教师班级中随机选择两个班设为实验组 (54人) 和对照组 (52人) , 共106名护生, 其中男10名, 女96名。两组护生均为高考统招生, 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课程改革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 即课堂讲授—实训室示教—护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模式[2]。实验组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分为5个环节: (1) 项目导入, 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儿科护理岗位需求, 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工作项目, 对不同工作项目进行讨论、归纳、总结, 并提炼出不同的典型学习任务。护生在开课前先了解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教师给学习小组布置典型任务后, 护生带着任务在课后自学相关知识。 (2) 分析任务, 制订工作计划。教师布置任务后, 让护生利用所学知识,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护理工作任务展开讨论, 分析存在的护理问题, 制订完成任务的详细计划, 并说明制订计划的理由、依据及可行性, 最后形成任务实施计划书。教师对计划书进行初步评判, 给出指导意见。 (3) 讨论任务, 完善工作计划。经小组协商, 结合护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 组员可扮演病人家属、病人、护士等不同角色, 承担相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小组按照制订的计划实施任务, 探索相关操作步骤的不足, 完善工作计划。 (4) 创设工作情境, 完成任务。在模拟病房营造与临床一样的护理工作场景, 护生按照儿科护理工作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工作任务。 (5) 评价交流, 提升认识。围绕任务完成情况开展护生自评和互评, 最后教师点评, 对任务所隐含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并将任务进行拓展和延伸, 从而提升护生对护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认识[2]。

1.2.2 教学效果评价

将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来评价教学效果。 (1) 期末考试采用同一试卷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实训项目考核时, 在临床模拟情景中对护生分项考核, 最后取平均分。 (2) 自制两份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评价调查问卷, 在课程结束后及医院实习结束时分别组织实验组护生集中填写, 当场回收, 了解实验组护生对儿科护理教学改革的评价情况。两次共发放问卷108份, 回收有效问卷10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实验组对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见表2~3)

3 讨论

传统教学法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实训室示教—护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模式, 教师怎样教, 护生怎样做[2]。护生过分依赖教师, 处于被动学习和机械模仿的状态, 出现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 基于儿科护士的临床工作过程设计工作项目, 以典型学习任务为驱动, 在仿真工作学习场景中, 护生通过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参与并完成护理工作。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 96.30%的实验组护生认为此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且实验组的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1) 。通过工作过程化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提高了护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使护生在分析任务、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中提升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3]。

表3结果显示, 实验组护生在医院儿科护理岗位实习后, 90.00%以上的护生认为提高了对护理工作岗位的理解和护理工作过程的认识, 85.00%以上的护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医患沟通和交流能力, 87.04%的护生认为能尽快适应临床。说明此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依据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实现了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的一致,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了学习动力和方向, 知道在工作岗位实践过程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满足护理岗位工作需求, 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7 (1) :9-10.

[2]李雨昕.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7) :83-84.

驱动任务 高效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职英语 任务驱动 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这是基于其对学生产生的有效实践性和创新性而言的,高职英语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课英语教学,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更好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因此,高职英语对学生来说,是让他们能够学有所张,并落实到工作的实践中,而驱动式教学实现的恰恰是一种英语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

一、任务教学法概念简述

任务教学法是以学习任务为先导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课题伴随着对学生布置的新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即是实现对新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并逐渐深化的过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知识点并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意味着任务教学模式的驱动良好运作,最后,教师通过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来衡量教学任务完成状况。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性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因为是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所以照顾到了学生个体学习层次的差异性,有助于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实践

1.任务驱动设计的原则。在高职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专业英语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气盎然的学习景象,笔者在探析其背后的教学方法时不难发现,任务型教学在设计“任务”时是遵循一定原则的。简要概括为:(1)围绕学生学习目标;(2)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内容出发;(3)注重任务的“真实性”;(4)开拓课堂任务的空间延展性;(5)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

2.任务驱动设计的方式。在坚持任务教学法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在设计高职英语教学任务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设计单元框架,现有的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附有明确的话题和教学目标,教师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借“渔翁之利”,将这两方面很好的结合起来,并融合进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至此,任务驱动教学方案的单元学习框架便变得明朗可以正式启动了。

(2)形成任务链,将单元任务分割化解为相互关联的小任务,就像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结构,任务的设计上注重层次性与连续性,遵循由易到难,从简到复的递进关系,使学生良好“入境”,并随着任务难度的加深,而潜移默化的增强其探究能力。

3.任务驱动教学实例。笔者以Unit5 Text A:A Sweet Love Story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这是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课文,文章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能够触动情感萌发或者正沉浸在爱情中的每一位大学生的心,而本文的深意在于让学生领悟到爱情的真谛,并深思应如何对待爱情……本身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针对于这篇课文,教师应该怎样设计学习任务,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上的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几个任务入手作以论述。

Taskl:Predicting what the text is about(预测课文内)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A Sweet Love Story,预测课文内容。关于爱情的话题,学生们正值青春期,有着说不完的思绪和故事,经过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由小组选取代表发言讲述,在这个环节,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教师允许学生用汉语表述,更能调动广泛的积极参与性。每个小组的预测各不相同,但想象丰富:有童话、科幻、网络爱情。有现代的,也有历史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设计意图:在基于第一个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广泛提高,第二个任务的设计是为了拉近学生思维与课文知识点的距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的关注度转移到课本学习中,从而为后续任务的完成作以铺垫。

接下来笔者又设计了Task3:Understanding the text(了解课文)。以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的形式来谈疑解惑。Task4:Making up a love story(编写故事)。这是课后作业,也是对学生任务型教学成果的检测。具体细节,在此不赘述,大体框架如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级学生学习状况,有伸缩性的设计任务型教学方案。

三、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为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笔者归纳总结了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应用中的,任务设计原则和方式,并附一实例说明,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任务驱动教学被各种演绎和验证,套用一句古语“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亦是同样道理,只有经过实践验证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才能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鲁平平.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4(26).

任务驱动教学的任务设计之我见 篇12

一、任务设置要有鲜活性

五年前, 笔者的一个任务创设:基于2008年我国作为东道主举办奥运会的背景, 让学生当一名宣传工作人员, 在奥运会中向各国运动员及观众展示我国往年的奥运成绩及一系列相关资料。这一内容在当初还是非常不错的, 时至今年如果再用, 就显得过时而没有吸引力了。于是, 笔者将其替换为今年全运会的情境:8月31号, 和我们开学同步, 大家知道国内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是什么 (全运会) ?是的, 第12届全国运动会在辽宁沈阳召开, 大会的开幕式倡导节俭, 不请大腕和明星, 也不搞隆重的庆典, 是这次大会的一个亮点。现在, 奖牌榜又有了新的变化 (出示奖牌EXCEL文件) , 请你计算一下, 现在前11位排名的省份中, 金牌、银牌、铜牌数一共有多少块了?如果把这些省份按奖牌数重新排列, 又该怎么操作呢?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 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给学生讲EXCEL软件的一些常用操作。时效性带来的吸引力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快被激发出来。

二、任务设置要有层次感

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基础、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可接受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任务设置既要有一定的梯度, 还可以允许学生按他自己喜欢的习惯来进行任务操作。

教学“文字格式的设置”时, 首先可以教学生改变字号、字体这些在格式工具栏一眼就能看到的操作。学生的操作基本熟练以后, 就可以让他们对字符间距和文字效果进行设置。然后要他们能设计段落中的行距和首行空格。而对于格式刷的运用, 则可以让学生在最后通过自己的操作去发现它。总之, 这些任务的完成是通过由低到高的要求逐步来实现的。

三、任务设置要有创新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师的方法, 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如:在学习照片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应用时, 我们设计的任务:对自己事先拍摄的水乡绍兴的照片进行再加工, 可以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但要体现出对古城绍兴的热爱, 把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结果学生用计算机创作出了不同的作品, 有的把城市道路拉宽, 足可以让车辆不再拥堵;有的把江河有点深黑的色彩调成绿色, 以显示出对美化环境的愿望;有的还将老房子的墙壁加上一朵朵吉祥的花儿, 尽管想法幼稚, 却也表达了对美丽家乡的热爱。总之, 任务驱动下的探究式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任务设置要有协作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 任务驱动教学在设计时要多采取一些学生个人操作有难度的任务, 而这些任务通过有效的合作却能顺利达成。比如:笔者在让学生复习WORD的操作时, 没有一项项地让学生去练习不同的操作, 而是布置出一张小报的任务, 通过四人小组的协作和展示, 来考察各组的水平。结果学生非常聪明, 谁在哪方面有特长就让谁去完成。各小组成员有的负责文字输入, 有的负责图片下载, 而有的则负责版面规划。协作中, 小组成员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充分照顾了每个人的操作进度, 做到及时帮助和沟通。

五、任务设置要有试误性

完成任务“只能成功, 不许失败”是人们向来的思维模式。可事实上, “失败才是成功之母。”我们可以充分设置一些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任务, 或者有多种失败结果的任务, 让学生正确面对失败, 从中提升学生任务解决的抗挫能力。

在“轨迹机器人”这堂课上, 笔者就先让学生进行一项实验:对光电传感器进行测试, 发现其变化过程及规律。课堂上, 学生分组进行测试, 并记录光电传感器上不同颜色对应的数值, 在自主动手和探究的过程中找出各个颜色所对应的读数, 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光电传感器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和原理。虽然, 实验时学生在记录读数、发现读数与颜色的对应关系时需要一定的过程, 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甚至从头再来, 但就是在一次次试验一次次的失败中, 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他们更加认真地钻研, 并学会相互合作、总结教训, 最终获得完整的结论时学生们都颇有成就感。

六、任务设置要有开放性

由于学习的具体进程以及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不确定的, 学生带着未知、好奇的心理去探究、去学习, 会更有学习动力与热情。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也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与互相合作的协调能力。

例如:在教学“制作作文选”一课时, 可以将学生的作文作为课程资源,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共享资源的方法。因为整个课程内容具备一定的开放性, 学生不仅学会了使用FTP、电子档案袋等基本的方法进行资源共享, 更在此基础上做了创新, 提出采用网盘、邮箱等方式来进行共享。在开放式的任务设置下, 学生的探究潜能得以发掘, 在课堂上也更为活跃与主动, 整个探究过程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更能实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总之, 开放的教学模式符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宗旨, 能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时更为轻松, 也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让信息技术走入学生的现实生活, 体现出更多的课程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冰冰, 许小博, 邹朴丽.信息技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12.

上一篇:正确答案下一篇:中小包装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