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精选10篇)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 篇1
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如何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成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受应试理念的影响, 许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并不重视, 甚至将其当做调节身心的娱乐活动, 影响了教学成效。笔者长期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探究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 认为分组模式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 能够明显优化教学课堂, 延伸教学环节, 对于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背景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不仅有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 而且要到机房进行上机学习, 同时还要强化课后练习与巩固, 教师对于整个教学环节无法全部兼顾。同时,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的信息技术教学状况也参差不齐, 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较为正常, 学生的基础也好一些, 农村小学受师资力量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影响, 信息技术课程开足的比例不高,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状况, 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 一方面细分教学管理层级, 将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讨论及拓展巩固等方面交给学习小组进行, 提高教学管理的成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相互帮助提高, 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 促进整体教学成效提升。
二、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措施
1. 科学开展分组。
人员科学分组是初中信息技术分组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 因此, 要对各个小组的人员组成进行科学安排。笔者在分组之前, 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进行了调查分析, 按照基础较好、一般、滞后三个等级, 对学生进行划分, 均衡地分布到每一个学习小组里面, 保持小组成员之间的均衡, 同时发挥基础较好学生对滞后学生的帮扶作用。在人数控制上, 一般以6—8人为宜, 笔者在每一个小组里面都明确了一名牵头负责的组长, 保证整个小组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开展。
2. 分组进行预习。
现在,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相当比例的学生家庭拥有电脑, 这也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有利条件, 对此, 学生课前预习活动能够较为广泛地开展。对于住校生, 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其到多媒体教室进行预习。在预习任务的落实过程中, 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活动。如在软件安装与删除内容的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教材中的操作程序, 自己尝试在电脑上操作, 看看有什么疑问之处及搞不清的地方, 小组成员在课外进行预习尝试, 在新课教学之前进行预习交流, 谈谈自己的操作程序、效果, 解答其他学生的疑难之处, 并确定在新课学习中的重点,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3. 分组讨论质疑。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笔者将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安排在相邻的电脑上, 便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与研究学习活动。在进行演示教学之后, 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 按照传授的操作步骤开展尝试, 并交流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研究如何解决和突破, 以及有无其他解决的途径, 等等。小组成员在操作交流之后, 针对操作中存在的疑难点, 提出质疑。例如插入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内容的教学中, 笔者在演示操作之后, 专门设置了一组探究题, 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如何简单快捷地实现插入目标, 以及不同插入方式的异同点, 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 分组操作巩固。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学生操作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在学生的每一台机器前进行巡视, 或者对主操作页面逐一查看, 工作量较大。实施分组模式教学之后, 笔者要求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演示, 小组之内的学生相互点评, 查找不足, 予以改进, 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 笔者在每一组里面只选取一个学生、一台机器进行巡视, 就能够了解整个小组的学习状态, 减少了巡视的量, 同时发挥了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研究的补充效应。
5. 分组开展竞赛。
初中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 具有较强的竞争欲望, 只要教师引导得当, 就能够转变为推动教学深入开展的强劲动力。笔者在教学中, 注重以小组为单位实施竞赛活动, 将学生的竞争欲望激发出来, 促进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如在教学Flash动画制作内容之后, 笔者在全班开展了制作竞赛活动, 要求每一个小组设计出一个作品, 在全班进行评比, 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小组里面集思广益, 精益求精, 运用学到的制作设计方法, 设计出自己认为代表本小组最高水平的动画作品参赛。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积极性大增, 同时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 强化了对设计制作操作流程与要点的理解巩固, 起到了深化理解的效果。除此之外, 笔者在教学中还定期组织与教学进度相一致的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效果非常明显。
三、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效果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分组教学, 打破了以往学生各自为政的学习状态,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 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效。总体来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一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分组合作模式的教学中, 自己不再是一个个体, 而是成为小组的一个成员, 每一个成员之间都应当相互监督、帮助, 同时重难点突破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信息技术学习, 成效更明显。
二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分组模式中, 学生需要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 在课堂操作学习中需要深入思考, 然后在小组之中开展交流活动, 这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操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协作性。小组不仅是学生讨论研究的载体, 而且是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帮扶的重要载体, 笔者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 分解了学困生转化与帮助的压力, 这样的帮扶活动更为有效。
四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拓展性。在分组学习中, 许多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 比如学习竞赛活动, 每个小组提交设计作品, 这就要求小组成员拧成一股绳, 齐心协力设计与完善作品, 学生在课余时间还广泛搜集素材, 研究设计方法, 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
综上所述,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分组探究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 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整合教学资源, 对于教学实效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 篇2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地随之改变。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以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几年来,我从国办普通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从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类教授的分层教学,到将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以构建积极创新、和谐生动的课堂,逐步改变了教学模式,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分层教学
分组教学
评价标准
一、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及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国办普通校的七年级学生来自于各类不同层次的小学,由于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情况和家庭电脑普及程度的不同,学生在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与计算机技能的操作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我将学生大体分为三类,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第一类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一无所知,属于完全的信息技术盲,他们在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因不适应学习节奏而感觉学习困难,导致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自信;第二类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文字输入能力,但热忠于电脑游戏,对于其它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感兴趣,导 致在在课堂上难以专注学习;第三类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所了解,对各种操作技能都有一定基础,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打字速度快,自主学习潜力较强,但这一类学生中存在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根本不需要再进行学习的情况,在课堂中容易出现“开小差”现象。
对于这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解决因个体差异而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的尝试
根据以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分析,我将学生分为三层:基础层、普通层、提高层,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任务驱动和评价标准。
1、基础层。这一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注重大量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的吸收,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标准采用“点评价”方式,作品评价以是否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点为重要标准,每落实一个知识点、每进步一点都给予肯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普通层。这一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的同时,注重潜能的开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能力。任务驱动要求在完成基础练习的同时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具备灵活应用的能力。对普通层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积极向上,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作品评价以是否能够在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灵活多变的创新意识为标准。
3、提高层。这一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新,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任务驱动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完成作品。对提高层学生采用“全面性” 评价标准,从作品的整体思想设计,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到创新意识和作品实用性给予全面性的评价,使这类学生可以更上一层楼。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材电子板报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尝试用分层教学。基础层,要求学生了解电子板报的设计思路和基本布局,掌握最基本的word软件操作。布置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根据老师上课所演示的操作,完成单元练习中固定电子板报的版面,巩固基础知识点。普通层,学生在完成固定电子板报版面的同时,鼓励学生精益求精,灵活掌握版面设计,协调色彩搭配、改变插入的图片和艺术字大小布局等,增强学习灵活性。提高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要求这一层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确定任务,设计版面,挑选素材,制作作品,并给出“全面性” 评价标准,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力。
这种分层式教学,教师为不同层次学生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置任务驱动,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并 对他们进行分层辅导,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效的进行学习,增强了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落实。
三、分组教学的实践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教育课程,我也希望在令学生掌握该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团队协作精神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我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在单元作品的制作中进行了分组教学的实践。
1、分组情况:我校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在30人左右,我将各班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平均分配,每个班分为6—7个组,每组由4—5名同学组成,包含不同层次的同学,并设立小组长。
2、任务驱动:结合社会时事、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和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各小组自主确立题目,创作作品。
3、制作要求:主题积极向上,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制作过程,并在作品完成时写出制作感受,并发布到电子档案袋中与其他同学共享。
4、评价标准:从主题的确定、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图片的处理、自创图形图片的效果,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做到高标准、全面性。
例如:在演示文稿的学习中,我进行了分组教学的实践。以七年六班为例,该班级共29人,根据学生的层次分为6组,每 组学生都选定了一个主题,分别是:“北京奥运,我的骄傲”、“落实规范,争做文明学生”、“动漫天地”、“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航天知识”、“小说世界”、“塞翁失马”。每组同学由组长带领,围绕主题并根据组员所长分配任务,包括搜集素材、设计版面、调整图片、文字输入、动画设计等任务,再利用网络教室的功能将每个同学完成的内容进行组合加工,每组同学共同完成一个演示文稿作品。作品完成后通过电子档案袋进行发布,由老师和全体同学根据评价体系的标准进行评分,其中“北京奥运,我的骄傲”内容丰富、布局合理、链接到位,被评为最佳作品,“塞翁失马”设计生动,动画制作丰富,对学生有较强的实用性,也得到很高的评价。学生在单元学习后所写的感受中,很多同学都发表了通过演示文稿的制作自己得到的各种收获,充分体现了这种分组竞争的教学模式优势所在,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又能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施展所长,确立自信,发现不足,使课堂教学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四、分层教学与分组教学的关系及实践效果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将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按学习基础与动手能力分成不同类型,对学生分层要求,异步施教。而分组教学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分组教学,来通过全面的、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分层教学是分组教学的基础,分 组教学则是分层教学的延伸。
在分层教学中由老师布置任务,每一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都要完成一个作品,能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而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教学,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落实与提高不仅仅是通过教师教授获得,还能够借助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互相帮助等方式更广意的获得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了学生间的合作及通过探讨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由分层教学到分组教学的实践,使学生在落实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促使学生自愿开动脑筋,学习知识,熟练技能,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方式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能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同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课题。[参考文献]
1、《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 篇3
一、分好学习小组是实施小组教学的前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分组之前必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如哪些学生对信息技术特感兴趣,哪些人动手能力强,哪些人策划能力强等等,我们把学生先分下类,然后再去按不同类别去组合。组长是学习小组的关键人物,所以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组织能力。因此,分工里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组长的选择。教师可以采取自我推荐和组员投票相结合的方法选出的组长。这样做学习小组内的成员能够优势互补,每名成员的分工也都是根据其特点来确定的。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
如果分组完成后,教学还和平常一样,那无疑是失败的。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教师可让小组间进行学习竞赛,比速度,比效率,比作品,从而让学生在一种追赶的氛围中去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去听教师指挥,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当然光比赛没有必要的奖励也是不行的,否则就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当然更多的是语言上的鼓励,也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小礼品。对待那些暂时落后的学习小组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精心设计课堂.适时掌控课堂教学节奏是小组教学的保障
小组教学有有利的一面,但另外也会遇到课堂秩序和教学节奏混乱的情况,那么就需要教师设计教学并能及时掌控课堂学习的节奏。课堂上有时可能会出现师生或生生之间争论不休的场面,如果没个结果可能一节课就元法正常完成。所以需要老师必要的干涉,但不是强硬的、暴力的干涉,我们应该发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巧妙地引导学生走出不必要的争论,及时和学生一起总结。当然我们的课堂需要争论,因为争论的过程就是学生将从别人那里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而且这种争论所获得的结论往往更不易忘记,也就是说这样获得的知识是鲜活的、生动的,是学生主动获取的。另外,争论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好办法。所以教师应创设情境“请君入瓮”,让学生进行必要的争论。
信息技术教学中分组教学法的应用 篇4
一、分组教学的特点
1. 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合作意愿, 真诚配合。
因为组内成员的表现不但关系到自己, 还会影响到整个小组,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努力, 共同提高整个小组的成绩。
2. 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协调合作, 积极地沟通互动, 解决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意见与冲突。
并分享彼此学习的心得, 这个过程不但教会学生怎么学习, 怎么实现目标, 更多的是体现了学生的情感, , 道德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体会到学会与人交往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二、分组教学的好处
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 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不仅达成个人绩效, 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 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 独立寻找相关资料, 通过自己阅读与分析后, 小组之间互动、分析讨论, 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 进而构建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同时, 提高了课堂效率, 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不仅如此, 小组的分工合作还体现了平等原则, 使每个学生, 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此外, 小组成果评比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小组活动的过程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分组教学的具体做法
1. 合理科学的分组
这是合作学习达到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 小组成员必须使他们感觉自己有事可做, 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力。那么, 合作学习小组怎样进行分组呢?分组时应该考虑到性别、能力、性格和兴趣爱好这些方面, 同时也要按照差异搭配的原则, 尽量使组内成员形成互补的格局, 取长补短。
2. 确定组长和组内成员的分工
合作学习过程中要设组长, 这样可以协调组间成员关系, 有效组织小组活动, 综合小组成员的意见。但如果是对一些简单明了的学习任务, 就不需设组长。在合作学习中设置组长的情况下, 组长人选又可采取固定制和轮换制, 组长是这个学习团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同时和其他组员又是相互合作、相互督促的关系。组内成员的分工一般分为记录员、协调员和汇报员。
分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 分组教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有利于优秀生的培养, 分组教学法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爱生.高中新课程推进中的的难题解析[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0-08.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 篇5
关键词:任务驱动; 分层分组教学法; 初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44-002
前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信息技术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作为一门技术性、应用性的课程,信息技术与数学、物理等学科不同,不仅仅只有理论知识,还有一定的技术。所以,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只是进行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课本中的隐含的内容,真正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而通过实践表明,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1.相关概念介绍
1.1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本内容设定有关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方向,在目标任务的驱动之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复习、巩固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还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进而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1]。
1.2分层分组教学法
众所周知,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经由前人不断研究与探索所得到的,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人们难以找到一种通用的教学方法,能够适应不同课程、不同人群的教学。所以,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实际情况把两种及其以上的教学方法综合在一起,得出一种“复合式”的教学方式。由于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信息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合作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还有待于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
分层分组教学法先是依据学生的成绩、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等之间的差距,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隐性异质分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当中按照自身的“最近发展区”来选取最适合的学习目标,实现逐个“任务”的分解[2]。这种教学方式是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相结合所得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对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极为有利。
2.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对于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笔者将以“WORD小报制作”一课为例,说明在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2.1课前分层分组
首先,教师应当对全班同学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兴趣等诸多方面进行摸底调查,依据上述这些方面的情况,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作业的批改以及考试等手段,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给出正确、科学的分层。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会将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甲层、乙层、丙层。
其次,在分层之后,也许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人数较多,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全方位的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分层的基础之上实行分组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使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控制在4~5人,小组人数不可过多。在进行分组时,有两种分组方式,即异质分组、同质分组。何为异质分组?就是将层次不同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但是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够通力合作,还会产生良性的竞争,进而达到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提升的目的。而同质分组指的是将层次相同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减轻教师教学的难度,但是却对学生的进步极为不利,极易引发两级分化的局面。因此,最好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
最后,教学目标分层。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分组之后,教师还必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以便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否则学生分层就显得毫无意义。在“WORD小报制作”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其分成三个层次,即甲层学生必须掌握这一课时的全部内容,其中主要包含迁移板块的提升,科学运用超链接,保持不错的交互性等等。乙层学生必须可以基本完成一张小报的制作,无需给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于丙层的学生,则要求其掌握基本的文字输入、艺术字的输入等,对于其它的内容可以自行进行探讨与学习。
2.2课中分层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任务为驱动,展开分层教学。因为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一,因此在对任务进行设计时,同样需要依据学生的层次来进行分层次教学,以便促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不同的典型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依据由易到难的顺序处理每一个任务,使学生在达成任务的过程中全面掌握知识的脉络,同时对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实现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目标[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提问,以检验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某种层面上而言,教师提问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与质量,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同样必须注意学生的层次,依据层次提出相应的问题。对于丙层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对于乙层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一些难易程度中等的问题;而对于甲层的学生,可以提一些难度系数比较高,且比较开放的问题。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教师可以适度的予以表扬或者是鼓励,不管是一个微笑还是一个眼神,都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消除紧张的心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力的锻炼,并且可以极大的加强一些学生学习的自信,使其获得更大的提升。
2.3分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对学生而言是极为关键的,正面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不断进取、努力向上的竞争机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分层分组,同时还必须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对于丙层的学生,其基础知识相对而言比较薄弱,且十分的自卑,缺乏自信心,对此,教师应当多加表扬,发现其长处与优点,并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许;在考核时让其能够通过,以便使其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有效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对于乙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依据其自身的水平进行考查,使其能够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予以明确,从而防止学生停滞不前,且一直徘徊在原有的水平。针对甲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以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标准来对待,应当利用考核的方式来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发现计算机领域中的神奇力量,充分激发其斗志,从而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4]。
3.结束语
综上,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初中生实际水平、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之上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成功的可能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及时掌握自身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动机。然而,学生的分层分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且评价之后,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方能达到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优化教学策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曲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2,(5):259
[2]舒非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2010,(11):126
[3]廖华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11):51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 篇6
一、硬件环境的设置策略
教学环境的合理布置对分组教学无疑会有直接的影响的, 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展小班化教学多年, 参考了其他学科教学中关于分组学习课桌的安排形式来看, 一般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较好的课桌安排形式有:圆形、月牙形、马蹄形、方形等聚集在一起的课桌安排形式。这几种形式都能使学生个体之间距离拉近, 有利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 促进合作与互助, 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但是, 以上几种课桌安排形式在普通教室比较方便实现, 在课桌相对固定的计算机教室尤其像我校这样机房年限比较长的教室就望尘莫及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笔者将有限的教学空间做了以下的安排。我校机房每台机器的电源线、网线均固定在地板以下, 不能将课桌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因此, 我们因地制宜, 采用中间四人横排一小组, 左右两边前后四人一小组的分组形式。当两边小组的小组长进行指导时可以下位指导前排的两个组员, 而中间的小组组长指导时可以就在本组内适当换位指导。这种形式虽然不能达到上述课桌安排形式的效果, 但是比单纯的前后分组效果要好一些。
二、分组优化的策略
1. 确定小组人数
分组合作学习必然要考虑到每组人数的规模, 根据教师所设置的任务的不同, 完成任务必须的人数每次可能都不是一定的。规模较小的小组由于组员共有的知识范围比较小, 其效力也比较小;而规模较大的小组其组员的知识、才能和技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效力也比较大。但是, 如果小组太大, 又会产生其他不利于合作的因素, 比如能力强者可能会抑制其他组员的发挥, 同时也有可能出现“组内寄生虫”。
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 国外的一些实践经验推荐每组4~5人。也有些教师认为任务课堂任务一般难度不大, 较少的小组成员便于教师管理, 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机会, 推荐2~3人一组。因此, 我在所教年级内分别以5~6人一组, 4人一组和2人一组在不同的班级进行试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本人发现4人一组的效果较好, 组内完成任务时基本可以实现人人参与, 平时比较少说话的学生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因此笔者认为一般4人一组比较适合分组教学的要求。
2. 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关于组内成员的构成, 现在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式就是组内异质而组间同质的方式。但要实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并非是一件容易达到的事情。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问卷调查、任务摸底、相互推荐自主选择。
首先, 任务调查。新进高一的学生相互之间不熟悉, 教师对学生也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要想将学生分层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摸底才能基本对每个同学有所掌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先对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掌握情况, 比如: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如何?会使用何种方式寻求帮助?有没有和同学合作完成过作品?通过问题的设置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
其次, 任务摸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任务考察每个同学的基础。在高一必修中, 第一单元可以要求每个学生用Word、PPT、网页等形式, 以“我所了解的信息技术”为主题制作电子报刊, 根据所交作品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基础了解。
最后, 相互推荐、自主选择。在最终的分组中, 根据前面两步的操作, 教师对班级中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生应该心中有数了, 这些学生可作为各小组的组长人选, 再根据班级现有的人数确定要设置几个组长。
以我校为例分组情况如下:高一年级一班人数在30~35人, 根据4人一组可以设置8~9组既8~9名组长, 有多出的学生可以单独分配一组2~3人也可。组长确定后, 由班级同学自主选择要去哪个组长的小组, 此时可能有些组选的人多, 有些人少, 再由组长进行进一步的组员选择, 没选上的同学继续选其他的组长。最后逐步确定小组成员的分配。需要提醒的是, 为了能够实现“组间同质”, 教师也可以适当的进行组员的微调, 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情况, 划分出等级、层次或类型, 并将他们组合起来。
3. 男女生比例
最初分组的时候我并没有考虑男女生合作, 按照之前给学生自主选择组长和组员时, 一般女生会选女生组长, 男生只选男生组长, 比较少的有男女生合作的情况出现, 但有个别的组是由男女生组成的。一段的学习过程之后, 我发现男女生合作组的情况比其他单纯男生和女生组完成的情况更好, 不仅任务的完成度高, 个体组员参与的情况也比较好。随后我明白了在学习特点、表达能力上男女生是存在差异的。有研究表明:男孩倾向于朝一个确定的目标去努力, 而女孩则更愿意面对比较宽松的目标。男孩更喜欢独立学习, 而女孩则更愿意合作学习。而男女生的比例分配上, 有这样的差异:在三男一女小组中, 女生往往受到忽视;而在三女一男小组中, 单个男生往往会成为女生注意的中心。而在二男二女小组中, 能够实现真正的交叉互动, 在这种小组中, 每个成员都很容易参与到共同的活动中, 开放地接受新的意见, 并对手中的任务更感兴趣。所以, 在分组时我更倾向于男女生比例对半。
三、分组任务的设计策略
要实现有效的分组教学, 很大程度上要靠学习任务的合理设计。任务除了要紧扣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外, 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力水平,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任务、完成任务的热情。除此之外, 任务的设置还要符合小组合作的特点, 设置不同难易程度, 要能让小组内每个层次学生都动起来, 促进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 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 承担各自的职责。
以地图版高一必修第一单元《认识信息世界》中对信息的含义特征, 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内容的学习为例, 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完成, 简要的教学流程如下:
除了合理规划课程中可以进行分组教学的内容, 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准备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材料, 丰富每个组内学生的信息资源, 教师需要在课前先浏览、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方便学生查阅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查询时迷失在网络大量的信息中而浪费时间。
其次, 教师设计分组教学任务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理解、交流、调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最好提前将所需时间做好分配, 根据课堂实际教学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并提醒、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深入, 分组教学越来越为大家认可, 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分组教学不仅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 也通过相互合作、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然而怎样才能有效合理的分组并实施分组教学仍然是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 结合其他教师的相关经验, 从硬件环境的设置、分组优化、分组任务的设计等三个方面对高中信息技术分组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分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冬梅等.《课堂管理策略》,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8.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 篇7
一、深入调查了解,合理分组
分组之前,教师要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主要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测试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即A、B、C三类。其中A类为基础好的,占20%;B类为基础一般的,占60%;C类为基础较弱的,占20%。分别在A类中选1人,B类中选2—3人,C类中选1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并确定小组长。小组长通过毛遂自荐、互相推荐或直接指定等方式产生,需要具备辅导其他同学的能力,对各组进行动态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测试,酌情调整各组人员的组成。在安排学生座位时,每台电脑前都要保证有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建立“承包责任制”,其余两到三个人就在他的带领下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又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
二、科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选择一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的最优化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得到发挥并有所收获。
1. 教学目标的分层
为了解决学生“吃不了”与“吃不饱”的矛盾,教师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按不同层面确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基础好的学生学习一些提高性的知识,注重挖掘潜能;基础中等的学生学习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熟练掌握课本中的技能、技巧;对于学习能力差、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可制订一些基础性的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课堂教学的分层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先按中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要求进行全班集体讲解,然后安排中层次和高层次学生开始做练习,随后对低层次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和指导,并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安排做相应的练习,再去了解高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扩展和补充。对于低层次和中层次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在课堂分层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请部分高层次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辅导。
例如,在“字处理”学习过程中,有操练性的题是针对各种功能的掌握,方法比较简单;也有注重方法性的综合题,如编写小报、制作贺卡等。对于这类题,不能限制得太死,只定大框框,具体的细节让学生自己把握,以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更高层次的要求,则可以安排学生用“Word”来制作网页,这是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高层次学生可以在这个新领域中得到充分锻炼。
3. 作业的分层
在课堂中,每次的练习都有“必做”和“选做”两类。“必做题”针对全体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分别面向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难度标准,重在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例如,运用Front Page制作网页,可以设计6个小题目:(1)在网页中加入文字并作相应的修饰;(2)文件、图片超链接的设置;(3)制作发送电子邮件的链接;(4)背景的设置;(5)网页中表格嵌套的应用;(6)思考并查询:如何在网上安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所有学生要完成1—2题,中层次的学生要完成1—4题,高层次的学生要完成1—6题,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设定作业。
三、客观正确评价,以生为本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基础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在课堂教学环节,应当注重学生的互相评价。当一个同学进行操作练习时,共用此机器的其他同学要进行观摩,并指出不足,对该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互评不仅能节省单独评价时间,而且能避免同一错误反复发生。
另外,对于合理评价他人作品或指导他人练习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奖励上机卡的形式给予肯定。学生可以凭卡在课余时间到机房自由上机,增加操作练习时间,调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分组分层教学法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效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知识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化解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极富创造性、开放性,对于互助合作的要求更高。农村中学普遍学生多,计算机数量少,教学效率低下。受家庭条件限制,农村中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教学难度大。采用分组分层教学,加强互助合作交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分组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春兰,张士辉.分组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今日财富,2009,(9).
[2]靳悦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Vol27,(21).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 篇8
一、分组学习能统筹兼顾, 尽可能地防止两极分化
学生在小组中人人参与讨论、练习, 他们展示的机会也远远多于课堂上学生单独展示自我时所能得到的机会。在学生活动的同时, 教师的巡视, 能及时接收到多数学生练习状况的反馈, 对教师的点拨提供大量信息。集体教学中, 学生练习时只以教师的讲解示范为标准, 而教师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为每个学生做指导, 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但通过小组合作练习, 每个学生都变成了老师, 他们能区分方法的好坏, 相互间帮助纠正出现的错误。显而易见, 大家合作做一件事比大家挨个去做要快得多, 这样就加快了活动频率, 也加大了课堂练习密度。几人的小组活动为学生相互交流提供了方便, 便于学生相互沟通, 同时创设了更多的自我表现空间, 学生个体的思想可以得到更多机会的展现。学生在一次次自我展示中不断得到周围同学和老师的评价, 从而可及时调整自己, 又不断从同学的自我展示中获取养料充实自己,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确实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办法。
信息技术课更注重学生上机实践, 而学生的作业、作品如果像其他学科一样收上来统一批改, 其效果远不如当场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平时教学中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问题, 平时上课时对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8人左右) , 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 老师宏观控制每个组水平, 使其基本持平。在分组学习过程中, 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带动其他学生, 让他们自己当老师, 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向基础好的同学学习。较差的同学在不断地追赶, 而好的同学则不断地提升自己, 这样一来就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每组选出的小组长要对本组每一位同学负责, 检查本组同学的作业, 解答他们的问题。老师则检查组长作业, 抽查部分同学作业。另外, 根据学生心理和实际条件, 对每节课完成作业最好最快的小组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扬。
在分组学习过程中, 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向基础好的同学学习, 这样一对一的示范, 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羞于向老师请教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不会有谁被落下, 有效地防止了两极分化。这样教师就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 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个别学困生。
二、分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信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大大增多。学生不敢在班上示范发言的, 可以在小组讨论时示范发言, 这样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同时又可以大大增加学生表现、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 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及自主精神。分组学习要求学生向别人提问, 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看法, 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更可以促进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分组学习不同于强调竞争的班级授课, 它能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 使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或作为集体的一员为完成任务而自豪, 或代表小组为展现小组的成功而骄傲。它使每个参与学习的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使“失败者”重新得到自信。
三、分组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
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动手实践的课程, 分组合作学习避免“只看不练”的被动学习状况, 它让全体学生有了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主题, 并在小组中承担一部分研究任务, 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作用, 避免“旁观”“旁听”的被动学习。这样一来极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使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发挥, 获得了新知识, 提高了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而且也是为了整个小组, 要取得小组的成功, 小组其他的成员也要鼓励自己成功。
四、在分组中学生们学会了与别人合作
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而小组活动正好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机会, 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得到发挥, 长此练习对于形成他们的技能极为有利, 因为主动练习的结果不仅提高了速度, 而且正确性、协调性也会随之提高。小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与空间距离大大增加。教师在近距离的接触中, 可以最大限度地和每一位学生接触,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具有了更多的和学生进行相互接触的机会;教师要注重指导帮助, 保证学生有与学习内容相适宜的独立思考与练习的时间, 教会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互动交往的局面。
在教授完Power Point幻灯片制作时, 正逢元旦, 因此笔者提议以元旦为主题制作一个幻灯片作品, 学生们积极响应。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提前搜集相关的资料, 制作出至少有八张内容比较丰富的幻灯片作品。根据以前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男同学技术方面掌握得比较好, 但版式设计、颜色搭配上有所欠缺, 而这正是女同学的强项, 所以笔者建议在学生自由组合的时候, 男、女同学互相搭配, 这样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然后由选出的组长来负责统筹全局, 协调组员之间的工作。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 经常进行交流, 互相帮助和支持。小组成员必须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 与同学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促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达到同学之相互弥补、借鉴, 相互启发、推动的效果。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时, 以小组的共同进步为标准, 以个人在小组中被同伴们认可的程度为标准, 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同学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从实践中笔者发现, 分组学习的确能让学生更自主地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间的合作, 也能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能够取长补短。教师的负担减轻了, 将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总体情况, 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素养。
五、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组织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培养, 使他们不仅有当组长的热情, 而且有当组长的能力, 使小组活动不流于形式, 收到切实的效果。
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内容, 结合教学重难点, 全面考虑训练内容的综合性, 做到练习内容有梯度, 循序渐进。教师在巡视中要适时点拨, 使小组合作学习不偏离正确的教学轨道, 引导学生解决小组讨论中的疑难问题, 从而切实落实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 篇9
一、概念界定
分组合作是一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常见的学习方式,一般是指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合作化的学习过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组合作学习策略,是与学习内容和学习主题相关的,学生借助教师的设计可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分组合作的学习策略
分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1]。分组是其教学组织形式,合作是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在以分组为基础的组织单位中,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的一种学习策略。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组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课堂中,以提升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为其课程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组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借用信息技术学习小组的组织形式,在信息技术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所采用的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合作形式,例如:网上BBS、Blog等具有信息特征的组织形式,以帮助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更具有创新品质的教学目标。
二、有效的分组合作学习方式
(一)面向全体的合作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即为生源之间的基础差距,不同地域不同认知情况的学生集合在同一个学习环境中,有的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有的则缺乏一定的技术操作水平。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中,要将全体学生都作为分组合作的对象进行考虑,形成合理的设计组织形式和成员组成,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在学习者的范围之内,不出现任何一个被排除者。
(二)发挥分组优势的合作
在信息技术的常规教学中,分组合作的形式使用率并不高。从一线教师的视角观察,分组合作教学的过程较为复杂,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担心教学进度能否顺利完成,会因此抛弃分组合作的形式。良好的分组合作设计,能将分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以具体化、放大化,并能通过实际的效益让学生受到更为完善的教学关怀。这样的分组合作才是有意义的、生动的、适合信息技术教学要求的。
(三)激发个人潜能的合作
信息技术教学强调个性化作品的呈现,鼓励学生在创新思维的指引下,积极进行符合个人特征的作品创作,例如近期层出不穷的创客作品,就以“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为活动目标。但在传统讲授法的形式下,学生难以突破教师示范的局限,不易进行自我建构作品的过程。因此,符合学习者学习要求的分组合作策略,应该是鼓励学习者进行自我开发和创作的,能在小组成员的内部产生一定的驱动力,帮助个体进行反思和头脑风暴,能尽可能激发个人潜能,让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
三、分组合作设计策略及实例分析
(一)授课授课内容与分组形式间的巧妙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同教学设计中的问题特点直接关系到分组合作的效率:对于开放性的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符合学生常见话题的问题,学生的参与度高、讨论时间长;相对闭合性问题、缺乏生活体验的问题、比较枯燥的问题,分组合作的效率较差。在分组结构中,性别、年龄、城乡等因素都对分组合作的效率产生不同影响,一个成功的分组组合应该是“男女生搭配”、“内外向性格搭配”;而问题本身应具有如下特征:学生愿意说、可以说、能驾驭的问题,杜绝无意义、讨论范围狭小、不在认知范围的问题。
1.常规设计
例如:教师讲授《BBS发帖与回帖》中,学生根据读贴后产生出了自我发帖的需要,再由此迁移到回帖的内容,为了体现分组合作,教师在发帖中增加了讨论环节:为什么要回帖?你准备怎么回帖?于是学生开始讨论起来,讨论后的汇报大多集中在回应别人问题、让别人知道我的想法之类单一的讨论结果,在其中,没有必要设置无意义的讨论,因为问题本身是闭合式的,缺乏讨论的动机。
2.分组合作学习策略下的设计
讨论的环节设计成“七嘴八舌之中,你听到谁的意见?请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选出你们认为最能代表本组意见的同学,在全班进行汇报。”
3.案例分析
通过这样的讨论小组的形式,让学习者建立明确的讨论范围。既控制了讨论的可读性,也能让学生在后期的交流中,倾听别人的讨论意见,并在小组中进行整合,达到完整的小组意见;从技术层面,也阐明了BBS分层次讨论的技术初衷。
(二)最佳分组时机的把控
在对参与度的观察之后,笔者再从参与效率的维度考察了小组合作的最佳形式,在多组课堂观察的结果中,笔者发现参与到小组合作的学生中,平均每人说话的时间为1-3分钟,其中,前一分钟内,与课程相关的讨论占到了全部内容的100%,也就是说在第一分钟内,绝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是跟随教学内容在思考的,鲜有突发性的游离情况出现。在第二分钟内,75%-85%的学习者还是能够参与到教师布置的教学讨论中的,但是,有部分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已经出现脱离讨论内容,开始有自我放松或者做小动作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与年龄层次也息息相关,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游离到讨论之外,相对年龄较大的学生稳定性相对较高。在第三分钟中,65%左右的学生能够继续参与讨论,并保持比较热情的讨论状态,但是,其余的学生开始不同程度地自动退出小组讨论状态,年龄偏小的学生甚至出现“自己玩”的状态;有部分学生开始不耐烦,肢体语言开始丰富起来。第四分钟后,一般会有一到二名关键性的常规核心人物开始准备代表本组回答问题,半数以上的学生已经缺乏讨论的兴趣,有的开始自我组建其他兴趣话题,有的开始观察何时结束讨论,此时的课堂氛围虽然还是很热闹,但是热闹已经偏离既定的主题,甚至喧闹代替了活泼。如果此时还在继续讨论,五分钟之后的效率就比较低了,大多数学生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谈自己的话题,不再关注学习过程。由此可见,讨论的时间以1-3分钟为宜,超过三分钟的时间讨论的效率不高,在3分钟以内,效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随年龄层次而递增[2]。
1.常规设计
例如:《文字美化》单元中,教师设置了讨论什么样的版面更好看,让学习者分组汇报,接着的过程是讨论、探究、归纳、总结,结束教学过程。但仍有问题值得思考:小组汇报后,列出了条条框框的内容是否真的达到了学习者记忆的目的?原本课标中关于“文字字体字号设置”、“插入艺术字”等内容的识记环节在哪里?记忆过程在哪里?巩固过程在哪里?甄别错误记忆组件的过程在哪里?
2.分组合作学习策略下的设计
将学习小组分为“标题小组”、“色彩小组”、“字体小组”,各小组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研究,最后由各组选出代表本组意见的学习者,再进行集体性的汇报。
3.案例分析
将分组合作进行欠缺实践意义的讨论改为根据目标进行实践,即改编一篇原本枯燥的文档,再由各小组汇报思路,让学习者在反馈中体验到对文本进行修饰的意义。
(三)组员合作形态的安排
在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一节课中,小组合作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规律:当小组人员在2-3人时,小组合作的参与率最高,每位组员基本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当小组成员人数在4人以上时,其中,话语权大多集中在其中2人之间,而4人小组中都通常有1-2人作为看客在“围观”,不多参加讨论,甚至游离在讨论之外;当人数在5人以上时,甚至是大组范围的小组讨论时,大多数学生开始充当看客,有的围观别人讨论,有的就开始浑水摸鱼,甚至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了。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当人数在2-3人时,其小组合作的参与度最高,当人数超过一定的限额后,参与度呈下降趋势,两者之间处于反向链接的关系。
1.常规设计
《机器人沿线行走》教学设计中,教师讲授三种不同的巡线模式:两个灰度传感器在黑线上、机器人偏左行、机器人偏右行。安排各机器人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困生较多的小组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导致整个小组达成度较低。
2.分组合作学习策略下的设计
预先进行前置性评价,将上一节课的机器人行走内容进行考察,根据完成情况重新调整小组的组织结构,让熟练掌握行走程序的学生分散在各小组中,成为小组的引领者,带领组员完成更为复杂的学习内容。
3.案例分析
通过不同层次的生源的合理安排,让小组的水平保持基本一致,既不让学优生无法满足学习需要,又能让他们发挥学习共助者的作用,为合作学习对象增加学习素材供给;对于学困生而言,通过小组内部的调整,可以接受来自学习同建者的帮助,达到更为出色的学习效能。
(四)分组议题与小组评价机制的构建
有效的分组合作结构需要一定的评价机制维护,以保障教学效果的进行,避免流于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分组合作的评价方式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同学习进程相契合。教师可以在分组合作的行为进行之前明确提出评价的标准,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调整,为下一轮的分组合作打下基础。
1.常规设计
《设置超级链接》一课中,教师设置了给个人作文集配目录的形式,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了相应的结果,并进行了自我练习。这样的分组合作中,学习者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内部给与的意见是零碎的、片段式的,对于接收个体而言,没有获取必要的意见。
2.分组合作学习策略下的设计
在本课的分组合作进行前笔者设计了评价表格:
如何进行目录的编写,由学生填写相应的学习单,从而检测合作的效果。
3.案例分析
传统的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大于内容,虽然显得热闹,但是对于个体的帮助并不大。在本课的设计中,通过具有评价标准的学习单的介入,让分组合作中的讨论议题明确了方向,在可控性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合作,这样的合作具有可监控的形式、可视化的任务素材、可达成的意见表达,以保证合作的有效性。
分组合作是一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它自身拥有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正,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必要的改进,让分组合作可以以成熟的姿态真正为教育服务、为学习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董自明.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意识的培养[J].信息技术教育,2007,(05).
[2]姚开美.小学信息技术合作探究教学研究[J].课堂艺术,2015,(08).
以分组教学之优,促英语教学时效 篇10
一、小组提问, 相互测评
小学生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 他们喜欢与小伙伴之间搭建起一种有效的协作桥梁, 彼此之间又存在着比较强的竞争机制, 喜欢将内心中众多的“为什么”以提问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这样的一种形式之下, 实施分组教学就可以给予学生传达心中疑问以及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氛围的平台。教师应当适时转变课堂角色, 以主导者的形象引领学生在小组互动中, 实施相互提问, 将英语文本中的相关问题, 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出来, 并在小组之间实现一种互评形式, 带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 在对二年级下册的牛津版文章“At the zoo”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汇总动物园中比较典型的小动物,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可以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歌曲作为伴奏音乐, 教师将文本相关的单词汇总进歌曲之中, 经过适当改变, 让学生自主地哼唱起这些歌谣。最后, 教师再适当援引, 让小组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提问。在提问的时候,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让小组成员设置类似这样的问题:“Whatis in the stree?”, 其他小组就可以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抢答, 回答出“smallmonkey”、“little bird”等词汇。最后再通过小组互评实施打分, 这样就能使得整个授课环节萦绕着一种轻松的氛围, 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对文本知识的探究。
二、游戏协作, 调动兴趣
小学英语课堂上, 教师对于整节课设计的时候, 应当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机制, 根据小学生对于游戏互动的兴趣, 巧妙地设计与英语教材相吻合的游戏情境, 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小组互动的过程中, 产生一种与情感认知以及兴趣点相吻合的参与意识, 进而水到渠成地完成授课内容。
例如,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Unit2“what is your father”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预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让小组成员扮演情境之中的角色, 在情境对话中增进亲情以及提升小组协作意识。可以让不同小组成员分别扮演“doctor、teacher”等角色, 这样学生之间就可以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相互提问“what is your father/mother”, 小组中的学生就可以回答“He/She is a doctor/teacher”。在将文本知识进行相应传授之后, 教师再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课堂主体在一种参与的互动中进行情境对话, 强化个体之间的互动, 彰显小组协作之于英语授课的优势, 让整个英语授课过程呈现一种灵动的氛围。此外, 教师在设计游戏互动的时候, 应当着眼于本区域学生的特点, 灵活地设计与文本内容相契合的游戏。
三、多种形式, 激活课堂
兴趣小组的构建, 是激活课堂授课氛围, 落实授课内容的重要方式, 教师在引领小学生感知英语文本知识的时候, 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教学的教辅用具, 比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电子白板等, 在互联网的参与下, 让小组成员参与到授课情境之中, 这样, 自然会充分发挥分组教学的优势, 提升授课的时效性。
【信息技术之分组教学】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之教学09-06
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06-16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之我见06-11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之我见10-25
扬信息技术之帆 行学校发展之舟(发表)07-08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之体会08-27
信息技术教学09-11
职教信息技术教学05-08
信息技术教学重在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