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分组

2024-05-24

有效分组(精选12篇)

有效分组 篇1

对于化学教学来说, 分组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系统的理解, 更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实验, 对于一些基本的化学常识以及基本实验技能还比较陌生, 因而在分组实验过程中, 化学教师必须善于结合学生实际, 从实践出发, 让分组实验更趋有效。

一、需要了解分组实验的基本原则

实验需要小组合作。只有分好组, 最大限度提高分组的效率才能提高实验的效率。对于化学实验来说, 由于有一定的危险性, 加之学生对实验不太熟悉, 因而很多学生对分组实验呈现一种渴望同时又害怕的矛盾心理。因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 既要考虑教材内容以及实验目标, 更重要的是还要从学生出发, 尽可能选择一些有趣而安全的实验,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率。

比如, 针对当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沸腾可乐”趣味实验, 就可以在化学第一节课上展示, 激发学生对化学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同样“空中生烟”“烧不坏的手帕”等实验同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而对于实验来说, 只要学生感兴趣, 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当然, 除了兴趣外, 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时, 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过程简单, 现象明显。九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总体上还是对直观比较感兴趣。毕竟学生的年龄还处于“好动”阶段, 相对于抽象知识, 感官上的冲击更能激起他们兴趣。如果让学生尽可能通过眼睛、耳朵来感知实验, 感知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那么, 学生就可能在实验中得到快乐, 享受成功喜悦。比如, 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 学生对于怎样探究氧气的用途、性质等, 往往比对过程提取更感兴趣。尤其是那种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样子更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至于怎样制取, 往往到最后也只会形成概念性的认知。

2.实验须确保安全。教师在针对分组实验, 选择内容时, 除了兴趣, 更重要的就是安全。如果对学生可能带来一定的危险, 那么这种实验一般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给予演示, 而不是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教材中分组实验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比如, 氧气的制取一般有两种:一个是高锰酸钾通过加热进行分解;另一个是双氧水通过二氧化锰催化进行分解。虽然两种实验结果一样, 但是在分组试验中, 大多选择的是第一种, 而不是用双氧水制取。毕竟双氧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其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放热的过程, 如果不会操作或者操作不当就会让反应过快, 从而使溶液冲出瓶子给学生带来危险。

3.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实验如果全部是“象牙塔”里的东西, 学生很难感兴趣, 同样对于常识, 也不必再次重复。比如针对最简单的“燃烧的条件”这一实验时, 按照教材要求, 需要让学生做水和酒精是否可以燃烧的实验。但结合九年级学生生活经历, 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水无法燃烧, 酒精可以燃烧这个常识, 如果还让学生去做, 一来学生不感兴趣, 二来也没有必要。

二、需要给予分组实验即时评价

分组实验, 不仅仅是个实验, 从内容上来看, 也属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 教师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当实验结束的时候, 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完成实验评价量表, 让学生先总结这次分组实验的得失, 接着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采取正面引导, 既要对化学知识、实验过程进行评价, 也要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等进行评价。

如, 学生在做“水的净化—过滤”实验时, 我及时抓住每一个实验细节进行有效点评, 可以这样评价: (1) 你在除去杂质时真细心。 (2) 你真有科学献身精神, 过滤后的水都敢直接饮用了。 (3) 在过滤过程中, 你们小组配合得真好。教师的循循善诱可与学生的实验同步进行, 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操作、反思, 实验热情自然会更加高涨。

三、需要规范分组实验的一般流程

分组实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而是一个小组, 是几个人共同完成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加强管理, 不规范实验流程, 仅仅靠学生无目标地去探索, 一来浪费时间, 二来也让实验呈现出低效乃至无效的现象。这里, 笔者结合实践, 根据分组实验顺序, 大致对实验准备阶段、实验过程以及实验后的流程进行规范。

1.实验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完成两方面工作:一是准备好实验必需的实验药品、仪器。在课前, 教师要严格按照流程把实验完整地做一遍, 以便观察药品是否变质、现象是否明显、结果是否吻合等。二是要提醒学生进行充分预习, 提醒学生做好准备。比如, 针对“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这一分组实验, 虽然学生对整个实验流程以及怎样连接仪器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 但操作起来仍有部分学生不能领会。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强化学生预习, 甚至还可以通过一些题目或者一些问答的形式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内容以及事项, 从而熟悉整个实验操作流程。当然, 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预习, 让学生有所了解。

2.实验过程阶段。针对分组实验, 一般情况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教师先讲解或者先实验整个实验过程, 以及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另一个就是直接让学生自行预习, 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直接实验,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 根据出现的问题再进行点评。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 但是从“着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角度来说, 显然第二种方法更为合适。

针对这种方法, 教师在过程中, 还需要强化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实验时间的控制。比如, 针对“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这一实验, 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对药品加热以及收集好气体时都需要检查一下, 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实验时间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巡视, 针对分组实验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或者问题, 都要加强指导, 以便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指导, 比如,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一实验中现象较多, 观察的内容也较多, 如果不会观察, 就有可能遗漏。因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学生对实验现象分类指导, 让学生从物理、化学等角度进行观察。

3.实验结束事项。分组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增强他们分析、判断、思考的能力。因此, 分组实验的结束并不等于整个过程的结束,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现象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教给学生认真总结实验结论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总而言之, 分组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部分, 它既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巩固化学技能, 更能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 更需要加强学生分组实验, 让学生从实验中观察现象, 从现象中分析知识, 从知识中提炼概念, 最终让化学教学的生成更精彩。

有效分组 篇2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形成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锲而不舍,顽强探索的良好作风,同时还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分组实验 有效性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传统的物理分组实验课堂教学基本以验证物理规律为目的,按“先由教师理论讲授,再让学生按照已经确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践练习”的模式开展。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教师对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的讲授”。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实验研究目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实验研究与相关的物理知识学习建立有效的联系,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在物理实验中的训练和培养,阻碍了学生运用实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充分体现,也使得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被淡化了。新课程实施以后,明确了分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其实学生分组实验是初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它是锻炼学生操作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上好分组实验课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在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进展。我将就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解决探究问题的时间上难以控制的策略。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学生往往急于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盲目的去进行试验,结果导致第一次试验失败,往往需要再重复一次甚至几次;另一种情况是小组成员之间不能互相分担责任,动手操作者少,能力较强的同学成了小组实验的实施者和小组结论的代言人。例如:《浮力》这一节中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要通过造船比赛得出结论。有的小组盲目的让自己的船下水,结果船中还没有装物体就下沉到容器底部了,导致第一次实验失败,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甚第三第四次实验,必将延误实验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把握探究时间,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明白要达到的目的,想好达到目的的方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次要突出实验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想好实验操作中的细节,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减少实验的盲目性。还要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使更多学生参与实验,集体动手,集体观察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减少实验过程和结论的垄断性。

再有教师要勇于打破固有观念,不要试图在一节课里解决所有的问题。有必要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两节,把理论讲透,把实验做实。是否乐于如此操作,可以作为评价教师对学生实验重视程度的一个标准。

最后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制止危险操作,及时制止错误操作,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有共性的错误应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在老师的意识里要允许学生犯错,并善于用学生的错误教导学生。

二、有效解决探究问题的深度把握。

在有些实验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没有止境,往往在实验时偏离课题探究重点,该得出的实验结论没有得出,使实验成了一种兴趣实验;还有一种情况是探究的内容太深,学生经过很长时间仍没法得出所需结论,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得不终止合作探究,直接告知结论。实验草草了事,学生往往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例如在探究用测量法测浮力时,很多同学观察到了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至于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逐渐浸入――完全浸没)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规律并没有看出,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一点也没去探究,实验看上去很成功,但真正的本质问题并没有浮出水面。

为更好地把握探究问题的尺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让实验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适度性。其次教师应该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不要认为实验的准备工作是实验员的事,与自己无关。亲身参与实验的准备可以掌握仪器的情况,在指导学生时方可有的放矢。亲自参与实验的准备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激发新的灵感,从而产生新的实验方案。

三、探究过程中要适时的把握住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

主要表现在一种情况是:旁观者多参与者少整个实验看上去冷冷清清;另一种情况是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实质性问题并没有激发出来。例如:在探究浮力等于什么时,由于小组成员之间配合不好。实验过程中会听到物体碰量筒壁的咔咔声,有的小组甚至会损坏实验器材,这里需要一个同学借助外力扶住物体,一个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同时还要一个同学不断记录测量结果,防止数据遗漏。

为了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合作精神,我认为在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强化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教师要亲自了解各小组的任务及分配状况,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2、满足多样化学习方式。虽然明确分了组但不应拘泥,下位串位均应不受到干预,只要学生是在动手动脑学知识。3、老师要做的就是设计好实验课的每一个环节,使我们的实验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且从实验中有所领悟,让每个学生满怀成就感走出实验。

总之,学生的分组实验能以其生动的直观性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学生兴趣,把实验中的好奇好玩心理引导到科学探究上来;要通过实验现象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所学书本知识进行论证,以巩固知识,掌握规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优化学生分组实验有效教学的举措 篇3

1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初中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又没有实验基础,有的甚至认为实验只是玩玩而已,学生实验较难组织,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我一开始做学生实验就强调实验室规则并制定合理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1)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内容;(2)必须按分好的实验组坐到相应的实验桌前,不得乱动器材;(3)实验时不能大声喧哗;(4)实验完后将器材摆放整齐,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5)不能随意将器材带出实验室,如有损坏及时说明。

2制订明确的实验目标

学生实验教学应制订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实验教学和考核有章可循,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认知目标、操作技能目标、实验素养目标,使实验教学目标明确、可测性强。

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预习

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进行正确操作并获得正确结果的前提,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以及仪器的使用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心中有数,目的明确,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效率

4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学生实验的关键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动手、细观察、勤思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既不能统得太死,又不能放任,努力创造一个活跃、快乐、紧张、有序的良好氛围。

5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学生实验操作后的一个重要步骤,学生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作出合理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发现,有的学生由于实验测得数据误差太大,干脆从课本上查得结果;有的编造数据;有的根据规律推算应测的数据;对这些现象应提出教育批评,并要求利用活动课补做,并向学生讲明:实验测得数据,如果不是操作错误、读错等原因,就不能算错,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所用的实验器材,方法等不同,从而使测得的数据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应该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总结深化实验

学生完成实验后,应对学生实验作出总结:(1)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并加以解释;(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3)根据实验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如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中提出:(1)怎样通过实验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有几种方法?(2)若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黑纸遮住所成像怎样变化?(3)用凸透镜成实像时不用光屏,在光屏一侧能否看到倒立的实像?(4)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处,凸透镜是否能够成像?

7重视实验报告

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反馈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结论、问题讨论、误差分析等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其次,对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并给以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报告的重要性,而只布置无检查或不批改,将会使学生轻视实验,应付了事,最后根据批改情况,将好的实验报告进行展览、表彰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加强实验评估

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应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核,”我们可以把考查内容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1)笔试,主要考查认知目标内容,如仪器、原理、主要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2)实验操作,主要考查仪器使用,排除故障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等,考查方法是根据规定实验题目,将实验器材全部摆出,让学生抽签后个别操作,评定打分,成绩记入挡案。

有效分组 篇4

一、掌握每个学生的信息, 便于分类建组

在建组前, 我们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家庭情况等作必要的排查, 掌握每个学生的信息, 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不要向学生公布优秀学生、后进学生的名单,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使每个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 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在学生喜欢的领域里, 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超出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的范围,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当我们进行分组教学时, 要把优、中、差的学生进行座位编排搭配, 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之间进行学习帮助、交流和合作。

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

分组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改变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对所有学生统一要求的做法, 这是不科学的, 属于精英教学。新课程教学中, 我们不能按照教学大纲死教书,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的利用书本教学。对于基础欠缺的学生, 我们要从低层次出发, 对他们的辅导要耐心、仔细, 鼓励他们不断地取得进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 我们要激励他们不断进取, 再接再厉, 适当的学习一些超出书本范围的物理知识, 切忌过分增加优等学生的负担。总之, 在分组教学中, 能解决学优生“吃得饱”, 学困生“吃得了”的问题, 就可以说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了。

三、将因材施教原则落实到教学的实处

1.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备课阶段, 就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针对性的备课。

比如, 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无论在回答问题上、例题选讲上、练习巩固上我们都要考虑周全, 区别对待;在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时候, 不仅要考虑学优生, 而且要兼顾差生。

2. 在授课方式上要充分考虑“优、差”兼顾。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阵地。笔者在物理教学时, 常常采用如下的教学方式:先分类自学→集中讲解→分别提问→个别指导→分层次练习→集体总结。这种分中有合, 合中有分的教学方法, 能有效地提高每个学生的物理成绩。在学生的练习、实验等教学中, 我们决不能做分层次教学的奴隶, 将“分”与“合”划上绝对的界限, 要做到“分而不散, 合而不死”, 充分解决好各个层次学生对物理知识接受的矛盾。

3. 分类作业。

练习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的书面作业, 可以分为课堂内作业和课堂外作业两种。一般情况下, 课堂内所布置的作业, 是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不需要分类。即使部分题目, 对于后进生来说有点难度, 但只要他们努力, 也能够完成。而课外作业, 有很多是拔高的题目, 这些题目的难度较大, 我们不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只要能完成其中的部分问题就行了。我们也可以对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分解, 把它设计成几个有坡度题目来处理, 便于更多的学生吸取难题中的“营养”。在练习教学中, 我们绝不能盲目、重复地让学生进行机械的练习, 更不能搞“题海战术”, 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4. 进行分类辅导。

辅导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 很多教师, 为了追求让学生考高分, 超常规地赶进度, 用增加课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 这是新课程教学所不允许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我们对学生的辅导要采用多种形式, 分类辅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我们主要采取点拨、组织各种竞赛的方式进行, 这样便于优生拓宽知识面, 满足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强烈渴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我们要进行个别辅导的方法, 从低起点开始, 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于中等学生, 最主要的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辅导, 鼓励他们积极思维, 促进他们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5. 分组教学的实验原则。

物理是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原理的重要手段, 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措施。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他们的知识水平一样, 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也要注意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 我们要重点放在他们规范操作步骤的培养上,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对于中等学生, 我们要重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收集信息的能力, 使他们具备能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而对于优秀的学生, 我们要重点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使他们逐步形成创新思维的能力。

6. 考查与评价。

在进行学习成绩考查的时候, 我们要注意试题的层次性, 每份试卷里的基本题必须占大多数, 提高题只能占百分之十左右, 而最难的题目, 只能占百分之五左右。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能比较好地完成基本题, 我们就要给予肯定, 如果能做一些提高题, 就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对于中等的学生, 如果能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我们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我们要力争使每位学生在测试中都能得到积极的鼓励, 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而换来成功的喜悦。

有效分组 篇5

小学语文课堂分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范晨曦 周良骏 陈泽芳 王小洪

杜小丽 侯有辉 周安碧 陈本海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学习者在小组的环境里必须学会与他人互相交流合作,还要学会尊重、理解和容忍,学会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等等,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

我国的基础教育曾长期存在着许多弊端。受应试教育影响,课堂教学不遵守学生认知规律,老师垄断课堂,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模仿,轻创造;重理论,轻实践。造成教学效率低,教学随意性强。学生分化现象严重。师生之间关系不协调,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不合作,缺乏情感交流,缺乏教学民主作风,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搞“管、压、卡”等。

为此,教育部在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推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1997年,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指处;“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但是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推行和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1.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课堂上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但学生还是自己做自己的,小组间交流很少,基本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2.合作学习小组内组员间的不平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成绩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而成绩差或性格内向者,只是充当“听众”,坐在那里静听,有的甚至游离于小组学习的内容。而在班级交流时,代表小组汇报的还是那一两个频频发言的学生。如此就形成了那一两个学生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配角”、“听众”。

3.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时机有时难以激起学生的研讨激情。由于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课堂教学进度或只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设计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因素,加上小组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有时虽然也是来自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但其缺乏普遍性,因而也就很难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了。缺乏激情和生气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的,也就谈不上学生主体性的充分调动。只注重做表面文章、分组不科学、时机不当、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等方面,都已经制约了“合作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而现在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已经到了关注其实效性的阶段。

然而现在大多只注重在某一方面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探究,而影响“合作学习”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综合的。因而我们在重视其“有效性”的大背景下对影响“合作学习”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试图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环境。在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协作互助,形成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形式。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分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由2—6名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帮助,重新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3.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它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自古以来就有学者提倡合作学习。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

(一)合作学习是源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教学中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强调师生、生生及全体学生间的互动,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并以小组集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二)《新课程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安排小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间互帮互助,分工工作,交流、分享成果,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

(三)教育学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习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题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寻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一)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整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目标:

1.调查分析目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寻找对策,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本年级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1.分析教师教法对学生学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类型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并通过典型课例总结成功经验。

2.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才会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3.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提出语文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4.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目标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按计划完成学习活动。正确使用工具书、参考书、校园网络,积累学习资料。

5.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教生真正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内涵。

四、研究对象及范围

龙都小学六年级八个班的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较强,因此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再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重新在活动实践中进行再次的实践检验。

(二)文献资料法

整理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梳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理论资料,应用于研究活动的开展。

(三)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之初,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得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后期的调查测量,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

(四)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

(五)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能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使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能力。我们将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六、研究过程及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本年级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课题组成员内部广泛收集、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4.在各班原有教学设施和学生情况基础上,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解,了解他们不同的个性,行为习惯,初步构成科学合理的分组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

1.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本年级实行课题的班级与不实行课题的班级进行对比。2.按照研究方案建立起较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体系。

3.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小组合作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让实验老师上好实验课,并及时总结、反思。

4.进一步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全面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并写好学习笔记和反思。

5.在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开展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通过写调查报告,总结实验的成败与得失。

第三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4年6月)1.做好试验前与试验后的效果对比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有关论文。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档案。

七、预期成果

1.系列活动方案及有关研究过程的资料。2.课题研究论文及典型活动案例汇编。3.课题研究报告。

4.反映研究成果的师生作品、奖状证书、照片等。5.音像资料:活动过程实录等。

6.现场展示活动:学生才艺展示、综合活动观摩。

八、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本课题组研究人员为龙都小学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具体分工为: ——负责课题过程中的课题管理,负责中期报告的撰写。

——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资料收集整理优秀课例选。

有效分组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团队意识

从古至今,人类不能依靠自己而存活,懂得与人合作是生存之本,特别是对于棘手的问题,合作处理解决显得尤为重要。同样,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懂得合作更是意义重大。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一些教师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一、分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学生懂得分组合作学习,不仅是掌握了一种有力的学习方法,而且可以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数目日益增加,他们往往只需要考虑自己吃饱喝足穿好,容易忽视别人的感受,并且他们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不善于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因为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会有家长第一时间替他们解决。而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仅要具备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而且要具备与他人交流、合作,并从他人处取长补短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就像建设高楼大厦一般,稳固的地基、新颖的设计以及细致负责的施工同等重要,合作建设才能完成一个优秀实用的作品。孩子终究要远离父母亲人,要独立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要想使孩子在社会中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就要从小培养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之中,可以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如何处理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不融洽,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何在学习中达到自我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都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且他们会自己尝试着解决这些矛盾,无形之中养成了互帮互助的习惯,彼此之间的亲密程度也会增加。除此之外,分组合作学习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推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大势所趋。

二、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的具体实践形式

1.小组的分组原则

如何分组是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分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分组可以打破常规,依据多种原则进行,最好能够出乎学生的意料,而且定期更换形式,这样可以使小学生时刻保持新鲜感。例如,可以根据数学题目的不同形式进行分组,班里分为两大组,分别是应用题和计算题,每个大组再细分为小组进行学习,待学生解答完题目之后再进行两大组的交换学习,比较两组的学习成果。此外,除了采取就近原则把座位靠近的学生划分为一小组之外,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数学程度进行分组,保证每个组中有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有认真细致的学生,保证每个组能力几乎均衡,同时可以使彼此之间的优势与劣势相结合,共同答题,体验成功的快乐。还有一种形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平时对于学生的了解选择自己的小组成员,这种形式虽然有利于小组形成融洽的氛围,但是容易造成少部分学生落单的后果。为了避免伤害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数学老师可以适当介入学生分组,合理地统筹安排。

2.着重提高分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分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在分组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必须合作友爱,共同学习,才能使这个小团队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分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首先,按照之前讨论的小组分组原则,进行合理的分组。其次,每个学生要有团队意识,这样合作学习才能进行下去,那么,焦点便转移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之上。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通过设置游戏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例如,数学老师为每组设置不同的数学应用题,可是要想得到完整的题目,并且完全正确地解答题目,需要小组成员合力寻找。就像智力闯关一样,但每一关都要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得到下一关的线索,教师可通过智力拼图的形式,小组接力传递纸杯等形式进行闯关,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成功的乐趣。这样,回归到正常的小组学习之时,团队意识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学习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团队成员之间要彼此互相了解,尤其要虚心学习每个人在数学方面的长处。例如,一道数学应用的解答,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引领小组各成员深刻理解题目意思,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算的又快又准的方法,而认真细致的学生可以在大家都解答完之后负责起检查的善后工作,最后,小组内部共同总结这道题目最佳的理解、解答和检查方法,最终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可以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高效、快速、准确地完成,而且小组每个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学到知识。

通过本文的介绍,初步了解了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内涵以及具体的实施形式和提高这种学习方式的策略。为了顺应新课改,同时也为了给学生多培养一种在社会上的生存及竞争技能,还有为了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中跳出来,懂得分享,懂得交流,懂得合作,才能真正懂得竞争,为了这种种目标,小学数学教学采取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势在必行。既然这种方式得到了一致好评,那么下一步就是完善和普及这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可以先培训一批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试验性教学之后,再深入到各个基层之中带领基层教师学习这种方法,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形式,使每个小学生都可以体验到分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杜和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J].教育艺术,2007(06).

[2]章友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03).

[3]王文冬.合作学习中评价方式重在“四结合”[J].小学教学研究,2007(05).

有效分组 篇7

分组化OTN将被标准化

最初, OTN系列标准是以基于OADM和OXC的全光网为目标, 利用光传输网进行高速率业务的承载。随着IP/Ethernet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 为了有效地对客户业务进行适配和传送, OTN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和改进, 针对GE/10GE/100GE等以太网业务, 增加了ODU0/ODU4/ODUflex等不同速率的容器, 并对OTN设备和保护等标准进行了更新。

传统OTN以TDM交换为核心,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演进, 分组化势必会成为未来承载网发展的方向, 业务提出了基于分组化OTN的概念, 并已得到了众多设备厂商、标准组织的支持。ITU-T SG15G.HAO标准, 规范为分组业务提供带宽动态调整的ODUflex (GFP) 无损调整HAO技术;同时, SG15开展了MS-OTN支持分组特性 (EVC) 的讨论, 采用基于以太网EVC方式解决分组业务高效传送问题, 目前ITU-T已经和IEEE及MEF通过联络函方式进行沟通, 探讨融合EVC和OTN的可能的解决方案。CCSA在2010年开始立项研究OTN多业务承载技术。2011年3月, 《OTN多业务承载技术报告》在宜昌的CCSA会议上提交送审稿, 开始了国内下一代OTN技术标准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 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牵头制定了《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 (OTN) 设备技术要求》 (行标) , 该行标是国内第一份针对下一代OTN技术所立的设备技术规范。

OTN的三大应用场景

互联网等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骨干网流量急剧增长, IP层的路由器面临着巨大的扩容与处理压力, 导致其容量、复杂度与功耗不断提高。新一代的OTN是适应IP业务传送的光联网技术, 可以更好地透明传送10GE、40GE甚至100GE以太网业务, 不仅能提高光层的业务调度、组网保护和智能控制能力。对于IP over OTN网络中, 通过协同的流量管理, 消除了骨干网的流量瓶颈;通过协同的业务保护, 提升了网络的可靠性与业务保护效率。目前各大运营商均采用两层联合组网的方案, 中国联通已经针对IP层与光层资源协同已开展了相关研究。

在核心层, 目前的典型网络架构为2.5/10Gbit/s的MSTP环网, 局部应用32/40×2.5G/10Gbit/s的WDM环网。利用OTN设备, 可实现城域汇聚路由器、本地网汇聚路由器与城域核心路由器之间大颗粒宽带业务的传送。

在接入层, 大量GE业务需要传送到BAS及SR上, 因此在接入层采用OTN设备将GE业务上连到BAS及SR, 将有效节省光纤资源, 同时利用OTN实现对业务的保护, 并增强城域网接入层带宽资源的可管理性及运营能力。

在移动业务的承载方面, 目前运营商主要采用分组传送设备来承载3G业务。而对于未来的LTE业务, 单基站电路需求达到100M, 单接入环带宽即可达到GE级别, 因此采用分组传送设备和OTN设备混合组网方式, 使OTN设备直接提供GE接口与分组传送设备环路对接, 提供透明通道上传至核心节点与RNC设备相连, 使得网络更加灵活, 更能够节省光纤资源。

分组交换将是未来网络核心

目前各大运营商均已经在现网上部署了OTN设备。就中国联通而言, 中国联通在部署3G和HSPA+业务承载网络的同时, 也正在推进OTN等下一代光网络建设。在2011年度省内传输设备招标中, 中国联通首次大规模采购OTN设备, 此次OTN招标主要定位于城域网的应用。

对于现阶段所部署的OTN设备, 均是基于ODUk作为其交叉内核, 属于传统OTN范畴。随着大颗粒带宽业务的持续强劲驱动, 城域网将会越来越多地承载大容量、IP化的分组业务, 这将对现有面向小容量、主要承载TDM业务的SDH/MSTP技术带来很大挑战。因此, 网络将从“以TDM电路交换为内核”逐渐转向“以分组交换为内核”。分组化将会是下一代OTN技术演进的方向。OTN分组化后可在本地城域网层面提供弹性软管道, 满足各类大带宽业务接入的需要。

支持分组的OTN设备将主要应用于骨干网和城域网。在骨干网,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过境”转发流量加重了核心路由器的负担, 通过光层和IP层的协同组网调度机制, 利用支持分组的OTN设备, 在光层转发部分由IP层转发的“过境”业务流量, 从而降低核心路由器的转发压力;在城域网, 通过将支持分组的OTN设备引入的接入层, 通过对GE/10GE/40GE甚至100GE业务进行汇聚收敛, 实现LTE阶段移动基站回传, 为接入层提供统一的传送平台。

浅论英语课堂分组讨论的有效性 篇8

一、英语课堂分组讨论的现状分析

英语课堂分组讨论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虽已被许多研究证实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但在实践应用中却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或者只有少数几个优秀学生参与讨论;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并不愿意或很少进行英语课堂分组讨论。因此,英语课堂分组讨论存在着理论上的有效性与实践中的低效率的矛盾。其原因何在?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讨论存在各种原因。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小组人数多,发言机会少,学生紧张、缺乏自信、怕丢脸、口语欠佳、英语表达能力差等都会影响其参与讨论;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对课堂讨论内容的设计与分组的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讨论效果。太难、太易、太枯燥或是学生认为太无用、太无聊的话题只会让学生保持沉默。而教师不愿意或很少进行英语课堂分组讨论的原因主要是出于以下种种担心:担心讨论会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担心讨论不能覆盖教学内容和不能解决知识要点;担心难以控制和驾驭讨论,导致课堂混乱等等。还有的教师因为曾经尝试过课堂分组讨论,却未能取得实效,而不采用了。

二、提高英语课堂分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1.明确主题和课前预习

(1)明确主题。在课堂讨论开始前,教师要计划好讨论,应使学生明确开展课堂讨论的目的以及要实现的目标。明确讨论的主题是有效实现课堂讨论目的的关键。适合的讨论主题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主题是需要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的重要内容,与学生学习不相关的内容不能作为讨论主题。其次,主题是学生有兴趣讨论的,且适合学生讨论的。因为讨论的成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后者又受学生参与欲望的制约。对不感兴趣的主题或是一无所知的主题,学生不愿意参与讨论,课堂讨论无法进行,自然也不能达到讨论的目的。

(2)课前预习。抓好课前预习是实施课堂讨论的重要一环。教师可提前将讨论主题告诉学生,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尽可能搜索相关资料。学生通过预习,经过紧张的动手动脑活动后,对教材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对教师提前布置的讨论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意见。同时,学生通过预习,熟悉了英语单词,积累了一些与讨论主题相关的英语表达。这就为课堂讨论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就能有话可说,而且言之有物。学生在讨论时分享着各自的劳动成果,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从而激发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2.合理分组和创建适宜情境

(1)合理分组。实施课堂分组讨论时,每组人数不宜太多。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是4~8人。小组过大会因为减少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和增加组织讨论的难度而导致讨论效果下降。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 适应学生的需要。一般认为, 运用异质 (在学习能力、交流技能、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不同) 分组法比同质分组法更具以下优点:第一, 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处理方法, 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第二, 学生之间的差异可带来更多认知上的不平衡, 这一点会促进学习, 促进创造力的发挥以及社交能力的提高;第三, 这样的小组通过相互磨合讨论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有利于长期记忆;第四, 每个成员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 讨论效果会更好。

(2)创建适宜情境。座位模式影响课堂教学,影响课堂中学生相互交流的形式和效果。秧田式的座位模式是不适于讨论的。研究表明,如果小组成员彼此能看见对方并能听到对方说话,那么他们就愿意与对方交流。因此,座位模式最好是圆圈式的,至少也应该是面对面的。这样会便于所有成员参加讨论。其次,创设支持性环境。为了鼓励学生在讨论时积极思考和参与,教师要创设支持性环境。为此,教师要以民主式而非权威式的办法组织或指导讨论。只有具备民主与平等的理念和现实,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和理解。教师要善于倾听小组的讨论,而且要求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在他人说话时认真听,努力去理解,适时作出反应。不要不理睬,或者轻易打断他人的话语。师生须共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所有学生都敢于发言,乐于发言。

3.适时引导和有效调控

(1)适时引导。任何有效的课堂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适时引导。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主要任务是调控和辅导,对学生既不能包办代替,又不能放任自流。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在教室里走动,巡视并记录各组活动情况,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保证讨论终始终围绕主题进行。为了不打断学生的即席外语交际,应减少当场纠错,可先把学生的交际内容用录音机或笔记记录下来,事后再选择时机分析,整理和纠正。学生遇到表达困难时通常有两个选择:回避或设法解决。对于讨论中一时难以提取的语言项目,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面部表情、体态语言等非语言手段。

(2)有效调控。第一,控制讨论时间。课堂讨论时间一般控制在5~15分钟,具体取决于任务的难易度。时间过短,讨论不充分,效果不明显。但讨论时间也不宜过长。时间过长的讨论,学生容易疲劳分心,容易转移讨论的话题。第二,控制讨论的节奏。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性格差异,讨论中可能会有偷懒、冷场或争论不休的现象,教师要适时引导,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第三,控制讨论的主题。要引导学生始终围绕主题发言,避免离题,同时要根据讨论的开展情况,随时捕捉与主题有关的其他有争议的话题,促使学生深入探讨,提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4.及时反馈和合理评价

(1)及时反馈。在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对学生的求助给予及时的反馈。在分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让各小组集体或派代表做汇报展示,并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加以总结:一方面,要总结已讨论的问题、得出的主要结论、形成的基本认识等;另一方面,要提醒学生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所犯的英语语言错误,并对学生的不足给予及时的指正。

(2)合理评价。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承认,学习的成就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对讨论结果的评价应是客观的,对讨论过程的评价应是主观的,要让学生积极反思:自己有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想学什么,学到了什么等。

评价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小组成员自评、互评。小组成员先对自己评价,然后相互评价,最后对小组的总体情况进行自检,形成对自己的全面了解。组间互评。通过个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提高课堂分组讨论的有效性。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体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职责主要是对个体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而且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发挥指导和帮助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不仅要关注讨论的结果,更要关注讨论和学生评价的过程,以便做出合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11) .

[2]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有效分组 篇9

一、研究背景

1. 社会发展的需要

合作和与人共事的能力是21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但这种素质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习得的。学生在学校中不仅要学到如何竞争, 而且要学到如何合作。合作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入了教学领域, 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2. 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即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二、合作学习概述

1. 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 即在承认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 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 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2. 合作学习的价值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 当今的学生又大多是独生子女, 自私、唯我独尊的心理比较严重, 他们习惯于竞争而不善于合作, 而合作又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所以从小让学生学会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合作伙伴配合, 既积极主动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 又要善于融入小组的整体工作, 支持他人, 倾听意见, 互动交流, 协同完成任务, 达到共同提高。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美国教育家阿姆斯特朗根据人的多元智力理论, 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方式问题。在这个理论中他认为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的主要方式, 应当是通过与他人联系与合作。因此可以这样说, 合作学习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条件, 同时其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

三、小学数学课堂上分组的原则和要求

1. 小组的组成形式 (1) 固定分组

固定分组是指根据班级座位较为固定的特点, 将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是目前课堂合作学习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 其优点是随机进行, 节省时间, 常用的有两人合作学习和四人合作学习。

两人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最小单位, 是其他合作形式的基础, 一般是以同桌组合为主。在两人组合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如怎样发表意见, 听取别人的意见;怎样进行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等。这种合作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展开, 能够有效地缩短学生间的认知距离, 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促进同桌之间的情感交流。

(2) 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组合而形成学习小组, 其组内的成员大都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相对固定分组, 自由分组是一种随机性分组。

2.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1) 科学建组, 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合理

合作教学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组建小组时首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谓异质小组, 表现为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组内异质是指组间必须是同质。即小组间尽量减小差异, 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 特别是学业成绩方面, 尽量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其次是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可以先把一部分个性表现鲜明的学生在各自自愿的基础上分配到各组, 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其他学生。其余的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 使各组学生相互之间由于存在信赖感而畅所欲言。

(2) 有效调控, 促进合作竞争的良性运行

有效分组 篇10

信息技术以信息处理为主要形式, 强调学生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创作中去, 在“做”、“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 发现并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它以“创作”为载体, 重在“学习”, 在创作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

信息技术课堂中创作作品不同于学科知识中的题目, 完成一个活动作品往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需众多的智慧。所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 可通过小组 (活动小组) 围绕创作主题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来完成, 因此活动小组的优劣决定着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成败。

一、以“趣”结合———划分小组的前提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活动后, 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兴趣爱好, 会引申出诸多子课题。因此, 教师应充分尊重这些差异性, 根据学生的兴趣, 将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纳入同一个范畴, 这是划分活动小组的前提。相同的兴趣会使他们更有参与创作的欲望和冲动, 从而使活动过程顺利展开, 学生的创作就更具主动性、自觉性。在作品展评时, 他们更愿意展示成果, 更愿意介绍他们创作过程的所知、所感、所获。如初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中, 文字处理系统中作文的美化编辑, 内容丰富, 操作技能多样, 涉及文字处理常用的多个编辑方法。通过对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调查发现, 大部分男生对文字输入、排版等较感兴趣, 而女生对封面整体美化、图文编辑等较感兴趣。根据这一现象, 对学生作文的创作, 由学生自主选择, 根据他们的兴趣分成若干创作小组。正因为他们对自己所选择的作文题材感兴趣, 在创作中他们显得更主动、更自信、更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正因为“兴趣”一致, 使得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涨, 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也往往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克服, 以提高他们创作的作品的品味。如在《我的心愿》作文编辑中, 有部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对文本颜色、插图的选用、版面的设计往往会超出教师的想象, 让观众耳目一新。利用恰当主题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类”, 确立各活动小组。在此基础上, 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往往更强烈。

二、以“情”组合———划分小组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堂中活动小组强调的是团队凝聚力、向心力。良好的小组协作环境, 往往能调动、激发小组成员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然而现实生活中学生之间往往因为学习成绩、性格、品行、行为习惯等因素而形成的种种差异, 这就导致他们在开展活动时存在一些隔阂。为此, 小组成员的选定应在学生兴趣相近的情况下, 重视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 而不能简单地将他们糅合在一起。因此小组成员划分时, 就需要教师对各小组的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 当发现小组内成员因为某种差异, 而产生一些抵触畏难情绪时,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处理好“内部矛盾”, 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帮助他们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并以同学之间的友情互勉。平时教师应经常帮助他们, 使他们时刻感到教师的指导和关怀, 而教师的指导和关怀, 往往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农村初中学生之间的差异较明显, 如果放任学生自由组合, 会发现成绩较差的学生总处于“落单”的尴尬境地。为此在分组时, 让那些“特殊生”与相对优秀的学生分在一起, 通过优秀学生的传帮带, 提高他们的水平与能力, 让他们切实感受来自同学、教师的关怀和帮助。实践证明, 以“情”组合, 往往能形成互助、协作的团体。如二 (1) 班李某, 是十分调皮惹人烦的学生, 活动小组成立后, 他落单了, 成了“孤家寡人”。这时, 将他编入人数较少的一个小组, 这个小组成员大部分泄了气, 抱怨地说:“真倒霉”。发现这一情况后, 我找到该小组的所有成员, 与他们交流, 让他们看到其实李某是一个十分愿意表现自己的, 而且在操作技巧上, 他的能力比较强, 应发挥他的优势, 再者, 他是我们班的一分子, 帮助他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通过教师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小组成员最后接纳了他。而通过对“特殊生”以“情”的安排, 发现以同学情、朋友情联系的小组成员在活动时总会团结一致。

三、以“能”细化———划分小组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堂中, 小组长是创作正常开展的关键, 他是活动小组的核心人物, 必须具备驾驭小组的能力。在开展创作比赛活动时, 发现部分学生会毛遂自荐, 但也有部分学生具备这些才能, 但怕挑担子, 寄希望于在他人的安排下完成自己的活动任务, 这样的小组, 会导致活动小组整体实力不均, 创作的成果也会良莠不齐。因此, 在成立活动小组时, 教师应仔细分析各小组组员的情况, 及时对各小组的组长人选进行适当调剂, 切实改变实力不均的现象。

以“能”细化, 既要调整各组的核心人物, 同时也要细化组内成员的分工。活动小组是一个整体, 要发挥团体协作的优势, 就必须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努力。因此, 小组内的分工至关重要。在完成小组分工的基础上, 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组长沟通后, 对小组成员进行细化分工。如某某同学擅长绘画, 可适当增加图片、图像信息的筛选工作;某某同学擅长数学, 可由他组织完成在电子表格中进行数据筛选、选择合适的运算方式, 完成相应的任务;某某同学善于口头表达, 可由他来阐述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收获……

四、引入竞争———提升小组竞争力

竞争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倾向, 合理竞争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小组间的竞争, 激发了小组成员的荣誉感, 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团结、合作, 更有利于小组的发展。通过小组活动, 开展组间创作作品的PK, 加上教师的点评, 会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所知、有所获, 从而激励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以后的创作活动中, 小组的荣誉感同样促使他们提升整个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使活动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如我在小组文本编辑创作后的一周内, 对各小组的活动作品, 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展示交流, 再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小组间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各小组成员也就更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有效分组 篇11

【关键词】科学分组探究;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线科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的习惯等因素是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制约因素,为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教师往往将实验计划、实验过程甚至实验结论等为学生提前计划好,导致学生实验探究仅流于形式。小组合作是科学实验进行的主要形式,但多数学生在拿到实验材料后急于动手操作,对于老师所讲内容、同学发言等根本无暇顾及,至此,对于什么是实验完全模棱两可,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结论更是无法保证;部分甚至学生只贪图玩乐根本未真正参与实验活动中,实验活动教学普遍存在低参与率与低合作率现象。

1激发参与实验的兴趣,是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课前对教材科学体系与逻辑结构进行准确把握,对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充分把握,同时还要把握教材的疑难点。重组、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取舍,在保证教材意图不变的前提条件下,设计出具有明确目标与较强操作性的活动内容,使得探究活动变得轻松有趣。列举在教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不翼而飞的水》中,笔者将“悄悄逃跑的水”调整到“烧开水”实验的全面,不仅明晰了逻辑顺序,而且与第三部分“如何加速水蒸发”形成递进关系。教学内容环环相扣,使得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趋势下,探究活动参与度明显提高,循循善诱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积极动手,仔细观察,寻找答案,这比直接将实验结论或问题答案抛给学生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1]。由此不难发现要想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2掌握正确的实验质量观,是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小组合作是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基本形式,要求教育者科学合理分组,做到男女搭配合理,好中差分布均匀;明确组内成员分工。确保实验活动有序进行。对探究活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包括对实验活动准备、操作、总结等三个阶段的把握。

3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观察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发现小组合作中普遍存在者偏离合作的两种现象即“合而不作”、“作而不合”这与学生自控力差异、认知水平差异、探究能力差异有关。针对此种现状,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应多设计一些两人或多人以上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实验环节,以提高学生间通力配合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小组间实行明确的责任制分工原则,对某个问题环节的相应责任人追究责任,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合作重要性及合作过程环节重要性的认识。

4重视实验评价,是提高科学实验有效性的保证

实验评价时对实验活动的反思与回顾,肯定实验活动的成功之处,发现实验活动的不足与缺陷,总结经验教训。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实验有效性提高,实验评价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实验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表达、实验设计、方法创新、团队协作、科学探究等能力,不要求实验评价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及时,保证评价的真实性。评价方式不拘泥于一种,可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如小组自评,两两小组互评,无论是组内评价还是两小组间互评无一例外的都能促进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学、互助、互促,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才能赋予实验活动价值,也使之该实验活动设计者的最终目的得以达成。

5自制实验器材,是提高科学实验有效性的方法

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精神[3]。例如在证实“摩擦起电”这一理论的实践探究活动中,具体实验内容为,将一枚小铁片在粗糙接触面上持续摩擦微微发热,置于一堆小纸屑上方,发现小纸屑自动吸附于铁片上,片刻掉落下来,实验中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若将头发进行反复摩擦是否会有同样现象发生,其中一位学生将小铁片换成小木块,结果发生了同等效应。

6发挥身边优势,是提高科学实验有效性的途径

鉴于每个学生无论是在认知还是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个别学生可能动手操作能力强一些,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论或逻辑分析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或实验设计时应结合学生优势对个人任务进行合理划分,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安排心思细致,思维严谨的学生负责实验活动中易于出错的相关环节,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控制实验活动过程,观察力强的学生负责将实验中发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详细记录下来,分析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后期实验数据的整理及实验结论的推敲。

7小结

作为科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在小学生科学素养及各种能力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学生表现的优劣,同时也与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是否全力发挥自身智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实验活动中有着密切联系。施教者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与心理行为特点深入思考,关注细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以实现实验教学的真正价值,提高实验活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美惠.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9):51-52.

[2]李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2):154-154.

有效分组 篇12

一、小班化数学教学的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的模式能够加强学生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尤其是学生们互动合作的过程中, 学生的诸多表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 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而学生们在相互讨论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 会学会如何聆听他人的意见, 如何提出不同意见, 如何与他人进行共同探索, 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规律, 寻求解题办法. 而为了使小组合作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 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小班化教学中虽然学生规模较小, 数量较少 (一般控制在30人以内) , 但学生之间仍旧存在多方面的差异. 因此, 教师要对班内每名学生的性格、特长、成绩以及能力倾向多方面因素进行认真分析, 挖掘个性, 寻求共性, 对学生进行小组编排. 如某班有28名学生, 其中女生6人, 男生22人, 通过分析与调查, 可以将学生分成7个学习小组, 4人一组.以其中一组学生情况为例:

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的集体, 而集体就不能缺少必要的领导者和组织协调者. 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之后, 教师应选一个小组长, 并对小组长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侧重于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如何凝聚组员力量, 互帮互助;如何通过协调组织来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分工, 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 小组长不但会成为教师的最佳助手, 还能够成为其他学生的得力帮手, 对促进探究性学习有着十分积极而必要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式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探究策略

1. 把握探究时机 , 积极引入探究性课题

把握探究时机, 适当引入探究性课题, 对小组合作式的小班化数学教学十分重要. 那么最佳的探究时机 是什么时候? 笔者认为当某一个课题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 自己无法独立完成时;学生意见无法统一, 出现多样化答案时;当数学知识出现某个关键点或者是转折点, 需要学生主动探求时;当学生反映出交流欲望时, 都是引入探究性课题的恰当时机.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应用时, 销售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公认的难点, 每当遇到此类题型, 他们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 这时以这个难点为契机, 引入探究性课题“怎样赚钱”让每个小组深入生活进行体验 , 了解具体的销售情况, 通过实践让他们来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 这种抓住学生探究心理, 选择恰当的探究时机引入课题, 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构建互动关系 , 合理组织探究性活动

教师在小组合作式的小班数学探究性活动中的角色十分重要, 如何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互动关系, 如何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互动氛围, 使每个小组都能够充满活力和高效率, 教师的个别引导与组织合作很关键. 以探究性课题“怎样赚钱”的活动为例, 教师第一步先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由7个班委成员组成一个“商品中心”, 负责全班商品的提供. 然后由4人组成一个商家组, 选一名学生做负责人, 负责进、销货的策划和实施, 其余三人一人对市场的供需情况进行调查, 并对负责人提出价格调整等合理化建议;一人主要进行商品销售;一人负责本“商品组”的财务管理. 剩余学生均为买东西的客户. 第二步让“商品中心”备好货源, 如一些必需的学习用品, 以及书籍、自制购物卷、食物模型, 等等. 第三步组织商家组“开店”经营, 让负责人来确定店铺性质, 然后进行分工, 包括进货、组织销售、进行商品宣传, 等等. 第四步利用课余时间来组织学生们进行销售体验, 最后由“财务人员”将店里的盈亏情况进行总结, 上报给教师, 并制定一个最佳的销售方案. 第五步各个小组派出代表总结自己组的活动情况, 分析成败原因, 发表活动感想. 活动结束后, 很多学生感觉对销售有了更加实质性的认识和理解, 有的同学对“利润的计算要减去成本”这一问题豁然开朗, 感觉长期以来的困扰自然而然就解决掉了.

【有效分组】推荐阅读:

分组分配10-16

分组控制05-14

弹性分组05-19

分组抽样07-13

分组研究08-29

分组管理09-16

分组思想09-17

功能分组09-24

如何分组09-27

数据分组10-02

上一篇:工艺计划下一篇:加氢反应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