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

2024-05-19

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精选12篇)

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 篇1

学校体育教学是在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抓好体育教学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正是兴趣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改善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 让学生养成良好自主的运动习惯。如何才能提高学生体质,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呢?最主要的就是先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有了积极健康的体育兴趣, 学生就会愿意去参与体育活动, 爱上体育课。因此, “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已经成为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让小学体育教学更加精彩和充满吸引力, 这是当下所有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下面对如何培养学生体育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即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因此, 教师必须大胆放手, 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成功的机会。

一、让课堂充满乐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创造引人入胜的境地, 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如:在作文教学写一种水果课上, 孩子们并没有规规矩矩地坐好, 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自由组合, 每组的桌子上都摆着孩子们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我并没有作过多讲解, 只是提示孩子们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味道等方面去观察。话刚说完, 课堂就热闹起来:有的用手摸, 有的用鼻子闻, 有的离开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还有的把水果切开, 美滋滋地尝一尝……让孩子们头痛的作文课如此快乐, 孩子们能不

二、让学生多动口

多年来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只是被动地兴趣, 提出几点建议。

一、改变教学方式, 拉近师生距离,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是满脸严肃的表情, 用以管理学生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 胆子比较小, 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感, 不愿意上体育课。很多学校都存在着学生愿意上音乐和美术课, 不喜欢上体育课, 觉得体育老师太严厉。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教师平时应该经常保持微笑, 该严肃的时候再严肃, 做一名和蔼可亲又不失威严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 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学生做朋友, 教师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 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如果学生在体育学习上有什么困难, 教师要及时地帮助解决。小学生年龄比较小, 喜欢问各种问题, 比如问:“老师, 您跑得有多快, 和博尔特比怎么样?”“我学习篮球以后能像姚明易建联一样吗?”对于学生的好奇, 教师应该认真加以回答, 并进行引导, 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可以说, 只要大家从小努力锻炼身体, 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易建联, 哪怕成不了易建联, 咱们身体也好啊。

二、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小学体育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运动技巧, 而是为了锻炼学生体质,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 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去选择教学内容, 学生才会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同时也能迅速地掌握学习内容。当学生在所学的内容上取得好成绩时, 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体育潜力和擅长的项目, 从而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当然, 学生在某项内容上有潜力, 不一定感兴趣, 教师还应该多与学生沟通, 在考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 再进行课堂教学。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让体育运动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练习, 这样不仅便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学生们也能互相竞争, 产生良性互动。例如, 有的学生个子高, 腿长, 如果耐力再不错, 就比较适合学习长“静听”,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口, 使动口活动始终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 形式多样的参与读。课堂中绝大多数学生有朗读的欲望, 教师应挤出更多的时间, 让学生参与读, 在参与读的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量的要求, 还要重视质的要求。如教学《司马光》一文, 在讲读“司马光没有慌, 他举起一块石头, 使劲砸那口缸, 几下子就砸破了。”这一重点句时, 我首先通过动作演示, 看图画等, 引导学生理解“举”“使劲”“几下子”等词的意思, 在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通过听录音读、加动作表演读、个别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 让学生体会到司马光的勇敢、沉着。在指导加动作表演时, 要求学生读到“举”“几下子”等词语时, 加上相应的动作, 读时也要念重音, 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个个跃跃欲试。

(2) 参与评议。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评点、讨论, 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小猴子下山》一文,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 我问:“你们觉得小猴子的做法对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对, 但有一位学生持不同的见解, 他认为小猴子是在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永不满足也是可取的。这位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体现了思维的求异性, 对此, 我不一票否决而是引导学生对这种不同看法进行评议, 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一跑, 教师就可以多对其进行长跑指导, 学生很快就能取得明显的进步。还有的学生反应能力很强, 具有较高的爆发力。教师就可以让这样的学生多学习乒乓球, 学生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 水平肯定会突飞猛进。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荣誉感, 当自己取得好成绩后, 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上好体育课, 学习体育知识。

三、调动学生参与课题活动,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

小学体育的学习比较简单, 知识内容一般没有难度, 大部分的体育知识是在学生做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的。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以后更好地去参与体育活动。例如, 在开展体育游戏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当裁判, 去评定游戏成绩。教师在说让学生自己当裁判后, 学生们肯定踊跃报名参与。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当裁判。学生在当过裁判后, 就能迅速地掌握这一体育活动的知识。如在学习完广播体操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当裁判评比哪些学生做得好, 学生在评比的过程中, 自然能把广播体操的各项动作掌握好, 熟知技术要领。

此外, 教师还要改变日常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程序进行大胆的创新, 来吸引学生。例如, 每节课上, 都要进行体育活动热身, 长期以来, 热身活动内容一直没有变化, 学生做起来觉得十分枯燥, 学生做准备活动时也往往不积极, 应付了事。教师在热身时, 可以结合实际, 选择一些当前流行的街舞动作比如《江南style》里的动作, 选择的动作难度适中, 这样学生就有了极大的热情去参与热身活动。

总之, 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过程中, 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多渠道,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对体育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地学习和领会, 钻研教材, 在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下, 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形成教师“乐”教, 学生“乐”学的良性循环。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民族街小学)

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 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一句教育名言。这对于我这个刚毕业出来半年的体育教师更有深的体会。毕业出来分配在乡镇小学,这对于我在大学学到的东西还没应用到的领域,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我有信心去战胜它吗?

刚开始,学生们对于我这个新的体育老师存在有好奇心,新鲜感,但经过几个星期下来,学生们躁动不安的心便开始出现了。“老师,腿好酸啊”“老师,快点自由活动”“老师,太阳好晒啊”等等话语,我知道,这些小家伙开始没耐心了。这使得我再进行技能教学,学生们是再怎么也学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其实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的掌握,但我们作为体育教师,要引领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知道学习的是什么内容?这又回到我们的话题----兴趣。我们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所以说,兴趣也是一种动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

一,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和应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也是认识事物的起点。那我们在平常上课的时候如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大家都知道,普遍的教师都会采用响亮的哨声,洪亮的声音,还有新奇的教具教材„„这些都是老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但都处于是被动的转台,我们要把这样的被动转化了主动。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目的和意义,每节课、每一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并指出完成这个动作的关键点和难点,还有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要注意的自我保护问题,尽可能地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生从被动注意引导到主动注意上来。例如:在 “广播体操”教学的时候,扩胸运动在地面左右两边贴上黄色小脚印的图案,作为明显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反复多次练习后,学生知道出脚方向的感觉,知道在什么节拍出哪个脚,这时,就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关键词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前滚翻”教学的时候,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重点口令,来引起学生对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玩入手,使学生产生愉快感

乐趣是体育的特征之一,作为体育基本手段的运动具有“玩”的特性。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好胜性格,喜欢比较和对竞赛游戏感兴趣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运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趣味性。我对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做了这样尝试:一个班级是由队列练习和准备活动开始,然后进入单脚跳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且动作质量也差;另一个班先从游戏过渡到单脚跳教学,首先先让学生体验斗鸡游戏的乐趣,接着分析游戏,该怎么来玩,怎么能更容易是对方倒下,其实这个就是为教学内容埋下一个伏笔,然后进入学习部分,从效果看,明显比前一个班好,这是因为第二个班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被游戏吸引而注意力集中了,兴趣激发了,最后兴趣迁移,组织学习各项教材内容。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课的内容适当地设计竞赛和游戏教学,从玩入手,可以很快唤起学生热烈、高昂的欢快情绪,产生愉快的感觉,从而机型教学,使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技能,体验到学习之乐。

三、课堂变换花样,使学生保持新鲜感

兴趣心理容易激发也容易转移,它会随时空变化而变化,学生对过多地重复做同一个动作感到厌烦,喜欢新鲜感。如进行跑的练习时可安排不同变化的跑,如快跑、慢跑、变向跑、折返跑等,这样学生跑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激发在跑的过程的兴趣;在做跳跃练习时可安排单脚跳、双脚跳、兔子跳、障碍跳等;在做口令练习的时候可以插入逆反口令的简单小游戏,听到向左转,迅速作出反应向右转等等,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在保持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教材的合理搭配,使各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变换教学形式,给学生一些新异的刺激,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四、课后激励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感

体育教学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劳动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艰苦的、反复的练习过程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呢?最重要的是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不一定能认识到,也就体验不到成功感,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指导学生体验成功。如在跳远的教学中,学生完成了某个技巧动作或者动作的连贯性,而且完成得很漂亮,自己往往无法体会感觉,只有得到老师的评价后,才会知道自己完成的好或不好,有没进步。这时,老师要用赞赏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成功,及时反馈信息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刚才是怎么成功的,从而对正确的技术动作更加了解直到巩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方法很多,如一句表扬、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句“好”的话语„„都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信息反馈,做好评价总结,对于那些难以成功的学生,反复指导和加以练习,让好的同学作出示范的动作,使得他们去纠正错误动作,让他们也去体验学习成功后的乐趣,体验到有所得益,有所提高的喜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争取更大的成功。

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 篇3

一、尊重学生的主观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心理学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确定目标,目标引导行为,不符合学生需要的体育,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就缺乏内驱力,学生就不太可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已往我校举办的体育节,无论从组织、筹备、举行,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响应。我们只是强迫学生被动接受,没有探讨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参与的主角,体育节的效果就可想而知。最近三年,体育节举办前,我们都先发问卷调查表,收集学生的设想,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然后,组委会经过研究确定整个体育节各项工作计划,要求,任务等等。最后,体育节举办成能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符合学生喜好,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从最初的要找学生报名参赛,到现在的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全体发展的目标。

二、全民参与、各施其职、各尽其能

体育节应该是全员参与的盛事,才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已往我校举办的体育节,由于项目设置不合理,变成是少数人参赛,多数人观看的竞赛,多数人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会发现,在活动中给学生设置职务,分配任务,学生自然会认真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做好。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尊重”、“重视”。近三年,我们举办体育节提出“全民参与、各施其职、各尽其能”。首先,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选取好参赛项目,认真训练准备好,参与好体育活动;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竞选学校的大会组织委员、学生裁判员,发挥他们的组织才能;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大会的宣传小记者;绘画、文娱特长的学生可为班级做宣传标语等。由于,“人人有事做,个个齐动手”,整个体育节期间,体育气氛浓烈,个个都“磨刀霍霍向猪羊”。

三、项目设置要科学化和人性化

体育节是实现贯彻《国家体育煅练标准》和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把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紧密起来。真正迎合了全体学生的体育需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和竞赛成功的乐趣。所以,在项目设置上要科学化和人性化,要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的需求,爱好及运动水平。已往我校举办的体育节,只是简单地进行田径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等的少数人参赛、竞技性强的项目,学生完成任务式地参与,运动的气氛沉闷。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是“内容的选取应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以运动技能、技术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转移,强调内容的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与意识”。近三年,我们的体育节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的需求,爱好及运动水平。在项目设置上体现了科学化和人性化。在保持传统的田径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等的基础上,设置了更多的集体参与的项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游戏竞赛,如班级篮球闯关赛、跳大绳等等。由于这些项目都是学生内心需求的,学生都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做自己喜欢的事,学生异常投入,达到了我们举办体育节的目的。

四、体育节的时限要延长、保持学生的长期兴趣

心理学上认为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而个人兴趣又分为长期兴趣及短期兴趣。长期兴趣主要指兴趣的稳定程度。我们举办体育节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与意识。而大多的体育节都是进行一头半月就结束,都是短期的。往往学生刚刚培养出来的短期兴趣,在体育节结束后,又慢慢消失了,一切回归原始,谈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与意识。近三年,我校的做法是,把体育节的时限延长,把体育节分为多个的小体育周。例如,上学期举办班级广播体操、田径、乒乓球、趣味游戏等比赛,下学期举办篮球、足球、三棋、羽毛球等比赛,把学生每一个时段形成的短期兴趣,慢慢连接起来,形成长期的、持续的兴趣。我们在每个学期前就制订好整年的体育节计划,学生根据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训练、参赛,形成了长期的体育活动氛围,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与意识的目的。

五、活动的评价要多元化、以激励性为主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如果能得到他人特别是教师的认可与肯定,可以进一步坚定学习信心,激发新的学习动机,获得新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国家体育煅练标准》及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我们对活动进行评价时也要多元化。不能以比赛的结果为主要的依据,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从活动的评价方式来讲,采取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大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可从成绩、收获、情绪、合作精神等评价,大会评价可从参与度、成绩、班级建设、团队精神等评价。评选出表现优秀个人奖、成绩优异班级奖、文明班级奖、精神文明个人奖等评价。由于评价较中肯、以激励性为主,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

更新观念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篇4

体育学科是学生中学课程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因为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和成绩第一位指挥棒的影响, 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 都对体育学科不够重视。这往往导致体育课难上, 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 体育课教学长期处于一种“放羊”的上课状态, 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教育, 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即在学校学习阶段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同时, 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为现代社会的高节奏对于人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人因为工作的高度压力导致问题重重, 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得到科学的身体锻炼, 而体育课是增强学生体质, 锻炼学生体魄,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提高学生生理状态的一门学科。

由此可见, 本着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来看, 必须要重视体育学科, 重视体育课。但是如何来上好体育课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思想上重新审视体育课, 科学合理地来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新观念, 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来上好体育课。

一、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要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课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要想上好体育课, 我们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课。做为体育教师, 一方面要加强学习, 不断丰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去征服学生;另一方面, 要多研究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 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最后, 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关注学生。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 新时期的课堂,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主宰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能够较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这才是合格的体育课堂。

二、明确体育课体育教学的目的

我们很多体育教师, 都是在体育专业院校或者体育专业毕业的, 其专业能力毋庸置疑, 但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不能很好地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 有些体育项目和体育技能技巧, 完全是按照自己作为体育专业学生的标准来落实的。这往往一方面会无形之中增加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 在知识的落实过程中, 体育教师往往是通过反复的练习来使学生学会或者掌握体育技能的, 缺乏变通往往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 慢慢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厌学心理, 这对于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当前的体育课, 我们教学的目的首先是使学生学会体育锻炼, 喜欢体育锻炼, 并且能够掌握较为科学的锻炼方法, 培养一份兴趣和爱好, 从而树立重视体育锻炼的意识, 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保障。

三、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重视德育

新时期的教育就是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提高, 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因为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而导致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的严重问题。据此,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综合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三维目标的提出, 就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 就目前学生走向社会出现的问题来看, 主要还是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所以体育课堂在传递体育知识的同时, 更要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 如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意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四、分层次教学, 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要善于让不同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领略到成功的愉快。在一个班或一个运动队中, 学生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接受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 教师应该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下因材施教。以调动全班学生或全队队员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可以人与人之间略有差异, 如基础好、起点高的, 可以给他“开小灶”, 增加训练内容或训练量, 某项 (如柔韧性) 身体素质差的可适当增加这一方面的训练内容。在课堂提问时, 一些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回答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也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 则让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时, 要予以肯定、赞许或表扬;当回答不合要求时, 要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并和蔼地指出其不足之处或谬误之处, 给予适当的鼓励, 切勿过多指责和批评。让学生出来演练动作也应如此, 演练得好要予以肯定、赞许或表扬, 同时又要教导学生不能自满。对演练不成功或动作不规范者, 要和蔼地指出什么地方不够规范, 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鼓励他们增强信心, 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增强他们的信心。

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 篇5

在体育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不主动,一到操场就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对老师布置的练习内容也缺乏积极性、态度不够端正,很多同学都是应付一两下就过去了。这就对搞好体育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所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想而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促进体育教学更上一层楼。兴趣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渐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从而达到培养运动兴趣、培养运动能力的目的。

二、从学生自身的成功体验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功体验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悦的情绪感受。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精益求精”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的心理。成为促使学生进一步好学、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在小学五年级女生一分钟跳绳中,有些学生能轻松跳到165次(满分),可适当的逐步增加个数,定为170次甚至更多;也有些学生只能跳五六十次(低分),还有的.甚至不及格。可先让他定为跳60次、50次再逐渐增加,让他们都能在自己的练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对运动的兴趣。

三、自主选择、激发兴趣

主动选择带来主动学习,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学生的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独立自主地进行练习。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时,常见的练习形式是学生分成两队,面对面投掷,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快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采用选择性的练习形式,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体力强、力量大的学生,可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学生,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在二号场地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这样学生每变换以此都会有新鲜的感觉,都会产生新的兴趣。

四、设疑问难,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根据教学要求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各种方法的跳中,先讲解单脚跳的动作要领,而后提出问题:谁还能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这时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活,他们跃跃欲试,一定会想出深蹲、蛙跳、双脚交叉跳等不同的跳跃动作。学生练得积极而又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的技能,同时更好的锻炼了身体。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6

一、良好的教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的仪表、表情、语言是无声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如果老师衣着典雅,美观大方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羡慕,敬重的情感,愿意接近老师,向老师学习。反之,如果老师的衣着不齐、蓬头垢面,学生见了会产生不愉快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中上课,教学效果一般是不会好的。上课时,我以亲切自然的表情、认真而谦逊的态度、落落大方的形象在学生面前出现,这样既能消除学生拘谨抑郁的心理,又让学生从老师亲切的目光中获得了大胆扩展思维的能力与积极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学中正确运用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又兼备形象、通俗易懂、幽默等特点。在讲解动作时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性质、教学环境和学生的情绪等不同情况,灵活多变。例如当学生做快速有力的动作时,我采用短促有力的音调;当学生在做柔软性、协调性较强的动作,我采用平和,富有节奏感的音调。对本课教材重点、难点,我特别提高音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重视。这样的语言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鼓励的话语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一定形式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勇敢拼搏的精神。比如,当学生在练习中稍有好的表现时,我采用积极性语言进行表扬。如“你一定能行”“你真棒”“比上节课有明显进步”“你已经遥遥领先”等。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高涨,学生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同时,可进行男女生优势比较。男生速度、耐力,长于女生;女生的柔韧性、协调性高于男生。他们各有长处,我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他们互相竞争,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严密的组织为学生创设学习兴趣

鼓励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那么严密的组织管理,合理的队伍调动,会使所有学生跟上集体的步伐、训练的步骤,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上我适时地进行集体和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按男女生分组,但更多的时候按男女混合分组,这样对调动女生学习积极性有更大帮助。因为,男生身体素质好,并且积极、主动、活跃,可以带动女生勇敢地完成动作,并使自身练习更有积极性。而通过练习时队伍轮换调动,女生会被自然地推到练习的最前沿,使她们全力以赴,练得更加勤快。

四、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运用新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选择地安排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等易学易练的技术运动项目。如健美操或体育舞蹈,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经常补充一些学生想掌握但课本上没有涉及的新知识,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堂组织无味的体育课,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我们如果精心设计,使用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则会使学生兴趣提高,热爱体育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应该时常更新,及时淘汰陈旧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练习方法,不断创新和改进来增强体育教学的诱惑力。

五、真诚的关怀点燃兴趣之火

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自然会尊敬、亲近老师,与老师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会燃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女生因为生理特征,有时会请假,我都适当地批准,并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这样,女同学都喜欢上体育课,更加热心地上好体育课。

六、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享受体育课的乐趣

许多学生盼望上体育课,那是因为他们想“自由活动”,这是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对体育课提出的最实际的愿望。因此老师应正确理解学生“自由活动”的呼声,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但自由并不代表不上课,而是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将基础知识或基本技术进行一般性的教学,使其对初学内容有大致的掌握,在接下来的课时中采用分组自主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模仿能力,扩大学习和讨论空间,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培养,减少在集体学习时的紧张感和动作难度所带来的压力。自主练习时,我经常进行巡回辅导,适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指导,并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许多情况下都能完成任务。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合理地利用他们的这种情绪表现,有机地将教学内容揉合在他们的“自由”当中,使被动学习成为一种自主练习,完全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我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寓体育于兴趣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他们美的情操。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7

老旧的教学内容或许会令学生感到生厌, 适当地优化一下教学内容, 或许会让学生感到新鲜, 而有的时候正是这看似很不起眼的新鲜, 却会带动起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 也许以往觉得枯燥的课程, 突然间就变得具有生机了。所以说, 我们要时不时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 以便让学生们时刻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和魅力。

二、内容的趣味性

体育课内容的趣味性会吸引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 因为在平日里紧张的教学中, 学生往往都绷紧了神经, 所以说, 拥有趣味性的课堂, 是学生们所追求和向往的, 即使是平日里不喜欢体育课堂的学生, 相信在感受到了体育课的趣味性之后, 也会渐渐喜欢上体育的。

三、巧设教学情境

所谓的教学情境, 就是通过想象力, 带领学生走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在课堂中, 可以给学生假设奥运健儿们为国争光的场景, 从中使学生感动。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述运动员们奋力拼搏的故事, 从而让学生逐渐爱上体育, 更加喜欢接触体育, 从一点点小事情做起,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心中有体育, 关心体育, 从而渐渐发展到爱上体育。

四、创新教学器材

不仅仅是老旧的教学内容会使得学生感到腻烦, 老旧的教学器材也会令学生感到无趣味性, 如果有能力的话, 经常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器材, 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些新鲜的教学器材感到有趣的同时, 也能够带动学生去更主动地学习和练习, 从而达到体育课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

五、巧设游戏情境

体育课中, 游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虽然看似很随意, 但实际上却十分重要, 正是这个环节, 让学生既放松了平日里紧张的心情, 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而巧设游戏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就好比童年时期, 你可能会玩过“大灰狼追小白兔”, 但是如果没有了这个“大灰狼追小白兔”这一情境, 那么, 很可能孩子们就不愿意玩这种简单的“你追我跑”的游戏了。所以说, 同理, 巧设游戏情境不仅仅对于这些游戏非常重要, 同样的, 巧设游戏情境对于体育课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说, 我们不仅仅要巧设教学情境, 也要巧设游戏情境。

六、融洽的师生关系

除了上述几点能够让我们的体育课变得更加有生机, 更加充满乐趣, 对融洽的师生关系, 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那么以上几点即使都做到了, 但是却不能够保证我们的学生培养出体育的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可以说, 很多学生正是由于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喜欢一门课程的, 而不融洽的师生关系, 显然会毁掉一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之中的印象。所以说,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将师生关系处理好, 才更有可能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程, 从而培养出兴趣。

七、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如果说, 过去是以老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的话, 那么实在会让学生感到一种压抑的气氛, 如果说我们能够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导作用的话, 那么无疑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做主人的感觉, 所以学生会更加重视体育课的, 而且学生也会更加喜欢体育课, 而对体育课充满兴趣。所以说, 重视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虽然看似简单, 但实际上却非常的重要, 所以说, 我们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在高中体育课的兴趣的话, 那么就要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浅析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8

一、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

1. 对体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总体上来看, 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刻, 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许多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 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只不过跑跑跳跳, 玩玩而已, 没有什么可学的, 身体锻炼和不锻炼效果差不多。基于这些片面想法, 学生难以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生及老师的自身原因。

部分学生由于体质弱, 运动基础差;且又怕苦、怕累、怕脏;甚至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丧失了学习体育的信心。有些体育老师教学方法不科学;缺乏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讲解和准确优美轻巧熟练的示范动作。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3. 教学内容陈旧、重复、形式单一。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简单, 缺乏新意, 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锻炼激情, 致使学生感到体育课索然无味, 毫无兴趣可言。

鉴于以上的种种原因, 体育只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活动才能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二、体育兴趣的培养

1. 提高认识, 加强教育,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近年来, 我校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的体育活动, 以校春季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以及教师球类比赛为主线, 融小型的体育比赛, 讲解体育卫生知识及奥运知识于一体,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使同学们不断地从中汲取知识, 锻炼身体, 积极营造了体育与文化于一体的氛围, 使学生在这良好的体育氛围中, 加强对体育的认识、理解,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体育与社会, 体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性,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2. 积极引导,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在认识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往往以各自的需要为出发点, 完全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的不同, 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和练习兴趣也就显然不同。所以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既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 还要把身体锻炼、文化学习及与人类生存、生产等活动联系起来,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强身健体以及对人类生存、生活、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运用游戏, 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用游戏衔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合理地运用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并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 能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与教学中,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如:“立定跳远”的内容, 小学生初做会觉得有意思, 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 有些乏味, 不再吸引他们。为此, 把内容改为游戏“跳房子”, 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 让他们来设置不同场地, 再进行练习比赛, 学生的学习兴趣立码浓厚起来。

4. 制定适宜目标, 学生易获得成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 在学习新的练习时, 每个同学表现不同, 有的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想练, 但不表现出来;还有少数学生担心完成不了动作不愿意练。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到, 即使是不愿意练的学生, 虽然他们看起来像逃避练习, 但其内心深处肯定也在想"我要是能同大家一样去完成动作那该多好啊!"。所以学生在求知欲望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进步时, 教师要及时肯定、倍加关心。

5. 及时表扬鼓励, 激发体育兴趣。

当学生完成某一个动作时, 教师应给予表扬。当学生动作不够好时, 教师不能责备、讽刺学生, 而应加以鼓励。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 消除消极情绪, 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效果与反思

在教学中始终从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做起, 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并注重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师的语言, 同时又通过课外活动的途径,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形成全面锻炼、全面提高的教学新模式, 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到快乐,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总之,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要大胆的进行教学改革, 优化体育教学过程。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 不断创新, 积极进取,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不懈地努力。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也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因此,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方面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因, 以及针对这些因素就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探讨。

小学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9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让学生感兴趣

常言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精心设置课程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方方法, 寓教于乐, 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学四年级体育课, 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 将一组过桩、独木桥、爬竿、过软梯等和武术中的拳术、棍术组合起来, 编成“上花果山”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唱边模仿, 使学生在想象中既学会了动作, 又体验了克服困难的精神, 师生关系和睦, 教学充满乐趣。又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 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 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

如笔者执教四年级的“跳大绳、跳小绳”这节课时就采用了一些适宜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兴趣爱好, 其教学步骤为:

(1) 设问质疑。如, “你能找到几种跳绳的方法?你会几种方法跳绳?”通过设问质疑, 首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又可以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 启发引导。手摇绳和脚的跳起有什么关系?引导进一步加深对动作技术的掌握, 达到动作协调。让学生感悟跳动的频率和摇绳的快慢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3) 示范引领。通过规范动作的引领, 让学生体会运动的美感, 体会运动带给自身的美好感受。

(4) 及时反馈评价。最后让学生学着总结, 归纳跳绳这一技术动作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及自己如何解决跳绳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 让学生体会如何去评价一件事和一个人。

二、转换角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打造学校教育特色,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学会转换角色, 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 在学习中让他们体会自主学习、自我发挥、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 不仅在动作和技能方面得到学习, 同时也获得结果的过程, 从而来改进自己的技能。如在一次立定跳远游戏比赛中, 我将学生分成四个队, 纵队排列在起跳线后, 游戏开始, 各队第一个队员试跳, 按成绩评出第一轮的第一名, 然后第二个队员试跳, 按成绩评出第二轮的第一名, 依次进行, 最后以第一名多的队为胜, 通过本案例的游戏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 获得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和竞争能力, 显示出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等,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并且“喜欢学”, 在学习中, 教师可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等教材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能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承受者, 让他们在学会动作的过程中, 看到自己进步,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教师的主导作用, 还在于教师善于选择合适的教法手段和教学步骤,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应当敢于改革旧的教学模式, 重视因材施教, 教法灵活多样, 这样才能使教者得心应手, 学者心情愉快。

四、重视激励的作用

21世纪教材教学中, 笔者通过语言的激励, 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激励的途径是:

(一) 教师激励

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思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真正调动学生练习的自觉性, 根据儿童勇于竞争、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在练习前应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增强学生练习的自信心。

(二) 自我激励

除了教师的语言激励外, 还应强调学生给自己鼓励, 为自己下达积极的暗示词——“我行”“我最棒”, 边说边做动作。

(三) 学生相互激励

一个班级即是一个集体, 应营造一种相互语言激励、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 能有效地排除彼此间消极情绪的干扰, 化消极为积极, 并付诸于练习中。如互相激励言词“加油”“坚持”“你真棒”等, 并予掌声加油鼓励。教师对其激励的言语, 对学生的帮助与肯定, 能使其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与提高, 及时发现不足, 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和上进心。

教师的激励语言应准确具体, 使学生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确定新的努力目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 坚持下去会形成良好的循环, 使学生在发展中感受到, 教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注、期待、信任、鼓舞。

总之, 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 与之朝夕相处的教师发挥着巨大的师表作用。根据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去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不只是几堂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体育教育者刻苦努力, 不断钻研, 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 把中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让他们热爱体育, 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洪恩红.《谈激励在长跑教学中的作用》.中国学校体育.1999-05-30.

[2].杨明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林区教学.2010-08-20.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篇10

然而, 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中, 还存在着许多与“人的终身发展”不和谐的因素, 最突出地体现为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淡薄, 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学生喜欢活动, 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现在的学生好动, 吵闹起来追追跑跑, 不亦乐乎, 一旦到了体育课上却没了劲, 或者自己搞点活动还有点劲, 一到体育课上对规定的练习, 就没有了积极性。二是除了几个足球迷外, 真正能参与到日常体育活动中的所占的比例很小, 而且, 即使是足球迷, 可能也只停留在电视观看上, 对球星、球赛虽可以作肤浅的评头论足, 自己却不会去参与, 也难以有欣赏品位。三是把体育当作一种被动的不得不做的任务与负担。如果没有考试, 可能连最起码的活动也不乐意, 一旦出了校门, 可能就不再对体育有什么兴趣。有这种应试的观念在, 就是在学校也难以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 难以有欣赏体育活动与欣赏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四是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认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考高分上大学寄予厚望, 而非高考科目的体育认为可有可无,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是浪费时间, 殊不知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 提高学习效率。另外, 受“应试教育”影响, 教师作业布置量非常大,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使学生无法抽身于体育锻炼, 也就谈不上兴趣培养。鉴于以上认识, 我们当今的学校体育, 应着力培育学生的体育兴趣。下面结合日常体育教学的一些尝试, 谈谈体育兴其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 多方激励,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升入高中后, 都有一种新鲜感, 在各方面都有一种“重新做人”的感觉。高中的体育课是怎么样的, 苦不苦, 有趣没有趣, 这些都是他们关注的。而在以往的教学中, 不少教师怕学生不听话, 第一堂课总是板着脸讲体育课的规矩, 不准这样, 不准那样, 学生听听高中的体育课不过就是多年来“领教”过的东西, 心理上就有了抵触情绪, 这样要想培养兴趣是困难的。

针对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 在高中体育教育起始中, 想方设法使学生对体育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意义是深远的。

1.1 名人激励

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和辉煌成绩以及轶闻趣事, 如篮球明星美国的乔丹、奥尼尔、足球明星巴西的罗纳尔多、英格兰的欧文、贝克汉姆。特别向学生介绍运会冠军的辉煌成绩和他们为国争冠的奋斗足迹, 如乒乓名将邓亚萍, 跳水名将伏明霞、田亮、熊倪, 举重冠军我省运动员占旭刚, 以及我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得主徐海峰等等。

1.2 健身佳话

利用自己学校身边经常参加锻炼的生动事例鼓励学生, 如我校的一位后勤师傅, 每年坚持冬泳, 精力充沛, 身体强壮, 生活愉快。此外,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方面的事例, 如一些大学教授, 科学家英年早逝的现象, 树立练好身体为社会做出自己更多贡献的理想。只有自己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 更好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身心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这样把体育锻炼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并能长时间的保持这种兴趣。

1.3 体坛兴趣

通过对体坛趣事了解, 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六十九年前刘长春一人独闯奥运会, 到新中国体育健儿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擎起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空, 到二十五年前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一枪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1.4 未来体育

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人的自身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身心健康是人们的第一需要, 未来体育将以健身和休闲体育为主要内容。未来社会一方面竞争日趋激励, 在工作中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脑力和体力;另一方面随着双休日和各种假期的争多, 休闲时间也不断增加。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人们的一种需要, 也将是一种时尚。有鉴于此, 我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中, 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 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

2 多维改革, 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

2.1 精心备课, 改变教师形象

既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 有严格要求但平易近人,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觉得体育教师有学问, 懂技术、会指导。对体育的接收往往从对教师的接收开始。所以要求体育教师一开始就要以亲切自然的表情、认真而谦虚的态度, 体态端正、衣着整洁、落落大方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用热情洋溢的语调向学生问好。在教学中教师讲解要简洁, 语言精炼, 吐字清楚, 声音洪亮;根据教材情况可变一些通俗、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口诀等;教师的指导语, 一要准确, 说中要害;二要用积极性语言, 挖掘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赞许、肯定。同时还要善待包容每一位学生, 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 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工作中, 对学生多一点沟通与交往, 少一点架子与对立;多一点肯定与鼓励, 少一点轻视与批评;多一点疏导与宽容, 少一点禁令与责罚。在学生练习中发现错误, 耐心指导, 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 融洽师生之间关系是改变教师形象的基础。

2.2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参加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还需要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的任何方法如果常年不变, 不管一开始有多大吸引力, 到后来肯定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早在耐久跑教学时如果让学生经常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单调乏味的跑, 学生练习几次后就会产压抑情绪, 从此对耐久跑丧失兴趣。所以在耐久跑教学中可采用穿插图形跑,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越野跑, 走跑交替, 有条件还可以采用定向运动方式进行耐久跑练习等。在教学中经常变换教学方法, 使学生觉得意犹未尽;在众多的教学手段变换中, 游戏和教学比赛时经常采用, 并且应用面广。

2.3 精心设计活动过程, 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有了能力, 会有成功的享受, 就会乐意参与, 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3 多方合作, 确保兴趣培养的顺利进行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靠体育教师“独家经营”,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效果不好, 能依靠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那么肯定事半功倍。

3.1 在学校有关方面的配合与合作

体育兴趣培养, 需要有一个体育文化氛围, 在创设校园体育分为过程中, 有些工作不是体育教师力所能及, 要争取学校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如得到政教处配合, 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每天播放体育新闻, 定期播放体育专题节目。每年开展文化体育艺术周活动, 在活动中, 组织各类体育比赛, 体育辩论赛, 开设体育讲座, 安排体育欣赏, 扩大学生参与范围。我们每年与各年级组织配合, 开展各种小型体育竞赛, 如班机跳绳比赛, 拔河比赛和年级球类联赛等。

3.2 与班主任和其他文化课教师的配合与合作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一般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 对学生具有较大影响力, 班主任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也会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11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慢于形象思维。在教学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暗示他,教师要编一些顺口溜或儿歌的形式来讲解动作,例如“前后滚翻”教学时,学生不容易掌握滚动的动作要领,可以拿几个小球、小木块和呼啦圈让学生亲自动手,看哪个滚动比较容易,为什么?学生一比较就明白了,原来小球和呼啦圈是圆形的,容易滚动,木块是方的不易滚动。人是长的要想滚动就必须把身体缩成圆球,才能像球一样滚动,学生通过形象的观察再结合自身滚动的经验就容易得出结果。又如前滚翻让学生学会顺口溜:“一蹬、二伸、三低头,团身滚动似皮球。”学生既记住了顺口溜,又按照儿歌里指出的顺序,很快掌握了动作。

给学生上体育课时,要新颖,而且变化多样,如果长期使用一些器材,没有太多的变化,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器材的变化、对比要鲜明,让学生产生好奇积极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上这节课,积极性也就容易调动起来。比如,在跑步训练时,若只沿着操场跑,学生一会儿就感到累,如果改用在场地上画图形和摆放实物:实心球、标志杆、小垫子等;在地上画线作“独木桥”分别用不同的名字代替,学生就有了新鲜感,也就没有累的感觉。

音体不分家,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舞蹈是用动作表现人体美的艺术,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才协调完美。体育教学也要有音乐、也可根据歌词内容來编动作,活泼有趣。例如队列练习踏步走教学,播放精神饱满、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活动,动作整齐、情趣盎然。既学会了动作,又陶冶了情操。

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构成的体育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深受儿童的喜爱,在游戏教学中不断变换游戏方法,学生每做一次就有一种新感觉。例如跳绳仿竹竿操游戏5个同学一组,分8组,两个人先拽两根跳绳其中三个在中间跳,交叉变换跳绳动作,这样同学们的兴趣就激发出来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情绪也调动起来了。

总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感受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掌握动作技术;同时思维受到启迪、智力得到开发,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课中玩得痛快、学得认真。再者,情趣教学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各种各样的思想自然流露出来,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关心他人、互相帮助、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热爱劳动。

培养体育兴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篇12

1. 掌握好课堂节奏, 调整课堂气氛, 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诱发学生的热情。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 只有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 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 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 才会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相反, 单调古板的方式、方法, 只会降低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 抓住他们心理特征进行备课, 使教材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都新鲜活泼, 这样学生就会精神振奋, 生龙活虎。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否则, 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尊感。

由于体育课的时间、场地、内容的限制, 尤其在练习过程中不宜经常停下来讲述, 所以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 并使其了解所学的内容、目的、任务,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并不失时机, 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说话态度要诚恳, 要以理服人, 不要以势压人。要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 调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当学生练习成功时, 要及时给予表扬, 失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 不能用讽刺挖苦、偏激的语言伤害学生, 否则, 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 反而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3. 利用游戏与竞赛, 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一直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见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 它更是成了专家、学者及教师讨论与思考的热门话题。虽然看法不一、建议众多, 但就体育游戏的“取”、“舍”问题, 还是达成了共识:合理选择与运用体育游戏, 确实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课堂教学中, 适当穿插游戏内容还是很有必要的, 体育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 对游戏原有的方法、思维、规则等作出适当调整或改变, 使其更具特殊魅力, 真正达到服务教学之目的。

就其效果而言, 游戏与竞赛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学生的喜爱, 尤其青少年学生求知欲旺盛, 求胜心切, 喜欢被人鼓励和表扬。根据这些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可多设计带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活动, 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 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4. 让学生通过享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兴趣的产生, 实际上是学生内在动力的体现, 是随着学生自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心体验而逐渐产生的, 学生往往希望有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学习情境, 倘若教师制订的学习计划超出其能力太多, 学生就会畏难, 根本无兴趣可言, 如果学习目标与其能力相符, 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 学生就会享受到由自己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 这种积极的体验,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种内心成的功喜悦和体验积累就会逐渐定型为对体育的兴趣。

5. 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亲和感。

实践证明, 在体育教学中, 有些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 是从对体育教师的不信任开始的。新课程改变了体育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 从过去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同伴。教师放下了架子, 让学生有了一种平等感、亲切感, 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如在许多游戏教学内容中, 体育教师不只是组织学生练习, 而是全身心地参与其中, 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知识的乐趣, 共同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整个课堂, 教师与学生交融在一起, 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因此, 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关心学生, 热爱学生, 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自然会尊敬、拥戴老师。这样, 师生相互信任, 相互吸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就会培养出融洽的师生情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6.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

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格、性别、爱好特长, 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要求, 尽量安排应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 兼具娱乐性和生活性的内容, 使学生在体验体育娱乐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练习, 尽可能让学生自主确定锻炼目标, 自主选择锻炼内容, 自己组织锻炼, 以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从而产生对体育的兴趣。

7. 从学生的健康需要出发,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通过体育课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该项运动的的技巧, 并不断地尝试成功的喜悦, 通过长时间的学习, 培养自己的体育素养和创新能力。此外, 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的体育爱好、技术特长, 要加以引导培养, 以此来促进教学, 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 使我们受益匪浅, 好象在体育的汪洋大海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总之,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通过教学实验, 教师、教材、教案, 学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综合性,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学习规律, 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对学习体育的兴趣,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需要, 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关注个体差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新课程理念, 达到培养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曲宗湖, 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工作要务下一篇:趣味足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