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的兴趣培养(共12篇)
小学体育的兴趣培养 篇1
兴趣,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 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教学实践中,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 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究, 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让学生感兴趣
常言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精心设置课程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方方法, 寓教于乐, 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学四年级体育课, 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 将一组过桩、独木桥、爬竿、过软梯等和武术中的拳术、棍术组合起来, 编成“上花果山”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唱边模仿, 使学生在想象中既学会了动作, 又体验了克服困难的精神, 师生关系和睦, 教学充满乐趣。又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 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 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
如笔者执教四年级的“跳大绳、跳小绳”这节课时就采用了一些适宜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兴趣爱好, 其教学步骤为:
(1) 设问质疑。如, “你能找到几种跳绳的方法?你会几种方法跳绳?”通过设问质疑, 首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又可以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 启发引导。手摇绳和脚的跳起有什么关系?引导进一步加深对动作技术的掌握, 达到动作协调。让学生感悟跳动的频率和摇绳的快慢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3) 示范引领。通过规范动作的引领, 让学生体会运动的美感, 体会运动带给自身的美好感受。
(4) 及时反馈评价。最后让学生学着总结, 归纳跳绳这一技术动作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及自己如何解决跳绳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 让学生体会如何去评价一件事和一个人。
二、转换角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打造学校教育特色,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学会转换角色, 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 在学习中让他们体会自主学习、自我发挥、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 不仅在动作和技能方面得到学习, 同时也获得结果的过程, 从而来改进自己的技能。如在一次立定跳远游戏比赛中, 我将学生分成四个队, 纵队排列在起跳线后, 游戏开始, 各队第一个队员试跳, 按成绩评出第一轮的第一名, 然后第二个队员试跳, 按成绩评出第二轮的第一名, 依次进行, 最后以第一名多的队为胜, 通过本案例的游戏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 获得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和竞争能力, 显示出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等,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并且“喜欢学”, 在学习中, 教师可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等教材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能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承受者, 让他们在学会动作的过程中, 看到自己进步,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教师的主导作用, 还在于教师善于选择合适的教法手段和教学步骤,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应当敢于改革旧的教学模式, 重视因材施教, 教法灵活多样, 这样才能使教者得心应手, 学者心情愉快。
四、重视激励的作用
21世纪教材教学中, 笔者通过语言的激励, 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激励的途径是:
(一) 教师激励
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思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真正调动学生练习的自觉性, 根据儿童勇于竞争、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在练习前应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增强学生练习的自信心。
(二) 自我激励
除了教师的语言激励外, 还应强调学生给自己鼓励, 为自己下达积极的暗示词——“我行”“我最棒”, 边说边做动作。
(三) 学生相互激励
一个班级即是一个集体, 应营造一种相互语言激励、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 能有效地排除彼此间消极情绪的干扰, 化消极为积极, 并付诸于练习中。如互相激励言词“加油”“坚持”“你真棒”等, 并予掌声加油鼓励。教师对其激励的言语, 对学生的帮助与肯定, 能使其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与提高, 及时发现不足, 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和上进心。
教师的激励语言应准确具体, 使学生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确定新的努力目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 坚持下去会形成良好的循环, 使学生在发展中感受到, 教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注、期待、信任、鼓舞。
总之, 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 与之朝夕相处的教师发挥着巨大的师表作用。根据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去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不只是几堂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体育教育者刻苦努力, 不断钻研, 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 把中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让他们热爱体育, 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洪恩红.《谈激励在长跑教学中的作用》.中国学校体育.1999-05-30.
[2].杨明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林区教学.2010-08-20.
[3].郭计增.《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教育教学论坛.2010-01-05.
小学体育的兴趣培养 篇2
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兴趣培养的研究
曹伟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小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选用体育教材,改变组织教法和增加体育游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探讨如何改善小学生对篮球运动教学产生的消极心理,培养小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整体的篮球技术水平。【关键词】体育兴趣;培养;组织教法;体育游戏。1.前言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他们能控制自己不泄气、不分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所以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因此怎样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是致关重要。在篮球教学中体育兴趣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对篮球的兴趣爱好,我们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不单单只限于动作技术的教学,我们要在室外课堂的教学中,加以篮球规则的讲解。采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增加小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这样才可以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篮球的学习中来,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挖掘这些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现化心理研究告诉我们智慧产生于行动。让学生主动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设计徒手操或游戏内容,上课时分组做准备活动,可以发展学生们设计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大家练习的兴趣也很浓厚,有的组做游戏、有的组花样跑、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上课的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也很好。再如在复习课的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探索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以及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精神都得到培养。个性也得到了发展。小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
2.1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在这段时期,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 增期。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肌肉随着骨 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心肺迅速增大,特别是心肺容积和血管容积、以及肺活量,都较出生时增长了近一倍。由于心肺容积增大,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骨骼、肌肉成长尚未健全,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总的来说,从生理机质上看,他们与 成年人相比仍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的。
2.2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具有半少年半儿 童的心理特征,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又不乏对成人的依赖性,既开始产生一定的自觉性,又在不自觉中仍时 时表露其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这几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思想还不稳定、不成熟,所以,虽然模仿力极强,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 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兴趣培养的研究
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体育课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 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3 教学中篮球兴趣的培养的研究 3.1 提高体育兴趣的重要性
3.1.1兴趣。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体育兴趣是体育行为的基础,学生一旦产生了强烈的体育兴趣,他就会为体育轰动而乐此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体育兴趣,就不需要教师去督促他们练习。体育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3.1.2体育教学。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它是作为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3.1.3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同其它文化课一样体育教学也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更具体目标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学校体育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而体育课却有各种类型的课,应根据各种类型课的特点与任务要求进行组织上课。具体衡量一堂课的质量,总的应从这次课的类型与具体课的任务考虑,而评定整个体育课的质量,却离不开学校体育课在整个学校体育中所占的地位作用这个大前提,因此确定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首先,就应明确学校体育课在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或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建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再具体深入研究学校体育课的上法。
3.2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篮球兴趣
3.2.1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师本身应该提高篮球运动知识和技术水平,应不断的自身的知识视野和运动技能,在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准确、熟练、完美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诙谐的讲解,让学生建立起动作美得概念从而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如:运球突破时像“离弦之箭”快速敏捷,原地运球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这种语言可以发张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的遐想世界,而这种快乐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其次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发展个性的教育。在实践中结合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谈运动的价值,谈不同的运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习的动机,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3.2.2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自我认识。小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极其匮乏,他们往往觉得篮球运动就是随便打打玩玩,不会打也无所谓。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现阶段的生理及生理特点,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各种篮球视频向学生宣传篮球的基本知识,也可以经常的向学生们介绍各个名人从事篮球运动的故事。通过榜样的德作用提高学生的自身认识,激发进取心,培养学习篮球的兴趣。另外小学生处于少儿阶段,对学习的信心不足;信心是成功的基础和学习的动力。小学生喜欢篮球,但在刚接触篮球时缺乏竞争愿望和必胜的信心,对待自信心差的学生要多突出游戏的特点,并结合少儿学生的特点,从游戏入手激发兴趣,突出项目特点形成训练合力,挖掘隐形内涵提高教育效果,通过游戏可以把简单的篮球基本技术和
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兴趣培养的研究
战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3.2.3教学方法的创新。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与一般的游戏有点区别,是从游戏中派生和发展而来的一个分支,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的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一种游戏。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体育煅炼方法。具有煅炼身体、富于娱乐、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体育游戏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篮球基本功练习单调乏味,尤其是熟悉球性和各种脚步移动等练习更是如此。但是,正是由于篮球技术的多样性,使我们在日常训练中的单个技术动作往往可以演变为多种训练形式,并且小学生活泼好动, 敏感性较强,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这对调动学生的求新心理和练习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训练中要不断地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符合他们的心里特征。
(1)各种形式的运球练习。例如,在熟习球性练习中,除采用多样性运球手法。如,用布将眼睛蒙起来原地运球或者用双手同时运两个球(两手动作相同或不同)练习;每人一球抢打或者追逐;几何图形运球追逐跑;限定范围内运球拍打其他人的球等。还可根据队员掌握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难度,如待学生这些练习基本熟悉后要求队员在往返折返跑运球返回时用左手等。这些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而且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训练的质量。同一个技术动作有多种训练手段,每一种手段的作用都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认真总结各种训练手段的优缺,根据训练内容和对象的实际情况,多法结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游戏和比赛。传统的训练方法对于队员掌握篮球的各项技术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队员对所练习的动作兴趣不高或者根本没有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如练习一个动作反反复复,队员即便对篮球有一定兴趣,对这样的训练也会失去兴趣,结果造成了队员都按自己的意愿三三两俩的“玩”起了篮球。通过游戏和比赛,使学生体会到快乐的同时,逐渐发现自身基本技术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篮球学习和练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练习各种脚步和身体素质练习时,为防止学生感到枯躁,兴奋性下降,影响练习效果,都可以采用游戏或比赛方法,来调整练习中产生的抑制心理。如躲闪追逐、曲线追逐、“贴烧饼”、推小车、侧身跑接力比赛等,不仅活跃了训练气氛,而且很易激发练习兴趣,保证训练质量。
3.2.4游戏和比赛训练时需要注意问题。
(1)、适当增减游戏和比赛的难度。一般小学生初学比赛时,比较容易出现带球走、两次运球等违例现象,可“视而不见”,不给学生讲太多的规则的目的就是不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游戏和比赛氛围。随着学生的能力逐渐提高后,再适当增加规则的难度和比赛质量。
(2)在比赛中增强对防守意识的培养。在最初组织教学比赛时,学生们都不知道如何去防守或者根本不敢去防守。如果单独将防守技术拿出来练习,起不到什么直观的效果。所以可以在“实战”中进行边学边练。如,教练可带领相对较弱的一方,在游戏或者比赛中积极地防守、抢断。这时教练要不断的给队员示范和启发,只要队员们都能模仿起来,这样就达到了训练的效果。虽然防守的动作和姿势不是非常正规,但是提高提高了双方防守的积极性,比赛也更加激烈。
(3)从比赛中找信心,培养群体作风和合作意识。小学高段学生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队员的个人技术也是参次不齐。组织队员实力强、个子高的队员一组,往往其他队员都不敢和他们比赛。所以教练可以经常亲自参与到弱队的比赛中,一有机会就给队员创造投篮机会,鼓励她们勇敢去投篮,去拼抢。有时候她们偶尔投中一两个就很兴奋,就这样诱导学生多投篮,多进攻,多防守。有时候弱队还能战胜强队,队员的训练的积极性就提高了许多。3.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兴趣培养的研究
3.3.1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让让学生对篮球产生情感;当学生得到教练对篮球兴趣的培养和耐心的指导后,学生对篮球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较好地进行篮球实践。但更深层的对篮球的认识、理解、实践则仍需教练进一步的培养,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爱好,这便是激趣与善学的升华—爱学过程。“爱学”就是要使学生对篮球产生情感。而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当教练把这种情感带到训练场上时,学生从练习中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诚挚的爱后,他们就会从内心得到鼓舞,感到欣慰,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逐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小学篮球课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过于单一,方法较少,娱乐性、游戏性较差,没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于程序化和传统的训练方式,并不能充分发挥小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只有通过教练员通俗易懂的讲解、简单实用的技术教学、趣味性的游戏或者比赛才能有效发展队员对篮球的兴趣和比赛的能力。并且想要培养好学生的兴趣需要学校的积极重视,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建立体育兴趣,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和篮球运动中享受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美育素质。4.2 建议
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只强调体育教学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而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是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能力同兴趣、爱好和习惯的。人的某种活动联系表现在活动中。能力同兴趣、爱好、习惯上虽有上述的共同点互相联系,但仍有严格的区别,且不能相互代替。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 篇3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反之,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的话,上课时候注意力就会分散,更谈不上主动积极地锻炼了。因此,对于小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下面结合自己几年在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来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童心较重,主要表现为爱玩、好动,好奇心较强。教师如果想要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能坚持以往的教学观念,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那些教学水平高、性格和蔼可亲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很多小学生都是因为喜欢某个教师,就会喜欢教师所带的课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多关心学生,在评价学生时多给予一些鼓励和支持,少说一些侮辱性的语言,少一些批评,这样才更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小学生的配合,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二、合理布置场地器材,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
体育教学场地就是小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主要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布置场地器材,使整个场地看起来赏心悦目,就会让小学生更加觉得有新鲜感,更有兴趣参与体育课。比如,障碍跑教学中,可以用垫子铺成“沙滩”进行滚“沙滩”运动,用跳箱摆成一座“高山”进行过“山峰”运动,采用栏架布置成一个“山洞”进行钻“山洞”运动,这些游戏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体质,陶冶小学生的身心。其次,教师也可以将器材实现一材多用,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练习情趣。比如,进行跳绳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跳绳绕成一个绳球进行掷远练习,也可将跳绳作为小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的器材。将器材一材多用,不仅有利于提高体育练习的密度,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可以将队伍布置成三角形、扇形、圆形以及方形等多种形状,经过这种小细节变化,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三、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为小学生树立榜样
在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由教师一个人主观地安排体育训练活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也难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角色,使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小学生示范正确的体育动作,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学习方法,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崇拜的一些英雄或者明星,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向小学生讲解体育明星的成名故事,比如奥运冠军孙杨每天刻苦练习游泳的鼓励,科比每天进行篮球训练的故事,贝克汉姆每天练习足球的故事等,这些励志的体育明星故事会感染小学生,在小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努力的榜样。体育教师平时也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成为小学生的榜样,让小学生学习最规范、标准的动作。
四、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多任何事情保持热情和爱好的时间有限,所以,很多小学生对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的重复训练不感兴趣,甚至厌烦。怎样才能让他们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又兴趣浓厚呢?除了运用游戏外,教师还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各种实物教学或情境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不断有新的尝试,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以走步训练来说,相对单纯的规范化走路学生缺乏热情,练习时他们的精神集中度不高,而且很快就会散漫下来。如果采用听音乐走,不仅会增强学生走路的节奏感,还能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还需要不断变换走路的形式,诸如加动作的走、拍手走等,以不断强化其训练热情。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比较强的,因此,可以把训练项目变换成竞争性活动,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大训练的强度、趣味性和持久性。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游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吸引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比如,进行快速跑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变换不同的姿势练习快速跑,包括背向跑、接力跑、叫号跑、下蹲跑以及让距跑等,还可以采用“双人三腿跑”的练习形式,这样不仅不会让小学生觉得那么枯燥、乏味,还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小学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不停更改游戏规则,或者更改游戏难度,这样可以使小学生觉得体育游戏变化多样,富有趣味性、挑战性、新颖性,更乐于参与体育运动游戏,提高体育锻炼效率。
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愉悦心情和满足感主要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然而,对于体质、基础、技能掌握状况、兴趣爱好等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学生个体来说,都按照相同的课程标准和任务目标统一要求,按照同样的训练方法严格训练,必然导致一部分同学每每不能达标,经常性的失败在所难免,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丧失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不愿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情况,并根据他们的体质和水平特点,为其量身制作任务目标,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充分体验成功和进步,逐步培养体育后进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特长,努力使他们的更加自信、特长得以发现和培养。
小学体育课兴趣的培养 篇4
一、体育教师本身的榜样示范引导
作为体育老师, 你的言行举止, 你的精气神必须给学生以榜样示范作用, 让小学生佩服你, 崇拜你, 死心塌地的想学习你。这样我们体育课上培养激发小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目的就初见成效。比如上一节《跨栏》的体育课, 体育老师要示范“抬、伸、压”“蹬、展、拉”的动作, 如果你的动作舒展, 明晰, 过栏动作连续, 精湛娴熟, 这样你的榜样示范作用就显露无疑, 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尝试欲望。激发这种尝试的兴趣, 这力量之一便是老师高水平的榜样示范引导带来的。在体育老师的激励下, 学生们也纷纷不畏艰难, 勇敢地跨过了一个又一个栏架, 并且还勇敢地向高度挑战, 即使失败, 即使摔倒, 也没有影响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练习, 反而越战越勇。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这就是高水平体育老师的榜样的引导。
一个优秀的体育老师, 不仅应该有良好的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 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储备, 只有这样, 才能以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
二、创设宽松、活跃、向上的体育课堂
体育课要想有宽松活跃向上的氛围开课很重要, 目前基本都是整队、练习走步、跑步等方法单调枯燥。我根据教材内容, 编一些韵律操, 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一定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我在上三年级身体素质练习课《立定跳远》时, 我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开始部分也是以各种身体素质练习为主, 但是我配合各种音乐, 有《大家一起来》、《向前冲》等, 学生有节奏的跟着音乐做各种动作, 从而达到练习目的。学习立定跳远新课部分, 我让学生猜谜语:自然界中有一种小动物生活在水中, 是农民伯伯的朋友, 猜猜是啥?小学生猜出是青蛙后我让学生模仿青蛙跳, 分组练习讨论出青蛙跳的动作。这样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肯定大幅度提高, 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肯定高涨, 而我则通过模仿青蛙跳, 进一步纠正讲解细化出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最后让学生在游戏中消化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这样比你直接告诉怎么跳, 然后就让学生练习效果要好多了, 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发培养出来了, 最后总结出动作要领:预备摆动、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动作要协调, 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身体跳得更远。
总之, 体育课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就是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本节课活动中, 让他们形成体育课上“有兴趣、爱参与、想学习、要锻炼、能做好”的体系我们体育教师就成功了!一节宽松活跃的体育课堂肯定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和提高, 让个性飞扬, 让花朵都在体育课堂上绽放。
三、游戏内容要丰富多彩
心里学研究证明, 小学生的课堂集中注意力很短暂, 40分钟的课堂大概就20分钟注意力特集中。剩下的时间体育老师必须、合理、准确、精巧。多种形式的设计本节课体育教学内容的游戏, 这样小学生才能积极的锻炼身体, 积极的参与运动之中, 积极的去掌握消化学习的各种运动技能, 真正达到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激发和培养运动兴趣, 在游戏中锻炼运动技能与技巧, 进而熟练掌握并运用于学习生活中。这样就达到了体育课的目标和价值, 让每个人都参与运动, 发展体能, 掌握技能, 增强体质, 形成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甚至将来的工作中。比如《脚弓内侧踢球》这一课的游戏, 不要单一的让二人对踢, 可以设计保龄球啦, 攻克堡垒等游戏分组进行也是二人一组或四人一组进行, 这样的效果比单一的对着用脚弓踢好多了!
俗话说, “啥东西老吃都腻味”。设计的游戏要让学生从头到脚全身每一个部位都得到锻炼, 跑、跳、投等技巧都得到开发, 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目的!
四、感悟成功, 个性飞扬
小学生无论学习什么只要他取得成功了, 他的内心是骄傲的、是兴奋地、是渴望被其他同学羡慕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心里特点, 不断地鼓励和激发每一个人, 充分发挥潜能, 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不能一视同仁。个体有差异, 体育教师要合理对待每一个小学生的练习效果和运动成绩。让每个孩子自己都觉得我是最棒的, 我还能有更大的进步!
总之, 我们在一线的体育教师们应该以新课标为教学理念, 努力探索好的的教学方法, 大胆的进行创新, 让体育课成为学生真正爱上的课, 真正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终身受益。
五、体育课的评价方式
小学体育的兴趣培养 篇5
摘要:保持强烈的兴趣和热情, 才能不断驱使小学生加入到体育知识学习以及体育游戏运动当中, 有效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 不断磨练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基于此情况, 本文首先简单论述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接着立足于此深入分析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参与兴趣的教学策略, 以期能够为体育教师的授课一些指导, 促进小学体育的新课程改革进程, 凸显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兴趣培养; 意志品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体育运动充满了趣味性和游戏性, 能够很快吸引小学生的运动兴趣, 这也是体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但是, 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虽然强烈, 却难以坚持对知识的深入学习, 在体育课堂上常常只能够保持半节课的听课兴趣, 导致教师讲解到的一些运动技巧很难被学生吸收, 增加了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的隐患。因此, 教师要将学生兴趣的培养作为第一要义。
1、浅析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我国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中, 多以队列练习、热身活动以及跑步运动等较为简单的运动项目为主, 在教学内容上具有枯燥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在每堂课上都会机械性的参与具有固定流程的体育训练, 这种课程流程上的机械化特征, 很大程度上压抑着小学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很多体育教师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所以在课堂上几乎很少安排一些具有对抗性或竞技性的体育运动内容, 虽然避免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的概率, 但同时也泯灭了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使得很多小学生逐渐开始对体育课堂产生了腻烦情绪[1]。
其次, 许多地区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落后性, 很少能够真正将学生摆放到课堂的主体地位, 使得创设出来的教学活动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导致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难以产生主动配合的情绪, 又进一步限制了体育学科教学所想要传达给学生的快乐体育概念, 使得体育运动开始成为了机械的练习过程。
2、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兴趣的策略
2.1 增强小学体育教学游戏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喜爱玩闹的阶段, 整体上具有好动的特征, 非常符合体育学科所看重的运动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让游戏走进体育教学课堂, 有效提高体育锻炼的趣味性, 使其能够和游戏娱乐相结合,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教学生们掌握篮球控球技能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组分别持一个篮球, 同时设置三个小组为一个友谊竞赛小组, 竞赛的主要流程是每个小组的三名学生排列成等腰三角形的队列, 分别保持10米和5米的距离。接着, 每组学生需要在队列范围内互相传球, 传到自己的时候需要标准的姿势快速在地上拍球十下, 如果中间出现意外使球跑远, 那么就要重新拍十下, 率先完成在传球路线完成六次传球的小组即为获胜。如此一来, 为了让小组率先完成任务, 学生们会更跃跃欲试掌握篮球的控球、传球技能, 有效达到了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目的, 能够改善以往机械式教学模式的弊端。
2.2 考虑小学生运动能力实际
小学阶段学生的运动能力尚处于稚嫩的阶段, 而且每位学生的运动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注意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弱项以及优势项目, 以此作为选择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例如, 在让学生练习百米跑步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操场上跑两圈充分热身, 同时考察学生的整体状态, 以及个别运动能力稍弱同学的表现情况。在让学生练习百米跑步的时候, 可以为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预设不同的学习目标, 譬如身高腿长运动能力稍好一些的男同学, 可以先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跑完整个百米;运动能力稍弱一些的男生跑完百米即为达标, 同时在跑完两程百米赛跑之后要多练习五十米跑的运动技巧, 逐渐锻炼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让女生利用身体的柔韧度, 充分做好伸腰、压腿一类的热身舒展运动, 以便充分将全身的肌肉活动开, 女生能够尽最大努力跑完两程一百米即可算达标, 降低不同运动能力学生完成任务的压力, 以免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反感情绪[2]。
2.3 培养小学生健全意志品格
鼓励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有利于增强小学阶段学生的意志品质, 改善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可能会出现的胆怯、动摇情绪, 以此彰显体育学科的育人力量, 辅助培养学生以健全一直品格为主的综合素质。例如, 针对一些小学生在参与跳高运动时容易产生的紧张或者害怕情绪, 教师要注意强化动作要领的讲解力度, 通过言语暗示及鼓励的方式, 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信心。同时, 教师还要适当降低器械的.高度, 价款跳高架的距离, 挑选干净沙坑里的异物, 还可以将跳高的横杠换成不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的橡皮筋等道具, 降低学生参与器械运动的恐惧感, 从而在大胆参与体育器械运动的过程中, 有效磨练学生的意志品格, 最终辐射带动小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
2.4 创设具有趣味性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景也是小学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 能够让学生在完成特定情境任务的时候, 潜移默化掌握课堂所学的体育知识。例如, 在教学生立定跳远运动技能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为每个小组的学生预设“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 在地面上用粉笔画出距离远近不同的方块圈, 让学生尝试模仿兔子的跳法来进行练习, 将每个方块圈中的教学道具收集好, 最终率先达到终点的小组即为获胜, 消除单纯练习立定跳远这一运动项目, 容易让学生产生的厌倦情绪, 促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新知识的快乐。之后, 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选出一位跳远技能较好的同学, 尝试通过跳远的方式追上前面的同学, 以此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最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游戏中所学的技能, 逐渐练习立定跳远的标准姿势, 以此提高学生的配合积极性。
总之, 在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注意将体育运动知识进行简化, 并且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情况,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多次创设能够吸引小学生好奇心和积极性的教学活动或体育运动比赛, 以便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产生良好的授课效果, 推动体育教学的顺利推进, 从而为小学阶段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余军.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好家长, (15) .
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6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了解学生的兴趣,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选择“合适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合适教育的儿童”,把小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放在首位。并通过一些地方特色的锻炼项目转化学生的锻炼兴趣,使学生喜欢体育。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开多种多样的渠道。
(一)改变教学环境;小学生喜欢新鲜、优雅的体育场地。团结互助的集体,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体育课不一定要在操场上才能上,不一定要在操场上才能把课上好,可以根据自己所上的内容来选。他们的好奇心理强,我们在教学环境中,可以带着一些教具,这也能使他们增添乐趣。
(二)形式多样化;和我们吃东西一样,“天天吃肉会感觉腻”。所以要改变一下口味。体育课的内容是灵活多样的,方法也是多样化,让学生每样都“尝”一下,这样也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照顾到每位学生的爱好。
(三)讲解;讲解时间要短,讲的过多,领会的也不一定深刻,反而有所厌恶,而且减少学生练习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效果。所谓的吃多了会“伤人胃口”,讲解要少而精,通俗易懂。并且要注意语调,抑扬顿挫,富于感情,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不能存在居高临下的感觉,教学更是一种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为他们营造活跃的气氛,教师可以容入学生,做学生中的一员,尊重学生的意见。
再次。教师要注重和学生沟通。
(一)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在教学中,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老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情绪状态。如可以摸摸学生的头,拍拍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学生自信心的一块沃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重视教师个性的影响,教师实施和传导是以师生互动关系为载体,受教育者是通过教育者去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等,教育者个性表现鲜明,显示所受的影响越大。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教师必须修养自己的个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目的。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会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工作、课外活动等调查,来激发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产生迫切的需要,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7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 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重智轻体”是多年来遗留下的错误思想, 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阐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主管部门在体育方面的要求, 使他们认识到有了强健的体魄, 才能完成艰苦的学习任务。通过体育基础知识课使他们明白体育的重要性。
二、创建民主的课堂气氛
民主性教学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的, 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中, 教师要有平等意识, 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 这样才会有民主的课堂气氛, 才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和谐的教学秩序, 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还要积极创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情境, 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学有所疑, 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
三、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中, 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掌握和调节课堂氛围, 安排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 如比较欢快的游戏、幽默的语言等都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四、科学地处理教材
目前, 体育教学中很多教材不是过于单调, 就是技术性太强, 使学生的兴趣也就随之消失。因此科学地处理好教材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单调的教材可以从提高它的趣味性着手, 比如改编成游戏, 采用多种手段使教材变得丰富等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欢乐, 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灵活运用组织教法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都是好方法。例如, 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中, 让学生到前面来带操, 这样带操的学生心理上觉得自己得到了重视, 就会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使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而对其他学生则是一种促进作用。因为他们也会有带操的愿望, 从而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略谈小学体育课兴趣的培养 篇8
一、吃透体育教材
吃透教材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教师吃透教材,更有利于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接受得快,教师当然更轻松。首先要合理的使用教材,科学的安排教材,做到前后适宜。如学生的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在课的开始部分,对新授内容比较有利,因此较适宜把新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的基本半部分前阶段的;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人体活动的规律,可以把运动负荷较小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的基本半部分前阶段的。其次应具有趣味性。现在的体育课上,单调、重复的练习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和注意力分散,根据这一现象,体育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练习,还有教学比赛等形式的活动,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60米跑,先60米比赛,根据成绩进行好坏分组,这样都有取胜的希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更好的体育教学,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愉悦。
二、教师以身作则
小学生习性未定,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需要教师言传,而且更需要教师身教。从古至今,我们许多的教育家,都积极倡导教师要行为师范,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而体育教师的行为师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比如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在运动场上进行跑步、打羽毛球和篮球、以及打乒乓球,还有平时教职工的许多比赛等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将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展现在学生面前。长久下来,学生也就形成了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激发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外在表现具有促进作用。平时在教学之余也要刻骨钻研,认真探索,不断创新,端正教学思想,与时俱进地继续深造,能够对学生外在表现的发展给予有力的引导,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这样,在体育课中,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三、创造良好的体育上课环境
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体育上课环境,营造体育训练的氛围。目前,有些地方本来就缺体育场地和设施,以及现实的一些客观原因,忽略对体育操场和体育设施的设置,因此也很难引起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增强学校体育课教育的趣味,可以对体育课的操场和周边设施进行重新规划,重新建设,可以设置为学生们专用的体育场和相关设施。另外,终身体验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对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和活动是非常感性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因地制宜,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实物和实景来确定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应变能力,从而更好的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生活态度,让体育来源于生活。如带学生根据地形,进行越野跑;教学生立定跳远时,地上放上标志物,让学生将其想象成水沟或障碍物;教学30米窄的道上走时,划出白线,将其想象为独木桥等。同时还能带来融洽的教学氛围,通过这样的体育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们上体育课的兴趣。
四、给予积极的语言和行为激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生动的教法,唤起学生注意和兴趣。笑着当老师,蹲着看同学,乐着对同伴,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首先多用积极上进的语言,鼓励为主,耐心的教育,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这一组排得最整齐!”“等等。这些鼓励性语言,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充分的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行为激励。课堂上教师通过正确幽默的讲解,规范合理的身体姿势,这样就能把饱满热情,充分的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学习运动的兴趣,。比如当教师见到学生按要求专心练习,相互合作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向学生面带微笑,表示肯定。这样学生就能怀着愉悦的心情上好每节体育课。
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篇9
一、重视体育基础理论教育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理论课安排太少,一般只在雨雪天才上室内课,还经常改成上自习。这种现象造成学生对体育的片面理解,一提起体育,仿佛就是打打球,跑跑步,提起比赛就是第一和金牌,好像体育就是那些学习不好的人才从事的工作。这说明教师并没有把体育真正的含义及体育的价值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能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吗?对此,我们应当系统地向学生讲授现代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使他们对体育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使他们明白体育的含义,不只是比赛和金牌,而是塑造使每一个人都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并使学生们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为自己将来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二、体育锻炼方法多样化
兴趣心理易激发也易转移,它会随时空变化而变化,学生对过多地重复做同一个动作感到厌烦,喜欢新鲜感。如进行跑的练习时可安排不同变化的跑,如快跑、慢跑、变向跑、折返跑或蛇形跑等,这样学生跑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做跳跃练习时可安排单脚跳、双脚跳、兔子跳、障碍跳等,也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还要注意教材的合理搭配,使各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变换教学形式,给学生一些刺激,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积极参加各类的比赛。在训练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通过比赛杠杆来检查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是不行的。优秀运动员苗子不通过比赛来锻炼培养也是不行的,因为很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必须在比赛中不断完善和巩固提高的,优秀运动员苗子必须是在比赛中不断经受锻炼和考验而成长的,这是竞技体育的特点。同时学生具有争强好胜,善于表演的特点。因此,让他们所学到动作在大家面前展示,树立自信心,培养对体育的热情。总之,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生会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练习中,并不断提高学习目标,很好地完成训练计划。
教学中,我们经常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的各种小型多样的游戏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游戏既有个人的自由性,又有集体的协作性,如“两人三足行”、“投靶”、“攻打炮台”等,这些游戏,都是集体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拼搏进取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面对全体学生,尽可能为更多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对竞赛项目,我们还需巧作安排,不断创新,对那些时代感强的项目,只要有助于学生健康,适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我们就将其引进到教学竞赛中来。
四、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体育教学的观念也不断进行改革更新,新观念不断呈现,学校体育不只是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而是把在校期间的体育效益与学生终身受益联结,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意识,让接受体育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要。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真正认识、喜欢体育,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而且要掌握终生受益的健身方法。因此,教学方法的改进不能停留在提高学生今天的学习成绩上,而应有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体育习惯养成上。在体育教学中增设多种项目,确立人人参与的宗旨。增设的项目有足球、篮球、各种踢毽、跳绳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极具锻炼价值且容易进行的,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让他们感受到体育活动的生命与活力,培养其良好的体育态度和自觉锻炼的习惯,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 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能够对他们自身引起巨大的变化。所以,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符合他们身体心理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文从“重视体育基础理论教育, 体育锻炼方法多样化, 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浅谈培养小学体育课的兴趣 篇10
一、体育教师要做学生的典范
教师的言行举止、文化修养、意志品格,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师要讲诚信,要知识渊博,学生才能信服。其次,教师还要注重自己的衣着、精神气质、面部表情,这些都能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教师的示范动作必须熟练、利落、优美,讲解必须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这样才更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氛围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进行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体能的个体差异,避免体育锻炼过程中一刀切———有些学生因训练强度超过本人负荷,感觉太疲劳而厌恶体育课;了解学生喜好情况,尽可能安排大多数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避免训练单一,机械枯燥乏味而厌恶体育课;课堂上,学生有权表述自已的看法和愿望,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看法和愿望一定给予重视,只要是有利于改进体育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锻炼身体,我们都予以落实[1]。只有教师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才能和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三、营造愉快课堂,注重学生自主发展
在每堂体育课结束前,我们都按学号顺序,安排布置学生搜集体育新闻,在下节体育课教学新内容之前,我们都进行3条体育新闻演讲活动,这项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的情感。爱玩、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上体育课的初衷是为了玩,而不是学习体育知识,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善于驾驭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这就要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创设体育情景,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铺设垫子做“草地”,架一条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做“钢丝网”,用实心球做“地雷”,用粉笔画两道线做“战壕”等等,这些模拟场景都能使学生产生情绪感染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同时也为了切实保证学生劳逸结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把新知识、运动负荷大的锻炼项目安排到课堂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结合本课内容安排轻松的体育游戏[3]。如教学内容是50米跑,结合本课内容安排做20米二人三足跑游戏,两名队员并排站立,将两人相邻的左右腿绑在一起(带子绑在膝关节处)。起跑后,双人并排跑20米,双人躯干部分到达终点线时停表。进行这样的体育游戏,既达到了锻炼目的,学生也乐于学习,同时又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进行。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兴趣广泛的特点,在课堂上多安排一些有选择性的练习活动,给学生选择练习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场地、选择练习伙伴、选择训练方式。如百米跑练习,学生可以选择几人一组百米赛跑,也可以选择4×100米接力跑;又如在进行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习。这样的练习既达到了巩固练习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可促使学习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激发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小学生情绪体验特别敏感,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做得规范的动作教师要让全班同学观摩,愉快的情感体验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四、培养“小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教育家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小学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因此,每次上体育课我都有意培养一名“小体育老师”,由教师示范逐步变为教师讲解学生示范,由一个“小体育教师”慢慢培养为十几个“小体育教师”,到后来全班都是“小体育教师”。让“小体育教师”检查学生的穿着,是否符合体育课的要求穿戴;整队时是否按照体育课的队列要求达到静、快、齐;报数时声音是否洪亮。如发现不妥之处,“小体育教师”对其进行严格要求。这样,“小体育教师”在执行课堂常规的同时,也会注重自己的举止言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素质。
总之,我们要发挥一切资源优势,从场地、器材、教学手段上不断改进,努力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既体验到参加活动的乐趣,又轻松地获得体育知识技能,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丁芳.我的课堂谁做主——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激发”[J].科技资讯,2010,(10).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篇11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都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的抑制,情绪低下,甚至发展为恐惧。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在这样愉悦的气氛中,首先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从而树立自信心,形成练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上哪位老师的课。教师上课时教态优美自然,态度和蔼,学生会亲近你,觉得老师没架子,好接近,不会使学生产生畏惧老师的感觉。老师讲解具体生动,示范正确优美,学生觉得是美的享受,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学生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锻炼。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必须建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课堂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与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如当他们完成动作有进步进(即使是很小很小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会意的一笑,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从而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当然,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教学方法要趣味化,
小学生爱新鲜,喜欢“玩”、“乐、趣”,厌烦过多的重复单调枯燥的练习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两手放在不同部位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走成各种形状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便于创高情境教学的教材,老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创编故事情节,顺着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就完成了练习。如教学快速奔跑灵活躲闪这样一个教材,老师可创设情境:小兔在山坡玩耍,这是来了几只大灰狼,小兔见狼就跑就躲,狼见小兔就追。这个情节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小兔钻树洞”。这样让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游戏中完成了快速奔跑灵活躲闪的练习。针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可以把讲故事、猜谜语引进课堂。如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三、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一个教学班,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等存在不同差异,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和结合实际。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不同性格和体质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对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已的特长,提高体育成绩。对“体育差生”要多鼓励多关心,耐心指导。只要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而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信心和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组建一些体育兴趣小组,如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等。适时给予技术上的指点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并组织他们平时举行各种体育友谊赛,让他们感受和认识体育更多的乐趣与意义,同时诱发更多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兴趣。利用每年举办的“校运会”、“篮球赛”、“拔河赛”等比赛项目和组织小型的班级比赛,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间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在锻炼个人意志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试论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12
一、端正学习态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小, 对于事情或者事物的认知和感知能力相对比较差, 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深刻意义都难以做到透彻领悟和把握, 对于有目的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更是难以实现。具体到小学体育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因此,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 我们一定要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过来, 要结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通过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等的制定和实施来将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渗透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 首先给学生分析体育学习和文化学习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要让学生明白身体好是学习好的基础, 要想有好的学习成绩就要以好的身体做基础。学生要认识到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和坚持体育锻炼才能保证身体好, 不仅要将各个学科的文化知识掌握好, 而且要有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的意识。作为小学体育教师, 我们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做到正确引导, 防止一些学生只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忽视其他。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均衡发展, 尽量多地参与各种体育项目, 体育教师对于一些学生不喜欢又对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体育项目的学习意义要进行耐心讲解和指导, 同时加以有效的措施, 力求使得学生在对其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其中。
二、营造学习氛围
教学氛围对于学习效果的好坏和学习过程开展得如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且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如此。要想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教师就一定要力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而且要体现出民主与和谐, 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学习氛围, 体育教师的态度要亲和、友善, 表情要和颜悦色, 语言要温婉。对于体育教学语言, 教师要做到准确流畅、言简意赅, 要让学生能迅速抓住动作要领。教师还要多与学生交流, 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并给予及时和耐心的指导。此外, 体育教师在活动组织方面要尽职尽责, 要虚心聆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要尊重学生, 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要给予赞扬, 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则要耐心指正, 还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
三、注重情感教学
我们知道, 兴趣本来就是人们积极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带有很浓重的感情色彩。所以, 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 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 而且要将情感教学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在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好情感教学, 以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情绪场景, 在这种场景中, 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感染而形成自身的情绪体验, 进而产生学习动机, 从而迸发出学习愿望和学习信心, 这对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因此, 小学体育教师要运用好情感教学, 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 适时地进行情感教育, 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例如, 在练习“跳山羊”时会有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因为胆怯不敢做, 或者畏手畏脚地做, 导致教学开展不顺利。针对这种情况, 体育教师在耐心讲解动作要领后要多做几次亲自示范, 之后请有信心的学生自发来做, 这样有利于建立其他学生的自信心, 在信心的鼓励下其他学生便可以顺利做好这个动作。此外, 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内容。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而且要让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升。所以, 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如学生的兴趣不同, 有的喜欢踢足球, 有的喜欢打排球, 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爱好, 通过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 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在认知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自己的兴趣点为重, 为此, 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力求使小学生在好的学习氛围中以良好的态度自觉培养体育学习兴趣, 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 提高身体素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以兴趣为前提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而且, 无数的学习实践也充分证明, 学生只有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 才能自觉不自觉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好的学习兴趣。具体到体育科目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因此, 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以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丁春霞.略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 (46) .
[2]王翠芝.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2 (36) .
[3]刘令.浅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1) .
[4]李平.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2) .
[5]刘艳.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 2010 (8) .
【小学体育的兴趣培养】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体育兴趣的培养06-11
小学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论文11-26
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05-19
培养小学生体育课兴趣06-01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06-05
小学体育与兴趣10-31
小学体育兴趣教学11-17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08-26
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10-04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