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024-08-26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共12篇)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1

任教几年小学体育,发现体育课有个通病,每次课前告诉学生,马上要上体育课了,他们总是欢呼雀跃,但一把他们带到操场, 布置训练项目时,就有不少学生不愿配合,甚至怨声连天,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老师采取“放羊式”,让他们无拘无束,尽情玩耍。殊不知,这样操作,一方面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达不到体育锻炼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厌恶上体育课,对体育课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一个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会主动愉悦地去追求、尝试和体验产生苛求欲,并能迸发出积极探索的火花。因而,体育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之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体育课的活动中去。诚然,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的兴趣往往是在学习、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且又随着人的意志和需要而转移。因此,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变化、新奇的课堂是诱发好奇心,激发兴趣的灵丹妙药,而呆板、单调的教学,只能使学生感到情绪低迷,索然无味。

一次体育课,我根据课前预设的教案,引导学生练做俯卧撑, 由于学生大多是初学初练,离下课还有十多分钟时,不少学生叫苦叫累,满脸愁意,如若再让他们练习,定会事倍功半。想到小学生最爱听故事,我立即打破课前设置好的教路,问:“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讲故事比赛,谁故事讲得出彩,就给谁的俯卧撑加十分,然后再做俯卧撑好吗?”“好———”全班顿时欢呼雀跃。于是,我让学生自由分组,每人讲述一个故事。结果全班学生个个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地讲起自己最拿手的故事来。故事讲述、评比后,再让他们做俯卧撑,人人都显得格外投入。

由此看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不断改进学生的体育课教学,注意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不断创新,能随着教学主体的变化及时打破教学内容,生成新的教学资源,类似的课程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把体育课视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二、练习中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

成功能激发兴趣,经常失败则会使人兴趣递减,在练习中不妨把学习的目标分解为几部分,每部分可以通过自测练习,看到自身的进展和练习效果,或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予以评定或鼓励, 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能量,内心萌生一种满意感,激荡起潜心上好体育课的情感涟漪。但是,由于学生体质的差异、悟性的高低, 导致运动能力不尽相同,完成的学习任务难以符合一致的标准。在进行技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面向全体,给每个学生设置不同的而且适合各自发展的分段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学习任务要因人确定,让学生切实感到这样的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达到,从而在活动中悉心进取,克服障碍,才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运动赋予自己的乐趣,不断增强上好体育课,提升体育技能的兴趣。

三、发挥主体作用,增强锻炼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他们在学会并完成规定的动作后,及时引领运用已获得的动作要领和一定的技能进行拔高训练,以此激发思维情愫,使其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和努力,让他们的技术水平得以张扬,爱好特长得到尽情发挥。例如,在教会了学生单双杠的一些基本动作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一些基本要领,结合观看同伴的动作、特点以及平时在电视中看到的单双杠比赛镜头等情况,让学生进行短时的分组讨论、交流,教师随机参与其中,予以启发、引导、总结,让思维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明确对单项动作进行组合的规律,然后,再让他们尝试单双杠的组合动作,效果明显,达到了“教师为了不教” 的目的。如此操作,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增强了他们的锻炼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热情。

四、挫折中磨炼意志,强化成功的兴趣

乔·贝利说:“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人的一生,不可能时时事事顺利,当遇到困难时,要靠坚定的意志去强化兴趣,有时候,成功的奇迹往往就在失败后的再拼搏之中呈现。

如,一次500米的接力赛正在激烈的进行,突然,甲队中的第三位队员李明刚伸手去抢第二位队友的接力棒,由于用力过猛,接力棒被碰在地上,等他弯腰捡起时,乙队队员已经超过了他。他一时心急,准备退场,放弃比赛。我立即跑到跟前,抚摸着他的头:“你的表现很棒,想节省时间,比赛还没结束,暂时的落后不怕,奋起直追,还能获胜!”听了我的鼓励,他咬紧牙关,拼命地追赶,第四、五名队员仿佛也被他的精神所感染,兴趣大增,超常发挥,终于夺冠。 可见,平时的体育课不仅要重视各项动作技能训练,而且在训练中要注意随着学情的变化,及时注入向上进取的兴趣剂,培养学生与困难、挫折斗争的精神,引领学生在困难中磨炼意志,使其认识到只有知难而上、勇于迎接并战胜困难的人,才能有望实现自己的美梦。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2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和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激发兴趣可以使人们对某项对象给予优先注意,并伴随愉快的情绪和主动的意识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它直接影响并调节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体育成为学生内心自发的需要,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搞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这对提高活动效果、完成学习目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一、兴趣形成的机制

人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虽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会产生兴趣,但是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以引起兴趣,也就是说没有需要是不能形成兴趣的。因而产生兴趣首先必须激发人们对事物或活动的需要,而需要则是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需要的强度达到某种水平以上才能成为动机并引起活动。当人们的需要处于萌芽状态时,它以不明显的模糊的形式反映在人的意识中,产生不安之感,这就成为意向。意向因需要较小,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在这个阶段需要不能成为活动的动机。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人比较明确的知道,是什么事情让自己感到不安,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需要,这时意向转化为愿望。人的心理进入愿望阶段后,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导致行为活动,而当活动的结果符合需要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并开始产生活动的兴趣。而这种短暂的兴趣又会进一步强化其行为,并获得更多、更强烈的肯定情绪,从而使短暂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由此可见,形成兴趣的模式可以是:

兴 趣

结果满足

行为

需 要 动机

强 化

二、培养体育兴趣的措施

从兴趣形成的机制中,不难发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稳定的体育兴趣必须从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和使学生得到肯定的情绪体验入手。

(一)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

学生都存在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只不过有的学生的需要更强烈些而已,但是在这些需要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合理的需要指的是通过体育课中的活动进行身心上的放松,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学习知识、技术、技能等等。不合理的需要则表现为: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上体育课;为了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来放松一下自己高度紧张的神经,但不是进行积极的放松等等。这些都不能引起他们对体育教学的需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以采取以下措施。

1、树立正确的思想,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重智轻体是多年来遗留下的错误思想,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阐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主管部门在体育方面的需求,使他们认识到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完成艰苦的学习任务,毕业后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及社会服务。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加强理论的教学。通过理论课使他们了解体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体育锻炼与学习的辩证关系;体育在人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转变他们不合理的需要为合理的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欲望,促理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体育健身知识,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体育的兴趣。

2、创建优美的教学环境

创造一个艺术化的教学环境:绿草成茵的操场,平坦舒展的跑道,清晰醒目的线条,错落有序的器械布局。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对于一个整天面对白纸黑字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放松紧绷的神经,而且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运动的欲望,这对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势必影响学生的兴趣。

3、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赖于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和调节课堂气氛,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安排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如比较欢快的游戏、幽默的语言、潇洒的示范动作等都能活跃课堂气氛。

(二)努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培养学生稳定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得到肯定的情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形成体育兴趣的关键。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积极性情绪体验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考虑全面,对于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目标可以适当的低一些,但也不能过低,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这样就很难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于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适当的提高他的目标,使其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相应的情绪经验,但一样不能过高,过高会因为屡次的失败而失去练习的信心。合理的目标可以使学生对正确动作感觉体验增多,练习成功的体验也就更多,有了成功的体验能提高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2、科学地处理教材

目前,体育教学中很多教材不是过于单调,就是技术性太强,使学生不是觉得动作枯燥无味,就是感觉动作太难学不会,这样学生的兴趣也就随之消失,因此科学地处理好教材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单调的教材可以从提高它的趣味性着手,比如改编成游戏,采用多种手段使教材变得丰富等等。例如说学生最讨厌的耐久跑,可以不要一味的操场跑,而是将其变成绕字跑、花样跑等,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而且体验到了自己也行的肯定情绪。技术性强的教材,也就是说相对比较难的教材,则可以适当的通过动作的幅度、速度、节奏等来降低难度,让学生能够学会动作,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体现,从而得到肯定的情绪体验。

3、灵活运用组织教法

教学有法无定法,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方法,是好方法。一节体育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单一的讲解示范要好的多,课堂气氛也会因此而活跃。在体育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样团队合作学习也可以由于学生好胜的心理,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练习更认真,以取得胜利,从而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4、合理运用评价的措施

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具有重要的作用。往往教师的一个好字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评价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对于感受成功的提议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评价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就是结果的评价,学生在练习时,得到成功的体验与否,是形成兴趣之所在,所以在学生做完动作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第二就是过程中的评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项目都会由许多小的技术动作组成,在教学法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给以表扬、鼓励,特别是对于平时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以肯定、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满成功感,以得到肯定的情绪体验。

在评价中,教师要以表扬为主,但适当的也要给以批评,并指出动作错误所在及纠正方法,不致错误动作的定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努力,提高练习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3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各有不同,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如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讲体育锻炼的作用和重要性。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体育报刊,观看体育电视节目,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的作用,从而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体育素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有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各方面的水平。如果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差,学生就不会对他有信任感。从而对他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深入浅出的讲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的示范应优美、准确,从而给学生以良好的直观形象,语言应精练、生动、具有表现力和感情色彩。这样,学生就会对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

三、对学生因材施教,多鼓励严要求

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心理素质、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体育学习中,有的学生对自己成绩较好的项目常感兴趣,而对弱项目则不感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耐心帮助,又要严格要求,如果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点滴进步,就要及时给予鼓励,然后提出进一步要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进而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样,学生既品尝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有收获的喜悦,又明确了下次奋斗的目标,从而增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教法要灵活多样,增强课堂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法的灵活性、多样性,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新鲜感,而对体育这门课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手段,也同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合理地选择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一些技术动作的启示。如选择配合基本教材为辅助练习的游戏,像迎面接力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和途中跑,篮球运球投篮接力比赛的动作等。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4

老旧的教学内容或许会令学生感到生厌, 适当地优化一下教学内容, 或许会让学生感到新鲜, 而有的时候正是这看似很不起眼的新鲜, 却会带动起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 也许以往觉得枯燥的课程, 突然间就变得具有生机了。所以说, 我们要时不时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 以便让学生们时刻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和魅力。

二、内容的趣味性

体育课内容的趣味性会吸引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 因为在平日里紧张的教学中, 学生往往都绷紧了神经, 所以说, 拥有趣味性的课堂, 是学生们所追求和向往的, 即使是平日里不喜欢体育课堂的学生, 相信在感受到了体育课的趣味性之后, 也会渐渐喜欢上体育的。

三、巧设教学情境

所谓的教学情境, 就是通过想象力, 带领学生走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在课堂中, 可以给学生假设奥运健儿们为国争光的场景, 从中使学生感动。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述运动员们奋力拼搏的故事, 从而让学生逐渐爱上体育, 更加喜欢接触体育, 从一点点小事情做起,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心中有体育, 关心体育, 从而渐渐发展到爱上体育。

四、创新教学器材

不仅仅是老旧的教学内容会使得学生感到腻烦, 老旧的教学器材也会令学生感到无趣味性, 如果有能力的话, 经常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器材, 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些新鲜的教学器材感到有趣的同时, 也能够带动学生去更主动地学习和练习, 从而达到体育课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

五、巧设游戏情境

体育课中, 游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虽然看似很随意, 但实际上却十分重要, 正是这个环节, 让学生既放松了平日里紧张的心情, 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而巧设游戏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就好比童年时期, 你可能会玩过“大灰狼追小白兔”, 但是如果没有了这个“大灰狼追小白兔”这一情境, 那么, 很可能孩子们就不愿意玩这种简单的“你追我跑”的游戏了。所以说, 同理, 巧设游戏情境不仅仅对于这些游戏非常重要, 同样的, 巧设游戏情境对于体育课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说, 我们不仅仅要巧设教学情境, 也要巧设游戏情境。

六、融洽的师生关系

除了上述几点能够让我们的体育课变得更加有生机, 更加充满乐趣, 对融洽的师生关系, 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那么以上几点即使都做到了, 但是却不能够保证我们的学生培养出体育的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可以说, 很多学生正是由于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喜欢一门课程的, 而不融洽的师生关系, 显然会毁掉一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之中的印象。所以说,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将师生关系处理好, 才更有可能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程, 从而培养出兴趣。

七、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如果说, 过去是以老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的话, 那么实在会让学生感到一种压抑的气氛, 如果说我们能够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导作用的话, 那么无疑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做主人的感觉, 所以学生会更加重视体育课的, 而且学生也会更加喜欢体育课, 而对体育课充满兴趣。所以说, 重视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虽然看似简单, 但实际上却非常的重要, 所以说, 我们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在高中体育课的兴趣的话, 那么就要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5

在体育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不主动,一到操场就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对老师布置的练习内容也缺乏积极性、态度不够端正,很多同学都是应付一两下就过去了。这就对搞好体育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所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想而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促进体育教学更上一层楼。兴趣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渐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从而达到培养运动兴趣、培养运动能力的目的。

二、从学生自身的成功体验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功体验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悦的情绪感受。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精益求精”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的心理。成为促使学生进一步好学、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在小学五年级女生一分钟跳绳中,有些学生能轻松跳到165次(满分),可适当的逐步增加个数,定为170次甚至更多;也有些学生只能跳五六十次(低分),还有的.甚至不及格。可先让他定为跳60次、50次再逐渐增加,让他们都能在自己的练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对运动的兴趣。

三、自主选择、激发兴趣

主动选择带来主动学习,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学生的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独立自主地进行练习。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时,常见的练习形式是学生分成两队,面对面投掷,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快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采用选择性的练习形式,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体力强、力量大的学生,可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学生,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在二号场地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这样学生每变换以此都会有新鲜的感觉,都会产生新的兴趣。

四、设疑问难,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根据教学要求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各种方法的跳中,先讲解单脚跳的动作要领,而后提出问题:谁还能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这时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活,他们跃跃欲试,一定会想出深蹲、蛙跳、双脚交叉跳等不同的跳跃动作。学生练得积极而又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的技能,同时更好的锻炼了身体。

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兴趣;师生关系;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64-01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有用的知识,这就需要研究教学效率及具体对策问题。实施课程改革,必须改进教育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的一些成功经验。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教育,以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体育与育心相结合,使学生能在一个师生间、学生间亲密无间和睦融洽的环境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个学生,课堂上教师运用赞美的语言、激励的话语,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打消完成动作的恐惧心理。

二、内容、形式多样化

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如果老是做那几节徒手操,学生会厌烦的。我们应根据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把关键的动作编成模仿操,把几节模仿操串成技术动作情节,学生做起来情绪就很高,这样做,学生专心致志,做得才带劲呢!基本部分的教学,老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要注意语言形象,就容易记,最好采用顺口溜。如“跑”,我就说:“两臂弯屈,前后摆动,抬起腿来向前跑”,边讲边示范,让学生跟着做,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学会。

课上总是让学生做各种动作练习,这时组织不好,学生注意力也会分散,学生是好动的,所以在练习动作时,要尽量让他们集体做,即使需要轮流练习,等待时间也要缩短,避免学生思想松懈注意力分散。我就采用游戏、竞赛等方法,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关心活动的进展,这样注意力就集中了。如:教快速跑,采用分级比赛的方法,在操场上放障碍物,让学生做障碍赛跑,或放上小物件,让学生换物赛跑等。

三、创新教学,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如在准备运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等作为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之中。又如:在基本部分的练习中,可采用游戏、竞赛、学生自主选择等方式进行,使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学生活学巧练,达到自我锻炼、自我体验乐趣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优势和特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教师的创新激发兴趣

1、教师是教学中获取创新成功的第一要素。体育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去“发现”、去“超越”,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培养兴趣。同时要为学生创造练习环境,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创造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机会。

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力争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其次,要树立终身体育观,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第三注重健康教育,通过体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3、重视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怎样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性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力。这就要求体育老师要大胆创新,利用本课程特点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心理品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快乐体育要求我们对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进行更新;改变体育教学中教师使用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传统体育课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教法上重教师的讲解,示范;轻视学生心理需要。学生没有主动性可言,而是处于被动,服从的低位,使学生身体素质趋于停滞或呈下降趋势。虽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但在这样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从备课到教案的实施,一切都是教师在活动,学生只能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方案被动的执行。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既爱护关心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又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做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六、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

结束部分,要放松些,注意力不必高度集中,但也要有一定的常规。表情唱歌,既轻松、动作又统一,能起到调节整理作用,对中学生是比较适宜的,是中学生喜爱的。下课前,小结很重要,我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指出哪些人任务完成得好,哪些人纪律、团结方面表现最好,哪队站得最好,进行具体的表扬。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篇7

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能产生兴趣, 就会有想去认识、想去掌握它的愿望和强烈要求。笔者曾在《现代运动生理学》《行为科学》等书籍中发现: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激素”, 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重大推动力。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笔者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1. 培养学生的正确认识, 进行始终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

要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要先进行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其实质就是: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 维护学生学习的权利;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快乐愉悦地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保证每位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 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但是主体性教学也并不是说放任自由, 它有它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我曾问过我所教的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这么一个问题:“在你的认识里体育课是怎么样的?”“我们认为体育课可以随随便便, 没什么内容, 也没什么可练的, 最多也就打几下球, 跑一下步!”我就告诉他们:“其实体育课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体育课的内容极其丰富, 不但能强身健体, 而且还会给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许多的快乐呢!你看过奥运会吗……”为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花费了那么多的口舌, 有些老师就不能理解, 但是我认为非常有必要, 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消除“体育无内容”的想法。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说明体育课在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阐明体育课的目的要求, 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练习中体验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从而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精心挑选教材, 合理安排内容

教学中, 安排合理的教材内容, 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XXX老师在执教《围墙》一课时, 为了避免跳得乏味, 教师在课中设计了跳橡皮筋和看指令卡模仿动物跳的有趣动作, 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又譬如XXX老师执教的《跳绳和投绳》, 练习跳绳和投掷是相当枯燥的, 为了克服以上困难, 教师把跳绳设计成了花样跳绳, 并且让学生自由发挥, 尽情展示自我, 把投绳设计成了游戏“除四害”,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 让教学走进生活。在组织练习时做到了以下三点: (1) 主动参与出兴趣。每个学生都是练习的主人, 都在自主地创造跳绳的花样, 都在探索如何除掉“四害” (即投准、投远) 。 (2) 主动参赛促兴趣。这是一种激励手段, 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比赛, 谁跳的花样、谁除掉的“四害”多。 (3) 主动评价增兴趣。让学生自己说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对别人的动作作出评价。在花样跳绳中把自己的跳法介绍给大家, 带领大家练习, 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评价。这样可以从中发现问题, 使学生不断地主动完善和提高, 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达到了“我要练”的良好效果。

3. 巧用教学激励用语

合理适时的表扬, 能促进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并且能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如在五年级实心球前抛的练习中, 一些女同学畏首畏尾, 就是怕练得不好, 怕被老师批评。我发现后马上说“不用怕再来一次, 一定会成功的, 你的动作很好, 继续努力”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 当时学生的手脚就都放开了。还有在练习过程中, 学生哪怕是有了一点点的进步, 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 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特别是在练习中练得不理想的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 这时, 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热情都已产生。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篇8

然而, 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中, 还存在着许多与“人的终身发展”不和谐的因素, 最突出地体现为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淡薄, 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学生喜欢活动, 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现在的学生好动, 吵闹起来追追跑跑, 不亦乐乎, 一旦到了体育课上却没了劲, 或者自己搞点活动还有点劲, 一到体育课上对规定的练习, 就没有了积极性。二是除了几个足球迷外, 真正能参与到日常体育活动中的所占的比例很小, 而且, 即使是足球迷, 可能也只停留在电视观看上, 对球星、球赛虽可以作肤浅的评头论足, 自己却不会去参与, 也难以有欣赏品位。三是把体育当作一种被动的不得不做的任务与负担。如果没有考试, 可能连最起码的活动也不乐意, 一旦出了校门, 可能就不再对体育有什么兴趣。有这种应试的观念在, 就是在学校也难以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 难以有欣赏体育活动与欣赏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四是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认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考高分上大学寄予厚望, 而非高考科目的体育认为可有可无,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是浪费时间, 殊不知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 提高学习效率。另外, 受“应试教育”影响, 教师作业布置量非常大,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使学生无法抽身于体育锻炼, 也就谈不上兴趣培养。鉴于以上认识, 我们当今的学校体育, 应着力培育学生的体育兴趣。下面结合日常体育教学的一些尝试, 谈谈体育兴其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 多方激励,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升入高中后, 都有一种新鲜感, 在各方面都有一种“重新做人”的感觉。高中的体育课是怎么样的, 苦不苦, 有趣没有趣, 这些都是他们关注的。而在以往的教学中, 不少教师怕学生不听话, 第一堂课总是板着脸讲体育课的规矩, 不准这样, 不准那样, 学生听听高中的体育课不过就是多年来“领教”过的东西, 心理上就有了抵触情绪, 这样要想培养兴趣是困难的。

针对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 在高中体育教育起始中, 想方设法使学生对体育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意义是深远的。

1.1 名人激励

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和辉煌成绩以及轶闻趣事, 如篮球明星美国的乔丹、奥尼尔、足球明星巴西的罗纳尔多、英格兰的欧文、贝克汉姆。特别向学生介绍运会冠军的辉煌成绩和他们为国争冠的奋斗足迹, 如乒乓名将邓亚萍, 跳水名将伏明霞、田亮、熊倪, 举重冠军我省运动员占旭刚, 以及我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得主徐海峰等等。

1.2 健身佳话

利用自己学校身边经常参加锻炼的生动事例鼓励学生, 如我校的一位后勤师傅, 每年坚持冬泳, 精力充沛, 身体强壮, 生活愉快。此外,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方面的事例, 如一些大学教授, 科学家英年早逝的现象, 树立练好身体为社会做出自己更多贡献的理想。只有自己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 更好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身心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这样把体育锻炼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并能长时间的保持这种兴趣。

1.3 体坛兴趣

通过对体坛趣事了解, 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六十九年前刘长春一人独闯奥运会, 到新中国体育健儿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擎起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空, 到二十五年前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一枪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1.4 未来体育

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人的自身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身心健康是人们的第一需要, 未来体育将以健身和休闲体育为主要内容。未来社会一方面竞争日趋激励, 在工作中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脑力和体力;另一方面随着双休日和各种假期的争多, 休闲时间也不断增加。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人们的一种需要, 也将是一种时尚。有鉴于此, 我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中, 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 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

2 多维改革, 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

2.1 精心备课, 改变教师形象

既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 有严格要求但平易近人,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觉得体育教师有学问, 懂技术、会指导。对体育的接收往往从对教师的接收开始。所以要求体育教师一开始就要以亲切自然的表情、认真而谦虚的态度, 体态端正、衣着整洁、落落大方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用热情洋溢的语调向学生问好。在教学中教师讲解要简洁, 语言精炼, 吐字清楚, 声音洪亮;根据教材情况可变一些通俗、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口诀等;教师的指导语, 一要准确, 说中要害;二要用积极性语言, 挖掘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赞许、肯定。同时还要善待包容每一位学生, 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 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工作中, 对学生多一点沟通与交往, 少一点架子与对立;多一点肯定与鼓励, 少一点轻视与批评;多一点疏导与宽容, 少一点禁令与责罚。在学生练习中发现错误, 耐心指导, 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 融洽师生之间关系是改变教师形象的基础。

2.2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参加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还需要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的任何方法如果常年不变, 不管一开始有多大吸引力, 到后来肯定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早在耐久跑教学时如果让学生经常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单调乏味的跑, 学生练习几次后就会产压抑情绪, 从此对耐久跑丧失兴趣。所以在耐久跑教学中可采用穿插图形跑,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越野跑, 走跑交替, 有条件还可以采用定向运动方式进行耐久跑练习等。在教学中经常变换教学方法, 使学生觉得意犹未尽;在众多的教学手段变换中, 游戏和教学比赛时经常采用, 并且应用面广。

2.3 精心设计活动过程, 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有了能力, 会有成功的享受, 就会乐意参与, 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3 多方合作, 确保兴趣培养的顺利进行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靠体育教师“独家经营”,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效果不好, 能依靠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那么肯定事半功倍。

3.1 在学校有关方面的配合与合作

体育兴趣培养, 需要有一个体育文化氛围, 在创设校园体育分为过程中, 有些工作不是体育教师力所能及, 要争取学校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如得到政教处配合, 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每天播放体育新闻, 定期播放体育专题节目。每年开展文化体育艺术周活动, 在活动中, 组织各类体育比赛, 体育辩论赛, 开设体育讲座, 安排体育欣赏, 扩大学生参与范围。我们每年与各年级组织配合, 开展各种小型体育竞赛, 如班机跳绳比赛, 拔河比赛和年级球类联赛等。

3.2 与班主任和其他文化课教师的配合与合作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一般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 对学生具有较大影响力, 班主任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也会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9

一、体育课程教学中影响体育兴趣培养的主要因素

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特点, 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主要

因素包括:

1.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育需要, 就会对其所渴求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 表现出极大的学习与参与热情和意志努力。因此, 体育教学中, 能否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体育需要, 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教材的特点与数量。愈能满足学生直接体育需要的教材, 愈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根据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特点, 一节体育课中的主要教材数量应越少越好 (最好只有一项教材) 体育教材的掌握, 除理解、记忆之外, 更重要在于反复进行身体练习, 如果教材内容过多, 每项教材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学生必然会因学无长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3.学生的动作技能水平。在体育课程教学中, 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 越易增强其学习和练习兴趣, 因为技能水平越高, 越能体验动作内在的魅力, 领悟动作的奥妙, 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4.授课方式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以“练”为主的课比以“教”为主的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 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兴趣, 实践证明, 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身体练习过程中的愉悦时, 才能“以苦为乐, 乐在其中”, 从而喜欢学、乐于练, 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5.课的类型。体育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与课的类型密切相关,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 普通体育课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效果远不如专项课, 因为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多, 练习时间少, 又难以充分考虑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 所以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只有对某一教材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 使学生的专项技能迅速提高, 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不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因此可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巩固与发展。

二、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课改进。

(1) 激发学生间接体育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 使学生感到参加体育锻炼需要。

(2) 丰富教材内容, 教法手段多样化。教材内容丰富多样, 以便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3) 体育兴趣的目标。体育兴趣的目标就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体育兴趣, 即着重多种体育兴趣的培养?还是强调专项

体育兴趣的培养?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从理论上讲, 追求多种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最为理想的目标, 它可以满足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条件下的锻炼需要。实践证明, 这种不分主次做法, 最终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广泛体育兴趣, 反而容易导致对体育的冷漠以至厌恶。最为理想的体育兴趣培养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但如何结合有待进一步研究。我认为, 应以专项体育兴趣培养为核心, 结合多种体育兴趣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有浓厚专项体育兴趣的终身体育者。

上述体育兴趣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必然需求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与上述目标适应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1) 以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为主; (2)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 注意动作技能的高度发展; (4) 教材专项化、兴趣化; (5) 教学组织简单化; (6) 采用以“练”为主的授课方式。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若干尝试 篇10

一、多方激励, 提高认识, 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教师就要加强理论指导, 使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具体的做法包括两方面:

第一,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 才有其他的社会活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对体育课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要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就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就能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注重体育锻炼, 体弱多病, 那么又何谈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理想呢!所以, 教师要多方举例, 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不正确认识和各种不端正的态度, 培养高尚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长久地保持这种兴趣。

第二, 多方激励, 让学生产生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激励, 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提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激励可以有很多种方式, 如名人激励, 给学生讲一些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和辉煌成绩———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的传奇经历、飞人乔丹的篮球生涯、美国飞鱼菲尔普斯多次打破世界纪录的辉煌战绩等等。也可以讲解一些生活中发生的反面事例, 由于不注重体育锻炼而身体出现问题甚至是英年早逝。通过这些事例来警醒、激励学生, 让学生产生体育兴趣, 并切实进行体育锻炼, 进而把体育锻炼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长期保持。

二、贴近学生实际, 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场所。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那么教师就必须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 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创设宽松环境, 营造良好氛围。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学生有一个轻松、舒适的心情, 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 进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 教学内容新颖, 难度适当, 贴近学生实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 难度要适当, 使学生“跳一跳, 就能摘到桃子”,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学内容要新颖,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才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反复练习, 掌握动作技巧。

第三, 教学内容游戏化。也就是说, 将游戏引入体育课堂, 把教学内容与有趣的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游戏的形式下学习体育技能,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并且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从而提高练习的积极性。比如, 学习“50米跑”时, 与其让学生枯燥的练习, 不如以“两人一组接力跑”的游戏方式来练习, 既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 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四, 要注意考试的合理运用。考试虽然会给学生带来压力, 但是只要运用得当, 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排球垫球时, 枯燥的练习给学生带来厌烦感, 都不愿意再进行练习。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考试的方式, 学生便开始刻苦练习期望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然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 他们对排球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给学生以积极影响

1.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增强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以便对学生产生榜样示范作用。比如, 如果教师的动作示范准确、协调、优美, 那么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 振奋精神, 产生要向教师看齐的心理, 这样学生在做练习时就会聚精会神, 认真练习, 由此可见, 体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2. 带着爱心上课, 言行举止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不能缺少了爱, 体育教师更是如此。在日常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带着一颗爱心上课, 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 言语行为要有亲和力。一个眼神的鼓励、一个微笑的肯定, 都会在谆谆教诲中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要用诚恳的语气及时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 学生做对了, 要用赞赏的语言给予学生表扬、肯定, 学生做错了, 也要用柔和的语气指出其错误, 帮助学生改正, 并鼓励学生“再来一次”。当学生焦躁不安时, 及时给予安慰等等,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教师的爱中不断成长。

四、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体育教学中, 要想培养学生的兴趣, 还需要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 组织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此时他们正是具有旺盛的求知欲, 耐力较差的时候, 如果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 很快学生就会感到厌烦, 甚至不愿意上体育课。所以,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活动过程,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体验到成功的感受, 从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比如在“耐久跑’教学时, 如果只是让学生重复在操场跑圈, 那么学生很快就会有疲劳感和厌烦感, 这时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法, 用穿插图形跑或者越野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可以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篇11

关键词:培养 兴趣 爱好 习惯

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走了二十多个年头了,学校体育要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已经成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二十几年的改革,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是卓有成效的。改革改变了单一的“注入式”“强制化”教学,学生展个性,自主练习为主,增强了兴趣。

然而,无需讳言,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并未找到可供操作的依托,下一步该怎么办?人们依然感到茫然。我们也在为此在总结,反思,在寻求,在探索。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让他们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是他们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练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在诸多心理学专著与教材中均有论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无疑也应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兴趣是干好任何一件事的基础,也是人们对事物不断探索的源泉和动力。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

兴趣,是人们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是对某一事或人产生的不自觉的无形的吸引力,他很乐意不厌其烦地去干它干好它。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那是一时的冲动,不可能持久。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爱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同其他文化课一样,体育教学也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

体育教学,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进机能,身体素質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化学生体育乐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它是作为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同体育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基本途径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三基”,具体目标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而体育课却有各种类型的课,应根据各种类型课的特点与任务要求进行组织上课。具体衡量一堂课的质量,总的应从这次课的特点与任务考虑,而评价整个体育课的质量,却离不开学校体育课在整个学校体育中所占的地位作用这个大前提,因此确定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首先就应明确学校体育课在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或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建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再具体深入研究体育课的上法。

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但一味强调体育教学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而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基础能力同兴趣、爱好和习惯一样,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的,能力同兴趣、爱好、习惯虽有上述的共同点互相联系之外,但仍有严格的区别,而不能相互代替。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成效也就越大。我们还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动性,调节活动的频率,提高课的密度和运动量。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学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该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忽略了这一点,就难于奏效。

如何培养中专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12

一、端正学习动机, 启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课是中专学校体育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 体育课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主要课程。因此, 体育课的基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我们必须使学生认识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并端正学习态度。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是学习体育的直接兴趣, 如有的同学爱好打篮球, 有的同学爱好百米跑, 有的同学爱好排球等, 但也有的同学不爱好体育活动。一般来说, 对于一个中专生, 直接兴趣是比较稳定的, 是不容易受到干扰的。间接动机是指学习体育的社会意义, 也就是说, 是学生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对于中专生来说是不太稳定的。所以, 在体育教学中, 应该加强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培养中专生体育兴趣的具体做法

(一)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和制订教学计划开始

我校抓体育教学工作, 是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始的。学校要求体育教师要根据《中专体育教学大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结合我地区的气候特点、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有了教学工作计划, 才能科学、系统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在制订教学工作计划中, 着重从“一研、二算、三编排”着手。“一研”指的是研究《大纲》、研究教材和研究学生。学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 每年要聘请当地的体育专家对体育教师掌握《大纲》和教材的情况进行严格的考试, 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课堂, 要继续学习。还要求体育教师认真研究学生, 每当学校招新生, 体育教师都要认真了解掌握每一个新生的体育特长和特点, 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特长和特点, 才能写具体的教学计划。“二算”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教材的比重, 然后根据校历表算出课时数。“三编排”就是编排每学期的教学进度, 所有体育课的教师都要统一编排, 按照教务处的要求编写教学进度表, 要避免同一项目的相互影响, 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

教师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 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二) 培养中专生的体育兴趣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往往采取一个模式来衡量学生的水平。例如, 在考试中, 要么统一考长跑, 要么统一考排球, 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而实际上, 人的体育能力是千差万别的, 有的人擅长长跑, 有的人擅长游泳, 有的人擅长羽毛球等。不论擅长哪项运动, 都可以强身健体, 这是客观的事实。传统的体育考试强调了学生的统一性, 而忽视了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特长, 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厌恶并远离体育, 这是不科学的, 应当加以改正。要改变这一现状, 体育教学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在教学中要做到既有统一标准, 又重视学生的特长, 既有共同的教学目标, 又可根据不同特长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在锻炼和考试中, 达到共同的目标也可, 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也可, 在教学的内容上, 对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求掌握不同质量、不同数量的内容。对完成体育练习的次数、距离以及时间上, 对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制订不同的要求, 在评分时, 也可以区别对待。

本人认为,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我过去用传统方法教学时, 逃课的学生比较多, 即使不逃课, 一些学生给表现的也比较消极。自从我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后, 学生逃课的现象明显减少, 许多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非常积极, 有时还强烈要求老师组织比赛或自发组织比赛, 过去在体育上不出名的学生, 现在也很突出, 成为某一项比赛的佼佼者。因此, 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 体育老师关心爱护学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法宝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 “爱”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石。我们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 学生喜欢的老师的课是最好教的, 体育课也是如此。上体育课时, 学生常常处于运动状态, 发生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体育老师如果在学生受伤时, 能及时给予帮助和照顾, 学生就会喜欢你, 从而喜欢体育课, 对体育课感兴趣。根据我多年的经验, 我上体育课时, 常常预先准备好创可贴、紫药水等, 如果有同学受了伤, 就很快进行处理。有一次, 我上体育课时, 一个同学摔了一跤, 蹭破了膝盖, 我很快拿来创可贴等给他包扎好。就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 使这位不喜欢体育的同学变得喜欢上了体育, 对体育有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我们所有的体育教师都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肯定会相对多一些。

上一篇:音体美专业学生下一篇:临床与影像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