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2024-08-20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通用13篇)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篇1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皂河二小王拥军

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魅力最主要的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呈现是异彩纷呈的。教师除了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还需要有创新精神。教师要自觉的不断更新知识、教育观念、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我就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1.幽默是一种魅力。一个教师能娴熟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叙事更加具体、生动;说理更加深刻、透明;抒情更加真切、动人。可以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2.微笑真的很重要。我们对学生微笑,生活就会对学生微笑,学生也会微笑着面对生活。对于教师来说,微笑就是一种欣赏、一种简单、一种坦荡、一种宽容、一种幸福的体验、一种诗意的享受……微笑就是一种激励、鼓励和关爱。微笑真的很重要,它能使我们教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你的“最爱”。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当然,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轰烈。如果教师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种这份爱,你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

4.做一名“阳光”教师。教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对待教学工作,对待学生。只要教师的言行、底蕴、心灵都像阳光一样纯洁、公正、热情了,我们的学生就会时时处处感受温暖。

5.教师要有一种奉献精神。我常常告诫自己:我是一位教师,我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就应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做好的结果。

6.教师应该成为一名演说家。如果一位教师具备优秀的讲演能力,他必定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他会用他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他的热情去追求教育,用他的思想去实践探索。

7.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我边教边学,因为我感到,一个勤学者是最好的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认识到,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与同时代发生的历史、文化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

8.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只要他走上了专业研究的道路,他就会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他就会对自己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体验到工作的乐趣,不会把教学看成一种单调的、乏味的、没有创造力的机械劳动。

9.教师,请注意你的仪表美。为人之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个好的老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该有正确的审美观,注意自己的仪表美,学生除了向老师学习知识外,教师的仪表也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的形成。

10.切记,教师要信守承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重在身教。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

11.管理好你的时间。能否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是衡量每个管理者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志之一。时间管理对于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凡意义。

12.请记住学生的名字。如果我力图显示出自己对学生真正的爱,我就必须以最完美的形式去显示它。而这“最完美的形式”不一定要指多没激动人心的方式,更多的恰恰体现在一些似乎不经意的细节中,其中就包括新学年第一天,就能够叫出学生的名字。

13.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个性,教育的真正的意义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发展其个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巨大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芒。

14.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师生友好相处的快乐。教师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

15.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教师不光是在教学生阅读和算术,教师还能给予学生知识以外的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怀揣着一种爱走近每一个学生,去关心、了解学生的并不遗余力地尊重他们,懂得维护他们的自尊,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而有用的人!

16.学会真诚地赞美。赞美永远都不是多余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从未有人赞美过的学生来说,一次真诚的赞美,可以胜过一万次严厉的责备。有时,老师的鼓励与赞美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正是那几个字却能够给学生带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17.与学生一起阅读。阅读对教育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官方的阅读课程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熟练程度和速度,他们给学生提供的读物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并不喜欢。而我的目标是让学生们从阅读中获得一种快乐和激情。

18.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它往往是发明创造的萌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的职责。只要我们用宽容之心去呵护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进步的快乐,那么,他们就会接受和理解,并且获得健康的身心。

19.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无论在哪些方面,教师都要尽量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并给以肯定。“优点单”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一定能行。

20.循循善诱,教育的至高境界。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旋律,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人格魅力,培养

前言

高中阶段, 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 在此阶段, 培养学生特有的人格魅力至关重要。由于高中数学内容较多, 难度较大, 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并且对数学学习有自己明确的规划, 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处理数学问题, 形成的思维方式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都会形成具的大影响。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 教学方法

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以往的教学方法仍占据主导地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 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心理。

(二) 教师与学生缺少交流

高中阶段, 受到家长、社会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 心理变化复杂, 不能够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较少, 不能够及时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因此, 教师应不断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 对于数学学习存在困惑的学生,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以免产生学习偏差。对于能够及时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进而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1]。

二、高中数学学习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

(一) 勇于面对困难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应当勇于面对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例如, 在学到函数时, 在求最值的过程中, 学生可能会存在困惑, 但是, 在解决一个环节过后, 学生的心态将逐渐调节过来, 事实上, 问题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难度。因此, 只要学生树立自信, 勇于面对存在的困难, 问题将会很快得到答案。如果第一遍学生没有理解题目表达的意思, 或者理解了题意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时, 就应改变分析方法, 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如果学生通过独立解答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使学生逐渐获得成就感, 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进而为数学学习建立详细的规划[2]。这个过程甚至可以影响学生以后的人生成长, 例如面对一个很难处理的困惑, 学生首先不惧困难, 通过分析、规划等方法寻求解决办法, 最终解决好面前的困难, 继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二) 掌握学习方法

要想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 学生应当准备一个笔记本, 记录自己做错的题目, 对于已经记录的错题, 学生应当及时翻阅, 回顾自己当时在哪里出错, 哪里掌握的不明确, 进而巩固学生的记忆力。通过采用这种学习方法, 不仅能够使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旧知识, 还会引入新的知识[3]。

(三) 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刚毅性格

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应磨练学生的意志。教师在向学生设置问题时, 应当确保问题的难易度, 并且要求学生应独立解答问题, 例如, 教师可以向学生设置问题, 如果奇函数f (x) 在定义域 (—1, l) 内单调递增, 且f (1一a) +f (l一a, ) <0, 求a的取值范围。”学生在解答此题时, 对f (x) 在定义域 (一l, 1) 理解比较模糊, 只是依据函数的单调性, 得出最终的不等式, 最后导致结果错误。在此阶段,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定义域的具体用法, 这时学生会找到解题的思路。因此, 通过解答函数定义域, 会影响学生解答问题的步骤, 学生也会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 以免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 过于盲目, 进而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论

通过分析高中数学学习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 我们能够看出,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勇于面对困难, 在困难面前依然能自信地分析、发现解决的途径, 并谨慎全面地解决好它, 这不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也将在学生的人生成长历程中形成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韶红, 李晓红.高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 2013, 14 (01) :265-267.

[2]黄丽生, 张哲宇, 陆梦丽.浅析新课标背景下数学课题探究学习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0 (05) :12-14.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人格魅力 语言艺术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人格魅力主要是指在日常的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点、个人能力等。而语言艺术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听教师说话,可以受到感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培养方法

(一)从教师自身做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我认为小学班级就是班主任个性的写照。班主任的行为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

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起带头作用,应该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班风和学习氛围,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让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学习,教师应该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感染每个学生。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当教师走进教师时应该养成举止优雅,仪表端正的好习惯。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打扫好班级卫生,保持班级清洁卫生,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条理,有秩序,才能让他们渐渐养成热爱生活的好习惯。因此,小学班主任以身作则是人格魅力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尊重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班主任应该将学生放在怎样的位置上,能否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班集体责任感,是创造优秀班集体的前提。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学生对教师的言行是非常敏感的,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关心。如果班主任不能时刻为学生着想,做事独立,不能听取学生的建议,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学生如果处于这种学习环境中,就很难将自身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出来,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忽略班集体,更不会积极主动的为班级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也就谈不上责任感。因此,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如何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由于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班级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在性格上也不同,为了能够增加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我将权力极寄托在班级干部的身上,让班级干部带领所有同学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这样由学生自行组织的活动,就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

(三)热爱学生,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

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是小学班主任人格魅力的真实体现。教师通过热爱和关心以及鼓励学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信任,同时教师热爱学生,会让学生敢于接近教师,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起朋友关系,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坐在一起谈心,在课上对他们严格要求,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的提出问题,这样,可以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树立自信心。

二、小学班主任语言艺术培养的方法

如果小学班主任能够掌握好语言艺术,也就寻找到了如何管理班级的方法,正确的运用语言艺术,不仅会获得学生的尊重,而且还能达到另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求小学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语言中注入情感

教育的核心是爱,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关爱每个学生。如果教师的语言中充满爱,充满感情,可以使教师的言行更有说服力,会使倾听者感觉身心放松。语言的艺术在于能够打动人心,而打动人心,在语言中注入情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论是对日常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夸赞,还是对一些调皮的学生给予批评,都需要教师在言语中投入真挚的感情,这样学生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懂得教师的用心,从而接受教师给予的教导,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教学的良好效果。

(二)言语简练

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说了很多话,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着边际的啰嗦了让学生感到反感,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效果也非常差。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心贴心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取得教育最佳效果。由于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然后总结出适合学生性格特点的语言。例如,对学习自信心不强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对于在学习中容易骄傲和满足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够以平常心态接纳自己。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应该尊重这类学生,并且不断的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勇于克服困难。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对待学生应该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三)增强语言的幽默感

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同时每个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在鱼学生交流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语,在切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可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中,适当的增强语言的幽默感,能够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到教师的用意,用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将批评教育的真实目的充分体现出来,而且还容易让人接受。

总结: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不经意之间说过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班主任不经意之间的一个动作,很可能会使一个班级成为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就像是一盏路灯,照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道路。同时,班主任语言所具有的科学性、针对性、激励性,都能够深深的感染学生,也只有这样,小学班主任工作才能发挥出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叶贤琴.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3(1).

[2]项文彬.用人格之光烛照学生心灵—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J].小学时代:教师,2011(4).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篇4

此次聆听了浙江师范大学蔡伟教授的教师人格魅力修炼的课程,受益匪浅。蔡教授从人格魅力的修炼、教学魅力的修炼、反思魅力的培养、语言魅力的培养四个方面给我们娓娓道来,讲解清楚透彻,实例生动感人,使我倍感自己虽然从教30多年,平时也注重自己的人格修炼,但还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修炼、提高,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学生喜欢的魅力教师。

下面谈几点自己的努力方向与目标——

一、品德修炼: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行”与“不从”就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所至。正如苏联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那样——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而修炼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所在是为师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品行,高尚的情操。

二、微笑教育:泰戈尔说过:“微笑是最好的名片。”试想,一个整天板着脸儿、不苟言笑的教师,怎么跟学生产生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只可能对他(她)敬而远之,因为他(她)即便可敬也不可亲。而反之,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要知道,一个人的笑容是可以具有多重意义的。一个教师脸上充满笑容,不仅使学生感到温馨,进而感到可亲,让学生愿意靠近你,愿意与你进行心灵的交流,而且笑容传递给学生的还有老师的关爱、信任,从而使学生内心树立起自信、升腾起希望,就如同冬日的一束温暖的阳光给人们带来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无以伦比的新希望。

三、终生学习:自己现在的知识框架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拥有渊博的学识和灵动的智慧。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惟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 须知晓,你想给人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假如自己只有一滴水,如何给人一桶水?所以,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阅历是自己努力的方面目标之一。

四、语言修炼:教师的语言魅力是体现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教师的课堂语言,更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教学艺术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相信当今课堂上精彩纷呈的课堂语言还不多见,自己还需不断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提高。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和一种有效的手段。感觉平时对自己课堂教学过程的点滴有所感悟、思考,但是用文字来做深层次的总结、提炼能力还有所欠缺,要不断加强。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篇5

━━━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

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是当代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甚至人类走向幸福、和谐的关键。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怎样运用以及能否有效地运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健康优秀的品德支配和约束,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将很难把学习到的知识、品性和行为服务于有价值的人类目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把品德教育广泛地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发现自己的才能所在领域与最佳位置,找到自我发展的生长点,由一方面的成功启动其他方面的进步,树立正确的信仰,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使其获得自身的完善和最大可能的发展。

促进学生品德的良好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如何处理好教师、家长的关系问题,对学生品德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尊重家长人格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教师尊重家长人格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意义

教师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方向、一致要求和相互配合,主要通过教师来实现。从教师角度来说,正确认识与家长的关系、有礼有节对待家长,既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又反映着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学生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养成。在现实中,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时常产生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正确对待家长,首先需要合理地认识与家长的关系,尊重家长的人格。

(一)尊重家长人格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尊重家长、尊重他人,为学生品德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尊重自己和他人,能够尊重他人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强调的一个重要的道德品质。尊重他人就是在平等和张扬个性的基础上,重视他人的人格、价值和主动发展的潜能。在现代社会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他人的尊重。大到国际问题,许多人都呼吁对个人尊重,寻求和建立民主平等的社会秩序。联合国第四十八届会议主席赛缪因萨那里先生曾经说,“现在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必须是尊重和关心个人,在这一点上,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小到日常生活,我们越来越强调对个人的重视和尊重。近年来,美国全国都卷起3R道德教育的热潮,其内涵首先就包括尊重。我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其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尊重他人的行为。

泰戈尔曾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家长各有自己的职业和不同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家长的优秀品质,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父母的闪光点和有益的东西,从尊重自己的父母做起,学会尊重和与他人沟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尊重家长人格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为学生品德形成创设良好环境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活动、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虽然学校是专门承担对学生教育的社会专业部门,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要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就必须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一是要使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能够一致;二是要发挥家庭教育来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各具独立形态和独立特点的教育,各自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二者结合,协调一致,才能在总体上更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点,在根本上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尊重家长,才能建立良好的教育联系,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

(三)尊重家长人格有利于教师搞好教育工作,为学生品德形成提供发展动力

在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中,教师从总体上看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一种主辅关系。教师承担着主要的教书育人重任。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尊重家长,不能广泛争取家长的有力配合,也就谈不到主导作用,教育工作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国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生活在语言交际的汪洋大海中,随时都会接受各种语言刺激,每个人的修养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面对恶性语言刺激反应也不同。有的人应激水平低,不善于应变,在一些恶性语言刺激面前处理不慎,就可能引发冲突,甚至酿成悲剧。家长的智能、情感、思维、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各项生理和心理水平,对学生品德形成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与家长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有高度的教育机智,善于察言观色、掌握分寸,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多作正面的肯定;不能在家长会上或班集体中指名道姓地责备他们的子女或学生家长,使学生或家长感到羞辱或难堪;有些学生的错误尽管与家长有关,也不能随意批评,要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与家长进行交流,才能收到好的教育实效。

家长是教育者和“合作者”,而不是“对立者”,教师与家长交往的目标是为社会为人民培育人才,交往的核心是学生,交往的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品德等等。因此教师只有尊重家长人格,寻求家长的合作,共同教育孩子,才能形成合力,为学生品德形成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二、教师如何尊重家长人格,促进学生品德形成

(一)教师与家长矛盾——影响尊重家长人格、学生品德形成的原因

教师、家长不能互相尊重人格,彼此产生矛盾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第一,由于对学生了解上和要求上的差异性,使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有时会产生矛盾。

第二,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情感不一样。

第三,教育学修养水平的差距会使教师与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不一致。

第四,教育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学生成长是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辩证过程。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学生家长常常对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或教师工作中确实有缺点,而家长则缺乏应有的谅解态度等等,都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不能很好的相互尊重、支持。但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是在根本目的和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双方都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因此,这种矛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二)实现尊重家长人格、发挥家长教育作用的基本策略 教师实现尊重家长人格,有两方面的策略:一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家长提高教育修养,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二是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教育活动,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最终目的是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增强教育实效,为学生品德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动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

2、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3、帮助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和思想。

4、关于家庭教育,重点是帮助家长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法。

第一,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子女的关系。

第二、指导家长建立开放的家庭教育模式。

第三,指导家长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第四,指导家长理智科学地教育独生子女。

(三)提升教师素质和修养,为学生品德形成树立榜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发现真理的人。”因此,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和道德准则的传递者,同时也是具有和代表这些价值和准则的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及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都对学生起着仿效作用。

那么,在对待学生家长时,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和修养呢? 第一,要谦和,不要盛气凌人。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需要谦虚谨慎,讲究礼貌,营造和谐气氛。这样才能缩短双方的距离,家长才会敞开心扉。

第二,要尊重家长,不要损人自尊。教师在接触学生家长时,不论家长年龄大小、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都应本着尊重的态度。针对不同的家长谈话要因人而异。对于素质较高的家长,可就教育问题进行探讨,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要给予具体指导。第三,语气委婉、含蓄。教师在与家长接触谈话时,不是采用命令、警告、责备、提意见和教训人的语气。教师应以热情、关心、委婉、含蓄的语气与家长谈话,这样才能奠定合作的良好基础。

结语: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人,是个人兴趣爱好、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得到良好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现代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注重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道德素养。其中,处理好家长、教师的关系,尊重家长的人格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只有做到充分、切实尊重家长人格,才能做到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感染和熏陶,也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作用,最终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

教师尊重家长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品德形

成影响的研究

━━━

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

乌市第77中小学数学组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6

“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之外,尚需具备基本的专业人格,比如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快乐情绪。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构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素。

教师的主动精神

主动精神何以让某些教师顺利地展开职业生涯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成功教师?一直让自己陷入被动的教师又是如何逐渐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学校中的“失败者”?

有些年轻教师是同年一起进入同一所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最初几个月,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但一年两年之后,这些同时进来的新教师逐渐显示出差别:有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成为其他教师心目中的好同事;有的教师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生讨厌的教师,而且校长和同事也因他的存在而感到不舒服。

一个年轻教师以何种姿态进入一所新学校,以何种方式展开职业生涯,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年轻教师在还没有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就不以为然地走上了讲台,待他们尝试了失败的痛苦经历之后,才发出“悔不当初”的感叹。教师的主动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在学校中遇到的成功教师以及在文本、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成功教师来看,教师的主动精神少意味着:第一,善于创造性地执行,不让自己陷入被动和琐碎;第二,善于人生规划或生涯设计,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机会;第三,像蚂蚁一样自强不息,遇到任何障碍都不断寻找新的出路。教师的乐观心态

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的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的生活。宽容精神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这样的人不会喋喋不休地抱怨;赏识意识是对他人表达真诚的认可和尊重;激情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要选择一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生活方式。乐观的第一个指标是宽容。宽容的人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因他人不关注自己而一味抱怨。乐观其实很简单:停止抱怨。乐观的第二个指标是“赏识”。不仅宽容,还能做到对他人赏识,这是一个进步。渴望赏识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

乐观的第三个指标是内心“宁静”、有“激情”、能快乐地生活。人总是喜欢和那些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在一起。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把笑声带给别人的人,有一种能力,叫感染。喜欢把痛苦带给别人的人,也有一种能力叫传染。怎样成为快乐的教师

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教育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不会有好日子过。万一教师不 能拥有完整的快乐与幸福,那他至少要让自己过得有希望。如果教师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和梦想,教育就会发生危机。

有幸福感的人,是那些拥有创造性生活的人,是那些“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所谓痛苦的人,是那些生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曾经改变了某个学生,可能是上了一节好课,可能是发表了一篇文章或出了一本书,也可能是参与建设了一个新班级或一所新学校。所有的作品都意味着某种“改变”。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他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日常生活陷入机械的重复。为什么你无法发表一个新作品?因为你没有改变你的生活。既没有新的“阅读”,没有新的“观察”,也没有新的“做法”,当然无新作品可言。

创造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可能生活”或“理想生活”。这种人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中。梦想是自己将来要走的道路,在自己将来要抵达的地方。人过得好与不好,全靠人有没有自己的梦或理想。

史怀泽因《敬畏生命》而享有盛名。史怀泽建议人在走路时也要爱惜路上的生命:“被你踩着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这令很多读者感动。可是,史怀泽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男人,不在于他建议人要保护所有动物的生命,而在于他热烈地建议每个人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充满激情、有理想、有活力。在史怀泽那里,“敬畏生命”意味着“拒绝成熟”。人的最重要的使命是在整个生命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伟大的奥秘在于,作为充满活力的人度过一生”;真正有力量的人,“什么也夺走不了他的理想”。我们成年人传授给青年一代的生活知识,不应该是“现实将排除掉你们的理想”,而应该是“坚持你们的理想,生活不能够夺去你们的理想”。

生命力及其蕴含的人格魅力是人的精神长相。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前由母亲负责;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后,由自己负责。教师的使命,是激励学生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任。学生的使命,是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这就是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期待。于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有教养的民族”,显示为人的“活力”:神采奕奕、生机盎然;热情、冲动、才情、抒情、机灵、智慧、敏感、勇气、冒险、探索、拓展、开阔;争执、挣扎、执著、反抗、超越、拯救、解放„„

具体而言,人的幸福感来自三个要素:一是有情趣;二是爱人与被人爱;三是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篇7

关键词:人格,魅力,影响力,途径,方法

前言

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高校教师应从锻造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入手。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努力扩展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 真切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以求促使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发展, 使其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1 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教育价值

首先, 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具有引导价值。体育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无声召唤。其次, 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作用。体育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纯洁之爱, 使学生在运动中产生饱满积极的情绪体验, 获得一种澄净明朗的美好心境, 使烦闷、消极、悲观得以消除, 最终使学生热爱体育, 热爱生活, 追求身心和谐, 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再次, 对学生道德的示范作用。体育教师那种磊落的襟怀, 突破功利羁绊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无疑对学生具有示范价值。其乐观豁达的形象和渗透其中的道德理念, 对学生构成了德育主导因素, 使学生能自觉按照体育教师所显现的具体可感的道德规范去校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 并从中提升原有的人生信念。

2 高校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培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2.1 锻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

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是教师人格构成的重要内核, 也是教师最能够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力量。实质上教育过程自始至终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影响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教师就必须致力于锻造自身的高尚品格与道德情操。首先, 教师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 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 磨练意志, 抗拒诱惑, 不因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的某些阴暗面和不平事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怀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 教师应当注重修炼自身的良好德行, 学问无止境, 修身亦无止境。教师应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崇尚正义鄙视邪恶, 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要做到这些, 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 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2 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崇高的职业理想、执着的敬业精神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又一基石,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教师才有可能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并收获幸福、收获快乐。教师是一种最令人感到光荣与自豪的职业, 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国家与民族的振兴, 关键在教育,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正是这庄严而神圣事业的继承者和开创者。教师又是一种最令人感到充实与欣慰的职业, 他的工作不断地向他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 成为推动他学习、思考、探索、创造的不息动力, 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与成功的欢乐。教师又是一种最令人感到幸福与成功的职业, 教师的幸福是超越时间限制的, 因为教师对学生在人格与课业上的影响具有终生性;教师的幸福是超越空间的, 因为教师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网络联系起来, 一代一代的伟人, 一代一代的普通劳动者都是由于教师的劳动而对世界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确立了这种崇高的职业理想, 教师势必自觉地将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 遵循教育规律, 参与教学科研, 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创新。

2.3 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培养创造能力

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 不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必备要素,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 也是影响学生学业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 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2.4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水平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现由被动向自主的转变。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具体教学活动的特点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从而将抽象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和实施教学过程要加进自己的主观改造, 内化成自身的素质, 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差异灵活地进行处理。允许学生对已有的结论和答案提出质疑, 从而在师生的相互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结论。

2.5 真切地关爱、尊重并信任学生

身为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须知教师的一声亲切鼓励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力量, 教师的一句恶语中伤则可能带给学生终生的阴影。高校教师们还必须真正地了解、熟悉自己的学生们, 除了给予学生日常生活上的关怀与照顾外,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做学生的心理关怀者。当学生因遭遇挫折而萎靡不振时, 教师应给予他亲切的鼓励与安慰;当学生因思想信念出现偏差而陷于迷茫时, 教师应给予他正确的牵引与指导;当学生因创造与发现获得快乐时, 教师能够分享他的快乐并表示对他的欣赏和赞许;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或思想观点提出质疑时, 教师能够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他探讨论证;当学生的才情、别趣及独特个性得不到理解与认可时, 教师能够以友善、尊重的态度对待他, 并给予悉心的点拨与引导。师爱不仅带给学生的心灵无以言表的快乐与抚慰, 而且给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灵感以最良好的诞生环境。

3 强化自身个性魅力及师表美

教师自身特有的个性魅力是教师鲜明的色彩中最亮丽的一抹, 它是教师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一面。诸如风趣幽默、才思敏捷、平易亲和、严肃认真、乐观豁达、足智多谋、兴趣广泛等等。教师风趣幽默, 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求知求真;教师才思敏捷, 学生在感佩之时自己的思维才气也在无形中渐长;教师平易亲和, 学生从其身上感受爱的教育, 体会爱的高尚与伟大;教师严肃认真, 学生从其身上领悟到治学为人的基本准则;教师乐观豁达, 学生学会即使身陷困境仍昂扬乐观坚忍不拔。所以, 教师须在教育实践中, 针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爱好不断学习、修炼和完善自身的个性魅力。同时, 教师还应注意到自身在教学情景之中及教学情景之外的师表美。诸如教师的着装应该是质朴无华、富有文化涵养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该是优雅得体、潇洒大方的;教师的服神、表情、语言等都应该是道德崇高与和谐的表现。

总之, 教师要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使他们不仅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学生应敬其师, 而信其道,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及养成[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 2005, 2.

[2]龚乐进.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2.

[3]张长虹.浅谈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社会心理科学, 2004, 19:4.

[4]季震.试论教学概念的界定[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0, 2.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篇8

一、和学生做朋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他

首先,深厚的知识积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带给人的魅力是无穷的。想想在上课时能够机敏睿智地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学到知识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尤其是处在二十一世纪的老师,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多阅读各方面的资料信息,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学历有止境,而知识无境界。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这样才可能去影响学生,让他们秉承师德,养成刻苦学习、终身学习的好品质。

其次,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精神饱满的老师,会让别人觉得生命都有了活力。另外,我们除了教学外还要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释放自己心中的压力,尽量保持一个好心情。如果学生整天面对的是一群愁眉苦脸的人,他们就会感觉压抑、沉闷,想提起学习兴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学生。你把一份快乐传递给别人,那么就有了两份快乐。

再次,幽默而又风趣的语言。忠言无需逆耳。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且富有激情,使学生想听,愿意听。这样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才会敢于提出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枯燥的语言人人都会感觉乏味,听者都想成眠。而幽默风趣的语言无疑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最后,关爱学生,体谅学生,帮助学生。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也是有感情的,如果你真心对他,他也会真心喜欢你,这叫“爱出爱返”。另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关注他们,培养他们成为明天有用的人才。如果你对此不以为然,对学生冷漠,相信他们对你也不会有所收获。再者,我们要懂得尊重学生,他们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尊心的个体,自尊得到了满足,自信也就又所提升,进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学会欣赏,学会鼓励,赞美美丽的花朵

表扬鼓励能够促进人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而批评挖苦则会使人痛苦低迷,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时时促进学习的愿望。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要让这种内在力量消失,否则,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所长、获得成功。如果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得不到老师的注意,他就会渐渐降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位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他会渐渐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怎么会有上进心,怎么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呢?相反,一位学生感觉老师很欣赏他,他会全神贯注地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力表现自己,长此以往,他的信心大增,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地也就提高了。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对学生的某些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满意时,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给他某一特别的权力等。别忘了你的一个微笑可以点燃孩子的一个希望,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可以增加学生的勇气,你一句赞美的话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

三、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古板,填鸭式的教学实难适应现在的中学生。那么,在上课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如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它就不再索然无味,而如果将图文并茂、音色俱全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的话,那些即使是单调无趣的内容也常会妙趣横生。如在讲授“乡愁”这一课时,我用了九二年春晚的歌曲《乡愁》作为导入,声色俱全,而且是把本首小诗作为歌曲演唱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加深了他们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具有活跃性、探索性、社会性和意义性的学习活动很感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通过实例来说明问题,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学习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9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本事,具备这样条件的教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并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教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一样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在他们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他们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他们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他们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他们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他们相信学生的本事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本事。他们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么做,他们更喜欢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当怎样做。在人品上他们更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本事。他们不光看到学生的此刻,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此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他们既是学生此刻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10

赵东明

魅力有许多种,而作为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莫过于人格魅力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精神气质。它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学识、能力上,还在讲课及处理各种问题过程中在教师的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中表现出来。

怎样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学高为人师,德高为人范”,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教师从教的根本。具备这样条件的教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教师身上,学生性格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

(二)要有作为教师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因学习成绩的好坏或其他的因素而差别对待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对学生从严要求,还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有些教师只满足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把教书育人降低到纯技术层面。有些教师只修文凭,不修本领;只重职称,不重德行。这些都有悖于“德高”的标准。

(三)要给学生充分的民主和信任。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当作主体,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人品上,更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作为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

(四)要爱岗敬业,忠诚于教育事业。教师不要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要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要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篇11

[摘要]“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理念的提出。给我国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率、有质量地进行德育,这是教育界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教师人格魅力的养成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以期对提高德育质量和实效方面有所裨益。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养成影响

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结合而成的人格魅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德育的效果。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可见,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德育的成效,必须重视教师人格魅力的养成。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养成

(一)准确把握自身定位

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起桥梁作用,在促进学生身心道德发展过程中也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养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明确认识自身所应充当的角色。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学习化社会要求教师从过去的单一道德传授者向人生指导者转变。尽管学生拥有多方面的需要与发展可能,却未必懂得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努力,因而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和春风化雨般的指导,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其次,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与学在学校生活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朋友,是一种“如切如磋”的互学共进的关系。教师对来自学生思想上的疑问、疑虑以及困惑都应以一种协商对话的方式来讨论,以求得道德问题的逐步解决。最后,教师应以双向交往的合作观来指导德育的全过程。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指导过程相互发生作用的形式,更是一个师生情感、意志、人格、心灵整个精神互动的过程。

(二)充分发挥个性渗透

教育要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主要还是要从教师本身着手,要求教师养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师应善于进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个性渗透的作用。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尊重、关心、理解以及信任学生。教师只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才会有被尊重、被关心、被理解和被信任的触动,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对道德的追求,进而展现教育的全部潜力。而学生的进步与反馈又会进一步激起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使师生间形成一种情感交流的良性循环。在个性渗透的过程中,教师热忱的工作态度、强烈的道德观、精益求精的学术作风与乐于奉献的精神都会给学生以无声无息的影响和感染。

(三)牢固树立个人权威

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有机结合。教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自我献身精神以及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常常会使学生为之动容。教师的优秀品格会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成为凝聚学生的一股巨大的力量。教师了解学生、独立公正、关怀备至等多种品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特有威信,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的权威存在于学生之间,是学生对教师的内心认同。教师权威的实质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对教师的举止言谈极为崇拜,对教师的德行品质备加推崇,并乐于在各方面信任教师、效仿教师。俗语有云:“三令五申,不如身体力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个善于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教师是一股于无声处的教育力量。教师牢固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将有利于德育的长足发展。

二、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养成后,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青年学生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这会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使一心向上的学生增添动力。此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会通过这种影响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加以反思,进行修正。由此可见,在德育中,教师人格魅力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应以自身健康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二)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平,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及时见效的。德育过程中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知识与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等联系在一起,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教师那里不仅得到知识信息,而且得到情感信息、道德信息、性格信息等多种综合信息。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够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激起学生向善的内部动力,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德育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三)有助于学生意志力的强化

学生意志力是指学生在履行道德义务时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克服内在阻碍和外在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毅力。教师在诱发学生潜力、倾心将其培养成德才兼备人才的教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意志力,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将这种对意志力的心灵体验内化为自己谋求自主和自动发展的不可摧折的意志,从而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进程中表现出为达成既定奋斗目标锲而不舍、永不气馁的意志信念。教师的人格素质并不只是教师个人的修养问题,更是教育因素、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而是会对学生一生意志力的培养产生恒久而深刻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篇12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人格魅力的培养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通过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塑造。

从教师个人来看, 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 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要树立健康的人格理想, 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 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把自己培养成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 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强化教师人格根基。再次, 教师在工作、生活中, 要以诚待人,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 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关爱学生, 热爱教育工作, 步步落实工作目标, 增强自信心;要爱好兴趣广泛, 陶冶情操, 提升思想境界。

从社会方面看, 国家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为教师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改善社会环境, 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引导社会更多地追求真善美, 用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康成长;加强道德建设,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通过上述的举措, 为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与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以形成教师让学生钦佩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 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 而且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品德、心理及行为。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来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 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思想品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和道德素质两部分, 是人格的导向部分, 决定着人格行为的方向和性质。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和人生观。教师所具有的正确的世界观可以激发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特质, 提高学生观察、认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所具有的正确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会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教师所具有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正确观点会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努力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品德。

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岗敬业、关心学生、勤奋踏实、刻苦钻研等良好品质会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培养学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应该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 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 不断磨炼意志。教师不是把教书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而是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 并能从中享受人生乐趣。其次, 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 正人者必先正己。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因此, 教师要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在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心理品质会使学生敢于挑战自我, 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宽阔的胸襟会使学生胸怀宽广, 不会斤斤计较, 患得患失。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态, 从容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学生面临的复杂问题。教师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排泄情绪的方式,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乱学生的情绪。教师襟怀坦白、心胸开阔、乐观积极、情绪稳定, 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 教师的智能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智能素质主要包括人的文化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渊博的知识、善辩的口才、娴熟的技能、敏捷的思维以及在教学中表现出的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完美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赢得其尊敬。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 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因此, 教师要认真备课, 材料要充分, 内容要完整。教师要博览群书, 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教师要多阅读《演讲与口才》之类的书籍, 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准确生动、清楚明白、表达得体, 使学生愿听并能引起共鸣, 此时的语言就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 教师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身体素质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健康程度以及仪态、表情、服饰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饱满的热情、健康的身体、得体的站姿、整洁的仪表、优美的服饰等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所以教师要加强体育锻炼, 注重自身的仪表仪态美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要有良好的仪容, 要头发整洁干净, 不留胡子, 不涂指甲油, 不化浓妆。教师要仪态端庄大方, 有良好的站姿、坐姿和行姿。教师要仪表整洁, 着装得体, 不穿奇装异服, 不戴过分夸张的首饰。

教师的人格魅力如丝丝春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如一盏明灯, 指引着学生们前进的行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教师, 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美好人格魅力的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用自己健全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 努力做学生爱戴、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格、人格魅力的含义, 讨论了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并从人格思想道德素质、人格心理素质、人格智能素质和人格身体素质四方面阐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人格,人格魅力,素质,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启珍, 明庆华.教师问题心理与行为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9:110.

[2]傅维利.师德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也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13

沾益县花山中学:胡燕妮

摘要教师的劳动是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造就灵魂的劳动。这就决定教师必须完善人格,提升人格魅力,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知识 能力 休养 关爱 赏识 人格魅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经典地道出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造就灵魂的劳动。古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师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②体现。当代教育学者林崇德对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也作了界定:热忱关怀、真诚坦率、胸

怀宽阔、作风民主、客观公正、自信自强、耐心自制、坚韧果断、热爱教育事业。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是教育观念、学识、能力、品德修养、性情等综合素质的结晶。它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③ 因此,要办好教育,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每一位教师的当务之急,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感悟颇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这样:

一、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课堂是体现这种魅力的主战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学校的教育中,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要通过教师来进行,课堂是进行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其真正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大胆发言,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公仆的身份接近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上创设宽松、和谐、信任的氛围,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并在教育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都有进步的愿望。教师的责任是要设法满足他们,有区别地去塑造他们,直木做梁,弯木做犁。更不能让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否则,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不信任,甚至严重对立,抵制你的教育,即使你学富五车才富五斗也无用武之地。要知道教育是心灵的碰撞,只有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并有足够的驾驭能力,才会产生最好的教育。2003年以前,我一直在云南省沾益化肥厂子弟学校教书,那里的学生很有个性,在知识上、观点上、人格上从来没有师生之别,你错了他豪不留情地帮你纠正,而他们错了,你不能当众伤害他们,不能恶语相向,只能“私”了,否则你就无法上课。曾经我校的一个中层领导来上这个班的课,可才上了三天,就和全班学生大吵了几场,并被赶出教室。而我只是一个语文任课教师,而且是一个和风细雨、温柔可佳的女教师,可我上课纪律比班主任还好,他们严肃活泼、轻松愉快。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我学识上能给予他们所需的,更重要的是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们,把他们当成有尊严、懂事理的人看待。我自身做到以身作责,为人师表,从来不让学生做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甚至我鼓励学生找老师的缺点。学生听了,议论纷纷,并且说:“老师,佩服!佩服!你是第一个给我们这种权力的人。” ①

二、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休养。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它来自于教师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作为教师,我们应意识到,我们每天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我们应用涓涓细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与人生,而且还意味着,我们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通过水到渠成的点化和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像春雨润物那样的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启迪,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保持丰富而优美的灵魂。让他们年轻的心灵感受到生活的欢乐与美好。相反,如果对他们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无疑会使教育黯然失色。知识是有用的,但没有爱的知识又有多少价值呢?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动辄训斥、侮辱、压制学生。显然,这样的教师潜意识里存在居高临下和不平等的态度。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肯定他难以赢得学生们的真心喜爱和尊敬,难以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回过头来看,我们那些优秀的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让学生终身受益。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蔡芸芝先生就是一个有高尚品德休养的教师的典范,她的才识和品行影响了作者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要一视同同仁,不要因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他们。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天职。他们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个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我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我留意某些教师的心理,在处理学生发生的问题时,多的是对付学生的方法,少的是能与学生平起平坐沟通真情。他们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说来说去,一个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教师的自身修养。有的教师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他同学生之间那种心灵共振,有的则怨声载道,把一切错都归给学生。这就是修养的差异。说句实在话,老师与学生发生矛盾冲突,应该由老师负全部责任。

三、必须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高度的服务意识即爱岗敬业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即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事实上新的经济道德体系表现在于“公平”。但是某种意义上似乎“公平”不属于教育工作者。我们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废寝忘食、苦口婆心,经历着诉不完的艰辛,履行着道不尽的忠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下一代,是人不是机器。我们从事的职业是功德无量的事业,不是饭碗。

我们的服务意识应表现在热爱本职工作,并于实践中探索教书育人的深远意义,升入上一级学校是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是立足现在功在千秋的大目标。我们究竟要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思维导向是否合乎教育的前瞻性这点很重要。21世纪教育的超越性是素质教育思潮,素质教育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也就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绝不是你教我学,你骂我听,你训我服的关系,而是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必须具有关爱和赏识之心。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他的话道出了亲而显爱、爱④

而取信、信而树威的教育诀窍。正可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爱是父母之爱,手足之情的高层次延伸。“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所以师爱是神圣的爱。

师爱不是简单的感情投资,它是赤诚、智慧、方法、品味、能力、技巧、学识的浓缩。在父母的逆爱中长大的孩子,需要填补家教的空白,因为比身教更重要的是家风。教师应教孩子去爱别人,走出唯我独尊,懂得什么是关心?什么是公平?这是一种思想爱。父母离异的孩子,需要填补情感的空白。教师应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这是父母之爱。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经济资助,教师可以通过多渠道,依靠学校、社会也包括我们自身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这是人间自有真情的社会爱。学习优秀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被自己击败的孩子,他们好胜也最虚荣,受挫的承受力最差。教师要教会他们战胜自我,坦然面对荣辱,帮助他们分析人生与成败的关系,挑战人生不代表永远成功,感受人生之意义很重要,这是导师的爱。养成习惯差的孩子,他们又淘气、又重情,既应有思想导向,又要有制度约束,教他们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给他们以严慈相济的爱。性情内向孤僻的孩子,需要给他一份晴朗心情,教他们懂得张扬个性思维的同时要从众。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应做心理医生,这是医生的爱。林崇德说:“我和所有的优秀教师一样,同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影响其毕生,⑤所以师爱是师德之魂。”从这里不难看出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讲,爱就

是教育的全部。因为只有在“爱”的前提下,教育者才会充分体现自己的责任,才会毫无保留地无私地奉献,才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关爱学生是教他做人,赏识学生是树立他的自信心。赏识教育的浪潮在教育战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但是,是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著名的教育家周弘校长那样去做呢?美国心

⑥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周泓校长把一个聋哑女孩培养

成为中国第一名聋哑人研究生,靠的就是“肯定”。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尽量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满足他们这种“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要。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赏识教育的教育效果要远远优于其他的教育方式。比如学生学业优秀,习作发表等等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他们骄傲和自豪吗?难道不值得我们由衷的赞赏吗?不说孩子,就是成人,也喜欢被认可和赞赏啊!赏识他们,鼓励他们,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我自己为例,同事说我性格好、很温柔,学生说最不怕的老师是我,可我的课堂纪律很好,学生成绩也不错,跟班主任的一样。有人好奇,问我为什么。说实话,原因很简单,就是去赏识他们。在我20年的从教生涯中,从来没从我嘴里说出过一句讽刺挖苦学生的话,没说过一个“笨”字,更不用说其他的体罚了。反之,我非常注意每个学生的长处,每当发现他们身上哪怕是一点点优点,我都会表示极大的赞赏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就拿学校一次期中考后的家长坐谈会来说吧。会前学生提心掉胆,恳求老师为他们说好话。会后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并在周记中这样写到:“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家长会后没有遭到家长的暴打,也没有那些没完没了的令人刺耳的唠叨和数落。我非常感谢您,家长们说老师总结了我们好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他们没有看到的。他们从老师那里学会了表扬和赏识。”是啊!学生们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家长的认可。我们为什么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呢?

总之,要想做个优秀的教师,就要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休养、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参考文献:

注释:

①《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

②《教师的人格魅力》张万宏青青校园《百榕园》原创文学

③《西方现代教育论著》

④《西方现代教育论著》

⑤《西方现代教育论著》

⑥《〈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上一篇:中班12月育儿知识下一篇:初中教育类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