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的人格魅力

2024-09-24

新时代教师的人格魅力(共12篇)

新时代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1

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人们想到最多的是发挥校长的权力性影响力, 而对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则有所忽视, 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校长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对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都不可少。然而, 仔细分析两者所起的作用, 我们就可以发现两者所起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校长权力性的影响以职务为载体, 其影响是外在的, 权力一旦丧失, 校长的影响力也便告终结;而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 也即人格魅力则由于建立良好的自身素质上, 得到了教职工心悦诚服, 因而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 甚至一些校长不担任了行政职务, 仍可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靠的就是其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中小学的管理实践来看, 实行的都是校长负责制, 校长的权力性影响力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但由于每个校长的人格状况不同, 因而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显然, 校长人格魅力的大小及发挥程度, 并不是其个人的事, 而是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大事, 校长的人格魅力或人格缺陷与障碍都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一、校长人格魅力的时代取向

校长人格具有教育职业上的特点, 这一点易为人们所认同。但我们更应看到, 人格须有个体负载, 而个体又深植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之中, 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造就特定的人格,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兴起等, 都会对校长的人格产生巨大影响, 因而脱离时代的要求来谈校长的人格是无意义的, 时代的发展对校长人格提出了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个是管理智能。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新的知识、学科不断地出现, 而且知识也不再是校长的专利。校长的专业化更多表现在能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促进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上。显然,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校长的管理智能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的要求, 管理智能成为校长履行职责, 实现管理目标的基础条件。为此, 校长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 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管理实践, 指导教师、下属, 成为一名内行的管理专家;更要具有出色的领导能力, 包括观察预见、分析决断、组织协调、口头语言与书面表达、应变与创新方面的能力。

第二个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市场经济肯定功利价值追求的合理性, 并把它提升为社会的主导性价值观念之一, 这易使人产生道德迷茫并使伦理价值在社会生活中遭到贬抑。同时, 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中过分强调个人价值, 不注重社会价值的错误导向, 也会给校长的思想意识以巨大的冲击, 使其意识领域的防御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 一旦不能明辨是非, 校长的价值观就将扭曲, 出现权力寻租的情况, 甚至导致其个人主义倾向。为此, 新的历史条件下, 校长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满腔热忱地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兢兢业业, 鞠躬尽瘁。

第三个是敬畏感。必须看到,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教职工的民主、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由此导致学校管理中权力性因素效用下降, 而情感性因素的效用上升。适应这一新形势、新情况, 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的时候, 必须具有敬畏教职工的心, 充分地尊重、信任、依赖他们, 这不仅不会降低校长的威信, 反倒会提高校长的威信。为此, 校长必须主动放下架子, 摆正自己的位置, 注重情感的力量,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始终以自己的质朴、谦虚、热情、善良的美德对待、感化教职工, 充分地尊重、信任、依赖教职工, 努力缩短同他们的心理距离, 成为其知心朋友,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个是创新精神。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学校所处的管理环境与以前相比更加复杂, 管理目标的实现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全新的管理环境, 校长必须具有创新的品质, 能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作出与时俱进的正确决策, 以促进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一方面, 校长必须具备创新心理。比如, 创新的欲望、胆识、冒险精神、意志、兴趣等要素。另一方面, 校长还必须具有创新能力, 具有适应发展变化环境的决策能力, 做到不按过去的条条框框办事, 能够提出新的、具有价值的观点、思路及见解。

第五个是个性化人格。校长的人格并不是脱离现实, 教育学生的抽象人格, 而是一个活生生, 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个性化人格。他们都有丰富的个性, 有自己的理想、信仰、需要、爱好和性格, 并能自由地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去充分表现自身个性的魅力和丰富性, 而不会刻意去压抑自己的个性, 成为双重人格。他们能用真挚的情感、良好的情绪去影响、感动、教育教职工, 且一旦自己出现了错误, 也能及时进行自我批评, 而不会将自己当作真理的化身。因此, 他们给教职工最大的感觉就是真诚不虚假, 值得信赖。

二、校长人格魅力塑造的对策

校长人格魅力的形成不是自发的, 它是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是特定文化, 具体讲是一定社会规范、价值系统对校长的直接影响, 使他们接受一定的文化, 从而实现其角色意识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即校长不断从客观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追求价值与人格的理想, 从而实现自身人格的改造和提升的过程。在此, 校长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社会化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个性化的过程, 也就是校长人格魅力最终形成的过程。我们应根据校长人格魅力形成的这一规律, 明确校长人格魅力塑造的重点、途径、方式和方法。

第一, 注重价值观教育, 强化校长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面对社会的竞争、个人得失、进退的取舍等诸多的困惑、苦恼、压力、焦虑和担忧, 不少校长的心理素质在滑坡。同时, 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中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错误导向, 也给校长的思想意识以巨大的冲击。在此大环境下, 校长能否正确应对市场经济及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巨大冲击, 始终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仰, 关键在于其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为此, 我们应注重价值观教育, 致力于校长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使他们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 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和执着, 对个人事业境界有准确的定位和追求;而且使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确地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始终将个人需要的满足同自己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

第二, 加强业务培训, 提升校长管理的智慧水平。从实际情况来看, 一个处于无知状态下的人既不可能产生健康的人格意识, 更不可能为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努力实践, 提高校长的智慧水平是十分必要的:1.哲学素养。校长的管理行为总是要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 同时我们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也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上的。只有坚持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校长才能充分认识、理解和处理教育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关系, 才能高瞻远瞩, 正确地把握未来, 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2.职业知识和能力。校长是教师的教师, 他们应是教师专业上的领路人。诸如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心理学知识等;但仅仅如此还是不行的, 校长还需要管理上的知识和能力, 能用科学的管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3.创造性思维。具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应是一名创造型的校长, 必须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能够根据变化着的环境作出科学的决策。对此, 我们应强化创造性思维训练, 重点训练校长的灵活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反性思维等能力, 使他们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敏感性和变通性, 以此激发其创造潜能和创造的主动性。

第三, 创设良好条件, 弘扬校长管理育人的主体地位。管理育人主体性的发挥是校长人格魅力产生的支撑点, 管理育人主体性得不到确立, 校长的人格魅力就无法形成。因此, 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条件, 大力弘扬校长管理育人的主体性。第一是信任尊重。我们不要把校长作为被动的监督、控制对象, 而应作为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领导力量;不应限制校长不该怎样做, 而要引导他们该怎样做;不可限定校长的活动时间、空间, 而应为他们活动时间、空间的扩大创造有利条件。第二是宽容的人文氛围。我们应充分让校长表达自己思想观点, 使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对校长创造性工作应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对他们在创造过程中的失败, 不仅不要批评指责, 还要给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第三是激励机制。我们要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 充分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 干好干坏不一样, 鼓励校长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成名成家, 在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四是工作条件。我们应积极地创造条件, 为校长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 给予校长必要的行政权力, 而非限制他们的权力;增强管理的内在意义和挑战性, 让校长感到工作的兴趣和吸引力, 使其具有自我实现感;通过校长与教师岗位的双向选择, 使他们对工作有一定的选择权, 增强其工作的弹性。

第四, 加强引导, 注重校长道德情感的培育。从实际情况来看, 任何一名校长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 还要经过一个反复实践和艰苦磨炼的过程, 才能逐渐认识到管理的意义, 体会到管理的乐趣, 得到各种各样需要的满足, 产生各种心理情绪的体验, 自觉地克服困难并锻炼作出抉择的毅力。只有在此基础上, 他们的思想境界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其情感、意志才会驱使自己自觉地选择善的行为, 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目标。因此, 道德情感的培育是校长人格魅力形成的必要触媒, 缺少了道德情感, 校长的人格魅力就无法产生。当然, 问题在于, 校长的道德情感并不会在实践中凭空产生, 因而我们要加强引导, 使道德情感在校长的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其一, 对校长的情感, 尤其是事业心、责任感等道德情感应有明确的要求, 让其知道什么样的情感是好的, 什么样的情感是不好的, 应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二, 启发校长了解自己情感的弱点, 引导其预见到的其后果, 学会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消极情感。其三, 培养校长对消极情感的自我控制力。

第五, 拓宽思路, 努力净化社会环境。从实际情况来看, 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校长人格也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社会意识对校长人格的影响更大, 它们会通过校长的个人意识而转化为其人格的组成部分。而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 目前社会意识中既存在积极的因素, 也同样存在消极的因素, 尤其是当今社会意识中个人主义意识倾向突出的问题。社会上不少人为了一己之利, 不仅不顾及社会利益、社会公德, 甚至不惜触犯法律、法规。虽然多数校长对这股不良的社会风气并不赞成, 也能进行一定的抵制, 但一旦涉及个人的实际利益, 在这股不良社会风气的持续影响下, 其失落、消极情绪就有可能增长, 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也可能抬头, 甚至价值观发生扭曲。由于校长都掌握了一定的资源, 权力寻租也就成为了可能, 这样给教育事业发展的危害极大, 足见净化社会环境, 形成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新时代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2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的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育人之道愈加重要,这两方面就像一个人的两只手,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你能编一套书,让学生训练后,都进入全市前3000名吗?这就是你的专业素质。

你能运行一套管理制度,让学生快快乐乐、勤勤恳恳学习吗?这就是育人之道。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3

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学识与能力

教师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所酿就的人格吸引力,是教师的品德、才智、能力、情感、气质、言谈、举止等各方面的感染力的综合素质,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魅力。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教师身上,学生的性格可以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生。

二、善良与慈爱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一而且是慈爱的长者、知心的朋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圣洁的爱,她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她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爱是真正的教育,它不是教育的条件,而是教育的本身。

三、信任与宽容

宽容的实质就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宽容,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自我进步的机会。

四、敬业与忠诚

小学特级教师陶淑范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小学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优秀教师无不把教育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理想,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应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美好去描绘学生的美好,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五、美好与执著

中国有句古语,“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意思是说,传授给学生知识比较容易,给学生以人格影响比较困难。教师始终要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教师要做当之无愧的强者,不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而意志萎靡。

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灿烂的阳光。“要播洒阳光到别人的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因此,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美好的人格,才能去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

那么,怎样才能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呢?

一、自我认识

要使教育、教学工作生机勃勃,教师必须找到自身最强烈的刺激,那就是“自我教育”。缺少自我教育,就会对同事、学生以及社会的评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再好的意见、经验,都会从眼皮底下溜走。当今社会,新知识、新信息如潮水涌来,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众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感觉捉襟见肘也很正常,但若因此搪塞、蒙混,就会有损师德,有损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善于以己之短比人之长,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塑造完美的人格。

二、提升素养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来拓宽、丰富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规律,提升各方面的素养。

三、努力实践

实践出真知。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思想、升华感情,努力塑造有魅力的人格。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而教育却无选择性;受良好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教师要在娴熟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实践,灵活演绎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特色的教学蓝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超越自我

这是追求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达到理想境界。对于教材,不能满足于熟悉,而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既要研究教材的思想内涵与知识结构,又要研究学生接受能力及掌握程度。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等共性的东西,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教学策略。在倡导研究性教学的今天,教师更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4

1 专业能力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从业之基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教师只有在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准确生动, 清楚明白地表达, 使学生愿意听, 并能引起共鸣。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魅力的源泉。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教师渊博的知识不光是指书本知识, 还应包含书本之外更多的知识。身处这个时代的学生, 他们视野很开阔, 知识很丰富, 了解得东西很多。这样的环境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佩服你, 尊敬你。人们常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在自己拥有牢固、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时候, 才能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惟有教师善于读书, 深有所得, 才能教好书。只教学生读书, 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 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 因此, 在读书方面, 也得要求‘教师下水’”。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应该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要多下功夫。在备课中要深钻教材, 多研究学生, 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 作好各种分析总结工作。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愿, 主动学习。在教学上, 要多花时间, 多下功夫。在平时的教学和与学生相处中, 始终要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振奋的精神状态。努力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状态。教师只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才能使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永不衰竭。

2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 积善成德。在学生的眼里, 教师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 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做好学生的表率。必须为人正直、正派, 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 面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 守住一片宁静, 不被世俗尘埃所染, 不为金钱物欲所动,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 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只有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才能让学生在“亲其师, 信其道”的心理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热爱学生, 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会给学生带来无比的温暖。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 学生会铭记一辈子。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 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 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对学生有爱心的教师是最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教师要把教好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天职。不但要做学生的良师, 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要树立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别差异, 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用宽容的胸怀去接纳那些有不少缺点的学生。要经常鼓励学生。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 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不但要做学生现在的引路人, 也要做他们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诚实正直, 真诚善良, 平等公正, 宽容慈爱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教师不可缺少的优秀品质。教师只有在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 甘心情愿为教育事业献身时候, 才能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才能理解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 受到学生的尊重,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魅力教师的修炼》作者:周成平主编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9

[2]《教书匠》作者:–考特出版社:南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5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不能仅靠教师的自然权威,还要靠教师人格魅力。言行一致,良好的形象,表里如一,执着的敬业精神,平等的民主作风,尊重关爱学生,高超的教学艺术,风趣幽默的谈吐,这些都可以增添教师人格魅力,在学生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内在美的外化,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努力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身教重于言传”。所以一个教师要重视理论学习,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名著,积极参加学术讲座,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身应该有一桶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自己只有具备丰富的教育学知识和充足的心理学素养,才能在教学中焕发无限魅力感染学生。那些教师上课乱扔粉笔头,随地吐痰,写字潦草,上课两手叉腰、接打手机,言语不文明等不良习惯,对学生往往产生负面消极影响,学生怎么会尊重你呢?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几乎可以跟孩子的父母兄长相提并论。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就像追星族一样,从外在形象穿者打扮进行模仿,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就会感兴趣,就能提高该学科的学习成绩。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那种蓬头垢面衣冠不整不修边幅邋里邋遢,或者过于追求时髦绚丽暴露的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即使他满腹经纶知识渊博,在学生心目中照样得不到尊重,学生背后反而会评头品足。

一个优秀教师非常注重自己形象,外表穿着整洁朴素得体;内在通过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人格修养,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给学生以表率,处处充当学生楷模,这种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净美好心境。这无形之中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一种敬业精神,一种奉献精神,甘当“蜡烛”“孺子牛”“为人梯”而且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取。要有执着的信念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不应该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更不应该被金钱腐蚀头脑把魔爪伸向学生家长收取晚自习以及星期六补习费等费用,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感召学生追求卓越。

中学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6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所谓人格的力量,是指教师个人的政治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即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拳拳的挚爱之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对学生要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并一视同仁,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要树立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新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具有同情心,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对学生有耐心,情绪稳定,自我控制,相信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同乐,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负责的老师。

循循善诱的心理辅导。目前,我们的德育教育习惯于居高临下地说教,方法简单地压服学生,这样很不好。对学生的过错或违纪行为,如果我们从心理角度去分析,去理解,比动辄认为是道德品质问题或严重错误更能使学生接受,也更能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更能真正转变学生和解决问题。心理辅导,重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是平等的,接近的。因此,进行循循善诱的心理辅导是我们每个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做到的。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心理学理论的学习。

教师的人格魅力刍议 篇7

关键词:高尚品德,综合素质,激情活力,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教师只要具有了人格魅力, 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才能得到学生的佩服;才能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一般地说, 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高尚的品德、厚重的综合素质、激情与活力三个方面, 这样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满意, 让家长放心, 让社会认可,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一、高尚的品德

就是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品德上经得起考验和锤炼, 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要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 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热爱教师职业, 坚定从教信念;作风正派, 与人为善;遵纪守法, 严于律己;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 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爱护公共财物, 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只有这样的教师才具有人格魅力, 赢得学生的爱戴和拥护。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多才多艺的素质。只有这样的教师, 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 才具有人格魅力。

(一) 业务素质

包括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业务知识就是教师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就是要有渊博的知识, 因为业务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如果要给学生一滴水, 那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所以, 学生对老师的喜欢与好感不是凭空而来的, 而是教师靠渊博的知识, 而教师也只有渊博知识才能显示出迷人的风采。

业务能力就是教研的能力, 就是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 教师要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 认真钻研教材, 巧设教学的方案, 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实施互动教学,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 还要加强学术研究, 这是是教师成长与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事实表明, 学术研究做得好的教师, 绝大多数教学都很好;学术研究做得差的教师, 绝大多数教学都不行, 所以说不搞学术研究的教师绝不是一个好教师。

(二) 心理素质

即个性心理品质, 就是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和满腔热情的态度;教育管理中的民主作风;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等。教师有健全的人格, 才能培养出品质健全的学生。教师要做到个性心理品质健全, 主要做好四点:首先, 要学会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很伟大的教育力量, 需要教师有很大的心理容量,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 要学会保持稳定的情绪。因为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学习成绩有好有坏, 性格爱好不同, 这就要求教师有很深的城府和涵养, 不要将自己的不痛快与怒火转嫁给学生;再次, 要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态。教师上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和学生同喜同乐, 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氛围中进步成长;最后, 要学会幽默。教师具有风趣的素养, 尽可能使自己的言行有幽默感, 学生感觉因为有了教师而兴奋、活泼、阳光, 并从教师身上得到启发和鼓励。

(三) 多才多艺的素质

“多才多艺的老师最吃香”, 这是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社会承认的不争事实。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则是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才学生, 而做为“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教师, 首先要求做到多才多艺。也就是教语文的不能只懂语文, 教英语的不能只懂英语, 教艺术的不能只懂艺术, 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这样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也只有这样多才多艺的教师才最受学生的欢迎和喜欢。

三、激情活力

激情与活力是教师最大的人格魅力。如果在教师课堂教学中永远保持精神饱满和斗志昂扬的状态, 始终充满激情与活力, 并且能够把这种能量释放出来,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 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 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就一定能够达到师生的和谐共鸣, 在知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试想一个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一) 教师对职业的热爱, 是激情的前提

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 因此, 人民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坚定终身从教的观念。教师只要有伟大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才能热爱她并为之献身, 这样的教师讲课才有激情。

(二) 教师要有良好心境, 是产生激情的条件

教师每次走进教室时面带和颜悦色的表情, 有愉快的情绪, 有良好的教学心理, 让学生在视觉上“眼前一亮”。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兴趣, 学生才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感兴趣。试想如果一个教师走进教室时面带倦容、情绪低落、无精打采、衣帽不整, 怎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上课时只要情绪乐观, 笑口常开, 才能赢得满堂春风堂效率, 又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 教师有渊博知识, 是产生激情的源泉

教师要有激情, 首先表现在自信上, 而自信的前提离不开渊博的知识, 没有知识也就没有智慧, 没有智慧也就很难有激情。“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就是这个道理。要想激情满怀、洒脱自如地搞好教学, 教师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

教育专家曾指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教育的兴盛和发展, 教学质量能否持续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教师高尚的师德风范、过硬的专业本领、健康的心里素质以及多样化的全新个性授课方式, 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学生, 教师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因此,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应该与时俱进, 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注重创新型教师素质的培养,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文钢.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J].学周刊, 2012 (3) .

[2]丁建勇.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6 (2) .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8

1. 教师的人格魅力产生于自身学识

教师如果具有渊博的知识, 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人格魅力。因此,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自己就必须把书教好。要教好书首先教师就得具有渊博的知识。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要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还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 上至宇宙太空, 下至海洋生物, 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这种好奇心、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 教师应珍惜它。这就要求教师多才多艺, 能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做为一个教师, 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 积累经验, 更新知识, 以便极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要求。也只有这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深入浅出。

2. 教师的人格魅力产生于自身形象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灵魂, 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 又要身教, 而身教重于言教, 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一个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的教师, 是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衣着仪表的, 他们在洁身自好的同时, 也会影响和教育学生讲究仪表, 注意文明, 让那些行为不检点的人在他面前自显形秽, 从而得以收敛, 并逐渐养成注意良好自身形象的优秀品质。

3. 教师的人格魅力产生于宽容和善待

宽容和善待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 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要同情、支持、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 体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的期待及泄气时的心情, 去感受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我们知道, 学生总是有差异的, 有些教师对好学生尊重、偏爱, 对学困生则嫌弃、厌恶。殊不知, 这种做法, 恰恰伤害了学困生敏感的自尊心。轻者, 使这些学生失去信心, 产生自卑, 不求上进;重者, 则会使这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和抵触, 造成师生间的矛盾。宽容学生、善待学生应以理解、尊重、信任学生为基础, 只有教师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的时候, 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

4. 教师的人格魅力产生于对事业的忠诚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二条提出“爱岗敬业”, 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志存高远, 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因此, 作为教师应该对教育事业忠诚, 不要把教书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要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 孜孜不倦, 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 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以自己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 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 以自己的纯洁换取学生的纯洁, 以自己的高尚品质换取学生的高尚品质。

如何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9

关键词:人格魅力,品德,知识,宽容

主题词:人格魅力、品德、知识、宽容

先前的教育家、思想家们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为我们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但是这些理论多为基础理论, 而面对高职学院“生源大战”后的胜利品------生源素质年年滑坡的现况, 却显得多少有点儿苍白无力, 这无疑对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对教师自身素质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我认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用渊博的知识、宽容的心、高尚的品德去感悟学生, 去吸引学生, 充分利用好“第一时间”课堂45分钟, 应该是一种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教育方法。

一、崇高的人格

“老师职业需要你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领袖信实的眼睛;永远操着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教师的这种人格形象, 作为教师的职业要求应体现时代的要求, 体现跨世纪的时代精神, 反映出代表着进步方面的价值信念。所以, 我认为, 教师的人格形象, 应该是职业要求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而且, 也只有具有了如此内涵的教师, 才有资格让学生以其为榜样。

二、以渊博的知识为传输纽带

教师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仅要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和自己所任科目的专业知识, 还要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更应具备观察能力、识别能力、组织能力、谈话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完成老师的基本职责,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 让你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发挥作用, 再凭借你的个人魅力, 使学生在与你交流的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 师生之间处得象朋友一样, 那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呢?我认为:

一、放下师道尊严, 微笑面对学生。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如果学生畏惧老师, 则必然会妨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老师在课内外如果放下师道尊严, 多一些微笑, 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 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 坚持“无错原则”, 那么, 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而课外也会主动与教师打交道, 出现其乐融融的场面。我常常是面带微笑地上课, 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 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 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另外, 在校内校外, 见了学生, 我也会热情主动地与学生打招呼, 这些做法使我总认为我的师生关系是融洽的。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我希望学生从我这里得到的不只是知识, 还应该有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善良、宽容、友情等等。

二、切实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 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说实在的, 老师关爱学生, 乃份内之事, 我从不奢求得到回报!我想, 教师尊重学生, 无私的关爱、帮助学生, 无形中也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人之师, 又有什么能比培养出有爱心的一代更值得欣慰呢?

三、要对学生耐心细致, 善于换位思考。

如果我们有耐心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 那么很多事情就会顺利解决, 过程中, 时时感受到知识的存在, 感受到知识的无所不在。这是一种熏陶方式, 即通过你的影响, 让学生懂得知识的伟大, 懂得知识的作用。这样做,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中国自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以来, 人们的心态、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纷纷出现了。而现代职业教育是以人文为基础, 以培养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所以,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实在是没有什么比心理健康更重要了。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心理素质, 百分之十五取决于智力水平。”在人生的长河中, 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也是人生中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如何增进心理健康呢?第一是要求学生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 在个人的知识库里储备一些相关的心理知识, 所谓未雨绸缪。第二当你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 你应该进入心理医生的角色, 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为学生排忧解难, 帮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他们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的基础。

三、以品德为榜样

教师的人格魅力浅论 篇10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全面发展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含义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师人格魅力由其道德情操、学识水平、教育能力、个性情趣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 主要指教师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心理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优美的言行举止的感召力、感染力综合而成的人格力量。只有具备这些方面的素质, 才可以称得上一个成功的、富有魅力的教师[1]。

二、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 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教师肩负着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职责,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的广博学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 对于学习起社会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也决不可忽视。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大作用, 是深化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家庭生态道德教育中, 家长是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青少年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的形成。因此, 家长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多和孩子进行交流。生态问题最终是要依赖全社会共同来面对, 共同来解决。社会生态道德教育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宣传和建设。首先, 需要完善的生态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并且动用政府、学校、企业、NGO等进行大力宣传, 使人们对目前的生态状况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在次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当下, 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已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挑战。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 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对于将来生态环境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学是知识与智慧的交流, 教师充满创新的教, 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内在的人格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一个具有宽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精深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充满自信与激情, 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 使得他的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 使学生乐于学习, 对这门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 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动力。

2. 教师的高尚品质影响着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2]教师的价值一方面表现在知识的丰富, 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学生道德、人格方面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 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 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 能为人表率, 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为此教师首先应当成为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 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楷模[3]。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多一份信任, 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就会依照老师的言行来调节自身的行为。学生从教师身上体验到许多优秀品质, 这才是无声的影响胜有声的教育。因此, 教师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

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春芳.建构生态环境伦理促进可持续发展[J]道德与文明, 2000, (2) .

[2]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 2007, (2) .

[3]付文杰, 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 2005, (12) .

[4]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李锁华.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 (11) .

[6]李睿.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中[J].中国青年研究,

[7]孙宁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意义、原则及内容[J]江苏高教, 2009, (2) .

3.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感表露, 在教师人格的内涵中, 教师个人的情感是制约人格形象最基本的要素, 情感智慧确定教师的人格, 没有真挚情感的教师永远不能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要用情感去调整学生的行为习惯, 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善待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情感需要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上的差异与他们交朋友的重要性, 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 蹲下来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 用浓浓的情去温暖学生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4. 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优美的言行举止有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种关系要依靠深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 教师无私、耐心的关爱、尊重和热爱学生能激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触动其心灵, 从而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并引发学生积极的反应———对教师产生敬佩和信赖, 学生的敬爱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在如此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升华, 师生共同营造出一种互相尊重、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这种良好的情感基础, 为学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

三、塑造教师完美的人格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品德都会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 它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 它来源于教师自身渊博的知识和教书育的能力;来源于他的坦率、宽容、大度和对学生的赏识;来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教师的人格魅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培养的, 所以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自己的高尚完美的人格:

1. 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

人的容貌仪表即外在形象, 是人的内在情感的最高表现形式。不修饰仪容, 内在的美好情感就不可能充分地表达出来, 因此, 人们在待人接物时要修饰好自己的仪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 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 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5]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像样的外在形象, 不修边幅, 不拘小节, 或衣着打扮过分夸张, 哗众取宠, 不仅是对学生的不恭, 而且是对自己的大不敬, 更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 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教师是承担特殊社会责任, 受人尊重的职业, 因此教师应当严以律己。既要维护教师的声誉, 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 自觉地按照教师的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涉及任何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又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 高标准严要求, 向着理想的道德人格攀登。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完善的道德人格是为人之师的基础。还要开拓创新。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 教育只有改革创新才能适应历史的变革, 教育有定规而无定法, 教师只有不拘泥于教条, 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机智灵活地组织教育活动, 才能培养出既符合教育目标, 又有丰富个性的新人。

3. 努力学习专业和综合学科知识。

教师渊博的学问如源头活水, 能给学生以滋养。一个具有较强文化素养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伟大, 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除了对自己的业务要精通之外, 对其他学科也要有所涉猎和了解, 要真正教好某一门课都要综合许多学科的知识, 而且现在不少学生上网多, 知识面广, 如果他发现教师的知识面都不如他, 会引起他的轻视和鄙夷。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交叉科学都要有所了解和涉猎。甚至教师对学生感兴趣的新潮话题、时尚语言、网络游戏、超女粉丝等都要能略知一二, 如果教师言之无文, 老生常谈, 如老古董一样和时代格格不入, 对学生津津乐道的东西一无所知或者不屑一顾, 必定会使学生轻视和抵触。[6]

4. 努力学习教育知识, 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自己。

教师要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时代, 教师必须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积极借助网络资源,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丰富教学内容;要熟练应用教学软件, 系统地管理和处理学生的学习数据;要借助网络技术, 开展网络教学, 开辟网上讨论园地, 回答与讨论学生关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抓住有利时机, 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提高教学效果。[7]

总之,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升华、学业发展, 甚至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等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因此, 每个教师都应该塑造自己完美高尚的人格, 使学生成为具有优良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Jerry M 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3]教育心理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5][德]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6]冯海珍.刍议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457) :75.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11

一、教师的人格与人格效应的产生

1.教师的人格是他在“德、才、学”三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

“德”即师德,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这种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本职工作的爱,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其二,是对学生的爱,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才”是才能,教师必须具备的“才”可以由五个“一”来概括:“一口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方法。”“学”指的是学问,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精通现代教育理论,要不断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2.人格效应来自于教师的人格。依据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我以为,可以将教师的人格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尚型人格;第二层次是基本型人格;第三层次是低级型人格。低级型人格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厌恶”的对象。基本型人格的教师虽然一般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但决不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敬佩和爱戴。大多数教师的人格是高尚型的,在教师高尚人格的影响下,学生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为其卓越的才能所倾倒,为其广博的知识所陶醉,怎能不“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人格高尚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二、人格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人格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利于教师树立威信。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不懂得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他们不讲究自身素质的提高,仅凭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天然优势地位驱使学生、压制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与人格。采取这种做法的教师认为:“使学生惧怕就是威信。”老鼠怕猫,难道我们能认为猫在“鼠民”中也有威信吗?利用人格效应树立威信是更为有效的途径。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影响力,如果这种影响力仅仅建立在教师的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上,那么,它是极不稳固的。这种影响力会随着学生对教师的逐步了解而发生变化、减弱以至丧失。教师要获得真正可靠的影响力,就要用自己的人格去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

2.有利于加强教师的榜樣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

3.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生活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居首位的是师生关系。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都把师生关系提到办学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事实也证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尤其是在中学,师生关系融洽,就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深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爱戴,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基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断提高自身人格修养,这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论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篇12

一、人格魅力的含义

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人格魅力是多种特质的综合呈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综合素质熔铸而成, 它包括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学识水平、品德修养等、个性情趣, 这些要素正是吸引大学生的主要源泉。

二、高校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

(一)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励大学生树立坚强的品格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 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 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坚强的学生, 能够很好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努力学习, 很容易取得好的成绩。而意志薄弱的学生, 害怕困难, 很难自己支配自己, 往往学习成绩较差。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教师, 能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使学生们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不容易受到外界消极的影响。

(二)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发大学生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品德高尚, 学识渊博, 身心健康的教师, 其人格魅力就越大。在大学的校园中, 高校教师以自身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 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将激发大学生深入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在这种热情的引领下, 大学生更容易取得成功。

(三)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的创新往往是从教师开始的,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多是受到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的启发才获得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会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去影响和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他们的潜能。

(四)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走向成功

榜样的力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并为之努力奋斗, 通过努力后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 这些将有利于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 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三、高校教师塑造人格魅力的基本途径

既然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大学生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 那么所有高校教师都应该从各方面完善自己, 塑造高尚道德品质, 让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实践中发光发热。

(一) 塑造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 不因社会的消极面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教师要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 完善自己, 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问无止境, 修身亦无止境, 教师应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严于律己, 做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

(二) 精通所教专业, 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

教师在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理论的前提下, 对其他知识要广泛涉猎。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 不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必备要素,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 高校教师应该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教师。信息时代对高校教师要求更高, 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 更应该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 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引导和具体帮助, 而且更要时时提升自身素质。

(三) 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增进师生感情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身为教师, 必须关注学生, 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当学生因遭遇挫折时, 教师应给予亲切的鼓励;当学生陷于迷茫时, 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教师必须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 关心学生, 理解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四) 学习必要的礼仪知识, 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礼仪的首要作用是塑造和展示其良好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得到的整体的评价, 是一个人的形象系统。礼仪在个人形象的塑造上讲究的是整体性, 它将产生的是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 就要把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作为人生不懈的追求。教师的人格魅力,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我们只有不断地调节自我, 充实自我, 完善自我, 才能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 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改革真正从理想走向成熟, 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带动人类的文明。

参考文献

[1]李红.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及养成[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 2005.

上一篇:动静结合论文下一篇:证券行业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