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2024-07-11

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精选13篇)

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篇1

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作者:韩林姣 单位:景德镇市第二十二小学 邮编:333000

内容提要:信息网络时代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那应具备哪些能呢?信息时代的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能、一定的设计能力、一定的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指导与评价能力。

关键词:信息时代 教学 教师 能力

国内20世纪90年代,自从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引进教育领域,一场教育革命已经全面展开。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课程发展与校校通、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教育等热点。那如何引导教师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呢?基于以上考虑,我校(景德镇市逸夫小学)于今年4月向江西电教馆报送了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课题的研究方向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啊!信息网络时代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那在信息时代的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呢?在此,我作了一些肤浅的表述。

一、就计算机使用来说,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能。

所谓一定信息技能,最基本的则是能够独立操作电脑、会上网。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运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对象来运用计算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TE和FLASH等软件为教学服务。但这些还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提高效率的工具,远远没有发挥出它的优势。网络是一个海量的教学资源库,网络的本质是分享与交流。许多一线的教师还应学会利用网络,极大地扩展交流范围,使信息资源共享。如在教育论坛上看帖或发帖,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发布在网上,还要学习利用网页制作个人网站或使用博客站点,可能这对于一般老师很做到,但这也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一个方向。

二、就上好一节课来说,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要想成为网络时代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中,仅仅把计算机引入教学过程中,已经远远不够,它像书本、电影、电视等其它媒体一样,本身不会产生任何教育作用,只有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联系起来时,也就是说,要通过精心设计,将多媒体技术行之有效地贯穿于教学之中。其整个意义和教育价值才能表现出来。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以各科教科书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学习材料,把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引入课堂,还要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电影、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具体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等不同环节,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恰如其分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会话、交流和有意义的建构,使得教学的构思和行动更富创意,教学更有成效。

三、就资源的利用来说,要具备一定的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事实的信息大量出现甚至泛滥。在网络时代里,网络资源库里储藏的信息实在太多。如何从着如海般深、如牛毛般多的信心中挑选出有用的,收集起来并高效管理,这也是信息时代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能力。与这项素养紧密相连的就是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因为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对该专业就不会具备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谈相关资源的收集与管理,以及更好开展教学工作,那就比较勉强。因此,这就需要借助教师的慧眼,对获取到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去粗取精,并把收集到的“含金量”较高的信息巧妙地应用于教学时间,运用多媒体形式创造、生成、输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就教育学生来说,要具备指导与评价能力。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是,在信息教学时代,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要不依赖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利用信息化资源自主地探究问题,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要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如培养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会利用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等。所以,网络时代的教师应该具有创造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思想开明,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当好学生的学习顾问、学习的参与者和积极的引导者。

另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由封闭式学习转为开放式的学习,由系统专业化的学科知识逐渐向课程整合化发展,学生评价也由学校单一化逐步向社区、家庭及社会资源的不断开发而成多元化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以已有的教育资源,借助信息技术综合评价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的发展与教育的既定目标不断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掌握电子档案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等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实行过程性评价。电子档案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反映了学生在一个时期的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反映了学生的进步状态。其纪录可以是日志形式,也可以是阶段或单元式,内容包括教师和家长以及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电子档案袋等技术手段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改进今后的学习,并提出诊断性、形成性的评价。

2、利用信息技术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实现评价角度的多元化。教师要善于建立各类学科学习网站、网上学习评价资源库、学生网络评价量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通过网络交流、课堂对话等方式,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评和他评,强调参与互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再是评价的唯一发言者,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评价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教师要注意建立评价团队,通过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在形成团队成员共识基础上,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减少在对评价信息分析中产生的主观性和个人偏见。

2006.5.12

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篇2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出版物复制、出版、发行等一系列后续工作的前提和龙头。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编辑人才,就不可能完成高质量的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没有高质量的出版物。因此,笔者认为,以下素质和能力是编辑人员在移动互联时代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 正确积极的政治立场

党性、人民性和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三个最基本的特性,编辑人员在日常的编辑出版工作实践中,既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基础,又要以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期盼为目标。

移动互联时代,亿万网民在多种媒体上获得信息、交流信息,人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也较以前产生了不小变化。作为生产社会精神产品的编辑人员,承担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职责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是对前人的责任,也是对后人的责任。

2 健康高尚的文化品味

不具备健康高尚的文化品位是“生产”不出经得住时代和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的。

当前,移动互联的时代环境使人们的沟通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也为许多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文化现象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拉低了社会总体的文化审美水平。这虽然是目前普遍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反映,但作为参与精神产品生产的编辑人员,要具有深厚的内涵和高尚的文化品味,而不能一味地人云亦云、盲目追风、媚俗。

3 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

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和信息时代的迅速到来,新事物不断涌现,各行各业知识的更新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体现在出版物上就是稿件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就对编辑人员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编辑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编辑出版出更多更好的优质作品。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专于编辑学、专于出版学。作为编辑,如果连基本的编辑出版知识都不懂,那么他就不能算是个合格的编辑,更不用说编辑出好作品了。

其次,在广度上要从横向上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沿问题。只有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在确定选稿标准、提出审定修改意见时表现出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独到的判断眼光,才能让作者心服口服,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在深度上要对某学科某方面的课题有着较为深入系统的了解和独立的思考,特别是一些学术书刊的编辑,对这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

最后,还要不断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工具和中介,而成为了一种工作模式,怎样设计和优化阅读界面,吸引读者持续阅读,也成为编辑人员的一项重要能力。

4 勇于突破的创新意识

在移动互联时代尤为如此,不创新就跟不上社会变革的步伐、不创新,自我的发展空间就越来越小。现代国家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竞争,根本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不同行业内的竞争。当前,出版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和转型,而创新则是其中的关键和枢纽。作为编辑人员,离开了创新,编辑工作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力,只有那些敢于创新、意识超前、勇于突破的编辑,才能引领行业潮流,进而抢占市场,吸引读者,繁荣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

创新体现在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传播趋向移动化,数字出版正一步步走向全媒体化,多种传播载体、多种传媒形态、多种显示终端均进入了书刊出版领域。这一重要变化对编辑人员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编辑应当认识和把握从纯阅读功能向多功能媒体转变的这样一种趋势,不能单单把自身定位为纯粹的文字编辑,而要通过图书信息传播者、社交媒介话语领袖、新媒体领袖等角色,实现图书及其价值在裂变传播上的创新。

5 素材和资源的整合能力

作为一名编辑人员,手里都有两件“法宝”,即素材和资源。在当今移动互联时代,诸多素材和资源呈现出流动性和碎片化特征,具体到出版领域,能不能基于强烈的编辑意识,有效地整合能够拿到的素材和能够触及的资源,发现和把握选题并保证如期实现出版,是编辑人员编辑执行力的重要体现,是能否在编辑实际工作中有所建树的一项重要素质。

整合素材,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资料那么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有时候你得到的就是几句话而已,甚至就是别人给你的一个小爆料,你要将其发展成一篇文章、一个专栏、一本书甚至是一系列出版物,这时候就需要有从素材中发觉关联的能力,即整合能力。整合资源,当今也成为编辑人员的核心素养之一。即便是一名普通的基层编辑人员,也必须要学会打开格局,把自己当作单位的首席社交官的角色,所谓“身在兵位,心为将谋”,你就会发现许多领域都是可以整合的对象。

要想把整合做好,一方面要有一个自己的思想框架,能把别人的东西装进来,另一方面也要有一个核心原则,比如人文情怀,然后那就把各种资源往这个核心上去靠。整合当然不是大杂烩,让所有的素材和资源为我所用,那就离成功不远了。

参考文献

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篇3

一、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1)教师讲话应该充满激情,具有感染力,如果是有气无力,没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则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讲话应该简洁严谨,富有逻辑性,如果是杂乱无章、反复罗嗦、毫无吸引力的话,学生就不会专心致志地听讲。(3)教师讲话应该具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如果一味地斥责,包办代替,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热情。可见,教师应把语言表达能力当作一件大事。如果教学用语不规范,就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音量。课堂语言一定要洪亮、有力,力求让教室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听清楚。有的教师课堂上一个音调讲到底,这样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简洁明了,不要有太多的口头禅,比如,是不是、对吧、那个等,这些会影响教学质量。有的教师在讲话时都拖着长长的尾巴,声音很奇怪,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吞吞吐吐,发音含糊不清;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方言土语,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等,这些问题都应该杜绝。

作为教师就应该不断追求语言艺术、语言修养,提升课堂教学语言水平。

二、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材如何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1)在新课改理念里,教材不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唯一依据,它只是一种主要材料,是学生和老师进行教与学的材料。教材虽然是师生共用,但主要还是学生用,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教材还给学生。不要把学生学习教材当作目的,这样就不会产生死记硬背等现象。(2)要抓住重点、难点,吃透教材,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材的拓展、延伸不能受教材现有内容的局限,应该把鲜活的知识、社会热点融入教材知识的学习中,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板书设计的能力

板书设计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精髓。如果板书缺少美感、杂乱无章,学生就会对板书失去兴趣,也起不到示范作用。所以,教师要在板书设计上下功夫,要寻求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板书设计,内容上要高度概括,语言要简洁明了,书写上要清晰整洁,形式上要富于变化。做到了这些,板书就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对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有巨大的作用。

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有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这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去年我们学校配置了电子教学白板班班通,有的教师在一周时间里也就用了一两回,说用起来太麻烦了。我觉得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不过,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因大量的图片、信息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要让学生只盯着屏幕看,最终却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利用多媒体是为了创设问题情境,关键是师生在这个情境中一起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五、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能力

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敢说、想说、要说,能大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会积极地思考、探索,会很自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的课堂不会是教师一言堂,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如果教师扮演的是一个节目主持人,那就会想方设法把观众(学生)吸引住,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个节目中,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学生就会充分体验、感受、理解。如此,课堂弥漫轻松和谐的氛围,教学效果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先喜欢上这个教师才喜欢上他的课的。教师也就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六、角色转变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果教师还是把自己看成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就无法完成课程改革所赋予的职责。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促使自己尽快转变角色,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角色的转变,就应该首先注意从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要实现师生共同探讨、研究、互动,形成信息交流网络。

总之,教师的能力应该不断地在教学中提升。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教学能力 篇4

(一)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事先要备好课。所谓备好课,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识弄懂,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要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及要求,使之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再次,要进一步研究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转化,教师就必须有一定的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备课的效果就越好,十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深入了解研究学生,这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如思想状况、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性格等。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三)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而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例如,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制定计划、动员发动、培养和使用骨干、组织指挥、总结评比等;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善于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等。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包含一定的创造性,既需要知识经验,又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研究、总结、磨炼。

(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发音准确,使用普通话教学;要简练明确,内容具体,生动活泼;要合乎逻辑,语法正确,流畅通达;要富于感情,有感染力。这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五)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篇5

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一、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自觉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三、以“三个代表”重思想作为社区工作的指南。

四、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

社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或思想路线

4、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求是的精神。

社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职业道德内容,主要有:

1、热爱本职工作,献身于社区工作事业

2、要有只予不取、服务第一的思想。

3、经常深入实际,如实反映情况的作风,4、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

5、尊重和关心他人的社会工作人道精神。

社区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一、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知识

二、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三、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知识

四、法律知识,五、心理学知识。

管理者应具备哪些能力 篇6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集团公司,小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管理无处不在。只有管理才能让这个组织继续健康的发展下去,才能的得到正常的运行。一个好的管理能让一个组织日益壮大永不衰退,一个不好的管理却能让一个组织很快在竞争中败退甚至消失。这就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管理者,对于当今发展迅速地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也越来越日益竞争激烈。这就要求管理者的能力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的提高,不断地完善。管理者的能力要往往与时俱进在微小中也有变化。通常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六大能力。

1.沟通能力。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沟通在很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在管理中沟通是必不可缺少的能力对于那些管理者。在公司中沟通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为了了解组织内部员工的的状况,倾听职员心声,一个管理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发音标准,语速,语气,语言组织能力和反应能力。面由心生,内心心理素质在无形方面也是沟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有的管理者表现出强硬的一面比较难以接近,有的管理者表现的有亲和力。“善于倾听“一般在某些方面比较重要,因为只有它才能不让下属离心离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需求,而管理者也可借助下属的认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鸣。这样往往就可以避免很少错误和不谅解,以致提高与下属关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工厂单位中往往每年快寒假时往往中国的工厂都会出现用工荒,这与中国工人的特点和公司的制度有关,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共同能力。在工厂单位中管理者与工人往往是纯粹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管理者一般不会与工人谈心,那就是不了解工人的内心和需求,也就得不到理解。于是两者之间就会差生隔膜越

来越远,从而导致用工荒,这是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总之不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怎么样,管理者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最基础的。因为没有工人去工作根本无法去谈生产,更不能去谈发展。这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一个良好的管理者首先剧应具备沟通能力。

2.领导能力。领导能力不是简单的服从,对于领导的能力它存在我周围很多地方,对于领导的定义有很多“领导力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领导也是一种责任。在单位中管理者要领导下属去工作

3.计划能力

4.决策与执行能力

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篇7

关键字: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一、教师应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就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处于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教师的信息意识就是人类社会中信息(特别是有关教学科研信息)客观状态在大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教师大脑对信息(特别是教学科研信息)在社会交流系统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功能的认识的反映,它决定教师捕捉、判断、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自觉程度。教师的信息意识对其信息需求具有导向功能,教师的信息意识的主要作用是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并导引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等的一系列方向。

二、教师应有的基本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包括如下四方面:一是基本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常规电教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编写测验试题、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等。二是基本的多媒体知识。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媒体。三是基本网络知识。教师应当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集数据、传输文件和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发布观点,同时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网络道德。四是课程整合知识。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具备将信息技术和不同媒钵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师应有熟练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从狭义上来说,是指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从广义上来讲,除了上述能力以外,还应该包含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间接能力。按照人们使用信息系统的顺序,信息能力可以概括为信息的使用能力、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表达能力等几个方面。教师的信息能力就是收集、分析、处理和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基本的信息能力和发展的信息能力两方面。

1、信息的使用能力

信息的使用能力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能不能安装和启动信息系统工作;能不能正确无误地操作信息系统;能不能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当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能不能判断与估计故障的原因,能不能进行必要的处理;能不能根据工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系统,并且正确与熟练地使用等等都属于信息使用能力的范畴。

2、信息的获取能力

信息资源的浏览与查找能力,是能利用信息技术在各种信息资源中进行浏览与查找,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够取得并保存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以备后用。现场信息搜集能力。包括进行各种试验设计,采集有用的数据,并且转化为所需要的信息。

3、信息理解能力

信息理解能力实际上包括:识别与理解能力。能够正确无误地识别与理解所遇到的信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反映了什么客观规律与现象。能够正确地判断与估计出所查找的信息的价值与意义,了解这些信息是否正确地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现实,它们的时效性如何,避免传播谬误的、过时的信息。

4、信息处理能力

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分类能力。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最适合自己需要的方式分类,并且了解各种信息的组织方式与工具,能够以方便的形式排列顺序,以便今后的存取处理。信息统计分析能力。能够以各种有效的数学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与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这些信息的意义与可靠性有整体性认识。信息重组能力。能够对于所得到的信息按照需要重新进行组合,使得可以利用它们得到某些新发现,说明某些观点。信息编辑加工能力。能够从所得到的信息中,截取有用的某些部分,进行编辑加工,可能在增加某些自己的信息内容后,形成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存取能力。能够以比较方便的方式将所得到的信息组织起来,存放在信息储存设备中,并且可以随时访问与取得这些信息。

四、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每一个人来说,他们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传播广泛性,所进行的每一项研究都会很快地传播到各个地方,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研究的一开始就必须十分关心成果的社会应用,“他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使人民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1]教师利用网络可以传播有益于人类的科学技术,在进行创造和传播时,应该具有一种提升人类道德和理性的高度使命感,努力提高自己的品位,创造和传播真善美,敢于面对社会的各种落后与丑恶现象和行为,做出自己正确的价值判断,并且能够进行良性硫导。

五、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师作为信息技术系统中的人,通常有着两种身份,他们既是信息传播的传者,需要发送电子邮件、订货单、送交学术论文等大量信息,同时又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接收他人寄来的电子邮件,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各种资料。无论是作为传者还是接受者,信息技术的试用者都必须有一种合作精神,对于他人的问题与要求也要有诚恳的态度给以帮助,提出的要求也应该是诚恳的,不能强制对方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才能使信息传播产生一种良好的互动效应。[2]

参考文献:

[1]戈德史密斯·马凯.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6。

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篇8

21世纪是一个新兴时代,人们都在追求创新,科技在创新、许多传统的行业也在追求创新,当然餐饮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国经济全方位的向世界敞开,国外的各行各业涌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餐饮业面临着国外知名餐饮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中国的餐饮业不仅需要大量的职业经理主管,而且需要大量精业务、懂管理、善经营、会理财、爱岗敬业的厨师,共同开发、创新、振兴、弘扬中国的餐饮文化,不断开拓,扩展中国餐饮业的规模和档次,扩大品牌知名度。一名优秀的厨师可以赋予酒楼、餐厅一种吸引力,将顾客牢牢地吸引住,让顾客们觉得不仅仅是在吃饭,更多的能给他们带来不同凡响的乐趣。

一、要具备较高的技能素质

厨师是以制作符合科学卫生和饮食质量标准的食品,为客人提供饮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原料的性质特征,运用正确的烹调方法,制作出符合当地风味特色或自己独特创新意的菜肴,并色、香、味、口感能受到客人青睐,有回味无穷的感受。现在厨房分工明确,各工种都有严格的岗位和质量标准,同时相互之间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熟练操作本工种技能的同时,必须要充分了解下一道工序的质量要求,灵活地进行制作。这样,管理也就得心应手。

二、拥有博学多才的知识

随着人们对饮食质量的要求,给厨师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厨师仅能做一手好菜已不能满足食客的需要。一道菜,不仅要知道烹饪方法,还要熟透烹饪原理,要清楚菜肴原料在受热过程中的变化,了解菜肴的营养价值,把握好火候,能根据菜品和食客的要求准确烹调。这就要求我们厨师不仅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烹饪技能,同时还必须懂得营养学、原料学、烹饪理学、烹饪化学、烹饪美学、调味知识、饮食心理学等知识。烹饪是一门综合科学,厨师必须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所谓厚积而博发,方能赋予烹饪更多创造性的内涵和色彩。

三、要有品行高尚的厨德修养

一个店的兴衰,厨房工作人员是关键。工作中,工作服污秽不堪,留长指甲、长头发等,厨房卫生达不到标准,有的不爱护财产,乱丢乱放,有的不注意节约水电,有的不合理利用边角废料变废为宝,这些不良现象尽管看起来不算大事,但能体现出一名厨师和工作人员的修养和素质。由于厨师工作性质和环境的特殊性,使有些厨师和员工忽略了对自身形象的建设。我们认为要树立整体形象,提高个人的综合技术修养,要树立四个意识:

1、要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现在厨房有炉灶、案板、水台、打荷、炒粉、炒饭、西点、煎炸、卤水等工种之分。工种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一道菜肴的制作过程是厨房各工种通力协作完成的,而非一己之力所为。作为厨师,都可以独立完成菜肴制作的所有工序,但工作效率之低。厨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协作互助,厨房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才能提高。

2、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厨师是所有职业中最难做的职业”,这话一点不假。每个人对菜肴的评判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标准,厨师按照自己的标准制作出的菜肴,有时还要退回

来重做,自己真心做出的菜,别人不动筷子就退了回来,罚你买单还不能发脾气,这就决定了必需具有良好的修养。

3、要有厨德意识。菜品如人品,做菜如同做人。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及公司、店里的规章制度是勿庸置疑的。同时,厨师必须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同样要有爱心、平常心和超凡的胸襟气度,才能成大气。

4、要有创新意识。时代在变,人们对饮食的需求和消费观念也在变,菜肴并非古董,越老越好,必须要推陈出新,吸取传统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传统烹饪技术与现代餐饮理念巧妙搭配,寓庄于谐、寓巧于拙,运用创造性思维,通过借鉴、移植、嫁接、杂交等手法,创造和研制不同的特异菜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客人,占领市场,厨师本身也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要求 篇9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主任是班级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的首席责任者,是班集体的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工作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命延伸,是塑造教育名师、大师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这几种基本能力。

第一,教育力。要求班主任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既作业师,更为人师,“业师易得,人师难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陈志刚老师“为国造士、为民求知”,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合格接班人这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所以,班主任就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政府的要求,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懂教育、会教育,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引导学生,如发型、着装、异性交往、学习习惯等,并通过这些小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的培养。“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第二,亲和力。要求具备营造一种和谐、融洽关系的能力。亲,就是做到平易近人,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又要保持一定距离,距离产生美,做到亲而不腻,敬而不随;和就是要宽恕、包容,给人一种长者智者的印象。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感情、有思想、有自身行为能力的人,同时班主任还要和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处理好相应的关系。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关系网中,人与人之间是靠一种关系维系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需要处理的最重要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需要班主任在思想、道德、心理、性格等方面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又能够融入其中,合为一体,并进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鼓动性、号召性,以人格影响人格;做一个好人,培养一批好人。

第三,执行力。就是理解、贯彻、执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要能够做到理解到位、表达清晰、措施有效、效率很高、达成目标。学校布置工作是从全局利益出发,不一定能够照顾到方方面面的情况,这个时候,保留意见,坚决执行就是最佳选择。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多的学生,都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思路去做,唯一的结果就是乱套。第四,掌控力。班主任要具备预测、应变、处突和自控的能力。自控就是“喜、怒不形于色”,或者喜怒掩盖本色。预测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事情,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会随时出现难以预料的事情,应变处突,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是班主任的必备条件。

第五,创新力。能够结合学生实际、班级实际,富有创意和成效地开展工作。既能够独当一面,又能审时度势科学、高效地拓宽思路,思路灵活,形成班级品牌特色。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育人观念、管理手段、班级特色等方面。既能创造性地执行学校决策,又能创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第六,研究力。就是一种学习力。要提高上述五种能力,离不开实践中和理论上的学习。一要多读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特别是心理学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有很多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二是要感悟实践,学会反思。如班主任的经验交流、班主任论坛等,多沟通、交流、总结。三是要参与课题研究,把问题上升为课题,采用课题研究的科学方式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对比法、问卷调查、访谈、量表测量等

如何确定主题

一、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主题班会题目

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既要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及民主法制教育等等,又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既讲竞争进取,又讲团结合作的风气。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班会课的主题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是可以延伸得很广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主题。但是,正因为内容的丰富,我们同时要注意班会主题的计划性和系统性,防止随意性和零散性。

我们可以采用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来确定主题。如德育的目标应涵盖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等多个方面,具体涉及如下方面内容:

1、价值观的教育。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3、创新精神教育。

4、理想信念教育

5、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

①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 ②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③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④以军事化管理为切入点的规范教育、礼仪教育及训练; ⑤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⑥保护环境的教育; ⑦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育。

6、法制教育

7、心理健康教育

8、美育教育

9、养成教育和责任教育

①自尊、自爱、自主、自理、自强的意识教育;

②培养学生有竞争意识、有做人准则、有自学习惯、有创新意识、有健康体魄、有适应能力的教育;

③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人、他人、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教育。

10、安全教育

防火、防盗、生产实习、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意外伤害等安全意识教育。

11、感恩教育

12、时事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

二、主题要积极向上

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世界观往往在学生阶段形成。因此,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对于同学们美好情操的培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成为祖国未来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意义重大。比如我们可以选择“理想与奋斗”、“我心中的祖国”、“尊师就是学生的一种美德”等做主题。

三、主题要切合学生实际

主题班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比如,针对同学中出现的奇装异服,我们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让同学们明白“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针对个别同学放弃学业,游手好闲,我们可以讨论“知识提升品质、技能成就人生”,让同学们明白学好知识的重要性,用心读书。

主题班会的形式

主题班会是由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要让同学们乐意上班会课,达到预期的目的,形式一定要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比如召开演讲比赛、讨论会、辨论会等只有主题班会内容多样化,才能适应学生的特色,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增长他们的才干,抒发他们的感情,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受到教育。

1、报告式主题班会

是围绕某个教育主题,请人做专题报告会,报告人可以是校外的,也可以是校内的领导和老师,有时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上台作报告。报告主要是结合当前形式等教育内容,是对某一时期学生的思想脉搏而举办的,只有是学生关心的问题而举办的,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2、娱乐式主题班会

主要以游艺形式出现在学生群体中,使教育于娱乐之中。现代学生求知欲强,求奇、求活的热情高,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将一些思想教育贯穿于其中。例如,开展读本好书,学一位英雄的活动,然后让学生编出各种各样文艺节目自己表演,在娱乐活动中学习英雄人物的高贵品质。举行娱乐式主题班会,要注意不能单独地为了玩,玩要玩得有价值,有意义。

3、学习式主题班会

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为主,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手段。内容是学习方法和交流,也可以是专项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等。

4、纪念式主题班会

一年之中,富于教育意义的节日、纪念日比较多,这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和史情教育的良好契机。抓住这些节日、纪念日,组织主题班会,意义明确。举办这类班会要注意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全力配合,且要适当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和节目的性质特点,根据学生心理需要或联欢或座谈,使学生有新的了解,乐于参加,教育成果才能明显。

5、汇报式主题班会

要求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深入到社会中去调查,采访,然后在班级如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大家汇报各自调查结果。组织这种班会先要班主任周密布置。要给学生拟定好调查提纲,不然,学生可能走马观花,看不到实质,使学生活动流于形式。

6、现场式主题班会

学校每年都例行春游和清明节扫墓活动,结合这些活动开现场主题班会,容易引发大家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这种主题班会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在活动之前,班主任要多角度地去设计和安排,班会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座谈讨论,诗文朗诵、教育报告等等都可以。

7、形象式主题班会

主要以具体、鲜明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启迪教育学生的。如请先进人物做报告或演讲,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活动形式要活泼,可让学生们谈谈体会,也可请先进人物为大家签名赠言等。

8、展览式主题班会

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同学在小发明、小制作、集邮、手抄报等方面都收获不少,班级不定期地把他们的成果进行一次展览,让他们以实物向大家做汇报,无形中会成为激发他们的进步动力,搞展览主题班会,班主任要给予积极指导和布置,同时要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

总之,主题班会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远不止是上述几种,究竟采用何种形式,要用因时因事而异。要常开常新,切记单一,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地。

根据班级的特点总体设计出了主题班会计划,并且根据不同的主题确定了主题的形式,接下来就是如何组织主题班会。

1、做好学生的思想发动工作。班主任可采用讲述、讲解、谈话等方式,向学生宣传班会的目的、内容、形式和要求,以便使学生对班会活动产生兴趣,并极积投入到准备活动中来。

2、要尽可能多地发动全体学生来进行准备。其中作好准备工作是开好班会的关键。因为准备过程就是教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过程。

3、做好班会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准备班会内容、精心设计班会内容、形式与方法。精心布置会场、精心挑选主持人。

4、开好班会。在开班会过程式中,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在主持人主持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活动进行的情况找给予指导。

5、要注意结果的反馈

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主任要及时研究反馈信息,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为下次班会提供经验。同时,也要了解班会的作用与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此外,上好班会课还需要班主任高度的热心和强烈的责任心。重视学生实践,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班会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篇10

关键词:中职教师 师德 能力

这些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仍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了使“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要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培训初高中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但是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存在师资力量欠缺、培养的学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等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师德为先

教师应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不求回报。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无德无以为师”,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教师要时时刻刻以优良的品行做学生的榜样,用美好的语言教育学生,用高尚的心灵感染学生,用正确的行为引领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应有的美德。只有尊重学生和爱学生,学生才会把教师当做知心人,当做朋友,从而愿意与教师沟通,教育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师德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是15、16岁的青少年,正值青春叛逆期,还没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时刻提醒、鞭策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者、引路人。

二、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能做“家长型”教师,而应做“民主型”教师,时刻以学生为本。首先在学习上,以学生为本就应因材施教,不能使用填鸭式教育,而应循循善诱,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教育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把学习当做快乐的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潜质和能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总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地否定学生的一切,要多听取学生的想法。同时对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教师要耐心听取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第三在管理上,教师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参与班级的管理,达到自治自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要理解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更重要的是信任学生的力量和能力。多一点聆听,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只有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凡事多为他们着想,学生们才会虚心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主动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教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才能为祖国培养技能人才。

三、能力为重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既有普通教育的特点,又有特有的职业特点。所以职业学校教师要是“双师型”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能力。应取得教育法规定的中职类学校的教师资格证书,熟悉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规,熟悉与教育相关的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等。同时教师还应具备相应专业和课程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具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终身学习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活到老、学到老。俗语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要长流水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及时更新专业理论及职业教育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操作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

只有以师德为先,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学校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毕业生。

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篇11

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优秀教师应该具有哪些素质?我们不妨听听一线教师怎么说?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刘忠武首先,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空,也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一个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你的引导和组织下,开展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能照顾到个性差异,能在各方面作好表率,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其次,教师是学生的朋友,能够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事,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变得更加自然、更加真实,因为学生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个体。与学生交流是教师获得快乐的源泉,能够在交流时使学生获得快乐,获得教育,同时也获得了对你的肯定和认可。最后,教师是学生的“父母”。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同时学生除了智力培养外,还要学习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从关心每一位学生入手,从学习上、生活上来真正关心学生。殊不知,一个“学困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或本身心理方面的缘故,能够适时送去一个微笑,一份祝贺,一句问候,给他们信心和鼓励,让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总之,教师要有一颗童心,来与学生交流,用爱心来关爱学生,用耐心来教育学生,用责任心来对待一切学生,让你和学生心连心。(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学)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素质■杜建民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素质,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同时还要面对逆反心理越来越强的学生,这种“夹心饼”似的角色更令挫折倍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高度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水平,在遭受挫折时不会产生悲观、动摇和畏惧的心理。能承受困难的.压力,同时能冷静思考对策,克服困难和险阻。要保持一种“乐观、自信、坚强、耐心”的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洪流中勇往直前,泰然处之。?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邹平县好生镇中心校?我心中的优秀教师■朱凯一、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在“言”上引,“行”上导,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使学生会做人,这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需具备的素质。所以说,优秀教师首先是高尚者,才能教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二、教会学生学习。学生个性差异很大,学习上自然如此。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快乐中获得真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一般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取水”,并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教会学生都有“吸水”的本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境界。三、教会学生生活。一个不会生活的孩子,他就不可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如果把学生的生活单单理解为学习、吃饭、睡觉,那就大错特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感觉到社会的多变和繁杂,就会出现诸如青春期困惑、游戏厅网吧的诱惑及社会其它不良思想影响等。作为优秀教师,应该有“生活处处皆课堂”的理念,能用睿智的头脑,引导学生;聪慧的双眼,观察学生;灵敏的耳朵,聆听学生。及时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享受生活。(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濉溪县南坪中学)

在信息时代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篇12

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和能力

乡镇领导干部权轻责重,他们肩负着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和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困难和问题的重大使命,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是国家最基层的组织者、领导者,直接面对群众,同老百姓打交道。所担负的各项管理和工作任务非常具体,伸缩性小,难度大,必须实实在在地完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头万绪工作都要落到身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很多都需要基层干部去一项项去落实。面对重大使命,责任在肩,负重前行,对乡镇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得越来越高。结合在本人在乡镇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谈谈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乡镇领导干部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乡镇领导者。

(一)要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时刻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上级的决策和部署,乡镇的基层领导干部不能仅仅是传达贯彻,还要有服从上级安排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要学会从政策上、理论上加以研究,全面把握具体政策,决不能凭感觉、靠经验办事。只有不断增强驾驭全局和抓落实的能力,才能使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

(二)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和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和你有多亲”。做为乡镇领导干部,担负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与群众打交道较多。为此,要切实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做到对群众真正尊重、真正交往、真诚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特别是要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把党的关怀带给群众、倾注深情帮助群众,凡是涉及群众的事,都要看成大事、要事、急事,抓紧研究解决,竭尽全力去办。乡镇干部如果要想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真正扑下身子,不图虚名,实实在在地给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才能让当地群众接受你、欢迎你,上级领导才能认可你。

(三)要培育个人的优秀品格

群众往往对乡镇领导的言行较为关注,并借此来衡量和检验整个领导班子集体的能力。乡镇领导的思想道德、人格力量、自己的威信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模范行为才能树立起来。所以,做为乡镇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确立服务意识、公仆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务实开拓意识和创新发展意识。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用廉政勤政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使群众、乡村干部、班子成员信任你,才能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乡村干部的凝聚力和全乡干群的创造力,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作为领导干部,既要有服务群众的观念,更要服务群众的能力。能力是干部素质的核心,是一个人知识智慧在工作中的综合表现。因此,提升乡镇领导干部能力,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就显得极为迫切。

(一)解放思想,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

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要紧紧抓住“发展”这条主线不放松,敢于打破各种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条条框框,拓宽思路,科学决策,紧密结合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这个主题,强化经营理念,善于运作项目,切实通过发展来破解难题,凝聚人心,让群众看到变化,看到进步,得到实惠,受到鼓舞。

(二)刻苦学习,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作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在领导能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要想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执政为民的服务水平。在学习中,不仅要坚持理论学习,还要广泛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水平的各种新知识,努力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要着重掌握做好工作所必需的知识,特别是要善于结合自身工作和需要,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总的来说,力争通过加强学习,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学会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用创新的勇气面对困难,把创新的精神融入到发展农村经济,解决群众困难的思想和行动中。

(三)发扬民主,不断提高干部凝聚力的能力

要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做为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在重大问题决策时,必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才能科学决策。同时,要认真执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既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又关心全局工作,做到分工不分家。另外,还要坚持要定期召开乡镇党委民主生活,从团结的愿望和利于工作的方面出发,善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沟通思想、化解矛盾,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依据各部门不同的工作性质,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每个班子成员和乡镇干部的特长、工作能力分配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四)广开言路,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决策要想有科学性、广泛性和可行性,就要在坦率地表达自己见解的同时,又要认真吸收采纳班子成员或其他人的意见。一旦经过集体讨论通过后,要全力组织实施,努力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变为客观现实。另外,还要做到在任务面前不优柔寡断;对棘手问题要沉着冷静,在成绩面前不满足。具体工作拍板定案时,要果断大胆,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五)转变作风,不断提高狠抓落实的能力

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关系着乡镇工作成败。在全社会大力推进效能建设的形势下,作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要想充分调动广大干群积极性,就必须从带头抓好乡村干部作风转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入手。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周密的部署、过硬的措施、严格的督促检查,把决策和部署变为全体乡村干部的实际行动。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要议大事、抓难事、办实事。在抓落实中,要做到:着眼点要“实”。要着眼于本乡镇实际,积极主动地谋求新思路、新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改善城乡面貌上;突破口要“准”。要抓住各项工作重点,强化督查落实,做到安排工作有案可查,落实过程有人跟踪,落实情况及时反馈,落实受阻及时协调,落实不了及时报告,落实不力从严问责;处事要“稳”。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思路要有创新。把握好“方”、“圆”之度。在问题面前敢于承担责任,遇到棘手问题敢于面对解决。

(六)清正廉洁,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才说做官好,便不是做好官的人”。做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不断加强从政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格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奢侈浪费,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投入到乡镇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好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篇13

第一节、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在个性化教学中的作用

我利用闲暇时间认真、仔细的对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的个性化教学进行观察了解和研究,我认为对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老师应具有何种能力,无论是在执教还是实践、树立师德学习榜样等方面和一般学校的教学方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我观察了解和研究后,结论是受益匪浅,我深切地感受到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的个性化教学中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因此略表一二。

在今天这个充斥着各种诱惑的时代,以其平凡的坚实促使我们对教师精神进行重新思考: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教师?细细想来,它绝非仅仅是一种职业名称。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涵是不同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两个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应以自己每节课的认真准备教会学生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以自己对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尊重教会学生尊敬生命。以自己在业务上的不断钻研和学习教会学生尊重知识。通过发现学生身上不显眼的优点增强其信心。通过不断的鼓励培养其拥有乐观的精神面貌。从而做好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的教师,需要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

学习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他珍爱生命,坚韧不拔,为战胜疾病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教书是手段,目的是育人。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生的素质,教师不仅要以其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将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这样面对个性化的教学才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学生的吸引,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健康成长。因此,当教师力图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对学生所具有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肩负起更多的道德和人类的责任。我想作为作为一名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的教师,每位老师都应具有这样的能力,具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从而更好的胜任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工作。

“学识”意味着才华,一个有学识的才华横溢的教师,是会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信任的,我们常说“学高为师”,学识丰富的教师,不仅在满足学生的文化求知上游刃有余,更由于他们厚实的底蕴而散发着绵绵的才学魅力。

教师一旦拥有了学识魅力,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磁场吸引力,随之而来的教与学的过程,就会变得快乐而和谐。教与学的效果,就会获得轻负担而高质量的回报。学习上的领路人,我想,没有比这样的老师更强大有力的了,特别是作为一名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的教师,不仅是一名老师,更要从市场的角度去思考,使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进而使自己更好发展。

“人格”意味着品行。一个有着优良品行,浑身散发着品格魅力的教师,其言行对学生产生的好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们常说“身正为范”,说的就是榜样的力量,当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带来学生的亲近和效仿时,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带来学生的佩服甚至是崇拜时,教师的品格魅力就产生了最大效应,这对学生的良性发展与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古人云: “亲其师,则信其道。”无可置疑,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师,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教师。让每个教师拥有学识魅力和品格魅力是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的追求和责任,让每个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面面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旗帜是我们的努力目标。如果我们有这样一支发展良好的具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教育的内涵发展肯定潜力无穷。

如果说教师对学生确实有影响的话,那就是对学生的优点毫不吝啬的肯定和张扬,它决定着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那么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要善于并且不断去发现教师的优点——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闪光点),然后经常在各种场合肯定老师的成绩。可以是教职工大会上的表扬,可以是全校师生大会上的公布,也可以是教学区的事迹展览,还可以是媒体网站的宣传等,不仅肯定教师的个体努力,也肯定教师的群体合作,弘扬正气,树立榜样。不仅仅让老师知道,也让学生知道、家长知道、社会知道。使取得成绩的老师在领导的赏识中、同事的称赞中、学生的喜爱中、家长的信任中、社会的肯定中获得成功感、成就感,同时也产生新的责任感。获得荣誉是光荣的,但这荣誉不仅仅是带来光荣,它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一个优点逐渐增多的老师,是不会让自己的优点又变成缺点的,而是更加珍惜、更加努力、更加有追求。我认为这样的老师一多,就会形成一种氛围,一种“以点带面”的氛围,一种和谐上进的氛围。这支队伍就会逐渐发展扩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学生是这样,老师也是这样。发展一支具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值得有意识地去重视与研究。或许有人认为:要让教师有魅力已经不容易,还要形成一支

队伍,这也太难了。对于这种想法完全可以理解,这样做是不容易。但我认为,事情总是靠做出来的,做了比不做总要有希望、有收获。老师不求魅力十足,能发展八分也行。没有八分,有五分、三分也行。总之,有发展就行,就有希望。何况,许多老师本身就有上佳的潜质值得挖掘。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不断进行“优点”积累、不断进行“优点”赏识和“优点”宣传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激活教师内在潜能的过程,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教师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的内动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建设,一种弘扬正气树立榜样的软件建设,这种建设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从评价的角度来说,对教师的成长过程,既是终结性评价,也是过程性评价。既是激励性评价,也是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对激发教师潜力、促进教师内涵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内涵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的成长过程,需要不断得到尊重、鼓励、信心和力量。

作为我们老师,肩负着教育工作使命,也应有自身的品质追求: 要有思想,一种倡导先进教育、推进公平教育的思想; 要有理念,一种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理念; 要有精神,一种科学的求实的精神; 要有好的心态,一种阳光的和上进的心态。要探求两种“艺术”——教书艺术和育人艺术,要运用两种“策略”——因材施教策略和成功激励策略,要做好两个“注重”——注重细节和注重实效。

面对现有生源,牢固确立“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力争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品质育人,有教无类。

打造具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将会打造品牌教育的保障,有良好的品牌教育,才能切实地提升家长学生的信任指数,这是密切相关的几个环节,也是我们关注教育内涵发展的着眼点和工作点。我想,只要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去思考、去决策、去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相信我们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的品牌不断发展一定会取得喜人的大好局面,使个性化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机构的明天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节、好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夸美纽斯也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如何使教师自身更加完美,使教师的职业更加光辉灿烂?我认为,教师要成长,就必须重视以下几个基本素质。

一、思想素质——想不想当教师

想不想当教师是一个教师称职与否的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被动的“要我当教师”与主动的“我要当教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热爱教师工作的典型代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不但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同时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情怀充斥于字里行间。而作为平凡教师的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喜欢教育工作吗?我喜欢学生吗?我愿意为文化的传承和后人的培养尽一份力量吗?

二、文化素质——能不能当教师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作为培养人的人,教师要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非本学科知识。

教师首先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样才有利于把学生带入极具魅力的学科世界。其次要有广博的非本学科知识,理科教师要通文,文科教

师要懂理。同时教师要在音、美、体等方面有所涉猎,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开阔思路、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使教学富有色彩。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所说:“在我所读的书中,非专业的比专业的一点都不少,非专业的知识常常给我的专业研究提供灵感。”

三、能力素质——会不会当教师

有做教师的想法并且具备了丰厚的学科知识并不意味着会当教师。当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

一名好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有:

1、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能力,根据学情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能力,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掌控师生关系的能力等;

2、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简练、准确,较高要求是抑扬有度、张弛得法、繁简恰当、丝丝入扣;

3、组织管理能力——增强组织管理能力,一是要多思考、多研究,善于用组织管理智慧解决问题,二是要勤实践、勤修养,提升组织管理情商,完善个性品质;

4、自我反思与调控能力——勤于反思,知道自己作为教师的不足,并善于对教学实践中的各个要素进行适时、恰当的调控,保证教学有序、平稳、高效的进行。

四、理论素质——当什么层次的教师

这里的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这对明确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对教育的认识大有裨益。

当然,教育教学更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就是盲目的教学。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也就是说,不同的教育造就不同的人。

教育的不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内容、观念不同,二是教育中是否按教育规律办事。在这里,我们要向陶行知、蔡元培等教育家学习,努力把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遵循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的规律,切忌成为一个不知思考、只知照本宣科、缺少教育智慧的教书匠。

五、职业素质——怎么当专业的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教育工作当成谋生手段的教师是平庸的教师;

兢兢业业工作、具有强烈职业精神的教师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教师; 把教育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不断创造、与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师是伟大的教师。

在对待学生方面,教师的职业素质体现在:

一是热爱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学业,关心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是理解尊重学生。教师要全面认识自己的学生,要掌握他们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变化、人际交往;了解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期望;要能角色易位,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六、个性素质——当有风度的教师

好教师应多才多艺,善于与学生交往,表现在个人品行上就是要有优雅的风度。

风度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等内在修养。

教师的风度直接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仪表。教师不仅要衣着整洁、得体,符合教师的身份,更要注意气质和仪态,使自己优良的内在品格自然流露。

二是神态。神态是沟通人际间思想感情的非语言手段,是风度的具体表现方式。精力充沛、富有自信,会带动学生活力十足;微带笑容、温文尔雅,能令学生心理得到放松。

上一篇:赵高当权的阅读答案下一篇:学校控烟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