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共12篇)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 篇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说明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创新、需要创新教育,而创新人格是创新教育的灵魂。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一、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展示一个个生动的生活画面,做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美好生活、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尽可能选进教学内容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才能让学生养成平时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之前,让学生利用星期六和星期日,在不同场所去寻找不同物体上的百分数3 ~ 5个; 教学六年级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我把党的惠民政策作为例题,“去年我区中小学生享受免费饮用牛奶,政府投入60万元,今年增加饮用范围,计划比去年增加,今年政府要投入多少万元才能保证我区中小学生免费享受饮用牛奶?”教学“统计表”后,让学生调查邻居上个月的用水量和水费,再制成复式统计表。这些内容选自学生熟悉的生活,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了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引进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激情
人类社会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反过来又推动科学的不断更新。约里奥·居里曾经说过: “人民需要科学,不发展科学的国家,必将沦为殖民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重视科学,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国家才会富强,人民才会安康。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引进科技成就,来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激情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如教学五年级“分数与除法”时,我编写了一组习题: ①用玻璃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至少需要5分钟,如果改用红外线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只需2秒钟,用红外线测量体温的时间是玻璃体温计的几分之几?②我国研制发射成功的神舟系列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大约需要90分钟,相当于1小时的几分之几? ③原来一台波轮洗衣机一小时用电0. 6度,现在一台同样大小的滚筒洗衣机一小时用电0. 35度,滚筒洗衣机一台一小时能节约用电几分之几? 这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科技成就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热爱科技的激情。
三、激励猜测质疑,培养学生灵活型人格
古人云: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对事物大胆地幻想、猜想是创新的起点。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要敢于怀疑权威,向权威挑战,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
灵活性人格表现为反应敏捷,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具有较强的融会贯穿、触类旁通的能力,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创新活动必要的人格因素,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是灵活性人格的灵魂。所以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独特的解题方法,从而塑造学生灵活性的人格。
如教学“比的认识”后学生练习: “甲、乙两个队的人数比是5∶4,如从甲队调5人到乙队,则两个队的人数相等。甲队原来有多少人?”学生的常规解法有: ①5×2÷ ( 1- 4/5) = 50( 人) ,②5×2÷ (5/4- 1 ) + 5×2 = 50( 人) ,③5×2×5/(5 - 4)= 50( 人) ,④设甲队原有X人,X - 5 =4/5X + 5,解得X = 50……学生另辟蹊径的解法是: 5∶4 = 5∶4,50 - 5 = 40 + 5,甲队原有50人。理由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最简比5∶4的前、后项同时扩大10倍变成50∶40,而50 - 5 = 40 + 5正好是题目中说的‘从甲队调5人到乙队,则两个队的人数相等’,所以甲队原有50人。”
四、强化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容纳型人格
课程总体目标要求“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 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机械地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相互信任、互动配合,对人、对事不存在偏见,能接受自己的一切,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当今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人格品质。许多工作、事情的完成及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能的结晶。
课程改革强调合作交流,同时要求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或观点,善于接受他人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民主和谐的班集体。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也需要学生从现在开始就学会与人合作、善于交流、宽容接纳他人。因此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容纳型人格。
如教学一年级“8、7、6加几”时,我让学生说出“8 + 7”是怎样算的? 学生①说: “将7分解成2和5,8与2凑成10,10加上5等于15。”②说: “将8分解成3和5,7与3凑成10,10加上5等于15。”③说: “在8的基础上一个一个的加,加到第七个,就等于15。”④说: “在7的基础上一个一个的加,加到第八个,等于15。”⑤说: “先把7分成4和3,再把4分成2和2,2与8凑成10,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当学生说不出新的想法时,我再次问:“同学们,这些想法都正确吗?”学生再一次把这些想法进行了比较、思考,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都正确。但有部分学生认为从第三种方法开始,算起来比较麻烦,没有第一、二种方法好。这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个加数接近时算得快的方法。
学生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我只做了一点尝试。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在培养学生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方面取得成功,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进入“创新”和“科技强国”的前列。
摘要:从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进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激情;激励猜测质疑,培养学生灵活型人格;强化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容纳型人格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关键词:学生,创新情感,创新人格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 篇2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具有新时代的特征。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问题便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题之一。本文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尝试性讨论。(1)人格形成及其与语文教学的关系,(2)语文教学在健康人格的培养中所具备的作用,(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格形成;健康人格;关系;作用;培养
面对新时代,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一教育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有人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任务应在思想品德课上。其实不然。事实上,各学科教学在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语文教学,在人格的培养上是从小学到高中贯穿始终的,学生无一不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影响。因此,笔者想就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问题作一尝试性的讨论,以求有助于同仁。
1.人格形成及其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什么是人格?笔者认为,人格是个体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性格,这个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是通过外显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的。西方心理学认为,人格就是性格,而性格则是指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这种特有品质内在表现为心理特征,外在表现为行为。心理特征支配和指导行为,而行为表现心理特征。
既然作为个体的人格是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那么,这个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遗传与环境只能提供砖块,也可以这么说,通过生活方式,个人把他的生活方式创造性地塑造成一件艺术品。不过,机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能向个人提供可能性和引诱力”。可见,在人格形成中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是遗传与机体因素,一个是环境与社会因素,还有一个则是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实践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机体因素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提供引诱力,而个体的实践活动把前两者结合起来,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过去,人们有一种片面的认识,以为青少年人格形成主要与政治思想品德课有关,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大,事实上,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格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在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情操和性格都将得到陶冶,尤其是语文课,他的作用不亚于政治和思想品德课,因为语文课既是基础课,又是主课,所占学时最长,所学内容最广,而且其本身就具备很多人文因素,因此,无论对哪一个中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都显得十分重要。
2.语文教学在健康人格的培养中所具备的作用
语文教学对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作用?我们知道,健康人格的标准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只有追求“真”、“善”、“美”的人,才会具有健康人格。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培养人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人去认识和追求“真”、“善”、“美”,因此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2.1直接作用。所谓直接作用主要是指语文教学活动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内容里,有歌颂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抒情诗、散文诗,有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的衡量标准,有做人的准则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挥这些内容的作用,运用妥善的教学方法,就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使审美人格获得充分发展;就能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自信心、自制力、自觉性、独立性、科学性等品质。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文学的感染力去直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2.2间接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没有直接表现为健康人格的内涵,却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所以称之为间接作用。比如,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认知方式、语言文字能力及理解力、判断力、自我教育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些因素虽然不是健康人格的内涵,但正是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
2.3综合系统作用。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通过语文教学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各自从自己学科出发,抓住本学科的特点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另一方面,由于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交叉、教学方式的交叉,导致学科教学活动在影响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一种系统的综合作用,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的积极意义最终也就在于此。
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
大家知道,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从整体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和能力这两个方面。能力通过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知识通过能力的提高而积聚,最终获得双方的统一。从这一角度看,语文教学要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可从知识与能力这两方面入手,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渗透健康人格的培养,在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培养健康人格。
首先,应正确把握学科知识教学与健康人格培养的关系。在教学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将语文知识教学与人格培养对立起来,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或者只注重人格培养而不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把语文教学变成心理学、德育学科的教学;二是把二者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学生语文学好了,能力提高了,就必然形成健康人格,或者只要培养了健康人格,语文学习就自然会搞好。显然,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健康人格的形成溶于语文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之中,分清主次。例如,在《语文》九年级(下)“词两首”一课的教学中,应该巧妙地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强的革命信念、一代伟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等溶于知识教学中,使学生建立奋发图强的人格标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然后,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上去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诚然,人有一个最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发生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当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健康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一般地,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当青少年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判断力达到一定水平,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地选择、内化外来的健康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健康人格作为参照系,审视自我人格的局限,发挥自我人格上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的缺点,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健康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注重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学生用以认识和仿效的榜样。如在《语文》七年级(上)“风筝”一课的教学中,通过“作者简介”将鲁迅的光辉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其次,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分析自己的方法,如采用“照镜子”的方法,对照自己与课文中和教师讲解中“真善美”标准的差距,进行自我剖析与总结。第三,帮助学生选择认同对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人文信息,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引导学生拟订自我教育计划开展“我和英模相比,应该怎么做”等主题活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人文信息的作用,设计妥善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知识教学与健康人格培养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 彭正梅 彭莉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1年版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 篇3
【摘要】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应一所学校综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免疫学;实验教学;创新人格
【中图分类号】R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146-01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应一所学校综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和重要教学环节[1]。
如何做好实验教学工作,使实验教学管理不断加强,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得以改进,作以下探讨。
1教学内容的安排
建构能够开展具有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实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即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模式,激活并发展人所固有的创新潜质,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2]。教学作为达成教育目的的主渠道,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建构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对创新教育的实施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对于实验教学内容应尽量安排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的实验。
实验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对理论课的回顾和复习。若学生们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不能完全深刻的理解免疫理论课的内容,如何在这一基础上在更进一步有所创新。鉴于这一点对实验课的安排应尽量安排于理论课之后,间隔时间不要过长。在理论课内容讲过之后的一周之内尽量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内容,并且要求同学们提前预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顺便回顾理论课内容,并且利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另一方面,经典常用的免疫实验技术是所有实验室技术的基础,而在免疫实验中通过学生自主的动手动脑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所以实验课内容安排在结合基础知识和锻炼基本技能为主的前提下,增加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机会,适当增加实验课时,而且对学生开放实验室。
在教师指导之下,让学生多做一些探索性实验。对于操作过程相对简单的实验,实验原理比较明晰的情况下,可安排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根据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制定实验计划,如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设计(包括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应注意的事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和完善等,他们在搜集信息、观察、思考、设计、准备材料和制作试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即使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挫折,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会使学生想方设法地去战胜困难,尽量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这无疑是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毅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增加自信心、自觉性,提升创新能力。
2实验技能的培养
实验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在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中,教师既要加强学生动作技能的训练,即多做多练,提高实验准确率,提高技能技巧;又要加强学生智力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使它达到灵活掌握的水平。
作为免疫实验,规范的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非盲目的创新,是需要在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之上的。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是使学生们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得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学生们首先要能熟练规范的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比如在免疫实验中经常用到的显微镜的使用,细菌操作中培养皿的拿取,取菌环的使用,以及一系列仪器的规范使用。这些非常基础的实验技术,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基础。带教老师应同学生一起共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以此提高教师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从而把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
3教学方法的使用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发展个性,因此,基础教育应提倡和开展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使学生在实验实践中培养成为感知敏锐、观察全面、注意力集中、思维深刻、想像丰富、善于概括、勇于创新的创新人才。基于此目的,教师要以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为基础,提出问题,科学系统地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各种活动或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特别是发散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批判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形成良好的想像和思维品质,具有创造力的想像渗入到思维中会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免疫实验课是需要学生先理解再去动手操作的一门课程,在目前的实验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实验过程不够认真有依赖性,未能达到实验课的目的。而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实验课上,学生基本上是按照实验要求和方法步骤进行操作,较少进行思考与分析。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会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意识。可联合应用问题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3~6],不可一味平铺直述。在实验课的进行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对实验进行适当的改进,提倡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在搞清楚原理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对某些实验进行方法步骤的改动,或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原理和现有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步骤。
3.2巧设疑、明启发在实验中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督促学生思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机,根据相应的实验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3.3鼓励勤动手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尽可能取消示教性实验,所有实验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尽量划小实验小组,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非常必须的。近几年来,多媒体不仅广泛应用于理论课教学,在实验课中也广为应用。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录像、VCD等介绍新的实验技术,进行基本实验操作训练,同时进一步开发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拓宽学生获取实验知识的渠道,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学软件查看实验操作过程,查找并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不断的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使创新思想和方法达到新的高度。总之,高校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学”变为教师教过程的主要活动,就应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实验教学更应如此[7]。
参考文献
[1]王雪静.加强实验教学规范管理与提高实验技能教学水平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9(8):10-11
[2]苏曼玲.《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4(3)
[3]吴守一.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2004 (1) :70-75
[4]陈波,周艳丽.互动式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尝试[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82-83
[5]王贵成.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法及其应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 (2) :41-43
[5]马弛.谈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0,(3):30-33
[7]Slavin sJ,Wilkes MS,Usatine RP,et al.Cunicular reform of the 4thyearof medical school;the college model[J].Teach learn Med ,2003 summer.15(3):186-193
创新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篇4
健康人格包含的因素很多, 它受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品德修养、成功观和抗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离开了其中任何一点, 个体的发展就很可能发生问题, 甚至出现病态, 而病态心理一旦形成, 则不仅使个体难以发展, 甚至也难以生存。通过多年的工作经历和探索, 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 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方面也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体育课是多数学生参与热情很高的一门课程, 在一项小小的课堂活动或一个平常的体育竞技中, 任何一点成就都会使学生的情绪产生波动, 都会带来成就感, 这对学生的思想、意志、能力、态度、情绪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时面对一个新的高度, 跳远时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 分组比赛时面对新的对手, 成功者的心理满足感会溢于言表;而对于失败者, 他们的心理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气馁与沮丧, 有的急躁与冲动, 有的还会焦虑与自卑, 每在这些时候, 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适时地抓住学生思想活动充分暴露的大好时机,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胜利与失败、成功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 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 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 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 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二、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现在的中小学生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学生家长大多注重的是学习成绩, 往往对孩子疼爱有加, 不注重对他们进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是极其不利的。体育教学是以出力流汗的体力活动为主要手段, 以此伴随着知识信息、心理活动、情感体验等一系列生理上、心理上的刺激作用,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根据体育活动这一特点, 有意安排一些艰苦的环境, 比如在小雨天打球赛、校外长跑等活动项目,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小组对抗比赛时, 通过赛前动员, 讲战术、讲策略、讲场内场外合力的重要作用, 营造紧张的竞技气氛, 培养学生冷静沉着、果断机智、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三、体育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是体育课的又一大优势。在体育活动中, 学生可以以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 形成一个特定的小社会, 通过互相合作、接触、切磋、对抗环节过程, 使团队与团队之间、个体与团队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都产生交流和碰撞, 从而使人际关系的交流更加广泛和直接, 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们进入社会的心理需求。作为体育教师, 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正确地认识自我, 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形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行修养追求。同时, 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尊重与信任、鼓励与帮助、关心与支持、理解与体谅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一个人时刻都离不开集体和社会, 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 要有高度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其只有对同学、对教师、对班级、对学校奉献爱心, 才会得到大家给予的信任与关爱。
四、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们对事物美与丑、好于坏、善与恶的综合判断, 它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教师通过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 创设和谐轻松的氛围, 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在体操、舞蹈等训练中, 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教师鼓励性的语言, 让学生通过展示形体动作来释放内在的情感, 不唯训练而训练, 注重陶冶情操、培养气质、发展个性, 增强美学意识, 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再如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后的小结, 用启发性的言语引导和帮助学生体验该项体育活动的美学意义, 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保健意识和锻炼习惯, 形成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有规律生活、妥善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 通过高难度项目动作的训练, 既能使学生了解人体构造与外部形态的关系, 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灵感, 增强他们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5
【摘要】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不同特质人格的分析,归纳出了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认为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活动,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和动机,增强学生的能力;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人格;健康人格;全面发展
人格(Personality)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总体精神面貌。人的认知能力特征、行为动机特征、情绪反应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程度、态度信仰体系、道德价值特征等构成人格。人格不仅控制着人的行为方式,而且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培养健康人格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健康人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社会个体。人格特质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更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因素。在人的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方面,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而人的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的形成更多的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童年经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①不同的人由于其后天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作为个体存在的每一个人,其人格特质表现出个性化特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实施教育,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当然,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特征非常复杂。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经历认知、情感、意志的过程,个体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人格是贯穿在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之中的,一般认为人格是由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等方面构成的,人格的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系统。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人格结构趋于相对稳定,一是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二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②达到稳定的人格结构也就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
在对人格的研究中,形成了一些派别和研究成果,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人格特征的认识。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人格结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一个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趁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善。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③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模型:这个模型的最下层是“特殊反应水平”,为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误差因子;上一层是“习惯反应水平”,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特殊因子;再上一层是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群因子;最上层是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属一般因子。④正是由于这些因子的不同,使不同人的`人格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卡特尔经过长期艰苦工作,提出了人格特质结构理论,他测验出了16种人格特质:乐群性、智慧性、稳定性、好强性、乐观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控制性、紧张性。⑤正是由于这些人格特质的不同,使得人存在着区别和差异。从这些人格结构、人格特质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格有积极与消极、健康与病态、成熟与幼稚之分,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人的积极、健康、成熟的人格。
什么是健康人格呢?通过对健康人格的研究总结出的模式有: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创造型的人”模式,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模式,以及埃里克森的“自我整合的人”模式等。我们可以将健康人格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能有意识地控制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第二,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正确地对待;第三,能立足于现实,而不是沉溺在过去的生活之中,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能较快地摆脱其带来的阴影,在现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第四,具有紧张而有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满足于平平淡淡的工作和生活,渴望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历;第五,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热爱学习和工作,并乐于承担义务,情绪成熟健全,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态,生活充满了活力;第六,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和满足,乐于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过分顾虑他人的态度;第七,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二、健康人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通过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认知活动、培养情感、增强能力而实现的。
1.健康人格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认知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人在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受人格控制和影响的。健康人格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不良人格会阻碍认知活动的开展。如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或应用,开始于感觉和知觉,获得什么知识,应用什么知识,往往与他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学习某个专业,某门课程,不同的学生由于其人格特征的不同,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不同,学习的效果就不同。有着健康人格的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所学的专业和开设的课程,进行积极的记忆、想象和思维,刻苦学习和钻研,与教师密切配合,课余时间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开阔自己的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生必然学习成绩优秀。而那些人格不健康的学生,由于有着心理障碍,在认知的过程中,以消极的被动的态度对待所学专业和所开设的课程,缺乏学习的动力,其结果必然是对知识的获得或应用处于应付状态或者是认知活动不健全,学习效果也不可能好。
健康人格可以促进人的思维和想象。思维是人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是与思维和想象密切联系的。学生解决每天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凭借思维活动来实现的。想象是人凭借在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是和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活动相联系的。健康人格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促使认识的不断深化,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
2.健康人格对学生的情绪或动机具有调节作用。情绪和动机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学习的收获,朋友的支持,家庭的团聚,使人感到愉快、兴奋和喜悦;而学习的失利,朋友的讥讽,亲人的争吵,使人感到沮丧、痛苦或愤怒。情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健康人格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知之深,爱之切”,深厚、真挚的情感来源于对人、对事真切、深刻的了解。积极的情感能激发人认识的积极性,使人锐意进取,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消极情感会使人消沉、沮丧,窒息认识与创造的热情,使人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
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或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来源于人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人有生理的需要,如饥择食,渴择饮等,也有社会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等。人有物质的需要,如住房、交通工具等;也有精神的需要,如受人尊重的需要,求知和求美的需要等。正是在人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的不同动机。动机具有性质和强度的区别,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意志与认知、情感有密切关系。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和控制,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来实现的。而人的意志的坚强或懦弱又反过来对人的认识和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建立在健康人格基础上的意志,才能构成人的稳定的不懈力量源泉。
3.健康人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能力。能力构成个体的心理特征,是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这种心理特征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正是由于人的能力和人格的差异,将人与人区别开来。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象,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正是这些人格的差异,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使得不同人的能力大小和范围不同。健康人格可以增强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等。
三、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教育目标的要求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而广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人们有健康人格来应对时代的变化,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因此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呢?就学校教育来说,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20世纪70年代,人本心理学家提出了“选择性学校”的改革,就是要尽力培养健康人格。这项改革提出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决定学校的课程及管理;学生的发展应是表现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教师应尽一切努力保持学生心理发展的敏感性;重视以阐明和发展价值观形成的道德教育;培养感觉的意识、身体的意识和从动觉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进步的评价不应以固定的标准和目标作指导。⑥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观点,可以看到,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当然,作为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健康人格的形成,特别是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同时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的。只有在整个社会处于全面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健康人格,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说并不否认有些人,特别是社会的先进分子在社会环境不佳的状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人格完善。正因为此,才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上来分析教育的功能,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科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以及变革社会、改造社会的创新能力。英国教育学家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中认为,“知识是一种心智状态和条件”。⑦因此,追求知识必然是一种精神追求,而精神追求的最大目的也在于精神本身。这种精神追求也意味着人格的力量在支撑着,形成精神本身内在的动力源。健康人格不仅来源于社会环境的熏陶,更来源于知识积累、技能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过程。因此,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人格特质的。(作者简介:王传旭,淮南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注释:
①③④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47-452、429、438.
②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45.
⑤⑥叶浩生.心理学理论精粹〔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70、277.
⑦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3.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格 篇6
【关键词】创新;能力;习惯;塑造;不可或缺
在素质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创新型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也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这是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自身的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的创新型人格、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这是必须实行的教学任务和计划,同时也是一种责任。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特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传统的灌输性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甚至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抵触或者厌学情绪,结果往往得不偿失,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对所学的课程或者知识点具备极大的学习和探究热情,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发挥到最大水平,同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极大的兴趣也会使得学生用一种最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在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渐渐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也会促使学生去创新和改变,在更大的思维空间中获得对独立思考的全新体验,最终形成了独立而又创新的思维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思维也往往异常活跃、跳跃,这时如果对学生实行适度的引导作用,通过多样性的手段和方式让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世界,开启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往往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将产生很大的正面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的这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自我思想的塑造和培养也有很大的关联,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二、鼓励学生创新学习、创新思考、创新行为
创新,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习惯,有着创新能力的人,他的思维习惯是不同于其他人的,这种创新型的思维模式使得学生将在学习和生活中将这种创新精神反映出来,这种折射效应也会反过来继续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思考习惯,最终形成潜移默化的互相促进的作用。
在课堂上,有部分学生往往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去创新地思考、认识问题,最终也会失去创新型人格培养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权威、大胆提出问题。例如鼓励每个学生写出或者说出自己对于一条定律或者定理的质疑,这种故意的对书本权威的质疑模式很大程度上能打破学生的思维惯性,最终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方式,养成创新思考、创新行为的能力和人格。
三、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计划和活动中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作为一种比较被动的角色来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接纳的,这时的课堂主角是教师,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往往处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有的学生甚至不会去思考这些知识或者定律的由来,直接背诵,这是极不可取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教师在旧有的教学模式和经验的指导下,应当适时更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计划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以通过举办“争当小老师”活动,鼓励学生走向讲台,由学生向学生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或者例题、难点,学生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将课堂交给学生,也使得学生具备了极大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型人格和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事情,需要的是师生双方的互相信任、师生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以及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最终在一种和谐、平衡的氛围中实现创新型能力和人格的塑造及培養。
四、总结
总体来说,学生的创新型能力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发展迅速的社会的,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的,同时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会带来很大的正面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养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最终在改革教学体制的过程中渗入创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的思维习惯和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李纯青,王志玲,朱治安.基于建构主义的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S1期
[2]吴振利,刘国权.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7期
[3]瞿建芬,葛明贵.中小学创造心理教育的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阮素芳.借鉴陶行知思想 建构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 篇7
一、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小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例如,我在教学《月光启蒙》这课时,我问学生:“声音是用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为什么文中却说‘小院里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小院里可能种着花草母亲的歌谣夹杂着花草的芬芳。”有的说:“我爱母亲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感受着母亲身上特有的体香。”还有的说:“母亲的嗓音甜美就像花的‘芬芳’一样令人陶醉……”对于他们的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因为孩子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具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前提是: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俗话说:“童言无忌”,不允许学生犯错误是会压抑学生创造性人格形成的。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关怀,让他们具有自信心,大胆地去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该用信任和鼓励多给学生创设一些自我表现的空间,多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及时表扬和肯定。老师不应该是用烛光照亮学生,而是用火柴去点燃学生的智慧。
三、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怀疑意识
教师平时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生也不歧视差生,不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也不武断地下结论,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提出意见,通过这样的途径缩短师生距离从而使学生敢于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特别是对待那些擅长思考、思维活跃、有个人见解的学生不打击、不压制,这样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子才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在教课文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讲读前、讲读中和讲读后划出时间,引导学生提问题。课前布置预习把不懂的内容找出来并作好记录,上课时提出来,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要认真查看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并且参考其内容制订教学目标。课中随着学生再次质疑,教师要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训练重难点;课后再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为教学查漏补缺。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一)引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
讲课之前是学生预习或自学的阶段,教师此时帮助学生质疑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尤其是学生自己提出质疑,更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教师一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来质疑,因为课题往往能提供行文的线索,概括文章的内容或体现课文的思想内核。比如,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读课题然后根据课题提问,大多数学生都能提出“猴子种了哪些果树?”“最后有没有收获果实?为什么?”这样的疑问,接着让学生自主解答,学生被推到了主动探索的地位,质疑解惑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他们兴致盎然地边读边寻找答案,整堂课都处在一种积极的思维之中。
(二)引导学生抓关键句段质疑
每篇课文往往有些句或段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句或段概括性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能“触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教《骑牛比赛》一课时,当学读到“骑手说:‘小姑娘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这个关键句时,教师点拨学生试着根据这个句子提出几个“为什么”。学生循着教师的引导分别提出“为什么比赛时骑手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呢?”“骑手摔下来上千次为什么还敢来参加比赛?”“为什么骑手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还要继续练习?他不怕吗?”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十分轻松地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终会成功”的中心。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证明。因为学生只有经过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才有疑可质。
(三)引导学生抓重难点质疑
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引导学生质疑,能叩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在积极的双边思维活动中使教学过程如破竹之势顺水推舟,从而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奶奶的白发》一课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到长辈们对自己无私的付出,而课文中祖孙俩的对话无不揭示了这一点。于是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认真读对话然后大胆提问。学生兴趣盎然“白发明明是自己长的,奶奶为什么说是爸爸和‘我’给的呢?”“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下头没有吭声?”“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等疑问,使课堂充满活力,格外引人入胜。而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解决,教师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应帮助、引导学生筛选、提炼出重点问题使学生的质疑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完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飞跃。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质疑中攻克了本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四)抓反常处质疑
课文内容的反常之处也是学生思维容易堵塞的地方。让学生在此质疑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确作者用意、畅通思路还能开拓思维加深理解。这反常之处在学生自习时就应引导他们找出来,让学生培养出一种敏感性思维习惯,不要随意放过任何一处“有疑”的字、词、句、段,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反复酝酿为表达中心思想以奇巧取胜的点睛之笔,所以细加研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既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结合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学特点研究认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必须让学生要有创新的欲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怀疑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浩.浅谈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引导[J].西部科教论坛,2009,(22).
[2]仲哲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9.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一、创新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今天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所谓创新就是针对某个问题, 为了发展的目的, 在继承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大胆突破常规和传统, 努力形成新事物、新方案、新设计、新理论的活动。由此可知:创新的起点在于问题, 创新的关键在于突破, 创新的本质在于新颖, 创新的基础在于继承, 创新的目的在于发展。
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想象能力, 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正常的人都有创新潜力, 之所以各人创造有差异, 是因为各人后天所受教育与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致。由此看来, 每个人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
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而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素质的具体要求则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意向和愿望, 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望,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 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发展探究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鼓励他们参与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1.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用爱的眼光发现孩子, 鼓励孩子。情感教育是现代树立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创新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情感的功能, 让情感进入课堂, 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教师要充分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 营造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 善于用自己的创新情感去感染学生, 并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评价手段, 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过程, 体味创新的乐趣, 体验成功与失败。
2. 优化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认识自然, 探索自然奥妙的主要心理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起点, 教师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激趣导学, 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 主动寻找问题答案或解决办法。如在学习“大气的作用”时, 我给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交通信号灯采用红黄绿三色?”“为什么阴暗的天空是灰白色的?”“为什么在霜降来之前农民在地周围燃烧秸秆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同学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认真地学习了这节内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可根据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感兴趣而又充满迷惑的问题, 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 优化教学方法, 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证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也会扼杀创新思维的形成。地理教学方法从传统读图—析图讲解法—问题教学法—媒体演示法—智力游戏法—体验学习法方向发展。创新教育的宗旨是通过创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应有创新意识, 做到教学思路创新, 教学问题创新, 教学手段创新。以自己的创新劳动来感染学生, 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充分体会到上课的“快乐感”, 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求知欲望, 树立创新精神。同时运用多元结合模式, 把课内外、学科间、教学与生活、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冲破课堂禁锢, 不囿于课本, 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可塑性, 丰富教育内容, 更新获知渠道, 给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从而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4. 创设创新情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必须充分发挥地理想象, 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 鼓励学生预见想象、超前思维。在地理教学中, 有很多地理、宇宙及大自然之谜都促使学生去想象。如同学们感兴趣的外星人长成什么样子, 将来地球人是否也能到火星或其他星球上去生活, 等等。此外,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超乎常规, 进行假象型想象的例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比如在学习“东西半球的划分”时, 与其问“东西半球怎样划分”不如改问“175E附近的惠灵顿是位于东半球还是位于西半球”。因为前者只是机械的识记, 后者要求学生发挥想象,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与记忆, 还发展了学生对经纬线的想象思维。通过练习, 学生思考或讨论, 训练创新思维,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塑造创新人格。
创新就是推陈出新, 敢于向权威挑战, 敢于对前人创造中不合理成分产生怀疑和否定。学则须疑, 多疑、多问、多思方能长进。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 问题越多越好, 越特殊越好, 答案也应是穷尽的, 囊括一切可能的回答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用尊重知识, 不迷信权威, 独立思考, 锐意进取创新的学风去感染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发表独特的见解, 并适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集思广益, 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进行讨论, 营造出竞争而又和谐的学习氛围。
6. 多采用探究式教学, 点燃学生创新激情。
美国教育学家施瓦布 (J.J.Schwap) 主张:学生要像小科学家一样,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主完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划分任务, 相互合作, 在讨论、争辩中, 成员之间思想碰撞, 相互启发, 运用各自的智慧和知识, 形成新见解, 点燃创新激情。
7. 加强读图、绘图训练。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 它能直观简明地表达地理事象及特征。如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 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 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 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 都需要学生具有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现行地理新教材众多的地理图表为培养学生的读图、读表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条件。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地理图表。凡是能从地理图表中获得的地理知识, 尽量诱导启发学生通过读图读表获得, 使学生逐步养成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如学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时, 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图表, 总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再绘制七压六风带及海陆分布解释其成因,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将抽象的地理思维形象化,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8. 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各种实验、演示、参观, 搜集资料, 参与社会调查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人类生存环境, 学会多渠道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时, 我组织学生到本地进行相关的实践调查, 根据技术站报告, 实地参观了农田、温室大棚、果园、牛奶厂等地。课本上的区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并在体验中升华。
教学实践证明, 要搞好地理创新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增强创新能力, 健全创新人格。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 顺应科技发展, 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和造就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行.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靳乐育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3]霍谊萍主编.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格 篇9
关键词:创新,创新人格,小学数学
创新人格指创新精神或创造性个性倾向, 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性保证。它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与一般人相异的那些心理特征。创新人格的组成成份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既有显示个体差异的特征, 也明显地表现有相似的或共同的趋向, 由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个人的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不同的人格特征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心理学家把这些人格特征分为以下几种对立人格。
a.从众型与独立型人格;
b.刻板型与灵活型人格;
c.偏狭型与容纳型人格;
d.被动型与主动型人格;
e.浅表型与痴醉型人格。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它是塑造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发挥学生创造性潜能, 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优化发展创新人格特征, 从而促进小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实现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人才的要求,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仅就小学数学学科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谈几点看法。
一、自主探索, 培养独立型人格
独立型人格表现为喜欢独立自觉地思考问题, 不怕团体的压力, 爱用疑问的眼光来审视事物, 敢于提出异议,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敢于标新立异, 积极努力探索未知问题, 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把握程度, 是鉴别一个人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问题情景,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并提供独立思考的时空。
例如教学口算“57+26”时, 教师先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探索, 得到了不同的方法:
接着要求学生相互交流, 说出自己思维的过程和解题的方法, 总结时教师对每一种做法给予充分地肯定, 并让每个人根据理解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算法。从中可以发现,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有了个体独立思考活动的机会, 促进他们按照自身的思维风格、方式、习惯、特点, 不断生成“自我产品”并在相互交流中, 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异议。
经常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使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了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感受。逐渐培养他们求异、独立、自信的个性, 总之,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能独立思考, 教师绝不要提示或暗示;学生能自己得出的, 教师绝不要代替。这样才更利于学生独立型人格的形成。
二、合作学习, 培养容纳型人格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合作的结果, 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使学生都能得到帮助和提高, 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 对人、对事不存偏见, 宽容大度, 能接受自己的一切, 正视自己的缺点, 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尊重他人的成果, 它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机会, 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 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 同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尊重, 畅所欲言, 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想法, 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学会与同学合作, 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对那些不善于动脑筋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可让他们通过认真听并体验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分享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他们受到启发, 得到提高。
如在教学“统计表”时, 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有的量身高、有的作记录、有的看刻度、有的检查错误……通过小组一起工作, 使他们感到了相互的依赖。
a、目标相互依赖, 都为了同一个统计表的完成。
b、角色相互依赖, 都要轮流去量身高, 自己不能独立完成, 组员间有角色的互换。
c、资料的相互依赖, 都要用到同一份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d、身份的相互依赖, 教师评选时提该组组名, 让他们更有集体观念。
e、奖励的相互依赖, 当教师表扬小组时, 全组的每一个成员, 都为之高兴, 代表小组发言的同学, 受到赞许。
又如, 在讨论“57+26”时, 学生不仅要看到自己的想法, 更要分析、容忍、采纳、甚至完全用别人好的算法。这培养了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在合作中学会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 接纳他人的观点, 形成既充满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容纳型人格。
三、多向求索, 培养灵活性人格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 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对事物的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 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 “只怕想不到, 不怕做不到。”戈登·德莱顿说, “一个新的想法是老要素的新组合”。“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
由此可见, 拥有丰富的信息, 并且善于组合它们是创造者产生新思想的基础, 让学生充分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新组合, 激发其新思想的诞生。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大胆进行幻想, 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 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 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 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灵活性人格表现为反应敏捷, 思维容量大, 易于接受新的事物, 善于随机应变, 具有较强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它是创新活动必要的人格因素, 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是灵活性人格的灵魂。所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开发, 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另一方面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 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 产生尽可能多, 尽可能新, 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方法, 其中开放题的设计、“开放性”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从而塑造灵活性人格尤为重要。
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 教师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课前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硬纸圆片等分剪成8个、16个、32个……小扇形, 让学生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通过寻找联系、推导出公式。这时, 教师别出心裁,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你们还能拼成别的图形, 同样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这一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动手实验, 大胆求证, 拼出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等等, 同样也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充分展现了公式的多种推导过程, 克服了思维的单一性, 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进而达到了对学生的灵活性人格的塑造。
四、展示个性, 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型人格表现为有自己的主见, 喜欢独立地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 不肯接受他人支配, 不被权威吓倒, 敢于独立思考, 主动开拓, 提出质疑, 并坚忍不拔地解决问题。敢于质疑问难是主动型人格最突出的表现。主动型人格是一种良好的创新人格的品质。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十分注重个性的培养。
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 才能生动活泼, 大胆探索, 如在学习了“求平均数”时, 在设疑后, 问学生:“你想知道关于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学平均数有什么用?求平均数有技巧吗?……”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设计的问题之中, 他们用心思考, 真诚交流, 时而困惑, 时而高兴, 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活动, 允许学生“越轨”或创新失败, 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 对不完善的意见给予补充, 对那些不合理的奇思异想, 幼稚可笑的质疑问难要给予呵护, 如在教学“比得意义”时, 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得出比的意义后, 教师故意提出:“你认为可以是零吗?为什么?”学生好生心马上被激发, 展开争论, 一生说:“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因为根据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有叫做两个数的比, 即然除数不能是零, 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零。”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道:“比的问题可以是零, 我是体育迷, 在电视上的上看到记分牌上有2:0的。”课堂上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他们很快分成两派, 据理力争, 谁也不服谁, 这时, 教师顺势让他们分组讨论, 在小组活动中, 学生相互交流, 直诚探讨, 终于明白其道理。
平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学会学习, 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质疑争辩之学风。如:在学生回答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时, 教师要追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他的方法正确吗?”“谁有不同得意见?”等语言教学生去思考, 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 在其思意想中形成主动行人格。
五、开发情商, 培养痴迷型人格
痴迷行人格的学习为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他们对感性趣的事物有种痴迷的追求, 不弃不离。他们能排除杂念, 排除外界干扰,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学习效率高, 这种人格品质往往弥智力里上的不足, 使智力平平地人成为创新力极强得人。美国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 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 而情商则占80%。在人的创造活动中, 这些情商因素能起到启动, 定向, 引导, 维持, 强化, 调节, 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开发情商, 对培养学生的痴迷型人格具有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上进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痴迷型人格的动力源泉, 如:充分运用数学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不尽的奥妙, 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 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
其次, 教师要多创设情境, 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祖冲之、陈景润、华罗庆……从小让他们学习数学家的品质, 勇于探询科学的奥秘。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 篇10
一、利用语文教学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不受固有的、习惯的观念和方法的限制和束缚, 按照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自觉地进行新的探索, 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乐于创新的心理倾向。尽管创新原本是人的基本特征, 但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仍需要或者说更主要是靠后天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启发质疑。古人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 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才能有创新可言。
其次, 要切实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下, 才能思维活跃, 没有顾忌, 勇于质疑, 既尊重权威又敢于挑战权威, 树立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是绝对权威, 而应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 是学生的合作者。要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 宽容错误的看法。让他们有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机会。在宽松和谐的讨论中, 处处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此时教师如果以搪塞的语言敷衍他们, 便会扼杀他们思想的火花, 教师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以自己有与大家不同的想法而感到光荣, 于是, 创新意识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二、利用语文教学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聚合思维等密切相关,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 寻求变异的思维形式, 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项创新活动的全过程, 还需要聚合思维的参与, 需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 再从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直接思维是一种跳跃性的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推测, 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创新离不开求异。对于同一个问题, 需要打破思维定势, 从多种角度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淡化统一和标准答案, 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和看法。教师应及时肯定没有"随大流"而勇于独立思考, 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的同学, 这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性思维能力。
因此, 我们必须将单一的继承型、维持型、守成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拓型、发展型、创造型的多种教学模式。从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键出发, 合理组织课程类型。建立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和学生自主设计、师生合作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虚拟实, 大胆创新, 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注意激发多方面的思维, 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他们的创新思维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利用语文教学磨砺创新意志
创新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 任何缺乏自觉性、坚韧性、勇敢性、自制力的人, 都是无法取得创新成就的。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 给学生介绍爱迪生、居里夫人、诺贝尔等科学家为了科学研究废寝忘食、历尽艰辛甚至献出生命才取得辉煌成就的事迹, 为他们树立榜样;教给他们"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 持之以恒, 善始善终"等磨砺意志的方法, 告诉他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明白"挫折孕育着成功", 挫折还能磨砺人的意志等等道理。
四、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个体独立地的以新的模式和程序去掌握与运用知识、技能和发现新原理, 形成新技能, 发明新方法, 获得新成果的能力。与一般活动所需的能力相比, 创新能力主要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影响创新能力的人格特征是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
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格 篇11
众所周知,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它通过感受与鉴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艺术修养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艺术感知、理解、想象、创造诸多能力所形成的稳定的审美心理特征,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艺术表现能力的综合反映。一般地讲,一个人艺术的修养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
首先,艺术修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而且艺术修养本身是一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而充分的使其感性和理性、情感与理智得到和平共处,其人格便因此而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余秋雨认为:“艺术修养是一种审美范畴内感悟生命的能力。
其次,一个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的人能够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因为艺术修养高的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世俗功利对人的束缚,能够以审美与创新的态度对待人生与工作。曾经长期分管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工作的李岚清,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十年里多次举这样的例子:香港汇丰银行在招聘新职员时,不仅招收金融、经济、信息方面的人才,还招聘学音乐学艺术的,因为这些人艺术想象力和审美直觉力很强,有创意,如果再加以金融方面的培训,有可能成为很好的金融家。爱因斯坦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与爱好音乐是分不开的。”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说:“音乐可以启迪人的想象力,音乐启发了爱因斯坦对宇宙运动的观察,进而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这些事例说明,从事科学或其他学科研究的人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好奇心、创作的执著精神和追求。我们国家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在学科间架起一座桥梁,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进行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见,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艺术修养的积淀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多么重要。
二、音乐教师的创新人格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榜样
音乐教师的创新人格指的是音乐教师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对学生的人格产生着巨大影响。当然,这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
(一)音乐教师的创新人格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没有教师人格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音乐教师也不例外,一个情绪稳定的音乐教师会使他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音乐教师的心境会影响教学的环境气氛,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学生对音乐教师的人格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心目中教师理想人格特征排列前十位的是:平易近人、没有偏见、关心同学、态度认真、严格要求、颇为耐心、言行一致、朴素大方、开朗活泼、品德高尚。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在人格上是健全的、高尚的。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人格塑造人格。青年学生正处在思想、知识、心理等方面日趋复杂和成熟的时期,对人际关系的承受力也日益增强和深化,因而潜藏在音乐教师言行之中的高尚人格形象,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音乐教师知识要丰富,语言要准确生动,仪表要清洁整理,举止要文明和谐,以实际行动感召和影响学生。
三、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格的主渠道
由于课堂教学在教育活动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培养创新人格的主渠道是音乐课堂教学,创新人格培养要立足于音乐课堂渗透。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格要素,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渗入人格辅导内容,使教学模式由智力本位、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转化。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挖掘教材,遵循“动”中学的思想。新教材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双基”、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传统体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突出了人文主义思想,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学习音乐,充分体现了“动”中学的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新知。如: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就是让学生通过模仿,探索身边及日常生活的声音,让学生知道音乐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授课中应注意挖掘教材有意识地将声音、想象、创造、表演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动”中寻找、探索音乐,在“动”中加以体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注重音乐与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第一册《迎新春》和第二册《五十六朵花》,围绕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展示了祖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各民族的服饰,舞蹈及地域风情。通过对多种文化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各族小朋友共度佳节的热闹场景,有机地将音乐、文化、与生活交织在一起。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和具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前提是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自觉进行“角色”的转换。现代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再以权威者、知识拥有者自居,而是以引导者、促进者、赞叹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思考者。教师应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打开广泛合作的渠道,努力创造一种自由、融洽的师生关系,互相接纳,彼此交流和沟通,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友情。这种充满友好气氛的“游戏”,能够创造一种轻松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民主的、积极的、健康的,师生可以达到心理相融。让学生具有自信心,大胆地去表现,即时表扬和肯定,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在愉悦的气氛中创造。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比如,在《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中,可以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先进行节奏训练,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让学生听辨有无结束感,引导学生找出最动听的一条节奏;然后再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介绍有关彝族的趣闻轶事;最后,聆听本曲,示范彝族舞蹈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创编“歌伴舞”等。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受音乐的乐趣。这种互动式参与教学,整理信息的能力会成为形成学生创新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点,是时代的需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发挥音乐学科特点,用音乐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发挥创造潜能,促使创新人格的形成。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格特点,人格培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必须要面向全局, 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第一要义,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决定着个体的顺利成长和成才, 关系着职业能力, 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一、人格定义
黄希庭教授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 他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 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二、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
笔者在所在学院2012级学生中做了一次“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UPI) ”, 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随机抽取100份调查问卷作为样本, 统计结果如表1。
㈠外向、活泼、充满朝气
心理学家荣格将人格划分为两种倾向, 一种态度指向个人内部的主观世界, 称为“内倾”, 另一种态度指向外部环境, 称为“外倾”。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期, 富有朝气、活泼的性格, 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索, 这符合荣格所描述的“外倾者爱好社交、开朗、坦率、适应能力强、善于冒险”。如表1调查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心情开朗”, 8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人缘好受欢迎”, 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总是朝气蓬勃”。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性格上更为开朗、乐观、热情, 自我适应性强, 总是充满朝气活力, 这种现象符合这个年龄段的性格特征。
㈡精力充沛、积极健康
8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状态, 精力充沛,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与探索精神。有一部分大学生希望自身有强健的体魄, 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表现出了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
㈢焦虑和忧虑感
如表2调查显示:在消极、负面的体验者调查中, 居前三名的分别是:“思想不集中”“过于担心自己的将来”“爱操心”。在“思想不集中”项目中, 体验数为93, 占样本总数的93%;在“过于担心自己的将来”项目中, 体验数为83, 占样本总数的83%;在“爱操心”项目中, 体验数为58, 占样本总数的58%。这可能源于大学生的“焦虑感”。美国著名的存在分析心理学家罗洛·梅将焦虑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 适当的焦虑是积极的人生所需要的, 是个体成长过程的一部分, 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而神经症焦虑包含了压抑和其他形式的内部心理冲突, 神经症焦虑会导致大学生出现情绪紊乱、恐慌、失眠、心悸等心理和生理上的异常, 从而导致注意力涣散、思想不集中、爱操心、工作学习效率下降等后果。还有一个原因是, 此次调查是在2012级新生入校后的第一个学期进行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普遍比本科院校要低, 甚至有些学生所读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所以当现实和理想一旦出现差距的时候, 学生常常感到有一种“失败感”。另外,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期, 在渴望认同、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要求独立, 但却摆脱不了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学生活, 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无力应对、孤独、无助, 从而导致忧虑的产生。
㈣自我控制能力差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对脏很在乎”这一项目的体验数为58, 占样本总数的58%, 这似乎与事实相反, 大多数学生宿舍都给人凌乱、邋遢的印象, 事实也是如此, 这或许跟同伴效应有关系, 同伴及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有巨大的影响, 个别的具有自我扩展能力的学生能够将自我的感觉扩展到周围的人和活动上, 特别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一般情况下, 同伴团体的性质是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团体。如一个寝室中如果有个别的同学懒惰、说谎、不讲卫生、考试作弊, 就很有可能将这种不良行为扩展到同寝室其他人的个体行为上, 从而形成一个小团体, 沉迷于一种不健康的、歪曲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 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真的有那么不堪, 内心仍然有积极健康的愿望, 这也就造成了“对脏很在乎”这一体验数与事实有所出入。
㈤缺乏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这一项目体验数为55, 占样本总数的55%。这说明大学生, 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感。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 自卑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 但也有可能会导致神经症。一个人可能会被沉重的自卑感弄的手足无措, 心灰意冷, 甚至万念俱灰。这部分学生的人格结构为“无助型人格———自助型人格”, 经常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能力差”“我总是记不住”“我算是彻底完了”, 表现为生活缺乏目标、随波逐流、无所事事、懒散倦怠、浑浑噩噩等不良意志品质。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卑情结而出现病态反应, 如在跟别人竞争的时候过分的自负, 以取胜别人为乐趣, 待人接物傲气十足, 时常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爱慕虚荣, 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 这同样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三、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健康、成熟的人格标准是:具有自我扩展能力、能与他人建立温暖的相互关系、情绪安定和自我接纳、具有实际的现实知觉、对自身具有客观的了解、具有统一整合的人生观。
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事物保持足够的热情和好奇心, 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并能充分地享受学习和生活。
㈡悦纳自己、他人和周围的世界
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 不会受到罪恶感、羞耻心以及焦虑的影响。只有内心悦纳了自己, 才会产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也才会珍惜自己, 否则就会产生自我厌恶的情绪, 从而也就不可能有自我幸福感。接受事物本身具有两面性, 不抱怨, 不挑剔。对他人真诚、仁慈、关怀。
㈢内心生活、思想、行为自然率真
率真自然、不矫揉造作、不弄虚作假, 坦白自己的感情, 忠实于自己。
㈣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人交往要坦诚, 不要怕别人发现你的缺点, 同样也要展示自己的优点。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持久而深入的关系, 并且能跟朋友分享你的快乐和痛苦。
㈤民主并尊重他人
宽容, 并接受各种各样的人, 无论宗教、信仰、家庭、性格、种族。即使在对方有过失时, 也不去怨恨别人, 更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心胸宽广、智慧睿智、目光远大。
㈥有幽默感、富有创造力
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 消除沮丧与痛苦。具有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
四、在教学和管理中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
人格并不是由某一单一的因素所支配, 他受到遗传、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本文着重探讨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特别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 又是学生评量言行的标准。洛奇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 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的管辖中, 学生的欺骗行为较少。
㈠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学院每年都会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 由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包括了解学生的自然情况、家庭情况、早期教育情况、既往病史、学生心理咨询记录等, 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及时发现和跟踪“问题学生”, 并及时进行干预和矫正。同时通过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让学生在测试过程中, 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从而完善自我, 预防心理疾病,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对学校和教师来说, 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助于教师更为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
㈡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教师应对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有些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治学不严、浮躁、急功近利的职业倦怠现象。“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教师的气质风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精神风貌。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体系, 提出公平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为教师实现自身职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关注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 营造和谐、平等、快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 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培养, 引导教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培养成熟、健康的人格, 培养沉着、坚强、温暖、富有爱心、平易近人的生活态度。
㈢组织各种活动, 增强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
正视学生个体差异, 最大程度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唤起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 老师要善于捕捉与发现这些“闪光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班级活动进行引导、锻炼、丰富学生的经历。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班级讨论会。利用媒体, 让学生了解先锋模范人物的故事, 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之路并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自信的生活态度。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 (团) 会、辩论赛、读书交流、职业生涯规划讨论等, 使学生受到启发、教育, 同时锻炼应变能力和口才, 增强自信心。
㈣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据
研究表明, 运动是抗抑郁的良药, 经常锻炼的人, 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心理和行为的“内啡肽”, 科学家称之为“快乐素”, 它能使人产生愉悦。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 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合理的发泄口, 从而消除情绪障碍, 达到心理平衡。所以, 参加体育锻炼也是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一种良好方法。趣味性较强的运动, 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跳绳、足球、篮球、健美操和集体舞等运动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都有好处。
㈤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型人格, 是具有创新活动倾向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 是创新的内在根据。教师要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有独立的主体性发展要求, 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 引导他们去怀疑、去探索、去创造。要把握他们的情感、责任感、价值观、诚信度, 真正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与需要, 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引导学生思想上不墨守成规, 不迷信书本, 同时还应具有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不怕讽刺、不怕压制的勇气。要保持活力、保持一种乐观、振作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稳健的行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不是简单的方法问题。
㈥培养大学生爱的品质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推荐阅读: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08-20
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论文12-07
数学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08-27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10-17
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05-08
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06-15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07-03
大学生的人格培养10-04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10-20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