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精选12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 篇1
一、引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质上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在这项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主动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实践活动, 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 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 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 学生开始都挺茫然, 有热情, 有想法, 却不知从何下手, 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 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 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 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 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 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 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 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 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 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 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 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 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 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 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 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 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 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 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 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 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 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 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 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 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国家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 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 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 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 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首先,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 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 在科技活动中, 来不得半点虚假, 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 学生学习、积累经验, 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 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科技创新活动中, 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 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 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 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 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出去交流或比赛, 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 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 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 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 加大宣传, 准确定位, 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
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 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 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 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 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 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 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 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 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 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 结合当地发展需要, 合理选题立项, 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 以老师为指导, 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 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 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 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 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 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可以进行兴趣培养, 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逐步介入课题活动, 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 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 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 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 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 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 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 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 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 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 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 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 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 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 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 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 如果将来条件成熟, 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 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 集中建设。
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 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 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 利用得好, 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 利用得不好、不合理, 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 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 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 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 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 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 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 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 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 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 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 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 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 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 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 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高校应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使科技创新活动落到实处, 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要, 不断探索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法,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对社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大学生个人自身能力的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大学生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学习理论与科技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发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和潜能,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本文从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探讨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白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12, 18 (6) .
[2]李晓宁, 罗正祥, 蒋宁, 等.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创新教育[J].2006, 25 (10) .
[3]蔡苇, 余波, 兰伟, 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7, (6) .
[4]王伟东, 金义富, 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2) .
[5]任丹, 魏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及路径研究文献综述[J].2012, 15 (2) .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 篇2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高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应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特征有准确的把握,既有创新素质的`大学生应具有对创新需求的敏锐预测与准确把握、善于观察.更要从创新教育思想、构建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等几方面进行富有成效的实践努力.
作 者:乔学琴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00刊 名:南方论刊英文刊名:NANFANG LUNKAN年,卷(期):“”(4)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素质
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而科技创新能力则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然而,应当看到的是,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很多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仍过多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培养,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1.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缺乏创新思维和毅力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产生的学习思维定式,使得不少学生习惯性地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对知识的汲取只片面追求机械的记忆,僵化的背诵,盲目地听从老师的讲解和安排,而不能举一反三,挖掘知识的新价值;在科研活动中,缺少自己的观点和对新知识、新領域进行探索的能力,有时部分同学甚至把科研活动当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完成,不能积极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
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既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坚强的毅力和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时间作为保证。但调查发现,现在学生从事科技活动时,大部分人凭的是“三分钟热情,五分钟热血”,能够积极的参加,却缺乏长久坚持的意志品质。这使得科技创新的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缺乏系统的组织和长期的物质支撑,因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
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不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也在体制上不断推陈出新,改革了过去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总体上看,其人才培养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践教学多处于从属地位,课程设置中实践创新内容较少,学术氛围不浓,缺乏有效的吸引力。加之我国高校学生科技活动本身起步较晚,学生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相对薄弱,有关的配套制度不够完善,这是目前高校学生科技活动的一大难题。虽然一些高校很早就开始了综合测评制度的改革探索,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但是一个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机制尚未形成,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很健全。
二、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拓宽视野,关注社科前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者必须有浓厚的创新意识。要把过去以“授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受教育者对知识的主动追求,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各类发展迅速的学科领域,高校沿用的教科书已大多落后于当前的科研成果,如果学生仅仅只是依靠书本中的知识汲取,远远达不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在开展课堂内教育的同时,应多关注学科前沿和研究动态,积极把握最新的科技讯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不仅仅现定于学科行业之内,也要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社会的热点、学科的前沿,不要完全禁锢于书本上的知识。
2.加强实践环节,提高综合能力
创新源于生活,所以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学校应与产业联合,建立大学生长久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3.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息息相关,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不但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对其他方面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而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效果。一定要摒除长期以来僵化的灌输式、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倡导和推广启发式、互动式、快乐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同时,还应该注意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拓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还需开设创造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增加选修课比重,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创新运行机制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吸纳高素质的学科专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在注重提高教师学历、科研成果、理论知识等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关注其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组建一批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郑晓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5.1.
[2](美)格洛奇(Groetsh.C.W.) 著,程晋,谭永基,刘继军 译.反问题: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1.
[3] 郝春.大学生科技素养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 篇4
关键词:创新项目,创新人才,收获
我国《高教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当今高等院校面临的艰巨任务。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将大大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民竞争力[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2]。当今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也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3]。从我近三年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际效果来看,确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参与项目的2011和2012级的6位大学生已全部进入“985”或中国科学院院校中继续深造。下面以2013级大学生参与“2015年河北省现代海洋化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项目为例,谈谈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体会。
1 项目的介绍
2015年5月,2013级3位大学生申报“2015年河北省现代海洋化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获得批准,课题名称为“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对农药脱除性能”,执行期1年。课题的选择是建立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关于界面现象章节基本内容基础上,将其实际应用到农药脱除领域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制定项目计划、查阅文献、实验操作、整理数据、报告总结等多方面,学生充当项目的主角。图1和图2为项目的主要实验数据。图1为制备吸附剂材料的XRD结果,图1a~d分别为锌铝类水滑石(Zn Al-LDH)、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十二烷基羧基甜菜碱(DCB)插层Zn Al-LDH样品。结果表明,Zn Al-LDH-DBS、Zn Al-LDH-DSB和Zn Al-LDH-DCB的第一衍射峰分别位于2.8°,2.4°和2.2°,其对应的层间距分别为3.11,3.73和3.96 nm,比Zn Al-LDH的层间距(0.88 nm)大很多,说明DBS、DSB和DCB均在Zn Al-LDH中成功插层。图2为吸附剂材料在不同温度对农药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虽然学生获得的实验数据也许不是最优,但学生从制备和表征吸附剂材料开始,到研究吸附剂吸附量及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在实验技能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
2 学生从项目中的收获
2.1 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关联到物理化学课程中“界面现象”吸附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涉及到吸附类型、吸附等温线、吸附量、吸附热力学等,学生从中学到的仅仅是理论知识,且是零散、不系统。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学生将这些知识加以应用,从吸附材料的制备,到吸附材料的表征,再到材料对农药的吸附,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实,也更加容易理解。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对材料的表征手段如X-射线衍射仪器和吸附量测定仪器如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等有了全面认识。由于实验中涉及到制备、表征、性能测试的周期时间较长,而这些在学生通过基础化学实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学生的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2.2 实验操作能力增强,科研素质得到提高
该项目的实验操作性强。吸附材料的制备过程:“室温下,配制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N2保护下,同时向其中滴加浓度均为0.5 mol·L-1Na OH溶液和Al(NO3)3与Zn(NO3)2的混合盐溶液,滴定至指定p H值,继续搅拌30 min,将浆液转入反应釜中,一定温度下晶化一定时间,取出反应釜,产物抽滤、水洗至中性,滤饼在恒温干燥箱中80℃干燥一夜。”吸附实验过程:“配置含一定浓度农药的水和乙醇混合溶液20 m L,加一定质量的吸附剂,按照一定时间间隔用注射器取样一次,每次取样3 m L,经0.4μm微孔过滤膜过滤,之后用3 m L释放介质冲洗过微孔过滤膜,使得微孔过滤膜残余固体与吸附介质一起进入吸附体系中。记录每个时刻的吸光度,用标准工作曲线换算成浓度,求吸附量,最后以吸附量对释放时间作图。”实验操作初阶段,学生对实验室中仪器、设备都不甚了解。在制备吸附材料时,学生遇到过许多挫折,走了不少弯路。如因使用恒压漏斗不当导致不能很好控制溶液的p H值;因不够细心,对产物抽滤时因滤纸抽破而导致失败;因忽视某些细节导致吸附材料的制备失败,等等。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并没有气馁,快速调整心态,和老师一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后成功制备得到材料。在整个实验操作中,学生对配溶液,制备吸附材料、吸附量的测定等进行了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同时,如何清晰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处理数据,遇到不正常实验现象如何对待,如何确保人身安全,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等等。还要强调的是,学生从科研项目中学会实事求是,绝不弄虚作假,不敷衍了事等可贵的求实探索精神。通过一年的项目实施,学生在科研素养、实验技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研究小组3位成员都计划继续深造。
2.3 团队意识增强
项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配合。项目确定之前,需要学生查阅和总结文献,了解吸附剂在农药脱除方面的应用,制定实验方案,然后写申请书。通过评审后,完成项目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个人的力量和时间有限,而项目具有系统完整性,需要团队协作,彼此之间的配合,如进行吸附实验过程中,连续进行12天多的时间,这就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合理安排取样时间,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另外,学生随时遇到问题,能够及时与实验室中研究生们进行沟通和探讨,从而增加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参与项目让学生学会如何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如何与他人合作,能更好的理解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真谛。通过项目实施,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取长补短,能力互补,才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创造灵感,使团队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是难能可贵。
3 几点建议
3.1 宽松时间的安排
通过指导这3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深深感到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间的有限性。学生是从大学二年级进入实验室,针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实验时间只能安排在周末,平时学生空暇时间还要安排课程的各项作业。然而,周末期间学生还要参加团体活动、党课、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当然,要完成项目,这就更需要学生处理学业与项目的关系,学会更加合理统筹时间。另一方面,在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业的条件下,建议学校综合考虑从事科研活动的学生,给予他们宽松灵活的学习时间,依据不同专业背景制定相应课程计划,尽可能给与学生更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训练的机会。
3.2 激励制度的完善
我们学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有四年,在激励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制度还在完善中。早在2012年,学校已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学校设立了创新与拓展类学分模块,该模块是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结题后,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指导教师获得20学时的工作量补助。但是,从教师指导的两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来看,教师没有获得此工作量补助。另外,在绩效改革中,该指导“计划”也未纳入考核体系。因此,建议学校及学院对此类计划项目的激励制度更加完善并加以真正的实施,还可将其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此外,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在保研、奖学金等方面给予制度的倾斜。这样就可以激励更多教师和大学生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创新实践、开阔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丰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杨春薇,李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措施[J].现代阅读,2011(6):18.
[2]高胜利,赵方方.PBL教学模式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83-86.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方式方法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广泛研究,却是在90年代以后。近十年来,已有上千篇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论发表,研究角度涉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大大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将主要从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及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方式方法这三个角度,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一、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及内涵
我国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闪烁着一些简单而朴素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1]。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2]以此次讲话为契机,我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教育界引发了一次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
综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虽然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3],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4]。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5]。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6]。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7]、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8]。上述三种观点,尽管表述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能将创新能力的内涵解释清楚。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科学而完整地阐述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各种因素,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但总结起来,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理念观念的束缚
(1)教育理念僵化。刘树仁早在2001年就提出高校要尽快转变传统僵化落后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桎梏,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 “承传型“、“标准
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更改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9]。
(2)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彭旭、胡弼成等曾提出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极其巨大,不可忽视。他们认为传统儒家文化在人生态度、求知精神、怀疑精神、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科学精神、师生关系、功利价值、学习风气、管理模式等五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0]。秦祖泽、黄俊伟、唐受印等提出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抗因素,主要来自已有的文化传统,突出表现在文化上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生存的文化传统[11]。
2.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例如,岳晓东、辛雅丽等都曾经指出我国高校目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应该向应用式的双向教学方式转变,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班、讨论小组、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12],变单一课堂讲授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克服“传授—接受“式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弊端[13],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技术落后
先进的教学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潘建广、何彗星、蔡卡宁等都曾提出:教育信息化可以优化配置并重新整合学科课程,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计算机校园网络使教学互动更快捷、简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际之间都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大大节约了资源搜集和获取的成本[1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跨越式发展[15]。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1.对传统培养措施的改进与优化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胡弼成提出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他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学校中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主体之间共同努力、相互促进的成果。大学应当为增进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创造条件。在大学里,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自身兴趣获得优先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性得以彻底解放。大学应当充满着人和人的友爱、平等、团结和协作,大学生应当富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质、崇高的人类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能够相互帮助和学习、共同提高和进步[16]。此外,薛振田、刘崇凤、吕楠、王媛等提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氛围[17]。林满华、刘新光、李春梅等提出要培育和提高师资力量,打破教师终身制,实行岗位聘任制,引进市场机制来约束、激励教师队伍[18]。王辉、程建军等则提出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估方法等措施[19]。
2.不断探索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组织形式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的运行机制[20]。通过大量考察高校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根据培养平台的不同,可以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划分为四种模式:教学实践结合型培养模式[21]、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22]、依托科研项目型培养模式[23]、“分层递进式”培养模式[24]。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必须吸取的教训,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组合几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变,收到“四两拨千金“的成效。
3.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十分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惯性,必须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2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通常是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同时,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以及导师专业辅导[26]。
四、国内创新能力培养未来研究方向
综观近几年国内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可谓范围广泛、新意不断、成果颇丰。无论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学者在自己的文章中都提出了新的观点,开辟了新的视角,深化了原有的认识。但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并不是已经十全十美了,未来还需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加强对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国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广泛,但基本集中在定性研究上,而对每个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比较少见,还未形成体系,这将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2)加强对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方法之间的整合性研究。国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方法的研究比较多,但大部分都是从不同层面简单罗列培养的方式与方法,没有阐明各种方式与方法之间的联系,缺少整合,缺乏系统性,未能发挥最大优势。
(3)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虽有一定程度的结合,但总体上仍脱节。对一些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水平,但对实践上的可操作性、通用性等还缺乏审慎考虑。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提出一个覆盖范围广、可操作性强、服务效果优、高效率、低成本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的脱节,阻碍了国内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4)加强对西方创新能力培养思想及其借鉴意义的研究。对西方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力度不够,同时,对中西方创新能力培养思想比较的研究也较少见。中西方教育思想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和优势,通过加强对西方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全面总结和汲取西方的教学经验教训,从而为我国今后教育思想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在实际的研究中未能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涵加以区分,在方式与方法上也没有太多的差异性。例如,把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与方法简
单应用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未能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规划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与方法,未能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难免有片面之嫌。这是未来研究需要改善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民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59-60.[2]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3]张宝臣.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0.[4]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75.[5]张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6]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29-32.[7]Burton R.Clark.The Research Foundations of Graduate Education[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8]黄春林.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12.[9]彭旭,胡弼成.略论传统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65-66.[10]秦祖泽,黄俊伟,唐受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抗因素及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2003,(2):140-143.[11]刘树仁.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J].教学与管理,2001,(6):7-9.[1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5-86.[13]辛雅丽.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3,(5):926-927.[14]潘建广,何彗星.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225-227.[15]蔡卡宁.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5,(4):56-57.[16]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24-28.[17]薛振田,刘崇凤,吕楠,王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3):45-47.[18]林满华,刘新光,李春梅.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5,(4):28-29.[19]王辉.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3.[20]徐兆仁.新世纪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22-24.[21]尹家明,杨国祥.对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2004,(10):3-8.[22]汤伟钢,赵黎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MMTT模式[J].价值工程,2006,(3):39-42.[23]董社英.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94.[24]杨胜刚,乔海曙,等.“分层递进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与实施[Z].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研究报告,2006:42-63.[25]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3):76-77.
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能力;实践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科技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笔者在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提高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大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实施途径进行了认识地思考。
一、加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加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着重要意义。
1.增强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研能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为重要[1]。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创造能力以及与创造能力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提供了平台,使他们在开展科技活动的实践中得到科研方法的训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机起到了直接的激励作用。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们自身的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团结合作,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和团队精神以及了解掌握一些科研方法,为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创造性地独立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大量问题和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2.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工作和水平的提高。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使学生科技活动有效开展并取得好成绩必须有指导教师的参与。为了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素质的基础上,增强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必须坚持放手让同学参与基础实验与科研课题实践,其中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当中是一种有效途径,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且对教师科研力量是一种有益地补充。另外,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科研活动,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水平,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样,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课外科技活动健康发展的实施途径
1.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广泛参加。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否则,学生的科技活动就只能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的水平,不可能有大的科技发明产生,也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人才涌现[2]。因此,在开展学生科技活动时,要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认真指导学生有条不紊地深入进行。学生科技活动开展最重要的环节还在于广大同学本身,参与科研活动的同学多少,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多少和质量,广大同学参与科研活动的深度、广度,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质量[3]。因此,只有广大同学都积极、踊跃地参加科技活动,科研成果才会多起来,广大同学的科研能力才会强起来,科研水平才会高起来。
2.建立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学生科技活动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要使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长期健康地开展下去,就必须建立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保证。这包括课题的立项、评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开、公证和透明,保证参与的学生都能够有一个公平的环境。这就要求对于课题的立项、审批及过程监督,学校要制订相关的制度,并由相应专家、教授组成的专门小组根据该制度每年对申请立项的所有课题进行分析、论证,然后提出哪些可以立项,哪些不宜立项,所有课题评审意见全部公开。具体要求是要有独立的专家评审组对课题立项和评审把关,可采用匿名评审制度。此外,学生的科研作品应面向全校师生公开,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和置疑,从而保证最终立项的作品能够经得起检验。对于立项的课题,要分阶段对其进行跟踪监督,同时所有立项的课题进展情况面向全校师生公开,接受监督。对外要积极组织作品参加全国、省、市的竞赛,这不仅可以进一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竞赛发现人才、发现高质量的作品,这个环节是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相当重要的部分。其中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也应遵循公平、公开和公证的原则,这也是对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必须要做到的一点,以保护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3.以“挑战杯”课题为龙头,广泛开展学生科研实践活动。教师的课题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学术科研活动的发展,也在广度和深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将“城市轨道交通三维规划与仿真系统研究”、“基于虚拟环境与列车运动仿真高速铁路选线方法研究”等多个纵、横向科研项目,在将科研项目引入教学的同时,以“挑战杯”课题为龙头,先后有数十名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同时,鼓励、资助和指导学生参与国家和省级的各类竞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郭廷龙、胡玉申的“铁路三维景观动态仿真系统研究”获得“挑战杯”2009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刘晶的“铁路构造物三维建模系统”获得“挑战杯”2009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刘焕丽、毛拓、匡柯柯的“铁路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开发”获得2009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世博会专项竞赛二等奖;杨朝阳的“基于GIS的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设计与开发”获得2009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世博会专项竞赛三等奖。
三、结论
实践证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是增强他们的科技运用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适应新世纪高标准、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郭天平.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1(4):25-28.
[2]刘枫,董召勤,丁志卫.建设“挑战杯工程”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与创新能力[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23(1):87-90.
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兴趣培养 篇7
随着知识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创新的竞争。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这些创新关键在于人才,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将难以在世界上立足。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创新意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就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兴趣是促进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兴趣培养的研究,有助于高校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兴趣状况,以便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1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生活的进步靠的是科技创新,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源于生活、源于兴趣。科技创新不是从书从课堂上学习就能得到的,它需要的是对科技追求源源不断的兴趣。
从某个层面上来讲,兴趣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许多科学家都是由于对某个领域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爱迪生在无数次的失败尝试后,最终发明了电灯,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发明大王”,正是因为他对此有着强烈的兴趣。达尔文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最终完成划时代的著作《物种起源》,靠的也是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肯钻研、肯下工夫,并在其中享受乐趣。正如孔子所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现状
当前不少高校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很强,集中表现为创新意识淡薄,很多学生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和书本上的知识, 不愿意去思考,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连书本上的知识都没有掌握,一进入大学就失去了目标、丧失了理想;另外,学校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也至关重要,很多学校对科技创新不够重视不够,那样即使学生有兴趣也很难有科技创新;此外制度的制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高校墨守成规,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制度,不仅教学制度陈旧,教学的内容也没有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3科技创新兴趣培养
3.1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科技创新兴趣培养的前提是拥有创新意识,学校要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着手。学校应营造出科技创新的氛围,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学校在入学环节中,可以介绍专业的就业前景、优秀校友的杰出事迹, 重点介绍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卓越而取得较大成就的校友,并让一些杰出校友现身说法,让学生对专业有信心,对科技创新有兴趣。另一方面,创新意识的主体是学生,应教导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应充满好奇心,敢于对身边的事情质疑。引导学生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以杰出校友为榜样,向优秀同学看齐,努力进行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样,学校和学生相辅相成,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
3.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加剧,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和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心理教育,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通过讲座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将它打造为学生的心灵驿站,随时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中心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对有心理压力的同学进行积极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教育与咨询,高校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更好的去实现创新。
3.3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多设立一些科技竞赛,鼓励那些热衷于科技创新的同学,通过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校应加大宣传科技竞赛的重要性,特别是辅导员应向学生重点说明科技竞赛对找工作、读研的重要性,对科技竞赛获奖的同学进行全专业表扬。另外,学校可以考虑在评奖评优中对有科技创新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加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而不仅满足于学习的成绩。 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些如科技协会等社团, 号召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在社团中增进学术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培养兴趣。以科技协会社团为主体,举办一些科技创新的活动和宣传,定期组织高年级科研牛人给低年级学生做科技创新讲座,给低年级学生的科技创新解疑答惑。着重营造出科技创新的氛围,让全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
3.4改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对教师所授
课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传统的大学教育,老师上完课就走人,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太少,学生即使是对某个问题有想法也很难和老师沟通。首先应增强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让学生由被动状态向主动状态转化。 学生对老师所教课程感兴趣就会深入思考,并及时和老师交流,老师对学生的新想法给予鼓励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将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5重视专业实践
如果高校一味地进行理论教育而缺乏专业实践的话,那么学生会觉得专业学习很枯燥。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如果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未来都不清楚的话,很难有深入学习的兴趣,也就更不可能进行科技创新了。因此,高校在刚入学的时候应进行专业导论,对专业的对口工作及就业前景作详细介绍。在大一暑假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就业现状。进入大二、大三,学生的专业素养逐渐提高,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是学校应鼓励学生去企业实习,让学生在实习中提高实践水平。通过专业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本专业,对专业的兴趣提升,了解自己想学什么、该学什么,加之学校开展的科技竞赛,学生会自然的加入科技创新的行列之中。
4总结
科技创新是高校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培养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中的兴趣培养不仅仅需要老师的课堂教育和学生的自己努力,还需要高校本身的重视,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总之,兴趣是科技创新主要推动力量,高校应重视科技创新兴趣的培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摘要: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极大的动力,能够让大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而高校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及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培养的方法。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 篇8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间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创新能力是国家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各国人才培养的热点。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等学校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随着我国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就显得更加迫切[1,2]。
1 创新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分析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其创新能力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等四个方面,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1]。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教育缺失和创新实践不足等问题[3,4],导致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普遍较低,创新能力不足。
首先,创新教育的长期缺失,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淡漠。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创新教育极其不足。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较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而极少关注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中、小学校由于受制于应试教育束缚,只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其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在高校教育中,教师也因为体制和其他的限制,没有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学习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大学生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
其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少,导致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我国过去长时间以来,大学生缺乏缺少创新实践的训练、创新环境以及资金扶助,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他们往往缺少认识问题、分析分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近年来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却存在着场所、仪器设备、经费等方面的不足,且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和评价机制。这些问题也导致大学生难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很多有价值的创新想法无法实现。
最后,大学生创新人格有缺陷,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其中个人品质(如恒心、信心、自我调节能力和团队精神等)在创新活动中往往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创新实践活动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艰辛的劳动,而当代大学生过多关注个人的实际利益,他们不愿意付出艰苦的劳动,对创新活动缺乏兴趣,认为创新是科学家的工作,与自己没有关系。另外,由于创新能力不足,也导致他们缺乏创新实践的勇气,不能正确面对创新实践中的挫折,遇到挫折容易丧失信心,放弃努力。这些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
2 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得到的。因此,高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从而实现创新型大学生的教育目标[4]。
2.1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涵盖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1],创新型人才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因此,高校需要根据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多样化教育模式和评价机制,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这些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人文素质,增强自身的意志力、自信心、团队精神和自我激励能力等。随着人文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有效地引导和调节,并得到不断地强化,这将大大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活动。
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不仅仅需要通过课堂教育来实现,还必须通过大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来进一步完成和提高。在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中,图书馆往往起着不可或缺的主要作用。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信息资源、安静浓厚的学习气氛,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图书馆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也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5]。
2.2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们采用新思维和新方法,进行开拓性的实践而取得创新成果的能力,包含了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学习实践能力和信息能力等。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首先,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在创新教育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方面,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其在校期间掌握了丰富的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当今的科技发展迅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继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课堂引导和训练,大学生也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充实和完善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科学进展,提高创新能力。而大学图书馆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凭借自身的信息资源和专业人才的优势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5,6,7]。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才能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决定了其获取信息的效果直接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实践活动的效果,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培养。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针对性强,任何其他课程都无法替代,对于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需要与教学主管部门协同做好“信息检索”的教学工作,以课程教学、培训班、讲座、网上咨询、网上图书馆利用指南等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作为教学目标,理论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大学生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大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和资源优势,建立馆藏特色数据库,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国内外信息资料。
最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重要的专业技能及其将来独立工作的基础。实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国内高校普遍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实验室创新项目,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高校鼓励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组成研究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申请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并进行研究活动[7]。高校图书馆则开展信息需求的调研,跟踪本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为大学生的创新研究提供检索、定题、文献传递和参考咨询等服务。这些措施有力地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实践能力[8]。
2.3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受到校园文化和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高校不仅需要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也需要进行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营造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下,才能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1,2,3]。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其中可能存在着失败的风险。高校需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以创新活动的成败作为考核标准,而是以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作为考核标准,并对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贡献的指导教师进行激励。高校只有具有“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校园文化,打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术环境,才能形成催人奋进的机制,培育出敢于创新的人才。
许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体系,鼓励大学生创建自主团队和学科性公司,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创业教育不仅推动了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还可更好地培养其创业意识、创新精神。
总之,高等学校需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现状,树立创新教育和终生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将创新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等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结论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的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高校创新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最终目标。大学生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学习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创业人才”。高校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校和大学生双方的努力,高校就能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而我国高校由于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的限制,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较差。高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大学生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巧芝.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3):90-93.
[2]孙波,杨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7.
[3]王树才.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要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7-120.
[4]鲍晓萍.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策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2):193-194.
[5]田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图书馆教育[J].现代情报2003(8):158-160.
[6]张磊.创新教育与高校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6):92-94.
[7]宁淑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情报科学,2003,21(5):516-518.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能力
目前, 许多高等学校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一主题, 把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 就必须努力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 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1]。第二,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要发展知识经济, 推动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 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创新人才、依靠创新教育。因此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 必须站在未来发展竞争的新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路, 解决好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动力和可持续问题, 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三,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建设社全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生力军, 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 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讲也更是如此, 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探索
1.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前提条件。
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制度,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 学校先后出台了有关管理办法和具体措施, 从制度上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这些规范的制度包括:“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见”、“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管理规定”、“关于鼓励大学生申报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资助奖励措施”等十余个文件。这些文件对于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更大程度激发指导教师的热情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全面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基本保证, 从某种意义上说, 只有创新型教师, 才能实施创新教育,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2]。同时, 也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 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激励学生创造的渴望。教师的示范性、民主性和启发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 对学生任何创新尝试都要抱积极指导、引导、鼓励的态度,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早期研究性调查及前瞻性课题研究、社会实践中, 应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变教师“背着走”为学生“自己走”, 努力从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
3. 学生参与实践是中心环节。
学生参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是高校学生的实践基地。首先是教学实习。学生进校以后, 要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 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就应安排学生到工厂参观考察教学内容, 安排一定的学时到与该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去, 使学生对社会企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从而为巩固专业思想打下基础。其次是生产实习。大学生除了以上所述的三大实习外, 学校还应该开展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开展调查研究, 使学生从中得到实践的锻炼, 并提高实践能力。
4. 科技创新经费落实是保障。
经费是制约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 落实科技创新经费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单独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 专款专用, 保证经费足额按时到位, 并制定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经费管理制度》, 指定由学校学工处或学校团委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具体实施, 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5.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是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一个鼓励创新的校园氛围是对学生大胆创新实践的肯定和鼓励,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文化环境。对此, 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节等活动, 努力营造创新氛围。首先, 在舆论上宣传创新教育的意义, 通过报刊、电视、广播、讲座、网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 如发放大学生创新教育系列宣传册、读书宣传册及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教育手册、科技图片展、科技知识讲座等。
三、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思考
1.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今天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仍有某些与教育规律不相适应的地方, 这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 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注意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 重视教育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有意识地将教育目标内化为学生自得自求的过程[3]。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大学必须实施创新教育, 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全面树立教育创新思维, 树立教育质量意识。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其本身就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要积极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把大学塑造成创新人才的精神乐园。高校应继续推进第二课堂学分制, 设立创新学分, 以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定期地进行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交流、评选和展示, 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 在这一方面有些高校已取得了一些经验, 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建议通过建立校外创新实践基地, 设立学生创新基金等办法, 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4]。同时, 还要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 鼓励学生社团增大科技文化含量, 在培育科技创新的精品社团上下功夫;要大力支持和奖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 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 并为之创造条件, 使学生能在学术活动中受到创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 增强创新意识。其次, 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需要有意识、有指导地去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3. 要积极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鉴于以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和引导不够, 使活动无法深入持久的开展的现实, 积极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运作机制显得尤为必要[5]。一要建全组织机构, 完善管理制度。成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 由分管学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直接牵头此事, 具体常务工作归口管理, 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具体落实, 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组织。可重点以各类科技型学生杜团为依托开展活动, 制定出一整套管理细则, 如学生社团管理细则、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管理细则等。二要确定指导老师, 鼓励立题申报。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 否则效果不易发挥到最大。作为教师来讲,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也是教书育人的延伸, 这与采取导师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确立课题方面也是一个关键, 课题必须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 课题申报由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 不断让学生在学习、实验和查阅资料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三要完成评审结题, 实现成果转化。要形成从立项、申报、实验写作、评审结题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运作程序和规范管理。专门成立学生课题评审小组, 除了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挑战杯”、论文报告会之外, 学校还要定期单独组织评选, 并及时向有关杂志、刊物推荐, 这对学生来说也是最好的鼓励和回报。除此之外, 学校还要将好的成果向社会企业及地方政府推荐, 实现成果转化, 让学生也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四要推出激励措施, 营造研究氛围。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激励机制, 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科技成果转让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并把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情况同学生的德育考核、学生奖学金的评比等挂钩, 逐步形成完善的激励措施, 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从而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 对指导教师也要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把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情况与教师岗位聘任, 年终考核等挂钩。
参考文献
[1]洪辉煌.浅谈地方高校教育创新的基本途径[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
[2]陈新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11, (3) .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 篇10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 其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学生需要经历项目选题、查阅文献、项目分工及实验测试、撰写结题报告、论文、申请软件著作权或专利、结题验收等诸多环节。整个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掌握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项目案例
以我校2013级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专业3位学生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P2P技术的内联网安全通信系统》为例, 探讨实验项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结合理论课程、个人学习兴趣进行前期调研, 发现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企业员工的个人隐私、员工之间的合作交流等信息必然涉及到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 因而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安全, 防止内部数据流入公网。基于此目标, 确定项目选题, 通过对P2P网络中节点认证、安全隧道建立、数据安全传输等方面的研究, 实现基于P2P的安全、便捷的内网数据通信系统, 具有安全登录验证、分布式加密、信息与文件安全传输、加密视频聊天及加密语音通话等功能。内部用户通过该私有即时通工具 (而不是QQ等) 交互的数据无需通过外部服务器, 最大限度保护内部数据安全, 同时用户间点对点的加密数据发送, 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健壮性, 满足企业内部安全、便捷通信的需求。
2 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重在参与, 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创新的理解不是提出全新的技术和理论, 也可以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应用, 考验学生将理论学习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的实施强调兴趣驱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
项目由客户端、服务器端组成, 客户端完成登录、聊天、文件 (在线、离线) 传输、视频语音聊天等模块, 服务器端完成用户管理、NAT穿越等功能模块。模块实现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有些是学生课堂中学习过的, 而有些是全新的概念, 从未接触过的,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必须自学, 延伸教学知识体系的内容。同时, 不难发现理论知识对项目的引导, 项目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利用网络通信、身份认证、密码学、Windows编程等技术, 并逐步建立起软件工程思维方法。
为了实现便利性和高效性, 项目采用P2P与C/S架构相结合的模式,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上, 完成了项目测试网络的搭建, 更一步需要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和P2P实现、NAT穿越技术, 结合两种模式的优点, 定义不同功能需求采用的网络模式。
用户登录模块的设计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实现知识积累的过程。初始设计时候, 学生根据数据库所学知识, 以通用的用户名、口令结合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通过网络抓包发现, 登录过程传输的用户名和口令是明文形式, 暴露了安全问题, 那么加密口令是否能保证安全, 但又可发现存在重放问题, 通过对银行U盾分析, 最终决定采用挑战响应的认证模式, 解决了登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 学生还对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产生兴趣, 又查阅人脸识别、键鼠行为识别等资料, 分析相关的实现算法和技术, 拓展视野。
创新并不一定要提出很前沿很高深的理论和技术, 只要能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提出自己合理的方案就是创新。项目中用户的交互数据进行了加密和认证, 必须用到加密算法, 那么设计握手协议解决密钥协商问题、设计数据报文格式解决数据传输 (包含在线、离线数据) 就成为一个核心问题。项目组学生给出自有的数据包格式, 并对字段进行详细设计, 以达到握手、注册、登录、文字信息、心跳等多种信息传输。
创新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 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怕失败。对于离线数据的传输问题, 学生提出发挥P2P技术的精髓, 离线数据不发给中心服务器, 而是交由在线客户端代理处理, 那么在线客户端如何选取, 并且方案的优劣性还有待进行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衍生新问题, 不断验证、总结以修正方案。
创新项目实践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过程, 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学生与指导老师之间的协作。团队必须明确一致的团队使命和目标, 共享学习成果, 恰到好处的交流, 正视冲突, 求同存异, 强调成员的责任意识。
3 反哺课堂教学
指导老师是项目的引导者, 在选题、功能模块定义、实现技术和方案中参与讨论, 提出建议, 拓展学生思路。教学相长, 在沟通过程中, 指导教师学习如何了解学生心理, 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 如何给予合理的引导,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指导项目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指导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师把这些经验带入课堂, 反哺课堂教学。同时参与项目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能以点带面, 影响周围同学, 使得更多学生受益。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完成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相关, 指导教师可以将项目分解, 设计成多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将多个知识点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必须参与到实验中, 复制指导项目的模式, 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采用提示和设疑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查阅资料,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 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坚定迎难而上的务实态度。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 也是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教学模式和内容必定会有一定的优化, 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摘要:学生主导创新训练项目立项、申报、实施等整个过程,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从中汲取经验, 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本文以具体的项目实施为例, 讨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本科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李丽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的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3) .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 篇11
【关键词】电气信息类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把创新作为动力,创新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高校要想取得进步,也得需要改革和创新。作为电气信息类大学生,他们不断需要基础知识,更需要实践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为以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高校要转变思路,尽快转变工作的重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对创新学分进行设置,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构建“3+1”人才培养体系。电气信息类学习要转变思想,要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培养技术应用和创新上来,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可以构建“3+1”人才培养体系,所谓的“3+1”,就是指的是前3年对公共基础课全部完成,这是为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最后一年是完成对课程进行综合、设计和创新,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体系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创新学分指的是电气类信息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依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从事社会实践等活动,取得优秀成果,学校给予学生的学分。把创新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学校开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视起来,开始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开始从思想上转变过来。通过创新学分,学生们可以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实践中去,自己动手去做,放开胆子,发挥自己的形象力,开动脑子,创新思路,进行科技和实际研究,研发科研果。高校对创新学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夕必须获得两个创新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对学生是一种严格要求,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对制度创新进行推进,构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要想保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实施,学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
(一)建立各类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的制度
实验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学校要充分把实验室利用起来,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大显身手的地方,让他们在那里可以自由的施展才华,在那里可以亲力亲为,促进动手实践有大的飞跃。学校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实验室对学生24小时开放,学生凭借学生证可以自由出入实验室,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实验室的利用提高。实验室可以由老师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其设计实验项目,更多是让学生自己拟定实验项目,实验室为其提供所需要的器材。学校对学生实施创新计划的主要平台是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要逐渐打破学科限制,全面向学生开放,挖掘学生潜力,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二)导师制度
对导师制度进行分层次建立。通过建立导师制度,可以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尽快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使学生对电气信息产生浓厚兴趣。并进步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努力钻研,让他们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导师制度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推进,引导他们从思想上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大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
(三)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基金
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创新项目基金。其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动员学生参与,注重过程,而对结果要看轻。在进行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并自由选择队友,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自主分析、并撰写总结报告,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生间的合作默契。实验不要求十全十美,但必须力争做到有新意,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做到独树一帜。
三、在教材编写方面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对电气信息知识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掌握,但是,这些知识大部分还是比较零散的,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些分散的知识联系不到一起,不能做到互相融会贯通。对于电气信息类的学生主要是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运用到今后的实践工作去。因此,学校在编写课本教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要编写一套关于系统设计的教材,从而使学生达到从基础理论到实践的一个飞跃。
四、创造良好氛围,开展各类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激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校要给大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踊跃参加各种竞赛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开拓理论,使理论知识得到提升和升华。
五、校企联合办学项目开发与实践,拓展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要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跟企业签订协议,学生大四的时候可以到企业中去实习,去企业中锻炼自己,并把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企业还可以不定期的派人来学校进行授课,讲解在实践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实践,这是学生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受益匪浅,不断使理论得到深化,更锻炼了它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电气信息类的大学生要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就必须学会创新,就必须把创新意识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曾文波, 黄庆南, 吴其琪. 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2):161-162.
[2]孙宏国,周云龙. 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9):171-172.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 篇12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的素质、知识综合结构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 高校需要培养出具有扎实材料学基础知识和良好创新能力的智能型、复合型、创造型人才。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直接渠道。然而,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仍以“讲课+考试”为主, 重视理论讲解, 忽视能力培养和实践训练。课堂上教师的“一言堂”, 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上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激励, 使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 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4,5,6]。对《无机材料化学》课程来说, 课程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教材多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一) , 所涉及的领域发展快, 给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 夯实学生科技创新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材料学科中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笔者按照淡化专业、拓宽基础的原则,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 删除淘汰的内容, 合并重复内容, 增加新的内容。在课堂讲授中, 将国内外的一些最新研究技术成果、材料科学的发展动态和无机材料化学的前沿知识适时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介绍无机材料化学在新型材料、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及生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明确无机材料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灵活运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
无机材料化学课程课堂内容丰富, 信息量大, 而教学课时少。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为讲授和自学两部分,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积极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把难点和抽象的内容通过动画的形式反应出来,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即节省教学课时, 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容量。同时, 充分展示无机材料化学基本理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开阔学生的视野, 将学生的思想从纯化学领域带到材料设计和应用领域, 使他们认识到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其应用前景, 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
四、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传统的化学教学观念, 往往偏重于单纯传授知识, 忽略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笔者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 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打破过去实验项目主要是验证性的实验方法, 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所需要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为教学目标, 重组实验教学内容, 完善实验讲义, 实行“三性实验原则” (即将教学实验分成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种类型) , 减少验证性实验学时, 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和学时,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研究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研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此外, 积极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 让部分学生参加笔者的科研工作, 从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论文撰写等方面锻炼学生,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和科研应用能力。
五、改进课程考核方法, 引导学生科技创新
目前, 大多数课程考核方式是与知识传授型教学相辅相成的, 严重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考核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是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多向思维的能力。考核的时间应为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动态评价过程, 而不是两个小时的题目回答。为此, 笔者在无机材料化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考核。除了采用传统闭卷考试形式外, 还将结合教学内容, 布置学生进行查阅文献和资料, 写成读书报告或科技小论文进行评价考核, 以及进行学术报告,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 组织部分英语水平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翻译“无机材料化学”理论知识在材料合成、设计和应用中的科研论文, 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 以及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是学生平时考勤、考试成绩、课堂考评和完成的科研论文 (报告) 等综合评定的结果。通过这样的综合考核方式, 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考前突击”应试现象, 还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
经过对无机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已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展示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 仅笔者指导的学生已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近十项, 学生发表或参与发表科研论文十多篇, 参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在科研和实践环节中获得各种奖励近十项, 其中包括“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在笔者实验室从事过科学研究的学生中有十多人保送或考取研究生, 多人在中科院和中南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他们的科研能力得到相关老师的肯定。
摘要: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 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和改进课程考核方法四个方面阐述“无机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无机材料化学
参考文献
[1]李恒德, 师昌绪.中国材料发展现状及迈入新世纪对策[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张联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乔思辉.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 2011, (1) :6-11.
[4]郭加书, 王鑫, 罗征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科教纵横) , 2011, (1-2) :78-79.
[5]蔡苇, 余波, 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165-166.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推荐阅读: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论文08-26
大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论文08-26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06-15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9-10
大学生的道德培养论文05-11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05-11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07-10
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09-11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