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2024-05-15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精选12篇)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1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当今高等院校面临的艰巨任务。文中基于2013级大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从项目的介绍、学生从项目中的收获和几点建议3方面浅谈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大学生经过项目的系统训练,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拓展,实验操作能力增强,科研素质得到提高和团队意识增强。此外,建议学校完善激励制度使更多教师和大学生参与科技项目,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时代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项目,创新人才,收获

我国《高教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当今高等院校面临的艰巨任务。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将大大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民竞争力[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2]。当今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也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3]。从我近三年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际效果来看,确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参与项目的2011和2012级的6位大学生已全部进入“985”或中国科学院院校中继续深造。下面以2013级大学生参与“2015年河北省现代海洋化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项目为例,谈谈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体会。

1 项目的介绍

2015年5月,2013级3位大学生申报“2015年河北省现代海洋化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获得批准,课题名称为“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对农药脱除性能”,执行期1年。课题的选择是建立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关于界面现象章节基本内容基础上,将其实际应用到农药脱除领域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制定项目计划、查阅文献、实验操作、整理数据、报告总结等多方面,学生充当项目的主角。图1和图2为项目的主要实验数据。图1为制备吸附剂材料的XRD结果,图1a~d分别为锌铝类水滑石(Zn Al-LDH)、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十二烷基羧基甜菜碱(DCB)插层Zn Al-LDH样品。结果表明,Zn Al-LDH-DBS、Zn Al-LDH-DSB和Zn Al-LDH-DCB的第一衍射峰分别位于2.8°,2.4°和2.2°,其对应的层间距分别为3.11,3.73和3.96 nm,比Zn Al-LDH的层间距(0.88 nm)大很多,说明DBS、DSB和DCB均在Zn Al-LDH中成功插层。图2为吸附剂材料在不同温度对农药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虽然学生获得的实验数据也许不是最优,但学生从制备和表征吸附剂材料开始,到研究吸附剂吸附量及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在实验技能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

2 学生从项目中的收获

2.1 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关联到物理化学课程中“界面现象”吸附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涉及到吸附类型、吸附等温线、吸附量、吸附热力学等,学生从中学到的仅仅是理论知识,且是零散、不系统。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学生将这些知识加以应用,从吸附材料的制备,到吸附材料的表征,再到材料对农药的吸附,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实,也更加容易理解。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对材料的表征手段如X-射线衍射仪器和吸附量测定仪器如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等有了全面认识。由于实验中涉及到制备、表征、性能测试的周期时间较长,而这些在学生通过基础化学实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学生的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2.2 实验操作能力增强,科研素质得到提高

该项目的实验操作性强。吸附材料的制备过程:“室温下,配制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N2保护下,同时向其中滴加浓度均为0.5 mol·L-1Na OH溶液和Al(NO3)3与Zn(NO3)2的混合盐溶液,滴定至指定p H值,继续搅拌30 min,将浆液转入反应釜中,一定温度下晶化一定时间,取出反应釜,产物抽滤、水洗至中性,滤饼在恒温干燥箱中80℃干燥一夜。”吸附实验过程:“配置含一定浓度农药的水和乙醇混合溶液20 m L,加一定质量的吸附剂,按照一定时间间隔用注射器取样一次,每次取样3 m L,经0.4μm微孔过滤膜过滤,之后用3 m L释放介质冲洗过微孔过滤膜,使得微孔过滤膜残余固体与吸附介质一起进入吸附体系中。记录每个时刻的吸光度,用标准工作曲线换算成浓度,求吸附量,最后以吸附量对释放时间作图。”实验操作初阶段,学生对实验室中仪器、设备都不甚了解。在制备吸附材料时,学生遇到过许多挫折,走了不少弯路。如因使用恒压漏斗不当导致不能很好控制溶液的p H值;因不够细心,对产物抽滤时因滤纸抽破而导致失败;因忽视某些细节导致吸附材料的制备失败,等等。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并没有气馁,快速调整心态,和老师一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后成功制备得到材料。在整个实验操作中,学生对配溶液,制备吸附材料、吸附量的测定等进行了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同时,如何清晰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处理数据,遇到不正常实验现象如何对待,如何确保人身安全,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等等。还要强调的是,学生从科研项目中学会实事求是,绝不弄虚作假,不敷衍了事等可贵的求实探索精神。通过一年的项目实施,学生在科研素养、实验技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研究小组3位成员都计划继续深造。

2.3 团队意识增强

项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配合。项目确定之前,需要学生查阅和总结文献,了解吸附剂在农药脱除方面的应用,制定实验方案,然后写申请书。通过评审后,完成项目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个人的力量和时间有限,而项目具有系统完整性,需要团队协作,彼此之间的配合,如进行吸附实验过程中,连续进行12天多的时间,这就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合理安排取样时间,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另外,学生随时遇到问题,能够及时与实验室中研究生们进行沟通和探讨,从而增加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参与项目让学生学会如何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如何与他人合作,能更好的理解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真谛。通过项目实施,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取长补短,能力互补,才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创造灵感,使团队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是难能可贵。

3 几点建议

3.1 宽松时间的安排

通过指导这3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深深感到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间的有限性。学生是从大学二年级进入实验室,针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实验时间只能安排在周末,平时学生空暇时间还要安排课程的各项作业。然而,周末期间学生还要参加团体活动、党课、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当然,要完成项目,这就更需要学生处理学业与项目的关系,学会更加合理统筹时间。另一方面,在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业的条件下,建议学校综合考虑从事科研活动的学生,给予他们宽松灵活的学习时间,依据不同专业背景制定相应课程计划,尽可能给与学生更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训练的机会。

3.2 激励制度的完善

我们学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有四年,在激励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制度还在完善中。早在2012年,学校已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学校设立了创新与拓展类学分模块,该模块是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结题后,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指导教师获得20学时的工作量补助。但是,从教师指导的两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来看,教师没有获得此工作量补助。另外,在绩效改革中,该指导“计划”也未纳入考核体系。因此,建议学校及学院对此类计划项目的激励制度更加完善并加以真正的实施,还可将其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此外,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在保研、奖学金等方面给予制度的倾斜。这样就可以激励更多教师和大学生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创新实践、开阔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丰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杨春薇,李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措施[J].现代阅读,2011(6):18.

[2]高胜利,赵方方.PBL教学模式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83-86.

[3]王海良,任权昌,喻洋,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会及感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216-217.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2

【 作 者】高宝立

【作者简介】高宝立 《教育研究》杂志主编、编审,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北京 100088

【内容提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处理好业务素质和全面素质的关系、学习和发现的关系,进行高校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关 键 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456,495.[3] 林秀华,等.创新能力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4]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Ψ洞笱С霭嫔纾?000.71.[5][6][11]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95,93,102.[8]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60.[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7.[10] 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91.[12][13][14][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1998)[R].第10条(a),第9条(c),第9条(a),第9条(d).一个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是该国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反映,对该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影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而教育则为其他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以切实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与动力。要创新,就要有追求创意的强烈意识、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对新事物价值的准确认识、对新知执著的探究兴趣、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激情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意志,还要有脚踏实地的严谨学风。“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定是敢想、敢干,有勇气独辟蹊径,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敢于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2]创新能力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据对清华大学两院院士的调查,认知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智力发展、人格品质、研究动机构成了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据有关调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知识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2.敏锐的思维能力;3.全面的智力发展;4.良好的人格品质;5.强烈的研究动机。此外,个体本身所具有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等都影响创造力的获得与发展[3]。创新能力表现的过程是思维过程、实践过程、探索过程的优化组合。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集中体现。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并能运用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新成果。创造力并非少数人所特有,“创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而“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4]。作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5],大学所进行的教学本身就是知识信息的创造和加工,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开发他们的创新能

力,乃是大学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大学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培养学生业务素质与全面素质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学生未来所要起的公民作用时,广博的见解也是为普通教育所必需的”,高等教育“必须再次转向整个人的教育、全面的个人的教育”[6]。因此,在大学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中,应使业务素质与全面素质和谐统一起来。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等。高等学校要克服那种认为无需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单纯技术倾向,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作为基础的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往往作用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和工作中,对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文”“道”之争是教育史上的老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高校要重视教学的教育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风、坚强的意志等)协调发展,“把教学论从以认识论为指导推向价值论,使认识论与价值论有机地结合起来。”[7]

在全面素质培养中,要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品质。思维的独创性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很强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这都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不可忽视培养聚合性思维,因为,发散性与聚合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才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模式[8]。

第二,处理好教学中“学习”和“发现”的关系

对于以学习前人知识为主的大学生来说,经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走着一条快速地掌握知识的捷径。正如马克思所说:“再生产科学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二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9]

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问题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即只注重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而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此,有必要加以分析。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教学中“学习”和“发现”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键。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传授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培养。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学好知识和形成技能的条件。高等学校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基本目标,教学目标决定了高校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探索性。那么,大学生的学习同科学家的研究,在认识规律和逻辑思维规律上,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有一定的共同之处。这就要求大学的教学,要有科于学生去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使教学过程既区别于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又在某些方面相似于科学家的认识过程。大学中的探究“确定了强有力地表现联结体的主要条件,充分地使高级的教学和学习与科研的观点和方法整合起来,并和限制在大学学科在实用的知识以内的学习整合起来。”[10]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可以把科学家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的独创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适当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以发挥学生学习中的独创性,使教学体现出研究活动的成分,以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品质。

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认知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娴熟地应用已学知识,进行探究等创造性活动。高校的基础课知识体系和专业设置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与突破,将是高校

教育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集中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求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目的,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在教育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第一,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到发展

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性,只有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真正发挥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能动状态时,教育才能取得实效。大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和前提。兴趣是探究知识的动力之一,是创造发明的重要源泉。“启发式教学和友爱教学对个人来说是获益最多的教学方法”[11],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中,常见的观念是把学生主要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重视对学生的现实状态的评价,忽视学生的潜在发展可能性;习惯于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考量、要求学生,不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这极不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学生观的创新上,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教学中要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和智慧潜能。要消除教育教学过程中压抑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弊端,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升华为志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求知创新,获得前进的力量。只有用“创新性学习”取代“维持性学习”,学习才会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才成为一个自身得到提高,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创新的过程。第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素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更需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他们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素质,创造性地去开辟未来。高等学校的教学不应仅仅传授知识,应把重点放在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上。教师“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精神上”[12],“应利用和提倡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技能、才干和交往能力,学会进行创造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能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13],教他们“学会学习”。

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是思维能力,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想象等能力,思维能力只能在积极思考中才能得到提高。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大学的教学活动应改变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关系,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掌握正确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启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追求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敏捷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第三,将大学生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在实际过程中,一些高等教育工作者往往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这种理解有失偏颇。高等院校不但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将他们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主体观得到

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用最科学的方法,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现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必须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否则将无法实现这一转化的工作,学生的主观条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努力,对于教学效果极为重要。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路以及新模式”[14],对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来说,它更要求其成员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也只有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善于运用自己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去解决挑战性的新问题。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应加强教学活动的启发性,广泛采用诸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论,提高探索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根据经济、科技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当前,高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的办学目标,要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基础理论和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同时,要加强科研训练和实践环节。以宽口径学科教学为基础,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和研究活动,以利于学生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经验和创新技能,乃至在某些专门技术领域作出创造性成果。

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设计并组织,同时,要审视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要求,适时改革培养模式,调整培养口径,从培养计划、教学组织与管理到专业建设、课堂教学、考试改革,都要根据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努力实现教学与生产、科研的有机结合。

当前,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还未形成,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亟需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教育教学评价主体、标准和形式的科学化、多样化,因为“测验方法不仅应能增强记忆力,还能增强理解力、实际工作技能和创造力”[15]。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大学文化 传承与创新 创新型人才 关联

课题项目:十二五规划——2014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名称:高校美术教育中“校校联合”新模式的探究,编号:SGH140641。

作为民族发展的灵魂,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发展载体,高等教育具有文化育人及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高校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文化创新与传承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精神方面的建设,突出高校文化的发展特色和大学发展的社会责任。大学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传播作用,同时对于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系

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学科的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层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时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提高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营造创新型的成长氛围

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环境氛围主要是指大学生通过个人性的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同时形成了社会性的行为习惯以及精神认知状态。大学的文化氛围以及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校的人才培养概念以及具体的培养结构。大学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促使其形成更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此对科研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文化以及社团文化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而言之,大学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高校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规范化。

2.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创新性人才的创新素质

创新型人才更加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通过创新活动的方式来实现特性以及品质上的保障,通过创新意识、精神以及能力、意志上的培养来实现创新成果的主动获取,进而为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层次性以及全面性。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来实现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推动创新型人才形成更高水准的社会心理素质。创新型素质的培养不仅包含文化知性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同时也包含了怀疑一切的精神认知以及敢想敢干的无畏精神等。通过对这种精神的塑造,提高创新素质,进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文化传承与创新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1.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上的强化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理念实际上就是文化现象的传达。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大学文化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理念性非常强的重要机构,大学对学生的理念形成以及能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大学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及重要的发展源泉。大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思想、在社会上的定位、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等。作为大学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理念,需要重视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重脉络上的清晰以及条理上的清楚,既要体现高校的文化特色,突出高校的精神以及深刻内涵,又要体现出文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体现办学特色和办学特点。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大学文化更加注重传承与创新,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来实现促进与融合,不断地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与发展,最终形成更加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发展制度。总之,高校需要将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进而构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核心发展理念,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自主性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通过理念上的转化来提高实际关注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选择性,充分地体现出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发展理念,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液以及精神主旨,是该民族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以及社会生活积累所形成的,是知识、礼仪以及规范、习俗等内容的总和。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进行传承和发展,其内容对人们的行为以及认知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需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通过横向以及纵向的多角度学习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高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传统经典著作的阅读以及国外经典著作的阅读等等,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和积累的过程中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形成独特的见解。大学生在进行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也实现了一种文化上的创新,进而将选择与研究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通过不断的感知与加工来实现创新意识的提高,最终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发展前提。

3.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

高校的中心工作仍然是教学方面的内容,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国外的经典著作、国内的优秀文化著作等对于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校需要认识到其重要作用,进而利用教学媒介来实现文化内容和文化理念上的传承,同时利用教学理念、风格以及课程等相关文化来凝聚出独树一帜的教学文化,最终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大学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认识到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个性化、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实际上是一项非常繁杂并且持续性非常强的任务,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治理念,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参与来实现良好的校园环境的营造,实现传统知识和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教学文化发展范围,塑造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完成中华民族所赋予的重要使命。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人文发展的特点,不断增加汉文化的对外传输与交流,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以及方式等方面的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商筱辉、钟颖:《大学治理的文化价值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张斌:《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智能实现路径》,《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3]李运庆:《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传承与创新》,《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3年第9卷第3期。

[4]张德祥:《高等教育研究(院校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7期。

[5]王飞:《大学掩体·主体尺度·文化揶揄·终极使命——对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四维思考》,《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卷第5期。

浅谈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21世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 而这又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 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科技创新, 均离不开高等教育对他的支持。因此, 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

所谓人才培养, 就是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 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因此, 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现实情况看, 高校体制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十年建设, 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但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高校必须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遇到的困扰

目前, 我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处于萌芽阶段,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都比较淡薄, 因此,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扰。

1.国际国内的差距较大

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了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际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较大, 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而国内高校仅是从思想上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而没有真正付之行动, 这样拉大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

2.缺乏创新毅力

兴趣是创新的老师, 毅力是完成创新的根本。目前, 虽然有很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毅力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 但是往往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 最终放弃了追求。

3.缺乏创新思维和观念

许多大学生对现在的教育产生了很多的不满情绪, 出现了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的现象, 对将来的信念、目标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动摇, 因此, 大学生安于现状, 不再愿意去考虑未来的事情。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前教育部长周济说:“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吧高质量摆到更较重要的战略位置,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在21世纪, 大学是国家的脊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转变观念, 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社会主义市场日趋完善, 竞争愈演愈烈, 因此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必然要发挥其重要性, 不仅要传播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高校要建立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 必须要转变观念, 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 将为素质教育全面的推进和重点的落实提供科学的指导。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人是主导因素, 要注重以人为本, 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 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

2.更新方法, 调整课程设置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应时代要求

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 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 才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因此, 加大基础教育的内涵延伸和外延拓展, 调整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 增加现代科技基本原理, 介绍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 拓宽专业面。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 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通过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 加大重组力度, 压缩总学时以及必修课学时, 增加选修课比重, 增强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 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天赋,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必须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 提高教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师资队伍和创新团队是创新体系的两个重要指标, 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的支持方面应该定位明确、层次清晰, 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聘请老专家、激励青年骨干, 造就高水平科研队伍, 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 要根据实际, 采取各种激励手段, 调动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培养体系应能对社会、对人才变化的要求有相对的调节空间, 以免造成对培养体系、结构和方式的破坏, 影响其操作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 通过各种激励手段, 为学生的创新型培养奠定基础。

5.注重学术氛围

高校要实行开放办学, 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才能减少人才培养方式上的滞后性, 把握社会的变化,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 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 互相学习, 大胆交流, 共同提高。物理学院就通过教师学术讲座和学生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行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全力争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 推进学生研究型学习, 加强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 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是高等教育必须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晓光.基于人本原理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 .

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论文 篇5

●西方的创业教育往往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了

●要把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去推进

●应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但大学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0.3%—0.4%。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降低工资标准、放弃专业技能优势与其他劳动者竞争工作岗位。

“中国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13.7%,即每100位年龄在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中,有13.7人参与创业活动,在全球35个创业观察成员中排名第15,属于创业活跃的国家。”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形成共识: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化危为机 发展创新型教育带动创业型经济

“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扩大就业、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常务副主席马国湘说,目前我国每千人所拥有的中小企业数仅为32.7,如果这个数目提高10家,以每家小企业平均解决10个就业岗位计算,则至少增加1000万人就业机会,就业压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创业型经济不仅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社会进步,而且可以改变经济增长的逻辑,更新社会发展推进机制,从而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繁荣的驱动力。创业型经济这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出现,标志着新的教育形态的出台。”中华职教社总干事、论坛执行主席兼秘书长陈广庆同时表示建立中国的创业教育体系是构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支撑框架之一。

据调查,78%的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其中仅有42%的学生愿意接受创业课程的指导。如此低的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产生了负面影响。专家指出,虽然学生的创业教育一直都在进行,学生创业的氛围距离我们设想的还有一段距离,最终能落实到行动上的创业并不多。

专家指出,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低的原因是,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融资困难,许多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践;另外,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大学生创业技能欠缺。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创业教育虽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但是与国际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实践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面临基础性的战略挑战。”KAB创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论坛执行副主席李家华也指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程度不平衡,校际差异明显。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五少’,即在组织支持方面,课余活动多,战略支持少;在学科课程方面,兼职课程多,专职课程少;在课程教学方面,兼职师资多,专业权威师资少;在质量控制方面,创业教育素材多,监督评估少;在延展活动方面,可获资源多,利用资源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感慨道:“中国不是没有创新型人才,缺的是创新的制度、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战略。”

专家呼吁:培养创新型人才亟待强化创业型教育

创业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据了解,在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往往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相比之下,我国的创业教育把重点放在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则明显不足,导致创业教育基础薄弱。正是由于起步比较迟、培养比较晚,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等、靠、要”的依赖情绪。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给教育对象传授世界眼光、基于国情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应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去实践、去推进。

中华职教社总干事陈广庆建议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进行。先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创业教育,再普及到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着力构建包括法制体系、管理体系、教学体系、科研体系、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创业教育体系。实现由传统的制式教育、应试教育,转变为真正的大众式的`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

李家华建议,我国应该确定创业教育非功利性的战略目标,创业教育的战略性本质上体现为教育自身的“基础性、宏观性、持续性”特征,旨在形成支持性的企业家成长环境,使国民具有战略视野,能够从根本上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

论坛上,专家共同倡议,应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制约我国创新型人才孵化的环境,扭转重知识创新、轻技术创新,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评价局面,大力发展创业教育。针对当前我国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不足、创业资金短缺、创业指导与服务缺乏等问题,谈到具体推行创业教育的途径与形式,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创业应该从课程设置、资金来源、服务指导三方面扶持。

首先是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如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同时,开展创业实训,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给大学生多提供模拟演练的机会,高校开展科研竞赛、创业交流,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现身讲座,营造全社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其次是建立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资金融通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三要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1-01

实习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扩招导致在校生人数直线上升,大学生的实习受到普遍影响。基地少、经费不足、执行困难等问题都削弱了实习环节,严重影响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实习基地的重要性

1.实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是以理论为主,比较抽象,面对问题不知道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去。学生对于一项技能的掌握总有一个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实践教学去实现,让学生在不断地训练中掌握、熟悉。实习基地就是实践教学的最好场所,能够为学生提供岗位技能、单项技能、关键能力培养的实战环境。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大多数的理工科高校以及综合院校的理工科专业都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很明确,专业性、实践性尤为明显。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地方产业优势,弥补教育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一个亲身实践、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的地方,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实习可以促进产、学、研三者结合

大学生实习基地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于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实习基地就是学校面向社会的一扇重要的大门。实习基地一般都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高校可以参与到企业的技术、产品研发中去,让学生多接触生产、服务,实现“产、学、研”三者结合。

3.实习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理工科教学的必然要求。校外实习基地拥有真正的生产环境和施工现场,是学生规范职业技能和素养的训练场。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能再实际的生产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优秀的工程项目、设计项目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的思维意识和规范化的职业素养。

二、加强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加强领导重视,做到规范化管理

学校领导重视与否对于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要让领导意识到实践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在强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各专业对应的实习基地。领导抓、骨干带头,全员努力,保证实习教学环节的需要。

在寻找实习基地时,一定要做到专业对口,详细了解各单位的技术优势、设备资源、产品类型,了解他们能为实习生提供的岗位与资源。在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确保实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实习基地的确立要做到规范化,双方签订详细的建设合同,明确双全的权利义务,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实现实习基地的规范化管理。

2.校企密切合作,实现模式多样化

学校主要的教学环境是课堂,企业主要的教育环境则是实际的生产现场。可以利用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相结合,在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方面相协调,聘请专门的人员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要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明白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对就业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实际的实习中,还应该根据企业的特点建立多种多样的实习模式,比如参观学习型、生产学习型、试用工作型等,还可以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企业的技术研发相结合,让他们根据企业的科研产品、技改项目来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由企业为学生提供设备、技术指导,这样学生在实践中的毕业设计更具有实际价值,企业也通过这种方式考察学生为员工招聘做准备。如湖北襄樊学院机械工程系每年都会输送大批毕业生去航空航天610研究所、中日龙模具有限公司、青山电器公司等单位进行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研究。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企业的招聘工作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改革实习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习基地都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实习都是以参观为主,走马观花似的进行,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还浪费学生的时间消耗企业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的是高素质人才,高校的实习模式也必须进行改革。根据专业的不同性质、企业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首先,可以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对于一些经典的工程项目可以由专业的老师带队统一参观、统一讲解,提高实习的效率。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去实践去体验的实习,由于实习单位的场地、设备有限,可以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批送往企业实习,每一位学生配备专门的指导工程师,全面提高实习效果。其次,可以采用循环轮换式的实习方式,如果只固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学生接触到的东西也相对较少,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所阻碍。学校可以联系更多的实习单位,将学生进行分组实习,实习一定时间后再轮换到下一个单位进行实行,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单位的生产企业,学到更多的知识,更了解专业行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如湖北工业大学每年都将学生输送到汉口的远大制药、科利尔涂料公司、双虎涂料,宜昌的宜化集团、兴发集团,南京的扬子集团、南化集团等众多实习单位进行循环轮换实习,有效提高了实习效果。

实习是对大学生最好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拓展专业技能,还能够强化他们的感性认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各高校一定要做好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保证实习的有效进行,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世芳.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广东化工.2013(40)

[2]张学洪.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7

关键词:创新创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多年实践证明,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 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 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构建完善、科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并在此体系下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变被动的学习者为主动的探求者,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 是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应坚持的三项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国内外社会历史、经济、科技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1]以人为本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则, 即引导每个个体在接受和参与教育的基础上, 把知识变成智慧, 变成自主、自觉、自控的意识, 变成创新和实践的动力和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更加着眼于人的自主认识、自主思维、自主选择、自主控制和自主完善;凸显对学生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

2. 坚持创新为先的原则。

大学精神的造就,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科技创新活动的宗旨在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突出教育过程的开放性, 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用新的理念、从新的视阈、以新的路径展现出新的理想与可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还重视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通过实践将创新的思想转化为现实, 提升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下,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不应仅从创新行动意向、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和创新水平自我诊断能力的发展等指标来评价和构建, 而应以实现每一个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他们不仅是合格的经济人才, 更应是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知识积累, 创造出超越前人的业绩和成果, 在成就自己的同时, 服务了他人、奉献了社会的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应处理好的三组关系

1. 科技创新活动与教育创新的关系。

“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两个支点, 教育创新是解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模式和道路问题;创新教育是解决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质量问题。”[2]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下, 科技创新活动与教育创新彼此是相通、相联的, 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只有实施科技创新活动, 才能够逐步建立创新教育;只有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创新的优势效应。

2. 科技创新活动与知识教育的关系。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科技创新活动并不排斥知识教育。首先, 知识本身就是构成人的创新能力的一个基础, 科学知识中包含着人类创造性思维, 知识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其次, 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些都需要通过知识教育来实现。因此, 知识教育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 即科技创新活动只有以知识教育为依托, 才能永葆活力。

3.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特点之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确保科技创新活动不只是属于少数精英学生的专利, 相信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 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挖掘, 都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性人才。另一方面, 科技创新活动有义务, 也有可能通过营造创新性人才成长的沃土和良好环境, 最大程度地开发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社会培养高端人才。

三、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应注重的三大机制

1. 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孵化的培育机制。

科技创新团队是学生发展自我、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 但由于受到专业知识储备和研究视域限制, 多数科技创新团队在孵化过程中缺乏持续的牵引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孵化的培育机制, 一方面, 应形成发展第一课堂科技创新团队的浓厚氛围。课堂教学是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最主要场所, 应将科技创新团队引入课堂教学, 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创造过程, 形成团体合作、共同进步的习惯。另一方面, 应注重科技创新团队从“比赛”转向“落地”。目前,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因参加各类比赛临时组队的情况较多, 各类资源在赛后仍应持续注入有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确保团队形成持续、深入的研究、创造活动。

2. 有利于多方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效率不高、创新成果匮乏、始创性创新难以涌现, 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多方参与的互动体系, 以调动学生、团队、指导教师、学院等多方面力量。对于学校而言, 激励措施应该实现力量集中;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其他相关机制应相互配合;应重视隐性课程在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 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一类学分的途径, 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建设优秀的科技创新骨干队伍, 将学生会、社团等作为学生科技骨干队伍建设的体托;还应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性, 营造宽松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科技创新环境。

3. 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良性运行的考评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 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必要手段。考评的目的在于对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提出规范目标, 明确学院、部门、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引导学生工作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考评机制应突出导向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处理好考核体系的机械性与科技创新工作的复杂性、考核体系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随意性、基础工作与实际成绩等矛盾。首先, 要消除考评过程中标准把握不统一而产生认识分歧的情况;其次, 要尊重考核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做到各项指标定义和特征明确;最后, 要重视学校师生评价和学院自我评估, 增强考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 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长效开展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活动如果缺乏有效组织和保障, 有可能影响甚至冲击正常的教学活动, 因此, 应建立长期保证科技创新工作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教育体系, 应设立科技创新课程, 开展科技创新原理、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讲座, 做到课堂教学、课外科技活动、校外科研实践活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活动运行管理体系, 构建管理者、执行者、参与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 加强学生科研立项结题、科研竞赛、学术活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活动服务体系, 从经费、设备、场地支持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服务内容, 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剑.区域性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以人为本”和创新教育[J].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0) :75.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8

一、培养模式提出背景

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水平高校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及开展创新实验活动的研究与分析, 发现高校普遍采用大类招生培养、大规模通识教育、个性化教学计划、小班教育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模式, 与国外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甚有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经普遍采用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的“博洛尼亚进程”, 实现了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促使各大高校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资料表明, 国外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为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 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育学家和学术人员也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分析了教学型高等学校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 (1) 要逐步更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 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 (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1]思维, 建立科技创新的自信心; (3) 拓宽教师教学的途径和思路, 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4) 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 (5) 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 增开一些新的实践项目,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或实践工厂; (6) 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教育气氛和环境, 使校园逐渐形成“创新风”。例如北京大学为了探求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的新模式, 创建了“元培学院”, 提出了“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 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及“明德书院”, 进一步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成立了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的“竺可桢学院”等。

可见, 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科技创新体制下构建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素质与创新意识, 有助于实践性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1. 科技创新项目的模块化设计。

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 将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难易程度模块化分解为若干个模块, 并经过量化处理后给予各模块对应的分值, 学生自由选择模块任务及对应的分值, 并根据执行情况获得相应分数, 难度适当、分解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模块能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那份喜悦, 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竞争素质、增强攻关信心, 促进课堂基础教学, 同时也可以作为后期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拔的评价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与之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及相应的模块, 在各科技创新项目进程中根据学生对各自模块的适应情况, 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整, 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与潜能, 实现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模式。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难度和集成度的科技创新项目, 充分发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大一、大二年级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主要以讨论或验证型的科技创新项目为主,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课堂理论教学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保证, 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又能促进课堂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完善, 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环节不能紧密结合, 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研究制定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进度同步的小型科技创新项目, 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刻应用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 做到融会贯通, 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听课与思考, 学生的注意力将从实践应用过程中重新返回至课堂理论教学中, 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促进理论学习。

3. 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相融合。

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的讲解与学习,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企业培训注重学员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理解, 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 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对于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谓大有帮助。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 老师学生主要关注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课堂教学上, 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受到限制, 即使学生拥有一个很独特的创新想法, 也不具备将自己构想变成现实的技能, 而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将“书本知识”变成现实, 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 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深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 研究制定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良好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对于塑造“科学+工程”型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三、培养模式的管理评价体系

1. 学生负责制与岗位轮换制相结合。

依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将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实施分组管理, 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 指导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权, 让学生全面组织管理自己的项目, 实行学生负责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调动学生的竞争素质和责任感。定期的岗位轮换制让学生自主上岗, 充分利用多学科多领域及交叉学科的优势,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交流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有利于培养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 学生还可以尝试不同角色的扮演,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提升价值, 还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2. 拔尖创新型人才类型的评价。

在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训过程中, 注重对表现突出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并将拔尖创新型人才分为若干级别, 表彰和奖励表现卓越的学生。对于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树立学生的信心, 并对相关人才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系统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识别与培养体系, 以便为有效地挖掘优质人才资源提供基础。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负责制与岗位轮换制相结合的模块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拔尖创新,模块化,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琳, 杨大方, 刘翠, 许溪沙.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 (2) :130-131.

[2]沈锋, 刘名宇, 綦佳.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6) :106-107.

[3]张静.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略论[J].天中学刊, 2013, 28 (4) :136-138.

[4]仲秀凤, 丁燕, 王思勤, 赵晓.关于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的调研[J].文教资料, 2014, (6) :132-133.

[5]庄军, 邓宏兵, 蔡靖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8 (5) :11-13.

[6]李文军, 彭保发, 袁晓玲.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及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0) :117-119.

[7]蔡安江, 郭师虹, 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5 (3) :73-76.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9

1.1 大学生目标取向错误

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因素多种多样, 其中目标取向错误是主要障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目标在大学生的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它能引导、制约、激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是学习的强大动力。目标取向明确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获得个人的长远发展。然而, 目前我国高校某些大学生将取得所期待的分数作为大学学习的唯一目标, 在这种目标取向的推动下, 学生将学习看作消化教材, 只学习要考试的知识, 养成了“死记硬背, 被动听课, 跟着标准答案走”的固定思维模式。这部分学生视“上课”为“听课”, 不愿主动思考、自主学习, 严重制约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1.2 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 高等院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向学生灌输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缺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严重制约了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高等院校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以科研业绩为导向对教师进行考核, 特别是在高校教师的评职和晋级过程中不体现人才培养环节, 这种评职晋级方式使得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科研业绩方面, 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的指导, 严重制约了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对于学生而言, 目前高校并没有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 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的学生无法从中得到相应益处, 不利于提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1.4 高等院校创新实践训练不完善

在我国, 对于本科生而言, 一般到最后一学年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才会有论文导师。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导师介入不充分限制了本科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的机会, 学生普遍表现为实践能力不强, 创新精神缺失。

1.5 自主创新实践客观条件缺失

客观条件的缺失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的参与面, 不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活动。与此同时, 学生在参与自主创新实践活动中, 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优秀的教师指导, 再加上缺乏企业和社会的对接平台, 研究成果只能束之高阁, 无法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

2.1 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指人们自发产生的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意向和愿望。自主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 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 其突出表现是对现有知识的不满足, 对权威的不盲目迷信, 敢于提出质疑。对大学生而言, 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是多种客观因素长期作用的综合产物, 会受到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制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前提。

2.2 自主创新观念

不同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将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的不同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也有所差异。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个人主义为导向, 比较看中独立、自主和创造性。然而, 东方文化更倾向于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 倡导顺从、合作、责任感和对集体中权威的认可。因此, 鼓励学生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打破常规和质疑权威的勇气, 形成自主创新观念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

2.3 自主创新动机

与自主创新观念相似, 自主创新动机也是多样的。一般而言, 自主创新动机可被划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类型。内在动机是自发的, 创新者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出发点是对创造新事物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可以促使创新者努力克服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困难, 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有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产生。外在动机是来自于外界的, 创新者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是由于受到外界要求或引导的作用, 对于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内在动机而言有所差异。因此, 使学生具备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内在动机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2.4 自主创新目标

自主创新目标在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的自主创新目标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具有两方面影响, 即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正确的自主创新目标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综合分析历史经验、现实条件和自身状况之后确立的。在实现创新目标的过程之中, 创新者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预料的风险, 需要明确而建全的创新目标起导向作用。与此同时, 创新目标的确立将给创新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激励创新者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困难, 突破学习、工作、思维的惯性, 取得创新性成果。对于大学生而言, 自主目标的确立是认真思考和自主决策的结果, 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2.5 自主创新意志

自主创新意志是指创新者在自主创新活动中, 为克服阻碍和困难, 实现自主创新目标的心理活动。具有顽强自主创新意志的创新者大都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而在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过程中充满大量的偶然现象和不确定性因素, 遇到挫折在所难免。面对挫折和困难, 创新者很容易就会动摇和放弃, 而顽强的自主创新意志是自主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他们面临的创新竞争尤为激烈, 面临的创新环境格外复杂。在这种背景下, 自主创新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学生锻炼顽强的自主创新意志, 为成就创新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因此, 自主创新意志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6 自主创新素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 自主创新素质包含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一方面,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大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合作、组织、交往等心理素质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 记忆能力是提高认识水平, 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 思维能力对于认识客观事实和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想象能力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 合作、组织和交往能力则是依靠团队协作实现自主创新的前提。另一方面, 大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 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大学生才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 这是实现自主创新活动的有力保障因此,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同样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3.1 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依赖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与知识文化水平密切相关。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是形成自主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创新”的前提条件是知道何为“新”, 而对于“新”的认知与把握则与知识水平密不可分, 没有深厚的知识根基作为支撑, 实现高层次水平创新活动就是空谈。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双重特点, 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要求创新人才具备专业化的知识, 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又要求创新人才能够打破专业界限, 与不同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既要关注专业知识, 也要关注跨学科联系,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 为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3.2 强化自主创新观念

观念对于人的行为具有强大影响力。过于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造成了我国创新精神不足的客观环境, 培养了崇尚权威的思维模式, 抑制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高校应注意鼓励学生具有开放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人文性思维, 避免学生养成封闭性思维、复制性思维和经验性思维的思维方式。

3.3 确立自主创新目标

对于大学生而言, 确立自主创新目标不是凭空想象, 而是需要遵循自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是确立自主创新目标的首要原则, 它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是针对个体的客观情况而言, 个体具有独立和自由支配生活的权利;另一方面是针对主观现实而言, 个体可以合理使用选择的权利。自主创新目标的确立只能依靠创新主体通过学习、实践, 自由、自主地确立, 因此, 大学生不能以社会环境及学校环境不利于自主创新活动为借口, 拒绝确立明确的自主创新目标。其次, 确立自主创新目标也需要遵循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生所确立的自主创新目标是合理的, 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自主创新目标过高, 一旦自主创新活动难以实现, 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会受到消极影响;自主创新目标过低, 则不利于进一步激发自主创新。因此, 大学生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 根据自主性和可行性原则, 确立自主创新目标。

3.4 强化自主创新动机

自主创新动机是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高等院校应对自主创新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嘉奖, 使大学生能够从自主创新活动中取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逐步强化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内在动机, 为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5 锻炼自主创新意志

日益激烈的创新竞争和日趋复杂的创新环境给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带来了很多困难, 顽强的自主创新意志是大学生在遇到挫折甚至遭遇失败时成就事业的有力保障。锻炼自主创新意志首先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 自信心可以建设积极强大的内在自我, 这是克服创新活动中的艰难险阻的内在基础, 其次, 大学生应锻炼自我控制能力, 能够不受外界干扰, 控制自己。自我控制能力使得大学生能够排除不良环境的影响, 有效抵制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专注于自主创新事业。另外, 大学生应注意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 这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各种领域内的新发现和新发明, 总是与传统观念有所差异, 难免受到传统观念的抵触和指责, 因此, 创新者应该有胆识克服阻碍创新活动的不理因素, 否则, 创新事业将一事无成。

3.6 培养自主创新素质

大学生应注意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 为创新活动奠定基础;努力提高记忆能力, 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锻炼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为创新活动提供条件;培养组织、合作和交往能力, 能够与各种背景的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利用团队的力量协同进行创新活动。

3.7 实施科研训练计划

大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专业知识方面的显著发展,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我国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非常有限, 因此, 构建一个覆盖面广, 持续时间长的本科生科研体制是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制定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一个有效方式。在实践创新训练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细心指导学生如何做研究, 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激情, 积极推行启发式和鼓励式教学, 为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做好向导。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所存在的障碍, 探究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并在此基础之上, 提出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兴文, 刘燕.大学生自护创新意识培养途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 .

[2]李杨帆, 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4) .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10

现今, 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多以“课堂+实践”的模式开展。而这种模式虽能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熟悉各项科目的实际实践操作技能, 但是不能完全激发学生自己本身的独立思考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以后工作时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应加重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独立自主解决的能力。

在2006年教育部提出大学应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使自身成为符合“创新性国家”需求的人才。大创项目提高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不仅是满足了国家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也在同时促进了现今高校的教育改革, 大大提高了高校的创新型教育能力, 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类似测控技术与仪器这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兼顾的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客车安全运行监测及逃生控制系统设计”大创项目, 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测控专业结合教学。

一、激发学生创新性散发思维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没有学科和课题方向的限制, 且由学生调研社会及生产需求之后自主提出,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思路。同时相对于原有指导教师申请项目, 再给学生分配布置课题任务的方式, 学生自主创新和学习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更高。创新性思维依托于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只有综合运用普及性的多学科文化知识、社会生活经验以及自身专业知识储备, 使这三方相互弥补、相辅相成, 才能具有创新性思维。要想同时提高这三个方面就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协作性。测控专业教学课程多以理论性知识为主且难度较大, 不便于引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乏实际实践机会, 也不便学生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设计上就要求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 且以制作成品或其他实践性的成果结题。以“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客车安全运行监测及逃生控制系统设计”项目为例, 此项目结合机械机构、移动通信、传感器测量以及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 需要学生全面了解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大量的实用案例, 这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无论在设计环节还是制作环节都需要学生主动动手实践完成各个阶段, 例如:多种传感器的调试, 总控系统的软件编程, 多个模块的组装与安装, 实验样机的制作, 这些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 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也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也需要多个学生做不同分工的工作, 协同工作, 相互配合。例如在此项目中整体装置被分为车内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和破窗动作模块, 这三个模块进行创新制作, 并于最终整合在一起, 能使学生的协作能力大大提高。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周期通常为两年左右, 在两年中创新项目与测控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全方位、综合性的特点, 可以实际、有效并且高效率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身所学科目种类多、方面全、系统化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考研或就业工作打好夯实的基础。

二、教学相长, 促进高校创新型教学氛围

本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于机械工程学院, 测控专业学生开展自主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工程实践训练, 大都是基于机械设备的测量、测试及控制。在本文所分析的客车安全领域大创项目, 即由机械、控制以及通信三方面内容相结合的创新项目。此项目中在数据分析传输模块制作中学生会使用到未曾接触过的传感器与设备, 例如GPRS数据传输模块, 在学生不了解的领域及设备的使用调试上指导老师不仅可以在学生在研究及制作环节时遇到困难及问题时教授学生有关此种设备的相关知识, 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以及经验将高效的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学习到在实际实践中的高效研究方法。

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测控学生运用自己课堂所学电路、机械设计及测控原理知识结合在“大创项目”中所学的实践操作技术与经验, 实现自主的创新研究和制造的目的。以此次大创项目为例, 本项目对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且理论知识学习及各种设备使用和调试都较为复杂, 在正常测控专业课程计划实践试验教学时间较短并且实验所用仪器有限, 学生对此次项目中所使用的振动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设备较为陌生, 但在此次项目中可以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全面了解操作各种设备, 在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弥补教学上实践操作不足的缺点, 使参与项目的学生综合能力有巨大提高。

参与项目的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 实现在测控专业本科阶段就得到全面而具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式的辅导和培养,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性创新思维, 弥补了现今高等教育多以知识灌输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这也是现今社会教育思维转变的体现, 在高校中起到优化创新型教育的氛围, 大大提高高校的教学能力。

三、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以使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实践及制造过程。本校对于测控专业人才培养上已经大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立多样的实践类科目, 例如:精工实习、电工实践, 但课程内容设置过于落后, 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对本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在平时测控专业学生课上实践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及零件也多为学校提前准备, 学生在课程中的实践也多为简单的组装或制造过程, 无法大幅度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自主研究、提出方案, 在样机制造过程中还需要从材料与零件的购买做起, 不再像以往课程中单纯组装学校所准备的材料, 学生要甄选不同型号的传感器, 选择合适于本次项目的传输模块以及破窗器的设计选材, 自主研究比较各种零件的优缺点, 同时也需要考虑各种零件的具体价位以及成本。参与项目的学生也有机会去市场中亲身购买挑选各种所需仪器与设备, 使得学生可以更加贴近现实的工程制造环境, 培养学生现实社会中工业化生产的综合意识,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也在同时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为以后学生就业及工作能力打下夯实基础。在本校测控专业的毕业生中, 已经有利用创新项目进一步深化研究, 在大创项目基础上成功实现个人创业。

四、结语

大创项目是一次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性, 同时也不同于以往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得到充分调动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机会, 使得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意识, 可以满足现今创新型社会的人才需求, 同时也是高校内部创新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 成功得将理论科目教学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结合于一体, 且不受年纪限制, 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所有过程。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 对于创新型社会的人才培养及储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实践培养中, 立足本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在研及结题整个过程, 重点培养测控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后续的就业或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实践,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李雅峰, 郗涛, 张宏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性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2) :181-183.

[3]时铭显: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工程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2) :14-16.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11

2014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的致信指出:“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创新行为,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因此,佳木斯大学深入贯彻“协同创新”“海纳百川”“取长补短”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24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优势,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从而实现深度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增强、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当代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维度、网络化、开放性的特色,并逐步演化为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受到各国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环顾国内,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各高校竞相探索的新型创新模式。例如我国载入史册的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重大技术的突破,无疑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成果。将协同创新体系应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一套适用于大学生的协同创新体系,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开拓具有重大意义。

一 协同创新体系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高等学府在建立大学生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方面,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有着特有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高校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从我国高校现行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来看,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协同创新,就必须重视高校的政策引导,使学生之间、学院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自愿协同创新。就目前而言,高校大学生协同创新体系并不完善,大学生协同创新平台还很缺乏,相关政策并未建立,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当代大学生培养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进行。

(一) 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目前,高校学生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间界限分明,学院与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都有着清晰的划分,难以做到彼此间的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扶持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教育。就课程设置而言,大多数高校仍停留在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教学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外创新活动明显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前沿科学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把握力,最终导致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协同创新了。

(二) 协同创新平台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拦路虎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校自身而言,教学与创新、社会实践之间脱节现象严重。就高校内部而言,缺乏学生协同创新的平台,就高校外部而言,缺乏进驻企业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创新的根源在于实践,学生在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更应多参与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在科研和社会实践中磨练自我,挖掘创新潜能。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本科生协同创新平台基本没有,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学生间的交流合作缺失,导致大学生协同创新平台缺乏,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研讨和实践操作严重脱节。高校应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制度创新、平台创新、体系创新等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协同创新的机会,最终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实践力和社会适应力为根本目标,培养一批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 协同创新体系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

(一) 建立健全大学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面的参与协作。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创新资源,因此形成协同效应,达成共同的学生培养目标,就需要高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从而突破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障碍,从根源上为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高校应组织多部门、多机构、多单位健全学生协同创新体系,投入专项经费建设学生协同创新平台,抽调优秀教师建立学生协同创新培养队伍,从而从教学体制、资金投入、师资培养等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从配套教学制度入手,对资金投入方式进行革新,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创新的机会与平台。从而充分锻炼和展现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 完善校内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协同创新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在当今如此复杂的创新环境面前,具有交叉创新经历的人才更显得尤为紧缺。当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还是各自为政,显然这对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毫无益处。高校应依托各学院、各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各种创新实践小组,建立学生协同创新平台。组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可以文理结合、文史结合、理工结合、医工结合,但协同创新的两个主体之间必须是相互具有关联性的,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科间的交叉性,还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力和实践力。例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可以和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协同创新,对三类医疗器械以及一些康复医疗器械进行协同研发,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数字建模与实际生产,医学专业学生对所研发的器械进行临床验证,对适用性改进等提出相应的意见。这些都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意识, 使学生在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健全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应该关注实践能力的塑造。要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跨越性提升,就应依托现有的学生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平台,将实验室搬进企业,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实训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将自己新的创新概念融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现有产品的升级改造中。不同层次的开放实验, 都在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对学生实行全方位地开放, 从而形成对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机制。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协调好学生课堂学习与进驻企业实践创新的时间,不能单纯地为了实践而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否则就与培养高素质协同创新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了。

总之,随着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都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军人物。因此,从基础教学层面开始,就应该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高效率地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空间等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以协同创新为落脚点,推动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最终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25(12):1478-1480.

[2]唐英杰.从电子设计竞赛谈高校的创新教育及培养模式[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 14(6):68-70.

[3]孔保华,徐建成.“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3):5-7, 21.

[4]李新增,王国明.高师实验室开放促进学生科研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 25(6):125-126.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篇12

一、南通大学基本概况

南通大学于2004年由南通师范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医学院三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 是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 可追溯到1912年由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南通大学现占地面积3700余亩, 有4个校区25个学院和1所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5万余人。

二、南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分析

(一)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 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同时结合南通实际来看, 南通面临着两大国家规划———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全面实施阶段, 南通市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条件日益成熟。南通市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力争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这要求必须加快教育发展, 依靠教育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南通大学是南通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 理应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通过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中做出贡献, 更好地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

(二) 南通大学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1) 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南通大学现有94个本科专业, 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 是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2013年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同时具有2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5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 2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5个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 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2) 师资队伍日益壮大。学校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 截至2012年, 全校1808名专任教师中,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489人, 占师资总数的82.36%。教师的职称结构更趋合理, 高级职称比例逐年提高, 2012年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占47.62%, 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700余人。学校先后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3人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人当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人获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人获南通市“首届江海杰出英才奖”。

(3) 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投入的增加, 学校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 确保各项经费能够满足需要;同时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与监督, 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2010-2012年,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本科实验经费、本科实习经费等均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4) 配套设施逐步健全。在图书资料方面, 截至2012年, 图书馆馆藏文献总数228万余册, 生均90册, 中外文期刊8033种, 中外文数据库50个, 电子图书139万册, 中外文博硕士论文432万篇;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上, 截至2012年,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3911.45万元, 其中2012年新增6534.07万元, 生均1.44万元, 满足了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实验室建设上, 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积极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很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毕业设计等需要;在信息资源及其应用, 目前校园网出口为4300M, 校内骨干带宽为10G, 有线网络信息点数为5.5万, 校内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800余门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全部上网。引进校外精品课程、校外精品视频公开课162门。

三、南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就

(1) 取得丰硕的创新成果。南通大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利用各种途径, 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同时设立专项基金, 扶持学生自主创建科技社团, 组织学生参加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 有力推动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每年有近7000名学生参加各级创新类项目, 400多位教师参与竞赛的指导工作,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010-2012年, 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1193项, 优秀组织奖20项;获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92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45项, 省级项目152项。

(2) 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始终坚持走科技强校与自主创新之路, 创建了一批高端创新载体和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 有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各1个, 有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拥有市级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中心共17个, 建有校级科技创新平台 (研究中心14个) ;同时积极推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2012年, 续签或新建实践基地389个, 南通大学-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3) 服务地方能力明显加强。南通大学服务地方的机制已初步形成, 已与南通六县 (市) 、三区党委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机制, 并探索与南通市周边地区党委政府和一批重点乡镇、工业园区管委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制定了《科技人员挂职工作管理办法》, 引导鼓励全校师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初步形成校企之间网络化的工作平台, 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联合研发、建设平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务转变。截至2012年年底, 有163名专家担任企业科技顾问, 与58家重点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 共建了114家产学研基地, 共建了16个研发机构, 在企业建立了13家研究生工作站。

南通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师生在创新教育理念上还存在误区等,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仅包含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还包括从理念到能力等多个子系统的建设, 需要全体师生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以培养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本文通过对南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分析, 总结出南通大学通过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来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 从而在创新人才建设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以期能为地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环境,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金心红.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制约及其破解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2) .

[2]包瑜.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2009.

[3]陈华杰.地方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构造[J].黑龙江教育, 2011, (7) .

[4]刘颖, 孙诚.改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环境的若干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6) .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下一篇:新农村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