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

2024-06-20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精选8篇)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 篇1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高低是教学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集中反映,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为促进内涵建设,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做了适当修改,特制定本方案。

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是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由高等教育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组织实施。

由高等教育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会同教务处确定被评估对象;

对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进行检查; 各学院在答辩工作结束后开展自评工作,主要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结;

高等教育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组织校内外同行专家抽审被评估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组成评估专家组对评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现场考查,确定评估结论,并向各学院反馈意见。

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指标体系与标准

本方案设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5项,根据重要程度设置了分值,给出了相应主要观测点及A级标准,重点是毕业设计(论文)自身质量。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 篇2

一、相信孩子的创造潜能, 让学生做学习的开拓者

我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能。如果不相信学生自身具有潜在的能力, 那么,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在教学中就不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 而是事事都由教师包办代替, 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去思考问题, 而愿意接受教师给的现成的结论。这样, 学生必然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潜能发展的开拓性, 才能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之处”, 应该看到, 创新思维的萌芽, 在所有孩子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例如, 一年级小学生, 昨天还在父母的呵护下, 无忧无虑,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而今, 把他们禁锢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内学习知识, 接受教育, 这是一个多么巨大变化呀!开始他们可能不适应, 不敢有任何“越轨”的行为, 但学着学习知识的增多, 创新思维的能力也会逐渐加强, 慢慢地, 他们会自觉地去探求一些未知的问题, 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成为学习的开拓者。

二、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小学生都有好奇心、自尊心, 往往和创新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中不注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更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依赖情绪, 久而久之, 就产生懒惰心理, 缺乏自信心, 思维慢慢僵化,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挥。因此, 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他们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如:教学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让所有学生都尝试, 计算任意一个自然数的2或5倍, 观察有什么特征, 猜测能被2和5整除的数分别有什么特征, 再尝试计算机验证, 学生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认识, 验证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 同时个位上是0的数能同时被2、5整除。

三、发扬教学民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发扬教学民主, 是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让学生合作探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讲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三种图形, 让学生动手操作, 涂颜色, 比一比, 折一折, 量一量, 比较异同, 引导概括。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精神 实践能力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动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 就要实施创业创新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为主线, 通过实践、 实习及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实践的需求,真正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面向生产、 建设、 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成为一种办学理念, 渗透于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与实际教学中。

一、树立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高职学生存在被动就业观念、存在安逸思想,不思创新,害怕面对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困苦,倾向于毕业后找一个安稳的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上解决对创业创新的认识问题, 高度重视创业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 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的实现,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重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工作以服务学生为宗旨。

二、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更新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是培養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一是有针对性地新增一部分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 与创业密切有关的课程; 二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首先应通过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其今后创业创新实践奠定基础。其次,应该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开展各种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动手实践中激发创新潜能。将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扩展到学生自学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和现场生产实践中去, 并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去, 从生产实习、专业劳动和研究设计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组织他们深入现场、结合实际、接触社会、联系群众,对社会热点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社会和生产实际,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增设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良性发展,它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其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第二课堂主要包括技能竞赛、知识竞赛、知识讲座、参加教师的科研小组、企业参观考察等专业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各种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创新能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假期开展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公益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上交实践调研报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键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建立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就要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创业创新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推动现有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创新实践。同时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培养本土化创业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加快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创业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勇于创新;重视实践活动,采取有效的、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和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时,侧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重视其他素质的培养,比如积极向上的心态,团队合作、勇于进取的精神,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等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营造虚拟仿真企业环境为条件,以任务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岗位仿真、任务驱动式”的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赛促训,以训强技的技能训练模式;以能力素质为导向的综合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 “填鸭式” 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教学方法,采用任务教学法、现场观摩法、角色扮演法、情境式教学法、实物展示法、直观演示法、模拟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 的观念,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创新思维,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情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用实物演示情境,用图片再现情境,鼓励学生表演重现情境,把学生带入所学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善于从提问和动手实践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老师多提问,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反应的好习惯。学生回答问题时,尤其是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 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激荡,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也愿意动手实践,很多学生积极参与制作课堂教学模型、教具和教学辅助资料,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师全程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而代之以学生积极讨论设计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讨论各种教学用的情境、画面,甚至对于知识点的把握与渗透等环节都可以有学生参与和讨论。让课堂从一个老师多个学生的模式转变成一个老师多个教师小助手的模式,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创新和创意的热情。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依靠高校的力量外,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协作,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保障创新创业活动顺利开展与实施。

参考文献:

[1]饶家辉.基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辽宁:高等农业教育,2014.

[2]侯长林.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J].吉林长春:职业技术教育,2013.

[3]吴光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与解决途径[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 篇4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步前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和探究的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一、文化校园建设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可厚非,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 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就目前情况,与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还尚存较大差距。尤其是文化校园理念的提出,对于重新审视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工作,系统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更为突出。总体来说,目前主要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高度不够、整体规划不全、制度建设力度小、可持续发展投入少、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注重个性化教育不够和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转变不够到位。致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缺乏源头活水,这是众多因素中的根本所在。很多高校对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的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浓郁学术氛围的营造及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培养。

2.整体规划不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只限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等。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没能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整体工作格局和体系,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发挥整体优势。致使一些常规工作和活动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大多高校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没能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制度同步协调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个性化教育注重不够。大多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规章制度不多,教育教学和课外实习中以实践创新为宗旨科技活动不多。有关创新、创造、创业方面的课程设置不丰富,关于“三创”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技巧和手段等方面培养措施也不多。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内容

1.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科学是知识系统,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发现发展知识。

2.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事实上,注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三、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对这一原则,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社会学层面来看,普通性原则既是社

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从这两个层面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层次性原则, 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 要求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有所创新。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基础性。学生只有基础课程学得好,建构起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求未知的世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这段比喻,在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重要意义

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21世纪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及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从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看,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学生最关键的已不是信息的拥有量,而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们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大学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五、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高校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学生观,将学生作为具有丰富个性和创新潜能的主体,而不是消极的管理对象和知识灌输的“容器”。高校需改变以往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尤其是适合于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侧重于促进大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2.加强实践环节和实验教学

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科学知识型人才向科学知识使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应解放思想,与产业联合,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具备优良“软、硬件”的开放性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此外,在实验教学方面,要求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设计实验、专题实验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一部分实验改成自选的研究型、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定方案、独立完成,较为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以大学生主动、自愿进行尝试型实验为主,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质量和实验结果质量做出及时、客观和公正的考核评价。

3.构建科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 篇5

知识的创新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也许有人说,创新是科学家的事,与小学生无关,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小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其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把它贯彻落实到本学科的教学之中。那么,在小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结合我个人的教学体验,谈几点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创新精神的原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课程根本不感兴趣,那又怎能谈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呢?因此,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情,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的基础。

1、激发兴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讲故事等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那么,如何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呢?一是要善于从学生的诸多不足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每一次小小的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明白学习语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成功能让学生产生自信,因为自信,求知的欲望才会增强。因此,作为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以成功的机会。二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考试分数对他们的压力,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学习负担过重,分数压力过大,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

一。有些教师特别是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所学词语,布置大量的机械性的作业,把词语抄写十几遍或几十遍。其实这样非但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相反,还势必会令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无效的练习,做到以少胜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淡化分数意识,不能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此外,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积累、感悟、运用的欲望。

2、创设情景,保持学生的兴趣。

我们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把教育的根本立足点由知识传授转移到开发潜能上来。一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营造一种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乃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例如:教学这道应用题“丽丽家有18只母鸡,六月份下了450个蛋,比五月份多下了36个。这两个月一共下了多少个蛋?”通过分析,不难看出题中的18是多余的条件。若根据此题的要求,学生很容易解答,但这样就显得很平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解答完毕后,再提出问题:如果要使18成为有用条件,题目问题应该怎样改?随着这一问,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整个课堂气氛顿时活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及答案:

六月份平均每只鸡下几个蛋?

450÷18=25(个)

五月份平均每只鸡下几个蛋?

(450-36)÷18=23(个)

五、六月份平均每只鸡下几个蛋?

(450+450-36)÷18=48(个)

这样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知识得到深化和提高,并且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主动质疑是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费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古今中外许多事例都早已证明,只有善于思考、敢于发问,才会有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发明创造的出现。要激发学生内存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地探求新知,促使其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认为,就必须突破“教师问,学生答”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变教师“自我设疑”为学生“主动质疑”,从而形成“学生问,师生答”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疑”是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课文中不懂的,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以待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解决。引导学生质疑,就是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促使其发问,让他们在“思”和“问”的兴奋状态中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对教材有不同的理解,他们提出问题范围较广,内容较杂,往往缺乏典型性。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问有质量的问题,有意识地建立一种“提问”气氛。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能从中发现其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地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揭示规律,为学生质疑问难引路,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

比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作为现代文学旗手的鲁迅,其作品的思想与技巧确有高人一筹之处,然而,有时又很令人费解,同学们在阅读《孔乙己》时,一定会发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现在不妨把它们提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于是,同学们就会提出诸如以下许多问题。小说开头为什么介绍鲁镇酒店格局?“我”是鲁迅本人吗?作品写“我”的意义何在?孔乙己是“大约”还是“的确死了”?作者这样结尾,用意何在?《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这样,学生一旦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问,就会主动地思索、研究,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大胆发言,抒发心声是培养学生个性思维的重点。

现实生活中,面对同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同样一个道理,对于同一个问题常常有许多种解决办法。更何况有人说过“人的创造力就是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扩散思维,强调思考问题时要有高度的自主性、独我性,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个性特长、个体优势的独立创见,不是人云亦云、步人后尘,而是多元化寻找问题信息并个性化地予以表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束缚,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抒发自己的心声。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呵护学生的自由想象,唤醒学

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探求志向,鼓舞学生大胆发言,激励学生的自尊自信,而思维的自我完善甚至灵感与创新的火花,将在自尊、自信的背后闪现。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在归纳主题时,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写作本文时的社会背景。学生会通过想象和联想,得出两种、三种甚至更多不同的看法。这时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探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扩散思维能力和个性思维能力。

四、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新的知识在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组织了学生动手“分一分”采用了小组学习的形式,把全班分成3人、4人、5人等人数不等的小组,每组都分给40个小正方形,要求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同学们兴趣很高,有时每次每人5个,有时每次每人3个。3人一组的同学,最后剩下一个,大家讨论怎么办?能不能再往下分?使学生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随后,在分实物的基础上,教师又组织学生分纸上的小花。有的组是50朵,有的组是60朵。学生在表示分掉的花时,有的组用划掉的方法;有的组用圈起来的方法。但我发现有一个组他们既不划掉也不圈起来,而是直接写上每人12朵。我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意思,他们的代表自豪地说:我们要想平均分给5个人,这些花正好排了5行,所以每人分得一行就是12朵。这正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表现。在这次学习中,学生不仅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学会了平均分,还积累了除法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生摆在了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互相合作的精神,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创造了条件。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 篇6

1、在改进课本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实验探索”,教师对教材可作创造性的处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的依据教材展开和进行。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自然科学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微小量的叠加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例:物质密度的测量。密度是初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个教学难点。本节课可以用实验 —— 探索贯穿全课。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学生

能否很有把握的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指出: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只凭气味、颜色、软硬等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探索物质的一种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发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研究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诱导启发: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能够改变(如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几杯体积不同的水、酒精等液体),分别测出每一种物质几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再来研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开展全班讨论,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让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估计学生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指出: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下结论。当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便可找出物质隐蔽着的重要特性 m / v,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这种特性叫做密度,这样紧紧围绕密度这个概念,创设情景置疑,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丝丝人扣,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通过讨论,学生思维被激活了,创新胆子大了,创新能力提高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说过:“如果人云亦

云,就永远不会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出前人。”

2、在设计实验方案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表明: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是调动学生动手和动脑积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设计性实验要力求使学生感到有探索价值和设计必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验设计应注意联系教学实际,努力从学生及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努力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达到控制实验难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设计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调动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多种实验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在教“压强”应用时,可出示一张漫画,题目是“红军应该怎么办”,画的是一个小红军陷入沼泽地里,正在下沉,情况万分危急、周围又无人帮助,请你为小红军出主意,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景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地为小红军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用实验方法比较铁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一题,学生提出了二种实验方案:一是用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二是将铜片和铁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实验方案的多样性。又如对制取硫酸锌实验方案设计的讨论,学生有的设计用锌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有的设计用锌和硫酸铜为原料制取硫酸锌;有的提出用氢氧化锌与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有的提

出有碳酸锌与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有的提出用浓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各方案的利和弊,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加强了,创新的能力也提高了。

3、在开放性实验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任何知识的学习,既是为某一理论提供依据,又是创建和形成新理论的素材。”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这种教育思想,促进我们反思和重新认识中学科学实验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促使我们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可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还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在没有酒精灯的情况下,能否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解释原理,并可以亲自操作。学生可以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动手又动脑,亲临其境,大胆创新,感受和体验各种学习过程和经验,领略“创新”成功的滋味。科学实验教学之所以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好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因为科学实验教学既能产生一个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又能提供种种感性材料,这就足以引发学生的认真观察和积极的思维。如:针对怎样搞好金属的防护这个课题,学生提出了采用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等保护法防止金属腐蚀的多种实验方案,并进行社会调研和实验,从而学到了比课本上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4、在探究性实验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英国科学家阿姆斯特朗说:“实验总是以发现、以探索作为追求目标的,实验在学校是教授学生去发现的方法。”虽然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通常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却依然是未知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把发现的任务交给学生,在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的同时,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智力劳动的艰辛以及科学发现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性实验就是运用一定的实验方法,创设一定的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对一些科学反应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规律。注重所学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要求学生积极把所学的实验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迁移到具体实验过程中,大胆进行实验改进、实验设计和实验开发。从化学新教材的修订和中考的命题要求都可以看出,关注社会、生活、环境是当前教育的一大主题,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联系生活、生产、社会、环境实际的最重要载体,因此,进行化学实验复习中,应多注意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备课中要多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动手去做,要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实验现象让学生动脑去思考、解释,甚至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验课题的研究,如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污染水体中有害物质等,自来水成分的探究,自来水厂怎样消毒、沉淀、调节其 PH,又如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操作步骤,列出仪器清单,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改进完善实验方案,写出研究性学习论文,提高了创新实验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 篇7

一、让学生参与探究

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领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这就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自参与的重要性。历史“教学”的含义, 不仅是教给学生“双基”知识, 更应该教会学生求知本领。笔者在教《昭君出塞》时, 先提前让学生编写历史短剧, 并提供参考资料和网址, 要求学生六人一组通力合作, 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收集资料。后来, 挑选了一个编写得最好的剧本, 组织学生排练, 学生报名十分踊跃, 根据剧情的需要, 确定了七名演员, 依照每一个演员的特长分配角色, 并帮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道具, 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在表演的时候, 要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特征具体描摹出来, 做到绘声绘色, 有感染力,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表演的整个过程中, 七名演员全方位合作, 其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让学生“有中生有”

“有中生有”是创新的内涵之一, 指的是通过对已有知识生成过程的追踪、探索来获得对已有定论的认识。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一个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忽略知识生成过程, 只重视结果, 给学生尽可能地灌下更多的东西。其实历史学科中经典事件和现象等规律性的高度提炼, 都蕴藏着深刻的思维过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如果把这些过程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 就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增强其求知欲。如要学生认识已有的定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就可以启发学生追踪思考这样一个书中已有的知识过程:唐朝为什么要实行“两税”制?学生思考后答出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为什么政府财政困难要增加收入?是因为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什么会无法维持?因为贵族官僚的土地兼并。为什么会有土地兼并?这是当时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为什么封建经济发展就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就必然存在土地兼并,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加严重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土地兼并使大部分农民因丧失土地而成为土地所有者的附庸, 所受压迫剥削更重, 阶级矛盾随之激化。同时由于经济的分散性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贵族、官僚地主等具有一定的割据性, 土地兼并使部分地主实力增强, 所以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这个过程中, 最好是把问题的答案不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亲历寻找答案的过程。

三、让学生“有中生无”

“有中生无”是创新的内涵之二, 指的是根据已有的材料来启发新的思维。为此, 笔者经常组织专题教学, 对教学进行优化处理, 抓住教材中创新点, 进行创新技能的训练。例如在组织“耕者有其田”的专题教学时, 指导学生找出课本中的农民阶级早就有“等贵贱, 均贫富”、“均田免粮”的土地思想, 到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不分男女, 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份田地的理想社会。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土地也有过思考,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 以后孙中山又将其阐述为“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但是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最后将重点集中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

四、让学生“无中生有”

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关键 篇8

1.克服我国传统教学长期存在的弊端。

我国传统教学的长处:学生基础知识和技巧扎实,计算推理能力强。我国传统教学的严重弊端:学生学得死板,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分低能,学多悟少,会而不明。

2.它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3.它是时代的要求,人类的共识。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创新能力的要素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技能。可以具体化为创新精神和欲望,好奇心和自信心,意志力和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自我获取并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懂得创新技巧。

2.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1)洞察敏锐、灵感、活跃、想象丰富、流畅变通、积极求异、独特新颖。(2)具有主动性、开放性、渗透性、发散性、逆向性、批判性、直觉顿悟和灵感性。(3)是多种思维的结合,抽象与形象,分析与直觉,常规与灵感,分散与集中。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1)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2)学科教学是主渠道,在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3)开设综合实践课,实施“研究性学习”,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4)培养创新能力要从小抓起,保护儿童的创造天赋,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4.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创造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所说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是“为了明天的创造”,创新教育与以往的创造教育相区别。创造教育是一项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创新教育与全体性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全体性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全体性的表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课程改革中最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是课程改革是否有成效的标志。

1.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1)课程观是知识、经验、活动的统一体。大教学小课程和大课程小教学;课程是学生习得经验,是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构建的意见。(2)教学过程本质观是沟通与合作的学习活动。沟通与合作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对教师备课,上课的新要求。(3)知识观是各类知识并重,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外显知识、缄默知识。(4)教学目标观是奠定学生学力成长和人格成长的基础。(5)智力观是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设计能调动学生多种智力因素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智力因素“扬长避短”。(6)教师观是教师是“方便学习的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是新型的知识传授者,是教学的研究者。(7)学生观是学生灵感“自我实现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探索者、发现者,具有发展潜力和独立人格,学生学习存在个体差异。(8)教材观,教材是一种媒介和手段,教学资源是广泛的,教师应当开发教学资源。(9)教学模式和方法观,不能把模式变成仪式。(10)教学评价观,评价目的、对象、方法、手段应全面多样。

2.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1)学习方式的分类: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新旧知识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的自主发现和指导发现。(2)教学方式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3)转变教学方式的总趋势是:从“维持传承性学习”(告诉-接受-记忆-复现)到“自主创新性学习”(探索-发现-构建-创新(4)变单一接受学习为多种方式相结合。新课程主张自主、探究、合作、体验。强调发现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5)几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情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小组小班教学法、差异教法、活动教学法。

3.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从小学到高中都应当开设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核心。

(1)概念: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从其他课程学得的知识,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的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特点:问题为载体,开放式学习,学生自主完成。因此,它具有:主体性、兴趣性、综合性、探索性、过程性、生成性。(3)类型:认知型、设计型、技术型、综合型。(4)组织形式:个人研究、小组研究、班级研究。(5)操作程序:发现并明确问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交流和总结。

上一篇: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一篇:《玫瑰与教育》一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