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4-09-10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精选8篇)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

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今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及人的创新精神的塑造,成为了迫切的需要,大学生是推动国家未来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创新思维的特征和本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本质;教学;思维能力;创新;

内容:(1)创新思维的特征和本质

(2)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3)大学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思维

(4)总结

一、创新思维的特征和本质

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认为,创新思维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创新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除了具有一般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了创新思维的特点。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颖性[1]:创新思维实乃一种超常规的思维方法,求新、求异是它的一大特点。对事物的认识不停留在原有的认识范畴而是进行重新认识,一般会产生新的见解、新的发明和新的突破,得出前所未有的成果。二是独特性[1]: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在于它能独具卓识,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开战,也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的框框。在思路的选择上,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 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三是多向性:创新思维的多向性体现在它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在一个问题面前能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多种方案,以扩大选择余地,能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质和量的某种因素,从而产生新的思路。思维在一个地方受到阻碍时,能马上转到另一个方向,能用心寻找最优答案。保证问题的最佳解决[2]。

从本质上说,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也是多种思维方式的互补和有机组合。

二、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一)注重学生自身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简单的包装和拼凑不能成为创新,创新体现的是更高层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具备各种基础能力,要创新必须要建立在这些能力之上,比如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这些要靠不断的思考与学习来获得。在大学时期我们有很多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可以用来独立思考和自主的学习,不强调学了多少知识,关键是有没有掌握学习的能力。

(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们的教育在讲授某一门学科知识的同时往往隐去了由这一门学科所能引发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会使我们的学生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即认为知识是一种树状结构,不同知识之间具有独立性。而究其知识的本质却是网状结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创新正是来源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互碰撞,一旦疏忽了这一点,学生就很难有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正确的创新意识和思考习惯。我们应该通过学术讲座等方式,使学生开拓视野,学习基础的同时,也不要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要敢于问“为什么”,要敢于打破陈规,要敢于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三)注重树立科学的怀疑精神。

打破陈规不是什么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对于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大胆怀疑,不妨仔细想想但凡重大的成就,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取得的,比如牛顿,伽利略等,正是因为他们抱着科学的怀疑精神才取得了如此的辉煌成就。有勇于批判、大胆怀疑的精神,这才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我们这里所讲的怀疑精神,不是单纯的怀疑,胡适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这是科学的怀疑精神;相反,如果毫无根据地怀疑就是捕风捉影,我们需要在探求真理、调查发现中保持开放思想,需要理性、科学、追求实证的怀疑精神,不盲从权威,也绝不无条件地宽容;要有科学的态度。

(四)注重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校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将相近的专业打通合并组合共建新的课程体系,使学科相互渗透,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设置共同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不同知识的渗透融合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空间。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考核方式,尝试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衡量,比如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要面临期末考试的负担,又启发和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校积极设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对于参加各类竞赛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励,同时将其所获得成果折合学分代替选修课的相应学分,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在从事创新研究的同时,将学分和兴趣融为一体,极大鼓舞大学生参与创新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大学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思维

A、传统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过去大学数学的教学都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讲述为主。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每一堂数学课,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板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学生学完后只会做题,考试,不知如何去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2、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大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授已有的数学知识,而忽视了能力培养。讲解中重视知识的结论、轻视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看到的是经过逻辑加工的、完成了的数学形式,是一个严格的演绎体系,看不到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只看到完整的结论和顺理成章的严格证明。

3、重视学生共性、轻视个体差异。过去多年来,数学教育偏重学生的共性。统考的压力,使得教师不能自主地、有选择性的提炼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一本教材,一个模式。不论学生的禀赋如何,所有学生一律齐步走,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视而不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这种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方式尤显落后。

B、数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

大学数学教学要更新教学观念,做到既要强调知识积累,更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养成,既强调培养一般技能,更强调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教育观。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双向教学法,课程的组织可以多种形式: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教学、课程设计、辩论以及利用多媒体教学或其他工具进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兴奋起来,最大限度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再者要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学对学生有一个基本共同要求,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基础实施教学。充分发挥各个层次学生的潜能,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指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考试、作业、课堂气氛、学生注意力情况等及时把握信息,了解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纠正和加强。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教学进度和训练强度,创造最佳的教学情景。

2、诱导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事事均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兴趣,任凭教师再怎么强调都是徒劳。多讲讲学生创新的实例和取得的成果,让学生感到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在基础理论的应用教学中,教学生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运用同类型题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用分类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用一题多解法,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学习的喜悦。利用逆向思维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批判性;采用归纳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给学生介绍一些创新的方法,如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法、综合分析与概括等,使学生对创新思维有一个初步理性认识。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教学内容优化、难度适当、数量合理。要善于解剖知识,任何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都可能从一个不完全归纳的过程引入、形成、巩固、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而不是简单地、过早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这对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强化基础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一个没有相关知识基础的人,在该领域里是不可能有新颖见解的,只有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外延、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质疑,才有可能有创新之举。在基础理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类比所学知识,并注意条件变化后相应结论的变化,相关联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总结解题方法、技巧并注意解题经验的积累

四、总结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只有创新才能持续长久的发展,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创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担起振兴祖国的重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成长,客观现实要求学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创新思维课程,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2

一丰富课堂内容, 科学安排课程

教学参考书通常系统地承载了某一个领域或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基础理论, 具有系统性。但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枯燥, 当有部分内容不理解的时候, 更没有兴趣去探究, 去自主地理解, 导致后续知识的学习更加困难, 这种把课本知识从头到尾塞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 使得学生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 具有统一僵化的思维模式, 缺乏创新性思维, 不能创新性地回答问题, 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的兴趣,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有学习的热情, 能自主地去学习, 积极主动地获得创新性成果。

现在, 广泛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 即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将文字、图像, 甚至声音、动画等表达知识的媒体结合起来,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书本知识的讲解没有减少, 又要补充大量的新信息, 显然时间是非常紧张或不够用的。所以教师还应该科学、创新性地安排课程内容, 课堂上可以适当缩减书本内容, 补充更多与课程理论知识紧密相关, 发生或出现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现代科技中的事件或信息, 引导学生去思考, 激发学生课堂下去自主学习课本中的相关知识, 理解性地接受书本理论, 并明白自己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在什么地方。如张俊力老师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提出的, 在讲到卤族元素的时候, 可以介绍“破坏臭氧层的不是氟”。领衔我国氟利昂代用品研制重任的陈庆云解释:无氟冰箱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氟利昂升到同温层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分解出氯, 氯发生复杂的化合反应, “吃”掉了臭氧。破坏地球臭氧层的罪魁祸首是其中的氯。氟利昂的代用品中不是氟少了, 而是氟多了, 只是不含氯元素。这些科学前沿知识的引入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地去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通过自主性作业设计,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过去作业常常是有一个标准的唯一的答案, 那就是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反复记忆, 强化理解。这往往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厌恶情绪, 学会了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 没有学会的根本没有兴趣。所以, 在作业的设计环节,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杜威认为, 教学应该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 从而获得有用的经验[2];布鲁纳认为,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 主动地进行学习, 强调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 而不应消极地去“接受”知识[3]。应该强调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实践过程。对教师的关键要求在于改变“作业”观念的基础上, 从内涵对“作业”进行深入认识, 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角度去理解“作业”, 去设计作业题目。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应该在高校教师中着力提倡自主性作业设计思想。

自主性作业, 从目标上来看, 它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能力;从学习形式上来看, 既有书本资料的学习方式, 又有网络资源的利用等学习方式;从思维类型上来看, 由于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 具有思维发散性的特点;从学习结果来看, 作业答案不唯一, 形式多样等。

教师设计开放作业时, 设计的作业应该是有趣和有吸引力的, 要让会的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回答问题, 完成作业, 自主学习更多相关知识;也要吸引没有学会的同学自主去找到答案, 去学习涉及的知识。比如分析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设计立足于现实、来源于生活的作业。

根据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案, 设计“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 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图书馆、网络, 去找到检测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原理, 根据相关原理, 设计检测方法, 安排实验流程, 记录每一个数据和结果, 观察和回顾每一个具体实验过程和步骤, 分析实验的成败与得失。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利用化学理论和思维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全面提升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

三参加科研小组,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 应当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用问题去引导学生的思维。一边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传授知识, 一边不断地发现更多的新问题去引导学生的思考。学生面前展示的未知领域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要实现这个过程, 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项目驱动教学法, 即参加科研小组, 这种方法已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 参加科研小组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从解决问题中或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发展积极的情感, 培养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

科研兴趣小组可以通过两个方面配合实现。第一个方面是教师设置研究项目;第二个方面是学生自主确定项目。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制定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项目。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为完成项目, 学生会自主地去获得相关知识信息, 去读教材、查资料、互相学习交流, 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 既完成了项目, 又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边学边练, 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指导, 处于辅助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仅能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 也能体验项目完成后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评价, 也需要采取更灵活的方式, 不能主观打分来评价学生作品, 可以让完成项目的学生, 展示项目完成情况, 同学来讨论, 并给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打分。通过这种方式,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又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作品。同时, 教师根据项目实施过程, 要不断总结规律和技巧, 做为后续课程定制项目的参考。项目评比中, 适当的激励也是项目驱动的必要措施, 以表扬为主的激励方式, 鼓励成果多样性,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自主项目即兴趣科研小组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项目, 教师审核项目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让学生自发组织人员形成科研兴趣小组, 分工协作。学校提供项目实施场地及设备, 教师提供指导。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兴趣点被充分肯定, 必然能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同时, 项目由多个角色合作完成,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的科研选题最好引导学生从期待了解的热点问题出发, 对于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 比如能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又比如新材料的研究, 如药物缓释材料等。选题之后, 引导学生去了解相关知识和研究现状, 知道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启发学生去思考, 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提出解决的方案, 在兴趣小组讨论解决方案, 如果具有合理性、可行性, 再确定恰当的实验路线流程, 兴趣小组学生自主去完成。无论成功失败,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学会如何自主去学习新东西, 如何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兴趣小组是脚踏实地的学习, 而不是一纸空文, 不是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这样的学习过程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激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热情,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总之, 创新性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主要包括书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展和科研活动的参与两个方面。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框架下, 强调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将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不仅仅教授课本理论知识, 还应尽可能提供更多信息给学生, 包括国内外最前沿的学术成果, 国内外研究现状等, 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疏通。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学习什么, 激发学生找到自己的科研兴趣点, 激起他们的研究热情。当学生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有研究兴趣点, 带着研究热情, 就要适当地引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创新教育的实现, 关系到全球化高层次人才竞争战略, 同时也与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紧密相关。如何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句话, 教师注意在教学活动各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把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知识更丰富、思考更自主的开放课堂。

参考文献

[1]卡内基教学保进基金会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C].北京:北京教育行政学院, 2006 (21) .

[2]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史研究, 2007 (2) .

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十分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希望对广大教师能有所帮助。

一、巧用激励手段,打开学生创新思维的心扉

课堂上教师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这种鼓励往往会打开学生创新思维的心扉,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迸发,并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反之,教师一个鄙视的眼神、一句讽刺、挖苦的语言会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扑灭。一次发完作业后,有个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的作业本上有许多"好"字,就带着乞求的目光悄声说:老师你也给我一个"好"字吧。我望了望他那幼稚的、期盼的目光说:有心要"好",说明有上进心,你以后一定会好的,今天老师先"借给"你一个"好",以后你要争取更多的好来还我啊。就这么短短的几分钟,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好"字,却给这个小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鼓励,后来,他的作业不但真的好了,而且上课回答问题也积极了,有时还能提出许多别出心裁的问题,探究出一些思路巧妙的解题方法,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育、挖掘、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对这些闪光点进行激励,以保证其创新思维的心扉被及时打开,创新思维的火花被及时点燃。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创新以充足的时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习惯于我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静悄悄,教师口干舌燥;而学生也习惯于老师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通常认为这样的班级就是好班级,这样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这样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好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教师牵着走,根本没有时间多想、多问、多质疑,更不会养成多想、多问、多质疑、多探究的习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不存在学生创新思维的时间,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转变教师的角色,有效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参与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牵着学生学为引导着学生学。具体的讲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能少讲的少讲,能不讲的不讲,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组织、启迪、引导上来,并根据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因势利导,创造机会,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允许学生之间的讨论甚至争论,允许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质疑甚至批评;学生要做到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动手动脑、认真探究思考、大胆提出质疑、勇于揭示规律。

三、制造悬念、巧设问题,打开学生创新的空间

我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把一段木材锯成5段需要20分钟,若锯成7段需要几分钟?":学生很快答到:"锯5段需要20分钟,锯一段就需要20 ÷ 5 = 4(分钟),那么锯7段就需要4 × 7 = 28(分钟)"。这道题看似简单,其实有陷阱,学生的答案显然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悬念出来了,学生一个个迷惑不解,急于知道答案。这时,我没有急于将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锯木材的实验,同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1、"锯成5段需要锯几次?(答:4次);2、20分钟是锯几段用的时间?(答:4段);3、锯一段该用几分钟?(答:20 ÷ 4 = 5分钟);4、锯7段又该锯几次?(答:6次);5、锯7段需要多少分钟?(答:30分钟)。在我的点拔下,学生通过认真的探究使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制造悬念,巧设问

题,并以此作为打开学生创新空间的突破口。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

苏藿姆林斯基说过:"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这就是说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能力,关键是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事实上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正是学生个性充分展示的过程,因为个性是人的天性,没有个性就构不成性格各异,长相各异,体质各异,智力各异,学习成绩各异的人,也就构不成任何形式的创新,说到底,人于人的差别归根到底是个性的差别,只有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正确引导、把握、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挖掘、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给每个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天,在于其他老师谈论小学生用数指头的方法作算术题的问题时,有位老师说最厌烦学生用数指头的方法计算数学题,那是最不聪明的表现。对于这种观点,我却不能苟同。一次在教学生学习用笔算法计算20以上的两位数加减法时,我发现有两个学生竟用数指头的方法很快就把练习题作完了,且十分熟练、轻快。我感到疑惑,仔细观擦才发现其中奥妙。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4

——浅析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向谁学》

一课的创新教学实践

创新能力既是民族和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民族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时代呼唤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学抓起。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老师的重任,是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如何在这一门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平时的一节教学课《向谁学》中做了如下探讨: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可以说,首先对事物感兴趣,才能主动激发热情去接触、去感受。世界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则是点燃学生兴趣的火炬。”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 1

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

1、音乐开课激趣,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在《向谁学》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将美好动听的音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如一开课,我首先播放一段优美音乐:“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让学生唱歌,回忆这首歌是谁教会的?(音乐老师)我启发孩子:通过学习,我们一天一天长大了,除了会唱歌,你还会什么才艺?(学生例举:弹琴,绘画,跳舞,毛笔字等)那么这些才艺是——向谁学的呢?(少年宫老师、父母、书本、电视等),我引导:学习的途径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它!

学生在愉快兴奋的氛围中怀着强烈兴趣开始了这节课学习。

2、利用群体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在《向谁学》教 学我就充分利用了班级群体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调查小报的设计、制作、评比,调查汇报的节目准备,全部在研究小组群体里完成,老师组织开展竞赛评比,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小组研究的群体氛围中,出谋划策,互相竞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被激发后,他们就想积极参与其中了。

二、传授知识,挖掘德育的创新因素。

教育部部长周济2005年12月10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的建

社55周年庆祝会上指出,课程教材建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要注重对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动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教材内容中去。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激发学生兴趣,编写出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高质量教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所以,教材中的知识是前人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又促使人们掌握之后去进行新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善于灵活地运用知识,就是创造。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积极求异思维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味模仿,因循守旧,就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适时地诱导学生求异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有很大的作用。

《向谁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方法的多种途径,只要做有心人,生活处处都能学到东西。而教材中针对这一内容有多幅插图,反映学生生活各方面的学习途径。备课中,我发觉这些内容可以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比如当前的重庆全市热点:“全球市长峰会”,学校重点活动:大单元综合实践体验、秋季郊游、集体朝会等。这些现实生活的活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如果把它们纳入备课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提炼出教学的知识、能力目标,能很好地丰富教材内容,达成教学目标。如:启发学生用各种学习途径调查市长峰会,学生用了报纸剪贴方法、照片收集方法、电视新闻收听等多种渠道的学习,很好调动了求知求异思维,从中感受到向谁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就能得到很多收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到极好的调动作用。

三、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 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品德学习的经验。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 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形成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交流。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应当“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教师应当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尝试实施参与的教学模式。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来引导,上课有趣,才能使儿童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因此在日常德育教学中,我逐步尝试实现两个方面的调整:一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要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学习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主体参与、主体创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

率。

1、创设合理问题情境,采用恰当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才能给予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为了实现这种“互动”,一堂好的德育教学课,既需要有好的研究对象,又需要采用一个恰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应有利于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创新。

在《向谁学》课堂上,我通过创设情境表演小品、或举办展览会等形式,调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探究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如课前我让学生分小组选择主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用他们最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交流汇报。课堂上,学生的创新表现可谓精彩纷呈:如“谁教会你安全常识?”有的小组现场开展知识竞赛,说明学习途径的多种,有的小组用小品模拟表演飞机上空姐提示,有的小组收集朝会安全常识讲座内容„„

学生们通过自主选择,充分调动自己的创新思维,大胆表现探究学习中的收获,课堂不断引发一阵阵掌声,这也是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肯定。

2、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评价情境,鼓励学生勇于参与,勇于肯定自己潜力

主体参与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而作为教师的课堂评价是学生反馈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们往往在这面镜子中

照见自己,了解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也同时是给予自我潜意识的一个判断。如果积极和谐的课堂评价情境营造得法,积极和谐,那么就能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主动介入课堂,从而得到更多更大的肯定,发现自身潜力。因此,课堂上我经常反复使用这样的话:你能想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以证明或说明吗?你能举例吗?你能写出来或说出来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补充„„。调动学生参与的语言,彻底扭转了教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教师把讲述的内容转化成问题,用一定的情景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以设定学生的活动环节来实现教学目的。传统教育“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现代教育“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就其实质,前者压抑学生的主体意识,后者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实施课改实验与传统教育的分水岭,真正实现学生是主人的课堂教学。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5

1.1高校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意识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创新科技背景的影响下,我国政府通过创新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各项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金、政策、税收等多方面条件的支持,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梦想的实现。各高校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之下,逐渐认识到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创新能力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开始关注和重视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针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与创业创新相关活动、赛事的组织和开展,对大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创新经验;二是构建系统的创业创新知识结构,在高校中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是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在校园中构建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相关技能以及素质进行培养。总体来讲,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的实施以及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意识的初步形成,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1.2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整体水平较低

就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我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创新意识方面我国要远弱于发达国家,且当前我国缺乏全面的风险投资、商务培训、管理咨询,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外部条件依然不成熟;二是与国外注重能力培养,追求个性解放的开放式教育模式相比,我国的教育模式较为封闭和传统,偏学术教育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就造成了当前我国多数大学生面对创业创新兴趣不高,总是想安于现状的状态;三是受国家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所从事的创业创新领域很少涉及高科技的范畴;四是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够强大和健全,融资存在一定的难度,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难以得到实施。此外,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地区间、校际间存在着两极分化和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

2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面对的问题

2.1政府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

虽然近年来,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政策扶持、减免税收、资金支持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鼓励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制度环境也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整体而言,我国制度上的缺陷以及监督不力,使得政府寻租、非法收入、经济漏洞等现象频发,尤其是社会一些“富二代”、“官二代”事件的频发,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努力奋斗开创事业的决心和积极性,从而使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被弱化。

2.2高校教育体制过于封闭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的教育体制、教学氛围、教学条件、教学计划等具体情况的好坏都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就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来看,过于传统和封闭,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我国封闭式的教育体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国际通行的以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为标准来对学生进行测评的科学方法仍未在当前高校中得到大面积的推行;二是学校在信息的更新速度上过于缓慢,学生难以及时地了解到最新创业创新扶持政策的相关内容;三是高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品德的教育;四是高校缺乏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知识更新换代过于缓慢,学生缺乏表现的机会,仅靠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模拟实验,学生只能在基本的表达和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其真正的创业创新能力依然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3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3.1改善政府相关制度环境

为切实保障我国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个相对稳固的外部环境,我们首先需要从大的方面做起,对当前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具体的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降低大学生开办企业的管制性要求,如简化公司注册程序、降低手续成本等,以帮助大学生排除企业创办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第二,政府要加强对社会金融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以降低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促进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实现。第三,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以及成果,政府要注重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法律层面予以保护,以鼓励学生创新行为的开展。第四,为保障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在成功之后能够继续下去,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保障性政策。

3.2优化高校教育模式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6

摘要: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对树立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教育、阶段性培养、个性发展等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阶段性培养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比较缺失,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低。而目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各个高校探索与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

1.创新教育的缺失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小学到高中阶段的教育,长期实行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创新教育。学生家长、学校教师,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分数,成绩好坏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好与差的主要标准,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而在大学教育中,由于教育体制和条件的限制,也没有注重大学生的创新、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造成大学生学习缺乏创造性,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故而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无从谈起。

2.创新、动手实践活动较少

由于创新动手实践活动需要进行训练、场地、组织与指导人员以及经费支持,这给很多高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造成创新实践活动偏少。尤其是我国不同的地区对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程度不同,比如我国经济发达城市的高校,其创新实践活动明显多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国家和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其它实践类活动中都给予了不少支持,但还是存在着资金、场地及设备不足等一些问题。另外,对于一些创新实践活动缺乏合理的管理和有效的指导。这些问题造成了创新、动手实践活动偏少,并且很多活动的质量不高,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3.整合知识的能力较弱

大学课程内容较多,并且很多内容缺乏有效的穿连,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比较独立,缺乏综合应用的机会。由于缺乏相应的整合环节以及学生自身的惰性,造成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较好地将学到的知识整合起来,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

4.创新综合素质欠缺

创新实践活动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团队完成,而且团队每个成员要具有良好的素质,比如要有恒心、合作精神等。在创新动手实践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消耗许多时间,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如果失去信心,无法坚持,创新实践活动必将失败。另外,不少大学生想创新,但缺乏创新能力、目标不明确、思维不够活跃,造成无法创新。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动手实践活动,但不少活动还像以前那种被动式教学,由于学生欠缺创新素质,教师依然是实践教学的主角,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规则”被动实践。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途径

1.树立创新意识

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并要逐渐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创新、动手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生活,形成良好的氛围。经过长期坚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将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创新实践。而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指导、学校支持,保证创新、动手实践活动的质量。

2.开展创新教育

根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要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从整体上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评价监督机制。课程内容要突出重点,删减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并增加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课程,或者在一些课程中增加创新型、综合型实验等。在创新、动手实践活动中,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这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与训练,学生也要有意识、自觉地配合教师,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课堂、创新动手实践活动的“主角”。

3.阶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应注意分阶段培养。在初期,教师可开展较为简单的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兴趣,由于这样的创新动手实践活动相对容易,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为下一阶段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创新活动开始时,学生会产生很多构思,这时教师应注意引导,有些方案可行,要进一步深入细化,而有一些方案不佳,应认真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在中期,适当提高创新实践活动的难度,比如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完成论文、参与科研等,这时教师要细心指导,否则学生取得的成果欠佳,反之,如果学生能在这些创新活动中取得成果,将使他们独立自主进行创新活动充满信心。在后期,应当让学生总结经验,学会资料调查与整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全能够独立自主进行创新动手实践活动。

4.注重以人为本、个性发展

根据学生的创新能力,分为四类:一类是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也较强;二类是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三类是设计能力、动手能力都一般的学生;四类是这两方面都差的学生。在这四类中,有些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较强,如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我发展的需要或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强化某方面的知识,要注重以人为本和个性发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在创新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安排学生组队,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建立创新团队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以导师为中心的团队。导师应适时组织相应的创新、动手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组队时应注意优生和后进生的搭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提高他们的能动性。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的特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创新实践项目顺利完成。要鼓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整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创新动手实践项目,创新项目不要以成败来考核,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来实施。

6.加强实训实验基地建设

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工程视野。通过工程实践、思维转化,最终实现自己的创新设计。另外,学校也应提供一定的条件,建立相应的创新实验室。

参考文献: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思辨能力,创造型人才

一年一度的年高校招生已尘埃落定, 高考状元也都名花有主。各中学无不把出高考状元当资本炫耀, 各高校都以把高考状元揽入怀中而自豪, 仿佛出了几个或招了几个高考状元就彰显了他们教育的丰功伟绩。令人遗憾的是有人调查了近32年来全国的高考状元后, 发现“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 ”“全军覆没”。人们在问:我们的教育怎么造就了中看不中用的“高考状元”?我们的高校怎么将所谓“人类精灵”培养得毫无建树?究其原因, 我们的教育真的产业化完全走入了以利益为驱动的怪圈, “高考状元”的“全军覆没”折射了我国大学教育的悲哀。有人尖刻的说我们的教育在扼杀我们的下一代, 但近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一份调查不能不令人大为震惊, 在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显示,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倒数第五”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的一种尴尬, 学生创造力的匮乏, 无异是思辨能力的匮乏。但现实的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缺乏, 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无疑值得我们高等教育认真地思考。

一、形成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差的原因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这既是对学生的厚望, 也是对高等教育期望。多年来我国对人才培养不可谓不重视, 但效果不大。形成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差的原因究竟在何处?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米尔顿承认, “中国的学生非常优秀。”不过相对于西方学生敢于向教授挑战、敢于表达自我观点的都很少这样。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则一针见血地说“中国学生最缺什么?在我看来, 是跨学科的知识广度和批判性思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认为, 将一个人训练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 关键就是要培养起他对任何事物怀疑态度, 不要迷信权威。在东亚地区大学生很少发问, 对老师所讲毫不怀疑, 这种情况在中小学就已形成。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创新很少, 国家级科技成果呈现负增长, 我国培养的学生很少出世界级大师, 这不能不归咎于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学生个性上的失误。

二、教育转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 学校习惯用相同的目标、标准培养和要求学生, 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 忽视了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 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 难以在国际社会出人头地, 这是很悲哀的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竞争的优势与劣势是一目了然的。

中国经济转型迫切需要教育的转型, 需要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培养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 提高人才竞争优势, 必须培养大批的富有思辨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 只看重硬技术、偏重训练工程思维, 难以建立价值。

实现教育转型, 培养具有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现代化人才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

三、解决大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差的途径

如何培养大学生思辨和创新思维能力,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芝莫尔认为, 通识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过分地强调某种职业技能的培训,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伦敦大学学院院长麦克姆·格兰特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启心智, 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 勇于提出见解并能自圆其说, 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创新型人才产生的基础。”

近年来, 我国许多高校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北京大学在2001年就选出一些优秀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复旦大学所有新生都先接受一年的公共课程学习, 后确定专业;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都进行了相应的尝试。但校长们普遍认为, 中国大学本科发展通识教育都面临着单纯就业导向、教学模式改革和考研专业压力三重障碍。

面对国外校长的直言不讳和国内各大学的大胆探索, 我国的大学教育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 必须解决四个问题:明确的培养目标, 科学的培养模式, 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做好创造性人才培养也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1、明确的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 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标准。近年来同济大学开展以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探索实践, 其实什么是卓越人才培养, 并非是学校能定论的, 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的作用。我以为我国高校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为: (1) 、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2) 具有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 (4) 、具有敢于创新及敢于探索的精神; (5) 具有独立工作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我们多数大学在这方面的考虑不足。

2、科学的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决定人才质量。当然培养模式包含了三个要素: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对于教学制度设计要体现两个目的:一是有利学生的全面发展 (共性要求) 和个性发展 (创新性等) ;二是有利教学质量的保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于教学方法, 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 要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人文环境的营建, 我们不少大学也不够重视。我们不少大学通病是浮躁和急功近利, 表现为媚上、媚钱和媚俗, 唯独不媚科学。没有崇尚科学、追求科学为人类作贡献的使命感, 如何能做出世界一流的原创性成果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8

创新能力 历史知识 課堂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贵在把知识内容教活,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只凭教师讲几个历史故事哄学生开心就行,要指导学生通过“谈古论今”,从历史知识中获取收益,使知识载体鲜活起来,这就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取决于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热情、兴趣、求知欲,使学生尝到获取知识成功的喜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觉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那么什么是创新能力呢?“创新能力指的是能产生新的认识或新的事物的结果的认识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种被人意识到了,就转化为人的创新能力。人的创新能力就是一种创新的认识本领。人运用这种认识本领去认识某一未知对象,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认识或一种新的事物。”我们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如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在“精讲”上动脑筋,精心布置台阶,把学生引入到发生疑问——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手、互相合作,在互动中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充分领略到学习的充实感,体验获得知识、迈向成功的快乐。

教师的“教”,贵在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探究式的课堂学习。因此,本人在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以及研究对课本中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表述方法时,力求符合历史教学规律及学生的思维过程,并根据中学生的基础,精心设计问题,尽可能设计的使学生能调动起自己的经验、认识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形式,形成答案。在提问时注意启发性,即依据教学重点、难点,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引申处等提问,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份量,也要难易适度,同时也要指给学生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二、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珍视和保护学生的“创见”能力

读书有疑,方始是学。这是古今学者的共识和宝贵经验。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经提出过创新性思维的六种重要能力,其中第二种能力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历史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历史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质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的做法是:(1)给学生明确提出:历史学习贵在质疑,能否在读完书后提出问题,是其是否学会历史学习的重要标志;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没有认真思考,懈怠懒惰的明显表现,应该受到严肃批评。(2)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习惯。如“鸦片战争”一课,就可以导入设疑(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还领先世界吗?例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还会侵略中国吗);对历史现象设疑(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呢);对历史概念设疑(课文中说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那么,民族英雄到底指什么样的人);也可以设疑历史结论(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结束时设疑(鸦片战争后中国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教师的设疑,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到教材并非无疑,而是处处有疑,若不能质疑,说明并未学好教材。很显然,如果教师长期坚持要求学生这样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会有较大进步。

三、精心创设历史作业,注意知识串联,培养学生解题技巧及整合历史知识能力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的训练上。习题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为了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笔者认为使学生学友乐趣,同时兼顾减轻学生负担,提升作业品味,在设计作业时尽量用表格和图来直观再现历史。

四、开展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从选题到制定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终呈现成果的主动探究过程,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学完《中国历史》内容以后,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设计了这样的课题:北京是我国历史名城,假如你是导游,将会带领我们去参观哪些景区,并就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对这些景区作相关的介绍。要求每班以小组长为核心,带领自己的组员分工协作,主要从课本上查找资料、图片,发挥集体智慧,办一期《北京名胜古迹》墙报,课题布置后,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不久,饱含同学们心血的作品交上来了,形式多种多样,编辑非常别致,经过挑选,所办的墙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也得到领导的好评。而本人也通过网上下载办了两份图文并茂的墙报,师生共同观赏、切磋。此次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同学们不仅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而且学习历史的劲头更足了,纷纷表示将来要上北京的大学。目前我正打算组织学生对家乡历史进行调研,进一步把研究性学习深入下去,使历史知识生活化,开拓学生眼界,增长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各镇全民健康体检汇报下一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