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精选11篇)
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 篇1
近年来, 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 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 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 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 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 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 不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 用得好是好方法, 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 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 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 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 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一般能力强, 才能有好的教法。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 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强, 方法才能优化, 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二、学生要有高效的学法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 语文课最有可能, 也最需要学生学习的是自主性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来指导学生。这些方法是:
1. 重在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 学生难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只能起点拨、启发、梳理、指导的作用, 一字、一词、一句、一文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反复体味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古人提倡吟咏、朗诵, 目的也是在提高对语文的感受力, 通过咏、诵, 溶入情感, 感受会较深刻。语文课因其面广, 头绪多, 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结合、整理、融汇, 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
2. 重在学生平时的有心积累, 检查复习时的总结提高。
语文知识, 字、词、句, 有以系统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 而更多的却是以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语文能力也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积累应是经过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积累, 不是随意的积累。要在思考中阅读, 在阅读中思考, 在思考中写作, 在写作中思考。读写要字字留意, 句句关心。经过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识地积累之, 语文知识才会与日俱丰, 语文能力也会逐年提高。
3. 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 关心社会、关心世事。
有生活乃有语文, 语文是为服务生活、服务社会而存在的。离开生活、离开社会, 不能学到活的、有用的语文。
4. 培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 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 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 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 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 基础打不好, 煮夹生饭, 到头来还要重煮, 还要从头学起。
三、教法和学法要有机统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一般来说, 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 学法里体现着教法, 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但是, 教法和学法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 所以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不可相互代替。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是有机统一的, 这一点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之一, 我们的有效课堂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近年来, 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 学法、教法改革研究逐渐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 教学方法理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因此, 提出教法与学法的密切配合, 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 更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这种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之, 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会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 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 教法与学法的探究已成为教育科研的重要议题, 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被视为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 现对此谈几点浅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法,学法
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 篇2
很荣幸得到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几天在小渡船中学的学习,是我受益良多。
教育的改革标志着高效课堂的到来,随着市教育局的大力推行,各地中小学都开始推进高效课堂的建设,而且效果显著。作为恩施市高效课堂的开拓者小渡船中学,全校上下一片高效课堂模式。
什么是高校课堂?高校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获。
怎么进行高效课堂呢?小渡船中学为我们作了示范,小渡船中学运用“三段六步”模式进行高效课堂。什么叫“三段”呢?所谓“三段”即学、教、练,拜托了传统模式教、学、练模式,先学后教,自主学习,以学定教;所谓“六步”,即精短导入,展示目标,自学交流,教学引导,整理反思,当堂训练。导入一定要精短,三言两语,把学生的激情激发出来,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或者能承上启下,对后面的新知识有运用,时间不超过3分钟;展示目标,要求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随时查看,目标要紧扣课表,重难点要标出来,学生一定要清楚本节课要学什么,什么是难点,什么是重点。至于情感目标不展示,教师自己要了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自学交流是高效课堂的重点,自学要配合学法指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学案。学生先独立学习,解决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了解学情,也可以预设学情。自学指导要具体、有层次。有操作性,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自学指导要展示在屏幕上,时间为8至12分钟,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一要独立安静,阅读课本;二要用好双色笔,把书中的难点,重点内容做好记号,三要老师适当的指导,了解发现自己学习过程问题。教学引领,首先是教什么、不教什么的问题,老师教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教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教学生解决不了的;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学生一看就会的不教。其次要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上升。差生优教,优先学生教,学生教的不够好的,教师教,学生会的不教,重复的不教。归纳总结,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要回扣目标。当堂训练,要回扣目标,书本练习为主,不超过5题,以选择填空为主,一道综合题目。
在小渡船中学学习的几天,高效课堂模式已经贯彻这所中学,我们不仅要学习这所中学的教育模式,同时也要学习这所中学的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在这几天中,每天早上数学办公室都有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忙碌的身影,全部在工作,批改前一天的作业,写教案。随手翻阅教师的练习册和课本,上面满满的笔记,学生的上面的也是批改记号。在这所中学中,所有老师都坚持“四清”,即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通过“四清”不停的巩固教学。
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法 学法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强,才能有好的教法运用与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强,方法才能优化,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除了具备这几种能力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扬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交流当做课堂教学和谐统一的溶剂,要打破教师和教材的框框,师生之间积极的双边活动,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联想,推理和发现,还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体语言传达对学生的爱,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也要运用肯定语言,肯定学生的成绩和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语文教学中,应尽量利用高科技成果为语文教学服务,全面启动声像设备,多渠道、多触点、多媒体进行视、听、说多功能训练,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活动全都调动起来,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加课堂容量,加大课堂密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生要有高效的学法
從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的自学。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方法是:
1、重在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难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只能起点拨、启发、梳理、指导的作用,一字、一词、一句、一文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反复体味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古人提倡吟咏、朗诵,目的也是在提高对语文的感受力,通过咏、诵,溶入情感,感受会较深刻。语文课因其面广,头绪多,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结合、整理、融汇,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
2、重在学生平时的有心积累,检查复习时的总结提高。
语文知识,字、词、句,有以系统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更多的却是以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语文能力也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积累应是经过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积累,不是随意的积累。要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读写要字字留意,句句关心。经过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识地积累之,语文知识才会与日俱丰,语文能力也会逐年提高。
3、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关心社会、关心世事。
有生活乃有语文,语文是为服务生活、服务社会而存在的。离开生活、离开社会,不能学到活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4、培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基础打不好,煮夹生饭,到头来还要重煮,还要从头学起。
5、做到新旧联系,温故知新。
各门知识、各种能力都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自成为一个系统。人们要从各门知识自身的前后联系中去掌握它,要从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与复杂能力的联系中去掌握它。这就需要树立新旧联系的学习观念,需要树立温故知新的学习观念。如文言虚词,读到初三课文中的文言虚词就要联系初二、初一课文中出现的同类文言虚词,加以比较,深化认识。
6、要学会自主学习。
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自觉遵循科学的规律,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如自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选择学习方法等等。
三、教法和学法要有机统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一般来说,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但是,教法和学法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所以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相互代替。
因为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法采取注入式;而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教法采用启发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教师的教法必须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是有机统一的,这一点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之一,我们的有效课堂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近年来,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学法、教法改革研究逐渐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教学方法理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提出教法与学法的密切配合,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更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初中化学的教法与学法研究 篇4
一、在设计教法的同时设计学法
备课的实质,就是一种教法设计。教师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其特点,在备知识、备教法的同时也备学生的学法,在设计教法的同时也设计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教材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法上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同时要考虑在这种教法下,学生应当怎样学习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就得设计具体的学法。
二、在实施教法之中教授学法
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一个重要的渠道是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法往往是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模式,而教师熏陶学生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1. 教学生学会听课。
对于学生来说,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获取各门知识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这一形式,所以会不会听课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虽然初中学生已经听过很多教师的讲课,然而究竟如何听好教师的讲课,如何听好某一科、某个教师的讲课,却是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问题。至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哪些特点,某个化学教师的讲课又有什么特点,学生应如何抓住其特点,适应他的教学,听好他的讲课,就更少有人研究了。通常教师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讲,遵守纪律。有一些学生脑子正常、智力不错,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一问三不知。究其原因,这些学生是不会听课,抓不住教师讲课的要领。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火候”,结合知识教学有机地讲述: (1) 初中化学学科的课堂授课有什么特点,与其他学科有些什么不同; (2) 初中化学中各章节有哪些不同,初中化学各种类型教材在讲授方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3) 自己讲化学课有哪些习惯,学生应如何做才能适应自己的教学、听好课。
2. 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多提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用眼看,动脑想,动口议。在实验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在每一个实验中,都应从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反应原理、结论和处理方法几个方面加以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实验去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观察去掌握实验现象,去说明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学会用实验鉴别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3. 教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牢牢抓住基本概念。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教师的思路是按照教材的系统,依据人们认识的客观规律而展开的,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使自己的思维活动跟上教师的思路的展开而展开,这样学生就会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思维方法和处理问题能力。学习初中化学,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教师要教会学生注意几个要点: (1) 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是怎样提出来的, (2) 了解概念的表达方式, (3) 弄清怎样使用这一概念进行计算或解决实际问题, (4) 搞懂概念的应用范围和条件。这样学习基本化学概念,才算抓住了要领。学习化学基本概念,还应从反面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去加深对它的理解。例如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但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而且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样正、反结合,学生就会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牢牢掌握基本概念。
三、在课外辅导中指点学法
化学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除了课堂上的讲授、示范外,在课后的辅导中、在学法上给予指导和点拨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外辅导中指点学法,我认为主要应抓住如下四点。
1.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系,加强记忆,战胜遗忘。
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记忆,就不可能有一切学习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会记忆,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初学化学时,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接踵而来,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记忆,可边学边记,也可提前记。化学课学习是接受、整理、消化和贮存知识的过程,记忆是重要的手段。对于化学课的学习,教师常常强调注重理解,反对“死背硬记”,但这常常被一些学生误解,把必要的认真阅读教材,对化学概念、公式的记忆都看成是“死背硬记”。所以我认为在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中,教师除继续强调注重理解、反对死记硬背外,还应抓好两点: (1) 充分认识记忆在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正确区分在理解基础上的必要的记忆与“死背硬记”的界线,提倡认真记忆。 (2) 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为提高记忆效果,战胜遗忘,必须帮助学生在认识记忆和遗忘的生理过程及性质、加强记忆力的心理要素的基础上,逐步练习应用系统记忆法、直观形象记忆法、辨别特征记忆法、及时记忆法、分布记忆法、交替记忆法等有效的记忆方法,与遗忘作斗争。
2. 在指导学生做习题中,引导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三步走:一是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分清问题的属性,弄清哪些是直接可知,哪些是间接可知,哪些是显性未知,哪些是隐性未知。二是认真分析题意,学会两种分析方法,即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及所用原理、规律等。三是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问:“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想?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给学生留思考题,埋伏笔。
教师要把教材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和争论,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
4. 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
教学生列内容提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较好形式,其关键是要持之以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做到看书和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
5. 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两者可以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内容丰富充实,教师指导得当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开展智慧的翅膀。例如在学完水分子的运动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家庭小实验:在一只盛满冷水的无色透明玻璃瓶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搅拌均匀后,用细线拴住小玻璃瓶并将其缓缓沉入盛满热水的大玻璃杯杯底,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可指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学生在这一实验中通过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鼓励、启示,诱发兴趣和灵感,产生创造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建立错题档案是有效的学法
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每次考试结束或学习中出错的题建立错题档案,包括对错因,更正,举一反三,当时情景等认真总结。建立错题档案是学习化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错题档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 选择纠错的重点。
错题整理应该有的放矢,对于一些识记性的错误和一些涉及应试技能技巧导致的失误,就在试卷或作业纸上进行订正。学生应该重点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点进行整理,每周整理的错题数量不宜多。
2. 明确错题的考点。
教师训练学生找出错题的考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对错题考查的知识点,学生应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正误笔记中一一罗列出来。
3. 找出知识的盲点。
学生应对错题的错因进行重点诊断,找出错题考点知识链中的薄弱环节(即盲点),并用色笔在正误笔记中醒目标志。
4. 链接相关知识点。
纠错固然重要,领悟提高和知识迁移更加重要。学生应对该错题考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解体思路进行整理,形成规律;对同类的题型进行归类,实现知识迁移,以求事半功倍。
5. 列出解题注意点。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学生应针对错题的考点﹑盲点﹑知识链接点和应试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切实提出几项注意点,务求纠错必尽,实现考后一百分。
6. 提出存在的疑点。
错题经教师讲解还没透彻理解或在错题订正中进行联想﹑延伸仍有疑问的,学生应在错题笔记中进行质疑,请求教师或同学帮助解决,以发挥错题笔记的最大效益。
摘要:本文对初中化学的教法与学法作了一些的探索。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法与学法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法;学法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主导者,不仅仅要传达知识,还必须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传达知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初中数学中知识变换无穷,但各个知识点之间又有串联,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知识框架,学生就很难在解题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它们,再多的练习题也是无用的。教师的教学首先应当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学习为乐,其次应要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形象化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多重多样,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的教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不同于语文、英语这类课,它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老师,感兴趣的内容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课堂的内容是否丰富多彩,教师的教学是否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比一比,赛一赛”之类的活动,以激励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解题方法多样化的内容,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进行几何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先以生活中的实物引发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认知,就如:摄像机的支架为什么是三根?房屋的顶部为什么是一个三角形?
2.形象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是很难培养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学生对知识的形象理解能力。首先要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日常生活中都有一定的图形,就如绳子与绳子上的结,温度计与温度计上面所显示的温度,教室里学生的座位就是一个规矩的等差数列等,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形象知识迁移到教学中来,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数形结合思维在具体数学中的体现就是数与数轴,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图象,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等。其次,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数形结合思想后,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解题中去,就如:在解决几何量的问题时,采用方程或者不等式的方法;在解决有关方程和函数问题的时候借助几何的思想;在解答应用性题目时,用几何图象将基本信息表述出来。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有这样一个误区:数学的概念并不重要,只要多做题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实这个想法是很不明智,学生没有弄懂最基本的概念,如何解题呢?就如:不少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没有充分理解,教材中把带有正号和负号的数字称为是正数和负数,但是我们会发现随着学习发现,随着学习的深入,这样的理解是不够的,不少学生在解题中会出现这样的错误“a>-a”、“a+c>c”,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认知,就很难转变过来。形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理解知识,转化知识。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还给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课堂气氛较为紧张,基本上采用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机会独立思考,教师就在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过程给予适当的引导,辅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初中数学的学法
1.螺旋上升学习方法
螺旋上升是指用一系列的基本知识做铺垫,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后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比上一个环节高一层次,在这种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提高成绩。螺旋上升的起点可以使一个简单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学生由这一个问题出发,逐渐深入,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就以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为例,学生刚开始掌握一些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等,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计算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将复杂的图形分解为简单的图形,计算复杂图形的面积,学生以三角形、圆为基础掌握扇形、弓形的面积计算;最后在应用性题目中运用不规则图形的计算。在螺旋上升学习法中,学生能够不断温习旧知识,掌握新知识。
2.回想学习法
回想学习法简单易行,是学生温习知识的最有效方法。在每堂课后,学生就应当把这一堂课的知识再回想一遍,想一想哪些是重点,哪些比较复杂需要反复训练,就如学习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之后,学生需要回顾“垂直平分线的基本概念、定理、逆定理、推理过程。每天晚上入睡前,学生可以以放电影的形式把一天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温习,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查阅资料并解决它,切勿拖拉问题,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每天清晨醒来,学生可以把前一晚温习的知识再巩固一遍,尤其是不懂之处,要反复记忆。一个知识点经过反复的记忆,必然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结
对于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来说,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相当重要的,数学的教学与学习就需根据该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教师在课前考虑得越充分,准备得越到位,学生的学习也就越有保障;学生在学习中也要学会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知识的逐层递进,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覃礼新.浅析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41)
[2] 赵官荣.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体会[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42)
关于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的探讨 篇6
一、初中数学教法的创新
科学有趣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交流, 从而达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数学教育, 因此, 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对此, 笔者通过在数学实践教学中的经验总结, 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多媒体与课堂相结合, 实现电教教学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 电子化教学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推崇。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不同,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性。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以板书为主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 使得数学课堂具有极大的趣味性。多媒体这种电子教学的应用,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新奇, 因此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直观形象的事物展现出来, 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学生有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自然能主动学好数学课程。所以, 多媒体与数学教学课堂相结合, 实现电教教学, 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与生活结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 还应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 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 对于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几何模型。在几何模型制造的过程中,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几何模型的印象,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外,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指出数学知识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继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这对以后数学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
3.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交流与教育的基础。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注重题海战术, 关心数学知识的讲解, 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 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 学生才能将对老师的兴趣转化到课程的学习中来。教师通过沟通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数学学法的改革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会教”, 还要帮助学生“会学”。因此, 教师要在教法创新中对学法进行改革, 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1. 自主学习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比如, 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课上鼓励学生上台进行知识讲解等, 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 进行自主学习。
2. 回想学习法
回想学习法就是让学生在每节课结束以后, 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回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 找出重点知识点, 并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找到对应的题目进行解答。这种回想学习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印象, 增强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3. 螺旋上升学习法
所谓的螺旋上升学习法, 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循序渐进。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是一步到位的, 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讲求由易到难, 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门艺术。面对全班几十名同学, 数学教师更像一名指挥家, 掌控着全局的开篇和结尾, 所以只有我们掌握了合适的教学方式, 科学地授课, 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初中数学是初中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从而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正明.关于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的思考[J].教育界, 2012.
[2].刘超.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漫谈初中化学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 篇7
一、努力改进教法, 开拓学生学习思维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个作用紧密结合的过程, 也就是传播知识、发展思维与培养能力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做到科学、优化, 经过实践——反馈——再实践的过程, 课堂教学初步形成“读、做、议、讲、练”结合的教法。
“读”, 是各个环节的基础, 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 每章节教师都应列出阅读提纲, 教会学生围绕提纲阅读课本内容, 思考疑难, 找出答案。
“做”, 是加强实验教学, 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感知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 是发展思维的基础。根据初中学生兴趣广泛并喜欢自己动手的特点, 尽可能地利用实验组织教学, 让学生有更多实验的机会。
“议”, 是读与做这两个环节的深化, 也是师生交往的阶段, 旨在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多思考, 多发问。
“讲”, 是水到渠成的阶段, 也是知识点梳理、交代规律的环节。学生在读、做、议的基础上对教材有所感知, 如果能得到老师点拨, 必将产生质的新飞跃。
“练”, 是知识实验阶段, 也是对知识的巩固深化、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 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练, 首先要加强课堂练习, 在课堂上做到“读做议”中有练, 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针对性编选基本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 有计划地布置给学生练习, 这样既照顾到大多数, 又有利于对尖子生的培养。
二、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初三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法, 有一个认识和适应过程。有的学生说:“学化学跟学英语一样, 枯燥无味。”把化学看成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 这就暴露了学生中有一个学习方法的认识问题。因此, 我们为师者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 而是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交给学生开启化学知识宫殿的“金钥匙”, 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1.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多动手
在教学中, 要尽可能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多提几个为什么, 让学生用眼看, 动脑想, 动口议。
在实验中, 要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在每一个实验中, 都从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反应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处理方法几个方面加以研究,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实验去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观察去掌握实际现象, 去说明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学会用实验去鉴别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如学习“提纯、除杂”的问题:要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 部分学生习惯考虑到CaCO3能与盐酸反应制CO2 (溶于盐酸) , 便设计加稀盐酸溶解去掉CaCO3, 而忽视了CaO与盐酸的反应。这时教师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 让学生动手试试, 通过观察到二者全部溶解学生恍然大悟。比教师声斯力竭地讲多次效果好。
2.激发学生多思维、多质疑、多发问
在教学过程中, 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注意培养学生联系实际, 勤于思考的习惯。每学习研究一种新物质时, 教师要尽可能将其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学习该物质的性质、用途。这样学生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 因耳闻目睹、身临其境, 有感知的第一手材料, 学习兴趣浓、学习劲头足。他们的思维能力很快得到极大的激发, 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出来, 通过教师对问题的分析解答, 大大强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并使相关知识也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和延伸。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步步增强, 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日益养成。
3.指导学生会记忆、会整理、会收藏
学好化学要强调必要的记忆。学生初学化学时, 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接踵而来, 所以教师必须重在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协同学生归纳记忆方法和记忆诀窍。如指导学生学会多用“简化记忆”:过滤操作在点“一帖、二低、三靠”, 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等、四注”;“关键词记忆”: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这样做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能使不少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课外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两者可以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内容丰富充实, 教师指导得当的课外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展开智慧的翅膀, 动脑、动手、多思、多做, 从中受到鼓励、启示, 诱发兴趣和灵感, 产生创造欲望,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学完氧气后带领学生去修配厂实地了解氧气的用途。蓝蓝的氧炔焰在工人师傅的手中一会儿用来焊接零配件, 一会儿用来切割钢板, 学生看过后学习兴趣快速提升, 求知欲望大为加强, 为后来的课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2008届, 学完CO2后组织学生带着“为什么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 干旱与洪涝泛滥成灾”的问题去2007年严重遭遇洪灾的学校邻近村考察。学生通过调查、走访、查看, 发现该村大面积森林过度砍伐, 植被严重遭到破坏, 导致绿色植物吸收CO2能力下降, 加上光秃秃的山头对水分涵养能力极差, 遇上暴雨, 山洪直流急下, 洪涝灾害自然难免, 正好印证了“CO2的温室效应”。一大堆学生脑海中的疑难问题, 一次实地考察, 一下迎刃而解, 学生受到鼓励、启示, 诱发了兴趣, 为以后的学习增添了强劲动力。
四、总结
“读、做、议、讲、练”结合的教法是教学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行之有效、常用不衰的好的教学方法, 是一种古老而常青的教学指导思想。只要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发展智力”的原则, 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培养具有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 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各个要点, 认为应重在课堂教学初步形成“读、做、议、讲、练”结合的教法, 这是现代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高效率的教学方法。通过用“读、做、议、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法改革,学法指导
参考文献
[1]张淑红.浅谈初中化学实验中的探究性教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2) .
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 篇8
1 教法创新在高中语文教改中的积极作用
新教改的实施, 就是从激活教师教学创新积极性的基本目标出发, 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 其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载体, 教法创新又是课堂教学创新的主要体现形式。
1. 1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教法创新从教学环节上对教学结构实施了优化, 尤其是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开展各种教学设计, 产生了直接的教学推动作用。例如六步教学法, 在教学中首先根据教学内容, 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考, 由此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时, 教师可以直接从诗歌的“意象”意义出发, 让学生带着对“意象”的各种疑问, 去阅读诗歌, 进而深入到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使命中去体验作者伟大的历史责任感, 教师根据学生对“意象”系列问题的处理程度, 再进行适时的启发, 如具体历史事件的交代、某些词语的解释等, 让学生开展学习过程的反思, 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理解与巩固的目的, 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积极地回顾过去所学过的毛泽东的同时期的诗词, 达到拓展教学的目的。
1. 2 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教法创新的另一个方面, 就是对教材内容做出教师个人的创新能动编排, 使得教学内容的教学更适合教师个性与所任教班级学生的个性或学习的特点。在教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劝学》时, 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开展从生字词到文章翻译的教学, 由于古文的枯燥与说教, 会直接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采用六步教学法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直接从“劝学”的系列问题切入, 如: 为什么劝? 怎样劝? 劝什么? 这样就对教学内容作出了目标性的优化, 学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会调动自己的学习毅力与学习能力, 在阅读中就相应地会对文中做出三个角度的内容划分, 再结合教师的点播启发, 教学的内容自然就变得线索清晰而简单。
2 高中语文教法的变化性
教法的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时代适合性, 合适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就是好的, 但也只是暂时的, 教法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地否定与提升。因此, 教法具有变化性。
2. 1 随教学内容变化而变化
教学内容的变化, 是教法变化的基础性动因。随着现代印刷科技的发展与不同时代经典作品被编排进教材, 教法只有在与其同步变化的情况下, 才能真正地把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教好。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时, 教师若能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结合六步教学法, 把麦当劳的各种资料加以展示, 并设置问题, 显然, 以这种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能引起较强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如展示近几年麦当劳的广告宣传图片、麦当劳食品的各种外形设计、麦当劳店内的各种设置、麦当劳的发展历程等, 由此展开对外国文化进入中国的中国化历程进行研究, 并对其中中外饮食文化碰撞进行思考, 去发现麦当劳、肯德基、咖啡屋等外来文明或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刺激作用。
2. 2 随教学技术变化而变化
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各种课堂教学技术的运用, 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环节的优化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及对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六步教法为例, 其在教法创新方面引发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 可以直接把六步教法的流程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这六个步骤既可以作为教学的环节, 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时的任务指导; 可以实现从教师的讲解启发, 向各种展示资料如图片与视频内容的启发并重转变, 如在教学《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时, 采用这种教学技术手段是最理想的办法之一, 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教师板书、讲义的发放向容量更大的视频图片拓展; 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 教师可以展现更多的关于此词背景的历史图片与毛泽东同志的诗词。
2. 3 随教学环境变化而变化
所谓教学环境, 有着宏观与微观的区分, 宏观是指全国与省市的教学环境, 微观指县、乡镇与学校甚至学科组内的教学实际。在全国新教改的背景下, 全国都在开展教改, 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教改名校。同样, 课题“基于高中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六步教学法研究”, 也是在全国与江苏省的大环境下而与时俱进产生的。其中, 既有苏教版教材的宏观变化、江苏省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等方面的因素, 也有对教师培养与队伍建设的积极探索。无论是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专业成长, 还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发展, 都从各个方面营造了教法创新的良性变化环境。六步教学法的探索, 是各方面积极因素的尝试之一。
3 高中语文教法的不变性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总结出, 无论教法怎么改变, 都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学习力的探索, 也就是说, 核心工作方向没有变, 指导思想没有变, 教师的教学理想没有变, 这正是确保教法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3. 1 学生主体地位不变
在教法创新与推广的过程中, 无论是六步教学法, 还是杜郎口的教学模式, 都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学习动力、毅力、能力为基本的教学目标, 最终实现学生在语文运用中的创新。如六步教法中, 从问题到拓展的每一步, 都既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也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环节通关密码, 在实现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步步提高的基础上, 去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教师在其中显然起到的近乎只剩下组织课堂秩序的作用, 一切都在学生的自觉能动中, 根据教师对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 在问题的不断解决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的不断强化与提升。
3. 2 教师教学追求不变
作为教师而言, 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职业理想, 都在每个人的坚持与教学创新中不断得到体现。教法的创新, 是教师追求良好教学效果的努力之一。也是教师争取在课堂教学中提升个人教育教学技术、教学能力与教科研能力的探索, 这样不仅能体现教师的学高为师的崇高学识地位, 也能让个人在教育这个职业团队中发挥出更大的职业影响。追求成为名师、骨干教师是当前广大教师的最为现实的理想, 这些都在教改的潮流中通过那些教法的创新、教学成果的展示与教改论文的固定来展现。当然, 其终极的追求, 就是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就个人而言则可是桃李满天下。
高中语文教改, 不是为了“变”而“改”, 因而教改不是变魔术, 需要有稳定性、持续性, 即确保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为核心。但作为教改, 也不能不变。时代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人们的素质在提高, 环境在变化, 新的文学作品在出现, 凡此种种客观环境的变化, 作为知识传播主要方式的教学, 必须变化。变, 才能提高适应性, 才能高端设计, 才能前瞻引领。
参考文献
[1]顾燕.重排体例, 分门别类地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教法例谈[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34) .
[2]相明祥.把学生引入《红楼梦》艺术宝库的大门——《林黛玉进贾府》教法探讨[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0, (14) .
[3]赵盛成.论述语体的故事性表达与故事视角下的拜访式阅读——《 (论语) 选读》的一种教法[J].语文建设, 2009, (9) .
初中英语词汇教法和学法初探 篇9
一、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根据其心理规律进行单词教学
首先,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人的遗忘从识记后便开始, 先快后慢。因此, 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这一规律不断地进行复习。复习的时间间隔应是先短后长。教师应在第一次记忆后隔二十分钟记一次, 第二天再记第三次, 一周后再记第四次, 一个月以后记忆第五次, 这样进行多次的重复不但能形成长时间的记忆, 而且效果较好。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你盯着一个人连续看三个小时, 但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了, 那么也许一两个月后你就把他的长相给忘了, 但是如果你把这三个小时分配到许多天中, 每天只看那个人一两分钟, 这样下去, 你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的长相。具体做法就是先规定自己一天所背词汇的数量, 然后在一天中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词汇通背一遍, 相隔的时间不宜太短, 背熟后隔几天后再把这些单词背一遍。如此循环下去, 会收到很好的记忆效果。
其次,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不断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很好, 而有些学生的学习是凭一时兴起, 高兴的时候会表现好一些, 不高兴的时候就不用心。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注意那些学习心理不稳定的学生, 经常给予提醒, 不断鼓励, 要求其上进。这样不仅会让这一部分的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而且使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大大提升。一举两得, 良性循环, 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会感受到教学的成功与快乐。
再次,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学习心理对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好的学习心理会促进其学习效果, 相反, 则起阻碍作用。因此, 作为英语老师, 在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让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获得最大的收获。比如, 在记忆单词或词组之前, 必须让学生怀有强烈的记忆欲望。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两个班里要求用10分钟记忆30个单词。在一个班里, 我通过一些方法调动了学生强烈的记忆欲望, 让其有意识地去识记单词, 结果在十分钟之内记住了85%, 而另一个班只是像平常那样的教学, 十分钟之后只记住40%。显然记忆的效果明显不同。此外, 有了愉悦的学习心情, 学习才会自主。我曾教过一个差班, 在单词教学前, 我总是有意识地找一些可以表扬的事情, 如作业、卫生等, 当他们的情绪处于活跃状态时, 我就抓紧时机教授新单词, 因为此时他们的记忆效果最好。所以, 作为英语教师要做有心人, 学会创设机遇, 利用时机, 让自己的教学获得最佳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和习惯, 让其自主地记忆单词
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和习惯, 让毅力和习惯来支配学生的单词学习。一个人毅力的强与弱、习惯的好与坏决定着单词学习的成与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任务之一。那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毅力和习惯呢?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开动脑筋想出好的方法和对策是非常重要的。我在一次外出学习中获得了一种方法:有一位教师曾接过一个非常差的班级, 期终考试的班级平均分是39分。班里的问题学生也很多, 作业不做是家常便饭。领导找她接班时, 她犹豫过、推脱过;上第一节课之前她担心过、害怕过, 但思考并打定主意后, 她看到了一线希望。她决定用新课标中提到的激励法、赏识法开启她新的教学旅程。第一节课, 她用10分钟左右借机“大肆”表扬了班里的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了她与前一位老师的不同。课结束后布置了作业, 要求学生抄写今天所学的单词。第二天上交的作业本依然很少。她课后找来了没交作业的学生, 问其原因, 回答各式各样, 出乎意料, 甚至是不可理喻。不过, 她之前就打定主意, 不动怒、有耐心, 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合情合理的、能让学生接受的处理。处理结果是, 每人选择自己的对手进行单词记忆pk赛, 赢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张“免抄单”“免做单”“全免单”, 不抄写当天的英语单词、不做当天的英语作业、不做当天所有科目的作业。为了更好地利用“免抄单”“免做单”“全免单”, 每次她根据学生的默写情况在上面分别写上这样的话:“你用你的努力赢得了片刻轻松”“你用你的努力赢得了一时轻松”“你用你的努力赢得了彻底轻松”;后来又发明了“快乐周末单”, 即如果学生这一周的单词默写都比对手好, 周末的作业可以免做, 并且在这些单子的背面写上了激励的话, 开始用汉语, 后改用英语。在实行的过程中, 教师不断地推陈出新,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程度不断加大作业量。其结果是, 学生背单词的热情高涨, 连课间都忙于记忆, 弄得其他科目的教师提意见, 说影响了下一节课的上课。这样, 她所带的班级第一次期终考试平均分达到了69分。在这些方法的实行中, 教师首先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并想办法让其连续不断地持续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 不断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英语学习中单词的方法很多, 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单词记忆方法的积累, 并不断地教其运用, 以提高其记忆的效率。我所收集到的方法有“运用读音规则记忆法”“字母组合变化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重复记忆法”“语境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象形记忆法”“感官记忆法”“游戏记忆法”“对称图像思维记忆”等等。如果能让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好的话, 他们的单词记忆效果一定会很好。
新课程形势下语文的教法与学法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15-01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强,才能有好的教法运用与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强,方法才能优化,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除了具备这几种能力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扬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交流当做课堂教学和谐统一的溶剂,要打破教师和教材的框框,师生之间积极的双边活动,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联想,推理和发现,还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体语言传达对学生的爱,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也要运用肯定语言,肯定学生的成绩和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二、学生要有高效的学法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的自学。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方法是:
1、重在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难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只能起点拨、启发、梳理、指导的作用,一字、一词、一句、一文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反复体味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古人提倡吟咏、朗诵,目的也是在提高对语文的感受力,通过咏、诵,溶入情感,感受会较深刻。语文课因其面广,头绪多,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结合、整理、融汇,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
2、重在学生平时的有心积累,检查复习时的总结提高。
语文知识,字、词、句,有以系统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更多的却是以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语文能力也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
积累应是经过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积累,不是随意的积累。要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读写要字字留意,句句关心。经过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识地积累之,语文知识才会与日俱丰,语文能力也会逐年提高。
三、教法和学法要有机统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一般来说,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但是,教法和学法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所以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相互代替。
因为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法采取注入式;而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教法采用启发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教师的教法必须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是有机统一的,这一点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之一,我们的有效课堂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近年来,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学法、教法改革研究逐渐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教学方法理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提出教法与学法的密切配合,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更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之,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会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素英.施连芳.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育科学论坛,1995(10).
浅谈中学英语教法与学法 篇11
一、充分挖掘利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的语言材料的重要源泉之一, 我不仅利用它获取重点词汇短语与句型, 还要挖掘它。做法为:首先把它作为课前朗读材料。每节课前出声朗读五分钟, 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自选, 或者朗读课外美文, 基础差的同学建议朗读教材, 用以获得良好的语感。其次, 把教材中的材料作为话题处理。涉及某一话题时, 让学生假设写此话题的作文, 可以从中选取素材, 找可用句型和词汇。这样可以加深印象, 也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1) 英语教师本人应该加强各方面教育理论的学习, 特别是学习有关英语教与学的心理知识, 研读《中小学英语教学》等报刊, 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2) 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基础上, 英语教师应积极参加再教育学习, 接受再培训,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进行知识更新, 甚至是教育理念的更新, 不能再只是传授知识, 而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 (3) 教师可以到校外观摩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亲身体验、灵活使用教学资源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技能。 (4) 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多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经常进行听课、讲课、评课工作, 与同事们进行交流, 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三、教师进行教法研究, 更要进行学法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 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 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 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1) 努力创设听的语言环境。在我国, 汉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 英语是一门外语, 我国没有讲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 困难重重, 障碍多多。因此, 教师就要采取措施减少障碍, 课堂上尽量少讲、不讲汉语, 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环境, 努力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课外,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每天收听英文广播, 收看英语电视教学, 坚持听录音磁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 只有定期地用英语不断地刺激学习者的听觉, 才能使学习者形成稳定的语感。
(2) 强化说的训练功能。为了使学生达到准确、规范、自如、流利的口语表达, 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不同心态, 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堂上积极大胆开口说, 听懂是不够的, 看懂是骗人的, 只有脱口而出才是真功夫。因此,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每天坚持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和志趣相投的同学、朋友组成英语学习兴趣小组, 互相督促, 互相支持, 养成多讲多练的好习惯。
(3) 培养读的准确能力。读的准确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所掌握的词汇量和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传授给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 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 提高对词汇量和短语的辨别、识记和应用能力。同时, 给学生介绍一些英美文化知识, 从而克服、解决词汇量不足, 背景知识不明等阅读障碍。实践证明, 精读课对全方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极为重要, 每位教师和同学都要重视精读课。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每天读透一篇阅读理解, 读透就是不放过一个单词和句子;每周熟背一篇作文或完型填空;每天朗读30分钟。这是培养读的准确能力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4) 培养写作能力。写是语言的发展, 是对听、说、读的巩固和提高。写作在开始时, 往往是苦事, 不坚持就会放弃, 因而需要毅力。写作应辅以大量阅读, 写作中出现的错误, 能通过阅读自我纠正。因此, 对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法, 严格加强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每讲一篇文章都要对写作知识、写作技能、写作技巧、文章结构等进行训练, 介绍文章开头、表述、结尾及起、承、转、合的表达方法, 增强和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感性认识;坚持范文引路、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要求学生多练多写, 可以采用交笔友的方法, 努力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5) 学会译的准确无误。译是语言的再创造, 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化, 发生在听、说、读、写各环节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译, 既是学习英语的基本要求, 也是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因此, 我们应该熟练掌握英语与汉语的使用习惯差别及变化规律, 这是做好译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四、培养学生表演技能
表演是指利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进行动作模拟、情景演绎。教师在表演过程中, 可以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讲授课文之前, 教师应通过适当的表演让学生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在对学生训练的过程中, 这样的表演课对学生的触动较大, 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英语演讲能力, 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五、传统做法结合自创
(1) 教师在教学中研究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方法时, 同时要研究与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而且必须严谨、科学、认真、细致, 然后才能展开教学。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改进, 好的学习方法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提高,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2) 教师的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以及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备课、上课到作业布置、测试, 都要尽量处理好教学内容, 使学生容易接受, 优化知识。 (3) 教师进行教法学法研究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水平, 更要让学生在获得学法的过程中, 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4) 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效果, 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积累经验, 促进更深入的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
【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的教法与学法10-14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法05-22
初中语文教学教法新探09-07
初中历史教法学法09-01
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06-02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05-31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与建议,初中语文学习方法07-01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10-07
初中语文教学与绘画08-19
与初中语文课文相关的对联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