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的课堂教法

2024-05-22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法(共10篇)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法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 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综合性学习环节已经逐步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 但在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中, 这个亮点似乎并没有真正发出它本应有的光芒, 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现今一些教师因考虑到课本内容要完成, 唯恐时间不够, 总喜欢把综合性学习变成一堂简单的作文课, 或是一次课外的作文练习, 降低了综合性学习的功能性, 没有真正把综合性学习的作用体现出来;也有一些教师没有把握去驾驭一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所以不喜欢上这样的课;此外, 学生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综合性学习课大多需要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 动手操作或是共同协作完成, 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许多学生便对此心生排斥, 敷衍了事。

其实, 上好一堂综合性学习课就像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次催化反应, 它可以很好地、高效地把学生的知识进行一次整合, 达成一次升华。我们应如何去掌握好这每一次的催化反应呢?

首先要做的, 自然是弄清楚这一“催化反应“的特点和功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 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强调其教学应贴近现实生活;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可以说它是师与生的一种交流学习;是生与生的一次合作互助;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它引导学生们将目光投到课堂之外, 到自然中, 到社会中去发现语文, 让学生紧绷的大脑得以放松,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绝好机会。

其次,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也值得探讨。下面我就以七年级下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为例, 浅谈综合性学习的一些教学方法。七年级下册有六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成长的烦恼》、《黄河, 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这六个单元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感悟成长类、体验自然类、国学文化类、科技探索类。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学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1、感悟成长类。

这应该是学生最敏感的一类话题了。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见到“成长的烦恼”, 犹如见到一位老朋友, 有着一肚子的苦水准备倒出来。但强烈的自尊又让他们羞于在同学面前开口谈这些话题。针对这种情况, 我觉得教师安排学习时尽量要实行保密原则, 让他们谈心声、吐不快。如采取个别谈话法、日记抒写法, 让他们把“成长的烦恼”说出来。收集学生写的“烦恼日志”进行一一查看, 认真给他们批阅, 找学生个别谈话, 作一次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然后在课堂上将一些典型的烦恼列举出来, 让学生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替这些烦恼的同学分忧解愁。在此之后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烦恼, 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这样既可达到教学目标, 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绪疏导, 体现了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养成良好个性”的德育功能。

2、体验自然类。

我觉得这是比较难的一类专题, 教育部门不断重审关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要让学生去感受自然, 真做起来谈何容易!因此教师在此类型的综合性学习中要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好的自然。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 母亲河》,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提前去收集关于黄河的资料, 然后在多媒体教室展示黄河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黄河雄伟的气魄, 之后将资料汇总编成一期手抄报, 在全班进行展示。此外, 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将春游踏青、野炊露营、游览胜迹当成一次亲子交流。这样既可给孩子释缓压力, 亦可以让孩子在美好自然的熏陶中逐渐拥有健全的人格。

3、国学文化类。

此类型的综合性学习形式就比较多样化了, 手抄报、墙报、演讲会、知识竞赛等都会是很好的方法。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名著典故、名家逸事、奇趣妙闻……无不展现着中华文化历史的魅力, 让学生在收集资料、举办活动的同时感受其中的乐趣, 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寓教于乐”。

4、科技探索类。

此类综合性学习涉及内容非常广泛, 学生得通过各类报刊杂志、新闻专题、纪录片去网罗知识。建议学生多看CCTV-9纪录片、CCTV-10科教频道, 在这两个频道里有着大量的科技探索知识, 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最佳平台。在观看过至少一周的频道节目后, 教师带领学生来个科技纵横谈亦未尝不可。

此外, 让学生们所作出的“成果”拥有一个展示平台, 如班级专属墙位、班级微博、班级空间、班级综合性学习刊物、相册, 等等。成就感与喜悦感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

最后, 每次综合性学习后让学生作个总结:将活动中最难忘的环节、遇到的困难、活动的收获、感想等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这些都可作为教学反馈, 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亮点, 只有师生配合好才能成功。在这样的学习中,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至关重要, 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不仅是学生拓展知识的好机会, 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再次学习的好机会。相信有了教师的足够重视和学生的足够兴趣,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就真正可以做到教学相长了。

初中语文教法 篇2

【关键词】“精讲” “巧练”

精讲巧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精讲"侧重于语言的要求;"巧练"侧重于对教师作业布置的要求。上课,只有将两者处理恰当,才能使课堂教学气氛积极活跃,师生配合默契,教与学轻松自然,从而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精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少讲,即讲的量的控制。"少"就必须 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内容来讲。别林斯基说:"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老师已经讲过类似的东西,概括了曾经感受和意识到的某些普遍现象和规律;"陌生"是因为具有个性特征从来没有过的新的对象,新的生命。因此讲解的过程中注重以点带面,以一当十。如课文的复习,遍程序,即老师精讲。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程序,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①。比如鲁迅小说《故乡》的板书可设计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中有九个字;复习《梁生宝买稻种》一课时,我将课文内容概括为"以苦为乐",板书只有四个字。

二是对讲的质的要求,即讲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析透疑点,把握关键点。我国北朝乐府民歌、叙事诗《木兰诗》中,重点是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英雄形象,而要讲清这一点,首先,就应突破难点,即讲清当时她所处的特定时代条件:战争。因战争而有"可汗大点兵",因"大点兵"而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总的形象需要"从军"。木兰所处的具体情况又怎样呢?"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才使她"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的"替爷从征"的形象得以讲明。木兰从军之后,面临的是彪悍勇武的男儿队伍,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严酷环境,这不得不使她"女扮男装"。因此,如果不讲清文中的背景环境,同学也很难理解木兰这个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形象。

三是指讲得精彩。教师叙事说理,条理清楚,具有逻辑性;描人状物,有声有色,具有形象性;情真辞切,真挚动人,具有感情性。如字、词、句、语、修、逻等的教学。这就要求执教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这些零碎的知识尽量地与语境结合,把重点放在特殊意、易混、易错、感情色彩、隐含信息等方面理解,切忌孤立地、纯知识、记忆性地考查,下面仅就《七根火柴》一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形象性、情真辞切、真挚动人、具有感情性教学谈谈笔者的做法。文中有这样一些描写无名战士的词语。

①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

②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③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

这些词语看似平凡,但我们不能从字里行间单独去考查,教学中一定要挖掘内在的含义。

我来看,老师可以模拟无名战士的声音或让学生表演来讲解。(①中"微弱、低沉"这两个词准确地说明了无名战士生命处于垂危时刻,给人的是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句中一个"挤"字则可看出无名战士的艰难吃力,难怪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这些简短的词句都表明了无名战士对革命事业的耿耿忠心。③句中把枯燥平淡的数字"一、二、三、四"在其具体的词境中神奇地把无名战士对火柴的珍惜之情和献出时的慎重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一方面表现了对无名战士的无比敬佩之情,一方面表现了无名战士留下的不仅仅只是七根火柴,而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简单的几个数字,可称得一字千钧。就是那数字后的省略号也留给我们无限广阔的思考天地,拨人深思,撩人联想,使我们感到字里行间无不凝结着无名战士极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单从字面、词、义、句子理解,无论如何也无法咀嚼其中的深刻含义。②)语言风趣幽默,事例新鲜,富有趣味性;语言准确,措辞精当,富有精确性;举一反三,弦外有音,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例如鲁迅在《故乡》中描写杨二嫂,说她:"两手搭在髀间,象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就先让学生拿出圆规,分开两脚,感受形体,再让同学表演,最后运用杨二嫂自己的语言便更形象的讲清了一个小市民的形象。在如《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排"出"九文大钱",教师只需要用粉笔当钱在讲桌上排出,再显露出很骄傲的神态,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出"他"是想在短衣帮面前"炫耀"自己有钱的样子。总之,讲得精彩,必然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教学艺术境界。

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我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巧练"也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少练,这是作业量的控制,将作业控制到最少程度。例如对于古文的翻译句子,只需同学能解释每句话中的关键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抓住"望(远远看见)、还(同"旋",回转、掉转)、走(跑)"来解释,从而疏通整句话的意思,而不是要分别解释每个字,也用不着在作业本上重复的翻译句子。

二是指作业的"质"的要求,即教师要善于抓典型题,讲深析透,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不是让学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比如,冰心的散文《小橘灯》课后有这样的练习:假如删去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表达效果会受到什么影响?1.她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像安慰我似的"表现出小姑娘镇定、乐观的精神,假如删去,会削弱这句话的表现力。)2.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年"字强调了小姑娘家就靠这红薯稀饭度过"年夜",面对这样贫穷的生活,她"笑着"告诉客人,表现了她勇敢、乐观的精神。假如删去这两个词语,句子就变成冰冷冷的叙述,大大削弱了这句话的表现力。②)这类似的题就应从正反两方面来回答,在以后的作业中如再出现,就能触类旁通,得以解决,而不会一筹莫展。当然,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插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①。

三是指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学大纲要求,平时让学生塌实学习,对考试胸有成竹,而不是考前让学生猜考试题,投机取巧。

"精讲"与"巧练"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两个主要方面,切不可分割开来。高明的教师要么先讲后练,要么先练后讲,要么在讲中让学生练习,要么在练习中适当的讲(指点迷津,善于点拨)。总之,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恰当处理,使"精讲"与"巧练"达到水乳交融、天衣无缝的美学境界,这才是"精讲巧练"的实质。

参考文献

〔1〕安庆怀宁:《浅谈初三语文复习课的设计、组织、方法》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3

现代初中生, 充满满活活力力, , 涉涉猎猎面面广广, , 思思想活跃, 有着自己独特特的的思思考考, , 对对母母语语的的感感觉各有不同。因此, , 对对初初中中生生语语文文兴兴趣趣的的激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 , 它它需需要要通通过过多多种种形形式式的教学方法。

一、母语激趣法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因为他们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 不需要像教小学生一样, 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 而高考中的辨别错字题, 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

因此, 在日常的教学中, 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笔者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 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 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 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 但是, 由于坚持不懈, 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 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 因此, 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的降低, 每次测验, 笔者所在班的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 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 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 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 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 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 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 利用母语激趣, 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 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 并更有兴趣地去学习和运用它。

二、魅力激趣法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继续学习, 更新观念, 丰富知识, 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 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 (她) 所教的那门课, 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 如果不是精神愉快, 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 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 效果绝不会好。”确实这样,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 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 因为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 久而久之,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 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三、情景熏陶法

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 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 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 加以梳理设计, 使之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 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 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四、设疑刺激法

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 采用技术加工, 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 可设计谜面为“丘”, 猜课文一句 (调头格, 谜底:山岳潜形) 。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 可设置谜面:“蜜蜂”, 打曲中句子 (亥豕格, 谜底:峰峦如聚) 。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 妙趣横生,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 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五、双关类比法

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 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 创造性地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 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 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 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 开拓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 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 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 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 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 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擦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 而且重要的是艺术地启发了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六、角色意境法

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 创设意境, 模拟情景, 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 身临其境, 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刘胡兰慷慨就义》, 可分角色对白, 通过对刘胡兰、阎军的对话, 从中感染学生, 加深对刘胡兰“慷慨就义”的体会, 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经受一次洗礼。再如教《白毛女》时, 采用演唱的手段, 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七、行为激励法

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 以小活动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 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让学生回忆、采访等, 体会课文, 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使学生深层次地体会课文语言的寓意。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4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也广,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对母语的感觉各有不同。因此,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1.母语激趣法: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因为他们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不需要像教小学生一样,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而中考中的辨别错字题,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笔者都会利用早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因此,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的降低,每次测验,笔者班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利用母语激趣,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并更有兴趣去学习和运用它。

2.魅力激趣法: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决不会好。”确实这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那么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既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3.情景熏陶法: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加以梳理设计,使之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4.设疑刺激法:即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技术加工,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可设计谜面为“丘”,猜课文一句(调头格,谜底:山岳潜形)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可设置谜面:“蜜蜂”,打曲中句子(亥豕格,谜底:峰峦如聚)。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妙趣横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5.双关类比法: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创造性的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間,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檫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而且重要的是艺术的启发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6.角色意境法: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创设意境,模拟情景,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白毛女》时,采用演唱的手段,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7.行为激励法: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以小活动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使学生回忆、采访等,体会课文,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

总之,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不论采用什么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教出味来,必须水乳交融,不可做作附会,必须坚持不断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去总结、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安彩虹.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体会[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2]王应利.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教育[J]. 学周刊,2012,(20).

初中语文教法改革摭谈 篇5

第一, 应将课堂教学方式彻底改进。即改变那种松散的、随意的、沉闷的课堂教学, 变传统的教师信马由缰的讲, 学生漫不经心的听, 课堂无节奏, 时间利用率低, 教学效果差的情况, 为课堂紧凑、严谨、活泼, 把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听说读写完全限控在一定的时间内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这样, 学生带着时间观念, 投入快, 注意力集中, 收效自然就显著。

魏书生老师上课, 每课之初必与学生讨论本课的大目标和大目标下的各个小目标, 并予板书, 然后师生共同学习讨论, 进行各个击破, 逐一加以落实。这就告诉我们, 课堂导学目标一定要明确, 要善于引导学生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若再配以时间控制, 效果会更好些。如“三分钟认解生字词”“五分钟朗读此段成诵”等, 学生有驱动力, 有时间限制, 必然全身心地投入。这样, 知识在快节奏、高效率中得到充分的落实。

如果把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竞争力引进课堂, 限定时间完成“目标、任务”的压力变成动力, 教师可根据需要采取小组赛、男女赛、同桌赛等各种形式, 实行奖勤罚懒。速度慢者扣分, 准确率高者加分的办法。这样, 既检查了目标完成情况,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好的教学形式, 必须要有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匹配, 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为此,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起“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能动地接受并落实所学的知识, 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力和动手做的实践能力。

一般教师一上课在导入课文后会先来一番作家、作品介绍, 而后让学生接触课文, 这样, 学生接受了教师的众多的“信息”后, 就会削弱部分学生用心去感受课文的兴趣。如果变教师先入为主为学生“课前预习”或先读为主, 待学生“整体感知”而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具体的问题, 让学生谈具体感受, 效果则迥然不同。如学生读了《济南的冬天》后说:“修辞很美, 写得生动形象了!”读了《背影》说:“父子之情演绎得太感人了!”读了《变色龙》说:“语言很幽默, 情节很巧妙!”由于学生被课文抓住了, 都主动、自觉地同教师去进行心灵交流, 去体会, 去分析, 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学, 而是出自内心地感受。如将这种把直觉感受文章的权力还给学生的教法长久坚持下去, 还能激发学生对教材主动钻研的热情, 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二, 应将理性分析机会还给学生。把理性分析文章的机会留给学生,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授课, 总是教师讲, 学生听和记, 唯师为道。学生很少有机会独立思考, 独立分析, 独立探究。而魏书生老师都注意给学生作示范, 培养学生独立授课的本领, “怎么讲, 全由他说了算”, 正因为如此, 就连班上学习最不好的学生, 都能讲出令同学们赞扬的成功课。魏老师说:“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给这些同学一个持久的挖掘潜能的机会。”给学生努力创造做小老师的机会, 要让他们像教师一样板书、提问、分析、总结。这种生生互动的学习方法, 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解放自己”的尊重群众创造精神的伟大思想。这样的活动, 要在记叙、说明、议论三大文体的文章中, 充分得到实践锻炼, 大大培养了学生讲授的能力。

第三, 应将切磋自学法有机地凸显。何为“切磋自学法”?简言之, 就是把学生按一定特质分成几组, 几个人同时学一文, 一组一个整体, 以组为单位自学, 由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差的, 互帮互学, 切磋求知。它要求学会课文中所包含的各个知识点, 而后, 两组对垒, 互相质疑, 互查互补, 事后及时评优表彰。

如果是学起来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类教学, 可以将全班划为一个整体, 共同去学一个专题 (或课文) , 在限定好时间内, 按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进行自我学习。限时一到, 进行竞赛式的知识抢答。这样, 课文的知识点在学生的竞赛活动中得到了落实, 也可以使比较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

第四, 应将活而趣的作业精心设计。学法要活, 教法要活, 那么巩固知识也要活而有趣。语文是一门主课, 虽不像数理化留大量习题, 但少量作业还是必要的。初中语文的作业要体现知识的迁移性, 能力的发挥性。比如让学生回家给家长讲故事性强的课文, 用读书笔记的方式代替对课文语段的重复分析, 写出自己对课文某一点或立意或选材的体会和感想, 要有真情实感, 长短皆可。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训练了写作。比如在学散文《春》后, 画一幅“春景图”;学《变色龙》后, 画一幅“奥楚蔑洛夫小丑图”。可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人迹罕至”“人声鼎沸”两个词语编一口头短剧。学生只需一两分钟就可以编出。有两个学生是这样编的:“甲:你说世界上最僻静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乙:人迹罕至。甲:那世界上最热闹的地方呢?乙:当然是人声鼎沸了!”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6

一、激兴导入, 创设情景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 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 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为此, 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 一门适合舞台演出的艺术, 与此同时, 教师也就成了学生们节目的主持人, 自然学生也就成了自己真实的观众。

创设意境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灵丹妙药。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意境中才能挖掘出潜在的情感,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芦花荡》的导语:“同学们, 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 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 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 但他却能神出鬼没, 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 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资供应, 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他能够手无寸铁, 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 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这样的导入, 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好奇的意境, 他们自然的对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争先恐后的去了解。

二、提高自身学时魅力, 激起学生兴趣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继续学习, 更新观念, 丰富知识, 提高自身素养”。教师往往只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却往往忽视了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中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他 (她) 所教的课程, 学习时会特别积极认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 如果不是精神愉快, 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 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 效果绝不会好。”事实也是如此,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句幽默的言语以及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形成审美观念的中学生, 潜移默化地对其产生影响, 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崇拜感, 老师就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久而久之, 学生便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文化内涵, 才能具有一种人格魅力, 才能直接或间接地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三、师生共同提问, 共同解答来完成课堂教学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 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 从而掌握知识。换而言之, 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 也就是授之于“渔”, 而不是给予“鱼”。例如, 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 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柳谐音是“留”, 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 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 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 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 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 不只是一种心绪, 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 轻风徐来, 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 那娉娉袅袅的样子, 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 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 人何以堪?这里, 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 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 试想, 新婚而别, 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四、设疑、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 以小活动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 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使学生回忆、采访等, 体会课文, 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又如教《向沙漠进军》这一课时, 我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 即以此作为出发点, 印发关于绿化沙漠开发沙漠的通讯报道作为参考, 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 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 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 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 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 所以很合学生的口味, 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再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中, 我为学生补充二十四节气歌, 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农谚。在学习《奇妙的克隆》一课时, 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报纸上好的文章, 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克隆的知识, 在课堂上开展了“我看克隆人”的讨论, 学生准备充分, 发言精彩, 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 篇7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 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 不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 用得好是好方法, 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 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 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 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 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一般能力强, 才能有好的教法。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 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强, 方法才能优化, 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二、学生要有高效的学法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 语文课最有可能, 也最需要学生学习的是自主性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来指导学生。这些方法是:

1. 重在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 学生难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只能起点拨、启发、梳理、指导的作用, 一字、一词、一句、一文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反复体味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古人提倡吟咏、朗诵, 目的也是在提高对语文的感受力, 通过咏、诵, 溶入情感, 感受会较深刻。语文课因其面广, 头绪多, 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结合、整理、融汇, 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

2. 重在学生平时的有心积累, 检查复习时的总结提高。

语文知识, 字、词、句, 有以系统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 而更多的却是以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语文能力也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积累应是经过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积累, 不是随意的积累。要在思考中阅读, 在阅读中思考, 在思考中写作, 在写作中思考。读写要字字留意, 句句关心。经过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识地积累之, 语文知识才会与日俱丰, 语文能力也会逐年提高。

3. 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 关心社会、关心世事。

有生活乃有语文, 语文是为服务生活、服务社会而存在的。离开生活、离开社会, 不能学到活的、有用的语文。

4. 培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 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 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 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 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 基础打不好, 煮夹生饭, 到头来还要重煮, 还要从头学起。

三、教法和学法要有机统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一般来说, 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 学法里体现着教法, 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但是, 教法和学法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 所以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不可相互代替。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是有机统一的, 这一点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之一, 我们的有效课堂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近年来, 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 学法、教法改革研究逐渐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 教学方法理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因此, 提出教法与学法的密切配合, 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 更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这种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之, 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会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 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 教法与学法的探究已成为教育科研的重要议题, 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被视为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 现对此谈几点浅见。

语文课堂训练式教法初探 篇8

一、训练式教法实践

1.课前预习训练

课前预习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是课堂训练的基础环节。从时间角度考虑, 课前预习训练分为课前准备预习训练和课堂检测预习训练。课前准备预习训练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作业, 在这个环节中, 对于学生预习的情况, 我们通常是通过4~5人的小组之间互查互纠的形式来完成, 并建立起小组自我评价制度。在课前准备预习训练过程中, 小组长充当了小教师的角色, 有责任对其他学生进行作业完成情况评定。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检测预习训练再一次检验学习自学情况。在课堂教学开始之际安插检测预习环节, 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被动的现象。通过检测训练, 教师可以当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以恰当的评定, 这种评定可以有表扬, 也可以有批评, 依靠学生群体动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坚持下去学生就会觉得课前预习训练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自然就会对预习产生兴趣。课前预习训练的方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口头预习, 也可以是书面预习, 可以是集体预习, 也可以是个别预习, 还可以开展专项预习课。

2.激趣设疑训练

激趣设疑训练应该是课堂学习兴趣的导入, 课堂学习情感的导入, 课堂学习内容的导入, 课堂学习方法的导入, 课堂学习能力的导入。此项训练是课堂学习的重要阶段, 学生能不能迅速进入课堂教学, 能不能掌握学习方法, 有没有具备学习能力与此项训练直接相关。此项训练环节的要求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提出要求、布置任务;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课堂师生互动质疑。如《假如没有灰尘》一课的激趣设疑训练步骤可设计为:同学们知道灰尘的危害吗? (学生积极发言) ;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 (学生思考) ;灰尘有哪些作用和特点? (学生讨论) ;设置悬念, 假如没有灰尘, 那会怎样? (师生互动) 。值得强调的是课堂激趣设疑训练的步骤操作是灵活多变的。根据文体的特点, 文本的难易, 教师个人在课堂教学中的操作习惯以及学生课前预习训练的掌握情况, 课堂激趣设疑训练的操作步骤可作相应的变化。这一环节的训练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便于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境, 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3.整体感知训练

这是在激趣设疑训练之后迅速进入课文的重要一环。激趣设疑训练是“水”, 而整体感知训练是“渠”, 水到渠成, 势在必行!这一环节最能体现大语文观这一思想, 对于一篇文章, 不能断章取义, 不能讲得支离破碎, 而要先从整体上去把握, 整体上去感知, 从文章大局出发“观其大略”, 之后方能游刃于各个细小环节, 各处细枝末节, 以致达到对该篇文章的整体把握。

4.探讨研究训练

在整体感知训练结束之后, 学生对一篇课文已有了大致的理解和掌握, 这时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课文中疑难问题。这种训练,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让学生真正地吃透课文;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 这一项训练显得格外重要, 它在整个课堂中应体现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

5.延伸拓展训练

延伸拓展训练环节是整个课堂训练环节的升华, 是由知识向能力迁移, 由书本向课外延伸的训练环节。它的出现, 如同一出戏剧的高潮, 一堂语文课的最佳效果就需要通过延伸拓展训练来体现。延伸拓展训练的题材应来自课外刊物, 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书本上学不到的文章, 由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相对应的拓展训练题应是精心设计的具有一定思维训练的题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拓展阅读的思维更开阔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阅读, 这种拓展阅读方式, 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上网阅读素材的选择, 阅读题型的设计, 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无形中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需要教师不断地磨练自己, 给自己充电。

6.课堂巩固训练

课堂巩固训练是对上述训练环节的检测。通过巩固训练题的检测, 我们可以把握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情况, 学生在上述环节中有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 有没有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等。课外巩固训练的内容可以是用所学方法去剖析课文中的其他段落, 可以用所学方法去感知其他相关课文, 还可以把学生以前所学内容归类成题进行检测。只有通过巩固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训练式教法经验及教训

1.改变备课方式

“以训练为主的教学”迫使教师改变备课的思路与方式。这种备课方式的转变, 必然带来教学观念的转变:由讲为主到练为主的转变, 由师为主到生为主的转变, 由传授知识为主到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

2.体现“三为主”

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思路。以训练为主的教学要达到“训练”的目的, “练”的主人当然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练”为“主”, 课堂活动的主体自然是学生。

3.调动积极性

有效地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语文教学虽然也强调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受教学方式的制约, 着眼点往往有意无意地放在了部分优生身上, 更多的学生只是当陪坐、陪听、陪练,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 “以训练为主的教学”要求至少把课堂上二分之一的时间交给学生支配, 这就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每个学生都有“接受训练”的机会和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4.体现学科特点

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的学科特点。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要熟练使用, 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 而技能非训练不能掌握。所以以练为主, 开展扎实、有效的训练活动, 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形成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5.融洽师生关系

民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以训练为主的教学”使教师的“一言堂”地位和“权威”形象受到了削弱, 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增强了学生主人公意识。在训练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 优生与差生之间, 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在民主的气氛下, 以平等的身份交流思想, 发表意见, 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融洽了师生感情, 和谐了人际关系, 而且促进了学生开拓、创新、求异等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

6.促进教师提高

“以训练为主的教学”, 迫使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 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 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确实做到了技高一筹、居高临下, 方能指导有方、指挥有度, 使学生学有方向、练有套路。这一模式克服了某些教师的惰性, 促进了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9

一、激兴导入,创设情景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一门适合舞台演出的艺术,与此同时,教师也就成了学生们节目的主持人,自然学生也就成了自己真实的观众。

创设意境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灵丹妙药。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意境中才能挖掘出潜在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芦花荡》的导语:“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但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资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这样的导入,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好奇的意境,他们自然的对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争先恐后的去了解。

二、提高自身学时魅力,激起学生兴趣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往往只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却往往忽视了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中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课程,学习时会特别积极认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绝不会好。”事实也是如此,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句幽默的言语以及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形成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其产生影响,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崇拜感,老师就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文化内涵,才能具有一种人格魅力,才能直接或间接地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三、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解答来完成课堂教学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换而言之,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于“渔”,而不是给予“鱼”。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四、设疑、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以小活动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使学生回忆、采访等,体会课文,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又如教《向沙漠进军》这一课时,我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即以此作为出发点,印发关于绿化沙漠开发沙漠的通讯报道作为参考,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所以很合学生的口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再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中,我为学生补充二十四节气歌,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农谚。在学习《奇妙的克隆》一课时,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报纸上好的文章,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克隆的知识,在课堂上开展了“我看克隆人”的讨论,学生准备充分,发言精彩,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如果老采用一种教法,无论这种教法多么科学,多么地有趣味,也会使学生产生单调、枯躁的感觉,教学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善教者总是因文制宜,博取众长,杂取百家,为我所用。

语文课堂高效教法新探 篇10

一、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 语文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语文创新教育要重在发掘学生语文潜能, 培养民族语文的素养,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价值。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将课堂还给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由传统教学中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激励者, 在教学中, 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 最终达到教学互长的目的。

(二) 树立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新观念。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 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语言交际”并列起来, 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 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 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这是以问题为中心,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综合学习内容和综合性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因此, 语文教师要牢牢地树立这一新观念, 并付诸教学全过程。

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 注意实效, 讲疑解难。

只重形式不重实效的教学, 学生的负担必然不能减轻。如果处处从实效出发, 学生不懂的就讲解, 学生半懂不懂的就略讲, 学生已经懂的就不去讲解, 不搞花架子, 不搞死模式。针对学生的需要讲疑解难, 就可以免除不少无用功, 使学生的负担有所减轻。

(二) 提高学生兴趣, 采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 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而不是一种负担。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精备课、巧安排, 课堂形式多样化, 或讨论、表演、或讲演……教师的语言尽量做到风趣幽默, 让课堂充满笑声和掌声, 让学生在欢乐榆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三) 讲求艺术, 巧妙施教。

科学施教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而直线前进, 艺术施教则可以出神入化取得神奇的效果。讲求教学艺术的优秀教师讲课时学生没有紧张气氛, 教师没有空洞的词句, 没有生硬的举动, 总是从容不迫, 妙趣横生,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学握了知识, 这才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三、建立语文教学的新格局

创新教育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建立一种多元化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由单纯的学科性学习变为语文教学的社会性、活动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统一。操作程序为学生自读课文, 查阅资料或社会调查, 拓宽语文领域的范围, 或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部分问题, 又提出新问题———深入探索———总结评价———展示成果, 延伸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 即社会专访、查阅资料、课堂讨论、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现场采访等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四、开展语文课外阅读,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一) 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 (读后感) 。

学生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 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地品味、体会, 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感动, 受到教育, 产生一种想说、想写的冲动和欲望, 从而联系自己生活、学习实际, 在思想上、认识上产生共鸣, 有感而发。例如, 有位学生在读了《勇敢者的宣言》后在读书笔记中写道:这篇文章中的“试试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它教育我要不断地去尝试……这位学生就是抓住“试试看”三个字写自已深刻感受的地方。

(二) 每周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

交流课上, 一方面交流读书摘记, 相互传阅, 相互学习, 督促笔记做得差的同学做好, 另一方面是交流读后的感受。谈感受的学生主要抓住四个字:读、讲、教、答。

1. 所谓读。

所做的读书摘记中, 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哪段、哪句?把它给大家读一遍。要求朗读流利、语速适当, 声音清晰洪亮, 更要求声情并茂。因为是自已很喜欢的, 就应该渎出自己最高水平。

2. 所谓讲。

讲作者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以及自己的体会。

3. 所谓教。

就是通过台上学生讲, 使台下学生明白如何讲体会, 加深理解。

4. 所谓答。

台上学生要求台下学生回答自已所提出的有关问题, 同时台下学生除认真听外, 还有以下主要任务:猜测、写字、解词辨别、提问、抄录等作业。

(1) 猜测:台上学生指出了自己所读篇章的题目后, 猜测要写什么, 怎么写等。如有位学生在交流《做真正的水手》后的读后感时, 有位学生猜说:可能引用了《水手》这首歌的名词, 并说出了个“为什么”:文中引用歌词是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 台上学生点头称是。

(2) 写字:写文章中的一些生字, 找一些易写错的字, 台上学生抽台下学生书写。

(3) 辨别:辨识台上学生在“读”“讲”“教”“答”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指出。

(4) 提问:台下学生就自己对文段读后交流不理解的地方向台上学生提问。

(5) 抄录:台上学生所交流的文段。

语文教学要注重创新, 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适应学生走出社会的需要,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高效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 更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学”。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语文教学观念, 注意实效, 讲疑解难, 提高学生兴趣。讲求艺术, 从而建立建立语文教学的新格局, 取得真正成效。

上一篇:预警处理下一篇:雨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