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2024-07-02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共6篇)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篇1

崔允漷教授说:“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的学习。”[1]课堂由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是时代的潮流和教育改革趋势, 把“重教”的“讲堂”转变为“重学”的“学堂”是当前课堂变革的核心。2012年初始, 温州龙湾区启动“学本课堂”变革实验。“学本课堂”是相对于“教本课堂”而言, 是“学生本体, 学习本位, 学教合一”的课堂, 它围绕“学”展开, 包括课堂启动→课堂学习→课堂指导→课堂反馈等四大环节, 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效益、效果, 力求做到“还教于学、多学精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为中心, 教为学服务”。本文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 对“学本课堂”做一阐述。

根据初中生的学情、语文学科的特性和汉语母语学习的规律, 笔者认为“预学”“合作”“思维”“言语”“反馈”和“审美”是初中语文学本课堂的六大关键因素。

一、保证预学的基础作用

预学有别于“事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的预习, 更有别于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的“练习”;它是学生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目标、任务明确的自主性前置学习, 有效预学是学本课堂的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自主预学, 教师须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先行学习的支架———“预学单”。

预学单一般包括预学提示、预学问题、我的收获、我的疑惑等内容。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核心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学生学习起点、认知规律及学习难点, 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 设计预学提示, 帮助学生明晰学什么、怎么学。精心设计预学问题是重中之重。遵循“低入、多做、深思、高出”总要求, 体现“知识问题化, 问题探究化, 探究层次化”的要求。[2]

学生凭借预学单掌握了预学方法, 养成了预学习惯后, 教师就不必再每篇课文都设计预学单, 而可以逐步指导学生“裸预学”:尝试解决文本写了什么 (文本的内容或主旨、情感与情趣等) ;深究课文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行文风格、结构与方法、语段类型、语句与特色、语词特点与修辞等等) 。逐步培养语文意识和言语意识, 激活原有经验 (知识、生活、思维) , 提出自己的疑惑。

二、落实合作的关键要素

学本课堂中学生经历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和全班展示交流等学习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的关键环节, 是学本课堂最有效的“组织学习”方式。

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学生围绕预学单交流预学的收获、困惑, 启动课堂学习, 快速且有兴致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合作学习的内容是个人预学中难以解决的有关文本内容主旨、语言运用和写作方法方面的问题, 也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盲点问题, 特别是“学生能感觉到但表达不出来, 或学生一望而知, 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学生先小组交流预学单问题, 合作探讨疑惑, 再讨论课堂生成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碰撞、推进学生思维发展、直达文本内核和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在合作中, 时时在意“语言的存在”, 体现“语言的自觉”。[3]

尽心组织合作学习的活动。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进行分组, 组建好合作小组;明确组员分工, 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和管理小组的意识;强化落实倾听细则、组内交流细则、组间展示汇报细则, 掌握小组合作的要素与流程, 建构小组文化;制订小组短期和长期目标, 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合作问题和环节不宜过多, 一般围绕两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组织两三次深度合作。

充分发挥小组讨论作用。人人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学习讨论是有效合作学习的标志。学生预学充分, 是讨论高效的前提;教师对预学情况全面了解和有效组织, 是讨论高效的保障;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是高效讨论的关键;小组长的高效管理, 是讨论高效的保证;及时科学的评价能促进讨论高效的持续发展;多样化的讨论方式, 能更好地刺激讨论高效。[5]“观点交流—观点改进—观点总结”是讨论的三部曲。

发挥教师促进学习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上适当适时引导, 教给学生阅读的理念、阅读的方法;在“学生不喜欢的地方、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点拨[6], 使学生读懂、读好, 领略文章之美之味之韵;学生提出有价值、有创造性的问题时, 教师要适时适度介入, 或变换角度发问、临场指导, 或分解问题、铺设台阶, 以较高的思维水平引领课堂, 进入更深层次的探讨。

三、强化思维的核心功能

促进学生有意义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是学本课堂的核心功能。

要把学习权即学习的时间权、思考权、对话权、自主评价权还给学生, 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 解放学生的智力, 解放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让学生自主阅读, 自由表达, 合作交流, 自由与文本、作者、他人及自我对话, 提高提问与应答的能力、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发现与反思的能力, 变“学会”为“会学”。

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学本课堂中心环节是“学的活动”, 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学的活动”的组织;教学流程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始终关注学生学的内容、学的状态、学的过程、学的方式以及学的成效。王荣生先生认为“学的活动”充分展开有三要素:“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经验要有较充分的表达和交流;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学习经验。一堂课的学习环节, 以2—3个为宜 (即每个环节15—20分钟) 。[7]课上得简简单单、实实在在, 工夫下在学生潜心琢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 下在朗读、质疑、体验、品味、感悟、交流、展示上。

努力构建思辨课堂。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慧眼敏锐地发现文本中“似是而非”的模糊处、“计白当黑”的空白处、“以一当十”的凝练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戛然而止”的结尾处[8],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 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变成质疑、置疑的人, 就能提出不同的看法, 提出不同的问题, 以问题作为纽带, 组织学习, 极大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9]

发挥语言文字的独有优势。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特点和演变历史, 启发感觉、激活思维、燃烧情感。如借助“拆字法”, 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借助据形索义、因文断义、因声求义、察今推古等方式, 还原思维过程, 培养理解力和创造力。

四、紧扣语文的根本目标

王尚文先生认为:“在基础教育中, 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10]紧扣语言文字运用,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 也是初中语文学本课堂的逻辑起点、学科基点和根本目标。

学习方法上, 强调要以“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突出整体感悟, 多运用诵读感悟、语句品析、体式把握、篇章探究、留白质疑、视角分析、意象推敲、切己体察等语文学习方法。针对不同内容, 宜用不同的方式学习, 如寻找文字推敲处、学生浅读处, 学会咬文嚼字;寻找文本主旨处、矛盾处、空白处, 选取学生疑难处, 用“追问”来引导研读;寻找文本精妙处、学生误读处, 运用比较法品读。[11]直入文本、独见性灵的批注是古代名家学习的宝贵经验, 课堂上, 师生共同交流在预学中完成的个性化的批注, 不仅能共同体会“那微妙的咀嚼味儿” (朱自清语) , 还能共享“碰撞的火花”、“发现的惊喜”。在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高密度、大容量的言语实践中敏于文字、发现问题、构建意义。

五、构建反馈的保障机制

语文教考分离、学用分离, 缺少有效的课堂反馈和评价机制, 无法检测教学效果, 常被人诟病。学本课堂特安排“课堂反馈”一环, 及时落实反馈保障的机制。有当堂监测, 有学生对自身学习内容、时间、程序、方法、体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情况等内容的反馈, 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生生互评。自主评价不是孤立的, 应该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借助同伴的帮助, 真实评价自己各方面收获。教师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进步和不足, 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问题, 加以引导, 使“关心学习的评价”走向“促进学习的评价”。[12]

当堂检测 (作业) 是重要的反馈手段, 宜尽量做到“超前断后”。“超前”就是在课前只布置新课预学单;“断后”就是课内当堂检测训练, 不再留课后作业。结课前, 可让学生自我出题, 也可交换命题,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 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 拟一组需要5~10分钟的自测题, 自己评分、检查学习效果, 或给小组其他成员检测。也可教师出题, 及时进行检测, 反馈学习效果, 对不能过关的学生课后及时进行指导, 为后继学习扫清障碍。除了当堂检测外, 还可以有其他的反馈方式, 如谈收获 (说) , 迁移学习方法写片段 (写) , 运用课堂学到的方法访谈、调查、开展课外阅读。可让学生整理作业, 让学生有自主管理、独立思考的时空, 养成自我纠错和及时订正的习惯。也可以安排单元整理课, 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 自我架构知识框架, 及时巩固相关知识。

六、追求美的教育境界

学本课堂追求充满人文情怀, 闪烁着智慧光芒, 荡漾着融融爱意的美的教育境界, 让学生以“有限”的课堂为发端, 发展“无限的言语能力、思维力”, 进而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学本课堂以学生为本体, 建立学生自主阅读、发现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 通过课前独学、课中互学、课后拓学, 关注个体差异, 最大可能调动学生人人参与学习, 人人主动学习, 人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实现学习的多样化, 体味到学有所得的快感, 体现对学生人格充分尊重和对学习的敬畏, 是对“美”的最好的诠释。

学本课堂以学习为本位, 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感悟语文之美:感受文字形象美, 领悟作品的情理美, 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欣赏结构的变化美……学生自我开采美的矿藏, 自觉主动运用言语创造美。[13]情感是文章的灵魂, 作品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情感的共鸣, 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荡漾情感之美。

学本课堂力争做到“学教合一”, 民主和谐是学本课堂的必然诉求。允许闻道有先后、理解有快慢, 允许说错话、做错题, 允许提出与教材、教师不同的意见, 允许“犯上”。教师成了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 学生乐意和教师、同伴互动。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 师生的思想、情感与文本不断碰撞———新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 新的学习需求不断产生, 新的学习方向不断提升, 认识活动和实践体验不断加深, 教学相长是学教合一的必然结果。学本课堂是充分尊重学习主体、生产灵性和智慧的课堂。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篇2

赤峰市宁城县忙农镇总校

张淑金

传统教育忽视了人的发展,“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需要极不适应,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挖掘人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所以,必须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为根本”即“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自律及全面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总结如下。

一、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正是这样一个学习的群体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性格的差异、学生个人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活经历的差异决定了学生个体在价值取向、各项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在对于文本的情感体验肯定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要珍视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学生能够拥有这个群体中所有人曾有过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设身处地的学会体验到自己之外的情感,学会体谅人、理解人、宽容人。这不仅仅是对文本中人物事件的解读是这样的,更重要的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更应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在《最后一课》中分析韩麦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教师如何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取舍、整合,由散到聚,既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理解,又将目标达成一致,趋于一定程度的统一,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设计,且引导要得力,只有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充分显示,让矛盾的双方或诸多对立面不断转化,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在平衡与不平衡中不断地动态变化发展,让课堂呈现出“多元——集中——多元”的态势,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充满生命力。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个性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如个性化朗读是以学生个体体验为主的朗读形式。个性化朗读不同于齐读,它给予学生一定的自读和练习的时间,把朗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实现个性化朗读教学,必须了解学生个体,尊重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客观的讲,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的语音条件、理解能力、朗读水平、语文基础等各不相同,当然朗读效果千差万别。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朗读,就是要耐心地听取他们各不相同的朗读,不要马上打断、纠正,要给学生一个自我体悟的空间,要能耐心地听取他们这样朗读的原因,让大家评议,而不是独断,让学生在同学们帮助下改进方法、提高认识,让他们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尽情发挥自己最出色的一面,高低起合,传情达意„„让他们想读、敢读、爱读。和所有朗读一样,个性化朗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学生来说,朗读要求应该是呈梯队纵深化发展:从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到最高要求——传情达意,体现个性。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探究态度、探究方法与能力和、探究行为。如《窗》的教学设计中延伸拓展为:创造情境:假如一个新的病人进了这间病房,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此外,在这一环节,教师还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上因特网,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四、激发想象,唤醒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艺术的驾驭学生和课堂,营造热烈、和谐、民主而又是激情贯穿始终的“对话”气氛,从而唤醒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强烈情感。如在讲《风筝》一课时,我尝试着这样设计教学重点:调动爱心与理性,以人为本,真切的体验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欣赏方法,我这样安排教学:

首先,让每位同学以“我”的口吻讲述和小弟弟的童年。复述时发挥自己的想象,要突出与“精神虐杀”有关细节,更有感情的复述,尽可能的进入“我”的情感世界,真切的体会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思想。每人复述后,又让同学推出几位代表,以比赛的形式参加全班交流,以作复述的示范,同时也让每位同学对小弟弟遭受的精神虐杀一幕耳熟能详,真切的体验到我的悲酸情感和痛苦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进一步思考小弟弟精神麻木的根源。要求以前面的复述为基础,从小弟弟的成长中循序渐进的寻找分析,补充想象,以夹叙夹议的语言表达,不能想当然的架空分析,着重从人性方面入手;能说五六百字以上。同学们先以四人为一小组,依次表述,然后按照要求互相点评,最后,教师才作示例型的归纳引导。我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心与理性,改掉想当然、说空话的毛病,将学生拉回到人本分析的方法中来,使学生更能领悟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深刻剖析,更能感受到作品散发出的迷人光彩。文学是人学,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以人为本,从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出发,去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培养自己纤细的的感受力。

五、结语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还处于远远滞后的境况。我们应该积极努力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生本”课堂的构建,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忙农联中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篇3

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课堂设疑必须达到四个基本要求:

一、教师不可随意问,问要有值

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搞形式、图花样,也不能只提一些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这就要在备课中充分专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善于在“无疑之处见有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变“有疑”为“无疑”。语文课堂设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处;(2)课文的重点、难点处;(3)文章画龙点睛处;(4)“铺路架桥”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处等。

二、精心设计有效问,问点要准

“准”:一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重点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跳一跳”,确实能摘到“果子”;三是要抓住课文知识的逻辑关系,所提问题应丝丝入扣、不蔓不枝,忌空、大、难、滥。如教《春》提问:“课文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的?”学生对于这种问题将不知所对,难以回答。《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三、引导之术灵活问,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在提问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提问本身就有艺术性,问中要导,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抓住时机及时间,问要适时

教师既要抓住课文提问的恰当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停顿”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机,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否则只能“引而不发”。《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要求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释”疑,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当然,课堂提问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即“大体须有之,定体则无之”。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探索,初步概括出以下课堂提问九型:

1.投石型:就是用提问的“石子”,激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争论,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和教学中的沉闷气氛,引发学生的疑问,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叫孔乙己。”“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嗎?”学生稍一沉呤,回答道:“是绰号。”“孔乙己读了一辈子的书,为什么连名字都没有?”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反常”现象,沉思起来,教师就在学生的这种情绪中开始讲述课文,造成良好的教学气氛。

2.逆向型: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提出与课文观点不一致的问题,以制造矛盾,触发学生思维,进行激烈交锋,去伪存真。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提问道:“有人说愚公若没有神的帮助,不知要多少代人才能挖走太行、王屋二山,他为什么不搬家?这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学生讨论激烈,畅所欲言。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明确:“愚公”不“愚”。愚公为造福子孙后代而挖山不止,表现出了他的坚定信念。借助神的力量实现 愚公的宏伟抱负,正反映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在今天仍有他的教育意义,并给人深刻的启示。

3.选择型:教师将一个问题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其比较分析,选择最佳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4.联想型: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根据作品的描述进行简单的或创造型的复述设置意境,制造感情上的悬念,从感情上引发学生的思维,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教《故乡》提问道:“作者在开头给我们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你描绘一番.”

5.填补型:就是对课文的结尾或文中省略部分作合理的补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如在教《喂,出来》时,提出:“课文结尾又听到了‘喂,出来……的声音,同学们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说这里省略了些什么内容?”

6.逻辑型:教师按课文内容顺序,层层设问、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或以课文内容为主线,层层设问,每个问题都是这根链条上的一个链环,他承前启后、前后勾连、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内容。

7. 比较型:将相同、相反或相似的内容放在一起对比提问。通过联系、比较,辩异析同,温故而知新。如教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文章后,可提问:“孔乙己和范进都是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8.创造型:就是促使学生推出事情可能的后果、结局的提问。这种提问无定论,答案可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的理解,自行创造,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可提问:“假如于勒从美洲真的发财回来,我们一家的态度将怎么变化呢?”

9.溯问型:就是让学生寻究事情发生原因的提问。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穿大衣与脱大衣的动作,讲授到这里时,可提问:这里“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浅析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研究 篇4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呈现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最基本的内涵即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生本中的生即是学生,本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的建构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营造的是民主与平等的新型人文课堂环境。

依据互联网百科对生本课堂的解释,认为“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学者邱仲清认为生本课堂的建构须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二、生本课堂特征

生本课堂提倡在学生参与下,与同学老师合作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氛围,这就是生本课堂的基本特点。生本课堂的第二特点即为尊重教材资源,不仅善于利用课堂上讲的教材,也善于挖掘与利用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时准确快速的了解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生本课堂的最后一个特点即为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正因为学生先天和后天的特质不同,才造就了不同的学生类型,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兴趣与特质,若用同样的一个标尺去衡量学生,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要开发学生的每种能力,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能力,并学会善待与尊重学生,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促使同学们自身激励自己,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构建方法

1.更新理念,激发兴趣。课堂理念与教学理念是广大教师教学奉行的理念,正确的理念便于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围绕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初中语文的教学特点,首先,语文教育主管部门要围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层面进行相关要求,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期打造高效与灵动的课堂。其次,教师要明确生本课堂的指导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教学方法开展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之路。

2.学生为先,研究交流。初中生是一群具有思想具有学习能力的群体,与传统的教师观不同的是教师要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学习反映和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将学习看做是一种生活方式,将研究作为一种习惯,与同学和教师间相互交流合作,以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对学习的接受能力为基准决定语文课堂的进度,这是对生本课堂建构最基本的要求,生本课堂对学生的要求也较多,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积累课上不能学习的知识,将课堂内外习得的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一些学习与运用知识的方法,并学会与周围的同学与老师交流沟通,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艺术的驾驭学生和课堂,营造热烈、和谐、民主而又是激情贯穿始终的‘对话’气氛,”以期通过此来调动学生学习与教师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加强构建语文生本课堂的步伐。

3.探索实践,搭建平台。初中语文教师要将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教学理论甚至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真正的语文教学实践可以检验教师对生本课堂理念的践行程度,可以衡量出教师的知识水准,甚至可以评价生本式的课堂对知识学习的接受程度,从而构建出符合学生发展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生本课堂新形态。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的实践,不断探索和完善优化课堂,构建特色的精品课,师生间、师师间相互合作,开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研组内就某个话题重点讨论,为教师搭建践行生本课堂理念的语文课堂平台,促进生本课堂的实施。

4.注重反思,优化课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教学经验+教师自身反思。

教师的教学经验是以教师的日常教学为基础。一位富有经验的教师需要10-15年时间的积淀,然而经验并不代表优秀,优秀教师的特质是具有反思精神,是对日常教学的反思与总结,这就是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未成长成为优秀教师的缘由。根结在于缺乏“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精神,是未对语文课堂上的生本思想进行践行的最佳佐证。因而,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日后的专业成长道路上,学会反思自身教学,反思生本课堂理念是否得以实施,并学会记录相关课堂教学案例,在日积月累的反思与批判中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篇5

语文生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根据确立的教学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合作探究,实现自我发展。在生本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它是与教师为中心的“师本”课堂相区别的。“师本”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教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仅是配角,亦或是观众,教师才是主演,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滞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无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一、深入研究学情,创设“最近发展区”,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生本教学要求“以学定教”,“教”是由学生的学习状况决定的。以学定教有利于结合学生的既有经验和调配学生的内部资源。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学说,对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也有积极的意义。 “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平,创设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最有利于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要有坚实的基础,就是必须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让学生的心智活动高速运转,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才会得以形成与发展。同时,自主学习的成功又必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进而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基础。

二、明确目标,讲清意义,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等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另外,当学习某一具体知识时, 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的意义,以及它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不能娴熟地掌握它,会有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当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目标明确,就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精心设计前置研究,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生本”理念告诉人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这也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而有效的前置研究是学生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最佳策略之一。前置研究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预热”,为了提高前置研究的效率,教师要抓住“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在前置研究的设计上下功夫。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所提问题的“开放程度”应该是学生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符合“最近发展区”的需要。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迅疾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四、全面建设学习小组,构建自主学习平台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的优化构想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问题设置

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实现探究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被提上日程。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在语文课堂中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掌握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和方法。

一、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是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要想实现现阶段语文教学目标的新要求,教师应该把握课堂提问的环节,充分设计利用好。因为提问环节可以说是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最佳时机。一个好的设问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最佳角度,从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

二、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是改变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的要求

目前,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互动的重要性。诚然,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很好的提问方式,出现了不少误区,其原因纵然有到了职业院校学生对语文课程的不重视等原因,但仍然有以下问题表现:

1.问题的设置缺乏针对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语文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有针对性的发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精心设计问题。只有问题设计的合理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对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应该提问什么样的学生以及提问后出现的情况处理考虑不周,结果往往造成提问缺乏针对性。更有很多时候教师是在随意提问,很多问题的设置可有可无甚至毫无意义,不仅不能锻炼学生思维与能力,反而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弱化了课文本身的重难点。

2.问题的设置缺乏科学性

这一点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表现的较为突出。科学性是在针对性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首先明确问题设置的针对性,才能更好的拿捏各方面的因素,最终实现科学性。但是现实课堂上问题设置的这种“科学性”却没有很好的落实。问题设置往往表现出过易、过难、提问对象过于集中等等不足的现状。“过难”是指问题设置得过于空乏,难度大,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过易”是相对与“过难”的另一个极端,提问过于简单,属于低思维难度。学生通常不用多思考用“是”“不是”或“对”“不对”回答即可,甚至只看老师的脸色就能回答。“过于集中“是指提问对象过于集中。通常只对优等生或发言积极的学生提问而忽略差生。这种做法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以上种种课堂上的提问现状都是不科学的。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际上是在为教师讲课或板书”填补空缺“服务,教学实效很差。

3.问题的设置缺乏艺术性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艺术的优劣,往往会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艺术性是在做到针对性和科学性之后问题设置的更高层面的要求。课堂上少不了教师的提问,只有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才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极大提高教学效率。而现状是,很多语文教师根本不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随心所欲的提出一些让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天花板,问:“头上是什么?”学生答:“头发”老师有点生气,又问:“头发上是什么?”“帽子”,老师发火了,接着又问:“帽子上是什么?”“一个洞”。虽说是一个笑话,却可以看出,这种随心所欲的提问只能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学生根本无法了解教师的意图。有些问题设置形式陈旧,每节课提问内容如出一辙:先分段,再概括段意,接着是中心思想、写作特色。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非常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后果令人担忧。

三、对优化语文课堂问题设置的认识

1.问题难易适度,循序渐进

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要跳一跳才能得到。也就是说问题的设置既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而要通过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设置的问题太难,让学生思维就会受阻。例如,有教师在上《孔乙己》一文时,问:“鲁迅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个问题看似重要,实则抽象空洞,超出了学生的认识与思维能力,使学生茫然失措。问题设计的太简单,又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设计的问题应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2.问题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设疑

课堂中所有设置的问题必须以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学习为前提,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特点、基础水平为中心,因人设疑,使各种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得其所。也就是提问要有差异性,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善于提出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适合他们发展思考力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知识,也能融合师生之间的关系。

3.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是一个人智力的一个方面。记忆能力有遗传的因素更有后天因素。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如古诗词部分,文学常识部分。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出发,设计一些识记知识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巩固先前学过的内容,并和现学知识相连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学习《中国,水的困惑》一文时,可以这样设问:在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哪些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重要常识,也更有利于新课文的学习,一举两得。

4.提问要善于抓住时机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习惯: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就提问,意在了解学生在新课前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万全之策,从心理学来考虑,学生在这个时候往往在心理状态上没有做好接受这种提问的准备,即使作出回答也多是答非所问。所以这种方法应该少用慎用。教师必须首先深入钻研教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做好铺垫,突出重难点,选择在学生最想知道、最期待回答的时候提出来,激起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教学《美腿与丑腿》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后知道了文中不是讨论腿的美丑问题,此时学生心中已产生疑团,这时教师再把问题抛出去:既然不是讨论“腿”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以“美腿与丑腿”为题呢?这一问题的设置恰恰很好地抓住了适当的时机,很快即能把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问题设置要有利于口头表达

课堂提问具有临场、短时、口述等特点。如果教师的提问要经过长时间的书面整理才能较好的回答出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踊跃发言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如果遇到过大过杂的问题时要善用分解法,把大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以利于学生回答。例如:“《守财奴》这篇课文作者怎样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表现性格特征的?哪些细节描写又能表现其守财奴的性格特征?”等等。这样设计问题不仅便于口述,而且容易让学生明白,贴近学生心理,使重大问题深入浅出。

上一篇:优劣性分析下一篇:教育供给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