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的多彩性论文(精选4篇)
初中语文课堂的多彩性论文 篇1
《〈庄子〉故事两则》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 (下) 第五单元“诸子百家”作品中的一篇, 但实际授课的对象是初二学生, 他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涉猎并不深, 所以对上课的教师而言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庄子为何人, 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庄子认识道家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势必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多个环节的巧妙设计, 有效地激活了课堂能量, 促成了整节课的成功展示。
一激趣导入, 前后呼应
课文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庄子的两则故事《惠子相梁》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两则故事初看似乎关联不紧密, 要把两则故事放在一节课上进行教学, 必须有一条主线将其串联才行, 而且还要达到有效促学的目的。我在教学时借助了庄子有名的“鼓盆而歌”的故事, 以庄子在妻子去世之时表现出的不为常人所理解的怪异行为为切入点, 以文言形式在幻灯片上呈现, 用现代人讲故事的口吻来讲述故事, 将庄子和惠子的名字隐去, 只以一个人 (他) 和友人的身份呈现,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认识此人为何人, 又是课文内容的一个有效延伸。借此故事成功地导入课文后, 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了第一个小兴奋点。
当讲到第二则故事介绍庄子的思想时, 当然要介绍庄子推崇自然, 此时再次出现“鼓盆而歌”的故事, 让学生感觉新鲜, 前后呼应。除了呈现故事内容外, 还要向学生介绍庄子会有如此怪异之举的背后是其思想使然。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 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 他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现象, 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像四时的运行一样。此时, 学生对庄子的认识不但是对“鼓盆而歌”的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其认识自然万物的态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二名家述评, 代为讲授
在讲解分析第一则故事《惠子相梁》时, 学生通过探究分析完全可以领悟到庄子淡泊名利的品质。而如果就以此故事来看其淡泊名利的特点似乎显得单薄了些, 需要引入一些相关材料再次印证才更具说服力。如果还是以教师口述的方式, 那么课堂教学的形式就显得较单一。
于是我借助了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中专题讲解《庄子何其人》的录像片段。其中既有于丹教授亲自讲解的《庄子钓于濮水》的故事, 又有非常有趣的动画再现, 可以让学生既能静下心来听专家讲解, 又能饶有兴趣地观看动画视频, 从中领悟庄子连楚国相位都无心去做, 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梁国相位, 其淡泊名利的特点再次得到了有效的印证。
三以读促学, 形式多样
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必要也是必需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对于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 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原有的内容不断读实、读厚, 但形式如果相似, 那课堂的呈现也显得缺乏新意。
在这节课上, 学习第一则故事, 我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全文, 进行初步感知。然后讲解庄子“怪言”时, 采用学生齐读的方式。在解析“鸱”的形象时, 一个“吓”字相当传神, 听闻其声, 如见其形, 让学生在理解形象的基础上用自己品悟出来的情感再个别朗读。
学习第二则故事时, 先让学生听读课文, 然后分成两大组分别以庄子和惠子的身份进行文言对读, 接着再以现代人说话的口吻进行同桌对辩, 顺势解决一些文言字词的含义, 最后再分成两大组互换角色再次进行文言对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也使学生对庄子与惠子的辩论非常感兴趣, 在模拟辩论的过程中彰显个性与智慧。
四文言并举, 双管齐下
学习文言文单讲字词句式容易使课堂僵化死板, 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但如果单讲内容不注重文言知识积累, 也不符合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则故事中的“相”和“国”是重点词汇。“相”是词类活用现象, 释为做宰相。“国”是古今异义现象, 释为国都。在讲解这两个字词时, 借助分析庄子“怪行”的过程, 两次“往见之”的背景不同, 顺势找出这两个词加以强调。
第二则故事中的“固”和“全”以及“安”是重点词汇。“固”是本来的意思, “全”是完全, 确定是的意思, 这两个词都是惠子在辩论过程中所讲的。借助这场“濠梁之辩”的结果, 有人说是庄子赢了, 有人说是惠子赢了, 你认为是谁赢了?找出双方出现分歧乃是一个“安”字所起, 两人对“安”的理解不同所以出现不同的见解, 惠子认为是“怎么”, 庄子认为是“哪里”, 这样一来, 双方的分歧争论也就一目了然了。
在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文言词汇也得到了解析, 真可谓“文言并举, 双管齐下”, 却又不刻意生成。
五对比鲜明, 由浅入深
整节课的主线设计就是以对庄子的认识由“怪人”提升为“神人”的转变过程。最初以“鼓盆而歌”的故事导入, 给人的印象就是庄子这个人“怪”。认识这样一个怪人, 首先要从他的“怪言”“怪行”入手, 以第一则故事为基础在分析其怪言、怪行的过程中了解他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豁达坦然。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 而庄子和惠子竟能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可见庄子的与众不同。
在第二则故事中, 惠子与庄子争论不休, 实则在其看来庄子会说“鱼出游从容快乐”, 也是一种怪言, 而究其根源来说是两个人的思想观点不同, 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学派。两个人认识事物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惠子是先秦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追求的是现实, 著名的论断有“白马非马”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推崇的是自然, 著名的论断有“物我合一”。这里有庄子与惠子的对比,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想见解, 对他们的言行也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两则故事中的庄子, 所谓的怪人, 只是因为普通人不懂他、不理解他罢了, 而像他这样超然逍遥地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从古至今又有几人呢, 所以于丹在她的《庄子心得》中说:“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 却把庄子称为‘神人’。”学生在学习后, 对庄子的认知由“怪人”转向“神人”, 庄子的形象显现出来, 认知的过程也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
总之, 一节好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非常精细而巧妙的, 学生在课堂上潜藏的能量是无穷的, 只有灵活而巧妙地将其有效地激发出来, 才能呈现出和谐自然的课堂效应。
[责任编辑:庞远燕]
初中语文课堂的多彩性论文 篇2
1、挖掘教材中具有探究价值的语言材料,把它转化为探究性问题。
【案例1】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春》。
师:有人说,课文中“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腿,领着我们上前去”一句与全文不协调。请大家反复诵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读书、思考,继而教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课堂讨论。)
生1:我觉得是不协调。我反复阅读了课文,发现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与“健壮”、“铁一般”这些词儿不协调。
师:何以见得呢?
生1:你看文中的描写:“风”是“轻悄悄”的,还“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草”是“软绵绵”的;“雨”呢,也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等等。这些景物都没有“健壮”、“铁一般”的特征。
师:你讲得很有道理,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是协调的。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刚才那位同学讲的大都在课文的开头,但是开头部分描写的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时的景物特点,也就是初春的景物。而春天也是在发展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腿,领着我们上前去”,应该到了接近夏天的时候的景物了。所以我认为是协调的、一致的。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全班形成两种对立意见,相持不下。)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恩格斯讲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强调要有一个绝对的统一的答案。大家下课后,把各人今天在课堂上发表的意见整理一下,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写一篇小论文。注意一定要以课文为依据,不能脱离课文哦。
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语言材料,经转化为探究性的问题后,课文的性质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学生对课文有了真正的内化了的体验和感受,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利用课文的“留空”,设计探究性学习训练。
“留空”是一个文学审美概念,它指的是作品向读者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利用课文中这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空间,能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2】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为你打开一扇门》。
师:阅读课文“探究·练习”一《致文学》的节选,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学的功能。
除此以外,文学还有哪些功能?请根据你平时的阅读体会和经验,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致文学”节选的两段文字,用形象的语言阐述了文学反映自然、反映人生的两大功能,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师利用这个“留白”,组织学生以扩写的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3】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上)《记承天寺夜游》。
师: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文中“解衣欲睡”的“睡”,与“怀民亦未寝”中的“寝”有没有区别?
师:是同义词,没有区别,都是“睡觉”的意思。
生1:那两者之间能不能互换呢?
师(思考片刻):不好意思,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回答?(学生默然。老师及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5分钟后,组织学生发言。)
生2:前面用“睡”,后面用“寝”,避免了字面上的重复。
生3:不能换。“睡”带有口语色彩,“寝”是书面语。对自己用口语,随意自然;对他人用书面语,显示尊重。
生4:“睡”,去声;“寝”上声。读起来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在此案例中,教师把学生的疑问作为一种生成性的资源,并及时组织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但由于知识的欠缺,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习得行为的交流,不具备真正的探究意义。如教师能适时为学生补充有关知识,指出只要“闭眼”就是“睡”,而“寝”则必须“上床”,然后再请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探究,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可以换,而且换了更贴切。因为,干什么要“解衣”啊?当然是想上床睡觉啊,所以,“解衣欲寝”就比“解衣欲睡”更准确。对张怀民而言,如改为“亦未睡”,就说明张怀民不但没上床,连打盹都没有,说不定满腹心事的他还在屋里踯躅徘徊呢。那么邀张怀民“步于中庭”共同赏月,岂不是更合时宜吗?
二、以几篇课文或一个(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
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学习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共有9个“专题”,可供教学时直接使用。除此以外,更多的时候,可以利用教材以生活为主题组织单元的编写体例,以几篇课文或一个甚至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探究活动。
【案例3】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第三单元《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探究专题:月亮文化(传说、诗词、科学等)。
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学习《月亮诗三首》,选择其中一首,用图画表达诗意,用散文语言描述意境,说出自己的感受;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学习:交流、对话、评价(学生争先恐后展示)。
课后学习:选择专题,展开研究并写一篇文章。
初中语文课堂的多彩性论文 篇3
一、引进活动,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 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 会被当成一种礼物来接受。”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兴趣, 那么他们就会快乐、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传统教学中, 课堂气氛严肃、沉闷。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的课堂45分钟是“熬”出来的, 更别谈有什么兴趣了。而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爱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引进活动, 能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任教以来, 我不断加强活动教学意识。现代诗单元教学, 我一反常规, 让每名学生自选一首诗到讲台朗诵。学生的表现欲、自尊心都很强。有了这样的机会, 他们非常珍惜。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都认真地准备着。“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当学生背下这首诗时, 他们对诗的思想感情已领会七八分了, 此时诗歌的内容无须教师过多的讲析, 学生喜欢这种活动教学。为了不扫他们的兴, 现代诗教学完毕, 我干脆来个“诗文朗诵会”。没想到, 一个班级竟有二十几人报名。有的朗诵了朱自清《匆匆》, 有位同学朗诵了徐志摩《再别康桥》。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活动激活了课堂,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
二、引进活动, 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灌输下, 机械地重复进行着“剥洋葱”的劳作 (这里的洋葱, 人们把它喻为书本知识) , 洋葱一层一层地剥, 从里到外都是同一种味道。当他们面对剥好的洋葱, 却不知如何去制作一盘盘生活中可以享受的美味“佳肴”。传统教学的课堂必然产生这样的高分低能者。这种教学显然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恰恰离不开实践活动, 近几年的教学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不同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安排一些活动。开辩论赛、搞探究性课题……一次次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知识运用水平,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一次次的活动, 使他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功的体验, 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熏陶。
三、引进活动,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传统教学, 教师死抱教材、教参, 授课时照本宣科, 很少触及课外知识, 学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苦读教科书”。在这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 部分学生课外知识面窄, 文学素养极低。在一些歌手大赛中, 考核歌手的艺术素养时, 歌手常常是基本的文学常识不知道, 著名的诗句也不知道。那种惨状真是不堪入目, 我深感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因此,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 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课堂的多彩性论文 篇4
“是否交出主动权”是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分水岭,而交主动权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交话语权。
教师对高中语文课堂话语权的调控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话语权牢牢的掌握在教师手中。二是学生的话语权只集中在几个尖子生身上,缺乏普遍参与性。三是一放就乱,无价值的满堂问,放而不收,天马行空的群言堂。以上三种情况都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那么怎样调控学生的话语权,把话语权归还学生呢?
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敢讲敢说。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开口说话,首先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他们放下种种顾虑,坦诚交流。我在教学中常给学生讲“机会只给那些敢讲敢说的人”,“自信人生两百年,从大声说话开始”。当学生拥有这些思想观念后便有了主动交流、大胆发言的欲望,老师再从言行上多加鼓励和帮助,学生就会接过话语权,我们的语文课堂就逐渐活起来了。
二、改变课堂提问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许多教师课堂提问方式要不就是提问方式单一,几次以后学生就没兴趣参与了;要不就是问题问得很无效,比如“同学们说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可不可以”,这样的问题根本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要不就是问题太难,学生干脆选择放弃与沉默。
改变课堂提问方式,要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有思考和探究的价值,能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适当灵活拓展延伸,使学生思维扩展。
很多时候学生无话可说是因为思维受限,思路打不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找准新知识的延伸点,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以达到举一反三、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目的。学生的思维打开了,自然有话可说了,以这样的方式来交话语权,学生当然就顺利的接过来了。
四、大胆创设问题情境,使枯燥变为有趣。
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等。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五、多向度设置问题,让不同的学生有话可说。
现在的语文课好多时候变成了优秀学生的展示课,教师交出的话语权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教师在归还学生话语权时,在问题探究上,要尽量设置多向度,让不同个性学生,不同经历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话可说,甚至针对个别学生可以设置专门的向度,这样何愁学生的话匣子打不开,何愁学生不接话语权。
六、找准问题突破口,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处理教学素材时要找对突破口。找到知识点、考点的突破口,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师在突破口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就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话语权在不知不觉中就交回到了学生手里。
要想找准突破口,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对教学目标有明确的.把握,对学生情况有清楚的认识。例如教学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就可以抓住诗眼来解读全诗。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幸福”二字,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海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幸福图景?海子幸福吗?你从诗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海子为什么不幸福,你知道诗人海子的一些情况吗?对于这种“幸福”而又“不幸福”的复杂情感,我们吟诵时应如何把握?抓住了诗眼,诗歌的情感、写作背景、吟诵方法等问题都会随之而解。
七、教师调控有收有放,围绕教学要点活动。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导学的作用,只有合理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师生才能在心灵交融的平台上催发情感,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溶多维目标于一体,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初中语文课堂的多彩性论文】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08-13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08-15
重视初中语文的原生态课堂论文10-05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论文09-20
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导入设计论文08-08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管窥论文08-21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08-14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论文10-11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法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