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初中语文

2024-10-09

探究性阅读初中语文(共12篇)

探究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1

一、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内涵

探究就是探究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 进行积极学习和创造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探究者获得最为直接的经验, 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探究性阅读则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 紧密地围绕在相应的阅读目的上, 对文章相关的信息进行准确、快速地分析和把握, 这一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己独立的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索研究, 使自身对知识的筛选、认识和处理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过程。探究性阅读最重要的目的, 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二、影响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因素

1. 探索性阅读教学中老师的定位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老师是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过度放纵或权威管理两种错误的方式, 从而使得整个探究性阅读过程无法形成一种平等、轻松、民主的良好氛围, 最终使得探究性阅读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也就丧失了探究性阅读最基本的教学目的。

2. 学生自身的性格态度

由于生活环境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影响, 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别, 这些差别对探究性阅读的实际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 在思想上形成了一种懒惰的思想, 不愿意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这也不利于探究性阅读的开展。

3. 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指导出现偏差

在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老师指导上的偏差现象。有的老师简单的认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 也有老师认为探究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讨论过程, 没有讨论就称不上探究。实际上, 不管是个人探究、小组探究、集体探究都属于探究的范畴, 探究不一定必须要讨论, 个人的阅读也可以是探究的过程。所以, 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时, 组织形式和探究方式可以适当灵活的进行选择。一些老师过分的追求探究过程的自主性, 让学生完全自己去探究, 这样会使得学生整个探究过程变得效率低下、方向模糊, 老师也没有起到其相应的指导作用。还有一些老师总是怕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探究的方法, 对那些需要学生自己去解决的问题, 过分的帮助指导, 使得学生无法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探索, 直接导致了老师由辅助的指导者变为探究的主体实践者。学生作为主体应该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压制, 学生也就丧失了探究性阅读的兴趣。

三、提升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

1. 重点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

探究性阅读教学要求重点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 即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们对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予以确认。我们都知道, 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感触以及自己的思维进行的, 通过自己的学习, 确定自己的主体地位, 把学到的知识经过总结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 这里面的人就是指的学生, 也就是说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 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让自己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自主发展, 提升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2. 学生和老师相互讨论, 对探究性的教学进行优化

学生与老师进行相互讨论即合作探究, 其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第一, 学生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例如, 同桌可以根据自己认为的疑难问题, 相互讨论, 相互交流, 相互启发。第二, 成立小组合作探究。三到五个学生成为一个小组, 这个小组的成员相互探讨, 各抒己见, 促使大家开发智力, 最终使得小组成员对概念更加清楚, 对结论更加明确。第三, 老师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老师可以根据课程情况, 出一些有启发和层次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的探究走向深入, 在探究过程中, 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参与, 必要时可以加以提示, 引导学生并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找到答案。

3.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兴趣

在给初中进行语文探究性阅读时, 需要老师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 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文章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拓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灵感, 所以, 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热情与学生在阅读教学情境中的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效地教学情境是学生实现探究性阅读活动和探究性阅读的目标的前提。例如, 在《济南的冬天》这篇初中课文中, 在给学生进行教课时, 可以依靠多媒体技术, 让学生亲眼看到济南冬天风景的视频,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上课时聚精会神, 与作品融为一体, 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感觉自己就在济南的冬天, 激发学生的灵感, 顺其自然的学生就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沉浸在老舍文章的深处, 通过画面和文字的相互结合, 让学生去进行探究性阅读,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对此处有着无比的向往, 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4. 通过对老师的角色进行改变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

在进行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时, 老师可以是参与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引导, 让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坚持自己的主体地位, 让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需要以参与者的身份, 充分了解与倾听学生的需要, 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艺术教学, 需要学生思维散发才能获取灵感, 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是上好一堂课程的前提,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达, 切记不可一言堂, 用固定的模式来讲话学生对专项阅读技能的训练, 而是要作为一名引导者, 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既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激发其思维活动, 主动探求知识, 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 又不放任自流。

总之, 探究性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改革视角, 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探究式教学的时候, 一定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并且与时俱进, 不断的深入研究, 整合出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促使初中学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从而让初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探究性阅读能力, 也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卞春霞.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学教学参考, 2012, (25) .

[2]舒志胜.关于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讨.神州, 2013, (1) .

[3]徐苏萍.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24) .

探究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2

1来源: 作者:转

1-13]

一、课题提出

1、素质教育的要求。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变“为传授知识而教”为“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我国当代教育长期以来对“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关注不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进行创造、想象、重新生成的空间,更没有抒发内心的感情和阐明不同见解的自由。”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3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学会探究性地阅读与学习。

2、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背景已由单一的、封闭的文化转化为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加之语文教材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阅读文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字体:大 中 小]

3、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在目前的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许多学生不是因为不喜欢语文而不爱上语文课,而是因为不喜欢上语文课而不爱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语文学科在各科评价中地位普遍偏低,人气不足。师生往往仍沉溺于应试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惯于在应试的圈子里打转,而事实上导致的结果是,语文既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明显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分——毕竟语文优劣之间在分数上差距并不太大,又不能张扬语文自身特有的人文精神,总是在两难之中无所适从,处境尴尬,迷失为学生并不重视也不愿意多耗费精力的“第三世界”,甚至被认为是学与不学、学多学少无关紧要的学科,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作用失却了。

4.近年来,上海、南京等省市开展了“研究型课程”的实践和探索,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生长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是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趋势的。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整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一个具有较大价值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写作,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2.具体目标:

(1)树立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学好语文的信心。事实上,每个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学习潜能,由于学生的心理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偏向,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语文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2)培养主动探究学习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使学生能迅速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从而对疑难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合理地判断,提出批判性的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衡量、鉴别、比较,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让学生能突破思维的模式,形成新颖独到的见解,求异创新,培养思维的创造性。(3)寻找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等教学方式,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主动学、主动探究,转换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主要的任务是“引导”,“教”为“学”铺路、架桥、引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4)养成良好的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能主动查阅资料,利用好手头的材料进行探究性地学习;针对不同类型与要求的文章能自觉进行粗读、泛读、精度,提高阅读效率;勤作笔记,自觉积累资料,能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为学习写作积累比较充实的材料;课堂发言逻辑严密,表达顺畅,声音响亮,表意清楚。三.理论依据

需要动机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认为,人具有不断发展和生长的内在本性,人的需要是行为的根本动力。学习要有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它是学习的最初动因,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基础。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驱力。兴趣是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情绪和态度定向,具有较强的兴奋力,会迫使主体主动寻求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内部发展需求是教学互动场构建的内在机制,尊重学生的内部发展需求是主体参与教学、促发教学互动的前提,学生的发展需要是他们学习的巨大动力。根据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两个维度,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现实的教学需要,以确保学生有相对较高的参与教学主体性;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教学需要层次,以确保学生绝对较高参与教学的主体性。合理的学习需要是动态的,教师在满足学生现有的合理需要的同时,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追求动态平衡,帮助学生不断拥有较高的学习需要的自觉性。学生有了自觉的高层次需要,其主体参与教学的境界就会更高一些,动机就会更纯一些,兴趣就会更足一些,同时就会表现出更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便是要自主探究,以求得主动发展。布鲁纳也这样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探究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主动探索精神和主动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容量的知识,还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任何指导,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充分研究,通过和同学的探讨,完成学习任务,把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在自己的身心结构中逐步接受过来,转化积沉下来,完成内化的过程,成就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发展。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质量大大提高,也有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角度看,在“感性和感情的因素、文化观点、道德情节、环境意识、艺术感觉”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更多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才能实现。

从学习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上看,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必然会有新旧知识的交汇,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消除差距的矛盾转化过程中,认识得到发展。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思维不断深化,不断发展。自主探究不断激活思维,促进旧的经验和新的知识之间的融合,促进了认识的递进。在学习中总会有思考,有疑问,学习就是逐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借鉴意义。这是一种自然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紧密联系。在语文学科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同样存在着这两个环节。教学中教师把以课文为范例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去支配,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内容;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表达交流、补充各自的看法,使得个别的认识向一般意义的认识升华。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并激励、引导儿童独立思考,自行探索,发表创见,培养创新能力。

孔子学思结合的教学法的启示。孔子认为,仅仅“多学而识”,或单从经验或书本上获得知识,而不进行深刻的思维活动,结果会一无所获。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有收获,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动探究正是很好地把学和思结合了起来,因而能收到效果。而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则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和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引导提供了指导。四.课题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学生)个性为归依,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内容和意义。

2、问题性原则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性阅读从学生的“问”开始,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均可,但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富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再创造。

3、过程性原则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过程化学习,没有过程的结论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论;不追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但是,也不能苛求所有学生的探究结果都达到满意的效果;同时,这种学习有阶段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必一次探究透、探究完,其阅读水平随年级增加而逐步加深。

4、合作性原则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文本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不但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和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而且还发生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这样,探究性阅读就必然会融入和谐友好的协作氛围,产生渴求与同伴协作探究新知的心理欲望,在共同对话中探究,在共同探究中求知,在共同求知中发展。

5、倾听性原则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是一样的,学习方法和理解水平也不尽相同,对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的感悟,也不会完全相同,阅读的结论常常是多元的。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习惯,另一方面,自己更应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观点,发现其中的智慧、亮点和偏颇、冲突,因为这种阅读体验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探究资源。事实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点与疑惑处,教师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从而引导学生朝着探究的终极目标奋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展开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把优化课堂教学作为研究重点,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中重点关注的目标。

(二)构建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破除以教师的见解代替学生的思考,以现成的答案代替必要的探究的教学陋习,“抓精华、讲精彩、练精要”,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质疑、交流,真正使课堂变成“学堂”;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每一节可必要提出若干问题,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探究解疑;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教读课文侧重与阅读规律的传授,自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课外阅读互相推荐,交流读书体会,撰写阅读心得,及时总结评比。实施的程序为:质疑——选题——探究——解疑——检测。

(三)培养良好的主动探究学习底的阅读品质:

学会思读,能聚精会神地快速默读文章,揣摩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章重点及其基本表达方法,提出问题,认真记录,以备讨论解疑。

学会议读,对阅读中思考的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商讨,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排序,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议读是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的大好时机,必须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起到挑灯拨火、因势利导的作用。学会赏读,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字句能与同学和老师共同鉴赏,做到“奇文共欣赏”,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最有价值最有意味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学会练读,练读是阅读的巩固阶段,让学生整理已经思考商讨的内容,作归纳性的训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精练的练习给学生操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拓展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教学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安排开放课,每周安排一节课为“课外作品阅读课”,阅读材料以《美文选编》、《语文报》为主,自然组成学生阅读小组,学生轮流当阅读组长,集体讨论选定优秀文章,读后交流体会,由阅读组长向全班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并进行当堂评比;作好课外阅读笔记,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课外阅读笔记本,记录课外阅读心得,优美文句,摘抄必要的作文材料,每一学期期中检查,期末评比一次。

六、课题研究对象 七到九年级学生

七、课题研究方法及步骤

研究采用教学实验方法,确定实验班级,在教学实验中不断地总结分析,确保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实用性。本课题分以下四步进行:

(一)2007年11月----2008年1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人员,开展学情调查,完成课题申报,拟定实验方案。

(二)2008年2月—2009年1月,确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探究学习研究”的基本框架,并进行相关的课堂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得出第一阶段研究成果。

(三)2009年2月—2009年9月,修正完善已有的研究模式,做第二次调查分析,开设研究课,进一步研究实验对策,进行实验比较。

(四)2009年10---12月,总结研究成果,汇报公开课,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1.师资条件 姓名 学历 职称 王丽军 本科 中教一级 于世源 本科 中教一级 刘振莲 本科 中教一级 张世霞 本科 中教一级 刘士夫 本科 中教一级 2.实验分工

(1)课题负责人: 王丽军(2)理论指导: 于世源(3)实验教师: 刘振莲 张世霞刘士夫

九、资料准备

(1)图书馆查阅,个人购买(2)上网查找参考

十、预期研究成果及形式 ①构建阅读教学的课堂操作模式。②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十一、经费预算(略)参考文献: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北师大出版社

李翠萍:《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阅读模式》 《教师报》 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课 题 方 案

内容提要

语文综合性活动课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基本方式的课程。它联系学校、家庭、社会而开展活动,关注科学生活和文化生活,可以有效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体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的理念。关键词

语文

综合性活动

意识

能力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培养少数能升入上级学校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不顾农村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的需要。致使不少学生在校学习3年,上了700多学时的语文课,到毕业时竟连一篇浅显的文章也读不懂,连一篇简单的实用文,甚至连一封信也写不好。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语文课学不学作用不大。调查表明,这种状况不但存在,而且比较普遍。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者面前不可回避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其原因是:

1、多数农村中学生喜欢语文,努力学习,但是无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可行的计划,跟随老师“正步走”,学习方法不多,不系统,只有少部分学生有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2、农村中学生学习方式多数以接受式为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为鲜见。老师喜欢滔滔不绝地灌输,学生爱好默默无语的聆听。

3、多数学生把语文课文读得很熟,以为将练习册完成了,课文也就学完了。没有意识也没有条件扩展链接相关材料。

4、农村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猎奇性和消遣性。无课外阅读计划,喜欢看什么就看看,对学习不一定要有什么帮助,看书后不作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基本上还没有摆脱以前“语文课外活动”的思维框架和活动模式,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局限于听、说、读、写单项活动的演练,只在提高学生语文某项能力上下工夫,一些教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部异化为写作课,变成给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训练。如将《这就是我》演变成纯粹的口语训练,将《我爱我家》演化成命题作文训练。

一些教师囿于过去课程观念,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抱怨新教材脱离农村学生实际,感到无所适从。还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像语文课”。根据调查,超过50%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从没有认真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其实就是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解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空间。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欲望。“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正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果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的教学模式,为在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推广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的范例。将对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就开始重视个性发展和个体的智慧,尊重儿童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主义教育家主张让儿童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观察力、求知欲、创造力并积累学习经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更加关注儿 童,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提出“儿童中心论”、实验“活动课程”。以瑞士皮亚杰和美国布鲁纳为代表的教育观真正地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教育的问题,为综合性学习奠定了心理学基础。他们认为学生的主体认知结构和建构过程不能简单的靠教师教,而要通过 学生的主动作用才能获得,因此提出了“发现学习”。20世纪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把个体的主体意识推到极致,认为教育是为学生个人自由的发展提供服务的。提倡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奠定了“综合性学习”倡导创造性能力的理论基础。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一起探索其所不知道的过程,从而实现认识领域的拓展和延伸,而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师所知道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终生学习”、“全人发展”等思路, 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加强教育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把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乃至 整个社会和人的一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在注重教育理念的突破的同时,都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并试图以此作为突破口来体现新的教 育理念。美国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策略,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这两种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具有相同的理念、方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主,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另外,一些国家开设综合学习课,旨在使学生能把各科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各个国家的课程结构来看,综合课程或实践课程是力图实现所有课程的整合。其目标是培 养个性健全的人,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视为 人的本性。

构建新课标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培养出适应世界的现代人,教育才完成了它的任务和使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世纪。今日一份美国《纽约时报》一天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信息量的总和。人类的科技创新和发明的速度越来越快,16世纪有26项重大发明,20世纪仅上半叶就有961项!因此,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未来人的通行证。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给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实验研究。具体的还有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外出活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用调查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主要用在平时的课堂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研究方面。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已有研究的思考,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将课题研究的目标这样定位: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09、1—2009、2)。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论证工作,上网查看相关资料,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

2、课题研究阶段(2009、3---2009、11)制定并落实课题研究的具体计划,总结有关课题实验的意见。通报课题研究情况,提出课题研究要求。

举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并进行分析,同时对参与上课的学生进行诊断性检测。举行部分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实验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

拿出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为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报告,学生语文综合性时代青年》郜艳编辑:cngaoyan@263.net

《风流一代》郑儒凤编辑:zhengzheng911@163.net 《深圳青年.国际》慧慧编辑:hhwwjb@163.net 《女友》莎梨编辑:wsl_23@163.com 《爱人》贾琼编辑:xajiaqiong@263.net 《爱人》艾葭编辑:ijia7757@21cn.com 《爱人》如风编辑:rufeng923@163.com 《楚风.新故事》罗尔编辑:luoer@963.net 《辽宁青年》宋凌燕编辑:slymao@sina.com 《青年心理》李明宇编辑:limingyu5858@sina.com

《中国大学生》李东辉编辑:sunboy2277@sina.com lidonghui123@yahoo.com.cn 《女报.记实》肖海生编辑:xiaohscn@yahoo.com.cn 《女报.时尚》王相明编辑:danceswithwolf@163.net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篇3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就从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加强方法指导,培养探究能力,注重习惯养成和鼓励阅读收获一系列的教学策略,逐步使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探究性 阅读教学 策略 探究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必须把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创立一种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尝试、发现、探究、评价和提高,形成知识的自主构建。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学习活动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阅读教学中,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利用多媒体创造生动鲜明的教学情境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授之以渔而不授以鱼,注重自主探究方法的指导

初中语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它以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为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开展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究。首先,教师应以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阅读探究活动中,要将阅读当做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并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应该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应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如何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指导方法来指导初中语文阅读的探究性学习呢?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做了如下尝试:

1、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对阅读中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它主张在教师诱导、点拨的“导”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的过程。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语文课堂,通过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解决原有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2、自主探究法

自主探究法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师不能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而应该让学生充分阅读,慢慢品味,只到解决问题为止。若学生遇到探究不顺利时,教师要给予点拨、诱导和鼓励,再次唤起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3、合作探究法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阅读内容和要求,设计问题时,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平时在班级里或小组中发言较少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向他人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反思探究法

反思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自我反省,是学生自我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学生形成反思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首先学会自我提问。其次是自我总结。当某个问题解决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寻求思维规律。最后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判与分析的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

三、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面对同一个阅读内容,只要多读,不断地读就会有所感悟。在阅读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能从文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培养自主探究阅读能力的基础。阅读是自主探究能力形成的主要阵地,学生只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乐于积极阅读,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必要条件,对于中学生来讲,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习成绩至关重要。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指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乐于阅读,积极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和解疑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不断提高阅读品味。

五、尊重个性化閱读,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也不允许用集体的讨论结果来代替学生个人的阅读收获和感受。在阅读教学中,要将感受、领悟、欣赏、批判的权利交给阅读的主体——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让学生体验阅读成功的乐趣,是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习惯的动力,也是能否形成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其次,还可以设计一些训练发散思维的题目,学了七年级上《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后,设计这样一道题目:以《假如人类真的有尾巴》为题目,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出人类真的长上尾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和麻烦?这些问题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尝到阅读成功带来的喜悦。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前提,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是关键,培养阅读能力是核心,养成阅读习惯是目的,体验阅读成功是动力,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指导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张洪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周国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几大变化.云南教育2013年1、2合期.第7~10页

浅谈初中语文的探究性阅读 篇4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及其意义

探究性学习来源于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 探究性学习具有其不同于传统学习方法的特征, 对相关的学习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人才观念和学习观念下的产物, 探究性学习讲究通过探究过程来获取相应的知识,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式, 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 养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在面对未知事物时, 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和不理解, 探究性学习就是鼓励学生去自我化解这些疑问, 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来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 能够被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的学习方法,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开放化以及自主化, 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1) 能动性。探究性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能动性,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我的创造力以及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探究, 积极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老师的主体性教学地位, 让学生通过自我的辨别和思考来进行学习。

(2) 自主性。自主性指的是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是自主选择的, 教学中没有强迫式的观念和方法, 学生完全按照自我意愿来进行探究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靠自我的实践去进行解答。

(3) 参与性。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需要积极地调动自己多方面的感官, 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 找到实践参与中的乐趣, 也从中收获方法和知识。

3. 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提倡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教学方法, 改变了传统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参与局面, 是一种学习观念和方法的全面改革。将探究性学习法运用到具体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而且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的禁锢。探究性学习给予了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 也带来了教学方式上的改变, 能够促进对教学观念的改革和创新。

二、初中语文的探究性阅读的方法

阅读是语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通过阅读去具体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概念, 而且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实践, 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究性学习运用到语文的阅读学习中, 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阅读理解过程, 深化教学方法, 提升学习乐趣和效果。

1. 主体感知

探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 学生接触到的课文和作品, 应该进行自我的感知和分析, 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老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引导来实现。例如, 在读到朱自清的散文《春》时, 对里面小草的嫩绿以及桃树、杏树争相开花的热闹场景会在心里产生一个大致的想象, 这种想象过程能够丰富阅读过程, 同时也能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2. 对比阅读

探究性阅读给予学生比较自由的学习空间以及灵活的学习方法, 在探究性阅读中, 可以通过不同作者同类题材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阅读来对相关作品进行理解和学习。对比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差异的分辨能力, 增强细节感知能力, 同时也能够在对比中不断发现阅读方式以及语言运用上的创新。例如, 在阅读到有关鲁迅早期的一些作品时, 可以找到一些他晚期的作品进行对比, 可以发现文人思想上的变化, 也可以丰富阅读的乐趣。

3. 立体化的阅读

阅读学习不应该只是单方面地从作品中了解到知识内容, 而应该具有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化的阅读学习过程, 阅读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学习过程。探究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并且通过资料的归类整理分析以及实践运用, 来对阅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让阅读不仅成为语文学习中的一部分, 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部分。例如, 在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有对地方过端午节的一些描写,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可以深入到生活实践中, 感知端午节在自己的生活中与作者家乡生活中的异同, 使阅读过程变得立体、丰富和生动。

探究性阅读对初中语文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探究性阅读过程, 能够丰富学生阅读的乐趣, 提高其学习热情。探究性阅读能够带给初中语文教学和学习以崭新的面貌,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并且达到良好的教学、学习效果。

摘要: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 阅读能力体现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掌握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感知分析能力。本文旨在通过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和学习方式,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加入探究性学习法, 深入挖掘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意义, 改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陶永彬.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J].考试周刊, 2009 (31) .

[2]沙元敏.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 2010 (08) .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篇5

摘要: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阅读教学,它注重学生质疑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点,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探究 实施策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我把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流程:

一、自由朗读,自由感知。

读了一篇文章之后,首先要学生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我们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好,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再说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时,难道有人给他们布置整体感知的问题?阅读教学有时应该返朴归真,追求本色。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就作品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进行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二、欣赏品味,合作探究。

全班分若干个六人学习小组,小组可以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第二流程的问题可这样设计: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怎么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观点你赞成吗,为什么?学生也可不按上述问题思考,可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这个流程很注重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即使有启发,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给学生钻,得出的结论也大同小异,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感悟,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这等于剥夺了学生对课文独特感受的权利。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不同特点的文章,引导探究的角度是不同的。以下是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常用的几种方法:

1、对于关键词句的探究。作家都善锤炼语言,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作家锤炼语言时多在三类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这三类词是语言中最富表现力的。古典诗歌中的佳句就多是挂在这三类词上,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皆是不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现代作品里也是如此,如朱自清《背影》中的:“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拣定”一词表明,父亲在为儿子安排座位时,是细心斟酌了一番,最后才选择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为什么要选这张椅子呢?因为儿子带的行李多,又是一个人,父爱的深厚通过“拣定”一词表现了出来。这样层层深究,学生能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对主题的多元思考和深化延伸。对文章的主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东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想出世又想入世;既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因此,我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不仅苏东坡,像李白、欧阳修、范仲淹等都具有这样的人格两重性,造成这种人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很明显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道家思想,人生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是这样的。这种见解很有见地。

3、对课文大胆质疑。作家的见解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他们的思想提出质疑。注意从多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对课文进行再评诂分析,这种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比如学了《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有学生提出愚公的做法真的可行吗?有的学生认为搬家会更好,还有学生提出既不必挖山也不必搬家,而应该对太行、王屋二山进行开发利用,让它们造福于子孙后代。我想这些问题肯定会引爆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在独自品味探究后,教师请每位学生在小组内宣讲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听后可以修改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阐述自己或本小组对课文探究的结果。对学生的发言教师首先鼓励其他同学修正他人的观点。如果有的学生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那么教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要予以纠正;有的思想是表面的、肤浅的,教师要适时点拨,诱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如果学生没有触及课文的重难点,这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总结评价,补充深化。

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基础上,教师用精当的语言,对学生的探究与宣讲过程作总结性、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做点评。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生应涉及而未涉及的地方作提示补充,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时候还可归纳出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供学生以后运用;对有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提供研究背景而不做出结论,留下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研究之热情。这一环节有时也可完全由学生来完成,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以上几个流程始终遵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原则。相信随着学生探究性阅读习惯的养成,随着学生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提高,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出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63-01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一般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材配套用书《教学参考书》的“参考”内容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照搬“参考”,用“生理解剖学”的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再有,习惯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从“读写结合”入手,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比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以体裁编组课文单元,用“单元知识短文”归纳、阐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知识,学什么文体的范文就设计什么文体的写作。这种编排模式,实际是把阅读与写作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了一谈。许多教师视课文为阅读和写作的共同观照物,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读写信息处理的现象。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使语文读写教学处于尴尬境地。由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受到扼制,学生作文出现了千人一面、千腔一调不使人卒读的现象。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应该开展语文创新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其始终处于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下,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旧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是学习的主人。把语文研究性学习落实到读写教学中,那就是:以目的性为读写前提,以信息论为读写理论指导,以围绕读写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未来的教育是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的“终身教育”,它使语文读写教学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了更重要的意义,而中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探究性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学会探究性阅读,对于拓展思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而言,探究性阅读应重视以下三结合:一是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即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还要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关注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二是要重视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独立思考问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克服思维的盲从性和依赖性。但鼓励独立思考并非否定集体讨论,教学中应做到二者的结合。因为学生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它在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重视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的结合。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训练语感的最佳途径是熟读背诵。

一般来说,课文问题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设计遵循如下五个步骤:(1)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背景介绍、气氛渲染等);(2)感悟设问;(3)探究研讨;(4)展示与交流;(5)总结评价。

开展合作探究性阅读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阅读过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传统教学活动中往往没有注意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换、相互影响的作用,课堂中充盈着竞争气氛,而不是双赢的过程。因此,近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注重的主体性发挥,过分地落在学生自学上。课堂教学艺术不乏会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往往流于形式。相对于全班教学、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常被用于低层次的学习任务,而真正需要集思广益,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高层次学习,由于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和责任到人,小组形同虚设。学生在课堂中貌合神离,只是“孤独的个体”,没有真正达到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境界。合作探究要做好前期准备,形成学习小组,培养教学助手;扫除心理障碍,敢于畅所欲言;训练合作技能,教会学生运用;激发合作意识,营造学习气氛。

探究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7

同时《新课标》倡导:“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改方案迫切要求教师立足课堂, 对学生能力生成性问题作深入研究, 勇于实践, 改变课堂教学常态。

怎样利用新教材来落实探究性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呢?多年的教学, 笔者在课堂实践中, 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些尝试, 有些心得:

一、改革传统模式, 强调语文本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究性阅读的焦点, 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这一切都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关。古代的私塾教育, 人们信奉的是“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那时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反复吟咏诵读、死记硬背去理解言语规律和写作意图的。现代的语文阅读教学, 虽已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取而代之的却是老师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这种重讲读轻思考、重分析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重训练轻熏陶的传统教学模式, 还是照样挤占了学生体验、思考的时间, 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同时也扼杀了教师教学的热情与创造性。而探究性阅读理念所冲击的正是这种教学模式。《新课标》破除了过去按语言学知识体系构建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架, 改变了过分强调语言学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倾向。在教学方法上, 《新课标》强调,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纵观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中, 选取了大量古代、现当代的经典文学作品,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中, 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性解读。教师可以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 自由感悟文本。在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跨越时空式的交流过程中, 学生会被文本中的内容、内涵、思想、情感所吸引、感染, 由于他们的经历不同, 性格相异, 所以阅读理解和感受也会有自己的独特性。而此时往往会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 这正是探究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开始。

例如, 在品读鲁迅的《雪》一文时, 学生对作者究竟是喜欢“江南的雪”还是喜欢“朔方的雪”这一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有的说喜欢江南的雪, 因为它美艳之至;有的说是喜欢朔方的雪, 因为它蓬勃;还有的说作者两个都喜欢……学生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动脑, 大胆发言固然可喜。可是也暴露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对文本理解不到位。于是, 教师引导学生再细读文本, 品味一下作者是怎么来描写这两个地方的雪的, 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片段, 它是如何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的。学生在进行比较阅读之后, 从关键词句入手找到了自己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没有强制性地灌输, 只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自己解读。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内存, 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二、抓好教学节点, 摆正学生位置, 促进能力生成

节点是一个很抽象和应用很广泛的概念, 通俗地说就是某个大环境中的一个点或者一段, 好比公交车线路中的一个站台。

(一) 刻意“留白”

《新课标》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 不妨留一块“教学分析”的“空白”来促使学生大脑积极兴奋的活动。而这“空白”之处往往也就是课堂教学中探究性阅读能力生成的生长点。我们教师要有的放矢地留些“空白”, 利用“空白”, 只需静候, 让学生完成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 促进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生成。

《最后一课》中, 韩麦尔先生最后“他呆在那儿……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这里, 作者都德显然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空白, 教师也可利用这个“留白”, 转化为刻意“留白”, 给学生抛出引领他们做更深入的思考问题后, 笔者就不再做声, 静候“佳音”。一定时间后, 学生产生了思维结果, 他们把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世界补充得惟妙惟肖, 入情入理, 从而深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笔者正是利用这个空白, 让每个学生与文本对话, 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 在头脑中生成出一个生动的、丰满的、与众不同的韩麦尔先生。在生成中学生加深了对形象的理解和体验, 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

(二) 大胆“争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点就指向了“阅读多元论”, 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所依据的主要规律。语文教育本身就具有文道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等特点, 学生基于他们独特的生活体验, 不同个体对同一内容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就同一个个体而言, 不同阶段对同一内容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说, 教学的最大挑战是它的不可预知性。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利用学生的分歧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促进学生的认识,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正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也是探究性阅读能力生成的良好时机。

如在教学《蜡烛》这篇课文时, 先让学生谈谈:如果你是一位苏联作家, 要为因保卫南斯拉夫人们而付出自己年轻生命的苏联烈士写一篇纪念性文章, 你将选取什么角度、什么体裁来写?学生一下子谈出了几种思路, 有说写诗歌来直抒胸臆的, 有说写墓志铭的, 还有说写回忆录的, 而且他们还各自找出了要用这种题材写的理由。待他们广泛争议后, 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看看作者西蒙诺夫是如何安排的。这样一争议一比较, 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通讯, 领略了切实受用的东西, 而且也在探究中生成了阅读能力。

(三) 细品“矛盾”

在我们的许多课文中, 有一些语句、内容、情节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很多教师在教学时, 怕课堂上学生生成的问题太多就避而远之, 忽略掉了。但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矛盾、模棱两可的东西, 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启发。

如在教学《孔乙己》时, 文中有一句是这么写的:“大概孔乙己的确死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以此为切入点, 让学生从文本中搜集信息, 找出合适的理由来证明“孔乙己”到底“死了”还是“没有死”。在相互讨论中, 在矛盾的解决中, 学生的思辨力发展了, 文章的主旨显现了, 说明了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最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这也正是促进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生成的关键所在。

(四) 勇于“质疑”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提出了一个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应该说问题意识是探究性阅读活动的基础, 有了问题, 探究才有方向。

但在语文阅读过程中,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往往难以发现问题。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可以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

1. 可以让学生从文章题目中质疑。

如《社戏》中可问, 文章的题目是《社戏》, 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不多, 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小事, 这是为什么呢?带着问题去读书, 很快便能掌握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 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 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智慧, 表达了“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感情。

2. 也可以从某些关键词句质疑。

如《孔乙己》中, 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 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 从而可以分析这个人物。

3. 还可以从异同比较中质疑。

如《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是写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经历和命运, 都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都运用了讽刺手法, 但他们却是有差异的。《孔乙己》是以乐境写哀, 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范进中举》则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 进行辛辣的讽刺。通过分析比较, 可质疑:两篇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 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等。通过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更能理解作品的独特的内涵和魅力。

当然, 要在这个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得到生成, 除了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外, 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 并且要给学生充分的提问、设疑的时间。

三、抛开过度预设, 正视学生思维, 促进能力生成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学是教师人为创造的一种特殊学习环境, 因此一定的预设是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 预设不能过度。过度的设计必然导致对课堂教学的控制, 导致对学生活动的包办。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教师对课堂上意外生成的信息, 应该灵活应对。

曾经听过一位语文老师教学《老王》, 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 她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对老王的印象, 学生很踊跃, 纷纷回答了“穷”“悲”“贫”等, 但教师一直不满意, 绷着脸, 不停地请同学起来回答, 直到有个学生说到了“苦”这个字, 那位老师才露出会心的笑容。笔者认为学生回答的那些字都是可以说明老王的“贫苦”, 何必要用这么一个“苦”字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呢?

像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鹦鹉学舌”似的说出“正确”答案的语文教师还有很多, 他们通常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要在课堂上得出的结论早早地写在备课本上,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战术, 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观点达成一致。在他们看来, 一节成功的课就是把学生各种精彩的独立见解最终统一到教师所预设的结论上去。其实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败。殊不知教师在追求正确答案的过程中, 有意无意地否定了文本意义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否认了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性、独特性, 忽略了语文教学最有价值的发展个性和塑造人格的功能。正如有人说:“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 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

因此, 教学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无论是学习目标, 还是学习内容, 都应该具有开放性, 而不是局限在某些方面。只有这样, 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 才能发散思维, 通过探究学习, 产生新的创意、新的设计, 也才会获得一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

四、用活课堂评价, 坚持中肯原则, 促成能力生成

课堂评价是指在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 对被评价者的言语和行为做出的一种即时性评价, 是一种信息的反馈形式。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 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回答、表现的评价是以文本的价值取向或教师的主观意向为标准, 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只注重对结果的评价, 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新课标》中强调,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正处于发展中的人, 一切尚未定论, 教师的积极评价、同伴的互助评价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 并利用评价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偏差, 使之达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用活课堂评价, 来促进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生成。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 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点评, 让学生不辨是非, 不明方向;而精彩的课堂点评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能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拓展, 引导课堂讨论走向深入, 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如有一位名师这样教学《好嘴杨巴》:

师: (出示“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 惹恼了大人。”) 大家读读这句话, 你觉得这里哪两个是关键词? (生自读体会)

生:“不知道”和“不爱吃”。

师:找得真好, 那你再想一想, 杨巴真是不知道, 李中堂真是不爱吃吗?

生:这应该是杨巴猜的吧?

师:说得好, 杨巴就是猜的, 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依据, 谈谈你的理解呢?

生:在第九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眨眨眼, 立时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没喝过茶汤, 不知道洒在浮头的碎芝麻是嘛东西, 一准当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脏土, 要不哪会有这大的火气?”这说明杨巴巧于辞令, 既说明了茶汤上面浮着的不是脏土, 是碎芝麻, 又给了李中堂台阶下。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他能从文中其他相关的语句入手, 来挖掘其中的内涵。这就告诉我们, 在课文阅读中, 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 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在这堂课中, 教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动态引导, 细心地启发, 精心地点拨。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课堂评价其实是将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 引起学生共鸣, 并转化为自我期望。教师敏锐地捕捉并牢牢把握每一个适当的评价契机, 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长此以往, 探究性阅读能力也就能得到持久培养。

总之,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 放开手脚, 给学生多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 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关于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将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 需要教师不断发现促进能力生成的绝好教学契机, 更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和坚持。

摘要:探究性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层次之一, 探究性阅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毋庸置疑的教学目标。本文试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抓好教学“节点”、抛开过度“预设”、用活课堂评价这四方面细究此能力的生成。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传统教学模式,“节点”,“预设”,课堂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唐书杰.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探究性阅读探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 .

[3]李之龙.探究性阅读的特征及教学实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4]李俊英.探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

[5]池毓发.“问题式”阅读教学初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

探究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8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写作者的对话,探究、发现自己对世界的观察。然而,目前有些教师对此认识很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探究性理念。

一、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实施的误区

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往往有很多教师在理念上接受了,但在实践上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有的教师只是把探究性阅读当成课堂的装饰去演示,表面上看起来很精彩,但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样的探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时间久了,自然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就厌倦了。可见,这是相当糟糕的做法。教材只是供教师教学的一个资源,教师无论任何时候在教学中,都要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这样才能增强探究性。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让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师要注意不让那些没有基础的学生或者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被遗忘掉。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可是,现实的情况却并非这样,很多教师事先设计好几个问题,在课堂上顺手拿来使用。这样的问题,虽然有的有趣,但却并没有把全体学生都照顾到。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始终只是“过客”,所以,教学收获将大打折扣。

既然探究性阅读教学所提倡的是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就错误地认为,所有的文章都要安排这样的活动。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必然的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要在小学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教学,同时编排也要考虑到这点。初中的语文教学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有传统的授课方法,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这是违背教材的编写意图的,根本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更不要说去培养人才了,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三、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方法探究

(一)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教师所提问的都是他们所能接触的事物,能感知到的事物和生活实际,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应利用课堂提问这一有效手段巧妙地启发学生。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的,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精心备课,设计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也就是说,问题提出后,不是让学生随口而出,而必须经过思考后才能回答。教师还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扬起他们思维的风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将学生的“脑袋”启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发动起来”。一篇课文应该怎么上,很难有个固定的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只有不断地摸索才能探索出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

(二)提问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指教师所提的问题的难易的合理把握,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把握。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能非常容易地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把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否则说什么也是毫无意义的。教师教学语文前,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三)抓住时机,深入提问。

抓住时机是一个无言的时间段,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故意推迟说话的时间,给学生以一种神秘感觉。实践表明,若教师在学生作答后立即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思考的机会。我们可以延长6秒的时间,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要知道,时间是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空间的。使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并主动发问。对于学生回答正确的问题,教师要步步紧逼,穷追不舍,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使学生触类旁通;要把学生复杂的答案简明化,深奥的直观化,浮浅的纵深化,使学生的回答完善化。对于回答困难的学生,教师不可直接奉送答案,要做到投石激浪,点拨导引,或者分化瓦解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设路标,让学生去探讨。对于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不能直接指出错误,要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错误,或者让学生对错误答案展开讨论、反驳、补充,教师合理操作,使学生在论中长见识,在论中辨正误,主动纠正错误。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 篇9

目前,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主要是以探究型活动课和应用型的小课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 当然有时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探究的方法组织学习。

下面本人以教学实例为依托谈谈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阅读方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对于课内和课外的教材, 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探究方式。对于课内教材的探究课, 教师的主导性多一点, 往往是教师设计开放探究的问题诱导学生探讨, 这种做法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注重探究方法的授予, 为学生的课内自行探究提供了某种关照;而对于课外阅读教材的探究课, 学生的主体性则大大突出, 基本上是学生自行确立学生目标, 自行提问, 自行解疑, 而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一、课外阅读探究的三个流程

1. 自由朗读, 自由感知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朗读或默读后的感受;或者读了这篇文章, 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 我们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美其名曰“整体感知”, 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 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再说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时, 难道有人给他们布置整体感知的问题吗?也许阅读教学有时应该返璞归真, 追求本色的东西, 因为简单就是美啊!

2. 欣赏品味, 合作探究

利用小组合作来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问题可以这样设计: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 为什么?或者哪些语句你想替换成新的语句?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 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

3. 小组探疑, 教师点拨

学生在自由品味后, 对课文肯定有疑难之处, 这时就要求学生说说心中的疑问, 去寻得同学们的帮助和老师的指点。具体操作过程是:学生默读全文, 自行思考3~5分钟, 然后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探讨, 若小组不能解决, 这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探究, 并稍加点拨。总之, 以上三个流程完全合乎教育部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方法

课外阅读探究同课内阅读教材的探究, 其基本流程是相同的, 所以我更侧重于问题的开放、探究设计。下面本人着重谈谈如何诱导学生进行探究, 从几方面入手进行探究。

1. 对关键词句的探究

如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中“小草绿得逼你的眼”, 毛泽东所写的《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些句子运用拟人手法, 化静为动, 写出大自然的旺盛生机。如果能不断进行这样的探究, 学生就能摸清用词规律, 从而达到提高能力、锤炼思维的目的。

2. 多角度思维、开放性探究文本尤为必要

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我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详写鲁提辖的三拳?按传统的标准化答案, 肯定是突出人物疾恶如仇的性格。但是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再仔细探究, 结果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除上述答案外, 还有: (1) 郑屠是一个恶霸, 鲁达拳打得越厉害, 人们就越解恨; (2) 叫他慢慢品尝他种的恶果, 这叫罪有应得; (3) 这里的详写突出了作恶者狼狈的下场, 是对作恶者敲的警钟、丧钟!

3. 对文章主题的探究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我着重分析以下的主题探究方法: (1) 对主题的巧妙归纳。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 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 大家以后碰到歹徒作恶, 是不是三拳两腿打死他?”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回答说把他扭送到公安局, 送他上法庭, 我就问:“鲁达为什么不把郑屠扭送到衙门, 并告他一状?”就这样, 老师不断地设置教学情境, 学生经过探究后, 充分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 老百姓真是欲告无门啊!接下来, 我又启发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封建社会黑暗的句子。 (2) 对主题的深化探究。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东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 既出世又入世。在这个基础上, 我设计了一个较深的题目给学生探究:造成封建知识分子这种人格的精神土壤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 写探究性小论文, 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 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 (从李白到苏轼、欧阳修) 很明显受两种思想的影响, 一是儒家思想, 二是道家思想, 人生仕途得意时, 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 失意时, 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很多都是这样的。这种见解应该说很有见地。

4. 对现有教材的探究

现有的教材也可以进行探究改造, 实现材料的提炼重组以及信息的编码处理。

探究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10

一、当前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现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 很多学校都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很多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 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认为“探究”就是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让学生自由发挥, 从而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上“换汤不换药”, 实质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 导致教学效果没有明显改善。比如有的教师打着“探究性学习”的旗号, 将阅读课堂全部还给学生, 缺少了最基本的监督与引导;有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起和文本无关的内容, 偏离了正常的教学轨道;有的则是把探究性学习完全等同于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些理念及做法如果不及时纠正, 将会得不偿失, 不仅浪费了时间, 而且学生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为此, 我们必须在充分理解“探究性学习”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 采取有效措施, 才能使得阅读课堂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 让学生质疑发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更需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出问题, 然后小组讨论, 先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有分歧的问题, 教师可以加以汇总集中解决。当然, 学生提出的水平参差不齐, 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有价值,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加以引导, 提醒学生要珍惜自己提问的权利, 不要提与文章主题无关的问题;对于提得好的问题, 教师要大力表扬, 从而为学生提问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例如, 在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 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提出三个问题: (1) 这首诗主要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 哪些句子是主题句, 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感情 (3) 杜甫的诗风与李白的诗风有何不同?这三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学生通过积极讨论, 基本都解决了。在初中阶段刚开始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时, 可能学生提得都是一些浅显的问题, 讨论的效率也不高, 但是长期坚持下来, 学生提问质疑的水平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二) 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 创设好阅读文本的情境, 能激发学生在语文阅读实践中注重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创造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契机。例如, 教学七年级下册的《安塞腰鼓》时, 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高原鼓声震天的场景中, 学生内心的兴奋, 随着那擂鼓的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 对于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丰富了课堂内容, 提升了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传统民间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在这样的氛围下,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就有了别样的感悟, 语气、气势、节奏上也有了明显改进, 这样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两节课还要有效。

(三) 立足民主课堂, 催生探究新成果

在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教师需要构建民主课堂, 使自己从知识的权威者和传递者转变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与指导者, 营造课堂民主和谐的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激发其思维活动, 主动探求知识, 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 我组织学生交流探究成果时, 有学生提出:“我”爬到悬崖的石架上, 上不来下不去, 父亲来了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抱下来, 却让“我”按照他的说法去做?学生的这一见解是结合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的质疑。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经过探究后也提出了疑问:“于勒既然能在船上卖牡蛎, 他在赚钱为什么菲利浦夫妇还躲着他?”你能说学生的这种批判性的解读是错误的吗?恰好相反, 这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迸发的体现, 当我及时于课堂上对质疑的学生予以赞许后, 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在课堂上的民主与自由。在以后交流阅读体会时, 他们能踊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无疑, 老师对他们探究成果的肯定, 强有力地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民主在课堂上产生了许多微妙而又意想不到的催化作用。

(四) 开展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借助教材中留下的空间, 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探究所获得的点滴, 如语言的积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写作方法的领悟等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训练, 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动力。除了课堂的常规教学外, 我会适当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 在班级中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同时在学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 如读报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 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经过一系列的措施, 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学习兴趣及动力。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的背景下, 自主探究性学习成为了必然的倡导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进而对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学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探究

参考文献

[1]杨益平.初中语文阅读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 2015 (1) .

[2]张远林, 王宗翠.初中语文阅读探究性教学之我见[J].小作家选刊, 2012 (6) .

[3]董娜.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4]胡为平.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游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对话与“问题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探究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11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性阅读的欲望

阅读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在阅读教学情境中的情绪、情感,这也是讓学生全神贯注投入探究性阅读活动,实现探究性阅读的目标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的情境及营造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在自己的心灵感悟、探究文本中建构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我借助多媒体展现济南冬天风景的视频。学生用心听,仔细看,与作品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冬天的济南。“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呢?”问题的提出,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了老舍笔下特有的冬景中,沉潜到文本的深处。这样,在与画面、文字互动中,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更多的是产生了对新知的向往,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确定合理的探究内容

探究内容是进行探究活动、实现探究目标的有效载体,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它为探究性学习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因此,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教师应根据阅读文本的疑难点、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认知规律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选择那些既符合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又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感知文本、品味文本,进而探究并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钱塘湖春行》一诗,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领悟“几处”与“处处”、“谁家”与“家家”两组词到底哪一个更为贴切?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这样写跟诗题有无联系?“浅草”有什么用意?等等,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不久之后,西湖将是一个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春天;在与文本的多元互动交流中,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在移情体验中,体味早春漫步西湖的情趣。这样,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探究内容,就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指明了方向。

三、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有效优化探究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通过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而展开的认识、情感等领域的多向对话与互动,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主动创设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与文本、教师之间多维互动的碰撞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与融合,从而促进智慧的生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在师生交流并确定了“①韩麦尔先生在讲课时为什么会哽住?②为什么韩麦尔先生会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字?③为什么韩麦尔先生默默不语,只用手一指宣布这最后一课的结束?”等几个探究的问题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韩麦尔先生太激动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在一瞬间全部迸发出来;有的说“法兰西万岁”几个字,凝结了韩麦尔先生内心深处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巨大悲痛和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对民族文化的深深眷恋。这样,在各个对话主体的有效互动中,在情感、观念与理解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学生和韩麦尔先生及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四、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化评价,能起到学会反思、发现自我、催化智育、净化心灵、提升品质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评价策略,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获得新的感受,从而促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深刻领悟文本的内涵,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

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孔乙己的死不值得同情。针对这种观点,我没有急于评判,而是引导学生围绕“是什么让孔乙己只能匆匆走向死亡”,举行小型辩论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找到相应的论据加以支撑和说明。辩论中,正反双方口若悬河,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在多向交流讨论、思维碰撞中擦出理性的火花,清晰地认识到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最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残害。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了新的火花,获得了新的感受,使文本的探究过程成为学生独特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自主地、能动地生成的过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探究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自主地体会、生发与拓展文本的意义,使学生思想得以启迪,个性得到张扬,生命潜能得到发挥。

探究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12

一、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 应当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通过自由朗读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或者默读, 当学生读完后,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如果按照以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则会使学生的思维收到限制, 因此我们在阅读之前, 不做任何限定,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整体感知。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当每个学生都阅读完以后,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对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手法、情感的体现以及其中的语言和词汇等进行归纳和总结, 比如说说在这个文章中, 你对喜欢的一部分是哪里, 或者是作品中想表达一个怎么样的思想。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 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欣赏角度。

3.教师的总结和点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当学生通过自由阅读和小组讨论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之后, 他们也必定对存在一些无法解答的疑难之处, 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疑问提出来, 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最后进行总结。这样的方式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探究兴趣, 同时也是符合新课改中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二、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方法

1.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根本出发点

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往往注重将问题的正确答案教给学生, 却很少会教给学生探究答案的过程, 这不仅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使得学生对阅读逐渐失去兴趣。而事实上, 阅读正是教师、学生与课本相互对话的一个过程, 探究性阅读教学法使这个过程能够连接的更为紧密, 取得更好的效果。探究性教学法首先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才能够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对于新鲜的未知的事物, 人们都是具有好奇心的, 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 适时的进行探究性教学, 则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幅的提升, 如在讲解《杨修之死》时, 教师可以一改往日的教学顺序,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杨修超乎常人的处事方法进行播放, 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 如此的人才, 怎么会被曹操杀害了呢?这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当进一步探究故事的主题时, 学生就会在认识到任务的性格和心理之后, 对杨修进行一个评价, 进而对其死因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展现, 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现了研究型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2.注重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初中是学生语文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 而语文阅读教学是其中的关键, 因此, 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时, 应当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积累和构建, 逐渐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第一, 应当重视课文的阅读。

教材中的课文, 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被选入的, 这些课文的选择无论是从内容上, 还是风格上, 都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 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因此应当鼓励学生多多阅读教材中的课文, 同时注意对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 这是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的基础, 只有基础牢固, 才能够使学生不断激发阅读的欲望, 不断提高阅读的能力。

第二, 注重对课外阅读知识的积累。

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教材中的课文虽然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但是却无法代替课外阅读的地位。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 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和学习中, 收到大量文学作品的熏陶, 进行深切的感悟和体验, 不断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的精华, 在阅读和思考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 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

作为语文教师, 自身应当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阅读空间, 才能够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进而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 能够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对阅读材料进行探索, 并且进行大量的交流与沟通, 与作者产生共鸣。只有教师的言传身教, 才能够使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成为现实, 也才能够使教师更加轻松的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三、开展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反思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开展应当注重以下两点:第一, 是将探究式教学落到实处。对于文学作品的探究, 应当从语言入手, 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体会, 尤其是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 更加要注重对其内涵的深入理解, 如果只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 便无法体会其中的真谛, 而探究式教学也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无法促成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的养成。第二, 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过程必然是探究性的。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氛围方面, 根据文本特点、学生情况来设置与之相应的方式, 引发探究, 促进生成。设置搜索认知的氛围, 给学生展开广阔的智力背景, 让学生在知识的高原上驰骋;设置形象感知的氛围, 让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事声, 如嗅其味, 从而神游其间, 思考认识;设置思辨论证的氛围, 让学生多思出智慧, 善思泣鬼, 奇思有新意, 巧思创天地, 享受探究的乐趣。

四、结束语

总地来说,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只有不断地通过自主探究的阅读模式, 才能够实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式阅读教学, 使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都得到提高, 这是与我国新课改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的, 也是十分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探究式阅读教学,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 也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促进了我国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摘要:近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与完善, 对教学方法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究性教学作为新课改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的一条有效教学途径, 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赞誉。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方法与反思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性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丽波.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职教论坛, 2006, (24) .

[2]景小霞.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4) .

[3]潘家明.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方法举隅[J].中学语文, 2006, (19) .

[4]关素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2) .

上一篇: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下一篇:建筑工程实验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