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探究

2024-07-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探究(精选8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探究 篇1

摘要: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其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升写作能力。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主导课堂,对文本过多的讲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如何结合学生的情况,并根据自身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成绩,还需要有相应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模块。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更好的兴趣。并且阅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还能为写作积累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开展阅读教学,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虽然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但是小学生认知较低,面对太多的文字往往会出现注意力缺失现象。即使是教师布置的任务,一些学生也可能敷衍完成,这是兴趣缺乏的表现。与枯燥的文字相比,图片以及视频更符合学生的视觉认知,学生的注意力也多会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多数的课外读物会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将图片与文字内容相结合。但是教材内容的文字占比较多,而课堂内容也多是围绕教材展开,这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二)教师过多地对文本进行讲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计划也多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展开的,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讲课时,内容过于深刻,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还有部分教师对于文本讲解的时间过长,留给学生的时间过短,或者干脆占据了所有课堂时间。无论哪种现象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都无法发挥。正确的方式应当是学生在阅读过后,教师进行简单讲解,在这期间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锻炼。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难以做到。(三)教学内容单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内容多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当然,教材中也会有部分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较少,多数内容学生并没有多大兴趣,这部分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管教师可以引导并利用一定的技巧手段让学生进行阅读,但是缺乏兴趣的阅读很难起到真正的作用。学生草草阅读一遍,很快会忘记内容。与教材内容相比,课外读物内容更丰富,也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这些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对这些文本细读,可以让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堂内,从而让学生学到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对课外读物进行展开,也缺乏相应的引导,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缺失。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来讲非常重要。虽然小学生认知程度较低,但是他们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并且对于新鲜事物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只要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就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然后另一部分内容留到下一堂课讲解,让学生带着期望与好奇投入到下一课堂之中。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在重复的训练中,学生会逐渐养成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能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提升。(二)重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质量和效果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教授情况来判断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放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更多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从而发挥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应当转变身份,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三)丰富课堂形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阅读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产生自己的思考,所以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有更多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在如今,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中,多媒体技术已经表明在小学教育中有着很好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可以展现图片以及视频,对学生的视觉有着更强的冲击力,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之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中的技巧以及方法教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分成小组,让小组进行阅读比赛,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从而更积极投入到阅读训练中。在划分小组之前,教师应当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能力,保障各小组能力均衡,从而更公平地开展小组学习。在小组阅读完成后,让小组成员发表自身的看法,然后教师给予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提醒学生改正不足的地方。小组学习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丰富课堂形式,可以让小学生时刻保持新鲜感,不会因为课堂形式乏味而丧失兴趣。并且,形式虽然发生变化,但是其内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有的课堂形式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本细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四)将整体阅读与细读融合在一起。整体阅读是对文章进行略读,然后熟悉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脉络等,整体阅读可以了解到文章的主旨和大体内容,对文章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但是深层次的东西很难通过整体阅读了解,比如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一些心理的深层刻画等,这些都只能通过细读品味出来。细读需要在整体阅读之后进行,在对文章主旨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后,然后通过细读分析文章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及其情感表达,这样才能对文章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所以想要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应当将整体阅读与细节阅读结合在一起,并且告知学生相应的阅读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关键的词句,关键词句往往与文章的有效信息有着很强的关联。所以对关键词句的品味可以让学生尽快理清文章脉络,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其次,当文章中有了精彩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次品味,慢慢细读。对于兴趣较高的学生,可以让其发挥想象力,对精彩地方进行补充,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并且还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锻炼。在体会文章情感时,教师应当领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其通过词语句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产生共鸣,发现文章的魅力所在,并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由于小学生认证程度较低,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多困惑,对于一些阅读内容也可能不太理解,教师应当保持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整体阅读与细读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也可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提升阅读效率,并且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对阅读产生更高的兴趣。(五)补充课外阅读。与课堂内的阅读教学相比,课外阅读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这种自主阅读有着更高的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认知程度,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让学生凭着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的家长,让家长对学生阅读进行鼓励,教师还能实时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从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更好的评估,与课堂阅读教学结合,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阅读之余,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一些读后感,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作者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感悟,并且写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优化阅读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兴趣,对于学生的文学视野拓展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个人情况进行阅读教学,除了在课堂上依据教材内容讲授外,也当进行知识拓展,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课堂教学时间较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还能使其积累素材,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做铺垫,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7(7).[2]李艺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7(7).[3]时文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文本细读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4]王洋.简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5]曹睿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北方文学(下),2016(10).[6]郑丽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及文本细读策略[j].学周刊,2019(2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探究 篇2

一、 阅读文本细读的意义

1.对于教师教学的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 正是因为这样,许多教师疲于处理大量信息,学生需要的又是什么。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资料对教材内容的诠释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让许多教师更加迷茫。这一情况下,回归教材细读文本就显得极其重要,这就要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摒弃教学参考资料,从最基本的教科书做起,细读文本。首先教师自己要细读文本,对文本获得认识和体验后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取得的效果一定会更好。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细读不够, 把握力度更不够,其实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细读文本,将文章结构有条理地划分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蕴藏在其中的深刻感情。

2.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

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本深入透彻理解,并了解其表达顺序、体会其思想感情。目前许多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就是没有多次文本细读,只是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这势必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解读文本,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以说学生在课前或是课后自己进行主动的文本细读是很有必要的。

二、 阅读文本细读的策略

1.增加同学们在阅读时的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得学生开启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与认知,让他们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充满好奇, 使得他们能够被很多事物触动。所以在细读文本的时候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和体会文本所要传达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从而为培养优秀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2.鼓励在细读中产生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储备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阅读角度是不同的,对文本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虽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是无论在细读过程中产生了多少种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恰恰是整个文本最本质的东西。所以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文本的细读产生多元的解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最本源的东西。

3.找准细读的三个关键点

文本细读最重 要的一个字 就是“细”,在细读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准以下三个点:

(1)注重挖掘文本更深层的含义。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不会将其所有要表达的东西直白地展现给读者,一定是有许多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的。在阅读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注重挖掘文本更深层的含义, 掌握文章内涵。

(2)疑惑之处是细读的重点。对于一篇文章,每个学生都会有不懂和难以理解的地方,其实往往很多时候,这些疑惑之处正是细读的重点之处。学生因为有为难情绪而不愿细读体会,这就需要老师们引导,古语有云“书读万遍,其义自见”, 只要学生愿意对文本进行细读,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也会慢慢感悟体会的。

(3)把握关键词、句、段。关键词、句、语段是指能够表达文本主旨,体现作者情感,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把握文本信息的部分, 常见的有总起的句子、总结性句子、在文中反复多次出现的句子以及过渡句或过渡段。这些都是在细读文本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教师在备课研读时也要注意这些部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这些句子的含义以及其在文本中的作用,更加准确地掌握文本。

三、 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的教学策略 篇3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杜甫有"讀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说的就是要对文本进行反复的阅读,认真的细读,从而来找我基本的语言规律和知识点,从而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默读--初步掌握文本中作者的中心思想;根据文本中关键字理解上下文的意思--能够讲解文本的大意,对文本中优美的语句进行感受分析--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理解和掌握文本中优美的词语和句段。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在阅读文本细读中具体教学策略。

第一、 立足于文本,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来寻求答案。在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过程中文本本身就是存在的,很多的教育学家都认为对文本的研究和评价本身就是对作品本身的评价和描述。读者要想理解作者的根本意图,就必须从文本出发在文本中找到答案。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正确的。语文阅读文本细读过程中强调文本中语言与情感的联系,认为文本中所有的语言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向而存在的,如果读者能够准确的掌握文本中的语言,那么就能够很容易解读作品的意义了。比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就有一篇《去年的树》,文章的开始"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飞到南方去。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独到这段的时候,很多的学生多因为这篇文章写的是小鸟与树的友情,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为什么树不见了呢?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最后在文本中才发现原来作者其实真正所要表达的是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使得树不见了,引起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这有这样立足于文本进行细读,才能够真正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对文本的各段落进行概括。语文阅读文本细读就是将文本中的所有重点集合到文各段落中。对文本的写作背景、环境等因素的研究是不可能对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进行分析的。文本就是需要很多思想情感和价值符号结合起来形成的,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对文本中的符号结构进行细读。比如小学四年级的《燕子》这篇文章,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这篇文章条例比较的清晰,每个段落都有讲了一个意思:

第1自然段:写小燕子的外形活泼可爱。第2自然段:写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生机。第3自然段:写小燕子飞舞时轻快灵巧。第4自然段:写小燕子在电线上停歇时姿态优美。这样将文本中每一个段落的大意都了解清楚,才能够真正的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新教材"主题"单元文本细读与理解

素质教育改革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也随之进行了改变,一般采用同一主题编排为一个单元,每一各单元至少有三四篇文章,其中包括两篇必读的文章,然后有一两篇略读的。对于这种新的教材编排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揣摩这一主题下各篇文章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所在,以及这单元的编排意图。在实际的教学中切不可以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进行,这样不仅仅会让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失去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学生根本学不到更多新的知识,更加弱化了新教材编排的真正意图。比如在人教版第七册教材中有在动物主题单元中出现了《白鹅》和《白公鹅》两篇写鹅的文章,虽然都是写鹅的,但是丰子恺的《白鹅》想要表达的是鹅的高傲气势,而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写的是白公鹅的海军"海军上将派头",这种编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对比,从语言文字上进行阅读者两种不同风格作家眼中的鹅的不同之处。

四、学会大声的朗读

朗读就是大声的将文本读出声来,带有感情的去朗读,其和默读、看有着很大的不同,默读和看都是将重点放在文字的表达意思上,对语言的节奏和音律都没有加以重视。音量有高低,速度有快慢,这些,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诵读比默读的要求高得多,诵读不但要读准字音、控制音量、掌握速度,还要加入自己的情感和神态动作、朗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进行交融。文本的情感和语势只有通过大声的朗读才能够表达出来,只有大声的朗读才能够发现问题。在学习《青山》的时候,朗读的音调应该低沉缓慢,因为这篇文章的情感是凝重悲壮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就没有重视这一点,这是很难让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的。

【总结】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的广,给学生展示了更多丰富多彩的世界画面。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文本细读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文笔整体思路的阅读,从多角度的来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文本细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的习惯,是顺应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必须更好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钟友军,《文本细读与教学策略的思考》,{J}小学语文教师,2009

2、 景文芳,《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J}文教资料,200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探究 篇4

叙事性文本,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而这些目标中恰恰隐含了叙事性文本的训练要点: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文章的主旨,然后抓住文本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究,最后通过换位思考来领悟作者是如何表达内心感情的。为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征,努力探寻文本的核心价值,从而较大程度地实现“言意”兼得。

一、寻文本秘妙赏人格魅力

苏教版六下《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以学生的视角来反映刘老师的可贵品质。教学应通过“笑谈腿疾”“上课板书”“放飞风筝”这三个典型事例来感悟人物的品质特征。这三个事例侧重点各不相同,分别反映了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强的品质和不变的理想。为此,教师应带着学生品词析句,走进文本深处,透过事件走进文本的情感,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作者情感,从而让文本动起来,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这样,刘老师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自然会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间。

再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笔者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质疑、去探究、去发现。其间,学生们有的问:“既然彭德怀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还有的问:“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没写彭德怀如何想念大黑骡子,而写漫漫长征呢?”„„当然不是问题越多就越好,关键是要聚焦和深挖,引导学生找到本文的一个核心问题――“既然彭德怀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这个问题是解读文本的一把秘钥,帮助学生在思辨中体会到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由此可见,在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找到本文的秘钥,就能减少课堂上的枝枝蔓蔓,即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二、品文本语言学表情达意

品味语言是写景类美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引领学生用心揣摩、灵活思辨并展开丰富联想,从而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效果,不断强化学生运用规范语言的意识和能力。苏教版六下的《广玉兰》是一篇语言清新、结构严谨的散文,文中对于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描述得非常细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所饱含的情感以及描绘的形象。如:“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透过此句可以看出因为广玉兰花开“有早有迟”,所以花朵的形态不尽相同,这样的广玉兰花不正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吗?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有致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广玉兰花开时的各种形态。看似抽象的语言符号一旦与具体的情境相连就立即有了鲜活的生命,学生的各种感官自然就被调动起来。

三、悟文本写法促读写迁移

对于文本的解读与学习,其终极目的不仅是要形成知识积累,还要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活化。不同的叙事类文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学时,教师要灵活渗透写作知识,注重写法迁移。

如马朝虎的散文《水》,情感细腻,意境深邃。“勺水冲凉”事例中写“我”感受舒服的那段话,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潜心体会,才能品味出文中细致入微的描写所带来的细腻感受与真切?w验。缺水是极其痛苦的,但全文却无一“苦”字,反而写了雨中洗澡之乐和勺水冲凉的舒服,这种反衬的表现手法值得学生效仿。指向写作的阅读,不仅习得了写法,而且能更好地让学生尝试有创意的表达,从而将让“读写结合”落地生根。

又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在学完课文之后,笔者顺势追问:作者写祖父的园子,意图是写她童年的快乐与自由。那为何还要写园子里的昆虫和农作物呢?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中的“一切都活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萧红的本意是要写她是自由的,但她并没有直接写,而是借了倭瓜、黄瓜等农作物来表达自己也是自由自在的,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在学生对这一写法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来写一写“我”在园子里也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面对这样有趣的话题,学生们自然乐于动笔。

可见,唯有不断地“运用”,才能让学生逐步学会熟练、合理甚至有创意地表达,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四、循教材特征显系统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采用主题方式进行编排,以话题组织单元,以“文选型”的方式存在。基于这样的编排意图,往往会出现同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文体各不相同,同一类文体的课文散见于各个主题单元之中。作为教师,如果不具备完整的文体意识,同时又缺少系统的思考能力,就会不自觉地走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误区。如苏教版四下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名人风采”,安排了三篇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三篇文章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却折射出不同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因此老师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心中要有主题思想,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探究、品悟主人公的内涵,并领略其不一样的风采,通过发现、感受、领悟、欣赏语言,感受语言使用的精妙与特点,发现语言规律,继而在熟练掌握语言规律的基础上,掌握使用语言的规律,即言语规则。细细揣摩这三篇课文,是否有这样的“言语形式”不容忽视呢?回答是肯定的。

就拿《黄河的主人》一文为例,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死死抓住“衬托”这一表达方式,却忽略了文本“由远及近”这一观察描写顺序的精妙。文中的“我”对羊皮筏子的认识也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从一开始的远观到随后的“定睛一瞧”,再到最后的近观。就好比平时的电影摄影中起先是长镜头,随后缓缓拉近,当最终揭下神秘面纱时,就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感悟这一写作方法的精妙,就是在让学生“亲历”和“历练”言语实践。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应站在课程高度,关注不同文体的课堂教学,用教材这个例子来教“语文”、教“语言”。教师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强化“语用”意识,才能有效指引学生向“语用”更深处漫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篇5

现代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再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近几年,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 ,让其“暗中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例如学习第五册《师生情》一课,在理解“她们多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啊”一句时,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她们为什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划出有关语句,谈谈体会。思考此问,学生必然联系下文王老师“和蔼可亲”、“日夜操劳”来理解。(2)你从哪儿看出她们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划出有关的重点词语,谈谈体会。学生又必然联系上文中“冒雨”“急匆匆”等词语来理解,最后达到对师生之间情感的深刻认识。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例如教学第十二册《书的故事》第二段,此段写青年工人到书店买书。学生通过自读,从青年“漫不经心”地翻书到后来“认真地看起来”这一态度变化中体会出其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书,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中当时的情况,谈对青年有何新的认识。学生联系当时敌人查封进步书籍,白色恐怖十分严重,鲁迅的书“书店不敢出版”,“没有地方敢代售”这一历史背景,体会出青年渴望进步的思想感情。至此,应当说学生理解到位,但作为教师不应该满足这个结论,而应该再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一要注意抓住人物前后态度的变化;二要将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

可见,学法指导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如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还可迁移运用到阅读课上,使阅读课着眼于讲读课所学训练重点的实施和运用,着眼于所学阅读方法的运用巩固。教师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像以上这样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学习迁移,既揭示了规律,教会了方法,激发了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在迁移中得到巩固,在迁移中得到提高。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

例如在划分段落的教学中,学生因运用分段方法不同而产生分歧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裁判谁对谁错,或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展示各自的思路及理由,借助讨论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使学生领悟如何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真谛。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如第十二册最后一单元《书的故事》一课教学,就可综合选择运用已有的学法进行学习。如运用“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这一学法学习第一段,抓住重点词语“不敢出版”、“不敢代售”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学习后面内容时除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还用勾点圈画、批注和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学习方法,抓住描写人物前后态度变化的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等。只有这样,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

由于学法指导效果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法指导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 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法指导要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

小学语文教学批注式阅读探究 篇6

时间:2010-6-23 15:07:13 点击:1239

核心提示:本文从分析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分阶段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内容摘要:

本文从分析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分阶段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进行了探究。批注式阅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上要明确批注目的及目标;给足学生独立思考、批注的时间;注重交流及反馈;充分利用略读课文进行批注训练;注重批注教学的层次性、差异性、持续性等。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批注式阅读 方法 探究

一、批注式阅读的基本含义

阅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巨大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说明是这样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能力包括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筛选能力、鉴赏能力和记忆能力,而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所谓理解,就是弄明白课文意思的解读文本的能力。大凡认真读书的人都能体会到:有效的阅读一定是“心灵与文本的真诚对话”。而课文批注恰恰可以对这一过程的实现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批注,简单地说,指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把批语、评论、心得、疑问、警句、注释等写在读物的空白处的阅读法。批注可以使文章醒目,能够促使自己在阅读中思考,增强读书时的感受力,把握读物的主要内容,开拓剖析作品的思路,提高表达能力,与作者进行对话。

“批注式阅读的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①通过一边阅读一边点评把读、想、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种读写结合的方法,从古至今都用得十分普遍。宋代理学家朱熹把这种读书法称为“标记阅读法”,它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语文教学意义上的批注类似于评点式的读书笔记,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个体经验去赏鉴、探究文字暗含的各种“意义”并加以精到的文字表述。它不仅是评点者自身感受的外溢过程,而且是合作交流语言运用、字斟句酌地表情达意的言语实践过程,最能见出个性和才情。

如果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具有一定阅读水平的小学生,就会解开很多小语教学中的难题。批注对于小学生,不仅仅是点评别人的作品,而更重要的是会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极大地发展思维能力。因为批注的过程是一个文本发出刺激→学生接受→进行内化→做出对文本再创作,表达反应的心理过程。它不仅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的学习过程,更是用精当文字进行创造性对话的过程。将批注引入语文教学是新课标的需要。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教会小学生批注来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批注的种类一般有三种,常规式批注、特殊式批注、自由式批注。常规式批注指学生每读一篇课文,都要对课文的词语知识、篇章结构、写作特色及中心思想等加以分析、理解,写上批注。特殊式批注指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先自读思考题,然后根据思考题来阅读课文,做出简明的批注。自由式批注指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特别欣赏的地方,或一些感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意批注,哪怕是批上一个问号也可以。批注的内容包括对词语的具体理解、评价、辨析,对特殊句式,如反问句、设问句的辨析,对重点句或段落的体会,对某个标点的特殊用法或个别标点的特殊含义,比如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在文章中所含的特殊意义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等写作方面的问题的体会及对课题的分析等。

批注的符号比较随意,一般不对学生做生硬要求。教师可做简单介绍,由学生自己做选择。如:“~~~”波浪线(也叫曲线)可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圈,可标在文章的重点词下面。“——”直线,可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批注的地方一般在书页正文的上面、下面或是两边空白的地方,也可在行间或文章最后结尾处。

二、分阶段教会学生批注方法

第一阶段:讲清含义,初步试批,交流反馈。

在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刚刚接触到批注这一新的学习方法,什么叫批注,批什么内容?在哪批?怎么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教师要在批注前给学生一一讲清。尤其是试批的课文的难度要合适。笔者所使用的教材是京版实验教材,第一课的课文是诗歌《我们爱你,中国》。诗歌这种体裁的课文内容批注起来有其特殊性,所以不适合作试批的对象,斟酌一番,决定以第二课写事文章《拐杖》为例,教学生批注。《拐杖》主要写了“我”为丈夫买拐杖,无意拄着拐杖走,被一位小姑娘当作“腿脚不方便的人”,一路上受到关照的事,表现了小姑娘关爱他人的好品质。文中有许多关于小姑娘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内容浅显易懂。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小姑娘的语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们埋头读书,教师在行间巡视时发现,学生的批注五花八门,对“从人群中拽了拽我的衣服,说‘阿姨,您坐这个位子。’”这一句话的批注就各不相同,有语言罗嗦的:“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有理解不到位的:“小姑娘想一会自己坐过去。”有表述太笼统的:“她是好孩子。”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做任何评判,只是将几种典型批注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看一看规范的批注应该是什么样子。当然,通过对一课书的批注,就要求学生规范批注是不现实的,此后,教师又通过指导学生批注《北京老人》、《记金华双龙洞》、《猫》、《买小狗的小孩》等十余篇课文,逐渐使学生能够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抓住重点词按老师要求去批注。

第二阶段:扩充批注时段,鼓励多角度去批注。

在第一阶段,教师只在深入理解课文的第二课时带领学生批注,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掌握批注方法后,可将批注时段扩大范围,在学生初读课文质疑阶段就把自己的疑惑标注出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质疑能力的高低是学生学习能力大小的重要体现,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等限制,在发现、破解深层信息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疑问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问和困惑就更加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种疑问或见解往往是一闪而过的,很有必要及时记录,以便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确定自己的批判恰当与否。批注阅读就要求学生把点滴疑问或不同的见解表达出来,这能清楚地反映出阅读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往在第一课时的口头质疑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批注可使学生深入思考,使质疑更有实效性。例如:学习《白杨》前,学生在书上批注疑问:“文章开头为何有环境描写?这和描写白杨有什么关系?”“作者写白杨为什么用写人的词语?”这些有质量的质疑恰好也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不仅在第一课时,学生学完课文后,对课文的正确理解上有了一定的认识,思想情感都有了很大提高和深化,这时趁热打铁,深化批注,既是对原文批注的补充、巩固和提高,又能检查其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学生在学完《军神》后批注到:“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真是个极不平凡的人!”“如果我能有他的一半精神,学习上的许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了。”

同样的内容,批注的角度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精彩。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既可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去批注,分析排比句、比喻句,结构特点,也可以从作者情感角度去批注,还可以从文章内容入手,写体会及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批注,尊重了学生理解文本的差异,又训练了思维的广度。

第三阶段: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批注方法。利用“二次批注”提高批注精准性。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批注训练,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批注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批注技巧,见识了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可在此阶段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看看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什么不同的批注方法。例如,学生学过的写人的文章有《北京老人》、《森林警察》、《爱的奇迹》、《买小狗的小孩》、《深山风雪路》、《在炮兵阵地上》„„。说明文有《只有一个地球》、《蝉》等等。写景的文章有《记金化双龙洞》、《颐和园》、《慕田峪观云海》、《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诗歌有《我们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等。经过归类,学生就会发现写人的文章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去批注,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写景的文章主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去批注,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用词之精妙。说明文主要抓住说明方法去批注,深入体会作者用词之严谨,写作手法之灵活。诗歌可抓住重点词及诵读技巧去批注,体会诗歌内容的跳跃性,语言文字的音韵感及诗人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了解了不同文章批注的侧重点不同后,遇到新的课文不用老师指点,会目的明确地直入主题,很快的寻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

在批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最大问题就是批注的不到位,这体现在批注内容的浅显、用词不准确或不知如何表达。如果教师能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后提醒学生将新的收获补充进批注内容,学生将受益匪浅。“二次批注”不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学生已有水平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有意识地发现别人思考角度、思想内容的独特之处,开阔思路,丰富批注内容。常此以往,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概括性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例如:《木笛》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听了这句话,朱丹的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水„„”,因受自己的理解水平限制,学生只批注道:“没被录取,心情沉痛。”学生与老师交流后才得知,他内心的苦楚不仅是因为个人前途的渺茫,也同样因不被人理解而伤感,为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而悲痛。学生经点拨对课文理解得更深了,此时我要求学生将新的收获补充进去。几课下来,学生的思考有了方向性,更注重听别人发言,学得也更扎实了。

三、批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有明确的批注目的及要求

每次安排批注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是为了批注而批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围绕课文重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研讨、探究,进行批注指导。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如: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出示的自学提示是:默读课文,批注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学习《鸟的天堂》时,教师出示的自学提示是:画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在旁边批注大榕树的特点。学习《在炮兵阵地上》时,教师出示的自学提示是:画出描写彭总的句子,抓住他的神态变化,批注变化原因及彭总是个怎样的人。要进行批注式阅读,需先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从研读主题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批注阅读,避免出现学生不着要领,在课文的“外围”上转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的降低。要激发学生写的欲望,适时批注,批注只是让学生“如愿以偿”的一个过程。在学生特别想说的时候让他写下来,水到渠成满足了他们表达自己看法的愿望。另外,在写的时候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能说空话套话。因此在批注时要巧妙安排切入口,精心设计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读,专注地阅读,兴致勃勃地阅读。

(二)给足学生独立思考批注的时间

学习应该动脑又动手,手脑并举才会有创造。批注是一种需要动手的表达方式,需要学生专心阅读、潜心思考,静心书写。如果匆匆而就,其表达就难免肤浅、草率。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在有所感悟处、思维困惑处、求异创新处深入思考,还有些批注需要学生把学习内容经过分析、归纳、加工整理,提纲挈领地形成一个阅读纲要,以揭示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杂的内容明晰化、简便化、形象化,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因此,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表述的时间。就一般情况而言,每篇课文学生大约需要10到15分钟的时间。在学习批注方法的初期,学生的速度较慢,但磨刀不误砍柴功,读得细,自然思考的深度就得到了保证。阅读课文相对于讲读课文较易,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缩短批注时间。像《跳水》、《挑山工》、《鸟的天堂》这些名家名篇可回味、品读的地方很多,留给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更要充分。

(三)注重交流及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安排学生先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交流或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获,探求别人独到的见解等。最后,学生就研读主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并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入。批注的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人人都有发展,都有提高,避免了少数人发言,多数人听的弊端。而且学生在批注过程中思考更有深度,表述更有条理。

(四)充分利用略读课文进行批注训练

“略读课文是学生在课堂进行阅读实践的材料之一,目的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加以运用。”②许多阅读课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文,教师切不可放弃这阅读训练的好机会。《鸟的天堂》、《乌塔》、《漫谈沟通》等等这样的略读课文完全可以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批注训练,既进行了语言的积累,又巩固了批注方法。实验教材第十册的第四单元有两篇讲读课文:《义犬复仇》、《金色的脚印》。这两篇讲读课文写的都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通过批注式阅读,学生已经深深感悟到军犬文尔内的无限忠诚,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并在周记当中谈到了这种情感给自己带来的震撼。随之而来的阅读课文《母爱》同样描写了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把以死抗争得来的水给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母爱的伟大。从整套书的内容安排来看,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有其延续性,学生在批注时,自然而然的抓住描写老牛的语句,尤其重点批注了一些关键词语“挣脱缰绳”、“强行闯入”、“不肯挪动半步”、“慈爱地看着”。这些词语直入人心,学生在旁批注“伟大的母爱”,“孩子的需求胜于自己生命”。通过对阅读课文的批注,学生的批注方法得以巩固。

(五)注重批注教学的层次性、差异性、持续性 1.层次性

指导学生使用批注,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讲读课文延伸到略读课文,从课文延伸到实践活动中的短文再到单元测验中的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简单到复杂。从字词句扩展到篇章、结构、主题、写作技巧,从遣词造句到分析作用,领会含义。要求不断提高,学生能力便不断加强。

2.差异性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在阅读文本时,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语言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批注式阅读属于主观式解读”③,每个人的经历、知识水平、感知理解能力、悟性是各不相同的,这决定了阅读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批注阅读追求的正是这种可贵的差异,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保护绚丽多彩的个性,不能压抑甚至抹杀个性。其实,学生阅读文本,既是文本信息的接受者,又是文本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学生的个性特点、心智水平、生活经验的差异,决定了阅读批注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不同的学生批注的质量并不相同。如:学生对《木笛》一课中“朱丹轻轻走进屋,小心地从绒套种取出木笛。”一句中的“小心地”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有的同学批注:“很从容、轻松。”这种理解明显有偏差。有的同学批注:“爱惜乐器,喜欢木笛。”这种理解无明显错误,但比较浅显。还有的学生联系上文理解批注“对本次考试很在意、很重视。”理解到这个程度,也就对下文中朱丹的选择放弃考试的举动而深感痛惜却暗暗敬佩。虽然经过了一学期的批注训练,学生因自身情况的不同仍然有较大的差异,教师不可急于求成,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通过适当的训练,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3.持续性 教师要用各种教育技巧督促学生对于批注持之以恒,不断激发热情,直至自然成习惯。一般可采用上课抽查,经常组织交流,定期组织检查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采用必要的激励机制,让学生愿去做,想去做,并努力做好。笔者在课上巡视学生的批注状况时,经常针对不同的批注状况称赞到:“你的字迹很工整。”“你的重点词抓得很准确。”“你思考的角度很新颖。”“你的语言很简洁。”“你这一处批得很准确。”„„学生听到这样的鼓励,信心倍增,有了坚持下去提高能力的美好愿望。

批注式读书法不仅现在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对未来的阅读同样实用。即使脱离了笔,这种宽广,深度的思维方式还会继续。大语文教育观认为,一个人的语文学习是贯穿终身的。学生走出学校后,依然要读书看报或上网,阅读活动几乎天天进行。这种阅读带有强烈的个性化和独立性,阅读批判、阅读反思、阅读创新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阅读,真正提高阅读的质量。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才能帮助学生将来成为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

批注式阅读是真正有效的阅读,它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批注是形式,用心是根本;批注是手段,促进用“心”阅读是目的。学生学习给课文批注这种“动笔墨”阅读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的应用语言,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在理解、分析、概括、评价等能力层面去展开阅读,促进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实现,逐步提高了对课文理解的深度,提高了感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健全了人格,培养了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的阅读个性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注:本文获2007年北京市基础教研中心小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注释

1.《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孙立权,《东疆学刊》,2005年第1期。2.《教材说明》: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6页。

3.《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孙立权,《东疆学刊》,2005年第1期延边大学《东疆学刊》编辑部。

参考文献

1.《阅读100法》:庄大伟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2.《青年读书技巧训练教程》:薛智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北京第1版。

3.《阅读技法大全》:阎银夫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4.《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吴立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5.《语文教学通论》:王宛磐、郭奇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6.《超级读书百法》:王荣国主编,沈阳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7.《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全书》:寒天、高长梅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8.《阅读教学的结构设计与实施》:冯克强、肖坚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9.《语言学与语文教育》:倪宝元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探究 篇7

一、影响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因素

(一) 不合理的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 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 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学生只需要遵守课堂纪律, 并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即可。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然而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 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 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尽管新时期, 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应用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 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 但是却没有抓住阅读教学的主旨, 新技术的应用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形式化的改变。

(二) 不充分的生活阅历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 并没有过多的生活阅历, 在对阅读文章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 正处于被父母及长辈极度呵护的状态下, 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 无法真正从心底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日常阅读学习过程中, 只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死记硬背, 然而这种学习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产生误解或理解上的误差。例如, 在对《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文章内容包含了大量的细节动作描写, 然而小学生如果没有植树的经验, 便会感受到这段内容非常枯燥乏味, 失去学习兴趣, 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二、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 加强对文本细节的重视

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中, 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能够对文本中的细节进行重点掌握, 从而提升对文章的理解。例如, 在对《翠鸟》一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根据文本细读法的要求, 学生应首先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 并将其中无法理解的词语、生字等进行记录。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这项工作, 小组合作过程中, 学生能够进行讨论和互相监督, 这样一来, 对知识内容的记忆也将更加深刻。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仅应当特殊记录相关生词, 还需要找到那些能够描写翠鸟的形容词, 并将这些形容词进行分类, 例如, 将描写翠鸟动作的词放在一组, 将描写翠鸟声音的形容词放在另一组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以上工作。

经过仔细划分和总结, 学生们能够掌握“疾飞”、“蹬开”等是描写翠鸟动作的形容词, 同时“又尖又长”、“浅绿色”等是对其外貌的描写。这样一来学生对翠鸟的形象及文章的理解将会更深一层。

(二) 加强对段落结构的重视

在阅读教学当中, 对段落结构的掌握是非常困难也是最关键的内容。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直接将相关段落大意总结并传授给学生, 学生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理解。新时期, 应用文本细读法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别对每一段进行细读, 并自由发挥, 自己总结文章段落大意, 如果学生回答错误, 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给出结果。在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细读文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奖励的方式, 鼓励并吸引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的总结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探究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式,通过剖析文章中的字、词、句,向学生展示教材文本内容和思想,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意,抓住文章的灵魂,通过感受和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建立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习惯的关键黄金阶段,因此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十分重要,目的性也很明显,就是要培养最基本的阅读习惯,这是对于今后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在现有的条件下,对于教学课本的细读,是最为直接和便捷的方式。由于教材的编写时严格按照新课改对于各年级学生的要求进行,因此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是最为适合仔细研读的宝贵材料,语文教师也应对课本进行深度地解读之后,带领学生细读文意,总结技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要求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就是以教材的文章为根本,对于作品品词逐句,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品位其中内涵,并且对于其精彩之处给予点评和吸收,将其能够运用自如。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阅读水平的积累,简化课程学习资料,充分利用好最基础的课本,发挥其应有的学习指导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有必要对于本文细读的具体要求进行界定,基本上的顺序为:总——分——总。

1.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首先,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最重要的是在进行粗读之后,要整体上把握其中心思想,这是文章的最根本的导向和目的,只有掌握中心思想,才能够进一步地对词句进行细读,如果整体的基调理解有偏差,那么后续的词句理解便毫无意义,因为词句的编排都是围绕中心思想展开,离开了中心思想,这些词句的细读便很难是作者原有的意图。这一步骤来说相对是比较基础的、也是比较容易的,教师能够引导同学们去讨论,发挥自主性,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进行不同意见的阐述和交流,去理解对方的思路,在思辨中取得进步。

2.对于好词好句的品鉴和积累

在理解了全文大意之后,就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于文中一些具有深刻含义的好词好句进行剖析,去品读他们对于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关键作用,并将这些好词好句整理出来,在写作时进行模仿。特别是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文言文课文,要逐字逐句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以及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阅读大量的品鉴文章,对于其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和总结,传达给学生,并且可以采用替换同类词语来体会替换后含义发生的变化,使学生深刻认识好的文字是经得起推敲的,这种对比能够加深对于原文词句的理解和记忆。正如朱光潜所说: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是敏锐洞察力、深入解读力以及灵活引领力的全面提高。

3.欣赏其文学的美感和价值

经过了对于细节的推敲之后,就要将眼界放宽,整体地感受其文学的美学价值。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编写进课本的,大部分为各种时期的文学名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去体会这些名著的魅力,就会了解其名垂千史,感染一代代人们的原因。尽管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难的要求,但从小的熏陶,十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成段文字的阅读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阶段正是阅读习惯培养的黄金阶段,可能他们还不能够熟练掌握文章的阅读方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由浅入深,先使用简易的篇章作为细读的素材,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为了增强其文学素养,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延展性地推荐一些相关的阅读资料,特别是一些文学名著,要将作家和创作的背景向学生做介绍,进一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细读。

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课文《莫泊桑拜师》,讲述了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教导他如何练习写作的故事。任课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们介绍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别具匠心、生动细致的写作风格。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给我们学习带来的启示,任何高超的技能都是经过肯吃苦和勤练习才能够达到,没有其他的捷径。

2.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和相互交流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地思考,并且大胆与他人进行交流,要避免因为怕说错而不敢开口的情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对于文本的细读是没有一个规定好的正确答案的,每个人的观点都会有不同,重要的是从交流中,去体会他人的思路,扩展自己的视野。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册课本都提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日常学习中应该如何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家都有哪些自己的总结出来的小心得。在开学之初就明确提出本年级段,学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并在学期末,根据开学初的要求,看看学生是否养成了这些习惯,可以与同学一起讨论,分享经验。

3.增强学生对于事物的思考和认识能力

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不仅在于对课文中心思想和词句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文本细读引申到对事物的思考和认识能力,这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谈礼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一些小事讲文明讲礼貌,要如何去做一个有礼貌的青少年。

四、结语

加强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是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发展趋势,阅读需要咬文嚼字,不能够囫囵吞枣。对于小学生来说,升学压力还不是很大,可以用较多的时间来进行基础知识的积淀,从课文的细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一些精彩的词句,最重要的是通过思考加深对于事物的理解,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一篇:粉磨站节能工作计划下一篇:花式跳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