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4-05-10

剖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选12篇)

剖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1

一直以来, 人们把阅读称作是语文学习中的“灰色地带”。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没有把阅读技巧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上。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增长语言知识而且为以后的日常交流打下基础, 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重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低年级学生认字、识字、写字, 对高年级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时, 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完成专题整合目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 正确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启发思维,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使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表面上看, 一节好的语文课使学生参与其中, 课堂气氛活跃, 而实际上学生是在东闯西碰, 不知其然。开放思维后很难归拢。由于没有整体的感知, 思路连接不上, 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不会有多大帮助。我教过《老班长》这篇课文, 理解文中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处境。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老班长坚决完成任务, 照顾好战士的革命精神, 重点以老班长带领战士们过草地时, 没有吃的, 这一段来理解。老班长利用休息时间去钓鱼, 给战士们吃, 自己却一点也舍不得吃, 学生很难体会出当时的艰辛。显而易见, 学生对那种艰苦的环境欠缺真实的阅历。课堂上这种难堪的情境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情境。如果学生一直没有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就会渐渐地失去学习课文的耐心。如何恰到好处地实行多层次的阅读练习, 强化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应该把提升学生读的水平放在首位。读的位置是至关重要, 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读书, 多读好书, 每读有获。

一、认读、朗读、诵读, 贵在读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横向流程是认读、朗读到诵读。若是学生拿起课本, 读书支支吾吾很多字都不认识, 语句读不通顺, 怎能做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呢?只有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文本中, 五官并用, 形象记忆深刻, 再加教师点拨, 更能引发朗读兴趣, 形成良好阅读习惯。讲读课中, 把读放在首要位置, 范读正音, 整体感知文本信息, 培养语感, 提高审美意识, 体验作者真实心境。之后学生努力地读书发现文本中的关键词句, 琢磨体会走进文本的情感境地。阅读教学中, 教师准确把握教学机遇, 正确引导, 恰到好处教给学生的疑惑难解问题进行指点, 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典范的语言, 结构安排合理恰当, 思想深入到生活实际中, 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设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达到了读书的目的。这样, 节省了不必要的问答环节, 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熟读精思, 品味其义

读的要求有三:读正确、有所思、会质疑。古人读书, 强调“口诵心惟”。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跟上阅读的速度, 一边读一边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在认真地读每一句话, 理解重点词句, 找关键语句, 回答问题。在学生的思索和理解中再现文本画面, 抓住中心内容, 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得当的表达, 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深入了解文本的思想所在, 受到感染。再者进行文本阅读, 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表现的手法, 学生会联系自己的写作实践, 树立明确的人生价值观, 分清是非、正误, 拓展自己的思维。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 渗透人文思想、合作精神, 达到整合教学的目的, 这是阅读的一大益处。

三、讲究形式, 深入文本、提高能力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多读本来很容易知道其中的意思, 但并不是机械地、翻来覆去地读, 要讲究方法, 对爱读书的学生及时表扬, 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避免单调枯燥, 灵活掌握读书时的动向, 真正能看进去, 及时弥补不足, 提高阅读效果。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 上阅读课之前, 制定学习方案, 确定学习目标, 有目的地去读, 范读引领

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和提升朗读水平。在教学研究中, 在要斟酌低、中、高年级的学生不同的层次需求的同时, 还要兼顾范读中语感的表达。练习过程中, 要有清晰的阅读要求, 在认读、通读、朗读、诵读、吟咏这几个过程中, 观察学生阅读进程, 逐渐深入, 一步一步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读准每一个字的音节, 句句渗入情感, 自然进入文本思想, 表情朗读、动作演示, 学生主动进入书中的画面, 接近主人公, 体会文本的思想所在, 对其内容产生兴趣, 至此一气呵成, 读完文本, 反复思考加深印象, 阅读兴趣自然生成。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 感受到美的愉悦, 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二) 创设朗读氛围, 进入情感境界

利用课件、视频、音乐、动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维融进文字里面, 身临其境。学生朗读时边看边读, 调动思维, 才容易感情投入, 感悟到文质美。如教学《一株紫丁香》一文时, 看着辛勤工作的教师, 有一群可爱的学生为教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 指导朗读时, 体会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教学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入情入景, 边听边看, 边看边诵读, 边诵读边体会, 在学生看、听、读中有所体会, 感悟到意境的美, 表现出语言的流畅, 产生师生之间的不可多得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思维扩展, 跟随着声音、图像进入场景体会作者真实的情感。

学习《秋天到》一诗, 感悟秋天的丰收景象, 提示学生读想结合, 棉花、大豆、高粱、稻子喜人的果实让人兴奋不已, 体会农民伯伯的喜悦心情, 自然而然地读出喜悦的感情。果然, 学生感情表达得充沛。

(三) 难理解的词句多读几遍, 斟酌词句, 使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有所提高

课文中的关键性、主导性的词、句、段要加批注, 更好地感悟文本的中心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很重要, 教师要重视读的训练, 读不懂文本很难理解文中的内容。多读自知其意, 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这样, 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完成固定的作业, 应当是学生通过熟读背诵而得到的特有的感悟, 是愉乐探索, 是充满了激情的、有价值的再创造。

摘要:学习汉语言重要的一环是精读、品味, 使书面语言变成学生脑海里的具体形象,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口语表达流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精读,品味

参考文献

[1]胡春林.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睛作用.小学作文辅导.

[2]教师教学用书.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杨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科学导报, 2013 (7) .

剖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宋小辉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主要来源就在于平时的积累,而积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靠平时的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阅读的方法和兴趣的培养却要靠教师的指导。因此,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就成了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为达此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改后,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对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要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转变成自主合作学习,必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因此培养兴趣就成了一个迫在眉捷且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当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疑问,利用电教手段等等。但是,不管用哪种方法,关键是让学生觉得教师的教学不但新,而且奇,让学生欲罢不能。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的内驱力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在此种隋况下,学生能表现出来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然而,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又没有什么问题可想时,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具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又不愿再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提到的问题。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的精神负担。因此,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体现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师生应以平等的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得到桃子”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地参与学,也参与教。

三、培养质疑解难的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大体可分为两种:1.独立学习

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独立加以解决的问题;2.合作学习――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经过个人努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可以让教师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自由寻找学习伙伴,自由选择质疑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四、自学目标的确定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也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为能力强的学生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都会掌握得多,学得好的学生无疑给课堂阅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那么,教师该如何面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呢?笔者认为,课前的教学目标要灵活适度,干脆让学生自拟目标,教师不要“一刀切”,恰当地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就可以了。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动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和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只要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读书,并有所收获。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启蒙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扎扎实实地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语文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331504江西省永丰县沿陂镇小学)

剖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对话;无效现象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61—001

对话教学的无效,是指名义上或形式上是对话,并不是对话。本文就对话教学的无效现象做剖析及矫正。

一、对话教学无效现象的剖析

1掩盖式的对话

教师在教学对话中掩盖真实的意图,使对话成为形式上的对话,失去对话的真正意义。在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一教师执教的课文是《史记》。因为是借班上课,上课伊始,老师为了活跃气氛,便问学生:“你们最崇拜的是谁?”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崇拜球星姚明,有的说崇拜影星刘德华,有的说崇拜自己的爸爸、妈妈……学生交流结束后,老师反问:“你们猜,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学生们异口同声,说:“老师崇拜司马迁。”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坐有近百位听课教师的多媒体教室里顿时发出一阵哄笑。学生本应该讲真话“我們不知道”,或者出现各种猜测,但是学生们却说出了他们所揣度的老师要说出的答案。而老师在这儿要说出的答案“我最崇拜司马迁”,隐瞒真实意图的答案。教师与学生都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师问生答的对话,成为名副其实的无效对话。若学生只是想教师所想、说教师所说,那么这种“教学对话”不过是徒具形式而已,并非真正的对话。真正的对话教学的试金石是看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是否自由表达其疑问与见解。对话的一个基本追求是真诚、真实。而这种对话所导致的是教师与学生真实自我的消失,这样的教学对话不仅不能塑造人,反而把教师与学生的人格都扭曲了。

2离题的对话

离题的对话指在明明知道这样做的效果的情况下而继续进行貌似有效对话的对话,或客观离题则是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谈着谈着离题了。不论何种原因,离题的对话最终成为一种无效的对话。

某教师教《嫦娥奔月》,上课后问学生有什么疑问,学生说,“嫦娥为什么要飞向月亮,而不是其他的地方呢?”老师接过话来说:“好,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这堂课我们就先来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争来争去。不知不觉中,一堂课过去了大半。这样的教学对话不仅没有抓住教学主题,而且完全游离(背离)了教学主题,造成了课堂教学资源的浪费。可见,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对话是十分必要的。

3元实质的对话

无实质的对话,即在一些常识之见上绕来绕去。徒具问答的对话形式,实质上是不解决问题的对话。

一位教师在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师问:“这篇文章是写谁的?”生答:“是写彭德怀的。”师问:“你怎么知道的?”生答:“题目就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答:“过草地的时候”。师问:“你怎么知道?”生答:“课文第一旬就是这么写的。”课堂教学中的这种无效对话主要是教师不能提出具有深度的引导性问题,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所致。

4独白式的对话

课堂教学中,教师早已有预定的答案,却要以对话的形式来与学生“对话”。不论对话的结果是什么,最后唯一的答案是教师手中的答案。教师用自己的“标准”答案,否定了全体学生的答案,并要求或强制学生接受他的答案。这样的对话就是独自式的对话。

一教师上课时,“问的时候,不断一而再,再而三,直到听见了他预想的答语方才罢休。譬如问:我们天天吃什么东西回答说:粥。于是又问:粥以外,吃什么东西呢?答说:饭。于是又问:饭以外,吃什么东西呢?回答说:面,馒头,大饼、油条。于是只得换个方法问:我们每天不是吃茶么?回答说:真的,我们每天吃茶。这才算满意,开始转入本题说:我们今天就讲这个‘茶’。”

二、对话教学无效现象的矫正

1及时规劝对方回归对话主题

学生的讨论可能容易游离主题,教师要及时提醒、点拨学生聚集对话主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是防止假对话的重要措施。

2对话者自觉遵守对话规则

有效对话本身就是一种约束,一种规则。它要求对话者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共同致力于主题的探讨。如果有人破坏对话规则,那么,对话的有效性与深度就会出现问题。

3选择富有价值的话题

对话总要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这个话题可能是一对矛盾、一种现象、一个问题等。富有价值话题的选择可以由教师提出、可以由学生提出。话题应该是关键性的、有深度的、有探讨价值的、或者是能够引发全局的。比如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课题,问:读完课题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说从题目中感受到了一种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感受提出问题: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呢?选择围绕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碰撞的对话。

4教师要提高对话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对话能力与对话水平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对话的水平与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应该创设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真诚地投入到与学生的对话中去。课堂教学对话的深度与价值往往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发问等活动。所以,教师应不断加强驾驭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对话水平。教师对话素养的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对话的十分重要的方面,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病例剖析 篇4

【病例呈现 (一) 】

师: (课件出示“良、缩、遥、寻、食、泣、健、康、操”9个要求认识的字) 请同学们开火车读一读这些生字。

(学生开火车认读)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学生逐字分析字形, 师适时小结“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识字方法。)

师:谁能用这些字组词?

……

【病例剖析】

问题1:识字的要求是什么?课标提出识字要坚持“先识后写, 识写分开”的原则, 实验教材将生字分为“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两类。“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达到“一会”, 即能准确读出字音;“要求学会的字”要求达到“四会”, 即读准字音、认识字形、了解字义、逐步会用。刚刚初读了课文, 学生能识字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们对字义并不了解, 而组词必须建立在基本理解字义的基础上, 否则就会出现同音字替代混淆的现象。教师要求学生用“会认字”组词, 既不符合教学要求, 又有悖于学习规律, 还挤占了教学时间, 增加了学生负担, 其做法适得其反。

问题2:识字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是什么?对于小学生而言, 识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见面, 反复见面, 整体识记。对“会认字”字字分析, 费时费力效率低。低年级还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刚与生字见面时, 不宜将生字单独列出来, 应以词语或句子的形式出现, 以降低难度。

【病例呈现 (二) 】

师: (课件出示“寻、哭、良、食、双、体、操、场”8个要求学会的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哪个字最容易写错?

生1:“寻”字上面的“雪字底”的第三笔“横”不能出头。

师:她说得真好!看老师来写一遍。 (师示范书写)

师:还有哪个字容易写错?

生2:“哭”字不能少一点。

师:你真善于观察!看老师来写一遍。 (师示范书写) 请同学们照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将这两个字描一遍写一遍。

……

【病例剖析】

问题1:问题从何而来?个别学生的问题不能代表全体学生, 问题要从实践中产生, 不能主观臆测。学生还未写, 怎知道哪里容易写错?只有在写的过程中, 才能产生真实的问题。教学时, 应先让学生自己练写, 教师观察, 然后再找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加以强调,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进而提高有效性。当然, 教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的预测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预测越充分, 越能妥善处理好课堂“生成”的问题。

问题2:写字的要求是什么?写字不仅仅要求写正确, 还要写规范、写美观。这八个字中“捺”画比较多, 怎样书写“捺”画, 教师可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示范。“良”字在“食”和“粮”中是不同的, 教师也要提示学生注意笔画的变化。时间久了, 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从而使学生不断将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

问题3:怎样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教是为了不教”, 写字时不能学一个教一个, 教一个写一个, 以教师的范写来代替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描摹。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字形的观察、分析能力, 久之, 才能做到“不待教师教, 学生自能写字”。

问题4:如何对待学生发言中出现的错误?有一名学生说“寻”字上面的“雪字底”的第三笔“横”不能出头, 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个偏旁名称不叫“雪字底”而应叫“横山”。对学生发言中的错误或者不规范的语言, 教师应随时随地给予指正, 不能熟视无睹、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言, 准确做出判断, 也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 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自己去吧》教学片段

【病例呈现】

师: (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1) 小鸭子和妈妈在说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自然段。

(小鸭说:“妈妈, 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 自己去游吧。”过了几天, 小鸭学会了游泳。)

师:小鸭跟妈妈说什么了?

生:妈妈, 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 (板书:游泳) 小鸭是怎么跟妈妈说的?

生:妈妈, 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这是小鸭在和妈妈商量呢, 谁能读出“商量”的语气?

(生:妈妈, 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妈妈还没想好, 同意还是不同意小鸭去游泳呢?谁来求求妈妈?

(生:妈妈, 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妈妈怎么说?

(生:小溪的水不深, 自己去游吧。)

师:老师做妈妈, 谁来做小鸭, 一齐读读他们的对话?

(师生读, 同桌读, 指名读。)

师:听了妈妈的话, 你是怎么想的?

(生沉默不语)

师:燕子大婶听见了小鸭妈妈的话, 她说:“小鸭妈妈, 孩子这么小, 你怎么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游泳呢?要是水深, 淹着小鸭怎么办?我可从来不让我的孩子自己出去。”小朋友们, 你们更喜欢哪个妈妈?

生:喜欢鸭妈妈。

师:如果你是鸭妈妈, 你怎么劝燕子大婶?

生:天才是打骂出来的。

师:燕子大婶听了鸭妈妈的话, 会怎么做?

生:让小燕子自己练习飞翔。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鸭妈妈的话, 鼓励鼓励小鸭子。

(生读)

师:我来采访采访小鸭:自己游泳, 怕吗?

生:不怕!

师:为什么不怕?

生:因为小溪的水不深。

(课中休息:播放《门前大桥下》歌曲, 学生做游泳动作。)

师:想一想, 小鸭游泳遇到困难了吗?

(生纷纷回答:迷路了, 淹了, 呛水了, 碰见坏人了……)

师:第二天, 第三天, 小鸭又去干什么去了?

生:又去练习游泳。

师:过了几天, 小鸭终于学会了游泳。小鸭高兴吗?开心吗?

生:高兴!开心!

师:那你来开心地读读最后一句话。

生:过了几天, 小鸭学会了游泳。

师:小鸭学会了游泳, 他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课件出示练习, 填空:

小鸭说:________

妈妈说:________

过了几天________

……

【病例剖析】

问题1: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一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识字、写字, 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积累词语。这个教学环节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内容上, 偏离了教学的目标, 使得教学信马由缰, 不着边际, 从而浪费了课堂学习的宝贵时间。目标游离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 要引起注意。

问题2:理解的重点和难点何在?鸭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 自己去游吧。”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来说, 理解起这句话来不是很容易, 这就需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这句话的前提———“小溪的水不深”。鸭妈妈不是不关心爱护孩子, 而是她知道“小溪的水不深”, 没有危险, 所以才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这正是鸭妈妈“既关心孩子, 又善于放手锻炼孩子”的体现。教学时可以去掉“小溪的水不深”这个前提, 让学生对比着原文来读一读, 相信学生在这样的比较阅读中能够很好地理解鸭妈妈的思想感情。可是这位教师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用了多个回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鸭妈妈的这句话, 孩子们却根本就没有感悟到鸭妈妈的用意, 怎么能读好呢?

问题3:教师总是问个不休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片段中教师提的问题太多, 且很多问题的意义不大, 思考价值很低。特别是加入“燕子大婶怎么说”“你更喜欢哪个妈妈”及“小鸭学游泳遇见困难了吗”等问题, 游离于文本之外, 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文训练的目的都不明确。因为教师问题设计不准确, 指向性不明确, 于是出现了“天才是打骂出来的”这样的回答。这种枯燥乏味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 显然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没有多大兴趣。“问题设计”至关重要, 好的问题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避免零敲碎打, “十万个为什么”。

三、《翠鸟》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片段

【《翠鸟》病例呈现】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 边读边想一想: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课文告诉我们, 翠鸟的家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生:“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但是老渔翁告诉“我们”说, 翠鸟的家住在很远的陡峭的石壁上, 飞到这里是要和“我们”做朋友。于是, “我们”打消了这个念头。

师:“我们”的脸为什么发红?

生:因为“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师:翠鸟喜欢生活在笼子里吗?

生:不喜欢。

师:那“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种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因为翠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翠鸟能帮助“我们”捕鱼。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读这两段。

(生练习读文)

师:学习了课文, 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要保护翠鸟, 不能乱捕乱捉鸟类。

生: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我们要和它们和谐相处。

生:学习了这篇课文, 我明白了写作文时要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这样才能使作文更生动。

生:我知道了翠鸟能够帮助人们捕鱼, 是人类的朋友, 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生:保护动物, 人人有责。

生:学习了这篇课文, 我知道了要保护环境, 爱护动物。

生: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保护它们。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病例呈现】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生自由读课文)

师:“什么都没有了”, 是说什么没有了?谁能来说一说?

生:一棵棵树木没有了, 一栋栋房子没有了, 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 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

师:还有什么也没有了?

生:郁郁葱葱的森林没有了, 清澈见底的河水没有了, 湛蓝深远的天空没有了, 清新甜润的空气没有了。

师:还有补充吗?

生:村里住着的几十户人家也没有了。

师:那么, 这把斧头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

生:是一把锋利的斧头。

生:是一把能够给人们带来方便的斧头, 也是一把能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斧头。

师:现在, 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

生:不要再乱砍滥伐了!

生: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生:停下你手中的斧头吧!不要再破坏树木了!

生:不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师:是呀!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下课!

【病例剖析】

问题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这两节课都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爱护周围环境”中的课文, 两位教师在结课时非常相似———都在不遗余力、响鼓重锤地对学生进行着思想教育, 给语文课贴上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标签。像这样的语文课在我们的教学中越来越多, 给人一种架床叠屋、隔靴搔痒、狗尾续貂的感觉。

问题2: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没有教师的指导、引领和帮助, 学生的学习大多时候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这两节课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发挥得不足。如《翠鸟》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但是发言的七名学生中有六人都是在谈自己在思想认识上的收获, 只有一名学生谈到了语文学习上的收获, 而教师也没有从中做任何指导与评价。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收获这样的做法很好, 但是“收获”应从多种角度来谈, 特别是要引导学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谈, 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收获, 并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总结、概括等语文能力,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问题3:如何引领学生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及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这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 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训练的意识较弱, 没有将这一训练重点落实到位。《翠鸟》中, 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我”对翠鸟的喜爱, 但是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如第四自然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第五自然段:“我们的脸有些发红, 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 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 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这些语言在教学中都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加以体会, 感悟作者在表达上的精妙, 而没有必要去讨论“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种想法对与不对。再如,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最后一段,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 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作者为什么用破折号来强调“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 教师若不加以引导, 学生无论如何是不会关注、不会深思的。

当前不少阅读课将主要教学目标锁定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想道德的教育上,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语言学习任务的落空, 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得意忘言”现象。教学中, 教师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做法, 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 特别是运用语言上。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片段

【病例呈现】

师:课文读完了,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请三位同学上前面来做实验。 (指一女孩) 你就是文中那个小女孩, (指两名男孩) 你俩来扮演其他两名学生, 老师来做这位“教育家”。

(教师拿出一个比较大的窄口玻璃瓶子, 将三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放在瓶子里。)

师:这个瓶子代表“井”, 乒乓球代表你们自己。下面我们来做实验。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危险!快上来!一……二……

女生:快!你第一, 你第二, 我最后。

师:三!

(教师声音未落, 最后的女生已将乒乓球拽出瓶子。)

师:实验成功了吗?

生 (齐) :成功了!

师:下面我们再找一组同学上来做实验, 谁愿意?

……

(先后又做了两次实验)

【病例剖析】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些教师认为“探究”就是做实验。做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解放学生的手脚和头脑,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这毋庸置疑。可是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不能丢掉了语文教学的本位目标而顾此失彼。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 究竟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多大收益呢?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就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 要能够体会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中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 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里的“不假思索”地说, 到底是怎样说?不假思索与“不加思索”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从小女孩的“不假思索”中, 我们能体会到什么?这些都是在本文的教学中应当着力引导学生理解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 如果确实遇到比较难理解的语言文字, 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像这篇文章, 文字描述的内容比较简单,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并没有多大难度, 还有必要进行实验吗?如果我们学习《乌鸦喝水》就做乌鸦喝水的实验, 学习《捞铁牛》就做捞铁牛的实验, 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就做扔铁球的实验……那么, 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有时间引导学生学“语”习“文”吗?这样的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

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程序

【病例呈现】

1. 初读古诗, 读正确、读流利。

2. 再读古诗, 大体了解诗意。

3. 分组合作学习:喜欢表演的同学表演赠别的情形;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 并配乐朗读。

4. 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病例剖析】

表演、画画为哪般?新课程倡导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理念改变了“学科本位”现状, 打破了学科壁垒,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但是, 语文学科有其自己的本质属性, 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节课看上去教学形式新颖多样, 画画、表演、配乐, 应有尽有, 同时还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使得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气氛活跃, 令以往沉寂的课堂变得热热闹闹。但是仔细想想, 教师把宝贵的教学时间大多用在了这些“非语文”活动中, 课堂教学的目标能完成吗?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在哪里?这样做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我们说, “学科整合”是有必要的, 但是也要注意“度”和“量”———选择好角度, 确定好“容量”, 不能矫枉过正。否则, 将永远无法治愈“高耗低效”的痼疾。

六、《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资料搜集

【病例呈现】

师: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去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谁找到了?

(生纷纷举手)

师: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谁先来?

生: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 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 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了下来, 并繁衍至今。另外在口语中, 恐龙指丑女。“恐龙”一词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一类指生活在几亿年以前的古动物, 现已灭绝;在网络用语中指当代相貌不好的女性。

师:好!谁还愿意将你搜集到的资料读给大家听?

(又有一位学生捧着一本专门介绍恐龙的图文并茂的书读起来。)

【病例剖析】

问题1:搜集资料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都会要求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大多数学生就会从网上或书刊中查找资料, 有的将资料打印下来, 有的抄写下来, 还有的将书刊带到学校中来。 (上面的那位学生就是将网上的资料打印下来的。下课时, 我向他索要这份资料, 他欣然相送。) 可是, 这样的资料搜集又有何意义?一般来说, 搜集资料的目的有三:一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二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可是, 我们看到学生在交流资料的时候, 一律都是照着读, 有的将字读错了, 有的磕磕巴巴不成句。也就是说, 学生只是找到了这些资料, 并未仔细阅读与思考。像上面那位学生, 只是将资料下载下来, 并未进行整理, 所以显得比较混乱。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的时候并未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也没有进行过必要的指导。这样的搜集资料只是在“走形式”, 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问题2:怎样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在交流资料时, 都是照本宣科, 其他学生也只是盯着自己的资料, 根本不听他人的。对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也不做任何的指导, 教学呈现出散乱的状态。可以说, 这样的资料交流只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教师在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交流资料时, 应该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并教给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方法。如将搜集到的资料经过仔细阅读之后, 提取出要点来, 交流时要择其要点来介绍;别人在介绍时, 要注意倾听, 与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加以印证, 并适时地进行补充;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要及时加以总结和补充, 列出相关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引领学生交流资料, 学生才能从中获得应有的效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笔 篇5

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语文教学反思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

二、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脱险”在文中指什么意思?2.是从几方面来写“脱险”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险”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三、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语文论文库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航天飞机》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及观测天体,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宇宙的奥秘。

(四)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

如《掌声》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仅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也要付出自己的掌声,去鼓励别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五、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 1.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我建立了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2.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转换角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的方法。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剖析初中语文阅读中的瓶颈和对策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19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有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无不说明阅读对成就一个人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出现了阅讀面狭窄,阅读量不足,阅读的时间少,老师阅读教学方法乏味,缺乏新鲜,新颖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缺少阅读反思和感悟,导致低效或者无效阅读。下面具体来剖析影响阅读的障碍和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瓶颈

1.语文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

尽管语文新课改如火如荼,但我们许多语文老师仍墨守成规,对填鸭式的一言堂仍抱残守缺,对课文阅读的讲解洋洋洒洒,似乎在自娱自乐,该学生朗读的段落,该学生分析研讨的章节,教师全部越俎代庖,学生的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的机会很少,本来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唱戏的主角,可是竟然在阅读课上成为老师表演的看客。例如,教学刘禹锡的《竹枝词》时,教师一开始只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诗的风格,然后简简单单地翻译,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忽视了学生集体阅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读后感悟,这样的诗歌赏析阅读课堂只能说是低效的。

2.学生缺少阅读的技巧和阅读的激情

阅读方法陈旧,学生基本上是随性的,没有章法,高兴的时候,胡乱的翻翻,不想读时随手一扔,这种阅读既没用心、用情,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成效了。例如,我发现有的语文老师的阅读课,学生没有备用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不注重阅读中生字的发音、生词的注释、句式的语法、段落的结构,以及整篇文章的联想;他们的阅读只是刻意的追求故事情节,只是走马观花式,没有字斟句酌深读、精读,他们在阅读中很难留下痕迹,对一些华丽的辞藻,精彩的句子,具有美感韵味的章节没有划上符号,同时也没有摘抄,没有读后感悟和反思,读后脑子一片空白,你想这样的阅读还能有效吗?

3.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好坏不分

读本好书受益终生,一生读好书可以修身养性,提炼内涵。但我们的老师却在孩子身心还在发育期就忽视了初中生阅读的指导和好书的推荐,导致学生因阅读不良的书籍而误入歧途,出现了“杯具”的结局。特别是一些初中孩子一旦读了枪战、凶杀、言情,尤其是小书摊上淫秽书刊,就如同吃了鸦片,白天在课堂上偷看,晚上在被窝里偷看,有的导致目光呆滞,精神恍惚,有的模仿书中流氓、痞子的做法做了违法犯罪之事。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读书,读好书。

二、探索解决语文阅读中瓶颈的良策

1.老师搭台,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的主宰

开展富有成效的课堂阅读,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的氛围,给予学生合理的阅读时间、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宰。例如,在班级张贴名言名句,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举办风趣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材料自选,教师根据朗读的情感,普通话水准,没有读错读别字词,可设立一、二、三等奖,从而激励每个学生都参与朗诵会;教师指导下定期召开班级读书研讨、交流会,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交流读书的心得和读书的技巧,互相推荐所读的散文、诗词,以及小说等,教师实时参与读书互动,使学生读书主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2.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体会沁人心脾的书香,产生阅读的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营造阅读情境,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陶醉于书的魅力之中。例如,在教《三峡》一文时,我先在网上搜集到关于三峡的梦幻景观描写的图片、录像,然后配置轻松迷人的轻音乐制成课件,再把文体融入字幕,找班级普通话流利、声音富有磁性的学生,对照字幕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样自然地就感染班级其他的学生,使枯燥的文体变成了活生生的景观,在情境中学生感知了三峡两岸山水的景物之美,同时也激发了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启发诱导,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

指导学生阅读要确立目标,明确任务,有的放矢地阅读。根据不同的文本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重点章节一定要精读,深读;文本内容无足轻重的可以泛读,浏览足亦。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留痕迹,例如生字的发音,生词的解释等,读书后有的做辅助练习,有的要写读后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一定要科学、灵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传授阅读的技能,拓展课外阅读的内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性,成效性。

自主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魂 篇7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源于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质疑,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学生提出“战士离敌这么近,而邱少云身上燃烧发出的浓重的棉布焦味,不会使敌人起疑心吗?”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但表扬提问的同学,还让他们自己通过讨论去寻求答案,在质疑到明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还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再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么一处描写:“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大年夜冻死了。”一位学生对作者运用“微笑”一词很不满意,认为应该为“哭笑”,理由是大年夜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这个小女孩都冻死在街头,她会微笑吗?作者是不是用词不当?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勇于质疑的精神,并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去理解,并加上适当点拨,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问难蕴含可贵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示,热情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质疑,以疑激思,在质疑到解疑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激发情趣,乐于发现

人的情绪倾向表明,被动接受总是枯燥乏味、缺乏乐趣的苦差使,而主动发现则往往风光无限,其乐无穷。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调动他们乐于发现的内驱力。这是营造阅读教学发现机制的重要手段。一位老师导读《我要的是葫芦》这篇文章,先要学生用文章中“细长的葫芦藤”、“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等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并根据板书图示分别说说“根”、“藤”、“叶”和“葫芦”的关系: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这些养料被吸收了,通过藤,送到葫芦的叶子上,叶子经过阳光照射后,把这些养料加工成葫芦生长需要的营养,使葫芦慢慢长大。这时,教师修改部分图示(摘去“叶子”和“葫芦”之间的箭头,在“叶子”旁加上“蚜虫吃”字样),对学生说,学到这里,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还没长大就落了。(自修改的图示,引导学生去发现)于是学生很有兴趣地自己获得了结论:“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蚜虫吃掉了葫芦的叶子,叶子不能制造葫芦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小葫芦就‘饿死’了。”

显然,生动的图示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把“叶子”与“葫芦”的抽象关系形象化,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发现的乐趣。

三、积极探究,善于发现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同理,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固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即学生的那种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和自行发现的能力,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一位学生说:“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怎么能说成是‘孔隙’呢?说‘孔隙’正确吗?”教师抓住这一疑问,引导学生去探究。教师启发:“既然是‘隙’,必然是联系前后或内外之间的部分。我们得先看看这内外洞有多大,与‘孔隙’比较一下怎么样?”于是有的说学生说:“我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不觉得拥挤’等描写中,体会到外洞是非常大的。”有的学生则说:“课文中有‘……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等语句,这说明内洞比外洞更大。”……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作了充分肯定后说:“请大家想象一下,站在这样的大洞里,从外洞到内洞的通道,会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相比之下,确实那只是个‘孔隙’了”。有的还介绍了那只小船是怎样的小(上船后只容两个人并排仰卧),过孔隙时人又是怎样归纳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才获得正确答案的?”学生便齐声回答:“用了比较对照的方法。”

四、注意培养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第五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两句话就是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仅要能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比喻说明、对比说明、举例说明、列举说明等),而且还要仔细琢磨文章叙述的顺序,领悟文章表达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在学生作文时能做到按一定顺序写,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培养学生领悟表达方法有很多种。有的可按事情发展(包括时间顺序)的顺序写,如《赤壁之战》《我的战友邱少云》等;有的可以按地点转换(包括空间位置)的顺序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迷人的张家界》等;有的可以按文章的不同内容或问题不同方面的顺序写,如《将相和》《小英雄雨来》《冀中的地道战》等;还有的可以按总分、分总、或总分总的顺写,如《为人民服务》《桂林山水》《养花》《林海》《詹天佑》等。总之,要根据情况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篇8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要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学生自然会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具体作法如下: (1) 以疑激趣。质疑问难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 教学中把鼓励、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口; (2) 以读生趣。如阅读《中彩那天》和《可贵的沉默》可采用“以读激趣、以情悟文、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 (3) 以境引趣。如阅读《黄山奇石》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可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课文中具体、鲜明的画面, 让学生从中感受意境美。

二、掌握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有朗读、默读、快读、慢读等基本方法, 而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 都不能读死书、只看个大概或选有故事情节和精彩的一面看, 这样读书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反而养成丢三落四的坏习惯。所以, 我要求学生:每看一篇文章, 首先明确“读”的意义, 细细地看, 理解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 从作者的精美语言中、从文字所承载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之中逐步吸取, 体会出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接受祖国文化的熏陶, 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 逐步养成准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习作的兴趣,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在阅读教学中, 要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 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 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法。而要使学生掌握学法, 必须启迪学生的思维, 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如《再见了, 亲人》这一课, 前面三个自然段的教学可采用“扶、引、放”的方法。在教学时将第一自然段课文当作“例子”, 采用“扶”的方法, 通过讲读, 使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中心句子、分清层次, 领会感情。第二自然段则可采用“引”的方法, 引导学生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学法, 学习、讨论第二自然段的课文。第三自然段则采用“放”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这一方法, 学生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 实现一个飞跃。

四、在阅读教学中, 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 使教师错误地认为“启发”就是“问”, 把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像丢手榴弹一样一个个投向学生, 通过“问答”的形式逐一解决。这种长期牵着学生走的局面, 根本就没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既然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就只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或请有阅读经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和充足的时间, 放手让学生自读、自问、自得。同时教师的提问、讲解应降到最低限度, 为学生创造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如阅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 根据低年级阅读着重培养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理解词句的特点, 要理解“面黄肌瘦”, 就需要联系上下文中描写的“小萝卜头”在监狱中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穿的是改小的囚衣、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牢房等词句, 来体会“小萝卜头”的生活条件差, 就不难理解“小萝卜头”的身体状况, 从而知道“面黄肌瘦”就是面色发黄, 身体瘦弱, 形容营养不良、不健康的样子。这样的课堂不但形成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并实现自主发展。

五、以训练为主,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遵循这一目标, 在教学中, 教师可采取多种训练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爬天都峰》一课中, 学生对小女孩和老爷爷能够爬上天都峰体现出的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体会不深, 教师可引导学生: (1) 画出描写天都峰高和陡的句子; (2) 把文中的小女孩或老爷爷换成“我”; (3) 就像自己在爬天都峰一样体会着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奋力向上爬的句子; (4) 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又如《会摇尾巴的狼》一课中, 狼掉进陷阱里, 为了让老山羊救自己说了很多讨好的话:“我一定好好答谢你, 给你舔毛, 帮你咬虱子……”教学中可让学生想象省略号省去的是些什么样的好听的话,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狼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表现出的不择手段,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能够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9

小要, 阅读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所以, 教师要把握好小学语文学语阅读教学这一关实提高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和语文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法, 。笔切文法进行了一些探索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 并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阅一第一、步大, 沉入词胆创新, 语进。叶圣陶指出行四步阅读, 阅读教学读◇要“一字不宜忽王汝帆也指出:“细读, 语语悟精神文本就是沉入”;词语文论”。阅读专家南教而丹时, 要抓住关键词句获得对文意的心领, 神会进行。文意的探询比如《小珊迪, 从》, 学良诚实描写了, 文中有个“跑一个穷人的孩子”字出现两次极度贫穷而又, 犹如心存善初两给颗了璀他璨一的先珍令珠, , 他值转得身反就复跑玩了赏”。, 一这处个是“, “跑我”探字换好把零他钱的的极度往饥回跑饿的表时现候了, 出被来;马“车”一撞处了是”“, 此我

处的“跑”, 表现了他急于还钱的心情, 诚实善良从这一“跑”去和一“跑”回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步, 理清思路。“作者思有路, 遵路

识斯真”。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在观察、理解和表达客观事物时展开的路子, 它既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的思考过程, 又呈现作者思维的结果, 是作者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的表现。遵循作者思路细读, 才能走进文本的深处。阅读时, 可从理清文章的结构入手, 然后抓重点词句领会, 也可反之。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文是按“听”“看”“想”“说”的思路展开的, “听——‘中华不振’ (有了朦胧的印象) ”;“看——‘中华不振’ (有了亲身的感受) ”;“想——‘中华不振’ (明白了事理) ”;“说——中华崛起 (立下救国大志) ”, 可以先梳理课文的结构, 然后抓住重点词语领会;也可以先抓住重点词语领会, 然后理清课文的思路。对文章结构的细读分析, 也是细读的重要步骤, 不宜忽略, 长期的忽略, 是不利思维能力的培养的。

第三步, 想象体验。古人有“言不尽意, 立象显意”之说。阅读的显意, 就是通过想象, 还原文本的生活情境, 使文字表达的意象更加丰满, 意境更加丰盈。比如《搭石》一文, 通过对故乡搭石的叙述描写, 表现了家乡的人情美, 有多少人走搭石, 怎么走搭石, 课文写的再多也很有限, 因此, 对课文的结句“一排排搭石, 任人走, 任人踏, 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 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应引导想象, 丰富家乡搭石所体现的人性美的意象意境。

第四步, 评价导向。首先, 评价要有启发性, 要有利于正确理解文本, 有利于正确理解语言文字, 有利于个性化的阅读;其次评价要有针对性, 评价的指向要明确, 正确的要肯定, 错误的要或委婉或明确地指出, 有创意的要击节赞赏。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阅读能力

质疑不仅是一种精神, 还是一种情趣。有的文本的叙述、描写好象有漏洞, 有的初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 需要学生睁大怀疑的眼睛, 在质疑中细读。比如,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租界回来以后, 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 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这句话写周恩来的所想, 在课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所见“中华不振”, 启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课文对“所想”语焉不详, 留下了空白, 要引导学生质疑, “从租界回来以后, 周恩来想些什么呢?是一下子就想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然后从文本找依据, 推测他会想什么。比如, 他可能会从租界里发生的中国人的冤屈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悲哀;从在场民众的敢怒不敢言, 可能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悲哀, 同时还体会到崛起的希望, 而后才会有石破天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如果在实践中形成了“理论先行、注重实证、模式创新、服务课堂”的科研特色, 那将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本质规律, 促进学生的阅读潜能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种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迁移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倡导合作学习, 培养探究能力

古语云:独学无友, 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 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 语言的交流, 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 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 一人一物。在教《索溪峪的“野”》一课时, 我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小组讨论中建议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如: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课文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找出来, 再读一读, 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 积极地进行讨论, 各抒已见, 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 并适当的点拔, 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了团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开展活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地死读, 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 以至昏昏欲睡, 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一是讲。我班坚持每天5-10分钟的听说训练, 时间可安排在早自习或课前, 让学生轮流上台, 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 让大家或说一新闻, 或晓一趣事, 或背一古诗, 或得一好词佳句, 或明一道理, 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 学生兴趣盎然, 视野开阔, 语感增强, 更令人欣喜的是, 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 逐步达到厚积薄发, 说话妙话连珠, 写文章意到笔随。

二是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 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 校园生活, 环保教育, 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 独立命题, 编辑材料, 设计版面, 并配以彩色插图。

三是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 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 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 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10

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努力凸显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尝试、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

从我们出生那天起, 我们就用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 用心感受着这个世界, 用头脑思考着这个世界。起初我们不会说话, 我们用各种表情和手势, 表达着我们的需要与想法, 与父母交流着。渐渐地, 我们学会了说话, 学会了写字, 于是我们开始用语言、用文字表达我们的观察, 表达我们的感受, 表达我们的思考, 表达我们的心声。同时, 倾听和阅读别人的表达。这种语言的交流与对话在我们上学以前一直自然地进行着。

儿童带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初步的观察、感受和思考, 来到一个叫学校的地方, 倾听成人对这个世界的科学的观察、感受与思考, 数学的观察、感受与思考, 艺术的观察、感受与思考, 文学的观察、感受与思考, 哲学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儿童带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朴素的解读, 在学校里与成人对这个世界的科学的解读、数学的解读、艺术的解读、文学的解读、哲学的解读开展交流与对话。在此基础上, 丰富、充实、深化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

在语文课上, 当学生面对一篇篇课文、一部部作品时, 他们实际上是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初步的观察、感受与思考, 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朴素的解读, 与另一个人 (作者) 进行交流, 倾听与理解他所表达的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感受与思考。这样, 阅读首先是学生通过文本 (作者的作品) 与作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学生阅读作品, 本质上是通过解读文本, 解读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最终理解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独特感受与独特思考。这就是阅读的本质。

二、阅读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在阅读之前, 学生与这个世界有一个对话的过程 (即观察、感受与思考的过程) , 学生与世界对话的结果是学生获得了对这个世界的解读。在作者写作之前, 作者与这个世界也首先有一个对话的过程, 其结果是作者获得了对这个世界的解读, 并以文学的手法表达出来成为作品。作品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解读的意义的载体, 即“文本”。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首先与文本开展对话 (即解读作品字面意思的过程) , 通过与文本的对话,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和交流, 达到与作者就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 (即作品的主题) 开展对话与交流的目的。因此, 阅读从其自然固有的本来面目来说, 它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作品 (文本) , 探索、研究、理解、发现作者对这个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学生之所以能够去主动探究, 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朴素的认识。当然, 在学生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时候, 教师要适时地提供帮助与指导。

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尝试探究式学习

过去我们上语文课, 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 注重课文分析 (分段、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重点语句与词语的剖析) 。学生主要在教师带领下阅读课文, 除回答一些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外, 以倾听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是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一篇课文的理解。课堂教学的计划性强, 基本上按照教案中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一位教师在不同的平行班教同一篇课文, 教学情形基本相似。

现在, 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 除古诗文外, 对选文没有具体限定。各套教材根据标准可以自由确定各自的选文, 不同版本教材的选文将会有很大不同。将来的考试 (包括高考) 是根据课程标准来出题的, 而不是根据某套教材出题。试题不会与课文扣得太紧, 而是与课文游离的 (不与某些课文直接相关) 。试卷重点考查的不再是学生对某些课文的理解, 而是考查学生的一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

因此, 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就不应该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某一篇课文的理解上, 如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某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精彩句段分析等, 而应把重点放在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的自主探究,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和水平。探究这些课文只是手段,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和水平才是真正的目的。探究哪些课文并不重要, 只要是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课文, 都可以用做学生探究的材料。也就是说, 这些课文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当然, 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的这一篇篇的精美的课文,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最适合不过———不仅力求每篇课文适合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范例, 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 而且力求每篇课文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情感、美感。如果教师出于某些考虑, 想对这些选文作些调整, 也是完全可以的。一方面, 教材本身就是供实验检验的;另一方面, 根据现在“校本设计”的最新课程与教学理念, 教师有责任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 确定校本或班本课程与教学, 拥有课程和教学的最终决定权。但最终的语文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那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11

关键词:阅读;教学;活动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99-01

从事小语文教学经历让我不得不承认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不强,阅读量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成绩。然而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又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

一、阅读教学要注重感悟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是,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在读文感悟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整个感悟过程需要他们自已完成,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给学生心灵以自由。当然,老师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要适时加以指导。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一是为学生指导思考的方向;二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想问题;三是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四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学生已充分感悟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展开对话,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看法加以辩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发展思维;五是利用阅读,促进写作,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文情并茂和生活紧密联系,不仅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还凝聚着强烈、丰富的情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一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二是提高学生做阅读题的效率。现在小学高年级的县单元测试题一般安排了两道阅读题,阅读内容占有很大的篇幅,如不提高阅读速度,学生极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所以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还必须重视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单元教学中,精读课文可以重点分析、研讨,而对于略读课文则是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好材料,只要快速阅读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坚持了,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2、养学生阅读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进行阅读训练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想象是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阅读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即学生按课文中的描述在脑子里构成的想象。这种再造想象体现着学生的知识能力,个人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三、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导朗读漓江水的“静、清、绿”这一段时,我先挂出挂图,进行描述“漓江有许多小船在等着我们乘坐,我们乘着小船、轻轻地摇动双浆,荡舟漓江。”接着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学生在声画的作用下入境了。这时我轻声问道:“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齐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接着我再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再读:“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加重了语气)。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字读得响亮而饱满)。最后我让学生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这种读的训练不仅有层次,而且有质量,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阅读能力。

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12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探索并实践各种方式方法来提升教学效率。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 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 认为已经不用再学时, 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其次, 当学生的思考遇到困难时, 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适时对其进行点拨, 以使学生豁然开朗;再次, 当学生有厌倦情绪, 不愿再进行思考时, 教师可追加几个能够引起争论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实践表明, 这样的做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摆正思想, 放下高姿态, 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置上,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提升课堂的有效性。首先,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和思考。在教学中, 教师应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 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 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 以此获得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 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集体化教学, 大力提倡个别化教学, 做到因材施教, 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自得能力, 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再次,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 仅仅让学生自主学习是不够的,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思想, 教师就必须组织好全班的交流, 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与交流, 这样就能发挥集体的力量, 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更加高效。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自我评价的习惯等, 有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 提升学习效率。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不少学生读书不求甚解, 走马观花, 或者朗读时丢字加字, 读破句的现象屡见不鲜,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改善这一现状,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花钟》这篇课文为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我要求学生在课前从网络或着课外书籍中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 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直观教学。结果表明, 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轻松了不少, 学习兴趣非常高。由于尝到了课下收集资料的甜头, 学生便会更加乐于这样做。久而久之, 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次讲课之前他们都会主动搜集各种相关资料,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 也为他们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 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等, 并适时抓住学生的情感纽带, 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 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 教师可通过图片、音乐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月光曲》的意境, 进而指引学生从“小路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 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 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

五、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可丰富词汇、积累语言, 为写奠定基础;写对读有促进作用, 能提高读的质量。针对这一特点, 我在阅读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 或者摘录一些自己喜欢的词、句、篇, 或者指导学生写一些读后感, 要求主题突出, 内容丰富。比如, 在讲解《九色鹿》一课时, 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帮国王写一份告示, 召告天下百姓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这正好与开头的皇榜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 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 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六、结语

阅读教学任重道远。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 而应摆正思想, 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 努力使学生乐读、会读, 真正将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正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1 (7) .

[2]乔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激发与体验[J].天津教育, 2009 (5) .

[3]庄敏.小学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的反思[J].才智, 2008 (18) .

[4]倪著铭.还阅读教学本真促语文素养积淀[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 2008 (4) .

[5]李婷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小学, 2014 (1) .

[6]程大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成功:教育, 2013 (20) .

上一篇: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下一篇:目标旅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