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通用8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 篇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稿
小学阅读“感悟教学”例谈
目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引起了百家争鸣,新概念的存在和演绎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特别是不合时宜的“双基”教学引发了语文界的强烈反响。如何依据新世纪的现实需要,聚焦“语言”核心,回归“语言”本位,重视阅读教学的“语言感悟”?正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实际中,我们立足“感悟教学”,进行现状反思、实践操作、辨证把握,来“感悟”浓浓的“语文味”。
一、感悟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是游离了主要目标。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在课改初期倍受好评,究其成因,是应课标之新,符综合之创。舞蹈、音乐、美术一股脑儿涌入课堂,把这么多文化堆砌成一起,语文的个性没有凸显,反而大大地淹没了“语文味”的本位教学。
二是脱离了文本语境。有不少语文课,学生初读还不流畅,甚至读时还有停顿、颠倒的错误,增字、漏字的严重现象,教师就急于开讲,于是课堂上只能是多数人当观众,少数人当主角,教师讲得“痛苦”,预设的说写感悟学生几乎没有完成。
三是偏离了学习过程。培养语文的能力主要是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的规律”。但课堂上差生没有亲自与文本亲密接触、与文字亲密触摸、与学习过程亲密探究,课堂上多数学生听优秀生说,教师评,不知不觉中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二、我们对感悟的理解
“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理解和感受,是建立在“悟”的基础上的独特体验。整体性和形象性是“感”的基本特征。“悟”是觉察、顿悟和领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的,是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体察过程,思想性和情感性是“悟”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正确处理好“感”与“悟”的关系,就是要合理把握“感性、悟性、灵性”三个层面的教学。在“感性”层面上,教师教会学生用眼睛吸收语言符号,用想象将文字符号化为可感的画面,通过“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写什么”等浅层次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文本的信息了解。在“悟性”层面是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中介,是“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激思、动情、明理。通过提炼、概括、阐发、交流,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情,以传递情感、融通经验、唤醒表达,豁然领悟。“灵性”层面是学生产生悟性,开发灵气、鲜明个性的表现,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标新立异、坚持真理-----通过“给你影响最深的是什么”“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等问题,引发学生对汉字思维内涵多样性、内容丰富性、阅读多解性、思维多向性的感悟。三个层次中,前者是基础,中者是中介,后者是归宿,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完善语言感悟的。
随着感悟的还有体验,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它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体验还泛指亲身经历,从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真善美与假恶丑。体验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与感受情感,感悟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明白事理,提高认识与审美能力。体验与感悟是不一样的,体验更多指情感活动,而感悟则多指理性层面的,它往往是在体验基础上的一种超越。但体验与感悟又常常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促成。
三、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教学策略
1.课前创设情境,教师以情动人。如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消除学生经历与课文的距离,“山中访友”问学生: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然后抓住“山中”和“访友”两个字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接着,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引入新课:同学们,也许你们一时无法理解妈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入了课堂情境之中。
2. 主题拓展。新课程视野下的语文阅读,不再只是文本本身的阅读,应该拓展视野,补充内容,同时综合其他学科或多种手段,来促进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教学将尽时,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1950年9月——1956年,钱学森和他夫人是怎样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吗?然后,幻灯片出示课外材料《在受困的日子里》,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后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学生深深地被钱学森夫妇顽强的精神与强烈的爱国心所打动。
3.朗诵与歌唱。教学时,如果恰到好处地引入一些歌曲或诗歌,会将教学推向高潮,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教师紧抓住学生高涨的情绪,顺势利导,说也许有一首诗能代表钱教授表达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一腔热血。这就是《我的中国心》,幻灯出示歌词。学生一齐深情朗读。最后播放张明敏的CD歌曲,同学动情跟唱,课堂教学又一次掀起高潮,师生沉浸于一片感动之中。
4.多元解读与立体感悟。语文文本的多义性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客观条件,可用“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来形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处境,以不同的心情去观望同一个句子同一情景,都会有迥然不同的感受。而阅读主体的个性差异正是多元解读所能实现的主体条件。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多元解读策略,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立体感悟。《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教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如“我们看是极险极窄的地方,小艇能够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问学生,你们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与想法?学生会说是惊讶、赞叹等。如果我们刚好坐在这艘小艇上,我们会怎样?学生回答说我们会惊呼起来,会心惊肉跳,叫船夫慢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就是船夫,我们又会怎样?学生说我们会很轻松,很潇洒,谈笑风生,面对乘客的紧张很开心。这样,就从乘客、读者、船夫三个角度进行了多元解读,这样所得的感悟无疑是立体的、丰富的。
5.通过计算进行体验。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佬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明白是他们怕钱学森帮助中国强大起来。然后出示美国佬自己的话: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三个师。但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太抽象了,学生一时还无法明白三个师是一个什么概念。于时备课时,笔者打电话询问了退伍军人相关情况,上课时出示部队普通编制: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算一算,钱学森到底有多少力量?通过计算,学生发现一个师约有一万多人,也就是说钱学森抵得上三万多人。这多厉害!美国佬当然不能让他回国了。那么,钱学森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凭的不是力气,而是智慧、科学的力量!
6.假设情境,引导体验。阅读时,如果能够关注“可能性”这一主题,善于假设另一种结局另一种可能,会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体验,收到良好效果。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教学中,重点是第12自然段: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朗读讨论后,改变结局,出示另一段话:第二天清晨,人们看到这位父亲,抱着孩子血肉模糊的尸体,坐在瓦砾堆上,喃喃自语:孩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再组织学生讨论:这种结果可能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如果是这样的结果,你还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畅所欲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实在是难能可贵。
7.感悟载体的设置主要有抓住文本语言的亮点,补充文本语言的空白点,抓住学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点。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优美规范的富含情理意趣语言精品。或形象生动的比喻,或节奏明快的排比,或工整有韵的对仗,或贴切传神的比拟,或拍手叫绝的词句,或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抓住这些语言的亮点反复品读乃至咏诵,不但能够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条捷径。同时还能突出教学重点,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描写瀑布的六个成语:“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从天而降”“流连忘返”时,教师紧紧抓住这优美规范的语言精品,设置了“赞美瀑布”这一语言载体。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用了那些词句来赞美的? 生:(品读描写瀑布精彩语段)师: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瀑布。
生1: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生2: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设置的语言亮点,既感悟内化了文本中优美规范的语言,落实了工具性,又连着人文性,可谓“一石数鸟”。
四、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途径
1.朗读。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不少内容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语文课是以读为本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在读中进行体验与感悟,并以朗读来表达所体验与感悟到的,情动于中,而声传于外。如学生分别说了让他们愤怒的句子时,就先让他读出愤怒,再叫其他同学读出愤怒,读好了再来说原因说体会。其他让学生“惊讶、感动、高兴”的句子也一样,特别是高兴的地方,几乎不用讲,只读充分就可以了。先读后讲、以读代悟实在是一种很有语文特色的教学方法。
2.读书时写批注。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先与学生进行有关读书方法的谈话,引出“不动笔墨不读书”,最后谈到读书应该注意感受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及心灵感悟,并及时地在文章的段落句子旁边写下来。接着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每一段课文的旁边写下表示自己读到此处时的心情的词语,及一些话。教师将黑板分成六块,因为这篇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再请读完课文的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这些词语。有不同的随时上来补充。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这些词语,并根据这些词深入课文,展开学习,进行深层体验与感悟。3.述说。每个生命都是需要表达的个体。当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就应该及时的说出来,说痛快,这是一种学习的快乐、表达的快乐、交流的快乐。因此,在朗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来说,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如讨论“愤怒”时,让学生体验“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掰的玉米?“实在饿极了”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掰一棵玉米是为了什么?只为了这件小事,那家伙竟“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地追来”,从这又看出那家伙怎么样?让学生用多种多样的词汇、语句来说明,如“凶狠、残暴、吝啬、毫无人性、冷酷无情”等词语,把愤怒的原因说得很透,也体验得很真切、很深刻。
4.跨越时空的对话。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一中对话。其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是一个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教学策略,能让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有明确的对象,有具体的内容。《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第一段时,先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如“敬佩、自豪、崇拜”等。接着出示钱学森的画像,让学生面对画像用一些词语来赞美钱教授,最后让学生面对画像说几句,表达对钱教授的敬佩之情。这种面对画像的对话,有身临其境之效,学生有如面对钱学森本人,感情真挚,言语恳切,足以打动人心。再如教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后,可让学生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信。也可起来良好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很多。5.宣泄。有人读书时读高兴起来,会抱着椅子跳舞;有人看《水浒传》看得气愤,竟要把电视机给砸了。这是一种很投入的阅读,心有块垒,不吐不快。如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小时候的“馋”是因为“饿”后,问学生“如果你就是书中的小女孩,听到地主家的胖儿子叫你馋丫头,你服气吗?”学生都说不服气。于是我又问:你们想为自己辩护吗?怎样辩护?于是学生畅所欲言,“如果我象你一样有鱼有肉有饭,谁吃这些难吃的东西!”“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饿了三天三夜,你会比我还馋的!”等,异常兴奋与投入。再如读了令人愤怒的地方后,我又问学生“你们想骂人吗?骂谁?”同学们都说想骂地主。于是光明正大地骂,理直气壮地骂,骂得痛快,骂得尽兴。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得到尽情表达。
6.想象。阅读过程中的的体验与感悟是间接的,不是亲历亲为的。主要靠移情、设身处地等方法进行。因此,想象就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体验与感悟人物的处境与内心情感。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第五段,第一句“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教学时引导学生讨论“这是怎样的5年?”学生纷纷说这是“水深火热的5年”,“生不如死、艰苦卓绝、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5年。这一段最后两句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体验,“1956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环抱。”教学时问学生“他在船上度过了几天?这是怎样的21天?”学生回答是“归心似箭的21天,是望穿秋水的21天,是百感交集的21天”等。以上两外例子一正一反,都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体验与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赤子之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 篇2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 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 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 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 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 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 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 一路介绍下来, 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 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 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 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 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 只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 有不认识的字, 读读拼音, 词义不懂的, 查查字典, 真正不能解决的, 教师帮助解决。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 (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 提出来。如果学生确实提不出来, 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 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 确实解决不了的, 才由教师讲解。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 仅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 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 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一时难于解答, 但通过发动学生讨论就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在教学《蜘蛛的网》后, 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 它自己却不会粘住, 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 发动学生, 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 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所以, 学生多看课外书, 既提高了阅读能力, 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在教材中没学过的词语, 可见, 学生是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 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平时, 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 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广泛阅读, 必能丰富知识, 开拓思路, 这无疑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四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能“读书”是阅读教学的目的
教师不可能教授学生所有的知识,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具有自己“读书”的能力。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以便其有自主学习人类无限知识的能力。教师的教不能只是为了考试, 而应该是让学生有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我曾看到这样的一句话:“过去的文盲是不识字的人, 而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 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学习, 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将是教学的重大失误, 也将是教师的失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09-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阅读教学又以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教学的中心,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误区。很多老师以讲代读,以讲代练,以讲代思,或者没有明确目的,盲目教学,而没有体系化的教学,这些都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
一、营造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情境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努力引导学生主动读、读好书、一起读。平时要收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和报纸等,也可以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的阅读材料。在给学生推荐的同时,最好能和学生一起阅读。这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完之后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能认同、支持和配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一起分析、讨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营造外部环境,还要构造优美的阅读情境。具体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以自己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和体验文本。
二、展示语言之美,引导学生的兴趣
语文教材内容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物。优美的语言并不是靠老师来讲懂的,因此,老师要把力气花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上,要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让每一位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一次又一次的收获,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充分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我在《第一场雪》的实际教学中我采用读悟法让学生去朗读体会“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的景象之美;再通过通过句子比较法领会柳树上的银条儿和松柏上的雪球儿之间的不同特点;通过上下文的联系读懂作者先是用整体描述,再用具体细致地描写的表达方法,深刻体会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去放飞想象的翅膀,结合自我已有经验,将“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用自身的理解说具体。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读起来都是琅琅上口,顺畅协调,极富有音乐美。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准确地去阅读课文,充分领略文章中所饱含的音乐美。例如在《小镇的早晨》第二自然段中有一段这样的句子“路不宽,人很多,沿街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莴笋、韭菜、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采用了整句与散句交错的表达形式,极富有音乐节奏感。并将诸多的比喻和通篇的拟人手法的加以运用,将小镇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描写得绘声绘色,让读者感到自然流畅,教学中我从分析修辞方式入手,指导学生去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运用效果,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强烈的美的感染力。
三、合理的选择阅读内容,养成阅读习惯
21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和快速传递的新世纪,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报刊,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选择读的方法。有的要全篇精读,细读,有的只要粗读,浏览,应依据书目和实际需要区别对待,有所选择,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则需要静心细读,品味性地精读,有的好文章更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从而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比如读《新编唐诗三百首》中《望庐山瀑布》这一首就要精读。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李白遥看庐山香炉峰瀑布时所写,诗人将庐山瀑布写得气势飞动,雄伟绮丽,通过反复诵读,可以领悟诗中表现的宏伟壮观的景象以及优美的意境,可以品味其中的意韵,可以想象,在日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升腾起一团团紫色的云霞,一匹又长又大的银色瀑布从高处“挂”下来,非常壮观,通过反复诵读,我们还可以弄懂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句的意思。再如读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描写大榕树充满勃勃生机的样子也要精读,鸟在大榕树上活动的热闹情景也要精读,通过精读掌握其中好词佳句,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强化自主阅读,引导课外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的感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广泛的开展课外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在阅读中激发兴趣,体验快乐,形成独特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痛苦与无奈。教师在保持阅读教育的主导作用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纠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 篇4
一、“诵读”要义概说(一)概念分辨:“朗读”“美读”“诵读”“吟诵”
近些年,中小学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里,“朗读”“美读”“诵读”“吟诵”这四个概念经常交错使用,对它们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我在这里简要分辨一下,主要目的是探求“诵读”的要义。
“诵”这个词先秦即有,一般认为是依照语言的节奏朗声而读;“歌”“吟”则更注重表现音乐性,与“诵”还是有区别的。《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诵”后来与“读”联结成“诵读”,意思还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20世纪前期,“诵读”这个词在教学研究中普遍使用,和它并行且意思相近的概念还有“朗读”“朗诵”。有的学者把“朗诵”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称“诵读”,适合读古代散文;第二类称“吟读”和“咏读”,大致等同于“吟诵”,即比较随意地吟哦咏唱,分别适合于读短的诗词韵文和读长诗长篇韵文等;第三类称“讲读”,其“讲”取“说”“谈”之意,也就是用平时说话、对话的语调来朗读,这适合于读语体文(白话文)。20世纪后期至今,语文教学界多用“朗读”这个概念。因为“吟诵”后来几乎断绝,暂且不论。那么,“朗读”便大致涵盖了原来的“诵读”和“讲读”这两种类型。
新时期以来,叶圣陶先生等前辈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一个概念,被发掘出来,使用率比较高,即“美读”。美读的要义有三条:带着感情朗读文学作品;读出文学作 品语言之美;通过美读获得美感。这是一种带有一定的审美取向的朗读方式,对于内化和积淀语言、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作出分辨:
其一,“朗读”“美读”和“诵读”,共同点是出声地读;与它们相对的乃是“默读”,只看而不读出声。
其二,“吟诵”主要不是读,而是近于哼唱,当然还只是随意吟哦,与按照乐谱严格地演唱尚有一定区别。这种语文学习方法延续几千年,百余年前开始逐渐衰落,以至于几乎断绝,这是非常可惜的。近年来已经有人在倡导和实验。
其三,“美读”是专门针对文学作品而设置的一种审美式朗读类别,与艺术界所说的“朗诵”更为接近,可以看作是较高层次的“朗读”“诵读”。它也具有重要的语文教学价值。
其四,“朗读”和“诵读”,这两个概念不大好区分。鉴于目前使用上比较混乱,我建议:把“朗读”看作一般的教学概念,与“默读”相对应,涵盖了“诵读”;把“诵读”看作是“朗读”中一个带有一定特殊性的教学概念。至于“诵读”的特殊性是什么,这就要研究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中有关“朗读”与“诵读”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情况了。(二)“诵读”要义
1.语文新课标中的“诵读”概念
“教学标准”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条,贯穿四个学段。此外四个学段各有具体要求:
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第四学段(初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综合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2.“诵读”的基本含义
从语文新课标的表述与指示中,我们可以探求到“诵读”的基本含义。从概念关系上看,“朗读”是一般概念;“诵读”是被涵盖在“朗读”之中一个特殊概念。从概念的内涵(特殊性)看,“诵读”被赋予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三点:
(1)“诵读”的对象是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其中一部分篇目要求熟读成诵,语文新课标在附录里推荐了数十首古诗,其他让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自行选定。(2)“诵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至于达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够积累、培养、发展语感。由此,我们大概可以把“诵读”看作与“美读”非常接近的一种朗读方式,在“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之上,对朗读 者的情感投入提出较高的标准,带有审美体验的某些特征。(3)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诵读”的教学标准在逐步提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的梯度,给予具体有效的指点和引导。
二、诵读技能训练指要
(一)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技能
从一般的教学实况看,诵读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诵读方法,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呢?最关键的一条,乃是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的“内功”,深谙个中滋味,达到较高的水准。如此,则 必定能够引领学生走向诵读的教学高地。语文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有赖于两方面条件发生变化:一是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二是自身提高语文能力、发 展语文素养;二者实现一,便能演化为良好的专业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能力是他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越厚实,其教学能力则 越强大;反之便会虚弱乏力。这样,认识到苦练“内功”的重要性,才能产生自觉训练诵读机能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效果。所谓“诵读技能”,包括几种要素呢?我认为涉及两个层面的若干要素。(二)诵读技能的训练路径 1.从“吟”古诗到“诵”古诗——诵读技能训练之起步。“诵读”与“吟唱”(也称“吟诵”)是有明显区别的。但从训练诵读技能的角度看,借助吟唱更多体现音乐元素这种优势,把带有“美读”色彩的古诗诵读,与带有音乐色彩的古诗吟唱加以比照,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校正诵读的偏误,弥补缺憾,获得新的感受和改进。
例如,诵读唐诗《枫桥夜泊》。最好先听一听采用老调子如何吟唱,可参照根据陈少松老师吟诵所记录的曲谱,见《古诗词文吟诵》第二章。(吟诵和诵读演示)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一句调子起得高,表现秋夜霜天的凄厉感。江枫渔火对愁眠。次句旋律线往下滑落,结尾下降4度,表现沉沉入梦的愁绪。姑苏城外寒山寺,承接上句,过渡,音高基本持平。半钟声到客船。逐渐舒缓,旋律线下滑,结尾比上一句下降约5度。以前我诵读这首古诗,“天”“眠”和“船”这三个韵脚音高基本相同,只是把“寺”字略为压低一些。比照吟唱之后,感觉人家处理得更合乎诗的意境,遂加以改进。里面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寺”诵读的时候要不要拖腔、如何拖腔等,可以借鉴吟唱的处理方法,在细微处精心打磨。2.从读古诗到读古文——诵读技能训练之扩展
文言文,目前多数小学课本里数量较少。我们认为,从第二学段起,就可以有计划地选编一部分文言语料,抽出少量课时(比如每周1课时或者1.5课时)安排诵读,进行文言文阅读的启蒙教育,这对于扩充语言含量、培养良好语感、全面发展语文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此不详说。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内功修炼,从诵读古诗到诵读古文,把诵读技能训练加以扩展,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诵读古文,需要使用一种专门的“腔调”,这与朗读白话文具有较大区别。有一些师范生和语文教师,还分不清二者的特点,往往用读白话文的腔调读文言文。这是不对的,要改过来。
3.从诵读古诗文到美读白话作品——诵读技能训练之迁移
就一般情况而言,白话作品的诵读要相对容易一些。具有比较好的文言诵读根基,再将这种技能迁移到白话诗文诵读领域,会占据一定的优势。这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头一个,白话诗文中往往残留着某些文言遗迹,包括文言语料的引用、化用等(这种情况在中学课本里更为多见),诵读相关语句需要文言诵读技能的支持。例如,老舍先生的《草原》(见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段是文白交错的——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结尾是两句七言诗(“别”是入声字),应该注意平仄关系,读出文言诗句的味道,有力地收束全篇,凸显主旨。(诵读演示)
再如,《山中访友》的第二自然段,几处暗含着略带文言意味的语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其中,“你如一位”这几个字不大好处理,读成“你如/一位”、“你/如一位”,似乎都不恰当,最好借鉴文言诵读的技能,这样处理句中的自然停顿:“你/ 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诵读演示)
第二个,白话诗文中有些地方不大好读,需要使用控制气息、调整抑扬变化等朗读技巧,而这些技巧恰恰都会在文言诵读演练中加以练习,奠定基础。
比如前面提到的“学而时习之”这一句,每个字都是一个词,都需要有自然停顿,但又不能读破句或者处理得过于生硬,出现阻断感。这就要用气息来托举,形成似断 非断、气韵连绵的诵读效果。训练时,可加大“运动量”,如韩愈《送董绍南序》的开头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有11个字,属于比较长的文言句子,若用一口气读完,看看最长可用多少秒钟。——如此练习,能够提高对气息的控制力,而后,再读白话文里的长句子,便能游刃有余,读出意蕴和特色。例如,季羡林先生《怀念母亲》(见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自然段:“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 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后一句有24个字,诵读的时候最好不换气,还要处理好逻辑重音等。
这次专题讲座,初步廓清“诵读”的概念和教学要义,搭建了一条诵读技能的演练通道,并指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诵读技能需要处理好的五种关系。
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篇5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特别是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的学生,他们受到本地语言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激发其利用汉语进行阅读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低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实的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挖掘教学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变“苦读”为“乐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根据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奇的事物等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通过课件演示,使其可以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文本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孩子的感悟力。此外,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推荐有关的读物,或及时介绍报章杂志上的好文章,注意开拓他们的眼界,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在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渐渐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提高学生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虽然不要求掌握哪些深奥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但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之法,学会自主阅读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我们还应注重从小渗透,从小做起,积极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技巧传授来说,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的长句并画出来指导朗读,让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这样有助于学生字词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熟悉文本、理解文本,更好地读出感悟。其次,教材中有些文章可从课文总体结构入手,细细品读,达到总揽全文之目的。教学时,我们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采用“总――分――总”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全文入手、整体阅读的能力。最后,一些文章可以从“题眼”入手,从文章的重点入手,阅读全篇;一些则可以抓重点词、关键句子阅读。我们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题眼”或是“关键词、句”去阅读,逐步的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阅读习惯是陪伴学生一生,影响学生阅读速度、效率等各方面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学生,一个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更利于他们学习汉语,利于他们有效的进行汉语阅读,准确把握其阅读方式和母语的异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语言文字的学习重在内化语言。
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为此,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动口的习惯,要求学生不懂就要问,不懂就要查。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在善于动口、动手的基础上还善于做笔记,对重点词句、不解之处,做上记号等。这样,引导学生养成聚精会神、认认真真的良好阅读习惯,在有效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到发展,教学落在实处。
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笔 篇6
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语文教学反思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
二、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脱险”在文中指什么意思?2.是从几方面来写“脱险”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险”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三、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语文论文库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航天飞机》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及观测天体,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宇宙的奥秘。
(四)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
如《掌声》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仅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也要付出自己的掌声,去鼓励别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五、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 1.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我建立了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2.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转换角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的方法。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7
小要, 阅读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所以, 教师要把握好小学语文学语阅读教学这一关实提高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和语文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法, 。笔切文法进行了一些探索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 并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阅一第一、步大, 沉入词胆创新, 语进。叶圣陶指出行四步阅读, 阅读教学读◇要“一字不宜忽王汝帆也指出:“细读, 语语悟精神文本就是沉入”;词语文论”。阅读专家南教而丹时, 要抓住关键词句获得对文意的心领, 神会进行。文意的探询比如《小珊迪, 从》, 学良诚实描写了, 文中有个“跑一个穷人的孩子”字出现两次极度贫穷而又, 犹如心存善初两给颗了璀他璨一的先珍令珠, , 他值转得身反就复跑玩了赏”。, 一这处个是“, “跑我”探字换好把零他钱的的极度往饥回跑饿的表时现候了, 出被来;马“车”一撞处了是”“, 此我
处的“跑”, 表现了他急于还钱的心情, 诚实善良从这一“跑”去和一“跑”回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步, 理清思路。“作者思有路, 遵路
识斯真”。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在观察、理解和表达客观事物时展开的路子, 它既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的思考过程, 又呈现作者思维的结果, 是作者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的表现。遵循作者思路细读, 才能走进文本的深处。阅读时, 可从理清文章的结构入手, 然后抓重点词句领会, 也可反之。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文是按“听”“看”“想”“说”的思路展开的, “听——‘中华不振’ (有了朦胧的印象) ”;“看——‘中华不振’ (有了亲身的感受) ”;“想——‘中华不振’ (明白了事理) ”;“说——中华崛起 (立下救国大志) ”, 可以先梳理课文的结构, 然后抓住重点词语领会;也可以先抓住重点词语领会, 然后理清课文的思路。对文章结构的细读分析, 也是细读的重要步骤, 不宜忽略, 长期的忽略, 是不利思维能力的培养的。
第三步, 想象体验。古人有“言不尽意, 立象显意”之说。阅读的显意, 就是通过想象, 还原文本的生活情境, 使文字表达的意象更加丰满, 意境更加丰盈。比如《搭石》一文, 通过对故乡搭石的叙述描写, 表现了家乡的人情美, 有多少人走搭石, 怎么走搭石, 课文写的再多也很有限, 因此, 对课文的结句“一排排搭石, 任人走, 任人踏, 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 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应引导想象, 丰富家乡搭石所体现的人性美的意象意境。
第四步, 评价导向。首先, 评价要有启发性, 要有利于正确理解文本, 有利于正确理解语言文字, 有利于个性化的阅读;其次评价要有针对性, 评价的指向要明确, 正确的要肯定, 错误的要或委婉或明确地指出, 有创意的要击节赞赏。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阅读能力
质疑不仅是一种精神, 还是一种情趣。有的文本的叙述、描写好象有漏洞, 有的初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 需要学生睁大怀疑的眼睛, 在质疑中细读。比如,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租界回来以后, 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 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这句话写周恩来的所想, 在课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所见“中华不振”, 启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课文对“所想”语焉不详, 留下了空白, 要引导学生质疑, “从租界回来以后, 周恩来想些什么呢?是一下子就想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然后从文本找依据, 推测他会想什么。比如, 他可能会从租界里发生的中国人的冤屈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悲哀;从在场民众的敢怒不敢言, 可能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悲哀, 同时还体会到崛起的希望, 而后才会有石破天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如果在实践中形成了“理论先行、注重实证、模式创新、服务课堂”的科研特色, 那将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本质规律, 促进学生的阅读潜能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种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迁移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倡导合作学习, 培养探究能力
古语云:独学无友, 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 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 语言的交流, 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 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 一人一物。在教《索溪峪的“野”》一课时, 我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小组讨论中建议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如: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课文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找出来, 再读一读, 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 积极地进行讨论, 各抒已见, 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 并适当的点拔, 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了团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开展活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地死读, 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 以至昏昏欲睡, 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一是讲。我班坚持每天5-10分钟的听说训练, 时间可安排在早自习或课前, 让学生轮流上台, 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 让大家或说一新闻, 或晓一趣事, 或背一古诗, 或得一好词佳句, 或明一道理, 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 学生兴趣盎然, 视野开阔, 语感增强, 更令人欣喜的是, 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 逐步达到厚积薄发, 说话妙话连珠, 写文章意到笔随。
二是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 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 校园生活, 环保教育, 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 独立命题, 编辑材料, 设计版面, 并配以彩色插图。
三是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 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 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 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19-01
阅读有利于理解和巩固学习,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好、抓牢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提倡“授人以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无不有益。《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体包括“精读(含朗读)、略读(含默读)、浏览”三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快读是综合运用的。在这个基础上要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重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基于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更需要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坚持不懈、科学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以致用。因此,在读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读思结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课改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提高阅读能力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课文,对于这些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和语言知识。这种表达练习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写作。教师设计有运用词语的练习,运用句子、句群的练习,也有运用语言知识的练习、学生作文。作文既是表达方法的练习,更是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练习。因此,作文练习不仅是作文课的事,也是阅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课的作文和作文课上的作文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化课文词句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因此在阅读课上,应该结合文本的特点,适当地设计语言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并掌握课文中的词句以及一些写作方法。我们在阅读课上设计的练习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基本模仿课文的语言说一段话或写一段话。这种练习的目的既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通过运用,将课文中的语言及时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二种形式是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在新的情景中说话。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练习。学生对这种练习形式很有兴趣,因为在这种练习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自己在学习语言上的进步。第三种形式是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说话写话,保证一定的训练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提高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总之,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黄 果.小学阅读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08(0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08-0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10-17
剖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05-1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05-19
小学阅读语文教学06-08
阅读教学下小学语文06-12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教学06-17
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教学06-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训练06-23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