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让语文课堂充盈智慧

2024-07-2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让语文课堂充盈智慧(共6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让语文课堂充盈智慧 篇1

读《小学语文一点通》后感

——让语文课堂充盈智慧

崔 娜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该仅用在记忆上,而应该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学校里,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而作为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小学语文一点通》伴随了我一个学年,在这薄薄的40几页书中,我读懂得,感悟到的不仅仅是这几页而已。我要感谢这本书,虽然我只教了一个学期的语文,但是它让我读懂了很多内容,特别是语文课堂的教学。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探究未知,活化已知,充满生机。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会得到激发,探究的欲望会得到激活,知识的社会价值会得以体现;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会体验到求索的愉悦和求知的快乐,师生的智慧之花会在互动与对话中绽放。

一、智慧的课堂应该是引导学生“再创造”的课堂

“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定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它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相对的、为我的。它的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而意义的实现则要靠读者通过阅读使之具体化,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的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依据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审美情趣,去研究那些未定性的层面,去填充那些“空白”,进行文本的再创造。

一点通中我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我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句话。结果,学生从中读出了“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吉鸿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二、智慧的课堂应该是鲜活灵动的课堂

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情感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它就像一首歌的旋律。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文本、作者、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要实现这情感的交流,语文老师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善于表达自己那些富有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陶冶思想,张扬个性,提高能力。所以,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应该像云一样,任由精神舒展,任由心灵放飞;智慧的课堂,应该让学生主宰自己,能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智慧的课堂,要让学生有丰满的个性,能“我思故我在”,说自己所想,写自己所思;智慧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在课堂中要让学生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灵性得以生长,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

苏穆姆林斯基说:“智慧要靠智慧来培养”。缺乏智慧,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充其量是只是一种“死读书”。让我们与学生一同真诚地走进文本,在对话中思辩,在补白处遐想,在意味深长处拓展,带领学生寻找智慧,创造智慧,让阅读教学永远勃发出智慧的光芒。

三、智慧的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课堂

一点通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话就是:诗意的课堂应该充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境界,诗意的课堂,应

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苦苦探索后的发现,应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应有“摘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般抛砖引玉式的独特境地,应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真正的语文课堂,应是诗意四溢的栖息地,是灵魂畅游的伊甸园,是情感荡漾的乐园,是妙不可言的美的殿堂,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

语文课堂应是诗意的课堂,审美的课堂。诗意,使课堂飘洒美丽音符;审美,使课堂流淌浓浓的诗意。课堂,因诗意而美丽,也因美丽而充满诗意!

总之,读《小学语文一点通》对我教学语文有很大的帮助,也为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上了重要一课。最后用一点通中的一句话来结束: “知识,只是能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让语文课堂充盈智慧 篇2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 主要指教室, 也就是“学生的家”。小学的教室, 教室里课桌摆放整齐, 优秀作业栏、争章评优栏、图书角、知识角等等分布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前后两块大黑板上写满了学习内容, 整个教室体现出了浓浓的知识气息与竞争意识。在教室的布置上, 笔者往往集思广益, 随着季节的变化, 和学生们一起动手, 把教室布置成多种不同的风格, 让学生在绿绿的草地上、在红红的花丛中、在蝉鸣的林间小溪旁、在丰收的原野中、在雪花的祝福中诵诗读文、学习语文。同时, 笔者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和动物角, 让孩子种花养草, 养他们喜爱的小动物, 诸如蚕、金鱼、泥鳅、龙虾等等, 既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力, 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开辟探索角, 鼓励学生把自己想知道但目前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内容公布出来, 和大家共同探讨, 培养孩子的探索与合作精神;开辟科技角, 鼓励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邀请学有专长的老师和家长作讲座和报告, 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这样的生活化了的教学环境, 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可以说, 在人性化、科学化、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已不仅仅是学生, 他们同时还是充满个性和灵气的鲜活的生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因此有了强有力的生命支柱, 充满了不竭的生命活力。

二、联系社会生活, 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 如“大富豪啤酒, 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 让您牙口无炎”等等, 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 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 养成写规范字, 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 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说服他人的能力。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 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 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的天堂》等课文后, 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 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 宣传等实践活动。只要能留心, 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是“中国田鱼村”、“联合国村”、石雕之乡……, 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展示生活亮点, 促进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方法多样化、个性化,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都能学有所长, 感受成功的喜悦, 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释放, 这是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要求。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如有的孩子喜欢用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的擅长用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的钟情于用画画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 还有的喜欢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教学中,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每一个个体都有展示自己特殊才能的机会, 如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世界真美呀》一课时, 我布置了这样的一次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小鸡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时所发出的感叹。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有的用画画来描绘这个美丽的世界, 有的用歌声来赞美这个美丽的世界, 有的用表演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美丽的世界的热爱……同学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 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四、体验生活, 学习课文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 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 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身临其境地去感受, 去感悟、去体验。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 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 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 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 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 学生一边表演, 一边齐声欢唱, 从学生优美的动作, 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 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让语文课堂充盈教师的智慧 篇3

一、运用独特的板块型设计,使教学走向智慧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文本就等于是语文教学内容,教师总爱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地进行流程教学。其实,语文文本并不完全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蕴涵在语文文本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选择、整合并精心设计。如,《月光启蒙》这课的教学,可围绕“月光启蒙”这个核心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形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联系生活,品味歌谣魅力;第二板块:感悟月光、母亲、启蒙;第三板块:表达怀念之情。这样的教学设计突破了线性思路,凸顯了教学重点,也拓宽了教学时空,更具灵活性、开放性。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线型”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老师的智慧和思想,看出教师对教材思想和学生实际的深入研究。

教师的智慧还应体现在对教材的重组上。对课文中“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一段话的理解上,在学生多层次地与文本、生生、师生交流后,教者将这段话以小诗的形式陈列,并重复文中“感谢你,母亲,你是我的启蒙老师”一句,让学生吟诵。新颖的形式构建了诗意的语文课堂。

美的文、美的情、美的语,加上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造了生动迷人的教学场景氛围。学生一边读着、思着、说着、听着,对文本的理解、对母爱的伟大也逐步深入着,情感的波澜一层层起伏着,他们的内心已完完全全地被文中神圣的母爱充盈,因此,他们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朗读一个比一个感人,课堂弥漫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融洽气息。我感觉这种学习真是一种享受,同时也体验到了作为智慧型语文教师的一种幸福。

二、倡导个性化阅读、多元对话,体现学生主体性

倡导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一再强调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努力激发和不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以学生的读代替老师的讲解,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的读促进学生的思维,相信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文。同时,尽可能地开放课堂,放手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情。

例如,教师在第一板块的教学中,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出示民歌民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你能读懂些什么?开放阅读形式,学生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教师再鼓励学生把喜欢的歌谣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纷纷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得到了尊重,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我探究,加强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闪烁出迷人的个性光彩!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凸显着创造智慧和动态生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所唤醒与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整个对话过程充满创造精神、智慧和谐的色彩。

三、深层次的拓展性阅读,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理解后,教者适时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现了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而且满头白发,满脸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皱纹的形象,并作了一段煽情的旁白:当年,母亲给我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而现在,母亲却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看她时,她坐在藤椅上,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甚至再也不知道我是谁。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这时,课堂上异常安静,可学生的内心却很不平静,有的同学甚至潸然泪下。显然,学生已经被深深地感染。接着,我请学生以“我想对妈妈说……”进行小练笔,身临其境抒发心中的真切感受。教学中母爱主题教育的情感目标的达成便水到渠成。

由生活步入教材,再由教材迈向生活,学生实现了智慧的提升,情感的跨越。教材只是个例子,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力、情感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尝试进行童谣的创作,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学生围绕同学情创作《伙伴歌》:好伙伴,伙伴好,朝夕相处不能少!春天来,玩板翘,你翘我翘真热闹!夏天到,打水漂,漂到对岸水平高!秋天来,绳儿跳,你跳我笑乐逍遥!冬天到,雪地跑,你追我赶呵呵笑!春夏玩来秋冬闹,伙伴越多越年少!智慧的语文课堂,充满学生创造的乐趣和智慧,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让语文课堂充盈智慧 篇4

一、旧知导入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因此复习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

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时,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具体导入是这样: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卖火柴”这部分课文的内容,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用激情的语言引出问题:是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只能蜷缩街头,又冷又饿,那么她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设置悬念法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造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 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设置了这样的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据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备派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助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对待的呢?最后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桂林山水》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四、故事诱导法

“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学习的最好刺激又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这天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讲述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

五、音乐导入法

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这种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第五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课前用录音机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而双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六、名言引入法

名言警句是人类思想、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教师通过引用与课题相关的名言作为引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题。引用与本课题有关的名言名句导入新课,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例如在教学《晨读》时,出示名言名句:“为中华人民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老师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记住周总理说过的话。现在我们就学习《晨读》。这样学生明确了读书的目的,就自然而然地去学习课文。

当然,导入的方法还远不止这些。设计导入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1)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

(2)导入要有趣味性。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3)导入要有启发性,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

(4)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

(5)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作者邮箱: chenlin04517@sina

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充满灵性 篇5

周小芳 竹市完全小学 ***

[摘要] 在课程改革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为达到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让阅读教学充满灵性。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提高阅读教学:

一、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概况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朗读;理解;能力

斯宾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为教人如何思考,而非思考些什么”。在课程改革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基本采用的是“齐读—默读—理解课文”。没有变化,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达到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让阅读教学充满灵性。

一、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以情感为依托,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的轨道。

首先朗读要带有丰富的情感。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将会变得非常机械、沉闷、毫无生气,学生缺乏对学习新知识的挑战和好奇心,师生互动在课堂上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导致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只有带着感情的去读书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其次,朗读要定好练习点。“读”在感情最深处。比如四年级上册的《卡罗纳》,可以读读描写卡罗纳痛苦神情的句子:(1)卡罗纳突然放声大哭起来。(2)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3)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读”在语言的典型处。如:同样是在《卡罗纳》中,“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老师轻轻的一个“拉”字表达了老师对卡罗纳的关心和爱护。又如:“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我默默的“放”“贴”,也表现了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爱。定好了练习点才能更好的读出丰富的感情来。

再次,朗读要在体验中进行。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联想。在体验实践生活中朗读,如《秋天的雨》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非常的贴近生活。情境再现中朗读,设置创设画面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什么也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还可以在想象感悟中朗读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想象一下,在这些绿叶上有什么生命在颤动?”通过这些方法朗读就会使学生灵活的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最后,师生共读,体验美妙的感受。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是“参与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以一个学生的“学习伙伴”的身份,当同学们在朗读时,教师也要投入课文的朗读之中,或与学生一起摇头晃脑地放声朗读,或一起入神地默读,教师声调抑扬顿挫,表情丰富、自然,在辅之以恰当的手势、动作,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学生一起享受阅读、品味阅读。这样,学生会更加感觉到阅读的乐趣。在随后的“读的交流”中,教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身份与孩子“对话”,孩子会感到格外真切,有道是“佳作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种“课文共欣赏,师生一起读”是多么美妙的读书境界啊,它是一种更加让人向往的阅读享受。使教学过程充满灵性。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方法一:借助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品味词句 如:《搭石》这篇课文,学生不知道“脱鞋挽裤”中“挽”字的准确意思,就去查字典。但是在字典中有好几种意思,联系文中过河、脱鞋等内容,它在这里应该选“向上卷(衣服)”这个意思。再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眼前就会出现人们脱掉裤子、卷起裤管的情形。在《秦兵马佣》这课中,“战车千乘”这个词语,联系上下文大概知道是说战车很多,查字典后知道古代称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然后对“战车千乘”的理解就会更加具体的,再回到句子中,对秦兵马佣的宏伟气势就有了更深的感受了。

方法二:采用对比理解品味词句

如:在《掌声》一课中,有两句话都出现了“一摇一晃”这个词。“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在两个不同的场景下,意思却不同。通过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方法三:展开想象理解品味词句

在阅读文章时,边读边想象,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如读《鸟的天堂》描写大榕树,仿佛看到了独木成林的美丽的大榕树;读到“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一段描写,眼前仿佛出现了榕树周围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景象。在读《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中的许多地方,读了以后都能够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例如,写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推倒前,“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可以想象到巨人寒冷的样子。推倒后,“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的玩耍。”能够想象到孩子们跟巨人一起玩耍的场景。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加深了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概况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将课文理清层次,把每段的意思归纳出来,再将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整理,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二:抓六要素

写人记事的文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比如《中彩》这一课,就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方法三:扩充课题法

通过审题引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称象》,在教学《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从课题看,本文写的是什么事?重点应写什么内容?你是从课题中哪个词看出来的?通过扩充,学生可以知道课文的重点是如何称象。方法四:问题概括法

作者要说的是哪几个问题?如《掌声》,教师可提问:“文中出现了几次掌声?”《院子里的悄悄话》教师这样让学生思考:“院子里,谁跟谁说悄悄话?他们悄悄的在议论着什么?”

方法五:抓重点句法 了解课文的结构形式,总分形式。找出总起句,或者是总结句,以及过渡句。如《桥》、《赵州桥》等课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让语文课堂充盈智慧 篇6

一、灵活处理教学资源?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 甚至对现在的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 活化教学内容, 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1.整合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 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教师不可能一一讲解, 面面俱到, 这就需要区别主次, 适当取舍, 合理调配, 自主整合。这样教师就有了自主发挥的广阔空间, 整合教学内容。如我在教《赠汪伦》一课时, 课前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抓住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在教学《黄鹤楼送别》第二部分李白和孟浩然饮酒话别时就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理解“对话叙情”。在两个人的对话中挖掘隐性资源, 表达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2.整合生活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必须尽可能与生活沟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应当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学生学习语言, 说到底, 就是为了运用母语, 更好地生活。因此, 学习语文, 就要遵循母语的习得规律, 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提高, 而不能仅限于课堂之内。例如我在教学《水乡歌》一课时, 就充分利用学生见过的木船、货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明白“千只船, 万只驳”中“驳”的意思。我没有局限于课本, 而向课外延伸, 为学生设计了实践的平台, 要求学生仿造课文也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学生以读引说, 从课内到课外, 让学生与本诗情感得到了共鸣。

3.整合网络资源。网络把世界缩小了, 在课堂上轻点鼠标, 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教《槐乡五月》时, 在搜集到的众多槐花的图片、课件中精选了一部分, 使得从没见识过槐花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甚至对见过槐花的学生也激发了新鲜之感。

二、训练过程扎实有效

有效的训练过程就是将教师的指点、讲解和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的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而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只“训”不“练”的现象。比如有一次听课, 一位老师在执教《小草和大树》让学生读罗伯特·骚塞给夏洛蒂的回信时, 学生读得很平淡, 没有读出骚塞那傲慢的冷冰冰的语气。老师说:“你读得太平淡了, 应用傲慢的语气读。这样不好, 听我读读。”接着老师范读了一遍, 读完之后老师不管了, 接着下一环节的教学。这可是典型的只管“训”, 不管“练”的教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是教师没有较强的训练意识, 以为“训”了就等于“练”了, 以“训”代“练”。这样的教学, 教师是教了, 而学生没有“习”到, 其教学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如果这位教师在示范后, 再经过“自由练习———抽生朗读———评价鼓励———再次练习———抽生示范———全体齐读”几个环节的朗读指导, 改正学生朗读的毛病一定能落到实处。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一篇哲理性文章, 记叙了一位哲学家以“如何根除旷野里的杂草”为话题给学生们上最后一课, 揭示了只有用美德才能净化人们心灵的哲理。文章是通过弟子们的各种不同做法与哲学家方法的对比从而揭示这个道理的。文章中心明确, 思路清晰, 绝大部分的段落都是写哲学家和弟子们的语言, 而对人物心理及动作的描写很少。因此, 我在教学中就抓住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在边说边演的过程中明白道理。

在教学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年以后, 弟子们又来到了这里, 在路上, 他们相遇了, 他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合作, 一人饰演一名弟子。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表演, 来想象弟子们在一年中的经历、心理活动。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文本的主人, 学生利用他们的想象, 分别成为文本中的人物, 在教师模拟的情境中深刻地感悟。透过文本, 故事内容得以拓展, 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

三、巧妙拓展积极迁移

拓展, 顾名思义就是开拓伸展, 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的拓展题设计得巧妙,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实现教学目标, 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因材施教。小学许多课文都配以形象的插图, 其图意基本上是文章的形神凝结处, 抓住这一契机进行读写迁移, 可以很好地体会文章主要人物的精神世界。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历史故事, 内容概括性强, 对司马迁写《史记》的经过只进行了简略的描写, 使文章显得过于简单枯燥。而课文中的插图却形象地反映了这一内容, 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观察和想象的空间。教学时, 我让学生充分观察插图来体会司马迁写作时是怎样的发愤, 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积极的思维, 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司马迁的发愤加深了理解。在此基础上, 我又让学生发挥想象, 具体描述出司马迁在写作时还会遇到的困难。学生的想象丰富而活跃:有的学生想到在寒冷的冬天司马迁穿着单薄的破衣, 抵御着寒冷坚持写作;有的学生想到司马迁忍受着疾病的痛苦, 咬牙坚持;有的学生想到司马迁在写作时寂寞一阵一阵向他袭来, 只有狱中的烛光与他作伴……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训练, 又让学生对司马迁的伟大精神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上一篇:“中国梦大理情”建州60周年有奖征文启事下一篇:[转]西游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