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共12篇)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 篇1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该考试具有两考合一的功能,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毕业要求的主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还可以作为衡量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语文学科考试结合北部湾四市同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三、命题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充分发挥考试的甄别、激励、选拔等评价功能。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着眼长远发展;有利于初高中教学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二)基础性原则。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考查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状况,考查阅读与语言积累的质与量,考查语感形成水平与思维品质,突出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与形式科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表述清晰准确;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区分度。
(四)综合性原则。试题内容要课内外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生活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见解。
(五)教育性原则。发挥试题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引导关注现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珍视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四、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规定的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参考当地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教材。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 篇2
一、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及语言特点
我们常说, 说明文的相关答题技巧和语言特点非常重要,尤其是语言特点,几乎在每年的中考中都会考查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特点。
(一)第一种题型
通过分析做题进行考察说明文的较准确的语言。例如文章中,分析“目前的飞行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的语言特点。
这种答题格式为了体现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通常选择下面这些词:“目前的”“完全”“所有的”等是从时间,范围来准确的说明了“黑匣子”的特点。
(二)第二种题型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替换成别的词语? 并且简单地说明原因。
这种答题格式一般是:1.不能;2.加点词语在原来的句子中是什么意思;3.要替换的词语是什么意思;4.如果替换了加点的词语,这句话的意思也会发生变化,造成事物脱离实际的情况。5.加点的词语能体现这句话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三)第三种题型
能否删除限制及修饰性的词语?
解答这种题目一般是:1.能或不能;2.找出修饰词语。例如:表示程度关系的有“非常”“几乎”等词语,表示数量关系的有“有余”“多”等词语,那么表示估计关系的有“左右”“大约”等词语;3.如果删去了这些词语,这句话的意思就发生了改变,脱离了实际;4.这也词语让说明文更能体现出内容的科学严谨。
(四)第四种题型
请说出不能删去某几个字或词的理由。
这些字或词往往都有固定的一些语法作用出现在句子中,例如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或者主语以及下面句子中某个现象的结果或原因,如果删去,既不符合句子的语法,让句子少了一些成分,导致语句意思不通顺;还会造成句子没有完整的内容,在逻辑上缺乏关联性。同学们要特别重视这种题型,最近几年中考语文中常常出现的题型。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考的说明方法及所起的作用
(一)列数字
通过数字的列举来说明,具有说服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相信无疑,保证内容准确无误的作用。例如文章中,“密封盒异常坚固,壁厚约为0.64厘米。”就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密封盒异常坚固的特点,让读者对说明的事物相信无疑。
(二)打比方
运用暗喻、明喻等修辞方法进行详细生动的说明,以增加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例如文章中“黑匣子更是成了唯一的关键‘证人’”。就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飞行记录器的重要性,通俗易懂,以增加读者阅读兴趣。
(三)摹状貌
经过详细的描写突出事物的体貌特征及特点,不仅能对事物形象进行生动说明,还能让说明文的阅读价值更高。
(四)引用
把以前的资料原话或某些名人名言引用到现在的文章中,作用是强调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真实可考的。
(五)作比较
把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以此突出说明对象的影响、地位等特点
三、说明顺序及结构
在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中运用逻辑顺序比较多。一般来说, 出现在说明文中的各种顺序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记性语言,同学们可以通过出现的这些词语去辨别是运用哪种说明顺序。
说明文具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递进式、并列式这几种并不复杂的结构,找出文章结构,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说明内容。
说明文的顺序和结构互相铺垫,关系紧密,我们可以同时对顺序和结构进行理解分析。
四、中考中常见的说明文考点
最近几年最常见的中考语文考点包括:考察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概括说明对象特征;分辨说明方法及所起的作用;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选择以及最近几年常在最后出现的开放性题目等。关于“黑匣子在,希望就在”的说明文中,就比较全面的对我们提及的这些考点进行了概括,比如,分析语言特点,概括黑匣子特征,根据自己推断和文章内容选择关于黑匣子介绍不正确的选项等。
五、结语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 篇3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介绍事物、解说事理的文体。它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说明与解说。从而给人以科学的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能够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说明文阅读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在每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一般10-20分不等。
近年来中考说明文选文全面走向课外,选文内容多为社会热点和新的科学发现。如2008年山东潍坊的《冷冻疗法挽救生命》关注的是最前沿的生命科学,河南省的《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紧密联系奥运,南京市的《古诗词中的色彩美》则体现了对文化环境的重视。
在试题设置上,近几年说明文的考查中选择题逐渐淡出,填空和简答成为主流题型,开放性试题开始登上舞台并成为亮点。
考点一:信息筛选与整合
【考点简述】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筛选海量信息、获得有利资源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在初中阶段,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筛选与整合的能力尤为重要。在说明文的考查中。找到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给说明对象下定义、给文章加标题、给概括出的内容寻找相应依据、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其实都属于这类能力题。
如2008年南通市卷第7题:“通读全文后,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上海市卷《深层海水的利用》第14题:“从全文看,深层海水具有____,____和____的特点,它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新机遇是(1)____(2)____(3)____。”
【答题策略】
1.擦亮眼睛,从容应对。新课标要求淡化文体知识,不出现名词术语,但考生心中要清楚什么题目考什么,答题要点是什么,才能从容应对。比如拟标题其实就是考查说明对象。
2.明确范围,仔细筛选。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但有的信息则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发掘其隐含信息才能获得。
对于选择题,命题者在设计错误选项时,往往或偷换概念,或有意混淆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或以偏概全,或因果颠倒,或张冠李戴,或无中生有。对这些情况考生应警惕。
3.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
考点二:结构分析
【考点简述】
结构分析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特点的把握,要求学生能够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判断说明的顺序。
如山东省潍坊市卷《冷冻疗法挽救生命》第17题:“是否可以将第④段调整到②③两段之前?为什么?”
【答题策略】
1.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准确把握说明思路。在说明文中说明思路包括说明的结构和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结构从全文看一般为总分式,从段落结构看常见的还有并列式、递进式等。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2.分析结构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注意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只要能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并将其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全文的说明顺序。
3.在理清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作出阐释,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可以删除或调换的理由。
考点三:说明方法的运用
【考点简述】
说明方法类题目着重考查考生判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的能力。考题往往以说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选择一个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的形式出现。
如2008年河南省卷《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第14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答题策略】
1.明确常用的八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此外还要深入地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笼统地说,分类别能够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下定义能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作比较能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打比方可达到形象说明事物的作用;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配图表往往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作诠释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2.答题要规范、具体
在回答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时,要结合句子本身和文中的语境作答。同样在具体回答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不要笼统地答,必须结合原文,具体指出说明了什么东西的什么样的特征。
3.分清主次,注意辨分析
一篇说明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几种综合使用。分析说明方法时,除了要分清类型,有时根据题目要求还要区分主次。另外,分析说明方法时,还应注意不要把说明方法与修辞方法相混淆。
考点四:语言品析
【考点简述】
对说明文的考查中,语言品析历来是一大考点。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但科学小品类作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需要作生动、形象的说明。
如2008年云南省卷《哈欠声声》第17题“第⑥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考查的就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006年无锡市卷《大象报仇二十年不晚》第13题“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青少年犯罪的含义,并指出这一词语使用的好处”事实上既考查了特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又引导学生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
【答题策略】
1.考生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时一般要解释该词的含义,揭示其在说明事物特点时发挥的作用:必要时要区别该词语和其他词语在含义及作用方面的不同;最后总结该词语用在这里对说明事物的特点不可代替的作用。
2.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目的主要就是体现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考点五:知识迁移
【考点简述】
考查与选文相关的知识迁移能力已成为近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的亮点题型。此类题目大多属开放性试题,在命题形式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特点,有材料链接题、开放拓展题、口语运用题等形式;在位置上往往放在说明文阅读的最后一题,使试题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理解到运用的序列。
如2008年南京市卷《古诗词中的色彩美》第17题:“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是《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
【答题策略】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 篇4
2006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分为大纲卷考试说明和课标卷考试说明两种。本文主要进行大纲卷考试说明的解读,为使用大纲卷的考生提供一点帮助。
北京市中考统考在经历了的尝试,的摸索,05年的总结后,2006年将是一个基本定型进一步完善的年份。通过与考试说明的对比来解读06年中考说明,应该说是比较切合实际且有意义的。
2006年大纲卷考试说明与05年考试说明相比,可以简单概括为:四稳中有五变。“四稳”
① 考试性质不变。都是以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为对象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都是为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提供分数,有助于高级中等学校能够根据考生成绩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推进初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起良好的导向作用;都强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② 考试范围不变,坚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北京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考试的基本范围,重点考查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基本能力。
③ 考试内容和目标中,语文基础(六条十二点)、阅读中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要求不变。
④ 考试方式、试卷结构、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等也都不变。
以上这几点,很好的保持了中考试题的稳定性,为广大师生宏观地准备中考明确了目标。“五变”
变化一:现代文阅读部分在原来五点(内容见考试说明,本处从略)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点:“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与此相对应,“题型示例”部分所列现代文阅读的四个选段中新增了三道练习,即(1)魔鬼城最能引起你兴趣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2)有人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污染是避免不了的,只能是先污染后治理,请你从文中举出一例说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3)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你对作者所说的“毛估”的认识。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参考答案中没有给出他们的答案。如前面所说,开放性试题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呈现有增无减的势头。实际阅卷中这个也是拉开分数差距的试题。透过这一变化,可以预测,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在命题上毫无疑问地会加大这类试题的权重。限于篇幅这里不作进一步展开,考生可收集一些例题进行分析揣摩。
沈阳中考英语考试说明解读! 篇5
沈阳中考英语考试说明已出台,其中2015中考英语有哪些变化?同学们又该如何应对?下面是沈阳市教研员、名师对2015沈阳中考英语考试说明的权威解读,供同学们参考。
南昌中学初三英语备课组组长简红:由于中考和毕业考试一张卷纸,教材的内容较多,大约占40%到50%,而且在新课标1500词的基础上,再增加100词。主要考查基础知识,更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步降低对语法要求,侧重语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
沈阳市中考命题人翟冰:20英语《考试说明》与相比较,在总体上没有原则性的变化。在“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方面进行了调整。在笔试部分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将20的“听力测试”部分调整为“听力口语测试”,分值50分。按比例分为合格和不合格,采用人机对话形式。听力口语测试的题型一般为:对话理解、语篇理解和朗读,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内容选出最佳答案;同时测试系统将对考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气进行打分。这次调整是在以《英语课程标准》中五级目标要求的“说”的考查能容的体现。复习中要注意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依据,8A-9B教材的内容应是考生复习的重点内容。建议考生按教材及《考试说明》的要求归纳语言知识点,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考生应熟练掌握中考1600词,同时巩固对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的使用。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 篇6
英语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2018年初中毕业生英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英语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英语毕业学业考试要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课程评价理念,要有利于促进和引导英语教学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方式、拓展英语学习渠道、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要有利于初中学校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二、命题原则
1、面向全体,注重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本次考试命题立足考查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考查,真正落实“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2、灵活开放,注重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正确、合理地使用语言,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试题设计上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使英语水平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都得到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使考试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3、渗透文化,注重实效
试题注重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渗透,在选择语言素材上,力求使用真实、地道、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内容积极向上,引发思考,同时尽可能提供语义相对完整的语境,尽可能使试题任务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形。在试题的难、易度设置上,严格遵循易、中、难的比例为80% :15%:5%的原则,坚持不出偏、难、怪、繁、俗的试题,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以使考试形式有利于实现英语毕业学业考试的考查目的,使考试结果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命题依据
2018年初中毕业生英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的命制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内容标准”中五级目标的内容、要求及相关的附录;依据龙东地区制定的英语学科考试说明;依据龙东地区使用的人教版的六三制和鲁教版五四制英语教材。
四、命题范围与要求
英语毕业学业考试应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确定具体考查内容和标准时,主要应该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内容标准”中五级的内容和要求及相关的附录,同时参考三级和四级的内容和要求。词汇依据人教版六三制以及鲁教版五四制英语教材。
1、语言知识运用
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指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用知识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些知识点,更不是机械地考查对知识的记忆。采用单项选择、完形填空的考试题型。口语技能考查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特别是在真实语境中沟通信息、描述事物与情感、发表观点和意见的能力。采用笔答的方式对口语技能进行考查,考查方式以情景交际,补全对话为主。另外,将考查内容分散在试题中,如语言知识运用,通过设计一些交际情景,让学生指出在这些情景中应该说什么样的话。
2、阅读技能
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 2 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3、写的技能
写的技能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的能力。应着重考查学生以书面形式表达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孤立地考查词汇或语法的掌握情况。
五、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试题题型及分数分配
(一)考试形式
英语学科考试采取闭卷并用答题卡作答的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试卷由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三个部分组成。共六道大题,82个小题,满分120分。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为8:1.5:0.5,整卷难度与2017年持平。
(三)试题题型及分数分配
第一题 单项选择Multiple choice(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包括:语法、词汇、固定搭配、交际用语等,考核内容均设计在语境中,非正确的选项也都具有干扰功能,以考查学生在特定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此类题不是根据僵化的语法规则命题,而是根据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设计题干和选项,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语言的变化,考生要注意考虑语境以及各个选项在所给语境中可能表达的意思。
第二题 完型填空Close test(本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在一个意思完整的短文中,留出一定的空白,要求考生根据短文内容及每空所提供的选项,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语法正确。此题既涉及语法、词汇、固定搭配,又涉及通过篇章语境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语用能力。
第三题 词汇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proper forms of the words given(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本题共给出十个句子,每个句子设一个空,每空只限填一词。例如:How many______(run)are there in the relay race? 答案:runners.本题考察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单词的词形,词性和词义的基础上,是 3 否能够在所给的特定语境中理解和领悟单词的词性,词的基本含义并选择其正确的词形。
第四题 情景交际Communication(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此类题强调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运用,是半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日常交际用语使用的准确性及得体性。在内容的编制上一般是将几个话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顺畅地完成对话。此题为间接考查学生的口语能力,分(A)(B)两题,所选正确答案及填写语句必须符合对话的语境。
第五题 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本题共40分,A,D每小题1分,B,C,E每小题2分)
此题共有(A)(B)(C)(D)(E)五篇短文,阅读后根据题目要求做答。分为选择最佳标题,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补全信息,回答问题五个题型。文章生词率不超过3%,所选文章的题材和体裁将是考生所熟悉的。
第六题 书面表达 Writing(共15分)
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句子等综合知识完成小大两篇作文:要求语言通顺,表意清楚,结构合理,富有创意。构思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充分体现。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作文和一个话题作文或图示作文。
1.应用文(小作文)
包括英文通知、启事、感谢信、假条、贺卡等内容。
2.话题作文或图示作文。(任选其一)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 篇7
(一)(历 史)
一、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1.命题依据命题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自贡市教育局201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的文件和通知、国家、四川省对课改考试内容和命题要求的说明以及自贡市的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等为依据。2.命题原则(1)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促使学生活泼、主动的学习,实施素质教育。(2)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考查的要求,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在新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试题测试目标明确、难易适当,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历史试题的功能,试题安排上注意层次性和区分度。(4)注重试题素材的选择,体现十八大理念,加强联系生活,体现考试的基础性和时代性。(5)注意试题积极的价值取向,注重中考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引导意义,进而充分挖掘考试的教育价值。(6)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体现发展性。
二、命题范围和考试内容1.命题范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和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川教版)中规定内容的范围,但命题素材不拘泥于教材。2.考试内容2014中考范围:八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1课——第3课)第二学习主题(第5课——第8课)第三学习主题(第9课、第11课、第12课)第四学习主题(第13课、第14课、第16课)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第3课、第5课)第三学习主题(第7课、第8课、第9课、第12课)第四学习主题(第14课)第五学习主题(第15课——第16课)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 第二学习主题(第2课、第3课)第三学习主题(第4课)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学习主题(第12课——第15课)第二学习主题(第17课、第18课)第三学习主题(第19课——第21课)世界近代史(下)第六学习主题(第3课、第4课)世界现代史第一学习主题(第5课、第6课)第二学习主题(第7课——第8课)第三学习主题(第10课——第12课)第四学习主题(第13课——第15课)第六学习主题(第18课、第19课)其中教材标有星号的不考。试题分值分布如下:1.世界古代史3分7%左右2.中国近现代史 17分43%左右3.世界近现代史 20分50%左右注:其中教材标有*号不作考试要求。
三、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1)采用书面闭卷的考试方式。(2)综合素质
(一)为思想品德、历史合卷,考试时间:90分钟。(3)综合素质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 篇8
2017/05/05
一、县区职责
1、重考审核
由考场管理员申请,县区管理员审核批准后可以重考。重考,必须由考场管理员现场填写重考报告单,并提交县区负责人同意。
重考申请的原则:
1)考试机瘫痪,或本场次备用机已用完,无法换机考试的; 2)提出成绩异议,经市中心鉴定认为可以重考的;
3)考生误操作交卷,或忘记保存答题文档的,不得安排重考;
2、考试机管理
各考场管理员无权更改考试机信息,如果注册错误可以要求县区管理员删除考试机,然后重新注册即可。
3、巡视
巡视人员到考场后,务必要求所有考试机开机并运行考试客户端程序,然后清点考试机数目,防止考点“偷”考试机作弊。
二、考场管理员
考场管理员(网管员)是考场的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阅读有关技术文档,熟悉掌握云考试系统各项操作及各种异常情况处理步骤,不能凭着主观臆想、凭着老经验老办法。
强烈建议:从云考试平台下载“2017信息技术中考-异常情况处理”文档并打印出来,随身携带、随时查看。
1、编场
必须考完一场才能编下一场,可以提前30分钟编场,也可以在考生入场时逐个编场。注意:不能一次编多场,防止出现混乱。
2、考场报告单
必须在结束本场次考试后再打印,未结束前可以预览,但不是最终结果。
3、缺考
已经编场分配机号,但没有进入考试的考生,最终会定为缺考。缺考考生不能再次考试,除非申请重考。
4、成绩异议
成绩异议,是考虑到客户端评分环境可能存在差异以致于可能影响评分。经考场主监考核实后可以提出成绩异议,由市信考办调取考生交卷文件审核确认。市信考办认为存在评分环境影响成绩的可能,即通知县区安排重考解决。
下列情况可以提出成绩异议:
1)选择题,答过题但评分结果中显示选择题全部都未答题的。如果只有部分选择题显示未答题,无权提出成绩异议;
2)操作题,评0分,经确认考生确实正确答题的。如果该题部分得分,则无权提出成绩异议。
5、网络拥堵
考试过程中如果遇到网络拥堵,则考试过程顺延,考生答题结果不受网络拥堵、卡断影响,仍然有效。
开考时如遇到拥堵,可通知考生稍后再登录,不影响考生答题时间和考试成绩;考试中遇到网络拥堵(系统将提示“服务器Web地址不正确……”),不影响考生继续答题;交卷时遇到网络拥堵,请重新进入交卷即可。
6、二次登录、重启
考生遇到考试客户端窗口消失、无法恢复原大小等现象,可通知考生重启考试机,然后重新登录即可,不影响考生答题时间和考试成绩。
7、换机
请参考《考场管理员使用说明》处理,不折不扣地按步骤处理。
8、升级
万一遇到必须升级的软件bug或题库bug,我们将在云平台发布升级包,考试客户端自动升级。集中升级可能导致短时间网络拥堵,敬请留意和理解,并做好考生安抚工作,考试过程顺延。
三、考生答题
学生必须严格按要求答题,今年更换云考试模式后,答题环境也变了,机器人模块今年换成了I奇机器人,变化比较大,老师们要教会学生答题。
1、评分规则
考试系统按考生答题结果静态评分,和答题方法无关,不管是使用工具栏按钮答题,还是从菜单、右键单击快捷菜单答题,都不影响评分。
2、机器人答题要求
必须按题目要求答题,先打开i奇机器人仿真程序,然后在i奇机器人仿真程序中打开指定的iq文件,答题完毕保存即可。
说明:打开文件错误、保存错误、不保存,都将是0分。
3、答题保存(文字录入、Office、flash、机器人)考生答题后必须保存,这个是最起码的要求,系统按考生最后一次的保存结果评分。考试时间倒计时到-1分钟客户端将自动强行关闭答题窗口,没有保存由考生本人负责。
4、考试计时
正式考试采用客户端计时方式,从考生进入试卷开始计时,重启、换机时间均不计入考试时间。
考试客户端倒计时结束,系统将自动终止答题窗口,防止影响系统评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倒计时结束时尚未保存则未保存的答题操作将无效。
5、网络抖动
考试过程中,短时间的网络抖动系统将提示“服务器Web地址不正确……”,此时考生可以继续答题,不影响考生答题结果、不影响考生成绩。
6、考生补时
经主监考同意,每个考生最多补时3次,每次2分钟,如果仍然无法解决,只能申请重考。
7、错题
万一发现题库中存在错题,可以反馈给县区并上报市信考办,经核实后公布、公示处理结果。
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说明文) 篇9
三、说明文模板
模板一
【示例模板】
一、【开头】 1.叙述或描写
2.总说明;一般定义说明
二、【中间】
用各种说明方法如举例说明、分类说明或分析说明、比较说明等,说明事物性质、形状、特征、成因、功用。(复杂的事物要依次按性质、形状、特征、成因、功用来说明;简单的事物主要运用分类说明或者分析说明、比较说明等。)
三、【结尾】
重申事物突出的特征或作用,或引起反思。
【范文】
水
汹涌澎湃的是海水,碧波荡漾的是湖水,潺潺不绝的是泉水,清澈见底的是溪水„„
水,常温下不过是一种透明无味的液体,可是到了摄氏零度时就变成晶莹的冰花,摄氏百度时又会变成腾腾的“热雾”。不过可不能小瞧了它。水是生命摇篮。没有了水,就没有一切。
生产离不开它。工农业生产哪一顶不需要水?黄河上游的发电站发出了百亿度的电,其源泉是水的动能;成顿的钢材,在水压机上揉面团似的锻压成各种形状,靠的还是水的动能;商店里一匹匹色彩斑斓的布料,纺织、印染时离不开水。还有农田里飘着清香的蔬菜,诱人垂涎的瓜果需要水,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庄稼不能没有水„„整个绿色世界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粮,都是水和光的结晶。
生活离不开它。人们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一项不需要水呢?做饭、饮用要水;洗衣、洗澡要用水;在国际上一举夺魁的作大名酒,原料也是水;奥运会上鏖战的健儿们的饮料也离不开水„„
地球素有“水的行星“之称,地表的百分之七十也被水覆盖,可别就以为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洲缺水已造成空前的灾难,还有废水的污染,使许多江河湖海的水变色变质。解决用水困难,除了有待利用地下深层水、冰山的雪水外,目前只能有两种途径:一是节约用水,二是净化废水。后者则被科学家所重视。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格式 篇10
1、【知识要点】: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划分:
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具体事物的说明文;
②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
2、【常见题型】:①、请说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②、本文的说明文类型是什么?
二、【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知识要点】: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如: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
(2)空间顺序的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远到近等等,都可相反来。
(3)逻辑顺序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如:、主—次、浅入深、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2、【常见题型】:①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②、选文的A段和B段能够调换顺序?为什么?
【答题格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三、【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结构
1、【知识要点】: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2、【常见题型】:①本文的说明结构属于结构。
【答题技巧】: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四、【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知识要点】:①、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②、不常用的有: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题型】:①、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真实、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运用真实、具体而准确地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令读者信服。
【作比较】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或是种类),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科学、准确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画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作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②、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分别回答。
【答题技巧】:由题中的“哪些”可以看出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应该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体可以结合题的分值进行初步的判断;“分别”是要求针对每一种说明方法都要进行分析作用。
③、选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由题中的“主要”我们可以看出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应该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但要判断其最主要的一种加以分析。
五、【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知识要点】①、说明文最基本的语言特点为:准确、严密
②、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A: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B:简明平实(运用科学术语、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
2、【常见题型】:①、选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
【题型分析】:本题应该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这一基本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真实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 篇11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解说事理的一种文体。学习说明文,要运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阅读说明文。我们以前学过多篇说明文,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死海不死》等。今天我们做说明文阅读分析训练,先让我们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说明文文体知识。
说明文文体知识
把握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例如:《苏州园林》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理清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掌握说明方法。
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引资料、列图表等。
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选文(一)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1)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2)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下列那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
A、松鼠不敢下水B、松鼠的叫声C、松鼠D、松鼠的动作
2、这段文字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1)、( ) (2)、( ) (3)、( )
3、这段文字说明时抓住了它的什么特点?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
A、松鼠不敢下水B、松鼠十分警觉C、松鼠乖巧D、松鼠叫声响亮
4、这段文字分几层?用//在文中分开,并简要概括每层内容。
共分四层:
(1)
(2)
(3)
(4)
5、这段文字中加的词语“总是”、“有时”用得很准确简要回答在句中的作用。
答:
选文(二)
(1)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传媒正在热情地向人们描述着一个[ ]的未来。
(2)当人们走进这个并不遥远的未来的世界时,一切绚丽多彩、似乎[ ]的事情将随着你的10个指尖轻轻地运动而发生。那时企业家可以坐在办公室中随时掌握有关的商业行情,迅速与远在天边的贸易伙伴进行“面对面”的商谈,并可立即签订合同;科学家可以详细了解到世界各国的同行几个小时前甚至几分钟前刚刚取得的研究成果,许多人可以不离开自己的家门却同时“亲临”一个试验室进行复杂的科研;人们可以在家中办公,工人可以在家中操作机器,而不必每天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如你想购买一种新的产品,可以坐在家中从屏幕上看到这种产品的形状,并让它自动演示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如果你满意,便指示商店将它送到你的家中;那时人们将更加重视教育,但是你不用为进不了某个学院而苦恼,因为你可以在自己的屏幕上看到最优秀的教师为你讲课;如果有谁患了病,而治疗这种病的`专家在很远的另外一个国家,没关系,可以请他出现在屏幕上,他也会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看到患者的一切,这样,他便可同患者所在医院的医生进行会诊[甲]
(3)[乙]那时,你可以在屏幕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那些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艺术珍品将会随你意愿出现在你的眼前;如果你喜欢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可以在屏幕上阅读他的小说和剧本,也可将北京人艺著名艺术家们演出的老舍作品的话剧录像带调出来在屏幕的一角同时观看;你可以随时从电视台选择你想看到的影片,如同你拥有一座世界电影资料馆;你不必再为订阅什么样的报刊而操心,因为每天早晨只要你选择一下要了解的新闻类别,全世界各通讯社发出的新闻就会出现在屏幕上;你可参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可以选择电子游戏并进行修改让自己进入其中成为一个角色……
[丙]
(4)[丁]似乎只要我们动动脑筋想想生活还应有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个未来的世界中都可以得到解决。而这一切的发生,你所要做的只是用10个指尖轻轻地敲击你的计算机终端的键盘。[戊]
(5)这就是人们描绘的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的人类生活景象。[己]
1、第(1)(2)段的两个[ ]内,依次应填入哪一组词语才恰当? ( )
A.神异难以想象B.奇异异想天开
C.奇妙不可思议D.神奇难以理解
2、下边两个语句是从原文中摘出来的,文中已标出[甲][乙][丙][丁][戊][己]六个位置,把它们各自的恰当位置找出来。
①这些仍然不是全部。②远远不止这些。
答:①的位置应是处。②的位置应在处。
3、第(2)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人类的未来的?
答:。
4、第(3)段主要说明什么问题,试简要回答。
答:。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解说事理的一种文体。学习说明文,要运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阅读说明文。我们以前学过多篇说明文,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死海不死》等。今天我们做说明文阅读分析训练,先让我们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说明文文体知识。
说明文文体知识
把握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例如:《苏州园林》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理清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掌握说明方法。
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引资料、列图表等。
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选文(一)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1)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2)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下列那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
A、松鼠不敢下水B、松鼠的叫声C、松鼠D、松鼠的动作
2、这段文字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1)、( ) (2)、( ) (3)、( )
3、这段文字说明时抓住了它的什么特点?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
A、松鼠不敢下水B、松鼠十分警觉C、松鼠乖巧D、松鼠叫声响亮
4、这段文字分几层?用//在文中分开,并简要概括每层内容。
共分四层:
(1)
(2)
(3)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 篇12
期中考试虽然结束了针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扪心自问是孩子们不努力吗不是大部分孩子都很乖只要复习到位了问题应该不大。细细分析了试卷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深思
一、从试卷基础知识看只有个别学生失分严重从查字典、看拼音写词语、默写古诗到积累词语孩子们做得很好说明学生对书本内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
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少。虽然阅读题目有些难度但有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导致文章的内容没有读懂有些答案在文章中一目了然而对于那些不读书的学生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答案。我们的学生一向享受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题目对类似的题目不会加以概括、推敲。从而感到阅读很难。
三、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真正提高。在听了昌盛圆小学的两位老师现场作文教学后使我的感触很深要想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可写就让学生真正参与、亲身去经历学生的作文才会真实感人。再有针对学生的优秀作文要在班内范读让其他学生一起共享。其中考试过后针对本班情况每天让学生坚持看“新闻联播”节目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剖析】推荐阅读:
2023年泉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09-25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08-15
中考考试语文必背知识点10-16
中考化学考试说明10-14
中考语文06-17
中考语文:怎样写出优质中考作文10-19
中考语文备考09-05
中考语文复习10-09
中考语文试题10-22
河北语文中考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