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病句类型

2024-10-04

中考语文病句类型(通用7篇)

中考语文病句类型 篇1

2020中考语文病句类型与修改方法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类型一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以及关联词搭配不当等。

1.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等几种情况。

例:实施“校园足球计划” ,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主谓搭配不当,可以把“培养”改为“提高”。)

2. 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嘉陵江流域旅游深度开发,不仅要有纵观南北的水系开发,但还应该融入山水相连、横贯东西的丘陵美景。(关联词语“不仅……但还”搭配不当,应将“但”字删除。)

3. 一面对两面

例: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能否”和“是”两面对一面,应把“能否”中的“否”去掉。)

类型二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或缺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1. 缺主语

例: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滥用介词导致成分残缺,句中“通过”和“使”连用,致使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和“使”之一。)

2. 缺谓语

例: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全面了解。(缺少谓语动词,应在“全面了解”前加“有了”。)

3. 缺宾语

例: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句中“改善”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现状”。)

4. 缺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例:细菌是有害的。(缺必要的限制语,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害,加上“有些”。)

类型三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义、语法结构等灵活处理。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1. 状语位置不当

例:学生食物中毒近来事件频发,各中、小学校已经纷纷加强食物安全管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把“近来”放在句子开头。)

2. 定语位置不当

例:许多附近的居民都在他的带动下,清除死角垃圾,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定语的语序是有规定的,应该是“范围+数量+动词+形容词+名词”,正确的语序应是“附近的许多居民”。)

3. 并列词语或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应把“继承”提到“发扬”前面。)

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不仅它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复句中前后主语一致时,主语应该在关联词的前边,所以应该把“它”移至“不仅”的前面。)

类型四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指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

1. 前后矛盾

例: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约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约”和“左右”相矛盾,删去任意一个。)

2. 否定不当

例:6月1日,“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发生后,习近平主席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部门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坚决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避免”就是不让发生的意思,表否定;后面“不再发生”也表否定,前后合在一起就变成肯定“让事故再发生”。所以应改为“坚决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3. 分类不当

例:在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范围不清,

“衣物”不属于“学习用品”,应把“衣物”去掉。)

4. 主客颠倒

例:往年的水果销售和今年的比较起来大不景气。

(比较一前一后两件事情,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该为“今年的水果销售和往年的……”。)

类型五 重复累赘

句子结构完整,语义清晰,却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

例:《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其原因”与“因为”语意重复,删去任意一个。)

类型六 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包括词义使用不当,词语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词性使用不当等。

1. 词义使用不当

例:这所大学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不能指所有人,故用词不当。)

2. 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例: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教育,教育不仅要循序渐进、夸夸其谈,还需要以身作则,付出实际行动。(“夸夸其谈”为贬义词,应改为“谆谆教导”。)

3. 虚词使用不当

例:针对现金和信用卡退税的不足之处,对支付宝推出了海外退税服务。(介词“对”表示对象或关联,这句话将主客颠倒,推行“海外退税服务”的是“支付宝”,不是别的机构,所以应删去“对”。)

类型七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个句子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例: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句中“显示出”和“可见一斑”不能同时用,可删去其中一个。)

类型八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表现为存在歧义,指代不明等。

1. 存在歧义

例: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研究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中的“八个”存在歧义,到底是 “八个企业”还是“八个领导干部”。)

2. 指代不明

例: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指代不明,到底是张教授身体瘦弱,还是张教授的父亲身体瘦弱,可改为“张教授那身体瘦弱的父亲”。)

方法指导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复习病句辨析的惯用办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辨析病句时也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介绍12种小方法:

一、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地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例: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介词位于句首,淹没主语,应删掉“通过”。)

二、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

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修改这种类型的病句有两种方法,要么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词语,要么在句中的另一部分再加上“能否”或“是否”等词语。

例: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两面对一面,前半句只包含了“良好的学习态度”一个方面,但是后半句涉及了“能提高”和“不能提高”两个方面。可以将“良好的学习态度”改为“学习态度的好坏”。)

三、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例: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反问句与多重否定句套嵌的句子,应去掉第二个“不”字。)

四、看到动词不放过。

读到一个句子时,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例: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此例中的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就不搭配。)

五、发现“是”表判断的句子,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例:仲夏时节的毕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季节。(该句是判断句,主语是“毕节”,宾语是“季节”,搭配不当。可以改为“仲夏时节的毕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或“毕节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季节”。)

六、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并列等。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例: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此句中“报纸、杂志”就属于“出版物”,这句话属于并列名词搭配错误,重复累赘。)

七、发现关联词,看是否出现关联词搭配不当,关联词错位等毛病。

例: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就”改为“才”。)

八、发现数词和表约数的“达”“大约”“以上”等词连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国庆期间,每日参观毛泽东纪念馆的游客达600人以上。(“达600人以上”的“达”和“以上”矛盾,可以将“达”改为“在”,或将“以上”去掉。)

九、发现“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看是否犯了不合逻辑的毛病。

“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类词语往往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缩小了三个百分点等。

例:这种模型的赛车是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缩小”不能和倍数连用。)

十、发现句中有“对”“对于”“关于”,看它们是否混用或主客体是否颠倒。

例:关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消协应给予批评,及时曝光。(将“对于”和“关于”混用了,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十一、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不清。

例:欧阳俊逸推开房门,看见爸爸和他的女儿正在促膝长谈。(该句中,“他的女儿”指的是“爸爸”的女儿,还是“欧阳俊逸”的女儿,没说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错误。)

十二、发现“不管”或“尽管”,看是否将两词误用。

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后面的词语是不确定的,或选择性的,常常有“怎么”“多么”或者“还是”等词语;“尽管”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例句中应当把“不管”改为“尽管”。)

中考语文病句类型 篇2

一、修改病句的原则

改时:保持原意,多就少改。改后:句子准确,力争简练。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一)语感审读法

语感,即在长期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凭眼看、口念、耳听,直接感受语句表述是否顺当,是否符合语言习惯。做题时要逐字逐句地读,调动语感,从感性上觉察出句子是否拗口、别扭,然后从语法、逻辑等方面作分析比较,辨明病因,进行修改。

(二)语法分析法

这是最主要而准确的方法。可用找主干的方法,检查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合理,主、谓、宾搭配是否恰当,然后依次检查附加成分的结构、搭配、语序、用语等方面是否恰当。

(三)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进行检查,看语句表达是否得当,句意关系是否合适。

(四)修辞检查法

修辞,指消极修辞,通过分析句子修饰成分使用是否得当加以判断。

(五)一般规律

复杂的定语要放在单纯的定语前面。所谓复杂的定语指有各类词组充任的定语。

三、常见的病句种类

(一)语序不当

例1:目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已是比较熟悉的了。(主宾倒置,应是“人们对电脑上网”。)

例2: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发现”“讨论”“解决”之间有内在的逻辑顺序。)

例3: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首次”为状语,应修饰谓语动词。)

(二)搭配不当

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场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主谓搭配不当,“消防车放弃休假”,搭配不当。)

例2:济南市公交系统广泛开展向李素丽学习的活动,大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使服务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动宾搭配不当,“推行服务忌语”搭配不当。)

例3: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国的文字和党校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国家。(主宾搭配不当“文字、学校是国家”主宾搭配不正当。)

例4:小王很生气,连大家看都不看,连长给他敬烟,他只朝连长点点头,然后吸烟。(介宾搭配不当,介词“连”应改为“对”。)

例5: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强弱”是两方面,“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一方面,前后不对应。)

(三)成分残缺

例1:经过大家几天来的教育,终于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决心加以改正。(句首的介词结构使得句子没有了主语,宜将“经过”删去。)

例2: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缺少谓语,应在“独立自主”前加“具有”。)

例3: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具有”的宾语残缺,应在“胃肠病”后加“功效”。)

(四)句式杂糅

例1: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靠的是”“利用……来实现”句式杂糅。)

例2: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

(五)表意不明

例1: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有歧义。)

例2:张指导员把我们几个连的干部叫到了团部。(几个/连的干部;几个连的/干部。)

(六)不合逻辑

例1: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冒着严寒酷暑,跑进小书房寻找。(动作与老人年龄不符。)

例2: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七)重复累赘

例1:每天接待的顾客平均约在6000人次左右,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约在6000人次左右”约数重复。)

例2: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无不毫无例外”否定重复。)

(八)关联词使用不当

例1: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尽管”后须跟确实情况,如“非常用功”,“不管”后跟不确实情况,“再不好”应改成“多不好”。)

例2: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公民整体形象,而且也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前后两分句是同一主语,“不仅”应放到“诚信”后边。)

例3: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不听。(关联词残缺,缺少与“即使”配对的“也”。)

四、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五、牢记病因顺口溜

谈谈中考试题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篇3

关键词:中考试题;病句;类型;修改方法

一、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而造成错误的句子。如要准确地辨析和修改病句,就一定要对句子的语法结构、逻辑事理、语法习惯、用词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到病句的错误类型和原因。中考试题中病句最常见的类型和病因举例如下:

(一)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指句子和句子成分之间搭配存在错误,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比如,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1.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如“冬天的济南是最美丽的季节。”句子的主干是“济南是季节”。很明显是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济南的冬天是最美丽的季节。

2.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这种病句在考试中出现的比较多。如果能准确地找出主语、谓语、宾语,就能很容易地找到错误的地方。如:“我们要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句子的主干是:“我们提高习惯。”很明显“提高”和“习惯”不能搭配,应改为“养成习惯”或“提高能力”等。汉语中像这样特定的搭配还有很多,如:“举行—活动”“改善—条件”“增加—收入”“学习—精神”“塑造—形象”等等。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这种病句中的中心语前往往具有较长的定语,读起来整个句子比较乱,也不通顺,但如果能准确找出中心语前的修饰成分就能容易辨别出错误来。比如,状语错用作定语,如,“我们就分配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句中“广泛”不能修饰“意见”,在句中应做状语,用来修饰“交换”比较恰当。

(二)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是指句子中词语的前后顺序颠倒了而不符合逻辑、语法习惯等,从而造成语句混乱、表意不明等错误。

1.多个并列词组或短语排列次序不当,不符合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例如“我们要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句中“弘扬和传承”先后顺序不当,应当是先传承后弘扬。像这一类的词组排列还有很多,如“研究并制定”“发现并改正”“建立和完善”“阅读并讨论”等等。

2.定语或状语位置不当,它和搭配不当有相同之处。如,“我打了他狠狠地两个耳光”,句中“狠狠地”不能修饰“耳光”,而应放在“打”的前面做状语。

3.复句中两个分句的位置前后颠倒,表达的意思不符合整个复句的意思,主要表现在递进复句、顺承复句、转折复句等,这一类复句要表达的重点应放在后一个分句里。这和语序不当也有相似之处。如“赵州桥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此句属于递进复句,表达的重点应在后一个分句,但根据句子的意思可知“形式优美”为表象,“结构坚固”为本质,是要着重强调的部分,所以此句应该改为:“赵州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规律。

(三)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就会造成该句表意不明、杂乱错误。

1.缺少主语。一是直接省略主语。如“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句中没有主语,谁听报告,谁受到教育,对象不明确。二是介词隐藏了主语,句首有介词的很有可能淹没了主语,如“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句子中“使”隐藏了主语,应除掉。像这一类例子还有“由于……被”“通过……使”“由于……导致”等等,在句子中只能留其一。

2.缺少宾语。这类错误经常出现在有较多的修饰成分的句子里,容易被修饰成分迷惑。但如能准确地找出句子的主干就能很轻易地找到句子的错误之处。如“我们要从小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很明显,句子缺少宾语,应该是“我们养成习惯”。像这一类的宾语残缺的需要补充的例子有很多。如,“留下—财富”“开展—活动”“举行—会议”“树立—意识”等。这些都有固定的搭配,不可缺少。

3.缺少谓语。这一类在考试时出现的概率不高,这里就不做典型介绍。

(四)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也叫重复啰嗦,主要表现在词语堆砌、重复使用同一意思的语义词和附加词语赘余。这一类病句较容易辨别。如“那块石头大约有三百斤左右重。”句中“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应删除一个。又如“他忍俊不禁地笑了。”“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属于重复啰嗦。又如:“今天至少有五人以上迟到。”句中的“以上”属于附加成分多余。

二、病句修改

(一)修改病句必须遵循三条原则

1.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意。

2.修改后不出现新的语病。

3.保持句子的整洁性。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

1.了解病句的几种类型,熟悉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读通句子,弄清句子的本意。

3.要准确找出句子的主干。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

4.找到句子的病因。

5.采用增(残缺部分要补上)、删(多余部分要删除)、调(语序不当要调换)、换(搭配不当要更换)等方法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6.修改后仔细检查一遍。

(三)常见的病句修改方法

1.有关联词的句子,就要注意关联词是否搭配得当;关联词是否位置妥当。

2.句首有介词的就要注意是否隐藏了主语。

3.句中有多个否定词的就要注意否定的意思是否得当。

4.句中有两面词的就要看句子前后是否统一(如,能否、是否、有没有等)。

5.句中有多个短语或词组并列时就要注意顺序是否得当或是分类的标准是否统一或者是否搭配得当。

6.句中有代词的就要注意指代是否明确。

中考语文病句类型 篇4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病句类型,能够准确辨识病句。

2、能依照句子原意,准确修改病句。

一、考点概述:

(一)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例: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②缺谓语。例: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删去“为”或在句末加上“奋斗”)

③缺宾语。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在句末加上“的方法”)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例: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②动宾搭配不当。例: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删除“参观”)

③主宾搭配不当。例:秋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把“季节”改为“地方”)④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去掉“聪明”)⑤前后矛盾。例:考试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在“平时”的后面加上“是否”)

3、语序不当。

①并列词语语序不当。例: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作的报告。(“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②修饰语语序不当。例:博物馆展出了唐朝时期的新出土的文物。(把“新出土的”放“唐朝”的前面)

4、重复累赘。例: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去掉“具体”)

5、表意不明。例:桌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是“许多朋友”还是“许多礼物”?不明确)

6、用词不当。例: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把“尖刻”改为“尖锐”)

7、否定不当。例:谁也不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三重否定成否定了,改变了句意)

8、结构混乱。例:从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起,小沈阳进入了一个更新阶段。(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

9、不合逻辑。例: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幸免”自然是没有死的,怎 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的方法可用四个字概括:

1、____,句子成分残缺可增添成分(增加字词)。

2、____,句子杂糅、重复累赘可(删去多余的词语)。

3、____,语序颠倒可调换词语的位置(调整字词的顺序)。

4、____,用词不当、搭配不当、介词误用,可调换词语(更换其他字词)。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

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多就少改。

二、课堂检测:分析下列病句类型,并改正。

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2、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3、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4、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5、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工具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

6、听说学校要成立文学社,他首先第一个报了名。

7、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8、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了下来。

三、巩固训练。

1、(2011·四川省眉山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2、(2011·福建省福州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高唱红歌的热潮。B.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C.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四、课后练习

1、(2011·山东省济宁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B.今年6月11日,我市将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今年6月底京沪高铁曲阜东站正式通车为标志和起点,济宁也将步入“高铁时代”。

2、(2011·江西省、南昌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3、(2011·湖北省襄阳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C.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 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发展。

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某校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设备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B.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量事实表明,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B.职业道德之花已在这里绽放,这娇艳的花瓣上有着青年们倾注的斑斑汗渍,散发着青年们心灵中的阵阵幽香。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附:中考常见病句修改决窍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例如: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

②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此例中“和”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③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此例中介词短语“在……中”应改为“从……中”。

2、看到动词不放过。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例如: ①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就不搭配。

②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可改为“拖延时间”或“影响质量”。

③说到这儿,她又向我们哭泣起自己的往事来。此例中的“哭泣”为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哭诉”。

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

例如: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②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

此例中“无时无刻不”表示双重否定,而“无时无刻不忘”即为误用了否定词。

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

例如: ①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②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上述两例病因相同,都是两面与一面不搭配。

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此例中“无论”后面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带由选择性的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

②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之后。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例如:①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此例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和宾语“报告”只能部分搭配。

7、看到有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

例如: ①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平均”矛盾。

②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减少”“下降”“贬值”都不能超过一倍,减少1倍就意味着把原数减完了。

8、看到句子表感情色彩的词语不放过。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不搭配,要把这个误用感情色彩的词语换成与句义相吻合的感情色彩的词语。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其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1、代词 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们)。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之:代孔文子)。B、指示代词,译为“这”“此”。诲女知之平(之:代这个道理)。

2、助词 A、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水陆草木之花(表领属关系,译为“的”)B、用在主谓短词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何陋之有? D、凑足音节,无义。怅恨久之。

3、动词:译为“去”“往”“到”。吾欲之南海(到)辍耕之垄上(去、往)。则

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而连词

1、表顺接 A、表顺承关系,译为“然后、就、便”。斫而为琴弦而鼓之 B、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学而时习之 C、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匣而埋诸土 D、表顺承关系,可不译。贵人过而见之 E、表修饰,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译为“地”。漫漫而游 F、表并列关系。泉香而酒冽

2、表转接,相当于“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焉

1、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且焉置土石?

2、兼词,相当于“于之”。必有我师焉(焉:在里面)

3、语气词,用于陈述句后。寡人反取病焉(焉:啦)

4、用于句尾,表停顿,相当于“啊”“呀”。有子存焉

5、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怡然自得焉

6、句末助词,无义。因以为号焉其

1、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其实味不同(它们的)。

2、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其中的”。其鸟昏与庸无以异也(那)

3、加在“如……何”前面,有 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其如土石何?然

1、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吴广以为然

2、是的,对的。昭阳以为然

3、转折词,然而,但是。然往来视之

4、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环堵萧然。者

1、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贫者语于富者(……的人)。

高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专题) 篇5

复习指导

一、语序不当

1.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1.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句中主语“高校学生的培养”与后面的谓语搭配不当,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2.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有“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例2.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句中定语“180多家”的位置不当,应放“单位”前面。

例3.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改为:“周恩来当年使用过的好多种东西”

例4.“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历届”要放在“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前。

3.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表范围的、表情态或程度的、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5.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的前面。

例6.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都热情的同他交谈)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7.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句中“又”承前面的主语“小刀”,就应该放在“肉烧熟了”之前,可改为“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又可以在肉烧熟了后用它作餐具。”

二、搭配不当 1.动宾搭配不当

8、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羞辱”与“自己的不满”不能搭配。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例9.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动词“服用”和宾语“含碘量”搭配不当。可改为“服用含碘的补品”。例10.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2.主宾搭配不当

例1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主语“李明德”和宾语“单位”搭配不当。把第一个“单位”改为个人,第二个“单位”去掉,或者前面改为“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时所带的部队”。

3.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12.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例13.据了解,节日前夕济南各大公园积极美化、创意布置园区,盛装迎接国庆节的到来。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4.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否”与“具有重大的意义”前后不对应,应去掉“能否”。

例15.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方面,与“国家富强”一方面搭配不当。去掉“与否”。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16.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主语

例17.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

例18.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句中“损失在百万元以上”主语发生变化,应在前面加上“使电线电缆厂”。2.缺宾语

例19.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与后面不搭配,缺少宾语中心词。

例20.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愿望”不能“传递”,可改为 “传递着友谊、和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3.重复赘余

例20.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例21.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主要有四类:两句混杂,藕断丝连,中途易辙,反客为主。

例22.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要么是“阴雨连绵”“平房„„漏雨”,要么是“连绵的阴雨”“造成„„漏雨”。

例23.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句式杂糅,删去“引起”。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24.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2.交代不清(费解)

例25.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3.歧义

例26.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例27.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主要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说不过去。常见的逻辑语病有自相矛盾、不合事理、强加因果、主客倒置等。例28.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不合逻辑,或者说词语使用不当而将表达的意思搞反了,应该删除“伪”字。

例29.英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杂志编的”从事理上说不过去,只能是“杂志社”编的。

快速判断16法

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

三、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四、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

五、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

六、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七、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八、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九、出现了疑问旬、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十、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

十一、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十二、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十三、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

一、不合逻辑

十四、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十五、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十六、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

真题训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8江苏卷)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9年江苏卷)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11年江苏卷)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人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D.为庆祝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口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9年辽宁卷)

A.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B.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让病人得到更多心理安慰,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C.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去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好评如潮。

D.在中国,尽管把恐龙化石当做“龙骨”并作为一味中药已有很长历史了,但从科学角度对之进行发现和研究,则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事。

5.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9年四川卷)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12年苏北四市二模)

A.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起诉中国运动服饰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权一案又有进展,此案日前已被中国法院正式受理。

B.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突破2亿多人,这些用户以学生、白领等年轻人为主。

C.在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新普京时代”,普京能否实现“自我超越”,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俄罗斯能否进入一个“新发展期”的重要节点。

D.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一模)

A.近日,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探测到的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粒子,这一发现首次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所谓的“恒星际介质”。

B.今年,北京将新增20万亩林地,主要种植在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地方,如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对尾气削减和扬尘会有很好的作用。

C.“1·28”中国公民被劫持事件发生后,苏丹政府全力解救,并表态将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所有在苏中资企业的安全,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学习多年后回乡参加高考,很难适应家乡的考试要求,据悉,我国将出台允许这类考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12年鹰潭市一模)

A.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C.“量化比选”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用人原则和任职条件前提下,将影响和决定干部选拔任用的评价要素统筹考虑。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5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答案参考

(1)D。A 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B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C 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

(2)C。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3)B。A项“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语序不当,应为“切实保障并改善民生”;C项“主要靠的是„„”和“靠„„取得的”句式杂糅,应删除其中一个;D项“其它学校领导”有歧义。

(4)B。A项中途更换主语,造成结构混乱,删去“参赛选手”;C项语序不当,“历届”应放在“奥运会中”之前。D项 “进行”与“发现”搭配不当,删去“发现和”。

(5)C。A项成分赘余,“就任于”中去掉“于”字;B项偷换主语,“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放到“经过”之后去,“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改为“终于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D项搭配不当,“走访”与“三千千多公里路程”不能搭配,将“和三千多公里路程”改为“行程三千多公里”。

(6)C。(A成分残缺,应在“姓名权”前加上“侵犯其”;B不合逻辑“突破2亿多人”;D句式杂糅,应改为“依据此次联考笔试成绩”或“以此次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

(7)D。(A结构残缺,应将“直接探测到的”中的“的”改为“了”。B“林地”“种植”主谓搭配不当,将“种植”改为“分布”;成分赘余,“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中,将“路边”改为“旁边”;成分残缺,“扬尘”后应加“抑制”。C不合逻辑,应为“再次发生”。)

小学语文病句类型练习及参考答案 篇6

小学语文病句类型练习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2.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

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5.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6.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7.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8.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9.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10.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11.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12.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1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14.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15.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16.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17.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18.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19.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20.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21.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22.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23.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24.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25.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26.《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27.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28.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29.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30.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31.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32.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33.《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34.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35.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36.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37.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38.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39.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上锻炼。

40.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参考答案

1.去掉“、愉快、欢乐”。

2.去掉“忽然”或“渐渐”。

3.去掉“经过”。

4.去掉“避免”或“不再”。

5.“亲切的话语”后加“响在我的耳边”,“、”改为“,”,去掉“,”。

6.“增加”改为“提高”。

7.“而是”改为“而且”。

8.去掉“看了”。

9.“就”改为“才”。

10.“这个问题”改为“同学们”。

11.“小兴安岭的夏天”改为“夏天的小兴安岭”。

12.“”改为《》。

13.去掉“能否”。

14.“提高”改为“加强”。

15.“就要”后加“养成”。

16.去掉“和三艘军舰”。

17.去掉“上”。

18.去掉“出土”。

19.“猛烈”改为“激烈”。

20.“两个英国援建的”改为“英国援建的两个”。

21.去掉“一定”。

22.去掉“兴冲冲地”。

23.去掉“使”。

24.去掉“呼啸着”。

25.“却”改为“也”。

26.去掉“的作者”或者“写的”。

27.去掉“和扩大”。

28.“浪费”后加“的行为”。

29.去掉“和方法”。

30.“报晓的公鸡”改为“公鸡报晓”。

31.“纠正”改为“改正”。

32.去掉“和提高”。

33.去掉“《小学生语文学习》”。

34.“和”后加“爱护”。

35.去掉“一切”。

36.“,”后加“我”。

37.“绿色”改为“金黄色”。

38.去掉“不禁”。

39.去掉“有时”。

40.“而且”改为“所以”。

病句辨析和修改注意类型 篇7

因为用了介宾短语,而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这是命题者常设的迷惑点。例:通过这次文学交流会,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知道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因为用了介词“通过”,就隐藏了主语,使句子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者删去“让”。)

二、出现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的句子要注意

有些谓语动词具有带长宾语的功能,因为宾语较长,命题者常故意丢掉宾语部分的中心词。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有“解决、开展、采用、扩大、提高、进入、证明、讲述、发现、希望、要求”等。例: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这一句子中,谓语动词“掀起”带了一个很长的宾语,结果命题者故意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词丢掉了,应在句末添上“的热潮”。)

三、出现表“设法阻止”意思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

有一些词,譬如“避免”“防止”“忌”等,其后加上否定词,结果把句子的意思说反了。例: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这一句中“防止”有“预先设法阻止”之意,后面又加上否定词“不”,结果把意思说反了,应删去“不”字。)

四、出现带“否则”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

“否则”表示“如果不是这样”的意思,表示从相反的方面说,命题者往往用“否则”一词制造成分赘余语病。例: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句中“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重复,应去掉后者。)

五、出现表示两面的词语与一面的词语的句子要注意

有些句子中,前面有“能否”“是否”“要不要”等表两面的词,后面却跟了“能”“否”等表一面的词;或者前面是表一面的词,后面却跟了表两面的词,结果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例: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真正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前面有“会不会”“能不能”表两面,后面与之对应的是一面,前后不一致,导致产生语病,应删去前面的“不会”“不能”,或者“提高”前加“能否”。)

六、出现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的句子要注意

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要注意并列的语序和并列短语与其他成分搭配不当的语病。例: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一句的谓语由“解决并发现”并列短语构成,其并列的语序是不恰当的,应先“发现”后“解决”。)

七、出现“和”一词的句子要注意

“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因为词性不同,在句子中作用也不同。由于理解不同,会使句子产生歧义。例: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了。(如果“和”作连词,就表示两个人上课都说话;如果“和”作介词,则表明张义上课说话。该句有歧义。)

八、出现判断词“是”的句子要注意

句中出现判断词“是”,往往表示主语和宾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就不能乱用判断词“是”,要特别注意判断的双方是否一致。例: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这一句的主语是“海滨”,显然判断不当,可将“好季节”改为“好地方”。)

九、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

上一篇:数控岗位安全承诺书下一篇:领导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