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2024-11-05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共11篇)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1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内容,细读文本是第一步。小学生刚刚接触语文知识,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明确细读文本的内涵和价值,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掌握文本阅读的方法,感受到文本内容的美和意蕴,从而体验到文本的“字面意”和“字外意”,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细读文本的内涵理解

细读文本的内涵叶圣陶先生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吕叔湘先生说过:“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通过他们的语言可以看出,细读文本就是认真阅读文本,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注重对于文本中字、词、句、段、章的阅读,通过阅读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涵和意义,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与此同时,学生需要透过对于文本的阅读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感受语文文字的内涵和本质,能够对文章进行筛选和整合,理解文本的含义,可以体会到文本中的语言特色,把握文本的结构,概括出文本的中心思想,掌握文本的表现手法,学会探究文本中的问题,从而在细读中深化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细读文本的价值和意义

1.深度挖掘文本信息,提升文本价值

学生阅读文本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文本的内部,理解文本的思想和主旨大意,感悟到文本的本质和内涵,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看到字里行间的意义,理解文本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世界。通过细读文本学生会关注文本的深入,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意义。学生通过细读的方式掌握了文本深度思想内涵才能够算是真正地让语文教学发挥了其永恒的力量。教师要用思想来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用思考来使学生提高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2.发挥学生个性潜能,进行多元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细读文本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进行阅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形成创新性的认识。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去阅读他们关注到的细节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本身的家庭环境、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多元化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阅读思维空间,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让学生能够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来张扬个性,获得丰富的语文素养。

3.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观察能力

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才能够真正地避免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能够通过阅读看到文本的内涵和本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进而进行创新的表达概括。为了使学生能够发现隐藏在文本中的思想,学生必须要通过细读的方式来认真阅读、仔细观察,这种学习方式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和阅读的主人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提高自己,实现学生对于阅读的参与,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细读文本的有效方法

1.体验式细读,感受文本的思想

教师在细读文本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通过体验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细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体验中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融入到文本情境中,形成自己的审美感受。例如学生在体验中需要关注文本的结构。把握文本结构时首先要注意理清文脉,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要对文章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顺序,这是体验学习和体验阅读的根本。学生需要根据文中关键词语,如“相反”“原来”“因此”“总之”等词语和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理清写作思路。还要分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注意辨明作用,这是关键。如“文首”的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等;“文中”的作用往往是承上启下、自然过渡、总结上文、引起下文、前后呼应等;“结尾”的作用往往是总结上文、卒章显志、首尾呼应等。学生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文首、文中和结尾,实现学生对于文章结构的清楚认识。最后还要联系主题。文章的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有时还要联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如“引出主题、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等来把握文章结构。

2.任务型阅读,明确文本的内容

在细读文本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内容和阅读文本,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对于任务的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文本,使学生能够了解文本字里行间的意义和思想。通过对于任务的阅读,学生会积极地思考,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在细读中提高。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题目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通过学生自己对于任务的探究,细致地阅读,学生会认识到文本题目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其实在细读中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小苗”还暗指着一个在求学路上刚刚起步的孩子,她就像是一个破土而出的小苗;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他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一样。文章的题目正是指通过两人的对话让小苗知道该如何去生长、汲取营养,从而使自己变成大树。在细读中学生会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从而深化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3.联想式阅读,关注知识的通联

在对于文本的细读中,学生需要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把相通联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实现灵活应用的程度。通过对于文本的细读,学生的思维会处于积极地思考状态,让学生能够将学习与现象和经验通联起来,对于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有重要意义。知识的发生和积累是一个从表象到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原因层层深入的过程。从经验到理论,从现象到规律,这是人类知识产生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学生的细读中学生积极地联想,进行想象,从而把知识与其产生、发展的经验基础通联,这一点很关键。

很多学生擅长复杂的推演,而不擅长归纳法的运用。这使得教学有一个危险,就是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接“地气”而成为“空中楼阁”。语言作为第二信号系统出现后,人们得以借助这一有力的工具以概念的形式对具体现象进行抽象,表达其中的本质和规律,并且将知识高效、高速地积累起来。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文中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细读,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在阅读中逐步地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在细读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直观感受,于此同时,学生可以积极地进行联想,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母亲为自己的付出,她们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而能够感受到自己母亲的善良和伟大,使自己对于母亲的热爱之情能够油然而生,感受到知识间的通联和联系。学生在细读中会由此及彼,把相关的知识进行联想,在细读中体会文本的内容,在联想中升华自己的情感。

4.表演型阅读,增加阅读趣味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变化多样的,这样才会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新鲜感,对于课堂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产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这样学生自然会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展现出灵动的课堂。教师的教学形式不能一成不变,那样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对话、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投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成为文本阅读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颐和园》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读,之后鼓励学生来当一次导游,带领全班学生一起来按照文章中的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这种表演活动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动力和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明确文章中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游览顺序,细致地体会文本中游览的景色的魅力,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演,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领路人和指导者,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深层的把握和理解,在思考和感悟中形成自己的体会,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学生养成了细读文本的好习惯,潜移默化中阅读能力就会提高,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实现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2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要求师生以文本为中心,关注字词的深层含义,关注细节,关注结构,寻找作品“缝隙”,运用还原法、比较法、知人论世法、改写法等多种方法,沉入语言之中,领略文本之妙。

【关键词】文本细读;细节;结构;还原法;比较法

文本细读是20世纪20年代欧美新批评派提出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强调文学批评要立足文本本身,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我们今天所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文本细读概念的一种借用,甚至是一种“盗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它主张以文本为核心,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品味分析,从而开掘言语的多方面内涵。

一、文本细读读什么

(一)关注字词的深层含义

古人作文,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直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我们要细读文本中的字、?~、句甚至标点符号,这些作文的最基本单位,绝不能轻易放过。金人元好问有诗曰:“文须字字作,变要字字读。”因此,细读文本,首要的就是仔细推敲,细细品味字词句乃至标点符号的深层含义与独特魅力,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传神。余映潮老师在执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从“怀民亦未寝”一句的“亦”字中,引导学生品味出了作者的喜悦高兴之情以及苏轼与张怀民之间的心有灵犀。一位老师在执教余光中的《乡愁》时,针对一个学生认为诗中反复出现“头”字,是用字的重复,引导学生细读这个字,让学生将“头”字换成“边”字,反复读一读,看一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结果学生发现“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距离的两个尽头,很远很远,而“这边”“那边”给人的感觉是离得很近。在学生明确了这种区别之后,老师要求他们再读一读,看一看还能否发现其他的不同。慢慢地,有学生发现“头”字发音厚重,“边”字发音给人以轻飘飘的感觉,诗人用“头”而不用“边”正反映了诗人心情之沉重,进而更深入地领会了诗人的思乡情、家国梦。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这样一句:“‘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少说废话!’”不少老师都不太注意这里的省略号。其实,这里的省略号大有嚼头,它表示赫留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奥楚蔑洛夫打断,凸显了奥楚蔑洛夫傲慢无礼、媚上欺下的灵魂。这些看似浅显的字词和标点,由于细读,读出了蕴含其中的深刻与厚重,读出了走马观花者无法发现的独特妙处。

(二)关注细节

这里的“细节”,不是指平常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表现人物的一种手法,――那种手法自然也是我们阅读文本时应该细读的地方,更多的是指表面上看去普普通通,深入进去却别有洞天的那种语境。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己》开头在介绍咸亨酒店时有这样一句:“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这两个破折号之间插入的句子,其实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它不仅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清朝末年,而且暗示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现实,可谓意蕴丰赡。

(三)关注结构

文本细读,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中的字词句以及一些细节,更要关注文本的结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发现整篇文章前后形成对比结构。文章以火柴的点燃为分界,前半部分读出了小女孩的“不幸”,后半部分读出了小女孩的“幸福”,而连接这两者的是小女孩的渴望。第二部分中关于小女孩获得“幸福”的描写,又具有反复叙事的结构特征,而这种结构,表现了小女孩对于光明与温暖渴望的执着。孙绍振教授在细读朱自清的《春》时,发现主体部分的五幅图画中,由于作者在大幅度动态的、热闹的景象之后,提供一幅静默的图画,这种动静结合,消解了并列结构可能带来的散文结构上的板滞,而使行文呈现出一种活泼灵动的美感和诗意。

(四)寻找“缝隙”

文本细读中的所谓“缝隙”,一是指作品中的“空白”,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留下许多空白,唯其如此,文学作品才具有极大的张力和吸引力;二是指作品中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作者的疏忽,反之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例如,在《小珊迪》这篇文章中,先后六次提到“珊迪”,“小珊迪”一次也没有提到,而文章的题目却偏偏叫“小珊迪”而不叫“珊迪”,这就是文章中的一处“缝隙”。一般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种轻微的不一致,然而王崧舟老师在细读《小珊迪》时,发现了这种不同,并且慢慢读,细细品,品出的不仅是珊迪的年岁偏小、身体弱小、地位渺小,而且品出了珊迪精神意义上、灵魂意义上的形象的高大,更品出了作者在课题中偏偏给你一个“小”字,把这个“大”字深深隐藏起来,调动你的理解和想象所具有的一种反讽的味道和力量。王老师对课题的细读,读出了味道,读出了神韵。另外,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等等,都有“缝隙”,都应当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二、文本细读的方法

(一)还原法

所谓“还原”,就是读者在文本细读时,“剥掉”包裹在文本叙述或描写外的一层被作者主观情绪严重扭曲变形的“外套”,或者就作品中“异化”的人物和场景,溯其本源,让其回归生活本真的面目,然后再与文本比较,从而领悟作品的真谛。例如,契诃夫《变色龙》开头有这样几句描写:“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在教学时,我问学生:“通常情况下,城市的广场上怎样?”“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学生回答。“现在‘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说明了什么问题?”我继续问。“沙皇俄国社会经济萧条衰败。”“像奥楚蔑洛夫一样的警犬横行霸道,老百姓没有安全感。”……学生纷纷回答。这里用的就是“还原法”。

(二)比较法

比较是细读文本,领悟文本妙处的一条捷径。比较,既可以是同类比较,如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进行比较,因为它们都是送别诗。比较,也可以是异类比较,如将杨朔的《荔枝蜜》和朱自清的《背影》进行比较。它们表面上没有可比性,但抽调具体的成分,提出抽象的成分,就会发现它们都写了奉献的精神。有了这一层相同就可以进一步比较,发现前者写的是对社会奉献,后者写的是对儿子的奉献。余映潮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苏轼的《游山西村》进行比较,发现这两首诗的作者不同、体裁不同、表达手法不同、写的季节不同、表现的活动不同、名句不同、动静感不同等诸多不同,同样发现了许多相同:两首诗的诗题结构一样,取材范围相同,首联都是写事情,颔联都是写景物,颈联都是写活动,尾联都是写相约。两首诗都表现了农人待客的深厚情意,都表现了农家待客的淳厚古风,都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诗人笔下都风光秀美,景色清丽,民风淳朴,情感诚挚。其发现简直令人吃惊!

(三)知人论世法

即在细读文本时,联系作品产生的背景,包括作者的人生阅历、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穿着黑布马褂,深青色棉袍”,一般老师都认为这是很朴素甚至是很寒碜的装扮。但只要联系一下当时的背景就不难发现,这在当时是和穿西服一?诱?规的中式礼服。知道了这一层,父亲不顾自己的形象翻过铁道,爬上爬下地给儿子买橘子的行为就显得更加感人至深了,作品的震撼力也就更强了。

(四)改写法

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语言的“言外之意”“意外之象”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尤其是诗歌。这时进行改写,学生就能细读文本,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真切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微妙复杂的情感。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文字浅易,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淡雅。如果教学仅停留在“粗知大意,熟读成诵”的层面,则难以让学生品味其中的美妙。我在教学该诗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改写。学生的改写中不仅出现了宽阔平整的街道、淅淅沥沥的细雨、一望无际的原野、鹅黄嫩绿的小草,还出现了诗中没有的鳞次栉比的茶楼酒肆、熙来攘往的商旅游人、衔泥筑巢的呢喃春燕。这是“唐诗素描”的写法,其内容既在诗中,又在诗外。在这样的改写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主动走进了文本深处,创造性地建构起文本意义,从而也就实现了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

文本细读,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是读者的心灵在文本中的一次艰苦却又赏心悦目的愉快旅游,是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因此,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更有利于养成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阅读中携手文本细读,定能让语文课堂绽放出迷人的精彩!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文本细读 篇3

一、诗歌文本细读的原则

1.重视其审美性

审美教育在小学阶段不可或缺,这是因为审美教育和儿童心灵塑造、情感陶冶、生命趣味的培育等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审美能使人的头脑变得丰富深刻,精神变得澄澈美好,灵魂变得高尚优雅,使人的个性发展和谐而完整。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帮助儿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诗歌是美的综合体,具有语言美、音律美、形式美、情感美、意境美等多种审美特质,蕴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生命美感,这些审美特质在儿童的审美教育中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资源。因此,在诗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其审美性。应该品味、挖掘高度凝练和概括的诗歌语言的内涵,从外在表现力到内在丰富韵味,体味诗歌语言带来的震撼力;应该用诵读、吟咏的方式去发现、体会诗歌的音律美,在诵读和吟咏中,在声音的再现中,诗歌音韵的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富有节奏、跌宕起伏,将会以不同于文字的另一种美感染儿童;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集中体现的富有诗意的空间,往往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样一种诗人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值得细读时静心揣摩,用心体悟。

当然,“审美想象的翅膀不可任意飞越文本所不许可的界限,艺术的思辨要始终追随原作的情感波涛。”所有的审美细读,都应该立足诗歌本身,不可随意强硬解读。

2.强调其情感、意境与语言形式的结合

“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意境的典范,诗歌的意境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诗歌的语言形式也借助意境的呈现而更彰显其魅力。两者的完美结合,造成了诗歌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在诗歌的细读中,要关注到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两个面,不可偏废。只有立足于语言的品味,意境的体悟才会有据可循,如扎根乔木,不显虚浮;也只有朝向意境的感悟,对诗歌语言的品析才不会是僵化生硬,而是和谐融通,能够激活词语,让诗歌和读者的思想、情感之间建立通道。

二、诗歌文本细读的策略

1.细读语言,领略张力美

诗歌的语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人内心的外在呈现。诗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意蕴,其内在张力造就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有时候几个平常普通的语词,通过排列组合,就会形成别出心裁的艺术效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不仅是细读现代记叙文等其他题材的文章的要旨,对于诗歌的文本细读,更是如此。诗歌的凝炼简洁、含蓄深刻等特点,都应通过语言的品析体味,才能得到语言背后的艺术享受。

抓诗眼。有的诗歌有其“诗眼”,是开拓全诗意旨、汇集全诗灵动之气的某一个字或者某一个词,这便是该诗的“诗眼”。有人说,诗眼是“诗人遗落的脚印”,全诗意蕴情感往往集中体现在诗眼上,顺着这个脚印寻觅踪迹,抓住诗眼读诗歌,往往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例如,第十一册中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两首诗,前者中的“喜欲狂”,后者中的“悲”,就是这两首诗中思想情感的集结点,两位诗人的家国情怀在这两个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解读时,只有紧紧扣住这两个词,为何而喜?为何而悲?喜到怎样?悲又何谓?将前情后事通过这两个诗眼读透彻,将整首诗各种意象通过这两个词串联起来,诗人内心的独白才能慢慢显现,对两首诗的情感脉搏才能很好地把握,不至于只有生硬的“爱国”两个字。

品变形处。所谓的变形处,是指语言不符合一般的表达规律,而是另辟蹊径,使用了不合常规的排列组合,或是活用词语,造成言语陌生化,或是形成某种出人意料的修辞,又或者使用新的搭配,采用别出心裁的结构等。这种变形处,往往是能造成比较奇特的阅读冲击力,形成极强的审美效果。细读诗歌时,扣住这些变形处、陌生处进行品味,会事半功倍。

如解读一上《江南》一诗:

初读此诗,不但未能看到它的佳妙,反倒觉得诗中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啰里啰唆,似有重复之嫌。再度揣摩,骤然发现:此诗之妙恰恰就在这看似拙朴之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乃“互文见义”的手法。它着意省去了眼见莲下的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而发出惊叹的采莲姑娘。

你看,就在那水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欢乐的采莲女孩。她们边唱边劳动。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并发出了一声惊叫。霎时间,船上的姑娘七嘴八舌,相继发出了“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惊呼。于是,由惊喜发现而引发的叫声不绝于耳,场面的热闹和劳动的欢悦跃然纸上。手法的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在“鱼戏莲叶间”之后的那个冒号,从文面上标明了诗句的前引后发,足见编者用心良苦与高妙。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四句诗,是整首诗的主体诗句,如果不深入品味,则味同嚼蜡,这只不过是相同句式的简单重复,可是如果能深入理解,则会发现,全诗之妙也正是在这看似普通实则韵味无穷的四句诗句中。

2.读出音律,把握节奏美

诗歌的音律节奏,是诗歌审美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绝大多数的诗歌,读来都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词语间音调的长短、高低、缓急,是除了文字意义层面的又一种表达情感意境的重要元素,只有用心体会这种音韵节奏之美,将内心体验的触角深入诗歌核心部分,和诗歌的节律产生应和,才能准确把握诗歌中特殊的情感意味,触摸诗人的内心情感。

读出音律,把握节奏美,应对诗的韵脚,词、短语、句子的停顿,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衔接等予以关注。例如,六上《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全诗采用“总—分—总”的常规结构,以“啊,我们爱你,中国”起,以“我们爱你啊,中国”终,首尾呼应,形成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同时,中间五个小节从不同侧面歌颂祖国,都以“我们爱你—”领起,带出下面的内容,形成五重排比反复,读来一气呵成,颇有气势,令人心情激荡。这种音韵节奏上的激越豪迈,和诗歌中饱含的对祖国满满的热爱之情是相辅相成的。

nlc202309090851

3.想象补白,体验情感美

省略跳跃,含蓄凝炼,是大部分诗歌所具有的形式和语意上的特征。诗歌的抒情描写,哪怕是叙事诗,也不同于其他叙事写人作品中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诗歌的抒情与描写,侧重于某个细微的情感节点,往往是连缀一个或一连串的情感节点,有时能准确击中阅读者的阅读体验,引发共鸣。这种不追求事件、场景与情感的完整性,往往在其结构行文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种空白形成了语言的陌生化,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体验。也恰恰是这种空白,使诗歌的阅读理解更具挑战性。

细读诗歌,要善于细读诗歌的空白之处,运用想象与联想,去体验某种生活、某种场景,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例如,四年级下册《走,我们去植树》,诗歌中阐述了植树造林的好处,倡议学生多多植树,诗中出现了“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等词,体现了少先队员们植树的欢乐,但事实上,诗歌并却没有落笔描写植树真正的场景。因此,在解读诗歌时,要将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画面进行想象,用自己的头脑补充诗中的描述。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真切画面,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自己和诗歌中的少先队员一起挖坑、种树、浇水,去诗中看小树成长,绿树成荫,空气被净化,祖国环境被美化,风沙被治理,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情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可能融入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将自己当作诗中的一员,体验到植树的快乐。这样的解读,这样的教学,用儿童化的眼光去走近诗歌,用自己的想象去补白、去体验,学生才有可能与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对作者发出的倡议有切身体会。

4.品味内涵,感受诗性美

诗歌的美,除了形式、音律等外在的美,更重要的是诗歌的内涵之美。教师应以敏锐的语言感受力,以自己的经验背景、情感积累,挖掘诗歌深层次的内涵,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思想脉搏。例如,第四册《雨后》这首诗中这样写:

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哥哥明明摔了一跤,可是为什么却说“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妹妹又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这首诗的魅力就在这里面,这首诗带给人的美好的感觉也就在这里面。这两处与一般常理相悖的地方,正是诗歌的内涵所在,意义所在。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淘气,孩子的快乐,都从诗句中喷薄而出,感染着读诗的人。此刻诗歌的阅读,那句著名的话用在这里也是合适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情感去体验情感,用心灵去触摸心灵。读这样的诗,或者这样读诗,情感是激荡的,生活是美好的。

5.补充背景,读懂诗歌

由于古体诗歌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对诗人所处时代比较陌生,理解的时候会有所疏离,更有甚者会出现偏差;而现代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时和学生的生活隔得较远,学生也会出现陌生感。补充背景知识,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走近诗人的生活,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读懂诗歌。

例如,孙志红在解读第九册《清平乐村居》时,对辛弃疾这个人的生平、所处时代等搜集了相关资料,对诗人有所了解,对这首诗也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这首词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探究 篇4

关键词:教学路径,文本细读,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感悟,课前教师要潜心揣摩研读教材,细读文本,关注文本的焦点、重点、难点、美点、趣点、空白点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用尽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教学漂浮,刻意求深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却一味地深入课文,带着学生“向上走”,这样的教学方式是痛苦的,学生不仅什么也没学到,而且学得很模糊。教学过于浮漂,刻意求深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下面这个教学片断是出自一次公开课中的《圆明园的毁灭》,在此,略作分析说明。

第三个教学环节:学习“毁灭”(第5自然段)

1.教 师播放 《圆明园的毁灭 》 的视频资料 , 通过上面的画面再现当时的历史画面。

2.谈谈自己的感受 。

3.作 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满腔愤怒呢 ? 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哪些句子突出表达了你的愤怒?

4.指 名读 。

第四个教学环节: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直到今天 ,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站立在空旷的田野上。它不会说话,却向世人昭示着中国屈辱的历史。

2.当你站在圆明园的面前 ,你最想说些什么 ?

3.有人曾经提议重建圆明园,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为什么?

听完这次公开课后,教师们纷纷评课,在评课过程中,我们不仅发现了问题,而且提出了改进问题的方式。教师的设计目的是好的,却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和历史课,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把握住文本,没有研读透课文就主观臆断地讲课。

改进策略: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应该反复研读文本:读到表层的皮相一一淡去,读到文章的精义渐渐浮出,读到自己对文章烂熟于心。其次,选择《圆明园的毁灭》中的重点段落让学生细读,比如,2至4自然段是描写圆明园辉煌的时候,在此处可以引导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读,接着让学生再细读第五自然段即毁灭部分, 当学生把圆明园曾经辉煌的与今日被毁灭的惨状相对比,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旁征博引,盲目拓展

语文教学应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阅读教学上,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师不善进行阅读指导、学生不会阅读文章早已成为语文教学之大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在喋喋不休地讲述各种话题,唯恐学生学不会,但是在实际课堂中,我们才发现教师讲解的这些问题和教学目标相差很大。教师的旁征博引,盲目拓展,是带着学生“向外走”的一种误区。接下来举个实例说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三:朗读课文,交流讨论。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分为几部分理解?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 : 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即把课文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理解。

教学设计四: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 。读一读 ,想一想。当“我 ”写了第一首诗后 ,母亲是怎样评价的? “我”的表现怎么样? 父亲的评价又是怎样的? “我”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画出表现父母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2.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段落和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母亲慈祥、和蔼、亲切的语气;父亲的话要读出严厉的语气,“我”的话内容活泼,读出平缓的语气。

看到这篇教学设计我们不禁要问,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接受能力真的有这么强吗? 问题的延伸是不是太快了? 学生的思路是不是能跟上? 当学生分角色朗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就引导学生概括内容,分层次。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读一遍课文之后是很难把文章的层次理清楚的。在教学设计四中,学生默读一遍课文就要回答五个问题,这有点盲目。

改进策略:小步轻迈,走进文本。在教学设计四中,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虽然设计了朗读指导环节,但是指导不够具体,怎样读出母亲慈祥、和蔼、亲切的语气,怎样读出父亲严厉的语气,这些都要再具体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到相关段落和词句进行指导,比如,母亲慈祥、和蔼、亲切的语气要读得温柔舒缓,而读父亲严厉的语气要读得干脆、利落、刚劲。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研读文本,从小处入手,探究文本的奥秘之处。

三、支离破碎,肢解篇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虽然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但是方法却不系统,教学中依然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上课不知怎么上:教学技术研究的贫瘠;教学不知道教什么:教学内容研究的贫瘠;研究不知道如何开展:研究方法的贫瘠。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才把课文教得支离破碎,将文章肢解得零零碎碎。

比如,在教授《慈母情深》这一课时,有的教师是这样导课的,以毛阿敏的歌曲《烛光里的母亲》进行导课,接着让几位学生讲了讲自己与母亲的事情。这堂课十几分钟就过去了,学生纷纷讨论。还有,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又用多媒体呈现了两个问题:

1. 读 一读 “ 阅读链接 ” 《 纸船 ———寄 母亲 》,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当学生读完后,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看法,接着用多媒体呈现诗的主要思想。之后,又呈现第二个问题:

2.课下搜集一些表现母爱的诗歌或故事 。

面对这样的课堂实际,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是在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是让学生欣赏歌曲, 还是让学生欣赏冰心的《纸船———寄母亲》。教师不顾文本,把文章肢解得零零碎碎。

改进策略:教师要走“粗疏到细腻,向外到向内”的教学路径,备课时,自己先弄懂教材,找准切入点,从小处入手。带领学生在文本来回走上几个来回, 这样学生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文学批评的术语,就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文本的特征,以便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好文章的含义,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阅读文本的细读也可以对日后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效果,那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文本细读教学呢?

一、强化学生对于阅读的体会过程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很小,因此,语文教师教学的教学宗旨是要开启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与理解,要注意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东西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很多的东西与事物都能够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让他们受到触动。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利用文本鼓励学生积极的去探究、去体会,领会文本的情感,品读作者的寄寓,这不仅能够有效的优化阅读教学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秋姑娘的信》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加深学生的体会:

在上课前,先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姑娘长什么样子吗?”

提出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此时,学生就会纷纷地讨论。有的学生会回答“秋姑娘是个美丽的姑娘”、“秋姑娘有着神奇的本领。只要秋风一吹,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果园里的果实收获了……”、“秋姑娘还常常躲起来呢”——

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就需要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回答得都很对,但是你们知道么,其实秋姑娘还会写信呢!”

此时,学生的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样再开展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此外,采用以上的导课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介绍课文梗概,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谈论的机会,学生在了解了课文梗概之后就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中,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了。

二、增加学生对阅读的思考过程

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必须要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征来开展,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沉淀,领悟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他们更加能够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因此,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含义,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领悟与思考,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在《月光启蒙》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谁是你的启蒙老师?”

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就会纷纷回忆,也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此时,再设置如下的情景:“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小的时候,妈妈是启蒙老师,但是奇怪的是,他的启蒙教育都是与月光有关的,他对于月光有很多独特的回忆。”

此时,学生就会陷入新一轮的思考中,这时,就可以开展教学了。《月光启蒙》这篇文章中充满了作者的深情,要想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让学生进行思考,采用以上的方式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体验

古诗词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白话文文本相比而言,古诗词的教学难度显著上升,因此,教师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学生来理解古诗词,让他们学会欣赏与体验。

例如,在《访隐者不遇》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以下的模式开展文本细读: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隐者是什么意思么?”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并不十分清楚“隐者”的概念,这时学生会回答出一些不同的答案。

教师:“同学们,“隐者”并不是我们字面意思上理解的“躲起来的人”。“隐者”指的是“隐居的人”,在古时候,有一个诗人,他去深山中看望一位隐者,但是却没有找到,这位诗人就写出了一首经典的诗,现在就跟随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放隐者不遇》是一首经典的唐诗,其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描述,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虽然这首诗字面意思不难,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式是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前引入“隐者”的概念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隐者”产生了兴趣,就想深入地看看隐者是什么样子,这样教学的效果便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不仅能够优化阅读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效果。作为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构建出和谐、风趣、有效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将文本细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朝阳.文本细读,催生教学智慧——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0(07)

[2]郝洁.浮华浪蕊岂真芳 淳语真文是正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31)

[3]谭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问题设计的类型、功用、适用时机[J].教学与管理.2013(29)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6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文本细读是教学中的重点, 学生能够在文本细读中融入情景, 感受作者写作情怀。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如何帮助学生文本细读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目前, 很多教师不能重视到学生文本细读中自我分析能力的养成, 一味的帮助其理解文本含义。并且在教学基础上将知识盲目延伸, 使得学生顾此失彼。为此, 下文针对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提出相关阅读教学策略, 希望能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 一) 教师解读代替学生阅读实践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本阅读, 当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片段, 教师只是帮助学生理解, 不能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目前, 在很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教师以自己的文意理解代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性思考。这样的环节中, 教师不能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过程, 由于学生进行文意思考以及阅读讨论中, 将会占据很多教学时间, 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 只能以教学理解的方式取代学生自由理解环节, 这样的形式不利于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文本细读[1]。

( 二) 盲目拓展延伸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文本讲解之后, 挑选出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段落进行延伸性分析, 以为以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解析能力。其实不然, 盲目的阅读延伸性教学, 只能使得学生陷入思考中的困境。课堂延伸并没有错, 但是课堂延伸需要以学生文意掌握为基础, 逐层深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而不是将学生带入到思维的混乱中, 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 一) 整体把握文意, 局部细读

一篇优秀的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 其中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文字都与文章主旨息息相关, 在文本阅读中不能单独一模块进行阅读, 也不能逐字分析。在进行文章细品中, 首先需要对其文意进行整体掌握, 从全局角度对作者的写作思想进行分析, 然后从具体段落中进行详细探究。避免在实际阅读中将文章划分的支离破碎, 打破其原有的美感。整体性阅读, 就是对文章的综合信息进行总结, 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文本的核心价值, 文本结构、文本语言风格、文章背景中进行综合把握[2]。

在进行巴金的文章 《鸟的天堂》一文阅读教学中, 一般的阅读教学方式, 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关键段落阅读, 也就是对于大榕树的描写中, 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大榕树的壮观与美感。学生对于鸟的天堂的理解, 只局限于概念上的美誉热闹, 不能对文章含义以及鸟的天堂画面进行理解。而一位执教多年的教师, 从以另外一种方式, 帮助学生进行文本思路梳理。首先, 从大榕树为鸟儿们营造的环境开始入手, “安静———安全———安逸”, 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 作者将鸟的天堂一步步展现在学生面前, 以画面再现的主线, 对文章进行深入咀嚼。然后在对词句进行细化分析。

( 二) 深入浅出, 规律细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是阅读教学中, 面对的是小学生, 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理解能力不高, 每一次的文本段落分析对其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同时也是学生知识整合、内化以及再学习的过程,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能将学生当做成年人看待, 需要对注重教学上的趣味性, 并以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深入”是指,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在掌握文章大意之后以局部细节设问引发学生思考, 首先需要信学生投入情感进行阅读, 对关键字进行分析透彻[3]。

( 三) 合理课外拓展

盲目课堂延伸使得学生思维陷入困境, 学生会觉得阅读分析比较困难无从下手, 并在阅读学习中失去信心。而科学合理的开展课外阅读延伸, 首先需要避免阅读教学上的盲目性。教师需要对学生阅读掌握能力能力充分了解, 根据学生阅读特点进行文本延伸, 而不是为学生创设比较难思考的阅读问题。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兴趣, 不仅能够扩大阅读面, 还能引导学生多读书[4]。

三、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开阔学生阅读视野的关键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养成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目前, 在很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不能重视到学生在文本中的自我思考, 一味的拓展讲解, 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针对实际教学现状, 提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帮助。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以及阅读分析能力的重点学科, 在小学教学中地位突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科中的重点, 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技能培训,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 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提出具体的文本细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欣.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3.

[2]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 2014.

[3]任晓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7

一、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便能够有效掌握阅读方法,从而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同时也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知识。因此,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方面,教师需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对于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学生应先学会自己思考,结合所阅读文章的内容,从而将问题迎刃而解。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依旧得不出答案,再去请教老师。另一方面,在课后,需培养学生自主研习课文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及掌握,以此起到巩固效果。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自行挑选感兴趣的名著进行阅读。但是,这一过程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所选阅读作品不能太难,对于小学生尽量选择通俗易懂,并带拼音注解的小学生读本,这样才能够为小学生阅读提供便利。比如:《鲁滨逊漂流记》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等[2]。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读本进行细读与精读,教师应该对学生在阅读上提出一些相关技巧及方法。比如让学生先对作品风格、作品创作背景等进行一定了解,进而再进行阅读。另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除了可以问教师之外,还可以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学应转变教学方法,例如: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看法和其他学生的看法,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此实现“取长补短”。对于21世纪,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将多媒体教学融入阅读教学课堂教学中也是可行策略之一。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时效性与科学性。

比如:在《丰碑》课文中,先对教学文本进行展开,然后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再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对此问题,小组学生便会进行深入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进行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展示“苍茫大雪”与“军需处长依靠在大树下的情景”,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引发学生感触,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能够更准确地回答出来。有些比较聪明的学生会回答,“丰碑原本表示高大的石碑,形容伟大的功绩等。通过课文表达出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尚思想品德。”这样一来,不但达到了文本细读的目的,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了良性教育的作用。

三、通过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发育过程当中,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及理解正在逐渐进步,并且思考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便显得极为重要。

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独立思考,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的缜密逻辑思维。让学生既能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又能够让自己遇到问题时保持一颗冷静的大脑学会进行思考。例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便讲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3]。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文章的结尾了解程度不够,主要是因为文章所叙的那匹马不存在,这样的结局让学生产生了诸多疑惑。为了让学生可以对文章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读懂,教师可以让存有疑惑的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从而让学生思考从文章结局当中到底能够发现一些什么。学生通过文本的再一次细读,并结合自己的独立思考,终于体会到文章结尾处的意义所在,体会到文章中的“我”在当时情况下所受到的鼓励以及感动。这样,不但使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还使学生在学会思考的同时将心中的疑惑得到有效解决。从而证明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强化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而,通过文本细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例如: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此加深阅读记忆等。相信通过有效的文本细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将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为小学生综合知识能力水平的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大重点内容。然而,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便是教学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笔者从多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完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8

一、 阅读文本细读的意义

1.对于教师教学的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 正是因为这样,许多教师疲于处理大量信息,学生需要的又是什么。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资料对教材内容的诠释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让许多教师更加迷茫。这一情况下,回归教材细读文本就显得极其重要,这就要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摒弃教学参考资料,从最基本的教科书做起,细读文本。首先教师自己要细读文本,对文本获得认识和体验后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取得的效果一定会更好。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细读不够, 把握力度更不够,其实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细读文本,将文章结构有条理地划分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蕴藏在其中的深刻感情。

2.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

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本深入透彻理解,并了解其表达顺序、体会其思想感情。目前许多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就是没有多次文本细读,只是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这势必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解读文本,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以说学生在课前或是课后自己进行主动的文本细读是很有必要的。

二、 阅读文本细读的策略

1.增加同学们在阅读时的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得学生开启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与认知,让他们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充满好奇, 使得他们能够被很多事物触动。所以在细读文本的时候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和体会文本所要传达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从而为培养优秀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2.鼓励在细读中产生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储备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阅读角度是不同的,对文本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虽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是无论在细读过程中产生了多少种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恰恰是整个文本最本质的东西。所以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文本的细读产生多元的解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最本源的东西。

3.找准细读的三个关键点

文本细读最重 要的一个字 就是“细”,在细读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准以下三个点:

(1)注重挖掘文本更深层的含义。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不会将其所有要表达的东西直白地展现给读者,一定是有许多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的。在阅读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注重挖掘文本更深层的含义, 掌握文章内涵。

(2)疑惑之处是细读的重点。对于一篇文章,每个学生都会有不懂和难以理解的地方,其实往往很多时候,这些疑惑之处正是细读的重点之处。学生因为有为难情绪而不愿细读体会,这就需要老师们引导,古语有云“书读万遍,其义自见”, 只要学生愿意对文本进行细读,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也会慢慢感悟体会的。

(3)把握关键词、句、段。关键词、句、语段是指能够表达文本主旨,体现作者情感,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把握文本信息的部分, 常见的有总起的句子、总结性句子、在文中反复多次出现的句子以及过渡句或过渡段。这些都是在细读文本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教师在备课研读时也要注意这些部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这些句子的含义以及其在文本中的作用,更加准确地掌握文本。

三、 结论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9

一、把握教材定位

我国的语文教材源远流长, 而且从来都是众人注目的大事件。国外的许多语文教材在“教学化”方面做得相当成功, 一些教材甚至做到了“使教师无需备课”。当然, 无论多么教学化的教材, 教材内容都不等同于教学内容, 更不会自动转化为教学内容。

二、建构最有效的教学内容

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可根据教材文本的不同功能而展开, 这是特级教师林乐珍在近期《语文教学通讯》期刊上发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二次开发的实践研究》一文中关于二次开发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确, 教学内容的构建并非为所欲为, 而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 “因文制宜”。以情感体验类的课文为例, 阅读此类文章的过程是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的,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情感体验由浅入深可以分为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四个层次, 此类文本的教学就可以以批文入情、破文动情、移文悟情、写话抒情为主线, 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建构更少不了对文本素材的适度补充。纯粹源自文本的“教学内容”,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有时候未必是充足的, 适时适量地补充课外资料, 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当然, 引入课堂服务于教学的课外材料不在于多, 而在于其适度、适量、适时, 有的文本可以援引与文本相关的人或事, 有的可援引相似或对比写法的资料, 有的可补充与文本相联系的评论, 等等, 总之, 增加课外资料必须遵循根据文本的现实需要并最终有助于文本教学的原则。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任何一篇文章的“可教点”都很多, 如何筛选适宜的教学内容, 就有如沙中拣金、蚌中取珠一样。过去, 我们用“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是很突出的”解释教师们做出的各有道理的阅读取向, 但事实上, 在很大程度上, 语文课程已走上了语文教师的“我认为”、“我喜欢”甚至“我就这样”的歧路。这使我们的概念产生了动摇:学生学的到底是语文课程里的“语文”, 还是语文教师的“语文”?

文本内涵, 指的是文章呈现的种种喜怒哀乐, 蕴含的某种情怀, 某种信念, 某种精神。深入文本内容, 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 感受作者随着文字跌宕起伏的灵魂, 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化情感并受到审美熏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材研读的过程中,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包括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作者经历、创作情境等。

三、关注写作特色

一篇文章总有着区别于其他文章的特色的文字组织结构, 细读文本, 正要透过对这些独一无二的部分的审视, 从细节上, 更从整体上, 挖掘作者作品中与众不同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赏析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文章中关于细小环节或情节进行的描写, 有的看似闲笔或赘笔, 实际上往往体现着作者的精雕细琢。一篇文章, 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 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深入作品就必须研读细节, 感受作品深层次蕴含的魅力。

2. 剖析文章结构

按一般的说法, “章”是由许多句子按一定意思组成层次, 再用一定的方法将层次组织起来, 成为一个完整思想的段落。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更要强调对篇章的“整体把握”, 即使是对“局部”的深入、细化, 也要注意从“整体”出发, 再回到“整体”上来。这种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文本解读, 对传统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重只言片语的雕琢而忽略整体, 是一种重要的、颇有深度的改革。

四、品味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指的是作品中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 是文本细读关注的最为细致的部分。包括如下方面。

1. 推敲重点字词

词汇是文章实体的“建筑材料”, 是文章思想灵魂的细胞, 关键字词常常是作者用意所在, 往往字字传神。以关键字词作为切入口揣摩理解, 学习作者的思想, 体会作者的情感, 领悟作者的境界, 有利于准确全面地掌握文本内容。

2. 把握解析修辞手法

修辞学直到大学才被正式列为一门课程, 中学虽然学一些修辞, 但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 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就更不大了。但是,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特别是中高年级的语文课本中, 修辞现象多如牛毛, 所有修辞格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几乎都出现过。既然如此, 教师在文本细读时, 就必然留步于文本的这一语言特色。

3. 体悟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格调, 它往往受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影响, 就如雄奇飘逸的是李白, 沉郁顿挫的是杜甫, 我们总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作家特有的一股气息。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现状

(一)学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时易产生“杰克现象”,即学生阅读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不是真正的喜欢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过于深度解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对文章进行理解,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对文章进行全面解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讲解的内容太深刻,就会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另一方面,语文阅读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对课文进行仔细阅读后,通过教师的指引,主动思考文中的含义,因此,教师过多的讲解会导致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三)教师盲目拓展延伸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大语文观使得语文教学不断地向外拓展,再加上文本中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使得语文教材本身的综合性很强,教师也就陷入逢课必拓展的常态。在这种状态下,教师既要让学生懂得语文的知识,又要向学生解释文本中其他学科的知识,以便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文本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把握一个度,而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解释与文本无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上,那么留给语文本身的教學时间和精力就会受到限制,语文教学的本质也就无法在教学中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正是接受阅读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正是塑造良好阅读习惯的时期,这些都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要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不应该马上给学生讲解,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尽可能的自己理解课文的主旨。第二,老师应该教育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课文,也可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进行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老师可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解疑答惑,对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进行奖励,增强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师积极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良好习惯。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原有大家一起回答、一起讨论的模式,转而采用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在仔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与学习,并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其次,在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在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后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与文本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之后表达自己的观后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深入思考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并且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还没有正确的辨识能力,因而,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引入一个正确的轨道,提高学生正确辨识新鲜事物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小学生对阅读文本深入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思考不仅能够让学生精准的掌握文章的主旨,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细读文本是小学生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不仅能够优化阅读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创建有效、和谐、风趣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将文本细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梦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张欣.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3]陈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4(4):194.

[4]周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5(5):57.

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11

一、影响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因素

(一) 不合理的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 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 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学生只需要遵守课堂纪律, 并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即可。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然而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 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 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尽管新时期, 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应用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 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 但是却没有抓住阅读教学的主旨, 新技术的应用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形式化的改变。

(二) 不充分的生活阅历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 并没有过多的生活阅历, 在对阅读文章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 正处于被父母及长辈极度呵护的状态下, 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 无法真正从心底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日常阅读学习过程中, 只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死记硬背, 然而这种学习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产生误解或理解上的误差。例如, 在对《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文章内容包含了大量的细节动作描写, 然而小学生如果没有植树的经验, 便会感受到这段内容非常枯燥乏味, 失去学习兴趣, 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二、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 加强对文本细节的重视

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中, 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能够对文本中的细节进行重点掌握, 从而提升对文章的理解。例如, 在对《翠鸟》一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根据文本细读法的要求, 学生应首先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 并将其中无法理解的词语、生字等进行记录。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这项工作, 小组合作过程中, 学生能够进行讨论和互相监督, 这样一来, 对知识内容的记忆也将更加深刻。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仅应当特殊记录相关生词, 还需要找到那些能够描写翠鸟的形容词, 并将这些形容词进行分类, 例如, 将描写翠鸟动作的词放在一组, 将描写翠鸟声音的形容词放在另一组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以上工作。

经过仔细划分和总结, 学生们能够掌握“疾飞”、“蹬开”等是描写翠鸟动作的形容词, 同时“又尖又长”、“浅绿色”等是对其外貌的描写。这样一来学生对翠鸟的形象及文章的理解将会更深一层。

(二) 加强对段落结构的重视

在阅读教学当中, 对段落结构的掌握是非常困难也是最关键的内容。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直接将相关段落大意总结并传授给学生, 学生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理解。新时期, 应用文本细读法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别对每一段进行细读, 并自由发挥, 自己总结文章段落大意, 如果学生回答错误, 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给出结果。在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细读文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奖励的方式, 鼓励并吸引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的总结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上一篇:制度研究下一篇:完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