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的小学语文

2024-10-02

儿童生活的小学语文(共9篇)

儿童生活的小学语文 篇1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建立情感的一种最经常、最直接的言语活动。课程标准已经将口语交际列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清楚明白地表述自己的需求, 文明礼貌地购物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素质, 二年级《买文具》一课正是利用贴近儿童生活的话题, 来提高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习惯, 从而更好的和别人进行沟通, 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生活。下面就以《买文具》一课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让口语交际回归儿童的生活。

一、创设虚拟交际情境, 再现生活

口语交际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中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进行现场操作,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课堂上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具有特殊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有限的空间, 在课堂上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近的、虚拟的情境, 带领儿童走进生活情境。

1.“蹲下身子”平等交流, 营造和谐氛围。在一次口语交际教学研讨活动中, 于永正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要太像一个老师!”回想课堂上, 执教教师一本正经, 一脸严肃;学生表现拘束, 有的羞羞答答, 有的担心会当场出丑不敢说。课堂气氛沉闷。“不要太像一个老师”这句话正是告诉我们, 要“蹲下身子”, 与学生平等交流。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中, 学生才会无拘无束, 才敢于表达, 乐于表达。

【教学片段】

出示一幅图 (新华书店) ,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看, 这是在哪儿?

生:在商店里。

师: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 要表杨。再仔细瞧一瞧, 在什么店里呢?

生:新华书店。

师:你从哪儿看出的?

生:图上写了“新华书店”。

生:一个小朋友买了一本图画书。

师:观察得很仔细, 发言声音也很响亮。

师:你们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你们单独买过什么?

生:我单独买过盐。

生:我替妈妈买过酱油。

生:我还买过油画棒和彩纸。

……

师:看来咱们班的不少同学都单独买过东西, 能帮爸爸妈妈不少忙。别看这买东西, 其实可有学问了。学问在哪儿呢?让我们走进商店, 一起体验买东西好不好?

上课一开始, 教师以轻松的谈话导入, 语言和蔼亲切。交流中, 学生回答不正确, 教师鼓励他们仔细观察, 大胆交流。交际氛围和谐、自由,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自然而然引出了本节口语交际课的话题——买文具。

2.“多管齐下”精彩呈现, 创设交际情境。要让学生自主交流, 需要教师要挖掘课堂资源, 多渠道创设各种与生活实际相似的情境。通过各种虚拟情境的创设, 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1) 场景布置。课前, 教师模拟商店来布置教室如:准备好一个文具架, 上面摆一些学习用品———铅笔、橡皮、卷笔刀等。这样学生就能把教室想象成商店, 很快进入购物的情境当中。

(2) 活动组织。《买文具》这课的教学难点是: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 (如质量差、价格贵等) 能及时应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课堂上学生掌握了买文具的基本要求后, 教师可以设计“买文具带的钱不够”的环节。这其实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通过这样的训练, 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 其实在生活中, 我们有时并不能顺利地买到自己需要的文具。

生 (小雨) 叙述:有一天, 我到商店买铅笔, 身上只带了五毛钱, 可是我选中的铅笔要一块钱, 下午就要考试了, 要用到铅笔, 我该怎样才能顺利地从售货员阿姨手里买到铅笔呢?

师:如果小雨此时碰到了这个情况, 他该怎么办呢?谁能为小雨想想办法?

生:我就问阿姨能不能赊一下, 明天再还你!

师:但是, 如果阿姨说商店从不赊账怎么办?

生:我会说, 阿姨, 可不可以便宜一点。

师:阿姨如果说我们店明码标价, 不打折的, 那怎么办呢?

生:如果我是小雨, 我就换一种铅笔的种类。

……

交流后, 学生上台表演。

当然, 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不止这一点, 教师可以提示一下, 在购买商品的时候, 遇到质量差、价格贵等其他情况, 要能及时应对。

(3) 媒体营造。在教室里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时可以借助一些现代教学媒体来营造氛围。例如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去商店购物的片段, 营造商店购物氛围,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买文具”这一话题不觉陌生。

二、开掘现实交际源泉, 回归生活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我们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让口语交际回归生活。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参与, 从而丰富交际语言, 发展交际能力。

1. 利用课堂资源, 自主交际。

(1) 合作交际。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买文具》一课中, 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的文具与同桌进行买卖文具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巡视指导, 适时指点、鼓励。学生在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同时, 也在学习倾听。实践证明同桌合作的交际方式不仅使同学之间关系更融洽,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2) 参与评价。评价具有激励作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还不高, 他们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往往以老师的评价为依据。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尽量用激励性的语言, 善于捕捉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的点滴进步, 给予肯定, 甚至放大化, 使学生更自信。当然口语交际过程中, 有时会有一些问题或者出现一些语病, 教师要及时指出并进行矫正。相信在教师的鼓励下, 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能有所发展和提高。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也应适当地让学生参与评价。在他们自主评价中, 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

【教学片段】

师: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怎么样?

生:他跟售货员阿姨说话的时候态度很好!

师:态度自然!

生:这位小朋友进门跟售货员阿姨说了“你好!”

师:他说的时候注意了什么?

生:礼貌!

师:是的, 进门跟阿姨打招呼, 买完东西后跟阿姨说再见, 这位小朋友真有礼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 教师把评价权交给学生。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在练习评价他人的过程中, 学生也渐渐养成专心倾听他人的习惯, 可真是一举多得!

2. 开发课外资源, 拓展交际。在本课结束之前, 教师把“买文具”的过程以及要求编成一首儿歌——《我是文明小顾客》。

进商店, 有礼貌,

买东西, 说清楚,

别人话, 听明白。

妈妈夸我好帮手!

通过诵读儿歌, 深化了此次口语交际课的主题。课外可布置实践题:《今天我当家》——学习买菜。从课本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回归了生活, 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 真正实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

从课堂到生活,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用心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场所, 使得口语交际回归儿童的生活。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敢说是基础, 乐说是根本, 会说是核心, 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训练的归宿。只要我们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重视基础, 抓住根本, 围绕核心, 并采用丰富多样的训练形式, 就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儿童生活的小学语文 篇2

【教育读书】“12岁以前的语文”:让儿童过幸福的童年语文生活

作者:孙双金

【作者简介】

孙双金,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朱萍系该校特级教师。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12岁以前的语文:小学语文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并获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促成了一系列教育改变。以语文学科为例,探寻母语教育规律,把握语文学习本质,寻找儿童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方式,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我们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发现,回到语文教育的初心,让儿童亲近语文、爱上语文,才能让儿童真正地在语文学习中站立起来。为此,我们提出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主张,倡导让每一个儿童拥有自己的课程。10年来,“12岁以前的语文”逐渐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教学理论、富有鲜明特色的教学主张,引领着200余所联盟学校,为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确立了一个现实的标杆,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儿童需要“12岁以前的语文”

“12岁以前”包括0岁~3岁婴幼儿阶段、3岁~6岁幼儿阶段和6岁~12岁童年阶段。关于“12岁以前的语文”,我们着力研究的是6岁~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以儿童认知心理和母语习得规律为依据,以促进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旨归,以超越语文教材,涵盖古代经典、现代诗文、儿童文学及生活与表达为内容,倡导开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

“12岁以前的语文”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发力,符合儿童母语学习规律。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母语学习是儿童生存和交往的一种本能,是儿童自然发展的一种结果,是儿童主动模仿、重复成人的语言,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边练习边运用,从而获得语感、理解语意、习得语言的过程。而12岁以前的语文,正是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顺应母语学习的规律,生长儿童语言学习的素材,鼓励儿童不求甚解的经典阅读与积累,提倡儿童在生活中运用与表达。

“12岁以前的语文”充分尊重现代儿童的身份特点,适应了现代儿童对语文的需要。儿童好奇心强,天性爱探究;儿童想象丰富,喜欢新奇的事物;儿童记忆力强,处在积累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我们面对的儿童还具有新时代身份。他们处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面往往更加广博,对个性化教育要求比较高,渴望平等的话语权。但他们的现实感又非常弱,情感负担重,缺乏同伴生活。“12岁以前的语文”充分尊重现代儿童身份特点,为儿童提供更广泛的经典阅读选择,为儿童创造更多同伴学习的空间与机会,为儿童搭建更加生活化的语文实践平台,从而引领现代儿童生长自己的课程,过一种幸福的童年语文生活。

“12岁以前的语文”重视儿童的独特体验,以特有方式引领儿童的精神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儿童的生命发展需要精神的根基和文化的滋养,而语文教材是儿童生命发展最有力的教育资源。“12岁以前的语文”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重视6岁~12岁儿童语文学习的独特体验,引领儿童精神发展。

“12岁以前的语文”的内涵与特征

“12岁以前的语文”倡导儿童立场和观念,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新理解。“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是暂时不求甚解、不断反刍的语文,是追求情智共生的语文,具有生长性、整体性和参与性。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据心理学研究,12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2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的学习的春天是记忆的季节,是积累的季节。儿童母语的习得,就像春天里播下的种子,在阳光下,在春雨里,它会聚集能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就是在儿童的心田里播下生命的种子,在诵读中、在积累中、在表达中,这一粒粒语文生命的种子自然会生机勃勃地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却着眼于为一生奠基;是种子的语文,却着力于为勃勃生长聚集能量。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语文学科要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大量阅读与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12岁以前的语文”根据儿童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融合并丰富了国家教材中的“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和“儿童文学经典”三大板块内容,共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校语文课程内容,以积累和丰富儿童语言,锻炼和提升儿童思维,涵养和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精神。

“12岁以前的语文”是“暂时不求甚解的语文”。从人的一生来说,12以前儿童求知的旅程刚刚开始,知识体系刚刚建构,人生经验才开始积累。儿童期的思维是从动作思维迈向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尚未萌芽。多读多写,让学生在课堂上只求适解,不求甚解,广泛阅读,大量积累,那才是儿童真正需要的语文,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12岁以前的语文”是“情智共生的语文”。依据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情感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力,用情感优化教学过程、用情感变革教学行为,变传统的“冷认知”为“暖认知”,让儿童在情感的伴随和驱动下习得情感知识、形成情感能力、发展情感智慧,并最终获得思维、人格、生命的和谐统一发展。“12岁以前的语文”叩问、探寻儿童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反省并超越语文课堂学习的“冷认知”现象,延续孙双金于2003年提出的“情智教学”的鲜明主张,具有一所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研究的一贯性和整体性。

“12岁以前的语文”有如下特征:

具有生长性。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12岁以前的语文”是促进儿童不断向真、向善、向美生长的课程,它可以为儿童提供丰厚广博的生长养分,指明清晰正确的生长方向,激活源源不断的内在生长动力。在“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中,儿童作为生命体,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断自我成长。

具有整体性。“12岁以前的语文”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性,即语文教育内容、教学活动过程、教育力量都要成为完整体系,用整体的教育思想指导整体的语文教育活动,从而使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整体性发展。

具有参与性。面向儿童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12岁以前的语文”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儿童开创属于自己的语文课程,开阔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

“12岁以前的语文”的课程建构

“12岁以前的语文”就是要在童年阶段,在儿童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在一次次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生长出自己的语文之树。这棵语文之树,以经典滋养根基,以儿童内在力量促进自我生长,深厚坚实、奋力向上。

播下古代经典的种子。古代经典是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从小诵读古代经典意义重大,播下这粒种子,不仅能够很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还能在蒙童时期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造就圣人君子的气质。古代经典中还蕴含着对儿童人性的启蒙,对儿童的人格培育起着奠基作用。

国家课程中已为我们甄选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片段和古诗文经典,如《弟子规》选段、《笠翁对韵》选段、《论语》选段和近百首唐诗宋词。在此基础上,我们精选适合当下儿童成长需求以及现代社会人才发展需要的国学经典,按儿童年龄、心理、理解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并力求创造性地转化中华古典文化。同时,我们还精选了从先秦到明清的经典诗词曲224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各年级诗词曲精心安排。

播下现代诗文的种子。现代诗文是白话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经典相比,形式更为自由,意蕴十分丰富。

国家课程内容中选取了大量适合12岁以前儿童阅读、赏析的现代诗文,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现代诗文的补充与拓展。选文内容整体上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有助于扩宽阅读视野,提升语文境界,达到亲近母语、传承文化、提高审美、塑造人格的目的。低年级是以现代小诗、小品文等为主,中高年级选文以名家经典作品为主,兼顾现代经典诗歌,中外作品比例设置力求科学。

播下儿童文学的种子。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天生的作家、天生的诗人、天生的哲学家。“12岁以前的语文”应该满足儿童的特殊需要,理所当然地,应有反映他们自己生活的作品。儿童文学这粒种子,能更好地打开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们综合的语文素养。

国家课程涉及不少儿童文学作品,我们又精选了最经典、最优秀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引领儿童关注整本书籍的深度阅读。低年级以阅读绘本为主,中高年级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鼓励儿童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

播下生活与表达的种子。写作是儿童与他人交流及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12岁以前的语文”倡导儿童习作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且应该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学习。

国家课程内容中“习作”“口语交际”“说话写话”都是“生活与表达”拓展的重要基础。一至六年级,“生活表达”的内容设计涉及儿童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阅读生活等,编排时从儿童自我认知到认识他人、集体……范围逐渐扩大,着力引导儿童各个领域中的实践、体会,积极练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把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12岁以前的语文”生长出四种儿童语文学习的方式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经典。“12岁以前的语文”为教师和儿童营造了一个散发着浓浓经典意蕴的场域,教师和儿童共同阅读经典,从各自的兴趣出发,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阅读感悟、记诵积累。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儿童会逐渐找到与经典的共鸣,找到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作家,最终形成每个班级个性化的经典,形成属于自己的经典。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书单。“12岁以前的语文”认为,儿童的母语学习是整体性的,应为儿童提供完整的语言学习情境。没有整本书的阅读,儿童阅读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就很难得到拓展;没有大量的阅读与积累,儿童就很难形成语感,很难出现阅读质的飞跃。因此,在教师的引领下,儿童通过浏览式的泛读、批注式的精读、研究式的深读浸润在整本书中,从而获得语文素养整体进阶。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自然形成阅读整本书的喜好和方法,逐渐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书单。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舞台。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学习语言的综合性课程。12岁以前的儿童喜欢游戏,热爱表演,需要合作,渴望交流。“12岁以前的语文”创设了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在“诗词小讲坛”“经典推荐”等活动中,分享儿童喜欢的经典;在“校园微视角”“小记者手记”等活动中,交流儿童的观察体悟;在“校园童话周”“校园话剧节”等活动中,展现儿童灵动的智慧。把每一个儿童推向舞台的中央,在儿童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生活。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12岁以前的语文”让儿童在跨学科、大语文的背景下,在教师引领、儿童参与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开发各种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而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博物馆课程”“地铁课程”“樱花课程”“金陵课程”等都来自儿童活泼泼的生活,并将儿童引向更加综合的、实践的语文活动,让儿童在语文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12岁以前的语文”让儿童经历表现性评价。“12岁以前的语文”主张,儿童语文学习过程即评价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表现性综合评价,即指向儿童在真实情境下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

表现性综合评价是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开发评价,评价设计指向儿童参与、合作、理解、思维、表演等方面,并制定相应的表现性标准,使教师、儿童甚至是参与评价的家长等都知晓标准。这样,评价设计成为儿童学习指导,并可达成教师教学、评价、调控的作用。

教师评价方式要适切,要适用于儿童学习过程,并起着推动学习活动发展的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在评价活动中了解到儿童对语文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对语文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达成度,以便规划接下来的语文学习课程和教学。与此同时,评价指向更多的是儿童在评价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技能等,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方法和合作能力等。

表现性评价与学习活动相互交融,要求教师在设计一个表现性综合评价活动时,能够巧妙地融合多元的评价目标在其中,且要避免设计过于繁琐,失去可操作性。

教师也应该成为“12岁以前的儿童”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落实的关键在教师。“12岁以前的语文”不仅是儿童的语文,还应该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语文。教师只有真正亲近儿童、理解儿童,才能自觉地改变自己,似乎也变成“12岁以前的儿童”,与课程水乳交融,教与学完美合一,从而达到更高的教育境界。“教师课程”应运而生。

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篇3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98-01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必须适用于生活。”这说明教学应该是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智障儿童因其智力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自主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比较弱,要让这些学生顺利地参与课堂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需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智障儿童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做法。

一、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化和生活化

智障儿童因其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性格、学习能力、生活认知能力、生存能力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个智障班有10个学生,这些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智障儿童动手能力较强,但语言能力较低,有的智障儿童语言能力强,但记忆力、书写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智障儿童现有的知识发展水平、个性、兴趣爱好等特点,确定的教学目标应与智障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教学目标的生活化、社会化,使教学过程与智障儿童的生活得以有效地结合。例如,教学课文《穿鞋袜》,可以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第一步,学会穿鞋子、穿袜子的基本动作,认识与动作相对应的词语,能用语言叙述穿鞋子、穿袜子的过程,如“今天早上,我先穿袜子,再穿鞋子”;第二步,学会穿鞋子、穿袜子等动作,识记相对应的动词;第三步,学会上述的基本操作;第四步,参与学习活动。智障儿童由于智力水平比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力薄弱,有时还伴有行为不当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层次分明、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让智障儿童的学习变得更轻松。

二、教学过程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现行使用的培智教材,选取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到和接触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取舍,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比如,教学《春天》《云电风雨》《秋天到了》等课文,可以分别将课程安排在春天、雷雨天气或秋季开展教学,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这与教师单一的讲解或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场景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智障儿童对事物的感知效果。这样的教学调整不只是改变了授课内容的顺序,还反映了教师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当然,从生活中可选取的教学资源还有很多,只要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便是学生应该学习的。比如,课文《刷鞋》中的刷鞋过程是每个智障儿童都可能接触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里开展刷鞋活动,先让学生认识刷子、鞋子、肥皂等物品,由认识实物到认读相关物品的词语,再开展刷鞋实践活动,最后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除了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时采取的情境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活化。比如,在教学课文《看电视》时,为了让学生达到乐于学、记得牢、用得上这一目标,课前我会先带领学生到安装有电视的教室,让学生结合实物认识新词“插座”“屏幕”“插头”。在开电视机环节,指导学生在使用电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因为有了课前的生活经验,学习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子时就容易多了。

三、将课堂知识延伸至日常生活

教师教给智障儿童的知识不应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应该将教学内容延伸至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学习了《洗手帕》一课,学生在教室里练习洗手帕、钉纽扣之后,我就要求学生周末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儿,如洗手帕、洗衣服、钉纽扣等,同时请家长陪同孩子在做家务的时候,回忆课堂上学过的词语。再如,学习了《寄信》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到邮局寄信,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有关寄信的知识。又如,学习了《春天》一课后,我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去寻找春天,让学生了解在春天生长的植物。将教学知识延伸至课外,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能够让智障儿童将知识学以致用,提高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智障班的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性,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使教学与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为智障儿童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儿童生活的小学语文 篇4

一、建基儿童生活问题确定教育主题

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 首先要了解和研究儿童的生活上, 从儿童现实生活中发现和遴选普遍存在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等, 从而生成品德教学主题。观察学生的校园生活, 我们发现学生当中有许多浪费用水的现象:有的学生在清洗绘画盒时, 让水哗哗地流;有的学生用拖把拖地时, 水龙头一直开着;有的学生洗一次手要花很长时间;有的学生在食堂就餐前后洗手时常常忘关水龙头……从这些习以为常的举动中, 我们断定:学生的节水意识不强。后来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等途径作进一步了解, 发现学生在家中也存在类似的浪费用水的现象。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 适时开展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教育势在必行。并且《品德与社会课程》也对学生提出了“珍惜地球上有限资源”的教育要求。于是我结合《从一滴水说起》教材内容, 将“节约用水”这一主题带进了课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乃至世界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 敲响节约用水的警钟, 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观念, 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用水行为, 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节水措施, 培养学生的节约用水习惯。这样, 教学就有效地避免了简单地从教材到课堂, 而是建立在对学生实际生活的了解的前提上, 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捕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生成教学主题, 再有机结合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 进而有效地引领儿童向品德课程倡导的目标方向发展。

二、建基儿童当下认知拟定教学目标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世界、事物、问题的看法和感受是不同的。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 必然会涉及回归的是某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生活, 势必要从特定的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现实状况等出发, 来确定教学目标, 把握教学重点,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如教学《竞争和合作》一课, 我们从特定的年龄阶段来观照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稚气未脱, 虽然有过一些竞争和合作的经历, 知道达成目标有一定的竞争。但他们对于竞争的理解还没掺杂功利思想的成分, 参与竞争更主要的原因是满足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当然也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等因素, 不愿或不敢参与竞争。从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角度来观照学生,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个人意识比较突出, 合作意识和能力普遍缺乏, 并且对“学会合作更有竞争力”缺乏道德认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品德社会课程标准》来看, 也没有对竞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而是强调了合作教育。因此, 我认为虽然生活离不开竞争, 但是对于三年级小学生过早、过度引入竞争是不合时宜的, 重要的是开展合作教育。基于此, 我对教材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作了调整。对于竞争, 我主要强调“知道生活中充满竞争, 积极参与竞争能促进自己各方面的发展”, 正面说明“竞争要遵守规则”, 把教学重点放在探讨如何合作,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合作的必要性,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 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更加切合学生实际。

三、建基儿童生活需求遴选教学内容

“儿童是自己生活的主体, 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2]因此, 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 必然要求教学内容反映儿童的现实生活, 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如我教学《我愿和你交朋友》一课, 从一年级新生的角度观照他们的生活需求, 除怀着好奇、渴望和不安的心情外, 他们将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如熟悉新环境, 认识新老师和新同学, 并和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验学校生活的愉悦, 等等。因而在教学中, 我通过自我介绍、学生向老师提问、击鼓传花作自我介绍、师生一起玩游戏结交新朋友等形式, 帮助学生结交伙伴, 认识新朋友, 消除内心的焦虑, 体验学校新生活的快乐。这样在正确理解教材示例意图及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使用教材, 切实解决儿童面临的实际问题, 从而满足儿童的现实生活需要。

四、建基儿童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3]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进入课堂学习的儿童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 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 必然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悟开始, 重视和发挥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并以此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学《欢迎来我家》一课, “客人来了怎样招待”是学生在生活中常遇的事, 他们或者见过父母招待客人, 或者自己也招待过客人。因而在教学中, 我就从学生生活经验切入和展开, 让学生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 充分交流和分享“客人来了应该怎样招待”这一话题和经验;在初步明晰了待客的一般礼节的基础上, 再安排学生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演练, 使学生在贴近真实生活的活动中进行学习, 进一步深化体验, 又促进学生把道德认知用于指导自己生活实践。“品德课程倡导通过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 其过程是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发展、改造和推进的过程”。[4]这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 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求和动机, 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 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 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因而在教学中, 我们一要努力调动和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二要通过儿童自身的观察、调查等活动, 扩大经验, 深化体验;三可模拟生活情景如角色扮演等, 让学生在模拟生活情境中学习;四要拓展教学时空, 开展生活实践, 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学习。总之,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通过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五、旨归提升儿童生活品质及其能力

“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 从其终极目标上说, 是指导儿童的现实生活, 解决儿童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抑或是教学能改进儿童的生活, 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美好的生活”。[5]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表述, 就是学生要将课程学习所得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改进、提高和发展自己生活, 即“源于生活、富含生活, 高于生活、引导生活”。[6]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 我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家人对自己的关怀, 再问学生:“在享受关爱的同时, 你为家人做了些什么?”课堂一时悄然无声。于是, 我又问:“你觉得你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呢?”这时, 学生又活跃起来, 纷纷献言献策。之后, 我与学生商定:开展一次“我为父母分忧”活动, 自愿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课后, 学生各自行动起来。一段时间后, 很多家长向我反映, 孩子懂事了许多。这样结合课堂教学, 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实践, 将学生的课堂习得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有机关联, 并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换, 不仅有效地指导了他们的生活,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发展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品质。这其实也是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促进知行统一, 培养实践品质的重要途径。

总之, “课程和教材是由儿童生活世界转化而来的, 而课程和教材又要再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世界, 即从儿童的生活中来, 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7]为此, 品德教学要立足儿童的生活, 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 融合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活动, 通过生活学习生活, 最终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 以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引领儿童过有道德、有创意的生活”。[8]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4][7]邬冬星.教学如何回归儿童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N].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5]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和试验, 2004, (4) .

[6]邬冬星.品德教学与儿童生活[J].小学德育, 2003, (9) .

[8]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9) .

浅谈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的效应 篇5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学习习惯;识字教学;语文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9-0062-01

在儿童诗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其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儿童诗教学延伸到课外, 推进到学生的自主阅读中, 以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成果。

因为儿童诗在丰富儿童心灵和情感、发展儿童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有优越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的功能和作用。

1、儿童诗的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低年级学生学习时间不长, 对各方面的学习习惯知之不多,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有恒心、耐心和爱心。既要严格训练, 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也要注意避免单一的说教和机械训练, 用儿童诗启发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是一种有益的形式。所有的老师都会在学期初重视入学教育, 期待目标的迅速达成。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一种习惯, 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一般情况下, 入学教育往往是用两节课引导一年级新生懂得要尊敬老师, 热爱学习, 遵守纪律, 团结友爱, 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明理之后就是一个长期的关注、矫正、监督的过程。这个过程, 教师常常借助不断重复讲解、说教来教育学生, 作用自然有, 却总是缺少一种美的感觉。此时, 选择一些教育意味浓厚的儿童诗来朗诵朗诵, 则既可达到纠错的目的,亦可积累精妙的语言, 一箭双雕。比如通过学习《写字姿势歌》 《读书姿势歌》 来帮助学生纠正读写姿势, 养成习惯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读书时, 请注意: 眼离书本一尺远, 脚放平, 背挺直, 胸离桌子一拳头, 书本稳稳拿手中, 还要稍稍向外斜。条条要求牢牢记, 还要天天坚持练。”这样的儿歌不仅对读书姿势提出明确要求, 而且节奏明快、浅显易懂、容易识记, 在每次训练时, 学生可以对照儿歌自行检查每一个动作是否到位, 从而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2、儿童诗的教学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从属于儿童诗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爱读、想读。在读中、在情趣中轻松地识记生字, 建立音、形、义的联系。如人教版第二册中的 《识字6》 “二木林,三木森, 独木不成林, 单丝不成线;二人从, 三人众, 众人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学生在读儿歌中很快识记了生字“林、森、从、众”。教师从儿歌中受到启发, 也创作了许多识字小诗, 如:“二口吕, 三口品, 两个吕字一竖穿, 冰糖葫芦一串串。”在这首小诗里, 学生认识了“吕、品、串”等字。再如小诗:“二月朋, 日月明, 月字中间加一竖, 学习起来要用功。”学生很快记住了“朋、明、用”三个字。这样的识字不仅有趣, 而且提高了识字效率。看图读童诗也是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论文格式。如人教版第三册 《识字3》 和 《识字7》 , 我是通过表现笔、灶、尖、歪、尾、看等字的图与文字关系的比较,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会意字的组合规律。学生在识了这些字以后, 再读朗朗上口的儿歌《粗心的小画家》 , 不仅进一步熟悉了这几个字是怎么构成的, 而且增添了趣味, 巩固了识字效果, 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无疑也是大有好处的。低年级大量的识字教学任务要靠 “随文识字”来完成, 这符合“在阅读中识字, 识字是为了阅读”的整体观和“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识字教学原则。与识字内容相应的语境儿歌押韵上口, 便于记诵,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3、儿童诗的教学能有效促进语文实践活动

课内外结合是儿童诗走向全体学生的途径。从低年级学生认知的规律看, 他们入学后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其书面语的, 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儿童诗中有精练的语言, 奇特的比喻, 机智的比拟, 鲜活的动词, 丰富的想象, 新颖的构思, 奔放的激情, 细腻的感受, 纯真的童心等等。到处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释放着无穷的魅力, 是最适合孩子作为语言学习的短文。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低年级的教材中很多都是童诗作品, 教师除教材的教学工作外, 还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工作。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将儿童诗从课内引向课外。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赏读圣野、金波、柯岩、鲁兵等名家的童诗, 可以推荐订阅《小朋友》 《幼儿文学报》 《儿童诗》 《小星星》等富含童趣童话童诗的报刊, 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个读诗角定期更换,也可以开展诗歌朗诵会、班级诗歌节, 举行诗歌仿编擂台赛、与好书交朋友等活动。让孩子们浸泡在优美的、灵动的, 充满智慧的诗歌作品之中, 体会人间至真、至纯、至美的感情, 从而得到文学的启蒙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基于儿童视野的小学语文教学 篇6

一、遵循科学化教学原则

人才的培养要从儿童阶段抓起。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任课教师要重视对儿童学习观的树立,使其对学习语文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此同时,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儿童正确的语文思想,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来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本着对儿童负责的态度,实施科学的教学手段,从而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实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其次,任课教师要意识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离不开品味与感悟,还要依托于科学,对教材中适合儿童思考、领悟的情感以及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帮助儿童更好地汲取语文教学中的新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科学、精准的语文教学目的;最后,任课教师要充分掌握儿童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手段的科学创新,从而使教学方式能够契合新课改内容,更加能够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儿童视野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儿童的实际情况着手,应用科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二、有效的采用游戏式教学手段

游戏式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凝聚儿童的听课注意力。目前,新课改也大力倡导游戏式教学手段,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将此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基于儿童活泼、爱动以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特点,将游戏活动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实现教学与游戏活动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游戏中,不仅体验到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还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基于儿童视野,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拓展儿童的学习认知的视野,不仅调动了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笔者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就通过开展词语接龙、猜字谜等游戏来激发儿童的知识面,拓展教学氛围以及教学内容,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三、构建开放性的小学课堂教学环境

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氛围,才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个极佳的学习体验。在这个氛围中,学生不会有过多学习压力的束缚,能够完成自我潜能的充分挖掘与发挥。从儿童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教学环境的教育功能超越开放性的教学背景。由于小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背景中,是处于一种极度放松的状态中,那么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发挥自身的个性,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完成自我超越,继而实现快乐学习的目的,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要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给予儿童充分的尊重。尤其是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任课教师不能够为学生施加过多的学习压力,这不仅不利于其学习,还会容易使其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语文课堂就是毫无纪律、组织可言,而是需要任课教师营造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来使小学生的身心处于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状态中;其次,任课教师要为儿童自由阅读、自主思想、自我创造提供充足的时间,通过开放的教学环境,打开学生学习的自由心门,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最后,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儿童思想上的束缚进行解放,使其能够体验到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为自身带来的成就感以及快乐感。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任课教师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模式,基于儿童视野,以小学语文的科学教学来促进儿童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中,基于儿童视野的小学语文教学俨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而该项课题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充分把握教育主体,即儿童的学习思想动态以及学习行为动态,利用游戏式等新型教学手段摆脱传统滞后的应试教育带来的教育局限与教育弊端,基于儿童视野,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实现科学化、开放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赵彦.浅析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7):31-31.

[2]孙建国.论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9(11):57-59.

[3]孙建国.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中的儿童哲学教育[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3):83-85.

儿童生活的小学语文 篇7

一、儿童诗歌, 价值情感的教学追求

1. 诗人与儿童——情感价值的高度体现

语文教材中, 安排了许多儿童诗歌。儿童诗大致分为古诗和现代诗歌。在古诗中, 诗人使用最能表达情感的简单字眼, 让学生在感悟时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例如,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在这首诗中, 学生很容易就能接受“更上一层楼”的含义。再如,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千山寂寞, 一只飞鸟也看不到, 而在所有的小路上, 也看不到任何人影, 已浮现出一幅超乎寻常的凄冷情景, 这个时候只看到一个穿着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 孤零零地坐在一叶扁舟上, 静悄悄地垂钓着, 诗人笔下呈现出的意象, 带给人一阵阵悲凉萧瑟的震撼。诗境、诗趣的凝塑, 不是靠诗句巨细靡遗的铺陈, 而是靠“意象”将心灵中闪现的剎那间的真实感动, 像照相或绘画一样, 加以显现出来。诗中有了鲜活的意象, 欣赏起来, 就像面对一幅真实的景致, 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现代儿童诗中, 多以明快的节奏来歌颂、赞美美好的少年时光和生活。例如, 《水乡歌》, 诗歌的每一小节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 回环复沓, 琅琅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 句句押韵, 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诗歌配有水乡的图片, 很容易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

2. 诗人的“儿童心理”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是个气质悲壮的诗人, 他的诗通常运用沉抑凄缓的节奏, 可是这一首诗却完全相反, 字字透露出无限喜悦的畅快气氛, 当你念着“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诗句时, 明快悦动的节奏会令你情不自禁的跟着杜甫喜狂起来, 这是一辈子穷途潦倒、流离失所的杜甫从没有见过的心情, 尤其是最后那两句诗“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才从巴峡出发马上就“穿巫峡”“下襄阳”“向洛阳”了, 一气奔腾, 毫不停顿, 恍如直下的轻舟。诗中的“忽传”“初闻”“却看”“即从”“便下”等转折语, 贯串不辍, 使整首诗的节奏变得更轻快爽朗。诗的语言之所以比散文精炼, 质地比散文浓厚, 在于诗以简洁的语言, 就能含蓄而有效地表达诗人强烈、真挚的情感。这个效果的达成, 部分原因也是诗人基于节奏安排所致, 而诗人对诗中情境的感受, 必然也是从节奏兴起的。

儿童诗即是儿童欣赏的诗。《江南可采莲》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景致的汉代民歌:“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江南本是一水乡泽国, 一到春天时节到处都是绿意盎然的莲池, 莲池里莲叶田田, 鱼儿无忧无虑地在莲叶下竞相悠游嬉戏。这首诗的气氛悠闲, 情境舒适, 意象生动活泼, 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致, 勾起儿童的想象, 而且音韵优美, 节奏轻快, 是非常适合儿童欣赏的一首诗。作者当初并不一定是为儿童所写, 但是它的内容意境, 不但大人能欣赏, 儿童也能欣赏, 当然可以算做“儿童诗”了。

儿童诗诗人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写好儿童诗要拥有率真的儿童情感, 丰富的儿童式想象, 新颖而巧妙的构思, 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这些便是儿童诗独特的诗韵所在。真纯的情感是儿童诗的灵魂, 作者在创作中大胆展开想象, 引导我们的孩子多欣赏童诗, 熟读童诗。诗人让孩子们学会发现诗, 学会表达诗。大千世界中的一草一木, 一山一水, 都是诗歌欢欣活跃的新生命。

二、摒弃一般, 重建儿童心理乐园

每一个孩子, 天然就是一首诗, 他们的一举一动, 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在他们的眼里, 大树是年长的爷爷, 月亮是美丽的姐姐, 鱼儿是调皮的精灵;他们会同情整天呆在天上的太阳, 会担心小鱼夜里睡在哪里。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过, 诗歌, 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 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 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 好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 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毫不夸张地说, 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 烙上一个印记, 带来一种节奏。

1. 用音响唤起想象

音响包括拟音、朗读、乐曲的录音。指导学生阅读之前, 播放一段与所读童诗有关的音响, 可以把学生带入音响所描绘的情境中去, 容易使他们联想起自己的经历, 建立起关于所读童诗的具体形象。

2. 用图画唤起想象

图画是用线条、色彩描绘形象的, 是唤起儿童想象最直接的方式。图画中描绘的各种景象, 又能刺激儿童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而更好地理解儿童诗的意境。

3. 用表演唤起想象

在初读儿童诗之后, 指导学生用自己对童诗意境的理解, 按小组分角色登台表演, 看哪个小组、哪位同学朗颂表演得最出色。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有趣的表演中, 通过相互启发, 想象童诗的内容, 人物对话的感情、意思等。

4. 用故事唤起想象

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 教师先绘声绘色地说所读的童诗故事, 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 使他们比较顺利地进入童诗情境, 从而加深对童诗的理解。

三、仿写诗歌, 打磨童心韵律之美

儿童诗来源于生活, 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所以在仿写中, 主要是让学生写出他们对生活的所思所想。这样的模仿是带有借鉴性质的, 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对于小学生来说, 可就例句进行延续性仿写, 可就诗例进行整段仿写。

1. 品诗, 从儿童开始

教学《乡下孩子》一诗时, 不妨与学生交流一下, 你最羡慕乡下孩子怎样的生活?你就是乡下孩子, 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沟通过后, 请学生模仿句式:“曾是___”开头, 以“哦, 乡下孩子, 生在____, 长在____”结尾, 写出一篇属于他们自己的诗歌《乡下孩子新诗》。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孩子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在大量读诗的基础上, 学生对诗已经有一种感觉了。然而, 要创作出一首好的儿童诗, 还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儿童诗。对于小学生而言, 教师应该从童趣和意境这两方面去引导学生赏析儿童诗。

(1) 富有童趣。

童诗是来自于儿童笔下的诗, 比成人的诗更具有趣味性, 而且可以说是一种稚嫩而又傻里傻气的趣味。也就是说, 写出来的儿童诗要有点“傻”, 这样的诗才会更可爱。例如, 贺振婕的《医生》:蚊子医生/出门去打针/打了一枚针/怎么越打越糟啊/起了一个大包包/痒痒的/“啪”的一声/赶紧把这医生绳之以法。读了这首诗, 小作者创设了蚊子叮人的情境, 只可惜这可恶的“医生”被人消灭了。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不禁叫人扑嗤笑出声来, 儿童诗正是需要这种纯正的趣味。

(2) 诗源自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要让学生把真实的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儿童诗更应该如此, 以营造一种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 这样创作出来的儿童诗才能感动儿童, 受儿童的欢迎。例如, 笔者教学的《雨后》这首诗。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 小心, 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

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读一读这一首诗, 让你们体会到什么了啊?学生跃跃欲试, 都说自己在雨后有过这样的体会。班里的“小诗人”站起来说:读了这首诗, 让我体会到了我有过的快乐。把小妹妹那种想摔跤却又怕摔跤的心情写出来了, 我就是这样的心情。是啊!你看体会得多好啊!雨后的情境学生都不陌生, 很熟悉。

2. 写诗, 从身边点滴开始

儿童教学应该是一种进入儿童心灵深处的教学, 是一群稚嫩而又天真的人对世间万物做最纯真的发现与感悟。在一年的儿童诗教学中, 学生也写了不少的儿童诗, 尽管略显稚嫩, 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也深深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1) 换个角度看世界。

俗话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带给笔者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就是说同一个事物我们若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或许这个世界就会以新鲜、奇妙的姿态出现在你的眼前。例如,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诗: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笔者觉得要想写好儿童诗, 选题角度要新颖, 要能引起读者思考, 能体现小作者内心深邃的情感, 这样就能创作出优秀的儿童诗。

(2) 用对话法去看人生。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儿童诗时, 应该把世间万物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 像对待朋友一样说说心里话,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自然的一切都能成为学生说话的对象。例如, 《问银河》: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鱼儿和水草吗/有戏水的小朋友吗/银河呀/在你宽阔的河道里/有南来北往的客轮和伸着“大鼻子”的货轮吗?整首诗散发着浓厚的情感, 尤其是问句的使用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仰望星空引发的许多绮丽的遐想。

(3) 提炼“诗眼”。

教师常对学生说写作文要反映真实的事, 但往往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情感, 显得枯燥乏味。儿童诗的创作要求内容个性化, 形式自由就能弥补其不足。不少的儿童诗往往因为有了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 便使得儿童诗变得精彩, 我想, 这就是“诗眼”。例如, 贺炀炀的《星宝宝》:夜晚/星星宝宝认真听着/月亮姐姐讲/有趣的故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怎么不见星星宝宝呢/哦/原来他早早地上学去了。在这首诗中, “原来他早早地上学去了”就是诗眼, 希望学生应该勤奋学习。

3. 在对比中生妙语

我们在创作儿童诗时, 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去凸显生活, 这样的诗歌往往富有震撼力, 也易于引发读者思考。教学中, 笔者先让学生举出几组反义词, 根据举出的反义词去寻找生活中、大自然中截然不同的特点进行创作。例如, 黄伦辉创作的《白纸》:白纸/你显得多么平凡/雪白雪白的身躯/一点也不雍容华贵/但你又是那么伟大/一个个奇迹/尽在你身上展现。这首诗通过对比的形式把白纸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俗话说:教无定法。通过这一年的实践、摸索, 还参考了更多同行的教学经验, 笔者有理由相信, 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携手共进, 引导点拨得法, 儿童诗一定能走向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夏登高.试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赏析[J].小学语文教学, 2006 (4) .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儿童生活的小学语文 篇8

一、挖掘生活素材,整合生活化教学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生活化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整合。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挑选智弱儿童熟悉的生活内容。这样,可以让智弱儿童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唤起智弱儿童学好语文的信心。例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时,因为如今正值秋季,老师不妨带学生去郊外秋游,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真真切切地感受书本中描写的秋天。这样,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更乐于去学习语文这门学科;另一方面,因为是他们亲眼所见的秋天,这样使得所学的知识比老师在黑板讲解的更加生动。经过这样的活动,他们会对秋天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而激发智弱儿童学习语文的信心。生活中的语文素材无处不在,如当教到待人接物时,老师完全可以抛开课本,就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言传身教。相比这样的教学更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使他们的生活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利用生活原型,让语文教学更直观生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亲眼见过的事物往往记的特别牢固。而听说的、幻想的一般过不了多久就忘了。像背诵一样,当你看着文章进行记忆的时候往往比你不看着更为有效。其实那是因为当你看着的时候,你的脑子对它便有了直观的映像,这样的话就能使文章更加容易被掌握。对于弱智学生的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让他们对老师所讲的有一个直观的映像。例如:在学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老师可以带一个人体模型来辅助教学。因为人体的器官,比如心、肝、脾、肺、肾,他们的位置对于成年人来说都不能确切地指出在哪,更何况这些学生了。有了人体模型,老师就可以确切的指出各个器官的位置,是什么样子的,更能通过模型来详细地讲解各个器官相互间的作用,非常的直观,便于记忆。在复习的时候,老师可以直接指着自己身体上的某一处来考验学生,问其是哪个器官。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原型,可以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的直观生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体验实际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学习语文

学好语文知识脱离生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本色。学生所学的知识都应该是与生活切实相关的,使得他们能够运用自己所学来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如此一来,便要求老师要为学生创造出与社会相联系的,对其日后进入社会有所帮助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就不知不觉接触了社会,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也能及时全面的为其讲解,使得他们日后走入社会的道路更加坦荡。例如:在学习《参观动物园》时,老师可以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带领学生们去动物园参观,从出发排队开始,教会学生们要守秩序。在去动物园的路上,要教导他们不要乱丢垃圾,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将头、手或者其他什么伸到窗户外面去。到了动物园后,要教他们守秩序,有集体意识。回来后,组织他们就观看后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样,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得智弱儿童收获很多。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提高了智弱儿童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

四、活化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巩固与利用

智弱儿童所需要的教育与智力正常的儿童是不一样的。他们要学的不是深奥诗歌、散文等。他们不附庸风雅,而需要语文知识指导日常生活,更需要语文知识来陶冶情操。他们所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能够切切实实运用在生活中的。这样的特殊性老师在教学中一定明白并且时刻谨记。所以,老师平时所教授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把所学的赋之于实践,使得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选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教授与他们,如在家庭中做家务活动,鼓励他们勇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为他们演示如何扫地、擦黑板等。每当学校开展大扫除时,就号召他们一起加入进来,给他们进行分工,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课后,对所有参与劳动的学生们进行奖励,鼓励他们的这种行为,使得他们以后有更大的积极性来劳动。由课堂到课外,给学生们布置一个任务,让他们回家后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让他们在生活中巩固和利用课堂所学。

总之,智弱儿童虽然不能像正常的儿童那样感受语文的魅力。但是让他在语文教学中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指导他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一名培智老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寻求切实符合智弱儿童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因此,链接生活教学让智弱儿童在语文天地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智弱儿童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就同样能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拥有语文天地。文章从挖掘生活素材,整合生活化教学资源;利用生活原型,让语文教学更直观生动;体验实际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学习语文;活化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巩固与利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有效教学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有效教学;阅读

G623.2

一、儿童文学与有效教学

儿童文学是指独立于成人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符合儿童的审美观点和心理发展特征,为儿童提供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随着教改的深入与教学理论的更新,儿童文学目前已经大量进入了语文教材,成为语文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指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当前新课标要求的以启发性和“双主体”教学为手段的背景下,要求有效教学能够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配合、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课内外一体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实,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儿童文学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儿童文学作品如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体裁占较大比例。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儿童文学的作品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悬念倍出,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能点燃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儿童文学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儿童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童话、故事、诗歌都是作者丰富的想像力的集合与体现,小学生处于一个爱幻想的心理年龄,儿童文学为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舞台,培养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三)儿童文学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

儿童文学以其精美的词句帮助儿童深刻体会语言的趣味,使之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也锻炼了学生对于语境的把握和感知,培养了学生丰富的语感,而良好的语感又为儿童继续进行拓展阅读夯实基础。

三、儿童文学提高语文教育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儿童文学的魅力

首先,教師可以创新阅读课的形式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注重儿童阅读的渗透,实现“读——唱、读——思、读——疑、读——写”相结合,使儿童文学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在读唱结合法中,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充分发挥歌唱的作用,把儿歌、绕口令、经典歌曲、情境对话等引进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思结合法中,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大脑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读疑结合法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已有材料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自主的表达、真实表达、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以读促写”、“读写互动”,将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融为一体,同时,通过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儿童文学阅读的最佳教育环境,通过“教育生态”的改变,来形成一个自由、民主、交流的教学氛围,充分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挖掘,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带来的“花盆效应”,积极优化教育生态价值链条,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阅读需求获得“解放”。其次,改善对学生阅读的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再以“总结段意”、“写读后感”为重要的评价方式,而要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的应用各种工具去搜集、整理信息,想方设法解决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要由“数量评价法”转变为“质量评价法”。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应将学生的阅读的情感体验、心理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作为评价的目标,最终促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才能更好的激发自己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了教师的表扬时,就会从情感上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涉猎知识,最终使学生把儿童文学的阅读作为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 科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课外儿童文学读物。一般来说,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儿童文学读物的阅读时,必须以拼音课外读物为基础;指导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时,要循序渐进的选择纯文字读物。选择读物内容要健康、符合儿童各方面特点。课外读物要能符合学生的兴趣,要选择与学生兴趣相符合的书。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很强,对感兴趣的事物会愉快地去探究,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因此,帮助小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就特别重要,学生只有对教师所选的读物感兴趣,才会主动去阅读,主动去思考。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特点、阅读习惯的不同,为学生进行“量身定做”的指导。在实践中,可以指导学生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选读法。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有选择地阅读儿童文学。大多男生喜欢看科幻、笑话类的儿童文学,女生喜欢看校园类的作品,这时可以为男生推荐校园类的作品,使其增加对生活的情感感悟,为女生选择科普类的书,扩大知识面,从而达到调整知识结构的作用。二是精读法。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经典儿童文学读物,指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阅读和思考。三是速读法。教师可采用限时的方法,为学生指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内容。通过速度的训练,则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涉猎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处理更多的信息。四是摘录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儿童文学阅读过程中将文章中精彩词语、段落摘抄下来,摘录到自己的书本上。摘录后教师及时检查,并向学生提问,如:“你选择这句话进行摘录的理由是什么?”、“这句话或这个词语有哪些特点?”等,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理解。

总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密切联系,儿童文学始终贯穿于学生课内、课外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从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寻找如何通过儿童文学促进语文教育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对语文有效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职双语教学下一篇: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