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真实生活

2024-06-23

儿童真实生活(通用9篇)

儿童真实生活 篇1

“真作文”的提法并不新颖,但我们通过它要表达的作文教学思想却与其他研究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上讲,它强调作文为生活服务,在作文过程中,始终把生活的需要放在前头。其次,从作文的现实意义上讲,它不是生活模拟,不是沙盘推演,而是实战,它必须直接作用于真实的现实生活。第三,从作文内容上讲,它应是现实的,它的内容必须是实际的生活现象、生活事件,这种生活现象和事件应是原貌的,而非改造加工的,尤其是那些刚发生的正在进行的事件,以及刚结束还保持热度的事件。

一、“真作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1. 激发学生作文动机

动机之于效果是很重要的,动机强就会投入大,投入越大效果越显著。这里的投入主要指热情和积极性。课标强调“乐于表达”就是这个道理。“真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黑格尔说过:“一个孩子向水里扔了一块石头,看见一个个的水圈儿很高兴,因为那水圈儿是他的作品,那作品是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理需求,他们甚至比成人更渴望被认可、被赏识、被需要,更有参与欲望和表现欲望,更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冲动。因为“真作文”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从生活中来,特别强调作用于生活,这让学生真切地看到自己的作文作用于相关生活产生的实实在在的影响,哪怕有时这种影响微不足道,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成功感以及被需要、被认可的满足感。这比那些写完后连个泡泡都没有就销声于练习本的作文给学生带来的心理感受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2. 丰富学生作文内容

学生作文的一大困境是作文内容问题。很多学生总觉得搜肠刮肚没东西可写,那是因为师生都把目光局限在书本,局限在课堂,依靠冥思苦想闭门造车去写作,而没有把眼光投射到窗外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及日新月异的生活。那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计其数的千姿百态的人间悲喜剧,有着无数可以与作文嫁接的生活“毛桩”,有着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生活是作文素材的巨大宝库,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时,作文内容的丰富性就不是个问题。要提醒的是,面对生活的海量信息,我们要警惕患上“选择障碍症”,要逐步提高独立选材的能力。

3. 提升学生作文品质

作文品质的评价有多个维度。从形而上的层面看,最重要的标准是“真、善、美”。这其中又以“真”最为重要,因为没有“真”,“善”就可能是“伪善”,“美”就可能是“假美”。这也是“真”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的原因。“真作文”能够提升学生作文的这种品质吗?希望是这样。那些游离于生活之外的作文,人们辨别它是真是假的兴趣会有多高呢?人们会说,一篇作文,真假有什么关系?而“真作文”要干预生活,要作用于生活,那就大不一样了。试问,你的班委竞选演说稿用了许多虚假信息,你的竞争对手会不较真吗?你的站在国旗下的演讲稿有许多信息错误,你能通过老师的审读和同学们的评选吗?人们可能会因为你的虚假错误信息而连同你真实的内容、合理的建议一起否决。生活会经常上演现实版的《狼来了》。生活的法则、社会的法则会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文责自负”的意识,会倒逼学生讲真话,从而提升学生作文的品质。

二、“真作文”研究涉及的领域

学生的生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他们作文的视角要投射到这三个方面,他们的笔触也要涉猎这三个方面,即自主学习生活、参与家庭生活、呼应社会生活。

1. 自主学习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生活是学生的主要生活。“真作文”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他们“我的学习我做主!”的思想和行动,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树目标、定规划、去努力、去负责。这里的“自主”包含自主制定“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更是指为提高学习品质,优化学习生活所做的一切努力。它有很多方面,如学习计划、反思总结、评价分析、表扬检讨;活动方案、推荐自荐、演说讲稿;经验传播、经历分享、感情交流。学习生活中能供作文“自主”的内容很多,比如国旗下的讲话,很多的讲话是在网上搜集,且是老师搜集。为什么不能采取在学生中征集的方式进行?将国旗下讲话的现实需要作为驱动带领学生进行作文,并由学生评价推选,谁的作文入选,就由谁去讲话,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多么大的鼓励!优秀的讲话稿还可集结成书。再如为作文而春游的方式,可以改造运用:集体要组织春游了,让学生以书面形式推荐一个春游的好去处,要求描述其景色及游览项目,并制定游览计划,说明费用及注意事项等,从景色描绘、游览项目说明、计划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推介可以说是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如果几方面都不错,我们的学校或班级为什么不能据此落实春游活动呢?如此,就是让作文为春游服务了,就摆正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了。

2. 参与家庭生活

儿童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成员,过去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和权益得不到根本的保护,在家庭生活中完全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发言权。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儿童的地位和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参政议政”成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真作文”要体现他们的这些权益,保护他们的这些权益,运用他们的这些权益。家庭生活既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琐事,也包括家具、电器、服装、文体用具等“基础建设”,还包括居住环境、理财投资、人文建设等“大政方针”。这些作文反馈到学生父母那里,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家长真会重视孩子的意见吗?我们的判断是:会的!社会进步带来的一个趋势是孩子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另一个趋势是家庭对教育的重视,这种重视一方面体现在财和物的投入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孩子的尊重上。有一些家庭作重大决策时,家长甚至会把第一意见征询人确定为孩子。比如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之后,要不要生二胎的问题,许多家长都会征询孩子的意见,而且孩子的意见往往决定了这个问题的走向。当然这个话题是跨界的,它既是家庭生活话题,也是社会生活话题。

3. 呼应社会生活

儿童虽然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央,但他们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距并不遥远,由于资讯的发达,可以说他们与社会生活几乎是面对面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迟早要步入社会,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步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改造社会。因此,现在的孩子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经常抬起头来,把目光从书本移向大千世界、社会生活,并与之形成呼应。呼应社会生活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报道再现,也可以是意见建议,还可以是赞扬倡导、抨击批判,甚至可以是辩论求真,等等。呼应社会生活的作文要明确阅读的对象,作文完成后要与阅读对象形成真实的交流,以实现对生活的真正呼应。

提出并开展“真作文”的研究,并不是要否定其他作文实践及研究,各种研究和实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真作文”研究企望以“生活即教育”为理论依据,以改善作文教学为目的,开创一条新的有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让“真作文”与专项作文教学、“读中学写”共同组成作文学习的三大“主干道”。

儿童真实生活 篇2

真实与自由:儿童写话的真谛

作者/崔筱波

写话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写作。孩子每天用一双童眼观察着这个世界,用一颗童心感受着周围的一切,最后用他们的童言表达出他们的所见、所思和所感。写话的过程正是孩子练习用恰当的语言来实现这一表达的写作过程。学校生活中与写话有关的点点滴滴都能引发我们对于儿童写话的思考。

“秋游”需要写话吗

秋游结束后的一天,课间休息时,小越跑到我面前,小声问我:“老师,今天要不要写《秋游》?”我看了看她,说:“不用写。”她开心地小声说道:“太好了!”然后,蹦蹦跳跳地走开了。小越离开后,我在想为什么不用写话了就这么高兴呢?

小越不经意间的话至少提醒了我,她不喜欢写《秋游》。根据以前的惯例,在一年级上学期学完拼音后,学校组织完秋游或其他活动,我都会布置孩子们写话。第二天作业都会如数上交,我会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加星,挑选几篇三颗星以上的作品读给孩子们听,并简单地进行评讲。照理说,秋游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又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怎么会不愿写呢?

回想起上一次秋游,有个别孩子在写话中提到秋游没意思。于是,我找来几个孩子了解了一下。原来,两次秋游时排队去玩场馆内的各个游乐设施用去很长时间,整个过程中玩的项目只有三到五个。而且孩子们只能听导游和老师的安排,老师们对出行的纪律强调得较多,孩子们真正意义上亲近大自然,无拘无束地玩耍的时间并没有多少。最开心的时候竟然是中午席地而坐吃饭时。

孩子们说:“老师,秋游和书上写的不一样!”是啊,和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秋游》中,小作者和老师、同学们来到郊外游玩的情景(“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相去甚远。

我上写话辅导班了

早读课,小莫拿着两个本子走到我的身边。他有点腼腆,小心翼翼地说:“老师,请你帮我看一看。妈妈说,改完后要投稿。”我接过本子,看到一篇篇写话。题目旁边有老师打的分数,并写好了评语。我问他:“这是在学校外面学的吗?”孩子点点头,说:“是的,我上辅导班了。妈妈给我报了写话班。”

回到办公室,打开小莫的本子。一篇篇稚嫩的写话吸引着我:《秋姑娘》《风》《我就是小莫》《小熊坐船》等等。每一篇写话的评语都很细致,比如,格式要对、结尾要写完整、古诗想象很有趣、语句要写通顺等等。可见,写话辅导班的老师对每篇写话都进行了精心的指导与修改。

不一会儿,手机来了一条短信:崔老师您好!我是小莫的妈妈。请问孩子把作文带给您了吗?辅导班的老师让投稿的,请您帮忙看一看。谢谢!”在后来与小莫妈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害怕孩子写不好,跟不上,所以每个周末送孩子去上辅导班,

确实,我在批阅小莫的作业时,也能感受到小莫在学校的写话作业有了进步。

如:我的目标是在新学期把我的成绩提高,最想提高的是语文成绩。把我的字写好看。因为我的字不好看,所以我要努力地练习。我要向怀素学习。在本学期结束之前,我要争当优秀少先队员。

他的写话渐渐地有了这样的特点:内容简洁、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可是,却又总让人感觉到缺少一种东西。

昨晚,做了_一个好玩的梦

某天,校长在早操结束后,表扬学校竹乐团的成员。因为他们代表全校同学,漂洋过海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表演,荣获了奖项,为学校争了光。看着站在台上的同学接受校长的颁奖,台下好多孩子流露出了羡慕的眼神。阳阳就是其中一个,第二天他在课堂上写道:

听老师说,我们学校的竹乐团去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节目了。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开着自己发明的蓝雷机甲,跳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人们奇怪地说:“呀,怪物来了!”我从机甲里出来说:“我不是怪物,我是来给你们表演节目的。”(语文教学论文 )于是,我走到钢琴前,演奏了一首《蓝色多瑙河》。观众掌声雷动,我欣喜若狂。一个女生上来给我献花,嘴里叽里咕噜的啦,听不懂她在讲什么。一睁眼,原来是妈妈叫我起床吃早饭。

反思儿童写话的真谛

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不喜欢写话呢?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需要树立怎样的理念?儿童写话究竟是什么?以上三件事促使我去反思。

首先,孩子的话语是最真实的。与小越的对话告诉我,其实,孩子是在对我说:老师,我们并不喜欢这样的作业:我对刚刚过去的秋游没有真情实感。我并没有细致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我庆幸这次没有把这项作业布置下去。秋游并不需要写话。孩子如果内心并没有体验到快乐,自然不愿意写,也写不好。至少这样的作业没有激发起孩子的写作兴趣,他们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只能被动地接受,勉强完成一次练笔,来迎合老师的意思。如果是那样,孩子交上来的“开心的”写话就是虚假的,是不得已而为之。长此以往,久而久之,写话的过程就不是基于孩子生活体验、心灵感悟的一种自然的倾吐。他们也会渐渐地对练笔失去兴趣,更有甚者,可能会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克服害怕动笔的情绪,让他们明白写话其实是自然地把所看、所感、所思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如何让刚刚接触作文概念的孩子乐于写话,奠定写作的基础,我认为关键在于认识到这一年段的写话旨在兴趣,写话的真谛在于真实和自由。所以,首先要鼓励孩子说真话,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眼中、心中的世界。这样就解决了无话可说的问题。儿童的写话首先应是真实的、自然的、不矫情的,然后才谈得上“文字水平”和“思想水平”。当代作家毕飞宇说,写作“首先是勇气方面,然后才是技术问题”。教育专家尹建莉认为,“说真话”是写作文的最大技巧,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即想写,并有东西可写――设有这两点,写作就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既然写话的主体是儿童,那么写话的内容和评价都应该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应该适当放低门槛,允许孩子在写话中不以“主流”思想为参照,不强求孩子的文字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主流价值取向、深刻意义或多么完美,而是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动笔兴趣。这样才能体现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与尊重。让难写的作文逐渐走下神坛,走向儿童的日常生活,回归儿童的心灵。

其次,自由能够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孩子更加广阔的天空。《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那么,在实际的写话教学中,有时不规定主题,以儿童的`眼光给予宽容的评价,让孩子自由、真实地写话,反而能阅读到一些文从字顺、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字。

前文中“阳阳的梦”虽然没有多少成人眼中的意义,但却真实、有趣、生动,充满了奇幻色彩与幽默,让我走入了一个八岁孩童的精神世界。他看到、梦到了什么,就自然、真实地写下了什么。并且他用上了刚刚学过的两个成语。这样的写话有着童真、童趣,内容和情感是真实的,表达是自由的,是从孩子内心流淌出来的话语。孩子在写这段话时,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写话是他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而小莫的写话已经有了成人的程式化色彩,符合和顺应了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却少了一份可爱的童趣。家长急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写好作文,采取的方式是课外上专门的辅导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孩子的表达需要。其实,习作的起始阶段应该降低难度和评价标准,保护和培养孩子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不能为了培养孩子一些技巧或追求一些符合成人社会价值标准的意义,而丢失了真实这一写作最大的技巧和动力。

生活真实巧化艺术真实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 艺术真实 生活真实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78-02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初中学生写作文时,常听老师说:“要从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入手,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对此,有些学生理解为:不能有一点点的曲解生活的真实,更不能背叛生活的真实。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首先应该告诉学生:“真实性”原则在文学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具有“真实性”的品格,其作品才能使读者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读者才能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与精神上的享受。然而,文学创作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有别于科学真实,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化的真实。

所谓“生活真实”生活真实。狭义上讲,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炼,没有经过人的大脑主观意识过滤的生活。广义上讲,是指生活中所见所闻所读所想的所有内容。而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主题的重新塑造。艺术真实是作家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过渡的桥梁是素材。

那么,如何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方法如下:

(1)典型集中法

把一类人一类事集中到某一人或某一事上。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塑造。生活中任何一个人的悲剧都不能和祥林嫂的悲剧划等号。祥林嫂是集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于一身。她既有丈夫比自己小十岁的痛苦,又有二嫁二寡的不幸;也有儿子让狼吃掉的悲惨;更有别人强迫她二次嫁人,却成了她永世洗刷不清的罪过的冤屈。她既经济上受剥削,又精神上受摧残。鲁四老爷把她看成是不节不烈的罪人;庸众把它当作嘲笑和鉴赏的玩物,最后沦为乞丐婆,还要带着沉重的精神负担(既害怕有灵魂,又担心没有灵魂)告别人世。也只有祥林嫂这样的命运,才能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地概括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这便是鲁迅在塑造人物过程中采取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的方法。

(2)移花接木法

依据主题需要,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人物的片段内容进行剪辑重组,构成了线索清晰、情节连贯、联系巧合的崭新题材。如《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平定关中,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孙权领兵迎战,两军战于长江水入巢湖的濡须口。曹操受挫,坚守营垒以待战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

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3)虚实结合法

依据主题的需要,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反映现实的题材中融入怪诞的、离奇的甚至魔幻的内容,创造出奇幻多变意趣横生的新题材。艺术真实允许虚构,允许写想念或幻想的事物,生活中虽然不一定有其事,但它却符合生活逻辑。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运用了虚实结合法。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香喷喷的烤鸭;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祖母,她想让祖母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无论哪一种体裁,都需要让学生学会将生活真实提炼转化为艺术真实,否则学生就无所适从,言之无味,走不出“真情实感”的紧箍咒,就放不开笔。当然,永远不要忘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真实的根基是生活真实,丰厚的素材积累永远是写作的冲要前提。

参考文献:

数学学习,基于儿童的真实体验 篇4

一、了解原有认知, 高屋建瓴

在“教”与“学”的多维互动中, 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 “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与源动力. 教育家奥苏泊尔有意义的学习理论研究表明, 影响个体认知过程最为关键的方面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状态,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 学会了哪些数学思维的方法, 哪些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能够习得. 数学学习的过程, 并不是单向的知识的堆砌, 而是数学新旧信息之间的相互影响, 是个体认知图式自我的内化与完善. 新的认知是原有状态的延伸与发展, 有效的教学行为应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 教学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与认知发展规律, 找准新知的生长点, 做到因学而导.

实践中, 我们发现有的数学课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比较生硬, 情境与问题的呈现显得突兀与勉强. 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 研究教材编排的知识脉络与线索, 了解数学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水到渠成. 例如, 《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在数学体系中承前启后, 像桥梁一样将一些知识点串联起来. 它与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又是学生今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的铺垫. 教学时, 我从分数的意义入手,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操作, 用笔在圆形纸片上画一画、 分一分, “你能涂色表示出其中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六分之三与八分之四吗? ”学生在做一做中巩固了分数的意义, 为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进行了认知的准备. 进而引导学生比一比涂色部分的大小, 猜一猜并交流讨论其中的数学规律. 基于学生原有基础的数学学习活动, 从感性的操作逐步抽象为理性的认知, 探究呈现出阶梯发展势头, 拾阶而上.

二、关注学习需求, 引领探究

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构建主义认知观研究表明, 数学学习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个体自我不断的“同化”与 “顺应”, 是学习者主动的发现、解释与积极验证的过程. 教学中,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常常只是人云亦云, 被动地接受教师或者同伴的观点, 很少能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 教师应转过身来,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 学生真正需要什么? 渴望怎样的学习方式呢? 问题是个体展开数学探究活动的动力, 是思维层层推进的引路标, 也是我们数学课堂的灵魂. 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强化个体的数学认知目标体验, 引领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数学的思想, 总结学习的方法.

教师应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与习惯,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创造属于个体自我的数学问题解决的思路. 《商不变的规律》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教学时, 我借助于PPT创设出文具用品超市购物的情境, “明明买了3 本笔记本, 花了9元;图图买了5 本笔记本, 用去15 元;军军用12 元买了4 本一样的笔记本. ”“从几位好朋友的交流中, 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笔记本的单价吗? ”“被除数和除数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商呢? ”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 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学得主动, 在不断的追问中, 积累了数学知识, 形成了数学的技能. 当然, 问题的解决不一定都得依靠教师, 可以是同伴间的互助学习或者互动交流. 鼓励学习者之间必要的争论, 为了澄清数学问题, 可以争得面红耳赤, 也可以展开头脑风暴式的交流.

三、联系现实生活, 学以致用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程, 来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后, 倡导现学现用, 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教学情境以及相关的资源、素材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时, 学生自主吸纳的程度高. 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是生动形象的、 贴近生活的, 充满了无穷乐趣的. 联系生活学数学, 把数学的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 学生在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魅力时, 增强了学习、探究的热情.

例如,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时, 从学生常见的物品导入新课, “老师带来了一个篮球和一个气球, 猜一猜, 谁重一些呢? ”“掂一掂自己文具盒与钢笔, 比一比谁重谁轻? ”从学生已有的真实经验开始, 引入物体轻重的话题, 对于质量单位的学习, 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 在学生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后, 倡导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和妈妈一起到菜市场走一走, 看看妈妈买了什么菜, 分别是几千克, 再拎一拎.生活即教育, 学生生活世界与数学学习的有机融合,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浅谈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篇5

在文学理论的研究中, 关于“真实”的讨论由来已久, 《现代艺术哲学》一书中对“真实”是这样描绘的:“一个故事, 不管是真实的, 虚构的, 还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其可信性都取决于它是否像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由此可见, “真实”是由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两部分组成的, 二者缺一不可。生活真实指凡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艺术真实则是作家在假定性的情境中, 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 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 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 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如果读者阅读一部作品后发现其内容虚假, 不合常规, 表现方式也不合情理, 那么这部作品必定脱离了生活真实, 其艺术真实也就无从谈起。之所以这样理解, 是因为艺术真实一般都是相对于生活真实而言的, 生活真实是基础, 艺术真实是升华,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

艺术来源于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 是它的本质。”可见, 反映生活真实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 而最贴近生活、也最体现生活本质的, 就是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

20世纪80年代, “新写实”小说在中国文坛上悄然兴起, 它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 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文学, 是一种新的文学形象。有的批评家曾指出, 传统的现实主义就包含了“新写实”小说的诸多特征, 但是“新写实”小说所强调的“情感零度”却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所无法企及的。“新写实”小说以还原生活本相为主要特征, 试图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忠实地记录下来。所以说, 能被称为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这一关系的典型代表, 非“新写实”小说莫属。

除“新写实”小说之外, 沈从文的《边城》也是一部写实型作品, 他在其《沈从文论》一书中, 对《边城》所描写的人物是这样评价的:“他们有些方面极其伟大, 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 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 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为了使其更有人性, 更近人情, 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边城》里的“人性”“人情”是“老老实实”写下来的当时当地人民的人性与人情, 并非是凭空的杜撰和想象。

谈到这里, 还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强调“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 不能理解成“艺术真实等于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是不可能等于生活真实的, 这是因为, 生活本身不一定都反映了本质, 现实生活纷繁琐碎, 善与恶、美与丑全都纠结在一起, 有些生活只是表面现象而并没有反映本质, 所以, 艺术就要对这些纠结在一起的生活进行分析鉴别和典型化加工, 而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 只有反映了生活本质的那部分生活才是真实的。

三、艺术真实对生活真实加以扭曲、变形、升华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作家通过主观的感悟和创造表现对社会内蕴特别是对规律性及本质性事物的认识。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 会对生活真实进行想象、虚构, 予以变形和重塑, 以假定性的情境来体现艺术真实的内蕴。

对荒诞小说的探索, 我国的现代派文学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如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其借鉴了美国现代作家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手法, 塑造了某音乐学院一群老师和学生们荒诞的人物形象:学生李鸣有才气, 却成天睡觉;马力喜欢买书理书, 弄得像个图书馆;孟野功课好, 参赛作品美妙绝伦却被淘汰;森森只顾弹琴, 不洗澡……作者抓住了每一个人物的特点进行集中性的放大夸张, 使他们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非正常人的生活状态, 从某个角度说, 这也是对正常人的一种扭曲、变形, 并且体现出现代派反传统、非理性的创作风格。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社会现实, 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处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的一种浮躁的心态。同时, 小说中也表现出青年人的执着追求和创新意识与陈规旧习之间的碰撞。

莫泊桑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然地进行, 有的事情急转直下, 有的则是老停滞不前。艺术则不同, 它要事物进行得有预防, 有准备, 要善于运用聪明而不露痕迹的转换手法把主要事件突出地表现出来, 而不是把层出不穷的混杂的事实拘泥地照写下来。”可以说,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追求艺术的目标都是相同的。艺术真实即使以一种扭曲、变形的面目出现, 同样是体现生活真实的。对生活真实的虚构想象, 是作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是经过艺术实践对生活真实的一种感悟。虽然这种虚构与想象并不是现实所有, 但是却反映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好比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谁都离不开谁, 脱离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就好比“水中月”“镜中花”, 但盲目地追求生活真实也会使文学创作迷失方向, 只有正常地建立在生活真实上的艺术真实才更真实, 更完美。

四、结语

以上就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两种关系, 即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 并对生活真实加以扭曲、变形、升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无论是以上的哪一种关系, 其作品反映生活的本质是不变的。生活真实是基础, 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和升华, 并且体现着对社会本质及规律的真实把握。艺术的真实性是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风格, 黑格尔说:“艺术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观存在 (事物) 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因此, 真实性原则是进行文学创作所必须遵循的, 而要把握这种真实性原则, 就必须处理好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高尔基.给初学写作者的信·论文学[M].孟昌, 等,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259.

[2]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 (第4卷)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10, 29.

活力课堂真实生活 篇6

一、活动的魅力

品德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互动交流, 扩大他们的经验, 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产生新的经验, 内化为自我的感悟, 内化为个性化的经验。如在上浙教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五册《学会合作》一课时, 我特别注重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去参与实践活动, 从而体验到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教学活动是这样设计的:

(一) 玩一玩, 引入课题

通过玩双人夹球的游戏, 回答“像这样的比赛, 要获得胜利, 什么最重要?”这一问题引出“合作”, 理解“合作”揭题。同时, 通过游戏, 可以让学生初步体验一下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二) 做一做, 体验合作

在这一环节中, 我先让学生汇报一下课前调查的情况:“哪些事情必须合作才能进行?”品德教学具有生活性, 人们常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 那么, 让学生从课堂生活走向课堂外的生活, 使课堂教学更加立体化。同时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合作”无处不在。

接着是两次分组合作的体验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合作, 一起用橡皮泥捏一个熊猫。第一次合作前, 我不给学生作任何提示和要求, 因此学生合作起来不太和谐, 有的捏出的熊猫不够好, 有的小组没有完成。活动后我就引导学生对这次合作进行了探讨交流, 提出了合作要成功必须要做到的条件以及要避免的几个问题。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合作,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 知道了合作成功的条件和不成功的原因, 合作起来就和谐多了, 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两次的合作, 意在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不太成功到比较成功的过程, 从而真正领悟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才能与他人顺利地合作。

(三) 说一说, 提高能力

首先让学生听《三个和尚》的故事, 让学生帮助三个和尚解决问题, 通过说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接下来的一个事例【有一个名叫加里·戈登的学生, 学习成绩非常好, 网球打得很出色, 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长跑选手, 唯一不足的是不愿与别人分享他的任何东西或他的经验。他常常抱怨:“你们 (老师和同学) 为什么总是不让我独自呆着, 这不是浪费我的时间吗?”结果他大学毕业后, 努力找工作, 但是不断地失望, 因为他的导师在给他未来的雇主的推荐信中说了实话:“他在自己单干而不是与人合作时做得最好。”没有哪个机构想雇佣这样的人, 加里最终没有取得什么发展。】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知道, 合作不仅是在活动中, 其实在工作中、学习中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 读一读, 快乐合作

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然后读读有关合作的四句话, 让他们进一步知道合作的好处, 并乐于合作, 最后布置学生制作一个就象征团结、象征合作成功的花环, 再一次体验合作的快乐。在这堂课中, 利用一项简单的活动, 却使学生有了深切的体验与感悟, 这应该就是活动教学的魅力。所以, 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课前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所讲的正是自己经常遇到的, 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使课堂教学得到预期的效果。

二、开放的教材

品德源于生活, 源于社会,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只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了历史、地理、法律、政治、经济等多种知识, 是一门综合型课程。而且“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例子”, 作为教师在课堂中要创造性地加工好这个“例子”, 使之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师, 我们绝不能把品德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中剥离出来, 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 而应开放地纳入各种来自学生生活的信息。

例如:在设计《父母的疼爱》时, 课本中设计了一个为父母过生日的设计活动, 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设计只是纸上谈兵, 而且很有难度。因此, 我灵活地改变了活动内容, 和学生共同完成了一张调查表, 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父母的疼爱。这张调查表中的内容都是有关爸妈对你的疼爱和你对爸妈的了解。如你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吗?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爸爸妈妈为自己过生日吗?爸爸妈妈为你过生日吗?你很开心, 伤心地哭了, 爸爸妈妈会常想办法哄你吗?爸爸妈妈不开心, 愁眉苦脸时, 你会逗他们开心吗?你很累了, 爸爸妈妈还会让你做家务吗?爸爸妈妈下班回家, 很累了, 他们还要忙家务吗?……这样的修改比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

儿童真实生活 篇7

儿童绘画是当今儿童普遍喜爱的一项活动, 对于学龄期儿童尤为重要。而学龄期则是自入小学始至青春期前 (往往是10岁以前) 。儿童在学习绘画过程中, 眼, 手, 脑得到了一定的训练, 对儿童智力, 美誉的开发大有裨益。在1981年, 美国博士斯里研究关于人体左右半脑分工原理获得诺贝尔奖后, 许多先进国家开始了对形象思维的教育研究。他们指出, 绘画训练可以开发人体左右半脑均衡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早期能得到这种训练, 可以使智商提高30%。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家注重对儿童绘画教育的培训。儿童画的形式丰富内容新颖, 由于儿童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他们会从常人的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 因此绘画的作品和往往与常人的思维逻辑截然不同。为了增加儿童绘画兴趣各培训班相应出现, 而比赛和展出等竞争活动也随之产生, 教师为获得荣誉增加知名度也花招百出。在这过程中, 儿童失去了自主创作的能力, 按照老师的指导方向按部就班, 使儿童画变得千篇一律失去童真。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然而美术在现实中更多地被当作一种技能, 一种成年人用来追求结果的项目。而对于儿童美术学习来说更多的倾向于对生活状态的自然表述, 用绘画的形式来传递儿童来自视觉、触觉、感觉的信息。对儿童来说绘画是一种用来享受涂抹的快乐, 而成人却总是纠结成果的好坏。因此尊重儿童自我表现能力, 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 让孩子回归纯真童年, 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关键。

二、学龄期儿童画教学存在问题

学龄期儿童画教学的现状在儿童绘画展览中, 初看倒是精彩纷呈,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大部分儿童作品都只是专注在技法上, 很少有用画面本身来揭示儿童内心所想表现的感情色彩和童真美好。要研究学习如何进行儿童画教学, 首先得关注目前儿童画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的美术教学课堂中, 许多儿童教育中多采用了“临摹式教学”, 让孩子为画而画。

儿童对色彩的掌握比较单纯, 生活中隐藏的一些多层次灰色调在儿童的感官世界不常见, 在他们眼中, 红色就是红色系列里的红色, 绿色就是绿色, 不会看到因环境因素的反射下而产生的其他颜色, 也不会将颜色分为冷暖色性。老师在指导儿童学习构图时应根据儿童绘画形象的分布和主次关系发展的进行辅导。相对低龄的儿童在观察事物时没有太明确的目标, 观察顺序也较为凌乱, 经常是碰到什么就观察什么, 而且只观察事物的外轮廓, 所以在构图上所呈现的就是比较典型的凌乱式。儿童画教学选用的题材应源于生活, 并融入儿童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丰富多彩的画面上反映了他们对生活认知和理解, 折射出儿童对社会的期盼好美好向往, 表现了儿童最纯真最美好的童贞生活。

三、学龄期儿童画教学方法的改进

对学龄期的儿童画进行教学, 首先应培养幼儿的学习儿童画的兴趣。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是天生的, 而对于培养儿童将好奇心表现为对绘画的兴趣是需要一定技巧的。给孩子更多自信心, 对孩子作品予以肯定培养孩子成功感。成功的优越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可适当开展一些小型的绘画比赛游戏, 肯定学生的优点并在缺陷的地方予以鼓励, 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将会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来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次启发儿童绘画想象力。儿童美术活动是儿童用来表现自己想象力的一种基本训练手段。想象力凭借形象思维和理性抽象思维对儿童脑中已有的事物印象和各类素材进行加工重组起来, 创作出一种独特的、从未感知的或是未曾存在的形象。然后引导儿童学习观察生活。儿童绘画题材源于生活, 因此培养儿童观察生活是儿童绘画创作中相对重要的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捕捉生活中瞬息万变的事物形态, 是创造出画面美的前提。教学时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绘画对象, 谈谈自己对绘画对象的感触, 通过儿童自己的情感将绘画对象加工提炼, 丰富绘画形象。在绘画中, 儿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应尽可能的让儿童自己的思维为主, 不要操之过急的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来要求儿童作画, 应引导他们亲自去体验观察和同学讨论研究来进行作画。在儿童需要帮助时, 教师可用启发性的方式或是提问的方式给予他们寻求答案的线索, 引导他们学会观察、体验和想想。让儿童通过充分的体验和了解后将对事物的感受表达出来。虽然这样的感受是以知觉为主, 不是真正意义上理性分析的结果, 但却是幼儿最真实的一面。教师在辅导儿童绘画过程中, 应该尊重儿童自己的想法, 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 在创作中要强调儿童自己的想法思维而不是临摹成人画的方式, 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表现自己绘画的某种价值, 从而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单纯的用分数或是优良等级的划分等来判定儿童绘画作品的好坏。

参考文献

[1]王悦娟.回归童心的美术教育[G].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1.

[2]李力加.萌动与发展儿童美术教育学研究[G].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1.4.

[3]程明太.<走出儿童美术评奖的误区>[J].中国美术教育1999年 (5) :4—5..

巧引生活资源, 激发真实情感 篇8

一、巧留空间,反思自身行为感情

中国画中有一种技术叫“留白”,指的是在画面布局上留下一片空白,给看者一个思考的空间、一个回味的空间。有些时候我们的品德课堂同样可以“留白”,当学生在课堂中接受一定的道德观教育后,便及时引入平日里学生一些跟正确道德观相悖的不恰当行为或思想,然后巧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在空间里对自己生活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自我反思,以此也创设了一个营造情感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产生更强大的张力。这巧留空间既能巧妙地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也更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案例1:那天上课铃还未响,我们五年级 (1) 班的学生已经乱成一团,说发生了爆炸性新闻:有人拉屎在裤子上了!我连忙跑去一看,原来是小莎!她本来就智力低下,又不善于跟任课老师交流,原先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出现过这种意外!可现在毕竟是五年级了,多难堪呀!

我一到教室,看到班中的学生可真不像话:男同学全在一边起哄,女同学呢都捂着个鼻子跑到走廊上指指点点!难怪小莎她在凄凄凉凉地哭着。当时我也没顾得上说什么,只是赶紧领着小莎去洗,然后马上打电话给她家却又不通,只有临时到学校体育室找了一条成人的运动裤给她将就着穿上。

这节课的内容刚巧是《让我们同行》(浙教版五上年级)。在课堂上一开始我并没有直接引入话题,我先让学生初步地理解人与人之间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活得快乐,只有你付出关爱,才能得到关爱。然后又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什么样人需要你伸出手去帮助的问题时,我马上切入今天的主题:“发生了这样的事,当时你又在干什么?”一个问题,问得所有学生都寂静无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情尽在无言中,我特意给学生们留了一定的时间空间。就让学生静静地想了整整五分钟,也正是这宝贵的沉默过后,学生也真正地感受到了自己的错误大大地伤害了别人,也丢失了自己付出爱心的好机会!后来学生们纷纷自我剖析、自我检讨,也真诚地向小莎说了“对不起!”。

这堂课后,再也没有人去嘲笑小莎了,我在品德课中抓住了这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并在课堂中巧留了一定的时间空间,这其中的教育效果远远超过我当场斥责学生,使我的这堂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地落实在了学生的生活之中!

二、巧创机会,换位体验他人感情

现在的小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是独生子女,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受尽了长辈们的疼爱甚至溺爱,娇生惯养,对长辈、父母的辛劳和满足愿望视为理所当然,父母的爱没有真正体会,不会感恩,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导致做出只图自己快乐、不顾别人痛苦的事。此时品德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走进他人内心,并细化这个过程。课堂上可以呈现他人熟悉的字迹和声音,细腻地叙说温情的细节,发自肺腑地吐露内心感受。这样才能真正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萌生真切的感情,从而引导他们内省自己的言行。

案例2:在上五上年级《父母——我特殊的朋友》(浙教版)这一课时,当在课堂上学生纷纷倾诉自己对父母的不满后,我深知了他们这一代人都对父母的所有付出视为理所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了逆反心理,于是对父母的关心、爱护不仅不能理解、体会,甚至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鉴于此,我在教学时巧创机会,让学生换位体验他人来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和宽容以及尊重。

这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于是我在学生抱怨后紧接着营造氛围:“对于同一件事情,你们有你们的看法,可大人们也有大人的想法。想法不同,往往就容易发生冲突了。我们只要能用心去和大人们沟通一下,也尝试着去理解父母、走近父母,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父母有多么地爱自己,他们所做的、所说的也是有一定苦衷的。老师给你们搭了一座桥,请你们拿出抽屉中你的父母给你的一封信,现在就请你打开信,好好地倾听一下父母给你的爱吧!拥有这份爱时我们是幸福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这份爱。请打开你手中的信封,它是你们父母最真实的心声……”

三、巧设场景,亲历真人真事感真情

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缄默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吉利根、麦克费尔等人也强调: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触动情感,促发道德体验;课程标准也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导引作用。引导学生去亲历,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动,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

案例3:在上五上年级《父母——我特殊的朋友》(浙教版)这一课时,课前我用了班中一位学生的信来引入,这信叙述了她因不满父母对她的教育而离家出走的怨言。开始时我并没有直接让学生来分析这名学生的对与错,而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心中对父母的类似怨言。后来,我又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起了父母写给自己的信,让他们切身地体会到爸妈对自己的爱,并且纷纷谈了父母信中的爱,此时的学生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关键时刻,我抓住此景此情的气氛,巧设了一个场景,邀请了离家出走学生的家长来课堂上现身说爱。

这位学生的父母当着全体学生的面边哭边说着对女儿的爱,他们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真的是望女成凤心切。当女儿失踪后他们真的是生不如死,整整两天不吃不睡,心都仿佛在滴血了。他们说到了自己是如何找寻女儿的一个个情节,他们也说到了自己不该对女儿那么严厉、那么粗暴,希望女儿能原谅他们……

这一番边哭边诉的真情肺腑之言,不仅让坐在学生中的女儿泣不成声,也让很多学生和老师当场流下了眼泪。

女儿终于痛哭了,她当着父母的面说她后悔了,她虽然没有从座位上走出来,但却清晰地对爸爸妈妈说:“对不起,我爱你们!”

伴随着音乐《感恩的心》响起,所有的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中有的再次流下了眼泪,纷纷向出走学生一家送上了温馨的祝福语。

四、巧放矛盾,辩驳存在问题激发情感

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对文中的道德内容并非一无所知。在他们日常生活的经历中,或多或少储备着一些早已牢固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生活底蕴。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品德课中的价值认定。然而有时,这些熟知的生活底蕴与新学的品德内容之间会产生抵触,甚至背离。此时,学生就感到左右为难,会对课文中的品德内容产生怀疑,影响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因此,在品德课中,教师需要留意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中已有的道德观念,针对矛盾处,及时设置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情境后,自我反思,彼此争辩,以澄清模糊的品德概念。

案例4:今天这堂品德课的内容是《交通安全伴我行》,上课到了一半的时候,我们一起谈到了我们该如何安安全全地上学放学的问题,班级中的有些学生突然间情绪激动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学校是一个由四五个村完小合并的中心小学,所以分散的自然村相当多,而且大多数村距学校都有十来里路。困难的是这些村到学校都根本没公交车可乘。于是学生的上学放学就成了一个问题。低年级的学生,一个家长留在家里接送孩子。而到了五六年级,这些家长就再也不肯放弃打工的机会了,都干脆让学生骑自行车到学校。最小的三年级就开始骑车上学。虽然学校也三令五申地教育学生不准骑,要安全为主,可最终还是有不少学生骑车上学放学的。

今天这堂课上,我们在学习安全的重要性、生命的宝贵时,提出了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是禁止骑自行车的,(因为我一向赞成学生有想法就要直接说的原则)所以有些学生就立马站了起来说,我家离学校这么远,公交车又没,家长又打工去了,我如走要走一个小时,所以我是一定要骑自行车上下学的!

面对这么固执而又错误的观点,我当时想不能马上就批评他们,他们也是迫于无奈,可生命是最重要的呀,没了生命,一切从何谈起!我冷静地想了想,便决定让反对骑车的人为一组,和坚决要骑车的人一组进行当场辩驳。在辩驳中,我也站在了反对一方,并给他们讲了我们学校中一名六年级学生刚发生不久的惨事:这名学生骑车回家不幸遭遇了车祸而永远地失去了双腿,更可悲的是,因为该学生还未满十二周岁,所以法院判赔偿金时肇事司机只要负担一半就行。长达十多分钟的辩论最终偏向了反对骑车的人,因为大量的事实证明,骑车上学会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那些原先一定要骑车的学生此时也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原先的认识是不对的!

真实的感动——来自我的支教生活 篇9

受教育局和学校的委派, 今年我到明光市逸夫小学来支教, 担任二〈1〉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一段时期的工作, 我满眼都是那些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 甚至我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这些孩子每天都给我繁忙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他们总能以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让我的心情变糟, 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每天气我的次数不少于三次。但是, 前不久发生的两件事却深深地改变了我对他们的看法。

那是一个星期二的上午, 第二节课, 我在上新课文《秋游》, 外面正值狂风暴雨, 气温下降。当我讲解课文中的句子:“秋风起了, 天气渐渐凉了”时, 我说道:“是啊, 同学们, 天气渐渐凉了, 你们一定要注意保暖, 适当增添衣服, 要不就感冒了, 老师也不知道今天这么冷, 所以穿得有点少, 现在都有点感冒了”。这时坐在前排的冯雪同学脱口而出:老师, 我带衣服的, 给你穿。当时, 我很感动地说:“谢谢!不用了。”, 就又接着上课了。提起她, 我一肚子气, 她甚至是我最近一直在咬牙切齿恨的那些孩子中的一个。她是今年从村小才转到我们班的, 成绩特别差, 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程度。可能是自卑的原因, 她大多是沉默着的。下课后, 我刚进办公室坐下来, 冯雪就跟在我身后跑进来, 把她的衣服往桌子上一放说:“老师, 给你穿!”“真天真, 你的衣服我怎么能穿上呢?”说完这话我有点后悔了, 会不会伤害到孩子。只见冯雪拿着衣服站在那手足无措, 两眼噙着泪花。我慌了, 赶紧俯下身帮她擦眼泪, 并诚恳地向她道歉:“对不起!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老师不冷, 老师谢谢你, 你穿吧。”她这才舒心地走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 我鼻子一酸有种想哭的冲动, 我知道这是一种感动!

我班有位名叫王勇的学生, 乍一听以为是一位男同学呢, 其实她是一个文静、不善言辞的“丑小丫”, 个子瘦瘦小小的, 皮肤黑黑的。我刚接这个班时对她没什么太多的印象, 因为她成绩平平, 作业完成得不出色, 上课发言也不积极, 反正班级的任何活动都没人能注意到她, 就连下课也很少能看到她欢快玩耍的身影, 她总是这样封闭自己。有一次从她奶奶口中我知道了她的一些事情:她是父母抱养的孩子 (养父母不能生育) , 从小父母对她娇生惯养, 呵护有加, 那时的她是幸福开朗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伙伴们告诉了她这个家人一直努力隐瞒的事实, 从此她变得多疑敏感, 甚至偏激固执, 为此父母没少操心。我也企图和她沟通, 可都以失败告终, 但我不放弃教育她的任何一个机会。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又到了逸夫小学一年一度的小型运动会。低年级参赛的项目有跳绳、立定跳远和团体接力赛三项。为了本班的荣誉, 我积极配合体育老师选拔参赛运动员, 因为是选拔, 同学们显得很兴奋, 个个兴高采烈。这时我注意到王勇同学也快乐地跟在后面, 我轻轻地问:“以前你参加过吗?”她怯怯地说:“去年的运动会我生病了, 没参加。”“今天你可要加油啦, 想为我们班争光吗?”“想!”在接下来的比赛中, 女生中王勇表现得最出色, 包揽了三项冠军。我激动地对她喊道:“王勇, 你是最棒的!”下课了, 同学们都累得满头大汗, 我也有些筋疲力尽了, 坐在操场上休息。这时王勇递过来一盒蒙牛酸酸乳, 往地上一放跑了。我没有喊她, 也没有去追她, 我想这时候我应该接受, 接受她对我的认可, 这时一切的疲劳都随风而去。从那以后我们成了好朋友, 她完全变了个人, 活泼可爱, 开朗乐观——俨然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了!

孩子就是这样, 让我既恨又爱。最倔的孩子也有他可爱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 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志向和智慧。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有多样性, 要面对全体, 要因人施教, 要善于引导培养各种性格的孩子。只有理解了这一点, 才能去尊重和热爱孩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能化不解为理解, 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

上一篇: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下一篇:项目分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