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共4篇)
学前儿童一日生活 篇1
一、20世纪50年代:带有集体主义的一日生活
我国于1949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出了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这一时期的幼儿园教育也渗透了这一会议精神,在课程安排上以苏联幼儿园为蓝本。
1951年,新中国第一次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改革。8月,教育部制定出《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并于1952年3月正式颁发试行。《暂行规程》是在前苏联学前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的,其规定的教养活动深受苏联学前课程项目的影响,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这六项活动。除了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也深受苏联教育学家思想的影响。在这一时期,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著作《教育学》对我国各类教育的影响最深。当时来华的专家基本都推崇并接受凯洛夫《教育学》的主张和观点,此间国人不仅认为苏联先进的教育学体现在凯洛夫《教育学》里,而且将两者直接划上了等号。凯洛夫的教育思想核心是强调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让幼儿掌握系统化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集体教学,即上课。《暂行规程》中规定,教育项目的实施主要通过必修作业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辅之以选修作业与户外活动。虽然确立了要使教养内容和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采用多式多样的教养方法这一教养原则,事实实行上确实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修作业与集体教学的时间远远多于其他活动的时间。同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同样强调的是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带有浓郁的唯智主义和集体主义色彩,学前教育呈现小学化态势。
二、20世纪80、90年代:日益科学的一日生活
学前课程体系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50年代中期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研组编订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起到了联结50年代和80年代学前课程发展的作用。《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虽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模仿苏联幼儿教育模式的大环境的影响,但是相比50年代前期强调集体教学,该“指南”认同人的个性发展是在具体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强调幼儿园应通过各种活动包括游戏、作业与观察成人劳动等方式实现教育任务,这为80年学前课程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98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对教育手段做的规定是“根据幼儿的特点,强调在幼儿园要积极开展游戏和各种体育活动,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这是我国学前课程政策法规第一次明确提出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要求。除此之外,将前一阶段的幼儿园教学改为幼儿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教学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教师往往把教学过程变成简单的知识灌输。法国的著名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是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过程”。将教学改为教育,虽只有一字之差,却突出了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越来越重视学前期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前教育的独特性的变化。
1996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高度重视,……强调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并保证幼儿愉快有益的自由活动。《规程》提出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具体包括幼儿两餐时间、正常情况下的户外活动时间及寄宿制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等内容。强调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从实际出发;品德教育应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综上有关幼儿一日生活组织的每条规定显示了自此一日生活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及科学性被日益重视及肯定。
三、21世纪初期的幼儿园一日生活
1、兼具灵活性与高效性
1994年8月,在国家政府部门相关机关下达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这是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一词。1996年6月,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课程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由此素质教育成为了21世纪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学前教育的课程发展也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时间是宝贵的生命过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消极等待;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满足绝大多数幼儿的需要以免浪费时间。”
这些规定体现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趋于灵活性与高效性。灵活性体现于幼儿教育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实际情况及身心发展特点、规律,高效性在于一日活动环节要避免浪费时间,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每一段时间可以有意义的度过。
2、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各界对人才的综合素养日益重视,社会竞争也愈加激烈,家长出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从孩子幼年期就急于拔苗助长,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甚嚣尘上。笔者通过梳理政策文本时现,2010年以来我国学前课程相关的政策法规以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为其制定的一条主线。
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强调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防止“小学化”的不良现象。该文主要规定的是防止“小学化”的相关内容,包括纠正“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016年3月1日实施的最新《幼儿园工作规程》相比较于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将之前规定的“注意幼小两个阶段的衔接”增加了“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这一项。这表明在幼小衔接时,应对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进行区分,不能划等号同一而论。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学前课程的发展已走过了约65年,一日生活的发展经历了带有集体主义色彩——日益科学化——兼具灵活性与高效性——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的过程。幼儿园一日生活是区别于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特点,因而一日生活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教育的科学性。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挥一日生活的作用,在各项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一日生活的环节设置应该合理、科学,并且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幼儿园课程应源于生活,即来自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并帮助幼儿获得各种经验以使幼儿更好的生活。
摘要:生活是实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多完成于一日生活,而且这是区别于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特点。该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课程融入一日生活的演变历程。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带有集体主义色彩;日益科学化;兼具灵活性与高效性;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关键词:一日生活,学前课程
参考文献
[1]周谷平,徐立清.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1):14-19.
[2]吕相康.教学定则: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实现——兼论教学与教育的统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1):95-101.
学前儿童一日生活 篇2
【关键词】学前儿童 生活化设计 心理发展
一、生活化设计
生活化设计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教育,在今天的技术时代,它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生活化设计的出发点,原是基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的情况下,大量的生产、大量的传达以及所有的造型美术、生活用品、家具、服装、用品、交通工具、建筑物,乃至环境的构成等一切物质形态的工作,必须有赖于设计的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设计的能力,则需通过设计的教育。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平稳的、细微的变化属于量的积累,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而当某些代表新质的要素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质要素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儿童身心的发展在正常的条件下,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和先后顺序,而且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1. 心理活动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概括发展。
2. 心理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
3. 心理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4. 心理活动从零乱到形成体系。
三、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等。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在此我们不作具体地阐述和分析。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
1. 社会生活条件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 社会生活条件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别差异。
3.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四、儿童心理学角度课堂生活化设计的措施
教师要引导儿童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指导儿童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形成其他动力。这就要求儿童设计教育要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所以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计到准备、实施等,我们都要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一)从儿童的生活中确定合适的儿童设计教育主题
我们从儿童生活中选择设计教育主题时,首先要留心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富含艺术韵味的场景、事物以及儿童能够体验到的情感,将其记录下来;其次,从不同的角度对记录的一切进行联想,设计主题,再次,根据儿童的兴趣和整个教育计划进行安排调整。这些主题不仅仅是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而且加强了儿童的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使儿童设计教育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使儿童对各种文化充满好奇心,进一步引起他们多彩多姿的想象与幻想。
(二)儿童设计教育贯穿于儿童一日生活活动之中
除了教师组织的设计课程,我们还要把设计教育贯穿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首先,让儿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寻找艺术要素,从而培养儿童的艺术感知能力。如春天的嫩芽、秋天的落叶、各种花草树木、美妙的鸟叫声和流水声、林立的高楼大厦、造型各异的桥梁、节日的大街、来来往往的车辆都蕴涵着美。其次,加强环境创设,使儿童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如在儿童的学习室内放上艺术大师的美术作品、古色古香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以及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供儿童欣赏;放上各类绘画用具、废旧材料供孩子们自由创作。再次,在各科领域活动中渗透设计教育。培养儿童以真诚、温暖、拟情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己及周围的一切人、事、物。下面以“水果里面有果汁”课堂设计为例: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里面果汁。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知道水果里面都是有果汁的。
活动难点:用挤压的方法得到果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水果,知道它们的名称。
2.物质准备:水杯、勺子、盘子、切好的水果块。
活动过程:
1.引入:有一天,咱们小朋友在幼儿园吃的水果是柚子,有个小朋友说在吃柚子的时候,有甜甜的果汁在嘴里。今天张老师也准备了几种水果,咱们看看这些水果里有没有甜甜的果汁。
重點:知道水果的名称,愿意尝试制作。
2.动手操作:把切好的水果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用夹子自主选择一种水果放入小水杯里。
指导语:(1)用小勺子挤一挤水果块,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指导语:(2)挤出果汁的小朋友可以品尝一下,是什么味道?
重点:引导幼儿用勺子挤出果汁。
3.课堂总结与分析.主要以幼儿兴趣的产生为主题。
(三)方法符合儿童生活的逻辑,教育与儿童生活连接。
我们在设计教育时,不是让孩子进入成人的世界,而是老师进入儿童的世界,用儿童的眼光来理解艺术,培养他们无拘无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生活的体验。如组织儿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用作品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结论
总之,儿童的心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儿童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设计教育的教学,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不断探索科学的儿童创作教学的路径,以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使设计成为儿童热爱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张乃仁,王兴.谈设计教育[J].设计在线,2011(8 ).
[2][英]C·佛瑞林.英国的工业设计教育[J].设计在线,2012(2).
[3]柳贯中,陈文灿.设计教育论——99 中国工业设计教学研讨大会论文集[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 .
学前儿童一日生活 篇3
说到儿童文学作品的运用, 我们想到最多的是在幼儿园开展地比较广泛的阅读活动。这是教师专门为孩子安排, 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文学作品的活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一般我们会在教室一个相对安静、采光良好的角落, 安放幼儿的书架。把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看的书陈列在上面供幼儿取阅。在我们班, 由于幼儿对阅读很感兴趣, 阅读量也比较大, 所以我们在书架两侧各放了两个柜子, 围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在柜子上挂了自制的布艺插袋, 增加了放置图书的数量。布艺的风格使我们的图书角看起来更加亲近孩子。我们的孩子刚升入小班, 喜欢爬动, 席地而坐。为了营造轻松随意的感觉, 我们还为图书角铺上了软垫, 投放了卡通靠垫。图书角变成了孩子乐意进去的区域, 在活动中老师带头认真地阅读, 孩子们也逐渐学习了阅读的规则, 感受到了阅读文学作品乐趣。有条件的幼儿园也设有专门的阅览室进行阅读活动, 提供各个年龄段的读物供孩子自由选择。经过长期的阅读培养的孩子, 在认知、情感和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可以说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提高孩子一日活动效率, 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那么除了这些专门的阅读活动之外, 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其他的生活环节还可以直接发挥哪些作用呢?首先, 我们从一日生活的第一环节——接待幼儿入园开始。有的孩子, 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早晨入园的时候会表现地对父母特点依恋, 父母在送到幼儿园来之前往往还要对他做很多思想工作, 希望能以此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常有很多父母, 一直到教室门口还在和孩子沟通, 面对孩子的坚持显得束手无策。这时如果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 有几本亲子阅读的故事书, 有几个舒适的座位, 那问题可能就不那么复杂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下来, 讲讲小动物每天是如何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的。它们有礼貌地和父母道别, 到教室向同伴和老师问好, 和小伙伴坐在一起玩玩具。在下午爸爸妈妈下班的时候, 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迎接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还会给勇敢的好孩子一个甜甜的吻……孩子和父母的短暂相处, 满足了情感上的需要, 他们也从充满勇气的故事中, 汲取了力量。一定程度上坚定了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决心。
参加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的孩子, 由于强调轻松愉快的学习, 注重让儿童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有助于提高儿童对阅读的兴趣, 而这种阅读兴趣对儿童今后读写能力的发展和学业成绩起着关键作用。⑴可见教师对文学作品稍加利用, 可以为孩子、为家长、为教师都带来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集体教学的过程中, 文学作品的运用更是非常广泛。在运用的过程中, 不仅在语言活动中, 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也依然适用。比如在我们进行过的中班美术活动《圆圆国》中, 我们出示了圆圆的事物, 并把它们编成了圆圆国里发生的故事。生动的故事和各种有趣的活动教具, 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兴致勃勃地对圆形进行添画, 帮助“圆圆国”的国王发现更多圆形的东西。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 激发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 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活动的内容。《歌声与微笑》是大班孩子在毕业前演唱的歌曲, 也是孩子们毕业演出的节目。孩子在练习时, 演唱地比较空洞, 还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真挚感人的情感。这是因为歌词中出现的“歌声”、“微笑”都是经过词作者提炼过的意象, 对于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来说, 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我们将歌曲编成为了两个大班即将毕业的孩子之间, 依依惜别的故事。孩子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含义了, 演出自然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说, 在集体活动中, 文学作品能有效地提高孩子注意的效果, 使抽象的内容和单调的过程生动有趣, 促进想象和思维的发展。
有时在环节的转换之间会有一段时间空余, 老师们会选择一些小游戏来使幼儿有序地完成两个环节的过渡。这样的时间同样适合文学作品来发挥它的作用。不妨组织一个“故事派对”, 让孩子来讲讲他们喜欢的故事。通过听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孩子的词汇, 让胆怯的孩子也能在集体面前找回自信。
利用文学作品评价孩子的行为的机会更是无不在、无处不在。想让孩子在激烈的争辩中轻松地辨别是非对错, 我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讲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把老师的意思, 用一种更为含蓄且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传达给孩子。睿智地启发并保护他们幼小的心灵。
餐前的安静活动时间是很多老师认为非常适合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间。确实如此, 在进餐之前我们需要让身体调整到一个平和的状态, 以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这时运用文学作品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在选择故事的内容上, 倒是可以细心地选择一下, 以期收到更有效的效果。比如嘴巴上有个洞洞的小弟弟, 吃饭老是把饭粒漏到桌下, 把爱啄人的大公鸡都都招来了。不爱洗手的脏小猪, 把脏东西吃到肚子里去了, 疼地直打滚……孩子们在笑声中知道了什么是进餐的好习惯。还有促进孩子进餐胃口的故事, 小动物什么都吃过, 香蕉吃过, 苹果吃过, 妈妈的手指吃过。但是月亮, 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想尝一小口啊!⑵它看起来象薄薄脆脆的薯片, 又象香喷喷的奶酪蛋糕, 小动物一边搭天梯一边想, 想地口水都要掉下来了。我想这时, 我们仿佛也能听到孩子们咽口水的声音了吧。
古诗云: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文学作品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天。在幼儿教师淳朴亲切的工作中, 既是我们能干的好帮手, 也是孩子们亲切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谢倩、杨红玲:《国外关于亲自分享阅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 58。
学前儿童一日生活 篇4
-----------------------------------------------
合作学习的背后, 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小组成员常常仅靠分数高低予以搭配, 没有明确分工, 没有具体任务, 没有共同目标, 没有小组考核办法, 无激励措施, 学生唯讨论而讨论, 甚至有的讨论成了学生新闻故事交流会, 家常会。代表小组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学习成绩好的, 学困生成了新的看客和歧视对象。于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借助小组讨论之际便开始挑起事端, 以扰乱正常教学秩序为快。学困生在小组中遭受冷遇, 促使其坠落为“问题生”。最终课堂管理成本大增, 课堂效率大打折扣。高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教研的方向, 一堂高效的课, 学生的学习会变得很轻松, 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减轻不少。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谓有效教学, 是通过教师和有效导学资源的辅助, 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学习时间, 即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二是学习结果, 即在学习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三是学习体验, 即学生感受到一种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 教学有效性既指如何教, 同时学得如何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 也就是:提高学习效率, 获得学习结果, 强化学习体验。
一、了解学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了解学生, 就要了解学生的个性, 几乎每一个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 因此,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竞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了解学生, 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 任何新知的建构都离不开原有的认知基础, 学习新知, 就要复习旧知, 减少学生学习新知的障碍。了解学生, 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个别辅导, 既要提优, 还要补差。
二、良好的自学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创造, 掌握一大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记忆知识点更重要, 教师应该更新观念, 努力培养学生去思考、发现、应用、创造数学知识。教师要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让学生自觉学习、自觉思考, 这必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使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做到五会, 即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 抓住重点) 、会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会想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 要求学生做到肯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会说 (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 就能促进学生多想、多听、多看) 、会用 (知识的应用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 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 而且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除了要求解决问题合乎规范外, 还应做到独立、专心、按时, 并要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应用情况的习惯)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的突破口, 他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学生单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自主探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学会探究, 学会学习, 学生通过参与整个探究活动自主获得知识, 享受探究的乐趣。通过探究, 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对学生今年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主探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中, 教师只有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 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才能使课堂的效率得以提升。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课堂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检查反馈、精讲点拨等诸多环节, 最终要使高效的课堂教学与课前, 课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高效低耗的课堂与教师本人的教学水平、人文素养也不无关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应该坚持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勇于实践,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理念, 不断完善和创新, 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思考[J].江苏教育, 2011, (17) .
[2]马建荣, 黄佩成.有效教学要义探究[J].宁夏教育, 2011, (Z1) .[3]虞秀红.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课堂设计初探[J].学周刊, 2011, (28) .
顾自己。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是为了缩小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别, 使其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自立于社会, 使之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社会成员。所以, 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增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
要让智障儿童做到生活自理, 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尤其作为智障孩子的家长, 往往一心想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补偿, 很多事不舍得让孩子亲力亲为, 大事小事均为孩子包办代办, 长久下去, 自然让他们形成错误认识:只要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爸爸妈妈都会帮忙做。对于这种现象首先必须做好家长的工作, 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 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做, 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其次还必须通过不同形式, 让孩子认识到, 自己已经长大, 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从入学那一天起, 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方面, 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激发他们自我服务的愿望。老师可以在帮助他们上厕所、就餐、睡前穿脱衣时, 有意识地提醒他们自己去做, 增强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我们要给他们提供独立的机会, 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自理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
二、反复强化是提高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智障儿童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不稳定, 而且容易乏化, 因而对他们的训练要采用强化的策略。根据智障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遗忘快的特点, 我采取了生活实践活动的方法, 创造各种情景, 丰富生活内容, 不断地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 让儿童动脑、动手脚, 然后边训练边纠正错误。在情景教室中, 可提供床、被子等模具, 极力为儿童创设最真实的自我服务的空间, 开展儿童按指令穿衣服、穿袜子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儿童天天练, 并且练得次数逐渐增多。儿童只有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中, 积极地参与活动, 才能将许多的经验付诸实践, 才能有力提高自理能力。经常开展“我最棒”、“我也能做”等各种生活自理游戏、比赛活动, 进一步调动学前班儿童的积极性, 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增强其自我服务意识。除此之外, 我校还开展了相关谈话活动, 如“我学会了”、“争当好学生”等, 通过大家相互讨论等形式,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能力, 让孩子正确看待人和事, 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三、尊重儿童个体差异,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教育不能只顾着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儿童, 要了解这些智障儿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智障儿童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障碍程度使每个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个别差异。因此, 对不同层次的智障学生, 要求就要有所区别。要重视儿童的感受、需要、兴趣。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 重视个别化教育。对于各层次的儿童来说, 要求就要有所区别, 须因材施教。对于自我服务能力较强的儿童, 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儿童, 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 不可强求,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应肯定。我们可以开展“强帮弱”的活动, 如在午睡起床后, 请自理能力强的儿童来帮助能力弱的儿童穿衣服、鞋子、叠被子等。使能力强的儿童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也使能力弱的儿童在内心深处播下了要学会自我服务的意识并逐步学会掌握自理方法。
四、体验成功, 进一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智障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 即使是微弱的“一小步”, 教师也不该忽视, 应及时地给予表扬,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快。在孩子有了初步生活自理技巧之后, 还应积极鼓励他们更进一步地提高, 如他们做事情的速度及质量的提升等。对他们行为的奖励就是对他们行为的认可、鼓励, 体验成功可对智障儿童的行为起激励作用。如:儿童自己扣上扣子, 但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肯定儿童的自理意识, 表扬他:“真能干, 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 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儿童产生良好情绪, 提高自信心。但当孩子们限于自身能力而无法实现预想理想目标时, 作为老师必须辅以鼓励, 给予相应的引导, 必要时, 还可以协助他们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以免挫败其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相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他们的自理能力定会不断提高。成功的情感体验, 使儿童产生满足、安全的情感体验, 这成为激励他们自觉掌握自我服务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他们限于自身能力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时, 必须给予耐心指导, 切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
五、与家长密切联系, 提高儿童自理能力
大部分家长不懂教育训练理论、训练不专业、不系统, 不懂得与孩子积极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 平时极少与孩子交流或做游戏, 没有耐心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也从不给孩子以鼓励和肯定。结果, 孩子往往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失去许多锻炼的机会, 更不可能学会生活的自理。因此智障儿童在学校学会的良好习惯以及生活技能, 回到家中应继续练习、巩固, 家长因为“爱”就把所有工作都大包大揽, 这样的后果只会是让他们失去可以掌握的技能。因此这些孩子在学校学会的技能, 回到家中, 家长应积极配合和支持, 给予同样的鼓励, 让孩子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与家长紧密配合, 要告知家长:除了要具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外, 还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方法。首先必须结合儿童自身能力情况, 有的放矢地教育, 其次只要没有危险, 就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不强求, 但也不溺爱。另外, 家长对智障儿的教育应与学校保持统一思想, 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学校、家庭双方相互配合的基础上, 还必须坚持一贯性, 即让智障儿童长期坚持这种良好的习惯, 只有长期坚持, 才能有效提高其动手能力。目前我校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卡、与家长面谈等形式, 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同时向他们介绍科学有效的方法策略, 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更好地实现学校与家庭的相互配合、支持。
总之, 学前班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有效的, 而是一个漫长系统的过程。只要他自己能做, 自己愿意去做, 我们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 并在此基础上, 言传身教, 辅以耐心细致。只有这样, 培养儿童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作为特殊教育行业的一员, 我们应充当好智障儿童“拐杖”的角色, 让他们蹒跚的步履变得更加轻盈, 让他们的心灵开出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陈云英.智利落后心理、教育、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刘全礼, 张海丛, 郭高展, 刘丽, 姜雯.特殊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3]银春铭.弱智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