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

2024-08-07

学前儿童游戏(精选12篇)

学前儿童游戏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 学前儿童教育得到家长的深度重视, 为学前教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前儿童教育中, 首要教育则为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 语言是儿童成长的基本技能, 是儿童适应社会、适应发展的重要手段。学前是儿童口语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也是掌握语言最佳、最快的时期。因此,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对儿童成长发挥着基础作用。学前儿童各方面能力还没有成熟, 玩心较重, 要对学前儿童开展语言教育, 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才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以提高儿童的口语、认知与记忆能力, 保障儿童掌握语言技能。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意义

对学前儿童教师来说,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的意义, 对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点, 学前儿童教师进行角色扮演的示范, 通过扮演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教导。这种教学模式, 儿童的视觉与听觉感受相结合, 提高儿童的倾听能力, 加快儿童对语言的认知度。第二点, 儿童亲自参与普通的语言游戏, 游戏中通过动作或者情景表达词意, 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 熟悉的情景使儿童对言语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这种儿童亲身体验式教学, 使儿童成为教学的主体, 提高儿童对语言的兴趣, 使儿童更快掌握语言技能, 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点, 教师带领儿童开展情景模拟, 让儿童扮演课本或者动画片里面的形象, 通过动作、表情与语言的表演。儿童游戏互动间的交流合作, 表演中的情节可能会涉及人际交往、社交礼仪等, 不仅能使儿童言语能力得到提高, 还促进儿童情感、认知、思维与个性的发展。

二、优化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建议

1. 设计喜闻乐见的游戏, 激励儿童对言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导师。学前儿童年龄小, 处于贪玩游戏阶段, 游戏与语言教学结合, 使儿童获得的身心的愉悦, 也可加强儿童的语言教学。因此, 要注重游戏的愉悦性, 让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励儿童参与。游戏的设计与选择上, 可结合班级儿童的兴趣与社会的潮流。如近期流行的动画片《熊出没》, 我们可以把言语内容植入动画片的角色中, 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潜移默化中就能提高儿童对言语内容的认知与理解。在《保护大自然》的课程中, 我先给儿童播放他们最喜爱的《熊出没》, 通过熊大、熊二阻止光头强砍树的故事来教育儿童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另外再让儿童模仿动画片的情景, 加深儿童对保护大自然的理解与记忆, 也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

2. 设计贴近实际的游戏, 提高游戏教学的效果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 游戏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游戏, 不仅能使儿童快速掌握语言技巧, 也能提高儿童对语言的运用。可以设计家庭、游乐园与餐厅等场景, 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儿童在游戏中能展示自我, 使儿童懂得如何去表演, 如何去表达, 保证游戏教学的效果。教师还要根据不同阶段年龄的儿童进行游戏设计, 保证儿童所学的言语能学以致用,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的目标。如小班的儿童, 教师要注重设计日常生活习惯培养的游戏, 可以选择“早晚刷牙”、“饭前洗手”等生活场景;中班儿童, 教师要注重设计培养动手能力的游戏, 可以选择“七巧板”“灵巧的手”等游戏;大班儿童, 教师可以选择“超市购物”、“餐厅礼仪”等社会活动的言语内容。

3. 科学掌握游戏的“度”, 避免出现主客颠倒

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是把语言教学与游戏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语言教学的目标, 发挥好游戏的辅助作用, 避免出现主客颠倒。正确处理好语言教育与游戏教育的关系, 是发挥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的关键。学前儿童天真好玩, 容易沉浸于游戏中, 忽视游戏里蕴含的语言内容, 这样不利于游戏教学的发展。因此, 作为教师, 需要科学把握教学游戏中的“度”, 规范与督促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 这样才不会使游戏脱离教育。可以合理分配课堂游戏的时间, 杜绝过多课堂时间遭到浪费, 对游戏过程的环节要认真指导, 避免儿童疏忽语言内容。

4. 重视游戏课后总结, 加深游戏教学的内容

游戏的结束并不代表课程的结束, 仅是教师教学的开始。教师需要对游戏的主旨进行讲解, 使儿童对游戏中的语言内容进一步得到巩固, 也保证每一位儿童都能感受到游戏的主旨内容。此外, 教师需要对游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指导,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保证下一次的游戏教学课程质量的提高。如可以通过让儿童对课前提问进行讨论, 思考游戏中的语言内容, 回答课前提问, 教师根据儿童的思考思路与最后答案进行总结, 再次巩固课程的主旨, 帮助儿童掌握语言知识, 开拓儿童思维与思考能力, 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结束语

游戏是融合视、听、说为一体的活动, 能较强地刺激器官, 可见游戏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要发挥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的作用, 在游戏设计中, 需要遵循喜闻乐见、贴近生活、把握得当的原则, 以激发儿童对课堂的兴趣, 提高儿童对游戏教学的参与, 使儿童做到学以致用, 保证游戏教学的效果;在游戏教学中, 教师规范儿童的行为, 督促游戏环节的发展, 以循序渐进的提问为载体, 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锻炼和发展儿童的思维;在游戏教学后, 教师要善于对游戏进行总结, 再一次讲解游戏的主旨, 深化儿童对语言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为儿童的成长发展起到奠定作用。

摘要:学前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学前儿童语言形成与提高的重要阶段, 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进一步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游戏作为儿童成长期必不可少的伙伴, 把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与游戏相结合, 游戏以愉悦、视听说等形式, 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 激发儿童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加快儿童对语言的认知度, 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 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结合游戏教学前、中、后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得出完善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儿童,语言,游戏

参考文献

[1]张晓梅, 韩妍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考[J].教书育人, 2008 (6) .

[2]郭占奉.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J].发展, 2009 (9) .

学前儿童游戏 篇2

1、在活动中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2、在老师的提醒下,念完儿歌后才能跑。

3、愿意和大家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服装(球鞋、舒适便于运动的衣服)、音乐

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儿歌内容: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跑回来。

2、介绍游戏玩法老师和幼儿共同念儿歌,听到老师指定方向后再向指定方向跑或走。

提出游戏要求:

(1)听清楚教师在游戏中的指令。

(2)在奔跑的时候不要撞到同伴。

学前儿童游戏 篇3

关键词: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游戏化策略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中对于提高学前教育效果给出了基本的方向,那就是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活动,采用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形式,通过实现教育课程游戏化开展优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游戏课程教育顺应了儿童成长的规律,但是在实践中,除了要加强政策引导,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外,幼儿园也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不断总结和创新,加强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实现学前教育的游戏化发展,才能以游戏课程教学强化儿童的能力,实现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游戏组织方式存在误区

游戏课程教育并非简单地将游戏和教学内容进行杂糅,游戏具有自发性,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是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具有较强的自发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师未能正确地处理好游戏和教学的关系,尤其在游戏组织方式上存在较大的误区,尽管以教学游戏活动为外在表现形式,但是游戏的设计思路、场景的安排以及规则的设计都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未能提升儿童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游戏活动,违背了游戏的本质要求,不仅影响了儿童的游戏效果,对于教学内容也无法实现深入。另外,幼儿教师对教学游戏化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任何一种游戏对于儿童来说都是良好的学习途径,然而幼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侧重于教学内容,忽视游戏体验,也是造成儿童课程游戏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

(二)课程游戏化缺乏方向和目的

在实际的学前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尽管课程游戏化理念已经普及,但是在实践中还缺乏方向和目的,没有实现教学游戏化的全覆盖。游戏是教学的内容,游戏也作为施教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游戏课程教学的内涵和本质还不够明确,未能针对儿童的成长体验制定实际的教学内容,将游戏和教学分块进行,使游戏只作为教学后的娱乐项目,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为了片面地凸显自主性,幼师常常放任学生自由活动,使游戏失去了深层次内涵,儿童只能在游戏娱乐中自行感悟和学习,从而限制了儿童能力的提高,对于儿童潜能的发掘也受到了影响。

二、推进学前儿童教育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一)提高幼师施教水平

在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中,幼师往往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能够实现教育课程游戏化,必须要提高幼师的施教水平。首先,要明确课程游戏化的方向和目标,以儿童为本,将一些教学活动围绕儿童能力的提升展开,不得将教师的个人意志强加给儿童,同时避免个人的偏好,以专业的施教角度设计游戏课程内容和形式,指导并规范儿童的行为规范及意识养成。其次,要明确学前儿童教育课程游戏化的价值所在,要注重联系游戏和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游戏更加具有深层次意义,在保留游戏自主性的同时,也能强化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实现寓教于乐。另外,还要注重结合儿童的成长规律,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精神世界,避免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发展,立足于儿童的发展需要,使游戏课程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二)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只有加强幼儿课程体系改革,才能全面落实课程游戏化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要全面贯彻游戏娱乐、自主和自由的精神,注重形式的开放性,同时注重游戏内容的生活化,采用多样化形式,使课程游戏化更易开展。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舞蹈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音乐能力,组织儿童观看舞蹈,激起儿童的兴趣,同时引导儿童进行模仿,在舞蹈道具的制作上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采用手工课结合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实现衔接,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提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课程游戏化不仅能提高学前教育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实现教学内容范围的扩大。为了全面推进学前儿童游戏化教学,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选择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的过程,避免过于重视教育成果,使师生关系紧张,在评价内容上,也要充分结合游戏教学的目的和方向,赋予课程游戏化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激发起幼师的创造性,教师能够根据儿童实际的情况,开展特色化的教学内容,打破固定游戏课程教學的模式限制,对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教学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儿童能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在学前儿童教育游戏课程教学中存在较大的缺陷,但是通过不断提高幼师的施教水平,加强课程体制改革,同时采用科学化的评价机制,能够赋予课程游戏化更大的空间,能够立足于儿童的成长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发挥出学前教育游戏课程的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海燕.基于体验教学模式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9(11):66-70.

[2]黄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及其关键点[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6(4):45-46.

[3]邹海瑞.台湾地区幼儿园运动游戏研究的经验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9):99-103.

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研究 篇4

我国幼儿游戏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 他认为“幼儿游戏可以发展身体、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 可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张志远肯定了幼儿游戏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并对游戏技能要求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已总结出的游戏活动有:角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语言游戏等。

目前, 有关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以北京、西安、渭南等地多数幼儿园的幼儿英语学习热潮为研究背景, 通过深入调查、访谈、分析和总结, 着重研究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开展思路和实施方法, 针对幼儿教师的游戏实施过程给予科学的建议和深层的指导, 使幼儿教师通晓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意义、方式和方法, 改善幼儿游戏质量, 提高幼儿发展水平, 促进学前英汉双语游戏在幼儿园的普及和有效实施。

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研究的内容包括室内教学游戏、户外体育游戏、手指动作游戏、桌面益智游戏、建构创意游戏、音乐律动游戏、角色模拟游戏、情境表演游戏、亲子体验游戏、自主创新游戏等十类内容。

一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 是指幼儿教师在小组或集体教学活动中, 寓教学于游戏之中, 为幼儿提供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环境, 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使幼儿在富有教学意义而且教学目标明确的游戏活动中得到训练或是有所发现, 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 使幼儿获得开心快乐的知识、能力及情感体验。

二学前英汉双语户外体育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户外体育游戏, 是指幼儿在户外通过爬、走、跑、跳、投、抛、钻、跨、拍球、攀登、搬运等基本活动技能及各项体育运动形式, 使幼儿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 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群得到适当运动的游戏形式, 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也可以全面发展幼儿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 健全体魄, 对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前英汉双语手指动作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手指动作游戏, 是指幼儿利用小手来进行表现、想象、创造, 通过手部小肌肉动作和对应言语去构造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 充分调动了幼儿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形式活泼轻松, 内容生动具体, 可以边表演边吟唱, 具有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的特点, 深受幼儿的喜爱, 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 是指幼儿对教师所投放的玩具材料在桌面上进行的独立或合作观察、阅读、操作、摆弄、探究、拼插、思考、竞赛、嬉戏、娱乐等游戏形式, 以满足幼儿自我挑战、获得成功需要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独立能力、有意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规则意识和社会竞争力, 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益智意义。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充分运用手、眼、脑去感知各种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 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动手、动脑, 主动、积极地获取有益经验, 从而促进幼儿思维力、创造力和智力的发展。

五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 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投放丰富多彩的建构材料, 以供幼儿创意游戏使用。教师投放时应注意材料的数量与品种、材料的质量与安全、空间与布局、使用时间与频率、玩具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材料的玩法等。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逐步识别各种材料, 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性能。逐步教授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 如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黏合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设计构思的能力, 通过采用示范、讲解的方法, 引导幼儿由模仿练习逐步过渡到独立建造物体, 再通过观察、启发、提示以及想象的方法, 指导幼儿再现观察得到的印象、设计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六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 是指通过游戏化、节奏化、律动化、舞蹈化的方式说唱英汉双语歌曲, 配合、辅助教学, 带给幼儿一种轻松、愉悦、开心的情感体验。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有对歌游戏、赛歌游戏、歌曲接龙游戏、夺标唱歌游戏、情境表演游戏、节奏游戏、舞蹈游戏等种类。

七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 是指幼儿通过想象, 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 再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初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提升人际智能。在角色模拟游戏中, 幼儿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 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 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 为了使角色模拟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 还需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 彼此间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 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代表性动作, 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 这就需要共同合作, 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更好地进要求, 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 以符合游戏规则。

八学前英汉双语情境表演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情境表演游戏, 是指幼儿根据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 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 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而进行的游戏, 具有艺术性、结构性、规则性、游戏性和表演性等特点, 是促进幼儿语言、想象力、心理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可以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模仿作品中人们的思想、对话和动作, 养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 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游戏的生成包括幼儿自主生成的表演游戏和在教师引导下生成的表演游戏两种。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 需遵循“游戏性”先于“表演性”, 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 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游戏性”体验。教师应努力成为幼儿游戏的良好组织者和辅助者, 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 鼓励其积极探索。

九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 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自然而然的、平等的一种令人愉悦的游戏活动, 孩子在游戏中可以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家长也能够感受到亲子交流的幸福。亲子体验游戏有益于密切亲子关系, 能够启发幼儿智能的发展, 积累感觉印象, 发展认知能力, 体验交往关系, 完善个性, 发展社会性, 开发幼儿的无限潜能, 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设计原则包括适宜性原则、适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五种。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要教养融合;注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让他们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实现大脑与环境有效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 以达到“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的目的, 让环境、教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

十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 是指教师或幼儿在传统游戏玩法的基础上, 通过开动脑筋、创想思维、自主探究、小组讨论、集思广益等方式, 探索出游戏的更多全新玩法。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创编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三种。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创编的方法有变换游戏玩法、替换童谣、变换游戏场地、变更游戏规则、改变投放材料和玩具等方法。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 篇5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

一、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解读

着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说过:“游戏时人在儿童阶段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件“严肃的工作”。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得是否好,关键要看孩子是否体现了自主性,是否成为游戏的主人并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而不是看一日生活时间表上是怎样安排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儿童游戏越来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重视,纷纷开展研究,探讨游戏的有关问题。针对幼儿园游戏严重存在“导演式”(幼儿在游戏中只是被动的适应者)的教师“游戏儿童”的现象,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在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自选游戏”、“本体性游戏”、“自由游戏”、“自主性游戏”等概念,并逐步在幼教界扩大影响。

自主性游戏包括了所有的游戏,它是相对于幼儿园游戏不自主的现状提出的。曾经一度有不少幼儿园教师误认为自主性游戏,只在创造性游戏中特别是角色游戏适用,而其他游戏还是抓在教师手里。其实,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并无分类,我们不可能让他们感觉到玩角色游戏就可以随心所欲,而其他游戏则是教师教的游戏。这样势必会影响游戏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我眼中的幼儿自主性游戏

(一)自主与规则

有人以为在自主性游戏中儿童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儿童没有一点规矩,缺乏行为规范,教师面对放任自流的孩子,不知所措、困惑多多。让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自主性,并不是不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儿童就不可能学会控制自我冲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由和规则本身就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这与“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通行”是一样的道理,关键要看规则的提出是否符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如果儿童认为规则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他们会学会遵守,而如果规则的提出不被儿童所理解,那他们可能很难接受或拒决接受,自主与规则是同步的,不同年龄班“自主”与“规则”的培养重点是不同的。

(二)自主与指导

以前我总是认为:自主性游戏教师是不能指导的,当儿童有了问题教师不敢去介入,惟恐别人指责又在“导演”,无法把握教师指导的“度”,这样势必就会削减游戏的教育作用。在游戏中,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指导游戏的主人。()许多研究表明:有教师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儿童能力的发展。教师在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儿童以适当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促进游戏继续延伸下去,而且能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

(三)愉悦与教育

关于游戏价值问题,我认为游戏就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在游戏中既体验快乐,又获得发展。儿童就是在游戏成长的,游戏最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儿童通过游戏获得快乐,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也在游戏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因此,游戏的愉悦和教育的关系并不是矛盾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四)材料提供与儿童的需要满足

在自主性游戏中常常会给教师带来这样的困惑:要让儿童在游戏中能自主地选择游戏的材料,就给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让儿童随心所欲地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其结果是材料选了一大堆,儿童却表现出无所事事不能顺利地玩游戏。其实自主性游戏材料的提供并非越多越好,材料太多会使儿童兴奋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儿童更倾向于玩独自的或平行的游戏,使同伴交往的机会减少。儿童的需要是不断增长的,我们不能毫无目的地去满足儿童的所有需要,当儿童出现了寻求新材料的动机时,适时地提供材料有助于满足儿童继续游戏的愿望;当儿童有了新的游戏主题时,恰当地提供材料可以激发儿童再次游戏的愿望,参加促进游戏主题的深入;当我们希望儿童能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尝试解决纠纷时,适当减少材料,促使儿童去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社会交往的技能及控制自我冲动。因此,可以将教师的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上,让儿童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三、我的一点尝试

建构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造性,有利于幼儿积极动手动脑,是促进幼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幼儿创造潜能充分开发的有效途径与手段。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每天能实际接触和感受到的教育莫过于生活,将建构游戏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形成相应的项目主题,系统地应用于建构游戏,便于幼儿接受,能促进幼儿主动建构的行为,并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提升创造力。对于教师来说:加入生活化的主题内容,对老师是一种挑战,需要老师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预设适合大班幼儿的生活化内容,以顺应孩子的发展,以推进游戏的进程。在建构区游戏中开展生活化项目主题,对已有建构游戏进行再创造和再构建,不仅能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全方位的系统调整和接纳,在不断积累建构经验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预设和指导能力,实现双向推动。

我的一些措施

1.随兴趣点而创设

幼儿对于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游戏感兴趣,愿意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我们要追随幼儿,敏锐地觉察和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和即时需要,生成有潜在价值的建筑主题,把握教育契机。

2.随探究点而创设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在瞬息万变的活动过程中提取顺应幼儿发展需要的探究点,并创设“立体”的游戏情境。

让学前儿童学会谈话 篇6

一、感兴趣的话题

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是谈话活动非常关键的前提条件。引导者在谈话之前要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展开交谈,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使幼儿对谈话活动保持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有趣味性的话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我们可以给出以下一些非常有趣的话题,比如:假如你的太阳帽长了翅膀,你希望它飞到哪里去呢?有人送给你三个苹果,但你每只手只能拿一个,你将怎样把这三个苹果带回家?你最喜欢哪部动画片,为什么?等等。

幼儿对生活充满了好奇,生活中有许多事情、见闻都会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用以上这些开放性的话题,能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二、宽松、自由的谈话环境

有趣的话题激发起了幼儿谈话的兴趣,在接下来的谈话活动开展过程中,允许幼儿围绕话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和看法,对不是太了解的事情也可以刨根问底。如果谈话环境气氛紧张,幼儿不能完全放开,那么他们交流的愿望和热情就会受到限制,这样即使再有趣的话题,幼儿也不会想说、敢说、喜欢说。

如果说好的话题能激起幼儿的谈话兴趣,那么宽松、自由的谈话环境则是谈话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那么如何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谈话环境呢?

首先,要仔细倾听幼儿的谈话,积极肯定幼儿的表达。这样幼儿就会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从而更加积极的表达。成人要善于发现幼儿交谈过程中的闪光点,如幼儿在交谈的过程中使用的精彩的词语,要及时肯定他们,这样幼儿会越说越好,越来越自信。

其次,用目光、表情传递出赞美之情。如幼儿在交谈过程中说出一些特别有新意的想法,这时成人能表现得较为吃惊和惊喜,微笑着说,你的想法非常有意思,我还从未听到过呢!这样会使幼儿觉得自己真的很棒,从而与他人交谈分享的意愿更为强烈。

最后,要用心挖掘出幼儿想说的话。要想使幼儿变得越来越会说,说的越来越好,成人还要善于挖掘幼儿想说的话。如多问一些“为什么”、“你觉得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想的”等等,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幼儿,他们说话时语言表达不清楚,或总是习惯了用手来比划。如三岁的幼儿明明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是用手来指,家里面的人也非常懂明明的“手语”,只要看见孩子指向任何物品,相关的物品总能被家人准确无误地递到手中,长此以往孩子就更不愿意开口了。如果家长在将他想要的物品递给他之前抓住机会,进行适当的交流,有目的的引导孩子开口,让孩子思考该怎么来回答。这样做既训练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教会孩子怎么把话说明白,同时孩子也学会了在生活中怎样与人交谈。例如:

明明指着角落里的皮球。

家长:“明明,你有什么事吗?”明明答:“球”。

家长说:“如果明明说ˊ请把那个球递给我ˊ,我就听懂了。”

明明说:“请把那个球递给我。”家长说:“明明,你说得真好!明明要的是哪个球呢?什么颜色的?”

明明说:“请把那个红色的球递给我。”

家长说:“明明真棒!”

这样做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将“动手”变为“动口”。生活中经常注意挖掘幼儿想说的话,孩子就会表达的越来越完整。幼儿说话不清楚,表达不准确,都不应当指责,而应积极引导孩子把话说清楚。

三、围绕主题按顺序交谈

经过训练,孩子越来越能说了,这时我们还要考虑如何让孩子表达的有条理。可先准备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围绕话题思考自己的想法,然后说出与主题有关的话语。

在谈话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提出问题。因为在谈话的过程中,幼儿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对所谈话题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特的感受。比如,在谈话活动“我喜爱的季节”中,不同孩子对于四季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每个季节里发生的趣事留在孩子的记忆中的也各不相同,我们应鼓励幼儿大胆提问,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支持幼儿用各种方式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在生活中通过谈话活动,可以使幼儿乐意与人交谈,提高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前儿童游戏 篇7

1 贫困学前儿童游戏缺失现状

研究表明,贫困的测量常以个体收入或消费水平低于满足基本需求所必需的最低水平为基础。(1)那些父母或主要抚养者收入水平低于贫困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职业声望不高的学前儿童,往往体验着游戏活动的缺失。

贫困学前儿童的游戏缺失突出表现为游戏时间的减少以及父母的低参与度。一项针对河南某公立幼儿园与某乡镇民办幼儿园的调查表明,在贫困学前儿童集中就读的乡镇民办幼儿园中,仅小班学前儿童游戏缺失率就比城市公办幼儿园高出10个百分点。(2)另一项对贫困学前儿童的调查表明,27.1%的贫困学前儿童母亲陪孩子游戏时间不足1小时,近30%的贫困学前儿童父亲每天与学前儿童游戏时间尚未超过0.5小时。(3)

游戏还常被视为一种服务于学前儿童学习活动的辅助手段存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那些由教师预先编制好的游戏活动常作为传授知识技能的手段向学前儿童的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渗透,游戏活动的工具性、功利性增强使其逐渐丧失了本体价值。此外,贫困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越来越倾向于单独的室内活动,游戏的群体化水平也随之降低。

2 贫困学前儿童游戏缺失的影响因素

2.1 家庭层面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儿童成长的乐园和安全基地。家庭收入决定了一个家庭的物质基础,基本物质条件不达标的贫困学前儿童,其生理、心理发展均受阻。具体来说,贫困对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父母缺乏能力为子女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和社会文化资源两方面。

首先,富裕家庭的父母收入水平较高,有能力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的玩具、书籍。相比之下,贫困学前儿童父母首先要解决的却是基本生存问题,当衣食住行缺乏保障,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便不在优先考虑之列,贫困学前儿童体验着物质资源匮乏所造成的游戏活动缺失。其次,贫困学前儿童父母的社会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匮乏的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贫困学前儿童父母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导致贫困学前儿童较少参与带有群体性质的游戏活动,合作游戏的减少与独自游戏的增多致使其游戏活动出现群体性弱化现象。

此外,父母的认知误区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发展。一味追求玩具的高价格与多功能,忽略了自己本身就是儿童游戏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这使贫困学前儿童父母,更少参与到学前儿童游戏中去,造成了贫困学前儿童对游戏活动的极端被动,亲子游戏的缺失使其游戏活动进一步受限。

2.2 幼儿园层面

幼儿园是学前儿童频繁活动的场所,受经济劣势影响,贫困学前儿童入园准备水平较之一般学前儿童来说普遍偏低,在刚入园时,其各类技能与其他学前儿童相比,相距甚远。面对低入园准备的学前儿童,幼儿园只能竭尽所能地弥补其各种劣势,贫困学前儿童大量游戏时间被剥夺。

同时,游戏的娱乐功能也遭到了弱化。有学者指出,我国幼儿教育的实践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超前化、小学化、学科化的狭隘功利主义的倾向和弊端。(4)可以预见,这一弊端在贫困学前儿童身上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鉴于贫困学前儿童的低入园准备水平,幼儿园中的游戏活动已逐渐成为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组织带有教育目标的游戏活动,巩固课上所学,旨在提升学前儿童的智力水平,为升入小学打下一定的文化课基础。这一举措不但使游戏活动的功利性增强,还违背了游戏的自身价值。

2.3 社会层面

社会普遍认为“勤有功,戏无益”,“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传统观念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依旧盛行,尤其在贫困群体中,望子成龙的期盼与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根深蒂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错误认识和对儿童学习成绩的追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贫困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在生存环境方面,不同经济地位的学前儿童往往生活在不同水平的社区里,这就意味着学前儿童遭遇暴力和危险的可能性大不相同。贫困学前儿童所在社区基础设施老旧,公共户外场所欠缺,加之社区周边安全性能较低,学前儿童一旦离开父母的监管保护,游戏的安全性便难以保障。户外游戏不得不被室内活动所替代,上网、看电视成了学前儿童娱乐的主要方式,群体的合作游戏被个体的独立游戏所逐渐取代,游戏的群体性弱化。

3 贫困学前儿童游戏缺失的应对策略

由于贫困学前儿童游戏缺失成因的复杂性,且诸多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过分简单化的解决办法并不能有效缓解贫困学前儿童游戏缺失现状。比如,一味鼓励居住在贫困社区的学前儿童进行大量户外活动却不改善其生存环境,这种做法显然不够合理。因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作用,缺一不可。

家庭层面,需在纠正贫困学前儿童父母错误认知的基础上,强调亲子游戏的重要作用,鼓励贫困学前儿童父母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促进亲子游戏活动的发展。首先,作为父母需要明白,不论收入处于哪种水平,都有义务花大量时间陪伴学前儿童进行各式游戏活动,有义务充分参与,促进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发展,提升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其次,父母应意识到,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包括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对智力及学业准备水平的一味追求,不但不利于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心理造成较大压力,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因此,父母可在闲暇时间,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玩具,如布偶、球类、跳绳、积木等组织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在捉迷藏、丢手绢、下跳棋等简单的游戏活动中增强学前儿童体质,激发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促进亲子沟通与交流。

幼儿园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意识到为培养优秀的下一代,支持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求应优于提升其学习成绩的需要。这就意味着,教育工作者们应从课程安排与制度规定等方面为贫困学前儿童制造大量的游戏机会,让他们充分享受游戏和休息时间,从而使身体、认知、社会等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学前儿童从内心认可幼儿园生活,并乐在其中。具体来说,幼儿园可适度减少不必要的课程设置,增设大量团体游戏,并利用专题讲座、家长讲坛等形式,向家长讲解亲子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亲子游戏内容,分享丰富的游戏资源。此外,幼儿园还应加大运动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学前儿童提供安全便捷的游戏场所。

社会层面,一方面需从社区入手,加强资金投入,完善贫困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努力打造适合学前儿童游戏的安全社区环境。同时为贫困家庭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招募志愿者为贫困学前儿童提供相应的启蒙教育,以提升贫困学前儿童的入园准备水平,并为贫困学前儿童的父母提供接受再教育、再就业的机会等。

另一方面,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借助社会力量确保贫困学前儿童享有游戏权。具体来说,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拨款,并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向贫困学前儿童、贫困学前儿童家庭倾斜,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发动社会团体、机构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和执行政府扶贫开发项目,建立各组织与政府间有效沟通渠道,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贫困学前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使贫困学前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促进贫困学前儿童游戏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5)

总之,所有学前儿童均享有游戏权,都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塑造健康体格,发展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完善人格品质。全社会包括家庭、幼儿园、社会在内都应竭尽全力为学前儿童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游戏环境,促使学前儿童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注释

115张卫,李董平,谢志杰.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学前儿童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104-118.

22 郭静静.河南省平顶山市学前教育中游戏缺失的调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3(23):58-60.

33 孙现红.流动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研究——以山东省J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30-32.

学前儿童游戏 篇8

一、亲子关系的特点

1、亲子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

亲子关系是从人出生就确定的, 而且一旦确定了就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自己的朋友、配偶等等, 但不可以随意的选择自己的父母。儿童同样不能选择自己父母的性格、文化程度等等。亲子关系具有确定性和不可选择性, 与其他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 不管幼儿是否满意, 都必须得接受。因此,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和作用, 而且也是不可选择的。

2、亲子关系具有不平等性

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 自古以来父母就占有支配和主导地位, 孩子处于被支配和被主导的地位。亲子关系对父母的影响相对而言是比较小的, 因为父母对于这种关系的出现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对于孩子而言, 亲子关系是他们来到这个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儿童的年龄小, 判断力不强, 自我意识不明确。因此,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行为、心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亲子关系具有稳定性

亲子关系是建立在血缘伦理的基础上的, 从人一出生就存在, 几乎延续到他的一生。这种关系一旦被确立就不可能人为的终结, 只要双亲存在, 就不可回避, 它不能因时间的变化或者事情的改变而消失。因此, 亲子关系对人的影响是必然的, 也是稳定的。

4、亲子关系具有发展性

亲子关系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即亲子关系是依据孩子的年龄, 不断地发展的。婴儿期的亲子关系完全是由父母主导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对亲子关系有了一定的反应, 这种反应又反过来影响着亲子关系, 不管是哪个家长都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

二、学前儿童亲子关系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1、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

一般来说, 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 专制型

专制型的父母为儿童设置很多规矩, 高度控制孩子, 随便使用权势, 不鼓励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则有不同的表示, 但又很少对孩子说明为什么依从这些规定, 而且常用惩罚、强力的策略以迫使孩子遵守。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表现为易发脾气和不快乐, 容易被干扰, 没有目标, 容易发怒等。

(2) 威信型

威信型的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观点, 也常常要求孩子参与家庭的决策。不过, 他们期待孩子能依从他们所设定的限制, 并在需要时使用权利和说理, 以确保孩子遵从。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表现为有快乐、社会反应、自我信赖、成就导向及与成人和同伴的合作的活力。

(3) 宽容型

宽容型的父母以松散的方式教育孩子, 很少命令孩子, 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感觉和冲动, 不会严密地监督孩子地活动, 对他们的行为很少有坚定的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常常有冲动攻击性行为, 很虚伪和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控制能力差、独立性和成就也较低。

(4) 放任型

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既不关心也不提出要求。这种家长对孩子通常是拒绝的, 对孩子的需求也不能作出及时的反应, 更谈不上情感上的支持, 他们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 对孩子缺乏管教, 听之任之。在这样的环境成长的孩子身心发展最差, 认知水平较低, 行为上不懂规矩, 没有教养, 情绪不稳定, 自控能力差, 缺乏社会交往技能。

2、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

父母的文化修养主要是以其接受的学校教育水平为指标的, 它是影响幼儿学习成绩、品德面貌及抱负水平的有力因素之一。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影响, 主要还是由于文化教养层次的不同, 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不同, 如家庭文化生活、学习指导, 还有父母对教育的态度以及教养方式等。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注重家庭的民主和谐气氛, 倾向于使用赞许、表扬、温情、引导、鼓励、探索等为特点的教育方式对待子女。这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及其在同伴群体中的适当行为, 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学业的动机。

父母的职业差别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一个客观指标。不同的职业, 因其各有特点, 会带来不同的家庭环境、学习条件、学习氛围等, 所以对幼儿的行为, 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有调查发现, 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的知识分子, 主要特点是具有稳定性, 知识水平较高, 能理性对待生活, 同事关系和谐, 心境平和, 对社会规范的认识深刻, 能身正为范、与人为善, 孩子无形中受到感染, 加之有正确教育的引导, 所以问题较少。

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反之, 儿童的行为对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是否也有影响呢?

儿童的社会行为对亲子关系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儿童气质影响亲子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婴儿期、近期开始有研究者关注儿童早期、中期和青少年气的问题行为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对三岁儿童的观察研究发现, 儿童的抑制行为会影响父母对他们的反应方式, 越是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抑制行为的儿童, 父母越是倾向于对他么作出较多的反应, 而且母亲的反应比父亲更多。李萍在2010年1月第29卷第1期《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中类似的观点。但是在亲子交往中儿童行为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也是能够看到的, 一是孩子对父母过早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不想接受父母的好意, 缺乏相对安全的依恋情感, 生活环境和周围环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影响儿童身心发展, 使父母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接触, 而是与孩子进行各种不能相互融洽的沟通, 不利于父母养成良好的教养方式, 更容易导致孩子性格的孤僻、冷漠, 产生攻击性和行为失控, 从而导致一系列亲子交往沟通问题。二是一些儿童性格内向, 可通过调查大部分儿童都希望被关注, 那么内向的儿童会越来越内向, 甚至产生自闭, 会产生回避性依恋愿意敞开自己的心门, 父母会逐渐失去改变孩子性格的信心, 也许会把教养方式逐步转变为放任型, 任由孩子自己发展。与之相反, 一些家长甚至会将教养方式转变为专制型, 必须要求孩子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甚至压迫孩子自己并不想做的事, 这样下去会让儿童产生一种畸形的心理, 无法正确对待外界事物。

三、亲子关系的调适、方法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1) 家长的榜样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决定孩子今后发展方向的关键。对于孩子来说, 父母的形象犹如一面镜子, 时刻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孩子。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 是孩子们效仿的榜样, 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所以说, 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2) 家长要有目的的进行教育

孩子基本本质的形成和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处于学前教育期的孩子, 由于他们的注意力还不够, 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所以在把孩子带到大自然的怀抱里进行各种活动时, 尤其是进行各种教育活动时要具有目的性, 要注意把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之中。例如带孩子到动物园游览, 如果无目的的, 走马观花的看, 孩子大人花一整天的时间, 但却没有什么收获。到了家里, 孩子看了很多, 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如果是有目的的看, 效果就不同了。如果是带孩子去看猴子, 那么首先就可以先了解下猴子的有关知识, 到了动物园就可以带孩子有目的的观看, 猴子的外貌特征、猴子的叫声、猴子的生活习性、猴子喜欢吃什么等等。

(3)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知识学习的环境

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能满足孩子的学习、生活的必要的物质和必要的场所, 可以说是良好的物质环境。家长具有的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营造的家庭氛围可以说是良好的精神环境。相比较而言, 我认为应该更多的注重精神环境的创设。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 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有自己所喜欢的。但也不能一味的放纵。所以拉在父母手中的这根弹簧要松紧有度。

(4)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品质及心理的影响的重要作用

在性格形成中, 家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甚至被称为“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无论父母采取什么类型的教养方式, 只要能体现情感温暖理解的方式, 那么子女产生焦虑、抑郁的情况就很少出现。父母的这种温暖理解的方式, 会带给子女更多的亲情体验, 有利于儿童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 能够更快的和和社会相融合, 而且能够很好的促进儿童的适应行为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作为父母应该子女创造一个相对宽松民主又体现一定权威的教养氛围, 并且父母在对子女教养方式上应该取得一致, 使儿童充分体验到家长对自己既不放纵又不过分要求。父母采取正确的、科学的教养方式, 用理性的态度和子女交流, 才可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了解孩子, 学会与孩子沟通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教育孩子、调适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而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相互了解, 相互理解, 相互信任, 相互尊重是协调亲子关系的基础。3当然也要让孩子了解父母, 了解成人。了解孩子, 这就需要父母设身处地用孩子的眼光、思考问题, 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从而有效地和孩子进行沟通。

(1) 与孩子坦诚交心

了解孩子的心境, 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 从而对症下药, 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多以体贴、谅解的语气鼓励孩子说出原因或心中感受, 巧妙地使用沉默与倾听, 领略孩子谈话的要点或弦外之音。如果父母的态度诚恳及友善, 孩子会毫无保留地倾述内心的情感, 通过聆听、对话的方式, 父母逐渐引导孩子重新思考问题的关键点, 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知道父母尊重他, 愿意接受、了解和帮助他, 就会听父母的话, 改正错误。

(2) 制造亲子谈话的花园

如果父母把和孩子的谈话的时间放在晚饭桌上的话, 对于敏感性的孩子也许就会选择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 比如某个公园, 小区的秋千上。然而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 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 父母不仅要保密, 而且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 从而让孩子放松, 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有你想象中那么严重”……

(3) 父母的态度要温和

如果想要达到一个良好的沟通, 父母就应该有一个温和的态度。孩子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朋友, 才会选择和父母进行沟通。所以父母也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 双方可以尝试换位思考, 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都会把家庭当作一个避风的港湾, 和谐的家庭氛围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 更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父母分享。

3、要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

孩子都不喜欢父母完全控制他们的生活, 只希望父母充当顾问或者支持者的角色, 让他们能够在迷糊、不知所措的时候, 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过多的干涉会让他们有一种被监督的感觉, 认为失去了自由, 没有了自己的空间, 由此产生一种不满情绪, 久而久之就会躲避家长, 并产生隔阂。所以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 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 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去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李萍:《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10年1月第29卷 (第1期) 。

[2]周萍:《论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和调适》,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3月第22卷 (1期) 。

[3]汪淼:《亲子关系的特点及其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年1月

[4]袁晓松:《论亲子交往与交往中的文人关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年8月第31卷 (4期)

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培养 篇9

一采用多种手段, 培养幼儿良好愉快的情绪

1. 以情育情, 激发幼儿良好愉快的情绪

孩子年龄小, 他们的情绪具有极易受感染的特点, 所以教师要以自身积极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幼儿。在活动中我发现, 如果教师的精神状态不佳, 没有积极愉快的情绪, 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幼儿也会提不起精神, 注意力容易分散, 活动的效果也不会理想。反之, 教师的精神饱满, 情绪积极向上, 幼儿也会随之表现出积极愉快的情绪, 主动投入到活动中, 使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作为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排除各方面因素的干扰, 始终以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和幼儿一起游戏、活动, 注重用自己的微笑、热情影响感染幼儿, 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

2. 以行育情, 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

人的情绪总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孩子积极情绪的激发更是如此。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 让孩子在游戏中、在各项活动中促进良好情绪的发展。

第一, 允许鼓励幼儿在玩中学习, 体验“玩”的快乐情绪。玩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幼儿特别喜爱游戏, 玩起来甚至可以废寝忘食。游戏是一种自由轻松, 充满乐趣的活动。在游戏中, 孩子们能最大程度地体会到快乐。同时, 游戏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它对幼儿的整个身心发展都能起促进作用。让幼儿在玩中发展, 体验玩的快乐。如在玩有趣的沙、泥时, 孩子能体验沙、泥的物理特性;玩拉勾游戏时, 孩子能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在玩七巧板游戏时, 可以培养创造力;玩配对卡时, 可以提高其数字理解能力。

第二,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情绪。年龄越小的幼儿, 他们往往只满足于吃、穿方面的需要。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 不仅仅只满足于吃、穿方面, 应同时让幼儿在完成学习、劳动任务中,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孩子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如到小饲养角给动物喂食、打扫卫生等, 给花草浇水、施肥、松土, 参与布置幼儿园室内外环境, 包括收拾玩具、用具、布置主题墙等。让孩子在环境的创设和管理中, 生活得到充实, 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愉快。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我们也应允许孩子犯错误。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 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

第三,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主题教学活动, 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快乐的情绪。如今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 大部分缺少与他人分享快乐的体验、比较任性、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和独立性, 在交往和学习中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针对班内幼儿的情况, 我开展了“我们都是好朋友”“我能行”“会变的情绪”“赶走小烦恼”等主题活动。在活动中, 通过看一看、学一学、动一动、想一想, 学会了与同伴友好交往, 掌握了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 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通过在相关的情境中体验, 幼儿获得了排除烦恼, 保持愉快情绪的经验。活动中, 幼儿的情绪愉快, 积极投入, 身心也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3. 以境育情, 培养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

情绪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 创设宽松、平等、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氛围及良好的生活环境, 可以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夸美纽斯曾说:“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 没有暴力, 没有厌恶的气氛中, 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这不正说明了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吗?为此, 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 使幼儿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轻松和愉快。例如, 经常与幼儿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吃饭、睡觉前让幼儿听一听优美的音乐, 说一说笑话等。

二采用多种方式, 指导孩子把握好自己情绪的航向

对于孩子来说, 也会出现许多困惑和烦恼:常常因为小事而互不相让, 甚至大打出手, 事情过了却又后悔不已;获得成功时得意忘形, 唯我独尊;失败了一蹶不振, 陷入了悲观的深渊……在幼儿园的生活中, 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 作为教师要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他们。

1. 宣泄调节法

因幼儿情绪很不稳定, 有时可能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比如有时因家长没给他们所喜欢的玩具而大哭大闹, 甚至不愿上幼儿园;有时为老师给的一朵小红花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当幼儿情绪不佳而哭闹时, 应当让幼儿尽情地哭叫。哭叫是解除烦恼和痛苦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是缓解痛苦和烦恼的一剂“良药”, 它能宣泄悲痛、释放不良情绪, 排除体内毒素。因此, 当幼儿烦躁不安想哭叫时, 应让他哭得淋漓尽致, 决不可强迫、压制幼儿哭叫。但哭闹时间不宜过长, 可用适当的方法转移情绪, 让其破涕为笑。

2. 逗乐调节法

当遇到幼儿情绪不佳时, 教师要想方设法转化其情绪, 将其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尽量逗幼儿发笑。逗笑是转化幼儿情绪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逗笑的方法很多, 例如讲笑话, 做鬼脸, 模仿幼儿熟悉的滑稽人物动作、语言。若幼儿哭叫, 教师还可模仿其哭声、表情, 只要夸张地模仿上三、五声, 一般幼儿都会破涕为笑, 实践证明, 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逗乐幼儿的方法。但在转移幼儿情绪、逗幼儿发笑时, 切忌为了让幼儿高兴一时而空许诺, 这对幼儿心理健康极为不利。若诺言不能兑现, 幼儿就对教师、家长产生不信任感;即使诺言兑现, 幼儿也会形成“只要我耍脾气、哭闹, 大人就会满足我的要求”的不良心理。

3. 运动调节法

在幼儿情绪低落时, 往往不爱活动、不爱说话、不爱跟小朋友玩。越不活动、不说话, 情绪越低落。老师要尽量想办法带幼儿做一些他们喜欢的运动, 如滑滑梯、玩游戏、与小宠物玩耍、做小动物模仿操等。运动可以把幼儿体内聚积的能量释放出来, 使幼儿的怒气和不愉快的情绪得到发泄, 从而改善幼儿的心情;运动可以转移幼儿情绪, 使幼儿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由悲伤转为喜悦, 由低沉转为亢奋。因此, 做运动是调节幼儿情绪的一种好方法。

4. 转移注意调节法

当幼儿情绪不好甚至有抵触时, 不要对幼儿下强制性的命令, 更不能惩罚幼儿。强迫、压制或惩罚性的管教, 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会增强幼儿的逆反心理, 不但对教育幼儿不利, 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当使用强制方法管教幼儿时, 他们当时也许不敢哭、不敢闹了, 但那只是口服心不服。所以, 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比如给幼儿讲故事、念儿歌、画画给他们看。通过这些幼儿喜爱的活动, 改变幼儿的注意焦点, 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成积极情绪, 冲淡以至忘却烦恼, 使情绪逐步好起来。

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篇10

一、从幼儿的点点滴滴抓起

幼儿年龄较小, 对良好习惯的形成并没有多少认识。然而, 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儿歌等, 因此, 我们可以在平时各类活动中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 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在日常生活中, 良好的习惯会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平时每到吃饭的时候, 总会有孩子扔菜, 通过对幼儿进行教育, 产生较好的效果, 进餐习惯较好, 桌面、地面较干净生活活动中, 通过图片、事例的讲解, 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 否则, 细菌沾在食物上, 小朋友吃了就可能得病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或手臂遮挡, 不然易散播细菌等。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外套折叠整齐, 并按一定的摆放方法放在箱子里, 这样既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又能在摆放的过程中考虑到他人, 使箱子放下更多他人的衣服。午睡起床, 引导幼儿折叠自己的小被子, 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等。通过对一系列身边发生的事例及时分析、引导和教育幼儿, 使幼儿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他们在平时自觉地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通过重复训练对幼儿强化教育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 它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 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 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 逐步强化, 特别是对记忆能力、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 重复训练尤其重要。如幼儿在运动活动中容易出汗, 教师就必须做个有心人, 及时向幼儿进行卫生宣传, 同时反复提醒幼儿用干毛巾擦汗等, 使幼儿有良好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又如幼儿在玩玩具后, 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的习惯, 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多次练习, 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 玩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习惯。平时, 教师还要营造温馨、舒适、安全、优美的活动空间, 设置有利于幼儿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的区域, 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和玩具, 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不断地尝试、重复着他们的游戏活动。这样利于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使幼儿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爱幼儿, 营造宽松的环境, 奠定良好的品德意识

教师对幼儿的爱, 会使他们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和心理体验, 促使幼儿更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 产生良好的行为动机, 促使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我们班里有个孩子, 对什么都“无动于衷”。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他智力没有问题, 只是心理封闭、不合群, 而且他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于是, 我首先发挥取长补短的教育策略, 以他的语言智力为突破口, 把语言智力运用到交往智力的领域中。在组织幼儿表演故事时, 根据故事的角色游戏, 我让他来扮演他喜欢的角色, 并对他的表演给予肯定评价, 以此让他感受到集体的乐趣。然后, 我提供机会, 激发愿望, 多为他提供与其他幼儿合作的机会。我还针对具体情况, 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在手工活动中, 我发现他的剪纸能力特别强, 就及时鼓励他、表扬他。渐渐地他活泼起来了, 增强了自信心, 能够和同伴友好相处了, 并能大胆地参加各种活动。

四、教师要正确引导, 为幼儿树立榜样

在幼儿活动中, 幼儿的模仿性非常强, 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幼儿产生巨大的影响, 幼儿在校期间, 会不由自主地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 因此, 教师要注意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 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为幼儿做表率, 正确引导幼儿的思想观念。

要求幼儿掌握正确的是非观, 是需要长时间和反复的训练的。首先让幼儿明确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并让其养成习惯。比如, 为了让幼儿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我们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常生活中, 要求幼儿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鞋袜, 并叠好放在指定的地方, 自己玩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 午睡和离园前摆好自己的小椅子。这些事情要求他们立刻做好是件不容易的事, 而是通过我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示范, 耐心诱导、督促、鼓励幼儿反复练习巩固。经过不断的日积月累和强化提醒, 幼儿良好的行为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良好的行为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 如心中有他人, 会宽容他人, 意志品质坚强, 做事认真, 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礼貌地倾听他人的讲话, 不随便打断他人的话语, 日常生活和外出活动中, 能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遇到困难, 想办法解决, 同伴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 要学会谦让, 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等,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必要对幼儿加强诸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五、良好的习惯要持之以恒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是一个故事或一项活动就能完成的, 要细水长流, 持之以恒, 反复练习不断强化, 切忌“三天打渔, 两天晒网”。

首先, 观点要明确, 态度要坚决。为使他们自觉遵守要求, 首先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应该怎样做,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例如小班幼儿在学习正确穿鞋的时候, 通常比较困难, 这时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两只鞋应该怎样放才是正确的。并告诉幼儿只有这样穿, 脚才会舒服。同时在户外活动时, 带领幼儿玩印脚印的游戏, 巩固对左右脚的认识, 这样一段时间以后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 要“一致”和“一贯”。“一致”:幼儿习惯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有赖于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幼儿园做好宣传工作, 让家长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家园双方要形成共识,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一贯”要求和规则一经提出就必须天天坚持, 不要让幼儿存有侥幸心理, 这次我没做也许教师没看见。所以要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中途不要停。

学前儿童日常保健要谈 篇11

【关键词】卫生保健;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保健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规律、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学前儿童的免疫力,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使儿童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一、学前儿童期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期是指从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这一时期小儿行走及语言能力增强,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多,自主性及独立性有所发展,但免疫力仍然低下,对危险物的识别能力差。其保健要点为:

(1)保证充足的营养。这一时期由于饮食逐渐由乳类转变为普通食物,故需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各种营养素的搭配。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睡眠习惯等。

(3)防止意外。防止车祸、烫伤、触电、中毒及摔伤、跌落、异物吸入等。

(4)早期教育。加强语言能力的训练,如背儿歌、讲故事、唱歌、做游戏等。同时还要进行认知能力及道德品质的培养。

(5)预防接种,加强免疫。根据各种疫苗初种后的免疫持久性,按期加强免疫接种。

(6)生长发育监测。定期做健康检查及体格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二、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一)日常护理

1.居室

小儿的居室条件首先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清洁舒适。冬季学前儿童的住房不能过冷,一般室温在18~22℃为宜。夏季屋内要凉爽通风,但要避免吹过堂风,还要注意防止中暑。室内设置和物品应注意安全防护,床垫软硬适宜。

2.衣着

(1)衣着面料。学前儿童皮肤娇嫩,排汗量多,因而学前儿童的贴身内衣应选用纯棉的面料。

(2)衣着款式。学前儿童衣着款式的选择应该简洁、方便、安全,大小宽松适度,色彩明亮、欢快和醒目,充满童趣。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睡眠习惯。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应培养学前儿童独自睡小床的习惯,并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安静、光线暗淡,睡前不拍、不抱、不吮手指,使小儿自然入睡。

(2)卫生习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保持被褥清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睡前洗脸、洗脚、洗臀部等习惯。

(3)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保持一个好的饮食习惯,如进食时心情愉快;注意饮食卫生;进餐环境应安静舒适。

(二)营养

(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保证机体生长和组织修复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能提供能量。小儿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蛋白质量比成人多,母乳喂養的学前儿童,每日需蛋白质2g/kg,牛乳喂养者每日约需3.5g/kg。

(2)脂肪。脂肪的功能是供给能量,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脏器及保暖,同时还是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学前儿童每天应摄入脂肪10-15g/kg。

(3)糖类。糖类是机体能量最主要的来源。婴儿每日需糖类12g/kg。婴儿饮食中糖类不宜过多。同时注意,也不宜供给过少。

(4)维生素。维生素虽然不能供给能量,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功能是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维持正常的生理发育。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5)矿物质。矿物质不能供给能量,但是构成人体的成分,并为调节生理功能所需要。根据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6)食物纤维。食物纤维可刺激肠蠕动,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泄。但是学前儿童期要注意不要给学前儿童吃很粗的纤维,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7)水。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机体新陈代谢及体温的调节都需要水的参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水的需求量相对较多。婴儿每日需水150ml/kg,以后每增长3岁每日减少25ml/kg。

(三)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最好措施,同时也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体格锻炼有两种方式: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自然因素,进行空气浴、日光浴、水浴的三浴锻炼;另一方面是体育运动,如主、被动操,体操,田径,球类等运动。

(四)传染病防控

由于小儿抵抗能力差,对各种传染病有较强的易感性,所以加强传染病的管理和预防工作是保证儿童健康发育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有效防治传染病,应从传染源、传染途径和被传染者三个方面都做好防控工作。

(五)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要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我国卫生部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5种疫苗的接种。

参考文献:

[1] 梅国建.儿童护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43

[2] 向海英.学前儿童抚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7-118

学前聋童游戏活动的开展 篇12

一、游戏在促进学前聋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各学派对游戏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但基本上大家都承认:游戏是儿童追求快乐的一种活动, 它不需要承担社会义务。游戏的这种特点适合儿童 (其中当然包括聋童) 的身心发展特点。游戏可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学前聋

1. 促进学前聋童运动能力的发展。

幼儿参与游戏必然要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身体运动, 通过游戏学前聋童的运动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如折纸、搭积木、拼图等游戏可以促进学前聋童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跳绳、攀爬、球类等游戏可以增强学前聋童的运动能力。游戏本身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能够让学前聋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所以他们在进行游戏时往往表现出良好的坚持性, 从而有效地达到预期的锻炼目的。

2. 促进学前聋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学前聋童的认知能力处于从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的阶段。这时期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思维过程明显需要依靠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同时, 针对聋人思维特点进行的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听觉障碍的影响, 聋人的思维活动带有明显的形象性。而在做游戏时, 学前聋童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活动与外界发生联系, 在做中了解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丰富和发展已有的图式, 在将形象内化的同时逐渐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例如, 在进行折纸游戏初期, 幼儿需要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在折过一定数量的作品后, 幼儿会逐渐熟悉折纸的基本折法, 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有一些思维能力发展较好的学前聋童就可以对照用彩色照片显示折纸过程的折纸书, 自己进行简单的折纸活动, 不久他们还会对照更为抽象的绘图折纸书折出简单的作品。从模仿教师的动作到模仿实物照片再到模仿抽象的绘图, 这个过程体现了学前聋童将形象逐渐内化, 并对表象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可见, 游戏是促进学前聋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3. 促进学前聋童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发展。

交往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而学前聋童本身固有的听力障碍及由此导致的语言发展滞后阻碍了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另外, 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大多数听觉障碍儿童在入学之前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 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 这些因素致使学前聋童的交往能力远远落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当学前聋童有机会参与集体生活时, 他们之间常会发生矛盾, 由于缺少表达自己情绪的有效途径, 其中的一些聋儿在发生冲突时往往对伙伴进行身体攻击, 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行为;另一些则很少参与其他幼儿的活动, 在集体中处于旁观者的地位, 表现出退缩行为。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学前聋童的交往能力, 改进幼儿的行为方式。因为游戏具有一定的游戏规则, 只有每个参与者遵循游戏规则时, 整个活动才能进行下去。这要求学前聋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必要的情况下向他人妥协, 以便与其他小朋友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合作性游戏中, 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并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学前聋童必须学会分配角色、遵循规则, 并能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作出判断。通过此类游戏, 学前聋童会逐渐形成克制自己、与他人协作的意识, 并在最初的摩擦和冲突之后学会与他人协商的技巧, 从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二、如何指导学前聋童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要有效开展游戏活动, 根据学前聋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做合理的安排。

1. 适当指导。

因为缺少与同龄小伙伴的交往经验, 大多数学前聋童所进行的游戏种类相当有限, 所以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指导。根据学前聋童主要通过视觉途径获得信息且不熟悉手语的实际情况, 教师在指导游戏时需要伴以大量的示范动作, 通过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使学前聋童了解游戏规则。教师的指导为学前聋童更新游戏奠定了基础, 同时创造了宽松平等的环境,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从游戏中获益。不过教师对游戏的指导要适当, 即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 要根据学前聋童自身的特点,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前聋童掌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后, 教师要缩小指导的范围和减少指导的次数, 逐渐由学前聋童自己选择、组织游戏活动, 给他们充足自由发挥的空间, 使他们在游戏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时候教师的作用是维持必要的秩序, 同时对学前聋童的游戏过程进行仔细观察, 并适时适度地提出建议, 促使游戏的生成和更新。而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却往往忘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 对儿童的游戏活动干预过多, 从游戏的具体内容、游戏的方式到游戏的顺序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安排。这种做法抑制了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游戏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2. 根据学前聋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安排游戏活动。

游戏的生成和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幼儿的自身体验, 所以教师在安排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前聋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事实上, 学前聋童与同龄的普通儿童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使某些游戏特别是语言类游戏在学前聋童中推广和开展时需要经过精心改编。如果教师在安排游戏时忽视了学前聋童的特点, 就会产生问题。例如, 普通儿童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 为了避免自己被捉到, 都尽量灵活地躲闪着那位捉人的儿童。当这个游戏运用到学前聋童身上时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每一个人都围在“捉人者”的身边, 争着让捉人的儿童捉到自己, 以便在下一轮游戏时做“捉人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普通的幼儿在眼睛被蒙住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听觉来寻找其他儿童, 所以被追捕的儿童为了防止自己被捉住会尽量屏住呼吸, 这样一来在游戏中每个儿童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所有的人都参与到游戏之中。而对于学前聋童来说, 因为听力损伤严重, 他们在眼睛被蒙住的情况下很难完成捉人的任务, 其他的游戏参与者没有被捉到的“危险”, 变得无所事事, 体会不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所以每一个学前聋童都争当“捉人者”。因此, 教师在安排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前聋童的自身特点, 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游戏或根据聋童的情况对游戏规则做一定的修改。

3. 重视开展集体性的游戏活动。

聋童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前聋童的集体生活能力, 为他们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集体游戏要求参与者必须遵循或简或繁的游戏规则。这有利于培养儿童自控、与他人合作等多种能力, 是培养学前聋童集体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集体游戏种类繁多, 教师要根据学前聋童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年纪较小或刚参加集体生活的学前聋童要安排规则简单、等待时间短的游戏, 如跳绳、拍球等以个人为单位的竞赛活动。这时候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简单的合作性游戏, 如“老鹰捉小鸡”。在学前聋童自控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后, 教师要鼓励学前聋童进行规则较复杂、合作性更强的规则游戏, 如“掷沙包”游戏。

4. 注意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学前聋童的各种感官。

人类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聋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听觉系统受到了损害, 但其他感觉器官是完好的。对聋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可以提高健全器官的敏感度, 并形成充分利用健全感觉器官来感知外部世界的习惯, 增加学前聋童接受的信息量, 从而达到缺陷补偿的效用。游戏是训练学前聋童感觉器官的有效途径, 在安排游戏活动时, 教师要注意调动学前聋童的各种感觉器官, 使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下, 提高综合利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如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让学前聋童通过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认识水果。

在学前聋童中开展游戏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对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2]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4]杨丽珠等.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3.

[5]黄人颂等.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上一篇:发现线索下一篇:数字电视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