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前教育

2024-07-26

儿童学前教育(精选12篇)

儿童学前教育 篇1

一、幸福是美好童年不可缺少的

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追求, 人类的一切奋斗都指向最终的幸福。人类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 是同人生内在的生命力量联系在一起的。一切与人类身心健康成长相关的积极感受都是幸福。因此, 幸福不是一种外在的恩赐, 幸福也不等同于物欲享受。儿童的幸福是与其精神世界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的。一切有利于儿童精神世界成长的活动, 一切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一致的活动都有可能给儿童带来幸福。一切违抗儿童成长内在力量的、外在强加的活动对儿童来说均无幸福可言, 甚至是不幸的。必须指出的是, 幸福是一种真正的愉快, 它可能外露, 也可能内藏。所谓真正的愉快是指这种感受是发自儿童内心的, 是与其成长的方向一致的。愉快不一定都是幸福, 不当的物欲、无理的要求等均与幸福无关。

二、现实生活是否让儿童感受到了幸福

这个问题涉及到影响儿童生活的所有方面, 下面就只从幸福为何远离儿童, 至少是部分儿童的成因方面作一些粗略的讨论。首先, 要认定的一点是, 许多儿童感受到了幸福, 他们生活在幸福中, 并为了幸福而生活着。同时, 还有许多儿童并没有真正地体验到幸福, 或者没有充分地体验到幸福。儿童有没有体验到幸福, 不是凭成人去问儿童幸福不幸福就可以断定的。这需要了解儿童的现实生活, 了解儿童的真实感受, 要从儿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成长的历程中辨析儿童是否真正感受到了幸福。为什么会在我们的儿童教育领域中出现“愉快教育”的术语?这是因为,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甚至某些教育理论中, 儿童没有主体性体现, 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确认, 儿童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到真正的愉快。进而可以推断, 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并没有与儿童本身发展的生命力取得一致。所以, 不是所有的儿童都真正感受到了幸福。家长及教师应该为儿童真正的幸福而思考, 这也是一切真正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

1.幸福观的偏差

教师尤其是家长, 经常把幸福等同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裕, 等同于成人为儿童创设的各种成人认为十分优越的条件。

不可否认, 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的确是影响人生幸福的一个方面, 但这仅是外在的方面, 物质富有者不能感受到真正幸福的大有人在。在儿童的生活中物质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物质条件越丰富, 就越幸福。对有些儿童来说, 多读书会使其内心愉快, 使他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但也有些儿童在众多的图书面前无所适从, 茫然失措, 图书并没有给他带来积极的感受。同样, 有些儿童在钢琴面前积极而兴奋, 乐此不疲;但也有些儿童见了钢琴就烦躁不安。成人经常为儿童在不断丰富了的生活中没有出现成人期待的结果而苦恼, 这是一种偏差了的幸福观导致的苦恼。这种苦恼的背后, 是儿童由于被迫顺从而带来的痛苦。因此, 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幸福感受的必要条件。只有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个体所从事的活动、获得的体验与其生命成长, 尤其是内在精神成长取得一致, 内在的生命潜能得以不断激发时, 个体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感受。

所以, 对于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成人来说, 了解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了解儿童精神世界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就是“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经常能听到家长们廉价的许诺;经常能看到教师以本应属于儿童自身权利之一的游戏作为儿童学习的奖赏, 也经常听到教师在要求儿童“高兴”地说和“高兴”地唱。其实, 在儿童脸上挤出来的“笑容”是转眼即逝的。那并不代表着发自内心或是真正的高兴和愉快, 并不是建立在儿童对学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 儿童的内在需要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2.个体需要在认识上有所偏差

个体能否真正感受到幸福, 关键在于当前的活动是否与个体的需要或兴趣协调一致。在现实生活中, 成人经常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强加给儿童。有些成人以为, 自己需要的, 儿童也一定需要。其实, 儿童与成人处于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 他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需要。卢梭在其经典名著《爱弥儿》中有一段十分明了的表述:一个成年人确实必须知道许多对儿童似乎无用的东西。但是, 成人所必须知道的一切, 儿童就应该都去学吗?儿童不是成人, 他们的生活应该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要解放儿童。要知道, 儿童自有其特殊需要, 无视这些需要, 就是无视儿童的幸福。

3.对儿童学习认识的偏差

儿童是怎么学习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儿童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生的学习。儿童的学习是同儿童的一日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日生活是儿童学习的内容, 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因此, 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 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 如饮食、劳动、游戏、卫生等都是儿童的学习活动, 也都是儿童的学习内容。儿童学习这些内容的主要方式不是坐而静听, 而是在特定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如果缺少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学习, 这是现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所明示的。而现实是, 儿童经常地被安置在一个需要端正静坐的环境里。对儿童而言, 动作就是思维, 儿童在动作中学习。但儿童动作被控制了, 难道不影响儿童动脑吗?儿童需要活动。如果我们给他活动场地, 我们将会看到, 这些从来不能满足的使人苦恼的小孩现在转变成为愉快的工作者。出名的破坏者变成他周围器物的最热心的保护者。一个行动和活动杂乱无章的吵闹喧嚷的孩子, 转变成为一个精神宁静、非常有秩序的人了。不难看出, 活动对于儿童是多么的重要。是儿童的生命潜能作用影响着活动的时长及活动的性质和质量, 并使儿童在重复有变化的活动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三、幸福是儿童教育的应有之意

儿童的幸福与成人的作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 是成人的干预使儿童没有充分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同时, 我们也可以认定, 成人的努力朝着儿童生命潜能成长的方向的努力能使儿童更好地拥有幸福。我认为, 幸福是科学的儿童教育的应有之意。因为一方面,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文明事业, 是人类幸福的有机构成部分, 即“幸福需要教育”。因此, 教育是人类包括儿童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教育是在人类幸福的光辉映照下的伟大工程, 而儿童教育是这一工程的核心和起始, 儿童正是由于接受了教育, 才促进了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使他能更好地感受并创造幸福。另一方面, 教育应包容幸福, 是确实有助于儿童生命潜能发展的教育, 即科学的教育。科学的儿童教育, 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的幸福;科学的儿童教育, 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儿童的幸福感受, 让儿童感到满足和兴奋。

摘要:儿童教育应该教授儿童知识, 应该发展儿童的能力, 应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感, 还应让儿童感受到幸福。儿童有没有获得幸福, 是衡量儿童教育成效的最根本的标准之一。

关键词:儿童教育,教育成效,标准

儿童学前教育 篇2

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操作活动,儿童掌握计数活动的过程是掌握最初数概念的过程。儿童学习计数一般经过以下过程:

1)计数内容方面

口头数数一按物点数一说出总数

儿童计数活动的发展经历一个口头数数一按物点数一说出总数的过程。

2)计数动作方面

计数活动的动作主要有手的动作和语言的动作。计数活动中的这两部分动作的发展过程如下:动作水平上的点数一视觉的或听觉的点数;有声的语言动作一无声的默数

2.讲解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3.数的守恒:

1)通过操作活动,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数数,能够不受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的 数。

3、)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分类:

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把无规律的事物分为有规律的.按照不同的特点分类事物,使事物更有规律!

5.感知集合教育

是在不教给幼儿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其元素,使幼儿对什么是集合和元素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学会用对应的办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多少,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内容与方法中渗透集合、子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集合思想。

二、简答题

1.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要求: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2)遵从小组内共同的目标与约定,提供充裕的小组交流的时空

3)直言无忌与从善如流,组内交流,组际竞争

4)角色的轮换,维护小组平等机制

5)小组评价,增强小组归属感

6)教师平等参与成为组内一员

2.幼儿教学教育总目标: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教育活动,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适应改革的需要,克服困难,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家长、为社区服务。

工作目标

1)抓队伍建设,促综合素质提高

2)抓特色研究,促办园声誉提高

3)抓班级管理,促保教质量提高

3.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对话:

拿1+1=2例子来说:

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数学,今天老师带了两个苹果,现在被老师吃掉一个了,还剩几个啊?

幼儿:一个。

老师:那如果老师再拿一个苹果出来,那还剩几个啊、?

幼儿:两个。

老师:那么现在老师问你们,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那么一加一等于多少啊? 幼儿:二!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

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慢慢的去引导幼儿对事物的认真,从而引导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4.幼儿教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1)别再忽视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数学是脑力激荡、智能提升课程!数学好-其他学科自然好!当幼童的数学程度表现优越时,也表示幼童之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理解力、分析能力、变通力、反应力、思考能力、逻辑推理等智能发展也在提升。

2)突破传统与现状

长久以来,错误的认知观念,低估幼童的数学认知能力,框限了幼童的数学认知发展;还有错误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学习路途多走了许多冤枉路,白白浪费时光与金钱!现在我们必须终止错误的认知观念与错误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的数学潜能可以得到激发与良好发展!

3)摒除传统偏见

偏见1:以数数来认数,没有以感觉教育为基础;

偏见2:画蛇添足的教学,例铅笔

1、白鹅

2、蝴蝶3……等;

偏见3:以扳手指作计算,缺少具体教具探索建构操作;

偏见4:偏重计算速度与结果,以为计算能力等于数学能力;

偏见5:齐头式的教材与教学,忽视幼童差异发展;

偏见6:低估与否定幼童的数学认知能力;

4)快乐的学习

5、幼儿数学教育原

1)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数学 :这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要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数学是一种能力;其次,数学是一种思考方式,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能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2)数学学习方式要发生转变

一种是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另一种是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 际意义为主的学习。

3)在生活中学习

应有机地整合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活动的整体成效。幼儿每天接触的各种事物都会和数、量、形有关。

4)科学和数学融为一体的原则

首先科学探究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在较好的完成了科学探究在这方面的工作,幼儿才能更好的投身到数学教育的活动中去,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三、活动设计

比较厚薄

适合4~5岁的幼儿

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感知物体的厚薄。

2、能将五六个物体按照厚薄的差异进京正排序和逆排序。

活动准备:

1、厚、薄不同的三本书。

2、厚薄不同的饼干片、黄瓜片、积木等。

3、幼儿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实物比较,初步感受物体的厚薄

1、出示两本厚薄不同的两本书,让幼儿通过比较说出哪本书厚,哪本书薄?

2、出示第三本书,那它呢?比谁厚?比谁薄?(引出比较是具有相对性的)

3、出示厚薄不同的4块饼干片,请幼儿说出哪个最薄?哪个最厚?并请幼儿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排列。

二、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按照厚薄不同,给积木进行从薄到厚或者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

2、幼儿按照指令迅速寻找最薄或者最厚的积木。

三、幼儿集体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图标,请幼儿按照要求圈出最厚与最薄的物体。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初探 篇3

【关键词】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7/08-0018-03

一、问题的提出

“生命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倡导人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1〕这一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会通过多种途径对生命形成特定的观念。〔2〕这些观念在日后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幼儿对生命的态度和其生命的质量。因此,学前儿童同样需要生命教育。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是帮助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 提高自我保护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3〕当前的学前儿童教育对生命价值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許多幼教工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也较片面,难以促使幼儿形成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积极情感。〔4〕目前我国大陆有关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研究非常少,已有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尚未建立起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体系,从事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幼教工作者在实践中常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设计一套操作性强且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命教育课程,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尝试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对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进行初步探讨。

二、课程目标

(一)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总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幼儿园生命教育就是要确保幼儿自然生命的安全与健康、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为幼儿创造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体验生命、珍惜生命和发展生命等方面。〔5〕对应的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引导幼儿认识生命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技能,让幼儿体验到生命的珍贵、美好与平等,从而形成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情感。

(二)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及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各项运动;保持积极情绪,体验和享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2)对待他人方面:接纳并喜爱他人,乐于与人交流,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3)对待自然方面:喜爱大自然,喜爱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成长规律、生活习性和相关特征,并有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2.中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了解身体的内部器官和功能,有自我保护和保健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加运动,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能识别基本的情绪,掌握调整不良情绪的基本方法。(2)对待他人方面:了解和关心身边的人,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3)对待自然方面: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了解身边的动植物,有保护自然的意识,有探索自然的兴趣。

3.大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生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其他生命与自己的关系;有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方法;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拥有健康积极的生命态度。(2)对待他人方面: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策略,认识不同职业的人的价值及其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有初步的社会责任感。(3)对待自然方面:了解动植物成长和变化的规律,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有保护、关爱动植物的意识,并了解如何保护、照顾动植物;热爱大自然,有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基本能力;欣赏所有生命的美,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追求高质量生命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生命大体可分为人的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命两大类,前者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后者主要指动植物的生命。人的生命又可细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坚持合目的性、基础性、价值性、发展适宜性、兴趣性和直接经验性等原则。〔6〕应以幼儿的生命为中心,围绕引导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和发展生命等来组织课程内容。

(一)生命与自我

初步认识自我生命和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知道自我生命的来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了解基本的营养、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清洁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和保健方法,了解运动锻炼对身体成长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走、跑、跳、投掷、攀登等技能,喜欢并积极参与各项运动;接纳并喜欢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乐于体验生活,初步形成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品质;有学习榜样,有初步的人生理想。

(二)生命与他人、社会

了解、掌握自我生命与他人、社会的联系,包括:他人生命的特点、规律和价值;与他人交往、相处的策略和方法;他人生命与自己的关系,对他人、社会应有的责任、态度和情感。

(三)生命与自然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认识动植物生命的特点、习性和生长规律,如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植物可以被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做成各种香料等,动物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食物等;了解什么是破坏自然的行为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乱砍树木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地球变暖;培养幼儿尊重和珍惜动植物生命的意识,引导幼儿形成保护大自然的初步责任感。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应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采取围绕同一主题螺旋上升的方式加以组织,〔7〕宜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

四、课程组织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组织

幼儿的生活、生命及发展是一个整体,所以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组织也应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特点。《纲要》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生命教育与这五大领域都有关系,所以,宜以主题的形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融合五大领域的内容来组织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内容。

(二)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1.创设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

生命教育应在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中实施。如,可以在活动室墙壁上张贴有关生命主题的图片、剪贴画,在图书角投放有关生命教育的图画书,在活动室区角或户外种植各种植物,与幼儿一起饲养小动物,等等,以让整个幼儿园充满生命气息。

2.采用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可以围绕幼儿生活中的种种生命现象,通过引导幼儿练习、游戏、扮演等多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可引导幼儿阅读有关生命教育的图书(如《我很特别》《精彩过一生》《我爱大自然》《我永远爱你》等),帮助幼儿加深对生命美好的体验。也可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例如参观敬老院,看望生病的同伴等,以培养幼儿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幼儿园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就越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学习就越有效。〔8〕因此,要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调动幼儿园、家庭、社区和周边环境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组织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加入到学前儿童生命教育中来;充分挖掘社区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4.教师提升自身生命教育素养

要做好幼儿的生命教育工作,幼儿园教师既要掌握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更要拥有健康的生命态度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只有这样,教师所实施的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才可能积极地影响幼儿,达到课程的目标。

五、课程评价

首先,评价目标要明确。要以促进幼儿生命健康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9〕

其次,评价内容要全面。不仅要关注幼儿对生命的认知,还要关注幼儿对生命的情感和态度,关注其自我保护、关爱他人的行为和能力的变化。

最后,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幼儿园教师之外,家长也要积极与幼儿园沟通交流,参与课程评价工作。幼儿也可以表达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与感受。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和开发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以推动幼儿生命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仁富.生命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2.

〔2〕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3):27-30.

〔3〕吴增强,张声远.生命教育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5,(3):33-36.

〔4〕岳亚平.生命教育: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34(6):8-10.

〔5〕〔6〕冯建军.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及其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2007,(7/8):23-25.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0-62.

〔8〕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210-214.

〔9〕马明龙.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J〕.幼教研究,2010,(1):14-15.

A Tentative Study on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 Children

Han Yinghong1, Chen Yin1, Shen Tong2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2Kindergarten Affiliated to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life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and the chief difficulty for life education lies in the lack of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curriculum. Therefore, based on analysis of relevant researches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ers attempt to construct a curriculum system of life education with curriculum objectives, contents,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preschool children.

儿童的语言与儿童教育 篇4

1. 从一岁左右开始说话, 进入单词句阶段。

单词句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儿童用一个单词表示的意思往往是成人需要一个句子才能表达的内容。这些单词能逐步表示儿童的愿望或观察到的事物, 并且随着不同的情景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 比如:球球、抱抱等。这里的球球可能表示“这是球球”、“我要球球”或者“球球滚开了”。

2. 两岁进入双词句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说话的积极性高涨, 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从不大说话变得很爱说话, 说话的词大量增加。这一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开始由双词或三个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如:妈妈抱抱。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比简单句明确, 但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 结构不完整, 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 所以也称为:电报句、双词句。

3. 五岁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

这时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基本完成, 虽然他们掌握的词汇数量还有限, 但基本的语法已经掌握, 已经能够分辨正确的表达方法和错误的表达方法, 能区别语句之间的关系。儿童对语言的运用已不限于表示眼前的事物, 已经能够谈论以前发生的事情, 也能谈论将要计划做的事情, 甚至可以谈论一些实际上不存在的事情。

上面几个阶段并非是截然分开的, 各个阶段是可以重叠发生的。从单词句到双词句, 最后发展到成人句阶段, 这个发展顺序是不变的, 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 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认识到儿童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这个发展过程有何奥秘呢?

二、儿童先天的语言潜能

每一个儿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习得人类语言。聋哑儿童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无法用口正常说话, 但经过一定的语言环境的训练, 也会在脑子里播下人类语言的种子, 形成一系列人类的语言体系, 所以才可以用手语与人类正常交流。而猩猩即使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甚至进行最好的语言训练, 也还是无法发出人类语言的。这里我们想到鹦鹉, “鹦鹉学舌”就是说鹦鹉能模仿人类的说话, 但是鹦鹉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人类语言能够主动地把各种声音和意念无限地连接在一起, 这种无限的语言潜能在儿童身上就存在。

蒙台梭利把儿童天生的语言潜能成为“语言的特殊机制”。她认为:人类不是天生就有语言, 而是具有创造语言的机制。儿童在说话的时候, 既要涉及到单个词语的变化, 又要涉及到整个句式的结构变化, 等等。语言含有一定的规则, 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 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语言。但是儿童把复杂的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吸收和学习。如果我们对不同的发音进行观察, 就会发现有规律可循, 每个音都是通过相应的机制发出的。正是因为儿童有创造语言的机制, 所以, 无论语言是简单还是复杂, 在儿童生活的相同阶段, 世界各地所有的正常儿童达到的语言水平都是等同的。

另外, 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系统”类似于“语言机制”这个概念。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是自然界特别制造的小机器, 是专门为学语言而设计的。乔姆斯基关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显然夸大了儿童先天的语言能力, 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他的观点。儿童获得语言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儿童获得的不是一句一句具体的话语, 而是关于语言的一系列的规则。这一系列规则, 能够使儿童听懂他从未听过的话, 能够让儿童具有生成他从未听过的话语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机制, 但不是像乔姆斯基所说的那样, 而是一种认知性的加工语言的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

不管是皮亚杰的创造语言机制还是皮亚杰的认知性的加工语言的能力, 我们会发现其中一条不变的规律:儿童是具有语言的发展潜能的。儿童先天的语言潜能从何而来?这里引用达尔文《人类的由来》里面的观点。达尔文通过动物的交流方式和人类语言作比较而得出结论:人类的语言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人类语言的发展也随着自然进化和物种进化而发展进步。目前为止, 人类语言在所有语言体系中发展是最完备的。

总之, 儿童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否认先天的因素, 包括儿童具有创造语言的机制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但也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儿童语言潜能是在认识和交际的环境中表达出来的。

三、儿童语言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外部环境

由于某种原因被弃在丛林中的孩子经过某种方式保留了生命, 这样的儿童的周围尽管有鸟兽的怪叫、淙淙的流水声和树木的婆娑声, 但他们仍然是哑巴。因为他们没有在唯一能刺激先天语言机制的人类语言环境中成长。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潜能, 在这种潜能的作用下, 儿童是从环境中自动地积极地吸收人类的语言。环境对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提供儿童所需要的帮助, 随时辅导他们, 使他们不至于独自摸索、盲目前进。儿童语言是发展出来的, 但是不能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外部环境的帮助和引导。

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中。从儿童语言交往来说, 儿童语言的发展也应当在认识世界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展开。社会交往说认为:儿童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活动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显然这是夸大了外部环境中交往的作用。但是外部环境中的社会交往对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这是没有质疑的。成人为儿童提供了较为适合的语言样板, 以便于儿童进行模仿和加工, 并吸引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 带动儿童的语言向前发展, 在与成人的语言交往中, 儿童也具有控制话题的主动权, 这种话语实际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所以既是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互动, 又是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

社会交往说特别强调成人与儿童的交往, 我们也不容忽视儿童之间的交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同伴的交往是很重要的, 在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与儿童情感、逻辑等密切联系的语言体系。

总之, 儿童具有语言发展的潜能或创造语言的机制, 这种潜能或机制必须在外部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下才能发挥出来, 所以儿童语言的发展需要两者的密切配合。

四、儿童学习语言是创造性的过程

我们观察每个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并且将他们在三岁之前那种令人惊讶的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形记录下来。这一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历史的继承, 而学习的方式及成功的途径将决定整个人未来的生活。

我们在三岁以下幼儿身上所观察到的, 虽然总是属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奥秘, 以及人在这一年龄阶段所独具的才能和天赋, 但人若要在成年后仍然拥有这一财富, 就必须保持一种童稚的心。儿童的创造性与接触的环境有着本质的联系, 在相互影响和学习中, 儿童的语言得到发展, 并且他们放弃了自己独创经证实无用的语言, 而接受了社会化的语言。因为语言的意义来自传承, 以及社会的不断重复的理解和更新中。因此,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现象只是创造性学习, 而绝非全新的创造。

摘要:儿童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自身遗传的作用, 慢慢学会语言。儿童期是语言的创造阶段。

儿童学前教育 篇5

在一体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新的教育方式、教学策略尝试和应用,例如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又如资源教室的使用等来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
试论如何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学前特殊教育实践? 参考答案:

(一)应用行为分析模式,根据操作行为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来改善特殊婴幼儿的行为,按他们的学习与训练的目标,设计情景和选定可影响目标行为的增强物,并以他们自发的反应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消减或改善因某种症状导致的不良行为。

(二)认知行为矫正模式。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婴幼儿的不良认知,强调纠正有幼儿的认知曲解,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使他们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三)合作学习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特殊婴幼儿在一个由2~6名同伴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作为奖励依据

(四)差异教学模式。差异教学模式强调立足于特殊婴幼儿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差异,满足他们各自的学习需要,促进其获得最佳发展。< 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首先,有利于减少残障儿童的发生率和出现率;其次,有利于把握残障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治疗以便减轻残障程度并促进其向正常方向成长;最后,有利于及早补偿残障儿童的功能缺陷,通过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来弥补其不足。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首先,有利于减少残障儿童的发生率和出现率;其次,有利于把握残障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治疗以便减轻残障程度并促进其向正常方向成长;最后,有利于及早补偿残障儿童的功能缺陷,通过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来弥补其不足。<

试论如何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学前特殊教育实践? 参考答案:

(一)应用行为分析模式,根据操作行为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来改善特殊婴幼儿的行为,按他们的学习与训练的目标,设计情景和选定可影响目标行为的增强物,并以他们自发的反应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消减或改善因某种症状导致的不良行为。

(二)认知行为矫正模式。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婴幼儿的不良认知,强调纠正有幼儿的认知曲解,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使他们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三)合作学习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特殊婴幼儿在一个由2~6名同伴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作为奖励依据

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状况研究 篇6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前教育 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大多数人的孩子只能留在农村,被自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被称之为留守儿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或者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的儿童,在农村不会少于千万;甚至于在一些地区,留守儿童已占到七成左右。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如何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现状

(1)打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总体期望过低导致其学习成绩差、辍学等问题。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再加上临时监护人对儿童学习的监管力度不到位,更促使留守儿童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形成了迟到、早退、旷课及辍学的不良学习风气。此外,很多农民工目光比较短浅,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认为自己的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上学读书也都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这种心理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使他们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出现逃学、辍学的现象。

(2)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主要不是养育而是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指导,然而,大部分农民都会忽略对于儿童而言非常重要的家庭早期教育。由于父母在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不能给予儿童长期的关注和爱护,使得儿童生理与心理经常处于压抑状态,出现孤僻、自闭、自卑等心理问题。而这些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如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等,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以及与儿童的年龄差距较大,因此在学习上对儿童没有能力进行辅导,同时老人也很难了解儿童心理上和想法上的一些变化,并不能真正履行对儿童心理健康及道德、人格教育的责任。当然,还有一小部分留守儿童能够得到父母尽可能多的物质补偿,拥有过度的自由空间,但也导致他们养成了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陋习,影响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有效监护的缺乏致使留守儿童易成为犯罪或受害的群体。留守儿童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不良少年的诱导下逐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拒统计,在学生的逃学、打架、偷窃等事件中留守儿童占到了近八成。留守儿童大多与年龄大、身体差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等祖辈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他们中有的人还要同时照看几个小孩,对小孩也只能是粗放的进行照看,缺乏应有的安全防范意识。然而,在学校里,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留守儿童也没有能够做到特殊关照,致使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事件频繁发生,甚至有些留守儿童发生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事件。

更为严重的是,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广泛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并加以考虑和解决。

2 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社会原因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改变生存状况而外出务工。而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农民工子女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和高考,大多数农民工根本无力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并且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也根本无法解决升学考试的问题,不同地区教材的选用不同更会使得这些孩子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这一系列的难题都将直接推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2 家庭原因

对于在大城市谋生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很难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做到平衡地取舍,与此同时,他们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也形成较大落差。农民到城市里务工谋生,当然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更是希望能够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加充裕的经济支持。然而,当外出务工与子女的教育问题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前者,对孩子的困惑和需求的关注就更少了,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3 学校原因

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然而,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也很少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都受到制约,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也是少之又少。

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要减少留守子女,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逐步弱化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进一步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了能够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政府有必要制订和实施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并且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进行有序流动,给予农民工子女以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2 落实支农政策,改善师资建设和办学条件

多鼓励农村留守儿童去读一些寄宿制学校,并不断完善这些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使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和呵护。与此同时,要尽快落实农村特别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注重提高农村中小教师的素质,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和待遇,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从每个儿童的兴趣、特长及其个性、气质出发,因材施教,并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聘请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给一些特殊“留守儿童”学生确定联系人,定期对“留守儿童”做家访,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一条纽带,有效地促进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3.3 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

若家长双方都需要外出务工,在没有可靠的、适合的监护人的情况下,最好留一方在家,以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如果双方必须全部外出务工,那就需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比如要注意联络的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而在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进行书信往来,这样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沟通内容上,应该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4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

首先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利用党政机关的富余人员以及中小学退休教师,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镇建立一些青少年教育基地,给予留守儿童生活、心理及学习上更多的情感慰藉和关爱,以作为家庭教育缺失的一种补偿手段。其次,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依托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委员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整合资源,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子女教育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杨舸.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2] 熊亚.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7(1).

[3]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4] 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试论我国儿童与儿童成长教育 篇7

一、儿童成长危机的现实分析

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两则报道:一是2004年6月, “北京亚运村第一幼儿园为70名小朋友安排了身穿黑色博士服的隆重毕业典礼, 园长介绍说, 希望这个典礼给孩子们留下关于学习与美好未来的深刻影响”。二是据《黑龙江晨报》报道, 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两岁幼童张泽洲乖巧聪明, 拥有超强的记忆力, 小小年纪就能识1200多个汉字。张泽洲的妈妈曾是一名幼儿教师, 在张泽洲5个月大时, 她发现孩子特别爱听“三字歌”的录音带, 孩子13个月时, 她就按识字挂图教他识简单的生字, 现在, 25个月大的张泽洲已经能背诵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全部课文, 据介绍, 张泽洲的家长已经为他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正在等待回复。

翻开报纸, 打开电视, 这样的报道比比皆是,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当今社会、家庭以及幼教机构提供的早期教育、倡导的早期教育理念是迎合谁的?是迎合儿童吗?当然不是, 很显然, 我们的早期教育是迎合成人的, 儿童是为未来、为成人而生活的, 我们的文化也只有成人的概念, 儿童也被看作是“小成人”, 受到了成人一般的对待, 虽然我们对儿童的关注在增强, 可儿童过早地被推入成人世界, 他们像成人, 穿着更加精心设计的衣服, 在电影和电视上观看成人节目以及在更年幼的时候就遭遇到媒体的暴力侵蚀。很多时候, 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儿童被鼓励像成人一样做事, 说成人的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 逼迫儿童迅速去成长, 而且成长得太快太迅速, 他们仓促地走进了成人社会, 在儿童能力与成人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 灌输、劝导、威胁和训斥的“物化教育”随之而来。美国的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中写道:“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 当然我不是说年纪小的人看不见了, 我是说当他们出现的时候, 都被描绘成十三四世纪的绘画作品上那样的微型成人, ”只是作为儿童, 没有了自己的话语, 没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那片湛蓝晴朗的天空, 没有了独立的人的生活。儿童还是儿童吗?

父母们至今仍尊崇古已有之的“神童”、“天才”, 他们不仅仅迷恋, 更是高期望地希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们过多地将培养“神童”、“天才”的手段、方法等同于正确的教育, 几乎每一对这样的父母都坚信, 鉴于自己对孩子亲密无间的关系和了解, 一定能挖掘出儿童头脑中的潜能, 儿童自然而然就变成了“神童”、“天才”。于是, 打着“潜能开发”、“3岁就能掌握人类全部智力”的口号, 以“钱能”开发“潜能”的早教市场热极一时, “像感冒病毒一样传染开来。”

要知道, 成人为了使自己的培养模式行之有效, 并且使原本天真活泼的儿童, 在成长期间忙忙碌碌。他们围绕着成人的“天才计划”不断地死记硬背、重复演练作业, 穿梭于特长班和学校, 在各种考级考证的大军中早早地“身经百战”等等。

在儿童身上好似插满了输送营养食品的管道, 那些对未成年人富有“责任心”的“好心的”成人们, 将他们认为“有营养的”东西不停地用外压形式灌输到儿童身心内。在这样的高压下, 儿童的生活还能悠游自在、宽裕自如吗?还能有时间玩玩只有童年才能享受的游戏吗?最重要的是, 儿童还有时间进行其内在生命的丰富发育和茁壮成长吗?一个不能自主地拥有童年、不能自主的建构生命、不能享有童年的欢乐的儿童会有一个健全的生命吗?能成为一个健全的成人吗?

这些操纵着儿童“成长时间表”的成人们, 曾经也是儿童, 曾经也拥有童年, “你们当中, 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欢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大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 为什么要剥夺他们决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 也好像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 是一去不复返的, 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

记得卢梭在两个多世纪前就振聋发绩的质问, 今天的成人难道还没有清醒吗?成人对儿童成长大包大揽, 对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事无巨细以此“充实”儿童的成长空间, 这种做法不是帮助儿童成长, 而是阻挠了儿童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给儿童带来的痛苦和摧残是不言而喻的。张勤在《幸福的香味:按照天性教育孩子》中说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不到应该学的东西, 长大后会付出很大的痛苦代价”。

由此不难看出, 对于儿童而言, 他出生不仅仅只是为了发展得更好, 为了更加符合成人或者社会给他安排的各种角色, 而更重要的是生活, 能够幸福、从容地在社会中生活。卢梭在《爱弥尔》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二、我国儿童成长教育的建议

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的, 他们的早期教育强调的是“过早开发”和“过度开发”, 全然不顾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其实, 自然为儿童的发展安排了一定的顺序, 这种顺序是不能违背的, 它表现在儿童发展的进程中, 自然的教育就必须与这种进程保持同步。当代心理学也证明:儿童身心的发展变化, 受机体内部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 儿童在成长中各种机能的出现都有一个内部时间表, 外部环境虽然对比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但它不足以改变机能成熟的步伐, 某种机能尚未成熟时, 通过教育或训练, 促使其提前出现或加速发展, 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甚至使这种能力的发展受阻。所以, 对待儿童, 首先要尊重, 不要急于对他们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让大自然先教导很长的时期之后, 我们才可以去接替它的工作, 以免在教法上同它相冲突。如果你害怕错失良机, 那么, 由于错用时间而带来的损失, 远比在那段时间中一事不做的损失还要大, 而且, 儿童本身也不会消极地等待发展, 相反, 卢梭认为“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 我们“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 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 因为“在他们的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 不应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 所以, “最初几年的教育应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 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 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其实, 一个社会以及如何教育与养育儿童以及怎样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反应, 通常是由社会的人们如何看待儿童来决定的, 这就是儿童观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 笔者特提出3点建议:

(一) 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打牢儿童教育的根基

儿童的生活过程就是儿童的成长过程, 儿童成长的根本状态是儿童作为成长主体内在的展开的活动过程。因为, “生长, 并不是从外面加到活动的东西, 而是活动自己做的东西。”这表明, 在儿童期, 儿童能够并且需要自己的成长, 并且是有所作为的。儿童需要的是不断地发现、认识最终运用自己成长所需的“活动的东西”, 而不是单纯地依靠传统教育从外部灌输知识、技能。

正确的儿童成长观首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的天性, 尊重儿童的自主成长。正如爱默生所言, “尊重儿童, 尊重他到底。”儿童有自己的成长大纲, 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健康成长。儿童教育工作者应该抱有欣赏、等待的眼光, 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成长过程。儿童的成长过程好似一颗树苗的成长过程, 我们不能因其最初的弱小柔嫩就拔苗助长, 也不因其始于自发的根部成长而不闻不问。杜威说过, “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 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事业。”儿童教育恰恰要认识到儿童的成长始于根部, 要“培植”根器, 为儿童日后的充分成长提供条件。

因此, 基于培植、培育的儿童教育就要尊重和欣赏儿童的原生态的、基础性的成长生活, 给予儿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进行成长, 在儿童成长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引导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 重视儿童的成长环境———塑造儿童教育的载体

首先, 以保护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为本, 净化现有以成人世界为主导的成长环境。儿童不是成人娇小的复制品, 儿童期是儿童独特的成长时期, 儿童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成长。一方面, 儿童是成长环境的主人, 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决定了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应该成为儿童成长的“百草园”。儿童的本能、兴趣、需要、梦想、游戏、探索……都在成长的“百草园”里自由自在的展开、生长。儿童能够独立地在成长过程中, 从容地实现阶段性的转变并获取一个又一个成长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另一方面, 成人应净化现有以成人文化为主导的成长环境。成人文化影响下的环境只适用于成人, 那种过分远虑, 担心儿童将来无法适应成人社会的成人, 为儿童提早适应成人世界制造“乌托邦式”幻想的环境。幻想终非儿童现实的生活世界, “为了不追逐幻想, 我们就不能忘记怎样才能使我们更适合于自己的环境。”让所有关注儿童教育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 让儿童在成长中免除成人世界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观念, 使儿童成长空间不再被成人的工具主义和功利思潮所侵蚀, 改造不适合儿童发展的土壤, 还儿童一个健康、安全的净土。

只有这样的成长环境才是儿童教育的有效载体, 它保护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的同时, 也在不断培植儿童自己的生活土壤。

(三) 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把握儿童教育的关键

倡导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的核心是成人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尊重与科学运用。成人应该在掌握儿童成长的特性及儿童成长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 学会欣赏儿童的成长, 支持儿童的成长, 与儿童共同成长。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上所有的儿童教育应该组成一个“教育者集体”, 他们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行相互交流和对话, 为了儿童的明天共同创设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 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主张, 必须是在儿童中心主义的近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指引下, 摒弃成人看儿童的视角, 真实地回归到儿童的成长上来, 珍视、保护、创造的儿童成长世界。首先, 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 它是儿童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 它是儿童教育的根基所在;其次, 儿童的成长依赖于周围的成长环境, 他吸收周围的一切, 儿童需要在广阔的成长空间里展开生长, 儿童教育要重视儿童的成长环境, 成人应该保护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 为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多元、自由的“有准备的环境”, 为儿童成长搭建健康、自由、快乐的平台。因此, 它是儿童教育的载体所在:儿童在漫长的成长期里除了依靠内在天性的指引, 也离不开成人的帮助和指引。

儿童是不断成长的个体, 不断地走向成人, 成人是儿童成长的支持者和合作者, 儿童和成人彼此在相互学习、相互建构中共同成长。因此, 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是儿童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勤.幸福的香味:按照天性教育孩子[M].同心出版社, 2005.

[2]、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儿童学前教育 篇8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现状和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在教育上无法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由于父母关爱和管教的缺失,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受到侵害最多的群体,很多悲剧性的现实在不断上演。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出现的必然问题。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但是由于相关保障制度,如户籍制度、教育改革管理制度等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大量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不高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管教,这些老人的教育水平都不高,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管。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进和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导和根本,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政府要将农村儿童教育纳入国家、各级政府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要将农村儿童教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政府为指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其次,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监管和社会团体帮助为辅,国家政策强制管理为保障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如户籍制度、城乡教育均衡化制度等等。

2.强化各级政府政策协调工作机制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当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放在儿童生存发展的角度来对待。在儿童留守还是随迁的问题上充分尊重农民工的意愿,不论是哪一种选择都应该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确保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均衡化,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另外,还要推动相关的公益补偿机制,降低农民工回家的成本。在农民工聚集的区域建立城乡教育交流基地,促使农村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教育,并且促进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之间的交流,保证教育工作的衔接,提高农村教育的业务水平。

3.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工作

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村各级培训工作中加入农村教育培训内容,不仅要对家乡的相关教育意识和教育实践能力进行培训,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老一辈的人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和教养能力。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采取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育培训的力度和效果。培训工作的重点不是提高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理论水平和教育知识水平,而是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儿童在学习、心理和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学会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并且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寻求正确的渠道,强化他们的监管能力。

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和个人思考的重要内容。强化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各级社会力量,强化监护人的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其中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农村社会问题的重要体现。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社会上讨论的重要话题。基于此,就留守儿童角度对农村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农村儿童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莫丽娟,袁桂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个基本判断[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3-27.

[2]郝志瑞.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5.

[3]李湘祁.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94-195.

论学前儿童早期语言教育 篇9

一、学前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所以针对学前儿童的早期语言教育,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不影响身体发育的前提下进行语言教育。这个时期的孩子, 易于激动, 活泼好动, 必须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时间。首先,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有了兴趣学什么都简单。对于学前儿童来说, 处于心智发育的阶段, 他们很难规规矩矩坐下来, 听老师讲课学习。这个时期的很多小孩, 在学习时, 注意力往往不在老师的课堂上, 要么关注身边的物体, 要么想象脑海里的有趣的事情。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学习, 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将学习的知识内容融入游戏的规则中, 让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习。这里更重要的是, 早期语言教育的学习不能影响小孩心智的发育, 没有兴趣的灌输会造成儿童心理上的厌学, 对儿童今后的学习极其不利。其次, 进行早期语言教育同时, 积极对学前儿童进行赏识鼓励。学前儿童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要尊重孩子, 关注孩子的各种行为, 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当然爱要有度, 不能盲目无原则的溺爱, 对孩子出现的缺点要予以指出, 引导孩子进行改变。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 让孩子感到优越性。总之早期语言教育, 不能不切实际, 不能违背孩子心理生理的特点, 尽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在玩中学习。

二、学前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教育的基础, 这也关系其以后书面表达能力的学习。学前儿童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然后再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很多学前儿童在进行交流时, 沉默寡言无话可说, 有点喜欢说, 但是由于词汇少, 表达不清晰。那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家长, 在学习和生活中, 要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启发诱导, 让孩子多讲话, 如孩子看到小狗,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这个小狗怎么叫啊, 小狗爱吃什么啊, 小狗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啊等等, 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 小孩就知道该如何进行表达, 该如何向别人进行介绍, 也就是有话可说。平时进行教学时, 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 如亲近大自然, 走进科技馆等。当孩子遇到一些新鲜事物, 他们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通过提问获取了知识, 有了知识就有话可说。口头表达作为一种能力, 只能从持之以恒地训练中得到掌握说话的基本方法后, 提供说话实践机会是必要的, 例如在校外孩子们介绍家庭成员, 回忆最愉快的事情, 推荐一种最好吃的水果等, 有利于掌握说话技巧, 锻炼胆量, 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听话习惯, 提高口头表达言语的准确性, 条理性和敏捷性。

三、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一种终身行为, 孩子天生就喜爱书本, 我们说阅读不一定就是看字, 看图也是阅读。我们把只要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 都称之为阅读, 这里有视觉的、听觉的、口语的等等。进行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时, 首先要给儿童创设一个恰当的阅读氛围。如提供可供阅读的空间、丰富的阅读材料等环境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环境中的读物的选择, 不能将大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让孩子自己选择想阅读的图书, 这样孩子就有一种自主意识, 一种自己做主的意识, 从而激发阅读的内在动机。其次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早期阅读行为, 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老师, 如果父母乐于阅读, 小孩自然耳濡目染, 并可从亲子共读的亲密过程中, 感受到温暖与爱。阅读对于学前的儿童而言, 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 其次才是汲取知识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的第一需要是父母的爱, 如果得不到满足, 那么在孩子眼中, 这次阅读就是一次没有意思的失败游戏。

在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 父母和老师可以参加阅读, 陪伴孩子阅读, 可以进行朗读。给孩子朗读书籍文字时, 要避免语言平平淡淡, 要声情并茂, 带着饱满的情绪和情感来朗读, 模仿阅读教材中各种角色的语气, 适当地加些拟声词、形容词等, 使语言富有感染力。儿童阅读的注意力往往不是很集中, 在阅读之后, 父母和老师要针对阅读的内容, 帮助孩子进行理解, 引导孩子学习阅读材料中的知识。在与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或结束后, 父母可以与孩子就阅读内容展开讨论, 交流疑问、想法, 以此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想象空间, 从而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

儿童学前教育 篇10

一、亲子关系的特点

1、亲子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

亲子关系是从人出生就确定的, 而且一旦确定了就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自己的朋友、配偶等等, 但不可以随意的选择自己的父母。儿童同样不能选择自己父母的性格、文化程度等等。亲子关系具有确定性和不可选择性, 与其他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 不管幼儿是否满意, 都必须得接受。因此,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和作用, 而且也是不可选择的。

2、亲子关系具有不平等性

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 自古以来父母就占有支配和主导地位, 孩子处于被支配和被主导的地位。亲子关系对父母的影响相对而言是比较小的, 因为父母对于这种关系的出现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对于孩子而言, 亲子关系是他们来到这个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儿童的年龄小, 判断力不强, 自我意识不明确。因此,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行为、心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亲子关系具有稳定性

亲子关系是建立在血缘伦理的基础上的, 从人一出生就存在, 几乎延续到他的一生。这种关系一旦被确立就不可能人为的终结, 只要双亲存在, 就不可回避, 它不能因时间的变化或者事情的改变而消失。因此, 亲子关系对人的影响是必然的, 也是稳定的。

4、亲子关系具有发展性

亲子关系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即亲子关系是依据孩子的年龄, 不断地发展的。婴儿期的亲子关系完全是由父母主导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对亲子关系有了一定的反应, 这种反应又反过来影响着亲子关系, 不管是哪个家长都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

二、学前儿童亲子关系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1、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

一般来说, 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 专制型

专制型的父母为儿童设置很多规矩, 高度控制孩子, 随便使用权势, 不鼓励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则有不同的表示, 但又很少对孩子说明为什么依从这些规定, 而且常用惩罚、强力的策略以迫使孩子遵守。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表现为易发脾气和不快乐, 容易被干扰, 没有目标, 容易发怒等。

(2) 威信型

威信型的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观点, 也常常要求孩子参与家庭的决策。不过, 他们期待孩子能依从他们所设定的限制, 并在需要时使用权利和说理, 以确保孩子遵从。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表现为有快乐、社会反应、自我信赖、成就导向及与成人和同伴的合作的活力。

(3) 宽容型

宽容型的父母以松散的方式教育孩子, 很少命令孩子, 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感觉和冲动, 不会严密地监督孩子地活动, 对他们的行为很少有坚定的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常常有冲动攻击性行为, 很虚伪和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控制能力差、独立性和成就也较低。

(4) 放任型

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既不关心也不提出要求。这种家长对孩子通常是拒绝的, 对孩子的需求也不能作出及时的反应, 更谈不上情感上的支持, 他们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 对孩子缺乏管教, 听之任之。在这样的环境成长的孩子身心发展最差, 认知水平较低, 行为上不懂规矩, 没有教养, 情绪不稳定, 自控能力差, 缺乏社会交往技能。

2、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

父母的文化修养主要是以其接受的学校教育水平为指标的, 它是影响幼儿学习成绩、品德面貌及抱负水平的有力因素之一。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影响, 主要还是由于文化教养层次的不同, 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不同, 如家庭文化生活、学习指导, 还有父母对教育的态度以及教养方式等。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注重家庭的民主和谐气氛, 倾向于使用赞许、表扬、温情、引导、鼓励、探索等为特点的教育方式对待子女。这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及其在同伴群体中的适当行为, 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学业的动机。

父母的职业差别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一个客观指标。不同的职业, 因其各有特点, 会带来不同的家庭环境、学习条件、学习氛围等, 所以对幼儿的行为, 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有调查发现, 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的知识分子, 主要特点是具有稳定性, 知识水平较高, 能理性对待生活, 同事关系和谐, 心境平和, 对社会规范的认识深刻, 能身正为范、与人为善, 孩子无形中受到感染, 加之有正确教育的引导, 所以问题较少。

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反之, 儿童的行为对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是否也有影响呢?

儿童的社会行为对亲子关系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儿童气质影响亲子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婴儿期、近期开始有研究者关注儿童早期、中期和青少年气的问题行为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对三岁儿童的观察研究发现, 儿童的抑制行为会影响父母对他们的反应方式, 越是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抑制行为的儿童, 父母越是倾向于对他么作出较多的反应, 而且母亲的反应比父亲更多。李萍在2010年1月第29卷第1期《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中类似的观点。但是在亲子交往中儿童行为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也是能够看到的, 一是孩子对父母过早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不想接受父母的好意, 缺乏相对安全的依恋情感, 生活环境和周围环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影响儿童身心发展, 使父母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接触, 而是与孩子进行各种不能相互融洽的沟通, 不利于父母养成良好的教养方式, 更容易导致孩子性格的孤僻、冷漠, 产生攻击性和行为失控, 从而导致一系列亲子交往沟通问题。二是一些儿童性格内向, 可通过调查大部分儿童都希望被关注, 那么内向的儿童会越来越内向, 甚至产生自闭, 会产生回避性依恋愿意敞开自己的心门, 父母会逐渐失去改变孩子性格的信心, 也许会把教养方式逐步转变为放任型, 任由孩子自己发展。与之相反, 一些家长甚至会将教养方式转变为专制型, 必须要求孩子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甚至压迫孩子自己并不想做的事, 这样下去会让儿童产生一种畸形的心理, 无法正确对待外界事物。

三、亲子关系的调适、方法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1) 家长的榜样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决定孩子今后发展方向的关键。对于孩子来说, 父母的形象犹如一面镜子, 时刻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孩子。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 是孩子们效仿的榜样, 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所以说, 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2) 家长要有目的的进行教育

孩子基本本质的形成和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处于学前教育期的孩子, 由于他们的注意力还不够, 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所以在把孩子带到大自然的怀抱里进行各种活动时, 尤其是进行各种教育活动时要具有目的性, 要注意把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之中。例如带孩子到动物园游览, 如果无目的的, 走马观花的看, 孩子大人花一整天的时间, 但却没有什么收获。到了家里, 孩子看了很多, 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如果是有目的的看, 效果就不同了。如果是带孩子去看猴子, 那么首先就可以先了解下猴子的有关知识, 到了动物园就可以带孩子有目的的观看, 猴子的外貌特征、猴子的叫声、猴子的生活习性、猴子喜欢吃什么等等。

(3)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知识学习的环境

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能满足孩子的学习、生活的必要的物质和必要的场所, 可以说是良好的物质环境。家长具有的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营造的家庭氛围可以说是良好的精神环境。相比较而言, 我认为应该更多的注重精神环境的创设。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 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有自己所喜欢的。但也不能一味的放纵。所以拉在父母手中的这根弹簧要松紧有度。

(4)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品质及心理的影响的重要作用

在性格形成中, 家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甚至被称为“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无论父母采取什么类型的教养方式, 只要能体现情感温暖理解的方式, 那么子女产生焦虑、抑郁的情况就很少出现。父母的这种温暖理解的方式, 会带给子女更多的亲情体验, 有利于儿童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 能够更快的和和社会相融合, 而且能够很好的促进儿童的适应行为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作为父母应该子女创造一个相对宽松民主又体现一定权威的教养氛围, 并且父母在对子女教养方式上应该取得一致, 使儿童充分体验到家长对自己既不放纵又不过分要求。父母采取正确的、科学的教养方式, 用理性的态度和子女交流, 才可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了解孩子, 学会与孩子沟通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教育孩子、调适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而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相互了解, 相互理解, 相互信任, 相互尊重是协调亲子关系的基础。3当然也要让孩子了解父母, 了解成人。了解孩子, 这就需要父母设身处地用孩子的眼光、思考问题, 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从而有效地和孩子进行沟通。

(1) 与孩子坦诚交心

了解孩子的心境, 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 从而对症下药, 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多以体贴、谅解的语气鼓励孩子说出原因或心中感受, 巧妙地使用沉默与倾听, 领略孩子谈话的要点或弦外之音。如果父母的态度诚恳及友善, 孩子会毫无保留地倾述内心的情感, 通过聆听、对话的方式, 父母逐渐引导孩子重新思考问题的关键点, 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知道父母尊重他, 愿意接受、了解和帮助他, 就会听父母的话, 改正错误。

(2) 制造亲子谈话的花园

如果父母把和孩子的谈话的时间放在晚饭桌上的话, 对于敏感性的孩子也许就会选择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 比如某个公园, 小区的秋千上。然而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 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 父母不仅要保密, 而且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 从而让孩子放松, 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有你想象中那么严重”……

(3) 父母的态度要温和

如果想要达到一个良好的沟通, 父母就应该有一个温和的态度。孩子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朋友, 才会选择和父母进行沟通。所以父母也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 双方可以尝试换位思考, 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都会把家庭当作一个避风的港湾, 和谐的家庭氛围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 更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父母分享。

3、要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

孩子都不喜欢父母完全控制他们的生活, 只希望父母充当顾问或者支持者的角色, 让他们能够在迷糊、不知所措的时候, 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过多的干涉会让他们有一种被监督的感觉, 认为失去了自由, 没有了自己的空间, 由此产生一种不满情绪, 久而久之就会躲避家长, 并产生隔阂。所以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 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 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去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李萍:《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10年1月第29卷 (第1期) 。

[2]周萍:《论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和调适》,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3月第22卷 (1期) 。

[3]汪淼:《亲子关系的特点及其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年1月

[4]袁晓松:《论亲子交往与交往中的文人关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年8月第31卷 (4期)

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培养初探 篇11

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与城市差距虽变得越来越小,但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农村教育明显滞后于城市教育的发展步伐,由其是学前儿童教育相比城市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归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以外;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儿童的父母基本都是在家务农,文化水平及其低下,加上农忙时节根本没有时间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导致很多孩子行为放任自流、卫生习惯较差、是非观念不明,缺乏应有的思想品德和交往能力。因此,深入探讨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涵义

通常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指关于道德生活层面习惯的养成,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的过程包括两个:分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理性的形成,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外化。目前,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限制和德育工作效率的紧迫性,导致学校教育过程中更侧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并没有一开始就注重道德理性认识。因此,加强学前儿童道德理性认识是儿童养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事实证明,幼儿时期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学前儿童,社会性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模仿性和重复性,因而幼儿时期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而且一旦形成将维持一生。针对于幼儿社会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儿童养成教育培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从儿童出发,以人为本,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适合儿童发展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实际教育中逐渐培养;第二,具有明确的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儿童养成教育不是某个教育者的个人行为,而是要求整个教育系统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第三,学前儿童养成教育侧重于实践性操作,养成教育培养是长期形成的过程,最终还要在实践结果中进行评价。

二、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培养策略探究

(一)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根据上述学前儿童养成习惯形成的特点,发现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几乎全部从成人行为中模仿而来,如果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有利于养成教育的培养。尤其在农村,家长因为农忙而很少關注孩子,调查发现具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孩子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例如,随地大小便,乱扔玩具。早晨还干净的教室,到了下午已经面目全非。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初入园的孩子,首先进行基本的卫生、礼貌常识教育,并言传身教,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逐步教给孩子小手洗干净,不随地大小便、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等习惯,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学前儿童会逐渐认同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榜样激励是儿童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来看,幼儿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对事物的好坏、对错难以区分,教师屡禁不止的不良行为在儿童看来无关紧要。为此,根据孩子认知发展特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树立正面榜样,从而规范学前儿童的行为和是非判断能力。例如,幼儿欣赏儿歌《李小多分果果》后,教师开展了一个小活动,请3位同学帮助老师分发一些彩纸,每一沓彩纸中有一张颜色最漂亮,其中两位发彩纸的同学将最漂亮的发给了别人,只有一个同学发给了自己。这时候,老师笑着说:“我们班里今天多了两位李小多。”教师用激励的语言不仅鼓励了两位做法正确的孩子,而且提醒了那位发给自己的孩子。从那以后,班里很多活动中,孩子们都争当李小多,可见激励评价可以为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坚实后盾

学前儿童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与家庭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较多,备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而农村学前儿童由于父母忙于各种农活,孩子往往缺乏父母必要的关注和培养,一些孩子也容易养成懒散的行为习惯。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当教师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纠正和转变,而作为家长需要与学前班保持一致性与连续性,只有坚持不懈的互相配合,才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在学校中发现孩子不专心学习,通过与家长沟通后,家长也发现孩子作业时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一会吃东西,不能坐下来,此时妈妈给孩子提出了要求,每次作业期间只有一次出去的机会,尽量在写作业开始前将所有事情做完,并由妈妈监督。结果试了几次之后,孩子在作业期间,居然一次都不用出去了。由此可见,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训练的持之以恒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必要保障

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是形成良好教育的必要保障。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因为之前形成的陋习较多,矫正起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因此,需要教师创造更多的时机,反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训练“学前儿童与人交往”的行为习惯的时候,向其他学生借东西要说“谢谢”,给小朋友分发玩具的时候要会礼让……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一点一滴的行为中,逐渐纠正,反复训练,最后形成。再如,训练良好的卫生习惯过程中,学生每次饭前洗手之后,都自己在“光荣榜”上填一面小红旗,在点滴的积累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现阶段农村儿童缺乏必要的关注,行为习惯急需规范,需要教师、家长和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制定养成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强化巩固,为培养农村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锡香.幼儿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9).

\[2\]陈沛媛,董雅芬.重习惯养成,让孩子终身受益\[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5).

\[3\]曾丽.如何进行幼儿的养成教育\[J\].少年儿童研究,2011,(14).

农村学前儿童教育策略初探 篇12

一、时刻给儿童树立榜样

著名儿童教育家许庆艾老师曾经这样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前儿童来说, 尤其是这样, 因为学前儿童更加善于模仿。这一思想我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运用, 如在课堂组织教学的时候, 如果我们老师走到教室, 然后很平淡地说:“请同学们安静, 我们开始上课了”。这些刚刚步入课堂的学前儿童还是各说各的, 达不到预期组织教学的目的。后来经过我认真研究对策我都是这样说的:“小朋友们, 你们看今天白××同学坐得多直呀!”这时白××同学的腰板挺得更直了。“谁来跟白××比比呢?”这时班级里马上安静了, 小朋友们都争着做得笔直笔直的, 这时我们教师再适时给予一定的鼓励评价和表扬, 便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另外, 平时为了更好的组织教学, 我还编了许多易学易记的儿歌便于课堂的组织教学。如“头要正、胸要挺、手背后、脚放平、眼睛看、耳朵听、回答问题要大声”。这首儿歌简单明了, 孩子们一边说一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还有, 我作为一名和学前儿童朝夕相处的老师, 平时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更加注意自身榜样的力量和课上课下的言谈举止, 做到为人师表, 行为示范, 一举一动都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多一些激励, 少一些指责

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前儿童, 但也要注意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引导学前儿童个性健康发展。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等不相同, 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在班级里有的孩子敢说、敢表现, 而有的孩子天性就不爱说, 也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经常吵架而偶尔出现情绪低落等现象。每当让他们说话的时候有的孩子就会哭。作为一名学前儿童教师,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爱“白天鹅”, 也应爱“丑小鸭”。对于胆小不敢说话的儿童, 我们更要主动和他们亲近, 与他们谈心交心。在生活上给予妈妈般的温暖, 在学习上循循善诱, 用身边的小榜样鼓励他、激励他, 不得去讽刺挖苦儿童。如在上绘画课的时候针对有些儿童画的快, 有的儿童画的慢的情况, 我积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 对画得快的儿童我以鼓励为主, 适当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对画得慢的儿童多给予如“别着急, 你会越来越画好的”等之类的鼓励性语言。每当我评价孩子们的作品时我都会说:“哎呀, 你画得真好看, 如果再画上一些、树、草、小鸟那就更好啦。”于是, 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座位上认真地画了起来。有的时候还会画出意外的惊喜, 这就是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经常使用激励性评价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三、加强对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

在长期从事学前儿童教育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很多儿童常常把“不”或“不要”挂在嘴边, 即便一向乖巧的儿童有时也突然间变得不听话。你让他做什么他都不愿去做, 不让做的事情却偏要做, 这让很多老师和家长不免感到头痛。其实, 学过儿童教育心理学的老师都知道这是儿童要证明自我的存在, 证实自己的能力, 其实这些都是儿童成长进步的表现, 很多学前儿童这时候应很喜欢独立做事, 这时作为我们老师和家长像穿脱衣服、洗手擦脸和刷牙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儿都可以让他们自己试试了, 至少让他配合共同完成, 这样有意识地培养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同时将秩序感培养纳入到游戏的内容中, 经常教育儿童将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 脱下来的鞋子应码放整齐, 将许多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变成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游戏。有时儿童经常不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完成游戏,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常常会发现他的创造能力, 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游戏规则, 作为老师既不应一味地要求他, 也不应一味地迁就他, 把握好教育的度, 在儿童的方式和我们想教给他的东西之间找个平衡点, 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做好学前儿童的思想引导工作

在我几年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当中, 我发现班级里的儿童们有时难免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动机。这时作为我们教师应当怎么办?是训斥、讽刺、还是加以批评?只有运用教育机智将儿童的不良行为动机转化为良好的行为这才是成功的教育。如在上体育课时, 由于全班同学都到室外进行了活动, 老师经常顾了前顾不了后。有一次我发现我们班最淘气的张×同学又在捅这个逗那个的, 我盯了他一眼, 他还强词夺理的说:“老师, 我主要是让其它同学马上站好”, 刚开始我还对他很是生气, 但我转念一想从教育策略的角度何不来个顺水推舟呢!然后回过头来我心平气和地说:“张×同学, 你是不是想当老师的助手呀?”他点了点头。这时, 我宣布封张×一个头衔叫“黑猫警长”, 同时我又给他找来了黑猫警长的头衔给他戴上, 就这样张×同学自豪地站在了队伍的前面, 认真地管理起了他的小队员们, 这一节体育课同学们上得很轻松、愉快。在平时, 为了改掉张×这种淘气任性的行为习惯, 我经常领着他一起当值日生, 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筷子、分碗、收盘子等, 积极教育引导他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学会与同伴交流。慢慢地张×同学变得懂事乖巧了起来。

上一篇:奥运品牌营销策略下一篇:效率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