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想象力培养(共12篇)
学前儿童想象力培养 篇1
一、引言
审美想象所创造的新形象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想象性表象。通过创造性的意志行为, 把意象外化为物质形态, 这就成了科学的生活的创造或艺术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二、欣赏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优秀的艺术作品, 促进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再造想象是丰富间接经验和想象性表象的重要心理功能。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 词语和形象同时得到内化。作品积累多了, 就会使创造想象有了更多的“原料”。我们在有关大班儿童编故事能力训练的研究中发现, 用实验前儿童所编童话故事与实验后所编童话故事相比, 后者明显带有在实验中所学习的童话的影子。其他艺术品的欣赏也起到了发展再造性想象、储存想象表象的作用。例如:器乐曲和现代派绘画作品没有语义限定, 在欣赏中提供儿童充分的想象自由, 儿童可以借此把头脑中的原有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组织起来进行再创造或创造出新的形象。
三、丰富教育内容, 帮助儿童积累多种经验
在实验中发现这样的情形, 在组织活动中已经内化的技能和经验, 成了创造新形象的基础和核心。如要求幼儿画自己的“梦”, 绝大部分幼儿画出的梦都打不破“神气的树”的定势, 都在“树”上加工变化。如“小树、神气的树、一棵桃树、五彩缤纷的树、苍劲的树、温柔的树等等充满细节和隐喻的创造。每个人画得都不一样。但也应看到, 梦的内容有较多模仿, 就是受了童话“大树的节日”, 而后又画各种姿态、各种情感象征的树的影响。后来我们改变了这一做法, 加强了生活经验的积累, 与常识教育结合, 拓宽了观察内容的范围, 内化多种经验和技能, 可以使儿童的创造有更丰富的生活基础。
四、创造自由宽松的气氛, 鼓励每个人的自由创造
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 让每个儿童都有从自己的创造中得到正面反馈的机会, 这样会大大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我们比较主张让儿童在审美感知充分积累的同时, 进行比较随意的情感创造, 不强调有目的、控制的逻辑创造。
欣赏艺术作品、发展认识能力、积累欣赏经验、丰富情感世界和表象世界, 提供并激励自由创造、自由表现的时间、空间和各种材料, 传授某些基本技能等, 既保证创造实效性的不可缺少的诸方面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其中审美结构的内化是审美想象力发展的核心, 因为它积淀着审美形式要素和丰富的意蕴, 能激励儿童模仿和创造的欲望。在艺术教育中欣赏是关键。但儿童的欣赏不是纯观照性的, 而是多种感官参与的再造活动;儿童的创造也不是纯创造性的, 必须与欣赏相结合。在几个结合中, 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创造动力都得到提高。
五、在有组织的活动中, 促进想象和创造
1. 符号创造意象, 实现表象间的相互替代
皮亚杰认为, 再实验中, 可以有四种程序了解被试的心理意象, 一是内省的语言描述, 二是被试的图画, 三是从实验者准备的几幅图画中选择一幅最符合他心理意象的画, 四是通过姿势再现。我们认为这四种程序用语学前儿童艺术审美意象的创造和表达是很合适的。我们把皮亚杰的理论转换成教育行为, 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推进幼儿心理意象的产生和表达。例如, 根据乐曲声创造“我看见了……”的诗歌。如下:
(1) 倾听一段旋律柔和、轻快的、其中夹杂着河水流淌和小鸟欢叫的曲子;
(2) 跟随乐曲自由表达有韵律的动作, 把乐曲的意象转化为动作;
(3) 说说自己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什么, 用语言表达意象;
(4) 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画出来。
通过前三个步骤, 对象的内化——外化——内化之后, 再组织儿童绘画, 儿童画就能比较稳固地反映自己所编诗句的形象, 也能较多地表现出了画面形式的个人特色。
2. 艺术经验与生活经验的互相迁移
根据联想的原则, 每一次迁移都有更多的内容被整合进艺术审美意象之中成为新的创造。以文学创作为例:首先必须选择一个能扩展意象的作品, 例如, 诗歌《谁见过风》;第二步, 欣赏诗歌, 引起再造想象, 产生诗的意象;第三步, 观察并感受自然的风和制作的风 (电扇) , 体验风吹到身上的感受以及吹向物体所产生的现象;第四步, 对幼儿提出续编要求, 使幼儿已经内化的表象、意象、情绪等审美记忆内容得到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意象, 用语言加以表达。幼儿编出了许多新的诗歌形象:当头发丝轻轻飘动的时候, 当塑料袋在空中翻跟头的时候, 当桌上的纸片散落到地上的时候, 当爸爸的雨衣鼓起来的时候, 当树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的时候, ……是风从这里吹过。
3.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角色游戏是借助于一些材料、虚构人物、语言、情节开展的, 只要教师重视并长期的指导, 每个孩子都会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真尽责, 虽然他们知道这是假的。它极像成人演话剧, 比故事表演更含有真实自然和即兴创作的成份, 因为游戏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生活。教师应引导他们多多观察、感受、体验周围的人、事、物, 供给必要的材料, 鼓励和引导幼儿虚构人物和情节, 创造与角色身份相一致的语言和动作推动游戏的开展。这表明:儿童能通过语音、语调、速度的调节来适应角色语言的需要, 即使在小班, 也完全能够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语感形象。幼儿的“演剧”潜能很大, 尤其是大班的孩子, 善于运用平时对不同社会角色的观察, 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游戏中的角色形象。
无论哪一种方法, 在集体艺术创作活动中, 免不了相互模仿, 但儿童的模仿只是“受他人启迪、为我所用”。教师应细心了解儿童的创作意图, 鼓励幼儿间的互相欣赏、交流、评价, 让每个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这样有助于潜能的全方位看法和创造力的多侧面培养, 教师应有效地加以利用。
摘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均处在活跃期, 因此学前期培养儿童的审美与创造力则是促进其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前儿童,审美,想象,创造力
学前儿童想象力培养 篇2
摘要: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在美术教学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实现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适应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学前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课堂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对创造力的魅力进行感受和体会。学前解读那的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本文对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想象力;创造力
现阶段,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中的焦点内容,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做好学生的美术课程教育,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是美术教学中新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美术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美术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绘画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美术教育仅仅是让学生对绘画的基础和绘画能力进行学习和掌握,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美术教育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美和文化进行了解,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在对学生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传统的标准是像或者不像,不利于学生天赋的发挥和想象力的培养,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教学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激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开发,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接触着不同的事物,学生有着的不同的潜在创造能力。通过美术教学的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扩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过程或者能够,促进学生联想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进行美术创造的重要影响因素,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促使学生创造更好的美术作品。
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1.开展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是一门灵活性的艺术学科,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能够被传授的,是在生活和实践中通过对事物的接触逐渐培养出来的。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促进教学情景的还原、在线,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情景中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的开发和培养。例如,在动物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舞台表演的方式,对动物日常的形态进行表演,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针对一些小的动物如兔子、小白鼠等,教师可以把它们带到课堂进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创造出更好的美术作品。每个学生都有着很大的潜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2.促进美术教学课程的拓展延伸
在学前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有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扩展,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在绘画教学中,可以对其进一步细化,设置简笔画、水彩画、线条画等,在绘画的过程中,对绘画题目进行科学的制定,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在手工教学的过程中,分析、剪纸、折纸、泥塑艺术、布艺等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学以致用;美术欣赏时美术教学中很容易忽视的内容,却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美术欣赏能够促进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审美观念和标准的形成,促使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开发。
3.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美术的热爱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才能够发散思维进行更好作品的创作。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创意是进行创作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自身,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传统知识中不断创新,逐渐的探索。例如,在学前教育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课堂充满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综合性人才在社会中受到关注并且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美术教学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军生.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18):157.
开启儿童想象力培养小学语文素养 篇3
【关键词】想象力;小学语文;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处在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时期,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力都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由于需要记忆的知识较为多样,难以理解的古文诗词也较多,因此,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主要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三个方面讲述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小学生虽然在幼儿园时期会接受一定的识字教育,但是相比于小学语文来说,之前的学习不够系统,因此,需要在语文课堂对小学生的拼音与识字学习进行统一化。小学生在学习拼音与生字过程中,会存在记忆困难的情况,很难将拼音与生字完全记忆正确,这时就需要老师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到“如何让学生学会”,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笔者在教授拼音“b、p、m、f”时,我会让学生对这些拼音的样子进行想象,看这些拼音的外表像什么事物,小学生的想象力便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同学们会将“b”看作是倒着放的棒棒糖、高尔夫球杆、簸箕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或接触到的事物,将“p”看作正放的棒棒糖、一根筷子和一个碗放到了一起,还会通过麦当劳的牌子联想到“m”,会将“f”看作是一根拐杖在过斑马线。通过让学生对拼音外形进行联想,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对于拼音的学习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便收获了不错的效果。在我之后对学生拼音掌握程度的检查过程中,很少有学生出现出错或者不会写的情况。同样的,生字的教学也应该利用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比如,在学习生字“树”时,有的学生便描绘了一个生活场景:“我种下了一根木头,妈妈夸我做得对”。之后在我对学生进行“树”的听写检查时,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写错。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想象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构成部分,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人文思想,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文主义素养。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应该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与思考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而才能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阅读欲望与思考欲望的调动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实现,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很多文章中涉及的人事物的理解并不能十分深入,需要将其通过想象转化为自己熟知的生活场景,而这个转化的阶段便是对小学生进行想象力激发的重要阶段,老师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便是为学生提供想象发散的方向,不至于使学生的想象脱离文章思维导向,同时,老师不能为学生提供太多的想象指导,这样会束缚学生想象力的延展。比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故事的形象、场景以及情节的再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以对故事中的主人翁形象“狐狸”和“乌鸦”进行更换,因为狐狸和乌鸦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易经常见到的动物,因此,将其更换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或者学生熟悉的动物,则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有的同学会将“狐狸和乌鸦”置换为“小猫与小鸟”,然后将其带入原来的故事结构中,也有的同学直接将故事主人翁置换为“猎人与狗熊”,并对故事情节进行了相关改造。通过学生对文章形象、场景以及情节的再造,老师可以明显感觉出学生想象力的丰富程度,并且通过学生的文章再造,老师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程度,因为学生只有对文章充分理解后,才能够在进行文章再造时能够不脱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在写作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写作课程是小学语文另一个重要构成,是检验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前期对于字词的掌握以及长时间以来理解能力与思辨能力的不断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书面写作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写作教学,在教授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通过想象,找到更多的写作新思维和新角度,开拓学生写作新视角。写作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力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故事的续编、改写、扩写等方式来实现。比如,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故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对故事进行扩写,在丰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不脱离故事想要传达的思想主张。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故事进行改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内心期望,通过合理想象将自己认为原故事中不符合自己内心想法的情节进行改写。通过这种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质的升华。
四、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时期,老师一定要注意发掘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不要扼杀学生的想象欲望,因为想象力对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都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最终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对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需要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步重视起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宪章.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2]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
[3][法]保罗·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卷二)[M].王文融,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13.
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培养 篇4
一采用多种手段, 培养幼儿良好愉快的情绪
1. 以情育情, 激发幼儿良好愉快的情绪
孩子年龄小, 他们的情绪具有极易受感染的特点, 所以教师要以自身积极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幼儿。在活动中我发现, 如果教师的精神状态不佳, 没有积极愉快的情绪, 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幼儿也会提不起精神, 注意力容易分散, 活动的效果也不会理想。反之, 教师的精神饱满, 情绪积极向上, 幼儿也会随之表现出积极愉快的情绪, 主动投入到活动中, 使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作为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排除各方面因素的干扰, 始终以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和幼儿一起游戏、活动, 注重用自己的微笑、热情影响感染幼儿, 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
2. 以行育情, 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
人的情绪总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孩子积极情绪的激发更是如此。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 让孩子在游戏中、在各项活动中促进良好情绪的发展。
第一, 允许鼓励幼儿在玩中学习, 体验“玩”的快乐情绪。玩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幼儿特别喜爱游戏, 玩起来甚至可以废寝忘食。游戏是一种自由轻松, 充满乐趣的活动。在游戏中, 孩子们能最大程度地体会到快乐。同时, 游戏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它对幼儿的整个身心发展都能起促进作用。让幼儿在玩中发展, 体验玩的快乐。如在玩有趣的沙、泥时, 孩子能体验沙、泥的物理特性;玩拉勾游戏时, 孩子能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在玩七巧板游戏时, 可以培养创造力;玩配对卡时, 可以提高其数字理解能力。
第二,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情绪。年龄越小的幼儿, 他们往往只满足于吃、穿方面的需要。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 不仅仅只满足于吃、穿方面, 应同时让幼儿在完成学习、劳动任务中,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孩子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如到小饲养角给动物喂食、打扫卫生等, 给花草浇水、施肥、松土, 参与布置幼儿园室内外环境, 包括收拾玩具、用具、布置主题墙等。让孩子在环境的创设和管理中, 生活得到充实, 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愉快。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我们也应允许孩子犯错误。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 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
第三,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主题教学活动, 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快乐的情绪。如今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 大部分缺少与他人分享快乐的体验、比较任性、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和独立性, 在交往和学习中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针对班内幼儿的情况, 我开展了“我们都是好朋友”“我能行”“会变的情绪”“赶走小烦恼”等主题活动。在活动中, 通过看一看、学一学、动一动、想一想, 学会了与同伴友好交往, 掌握了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 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通过在相关的情境中体验, 幼儿获得了排除烦恼, 保持愉快情绪的经验。活动中, 幼儿的情绪愉快, 积极投入, 身心也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3. 以境育情, 培养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
情绪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 创设宽松、平等、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氛围及良好的生活环境, 可以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夸美纽斯曾说:“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 没有暴力, 没有厌恶的气氛中, 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这不正说明了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吗?为此, 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 使幼儿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轻松和愉快。例如, 经常与幼儿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吃饭、睡觉前让幼儿听一听优美的音乐, 说一说笑话等。
二采用多种方式, 指导孩子把握好自己情绪的航向
对于孩子来说, 也会出现许多困惑和烦恼:常常因为小事而互不相让, 甚至大打出手, 事情过了却又后悔不已;获得成功时得意忘形, 唯我独尊;失败了一蹶不振, 陷入了悲观的深渊……在幼儿园的生活中, 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 作为教师要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他们。
1. 宣泄调节法
因幼儿情绪很不稳定, 有时可能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比如有时因家长没给他们所喜欢的玩具而大哭大闹, 甚至不愿上幼儿园;有时为老师给的一朵小红花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当幼儿情绪不佳而哭闹时, 应当让幼儿尽情地哭叫。哭叫是解除烦恼和痛苦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是缓解痛苦和烦恼的一剂“良药”, 它能宣泄悲痛、释放不良情绪, 排除体内毒素。因此, 当幼儿烦躁不安想哭叫时, 应让他哭得淋漓尽致, 决不可强迫、压制幼儿哭叫。但哭闹时间不宜过长, 可用适当的方法转移情绪, 让其破涕为笑。
2. 逗乐调节法
当遇到幼儿情绪不佳时, 教师要想方设法转化其情绪, 将其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尽量逗幼儿发笑。逗笑是转化幼儿情绪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逗笑的方法很多, 例如讲笑话, 做鬼脸, 模仿幼儿熟悉的滑稽人物动作、语言。若幼儿哭叫, 教师还可模仿其哭声、表情, 只要夸张地模仿上三、五声, 一般幼儿都会破涕为笑, 实践证明, 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逗乐幼儿的方法。但在转移幼儿情绪、逗幼儿发笑时, 切忌为了让幼儿高兴一时而空许诺, 这对幼儿心理健康极为不利。若诺言不能兑现, 幼儿就对教师、家长产生不信任感;即使诺言兑现, 幼儿也会形成“只要我耍脾气、哭闹, 大人就会满足我的要求”的不良心理。
3. 运动调节法
在幼儿情绪低落时, 往往不爱活动、不爱说话、不爱跟小朋友玩。越不活动、不说话, 情绪越低落。老师要尽量想办法带幼儿做一些他们喜欢的运动, 如滑滑梯、玩游戏、与小宠物玩耍、做小动物模仿操等。运动可以把幼儿体内聚积的能量释放出来, 使幼儿的怒气和不愉快的情绪得到发泄, 从而改善幼儿的心情;运动可以转移幼儿情绪, 使幼儿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由悲伤转为喜悦, 由低沉转为亢奋。因此, 做运动是调节幼儿情绪的一种好方法。
4. 转移注意调节法
当幼儿情绪不好甚至有抵触时, 不要对幼儿下强制性的命令, 更不能惩罚幼儿。强迫、压制或惩罚性的管教, 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会增强幼儿的逆反心理, 不但对教育幼儿不利, 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当使用强制方法管教幼儿时, 他们当时也许不敢哭、不敢闹了, 但那只是口服心不服。所以, 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比如给幼儿讲故事、念儿歌、画画给他们看。通过这些幼儿喜爱的活动, 改变幼儿的注意焦点, 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成积极情绪, 冲淡以至忘却烦恼, 使情绪逐步好起来。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范文 篇5
大人们的哪些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吴靳给出了如下 建议。
这些行为培养想象力
1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发问、比较、猜测,画下来、演出来、发表不同想法,想象力的培养就能事半功倍。
2常给孩子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
3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4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报 评
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
-阳光
我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在受调查国家中倒数第一,这个消息令我们沮丧。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应试教育难辞其咎!
中国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给你一个“0”,在数学课上只能是零,在英文课上只能是“O”,不能有别的答案。挑战了老师的权威,便会受到戒尺或类似戒尺的训导,中国孩子受教育的路径,就是在填鸭式死记硬背中“装满知识”的过程。
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如此教育理念,使学生过早告别玩具,被迫提前参与过多过滥的应对成人世界的竞争,损及了人生成长的自然天性与规律,这是把孩子“制作”成用铁丝捆绑、扭曲的盆景,而不是培养成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由此来看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实则抓错了重点。没有想象力的民族会是怎样: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以色列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中国一个也没有……
倒数第一肯定值得反思,但请成人们不要义正词严地指责孩子,而忘了成人世界推崇的传统应试教育才是罪魁。
浅谈学前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学前儿童 行为习惯培养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55-02
幼儿的学习方式通常借助于对生活、对周边交流的感知能力。因此,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心理关怀即是主要的教育核心。教师要全方位地拓展幼儿的认知空间,独具个性地发掘幼儿的发展潜力,不是用条框来硬性规定幼儿的言行,而是用关爱去感染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快乐、自信地成长。
一、创设环境,感受氛围熏陶
生活、学习环境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为幼儿创造知识化的环境能够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的学习耐心和理解能力相对不足,这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不能以说教代之,而是要让幼儿从对环境的信息提取中获得熏陶,形成带动力。以幼儿们感兴趣的形式来给予提示,创造出轻松自然、赏心悦目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能够主动地投入行为习惯培养实践。环境创设以动画图片、生活图片、自制摆设、创意玩具等为宜,总之要抓住幼儿喜欢模仿、爱好新奇的心理特点。例如,在培养孩子们养成讲究卫生勤洗手的习惯时,我与其他老师对班级及校园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在教室的主题墙上贴出了饭前玩后鼓励洗手的故事贴画,还在洗手间、盥洗室的水龙头前贴上洗手的正确步骤和表示鼓励的大拇指。此外,书架上的儿童画报、书籍等也细致地挑选出教育孩子讲卫生勤洗手的故事和宣传。如此一来,孩子们便能时时接触到“生活中需要注意卫生勤洗手”的各种信息,并能通过积极模仿参与来自觉实施,在日复一日的环境熏陶中,孩子们能够顺利养成好习惯。
二、严格表率,建立习惯意识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中,习惯意识是主导线,幼儿心中的行为习惯标准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意识之上的,建立起习惯意识,才能够让幼儿发自内心地接受行为习惯的约束。幼儿的习惯意识传导,通常来自于身边值得信赖的成年人,教师便承担起这个角色。教师得以身作则,成为表率,为幼儿树立起一个良好可信的榜样,同时也为幼儿展示出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要做到严格律己,耐心启发,让幼儿由信任认同升华出积极的自我要求。例如,在培养孩子们自觉收拾整理物品的习惯时,我就以自身行动作为孩子们的标杆,在每次的教学任务结束后我都把讲桌整理得井井有条,将教学工具分门别类地收拾好,最后也不忘记擦干净桌子。做好表率的同时我还对孩子们进行语言启发:“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教课用的书本、电子笔、粉笔、还有手工材料分开装在抽屉和不同的小盒子里,下次老师教课的时候就能很容易找到,桌面看起来又整洁又漂亮,对不对啊?”“对。”从孩子们齐声回答中已经透露出他们愿意学习行动的意愿,实际表现也更加积极。
三、调动情感,提升自信心理
幼儿因为年龄小,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学习中,常常会以第一印象来界定行为习惯标准。这时,身为引导者的教师就要做好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和情感启发。对幼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让幼儿从心灵感悟中产生催动情绪和情感感染,从而形成自然强化效果。另一方面,幼儿的学习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界对其的肯定鼓励,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如果能够获得教师的肯定,那将是对幼儿最饱满的情感激发。在这种正面的情绪感染中,幼儿的进步也将更加迅速明显。例如,在进行“助人为乐”的行为品德教育时,我从给孩子们讲故事着手,用身边的素材,感染力十足的语言激发起孩子们的“精神美”体验。我还让孩子们都来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助人为乐的感人场景,有孩子说了交警叔叔在大雨中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情景,也有孩子说了邻居姐姐把喜欢的玩具让给自己的事情。我对孩子们的认识态度和观察力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并鼓励孩子们保持热心肠,尽能力帮助他人。在自信心的催动下,孩子们的行动积极性也越发高涨。
四、家校结合,实现一体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丰富,方式多样,能够让幼儿获得更多方向的教育引导,但是这也容易体现出家庭与学校教育模式不一致的问题。如今,不少家庭因为溺爱孩子,或者父母工作繁忙无暇教育孩子而造成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与在学校反差极大的现象。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危害性是很大的,如果不好好调整,容易导致孩子性格极端,心理不健康,行为习惯人前人后颇有差距等。为此,有必要做好家校配合,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间要做好密切交流,双方互相支持,才能对孩子形成完整的行为习惯教育,树立起健全的行为习惯认识。其行动可以通过定期开家长会、组织公开课活动以及亲子教育活动等方式来进行。例如,在进行“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时,我利用家园互动手册来加强与家长的教育沟通,将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完整地呈现出来,并与家长互相提出意见,强化对孩子的文明礼貌要求。此外,我还组织了文明礼貌月亲子主题活动,让家长到校与孩子们一起参加校内文化活动,让孩子的教育引导着双方,交流心得、统一理念,真正做到了教育一体化。
学前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需要时间与精力的付出,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教师除了要有科学的理念引路,还要注意挖掘多样化、人性化的教育指导方法。教师尤其要有创新意识,要能够大胆拓展、多方借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让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起步早,发展快,在耳濡目染与持之以恒中收获惊喜。
参考文献:
[1] 陆倩.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4)
在儿童绘画创作中培养想象力 篇7
一、增长知识、丰富经验使学生善于想象
想象是人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 对表象进行再创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 以存在头脑中的形象资料为源泉的。通过对储存表象的再现或根据储存表象进行再加工, 改造而创造出新的形象。
在一本儿童文学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其内容是:妈妈正在做包子, 5岁的小女儿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女儿忽然提了一个问题:“星星是从哪儿来的?”她继续注视着母亲的动作。母亲揉面, 揪面团……看了好一阵子, 她突然说:“我知道星星是怎么做出来的了, 是用做月亮剩下的东西做的。”这种突发奇想, 听起来很幼稚, 孩子却是很认真的。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 儿童的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是以他们的知识、观察和生活经验为后盾的。
儿童画多数都体现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孩子画中的想象总是给人一种温馨、和谐、欢快、新奇的感觉, 令人从内心发出赞叹。
在儿童的画笔下, 小寿星乘飞船从天而降。孙悟空, 猪八戒前来祝贺小朋友节日快乐, 野狼会和小羊跳舞, 鸟儿会歌唱, 星星、月亮、太阳像一家人, 亲热的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欢欢乐乐的场面充满着难以言传的喜悦, 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儿童的奇异想象和诗情画意, 是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 知识的重新组合, 儿童的知识有限, 生活和活动范围狭窄, 局限了他们眼界的开阔。所以我们要丰富儿童的生活, 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大自然, 观察社会, 使他们的知识与表象丰富起来, 鼓励他们去大自然观光,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动人景色;鼓励儿童到公园, 游乐园等地去旅游、访问;通过收看媒体观看卡通电视剧、童话世界、科幻片及祖国各地, 世界名胜等节目, 扩大他们的视野, 积累有声有色, 绘形绘影的形象资料, 为儿童画画提供素材, 使他们善于驾驭想象的坐标, 在想象的原野上奔驰……
二、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使学生乐于想象
新课标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并且把这些想象运用到创作中去呢?顺其童心, 投其所好, 我们要善于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 设置情境等手段营造一个绚丽多彩的想象氛围, 和学生谈话设境, 在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或文学作品欣赏中设置情境, 激发儿童的想象兴趣让每个儿童都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在看、听、讲、做等多种综合活动中愉悦地、主动地参与想象, 从而产生想象创作激情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如:我在讲《我在天空飞》一课时, 让学生先欣赏一段有关太空奥秘的影像, 达到未成曲先有声的境界, 再通过讲述嫦娥奔月等民间传说, 充分激起学生的想象欲望。这样每个儿童都跃跃欲试, 放开想象的缰绳, 在想象的空间无拘无束地翱翔, 各种稀奇古怪、色彩斑斓的想象画面神奇般地出现了, 寄托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愿望。
三、鼓励个性, 培养自信, 使学生敢于想象
想象如同思维一样, 即要引导, 又要鼓励, 使学生树立自信, 敢于想象。因此要我们要善于消除影响学生想象创造的多种不利的心理因素, 增强其信心, 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想象。
我们一方面要以表扬为主, 另一方面, 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优秀儿童绘画作品中与自己生活、想象想相同的地方, 然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构思表现出来, 同时把自己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同伴, 树立孩子的自信, 增强信心。使儿童能够主动、大胆地创作出新颖、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新课程中注重对学生合作意思的培养。我们还可以组织儿童进行小集体创作, 在集体创作中, 儿童创作激情高涨, 思维活跃, 进入一种忘我状态。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 流露出儿童真实的情感和天性。
儿童文学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8
儿童文学是更适于小学生阅读的一类书目, 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近年一直鼓励父母和老师们阅读儿童文学, 并且他认为成年人阅读儿童文学, 不能单纯停留在为孩子辨别好的、坏的在这一目的和意义上, 世界一流的儿童文学一定是一流的文学作品, 当成年人向儿童文学敞开自己的生命履历、精神世界时, 会从阅读中得到抚摸与安慰, 当成年人也开始真正阅读儿童文学时, 他的心灵也会和孩子相通。只有当我们的成年人对童话有了一种非常深刻的认识以后, 我们的孩子才会更用心地去亲近这种文学。要知道, 我们有些孩子无法走近童话, 是因为成年人在中间阻拦了他们。很多成年人会认为童话是骗人的, 这是因为:他小的时候就和这种美妙的童话错过了。因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和卓越的想象力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意识, 能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悸动, 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并能给学生创造出很多奇思妙想的世界, 让学生游弋其中, 享受精神的充盈。作为教师或家长, 不能说童话都是骗人的之类的话, 更不能否定其文学价值。给孩子合适的图书, 和孩子一起分享故事描述的情景, 和孩子一起想象情节的变化, 鼓励孩子想一想结局怎样, 都是帮助孩子发展想象力的好办法。读故事书时, 改变一下读的方法, 读一读, 停一停, 想一想, 给孩子一个吸收和连接已有经验的时间。这才是教师和家长应该做的。教师和家长应该主动带领孩子去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在课外教学活动中,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编演童话小剧,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文学作品本身符合小学生的想象思维模式, 小学生想象的灵性能在作品的引导下得到有效的激发, 并在更加奇妙的创意中得到精神的愉悦, 由此他们会感到创造的快乐。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揭露的是19世纪中叶丹麦社会贫富悬殊的黑暗现实, 但作品中是以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四次美丽的幻想和悲惨生活、悲剧命运的强烈对比来反映的, 易于儿童读者接受。因此, 对于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来讲, 儿童文学的认识价值是独到的, 不仅能使他们拓展认识领域、提高认识能力, 还能给他们留下生动而难忘的记忆。小学生拥有天真烂漫、求新求奇爱冒险的天性, 儿童文学呈现出来的奇幻世界, 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天性, 更易于学生接受。每个小学生的潜意识中都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 欣赏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文学或影视作品, 小学生们可以寻找到诗意的世界, 汲取美的力量, 并释放或宣泄脑袋中的奇特意念, 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快乐。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说是儿童文学作家最大的特点。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 能感受到作者的充满想象气息的描述。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都会用智慧的想象力, 为儿童们描绘出一个个色彩斑斓的诗意世界。如童话大师安徒生在创作想象中, 让貌不惊人的“丑小鸭”蜕变为一只高贵优雅的“白天鹅”;让娇小可爱的拇指姑娘从郁金香的雌蕊上诞生;让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各奔前程, 感受各自的世界。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 卡洛尔让掉进兔子洞的爱丽丝带领我们漫游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梦幻世界:在那里, 她可以时大时小, 有时大得头顶着天花板, 胳膊伸出窗外, 有时却小得掉进自己眼泪汇成的池塘里。在那里, 她遇到了神出鬼没的柴郡猫、神话中的格里芬和假海龟, 还有喜欢砍人头的扑克牌女王及士兵, 参加了疯狂的茶会、古怪的褪球赛和荒唐的审判, 最后以惊醒告终。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另外, 教师不光要对学生的阅读行为作要求, 而且还要进行检查敦促。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自觉性是不够的。在小学生还不能自觉去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 教师要想尽办法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当学生深深地被儿童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奇幻世界所吸引, 并乐在其中时, 教师的引导任务才算达成。让我们为小学生的茁壮成长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从而塑造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才。
儿童绘画想象力和绘画能力的培养 篇9
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本本主义 (抄袭儿童画教材形象, 忽略了个性表现, 缺少真情实感及想象) 、机会主义 (你画我也画, 为奖状画、为成为“星星”画) 、机械主义 (照抄生活现象, 感受、体验缺少升华、提高, 缺少创意) 、改良主义 (忽视生活感受、先找命题、再找资料, 生搬硬套、霸蛮组合) , 结果培养出的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复型的小大人, 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画或生搬硬套, 缺乏创造性, 遮掩了想象力, 孩子画得很累, 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的课程, 丧失了童趣, 丧失了欢乐。心理学研究表明, 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 了解世界的。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思维和绘画能力, 提高其艺术修养, 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大自然和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 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 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 想象也就随之迸发。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 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 也促进了他们的智慧发展, 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 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 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 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 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 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地表现出来。因此, 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 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 “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 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 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绘画能力因儿童手、眼、脑等生理器官的发展不同而呈不平衡状态。有的孩子手的功能比别的孩子笨拙, 但与智商无关, 以后仍可能变为巧手。家长、老师不能只看孩子某一方面落后, 就说孩子笨。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强, 就发急, 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 去揭自已孩子的短处, 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很大的摧残。这不是望子成龙, 而是训子成虫。
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多样性使孩子身心处于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 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 使孩子认识事物, 开阔眼界, 增加知识, 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 多欣赏美的东西。见多识广是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对绘画对象先理解、想象, 然后用手去画、去创造, 这个全过程都是主动积极的创造过程, 是发挥聪明才智、表现审美意识的过程。只要他们自信、敢画, 保持浓厚的兴趣, 入了“迷”, 就不用担心, 画得差的会变好, 画得好的经过一定的过程会飞跃, 手越练越泼辣、果断、正确、自由, 就会心灵手巧、波浪前进。
学前班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10
案例一:新学期开始了, 一年级新生小林的妈妈带着他走进教室, 见到老师, 妈妈忙说:“小林, 快向老师问好。”小林低下头, 不肯出声。老师走上前:“小林, 早上好。”小林却躲到妈妈背后, 任妈妈怎么推她, 也不吭一声。
案例二:一年级新生小奕在课堂上不停地玩铅笔、文具盒, 看到同桌的新尺子, 一把抢过来, 同桌不让, 他就用铅笔去刺同桌的手。下课了, 他在操场左冲右撞看见以前在学前班的同学, 就上去擂他一拳。他看见几个同学玩游戏, 马上冲过去要参加, 别人不让, 他就动手打人, 还在一旁故意捣乱, 闹得同学们纷纷向老师告状。
案例分析:像小林这样的表现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很多人认为是儿童性格内向、胆小所致。其实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腼腆与羞涩, 而是儿童整体形态上缺乏一种人际交往的风度和气质, 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像小奕这样的儿童在各班至少有四五名。他们多表现为好动、攻击性强, 常为一点小事与同学闹矛盾, 不合群, 不易被同学接受。其实他们的攻击行为并非出于恶意, 有时候, 他是借此向同学示好, 只是他没有采取正确的交往方式, 引起同学的误解。究其原因, 还是没有掌握人际交往的正确方法, 没有形成文明交往的习惯。
现代社会早已不是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 人际交往日益频繁, 人们越来越感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专业知识所占的作用只占25%, 而交际能力占75%。”儿童的人际交往具有将来沟通信息, 交流情感, 协调行为, 提高人际知觉准确性的作用, 交际能力是儿童成材的必要支撑。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到3—4岁就愿意加入群体;从学前班进入小学, 他们的社交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充分和细致的了解;他们将学会参与复杂的团体活动;依恋对象也将由家庭扩展到团体或群体。因而学前班是培养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学前班老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 正确地引导儿童, 让他们学会用文明的语言, 文雅的举止与人交往, 培养他们宽容、合作、不卑不亢的交际风度和动静有致、落落大方的交际气质, 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前班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指导:
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 促进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首先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同伴交往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 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温暖、关爱、尊重和信任的心理气氛和教育环境。例如, 可创设儿童需要和能帮助别人的情景, 让他们学会助人, 使儿童能感到群体生活的优势, 这样的群体能使儿童获得积极的情绪, 并表现出较强的交往动机与持续交往的兴趣。老师还应创设与他人合作的机会。研究表明, 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交往机会。在游戏中尤其是角色游戏中儿童易产生合作行为。儿童在角色游戏中意识到自己必须承担一定的角色的相应责任, 这也保证了儿童参与的热情。因此, 学前班老师要多组织儿童开展有益的游戏活动, 在活动中引导儿童学会合作、学会相处、学会承担责任。
进行必要的礼仪练习, 提高儿童交往能力。古语云:礼尚往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崇尚礼仪。《礼记》中说“礼义之始, 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老师可先从表情、姿势入手, 让儿童注意在与人交往时面带微笑, 语言礼貌, 态度诚恳。因为这是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儿童早期的交往大多是围绕玩具发生的。老师可利用儿童使用玩具的机会, 对他们进行礼仪训练, 如儿童可以通过玩具发生邀请, 可以在借用或交换玩具时学会理解和分享, 还可以在使用玩具中学会等待。
利用移情训练, 深化儿童交往内涵。移情即情绪感染与共鸣。老师可利用故事或身边事例引导儿童观察体验, 别人的情绪理解, 使儿童慢慢淡“自我中心”, 逐步做到“心中有他人”, 逐步学会宽容与理解。只有这样, 儿童在与人交往中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问题, 与他人的矛盾和摩擦自然会减少, 他的交往能力就会相应得到提高, 交往的内涵也就更深入了一层。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11
一、激发兴趣,精心挑选初读的书籍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建立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首先应和孩子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及兴趣爱好。犹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送给孩子的礼物——书,在书的封面上会涂上蜂蜜,让孩子去舔,让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书,就感觉到甜蜜,就有翻阅的欲望。在开始培养幼儿看书的时候,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我的孩子两岁多时特别喜欢恐龙,于是我就给孩子买了一些关于恐龙的绘本,以边看书边讲故事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阅读,使他慢慢地爱上阅读了。
两三岁的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适应选择一些主题的简单图书。两岁的孩子可以选择了一些简单易懂,色彩鲜艳的布质立体书、响纸书、认字认物书。三岁以后的幼儿可选择一些多种类别的图书。读物应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图多字少,以帮助幼儿阅读活动逐步地完成从图画形象到文字符号的过渡。
二、每天陪读,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听读。家长应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绘本故事,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尽量用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并运用手指偶、布袋偶、动物毛绒等玩具,边讲边表演绘本故事里的情节,通过各个角色不同的声音、语气、语调、表情的模仿,尽可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录音。与此同时,家长可以把讲述的故事录下来,随时播放给幼儿听。从实践来看,幼儿是最有耐心的人,一个故事,他们乐意听上三遍四遍,甚至是八遍十遍都不厌倦。家长把故事录下来反复播放给幼儿听,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故事内容,直至喜欢上这个故事或更多的故事。
引读。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书上的细节,例如图书上角色的表情、动作,以提问的形式(图书的背景、时间、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用一个个问题和幼儿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吸引幼儿认真倾听,体会阅读的乐趣。
复述。四到五岁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了。当孩子阅读完后,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将看到的内容复述出来。在幼儿复述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时地引导和鼓励,当孩子讲错了或讲得不够好时,不必认真纠正。有些儿童不爱阅读是由于家长不尊重他的自尊心,一味地指点纠正,这会使他感到厌烦。家长还可以把幼儿复述的过程录成视频,让幼儿欣赏,增加孩子阅读之后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
三、耐心伴读,促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陪伴,随同作伴。通过前面的训练,五六岁的幼儿认识的字更多了,已经完全可以自己看书了,家长们只要在旁边陪着他就行了,他看他的书,我们看我们的书。
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文字稍微多一些、插图相对少一些的绘本或连环画了。《葫芦兄弟》《神奇校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绘本和连环画都可以买下。我的小孩子在我以动画片为引子的影响下,慢慢喜欢上了阅读这一部分更难的书籍了。平时,我带着他选看了一些屏幕下方有字幕的适合五至六岁看的经典的动画片,如《葫芦兄弟》《三国演义》《西游记》……孩子在看这些动画片的时候,一开始只是对画面和情节感兴趣,慢慢地除关注画面和情节外还会关注字幕和故事内容了。等孩子看完动画片之后,我带着他到书城或网上购买这些相应的书籍,拿回家陪着他一起看。孩子对故事情节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看起这部分书就更得心应手了。现在,他几乎没有识字障碍了,每天放学回家后都爱拿出书来看,看完之后,也乐意把所看的内容复述给我听,还边讲边演,兴致极高呢。
学前儿童想象力培养 篇12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随着生理方面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这个阶段是儿童开始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他们在有兴趣、有意识地听音乐的过程中,在内心中建立起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系统,虽然在表达对音乐的反应上存在诸多个体差异,但其正在逐步从倾听到模仿,再到表现,直到创造音乐的探知过程中获得更加主观的心理体验。因此,寻求学龄前儿童乐感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正是进行幼儿音乐素养培训的必经之路。我们在日常的幼儿园音乐课堂教学及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对幼儿音乐感知觉的训练与培养:
一、大自然交响曲
千变万化的自然界是孩子们进行各种认知活动的最直接也是最丰富的探索空间,它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听觉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声音对儿童进行乐感的培养和训练。对大自然中各种声响的倾听是幼儿接触音乐的最初途径,也是最直接、最自然的声源来源。大自然当中的节奏和音色丰富又具有变化,对于儿童而言,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正如春天晨起的布谷鸟叫、夏日里不停歇的声声蝉鸣、秋风扫落叶的沙沙声,还有四季都不绝于耳的各种车辆的鸣笛声……这些都是大自然演奏的即兴交响曲。起初,儿童对某种声音的感知是无意识的,听的时间长了,他会发现某一次声响与之前听到的不一样,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模仿声音,从持续时间较短的声音开始,从简单的节奏开始。
有一次,我和儿子在小区里景观河边喂鱼,几声蛙叫让他停住了脚步,在安静了十几秒钟后,儿子说:“妈妈,今天青蛙吃饱了。”我疑惑:“你怎么知道?”“你听啊,它打嗝了!”儿子很肯定的说。“我怎么没听出来?”我故意装作没听清,“那哈维学学青蛙怎么打嗝的?”“咕,咕——呱”打完嗝后,他还很享受的拍拍肚皮,我就这样引导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声音的不同,并模仿了音色和节奏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孩子一起玩“声音找不同”,你会发现他们渐渐从识别不同声音音色的阶段到发现节奏、音高的变化,这些都是听觉感受力的进步与成长。
在家居生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开一个“破铜烂铁”音乐会,将家里能够找到的锅碗瓢盆、玻璃杯等容器统统找来,最好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和选择,家长不必在选择容器时干涉孩子。你会发现,他们会在寻找的过程中边找边敲,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自然而然的模仿他听到的声响。通过自己敲击发出的不同声响,可以提高孩子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引发他对声音的浓厚的探知欲。我们可以指导孩子根据不同材质、不同容量的容器发出声音的不同音高,将容器按照从低到高,或者从高至低的顺序排排坐,通过这种“我也来玩打击乐”的游戏活动,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慢慢建立起儿童对音高的概念以及促进儿童形成敏锐的听觉系统。
二、我家有个唱片机
现如今的高科技时代,mp5都算是以前的回忆了,智能手机、掌上电脑这些应有尽有的多媒体视听平台为我们和孩子最近距离接触音乐提供了足够的方便和快捷。在探索不同音响的过程中,儿童大脑还是处在一种潜意识的审美判断状态,这种审美判断的依据来源于平时的音响积累。由此可见,平时让孩子多听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在节奏、音色、和声、结构等种种音乐元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感知就会有进一步的变化和发展,其接受和判断美的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升。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听”可以单独进行,训练孩子对于各种音乐要素识别的专注力,这样仅突出听觉系统的作用。当然,“听”在很多时候也可以配合“视”来进行,搜集经典的动画电影,这些孩子喜爱的动画形象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快的接受音乐,并能够切身在故事中感受音乐的表情,体会音乐的内涵。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上大学时看过的迪士尼公司摄制的《幻想曲2000》这部影片,想起儿子近期对动画的偏好,决定和他重温这部经典。一开始担心影片时间长,他坐不了多久就不看了,我在影片播放的过程中偷偷地观察他:本来手里摆弄着他的玩具车,《命运交响曲》音乐一响,可以看出吓了他一跳,他刚想埋怨,就被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吸引了,在七段音乐中,他时而安静,时而大吼,有时还会挽着我的胳膊,蜷缩起来。能看出不同段落的音乐带给他不同的情绪,或许悲伤,或许紧张,或许兴奋,亦或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情绪。当《动物狂欢节》中,故事的主角鹤出现的时候,儿子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他仿佛把自己当做了那只调皮的鹤,在音乐的鼓舞下尽情的舞蹈……
就这样,当动画邂逅音乐,二者的融合与碰撞可能产生能量巨大的冲击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感触和表现是最自然最直接的反应,不需要大人去引领和指导。像这样的动画影片还有不少,需要老师和家长朋友们细心挖掘,米高梅出品的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也不乏有许多这类好的创作。这些配以动画内容的优秀音乐作品来对儿童进行音乐素养的积累,既减轻了孩子长时间听音乐的疲劳感,又能够扩大了孩子对音乐的想象空间。在欣赏乐曲或影片之后,鼓励孩子把他们听到的内容讲出来,也许孩子叙述的和我们看到的不完全一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渐渐有了自我认知和自我感受力的提升。引导孩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脑子里有图画,甚至可以让他们边听边画,边听边唱,边唱边跳,将自我感受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乐感会在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训练和培养。
三、从头到脚玩音乐
游戏是儿童最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将音乐知识以儿童最喜欢的游戏方式呈现出来。在音乐游戏中,节奏练习是最有效果的训练内容。拍手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抒发心中情绪的简单的表达动作。和孩子一起玩拍手的游戏对儿童进行节奏的训练,爸爸妈妈还可和孩子共同编一些简单的小律动,选择切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内容,如做早操、踢皮球等动作,并配上简单的音乐以表现节奏。还可以让孩子跟随音乐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比如:小猪哼哼、小马奔跑等等。为了提高孩子练习的兴趣,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并注意培养孩子的合拍能力。
四、跟我摇摆
体态律动和情绪反应是音乐节奏感知的基础,也是整体音乐感知的基础之一。在音乐的感召下,儿童喜欢用身体语言手舞足蹈。孩子本能的用动作表现他们对音乐的共鸣和带给他们的感受。在这个时候,我们要用鼓励和夸奖为孩子搭建一个自如展现自我的舞台,给其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毫无掩饰的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夏日满大街的广场舞,超市里的背景音乐,还是电视上网络上的各种旋律,都是家长和孩子进行节奏感训练和表现力提升的有利环境。这个时候,家长要大方的和孩子一起跳,共同参与,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被感召,被“传染”,在音乐的影响下自由的舞蹈,快乐的成长。
跟随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脚步,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与音乐亲密接触,让他们在玩耍中感受音乐,用音乐丰富情感。研究表明,儿童在幼儿时已进入了音乐听觉感知的关键期,在这个期间,他们对绝对音高、节奏、旋律、和声色彩等的感知已经极为敏感,因此,遵循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有效的开展音乐活动以促进其乐感的培养和形成。儿童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环境的刺激中培育出来的,孩子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经过早期音乐教育的开发,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儿童体智能及品德的发展目标,我们在教育的路上不断追寻,与孩子一起倾听,共同舞蹈,让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下与音乐为友,让艺术发光!
摘要:学龄前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对于儿童艺术素养的培养与塑造可谓关键时期。在这个音乐启蒙阶段,乐感的培养是儿童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教育实例,探究乐感培养在学龄前阶段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培养方向与有效手段,从而促进儿童音乐教学与艺术素质培养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音乐学,学前儿童,乐感,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