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2024-07-29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共8篇)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篇1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勾海波

【摘要】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前期既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某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儿童接受、理解社会行为规范和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启蒙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前期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城市学前儿童;教育效果;对策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前期既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某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儿童接受、理解社会行为规范和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启蒙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前期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不断增强,更多儿童跟随父母涌入城市,流动儿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政界、学术界和社会媒体关心的热点话题。

家庭教育效果如何,孩子身心能不能得到充分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最后能不能成才,这一切是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些受访家庭都已来受访地2 年以上,经过城市生活,思想上多少发生了一些积极转变,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仍是农村人,生活在城乡“夹缝”中,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显示出一些特有的特点和问题。

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整理访谈资料发现,这些家长对家庭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期孩子的家庭教育认识有偏颇,认为家庭教育是辅助学校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学前期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中的重要作用。

2、家庭教育内容不全

尽管幼儿园并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但是流动儿童家长很看重在幼儿园里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在谈及孩子的成长时,他们用“学了不少知识”、“进步很快,学了好多儿歌,还会数数”、“老师教会了很多知识,有些我们自己都还不知道”等来衡量与评价。在他们看来,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巩固这些知识。除此之外,保护孩子身体让孩子不患病或少生病是这些家长的另一重要家教内容。总的看来,绝大多数家长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全面,重智轻德,重身轻心。

3、亲子互动质量欠佳

亲子互动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中介。流动学前儿童尽管结束了隔代抚养的经历,和父母共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的亲子互动次数并不多,互动方式贫乏,互动内容也较狭窄。

二、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问题的原因

1)家庭内部原因

流动儿童家庭父母从事的多是个体修理、小商店主、菜场摊贩等非正规就业的工作,劳动时间具有极大弹性,不能保证有足够多的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经常要起早贪黑,家长也没有更多精力与孩子互动。另一方面,这些工作层次相对低,收入低又不太稳定,既难以为孩子提供一个空间宽敞且书籍、玩具较多的物质环境,更难以承担培养孩子特长的高昂费用。

家长自身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从受访家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看,普遍只有初中学历,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很小。这种普遍较低的学历水平无疑会影响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气氛,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力和正确教育方式的选择。他们认为学前期家庭教育不重要,宁愿把时间花在看电视或打牌等娱乐活动上,不注重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很盲目也很随意。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在孩子幼儿园阶段,他们就很注重孩子是否学到了知识,家庭教育被看做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内容偏颇,目标单一。

2)外部环境原因

幼儿园方面,尽管研究中选取的幼儿园收费相对便宜,入学门槛也相对宽松,但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做得很不够。一方面,幼儿园教师抱怨这些家长不支持幼儿园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对流动儿童家长态度冷漠,家长不敢问家教问题,很少甚至几乎不和老师主动交流,使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社区方面,当问及“幼儿园或社区提供过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或活动指导吗?”时,受访家庭都选择了幼儿园,社区没有提供过此类帮助和指导。社区既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流动儿童父母的流动性,使孩子居无定所,过早接触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这种变换的社区环境和条件不好的租住环境,无疑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和孩子的成长。

社会层面,由于我国城乡户籍制度的存在,城市人和外来人在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城市对外来人表现出强烈的排斥,这种不公平的排斥无形中影响流动儿童家长,进而影响孩子。他们不被城市接纳,因而难以形成城市归属感,也对城市人充满了敌意,因此家庭教育内容上容易忽视与人交往、合作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另外,流动人口被社会贴上了“文化低、就业层次低、收入低”的“乡下人”等“弱势性”标签,按照社会标签理论,一个人这样被标定,他事实上就会这样。在这种社会标签下,流动儿童的家长自卑感更强,当自己在教育孩子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敢和教师沟通交流。在标签作用下,很多幼儿园教师就给流动儿童家长“素质不高”、“不关心孩子教育”、“难以沟通”等消极评价,这种评价也导致教师不愿意和流动儿童家长沟通,即使沟通,也难以掩饰对他们的轻蔑,从而形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导致家庭教育得不到及时指导。

三、解决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1、家庭对策

流动学前儿童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融入到所处城市中,接受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主动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知识,主动寻求帮助,树立明确的、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重视学前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为孩子创设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

2、幼儿园及社区对策

幼儿园可以专门为流动儿童家长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因为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共性问题,这样即能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也能调动他们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幼儿园还可以把这些共性问题组织所有家长讨论,一方面可以拓宽教育孩子的思路,另一方面也拉近了流动人口与教师、幼儿园和其他家长的距离;幼儿园也可以委派园中有经验的教师,与流动家庭结成“帮助对子”,服务流动家庭,给这些家庭提供及时的家庭教育帮助。

社区也应该为这些家长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如可以设置咨询机构让家长免费咨询、举办讲座邀请家长参加,举行一些亲子互动活动为家长提供家教的及时帮助,加深家长对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认识,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以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3、政府对策

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这些家庭家长的工作性质和家庭收入有密切联系。艰辛的工作及极低的报酬,难以提供家庭教育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政府既可以鼓励农民返乡创业,提供一些资金借贷或税率优惠,使他们不必离开故土也能过上目前这样的生活;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关规定提高进城流动人口的最低工资标准,提供一些减免政策,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通过多建设廉租房等手段改善他们居住环境,为流动学前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关爱环境。

*【作者简介】勾海波,贵州省兴义市桔山街道办凤仪路一小教师(贵州兴义562400)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篇2

关键词: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现状,困境,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的大部分基层劳动力由来自农村的强壮青年构成,农民工也就成了城市中主要的劳动力大军之一。这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也导致了另一群体的流动,即被父母带在身边,留在城市的儿童,随着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存处境,发展状况如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这个群体界定为“流动儿童”,即户口在农村,而现居在城市,既包括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儿童,也包括在城市出生的儿童,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没有城市户口,处于流动状态。这些“流动儿童”大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处于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的养成时期。

1 城市流动儿童的价值观现状

1.1 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矛盾

1.1.1 归属感的困惑

“流动儿童”因为其父母的居留方式不定,他们也不得不跟随父母在不同的城市或城乡之间游走。他们的老家在农村,却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不能融入农村短暂的生活。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却因为这种城乡游走的关系,不能让他们有切实的城里人的感觉,这种状况让他们对自己的归属感产生困惑。

1.1.2 自我评价矛盾冲突

流动儿童在自我能力、价值的评估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冲突,存在着自信与自卑交错并存的现象。这表现在学习上,有时勤奋学习、成绩拔尖,有时则调皮捣蛋、野性难驯;表现在情绪上,则极其不稳定,有时积极,有时消极。

1.2 社会理想的价值取向功利化

由于与城市儿童身份地位的悬殊,“流动儿童”在他们的社会价值取向上更偏向于功利化,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取向上更偏重于实惠的物质生活。而且目前最为重要的学习,其目的也是建立在个人化的基础上,成为班里的“优秀分子”,以期更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

2 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

2.1 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

依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一些地方专门设立了“民工子弟学校”,这让他们从入学起点上就感受到了不公平,甚至于有的公办学校里单独编设了“民工子弟班级”,又让他们在上学过程中背负着标签的压力,承受着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带来的歧视无处不在的伤害着“流动儿童”的心灵。

2.2 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家庭问题一直是影响“流动儿童”问题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源于家长自身的素质欠佳,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和文化辅导能力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家长无暇照顾孩子,给了孩子们很多的自由空间,没有限制的自由对自制力不强的儿童而言无疑是导致他们行为偏差的“肥沃土壤”,极易养成自由散漫、不守纪律的不良习性。

2.3 学校德育工作的缺失

上文提到,“流动儿童”所接受的教育条件大部分是在政府划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或者是公立学校中的“农民工班级”,这样的学校或班级往往配备的师资都不高,尤其是在资源配置上,提供的相比正常城市子弟的班级有很大的差距,在低成本运作的情况下,德育课程或常规的德育活动被渐渐遗忘。

3 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问题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社会理念

城市“流动儿童”歧视现象的发生主要还是社会中一些不正当的理念在作怪,这些不正当的理念源于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农民工虽处于社会的底层,可是他们却为城市基础服务的运转奉献了巨大力量,没有他们,城市里很多主要的工程、服务将会脱节。所以,要加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思想,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认可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里的积极作用,让他们在城市中也能找到归属感,从而为城市“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2 发挥好社会实践的体验作用

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基础上,要通过实践体验来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成长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拓展校外教育功能,引导儿童亲身体验。深入开展有助于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以“我的家在城市”为主题的将农村淳朴风俗民情引入城市,推进城市与农村的情感贴合,也有助于改善不同身份之间的价值认同,让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打破了原本局限的交流圈子,丰富了儿童的成长体验,为“流动儿童”的价值观教育打好基础。

3.3 发挥好正面榜样的示范作用

对“流动儿童”的价值观教育要注重激发儿童的内在认知能力。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学习英雄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4 要发挥好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职业道德中强调教师要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位学生;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良好品行影响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秉着一颗仁慈之心,用心对待每一位儿童,要去掉“有色眼镜”,赏识孩子的优点,多鼓励“流动儿童”在班级、校级的表现,以身作则的尊重“流动儿童”。当“流动儿童”受人尊重的需要被满足后就会弱化学习目的的功利性,追求自身的更高层次发展。

3.5 发挥好家庭教育的协调作用

“流动儿童”中存在的许多价值观教育问题都和家庭有关。要切实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并且不断丰富指导服务内容,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在进行社会实践和亲子服务时要多鼓励“流动儿童”父母的参与,通过优秀家长的现身说法、案例教学等方式,让“流动儿童”父母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缺失与差距,提高家长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做好孩子们的榜样。家校合作是孩子价值观良好发展的第一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支撑的协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流动儿童”价值观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振存.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0(2):61-65.

[2]姜雪凤,关锋.当代国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及启示[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1):23-25.

[3]张江龙,李益琼.关系“内卷化”与价值观的建构——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9):26-29.

[4]曾守锤.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9(8):75-78.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城市流动学前儿童 社会适应行为 借鉴参考

【中图分类号】D4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6-0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社会适应是儿童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它必然成为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如果不对他们的社会适应作特别的研究,寻求促其适应的教育干预措施,他们的社会适应将会出现问题,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将受到威胁。本研究从这一现实出发,研究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分析其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社会关注流动少年儿童,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实证参考。

意义:幼儿期是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迅速发展的时期,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对个体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重视和研究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问题,对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实证性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以往有关儿童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弥补了关于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研究的不足,又可以通过深入探寻而展现社会和教育事实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其结果可以为教育学、心理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1.概念界定

(1)城市流动学前儿童

本文中的流动学前儿童是指3-6岁跟随父母或其监护人在天津市幼儿园中接受义务教育,而户籍不在天津市的儿童,对居住时间不作限制。但不包括留守在家的学前儿童。

(2)社会适应

所以本研究把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定义为幼儿能够逐渐学会接受新环境,适应矛屑冲突情境的能力,具体包括:初步形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独立地克服困难,解决生活实际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以及最初学习生活的参与能力。

2.研究问题

(1)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发展总体发展特点

(2)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儿童在社会适应各项目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儿童在社会适应上是否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差异

(4)流动儿童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及对策

3.研究假设

(1)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发展总体具有特异性,即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的各维度上的发展具有不同特点

(2)学前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发展

(3)学前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学前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存在差异

4.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研究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5.理论基础

人格模式理论、智力模式理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思路:本研究首先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从文献探讨中获得影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相关因素,其次论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整个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再次开展学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调查研究。以4-6岁学前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儿童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本人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经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与儿童社会适应紧密相关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全面提高学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的关键问题是要立足于流动儿童实际生活的现状,通过实事求的调查,得出有价值的结果和结论。

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途径获取国内外关于儿童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2)调查法

本研究中,针对学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采取的调查研究,就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前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中成功的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指导和依据。为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在收集资料前,调查人员均受过统一培训。

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

调查目的:运用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考察流动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包括流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水平与本地学前儿童的差异,以及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

调查对象:天津市内收费较低、规模较小的10所幼儿园。

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杭州大学儿童成长发育和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与杭州大学心理学系编制的《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手册中的问卷《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和分析:

(1)父母亲文化程度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

(2)家庭收入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

(3)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特点

(4)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性别差异

(5)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社会适应的比较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l)3-6岁流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

(2)3-6岁流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受家庭收入的影响

(3)3-6岁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具有发展性

(4)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性别差异不显著

(5)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水平低于当地儿童

2.建议

(1)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改善流动儿童家长的素质

(3)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4)增强流动儿童对所居住社区的归属感,避免流动儿童边缘化

3.体会与思考

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篇4

摘要:尽管国家对农村孩子的教育补贴很多,可多是针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学前教育却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尤其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还基本停留在空白或粗放型阶段。本文介绍我国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大体上的应对方案,希望倡导全社会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改变其现有面貌,使达到农村的学前教育也能规范有序有用。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美国芝加哥心理学家BLOOM博士说过一段话,他说:“一个人的智力成长,有百分之五十是在四岁即完成;从四岁到八岁又发展了百分之三十;其余的百分之二十乃是八岁以后所发展的。”BLOOM的这段话虽然不是说的学前教育问题,但是却道出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和地位。如果一个孩子八岁上小学那么八岁以前就是学前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正是一个人的智力完成百分八十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一个人能够有科学的指导和培养,显然对于这个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意义的。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这是学前教育问题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学前教育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大,也让我们感受到加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在各界人士的关怀之下,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 个发展在农村地区还远远不够,农村幼儿园的办园层次和水平还有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整体而言,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显得极不协调,已经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我们这次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了解当前的农村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希望帮助农村学前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研究背景:

1.政策背景:

1989年出台的《幼儿园管理条例》,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2003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构成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框架。2003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二条第四款明确要求:“各地区要采取措施确保低收入家庭和流动人口的子女享有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国家政策和法规为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可见,关于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尽管已经进入国家政策关注视野,但相关内容仍然浮于表面,并无实质性的可操作内容及资金分配。严格地讲,我国针对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国家立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社会背景: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现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而在当今世界,学前教育也十分的普及,大家都越来越关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我们知道在城市,学前教育已经普及到了很可怕的地步。那么对于农村儿童来讲,他们能不能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呢?研究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主要基于这几点原因:第一,儿童权益保护的需要。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与热衷,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保护和社会保障政策已经明显不适应对农村儿童的保护,并由此带来了农村儿童权益的丧失。但是,这些农村儿童应当享有与其他所有儿童一样的教育权和发展权等各项基本权力,同时他们能否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也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并影响其未来一生的发展。第二,完成《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普及学前教育”目标的需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人口的50.32%,而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16.6%,这就可以推测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学前儿童。如此规模巨大的群体是否能够进入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普及目标的实现。第三,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为农村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不仅可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看护和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而且有助于为农村儿童的入学适应、社会融入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促进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接纳,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3.学术背景:

目前的学者们对于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要冷清一些。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关注农村儿童学前问题研究最早在1992年,是在《幼儿教育》杂志中云南玉溪的工作人员李树仙关注了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状况。此后有诸多关于学前儿童的研究,但是针对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研究就比较少。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的研究,了解农民工的需求,建议和意见,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依据。

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仅为56.6%,虽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显著,全国城镇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55.6%,农村只有35.6%,两者相差20个百分点。

农村的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低,学前教育差,概括来说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幼儿园的建设不规范

① 幼儿园简陋。农村幼儿园多是民房改造,学生被锁在家庭式小院中看管,存在安全隐患且不变学生自由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安全的室外活动场地是开展户外活动的基本保障。学龄前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因此,需要大量的室外活动。

② 缺乏相应的儿童活动设施。农村的幼儿园中活动设施较少甚至是没有,小孩应该是

在玩耍中学习认知,可是很多幼儿园没有起码的玩具柜。

③ 室内活动面积小。农村幼儿园的庭院为孩子活动范围,没有专业的室内活动间。国家教委和建设部1988年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有明文规定,如果活动室与寝室分设,活动室的面积不小于54㎡。按每班30名幼儿计算,即每位幼儿平均占1.8㎡。若活动室与寝室不分设,则活动室面积为90㎡。但是农村的幼儿园基本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④ 卫生条件差。没有专职的的厨师,厨房也多是院内狭小的一件没有卫生检查的小房子。没有冲水式卫生间,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2.幼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在农村任教的幼师表现为学历较低,专业能力较差,一人包揽多项科目,平均年龄较大。目前在职幼儿教师学大多数的合格学历均是通过函授、自考、电视中专等渠道取得的。并且在职幼儿教师中又一部分是岗前未受过任何上岗前培训,后来尽管通过多种渠道取得了中专以上合格学历,但专业知识掌握不系统,与正规幼师毕业生差距较大。还有,部分幼儿园由于经费不足,只好临时聘请工资要求相对较低的社会青年,这部分人员素质偏低,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工作。由于他们的工作是临时性的,而且缺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工资也是由业主敲定标准,所以,这些在农村幼儿园上班的临时幼儿教师没有长远的打算,更谈不上事业心与责任感。所以,孩子们只是有老师却不能保证能够得到其年龄阶段应有的教育。

3.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现象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直接向幼儿教授小学才应接受的知识。这种教育违背了幼儿的生理发展特征和学习心理特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农村幼儿园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不同程度的受制小学,“小学化”程度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① 教学管理不符合科学,模式僵化

农村所有幼儿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小学课堂模式来教授幼儿认读拼音,写字算术的。教师从不试图安排组织任何主题活动。上课期间幼儿被要求不得说话,下课则是自由玩耍,没有任何目的性与组织性,完全就是“放羊式”管理。

② 教学内容为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

幼儿园教学完全采用一年级课程教学,而且往往由于老师的原因,美术、音乐等培养幼儿艺术情操的课程根本就无法得到保证,只要幼儿们的“主课”作业完成情况令老师不甚满意,就很有可能把接下来应该要上的音乐课、美术课取消掉。此外,如果有的幼儿作业完成很差,甚至都会被剥夺自由活动的权利,被关在教室里继续完成作业。

而许多家长对此并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也并不是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早教培训,而只是让他们在幼儿园里先玩两年,让老师教他们读书、写字即可。

③ 教材选用不规范

各幼儿园所使用的教材参差不齐,往往都是幼儿园自己定,比较随意。然而大多数还是选用小学一年级课本。这些教材是发给幼儿的,然而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往往会丢开教材,仍然把

重点放在教幼儿学习汉语拼音、读写汉字、做算术题上。教材的紊乱,教学的乱序,影响了他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无法保证幼儿能奠定良好的接受将来的初等教育的坚实基础。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在短期看来会对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业的短期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不可忽视是,这种学业的进步是临时的也是片面的,是以牺牲幼儿社会性质品质、生活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代价的,将对幼儿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策

1.家长要开始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

加强宣传,提升幼儿家长思想意识。很多家长还保持着幼儿园只是托育中心的旧观念,他们并不在乎孩子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而是仅仅关注孩子是否准时呆在学校,能否按时回家。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孩童素质的培养好坏。有些家长又认为幼儿园时小学的预备地,孩子要赢在起跑线,就要早早开始多学点东西。其实,学会玩耍,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才是幼儿园的任务。因此,家长需要转变观念。切实担好孩子智力发展的引导人和监护人。一方面要保证孩子的准确在校时间,以及照顾好其成长中的饮食起居;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实时了解孩子的成长动态,加强与幼儿园的互动,并监督幼师的执教行为。比如每天检查孩子的活动,定期前往学校询问,要求幼师开展定期的家访制度,关注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发布与落实等等。

2.政府要重视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

政府行为的力量才能真正保证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政府可以从多方面着手保证农村学前教育的科学运行。

① 重视学前教育,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设置农村学前教育的专项经费,实施贫困地区优先原则,用于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以及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促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要确定城镇和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不同的投入体制。城市宜实行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及家长分担教育成本的投入体制,农村宜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体制。在学前教育经费中,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幼儿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评估、表彰、扶持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等。并做到专款专用,对款项的用途应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② 规范办园行为

加强整改,规范各种办园行为。坚持和提高办园准入制度,坚持和完善托幼园所登记注册年检制度。未经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举办幼儿园、托儿所。农村园所的举办、停办应由所在乡镇政府、乡镇中心学校负责登记注册并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园所每年全面检查一次,对质量下降达不到办园标准的园所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要坚决取消其办园资格。强化园所内部管理,推行园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建立园长、教师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理流动制

③ 政府鼓励,支持民办

对于愿意在农村创办幼儿园的投资者,要放宽政策,及时审批,免费办理各种手续,在规划

土地,基建规费,评定等级,表扬先进等方面要对公办,私立幼儿园一视同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对于他们在半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主动的关心,帮助解决。努力营造出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多元格局。

3.加强幼师队伍建设

① 要象管理中小学教师一样,建立落实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参照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和资格证书认定办法,对所有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幼儿教师取得教师资格后,才允许实行用人单位聘任制。

② 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幼儿教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每年对辖区内的所有幼儿园进行核编定员,确定幼儿教师编制人数。保障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设立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要积极推行幼儿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较好的解决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

文献评论:

对于我读过的这几篇文献,我觉得还都是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因为都是从实践出发,都是建议也都是较为系统全面的。

但是,我还是发现有些点是文献中没有提到的,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注意的方面。所以,我提出两点自己对于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来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自己的生活环境,直接拿儿童熟悉的事物来作教材、教具,被认为更有利于儿童对生活的理解。”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名言、也为我国农村幼教机构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教学指明了方向。农村幼儿园或学前班在一日生活的安排上要根据农村幼儿的特点和农村地区地方性、季节性特点,选择幼儿常见并且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农村生活作为活动内容,并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将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农村幼儿长在农村,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泛,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农村的河、石、土、水、竹等,师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创设幼儿园的室内、户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现在的农村不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资源可供利用。其次,政府可以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与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学前教育。应当立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学前教育在社会生活以及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发展方针、政府责任等有关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与条件保障,教室资格,责任,权利与义务等进行法律规定,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与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甚至在将来将学前教育规范在义务教育之列。

参考文献:

〔1〕周艳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3)〔2〕曹能秀.世界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及原因探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11)

〔3〕史丹丹.浅析我国社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J].黑龙江史志.2010(11)〔4〕罗永恒.幼儿教育岂能“小学化”[J].江西教育 2001(11)

〔5〕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8)

〔6〕张蓉.学前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Z].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浅谈学前儿童教育中的游戏问题 篇5

【摘要】 在人类社会中,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推动着人们对于游戏的性质、价值等认识的不断深化,也积极的影响着儿童教育中运用游戏的策略和方式等。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悠久,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文化的发展,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游戏理论。在《教育在辞典》中有:“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游戏不仅是儿童掌握社会文化、生活经验的手段和有效途径,同时,游戏也是儿童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儿童是游戏的主体,游戏作为儿童主体性活动,充分肯定了儿童自身作为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学前儿童游戏

【正文】

在游戏中,儿童不受实际环境的具体条件以及时间的限制,通过想象,创造新情景。如把地板当做大湖,把椅子当做汽车。并根据游戏的需要,改变物品的用途。如把冰棒当做注射器等等。儿童在游戏时,不合适的玩伴会被随时更换,不喜欢的规则能随时改。并且,随着时间的进行,主题不断发展。可以说,越玩越好玩。在游戏中,儿童以真诚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活动,相信虚构的真实性,同时,他们也懂得什么是假装的。儿童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与戏剧反映现实生活相近似,具有类似成人艺术的创造性。在游戏中,儿童拥有考虑手段与目的联结的多种可能性的自由,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与想法来使用玩具与游戏材料,表现与整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个体独特的创造性。

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活动。在游戏中的儿童,身心总是处于积极的状态,他们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自己决定玩什么,和谁玩以及玩什么。在游戏中,儿童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儿童在游戏中由于能积极活动而产生了极大的快乐。他们在游戏中的合作、分享甚至争执,在这里边有同伴交往中的快乐、欣喜、苦恼、气愤等种种不同的情绪,这种种的体验对他们来说都是有趣的、可贵的。在游戏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游戏方式,个体的需要都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证。

一、幼儿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一)、教育家眼中游戏的地位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历史上有不少教育家对游戏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过论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眼中游戏和教学的相互关系。其中,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并同柏拉图一样,在理论上赋予游戏重要地位的还有福禄贝尔,他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是著名幼儿教育家的蒙台梭利,她关于游戏及其与教学的观点不同。蒙台梭利反对有想象活动的游戏和玩具,否定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她认为“儿童只有从事真实的活动,才能产生活动的目的性、责任感和其他社会性的品质”。在她的“儿童之家”,教师们使用“教

具”,而不是“玩具”进行教学活动。杜威摆脱了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等人将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他认为教学必须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教学中需特别注意“抓住儿童的自然冲动和本能,利用它们使儿童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提到更高的水平,使之养成更有效率的习惯;使他的自觉性得以扩大和加深,对行动能力的控制得以增长。如果不能达到这种效果,游戏就会成为单纯的娱乐,而不能导致教育意义的增长”。在杜威看来,教学中应该渗透着游戏,并且借助游戏达到“教育意义的生长”。

他们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理论基础等,造成他们在具体的教育观、儿童观的许多差异。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使得幼儿教育变得“多元化”、“多样化”,直接影响后世的人们对游戏和教学关系的不同观点。

(二)、关于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三种不同观点

“分离平行”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分离平行”的状态下,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无关,教学主要在课堂中以让幼儿直接接受的方式进行,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教为中心,学依从于教”。主张把游戏排斥在“教学”范围之外,认为游戏仅仅是儿童在学习之后的一种放松和调剂,它可以满足幼儿自发活动的需要,因此可用作“奖励”的方式,以鼓励幼儿的表现和学习。这种观点只看到游戏与教学的区别,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视二者为平行的关系,没有交汇的可能。持这种观点的教育者常出现的一种问题是“游戏功能手段化”。因为游戏和教学是无关的,游戏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功能就是加深和巩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知识技能。

“游戏和教学等同”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幼儿园的教育不用提教学,不必有上课,游戏和教学是一回事,同一活动既可能是教学活动,也可能是游戏活动。于是,将教师引导下的幼儿活动都说成是游戏,将所有的游戏都赋予了特定的教育目的,本该属于教学的活动,成了孩子们围着老师团团转的“游戏”,而本该属于游戏的活动,则成了教师围着孩子团团转的“教学”。这是当前幼儿园实践活动中比较多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淡化了游戏与教学之间的界限,只看到了游戏和教学之间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是将二者混为一谈了。

“相互融合”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相互融合”的状态下,“教”追随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学为中心,教依从于学”。这是当前幼教界最提倡,也是最流行的观点。这种观点主张系统、全面、辨证的看待游戏和教学的关系。即既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又看到了二者是有区别的,把游戏寓于教学中,教学寓于游戏中,游戏是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是游戏中的教学。

(三)、“教学中的游戏”与“游戏中的教学”

由于人们存在不同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价值取向,从而导致以上三种不同观点。我们应该坚持“相互融合”的观点,提倡“教学中的游戏”和“游戏中的教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学与游戏的融合,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而这只能靠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将游戏与教学很好的融合。如我们应把握幼儿园中的游戏有着双重目标,对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游戏的目标是内在的,不能为游戏而游戏,而对于教育者来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手段。游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谐相融,依赖于目的和手段的协调一致。要使游戏最大程度发挥它独特的教育性,发挥其他活动无可替代的功能,就要让游戏成为游戏。只有这样,它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应清楚的认识到,对年龄越小的幼儿来说,其依赖于现存环境而产生的每一次具体活动的外在目的越不明确,他们只体验活动过程,即使是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目的和结果也是非常隐蔽的,这时应尽可能的强化手段,延长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纯粹体验活动过程的游戏逐渐减少,教学活动中的目的性日益鲜明,这时应相应的缩短过程,追求效果。“教学”应当实现向幼儿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生活世界”和“教学世界”的有机融合而不是人为的割裂。我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与游戏的重要关系,至于实践的效果和程度如何,需要广大幼教工作者亲自去摸索。最后引用杜威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没有比适当提供休闲活动的享受更加严肃的责任,还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健康,更重要的,如果可能,是为了心灵习惯的永久的影响。艺术就是对这个需求的回答。而教学活动中始终渗透着游戏,这样的活动就是艺术。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该把握好游戏与教学融合的度,让我们的教育活动成为真正的艺术!

(四)、教学与游戏的区别与联系

幼儿教学本质上来说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发生着大量的学习活动。“游戏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一个起指导作用的观念,它使一个人的继续的行动有意义。”幼儿“如果要得到某种确定的外部结果,就得坚持目的,所期望的结果愈复杂,愈要坚持目的,并且需要有相当长的中间系列适应行为。”比如,“儿童在制作一个玩具小船,他就必须坚持这个目的,并且用这个思想指导他的一系列活动。如果儿童只是玩船的游戏,那么他可以随意改变当作船的材料,随着幻想的暗示,引起新的因素”。[6]因此,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渗透着大量教学契机,幼儿园教学应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在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时,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玩”,更重要的是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也就是引导幼儿明白“坚持游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游戏与教学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幼儿教学是教师将外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目的是使幼儿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而游戏是幼儿主体将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情绪通过有趣的活动外化出来,是以已知为基础,且享受已知的活动。教学更多地强调“目的”、“计划”、“效果”,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幼儿活动;游戏更多地强调“兴趣”、“表现”、“过程”,强调幼儿自主的活动。两者的规范不一样,本质的规定性方面也不一样。因此,对幼儿来说,教学和游戏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我们不应将教学和游戏混为一谈。在游戏中“兴趣比较直接,这个事实常常用这样的话来表示,就是在游戏中,活动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而不在于它具有将来的结果。”而教学具有鲜明的外在目的性,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其特殊的任务,都要追求目的的实现。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只要是追求目的和结果的活动,就是教学;只有满足于活动过程本身的,才是游戏。所以,游戏与教学是有区别的。

二、幼儿游戏中渗透学习活动

(一)、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园德育工作体系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德育总目标: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我们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情况,加强师德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规范教师们的言行,使教师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每年传统的节日里,我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都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爱奶奶的教育:节前,老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同时,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阿姨、奶奶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尊敬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阿姨们的情感。节日当天,小朋友把亲手做的大红花献给妈妈,还与老师一起制作展板“妈妈,您辛苦了”。节后,教师要求幼儿在家为妈妈、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请家长把孩子做的好事记录下来,大家拿回来一起交流,在孩子之间起到榜样和鼓励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懂得了尊敬妈妈等长辈,并且明白了表达感情要付之行动的道理。“十·一” 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结合亲子活动,设计了“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活动。通过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使幼儿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敬老节”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强化幼儿对老人的敬爱之情。我园还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着重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的,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实现的。因此,我们非常注重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如:在小班,组织了“能干宝宝”的劳动活动,帮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中班组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在大班,组织了“夺冠”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精神和协作能力;另外,每班均有值日生和好孩子的标志,每个区域活动角,均有值日生负责整理,且轮流担任。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二)、在民间游戏中渗透

在游戏中学习,民间传统游戏比现代高科技游戏有更大的优越性。当今家长们不惜重金为子女购买高档玩具,声控、电控等技术玩具进入孩子们的生活,有助于发展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但民间传统游戏对促进孩子发展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有人认为,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游戏,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孩子玩的应该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游戏,现代的孩子玩民间游戏太土气、太落后,这是对民间传统游戏的曲解。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的,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它不但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也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把民间传统游戏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

将民间传统游戏作为学习活动的辅助手段,穿插在学习活动中,能发挥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功能,起一个调整情绪,活跃气氛,提高效果的作用。民间传统游戏穿插在算术活动中。为了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就选择了民间传统游戏“孵小鸡”: 游戏者中选一人当“鸡妈妈”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几个“蛋”(可放石头代替),表示“鸡妈妈”正在“孵蛋”。其余游戏者做“耗子”,“耗子“在”鸡妈妈“身边钻来钻去,伺机取“蛋”。“鸡妈妈”可以自由转动保护身体下面的“鸡蛋”,但不能离开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时,“鸡妈妈”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许在取“蛋”。游戏可玩到“鸡蛋”取完为止。为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儿歌让孩子们在边唱边玩的游戏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孩子认识团队合作精神,又陶冶了孩子热爱音乐的美好情操。

三、如何指导幼儿游戏

(一)、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时,教师就在幼儿的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这样就会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的作用。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即: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或教师认为有介入指导的必要时,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

角色参与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段时间,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的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

(二)、不同主题游戏

不同游戏主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玩游戏时,由于使用材料不同、游戏的规则不同,在游戏中活动范围的大小不同等因素,会表现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戏主题中表现出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在角色游戏中可能是因不会与人交往而发生冲突,或材料不能满足需要而产生问题;在结构游戏中可能需要的是技能或是提供辅助材料方面的指导;在表演游戏中也许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道具使用方面的问题;在规则游戏中可能是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方面的指导等等。在同一类主题的游戏中,由于幼儿已有经验的多少等原因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例如“办家家”的游戏,不管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幼儿都喜欢,但是他们在游戏中表现的内容是有差异的,这是由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验所决定的。所以对不同游戏主题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根据每一种游戏特点及幼儿的需要指导游戏。

(三)、同一主题游戏

对于同一主题不同的情节发展阶段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同一主题的情节发展要经历产生、发展、高潮、结束等阶段。幼儿在每一个阶段的游戏情节,表现和需要是不一样的,对每一个阶段的指导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教师如果不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就可能使幼儿的游戏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了。因此,在游戏的产生阶段,教师应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及他们的需要适时提供环境和材料,并利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的关注,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幼儿的情况,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及时增减玩具材料。随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要尽可能估计到幼儿已有的经验,及时发现幼儿游戏中新的玩法、想法,为幼儿提供多种质地、多种类型及功能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成型的玩具、替代品以及辅助材料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在游戏进入高潮即将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对游戏中的多种体验、感受进行推理,以帮助幼儿形成并分享正确的经验。

(四)、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综上所述,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它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能起促进作用,游戏是促进孩子心理发展最有效的活动形式,而游戏的发展是与孩子心理发展相一致的,促进孩子游戏的发展也就能促进其心理的发展。但是,游戏在孩子心理发展上的良好作用绝不是自然而然的实现的,而是跟成人特别是与教师的正确组织和指导分不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说,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础活动”。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游戏与孩子成长的关系。让孩子在游戏中不断成长,这是我对游戏有几点初浅认识,关于游戏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尝试、不断积累。

致谢:

感谢穆建国老师对我在完成这篇论文中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穆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参考文献:

《学前心理学》汪乃铭钱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蓝色基因新素质教育宝典》 陈宇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艺术》 周勤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学前教育学》郑健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学前游戏论》 丁海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外国学前教育史》 周采、杨汉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篇6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一直是我们比较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卫生方面,许多儿童之所以出现种种精神方面的`问题,大多是因先天自身的或后天环境的原因造成的,本文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必要的对策,旨在引起家长和幼儿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作 者:霍静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育系,青海,西宁,810008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分类号:B844.1关键词:学前儿童 心理卫生 健康教育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篇7

一、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 一) 家长的文化程度低, 教育能力不足

家庭教育能力是家长能够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必要条件, 而家长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其家庭教育能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 大部分家长只有小学和初中学历。在汉语水平方面, 不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来自于本民族地区日常交流使用汉语或汉语方言的家长, 汉语水平较高, 不存在交流障碍。而来自于本民族地区日常交流使用民族语的家长, 汉语水平有限, 如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家长汉语水平较低, 基本只能进行简单的交流。由于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的限制,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家长很难为子女提供学业上的直接帮助, 对于融入城市学校教育吃力的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而言, 更为不利。

( 二) 家长的城市认同感和融入意识较低

家长作为家庭这个社会子细胞的实际维持者和操控人, 其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融入意识对孩子的融入情况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限制使得部分家庭处于城市边缘的尴尬境地, 家长在从事耗时长、强度大的体力劳动工作时所积攒的不满情绪, 极易通过家庭这个内部子系统传达给子女, 进而影响子女对于城市的完整认知和融入度。

( 三) 家长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知存在差异

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以及强烈的民族观念的家长, 在感到城市生活难以满足自身的宗教需求或是与本民族的某些习俗相悖时, 往往更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回到故土传承民族文化, 保留本民族根基。因而往往更关注孩子对宗教信仰的恪守, 对子女的城市教育则关注较少, 使部分孩子在面对较大的文化冲突时无所适从, 很难融入城市教育。而对于不太关注民族身份的家长来说, 他们往往更愿为子女的城市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 使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之中。

二、家庭教育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影响

( 一) 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家庭环境与子女学习适应性有着紧密关系, 家庭的组织性、文化性和独立性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有预测作用, 其中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学习适应性最大的是组织性。组织性属于家庭系统维持维度, 组织性较高的家庭, 可以使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而组织性不高的家庭, 子女生活涣散、上课不遵守纪律, 影响了其有效地学习。对流动人口子女学习适应性影响作用第二的是家庭的文化性。流动人口整体文化程度低, 这无疑影响了他们对子女学习方面的辅导; 加之流动人口的家庭文化生活条件与本地生源家庭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也导致了流动人口子女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 久而久之, 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适应性。

( 二) 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价值观及身份认同的影响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子女正处在心智的发育期, 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而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价值观的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使子女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 更能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勤劳勇敢、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不论与同伴交往还是向教师学习都会有较好的表现, 也更易融入城市教育之中。然而部分家长受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水平的限制, 教育意识淡薄, 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 未能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指引, 使其在面对较大的城乡差距、文化冲突、人际纷争等情况下无所适从, 难以找到合适的定位, 出现角色认同混乱, 在城市教育的融入中出现不良反应。

三、促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建议

( 一) 指引家长更好的承担教育责任

家庭和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两个主要阵地。为了使两者配合好, 家长应该和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 应该经常与老师沟通。方便老师更好的掌握每个孩子的情况,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扬长补短。同时, 家庭也要通过老师, 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 并且和老师研究具体的配合教育办法, 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里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于培养流动儿童的优良品德, 改正孩子的不良苗头, 对其健康茁壮成长是有好处的。

( 二) 发挥学校的积极作用

由于存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家长不愿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的问题, 因此, 学校应该积极推动家校互动。学校可以通过短信通知、发放家长报告书等方式, 主动与家长联系, 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学校表现, 为家长进行及时的家庭教育提供信息。针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学校应该利用自身优势, 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家长提供正确的指导和积极的帮助。

( 三) 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的关注

在得到教育局、学校及家长同意的情况下, 建议通过大众媒体 ( 网络报刊电视等) 的宣传, 向公众详细介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影响下融入城市教育的现状, 积极组织大学生群体参与到“帮扶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活动中来, 号召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志愿者群体以自己的才学、热情和激情, 为这些儿童树立良好的模范榜样作用。通过组织实施“一对一帮扶计划”及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各色活动, 引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弥补家庭教育在儿童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不足, 引导孩子更好地融入城市教育。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 2004, (01) .

[2]蒋国河, 闫广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8 (02) .

[3]韩嘉玲.流动儿童教育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J].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报, 2007.

[4]王毅杰, 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 13 (06) .

[5]高政.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 2011, (12) .

[6]李文君, 曾森.流动儿童接受城市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11) .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篇8

学习型家庭的概念是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系统思想、__________”管理科学新技术中迁移过来的。()A.学习型组织 B.优化型组织 C.发展性组织 D.活动性组织 答案:A 2.第5题

下面的家庭关系中属于不可选择的家庭角色的是()A.夫妻 B.婆媳 C.母女 D.翁婿 答案:C 3.第6题

根据前人的研究,把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四种类型的两个交互组合向度是()。A.关爱、权威 B.接受、拒绝 C.支配、服从 D.限制、允许 答案:A 4.第7题

孙辈的父母因故离开家乡,只留下祖辈和孙辈的家庭称为()A.隔代家庭 B.主干家庭 C.监护人家庭 D.留守家庭 答案:D 5.第8题

______岁是幼儿获得自信心的关键年龄。A.2-3 B.3-5 C.5-6 D.6-8 答案:B 6.第9题

孕妇________过量,会影响骨骼的正确发育,诱发畸胎 A.钙 B.脂肪

C.水溶性维生素 D.脂溶性维生素 答案:D 7.第12题

长辈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年轻一代的过程称为()A.正喻文化 B.并喻文化 C.后喻文化 D.前喻文化 答案:D 8.第14题

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最健康的生活态度是()A.我好—你也好 B.我不好—你好 C.我好—你不好 D.我不好—你也不好 答案:A 9.第15题

下列关于家庭功能的观点中,属于家庭的历史功能的是()。A.生育功能 B.性生活功能 C.抚养和赡养功能 D.娱乐功能 答案:D 10.第20题

社会和儿童教养机构根据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长的困惑和家长自身的需要,向家长提供帮助的过程,这是()。A.家庭教育

B.家庭教育指导 C.家庭教育能力 D.家庭教育方式 答案:B 11.第21题

心理学家大都认为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生长环境 B.生理成熟 C.教育因素 D.心理成熟 答案:B 12.第22题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不包括()。A.示范法 B.讨论法 C.游戏法 D.风暴法 答案:C 13.第23题 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它的三个组成纽带是()。A.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 B.家庭结构、血缘和收养关系 C.婚姻、血缘和家庭关系 D.家庭结构、婚姻和收养关系 答案:A 14.第24题

胎儿在母腹内活动的时间是在其形成后的()A.3周 B.7周 C.11周 D.15周 答案:B 15.第25题

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这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A.现状研究 B.相关研究

C.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 D.发展研究 答案:A 16.第28题

学前儿童家长必须具备的,也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条件的能力是()。A.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 B.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 C.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 D.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答案:A 17.第29题

孕妇敏感期是指妇女受孕后的()。A.1个月内 B.2个月内 C.3个月内 D.4个月内 答案:C 18.第33题

学前儿童家长指()

A.0-6岁儿童的父母 B.0-6岁儿童的祖辈老人

C.0-6岁儿童的父母、祖辈老人、监护人 D.0-6岁儿童的监护人 答案:C 19.第34题

下列关于家庭功能类别的说法中,属于不为家庭所必需,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家庭功能是()。A.宗教与政治功能 B.性生活功能 C.抚养功能 D.生育功能 答案:A 20.第37题

1998年3月16日,国家教委发布1998年4月1日起实行的_________,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机构、指导形式、合作部门和指导内容提出具体意见。()A.《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B.《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C.《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D.《家庭教育指导意见》 答案:D 21.第38题

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_____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的暗示表达的。()A.55% B.65% C.75% D.85% 答案:A 22.第39题

与孩子沟通的首要条件是()。A.态度与兴趣 B.赞美与奖赏 C.权威与威胁 D.尊重与技巧 答案:D 23.第43题

1959年11月24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A.《儿童权利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权利法案》 D.《儿童权利法》 答案:A 24.第44题

发展研究属于一种()A.调查研究 B.情报研究 C.质的研究 D.经验总结 答案:A 25.第45题

孩子处于年幼时期,知识经验少、能力弱,为此,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的观点是()。

A.孩子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 B.要求孩子像容器一样接受家长的一切 C.家长不能轻易信任孩子

D.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 答案:A 26.第46题

美国学者帕特丽夏.斯普林科等人研究认为,_______家长会把孩子全面地保护起来,不让孩子面对任何困难。A.补偿型 B.殉道型 C.爱溺型 D.庇护型 答案:D 27.第47题

在温饱获得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孩子最为突出的精神需要是()A.交往需要 B.创造需要 C.安全感需要 D.探索需要 答案:C 28.第13题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包括()A.身体素质 B.健康素质 C.文化素养 D.心理素养 E.道德素养 答案:A,C,D,E 29.第26题

50-90年代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发展特点有()。A.普遍性和稳定性 B.多样性和创造性 C.个体性和全局性 D.灵活性和变化性 E.科学性和整体性 答案:A,B,D 30.第30题

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形式有()。A.合作学习B.专门学习C.独立学习D.互助学习E.动手学习答案:A,C,D 31.第1题

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____________。答案:社会化的人 32.第2题

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________。答案:认识 33.第3题

_________就是指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间距。答案:最近发展区 34.第17题

我们采纳西蒙兹等学者对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阐释,利用“关爱”和_____两个向度可以交互组合成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等四个主要的教养类型。答案:权威 35.第18题

终身教育的推进是以建立________为标志的。答案:学习社会 36.第19题

亲子游戏的种类包括运动游戏、________和规则游戏。答案:角色游戏 37.第32题

默多克认为,核心家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集团不能起到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包括性、____教育和生活。答案:生育 38.第35题

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叫____________,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答案: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 39.第36题

胎教的内容,概括地讲就是音乐、言语和_____。答案:胎儿体操 40.第40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_________作出规定,即指幼儿在体力、智力、品德、审美诸方面发展的方向及其程度,以形成某种预想的个性结构;二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幼儿符合一定社会的需要。答案:身体素质 41.第41题

著名个性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就是建立_____,发展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答案:信任感 42.第42题

_______岁是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答案:2至3 43.第16题 联合家庭

答案:联合家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有一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联合家庭家庭成员比较多,规模比较大,除了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之外还有连襟关系、妯娌关系叔侄关系、表(堂)兄妹关系等等。关系复杂,矛盾多,相互之间自由度较低。44.第27题 学前儿童情商

答案:儿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综合特性,包括儿童的情绪的愉悦性、反应性、表达性和交往的礼仪性、幽默性、融洽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等。

45.第10题

创造能力的促进与知识的获得是有矛盾的。

答案: 知识和技能,对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虽然没有直接的作用,但却有间接的影响。创造能力的促进与知识的获得是没有矛盾的,两者是相互补充的。46.第11题

试论家庭教育怎样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答案:

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儿童在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中,社会准则、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通过家庭的折射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其中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行为方式有极大的影响。

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学前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家庭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在家庭生活中,只要父母注意利用逆境对孩子进行抗挫教育,就能帮助孩子形成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促使孩子成长。

47.第31题

家长运用暗示提醒法教育孩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暗示提醒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用间接而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去提示孩子,从感情上去感染孩子,从行为上去引导孩子的一种方法。

家长在运用暗示提醒法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多与孩子沟通;、2、多种方式暗示;

上一篇:战略选择对数码印刷企业的启示下一篇:幼儿教师个人总结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