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2024-05-31

真实(精选12篇)

真实 篇1

摘要:媒介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监督和自我认识的产物,媒介世界是对现实的反映,为现实服务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现实世界为媒介世界的存在提供依据,媒介世界对现实世界造成影响,而媒介真实也是对客观真实的反映,是虚拟的、片面的、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而客观真实则表达已经存在的。不因人的思想变化而变化,“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媒介真实”客观上反映了客观真实。

媒介的真实

媒介的存在是信息的表达,媒介的真实是对真实事物的报道和认识。真实性是媒介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受众从大众传媒中了解事物发展的动态,对媒介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但是,媒介反映的真实,只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表达形式,并不是经历的,是虚幻的。

李普曼曾在《舆论学》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这个命题。指出,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脑海中存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反映了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把新闻事件通过媒介还原,使受众认知和了解。

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

在媒体报道中,通过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媒介传播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的价值,是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新闻传播中,把最真实的事物发展通过媒介手段传播给受众,使受众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这是传播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但是,媒介真实报道都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提炼,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意识。新闻事物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 在报道中,并不能全部的体现,往往是抓住重点和关键点,以点带面,以主观“创造”客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和虚幻性。

客观真实是已知的,并且存在发生过的,但是,媒介真实只是客观真实片面的反映,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笼统上来讲,媒介真实只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追求,并不是完全存在的。如:同一个信息,不同观念的记者报道,立场不同,导致新闻的侧重点不同,最后报道的可能不是同一则新闻,而这样也会对受众造成不同影响。

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

新闻传播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个依据,媒介在对事物的反映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媒介片面的进行新闻报道或者是对信息错误的报道,给受众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美国对中国的报道总是片面放大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新闻的报道, 带有了强烈的种族色彩,为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带来负面的影响。;二是新闻媒介全面的、真实的反映事物的发展, 为受众提供一个健全的消息报道,使受众更好地掌握社会的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大众传媒的评价是:大众媒介传播就像一个洗脑剂,随着它的影响力的扩大,媒介技术的提高,在发展过程中现实与虚幻的消息混淆到不易察觉的地步。在新闻传播中,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有:政府政策的调控、政党派别的操纵、资本集团的控制等,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同时,还有一些客观方面的因素,如:民族种族倾向性、文化背景、认知等。使媒介新闻报道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真实。例如:中国传媒的报道方针,对于一些重要的报道内容都需要由党政机关审批决定后才能实施。从这一点就可以反映出,媒介报道是有选择性和有一定标准的,并不是全面的报道。

如何更好地看待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

媒介对事物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 为了使媒介报道与客观真实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化。

首先,对媒介报道要有正确的认识,新闻报道虽然具有真实性,但是它不能全面表达一个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侧重点,所以在了解客观现实的时候,要用辩证角度出发,透过新闻现象,接近客观现实的媒介真实。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充分相信,在未来传媒发展中,对新闻的报道会更加贴近真实,真正意义上保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公平性、合理性。

总结

媒介的真实性是新闻传播中的主要原则,保障新闻媒介传播的真实性是对客观真实的反映,使受众了解最真实的新闻情况。但是,媒介的真实性并不代表客观真实性,媒介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在传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会导致对客观真实性报道的片面性。但是,随着尽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媒介真实性会越来越与客观的真实靠近,使受众真正能在媒介真实性中感受到客观的事实,对人民的生活起到正确的导向作为。

真实 篇2

总在痛苦中挣扎

总在无助中徘徊

总在葬爱中释怀

总在忧伤中舔舐

总在凄美中沉沦

总在思念中沦陷

总在回忆昨天

总在惆怅今天

总在幻想明天

撕一片痛苦,衲成鞋底,以阻隔地之潮气,暖涌泉之穴,畅周身血液,游走世间,时时铭记人生苦短,要知足常乐,刻刻提醒,警示,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少些欲望,少些贪婪,少些执着,多些满足,多些感恩,多些善念,便会多些快乐。。

掬一块思念,织成厚衣,暖我薄凉之体,以抵御寒流侵袭,慕享温暖之感。爱是生存的信念,是生活的希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动力,是一生追逐的梦想,在爱中长眠,在爱中永存,在爱中升华,思念全因爱而起,无论远与近,见或不见,只要想一想,就觉得很知足了。

裁一块忧伤,织一件夏装,轻盈,飘逸,灵动,如一层青纱,着身而上,似微风轻轻拂过,淡淡的伤,淡淡的美,流存于骨子里,侵蚀身心,带来莫名的快感,欲丢不能,欲罢不休,沉醉,征服。过去的痛,过去的伤,已经过去,只因是自己的经历,便无论好坏,记与不记,都已经在脑海,在心里扎根,储存心房,时时觉醒,今日的快乐,便是来源于当初忧重的`伤,伤太重,重到头,就不再有受伤的感觉,不再有受伤的痛苦,当想开想透想明的时候,一切都不过是幻化而已,不必拿着已失的东西,感觉来无为的伤害今天的自己,生活的美好,看重你生活的质量,生活的是否快乐。

剪一袭凄美,织成幔帐,挂在睡床前,以灭蚊子的骚扰,保我安稳的睡眠,睡在“与世隔绝”的自我天地里,抬眼凝视,凄美的脸庞总萦绕着,虽凄,但,内心的美是异于常人的,睡在凄美的环绕中,心是安逸的,人是陶醉的,情是张扬的,缠绵,虽辗转反侧,快乐却紧随其后,虽翻来覆去,爱却跟着流淌,夜夜与凄美相拥,相伴,相偎,便不再觉得寒夜之寒,孤夜难眠,孤枕寂寞,终是两个人的天地,心与心的相携,爱与情的归宿。

扯一块葬爱,制成烟卷,拿一根火柴,划一下,“呲“,点燃它,痛快,似切脓包,轻松,心中的曾经慢慢随着烟的燃尽,化为灰烬,看着袅袅烟圈,随着空气在眼前飘散,弥漫,心绪的一抹记忆也随之美仑美央,隐隐约约,或有或无,暗淡无光,最终,消逝,只剩下一丝余温,一丝余味,打开窗户,让风吹动,带走所有的抹痕,所有的记忆,从此,清爽,干净,无尘的乐生于世。纠结过去,惩罚现在,何苦哀哉。开心的过好当下的生活,谁离开谁,谁也能生活,只要想开心的生活,就一定会很开心的生活,一定会比过去的生活还要开心百倍。善待不易的你们,善待不易的我们,善待不易的他(她)们。

揉一团无助,放在口袋,随身而带,这是每个人必有的心情,时时提醒,生活的诸多不易,诸多困境,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好的目标,好的前进的方向,不是自己不能,是没有确定好,一旦有所确定,有所希望,生活便不会再颓废,不会再困苦,不会再自怨自艾,不会再叹世不公,叹人不良。

昨天,无论成与败,得与失,不必再细细探索,全当成一个经验,一种过程,一种结果,一种教训。

今天,无论好与坏,都要用心的去耕耘,不求是否能俯视大众,但求无愧于心,开心,快乐。

明天,无论到与不到,只要把握好今天足矣,今天的快乐是明天更快乐的基石,今天的教训是明天的经验,今天的幸福是为了明天的更幸福。

真实的鲁豫,鲁豫的真实 篇3

节目开始时,有个声音在说:“如果中华慈善总会给你提供20万元善款,你想帮助谁?地震一年之后,哪

个家庭的梦想是你的关注?十二名志愿者全国征集,精诚合作,五天时间,深入川震一线,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梦想变成现实。最真实的震区生活,梦想成真的全纪录。”

因为没有从来没有对外披露,大家或许并不知道,这20万元善款就是鲁豫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捐赠的;因为没有新闻报道,人们大概也不会了解,没有在画面中出现的鲁豫在那个时候也曾到过灾区,也曾走进那些实现梦想的家庭,与帮助这些家庭实现梦想的志愿者有过心贴心的交流。

鲁豫不想突出自己、宣传自己,只想默默地和大家一起分享为灾区人民实现美好愿望的心愿,形象生动地向大家传递爱的信息。

我是全国连续五届文代会的代表,自然见过不少明星大腕,由于职业的关系也与不少名人有过较多接触、深入交往。对这些公众人物的为人和贡献我自然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鲁豫因为以中华慈善爱心大使的身份到四川地震灾区,我才与她有过一些接触,不多的接触。我和她之间也没有过深入交谈,但鲁豫在灾区的一切活动、所作所为我基本都看到了,她那时真实的情感和思考我也切身感觉到了。我自信自己能公道地见证她在灾区的表现、贡献。灾区的鲁豫,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真诚。她在灾区做节目的时候,常常让人感觉不到她在做节目,她自己好像也并不觉得自己在做节目。在灾区一线,她与受灾群众、抢险人员交流时,有时摄像机并没有跟上,可这一点也不会影响她的情绪,一点也没有妨碍她细腻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2008年5月16日的下午,在都江堰中医医院的废墟前,余震突然发生了。鲁豫却依旧站在很危险的地方,是四川省慈善总会的郭正二主任一把把她拽了过来,可她依旧愣愣地望着掩埋了鲜活生命的废墟,脸上、眼里没有一点惊慌、恐惧的表情,只有无尽的悲痛和希冀。在聚源中学,鲁豫钻到了废墟中间,因为她看到了废墟中同学遗落的书包、课本。那一刻如果再有余震发生,她会是很危险的。我当时在她的不远处,相对来说要比她安全一些。她却几次提醒我要注意安全,那之前,我们之间还没有说过一句话。

那之后不久,鲁豫到医院看望地震中伤员。其中一位伤员的病情还很重,而且有传染病毒的危险,医生几次提醒鲁豫尽快离开,摄制组的一些工作人员都躲远了,鲁豫却一直蹲在病人跟前,一直到病人彻底满足了自己对鲁豫诉说的愿望。

像我这样年龄和有我这样经历的人,完全没有必要恭维哪位明星。鲁豫在灾区的表现,是真的让我感动了。奇怪的是,那时的互联网上却出现了“鲁豫在灾区作秀、像是在旅游”这样的帖子。我反复看那些帖子,实在是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

我闹不清楚,发帖子的人为什么要歪曲灾区一线真实的鲁豫呢?

说到作秀,我倒记起有这样一件事:鲁豫和一些影视明星到四川重灾区绵竹慰问,并想帮助那里的受灾群众做些实际的事情。因为那时一些灾民还没有住进帐篷,他们便想到了为灾民搭帐篷。可到达一个正在新建的帐篷区时,他们发现那里要搭的帐篷基本都搭好了。这时,有人提议拆掉几顶帐篷,让明星们重搭。鲁豫听说马上火了,厉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呢r她坚决地毫不含糊地制止了这种荒唐的做法。看到帐篷区的路还需要清理,鲁豫便即刻和明星们平整起那里帐篷与帐篷之间的小道,工具没有这么多,鲁豫就用手搬那些应该清走的石块。

灾区真实的鲁豫,鲁豫的真实,巴蜀大地有着实在的印记。

还原真实情景触发真实感悟 篇4

可见, 真实、人性化的德育可以震撼人的心灵, 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使学生终身受益。道德教育存在于生活中, 存在于孩子们之间的交往中, 存在于孩子与教师的交往中, 存在于孩子们的社会交往中。

同样, 我们的品德教学靠单向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难以深入人心, 其效果也显得苍白无力。我们的课程内容应该是贴近现实社会、真实生活, 帮助学生从中发现和思考问题。这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 能巧妙地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在课堂上还原真实情景, 以触发学生的真实感悟。

一、还原真实自我, 主动反思行为

小学生年龄小, 自我反思能力差, 有时批评起他人来头头是道, 却浑然不觉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在老师面前还刻意掩饰、美化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真正关注了儿童的现实表现, 引导他们面对真实的自我, 教育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比如上饶市五小的陈老师在教学《我爱红领巾》这一主题时, 通过前二十多分钟的活动, 使孩子们感受到加入少先队的光荣和自豪, 孩子们对红领巾的爱已经到达一个高潮。既然爱红领巾首先得好好佩戴红领巾, 可是, 同学们平时的表现又是如何呢?陈老师先播放了一组在孩子们课间活动时抓拍的照片, 请同学们评一评谁平时把红领巾佩戴得最好, 评选出“最美红领巾”。孩子们看着自己平日的形象被记录在屏幕上, 既激动又紧张。

除了根据同学们的佩戴情况评选“最美红领巾”外, 没有太多语言, 更无批评的话语。但就在这气氛热烈无比的评选中, 孩子们主动反思自己平日里的行为:获得最美红领巾的同学异常骄傲, 决心一如既往, 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他同学也暗下决心, 今后要好好佩戴红领巾!

接着, 老师再播放一系列抓拍的真实情景:有的同学写作业时不自觉地抓咬红领巾, 有的把红领巾乱揉一通塞进书包里, 还有的拿红领巾蒙着眼睛玩游戏……

老师请孩子们以“红领巾的自述”为题, 说说画面中红领巾的感受。同学们或许会感觉彼此的表述很有趣很可笑, 可就在这让人忍俊不禁的话语中, 正确的行为指南已悄悄烙在了孩子们心中。

这里的教学素材, 都是老师平日里有心收集来的, 老师相信, 这些孩子们日常状态中最真实的画面, 通过间接、迂回、暗示的形式就能释放出最大的教育能量。

二、触摸身边事例, 提升自我认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但我们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的正面事例应当是现实的、真实的, 甚至是可以实实在在触摸的。在社会急剧发展变化、多种文化交汇的今天, 如果我们的教育素材缺乏现实性和具体的可比性, 就会陷于被动、缺乏实效,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在《我爱红领巾》这一主题活动中, 老师提出:除了爱护红领巾、正确佩戴红领巾外, 还有哪些行为能让红领巾更鲜艳呢?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都是孩子们会想到的, 为了打开孩子们的思路, 使他们树立起初步的服务意识, 学习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自己能力所及的活动, 老师列举了两个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在校内外开展队活动的实例。

1.上饶市五小有一个特殊的班群——培智班, 班里的几位同学是智力发育存有障碍的孩子。四 (4) 班的哥哥姐姐们, 几年如一日地关心着他们:课间和他们快乐游戏, 课余教他们学知识学本领, 课外带领他们一同春游、扫墓、去敬老院、同唱生日歌……

2.六 (3) 班的全体同学, 在日常观察中发现, 许多环卫工人在劳动时没有劳保用品——口罩的保护, 于是, 他们萌发了筹款为环卫叔叔阿姨买口罩的想法。他们通过收集废品、街头募捐, 制作手工作品义卖、上企业拉赞助款等途径, 筹集了2165元钱, 为叔叔阿姨们送上了3500个口罩, 使他们在劳动时多了一重保护。

这些身边可以随时触摸的人和事, 让孩子们陷入了深深的赞叹中, 在这真实事例的启发下, 孩子们不禁摩拳擦掌, 希望马上在活动中大显身手, 他们以小队为单位商讨起活动方案, 最后呈现的方案可谓是百花齐放, 各具特色!

先秦著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篇5

—我看先秦著作中的虚构现象

先秦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源头,有很多典籍流传后世。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各种学术著作、历史散文层出不穷,这些著作在基本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往往有所提炼、加工,甚至虚构,这种人为的改造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先秦著作中的虚构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先秦著作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虚构现象。自从商朝出现甲骨文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有文字可考的新阶段,文字的使用使人们可以记录各种各样的事。古代帝王的身边就设有史官,负责记录君王的言论和行动。但是在先秦时期,掌握文字的仅仅是作为统治者的贵族,其他的平民是没有能力和条件去掌握文字的,所以说记录历史的权利就掌握在贵族的手中,那么,这些贵族就不会记录那些危害自己统治的事迹,这是他们作为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所以记录的事情往往有虚构的成分,这是无法避免的。还有一种类型是古代神话,古代的史官其求真务实的精神去看待远古神话传说,于是把神话当做史实来曲解、怀疑,这样,先秦史书中就有虚构的成分产生。

有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先秦著作中确实是存在虚构现象的,虚构出来的东西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虚构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构出来的东西是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比如对一些历史事件具体情形的虚构,还有一种是虚构出来的东西不符合逻辑或不符合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样的虚构人们一看便知。比如“洪水滔天„„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这段的大意是鲧治水不力被杀,死后怀孕生了禹,继承父志终于排除了水患。这明显就是一个虚构的成分,让你是不可能死后再生出小孩的。又如“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池中,举以为人„„”(《太平御览》)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就是女娲造人的故事,属于神话,完全是虚构的。

既然先秦著作确实是存在虚构现象的,那么出现虚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我的一些参考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先秦时期,人类由愚昧、野蛮野蛮的时代跨入文明时代,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极端低下,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能力是很弱的,对于很多事情人类还无法解释它们,但这些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因此对一些事情的描写就采用虚构的形式。比如人类无法解释自己生存的这个自然界是怎么来的,就创造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类无法解释人是怎么产生的,就杜撰了女娲造人的神话,还有很多类似的神话,都是描写那些人类无力认识的事物。二,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一些特殊人物的出生都是很特别的,并且带有奇异的色彩。孔子的母亲去尼丘山祈祷,有感而怀,生下了孔子。李耳出生时头发全白故起名为老子。这些人都是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因此在记录他们身世的时候总是人为地创造一些东西,以显示这些人从刚出生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还有一类是古代君王的出生。很多君王的出生都是与上天、与神有关系的,都说是上天派到人间来的,是理所当然的天子,然而,这些只不过是那些统治者宣扬君权神授的一种伎俩,以此来麻痹人们的思想,证明自己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这些又是另一种类型的虚构。三,先秦时期,历史与文学的界限不是很清楚,很多著作既可以认为它是文学作品又可以认为它是历史作品,《左传》就是其中之一。“历史本来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官在记录历史的时候往往使用自己的语言。大家都知道,在先秦时期,掌握文字使用的都是那些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记录历史的也是统治阶级,并且是私人修订,一些历史事件是不为外人所知的,但是这件事却又是有重大影响的事情,史官只能根据当时的情景适当的虚构,但是,虚构的成分不能太浓。另一种类型是统治者为了不显露自己的残暴统治,为了不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昏君暴君的名声,将自己的一些恶劣行径从史书中删去或直接不予记录。这两种类型是人为地虚构。四,还有一种虚构出现的地方不是史书,而是一些文学作品,作者通过自己的虚构描绘出一幅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或是通过虚构的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这类的代表是老子、庄子、屈原,老子在《老子》一书中为我们描绘了“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庄子在《逍遥游》中以奇特的想象描写鲲鹏,进而表达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屈原的《离骚》,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被奸人所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与朝政败坏,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这种类型的虚构属于文学上的虚构,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写法,《离骚》开创了文学中浪漫主义精神。

先秦著作的虚构现象为我们展示了文学中的另一种美—艺术美,这种虚构的存在使我们欣赏到了精彩绝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是中国文学创作史上一种很有价值的现象。

参考文献:

王力教授主编《古代汉语》

曹础基教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

新闻的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篇6

关键词:新闻现象真实;新闻本质真实;调查采访

一、新闻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足以说明真实对于新闻至关重要性。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事实相符。即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新闻要确有其事,不能无中生有。二是与事物本质相符。即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①

正如杨保军将新闻真实现象划分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和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即只具有对应关系——新闻陈述与事实的对应的真实称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但并不要要求“陈述”本身是周全的,即并不必然要求“陈述”必须是对一定客观事实的全面反映。而只有反映了事实的全面性和事实的正确性,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②随后杨保军在《新闻真实论》中解释道,引入“存在论”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新闻现象,但是新闻真实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因此将新闻真实更严格的划分为两个层次: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在媒介时代,流传着“有视频有真相”这一说法。然而,从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认识层面看,视频只能呈现新闻的现象真实,无法传达新闻的本质真实。但现象真实未必就等于本质真实,当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不相符时,新闻就会失真。“山东男子当街殴打老人”这一失实新闻就是一例。

2013年6月,山东各大媒体报道了一条“济南男子当街殴打老人”的新闻,并配有当时的图片和视频,一时引发了媒体和群众对事件中男子“殴打”老人行为的声讨。然而,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在济南调研时却发现这是一条失实新闻。原来,这段“男子当街殴打白发老太”的视频是齐鲁网的一名记者在公交车上路过拍下,并发到了微博和新闻网上,几分钟内这条微博被转发几百次,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第二天山东六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然而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视频中被打的老人是男子的老伴,因患有老年疾病,当时突然犯病,不肯过马路,眼看着路灯要变为红灯,男子情急之下,打了老人两耳光,但只是吓唬,并不是媒体所说的殴打老人。由于齐鲁网的记者当时未联系到当事人,于是只是采访了几位目击者,凭视频中所呈现出的现象,主观臆断,发了这条新闻。

从这一案例来看,由于该新闻有视频的支撑,所以无论是媒体还是网民对新闻的真实性都没有质疑。但从新闻的本质真实来看,虽然视频记录了男子打老人这一事实,但是对于男子为什么打老人,却无法说明,因此造成了新闻的本质真实。因此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仅凭技术手段提供的真实不能达到新闻的本质真实。造成新闻本质失实的原因主要有:

1.未深入调查

新闻活动其实就是记者的采访调查活动,没有经过深入采访调查,仅凭现象做判断,难免会造成新闻本质的失实。从“济南男子当街殴打老人”新闻来看,新闻的首发者由于没有找到当事人,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仅凭自己看到的“打老人”这一眼前发生的事实就把该事件定义为了恶性事件进行发布,有损新闻的真实性。

2.抢时效

新闻的时效性是判断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首发新闻成为了媒体的追求,特别是网络媒体在时间上占有优势,在与传统媒体竞争过程中,更加重中新闻的时效性。上述案例中,齐鲁网的记者就是为了抢时效作首发,不加核实的将新闻发了出去,结果顾得了新闻时效性,却牺牲了新闻的真实性,可谓得不偿失。

3.经验性猜测

现象是事物外在的联系,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具体事实,会给人产生最直接的认识,或者是经验性的猜测。但是不能将这些推测、推论、合理想象作为事实来写,哪怕只是细节性的猜测,也会有损新闻真实性。在“打老人”案例中,首先是对“打人”行为的猜测,即虐待老人,因此对该新闻的报道有所偏颇。

4.迎合大众心理需求

新闻是选择的艺术,大众的心理需求就是一个选择标准。网络给大众提供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同时,网络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给大众提供了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平台。因此关于社会阴暗面、揭丑的新闻往往能引起受众的关注,激起他们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欲望。因此记者会倾向于选择甚至是制造类似的新闻,遇见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新闻现象,就急于报道,忽视了对事件背后真相的调查。

那么新闻记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确保新闻不失真呢?

1.提高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品质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职业规范,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规范。③“新闻业是一项讲究道德的事业,是在可证实真相和紧促的时间限制下,依靠诚实和勤奋工作的行业。”④相比于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新闻本质真实更难避免,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品质。要培养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为了抢新闻,不加核实就发布信息,不仅有损新闻的真实性,也会破坏媒体的公信力。加强培养新闻从业人员脚踏实地、深入采访、深入调查、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2.防止局部真实代替整体真实

新闻的本质真实要求新闻在整体上保持真实性,因此要防止局部真实代替整体真实而造成的新闻失实。正如“盲人摸象”故事,每个人所接触到的都是局部事实,没有虚假,但无法代替大象这个整体。事物存在着复杂性,要想客观准确地报道事实真相,就必须掌握事实的全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現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跤子的。”我们要不跌这种“跤子”,就必须“全景式”地深入进行采访,广泛获取事实的历史和全部材料,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到事物存在的真实状态。⑤

3.事实与意见分离

确保新闻真实性,要求在新闻报道中,遵循客观性原则,不“偏”不“倚”。写作中,多用中性词而不是非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即做到事实与意见相分离。这对于避免新闻本质失实尤为重要。新闻本质的真实是对事件的一个认识阶段,然而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我们对新闻作出最快的报道,在对事件真相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可以对新闻事实做陈述性报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新闻本质失实。如“打老人”事件,如果媒体只是单纯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而不是冠以“当街殴打老人!无德!”“这对中年男女太嚣张”类似的标题可以避免新闻失实的。

4.加强新闻把关

网络时代确实让大众了解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但是新闻的权威性却受到了影响,因此,加强新闻把关,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中,维护好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传统媒体在引用网络媒体新闻时,应注重新闻源的核查,不能因为看似“确凿”的新闻素材,而放低甚至对新闻不加把关,从而让一些不实的信息出现在公众面前,损害新闻的真实性。

总之,新闻的本质真实对我们的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闻从业者,要自觉树立新闻职业信念,遵循新闻职业准则,加强新闻职业自律,在采访报道中要深入实际,做好扎实的采访,采访调查中要做“游水的鱼”而不是“点水的蜻蜓”。(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元根,新闻失实现象及避免对策,新闻学,第6页

[2]杨保军,新闻真实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06年出版,第76页

[3]田梅,略论新闻失实及其防范措施[J],新闻窗,2008年第5期

[4]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69页

[5]赵忠泽,新闻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军事记者》2006年第2期

论纪录片的真实与“真实再现” 篇7

基于纪录片的性质,所呈献给电视观众的作品形式中的人物、事件的真实性都不容置疑,其中也体现在纪录片中的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在新闻学范畴里,真实被分为三种,即主观真实、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业界曾有人分析说:“人们不可能看到纯粹的真实,只能看到人类的符号真实。”客观真实只能通过符号一定程度的反映出来,却无法还原客观真实。

为了让电视观众看到最大限度的真实,纪录片创作者往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如何让符合客观世界的绝对真实反映在真实的符号中。从一个方面来看,客观真实是纪录片创作者完成作品的最终目标,也就是给观众呈现出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元素,而不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

2 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出现及其表现方式

2.1纪录片的“真实再现”手法

一般情况下,纪录片创作者是用摄相机镜头跟踪记录真实发生的事件。但由于一些事件发生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没能留下与事件相关的声音视频资料,就需要纪录片创作者根据事件的发展进程,邀请演员扮演事件中的人物,模拟事件发生时的场景和过程。

根据能够查阅到的历史资料,自电影纪录片诞生后,很多创作者在进行纪录片创作时,都选择了“真实再现”的拍摄方式。这样的经典案例有很多,如纪录片《国球沧桑》《北方的那努克》等经典纪录片作品,创作者们都选择了重拍、摆拍等虚构手法进行拍摄。

2.2“真实再现”的表现方式

随着纪录片创作技法的不断演变,“真实再现”这一手法也在不断发展,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不同的分类。笔者统计发现,比较常用的纪录片“真实再现”拍摄方式有三种。

在“真实再现”拍摄方式之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由纪录片中的特定人物,按照创作者对于既往事件的理解和把握,对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一些生活场景进行重演。如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为了用镜头再现爱斯基摩人的原始生活特点,弗拉哈迪请纳努克一家重演了搭建冰屋的情景。

此外,由于一些事件中的人物无法找到或者不能配合重演,纪录片创作者会邀请与事件中主人公具有相似性特征的演员出现在电视镜头中,扮演历史人物,还原历史事件。观看英国纪录片《失落的文明》不难发现,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了扮演的拍摄方式。纪录片《望长城》中,创作者再现了烽火传警的场景,将这一历史场景进行了还原。

还有一种拍摄方式也比较普遍,即纪录片创作者利用空镜头等相关镜头,此类虚构方法常运用于历史类纪录片和人物传记纪录片中,达到再现历史真实的目的。这样的拍摄方式,相较于邀请事件主人公或演员出演,可操作性较强,不过需要创作者对所拍摄事件全面了解和把握。例如,纪录片《马王堆》运用了舞台艺术片中女主人公的独舞镜头。

3“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

“真实再现”这一拍摄方式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纪录片创作中,被纪录片创作者所青睐并不断创新发展,从它对纪录片的作用来分析,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方面体现在能够丰富纪录片的电视画面,增强视觉感染力。纪录片《阿炳1950》的创作者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拍摄方式,还原了阿炳的背影在无锡历史时期的街景中,在二胡曲的烘托下增加了视觉图像的感染力,使得观众得到了心灵与视觉上的共鸣。另一方面体现在“真实再现”能够营造艺术意境,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4“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业界关于纪录片是否应该运用“真实再现”手法进行创作,有过不少争论,也存在多种意见。有些人说这种手法的大量运用对于电视观众获取真实信息有所影响,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真实再现”反而增强了纪录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笔者在准备拍摄纪录片《冯大同》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发现,纪录片所要展现的主人公的很多生活片段都没有视频资料,重新拍摄也绝无可能,如冯大同先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60年代初中毕业时的工作场景等。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笔者在拍摄过程中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方法,运用一些空镜头来表现那个年代的历史环境,并再现了主人公的一部分生活场景,这些视频元素在整部片子中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5 结语

类似的纪录片创作案例还有很多,综合业内经典纪录片分析,“真实再现”这一拍摄方式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讲,有着极大的表现作用,这一手法也需要纪录片创作者们继续运用并进一步提升其手法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文艺出版社,1997.

[2]贾磊磊.影像的传播[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浅谈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篇8

在文学理论的研究中, 关于“真实”的讨论由来已久, 《现代艺术哲学》一书中对“真实”是这样描绘的:“一个故事, 不管是真实的, 虚构的, 还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其可信性都取决于它是否像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由此可见, “真实”是由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两部分组成的, 二者缺一不可。生活真实指凡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艺术真实则是作家在假定性的情境中, 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 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 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 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如果读者阅读一部作品后发现其内容虚假, 不合常规, 表现方式也不合情理, 那么这部作品必定脱离了生活真实, 其艺术真实也就无从谈起。之所以这样理解, 是因为艺术真实一般都是相对于生活真实而言的, 生活真实是基础, 艺术真实是升华,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

艺术来源于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 是它的本质。”可见, 反映生活真实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 而最贴近生活、也最体现生活本质的, 就是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

20世纪80年代, “新写实”小说在中国文坛上悄然兴起, 它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 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文学, 是一种新的文学形象。有的批评家曾指出, 传统的现实主义就包含了“新写实”小说的诸多特征, 但是“新写实”小说所强调的“情感零度”却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所无法企及的。“新写实”小说以还原生活本相为主要特征, 试图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忠实地记录下来。所以说, 能被称为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这一关系的典型代表, 非“新写实”小说莫属。

除“新写实”小说之外, 沈从文的《边城》也是一部写实型作品, 他在其《沈从文论》一书中, 对《边城》所描写的人物是这样评价的:“他们有些方面极其伟大, 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 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 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为了使其更有人性, 更近人情, 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边城》里的“人性”“人情”是“老老实实”写下来的当时当地人民的人性与人情, 并非是凭空的杜撰和想象。

谈到这里, 还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强调“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 不能理解成“艺术真实等于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是不可能等于生活真实的, 这是因为, 生活本身不一定都反映了本质, 现实生活纷繁琐碎, 善与恶、美与丑全都纠结在一起, 有些生活只是表面现象而并没有反映本质, 所以, 艺术就要对这些纠结在一起的生活进行分析鉴别和典型化加工, 而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 只有反映了生活本质的那部分生活才是真实的。

三、艺术真实对生活真实加以扭曲、变形、升华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作家通过主观的感悟和创造表现对社会内蕴特别是对规律性及本质性事物的认识。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 会对生活真实进行想象、虚构, 予以变形和重塑, 以假定性的情境来体现艺术真实的内蕴。

对荒诞小说的探索, 我国的现代派文学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如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其借鉴了美国现代作家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手法, 塑造了某音乐学院一群老师和学生们荒诞的人物形象:学生李鸣有才气, 却成天睡觉;马力喜欢买书理书, 弄得像个图书馆;孟野功课好, 参赛作品美妙绝伦却被淘汰;森森只顾弹琴, 不洗澡……作者抓住了每一个人物的特点进行集中性的放大夸张, 使他们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非正常人的生活状态, 从某个角度说, 这也是对正常人的一种扭曲、变形, 并且体现出现代派反传统、非理性的创作风格。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社会现实, 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处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的一种浮躁的心态。同时, 小说中也表现出青年人的执着追求和创新意识与陈规旧习之间的碰撞。

莫泊桑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然地进行, 有的事情急转直下, 有的则是老停滞不前。艺术则不同, 它要事物进行得有预防, 有准备, 要善于运用聪明而不露痕迹的转换手法把主要事件突出地表现出来, 而不是把层出不穷的混杂的事实拘泥地照写下来。”可以说,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追求艺术的目标都是相同的。艺术真实即使以一种扭曲、变形的面目出现, 同样是体现生活真实的。对生活真实的虚构想象, 是作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是经过艺术实践对生活真实的一种感悟。虽然这种虚构与想象并不是现实所有, 但是却反映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好比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谁都离不开谁, 脱离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就好比“水中月”“镜中花”, 但盲目地追求生活真实也会使文学创作迷失方向, 只有正常地建立在生活真实上的艺术真实才更真实, 更完美。

四、结语

以上就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两种关系, 即艺术真实如实地反映生活, 并对生活真实加以扭曲、变形、升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无论是以上的哪一种关系, 其作品反映生活的本质是不变的。生活真实是基础, 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和升华, 并且体现着对社会本质及规律的真实把握。艺术的真实性是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风格, 黑格尔说:“艺术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观存在 (事物) 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因此, 真实性原则是进行文学创作所必须遵循的, 而要把握这种真实性原则, 就必须处理好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高尔基.给初学写作者的信·论文学[M].孟昌, 等,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259.

[2]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 (第4卷)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10, 29.

真实 篇9

一、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及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内涵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重要的司法原则。但是对于这一原则中的“事实”如何理解, 在我国三大诉讼中, 由于诉讼的客体不同, 存在各自不同的诉讼特点和诉讼方式, 证明的要求也不一样。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其第63条规定, 对七种法定证据, “必须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这里的查证属实应当指的是符合客观真实, 但是这种“客观真实”是否应为百分之百的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立法上并未予以解读。《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 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这里所谓的“全面”与“客观”的限定性概念是对审查核实证据的一种高度而严格的要求, 其中在“全面”上的含义是一个对数量上的要求, 而“客观”上的含义则是一个对质量上的要求, 其形式目标仍是一种“客观真实”的标准。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 我国《民事诉讼》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即其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我国之所以现在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立法上和司法上长期追求绝对的“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在实践中所造成的弊端, 需要一种合理的新证明标准进行更好的规制。因此, 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就应运而生, 这是立法和司法上要求所产生的必然性的选择。

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是民事诉讼中存在的两种证明标准。诉讼中的客观真实是指司法工作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符合案件发生的客观真实情况, 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真实。法律真实是指司法工作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 是主观真实或者推定真实。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都是由证据和证据规则推定出来的证明案件事实各自达到的不同的法律标准。两者的关系可以举一个案例来说明。例如, 甲向乙借一万块钱, 借期为一年, 甲给乙写了一张借条。一年后, 甲未偿还, 乙将甲告上法庭, 但由于乙找不到甲写给他的借条, 甲又不承认借钱, 法院无法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判乙败诉。这显然是法律真实, 不是客观真实。但过后乙找到了甲写给他的借条, 向法院申请再审, 法院改判甲偿还乙的一万块钱, 这才是客观真实, 同时又是法律真实。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所依据的证据规则是:“有”的证据不足推定为“无”。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法律真实不一定是客观真实, 但客观真实一定是法律真实。当法律真实不能反映客观真实的时候, 它与客观真实背道而驰;当法律真实不能全部反映客观真实的时候, 它与客观真实存在一定的距离;当法律真实完全反映客观真实的时候, 它与客观真实完全一致。

可见, 其实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客观真实是司法证明活动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司法证明活动应努力追求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一致, 但是由于受时空限制, 法官个人认识水平等主、客观原因的限制, 对发生在过去的案件事实的认识往往不可能绝对还原案件事实的本来面目, 确定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是必要性的。法律真实本身并不是对客观真实的否定。法律真实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对立面。法律真实是相对真理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或者简单地说, 客观真实是基础, 法律真实是补充。在无法查明客观真实的情况下, 以法律真实为补充。

二、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关系

在我国一直对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存在着两种误解。一种是我国传统上要求法院办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而认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追求客观真实, 查明客观真实, 认识案件的本来面目。其理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存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 存在决定意识, 人类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进而推论出诉讼活动中, 人们能够通过调查研究认识案件的客观真实。也就是说证据是绝对客观的, 发生在过去的案件事实独立地存在于客观世界, 与人的意识与否无关, 只要竭尽全力, 人们对案件事实就能够完全地认识和把握。因此这种绝对的客观真实观就把法律真实的这种诉讼证明标准完全排斥在外。这种观念曾经对我国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影响巨大。另外一种是随着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发展, 人们的研究视角从具体的诉讼程序制度进入更深层次的诉讼理念, 从而对客观真实的诉讼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解构, 对其理论和实践之中的弊端有不少的揭示。第一, “客观真实说”实质上是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的认识能力具有至上性, 同时也具有非至上性。至上性是指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客观世界总是能够被人类正确地认识的, 人类的认识总是无限地接近客观世界的, 非至上性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人类的认识无论在深度或者广度上总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民事诉讼就是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诉讼周期、特定的诉讼主体间进行的, 法官作为特定的认识主体, 其所获得的认识总会因为现实的条件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可能和客观事实完全等同。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 画家永远落后于模特儿, 图画只能近似于模特儿。第二, “客观真实说”与“私法自治”的精神有矛盾之处。比如“自认”制度和调解制度被认为是“私法自治”原则的体现, 当一方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予以承认时, 将被视为对自己利益的放弃, 法官对自认的事实便会予以确认, 此时, 法官确认的事实便不一定就会是客观真实的, 甚至有可能会是与客观真实完全相反的事实。同样, 在调解制度中, 法官所确认的权利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权利人, 所确认的义务人也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义务人, 所确认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一定就是当事人之间真正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 “客观真实说”与我国的一些民事法律制度相脱节。无论是我国的民事实体法还是程序法, 都有大量关于“推定”的规定, 比如, 失踪人死亡的推定, 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推定, 侵权民事责任的过错推定, 因果关系的推定, 著作权法中关于在作品上署名者为作者的推定,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公告送达的推定 (《民事诉讼法》第92条) 等, 所有这些推定所认定的事实仅仅是一种法律上的真实, 仅表示其在法律上有合理性及优势的盖然性, 但并不一定就是客观真实。第四, “客观真实说”和我国强化庭审功能, 强调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司法改革方向不协调。为了使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 法官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采取各种手段来查明案件事实, 其不会、也不能在法庭上充当消极仲裁者的角色, 庭外调查、庭外取证就不可避免地大量存在, 这样, 庭审功能就会被极大地削弱, 辩论主义的诉讼模式就会面临尴尬的处境。而且, 法官的这种积极主动地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会极大地使当事人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认为反正只要将案件起诉至法院, 法官就会查明案件事实的, 自己举不举证无所谓, 这样, 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不仅会被法官忽略, 甚至会被当事人自己忽略。第五, “客观真实说”不符合我国公正和效率的司法主题。由于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诉讼实践中不可能都是一目了然、简单明确的案件, 总会有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件, 此种情形下, 法官为了追求客观真实, 往往采取“拖”的办法, 一年、两年、甚至几年, 到最后即使能够查清案件事实, 这种迟到的正义将会成为一种事实上的不正义, 而且这种以实现个案公正而牺牲整个程序公正的作法, 本身就是一种不公正。另外, 与“客观真实说”相适应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将会导致当事人对包括举证等一系列诉讼活动的积极性低下, 这种低下的积极性必然会导致低下的诉讼效率。第六, “客观真实说”与民事诉讼的现实状况不符。在民事诉讼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在既存的历史条件下再怎么努力也查不清事实的案件, 此时, 法官不可能拒绝裁判, 而要裁判就只能达到法律上的真实, 依据“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进行裁判。此种“法律真实”不但在民事案件存在, 甚至在刑事案件都存在。比如, 被告人的年龄一般都是以派出所的户籍登记为准的, 但这种户籍登记并不一定都是客观真实的, 有些案件的鉴定结论也并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准确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才会有英美国家的“排除合理怀疑”、“道德上的确信”等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所以, “客观真实说”只能作为一种司法理想, 一种努力的方向, 指导实践的诉讼理念应是“法律真实”。

在这种背景下, 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以法律真实来代替客观真实作为诉讼证明标准, 即把客观真实完全排斥在外。存在以上两种误解,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两者的内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 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真实是司法证明活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法律真实是相对真理意义上的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本身并不是对客观真实的否定, 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对立面。

目前“法律真实”的诉讼证明标准已经为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法律真实”之所这样被广泛采用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其一, 法官作为审判主体具有双重人格属性, 即除了作为司法人格以外, 其自然人格属性亦使法官怀有常人那样的意志、性格、情感、欲望、偏见、经历等生理、心理和社会诸种因素, 进而制约其对事实客观性的认识。其二, 当事人虽对案件事实如何最为了解并负担举证责任, 但是, 处于对利己主义的考虑和满足私权利益的需要, 他们往往只向法庭提供对其有利的证据, 而隐藏、歪曲甚至销毁对其不利的证据, 从而加大了法官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难度。其三, 作为待证事实本身往往属于时过境迁的事实, 由于时光不能倒流, 从而使处于特定时空状态之下的看法物质外观不断发生变化, 使有关的痕迹、形状、色调等物质特征面貌全非, 即使作为鉴别、验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的鉴定结论也可能因为主观上或技术上的障碍而导致对事实认定上的偏差。因此使法官再现客观真实的努力变得更为渺茫。其四, 法官在判定案件事实时往往基于审判职能上的需要, 在特定情形下得使用推定、经验法则、司法认知等技能规则, 其中不免与待证事实之间在客观程度上存有偏颇, 最终使法官在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上产生负面影响。其五, 受诉讼时效及举证时限所限制, 法官的查证与当事人的举证既可能面对一个复杂而充满技术性的待证事实, 同时又不得不顾及时效所限, 从而放弃更为接近事实真情的探知努力。就是以上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从而为设置“法律真实”的标准模式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三、法律真实的制度意义

“法律真实”的诉讼标准的建立, 有其深远的制度意义。法律真实观能为诉讼程序价值论提供认识论的基础和支撑。“程序公正”、“正当程序”等程序价值问题, 已成为当前诉讼法学界反复咀嚼的热门话题。所谓程序的正当过程这一用语, 就是强调程序中的价值问题。法律真实论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这就为在诉讼程序中导入程序价值留下了广泛的理论空间。以“法律真实”观之, 诉讼过程具有追求真理和价值的双重属性, 是两种目标的结合与统一。追求真理应该作为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手段, 而片面追求真理可能导致价值的偏离。人类的活动及社会制度必须结合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不能以片面的真理原则为惟一宗旨, 否则, 对人类的利益并不利。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科学真理并不必然地给人类带来利益。譬如, 同样掌握核裂变技术, 可以用来兴建核电站, 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生产核武器,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自然科学技术如此, 社会学说和制度亦然。具体到诉讼领域, 在诉讼制度中, 只有将对案件事实的“真理”追求与权利和利益的保护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 才是最理想的诉讼制度。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法律真实观正是这样的诉讼理念。因此, 它与诉讼的程序价值是相容的, 对于弘扬程序的独立价值和地位, 遏制人们对客观真实的片面追求,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诉讼真实观与诉讼模式具有相应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从诉讼模式的角度来分析两种“真实”观念的现实适应性。一般而言, 在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中, 客观真实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在这种诉讼结构里, 法官几乎享有不受限制的权限, 有权调查一切他认为必要的证据, 因此“客观真实”是不可避免的诉讼观念。这种诉讼结构中的裁判者处于主导地位, 控辩双方的地位是附属性质的, 对裁判者构不成有效的制约和限制。因此, 判决正当性的惟一来源就是案件客观真实, 裁判者只有求助于“完全客观”的案件真实, 才能使自己作出的裁判获得正当性, 使当事人能够心平气和或不得不加以接受。法律真实与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具有更近的亲和性。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 当事人处于主导地位, 案件事实和证据有当事人主张, 法官不主张探究, 判决的正当性也建立在当事人的主体性基础上。这样, 与职权主义模式对案件事实的“不懈”追求不同, 当事人主义的诉讼过程不是以案件“客观”事实为中轴, 而是以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和证据为基本核心。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和证据当然要以案件客观事实为基准, 但两者之间常常存在差异。首先, 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 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讲, 当事人的主张 (即对事实和证据的认识) 不可能绝对正确地反映案件客观事实。其次, 由于处分原则的充分实施, 以及辩论主义、不告不理等诉讼法理, 某些“客观”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也不能进入诉讼程序。所以, 在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结构中, 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只要能达到法律规定的真实程度, 即可以为程序所容纳。

当前我国的诉讼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 诉讼模式从传统的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方向的转化, 应该说已成基本共识。随着诉讼模式的转换, 如果用以指导诉讼证明的“真实”观念不作相应的调整, 那么两者之间难免会生出许多龃龉。当事人主义的两个主要特征是辩论主义原理和法官职权的中立, 程序的进行贯穿以当事人为主导的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 都体现了法律真实的内涵。当事人主义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正当程序模式吻合, “对程序正当性的强调与重视, 自然遏制了人们对实体真实的片面追求”。因而, 在我国诉讼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转化的同时, 也必须确立法律真实的诉讼真实观。

参考文献

[1]周洪波.修正的事实说:诉讼视野中的证据概念新解[J].法律科学, 2010 (2) [2]秦策.我们研究什么样的证据法学——英美证据法学的转向与启示[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4) .

[3]包冰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之解析[N].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 (4) .

[4]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真实 篇10

1 真实感绘制算法

1.1 光照模型

既是模拟物体表面的光照明物理现象的数学模型。可以划分为简单的光照模型和整体的光照模型两类。

简单的光照明模型, 假设物体是不透明的, 只考虑光源的直接照射, 而将光在物体之间的传播效果笼统地模拟为环境光。可以处理物体之间光照的相互作用的模型即为整体的光照明模型。

物体所表现的颜色与光源有密切的关系。光照模型的作用就是计算物体可见表面上每个点的颜色与光源的关系, 因此它是决定图形真实感的一项重要内容。物体表面发出的光是极其复杂的, 它既与环境中光源的数目、形状、位置、光谱组成和光强分布有关, 也与物体本身的反射特性和物体表面的朝向有关, 甚至还与人眼对光线的生理和心理视觉因素有关。把这一切都通过计算机精确地计算出来是不现实的, 我们只能用尽可能精确的数学模型——光照模型来模拟光和物体的相互作用, 从而近似地计算物体可见表面每一点的亮度和颜色。最基本的光照模型是Phong模型, 它首次使光源和视点的位置可以任意选定。

1.2 光线跟踪

光线跟踪常用算法的基本原理是从视点向每个象素发出一条光线, 它与场景中的一些物体表面相交, 最近的交点即为可见点, 记为P, 像素的亮度即由P点的亮度确定。由Whitted光照模型可知, P点的亮度由三部分组成:其中Isl可以直接由局部光照模型计算得到。为了求Isl和Itl, 从P点发出反射光线和透射光线, 它分别交场景中的物体表面于Ps和Pt, Ps和Pt点的亮度即分别为Isl和Itl, 将它们求出代入Whitted模型即可。但是, Isl和Itl同样由Whitted模型确定, 即Whitted模型是一个递归式, 从而计算Isl和Itl需要重复以上的计算过程:计算局部光亮度、发出反射光线与透射光线, 可以用一棵光线树来表示。如图1所示。

1.3 消隐

消隐的对象是三维物体;三维体的表示主要有边界表示和CSG表示等;消隐结果与观察物体有关, 也与视点有关。可分为隐藏线消除和隐藏面消除两种。前者主要用在线框图的绘制, Catmull提出的Z-Buffer算法是最常用的隐藏面消除算法。其算法思想是:先将Z缓冲器中每个单元的初始值置为最小值。当要改变某个像素的颜色值时, 首先检查当前多边形的深度值是否大于该像素原来的深度值;如果大于, 说明当前多边形更靠近观察点, 用它的颜色替换像素原来的颜色;否则说明在当前像素处, 当前多边形被前面所绘制的多边形遮挡了, 是不可见的, 像素的颜色值不改变。

2 复杂植物场景的真实感生成技术

2.1 自然景物模拟

自然景物模拟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话题, 因此它也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典的欧几里德几何中, 我们可以用直线, 圆锥等规则的形状去描述诸如墙, 车轮等形状规则的人造物体。而在自然界中, 却存在许多不规则的形状复杂的物体, 我们可以用分行几何的方法对其进行描述。

高度复杂的植物场景的构造和真实感绘制就是自然景物的一种模拟。植物

对象比如草地和树木是虚拟自然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物体因其形状, 形态随时间的推移而动态地, 随机地发生变化, 很难用常规的建模方法及模拟技术来生成。我们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 可以分别采用多边形, 纹元和体纹理等作为工具来构造不同的植物。树木的绘制手段有多种, 常用的是绘制用粒子系统构造的树, 直接绘制多边形等几何面所构造的树以及绘制由三维纹理构造的远距离的树这三种方法。

2.2 纹元

最初由Kajiya和Kay提出的纹元, 是指用来近似表示许多微面总体光学特性的一个三维参数数组。纹元数组空间中的任意一个体元都存储着如下三个部分的内容:密度标量Q, 表示的是该体元包含的所有微面的近似投影面积;结构场B, 表示的是该体元中各微面的局部方向;光照模型7, 它决定将有多少光线从微面散射出来。

对于纹元绘制的光照模型, 我们采用类似于kajiya使用的方法。由于草叶子或者松针本身的方向向量 (切向量t) 是可以通过纹元的变形精确求取的, 因而对双向光照反射函数的计算可以采用局部光照模型。

2.3 体纹理

体纹理是构造复杂自然场景的重要工具, 三维体纹理使用的依据是自然景物的重复性。相同物种在形态和结构上通常都比较类似。对每一品种的植物构造有限个体纹理模型, 再将这些体纹理映射到自然场景中, 只要对体纹理的映射大小、形状和方向有一定的随机性以避免单一, 这样构造出来的自然场景在视觉效果上就可以接近真实场景。当然, 利用体纹理构造和绘制高度自然场景也存在许多困难, 主要有三个方面:如何构造所需的体纹理;如何解决分辨率和存储量之间的矛盾;如何减少运算量使得体纹理技术可以广泛应用。

3 总结和展望

3.1 本文的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图形的真实感生成技术与真实感绘制的方法, 并且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 重点讲述了自然景物的绘制, 它的难点主要在于原始数据的存储和光照计算。该文讲的是自然界中植物的绘制, 包括草地、树木和森林, 它们结构上高度复杂随机又各具特点,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构造和绘制技术, 才能保证存储和计算的效率。针对不同的环境特征和不同类型的树木, 我们可以分别采用基于Open GL的深度缓存阴影生成算法、结合光线跟踪和纹元绘制技术以及结合体绘制技术的光线跟踪方法。这几种绘制手段对应于各自相应的场景都有效可行。

3.2 进一步的工作

复杂场景的真实感绘制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在划分场景的时候如何考虑由于有向反射或者透射等产生的光能分布, 比如镜面反射光线造成的阴影, 是场景划分的另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如何构造和绘制高度复杂的植被场景, 包括不同距离的草地树木和森林等, 如何提高包括纹元, 体纹理和几何曲面等不同元素构成的场景的绘制效率;为了提高绘制效率.通常需要将场景进行划分。分别绘制然后再合成。对划分场景的标准的确定。以及如何合成最终结果、如何考虑不同部分的相互作用, 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摘要:真实感图形是计算机图形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基本要求是在计算机中生成三维场景的真实感图形或图象。多媒体教育、虚拟现实系统、科学计算可视化、动画制作、电影特技模拟、计算机游戏等许多方面, 真实感图形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真实感绘制, 它有多种方法, 其中植物场景的真实感绘制是比较常用的。例如对于场景中的物体、要得到它的真实感图形, 就要对它进行透视投影, 并消除隐藏面, 然后计算可见面的光照明暗效果等。

关键词:真实感绘制技术,自然场景,体纹理,光线跟踪

参考文献

[1]潘云鹤.计算机图形学原理, 方法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杜世培.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课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3]唐荣锡.计算机图形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4]Q Peng, Y Zhu, Y Liang.A Fast Ray Tracing Algorithm Using Space IndexingTechniques[J].EUROGRAPHICS'87, 1987.

真实地隐藏与隐藏的真实 篇11

但孙犁还是有别于沈从文的,沈从文所描绘的美是发生在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中。孙犁作为解放区成长起来的作家,创作背景大多是充满烽火硝烟的战区。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当一个作家拿起笔,近距离地去描写战争年代的现实生活时,很难避免“腥风血雨”“生离死别”。但孙犁却有意地隐去了战争的苦难,转而将笔墨着重放在对战争年代中人性美的挖掘上。被选入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本的《山地回忆》就是其中代表之作。

一.真实地隐藏苦难

在《山地回忆》中,孙犁并没有正面地去描写战争。“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简单的一句陈述便交代了抗日战争的大背景。对于激烈战况,也仅仅是用“妞儿”的一句“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一笔带过。虽为战争题材的小说,却刻意淡化了战争的惨烈。即便是交待背景,语气也是平静而客观的。没有对悲痛的渲染,没有对侵略的批判,反而将视角集中在人物美好的品格上。正如孙犁自己所说:“看到了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去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那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去回忆它。”经历了山河破碎,目睹了生灵涂炭,孙犁并不是不了解战争的严酷,但他在艺术创作中自动地滤掉了苦难丑恶,给读者呈现出的是人性的纯洁与善良。

孙犁在《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中曾提到:“我想写的,只是那些我认为可爱的人,而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间,占大多数。她们在我的记忆里是数不清的。”“我在写她们的时候,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孙犁的创作态度,他更愿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来赞扬战争年代中的真善美,想以此来鼓舞人们,给人胜利的希望。小说中的“妞儿”身处战争年代,虽然生活条件不好:穿的衣服很单薄,还得顶着寒风在未解冻的河边洗菜,全家人的早餐也不过是“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但“妞儿”没有叹气,没有埋怨,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全家辛勤劳动购买了新的纺织机,学习了全套的纺织手艺。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也丝毫不影响她的“豪爽大方”,将家里仅剩的一点白粗布给“我”做了袜子,而这点布原本是要给她父亲做袜子用的。孙犁笔下的“妞儿”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昂首挺胸地面对贫困与战乱,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虽然“妞儿”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那崇高的品格却早已深入读者的内心,这就是孙犁所追求的对“美的极致”的宣扬。

孙犁的战争题材小说没有因为隐去了战争的苦难,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他将笔墨着重放在了对日常生活中小事的描写,让读者读起来,感觉就像现实中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一样,自然真实,又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便是孙犁作品的独特之处,将战争与“美”巧妙而又真实的结合起来。在《山地回忆》中没有战火纷飞的场面,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有的只是山地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读孙犁的战争小说,就仿佛依偎在慈祥的母亲身边,在徐徐的春风里,听妈妈娓娓地讲着过去的故事。

二.隐藏的真实爱情

《山地回忆》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我”与“妞”在河边的对话。读完这段对话,多情的现代人总不免产生一个疑问,“妞儿”与“我”之间有没有存在爱情的可能性呢?首先是“妞儿”前后态度的大转变,从刚相遇争河岸时的蛮横,到对卫生问题充满攻击性的揶揄,都给人感觉这是一个泼辣又不讲理的姑娘,但当再往下读时,却发生了变化。“光着脚打下去吗?”上一句“妞儿”还在与“我”讨论什么时候能打败鬼子,此时却话题一转,突然转到了“我”没穿袜子的事儿上来,看上去很突兀,实际上这才是“妞儿”一直想要说的话题。再看一下两人关于袜子的对话: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去做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是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此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明明是一个满怀柔情,心系他人的姑娘。读到这里,才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妞儿”之前对我一系列的进攻,不过是为了找话,好与素不相识的“我”交谈。“妞儿”此刻的语气也由刚相遇时的“喊”变成了“低声说”,这其中包含了多少的少女心思。“妞儿”是一个倔强的年轻姑娘,要对一个陌生的战士送上关心,难免会有羞涩之情。出于姑娘的自尊,“妞儿”不愿主动去说给“我”做袜子,而是想变主动为被动,诱导“我”来求她做袜子,谁知“我”始终不明所以,直性子的“妞儿”终于忍不住了,脱口而出“我给你做”,紧接着便将家的位置和自己有布的情况一口气说出,仿佛是怕“我”拒绝,不容得“我”思考,便将事情敲定了。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小说虽然反映的是良好的军民关系,但单单从军民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而不考虑“妞儿”对“我”的好感,似乎有些说不通。

在“我”真去了“妞儿”家之后,“妞儿”的话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乍一听仿佛是不欢迎“我”来,这是出于少女的娇羞,实则内心的喜悦早已溢于言表。“明儿别到河里洗脸去了,到我们这里洗吧,多添一瓢水就够了”,看似大大咧咧的“妞儿”内心是很细腻的,连洗脸这类小事也替“我”想到,担心用河水洗太过冰凉。再看大伯的话,“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是因为“妞儿”不孝顺吗?在上文中我们了解到,“妞儿”将自己劳动赚的钱全用于给父母添置衣服了,由此可见“妞儿”对家人是很好的,但由于“我”的到来,“妞儿”特意去改善了伙食,足见“我”在“妞儿”心中的分量。而“妞儿”对伙食一事的回答更是有趣,“沾他什么光,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妞儿”没有正面去解释伙食为什么提高了,反而故意岔开话题,将叫“我”帮忙搬枣说成了是给做袜子的回报,为的是把内心对“我”的关切遮掩起来。在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清晰地感受到,“妞儿”对“我”那深埋心底却又时隐时现的情愫。

当然,孙犁写《山地回忆》主要想表达的还是军民亲如一家的主题。作者在文中有意地淡化了女性与爱情。比如“妞儿”的五官、年龄,孙犁都没有做细致的描写,甚至连“妞儿”的真实姓名也没有交代,尽可能的将人物身份设置成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而“妞儿”给我做的袜子的结局也是被黄河水所冲走了,冲走了“妞儿”留给“我”的纪念,也斩断了读者关于“袜子”和“爱情”之间的联想。小说的结尾处,作者特意强调了“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来表明我对“妞儿”的怀念是没有什么个人感情在里面的。这些情节看上去有点画蛇添足,实际上是孙犁精心安排的,是为了防止读者的误读,为的是使小说更符合当时的文学规定。

《山地回忆》是于1949年12月发表的,只有当我们回到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节安排和思维逻辑。1949年7月的第一次文代会提出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指明了这个时期作家的首要任务就是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抒发高昂的时代情绪。在“文艺体制一体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文学规范力,很多作家的创作主题被限制,孙犁也不例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书写爱情题材的小说都难免会遭到议论,甚至是批判,谁又愿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小资情结”的帽子,让自己的作品可以被从爱情的角度来阐释呢?更何况是部队与群众之间的爱情。《山地回忆》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作的,孙犁刻意设置了一些看似多余的细节,为的就是将小说的主题牢牢地圈在“军民鱼水情”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在当时看来才正当合理,符合要求。现在当我们重读《山地回忆》时,更应该关注的是作者在“不经意间”的自然创作中所流露的人的本真情感,即便这种情感已经被作者刻意地掩盖了。当我们从一个“人”的视角去欣赏文本内涵,以个体的人生经验去分析人物情感时,就会发现“妞儿”对“我”的好感不但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早已超乎了军民之情。在种种对话和行为的背后,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欲盖弥彰的爱意。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然也意识到了这流露而出的爱情,所以才加入了那些“用心良苦”的情节来阻止读者对两人爱情的想象。

“孙犁的创作当然受到时代的制约,但是,孙犁却又决不是那种完全依附于时代的作家。”时过境迁,当历史的潮流、政治的影响褪去后,重读《山地回忆》,重新去体会文本给人最直接的艺术感受,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真实 篇12

芈月的一生跌宕起伏,其中贯穿着完璧归赵、秦楚丹阳之战、五国灭齐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风云变化的70年。但是在这个精心构造的时空内,也不乏某些刻意营造的虚构情节,它们确实使剧情更加生动、跌宕起伏,但从艺术真实的角度来看,这些情节影响了整体效果,甚至让人哭笑不得。那么,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应该如何把握呢?

一、人物年龄引发的史实错误

据史料记载,芈月生辰不详,于前265年驾崩。我们大概推算一下芈月的生辰,芈月的儿子嬴稷为前325年生人,根据当时女子一般15到25岁生育计算,芈月临终前至少75岁,也就是说她的生辰至少为前340年。 而据史实记载,屈原为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的楚国人;黄歇为前314年-前238年战国时期的楚国人。 这就是说,历史上的芈月应与屈原为同一年代的人,而黄歇事实上应该至少比芈月小26岁。这样一来,芈月与黄歇的相识相知便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而她与屈原的师徒关系更是显得滑稽可笑。马立新教授在《论低碳艺术的本体特征及其建构机制》中提道:“从本质上说, 艺术作品对人性的真实表现和再现是一种内容的真实, 而内容真实的本质则是理性的真实。”[1]既然内容真实的本质是理性的真实,而观众调动经验和知识后判断出这种人物年龄的错误是一种历史虚假之后,此情景毫无疑问就属于艺术虚假。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内容的真实绝非等同于我们通过学习历史、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所把握和理解的关于某一学科知识和理论的真实,后者实际上是关于某一社会具体领域的知识体系。人们对这些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虽然也需要调动全部心灵官能, 但总的来说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占了主要成分。”[2]这句话同样可以说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一部作品符合历史真实,但不一定就是符合艺术真实的;倘若符合艺术真实,那么它的内容必然不会存在历史虚假。 也就是说,艺术真实是一种较之历史真实更高层次的真实,它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更深,需要审美主体“调动全部人生经验和知识储备来配合”[3]。

从历史时间段来看,黄歇与芈月的情感段落纯粹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而编写的。一个人最美好的记忆往往停留在初恋时期,芈月也不例外。黄歇这一人物形象的出现确实能为剧作添彩,也使芈月这一中心人物的性格更加丰富、立体化,而且剧中塑造的黄歇为人正直、 真诚,处处为他人考虑,符合大众对“初恋形象”的认知, 该人物形象的设置是极为讨巧的。但以上种种并不能掩盖事实——一切都是虚构的,它并不符合艺术真实的标准。不可否认,艺术作品并没有还原历史的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就可以肆意地篡改历史。黄歇是历史中的确存在的人物,关于他的生平,《史记》当中也有明确的记载,但是《芈月传》却依据剧情需要而随意安排了一段爱恋的情节,实属不当。而且极为讽刺的是, 剧中所展现的黄歇是一位有情有义的谦谦君子,而历史上的黄歇虽极具才华,却是爱慕虚荣、投机钻营之人。《史记》中记载:“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4]写的就是平原君与春申君(即黄歇)相互攀比谁更奢华。这与剧中看似完美的黄歇相差何止千万里?

二、成语典故的穿越

说起成语典故的运用,要从芈月的一句“老虎屁股摸不得”开始。据了解,这句话最初源自毛主席《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5]用来比喻自以为是,听不得批评意见。这句流行语源自现代,竟然能从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女孩口中说出,实在可笑。并且剧中运用此歇后语仅仅是参照了字面的意思,对其含义并没有体现。除此之外,《芈月传》 中的“眉目传情”出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举手之劳”出自唐朝韩愈的《应科目时与人书》,还有“闻所未闻”本出自《史记》等。

其实并非观众对剧作的要求过高, 也并不是说吹毛求疵,观众只是希望编剧不要出现像成语典故“穿越”运用的低级错误,将日常对话的成语运用张冠李戴,将不属于这个朝代的东西随意置于剧中, 这些显然是不明智的。因此,编剧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下笔时字字句句一定要慎重斟酌,确保每一句话都可以让人信服,做到滴水不漏。剧组也可聘请相关的人员对剧本进行核对,确保不会出现上述提到的低级错误,使剧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 每一处用典,甚至每一个字都符合它所处的年代。

《芈月传》出现此类种种“失误”绝非偶然。纵观当下的影视剧作品,随意观看任意一部,总能轻而易举地找出那么两三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即便好评如潮的电视剧也难以幸免。比如《甄嬛传》,笔者确实很喜爱这部剧,但是也不能否认它其中存在的错误。就服饰方面来看,暂且不谈剧中各个女子均穿戴得花枝招展,颜色绚丽,如同走进了百花园,就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清代对于服装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嫔妃,衣服的颜色、花纹、款式均是不同的。还有不久前刚刚上映的《女医明妃传》,在开播之际就遭到了网友的吐槽,明史专家马渭源说:“朱祁镇死时,女医才3岁,剧中的爱情故事都是编导编出来的,仿佛童话故事。”该剧从刚一开始依托的史实就是错误的,这么做的原因说到底就是为了博人眼球,制造悬念,从而赚取收视率。同《芈月传》 一样,编剧完全可以创造一个历史上本不存在的人物, 任随他穿越,任由故事离奇都不要紧,娱乐一下观众也无可厚非。但是,既然是历史剧,就不能以违背历史为前提进行创作,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纵观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影视剧与历史的关系应该为尊重,而非遵照。影视剧没有传播史实的义务,不要求完全照本宣科。一丝不苟地照搬历史,必然会使影视作品的观赏性大打折扣,丧失了原本的意义;再者, 所谓“尽信史不如无史”,史书也非绝对可信。而尊重则意味着影视剧要在参照历史大概脉络发展的基础上, 进行符合剧情发展的艺术再创造。总而言之,最正确的态度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孔尚任认为历史真实,首先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都不能虚构。”[6]对于《芈月传》而言,它站在历史的宏观角度, 贯穿着众多史实,亦不拘泥于后宫的勾心斗角,确实值得赞赏,但若在此基础上将细节处尤其是在关键人物的设置上再加以缜密的考虑,将会更好、更完善。

摘要:前不久,《芈月传》在各大卫视热播,该剧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崎岖坎坷的一生与国家的命运相连,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厚重的历史感和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博大胸怀。该剧在赢得好评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将重点针对剧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借此分析当下影视剧创作的现状。

关键词:《芈月传》,《甄嬛传》,真实

参考文献

[1][2][3]马立新.低碳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122.

[4]《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5]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78-7-1.

上一篇:装置对装置通讯下一篇:锅炉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