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自我

2024-07-19

真实自我(精选8篇)

真实自我 篇1

真实的自我近段时间,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他们会为过错披上华丽的外衣,长期以往,藏在这些华丽外衣里面的思想会生霉,会长蛆,会变质,进而不仅仅是人无法再明事理,辨是非,他那颗被霉变、蛆虫吞噬过的脑袋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力,正误对错混为一谈。品质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可仍有一部分人不认同这个观点,在他们眼里,真诚仿佛就是受罪的代言词,善良与受欺辱仿佛并无二致,他们宁愿闻着自己的心每天被烧焦的味道,也要强迫自己承认这些扭曲的价值观,殊不知,为了取信于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良好的品质伪装自己的外表,妄想欺骗大众,却逃不过智者的眼睛。这些善于伪装自己、抛弃本真的人,最后即便获得成功,也不过为人们的唾弃找了副强壮威武的皮囊。

依我看来,敢于面对真实自我最典型的特征是善良,善良代表好的感情观,敢于付出,敢于承担责任。然后是真诚,我忘记了是在哪本书上读过这么一条:当人的价值观受到考验,真诚屡次受挫,人还能保持自信,寻找心理的平衡点,屡战屡败,亦能屡败屡战,必定可以增强人在直觉,抑或说预感方面的能力。善良配上真诚,再以真诚辅佐智慧,用大脑的思考能力来控制情感,用大脑的决策能力来分析形势,便能运筹帷幄,不能不把这样的人称为人群中的佼佼者。

我还敬佩另一种人,他们能在梦境中糅合意境,将意境与生活场景融为一体,这样的人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化作一团气流,使他们四周的空间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氛围,时而压抑,时而自然,时而又豁然开朗,是所谓招招神出鬼没,步步高深莫测,这样的气场实在难能可贵。

世界上原本就缺乏完美,即便对于精神世界来说,也没有绝对,相信相对的思想,才是科学、严谨的思想。把握到位堪称谋略的手段也应该是智慧的产物,有时甚至超越于一般意义的智慧之上。所以说,一个真正称得上伟大人物的人,至少,必须在心理上坚持真实的自我,智慧与手段兼顾,才不失王者风范。

真实自我 篇2

关键词:写出自我,感悟生活,抒发实感

一、感悟生活, 寻找自我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和对象, 来写出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1. 在家庭中寻找真实体验

我引导学生在家庭当中积极扮演各种角色, 让学生得到真实的锻炼, 并且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完成并进行讲评、打分。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 又能充分积累写作的素材, 使他们能体会真实感情, 写出真实感情。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作文、日记。

2. 在社会中寻找真实感

社会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 我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如跟着家长上班、到菜市场、商店购物, 参观附近的工厂花园等。我还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行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从而较准确地评价他们的品格。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根据采集到的真实材料, 写出真感情的文章。

二、抒发实感, 写出自我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 真善美丑都有,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体验、感悟生活, 以真实情感写出真实生活, 抒发个人真实情感。做到有感而发, 关键要做到:

1. 经历真实

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写作材料后, 我积极引导学生说出真实事件, 感受真实事件。以小组为单位, 组内大家交换事件交换想法、看法, 互相讨论补充, 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事件, 多角度看待事件, 获得客观、真实、全方位的事件。

2. 写出真实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学生对事件都有了客观的了解, 我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写出对事件的全新认识, 要求各种要素要交代真实清楚, 并加上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想象。写出小组对作文中所交代事件的真实程度及认知程度, 并对写作手法加以评价和修改。最后教师查看、班级总结。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自我催眠 寻找最真实的自我 篇3

形象来说,自我就像是生命这棵大树的主干和根基,所有繁复的枝丫只是这棵树与大自然沟通的触角,如果你能找到一种方式,让自我这棵主干坚定安稳,不会被外界的风霜所影响,你才真正能活出自我。什么不自信,什么太拖延,什么失眠、烦闷,那都不算事儿。

想要活得自信、自由、自在,寻找最放松的自我,催眠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请大师做催眠当然好,但就条件而言,并不适合所有人。相对来说,自我催眠是更具有普适性的选择,能解决的问题也更加宽泛。自我催眠,不妨一试。

自我催眠八问答

你需要自我催眠吗?

大多数人认识的催眠多半是具有表演性的,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挺遥远的,其实不是这样,实际上我们每天每个人都为自己进行过催眠,比如那句很有名的广告词——雪碧:透心凉,心飞扬。爸爸妈妈总是在和孩子说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这也是一种缓慢的催眠过程,只是结果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也许按我们的意愿发展,也许正好相反… …

从这个角度来说,催眠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无处不在。

Q 所有人都适合做自我催眠吗?

是的,所有人都适合。

自我催眠是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没有任何人不需要轻松的生活,所以凡是想到自我心理诉求这个层次的人都可以尝试自我催眠。自我催眠能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而执行起来并没有那么多的条件要求,比较容易实现,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我催眠达到很理想的效果,不太相信催眠或比较排斥催眠的人就比较不容易被催眠。

Q 自我催眠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

科学证实,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免疫反应、物质代谢以及各种反射和反应均起着很大作用。许多研究证明,在催眠状态下暗示身体处于不同状态,代谢率就出现相应的变化,如催眠暗示正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代谢率可上升25%,应用自体发生训练法进行自我催眠,使身心放松后,代谢率比平时的安静状态降低15%~20%。因此,在催眠状态下,根据强化的原则,自己不断地强化积极性情感、良好的感觉以及正确的观念等,使其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印记、贮存和浓缩,在脑中占据优势,就可以通过心理生理作用机制对身心状态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

Q 什么样的人更需要自我催眠?

白天工作压力大,还有人际关系、家庭事务、情爱纠缠等,若再没有比较完备的世界观理论体系进行疏解和支持,日积月累的问题就会更多一些,更需要用自我催眠这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管理。

简单说,就是比较容易紧张、习惯焦虑、压力比较大的人;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比如高血压、轻度忧郁等;相信自己可以被催眠的人,喜欢通过催眠进行放松的人等等,他们更需要以自我催眠的方式进行放松和治疗,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也会比较好。

Q 自我催眠有什么其他功用?

自我催眠的主要功用就是自我放松,给自己正向的暗示,从而摆脱生活中和心理上的一些困扰,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提升自我正能量。

当正能量得到提升,人的身心达到舒爽的状态,很多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啦,比如烦躁、焦虑、失眠、拖延等等。

自我催眠运用得好,其实完全可以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把自我催眠、瑜伽、冥想等等锻炼身心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定时进行锻炼,天长日久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日常健康管理的有效方式。而不仅仅是解决一时之需的方法。

Q 大师催眠与自我催眠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大师级别的催眠能够让被催眠者进入更深层次的睡眠,能够更好地治疗一些问题。大师催眠较自我催眠而言也更具有表演性和神秘性,其结果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对大师催眠也不用那么迷信。

自我催眠其实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暗示,不同性格的人,暗示的内容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有些人就性格而言喜欢与人分享,喜欢参与感,那他可能找大师催眠效果更好;而有些人喜欢独立的空间、独立的状态,那他可能更适合自我催眠。大师催眠和自我催眠说到底只是催眠这件事的两个不同的执行方式而已,对结果和效果的影响不是绝对的。

Q 怎样才算完成一次完整的自我催眠?

在做一次完整的自我催眠之前,我们要先明确自己为什么做自我催眠。寻找自我放松,让自己感受到的压力得到合理释放,通过自我催眠最终找到身心自由的放松感,这就算是成功的自我催眠啦!所以,其实自我催眠成功的评判标准特别简单,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放一段放松的催眠音乐,在这样的情况下,安静地待上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冥想也好,瑜伽也好,意向飘飞也好,结束后身心都能感受到自由的力量,这就算是自我催眠成功了。在做自我催眠的时候,别想当然地给自己设定怎样的目标,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状况,其实只要得到简单的身体放松和心灵休憩即可。

Q 自我催眠有什么误区需要注意?

首先一定要明确,催眠不是万能的。自我催眠多半只能作为身体亚健康状态下的一种身心调整方式,多做有益,不做无害。因此,不要对催眠过于迷信,更不要过分痴迷,要正确地认识,正确地使用,不要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我们在生活中,疲惫的时候,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后神清气爽就是很好的放松。自我催眠的目的与睡一觉的效果相近就已经很好了,不要强加给它更多的功能和效用。自我催眠只是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而已。

Q 自我催眠需要怎样的条件?

我们常用的自我催眠,大部分是通过呼吸、冥想、意象的方式进行的自我放松,一般比较浅层,不是很深入的催眠,所以,更容易操作。

nlc202309042211

做自我催眠可以说各种环境都可以,只要相对安静,不容易被中途打扰就可以了。做自我催眠的人首先心态要放松,简单准备好自我的情绪,然后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进行自我催眠就可以了。只是不同的环境表现的形式和使用的方式不同,效果因人而异而已。

自我催眠全体验 直面最真实的自我

不管自我催眠是简单还是烦琐,是特别有效还是因人而异,只有试过才能真的明白它的意义所在。

就让我们放下手边的一切,来尝试一次完整的自我催眠吧!

一 自我催眠的准备工作

1 心态准备

前面我们在“自我催眠八问答”里强调过,做自我催眠最重要的是心态放轻松,不要想当然的设定什么目标。催眠作为一种心理暗示的方式,不是神奇的魔术,没有万能的功效。所以,你要记住,做自我催眠,就是简单地放松自己的身心灵。不要好奇效果,也不要期待奇迹。不要刻意去思考结果,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心态。当你卸下一身的负担,做好放空自我的准备,安然恬淡地进行自我催眠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2 环境准备

我们反复强调自我催眠的首要目的,是自我心情的放松,为此,我们在做自我催眠之前首先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所谓的“舒适”,除去想象力、饱满的身体状况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外部环境的舒适营造。环境上的舒适包括柔和的光线、让人感觉舒服的温度、安静的空间等等。

首先,我们说一下柔和的光线。

大家都知道强光或阳光会扰乱心情,会让人延迟甚至无法进入催眠状态;所以在自我催眠之前一定要选择色泽柔和的灯光或是阳光不会直接射入的催眠场所,比如卧室、拉好窗帘的独立办公室、无人打扰的客厅等等。自我催眠在避免强光的同时,也拒绝完全的黑暗,适度的柔和光线、相对隐秘的空间是最合适的。

然后是让人感觉舒服的颜色、温度和气味。

身处在视觉感受舒适的环境中,可以让人在催眠之前,身心已得到放松,蓝、绿色就可以让人达到这样的视觉效果。而鲜艳的红、黄等亮丽颜色则效果相反。另外,棉麻等触感柔软、安全的织物也是自我催眠的陪伴佳品。至于温度,不要太冷或太热就好,二十几摄氏度,盖上简单的毛巾被刚刚好。气味的话,适度的薰香因人而异,选自己喜欢的,淡淡的味道就很合适。

最后,我想说一下音乐的辅助与身体的配合。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自我催眠最好的辅助工具,轻柔舒缓或是富有情境的音乐,能够在自我催眠之前,心情就达到一个舒服放松的状态。专业的催眠医生甚至可以根据音乐的不同,调节被催眠者的催眠层次。自我催眠相对来说简单很多,所以在音乐的选择上,无须过于拘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能够彻底放松的旋律就很好,不管是歌曲还是乐曲,唯一需要保证的是时间上的连续性,整个催眠做下来,至少需要30~60分钟,音乐选择上也要配合这个时间长度。当然,也有人喜欢彻底的安静,那有无音乐也就无所谓了。

外部环境基本准备就绪,让我们穿上宽松的服装(无拘束感为宜),找个合适的位置或坐或躺,最好是坐姿,躺下来的话很容易彻底睡着,睡觉可不是自我催眠哦!坐卧后,双手自然放松地分置,不要交叉、不要交叠或互握。特别要注意的是,自我催眠之前,请将身上的配饰取下,防止在自我催眠的过程中,发出声响,干扰进程。

二 自我催眠进行时

1 呼吸配合

环境和身心准备就绪,让我们开始自我催眠的旅程吧!情境想象出现之前,请先告诉自己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吸气,呼气……气息逐渐均匀。想象着每一次的呼吸,都让自己越来越放松:眼睛放松了……头部放松了……上身放松了……全身放松了……

2 情境想象力

自我催眠时,因为没有其他人的配合,所以关于情境的营造,你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你可以想象自己飘浮在蓝天白云间,也可以想象自己遨游在沧海之上,或者在爱人的目光里、家人的怀抱中,只要是你能够感到舒适的情境,你就尽力发挥想象好了,怎么舒服怎么来。

“我能看到……在这里我感觉很舒服……无拘无束……身体轻松,这种感觉好舒服……”一点点沉浸到放松的状态里吧!

3 彻底放松

“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彻底躺下来,我觉得那样更舒适。我身上的所有感官都处在放松的状态下,心绪有飘飞的畅快感觉……”

享受这一刻彻底放松的感觉吧!那种远离俗世的飞升之感十分难能可贵。这一刻的你可以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感觉到毫无烦恼的侵扰,只有自由自在的身心在飞翔……你只要一直想着:我很享受这一刻,再持续久一点就好啦,我会一天比一天更好的,更强的……

三 是苏醒的时候了

自我催眠临近尾声,一边让自己沉浸在放松又舒服的感觉中,一边慢慢提醒自己:“现在我将从5数到1,当我睁开眼睛时,我会完全清醒,头脑清楚,但是现在这种舒服的感觉将会持续下去……”

5-我准备从催眠中清醒过来了,时间即将结束。

4-我觉得全身舒畅,非常舒畅。

3-我觉得头脑很清楚,精神特别愉快。

2-准备睁开眼睛。

1-眼睛完全睁开,我完全清醒,觉得全身舒畅。

你感觉非常舒服对不对?恭喜你!你已经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自我催眠!

以后只要勤加练习,你将会发现自己一次比一次更容易自我催眠,也会一次比一次进入更深的催眠情境。你可以按此要领学着自己设计情境,学着自我暗示,让自我催眠的效果渐入佳境。

四 自我催眠的效果评估

通过3~5次完整的自我催眠尝试,请自行评估自我催眠前后的身心状态,看看自己有没有体味到更多的自由能量,能不能尽量摒除心绪中杂乱的部分以及不满意的情绪等等。

如果觉得通过此类自我催眠能够越来越快地达到放松身心的状态,那就一直坚持下去好了。也不一定说非要定时定量进行练习,顺其自然地根据环境和心情的变化进行自我催眠就很好。

自我催眠,开始可能会形式大于内容,但随着自我催眠练习的持续深入,你其实是可以渐进性地感受到自我认同体系的逐渐完备,会越来越习惯用自信代替自我怀疑的心绪,当你逐渐摆脱烦躁、拖延等不良心绪或习惯时,自我催眠的效果才能真的体现出来。

如果你通过数次自我催眠,始终感觉效果不好,或者完全没有办法享受轻松自由的身心体验,那建议你暂时停止自我催眠,可以考虑找专业催眠师进行一段时间的适应性尝试之后,再进行自我催眠练习。

Hers专家团

周宸屹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加减乘除”系统健康法推广人。先后师从神医邱安,北京宣武医院陈意麟院长,学习并研究现代反射疗法对常见疾病的治疗。善于运用“心平健康学”帮助人们获得健康上的最大支持。

Tips 自我催眠的额外收获

1.催眠对于精神官能症有非常好的效果,许多心理医生常会用催眠来对病人治疗,以便于更好地分析病人潜在的问题,在“意向对话法”中,初步的过程就是一个催眠的过程。有自我暗示意义的自我催眠,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2.催眠可以有效地改正不良习惯,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习惯,比如戒烟、戒酒、治疗失眠等。只要自我催眠后的潜意识接受了相关习惯的改善指令,改正不良习惯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3.催眠更是开发潜能的利器,有一个受测者对于俄语中的卷舌音总是不能把握,但经过催眠后就能清楚地发出那个音了。在自我催眠的过程中,不妨有意识地尝试一下你一直想尝试却望而却步的事情吧!

4. 催眠还能帮助人解除焦虑,让人放松,建立自信,其实许多痛苦都是自己假想出来的。既然假想出的痛苦已经影响到了你的生活,那干吗不让自我催眠出的快乐影响你更正面的人生呢?

5.催眠可以帮助人们忘记伤心和痛楚,在情绪不稳定的的时候,可以听听自然催眠歌,让自己快速放松,把所有悲伤和不愉快的事都忘掉。

成长远离真实的自我散文 篇4

岁月幽幽的长河,慢慢在我们身边流淌而过。我们像种子一样渐渐长大,不知不觉成为了大人又在不知觉中成为了老人。最终变成了一颗枯萎的果子,落入尘埃中,便是连那影子也找不到了。每一颗种子在雨水的灌溉下,都会在各自的土壤上发芽,成长,哪怕来自再贫瘠的土地,它也会努力伸展身躯往上爬。这就是生命,不管怎么脆弱,也会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力量,留下曾经走过的足迹,可真正能够留下足迹的又有几个,大多数都是如同一缕轻烟化入泥土中去了。惟有依靠回忆,才能从生命的角落里挖出点什么。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过程。回首人生的各个阶段,惟有童年是最难以忘怀的。那时的天空是最蓝的,心情是最愉悦的,周围的人也是最善良可爱的。长大了,懂事了,心灵之水逐渐变污浊了,眼睛越来越浑浊,美丽与真诚离我们远了,丑陋与虚伪却越来越近,于是乎快乐少了,忧愁与伤感多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因为太多的欺骗,太多的背叛,迫使我们不敢去相信别人,不得不把内心的房门紧锁起来,学会保护自己。一直标榜自己伟大的大人们其实是连孩子也不如的,敢问世间多少的罪恶都是由一些所谓的大人犯下的?人为什么要长大呢?徒然增添那么多的麻烦?明明是不喜欢的东西却要装作很喜欢,明明是受到了伤害想哭泣却还要强装笑脸,心里不痛快只能掩藏起来,不能像孩子一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作为成人的我们活得实在是太累了,难道不是吗?还不如做个懵懂的孩子,永远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

一个人的成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也许是圆滑了,虚伪了,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了,也就成熟了。可见成熟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而我实在是个太率真的人,永远都学不会对着讨厌的人微笑,永远都那么真实地向世人展示着自己,所以也就永远那么傻着,伤着,不成熟着。

【不解的缘分】

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发现以下十条中的情形有五条和你很像,那单身是不适合你的。我仔细参照了每一条,结果发现条条都符合我的个性。于是按照书中的理论,我是一个绝对适合结婚的女人,倘若独自生活的话很难获得快乐的感觉。二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像结婚狂一样拼命地相亲,不停地谈恋爱,希望早日遇到一个如意郎君把自己嫁出去。不知是自己把爱情想得太过完美还是一直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人,过了结婚的年龄还是独自在婚姻的殿堂外徘徊。眼瞅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幸福地嫁了,酸楚的感觉像洪水一样开始在心中泛滥,淹没了原有的那点自信与理智。

二十八岁那年,我认识了他,没有用心去读懂这个人的脾性与人生观就匆匆结了婚。在争吵与互相伤害中维持了一年多的婚姻终究以破裂结束。我成了一个单身女人,这段感情与婚姻是心口上一处难以愈合的伤口,鲜红的血液不断地从中涌出,带走了原本对婚姻美好的`憧憬。张爱玲曾经说过:离过婚的女人要想再嫁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想到以前那牢笼般的日子便有些惶惶然了。或许人活着就是一种矛盾吧,有着适合结婚的理由却遇不到适合结婚的人,在一段痛苦的经历中模糊地分辨着婚姻神秘的面纱。是隐约读懂了些什么还是依旧一头雾水,我自己也弄不清了。只是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孩子,看见别人手中的孩子就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

前几天逛超市,在卖纸巾的那一栏遇到一个坐在手推车里的小男孩,远远地朝着我笑,像是遇见了一位认识的熟人。我怕自己弄错,特意四处看了下,周围没有别人,那可爱的笑容正是冲着我来的。心里一阵欢喜,于是也朝他笑了,小家伙立马读懂了我的感情,高兴地拍打双臂,做出要我抱的姿势,惊动了一旁正在精心挑选商品的母亲。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莫非他小小年纪就能读懂人心,怎知我是一位可以亲近的阿姨呢?

孩子有时表现出的机灵总能让大人感到万分的诧异。我们班那群三年级的小孩子又何尝不是呢?每次遇到我都表现得特别的兴奋,远远地向我问好,好象很久没有遇见了一样。次次热情不减,让我不感动不喜欢他们也不行。我和学生是相互喜欢的,他们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我也能体会到他们对我的尊敬与喜爱,考试时总能以满意的成绩回报我辛勤的付出,让我好生欣慰。同事们说我是一个哄孩子的高手,其实我只是比较喜欢去亲近他们,尊重他们,与小孩结下了不解的缘分。教师这份职业还是挺适合我的,可以每天与可爱的孩子们呆在一起。讲台下,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汇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这是一片世界上最纯洁美丽的花朵,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小心地去呵护浇灌,让这美丽愈开愈艳。

【断线的风筝】

雨过的天空呈现出一层透明的蓝,空气清新得宛如柳条上刚冒出的新芽,飘扬着一顾鲜嫩的醉人味道。一只风筝在柔风的抚摩下徐徐上升,在空中自由地摇曳迷人的身资,底下传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它实在太漂亮了,瞧!飞得多高啊,俨然超过了身边匆匆而过的小鸟,于是掌声更加热烈了……

突然一阵猛烈的大风袭来,线在被攥紧的一刹那,断了,从此,它成了一只断线的风筝,孤独地四处飘零。美丽是短暂的,飞翔也是,只有坠落才是注定的命运。它被孤零零地遗忘在了某个角落,或许是一根树枝收留了它,或许是热情的房檐挽留了它,亦或者是茂密的草丛接纳了它……

没有生命的风筝吸收不了阳光和雨露的滋润,等待它的仅仅是日趋陈旧。岁月的尘埃逐渐把它掩盖,原本鲜艳亮丽的颜色逐渐褪去,它破落成了一堆惹人讨厌的废纸。再也没有任何欣赏的目光注视到它的身上,身躯在雨水的浸透下逐渐腐烂,一点一滴,零零落落,渗透进了深深的泥土……

风筝本是风筝,生来只是一张薄薄的纸片,被人喜爱是命运暂时的恩赐,断线以后又有几人懂得去用心寻找?即使找到了也难免被搁置一旁。一切都是命运的造就,有些事物生来注定被珍惜被疼爱,而有些事物生来就是被忽视的。就像红绿消散不由人,纵使哭干了眼泪,也挽留不住花朵的凋谢与衰败,终无可奈何也。

【跟母亲学做人】

刚踏入社会那会儿,父母就语重心长地送给了我一句话:要想做成事,先要学会做人。当时总嫌他们唠叨,匆匆应了一声,也没刻意记在心上。如今一晃十年过去了,时间如流水在我的指间哗哗地流淌而过总是在默然回首之时才会惊奇地发现岁月的无情。每一片朝霞都会带来无限的遐想,每一轮落日都会勾起满腹的惆怅。

在社会上滚爬了这么久仍旧像个孩子一样不通人情世故,我的世界中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被周围人誉为“从琼瑶书中走出来的女人,不食人间烟火。”可能是看的书太多了,才给了人这种印象。事实上琼瑶的言情小说我总共只读过有限的一本《星光》。里面的故事情节也遗忘得差不多了,记得是读师范时有次问同宿舍的一个女孩子借的。当时她是一个琼瑶迷,几乎琼瑶的每本书都翻了个遍,看着她陶醉得如痴如醉的模样,忍不妨也过了把瘾。看过后才发现里面的文字太过简陋和单薄跟自己以往拜读的世界名著不能相提并论。于是言情小说从此就与我没有了缘分。

我这个人没什么大的爱好,从小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画画。除了吃饭和上卫生间很少离开自己的房间,感觉很像一个隐士,活在一个只属于个人的特定空间里。小的时候还喜欢跟着父母走走亲戚,可嘴巴从来没有主动甜过,都是母亲在一旁要求了才勉强叫上一声,上了初中以后我变得更加害羞了,见了人老喜欢躲着,每次都是母亲帮我圆的场,因此加助了我内向与孤僻性格的蔓延。或许是父母亲太宠我了,明知亲戚来了躲在楼上不招呼一声是很没礼貌的表现,他们也没有严厉地批评与指责我。也许当时我看书的假象蒙蔽了父母的双眼,他们总觉得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便任由我去了。渐渐地,我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只会读书考试的书呆子,对于人际交往一窍不通,也因此在社会上碰了很多壁。最终为自己年幼时的无知与倔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申报材料真实性自我说明 篇5

1.药品经营企业换证申请审批表。

2.《药品经营许可证》副本、《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药品经营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3.企业负责人的学历、身份证复印件、简历。

4.质量负责人及驻店药师身份证、学历、职称证、执(从)业药师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复印件。

5.企业职工花名册(姓名、身份证号、学历、职称、岗位、)及上岗证复印件。

6.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目录。

7.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能框架图。

8.企业注册地址和仓库地址的产权证,租赁房屋的应提供租赁协议。注册地址和仓库地址的平面布局图与地理位置图。

9.企业自查报告

10.企业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及开展药械实时监控系统的情况。

我单位保证以上提交的材料内容真实、有效,并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虚假,承担法律责任。

电子资料如因病毒等原因引起的数据丢失,责任自负。

法定代表人签字:企业公章

真实自我 篇6

1. 真实自我的蒙蔽与失落:

心理问题的主因。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前来咨询。他们中有学业上一败涂地的大学生, 有因婚姻问题困扰烦恼的家庭主妇, 有感觉自己已经濒临精神崩溃或错乱边缘的成年男子, 有因为孩子的行为而焦头烂额的家长, 有感觉自己被黑色的抑郁情绪笼罩的时髦女孩……罗杰斯认为, 尽管人们咨询的问题千奇百怪、包罗万象、纵横交错, 涉及到我们生活经验的方方面面, 并且呈现出令人迷惑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但对于所有的当事人来说实际上可能只是一个问题。在所有这些具有表面性差异的问题背后, 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核心的追问。每个人似乎都在心底深处反复自问, “我到底是谁?我怎样才能接触到隐藏在所有表面行为底下的真正的我?我如何才能成为我自己?”[2]。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被虚构的理想自我所指引, 而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们根据别人设定的标准或要求做出反应, 以迎合外界的期待, 讨得别人的欢心;他们躲在面具后面, 害怕自己被别人看见, 害怕自己被别人了解, 他们忧虑的是一旦别人了解了自己, 会否发现自己根本不值得交往;他们深陷“应该是”什么这种强迫性的想象, 比如, “我应该是好样的”或“我必须是好样的”, “我必须是善良而服从的”, “我必须不能让父母和关心我的人失望”……这样做的结果就是, 他们发现自己渐渐无法自由而深切地体验属于自己的情感, 思考、感受和做事的方式变得僵化、刻板、机械、防御, 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纳入理性或预设的框架与轨道, 内心经受着歪曲与冲突的煎熬,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戴着厚重的面具, 总是感到一阵阵莫名的空虚, 最终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他们前往心理诊所, 诉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实质上他们只是失落了真实的自我。

既然个体真实自我的蒙蔽与失落会导致种种心理问题, 那么, 真实自我又是如何被隐藏、被遮蔽、被放逐的?罗杰斯心理治疗如要帮助个体对自我进行恢复与治愈, 自然不能绕过对这一问题的剖析。罗杰斯认为, 自我的放逐主要是因为个体不能自由而充分地体验自己的情感态度。不能自由而充分体验情感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过去的经验、基于眼前的情况, 甚至是由于我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假如我们让自己的情感态度自由充分地表现出来, 似乎太危险, 具有太大的潜在的破坏性”[3]。罗杰斯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指出, 多数人都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 (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的环境中长大的。个人最初遭遇的关系是与成人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婴儿是软弱无能的, 他们必须仰仗成人的照顾, 才能获得满足自身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大多数父母或监护人给孩子关心、爱和支持是有条件的。就是说, 孩子的行为只有满足了成人的期望时———比如乖乖坐下吃饭、不顶撞、考个好成绩等———才能获得成人的赞誉、肯定和认同。当成人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 他们就报以冷漠、疏远、否定、拒绝或者惩罚。很多成人照顾者会对孩子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啊”, 爱变成了威胁、手段和控制。许多父母或监护人, 甚至还不能好好管理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听到孩子哭时, 不是去弄清孩子哭声背后的真实需求, 而是武断地喝斥“不许哭”、“再哭我不管你了”。孩子们逐渐懂得, 只有听话、让父母满意, 才能获得父母的照顾、关心和爱。他们慢慢学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行为。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自己情感和行为的收敛、消减、压抑和克制为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 孩子们开始抛弃自己真实的想法、体验、情感和行为, 排斥和否认自己的弱点和错误, 而只保留被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最终, 孩子关上了心灵的门扉, 远离了本真的自我。作为成人, 我们依然没有勇气袒露真实的自我, 担心别人会对自己评头论足一番, 会因此对自己失望, 不喜欢自己。我们戴着面具, 矫揉造作, 取悦他人, 只把那些可能被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 而过滤了源出我们自身但可能与文化、社会和父母抵触的那部分。结果, 我们失去了与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联系, 变得越来越远离自己[4]。

2. 在良好关系中逐渐发现自我: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过程。人们需要无条件积极关注来接受人格中的所有方面。在无条件积极关注中, 我们知道无论自己原本是什么, 都会被接受, 都值得被爱。在日常的生活中, 父母应该和孩子交流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明白, 父母总是会一直爱他们、接受他们的, 父母不赞成和不接受的只是他们的某些具体行为。这样, 孩子就觉得, 他们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 无论是悲伤、愤怒, 还是爱恋、骄傲;他们有勇气接纳自己的错误和弱点, 而无须隐藏、否认和排斥那部分可能引起爱的撤回的自我。

所幸, 父母并不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唯一来源。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提供类似的爱与支持以帮助个体修复自我。罗杰斯认为, 所有理性方法———包括给当事人做出诊断式的说明或因果式的解释, 给他列出理性而现实的行动步骤, 教给他更加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的知识, 迫使自己不得不承认“人的变化看来是通过人际关系的经验发生的”[5]。他提出了一个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总体假设, 即“如果能提供某种类型的人际关系, 那么来访者就有能力自己运用这种关系来促进成长, 进而产生个人的变化和发展”[6]。罗杰斯认为助益性的人际关系有如下特征[7]: (1) 真诚透明。治疗师欣然表达源于内心的感受和态度, 当事人也有勇气探寻存在于他内心的真实。 (2) 接纳, 把对方作为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在价值的人来接纳, 而不论他的状态、行为或者感受是什么样子。 (3) 深入的共情理解。这种共情理解能使治疗师敏感地捕捉到当事人表面言语和信息下深藏着的内心诉求。

生活中, 许多人都感到自己离“真实自我”越来越远, 正因为如此, 如果有一个人能听你诉说衷肠, 从各种角度和各种层次上向你询问、澄清、确认以保证能够准确地理解你, 他不试图对你进行分析、评判或者诊断, 尊重你哪怕再荒唐无羁的情感, 他不打算改变你, 不试图替你做决定也不会替你承担责任, 那么, 你会体验到一种自由、安全和尊重的氛围, 一种感人的真情和一种愉快放松的感觉。治疗师坦诚的态度、及时的反应、准确的表达和对你的信任都能使你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治疗师在治疗伊始就努力与当事人建立一种可以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关系, 目的是“要了解存在于当事人内心世界里的感受方式, 认识他的本来面目, 并创造一种自由气氛, 使他对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存在感到无拘无束, 爱怎样就怎样”[8], 在这种助益性的关系和自由气氛中, 当事人开始一层一层地拆掉对付生活的防御、伪装、面具或扮演的角色, 逐渐尝试表达那些萦萦于怀的情感。他可以自由而安全地体验人所能产生的一切情绪, 他可以愤怒, 可以脆弱, 可以恐惧。人正是在这种时刻, 才接近于他的本来面目, 真正成为他自己。咨询者似乎开始逐步地、痛苦地探索阻挡他自由呼吸的面具背后究竟是什么。他开始敢于对他人说不, 不再奢求讨得所有人的欢心;他开始敢于袒露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哪怕这些想法和情感还很幼稚;他开始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中, 观赏花蕾, 眺望落日, 而不是漂浮在抽象、概念和理性的虚幻中, 他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起伏变幻的生命过程。一句话, 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9]。

而在本质上, 我们每个人包括我们父母的行为方式也常受到自己的文化传统的指导。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常常被一个文化透镜所过滤。罗杰斯认为, 个体价值观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接受自别人或群体, 几乎未经检验或认真地核查就被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 成为固定的概念[10,11]。如果我们反应、选择、决定和价值判断的根源和出发点不是基于自身内部, 而总是以他人提出的标准评价自己, 寻求外界的赞许或认可, 结果将使我们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和不安全感。因此, 在真诚、自由而安全的助益性人际关系氛围中, 治疗师还要深入探索来访者的内心矛盾, 即他所接受的来自别人或社会的价值观与他自身的真实体验之间的根本性差距[12], 促使来访者将评价、反应、判断、决定的基点从外控转向内控, 把分裂的自我整合协调起来, 更加全面、开放地体验生活, 并且更愿意感受这样的体验过程[13]。在这样的基础上, 人们就更有能力做出更令自己满意的选择, 促进个人成长, 这也是来访者中心治疗的最终目标。

3. 成为真实的自我: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愿景。在罗杰斯看来, 心理健康的人是机能完善的人, 也就是成为真实的自我, 抛弃一切防御性的掩饰, 以本真模样面对外界。唯有如此, 个体才能充分发挥其机能。治疗的目标是要推动这样一种趋向, “即让个体充分地体验其所能够拥有的任何一种情感———不论是破坏性的愤怒、敏感的脆弱、深沉的绝望, 或是无以言说的喜悦———使之达到意识的自觉。一旦个体以自觉而且开放的方式体验自身的情感时, 他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正面的喜爱, 一种对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充分发挥机能的个人的由衷的欣赏”[14]。

咨询者由于跟治疗师建立了充满热情和谅解的、富有益处的关系, 在自由而安全的氛围中, 他逐渐学会扔掉盔甲, 自由地呼吸, 自由地体验, 没有了理性的抑制或告诫, 没有了框架的束缚和控制, 有勇气做真实的自己, 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罗杰斯指出, 经过治疗抛开面具之后出现的新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倾向[15]。

(1) 对经验开放。他不会再以防御、戒备或刻板、僵化的态度生活, 他能充分体验他的全部的机体经验, 如实地接纳感官所报告的一切, 而不是过滤、抵制或歪曲与自己原本的自我意象不一致的经验;他开始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 而不是以一种预定的分类框架去先入为主地一味硬套;他可以容忍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 可以接受对立的证据, 愈发信任和喜爱外界的新鲜、独特、丰富和变化。

(2) 信任自己的机体。如果当事人对自身的经验保持开放, 不再将遭遇的经验硬塞入一个预设的框架或概念中, 他就会开始更加信任他的有机体。他对自己所拥有的情感反应不再那么害怕, 他不再充满恐惧地防备着这些冲动、情感和想法, 将它们锁进牢笼, 严加监视和控制, 而是相信自己能够非常令人满意地管理它们。

(3) 出自个人内心的评判。当一个人由于治疗而向真正的人转变时, 另一个明显而重要的变化表现在他评价性判断的源头, 即评价源 (locus of evaluation) , 存在于他自身内部。他能够决定什么样的反应和方式对自己有意义, 他愿意成为一个独特的人。他逐渐能够自己做出决定和选择, 愿意承担选择的责任, 并能够从错误的结果甚至是别人的批评和敌意中学习和成长。

(4) 愿意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那些为发现自己和变成自己而努力奋斗的人具有的最后一个特点, 是他们越来越乐意成为一个变化和生成的过程, 而不愿做确定的成品或固定的实体。他乐于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川流不息的变化过程, 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的物质或实体, 也不是若干固定特征的简单汇集。这意味着人应该是一个流动和实现的过程, 是一条奔流不停的江河, 是潜能不断变化实现的集锦。

摘要:罗杰斯首创“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模式, 认为来访者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下被放逐的自我可以藉由心理治疗师营造的助益性人际关系得以修复。罗杰斯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积极向上的, 人们生活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真实的自我。在罗杰斯“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体系中, “自我”处于奠基性的地位。“成为真实的自我”则是罗杰斯心理治疗理念的逻辑指向。

关键词:罗杰斯,心理治疗,自我,关系

参考文献

[1][2][3][5][6][7][14]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 尤娜, 潘福勤,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52-154, 100, 103, 30, 30-31, 32, 83.

[4]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 等,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180-181.

[8][9][15]马斯洛, 等.人的潜能与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299, 306, 306-315.

[10][12]Rogers, C.R.Freedom to learn (Rev.ed.) [M].Columbus, OH:Charles E.Merrill, 1983.

[11]Rogers, C.R.&Stevens, B.Person to person:The problem of being human[M].New York:Simon&Schuster, 1967.

分享真实自我 篇7

For me, the first answer would be something like Old School注2 or Shawshank Redemption注3. Something that made me fit in. But what I’d really be thinking was Because I Said So, a flop[失败] of a romantic comedy starring none other than Diane Keaton注4, who tries to set her daughter up with the right man. It’s that bad. There’s a reason I don’t usually share this publicly[公然地]. And to be honest, I had to go to my Facebook profile to remember what my favorite socially acceptable[可接受的] movies were.

For some of us, the two movies we’d choose may be the same. But for most of us — myself included — they’re different. So what is it about sharing something publicly that’s different than when it’s between me and my close friends? Sharing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people used to be about giving a part of yourself away. Now, I’m wondering if it’s about crafting[精巧地制作] a persona[人格面具].

Growing up, going on sleepovers注5 and playing on the playground, there was this idea of reciprocity[互惠]. A social contract[社会契约] in sharing. You tell me your secret, and I’ll tell you mine. That’s all different in 2015 because we have an audience. Sharing used to be an exchange; now it’s a declaration[宣布].

The Internet is supposed to be a place where everyone can be themselves and find like-minded[志趣相投的] people. But what we’re seeing right now is a faux[虚假的] intimacy[亲密]. We think we know people so much better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information it puts at our fingertips, but we really know them less. We know only what they put out there about themselves. In 2015, you are what you share.

It takes courage to be genuine[真实的]. And it takes real courage to be genuine on the Internet, where everyone is a critic[批评家], a cynic[愤世嫉俗的人], and a comedian. So if you are what you share, do you have the courage to be real?

This matters. There’s something at stake[处于危险中] here. It’s easy not to know people, and to not be known by people on the Internet. Think about the push for using real names as opposed to anonymous[匿名的] avatars[替身] on social networks. It used to be that you would come home from work, sign onto message boards, and be someone else — escape. Now, you have to be yourself everywhere.

nlc202309010347

Reddit is one of the only places left to be someone else and hide behind a different persona. It’s probably the best community on the Internet. It’s where people talk openly about what matters most to them and aren’t afraid of the consequences[后果] or of how they’ll be perceived[认为]. All hell breaks loose when we find out who people like ViolentAcrez really are. Everything changes when you feel like your personal identity[个人身份] is at stake. We refuse[拒绝] to put our real names on things that matter.

But here’s why we should: The payoff[回报] is so worth it. I’ve met best friends, mentors[导师], heroes, and future colleagues on social networks like Twitter, where I try to be 100% myself — insecurities[不安全] and all. And believe me, this is hard. It can blow up[爆发] in your face[公开地,咄咄逼人地]. That’s OK. I was being genuine, and I don’t regret it. Trust me, the good of being open and honest about who we are will far outweigh[超过] the bad.

So think about where you can be more real. How can we get rid of this faux intimacy, find ways to express our vulnerabilities[缺陷], and put ourselves out there even when our names are attached[附加]?

选一部你最喜欢的电影:一部你会告诉每个人你很喜欢的电影,一部你会放在约会网站OKCupid或社交网站“脸谱”档案里的电影,一部你会在第一次约会时谈论的电影。现在选一部你看了一遍又一遍的电影,一部你能复述每句台词的电影,一部你“周六回家拿起来就看的”电影。哪一部才是你最喜欢的电影?

对于我来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像《单身男子俱乐部》或《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影片,能让我合群的影片。但我心里真正想的却是《老娘说了算》,一部不是别人、而是戴安·基顿主演的票房惨败的爱情喜剧片,她在片中试图给她的女儿找到如意郎君。这电影就是这么糟。我通常不在公开场合与人分享它也是有原因的。而且说实话,我不得不去看我的“脸谱”档案,才能记起在社交场合,我要喜欢哪些电影才能够被人接受。

对于我们之中的某些人来说,我们要选择的两种电影也许是同一部。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包括我自己在内—它们是不同的。那么,公开分享和与亲密朋友之间分享某件事物,有什么不同呢?在两个人之间分享信息通常意味着你也要交出自己的一部分。现在,我在思考这是否同塑造一个人的人格面具有关。

从小到大,去别的小朋友家过夜,在操场上玩耍,就有这种互惠的想法,一种关于分享的社会契约。你告诉我你的秘密,我就会告诉你我的。在2015年全都不一样了,因为我们有了观众。分享在以前意味着交换;如今它却成了一种宣言。

互联网本应是一个人人都能做自己、找到志趣相投的人的地方。但如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种虚假的亲密。我们认为自己对他人了解比以前多了,因为有互联网,以及我们指尖键入的信息,但实际上,我们对他们了解得更少了。我们只知道他们放在网上的关于他们自己的信息。在2015年,分享什么,你就是什么。

坦诚相对是需要勇气的。而在互联网上诚实做人,则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每个人都是批评家、愤青和丑角。所以如果分享什么,你就是什么,那么你还有勇气真诚做人吗?

这很重要。这里有些东西处于危险之中。在互联网,不了解他人,也不为他人所了解,是很容易的。想想在社交网站上对使用真实姓名而非匿名化身的大肆推广吧。以前你通常会下班回家,登陆留言板,成为另一个人—逃离现实。如今,你在任何地方都不得不做自己。

社交新闻网红迪网是仅剩的能够化身他人、躲在一个不同的人格面具后的网站之一。它或许是互联网上最棒的社区。人们在这里能够公开谈论对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且不用害怕后果,也不怕被人怎么看待。当我们发现像ViolentAcrez这样的人的真实身份时,一切便不可收拾了。当你觉得自己的个人身份处于险境时,一切都会改变。我们拒绝在重要的事物上标上自己的真实姓名。

但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这么做呢:因为回报太可观了。我曾在像推特这样的社交网站上遇到过最好的朋友、导师、英雄和未来的同事,在那里我努力做到百分百的真实—缺乏安全感及其他一切。而相信我,这很难。它会公开地爆发。这没问题。我在真诚做人,并不为此感到后悔。相信我,坦率而诚实地表露自己的好处远比坏处要多。

所以想想你在哪里能够更加真实。我们怎样才能丢掉这种虚假的亲密,找到表达自己缺陷的方式,并将我们自己呈现出去,即便标上了我们的姓名也不畏惧?

注1: OKcupid是美国一个知名的在线约会和社交网络平台,在美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Okcupid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约会”,吸引了无数的年轻人。

注2:《单身男子俱乐部》(Old School,2003年)是一部讲述三个大学死党在毕业多年后重新住在一起的喜剧电影。

注3:《肖申克的救赎》(Shawshank Redemption,1994年)是由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原著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被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选为“250佳片”中的第一名,并入选美国电影学会20世纪百大电影清单。

注4: 戴安·基顿是美国电影演员、导演和制作人,曾获得第5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注5: Sleepover指(小孩)在朋友家过夜的晚会。

申报材料真实性自我保证书 篇8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宣武分局:

北京信海康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福云堂分店;

申请

增加《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范围》事项,提交以下材料:

1,《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项目变更表

2,《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正本复印件和副本原件及复印件。3,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4,拟经营产品的注册证复印件 5,储存设施设备目录

6,北京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实行)

7,质量管理员身份证明、毕业证、职称证原件和复印件、个人简历

8,申报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9,授权委托书2份

我保证以上提供的材料内容真实、有效,并对申请材料实质的真实性负责,如有虚假愿承担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

企业公章

****年**月**日

上一篇:纸厂消防安全宣传标语下一篇:卫生院服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