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电视

2024-08-31

真实电视(精选9篇)

真实电视 篇1

时隔多年, 电视已然确立了自己主流媒体的地位, 电视剧集、游戏节目、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等一系列电视节目形态发展成熟, 然而电视却再一次陷入了对于样式不确定性的探索, 表现为剧集与咨询类节目的结合如BTV7的《快乐生活一点通》, 游戏节目与剧集的结合如《幸存者》、《学徒》等一系列真人秀节目, 以及选秀与剧集的结合如《明星偶像:他是谁》等等。这一趋势的出现, 固然与新媒体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不无关联, 但对于电视制作者来说, 如何在类型化日渐消解的电视内容里寻找一种合理而有效的策划概念, 却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 电视相关理论日渐发展。随着约翰·菲斯克、约翰·塔洛克、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大卫·麦克奎恩等人的努力, 电视理论终于跨越了E·M·福斯特、林格伦、诺埃尔·伯奇、悉德·菲尔德、阿契尔等传统艺术样式的学术窠臼, 从结构与功能出发, 在制作流程、内容模式、媒介效应、意识形态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 传统的电视叙事理论更多关注于剧集类节目, 对于游戏节目往往只关注其规则设置与仪式性。不过随着电视类型化消解而产生的真人秀节目, 打破了剧集与传统节目的界限, 对于这些表现“在规定情境下和非预定性的开放情节中, 真实人物的真实命运的电视剧集”, 并无一种传统的叙事理论可以对其做出参照。

相比之下, 真人秀节目叙事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则苍白得多,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真人秀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第一个公认的真人秀节目老大哥诞生于2000年, 至今10年时间。短时间的发展, 一方面赋予了真人秀节目强劲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 作为新生作品其形式与内容的不断更新也没有给制作者足够长的时间沉淀与反思其内在结构的深层含义, 以及这些含义是否存在着对节目叙事本身的辅助意义。

从真人秀节目本身来看, 它是典型的类型杂糅的作品, 真人扮演给节目本身带来了不可控性, 进而带出了纪录感与真实感, 而作为连续播出的剧集, 它又具备了强烈的故事性与戏剧冲突, 甚至有人将其定义为“真人电视剧”。此外, 节目中规则的设置让真人秀拥有了游戏节目的特点, 很多电视理论至今仍把真人秀归结于游戏节目的范畴。由于其上述特点, 同时带有新闻纪录片、电视剧与游戏节目的特征, 在分析其叙事形态时, 便会有混乱且无从下手之感。

我们可以暂时忽略真人秀节目的杂糅特征, 仅仅将其作为一份内容进行解读, 考察出真人秀节目在叙述上呈现的一些共同特征, 并将这些特征分类总结, 对照已经存在的结构图谱与创作技法, 总结出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

真人秀 (也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 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 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 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 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 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真人秀强调实时现场直播, 没有剧本, 不是角色扮演, 是一种声称百分百反映真实的电视节目。真人秀节目迎合了普通人求知欲、好奇心、八卦、偷窥他人隐私的心理。

最早的真人秀是荷兰的《老大哥》, 要求若干青年男女选手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豪华家具的大房子里, 大家共享一间卧室、一套起居室和卫生间等。摄像机一天24小时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共同生活的85天里, 选手们每周要选出两个最不受欢迎的人。而每天守候在电视机前的狂热者们则用声讯电话, 在这两人中选出一个他们最不喜欢的、最没人缘的选手出局。坚持到最后的选手可以得到25000美元的奖金。该节目后来被多个国家所借鉴。

在笔者看来, 真实电视的叙事是三重叙事共同设定的平行结构。一重叙事存在于制作团队的设定, 他们将故事均匀地散布在既定的时间线上, 有目的地分割空间, 并将悬念与对抗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使之不断升级, 最终走向设定的结局;第二重叙事存在于影像的时间里, 它的时间与空间被剪裁后, 以规定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伪装是第二重叙事的通性, 那些预设的混乱时空唯一的目的就是通过悬念的制造吸引观众看下去, 并在最后一刻真相大白时让人觉得合理;第三重叙事存在于观众的阅读, 观众的阅读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一方面试图通过推理、猜想等方式在第二重叙事的基础上复现第一重叙事, 另一方面又希望第二重叙事可以足够精巧, 以至于让自己获得看到结局恍然大悟的快感。

电视叙事的研究得以实现的两个关键在于, 从电视本体出发探究第二重叙事的结构图式并尝试理解这一结构图式是否具有典型性, 以及纵向比较电视叙事的三重平行结构, 通过理解三重叙事的差异性进而得出最有效的叙事手段。前者是对叙事内涵的思考, 后者则将目光放在了电视叙事的外延, 尽管三重平行结构的概念类似于传统文学理论的作者、作品、读者, 但由于涉及制片流程与受众分析, 这一研究便带有一定的社会学色彩。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似乎可以对真实电视的叙事策略作如下的定义:它一方面立足于叙事的本体即电视节目本身, 通过对其结构图式的理解表征出具有典型性的自我认同, 另一方面它通过纵向比较叙事的三重平行结构, 通过差异性研究得出对作品本身的最优化剪裁。叙事策略的实质是建立在实用主义之上的功能性表达, 这一表达的两个基点分别是美学和社会学。从微观来看, 叙事模式、人物构建都是叙事策略的一部分。

电视叙事策略不外乎在上述定义之前加上了电视的限定, 即将策略聚焦在电视本体研究以及电视内容制作、电视内容和电视观看三个层面的差异性研究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视本身的一些特质, 叙事策略的重心也会有少许的偏移, 包括尼尔·波茨曼提出的线性逻辑的瓦解或是法兰克福学派一些关于意识形态表述的探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电视台)

真实电视 篇2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使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忙碌的快餐生活是一大批年轻人如陀螺般旋转,身心沦陷在工作压力的疲惫中,高房价、高生活费用、高教育费用等经济压力使更多的年轻人不敢轻易恋爱与结婚,无形中物质的衡量成为了男女吸引的重要标准之一,有部分人在无法承受重大压力下,“丁克”文化逐渐抬头。在此种情况下,“婚恋”成为了当今时代极为热门的话题。

电视相亲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相亲方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其嘉宾的尖锐而大胆言论创造了火爆的收视率,并一度成为媒体界炙手可热的评论对象。对于电视相亲节目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阐释,如经济学、美学、伦理学、传媒学等,可见电视相亲节目的媒体效应牵涉面非常广泛。本文从美学视角入手,将电视相亲节目中当成影视艺术,讨论艺术真实对于社会与受众的影响。

一、电视相亲节目的流行与原因

电视相亲类节目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播出之时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注,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一度成为媒体话题的中心。自从湖南卫视29年的《我们约会吧》此节目一出,各大卫视便陆续推出了各自的相亲节目,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安徽卫视的《周日我最大——缘来是你》等,其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受人瞩目。

电视相亲节目的内容都较为相似,不管程序如何变化,基本都是男嘉宾轮流上场介绍自己,在场女嘉宾进行观察和挑选后,再由男嘉宾对属意的女嘉宾进行发问挑选。其实,相亲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早已存在,封建社会时期的婚恋文化主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笔者所在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有以唱山歌作为择偶方式的传统,通过唱歌展示人品和才干;社会发展到如今,婚恋自由的同时,也把物质财富当成择偶条件的首要条件高举而出,并在以电视媒体作为平台的新型相亲平台上公开展示,于是当以《非常勿扰》中马诺为典型的“拜金女”类型在观众面前大肆宣讲自己“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微笑”的爱情观时,当以刘云超为代表的“炫富男”公然炫耀自己三辆跑车、6万存款的物质基础的同时却讽刺女嘉宾身材,调侃让女嘉宾到自己车后哭的出格行为时,当以现场评论员乐嘉为典型的心理分析师或主持人言辞犀利地批评、甚至挖苦男性嘉宾时,这一场融聚比美炫富、唇枪舌战的相亲方式,引发观众们和媒体报刊一片哗然。有评论认为,电视相亲节目已然在审美观、道德管、价值观等方面远远超出中国传统“德才兼备”、“门当户对”的要求,特别是宣扬金钱至上的择偶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相违背,吸引眼球的是“比谁的话题更生猛,谁的嘉宾更前卫”[1];也有评论认为,目前中国的道德已经滑坡,相亲节目只是社会百态的一个折射。而最终,电视相亲节目就在激烈的争论中,收视率节节攀升,《非诚勿扰》就在成为了最红的综艺节目,收视率比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还高,广告吸金总额达到2亿元,仅排在《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的吸金额度之后。

许多评论文章早已分析过电视相亲节目收视火爆的原因,有人从娱乐消费文化入手分析,认为节目激发观众的娱乐参与热情,如《“非诚勿扰”还是“非钱勿扰”——当电视沦为一场“秀”》;有人从叙事角度出发,认为它是纪实叙事文本,能够反映当下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引起观众共鸣,如《〈非诚勿扰〉电视相亲节目的叙事话语分析》;还有人从审美角度出发,认为它蕴含的“审丑”意识颠覆了传统美学,“在媒介传播中,媒体将一切丑的角色或现象原生态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这种赤裸裸的丑态展现,无疑会吸引更多的眼球从而达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2]。最多的是从道德伦理出发,认为“一些嘉宾行为和言论‘出位’,直接挑战社会伦理和价值底线”[3]。着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从真实性和道德伦理出发,认为电视相亲节目触碰到了中国人长期以来不敢面对的现实,揭露了社会的所有弊病:“透过相亲节目,把这个社会不公的遮羞布扒下来了,赤裸裸地展现了一个社会不公下的现实”[4]。不管是娱乐、纪实、审丑和道德伦理角度出发,都围绕着“共鸣”二字。

有人质疑电视相亲节目里男女嘉宾的真实身份,根据记者采访和知情人士吐露,发现所谓的嘉宾大部分都是刻意安排的,即所谓的“托”,节目涉嫌造假。当相亲节目中每个人都有先设计好的、固定的台词,电视相亲节目的本质便从“相亲活动”变成了“舞台表演艺术”。那么这样安排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是因为共鸣!共鸣是观众对电视节目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思潮的一种认同: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感觉到节目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真实,而这种真实感恰恰正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部分,这样的电视节目就没有什么理由不受热捧,热捧的原因就是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艺术真实这一美学概念出现在电视节目中为观众共鸣的部分,就是节目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而这种真实感并非是因为素材本身的现实性,而是节目编导通过有计划地对参与节目的主持人和嘉宾进行编排引导和艺术加工。

二、电视相亲节目的艺术真实

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接受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相亲节目的不断被复制,大量同类节目同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观众对相亲节目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刚刚出现这类电视节目的时候,观众对于相亲节目抱有一种新鲜感,对于其中的真实性与观赏性之间,更多还是要求观赏性,即对节目编排的可看性有要求。但随着“外行看热闹”的初期阶段过去,被相亲节目培养出来的“资深”、“内行”的观众出现了,他们开始思考相亲节目与自身之间的联系,对相亲节目的功能——能否给予自己解决生活问题提供参考,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亦即对于节目素材的真实性开始有所挑剔。这是无可厚非的,观众在娱乐性相同的电视节目群中选择更具现实意义的,原就是不断进步的观众水平所决定的必然。

对于观众追求节目娱乐性的要求,追求收视率的媒体自然要尽力满足,但在现实操作中,如何保证节目素材的真实性在达到观众认可的同时又要与节目本身的观赏性与趣味性统一起来,这是个很难控制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的媒体操作手法中,目前大都是通过对前期素材的整理和编排以及对节目主持人与参与者(嘉宾、评论者等等)进行预先演练甚至是设置节目剧本,以期达到控制节目娱乐效果的目的。

但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节目效果,无形中弱化了节目中的真实感,这使得随着相亲节目的发展,观众对相亲节目真实性的产生了质疑与不满,而因为过分追求吸引眼球的“爆炸”效果所引入的审丑性言论(如拜金主义、唯利主义等)在节目中也不符合广大观众的正确道德观,导致相亲节目正在逐渐走向利用节目编排造假加上过激言论来追求短暂高收视率的恶性循环,对其长期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这里,笔者认为对于相亲节目的现况,应该引入艺术真实的概念来进行分析,也许同时可以为其它同样带有现实元素的电视节目寻找到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提供一种新思考模式。

(一)艺术真实的概念

艺术

创造的.素材来源于真实,但并不等同于真实。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超乎于现实而传达表现出来的意境和主题让人感受到符合一定的逻辑,便可称之为艺术真实。“关于艺术真实的含义,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一些流行观点大同小异,即着重强调:“艺术真实是对生活本质、规律、主导倾向的深刻揭示,或是现实与理想的结晶,是真善美的统一”[5]。不过,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艺术作品中所涉及到的艺术真实的现象。

因为并非所以的艺术作品都完整地对生活本质、规律、主导倾向进行了深刻揭示,更难以确定一定就是作者现实与理想的结晶。所以,对于艺术真实的概念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一个广义上的认识,即观众对于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意念有一种普遍的认同性。

(二)电视相亲节目中的艺术真实

正如前文所说,目前我国的社会正处于一个急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物质生活和社会意识翻天覆地地改变。相比起上一代,7后和8后年轻人的婚恋意识更为进步和开放,不再羞于公开谈论感情事务,更倾向于与公众共同讨论私人话题,对于婚恋双方物质条件要求不再讳言。电视相亲节目制作的本意其实也就是为了表现和传达现今社会中的婚恋观念,无论用多么夸张的手法,只要准确地表达了节目观点,向观众传达了节目的主题,我们都可以在艺术真实的角度来说它是成功的。

(三)艺术真实对电视相亲节目的作用

在相亲节目推出的以来,观众对于能够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相亲”的进程以及新时代婚恋观念的展示,是十分欢迎的,而期间节目编导所精心设计的种种环节则催生了观众对于节目娱乐性的追捧。

相亲节目让观众中的功能性受众,即广大适龄男女,看到了现代婚恋观点的具体象征,这类观众在收看节目后会主动将节目中所表现的婚恋观点和自身要求结合起来,对于他们的现实生活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相亲之所以为观众所用来参考与指导生活,恰恰就是因为节目编导对于时代现实的有足够的把握,并通过电视节目作品完成了其艺术真实,给予观众真实感,得到认同,得到共鸣。

从正面意义上来说,相亲节目因为艺术真实获取了观众的支持、追捧。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过于反映片面的现实,相亲节目正在逐渐变成炫富、拜金、唯利等等思想的舞台。诚然,不可否认,这也是社会某些方面的现实写照,但这绝对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也不应该成为主流思想。艺术史上并不缺乏专门突出表现假、恶、丑的艺术作品,但这些作品本身要么是具有深刻的反讽意义,要么就从来没有形成过主流,这说明了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基本要求是长期存在的,同时也可以推断,如果相亲节目继续向非主流文化倾向,那么就完全有可能步入绝境。

三、道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冲突和共生

(一)媒体功用

简单一句话,媒体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明确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受众接受面越广,对信息了解越清晰透彻,则媒体的功用就越大。电视相亲节目原本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适龄男女的婚恋问题,它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准确真实地向观众传达正确健康的婚恋观念,为尚未能解决自身生活问题的观众提供参考和借鉴,这是节目的社会功能。对于节目设置方,电视台的运营者而言,节目本身除了要完全其基本的社会责任之外,最大的目的就在于获取收视率,得到广告投资。是否能够完成电视节目的社会功能是由节目运营方的道德水准决定,而能够完成电视节目的商业功能则是由运营者的编导技术来决定,是追求完成道德价值,还是完成商业价值,这是在节目运作中最为基础的冲突点。

(二)道德舆论的引导

道德舆论对于媒体所传达的信息起一个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对于正确健康的信息予以鼓吹和宣扬,对于不正确、不健康的信息予以谴责和抵制,对于既有正确健康、也存在不正确不健康因素的交杂的信息则起到分辨判断的监督作用。当然,这首先需要社会力量先建立起一个道德标准,并且能够为公众所接受和承认。我国的社会道德建设基础深厚,虽然也因为社会快速进步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了部分迷惘的思考,但在基础道德观念上,大部分人民群众并不会因为某些思潮而有所改变。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标准也没有改变。所以即使以突出审丑文化来吸引眼球,这样的节目设置也仅仅会得到短暂的追捧,宣扬正确健康婚恋观念的节目才能够长期存在。因此,作为节目编导人,应该将眼光放长,坚持在完成节目的商业价值的同时,完成其本身的社会责任、道德价值,把精力放在主流文化与娱乐性的统一上将会有效增加节目的生命力。

(三)如何合理利用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美学概念,在现实中则是应用为节目的编导手法。实际上,对于相亲节目的真实性要求,观众当然能够理解其中的不可控性。所以,合理地编排演练并不过分,不会被人理解为“造假”,只要真实贴切地传达正确健康的现代婚恋观念就能够获得观众认同。但是,为节目设置主题剧本,安排节目演员,这就是造假,反而会失去了观众对于节目现实感的认同。在节目编导的角度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要让节目具有真实感并不是困难点,困难的地方在于如果都是完全采用真实的素材就会缺乏特殊性,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能够得到特殊性的节目素材,也就难以保证节目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其实在实践中都能够解决,如《非诚勿扰》这一节目,就通过海量选择真实信息的方式来取得编导所需要的素材,根据数据显示,“至今《非诚勿扰》节目的国内外报名竟有 2 多万之众,而能入选嘉宾站到《非诚勿扰》节目现场,实属少比例大荣幸”[6]。是否为嘉宾的荣幸这且不谈,但对于节目编导而言,选材就不会有难题,这应该能够成为同类节目选择真实素材的借鉴。

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性表达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画面;真实性表达;虚假失实

一、影响电视新闻不那么真实的几种现象

1.不在现场

到现场去,是获得电视新闻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有效方法。电视新闻需要采访,需要镜头,没有现场的电视新闻,难以让人如“身临其境”,会觉得记者“偷工减料”,真实性大打折扣。现有衍生于纸媒的电视新闻存在:记者坐在办公室通过网络、电话等通讯工具,从相关网页或有关部门了解到一件事实经过,运用资料库中的图片、空镜头,就拼凑、组接成一个电视新闻,虽然也向观众交代清楚了事实的来龙去脉,但看见这样的电视新闻,和在茶馆里听故事相差不大。

2.现场在,镜头不在

俗的说来就是镜头不到位。镜头中体现出交通事故现场发生在哪了吗?镜头中体现出事故现场的损失程度吗?镜头中体现出事故现场得到哪些救援帮助吗?镜头中的细节是否有感染力呢?如果这些都没有,或缺少了几项,那采访就不是一次真实性的完整展现,留给了观众太多的想象空间。

3.现场在,镜头在,声音不在

在文字记者向交警、医生、目击者了解情况的同时,正是摄像记者最忙碌的时刻。镜头开机,取景,调焦,录制。大景、中景、特写……背景环境、疏导交通的交警、救援伤者的消防队员、忙着抢救的医护人员、围观的人群、撞掉的汽车轮胎……摄像记者满满录了一盘带,带着汗水和微笑,采访结束,打道回台。可就在稿成编片之际,编辑发现了问题:这些摄录回来的素材都是默片!原来摄像记者忘记了开本机麦克,原本噪杂喧闹的现场,现在正安静的躺在编辑的时间线上,鸣叫的警笛、救护车也都熄了火。本该把观众带到现场的镜头,却把我们的耳朵落在了家里。视觉到场,听觉失位,真实性的完整再打折扣。

4.现场在,镜头在,声音在,有关人员说的话却不在

前面几项的采访过程都很顺利,到了现场、了解到情况、录好镜头——带音轨的,写完稿子,编辑片子,收工!可在领导审片的时候,提出了疑问:稿子里说“据有关人员介绍,伤者伤势无大碍”,这个有关人员他说的话——注意是“说的话”,而不是写在稿子里的文字——哪去了?是啊,在文字记者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的时候,摄像记者正忙着摄录“撞掉的汽车轮胎”呢,没有了有关人员的现身说法,观众会觉得这是不是记者自己给伤者诊断的病情呢?领导说:至少我觉得你更像一个医生了。

5.所有的元素都在,还觉得差了点什么

审完片子,还觉得差了点什么,一名路过的资深记者看了一眼,指点迷津:“镜头的逻辑出错啦”。在预审片中镜头是这样剪辑的:①夜色下的现场——②损坏的汽车——③被救援出汽车的伤者——④现场围观的人群——⑤忙碌的医护人员——⑥被撞掉的汽车轮胎——⑦采访交警和医生的同期声——⑧呼啸而去的救护车——⑨救护车警示灯特写。资深记者说:“我会把第⑥个镜头放到第②个镜头后面,把第⑨个镜头删掉”。——删掉电影般美感的镜头,因为它破坏了这条新闻的整体。

二、让电视新闻更加真实的几种表达方式

在上面的采访中,我们的菜鸟采访组听取了资深记者的建议,修改了镜头剪辑,片子终于完成了。但事实上,如果是资深记者来做这条新闻,还会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

1.现场出镜

现场报道可以说是目前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最佳形式,也正在成为各级电视机构进行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流。既然说现场报道,一定离不开记者的现场出镜。现场出镜就好比一个出色记者所掌握的大招,大招一放,强烈的带入感一下就会把观众带到现场,真正的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其真实性的表现淋漓尽致,毋庸置疑。

2.更多层次的被采访者的声音

真实性是事实内容的真实,也是逻辑上的完整。在一场交通事故的现场采访中,我们既有交警、医生的声音,也该有目击者、双方驾驶员的声音。我们把更多的声音放进来,不是为了更“好看”,而是为了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只有挖掘更多的声音,我们才会更接近事实的真实,才会让新闻的真实更完整、立体的呈献给观众。

3.展现更多的细节

如果只是一个动态短消息,菜鸟采访组的片子可以说还是能让观众满意的,可是很多时候记者要做好深度报道的准备,如果把这次的交通事故做成深度报道,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就是去发现更多的事实细节。虽然我们不能带着主观臆想去采访,但也许你在采访中挖掘到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有可能使一条社会短消息“上头条”。

4.镜头的现场情绪

对于一名资深的摄像记者来说,摄录已不单是要拍的稳、准、美,镜头更应该带有一种复合现场情境的情绪。举个例子,我们常会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队整齐着装的执法人员进行检查,现在很多电视台领导都会要求摄像记者用三脚架进行拍摄,我对此持不同意见,有时拍得稳不一定就是对的,比如在这样的检查行动中,一队执法人员急冲冲的走进市场,而带着三脚架的摄像记者此时却早就选择好了一个绝佳位置,调好了一个很棒的构图、景别,等在那,执法队伍入画、跟进、出画,一气呵成,又稳又好看,然而正是这稳和好看,却造成了错误的镜头情绪。

5.更丰富的现场声音元素

我们曾做过一条“港口吞吐量破亿”的获奖新闻,开头就放入了货轮鸣笛、锣鼓喧天、然后是记者的现场出镜,强烈的带入感,突出的现场感,抓住了观众的眼睛,也抓住了观众的耳朵,再配合后面的完整的采访介绍,内容之完整、逻辑之连贯、表达之真实形象,呼之欲出,扑面而来。

6.空镜头的深远含义

短消息中一般不会用到这样的空镜头,更多是运用在专题类节目或深度报道中。比如在最后的评论中,文字这样写“酒后开车误事,肇事,很多人明白这事,却时常犯事”,编辑上的画面是:远处略显模糊的肇事现场,镜头清晰的前景原来是一个“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宣传牌,这样的画面很多时候也是神来之笔,可遇不可求。但在现场的采访中,记者应该有去寻找它的意识。它源自真实,更升华了真实。

三、结语

浅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篇4

一、处理好新闻真实和新闻合理的关系

众所周知,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最重要原则。围绕这一原则, 记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人真事, 不容许有任何虚构。我们采制的电视新闻节目, 在确保事实真实的基础上, 必须注意新闻的合理性。

某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曾推出一期关注高考的重头报道——跟踪高考作弊公司。某地一高考作弊公司在高考之前生意兴隆, 许多考生及其家长不惜重金向其购买考试答案。电视台记者接到举报后立即赶往当地, 他们充分运用了偷拍、跟踪等手段, 与考试公司的人接触, 试图发现违法的行为。在与该公司的人正面交锋未果的情况下, 记者耐心等待, 终于偷拍到了一妇女与该人洽谈, 并到电信局购买手机等的镜头。随后, 记者在通告了当地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的情况下, 为了弄清楚该考生是否真的利用手机作弊, 一直等到考完第一冂功课之后, 才与该考生正面接触。该考生对利用手机作弊的事情供认不讳。当然, 该考生的考试资格随即被取消。

事情发展到此, 我们看到的结果是, 由于电枧台记者的参与, 一个利用手机进行作弊、扰乱考试秩序的事件被揭穿, 一个参与此事的考生被抓获, 前途就此毁于一旦。而作弊公司的人在收取了应考者大量定金之后, 逃之夭夭。

无独有偶, 囯际新闻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

某座世界著名的大桥因为桥面与水面的距离甚高, 许多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纷纷了结生命, 此地便成为自杀的天堂。某摄影师专门到此地等候自杀者。工夫不负有心人, 自杀者桥体飞身跳下的全过程终于进了他的镜头, 但照片一发表, 便在国际新闻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是真实记录事件过程重要还是拯救生命更重要?

争论的结果, 当然是挽救生命高于一切。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他的职责是真实记录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同样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首先是一个社会人, 他要具备做人的基本准则, 他要有正义和良知。如果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择手段, 在得到新闻的同时失去的更多!

二、处理好新闻真实和画面真实的关系

电视特有的声像结合方式使它具有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一条精彩的电视新闻、一期精彩的电视新闻节目, 必然是主题鲜明、声画和谐。但如果片面强调电视画面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往往会适得其反。

某电视台曾播出过一条披露道路交通事故的新闻。作者在事发时恰巧在现场附近。为了强调新闻的真实性, 突出事故的严重性, 作者用大量特写镜头将现场衣衫褴缕的死者和血肉模糊、无奈呻吟的伤者在车祸后的凄惨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节目播出后, 很多人都说:家里的孩子连续好长时间经常在半夜里被恶梦惊醒, 说是梦见了电视上那血淋淋的场面。

在日常的新闻节目中, 我们不仅应该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凶杀死亡等恐怖暴力镜头, 还应该在拍摄一些人物类新闻时, 注意斟酌画面的取舍。

某电视台曾播出过这样一条新闻:某企业领导关心弱势群体, 春节前向五位特困职工家庭每家发放了1000元补助款。单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 这种做法无疑是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的。但在这条新闻的画面中, 一方面是企业领导开着豪华的宝马车, 穿着时尚的名牌西装, 拿着高档的手机到职工家里问寒问暖;另一方面是特困职工家里狭窄阴暗, 食不裹腹。反思这样的节目, 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尴尬。

电视新闻强调真实。借助适当的画面语言, 可以使节目血肉丰满, 进一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 编辑对画面必须进行筛选取舍, 究竟什么样的画面才对节目主题有益, 对舆论导向有益, 而不能凡摄必播。

三、处理好新闻真实和以偏概全的关系

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 应该做到事实真实, 总体真实, 并努力揭示所报道事实的真相与本质。许多重大电视新闻是根据新闻线索提供者的信息而发掘采制出来的。但是, 从另一方面, 新闻线索提供者出于各种心态, 有时提供的线索往往会与事实本质有偏差。电视记者在品质、知识、作风等方面稍有欠缺, 就会导致节目以偏概全甚至完全失实。受电视节目特有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影响, 这样的节目往往影响特别恶劣, 破坏力极大。

其地一种食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产品在国际国内都有极高的声誉。某栏目记者为了反映该食品的质量有问题, 忽视该食品在原产地的骨干企业都是设备先进、质量过硬这一基本事实, 专程釆访了个别生产环境差、掺杂使假的作坊工厂。该栏目记者后来就以某某食品挂羊头卖狗肉为题, 用大量地下作坊工厂的生产场面, 以偏概全, 声称该市生产出的这种食品存在严重的搀杂使假和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问题。节目播出后, 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使得这种知名食品品牌的生产经营环境急剧恶化, 给该市的食品产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类似的新闻采访虽然只是个别现象, 但却极大地影响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成为新闻界的耻辱。

电视真人秀节目真实问题辨析 篇5

关键词:中国达人秀,电视真人秀,真实

电视真人秀节目取胜于“真人”二字———不是经过包装的明星, 而是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普通人, 而“非真实”问题也常常是其备受诟病的源头: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因为选手拉票买票虚假投票而让一场歌唱比赛变成了财富比赛;英国真人秀节目Big Brother的选手为了最后的胜出, 彼此之间的交往都是为了拉拢一些人而排斥另一些人, 在隐蔽的镜头前不乏表演的色彩。[1]正因为此, 在2005年《超级女声》火爆之后, 尽管电视真人秀节目此起彼伏, 但一直未成气候, 一直到2010年7月25日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开播, 才引起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新一轮崛起。从收视上看, 《中国达人秀》是成功的, 一开播就高居全国收视第二, 第一季半决赛第三场时已经跃居全国第一, 第二季在海选阶段从第四场开始就稳居第一。从节目评价和社会舆论来看, 它也是成功的, 舆论普遍认为其与中国主流价值观契合, 为平民打造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这是真实的, 但这是否就是该节目的全部呢?真人秀节目的真实到底有多少个层次的真实?Julie Ann Taddeo&Ken Dvorak在《镜头下的电视真人秀与历史》一书中指出, 研究真人秀节目最重要的不是节目本身而应该是其所在的社会。[2]从电视真人秀“真实”的本质出发, 节目本身所呈现的真实也就代表了其所在社会的真实。当然, 这必须对“真实”做剥皮式的分析与辨析。本文旨在以《中国达人秀》为例, 剖析其多层次的真实问题, 以在当前对其一片叫好声中加入一些冷静的思考, 也为观众能够更容易地看懂它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达人秀》的真人表演

真实:真人真才真现场。从内容上看, 《中国达人秀》的真实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真实的参赛者;二是真实的才艺表演;三是真实的现场。

首先, 真实的参赛者。正如节目组所宣传的, 《中国达人秀》旨在实现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的梦想, 传达“相信梦想, 相信奇迹”的价值理念, 实行零门槛选择选手。截至2011年7月10日第二季结束, 达人秀的参赛选手年龄从4岁到94岁不等, 有学生、农民、小丑演员、北漂族、小摊贩、退休人员、家庭主妇等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 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与故事, 最大的梦想不是“站在这个舞台上”, 而是“让中国功夫走向世界”、“发明一滴墨水, 一滴, 整个大地就变成草原”、“一辈子都跳舞”、“用埃菲尔铁塔走太空步”……在初赛阶段, 当参赛选手进入比赛场地时, 评委首先问的是“来自哪里, 职业是什么”, 有意识地证明选手的“真实身份”。当进入半决赛、决赛阶段时, 每一次选手上台表演时, 电视屏幕上都会打出其年龄、职业的真实信息。

其次, 真实的才艺表演。既然是来自民间各行各业的参赛者, 对才艺又没有特别的限制, 《中国达人秀》的节目表演也显得五花八门。有最普通不过的唱歌跳舞, 也有民间口弦表演, 有技艺高超的水晶球表演, 也有鸡蛋乐器表演, 甚至还有孔雀舞表演等。从专业角度讲, 有些表演甚至不算是才艺表演, 所以一般不能得到负责专业把关的评委的YES, 但从真实的角度来讲, 它确实是普通百姓的一种才艺展示。

再次, 真实的现场。现场没有音乐、没有舞台灯光效果, 以求还原最真实、最朴实的状态, 也保证了选手的表演都是纯天然的, 不掺杂任何其他因素。“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出来的是什么人。”达人秀不允许事先有任何媒体的曝光, 包括选手的故事和才艺, 观众全部不知道, 连主持人程雷和三个评委也不知道, 只有导演组清楚。这样才能保证选手第一次登台时, 评委和观众都是第一次看到他, 所有人的情绪反应也是最真实的。[3]当到半决赛和决赛的时候, 舞台放置到音乐厅、人民大会堂、上海八万人体育馆等, 尽管仪式感十足, 但现场表演、观看与直播还是保证了真实的味道。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讲, 《中国达人秀》作为一个电视真人秀节目, 在内容上是保证了“真人”的要义的, 坚持了其“平民选秀”的宗旨。当然, 作为一个电视节目, 在镜头下必然有表演的成分。

表演:舞台与精选播出。一档好的真人秀节目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拥有谈话节目的核心, 遵循竞技节目的游戏规则, 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达到电视剧的收视效果。[4]这就意味着真人秀节目离不开导演与编排。《中国达人秀》采取海量录制、精选播出的方式, 用纪录片的形式, 从选手报名的第一秒开始记录其之后所有的表情、动作、心情。但在播出的时候, 初赛阶段是通过2至3个大故事 (5~6分钟) , 7个小故事 (3~4分钟) , 并以蒙太奇的方式剪辑播出的。到了决赛阶段, 原来所说的坚持还原真实状态的无音乐、无灯光效果的表演, 全部变成了精心设计的现场音乐与伴舞、绚烂的灯光效果以及通过包装了的“新”选手。真人秀不见了“真人”, 只剩下了“秀”。

在《中国达人秀》的标准流程中, 有这样一条规则:一定要把海选放在剧院里举行, 强调那种仪式感和对小人物的尊重等, 让选手产生真正的命运感, 从而牵动所有人的心。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舞台表演对于真人秀节目的重要作用与最终目的———牵动所有现场的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国内较早研究电视真人秀的尹鸿教授等把电视真人秀分解为七个基本元素:1.作为故事主体和观众观看客体的人物元素———参与者;2.推动节目、观众和故事发展的动力元素———悬念;3形成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的结构元素———竞争;4.标志人物命运戏剧性转折的环节元素———淘汰与选拔规则;5.形成故事假定性的情境元素———时空规定;6.形成节目基本过程的细节元素———现场记录;7.强化故事的感染元素———艺术加工。[5]除了1和6之外, 其他5个元素都是舞台表演的逻辑:要好看、吸引人。这也揭示了依托于电视的真人秀背后的电视真实———在商业卫星电视体制中, 收视率就是最后的诉求。为了收视率, 电视刻意迎合甚至是刺激观众的低俗趣味, 出现了一系列备受文化界批判的泡沫剧和电视节目。从《中国达人秀》的高收视率来看, 它是受中国观众欢迎的, 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正如大多数舆论所倾向的, 《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在于其与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契合。这是它反映社会真实的另外一个方面。

《中国达人秀》的中国主流价值观

积极向上, 永不言弃。国家广电总局阅评意见指出, 《中国达人秀》倡导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倡导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评委之一周立波解释达人精神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就是《中国达人秀》所宣扬的, “相信梦想, 相信奇迹”。

《中国达人秀》呈现的不仅是个人在台上的风采与表演, 也包括台下他的个人生活与故事, 这也更贴近其“真人秀”的本质。他们的故事千差万别,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自己的梦想。由于一直坚持, 最后他们上了《中国达人秀》这个圆小人物梦想的舞台。很多选手在接受采访时说的常常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等了一辈子终于……”“有生以来第一次站在这个舞台上”之类的话, 都说明了“中国梦”的存在。梦存在着, 小人物也都一直在为梦准备着、努力着。所以, 在《中国达人秀》上, 我们可以看到想用音乐打动世界的无臂男孩刘伟在意外失去双手时用自己的双脚做了一个四肢健全的人都不一定能做的事情———游泳、弹钢琴等;菜花大妈从来都没有实现过自己的愿望, 却一直坚持唱歌, 最终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凭借一首“送你葱”一路前行……所有的大故事小故事, 都是《中国达人秀》在推行着自己的感动理念与人文关怀, 甚至被质疑节目到底是“达人秀”还是“感人秀”。然而无论如何, 不能否认《中国达人秀》的收视成功正是由于其满足大众的“梦想”需求又讲述大众的亲情、友情、爱情, 传达的是真情、自信、尊重、奋斗与拼搏精神, 契合了中国的“家国天下、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观, 对不同年龄、阶层的观众都有启发和影响, 受到了社会主流的认可。

除了冠军“达人”之外, 从“青春的美丽”、“纯美的天使”、“自信的呐喊”、“幸福的力量”、“实力的绽放”、“天使的微笑”等奖项名称也可以看出, 《中国达人秀》是在宣扬一种自信乐观、积极向上、永不言弃、幸福快乐的精神。它告诉人们, 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就能实现你的梦想, 得到你想要的。这是对当前社会真实的一种描述, 也是一种倡导, 唯有如此, 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 向前发展。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作为一场选秀比赛, 就必然有竞争, 必然有选拔与淘汰的规则。一方面, 从预选阶段要得到三个评委中的两个YES到半决赛阶段由大众媒体评选再到决赛由观众票选, 中间可能还有评委的加分评选、筛选等环节, 《中国达人秀》不厌其烦地设置了海选、16强、8强、8选6、4选3、3选2等晋级的规则与关卡, 又通过广告环节、评委点评等设置了多层悬念, 以制造比赛激烈竞争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 评委又总是对未能晋级的选手说“你是最棒的”、“你很好”、“你已经做到了”、“你就是我心目中的达人”, 让紧张的比赛充满了温情。尤其是三位评委中的女性评委伊能静, 总是以一个母亲的角色打温情牌, 在多个场次的表演中给了选手很多鼓励。在预选的多场表演中, 当评委在决定参赛者是否晋级时, 常常会出现观众大呼YES的情况, 而这时评委也往往会顺民意说出YES。这到底是不是评委的原意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 这传达了一种信息: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团结第一, 比赛第二。这同样是中国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所以, 当参赛选手功夫派阎玺通过节目呼唤他的其他四个兄弟时, 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召唤的声音。当他们因为场地原因表演失败的时候, 他们仍然笑着对观众说“功夫派永不言败”而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关于名利问题。全世界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基本上都是以金钱、职位等实物作为奖励吸引参赛者加入节目的。而《中国达人秀》的奖励更注重的是抽象性与成就感。例如在拉斯维加斯表演3个月的合约并成为蔡依林世界巡回演唱会的嘉宾 (《中国达人秀》第一季) 。如果说这是现代人对名利的追求的话, 那么选手对“上海音乐厅”、“人民大会堂”、“八万人体育场”、“维也纳音乐厅”等的期待, 正像节目组从预选就安排在剧院是要强调一种仪式感, 表现对小人物的尊重一样, 他们看中的是这份尊重, 这份与“大人物”一样的平等与机会。

然而,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一个电视节目, 不能不受“电视文化即大众文化”的影响, 必然掺杂商业成分。因此, 可以看到《中国达人秀》的前面还有“海飞丝”的冠名, 第二季的冠军奖品直接为“东风标致408汽车一年的驾驶权”, 播出过程中还总是在悬念点插播很多广告, 甚至被批评为在广告中插播节目。这是一种体制真实, 需要节目组平衡好商业利益与观众的接受程度, 才能保证其收视成功。

结语

《中国达人秀》的第一层真实, 是节目本身元素真实, 包括参赛者、才艺表演与现场的真实记录;第二层真实是“电视秀”的表演成分, 是电视媒体塑造的一种真实;第三层真实是节目所反映的社会价值理念问题, 由于它契合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故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真人秀节目要想获得长足发展, 绝对不能忽略不同层次“真实”问题的把握与平衡, 只有这样, 才能同时获得商业利益与社会评价的双赢。

参考文献

[1]Joanna Thornborrow&Deborah Morris.Gossip as strategy:The man-agement of talk about others on reality TV show‘Big Brother’.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8/2, 2004.

[2]Julie Ann Taddeo&Ken Dvorak Eds.The Tube Has Spoken:Reality TV and History.Lexington, 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0.

[3]达人是怎样炼成的——解密《中国达人秀》制作团队成功秘笈[J].影视制作, 2010 (10) .

[4]张群, 舒畅.中西商业类真人秀节目“视觉语言”分析[J].当代电视, 2011 (6) .

论电视新闻采访的真实性 篇6

不得不承认, 电视新闻采访中确实存在提前准备了稿子让受访者念的现象。之所以这样做, 或者是稿子先行, 受访者配合新闻采访的需要﹔或者是为了受访者在镜头前说得流畅, 表达效果好。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受访者对着稿子所念内容的真实性, 但如果是记者提前准备的同期内容, 它真的是当事人对当时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准确无误的表达吗?会不会有主观臆断的可能?这种功课是不是做得有点过了头?如果所念内容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沟通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就不能让被采访对象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呢?这样生硬死板地去念稿, 很难有好的宣传效果。因为它不仅让人对采访内容打了问号, 同时也对新闻现场采访的记者留下采访不深入﹑敷衍了事的印象。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 而不是主导者或参与者, 如果新闻事件中加入了记者的主观意愿, 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是在记者的主导或安排下完成的, 有太多摆拍的痕迹, 那么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经过导演的新闻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一些有明显策划或导演痕迹的新闻会严重削弱传播效果, 甚至一些新闻因为某个细节处理不当引起受众的反感, 从而否定整篇报道的真实性。

相比报纸﹑广播等媒体而言, 电视新闻因为借助声画符号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同步记录报道, 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 让人产生“眼见为实”的感觉, 其视听兼备的特点更易使受众相信其真实性, 电视新闻也被认为是最可信的信息传播媒介。然而, 个别新闻记者有意或无意地编排新闻事实, 导演新闻场景, 放大新闻细节等行为, 却向公众传递了片面或错误的信息, 造成新闻虚假失实。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愚弄伤害了观众的感情, 最终使电视新闻采访的可信度滑坡, 媒体的公信力遭到公众的否定和质疑。这对那些自以为耍点小聪明就可以瞒天过海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无疑是当头一棒。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容不得半点虚假。它让大家冷静下来, 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的新闻采访是不是讲了真话?是否遵循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真实性是新闻规律的客观要求。如果一则电视新闻丧失了真实性, 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作为记者, 我们的职责是讲真话, 将第一手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观众。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电视新闻的客观真实, 从而增强其可信度呢?

第一,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一线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教育, 不能有主观制造假新闻的故意。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是新闻队伍中总有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谋取私利铤而走险, 捏造事实吸引观众眼球。北京电视台纸箱馅包子事件的恶劣影响, 可以说是血的教训, 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引以为戒。

第二, 对新闻线索要严格把关, 认真筛选。新闻获得的渠道很多, 许多媒体都设有新闻热线, 获得的线索五花八门﹑鱼龙混杂, 要对获得的线索有一定的甄别能力, 及时删除那些没有新闻价值或是片面的不能反映事件全貌的线索。

第三, 要重视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

1.对有矛盾冲突的事件性采访要倾听双方当事人的声音, 从而使新闻不失偏颇, 准确反映客观情况。

2.要善于沟通, 真正融入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中, 和他们打成一片, 消除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隔阂, 这样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 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记者采访的对象涉及社会各个阶层, 他们所受的教育﹑经历﹑性格等都不一样, 在采访时除了做足功课外, 还要揣摸采访对象的心理, 因人而异地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 使他们愿意谈、乐意谈, 从而获取第一手材料。目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记者深入基层, 采写了一大批鲜活的新闻, 反映了群众的心声。

3.采访方式要不拘一格, 灵活多样。为了获取最真实客观的新闻素材, 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不同的采访方法。对于监督类新闻, 记者不公开身份采取隐性采访的方式, 采访对象没有任何防范和掩饰, 往往能够达到常规采访无法达到的效果。对于突发事件, 记者要快速反应, 选取独特的视角, 深入事件发生﹑进行的核心地带应急拍摄, 在第一时间采访到当事人或知情者。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 需要记者沉下去, 使人物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展示所思所想, 表现他的真实性格, 从而让典型可信、可亲、可学。总之, 根据不同的报道题材和内容,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手法。

4.要善于随机应变。在采访过程中, 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有时采访对象因为某种原因拒绝采访, 有时新闻现场与之前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 有时新闻事件突然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记者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及时调整思路, 挖掘到最真实、最有深度的新闻。

5.要多运用现场声﹑同期声。电视新闻的现场声﹑同期声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新闻现场的原生态, 把记者对现场的干预降到最低, 增强新闻的可信度, 使视听新闻魅力独具。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 尽量通过不加修饰的镜头语言反映事物本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在《走基层·我在基层当干部》栏目连续五期播发的“招工局长”陈家顺的故事, 真实地展示了为了广大农民兄弟姐妹的福祉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的形象, 播出后反响强烈。之所以有较好的宣传效果, 就是记者采取跟踪报道的方式, 运用了大量的同期声﹑现场声, 在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了画面无法替代的作用, 使所表现的内容更加鲜活﹑真实﹑生动可感。

第四, 减少新闻表述的随意性, 真正把准确性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全过程。观看电视新闻时受众经常会听到“近日”﹑“日前”﹑“长期以来”等似是而非的新闻语言, 新闻事件发生时间模糊﹑词语使用不当﹑表情达意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用“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等言过其实的句子, 夸大新闻事实。新闻表述应该准确、客观, 避免笼统、含糊, 既不能躲躲藏藏闪烁其词, 更不能随心所欲夸大其词。只有这样, 才能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它要求记者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 深入采访, 反复推敲, 使播发的新闻无论从主题本身还是细节展现﹑语言表述等方面尽可能地做到真实可靠。我们看到, 许多电视新闻在播发时屏幕上都标注了记者拍摄画面的时间, 这是为了向观众传递最为准确的信息, 以免因为新闻播出与新闻采访出现时间差, 导致新闻与事件本身有出入。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真实性探究 篇7

1 电视现场报道的界定和特征

电视报道包括现场直播、现场录像报道等形式,特点是有较大的信息量、较强的现场感和可信性、时效性等。电视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应具备一定的功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修养,能将事件的核心和本质紧紧抓住;现场报道的构思应巧妙独特,口语表达能力要清晰、流利,能对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发生背景简明扼要的介绍;应方法灵活、善于应对;反应迅速、知识渊博;应具有很强的现场把握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默契配合摄像师,善于用镜头语言直接在观众面前展示现场的细节、氛围、环境,以及有特点的音响效果和现场各个方面的反应。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真实性

电视新闻是有文字图像的广播、有声音的报纸,特征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知识性和新闻性。现场新闻的真实性是客观的反映报道对象是原本的、不加修饰的在受众面前展示所发生的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充分发挥现场的真实性,把报道做的可信、真实、鲜活和生动。在最近一段时期,在电视新闻中频频出现有较强纪实性的现场报道节目,犹如镜头再现。

新闻和电视剧的表现形式不同,新闻的价值在于其真实性,而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在于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如因果、事件、人物、时间和地点等,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现场报道新闻的真实要源于生活的真实,是严格的实事求是,不像艺术作品那样,对典型进行塑造,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用虚假的画面显现记者道听途说的事情。当然,新闻也并非真实的翻版原始的生活,而是在忠于生活的基础上,加强新闻的表现力,对主题进行提炼,使受众对真实的生活更加的了解。但加工新闻的幅度应对公正、客观和真实性的原则予以遵循。

3 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体现在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这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只所在。同时,电视新闻还要带给观众一种参与感。参与感是人际传播中,人与人直接交流的心理状态。当电视直接向观众的感官诉诸声音和画面时,衡量传播效果的公共标准就是参与者。而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决定现场报道成败的关键就是参与感。

4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真实的表现现场

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就是声音和画面,只有真实的声画,才可准确的传播信息。运用电视新闻的同期声,能更好地表现现场报道的真实性,能够增强电视新闻感染性和真实性。近年来,因为电视从业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素质,新闻中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都被请到画面中讲话,这样就有大量的水分充斥在电视新闻屏幕中,使一档新闻的整体质量降低,失去了对观众的吸引力。因此,决定同期声应用成败的关键,是选好现场报道的采访对象。

5 第一现场升腾新闻现场报道主题

现场报道是同步采录播出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未经过加工的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更强。电视新闻报道犹如将观众带到了新闻现场,缩短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观众会比较相信自己目睹的信息,不会产生隔阂感。同时,记者以参与者和目击者身份对新闻进行报道,没有经过转述,可信度高。这样会使报道内容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增强,用事实说话,使事件中的人物和情节在节目中凸显,吸引观众的眼球。第一现场是通过现场目击者的表述以及记者的镜头,恰当地描述新闻事件,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对目击者在现场所感受的氛围进行切实的感受。

6 结论

电视新闻是一种有人有物、有情有意、有灵有肉的东西,新闻工作者应用自己的真情去对人间的故事进行讲述,对社会的进步进行引导,对人类文明进行传播。将一种有灵气、有生命的信息进行传播和提供,对正确的舆论进行引导,而其灵魂和魅力所在,便是其真实性。新闻生命力的精彩所在和生命力所在,就是现场报道,它所拥有的冲击力是及其强大的,能使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传播距离最短,使传播效果最大化。电视新闻工作者通过巧妙结合和合理选择报道方式、同期声、电视画面,使新闻更具接近性和真实性,便于广大受众的接受和理解。而这种报道方式在县级电视节目中,还相对不成熟。如何将这种现场报道的潜力和传播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需要基层电视工作者的努力开拓。

参考文献

[1]矫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J].科技传播,2012(3).

[2]要文.浅论电视新闻的创作[J].科技信息,2012(7).

[3]于洋,刘妍君.电视新闻的“伪现场报道”[J].记者摇篮,2012(4).

[4]梁玉杰.电视新闻角度的准确把握[J].科技传播,2012(6).

电视真人秀建构的真实性分析 篇8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真人秀,真实性,媒介环境

真人秀也被称为真实电视,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由普通人(在节目中恢复成非演员身份)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预定的规则,为了明确的目的,进行竞争博弈,并且在被告知的情况下录制播出的电视游戏节目。

通过真人秀,观众们乐此不疲地选择窥视各类生活的窗口,满足自己的娱乐心态。2014年5月~8月在东南卫视推出的《真爱在囧途》中,陈赫夫妇恩爱秀与11月陈赫被爆出轨的鲜明对比,使真人秀的真实性遭到很大的质疑。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镜头前的成年人相对孩子来说自控力更强,更易伪装。因此,本文以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成人与儿童镜头前的表现为依据,通过电视真人秀的几个要素来对真人秀节目构建的真实进行解析和反思。

莫林虎在《电视文化导论》中指出真人秀的重要因素:第一,真人扮演;第二,参与节目者在情境和规则允许范围内自由活动;第三,情景设定,规则设定,目标设定。鉴于第三点只涉及节目制作方的预先设置,过于孤立,且节目制作方的设置也是在符合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笔者认为,预先设置还应该包括潜网和节目相关方,如广告商、参与者本身等的预先影响。因此,把第三点修改为“主观预设”更恰当。

那么我们从这几个重因素去分析它的真实性。

一、真人扮演

真人扮演即真人在节目中表演自己的一种行为。当他进入角色时,就要服从节目预设的情境,这些事先得到精心策划和严密组织的情境可能是他真实生活中完全不会经历的事情,因此这些情境具有导向型,使他变成了特定环境中的一个具体角色。同时,参与者在这个节目中扮演的这个角色是他自己根据环境和经验判断形成的,他表现的是他自己,他的行为是他一贯思想性格的延伸。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参加者的形象是情景设定和参与者本身共同作用下建构的形象。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镜头前的家长和孩子们对自己的职责和角色是心中有数的。这使得他们在这种虚拟场景中的表现并非处于本真或自然状态,而是一种拟真实。因此我们可以说,真人秀节目中,参与者身份是拟真性的。

此外,真人秀中参与者的真实性是变化的。为保证节目的真实,韩国版《爸爸去哪儿》参加拍摄的孩子是不允许看节目的,而中国版孩子可以看到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当他们发现卖萌耍宝可以迎来赞誉时,极易将这种方式发展成刻意的表演。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违背了以沟通纪实为出发点的节目初衷。随着节目的推进,我们很明显地看出孩子们在镜头前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节目最开始,面对镜头的张悦轩发自内心地说:“我不想他(摄影师)老是拍我。”到了后面,天天哥哥(张悦轩)开始对镜头耍帅,这种形象对比令人深思。不过,参与者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否也是对真实的另外一种诠释?

值得一提的是,在真人秀节目中,观众也会对节目参与者的角色进行重新解构。观众所熟知的《爸爸去哪儿》的参与者的形象是媒介报道的明星形象。但节目中,明星们要上交手机、钱包并接受任务,与孩子携手应对挑战。这时,观众在明星的日常和囧态中看到了明星的另一面,其心目中明星的社会角色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位于家庭角色。

二、参与节目者在情境和规则的范围内自由活动

尽管有预设的情境和目的,但参与者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其不同的观念,这些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影响,使参与者发出不一样的动作。这会使节目产生较为真实的差异性。就如《爸爸去哪儿》的总导演谢涤葵所说:“我们首先会设计整个节目的流程,但是中间环节会发生什么状况、讲什么话、出现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个节目打动观众最关键的就是真实。”虽然导演在分析真实的同时加上了让步条件,但这一点是真人秀节目唯一称得上真实的地方。

三、主观预设

主观预设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来自潜网和其他节目相关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直接影响到节目能否产生和节目的主旨。广告商等资金提供者则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真实与否首先并不能脱离这些条件。第二,来自节目组自身的预设。节目的情节和场景均由栏目组人为策划,这种主观预设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形大不一致。策划员在每期节目里都设置了一些考验,真人秀的主体会知道这是剧组的特意设置,在有心理准备的条件下,这些所谓的困难并未给他们造成真正的压力,不可能和现实中遇到突发困难时表现一致。而明星对子女行为的反应,也会因为在镜头前而有所克制。第三,来自参与者的预设。《爸爸去哪儿》里面,参加的爸爸们都已经是媒介明星了,差距只在于名气的大小。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媒体形象已由专业的公关定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公众人物是虚幻的。真人秀节目的本质还是在大众媒介上曝光形象。这些公众人物在面对镜头时已经会自动切换成被定位的样子,以这种姿态去参加真人秀节目,真实性可想而知。而爸爸们均有类似田亮的发言——“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总不能凶吧”。这也显见了现实与表演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曹格对着镜头说自己想退出节目这种本该让我们对节目真实产生信赖的片段,仔细想来,却又让人疑惑——这到底是现实还是节目组的效果?再次,画面上不断被暴露的庞大摄影队伍和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画外音也在不时地提醒观众,这是对现实的超级虚拟。

小议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 篇9

1 电视现场报道的界定和特征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 面向摄像机 (观众) , 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 (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 ;现在进行时 (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 ;完整同期声 (有现场声音) 。报道形式有现场录像报道、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 等等特点。

现场报道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力。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 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本质与核心, 即席形成一套现场报道的构思;要有巧舌如簧的口头表达力, 能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向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发生、发展情况;要善于应对, 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 能使采访者吐露真言;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 反应敏捷, 很强的应变能力和把握现场的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特别要与摄像师配合默契, 善于用镜头语言把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 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映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等等, 都直接展现到观众面前。

2 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现场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报道对象的客观反映, 现场真实性就是要把所发生的新闻事实, 不加修饰、原原本本地展示在受众面前, 充分发挥现场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把报道做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近一个时期, 一些电视媒体的电视新闻, 尤其是纪实性很强的现场报道节目频频使用“再现”镜头。例如:抓获受贿者后, 电视记者通过犯人或见证人的口述, 人为地再现案件中行贿受贿的细节;人为地再现犯人密谋犯罪的过程……众所周知, 新闻与电视剧有不同表现方式, 新闻之道在于求真, 离开了真实, 新闻便无价值可言, 对电视新闻而言, 其真实性包括: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

由此可见, 现场报道新闻的真实, 是严格的事实的真实, 无疑要完全忠于生活的真实, 它不允许像艺术作品那样塑造典型、合理想象、推理, 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记者的语言和道听途说的事情用虚假的画面显现出来, 当然新闻也不是原始生活真实的翻版, 而是在绝对忠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取舍, 提炼主题, 加强新闻表现力, 便于新闻受众了解真实的生活, 但新闻加工的幅度应严格遵循新闻原有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

3 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

电视新闻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体现, 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除了现场感之外,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还能带给观众另一种鲜明的心理状态———参与感。在人际传播中, 参与感是人与人直接交流中的心理状态。当电视把画面与声音一齐诉诸观众的感官时, 参与已成为普遍的收视心理需要和衡量传播效果的公共标准。而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 参与感已成为决定现场报道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都市条形码》,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 记者总是能拍摄到新闻现场的镜头, 这说明记者在第一时间已经到达了现场。《都市条形码》主持人总是能够深入案件本身给观众带来一种知识的解读性, 一种能够深入其中又能够置身事外的独特关注和客观评析。采用在现场完成报道, 这一点对栏目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开播以来, 创下了昆明地区栏目收视率的最高点。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给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带来过最及时的新闻现场, 共同亲历新闻、感觉发生、关注细节, 创造了收视率最高的奇迹。

4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助于其现场真实性的表现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版符号, 只有声画的真实, 传播的信息才是准确的。在这一前提下, 新闻现场报道才能在受众中产生真实感。从而使电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统一, 事实真实和表现手法真实统一。那种靠扮演、重拍等事后通过导演的“再现”镜头, 制造出来的“真实”一旦被观众敏锐的目光察觉其中破绽, 便会疑惑顿生, 假作真时真亦假。图像的真实性既然受到怀疑, 那么新闻的真实当然也无从谈起, 这种没有新闻真实性的手法, 也就没有了真实感, 更谈不上新闻的报道力度了。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有助于其现场报道真实性表现, 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 由于电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出现了记者拿着话筒到处伸的现象, 新闻中各类人物也不管有无必要, 都请其出画面大讲一通, 使电视新闻屏幕充斥着大量水分, 降低了一档新闻的整体质量, 倒了观众的胃口, 所以现场报道时选好采访对象是决定同期声应用成败的关键。

5 第一现场升腾新闻现场报道主题

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正在发生、进行时同步采录播出的, 新闻未经加工, 更加原汁原味, 因此, 在客观、真实方面更胜一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因为记者出画面, 就好似把观众带到了新闻现场;记者在现场的报道, 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很小, 因此观众对自己目睹的和听记者在现场报道的信息, 都比较相信, 没有隔阂。再有, 记者以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报道的新闻, 没有经过转述, 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大大增强了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用事实说话, 节目凸显的是事件的情节和人物, 紧紧“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所谓第一现场就是指通过记者的镜头、现场目击者的表述以及对新闻事件恰当的描述, 让观众体验到仿佛就在现场的感觉, 感受到目击者在现场所感觉到的氛围。

综上所述, 现场报道是新闻生命力所在, 精彩所在, 它拥有更强大的冲击力, 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小化。如何更好的发挥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和潜力, 更易被广大受众所理解的接受, 还需要更多电视工作者努力去开拓。S

摘要:现场报道做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流, 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 面向摄像机 (观众) , 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特点。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李磊.浅谈电视新闻的真实性[DB/OL].辽宁电视台-老王论坛, 2005-10-10.

上一篇:初中数学中的素质教育下一篇:教材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