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设备

2024-09-21

真实设备(共7篇)

真实设备 篇1

摘要:为解决日常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的矛盾, 进一步提高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结合学院全真式程控交换实训平台,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程控交换课程的改革情况, 通过实践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程控交换,实训平台,教学改革

0 引言

程控交换技术以其处理速度快、技术设备成熟等特点, 已成为通信企业实现固话业务的关键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维护》作为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实践性和工程性比较强。本文结合综合实训平台中的程控交换平台, 探索程控交换课程教学改革, 学生通过课改后实训项目的训练, 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备了商用数字程控交换机软、硬件日常维护能力和交换机综合应用能力。

1 现代通信综合实训平台中的程控交换平台介绍

现代通信综合实训平台由我院和中兴通讯共同建设, 主要由程控交换实训平台、光传输实训平台等构成。其中程控交换设备是整个实训平台的核心设备, 目前平台配备了一台华为公司的C&C08程控交换设备, 50台学生操作维护终端, 25个模拟电话机、e-Bridge专用实验管理软件及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如图1所示。

2 结合实训平台的课程教学改革

2.1 课程改革思路

通过对多家企业交换机房走访调研, 收集了交换岗位种类和要求 (见表1) , 因此, 《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维护》课程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1], 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 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

2.2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传统的《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维护》课程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实践性课程往往沦为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2]。课程大多首先讲解理论知识, 理论结束后通过实验箱进行部分实验。这种授课方式使得理论与实际设备相脱节, 学生积极性不高, 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程控交换实训平台建成后,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具体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 提炼出主要学习领域, 然后根据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 将授课内容项目化, 每个项目集理论、操作、维护于一体;最后制定项目任务计划和评价标准, 见表2。

2.3 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迈进

传统的《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维护》课程授课持续一学期, 每次教学时间较短且相对分散, 学生掌握不扎实, 到学期末遗忘知识较多;引入实训平台后, 将一学期的分散授课改为集中两周的单科独进方式, 即两周内不开设其他课程, 使学生变“上课”为“上班”, 集中完成本课程的学习。这样讲完理论可以马上进行实践练习, 通过实践反过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将讲授与实操合二为一, 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2.4 高标准分时段开展考核

按照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实施课程考核, 考核采用分时段、多形式、多方面的方式开展[3]。每个教学项目结束后, 教师要进行阶段性考核, 了解本项目学生的完成情况;课程全部结束后, 要整体考核, 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考核形式多种多样, 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形式:阶段考核一般采用口试加实操进行, 整体考核多用闭卷笔试、故障处理等形式;考核成绩合格者可直接参加行业内的职业资格考试, 取得相应证书。同时可参加中兴NC、华为COM等国内知名企业认证体系的考核, 使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

2.5 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1]。具备先进的教学环境和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就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 按任务下发→任务实施→任务监控→任务总结的过程开展;教师下发任务前可采用“案例教学法”, 讲解企业提供的真实案例, 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工作情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教师采用“启发教学法”, 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做中学”、“学中做”的主人公精神, 在实践中体会, 在处理故障中成长,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6 师资队伍的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导向。任何改革都需要先有人的投入, 改革是否顺利实施, 人是决定因素。程控交换实训平台是一套微型的电信运营级网络[4], 教学时需要理论与实操合二为一, 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 选派专业知识扎实的年轻教师到郑州地铁等企业进行培训, 建立一支能力复合的“讲师、工程师”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另一方面, 邀请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骨干入校丰富兼职教师队伍, 优化团队结构提高教学团队活力。

3 改革成效

《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维护》课程改革以来, 我系已有两届学生在新的程控交换实训平台上开展项目化教学, 从任课教师反馈的情况来看, 理论考试成绩和动手操作能力均有大幅度增长;从我系学生办反馈的学生应聘情况来看, 招聘企业问到程控交换知识时, 对学生的应答情况感到满意。因此, 课程改革不仅促进了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发展, 而且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增强了就业适应能力。

4 结语

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核心课程的建设。作为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维护》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综合实训平台建成的基础上可加速传输、无线等课程的改革,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从而带动通信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效果, 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李志军.依托实训基地的程控交换课程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8) :178-180.

[2]黎雯霞.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程控交换设备维护课程开发[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1) :32-35.

[3]刘云.《程控交换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J].科技资讯, 2008 (2) :125.

[4]邓月明.现代通信实训平台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 (12) :122-125.

“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 篇2

媒介的真实

媒介的存在是信息的表达,媒介的真实是对真实事物的报道和认识。真实性是媒介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受众从大众传媒中了解事物发展的动态,对媒介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但是,媒介反映的真实,只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表达形式,并不是经历的,是虚幻的。

李普曼曾在《舆论学》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这个命题。指出,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脑海中存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反映了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把新闻事件通过媒介还原,使受众认知和了解。

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

在媒体报道中,通过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媒介传播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的价值,是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新闻传播中,把最真实的事物发展通过媒介手段传播给受众,使受众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这是传播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但是,媒介真实报道都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提炼,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意识。新闻事物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 在报道中,并不能全部的体现,往往是抓住重点和关键点,以点带面,以主观“创造”客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和虚幻性。

客观真实是已知的,并且存在发生过的,但是,媒介真实只是客观真实片面的反映,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笼统上来讲,媒介真实只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追求,并不是完全存在的。如:同一个信息,不同观念的记者报道,立场不同,导致新闻的侧重点不同,最后报道的可能不是同一则新闻,而这样也会对受众造成不同影响。

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

新闻传播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个依据,媒介在对事物的反映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媒介片面的进行新闻报道或者是对信息错误的报道,给受众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美国对中国的报道总是片面放大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新闻的报道, 带有了强烈的种族色彩,为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带来负面的影响。;二是新闻媒介全面的、真实的反映事物的发展, 为受众提供一个健全的消息报道,使受众更好地掌握社会的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大众传媒的评价是:大众媒介传播就像一个洗脑剂,随着它的影响力的扩大,媒介技术的提高,在发展过程中现实与虚幻的消息混淆到不易察觉的地步。在新闻传播中,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有:政府政策的调控、政党派别的操纵、资本集团的控制等,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同时,还有一些客观方面的因素,如:民族种族倾向性、文化背景、认知等。使媒介新闻报道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真实。例如:中国传媒的报道方针,对于一些重要的报道内容都需要由党政机关审批决定后才能实施。从这一点就可以反映出,媒介报道是有选择性和有一定标准的,并不是全面的报道。

如何更好地看待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

媒介对事物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 为了使媒介报道与客观真实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化。

首先,对媒介报道要有正确的认识,新闻报道虽然具有真实性,但是它不能全面表达一个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侧重点,所以在了解客观现实的时候,要用辩证角度出发,透过新闻现象,接近客观现实的媒介真实。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充分相信,在未来传媒发展中,对新闻的报道会更加贴近真实,真正意义上保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公平性、合理性。

总结

关注真实材料 构建真实课堂 篇3

关键词:真实材料,真情实感,化虚为实,作文教学

近两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和评卷的导向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心灵的真善美和思维的开阔;注重情感真实,抒写真实的生活与学习。前几年的那种“贴标签”式的作文已经没有生命力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说:“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真情实感是作文的内在生命。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却发现:85%以上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这就是缺乏激情的表现。很多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样写,即使写出来了,往往也是语言干瘪,没有个性,缺少真情实感没有感染力。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又如何让这些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激发出他们的真情实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值得深深思考或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情感的暖死亡”现象的忧思

1.“情感的暖死亡”现象。

“情感的暖死亡”现象是一个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与人相互依附关系逐渐显得疏松、人对社会事物也日渐冷漠,久而久之人的情感也会缓慢地死去。当代高中学生大多是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按单一的生活模式成长起来的,严重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阅历,表面上看他们是早熟,好像什么都知道,其实不然,他们的生活经验几乎都是通过各种媒体所获取的间接感受,是朦胧的,缺乏真实感受和深层次理解。他们没有关注生活、关注家庭、关注父爱母爱的习惯;也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感悟真情;更不能从自己身边真实的事件中找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正确的想法。

2. 真实的材料是好作文的源头。

我们有的作文教学正日渐走向枯竭的境地,暮气沉沉。多情善感、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在这种作文教学现状中被捆缚住手脚,畏首畏尾。题材仓库空空如也,想象天地逼仄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成为目前很多学生作文的共同状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事实的一种合理判断。我发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些题材千篇一律的文章。如写亲情就写母亲连夜给“我”缝衣,下雨为“我”送伞,其实有很多学生都不穿有补丁的衣服了;写老师就写老师连夜批改作业,其实学生到点就睡了,怎么会看到老师连夜工作呢;写同学就写和很好的朋友因为问题目不及时解答而发生了误会,后来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想道歉可是已经不在一起,其实大部分学生还在附近,再说现在通讯工具如此发达,为何不打个电话道歉呢?学生的作文缺乏真实感,缺乏打动人心的东西,也逐渐丧失了活力。

3. 改变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中不仅仅要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培养。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顽固地存在着两种模式。一是模式化教学模式,教师将种文体抽象概括出基本套路,平时作文教学中给其定框定调,随后按几种基本文体足项训练,严格操练,不容许丝毫的旁逸斜出,认为只要练熟每种文体的基本格式,作文自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二是功利性教学模式,一切以高考为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前几年大练话题作文,这两年又围绕着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穷追猛打,无止无休。所有这些都直接制约着、阻碍着学生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表达,往严重处说,是扼杀和泯灭人的灵性和情感。

二、真实情感来自课堂气氛的渲染

其实一切“情境”皆教育!一切生活皆情境。只有巧妙创设无痕的情境,和生活零距离,学生才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古诗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愿孩子在与生活零距离中摸索写作,在写作中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者首先为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东西。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写作的资料库。教师给孩子创设的情境不但要调动孩子的兴趣,更要能促使学生亲手去做一做。这就需要有一个真正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中。把情境设在生活中、家庭中,不仅能使循规蹈矩的课堂变灵活愉快,还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和家人共同游戏的乐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表达情感。

三、语文课堂追求本真的策略

1. 真话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明显带有儿童的特点和情感意志的倾向。他们往往从自己的感情和意志需要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识辨外界事物,使体验变成一种自我情感和意志的表现形式。因此,真实的体验,不知不觉去体验,出乎他们意料的体验,一定能让孩子在惊喜之余,产生非说不可的写作欲望。例如我在教授《如何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作文指导课时,导入后我就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一碗馄饨》,激发学生谈亲情的热情。生1(哽咽地说):我觉得文中的女孩就是我的缩影。我很不懂事,常常做出一些叫妈妈生气的事情来,我……(说不下去了)生2:早上,我妈给我做了炒饭、鸡蛋还有牛奶,我胡乱扒了几口,准备走,我妈一手拿鸡蛋,一手端牛奶,把我堵在门口,让我吃完再走。我吃完鸡蛋刚想溜,老妈拿着牛奶把门堵死。我没办法,只好喝完,我一边下楼,一边听见我妈喊:“骑车小心点!”“好。”“上课好好听讲,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知道了。”后面喊什么我就听不清了。(众生笑)……从两位学生讲述中可知不是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而是我们平时给学生创设的平台太少,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激情。学生的生活面不是很宽广,为此教师应设法为学生创造“生活”让学生进行多种情感交流与体验,丰富他们的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2. 真情教学,触发灵感。

例如我在教授《如何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作文指导课时,我是这样来触发学生灵感的:

先让学生讲述感动自己的故事,再问:那怎样使感动自己的故事,感动更多的人呢?我们来看看名家是怎样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的。我们一起来欣赏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三个学生配乐朗读,创设情境。(三个学生读得很动情,在场的每个人都被深深感染了)接下来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学生品析感人句子。师:说一说哪些句子感动了你,并说说理由。写在纸上。我也找了一个句子,我先说说我的感受。例: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这哪里仅仅是安慰、排解?制止儿子“狠命捶打”腿的动作,这是以生命相许,以炽热的慈母心支撑儿子活下去的勇气。这是一个坚忍、善解人意的母亲形象。(学生沉思、动笔。三分钟之后,师示意停笔)生1:母亲临死前说的一句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生命的全部是为了儿女的付出,生命结束未了的心愿永远的遗憾仍然是为儿女尽责。生2:我说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就那么随便地出去,根本就体会不到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

师: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讲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到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上面语段之所以感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生: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师:对,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就能写出人物的精神,使文章生动、感人。我们既然已经学习了使文章生动的方法,下面就动笔写出你对亲情的感受。在动笔之前,欣赏满文军《懂你》MTV。(点击进入MTV)师:要注意观察画面和注意歌词。(学生认真地看着、听着,露出了惊奇感动的表情)师:满文军深情地唱出了对母亲的理解,下面就请你们用笔花七至八分钟时间表达出对亲人的理解。以亲情为素材,运用细节描写以及其他手法写一个80字左右的片段。(学生沉思、写作,老师巡视,六分钟后有学生陆续停笔)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同学点评。生1:我喜欢和母亲逛街,喜欢她在漂亮衣服前流连的表情,喜欢她穿新衣服后孩子般满足的天真,那时的她最可爱也最真实。我曾经在书上看到,古人把椿树比作爹,把萱草比作娘。我知道萱草是一种再平凡不过的草,开着小喇叭一样的黄花,那花可以吃,就是黄花菜,也许它的平凡、乐于奉献就像天下的母亲吧。我想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母亲。生2:我觉得她写得很好,运用了细节描写。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生3:母亲穿新衣服后孩子般满足的天真,在漂亮衣服前流连的表情都是细节描写,写得很生动,有一种画面的感觉。生4:当妈妈是外公外婆的女儿时,她教会了我孝敬长辈;当妈妈是爸爸的妻子时,她教会了我体贴别人;当妈妈是学生的老师时,她教会了我正直的含义;当妈妈是社会的一员时,她教会了我诚恳待人、坦然处世。除了母亲的职责,她还是我的良师益友。生5:他用了排比句式,读起来郎朗上口,有节奏。但我感觉没有细节描写,他用的是一些概述性话语。师:(问全体同学)你们觉得怎样改才使文章更生动些?生6:增添一些具体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生7:还可以写上人物的肖像。……这时,我看到亲情之花盛开了,在我面前展现了生活的温馨、美好。我也感受到同学们思维之花开放了,使我们的文章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跟一个字有关,那就是“情”。真情是文章的生命。可见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爱的心,运用适当的方法,就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3. 化虚为实的教学。

话题作文所给的话题往往是比较空泛的,而据此进行构思立意,就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具体实在的事物之中,使抽象的意有了依托。实化后文章的立意就凸现了出来。如以“美丽”为话题,可以先把“美丽”落实到某个人或某件事上,文中的“美丽”可以指好看、漂亮,也可以指精神的高尚、灵魂的纯洁。一学生在《生命如此美丽》一文中写了一个身残志不残的女孩,表现了一种永恒的美。每个学生都有正确认识生活的潜力,教师适时抓住契机,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巧妙加以引发,学生便会把主动表达这种认识看作一种乐事,从而产生写作兴趣。从人的求知心理来看: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们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藏着一些深奥的道理。比如说名字。它往往被当作符号而忽视。如果用这作为写作素材,肯定大有文章可做。那天,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比赛:先记住自己一组同学的名字,然后默写,3分钟时间看谁写得多。结果最多的写对了10个,最少的只写对了2个。接着,我询问孩子名字的含义。有些学生能简单说出,而更多的学生不知道。放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取名的意图及名字中蕴含的希望。学生通过访问、交流、倾听了父母的美好希望,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让学生把自己采访的内容整理成文,并在后面写上自己的感受。学生有的在感受中写道:“虽然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可每一个都包含着爸爸妈妈对我祝福和希望,包含着他们深深的情浓浓的爱。”看似简单的情境却意味深长,触动了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细微处感受到了爱意无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音像作品、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家庭生活话题等。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天定.写作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论纪录片的真实与“真实再现” 篇4

基于纪录片的性质,所呈献给电视观众的作品形式中的人物、事件的真实性都不容置疑,其中也体现在纪录片中的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在新闻学范畴里,真实被分为三种,即主观真实、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业界曾有人分析说:“人们不可能看到纯粹的真实,只能看到人类的符号真实。”客观真实只能通过符号一定程度的反映出来,却无法还原客观真实。

为了让电视观众看到最大限度的真实,纪录片创作者往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如何让符合客观世界的绝对真实反映在真实的符号中。从一个方面来看,客观真实是纪录片创作者完成作品的最终目标,也就是给观众呈现出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元素,而不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

2 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出现及其表现方式

2.1纪录片的“真实再现”手法

一般情况下,纪录片创作者是用摄相机镜头跟踪记录真实发生的事件。但由于一些事件发生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没能留下与事件相关的声音视频资料,就需要纪录片创作者根据事件的发展进程,邀请演员扮演事件中的人物,模拟事件发生时的场景和过程。

根据能够查阅到的历史资料,自电影纪录片诞生后,很多创作者在进行纪录片创作时,都选择了“真实再现”的拍摄方式。这样的经典案例有很多,如纪录片《国球沧桑》《北方的那努克》等经典纪录片作品,创作者们都选择了重拍、摆拍等虚构手法进行拍摄。

2.2“真实再现”的表现方式

随着纪录片创作技法的不断演变,“真实再现”这一手法也在不断发展,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不同的分类。笔者统计发现,比较常用的纪录片“真实再现”拍摄方式有三种。

在“真实再现”拍摄方式之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由纪录片中的特定人物,按照创作者对于既往事件的理解和把握,对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一些生活场景进行重演。如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为了用镜头再现爱斯基摩人的原始生活特点,弗拉哈迪请纳努克一家重演了搭建冰屋的情景。

此外,由于一些事件中的人物无法找到或者不能配合重演,纪录片创作者会邀请与事件中主人公具有相似性特征的演员出现在电视镜头中,扮演历史人物,还原历史事件。观看英国纪录片《失落的文明》不难发现,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了扮演的拍摄方式。纪录片《望长城》中,创作者再现了烽火传警的场景,将这一历史场景进行了还原。

还有一种拍摄方式也比较普遍,即纪录片创作者利用空镜头等相关镜头,此类虚构方法常运用于历史类纪录片和人物传记纪录片中,达到再现历史真实的目的。这样的拍摄方式,相较于邀请事件主人公或演员出演,可操作性较强,不过需要创作者对所拍摄事件全面了解和把握。例如,纪录片《马王堆》运用了舞台艺术片中女主人公的独舞镜头。

3“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

“真实再现”这一拍摄方式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纪录片创作中,被纪录片创作者所青睐并不断创新发展,从它对纪录片的作用来分析,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方面体现在能够丰富纪录片的电视画面,增强视觉感染力。纪录片《阿炳1950》的创作者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拍摄方式,还原了阿炳的背影在无锡历史时期的街景中,在二胡曲的烘托下增加了视觉图像的感染力,使得观众得到了心灵与视觉上的共鸣。另一方面体现在“真实再现”能够营造艺术意境,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4“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业界关于纪录片是否应该运用“真实再现”手法进行创作,有过不少争论,也存在多种意见。有些人说这种手法的大量运用对于电视观众获取真实信息有所影响,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真实再现”反而增强了纪录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笔者在准备拍摄纪录片《冯大同》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发现,纪录片所要展现的主人公的很多生活片段都没有视频资料,重新拍摄也绝无可能,如冯大同先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60年代初中毕业时的工作场景等。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笔者在拍摄过程中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方法,运用一些空镜头来表现那个年代的历史环境,并再现了主人公的一部分生活场景,这些视频元素在整部片子中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5 结语

类似的纪录片创作案例还有很多,综合业内经典纪录片分析,“真实再现”这一拍摄方式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讲,有着极大的表现作用,这一手法也需要纪录片创作者们继续运用并进一步提升其手法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文艺出版社,1997.

[2]贾磊磊.影像的传播[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真实设备 篇5

作者从如一, 以一位普通妇女的眼光去观察这两个为梦想粉身碎骨的男人, 在如今物欲横流, 极端实际的社会, 为梦想而活的人已为数不多, 在众人眼中, 他们是疯子, 是醉人。之所以如一对他们始终未弃, 也只是因为女人眼中神圣的爱和善良之人的一种怜悯之心。

作品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形式, 但作品的叙述并不仅限于叙事, 尚且做出了一些思考和评价。正如苏珊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中所说的:“还有一类叙述者从事‘超表述’的行为, 他们作深层的思考和评价, 在虚构世界‘以外’总结归纳, 寻求与受述者对话, 点评叙述过程并且引譬设喻, 论及其他作家和文本。”

作品中的思考和评价有:

“让一个女人低头的是爱情, 能把男人折磨的死去活来的, 是他们的梦想。”“然而生活永远是喜忧参半的。”“任何带有原创性质的劳作都是十分艰辛的。”“没有脂粉红袖, 这个世界不一定太平, 但一定无趣。”“人的历史便是你身上的红字, 就想这个时代不会埋没天才一样, 也绝不会埋没你的失败。种种的得失是甩都甩不掉的行囊, 伴在你的左右不离不弃。一天做鸡, 终身为娼, 一天是贼, 一生为寇。人生总有一个拐角处等着你原形毕露, 万劫不复。”“如果他们能敞开地谈一谈, 那该有多好, 那也就没有后面发生的故事了, 但人生都是这样, 当你懂得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时候, 通常已经老去。”“其实, 保守秘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有人说失恋的时候听情歌是开煤气关窗户, 那么一穷二白的时候听励志的歌是不是白痴?”

作品这种“外露的作者性”, 可以使叙述者通过这种行为建构所谓的“真实性原则”。除了最为公式化的小说之外, 小说文本的价值都会或多或少的偏离既定的文化价值轨道。故而, 每个故事应建立或推导出一套相应的原则, 以便使得读者把该叙事当成“完全可能发生的”故事, 并把它纳入某种世界观体系中。因此, 持不同意识形态见解的作家会“最大限度地”高扬自己的叙述的准确真实性, 以便与其他文本的意识形态分庭抗礼。叙述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 根据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 及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 发表自己的思考。在通过故事悟出哲理的同时, 也使读者 (或听众) 逐步进入了那个既定的“世界观”中, 在感叹人物命运的同时不得不认为“人生确实如此”。

作品中有些评论性的语言, 似乎介于叙述者和人物之间, 乍一看去, 难以分辨是人物的想法还是叙述人的思考, 如:

“黑暗中, 她突然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 因为一无所有就好像重新投胎一样, 以前只知道富人会被打回原形, 原来穷人也会。穷人的身上一定是有记号的吧?不然为什么会拿到那么一大笔钱最终还是穷人?老天爷从来都不会搞错, 那么多穷人大年初一挤着去拜一拜, 烟火弥漫了所有的庙宇, 不求平安只求富贵, 到头来都是回光返照, 做生做死还是那么穷, 记得明年拜神清早。”

作品中思考总结性的话语一般都是夹杂在事件之后, 可以是人物的想法也可是叙述者的论述。作者将叙述者与某一个人物在一个特定的情节中统一起来, 让两者的思想合一, 这样不辨彼此的写作方式, 更好地将读者 (或听众) 也拉入了这条“统一战线”中, 使得感情更加逼真, 思想更加贴切, 使得这个虚构的故事更具“真实性”, 将这种“世界观”体系更好地容纳更多的受众。

作品中的项春成这一人物对叙事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 但他对于戏剧情节的发展却有着不可去除的符码作用。每一次都是在需要他出现的时候出现。在作品的第一章, 他其实已经随着那辆奔驰车预上场了, 只不过叙述人并未告知大家而已。而使他处于一种介于事件之外, 但又属于虚构故事之中的一种“无间道”的情境中, 悄无声息的观察着这个故事。在他每次出现时 (第一次现身, 是要送如一房子, 第二次现身, 是要给如一钱) , 似乎都是送如一她当时最需要的东西, 犹如救赎主一样出现的恰到好处, 不早不晚, 明显的带有叙述人刻意为之的成分, 但如一的性格并不能让她接受别人的恩赐, 而使得她的痛苦和灾难不得不持续。从这一方面看来, 项春成这一角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太多的虚构与巧合, 难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故而则又为这个“神秘”人物“编造”出他的故事 (结了三次婚, 离了三次婚;儿子十四岁的时候被绑匪撕票;去年做了换肝手术) 。项春成背后的悲惨故事引来了如一, 甚至受众的同情, 让人觉得他也并非救赎主, 也并非拥有人们所希望得到的幸福的一切, 也是一个普通的有着自己悲惨境遇的平凡人。这样的情节人物设置才能更加使读者坚信作品的“真实”。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实现, 但这是否就说明没有物质生活的满足, 就无理想可言?主人公李希特和雷霆, 他们为了自己那份难于实现的梦想, 进行着“一场有去无回的神风敢死队般的痛苦经历”, 他二人在世人眼中被认为是“疯子”“梦中人”, 大家认为他们不切实际, 自我毁灭, 拒绝溶入时代的滚滚洪流。但一旦他们的电影开拍时, 人们又会觉得有些时候人是需要做些不切实际的事的, “否则史上就没有飞机上天这回事了”。然后人们就开始追逐剧组, 希望自己可以出演某一角色, 这一行为从分体现了人们的看客观望心理, 犹如观看监禁中的疯子一般, 尽享观赏的快乐。

作品在虚构故事的同时, 活生生地展现了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女人为爱而屡屡让步;男人被梦想折磨的死去活来;有钱人并不一定拥有美好的爱情和健康的身体;母女 (小美和小美妈) 、父子 (李想和李希特) 常会因为金钱而发生争执;一个母亲 (小美妈) 会在现实社会的逼迫下说出一个母亲本不应说的话;“我要是年轻十岁, 我就去当领班, 穿黑制服, 高跟鞋, 还有机会当二奶, 我要是年轻二十岁, 我就直接去当鸡, 那来钱多快啊, 也不至于站在这里走鬼。”人物违背道德伦理的语言放在人物的特定情境中, 听上去让人惊叹, 却也有几分同情。这一切的设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也符合生活的实际。

艺术和真实的相互交融, 即为超现实主义所要求的艺术的顶点和真实的顶点,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其之所以超越了再现, 这仅仅是因为它完全处于仿真之中。在虚构中体现真实, 一如作品的题目“对面是何人”一样, 曾经熟悉的身影近在眼前, 却又似乎陌生。似假似真, 让人模糊了双眼。

真实设备 篇6

一、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及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内涵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重要的司法原则。但是对于这一原则中的“事实”如何理解, 在我国三大诉讼中, 由于诉讼的客体不同, 存在各自不同的诉讼特点和诉讼方式, 证明的要求也不一样。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其第63条规定, 对七种法定证据, “必须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这里的查证属实应当指的是符合客观真实, 但是这种“客观真实”是否应为百分之百的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立法上并未予以解读。《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 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这里所谓的“全面”与“客观”的限定性概念是对审查核实证据的一种高度而严格的要求, 其中在“全面”上的含义是一个对数量上的要求, 而“客观”上的含义则是一个对质量上的要求, 其形式目标仍是一种“客观真实”的标准。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 我国《民事诉讼》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即其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我国之所以现在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立法上和司法上长期追求绝对的“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在实践中所造成的弊端, 需要一种合理的新证明标准进行更好的规制。因此, 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就应运而生, 这是立法和司法上要求所产生的必然性的选择。

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是民事诉讼中存在的两种证明标准。诉讼中的客观真实是指司法工作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符合案件发生的客观真实情况, 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真实。法律真实是指司法工作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 是主观真实或者推定真实。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都是由证据和证据规则推定出来的证明案件事实各自达到的不同的法律标准。两者的关系可以举一个案例来说明。例如, 甲向乙借一万块钱, 借期为一年, 甲给乙写了一张借条。一年后, 甲未偿还, 乙将甲告上法庭, 但由于乙找不到甲写给他的借条, 甲又不承认借钱, 法院无法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判乙败诉。这显然是法律真实, 不是客观真实。但过后乙找到了甲写给他的借条, 向法院申请再审, 法院改判甲偿还乙的一万块钱, 这才是客观真实, 同时又是法律真实。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所依据的证据规则是:“有”的证据不足推定为“无”。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法律真实不一定是客观真实, 但客观真实一定是法律真实。当法律真实不能反映客观真实的时候, 它与客观真实背道而驰;当法律真实不能全部反映客观真实的时候, 它与客观真实存在一定的距离;当法律真实完全反映客观真实的时候, 它与客观真实完全一致。

可见, 其实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客观真实是司法证明活动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司法证明活动应努力追求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一致, 但是由于受时空限制, 法官个人认识水平等主、客观原因的限制, 对发生在过去的案件事实的认识往往不可能绝对还原案件事实的本来面目, 确定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是必要性的。法律真实本身并不是对客观真实的否定。法律真实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对立面。法律真实是相对真理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或者简单地说, 客观真实是基础, 法律真实是补充。在无法查明客观真实的情况下, 以法律真实为补充。

二、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关系

在我国一直对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存在着两种误解。一种是我国传统上要求法院办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而认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追求客观真实, 查明客观真实, 认识案件的本来面目。其理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存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 存在决定意识, 人类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进而推论出诉讼活动中, 人们能够通过调查研究认识案件的客观真实。也就是说证据是绝对客观的, 发生在过去的案件事实独立地存在于客观世界, 与人的意识与否无关, 只要竭尽全力, 人们对案件事实就能够完全地认识和把握。因此这种绝对的客观真实观就把法律真实的这种诉讼证明标准完全排斥在外。这种观念曾经对我国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影响巨大。另外一种是随着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发展, 人们的研究视角从具体的诉讼程序制度进入更深层次的诉讼理念, 从而对客观真实的诉讼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解构, 对其理论和实践之中的弊端有不少的揭示。第一, “客观真实说”实质上是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的认识能力具有至上性, 同时也具有非至上性。至上性是指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客观世界总是能够被人类正确地认识的, 人类的认识总是无限地接近客观世界的, 非至上性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人类的认识无论在深度或者广度上总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民事诉讼就是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诉讼周期、特定的诉讼主体间进行的, 法官作为特定的认识主体, 其所获得的认识总会因为现实的条件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可能和客观事实完全等同。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 画家永远落后于模特儿, 图画只能近似于模特儿。第二, “客观真实说”与“私法自治”的精神有矛盾之处。比如“自认”制度和调解制度被认为是“私法自治”原则的体现, 当一方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予以承认时, 将被视为对自己利益的放弃, 法官对自认的事实便会予以确认, 此时, 法官确认的事实便不一定就会是客观真实的, 甚至有可能会是与客观真实完全相反的事实。同样, 在调解制度中, 法官所确认的权利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权利人, 所确认的义务人也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义务人, 所确认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一定就是当事人之间真正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 “客观真实说”与我国的一些民事法律制度相脱节。无论是我国的民事实体法还是程序法, 都有大量关于“推定”的规定, 比如, 失踪人死亡的推定, 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推定, 侵权民事责任的过错推定, 因果关系的推定, 著作权法中关于在作品上署名者为作者的推定,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公告送达的推定 (《民事诉讼法》第92条) 等, 所有这些推定所认定的事实仅仅是一种法律上的真实, 仅表示其在法律上有合理性及优势的盖然性, 但并不一定就是客观真实。第四, “客观真实说”和我国强化庭审功能, 强调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司法改革方向不协调。为了使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 法官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采取各种手段来查明案件事实, 其不会、也不能在法庭上充当消极仲裁者的角色, 庭外调查、庭外取证就不可避免地大量存在, 这样, 庭审功能就会被极大地削弱, 辩论主义的诉讼模式就会面临尴尬的处境。而且, 法官的这种积极主动地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会极大地使当事人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认为反正只要将案件起诉至法院, 法官就会查明案件事实的, 自己举不举证无所谓, 这样, 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不仅会被法官忽略, 甚至会被当事人自己忽略。第五, “客观真实说”不符合我国公正和效率的司法主题。由于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诉讼实践中不可能都是一目了然、简单明确的案件, 总会有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件, 此种情形下, 法官为了追求客观真实, 往往采取“拖”的办法, 一年、两年、甚至几年, 到最后即使能够查清案件事实, 这种迟到的正义将会成为一种事实上的不正义, 而且这种以实现个案公正而牺牲整个程序公正的作法, 本身就是一种不公正。另外, 与“客观真实说”相适应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将会导致当事人对包括举证等一系列诉讼活动的积极性低下, 这种低下的积极性必然会导致低下的诉讼效率。第六, “客观真实说”与民事诉讼的现实状况不符。在民事诉讼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在既存的历史条件下再怎么努力也查不清事实的案件, 此时, 法官不可能拒绝裁判, 而要裁判就只能达到法律上的真实, 依据“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进行裁判。此种“法律真实”不但在民事案件存在, 甚至在刑事案件都存在。比如, 被告人的年龄一般都是以派出所的户籍登记为准的, 但这种户籍登记并不一定都是客观真实的, 有些案件的鉴定结论也并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准确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才会有英美国家的“排除合理怀疑”、“道德上的确信”等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所以, “客观真实说”只能作为一种司法理想, 一种努力的方向, 指导实践的诉讼理念应是“法律真实”。

在这种背景下, 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以法律真实来代替客观真实作为诉讼证明标准, 即把客观真实完全排斥在外。存在以上两种误解,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两者的内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 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真实是司法证明活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法律真实是相对真理意义上的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本身并不是对客观真实的否定, 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对立面。

目前“法律真实”的诉讼证明标准已经为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法律真实”之所这样被广泛采用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其一, 法官作为审判主体具有双重人格属性, 即除了作为司法人格以外, 其自然人格属性亦使法官怀有常人那样的意志、性格、情感、欲望、偏见、经历等生理、心理和社会诸种因素, 进而制约其对事实客观性的认识。其二, 当事人虽对案件事实如何最为了解并负担举证责任, 但是, 处于对利己主义的考虑和满足私权利益的需要, 他们往往只向法庭提供对其有利的证据, 而隐藏、歪曲甚至销毁对其不利的证据, 从而加大了法官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难度。其三, 作为待证事实本身往往属于时过境迁的事实, 由于时光不能倒流, 从而使处于特定时空状态之下的看法物质外观不断发生变化, 使有关的痕迹、形状、色调等物质特征面貌全非, 即使作为鉴别、验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的鉴定结论也可能因为主观上或技术上的障碍而导致对事实认定上的偏差。因此使法官再现客观真实的努力变得更为渺茫。其四, 法官在判定案件事实时往往基于审判职能上的需要, 在特定情形下得使用推定、经验法则、司法认知等技能规则, 其中不免与待证事实之间在客观程度上存有偏颇, 最终使法官在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上产生负面影响。其五, 受诉讼时效及举证时限所限制, 法官的查证与当事人的举证既可能面对一个复杂而充满技术性的待证事实, 同时又不得不顾及时效所限, 从而放弃更为接近事实真情的探知努力。就是以上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从而为设置“法律真实”的标准模式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三、法律真实的制度意义

“法律真实”的诉讼标准的建立, 有其深远的制度意义。法律真实观能为诉讼程序价值论提供认识论的基础和支撑。“程序公正”、“正当程序”等程序价值问题, 已成为当前诉讼法学界反复咀嚼的热门话题。所谓程序的正当过程这一用语, 就是强调程序中的价值问题。法律真实论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这就为在诉讼程序中导入程序价值留下了广泛的理论空间。以“法律真实”观之, 诉讼过程具有追求真理和价值的双重属性, 是两种目标的结合与统一。追求真理应该作为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手段, 而片面追求真理可能导致价值的偏离。人类的活动及社会制度必须结合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不能以片面的真理原则为惟一宗旨, 否则, 对人类的利益并不利。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科学真理并不必然地给人类带来利益。譬如, 同样掌握核裂变技术, 可以用来兴建核电站, 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生产核武器,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自然科学技术如此, 社会学说和制度亦然。具体到诉讼领域, 在诉讼制度中, 只有将对案件事实的“真理”追求与权利和利益的保护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 才是最理想的诉讼制度。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法律真实观正是这样的诉讼理念。因此, 它与诉讼的程序价值是相容的, 对于弘扬程序的独立价值和地位, 遏制人们对客观真实的片面追求,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诉讼真实观与诉讼模式具有相应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从诉讼模式的角度来分析两种“真实”观念的现实适应性。一般而言, 在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中, 客观真实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在这种诉讼结构里, 法官几乎享有不受限制的权限, 有权调查一切他认为必要的证据, 因此“客观真实”是不可避免的诉讼观念。这种诉讼结构中的裁判者处于主导地位, 控辩双方的地位是附属性质的, 对裁判者构不成有效的制约和限制。因此, 判决正当性的惟一来源就是案件客观真实, 裁判者只有求助于“完全客观”的案件真实, 才能使自己作出的裁判获得正当性, 使当事人能够心平气和或不得不加以接受。法律真实与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具有更近的亲和性。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 当事人处于主导地位, 案件事实和证据有当事人主张, 法官不主张探究, 判决的正当性也建立在当事人的主体性基础上。这样, 与职权主义模式对案件事实的“不懈”追求不同, 当事人主义的诉讼过程不是以案件“客观”事实为中轴, 而是以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和证据为基本核心。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和证据当然要以案件客观事实为基准, 但两者之间常常存在差异。首先, 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 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讲, 当事人的主张 (即对事实和证据的认识) 不可能绝对正确地反映案件客观事实。其次, 由于处分原则的充分实施, 以及辩论主义、不告不理等诉讼法理, 某些“客观”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也不能进入诉讼程序。所以, 在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结构中, 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只要能达到法律规定的真实程度, 即可以为程序所容纳。

当前我国的诉讼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 诉讼模式从传统的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方向的转化, 应该说已成基本共识。随着诉讼模式的转换, 如果用以指导诉讼证明的“真实”观念不作相应的调整, 那么两者之间难免会生出许多龃龉。当事人主义的两个主要特征是辩论主义原理和法官职权的中立, 程序的进行贯穿以当事人为主导的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 都体现了法律真实的内涵。当事人主义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正当程序模式吻合, “对程序正当性的强调与重视, 自然遏制了人们对实体真实的片面追求”。因而, 在我国诉讼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转化的同时, 也必须确立法律真实的诉讼真实观。

参考文献

[1]周洪波.修正的事实说:诉讼视野中的证据概念新解[J].法律科学, 2010 (2) [2]秦策.我们研究什么样的证据法学——英美证据法学的转向与启示[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4) .

[3]包冰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之解析[N].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 (4) .

[4]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真实设备 篇7

关键词:钱云会,现象真实,本质真实

2010年末, “钱云会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村长、上访、征地、身首异处等标签让这起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网络上流传的“村主任被人抬起, 扔在工程车前轮下轧死”的传言更是引发了人们对钱云会死因的种种猜想。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而在对这起复杂离奇的事件进行报道时, 个别媒体出现了新闻失实, 主要表现在对新闻源主体 (本事件中主要指乐清市寨桥村村民及附近村庄村民) 话语“有闻必录”, 未经过调查证实即加以引用、报道。概括来说, 就是缺少“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必要过程, 停留在现象真实的层面, 没有做到本质真实。

提出假设:个别媒体报道失实

2010年12月25日上午, 浙江乐清市寨桥村, 原村委会主任钱云会在村口被一辆工程车碾断脖子, 当场死亡。钱云会此前一直就征地问题代表村民上访, 坐了四次牢, 三次与上访有关。由于人物身份的特殊性, 这一事件迅速搅动网络漩涡, 引发新浪微博、天涯论坛等论坛的激烈讨论。网民还提出工程车倒行、死亡姿势、现场监控设备只能浏览不能存储等五大疑点, 舆论几乎一边倒, “故意碾死”、“蓄意谋杀”的言论充斥网络。

截至12月27日24时, “天涯社区”、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及温州当地网站“703804”对该事件的访问量高达400万人次, 网评网议超20万条。

相较于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具有更强的权威性, 其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是人们获取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对“钱云会事件”的报道中, 个别媒体的报道出现了新闻失实, 使原本错综复杂的事件变得更加离奇。其中, 尤以《南方日报》12月29日刊登的题为《1名女村民称目睹钱云会被三名男子按到车轮下》的报道为代表。

在该篇报道中, 记者称采访到了一位新的目击证人李海燕 (化名) 。记者在报道中写道:李海燕用夸张的手势配合着颤抖的声音……“三个男人, 都戴着白手套、黑口罩, 其中两人反扭着他的手, 另外一个人掐住了脖子”……被掐住脖子后, 钱云会有点昏迷。她曾上前好心劝阻, 却被人一把推开, 她只好怯怯地缓步离去。但当她回望之际, “一辆停在五六米远的卡车慢慢地开过来, 三个人推着他背过去的双手, 将其脖子推向车轮下”。

此报道一出, 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雅虎网等网站纷纷转载, 《河南商报》、《长江商报》、《半岛都市报》等也刊登了《南方日报》的报道, 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一些网民对南方日报记者高度赞扬, 称其“敢于说真话”;另外一些网民则对报道内容产生质疑。一位福建的网友称, “应该对李海燕测谎, 大白天3个人按着开车碾压, 如此高难度的动作、如此愚蠢的杀人方法, 怎么可能?”

对新闻真实性进行验证

新闻失实, 简单来讲, 是指具有新闻事实根据, 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而形成的新闻。 (1)

本文拟采用逻辑分析证实法、对比证实法以及权威证实法对以《南方日报》为代表的媒体报道的真实程度进行验证。

逻辑分析证实。逻辑分析证实法, 主要是看新闻是否“合乎叙事结构的逻辑, 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逻辑, 合乎人们实践行为的一般逻辑” (2) 。人们拥有一定的常识、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 能够对此事件进行逻辑分析。

《1名女村民称目睹钱云会被三名男子按到车轮下》这篇报道中, 对女村民及其所说的证词有以下几点值得推敲。

首先, 很多网友认为该村民进行的描述不合常理, “三名男子将钱云会脖子推向车轮下”, 动作难度较大。其次, 当地村民与钱云会感情特殊, 且有经济利益诉求, 其所说的证词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最后, 报道中这位女村民的名字“李海燕”为化名, 其为所说话语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弱, 这就更需要记者加以“把关”。

对比证实。《齐鲁晚报》12月29日刊登了《钱云会死前有预感目击者称四人围攻有人捂嘴》的报道, 报道中提到这一细节:钱云会家属称他们有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家属 (即李海燕) 称, 曾看到四人围攻钱云会。如果其报道的是事实, 那么《南方日报》则显然忽略了李海燕“智力有缺陷”这一要素, 且《齐鲁晚报》报道的“四人围攻”与《南方日报》报道的“三个男子”有出入。

权威证实。12月29日22时30分许, 温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称其对目击证人钱成宇和网民提出的“第二目击证人”黄迪燕进行了询问, 确定并无“谋杀”行为被直接目击。

《京华时报》、《法制日报》、《羊城晚报》等刊载了“两目击者称未看到钱云会死亡过程”的相关报道。第二目击者黄迪燕称有人教其作证, “我没看到, 有几个人让我说看到了, 去帮他作证, (官司) 如果赢了, 女儿 (的病) 也会好起来。”

在央视播出的对黄迪燕采访的视频中, 黄迪燕说话零零碎碎, 前言不搭后语。南方日报的记者选择这样一位智力有缺陷的“证人”, 而且刻意隐瞒其有智力缺陷的事实, 其报道动机值得推敲。

美国新闻教育家梅尔文·门彻曾说过:“当记者只依赖人的消息来源, 而忽视了要求消息来源对其陈述提供证据时, 他有时会误入歧途。”《南方日报》的报道仅仅真实记录了目击者的话语, 但没有对其话语背后的事实是否真实进行求证。由此, 笔者认为可以认定该报道仅仅停留在现象真实, 而没有做到本质真实。

确保新闻真实维护传统媒体公信力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及时、大信息量、互动性强等优势, 然而, 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常常是先发布, 然后在传播过程中求证。例如在此次事件中, 新浪微博上的一张标注了乐清标签并被广泛传播的图片, 其实是2006年5月4日韩国防暴警察在驻韩美军基地附近镇压示威者的图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而公信力是建立在新闻报道真实性基础之上的。

凤凰网对15000多名网民进行了“关于钱云会的死亡真相, 你更愿意相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有1.8%的网民相信官方给出的说法, 10.8%的网民相信媒体的报道, 25.6%的网民相信微博上的传言, 超过一半的网民寄希望于公民调查团的调查结果。

这项调查表明, 在这起事件中, 人们对传统媒体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是有所怀疑的。其中的因素是复杂的, 然而媒体在这起事件中的失实报道无疑起到了负面作用。个别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一味迎合受众的心理, 抢“独家新闻”, 追求时效性, 忽略了新闻之本——真实性。长此以往, 其结果必然是要遭到群众的抛弃。

本质真实——高层次的要求

新闻真实是有层次的。准确引用新闻源主体的话语, 做到“有闻必录”, 只是做到了现象真实、低层次的真实。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 需要记者加以分辨, 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仅仅停留在现象真实层面, 记者很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散播假信息的“传声筒”, 影响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在西方新闻写作中, 有一条基本规则: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与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来源证实”, 才能被认为“大致准确”、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引用。这条规则也叫做“三角定位法”, 即“无关”、“独立”、“两个以上”都具备了, 才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3)

因此, 记者有义务对新闻源主体话语背后的事实的真实性进行证实。新闻工作者要以本质真实新闻观指导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而全面、准确地反映事实, 揭示真相。这不仅要求新闻工作者有负责任的态度, 还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注释

1 (2) 杨保军:《新闻真实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56页, 第328页。

上一篇:多代理人下一篇:存储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