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真实

2024-07-07

现象真实(共4篇)

现象真实 篇1

摘要:2010年末的“钱云会事件”, 成为研究新闻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绝佳范本。个别媒体在报道中仅仅停留在现象真实的层面, 而现象真实只是低层次的真实。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 新闻工作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本质真实新闻观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本质真实是对新闻真实更高层次的要求, 新闻工作者应以本质真实为目标, 以社会公共利益为诉求, 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原貌。

关键词:钱云会,现象真实,本质真实

2010年末, “钱云会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村长、上访、征地、身首异处等标签让这起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网络上流传的“村主任被人抬起, 扔在工程车前轮下轧死”的传言更是引发了人们对钱云会死因的种种猜想。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而在对这起复杂离奇的事件进行报道时, 个别媒体出现了新闻失实, 主要表现在对新闻源主体 (本事件中主要指乐清市寨桥村村民及附近村庄村民) 话语“有闻必录”, 未经过调查证实即加以引用、报道。概括来说, 就是缺少“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必要过程, 停留在现象真实的层面, 没有做到本质真实。

提出假设:个别媒体报道失实

2010年12月25日上午, 浙江乐清市寨桥村, 原村委会主任钱云会在村口被一辆工程车碾断脖子, 当场死亡。钱云会此前一直就征地问题代表村民上访, 坐了四次牢, 三次与上访有关。由于人物身份的特殊性, 这一事件迅速搅动网络漩涡, 引发新浪微博、天涯论坛等论坛的激烈讨论。网民还提出工程车倒行、死亡姿势、现场监控设备只能浏览不能存储等五大疑点, 舆论几乎一边倒, “故意碾死”、“蓄意谋杀”的言论充斥网络。

截至12月27日24时, “天涯社区”、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及温州当地网站“703804”对该事件的访问量高达400万人次, 网评网议超20万条。

相较于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具有更强的权威性, 其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是人们获取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对“钱云会事件”的报道中, 个别媒体的报道出现了新闻失实, 使原本错综复杂的事件变得更加离奇。其中, 尤以《南方日报》12月29日刊登的题为《1名女村民称目睹钱云会被三名男子按到车轮下》的报道为代表。

在该篇报道中, 记者称采访到了一位新的目击证人李海燕 (化名) 。记者在报道中写道:李海燕用夸张的手势配合着颤抖的声音……“三个男人, 都戴着白手套、黑口罩, 其中两人反扭着他的手, 另外一个人掐住了脖子”……被掐住脖子后, 钱云会有点昏迷。她曾上前好心劝阻, 却被人一把推开, 她只好怯怯地缓步离去。但当她回望之际, “一辆停在五六米远的卡车慢慢地开过来, 三个人推着他背过去的双手, 将其脖子推向车轮下”。

此报道一出, 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雅虎网等网站纷纷转载, 《河南商报》、《长江商报》、《半岛都市报》等也刊登了《南方日报》的报道, 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一些网民对南方日报记者高度赞扬, 称其“敢于说真话”;另外一些网民则对报道内容产生质疑。一位福建的网友称, “应该对李海燕测谎, 大白天3个人按着开车碾压, 如此高难度的动作、如此愚蠢的杀人方法, 怎么可能?”

对新闻真实性进行验证

新闻失实, 简单来讲, 是指具有新闻事实根据, 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而形成的新闻。 (1)

本文拟采用逻辑分析证实法、对比证实法以及权威证实法对以《南方日报》为代表的媒体报道的真实程度进行验证。

逻辑分析证实。逻辑分析证实法, 主要是看新闻是否“合乎叙事结构的逻辑, 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逻辑, 合乎人们实践行为的一般逻辑” (2) 。人们拥有一定的常识、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 能够对此事件进行逻辑分析。

《1名女村民称目睹钱云会被三名男子按到车轮下》这篇报道中, 对女村民及其所说的证词有以下几点值得推敲。

首先, 很多网友认为该村民进行的描述不合常理, “三名男子将钱云会脖子推向车轮下”, 动作难度较大。其次, 当地村民与钱云会感情特殊, 且有经济利益诉求, 其所说的证词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最后, 报道中这位女村民的名字“李海燕”为化名, 其为所说话语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弱, 这就更需要记者加以“把关”。

对比证实。《齐鲁晚报》12月29日刊登了《钱云会死前有预感目击者称四人围攻有人捂嘴》的报道, 报道中提到这一细节:钱云会家属称他们有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家属 (即李海燕) 称, 曾看到四人围攻钱云会。如果其报道的是事实, 那么《南方日报》则显然忽略了李海燕“智力有缺陷”这一要素, 且《齐鲁晚报》报道的“四人围攻”与《南方日报》报道的“三个男子”有出入。

权威证实。12月29日22时30分许, 温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称其对目击证人钱成宇和网民提出的“第二目击证人”黄迪燕进行了询问, 确定并无“谋杀”行为被直接目击。

《京华时报》、《法制日报》、《羊城晚报》等刊载了“两目击者称未看到钱云会死亡过程”的相关报道。第二目击者黄迪燕称有人教其作证, “我没看到, 有几个人让我说看到了, 去帮他作证, (官司) 如果赢了, 女儿 (的病) 也会好起来。”

在央视播出的对黄迪燕采访的视频中, 黄迪燕说话零零碎碎, 前言不搭后语。南方日报的记者选择这样一位智力有缺陷的“证人”, 而且刻意隐瞒其有智力缺陷的事实, 其报道动机值得推敲。

美国新闻教育家梅尔文·门彻曾说过:“当记者只依赖人的消息来源, 而忽视了要求消息来源对其陈述提供证据时, 他有时会误入歧途。”《南方日报》的报道仅仅真实记录了目击者的话语, 但没有对其话语背后的事实是否真实进行求证。由此, 笔者认为可以认定该报道仅仅停留在现象真实, 而没有做到本质真实。

确保新闻真实维护传统媒体公信力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及时、大信息量、互动性强等优势, 然而, 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常常是先发布, 然后在传播过程中求证。例如在此次事件中, 新浪微博上的一张标注了乐清标签并被广泛传播的图片, 其实是2006年5月4日韩国防暴警察在驻韩美军基地附近镇压示威者的图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而公信力是建立在新闻报道真实性基础之上的。

凤凰网对15000多名网民进行了“关于钱云会的死亡真相, 你更愿意相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有1.8%的网民相信官方给出的说法, 10.8%的网民相信媒体的报道, 25.6%的网民相信微博上的传言, 超过一半的网民寄希望于公民调查团的调查结果。

这项调查表明, 在这起事件中, 人们对传统媒体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是有所怀疑的。其中的因素是复杂的, 然而媒体在这起事件中的失实报道无疑起到了负面作用。个别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一味迎合受众的心理, 抢“独家新闻”, 追求时效性, 忽略了新闻之本——真实性。长此以往, 其结果必然是要遭到群众的抛弃。

本质真实——高层次的要求

新闻真实是有层次的。准确引用新闻源主体的话语, 做到“有闻必录”, 只是做到了现象真实、低层次的真实。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 需要记者加以分辨, 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仅仅停留在现象真实层面, 记者很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散播假信息的“传声筒”, 影响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在西方新闻写作中, 有一条基本规则: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与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来源证实”, 才能被认为“大致准确”、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引用。这条规则也叫做“三角定位法”, 即“无关”、“独立”、“两个以上”都具备了, 才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3)

因此, 记者有义务对新闻源主体话语背后的事实的真实性进行证实。新闻工作者要以本质真实新闻观指导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而全面、准确地反映事实, 揭示真相。这不仅要求新闻工作者有负责任的态度, 还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注释

1 (2) 杨保军:《新闻真实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56页, 第328页。

2 (3)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8~29页。

现象真实 篇2

由于身为“一野”后人, 我对相似背景的同道自然多一层亲近。一次同行聚会, 谈起解放战争的四大野战军, 几位学界的野战军后人兴高采烈, 而在座女士王顾左右, 以性别不同、兴趣有别回应。后来心想, 性别差异固然影响趣味, 慷慨者逆声而击节, 浮慧者观绮而跃心, 但想了解更不用说研究当代中国及其新闻传播, 那就不能对此无所用心了。比如, 关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频发问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在一篇学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论文里就谈道: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其政权和军事力量都是在各个根据地独立发展起来的, 各路大军统帅是党政军一手抓的地方“诸侯”, 是一些说一不二的魅力型领导人。他们长期领导一个地区的全面工作, 有自己的人马、班底, 事实上形成了许多“山头”。总体说来, 革命者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 没有接受很多现代化的规训, 缺少民主的传统, 不少人讲求的是对个人的忠诚。这些弱点, 在打天下时可能还不构成一个严重的问题, 有时甚至还可能是优点;此外, 毕竟还有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来保证。但是, 这些问题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就可能突现出来;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政权的巩固, 而且会影响政权的和平转移, 弄不好, 有可能重新回到军阀割据的局面。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这个问题可能还不那么明显, 因为在中国革命中, 党内产生了像毛泽东这样具有崇高权威的领袖。毛泽东的存在几乎就足以保证全党和全国的统一。但是毛泽东不可能万岁,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 一旦毛泽东去世, 由于必然存在各种分歧, 就可能发生政治上的动乱, 手握重兵、各有“山头”的军事政治领袖就有可能形成地方割据。这种情况在中国这样一个有长期封建传统的国度中发生的可能性相当大;在中国历史上, 这也一直都是各个王朝初年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尽管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但上述问题和顾虑,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开国领袖以及这个领袖集团来说, 也是不能完全排除的, 甚至是不应该排除的。

从一开始, 毛泽东就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 这个问题实际伴随了他建国之后的27年历史的一系列决定, 包括高饶事件、1959年庐山会议、“文化大革命”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个问题有关。当时的其他一些中共高级领导人也都明显意识到这一点, 并且也一直强调要反对今天已经很少提起的“野心家”。[1]

这里提到的“山头”“诸侯”, 就包括四大野战军及其军政首脑, 如一野的彭德怀、习仲勋, 二野的刘伯承、邓小平, 三野的陈毅、粟裕, 四野的林彪、罗荣桓, 以及华北野战军及其军政首长聂荣臻、薄一波、胡耀邦等。显然, 新中国党政军系统无不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关历史书写也交织着盘根错节的渊源。诸如20世纪60年代的小说《刘志丹》, 彭德怀失势后红色经典《保卫延安》及其作者、新华社记者杜鹏程受此牵连等, 都是这方面的有名事例。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 台海两岸几乎同时出版了两部以“1949”为题的畅销书, 一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 二是大陆军旅记者张正隆的《枪杆子:1949》。两书均为采访口述的非虚构作品。前者涉及四野对长春的围城之战, 即影片《兵临城下》的故事所本。后者全景展现了四野从东北到海南, 一路征尘, 风掣红旗的画面。龙应台的“1949”上市时, 我正在台湾访学, 广告铺天盖地, 书店随处可见。时隔不久, 就有了李敖的“对台戏”《大江大海骗了你》:

龙应台侈言《大江大海1949》, 其实, 对“1949”呈现的真正问题、核心问题, 她根本不敢碰, 也没有能力碰。她碰的, 大都是她自己刻画出来的“现象”, 还称不上是问题。更糟糕的是, 她只谈“现象”, 不谈“原因”, 因此“现象”引发了盲目的同感与同情, 真相从此弄混了、是非也被颠倒了。龙应台的根本毛病就在这里, 她的祸害也在这里。

龙应台最拿手的是写“现象”, 龙应台最蹩脚的是只会写“现象”———瞎子摸象式的“现象”。她不会解读“原因”, 也不会阐扬正义……因为她不知道“原因”。更严重的是, 把“残山剩水”看成“大江大海”, 这就连“现象”都看走眼了。[2]

李敖列举了一系列铁证, 批驳龙应台颠倒是非, 错乱历史, 一知半解, 一塌糊涂。说她“‘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完全不能谈思想等大道理”, 还不无揶揄地写道:

谈“大江大海”, 你不能“野火”了、“文明”了、“目送”了, 或什么什么了, 你必须交出证据来, 而证据又不是《野火集》中听人说的、听计程车司机说的就已足, 得靠真功夫、真的考据、真如傅斯年描绘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换句话说, 涉及《大江大海1949》, 现买现卖即溶速成是不行的, 但龙应台这回却自以为行, 所以, 碰到李敖, 她栽了。……如果只是《野火集》层次, 我还懒得理, 现在闹得太不像话了, 我只好牛刀小试一次。[2]346

或问, 为什么用牛刀。李敖答曰:“我只有牛刀, 只好小试一下了。”且看几例:

———1949年的局面明明只是“残山剩水”, 何来“大江大海”。何况, 明明是“残山剩水”, 却摆出“大江大海”的架构, 这种架构, 正是蒋介石留下来的思维。[2]7

———一个14岁的少年人, 这么艰苦的离乡背井干什么?14岁就反共吗?龙应台总应该探索一下答案吧?可是她没有, 只有一幅学生流亡图, 这样子写书, 太偷懒了吧……龙应台只有“现象”, 没有“原因”, 这是她写作的故技, 只要你动容, 不要你问为什么。[2]

———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 及其17岁的小儿子和8岁的小女儿, 在国民党败退大陆前惨遭杀害, 文艺作品里的“小萝卜头”令人心碎!针对此事, 李敖说道:“有良知的中华儿女, 必将永远不忘蒋介石和国民党干的下流事……可是, 有一个人似乎忘了, 她叫‘龙应台’[2]238。”

———沈阳撤退时, 最后一架飞机是国民党省主席坐的;成都撤退时, 最后一架飞机是国民党的中央要员坐的。大老爷想逃难, 只消飞遍了千山万水;小百姓想逃难, 就只好走遍了千山万水了。[2]179

———以1948年中央研究院选出的第一届81位院士为例, 跟着伪政府到台湾的, 只9个人, 占院士总数的11.9%, 去美国的12位, 占院士总数的15%;留在大陆迎接解放的达60人, 占院士总数的74%, 光在这里, 就看出人心所向。[2]144

———美国大兵不回国, 反倒开到北平、天津、秦皇岛、青岛、上海、南京等地。骄横跋扈, 犯罪事件不断发生, 甚至大杀中国人, 光在上海, 从1945年8月至1946年7月, 中国人就死伤达1500余人。美国军舰在黄浦江上横冲直撞, 民船被撞翻, 落水而死的群众达660人。自1945年10月至1947年9月, 驻天津美军共发生车祸、枪杀、捣毁、强奸等案件, 达365起, 受害受伤的中国人近2000名。其中美军汽车肇祸事件竟占全市交通事故的70%。1946年9月3日, 在北平火车西站, 三个美国大兵比试枪法, 竟以正在调车的铁路工人王恩弟的人头做靶子, 当场将其枪杀。1946年12月24日晚, 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 行至东单, 被两名美国大兵拥至操场, 予以强奸。这下子事情闹大了, 各地抗议美军暴行。蒋介石政府乃捏造事实, 说北大女学生是共产党, 故意勾引美国大兵犯案的。[2] (前些年, 某位大陆文人也“言之凿凿”搬弄此说, 结果遭到美国研究权威华庆昭老先生等有力批驳) 。

在《大江大海骗了你》一书中, 李敖还拆穿了“长春围城”的所谓真相。在龙应台以及一些重新解读历史的话里话外, 辽沈战役期间的长春围城仿佛成为春秋无义战, 而且解放军还不管人民死活, 置长春十数万民众身家性命于不顾什么的 (犹如当年《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写的评论《可耻的长春之战》, 说解放军压着民众在前面冲锋云云) 。李敖以史家功底, 从事实到逻辑重申了早就一清二楚而如今又被弄得颠三倒四的历史事实:“像萧劲光 (长春围城的解放军主将之一, 有《萧劲光回忆录》传世) 这些资料, 所在多有, 龙应台一概不看或不知道看, 不明真相与原因、不知道共产党怎样抢救难民, 就谴责起来了, 这种落笔方式, 又何从真知‘1949’呢。糊涂包龙图龙包图, 把国民党、共产党各打五十大板, 这叫公正吗?龙应台的程度太差了, 在文献上, 她看得太少了, 根本跟不上有关文献, 她谈长春, 谈得太贫乏了。”[2]42

如同任何天崩地坼的巨变一样, “1949”在中国历史与华夏大地上, 同样镌刻着数不胜数、谁也无法掩盖更无法扭曲的如山史实, 并无所不在地彰显着大江东去的历史潮流与大河奔涌的人心向背, 正如1949年诗人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所传神展现的:“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对此, 今人除在林林总总的一手文献中徜徉、凭吊、追怀外, 还有举不胜举的无数后世佳构, 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片、纪录片、新闻报道、历史著述等。20世纪80年代, 伴随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春风, 就涌现了一批春草绿色、春水碧波的清新之作, 不仅延续和丰富了五六十年代的“红旗飘飘”书写序列, 而且从史实到语态也更上层楼, 令人耳目一新, 如张正隆的《雪白血红》、黄济人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等。《雪白血红》今天看来已经不足为奇, 无非在展现四野鏖战白山黑水之际, 正面提及了活生生的林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决战”等影视剧里, 这样的人物形象司空见惯, 林彪喜欢嚼豆子的画面更是习以为常。不过, 《雪白血红》问世时, 却引起强烈反响与反弹, 但后来一度甚至销声匿迹。2008年, 张正隆历时15年, 行走天南海北, 采访一批四野老人, 研究大量文献之后, 又出版了《枪杆子:1949》, 进一步书写了“正本清源”的四野历史。

解放军四大野战军中, 以林彪的第四野战军兵力最强大, 战功最显赫, 三大战役至少一个半归功四野。四野入关时, 除雄兵百万, 战车千乘, 火炮林立, 骏马如云外, 还有一批如狼似虎的骁将。比如, 参谋长刘亚楼———新中国成立后首任空军司令员, 平津战役中曾坐镇指挥天津之战, 不到30小时就一举拿下号称一年半载也难以攻破的坚城;名列十大将的萧劲光———解放军首任海军司令员, 辽沈战役中负责长春之战, 当时一同指挥的萧华, 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年轻的上将, 所写《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名列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再如,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集团而出名的黄永胜 (时任政治局委员、总参谋长) 、吴法宪 (时任政治局委员、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 、邱会作 (时任政治局委员、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 和李作鹏 (时任政治局委员、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委) , 他们均为四野名将, 也是林彪“爱将”, 解放战争中都是纵队首长即军首长。四野共有12个纵队, 由于“第五纵队”声名狼藉, 四野最初没有五纵。四野十一纵是董存瑞的部队, 在东北剿灭“座山雕”匪帮, 《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便取材于此。当然, 最让四野感到荣耀的还属辽沈战役, 美械装备的国军精锐, 经此一战大多灰飞烟灭, 包括曾在抗战中建立功勋的“远征军”, 如孙立人部、廖耀湘部。下面一段《大江大海骗了你》引述的胡圣一文章《回顾沈阳解放》, 从一个细部展现了国民党土崩瓦解之势:

卫立煌等一行先跑到浑河机场, 这时浑河机场已挤满了想要逃跑的人群。一架飞机刚着陆, 那些人便蜂拥进舱, 连飞机门都关不上。卫立煌等人到此, 望机兴叹, 无可奈何。这时, 驾驶员偷偷告诉卫等转向东塔机场, 他设法转到那里迎接。卫等走后, 驾驶员假装开动几次, 对机内人员说:“机身发生故障, 你们已经上来的人, 东西不要动, 排队下机, 站在一边, 帮我推动飞机, 能开动了, 你们再依次上来。”这些人不知受了骗, 他们怕外人挤进, 组织起来, 排队下机, 帮助推动。这时, 驾驶员关上舱门, 突然起飞而去。这些人不但没有上去飞机, 连个人携带的贵重物品都被人骗去了;并且在飞机起动时, 靠近机身的人受了很重的创伤。顿时机场上哭天骂地, 开始没有抢上飞机的人, 反而喜笑讽刺起来, 呈现一片混乱景象。

王化一到了东塔机场, 正是这架飞机着陆以后卫立煌等抢上飞机的时候。来这里的多半是机关中、上级以上的职员和军官的家属, 场内充满了大小汽车和人群。驾驶员有了经验, 先不开舱门, 搭设扶梯, 一般人也爬不上去。卫立煌等由卫兵保护, 上了一辆卡车, 卡车的后面正对着机舱门, 门一打开, 卫立煌首先跃进。此时军人的车辆同时也开近机舱门, 有不少人跳上拉卫的卡车, 蜂拥而入, 这些大员们哪里挤得过他们。因此, 顿时造成混乱。除了喊叫、怒骂而外, 枪把子、手杖都挥舞开了。大员们由卫兵们拥护着, 多数还是挤进去了, 当时由卡车上挤掉下来的人也很多, 其中有国民党合江省主席吴瀚涛夫妇、嫩江省主席彭济群、“剿总”政务委员会委员王家桢等。还有几个人扶着机翼爬到机顶上, 其中一个军人打破了机窗由窗口进去, 当飞机发动徐徐前进时, 那个在机顶上的和钻窗口的都被甩了下来受了重伤。丑态百出, 狼狈不堪。一时走不了的望着飞机大骂:“打仗你们后退, 逃命你们抢先。”其实骂的人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2]

这里说的卫立煌也是抗日名将, 曾与八路军过从甚密, 新中国成立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他还是如今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徐泓教授的姑父。

作为非虚构作品, 《枪杆子:1949》的内容更加丰满, 故事更加生动, 细节更加引人, 叙事更加流畅。电影《建国大业》有个场景, 葛优饰演的解放军指挥员率部穿插, 最后撞上大户人家的院墙, 院墙实在太高太大, 不知怎么办好, 这时照明弹升起, 一看竟是气势雄伟的北京城墙!这个场景, 就出自《枪杆子:1949》:

39团一营在团参谋长魏化杰率领下, 越过丰台, 猛打猛冲, 不要俘虏, 直奔七间房。

离休前为某军军长的魏化杰老人说:

我手里是幅日制地图, 图上看, 七间房就在丰台东北五六里处, 那时那儿都是菜地, 如今都是高楼大厦了。问俘虏, 问老乡, 都说不知道, 实际上也真没有这么个地方七间房, 那也得找呀。我们的任务是占领它, 并在那里构筑阵地, 进行防御。

跑出10多里, 前边又打上了。一连长马连喜说碰上个地主大院, 没炮, 攻不动。我说投手榴弹呀。他说院墙太高, 投不进去。我说见鬼了, 天底下还有投不进手榴弹的地主大院?那时, 几发照明弹升空, 我的老天爷, 什么地主大院呀, 是北京城的城墙, 就在广安门附近。[3]

张正隆的这部新作既书写了四野的赫赫战绩, 更展现了中国革命与人民解放的恢弘场景, 字里行间仿佛奔涌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摧枯拉朽、势不可当的大潮。想来读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不管什么书, 只要拿起来, 放不下, 废寝忘食, 一气读完, 就算好书了。对我来说, 《枪杆子:1949》即属此类。回想当时最深的印象, 正是书中鲜活跳荡、生机勃勃的一股沛然之气, 恰似盛唐诗歌及气象:将军一箭定天山, 战士长歌入汉关;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作者腾挪激越的文字里, 不时插入一句“生机勃勃的共产党人”。这种语句单独看平淡无奇, 甚至生硬直白, 但置于“人民解放”的洪流中, 如此表达却显得清新自然, 动人心魄!因为, 那确是一个生机勃勃的青春时代, 一个“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的新生年代, 如此朝气蓬勃的图景也印证了毛泽东站在距离“1949”约20年的井冈山上, 那段有名的、洋溢着诗意诗情的描绘:“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在35年的军旅生涯中, 张正隆不停地爬格子, 直到爬出“枪杆子”。这位闯关东的山东人后代, “祖辈都在辽东大山里刨梦”, 入伍后进入辽东某炮兵团政治处报道组。《枪杆子:1949》及其后记都透着鲜明的记者烙印:

我的作品是用脚写出来的。

这一切, 几乎全靠采访、搜集资料……不惜力气采访, 占领素材的制高点。

采访过程是高度紧张的过程……这跑那颠不说, 边听边记边想, 你得不断地思考, 提出问题, 脑子里的那个车轱辘一刻也不能停歇。

自1987年后, 我的采访大都是在天南地北的干休所进行的, 然后关在家里成一统, 用支笔在枪打炮轰的历史中冲杀。连接家与干休所的是车站、机场, 连通世界的是《大连晚报》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尤其值得一提, 也令人深思的, 是他对“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理解:

多好的故事也不能编造, 每件事都要有出处, 还得掂量明白那出处的可信度 (如今不负责任的东西挺多) 。历史中的新闻很多, 你不深入进去就抓不到。同样的故事, 最好有几个, 选最抓心抓肝、最具震撼力的那个。更重要的是宏观上的把握, 即本质的真实。特别是那种通常被几笔带过, 或者好像压根儿就未发生过的, 舍此历史进程就掉了链子、衔接不上的事情, 尤其要小心谨慎, 抠准抠细, 下足力气。

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确立的新闻观, 既熔铸了马列新闻思想, 又凝聚了中共办报理念;既扬弃了近代中国的新闻遗产, 又开创了当代中国的新闻格局。其中, 唯物史观乃是这一脉新闻传统的根基, 如事实是第一位的, 新闻或报道是第二位的。唯物史观在讲求实事求是之际, 注重系统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世界、认识现实, 即本质真实。顺此逻辑, 不小心貌似也容易落入“本质真实”替代“现象真实”的误区, 流风所及乃有新闻报道主题先行。“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 新闻界针对本质真实与现象真实展开讨论与反思, 虽未形成定论, 但现象真实论日益占据主流。应该说, 这一变化既有必要, 也有意义, 面对“极左”的新闻理念与实践, 现象真实有助于返璞归真, 恢复实事求是的传统, 也有益于遵循新闻规律, 推进新闻改革以及新闻业发展。不过, 新闻学与新闻界一味地突出现象真实, 而忽略乃至抹杀本质真实, 如今看来也不无问题, 恐怕问题更大。且不说网上细细碎碎、杂七杂八的信息, 即使主流媒体为了现象真实, 有时絮絮叨叨也常让人不得要领, 同样误国误民。至于市场化媒体, 为了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而一天到晚汲汲于阿猫阿狗的“星腥性”, 更偏离社会历史的本质状态, 陷入琐屑无聊的一地鸡毛。由此说来, 抛弃本质真实而只顾现象真实, 与主题先行的新闻一样, 都不可能真切地反映社会人生与历史实践, 更不可能科学地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 (马克思) 。

众所周知, 唯物史观是一种辩证的认识论与反映论。既坚持现象真实, 又注重本质真实, 辩证统一地融合二者才是唯物史观及其新闻观的真谛。这个道理有点类似于阐释学的“阐释循环”:要想读懂《红楼梦》, 必先了解大观园里一个个具体人物及其身世与性格, 而要想读懂宝黛爱情及其悲剧等具体人事, 又不能不对《红楼梦》的总体环境与社会情境有所把握。如果说了解具体人事是现象真实, 那么把握总体的社会情境则属于本质真实,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事实上, 古今中外的一流新闻人, 不管是否懂得或接受唯物史观, 其新闻实践往往合乎这一认识论与反映论。或突出现象真实、或高扬本质真实, 均属形而上学的思路, 就像思想史上的“飞矢不动”等悖论。所谓飞矢不动, 是说箭在飞行中, 每个瞬间都是静止的, 既然每个瞬间都是静止的, 那么由一个个瞬间连缀而成的飞行过程也该是静止的。这个悖论困扰哲人千百年, 直到黑格尔辩证法问世, 才算得到科学解答。在黑格尔看来, 运动是动静结合、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 只看这一面而不顾另一面, 那么就无法理解运动的本质。与此相似, 在看待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时, 也应遵循辩证法, 避免形而上学, 否则就像列宁所指出的:

在社会现象领域, 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 但这没有任何意义, 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 因为问题完全在于, 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 那么, 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 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 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 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 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统计学和社会学》)

张正隆的“1949”既掘取了传神的细节、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场景, 又展现了历史的大趋势、大脉络, 正如他所说“宏观上的把握, 即本质的真实”。相较而言, 龙应台的“1949”虽在某些方面触及一些现象, 但在本质上却遮蔽事实全貌, 扭曲历史真相, 如李敖批评的将“残山剩水”弄成“大江大海”, “把鸡毛蒜皮之事, 写得天花乱坠;把人间正义之事, 转移焦点, 李代桃僵”[2], 结果既唐突历史, 又贻笑大方。如今, 这种唐突历史之风颇为盛行, 而手法恰恰是以儿戏般的“现象”解构历史事实, 颠覆人间正义, 一方面把哀鸿遍野、炮火连天的旧中国弄得曼妙诗意, 另一方面又把新中国说得不近人情, 就像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在一片阴阳怪气的解构声中变得漫漶不清, 甚至人妖颠倒。举例来说, 周立波的经典之作《暴风骤雨》以东北解放区为背景, 书写了广大贫苦农民翻身解放、实现“耕者有其田”梦想的土地改革运动。而2005年的一部同名纪录片, 则完全颠覆小说《暴风骤雨》的叙事, 用小说原型地的大量农民口述, 说明现实中的地主如何勤俭、如何善良, 而周立波的小说纯属谎言。一位现代文学学者忍不住就此写道:

据我搜集到的两部元宝镇内部资料集 (《土改文化第一村》, 2003;《从光腚屯到亿元村》, 2004) 看, 小说中所写地主之道德败坏多有真实原型, 而资料中所载当地人深陷赤贫的真实痛苦、被地主和“公职人员”欺辱的怨怒、对土地和尊严的渴望, 都被导演蒋樾有意识地“疏忽”了。这种做法, 粗暴地“斩断”了农民的生活逻辑, 仅截取、利用其口述“碎片”, 以“证明”导演预设的结论, 与底层真正的声音和诉求并无关系。[4]

其实, 不用怎么劳心费神, 只消读读新闻名作、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 (1949) , “1949”以及土地改革等真相就一清二楚了, 包括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反正, 记者也好, 作家也罢, 有一点是妇孺皆知, 而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借用林肯的名言来说:“你能永远欺骗一部分人, 也能暂时欺骗所有的人, 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 北京出版社, 1980;张正隆:《枪杆子:1949》, 人民出版社, 2008;王树增:《解放战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参考文献

[1]朱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2) .

[2]李敖.大江大海骗了你[M].桃园:成阳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1.

[3]张正隆.枪杆子: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63.

现象真实 篇3

拉丁文surdus一词本义指聋的,引申为人际交流缺乏沟通,或者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而荒诞(absurd)一词正起源于surdus。后来 , 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 · 埃斯林在《荒诞派戏剧》用absurd来指称西方现代派艺术中的一个戏剧流派,该流派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在法国形成和兴起。彼时的法国,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硝烟的摧残,国破民怨,恰在此时,法国的戏剧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荒诞不经的表现形式——荒诞戏剧。它展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和痛苦的人生,其突出特点是缺乏连贯的戏剧情节和戏剧冲突,人物语言荒诞离奇。此后,荒诞派戏剧在欧美盛行,成为当时西方主要的戏剧流派之一。伴随着现代派文学的迅速发展,荒诞又逐渐超脱了戏剧范畴,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精神文化现象。

二、什么是文学中的真实

文学的真实就是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真实的世界和真是的生活。北京大学董学文教授曾提到,真实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价值,是文学的生命。真实是现实主义作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狄更斯、巴尔扎克、莫泊桑等人无不以真实作为自己的创作宗旨。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立足于人以外的外部世界创立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然而文学艺术反应的却并不是人的本身。显然这种现实主义文学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描述是捉襟见肘的,而以往文学中,不合情理的人和事,却往往能够触发人的共鸣。“人类内心世界的躁动轨迹,并不能像文字那样可作线性排列,在显意识的理性思维中,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往往是荒诞的,所以荒诞的形式首先是表现人类真实的心理世界的需要。”[1]因而,在西方文学中不乏有许多“荒诞”作品,从中却透露着社会的真实。

三、卡夫卡和《变形记》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以及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对世界文学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他开辟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一种全新而独特的表现形式 , “19世纪沉睡的想象突然被弗朗兹 · 卡夫卡所唤醒。卡夫卡实现了超现实派在他以后所谋求但却没有真正实现的东西 : 梦与真实的混合,……它告诉人小说如在梦中一样 , 它是使想象爆发的地方 , 小说可以从看上去不可逆转的对逼真的要求下解放出来”[2]。

卡夫卡用夸张、变形、悖谬、梦幻等荒诞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个荒诞的世界。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是符合逻辑的,每一个故事细节都看似真实的 , 可是,当把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语言组合起来后,一切都是那么荒诞不经。卡夫卡把现实世界放进了一个荒诞的框架里面。

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格里高尔 · 萨母沙是一家公司的推销员,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恪尽职守。然而有一天他却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感到无比恐惧与难堪,然后选择了躲避。可是,家中缺少了他这个顶梁柱,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就像他的人际关系一样,甚至连至亲都抛弃了他,父亲恨不得他早点死掉,母亲很讨厌他,妹妹也把他当作一种累赘,最后他在孤独和绝望中死去。从表面上来看,人变成了甲虫固然荒唐可笑,可是这个荒诞的故事情节却反映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卡夫卡正是用荒诞的表现手法来揭示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变成甲虫,身上多了一层壳,而这层壳却把人与社会隔离开来,使他失去了所有亲人,孤立无依。甲虫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不可克服的障碍,这正是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 :人与人之间仅存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利益关系,毫无亲情可言,人在现实社会中是孤立无援绝望无助的。

四、君特·格拉斯和《铁皮鼓》

德国著名作家君特· 格拉斯,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27年出生于波兰但泽自由市 , 他的父亲是德意志商人 , 母亲是波兰人 , 格拉斯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就是受到母亲的熏陶。中学尚未毕业的格拉斯卷入到二战之中,充当法西斯的炮灰,受伤被俘后被关进了一个美国战俘营。战后的格拉斯除了享誉文坛,还活跃在德国的政治舞台上。这些曲折的人生经历对格拉斯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代表作“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

长篇小说《铁皮鼓》是君特 · 格拉斯最著名的作品,是欧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也是格拉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理由。

《铁皮鼓》讲述了这样一个离奇荒诞的故事 :三岁的奥斯卡目睹了成人世界的丑恶,纳粹统治的猖獗,母亲与表舅的偷情,他决心拒绝长大,他故意摔伤脊柱不再长高成为侏儒,但他却意外获得了一项特异功能,他能通过尖叫来震碎玻璃。尽管奥斯卡个子不高,智力却异于常人, “从我三岁生日那天起 , 我连一指宽的高度都不再长 , 保持三岁孩子的状态 , 却又是个三倍聪明的人。”[3]他整天敲打一只铁皮鼓,借此来宣泄对畸形社会的不满,铁皮鼓是奥斯卡与外界交流的工具。战争中,奥斯卡设计杀死了表舅和父亲,在父亲的葬礼上,奥斯卡连人带鼓跌入坟坑,此后他却开始长高,特异功能也随之消失。格拉斯更改并夸大自身的经历塑造了奥斯卡这一德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形象,而这奇特的侏儒形象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格拉斯完美融合了荒诞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的现实世界。“奥斯卡表面上拒绝成人世界,其实他真正拒绝的是外部现实世界对他独立的、清醒的认知方式的侵蚀。虽然她外表畸形,但心灵的纯净却使他拥有超乎常人的生命力量。”[4]

格拉斯运用荒诞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功地凸显了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小说《铁皮鼓》以黑色幽默的荒诞故事展示了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德国历史上那段最黑暗的时期。作者对波兰邮局保卫战这一情节的描写,读不出任何悲怆凄惨的味道,奥斯卡对父亲的死亡表现得极其冷漠,好像这个人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小说中超然于道德和情感之上的语言描述,正反映了作者对德国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死亡和痛苦是人生经历中不可避免的 , 现实社会是荒诞可笑的,那么摈弃情感,冷漠直面实乃超脱明智之举。

五、小结

荒诞的社会触动了人类灵魂的思索,正因为现实世界有诸多的不公正、不合理,人们才更加迫切地探索和追求公平正义。作者准确把握了人们内心世界的渴望和现实社会的人性缺失,在表现荒诞的同时 , 也成功凸显了荒诞背后透露的真实。

摘要: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荒诞文学,本文从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两部荒诞小说来论述荒诞文学作品背后所透露出的真实,通过荒诞这种艺术手法,反映了真实的现实生活。

现象真实 篇4

(一)真实化学问题的概念

真实化学问题指与化学相关,且没有现成结论和解决方法的实际问题。真实化学问题可以来自日常生活、化学实验、互联网、课本。例如以下的这些问题。

问题1:学生做盐的性质实验时,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应该全部溶解。但是,一部分学生的沉淀却没有全部溶解。

问题2:为什么洁厕剂中的无机酸通常使用盐酸而不是硫酸?

问题3:微信中流传食醋能去除蔬菜中的残留农药,食用小苏打包装袋上写着小苏打能去除蔬菜中的残留农药。

问题4:用土豆能鉴别加碘盐和无碘盐。

问题5: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

上述问题1来自化学实验,问题2来自日常生活,问题5来自化学课本。问题3、4是互联网中与化学、生活相关的传言,一种网络传言。

(二)新知识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

使用探究的方法学习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如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性质、水的组成等等,称之为学习(或探索)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教学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学生面对的是未知的化学知识,等待解决的是陌生又抽象的理论问题,而不是现实中学生熟悉的问题。而且,45分钟的时间限制,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大量的背景资料,没有时间准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离开熟悉的情境,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与经验,学生就提不出有争论价值的观点,只能被动地应付教师的提问。其次,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中的论证(argumentation)。论证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含义,名词的论证由主张或结论和这些主张或结论的辩护(或理由、支持)构成[1]。动词的论证指运用证据来辩护自己主张的过程。论证是科学探究的一个要素,也是科学探究的一个特征。学生要学会运用证据辩护自己作出的解释,学会评价别人的论证、进行反论证[2]。科学探究中,收集证据后,利用证据和掌握的知识、经验解释提出的主张,判断主张的合理程度,证实或修改甚至推翻主张,得出最可靠的结论,这是一个(科学)论证过程。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有正确的结论和探究方法做参照,提出和结论一样的猜测,收集的是少数和结论一致的证据,然后顺利地得出唯一的结论。结果,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论证被排除在外。

(三)真实化学问题探究与新知识探究教学的区别

真实化学问题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探究不同。前者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也是校外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是一种外加的学习任务,解决真实化学问题很大程度是出于自觉的生活需要,能给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探究真实化学问题除了复杂程度、运用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深度外,本质上和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一样。另外,教师事先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亲身的体验,有助于指导学生。总之,和学习新知识的探究相比,真实化学问题探究更有助于调动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探究主动性,更有助于设计科学论证与课堂讨论。解决真实化学问题的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探究的区别如表1所示。

二、真实化学问题探究教学的主要过程

(一)前期准备:问题的筛选与设计

发现真实问题后,一般不适宜直接交给学生。教师要亲自动手实验,经历一遍完整的探究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熟悉探究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评估问题的可探究性,最终设计出适合学生的问题。以前面的问题1为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究问题。实验中部分学生发现异常现象后,由于异常现象有多种合理的解释,无法立刻给出明确的答复,当时只告诉学生可能是药品问题或者是实验操作问题。课后教师通过实验检测到碳酸钠溶液中的氯离子。原因是碳酸钠固体含有微量的氯化物,微量的氯离子和银离子就能产生显著的白色浑浊现象。

教师经过亲身探究后,将问题1改为:上次做盐的性质实验时,一部分同学发现一个异常现象: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没有全部溶解。通过探究解释遇到的这一异常现象。探究所需药品:①待检测的稀硝酸、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②用于检测的稀硝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硫酸;③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原装瓶子。

为了得出不同的探究结论,在待检测的稀硝酸中,有些组的稀硝酸含有氯离子,另一些组的稀硝酸不含杂质,碳酸钠溶液都含有氯离子(药品本身带来,不是准备实验时特意加入)。但是,为了避免问题过于复杂,待检测试剂中没有混入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重新设计问题后,与初始提出的问题相比,减小了问题的发散程度,更适合学生探究,但依然是个真实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过程

真实问题解决过程除了包括平常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外,有两个不同之处。第一,要学习解决问题的背景知识与技能。例如,食醋能否去除蔬菜中的残留农药的实验,要学会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回答土豆是否能鉴别加碘盐,要知道加碘盐中的碘是什么物质。第二,强调运用证据的论证和交流与评价。运用证据的论证是利用证据为主张(猜测与结论)辩护的过程,交流与评价是口头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下面主要论述运用证据的论证和交流与评价这两个环节。

1. 运用证据做出论证得出暂时的结论

以问题1为例。回顾盐的性质实验情境,出示编写的问题。指导学生联系氯化银和硫酸钡等物质性质,提出各种猜测(探究记录单见表2)。设计实验、收集证据。然后根据证据进行论证,得出暂时的结论,如表2所示。

表中只列出部分猜测和辩护,有的猜测没有在表中出现。如,猜测4: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同时稀硝酸中含有少量钡离子;猜测5:稀硝酸中含有硫酸,同时,硝酸银溶液中含有钡离子;猜测6:试管没有冲洗干净,残留有氯化物;猜测7:使用的水中含有氯离子;猜测8:碳酸钠和硝酸银反应后,滴加的稀硝酸的量不够。“我的辩护”包含结论和支持结论的证据,除了实验证据外,还有另外的证据(装碳酸钠固体瓶子上的标签注明含有氯化物),但是没有列出理论(化学理论知识,如氯化银和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证据。

2. 交流与评价确定最终的结论

每个组初步得出结论后,不同小组针对提出的主张和结论进行讨论,然后是师生之间的总结性对话。

有些猜测通过实验直接证实或否定,有实验现象作为可靠的证据,这一类猜测不会有大的争议,不必作过多的讨论。另外一些猜测,如果不利用实验,或者无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就要通过讨论做出决定,如猜测4、5、6、7、8。表3是讨论的部分内容。评价交流后,修改、补充表2“探究记录表”。

从问题1的解决过程可以看出,利用真实化学问题设计探究教学,学生不仅有更多讨论机会,而且突出科学探究中的论证特征。提出猜测、交流与评价主要是口头辩论活动,是运用证据辩护自己主张的过程,是“课堂科学辩论”。科学辩论指运用证据与推理“解决科学争端的社会互动过程”[3]。课堂科学辩论是高层次的课堂讨论。运用证据的论证环节,不是口头形式的相互辩论,是个体意义上的科学论证,是个体内部的科学思维活动。虽然没有学习新的化学知识,但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科学探究中交流表达能力与论证能力的提高,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问题1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扩展。初中化学实验室中的碳酸钠含有氯化物杂质,也含有硫酸化合物杂质,硫酸化合物含量比氯化物还高。做碳酸钠和硝酸银反应实验时,产生的氯化银影响实验效果。与氯化钡反应,应该会产生硫酸钡沉淀,但是没有观察到硫酸钡沉淀。这和氯化银、硫酸钡性质差异有关,氯化银溶解度小于硫酸钡。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摘要:以来自现实生活中未知结论的原始化学问题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突出对科学探究要素的论证,也有助于组织课堂讨论。真实化学问题探究教学,教师事先要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编写适合学生的问题。探究过程包括提出猜测、运用证据的论证、评价与交流等环节。

关键词:真实化学问题,科学探究教学,论证,课堂讨论

参考文献

[1]ZOHAR A,NEMET F.Fostering students’knowledge and argumentation skills through dilemmas in human genetic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2,39(1):35-62.

[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s,core ideas,and crosscutting concepts[M].Washington,D 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12:71,73.

上一篇:溯源管理体系下一篇:公路经营权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