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心灵(精选5篇)
真实心灵 篇1
摘要:新大纲要求中年级的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实际上, 这个要求, 是建立在反映学生现实生活、以笔抒写真实的基础上的。
关键词:中年级学生,作文,真实
长期以来, 我们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局限在为他人立言的“伪圣化”的状态上, 究其本质。不过是为功利目的所驱使, 使学生在作文中呈现出“作文人格”, 生活中表现出“真实人格。”这种尴尬的局面, 正是我们作文教学中种种弊端的集中体现。
反思一:谁敢用笔说真话?
谁都知道:说真话是需要代价的, 有时候对于学生来说, 这个代价就是牺牲教师对自己的赏识, 牺牲他们试图在作文中得到肯定的欲想。记得曾有位四年级学生想象《十年后的我》时, 这样写道:“十年后的我, 穿着土里土气的衣服, 手拿一把锄头, 在田里干活。太阳晒得我眼冒金星, 热汗直流。唉, 谁让我十年前不好好学习呢?只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了, 真没出息啊, 我真后悔。”这种想象, 显然建立在目前父母或者是老师对农村学生教育的基础上的, 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不好好学习, 将来只有种地的份。”这些话语, 再一次演绎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古训。可喜的是, 学生在想象中说出真话。但是老师在批改此文时, 认为对农民有轻视之意, 而且没有谈及自己远大的理想。于是意味深长地在旁边写上了李绅的大作: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并要求学生按他的意思改。学生委屈地照着改了, 在修改过的作文中他们变得尊重农民、变得志向远大起来。而压抑下去的, 是他的抒写真实的欲望。可以想象学生心里绝不会服气于教师的评点的, 只是迫于师命的威严, 不得不从。以后, 他们在作文中逐渐学乖, 学得会揣度教师的心理学会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作文时就是大胆地想表达些什么, 也得遮遮掩掩。叶圣陶老先生说:作文就是说话, 用笔说话。这里所指的说话, 是真话。要让学生敢说、爱说, 想写、爱写真话, 确实需要教师提供一个说真话的语境, 才能对学生真话给以最真实的鼓舞, 对学生今后继续说真话给予最大的动力。
反思二:如何让“我笔录我思”?
学生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 在习作中, 他们对所见所感表现出一定的思考力与判断力。去年春天, 我校组织三年级学生出去踏青, 说是踏青, 实际上是在学校的周围转了一圈, 几乎没有什么风景 (这是学生上学常路过的地方) 。路遇小雨, 学生还没来得及观察, 便匆匆返校。这样的过程自然没有什么精彩之处, 离作文的主题赞美大自然的美定然有一段距离, 果不其然, 在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 除了想象能力丰富、较注意观察的几个, 大都在记流水帐, 蜻蜓点水似地把每个景点一带而过。最后非常统一地结了一个漂亮的尾:春天真美!在作文中表现了他们对本次春游大为不满。
这次作文过后, 我深深地反思了整个作文过程, 反思了自己对学生不切实际的作文要求。作为农村的孩子, 油菜花、稻田、小山天天可见也就视而不见了, 而所谓风景在路上、在心里这种玄乎的哲理也不是他们这般小小年纪所能够体会出的。暂且把这次作文要求放在一边, 让学生真正地写自己想说的话, 才可能达到:我手写我心, 我笔录我思。于是, 基于这种认识, 我又适当地调整了作文的要求, 打破教材给定的框框, 拓宽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尽情地写出自己在本次春游中的感受。有的学生以《遗憾的春游》《春游过后》等为题写出了自己的扫兴, 写出了他们心中对春游的企盼, 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当日春游的真实的想法。
反思三:如何完成平淡的真实向精神魅力的升华?
真实是需要提升的, 只有通过质的升华, 作文的真实才能展示出最大的魅力。有一次, 结合三年级课文《雪儿》, 我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抓到一只小鸟, 你会怎么样对它?出乎意料地, 有一个学生说:“我会抓住它, 把它慢慢玩死。”我相信他的话, 在农村, 男孩子玩死鸟的可能是非常大的。于是我说, 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谁知, 又有好几个孩子承认他们也玩死过鸟。我尴尬不己, 只好草草收场。下课后, 我一直在想, 学生提到的这种真实, 是不值得去鼓励、去提倡的。可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放弃这种丑的行为, 追求更为高尚的人格, 又渗透环保教育, 使作文教学在注重真实时又避免沦为真实的“复制”品。于是, 放学前, 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 把前面关于鸟的讨论延续下去。首先我非常耐心地听完几位“玩死鸟”的经过。之后, 我没有就此做过多的评论, 而是带领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鸟类的资料。在随后的讨论中, 我仍然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几个曾经视鸟类为玩物的孩子, 终于向自己过去的行力投去悔恨的目光。几位玩鸟的学生写得非常动情, 字里行间, 都是忏悔。其中一位学生写道:
惭愧, 真是惭愧, 我为我过去的所作所为深深的忏悔。过去, 我总以为小鸟很好玩, 抓到手总要把它玩个够, 直到它歇气为止。今天, 我从图书室看到的资料让我震撼, 原来, 平均每只鸟儿每天要消灭一百多只害虫, 照这样计算, 一年一只鸟儿要吃掉四万多只害虫, 这要给农民减少多少粮食损失呀!而且, 鸟儿们还是大自然最好的音乐家, “唧唧、喳喳”, 多么动听的演奏呀!……可我, 年少无知, 竟然去玩死它们, 真是太不该了。从今天起, 我决定要自觉地去保护鸟类, 让鸟儿们像我们同学一样, 都能幸福地生活, 成为我们人类的朋友。
真实心灵 篇2
旗杆小学赵英亮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赞扬他人,而不要轻易地批评他人。几年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在对学生教育中,责难和赞美方法不同,效果也截然不一样。在我们真诚赞扬学生时,学生也会拿出他们的真诚,自然而然显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来。经常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要求教师应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教师必须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从而使学生人生旅途中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这一育人理念呢?在此浅谈我的几点拙见:
一、赞美学生的闪光点。
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学生身上不是缺少优点,而是缺少发现。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他们时,就会发现许多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美,学生会感到一种满足,从而主观地接受别人的意见,产生逐渐完善自我形象的愿望。例如:我班的李标同学,他特别好动,还时常欺负班里的其他同学。大家都对他有意见。对此,我也多次找他谈过,可没过多久,他又犯了。后来,我发现他跳绳特别好,一次跳绳比赛中,他荣获了第一名,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我抓住有利时机,在班中大大表扬了他。同时,又让他担任体育班长,这对他的帮助很大。从此,他像变了个样。不久,在评单项先进中,还被学生一致评为文明学生呢。有了上次成功的经验,我更加努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美,树立他们信心,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比如:我让学习不好,但憨厚勤快的同学担任卫生组长;让反应迟钝,但刻苦认真的同学担任科代表;让懒惰但聪明伶俐的同学当艺术小组长等,再加上我不断鼓励、赞美,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显得很积极,从而奋发进取,不断完善自己。
二、赞美要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
在渗透赞美教育这一理念的同时,我也真正体会到: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从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入手,实事求是,要具体详
细而不笼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一双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积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细小的成功。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期末考试和开学考试成绩,而忽视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会让学生感觉不到、意识不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的,自己是在进步的。这样的结果会让学生逐渐放弃自己所做的努力,而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此,孩子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美。比如:学生书包整理很好,教室打扫非常干净,能主动帮助小同学解决困难等等。当然,教师赞美学生,不可以滥用赞美语言,必须是由衷的,得体的。如果学生做一件很容易的事就受到赞赏,而且赞美他:“了不起”,“好极了”,“真聪明”。那么学生会认为他各方面都做得很好,这是不现实的。赞美是为了增强学生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因此,教师的赞美应该具体、清楚。力争做到从小事着眼,细处着手。
三、赞美要持之以恒
赞美一时容易,难的是持之以恒地始终实现赞美教育。有些教师认为: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要毫不保留地说出来才是严格要求。听起来似乎有理,仔细分析却忽略了从正面积极引导激励的作用,低估了以赞美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好多学生因为教师的一次次表扬、赞美走向成功;成功后也有个别学生因为教师的不逊之言而受到伤害并因此产生消极心理的。这种现象令我终生难忘:上学期期末测试中,班中一位我常表扬且成绩很不错的同学却考的很不起眼。这学期前段时间每想起,我总不由说他几句。可几次责难后让我发现都是事与愿违,他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在下降,我疑惑了,找他谈心。原来是我的那几次不逊之言刺伤了他的心灵,令他产生消极心理。我这才及时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多次鼓励他并抓住机会赞美他。后半学期他又找回了勇于进取的自己,而且成绩优异。我时常为自己的那次教育过失而感到悲哀,但从心底真正铭记着:赞美就要持之以恒。
虚构与真实:中国远征军的心灵史 篇3
“这部剧里80%的内容是客观呈现了当时那段历史。”面对《小康》记者时,《中国远征军》编剧邱对,具体解释了“80”这个数字的内涵——涉及到史实的部分,都是历史真实。剧中所有人物,除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外,剩下的人物是虚构的,但他们经历的事件,经历的情感,却是真实的。
大概正是这些“真实”,让《中国远征军》有了打上“史诗”标签的底气。然而,这些“真实”又是如何炼成的?
“滚”一遍,再“跳”出来
炼就“真实”的第一步,自然是大量、广泛地查阅资料。
邱对说,真正把“远征军”作为一个项目后,他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在众多资料中 “滚”一遍。资料来源,一是大陆现有的记录,二是海外网站。他甚至在旧书店淘到了1944年重庆政府出的《步兵操典》。
从资料中“滚”过一遍后,接下来的重要一步,是要“跳”出来。“资料很多,但良莠不齐,以讹传讹的东西不少。比如年代久远,老兵难免会发生记忆偏差;而远征军后代在谈到父辈的事情时,也难免带有个人色彩。”邱对说,这时,他只能筛选,得出比较合乎逻辑的判断。
邱对读到孙立人统帅的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解救7000英军、大胜日本第33师团的著名战役“仁安羌大捷”时,有些疑问。“仁安羌一战,围困七千英军的,到底是多少日军?史料上很多都说那是日军第33师团。按照日军当时的编制,一个师团是2.5万到3万人。而我们一个团是1000人。后来的战果表明,孙立人以1000人之力解救了7000英军不说,还把2.5万日军给打跑了。”邱对说,他觉得“这事儿不对”。
之后,邱对在凤凰卫视制作的远征军纪录片里看到了一段老兵口述——孙立人在战斗胜利后才弄清日军不是一个整师团,孙当时有点后怕同时又觉得有点歪打误撞。
可邱对仍旧觉得——“不对”。
“如果前去解救仁安羌的将领是戴安澜,我相信他会做出以一千人之力对抗两万五千敌人的选择,因为他是黄埔系的军人,他的信条就是忠诚,战死在所不惜。孙立人则不是,他是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所受的军事教育是作战前必须有坚实的情报支持。这是保护士兵,保护部队的方式。”在邱对看来,孙立人一定事先拿到了情报,才可能把部队派出去。
怎么拿?没有记载。“这恰恰是我可以虚构的空间。只要它符合逻辑。”邱对说,在他查阅资料时,看到了这样的信息:日本派到缅甸的僧人,有相当一部分,最初是被蛊惑的,以为是去开发缅甸的佛教,却无奈成了为日军服务的间谍。于是,邱对假想其中有个僧人,经过孙立人的劝说和良心的折磨,为其提供了日军的实际兵力,才使得孙立人敢下令进攻。在邱对看来,这个“假想”是合逻辑的——“他的僧侣身份,决定了他不是军国主义分子。当他看到战争的惨状时,难道不反思,这会给他口中的芸芸众生,造成怎样的伤害?至少,早一天结束杀戮,是他想要的。” 邱对说。他判断是否“符合逻辑”的标准是:能否到达史实所给定的结果。
另外,也要符合人性选择——比如,戴安澜将军牺牲的那一段。史书上,包括当年200师郑庭笈回忆,缅北大退溃时,戴安澜被士兵们抬着回国,走到缅甸一个叫茅邦村的地方,在大概下午五点钟的时间,戴安澜让部下把自己扶起,冲着祖国的方向喊了一声“祖国万岁”,便去世了。
“这是历史的记载,但是我不相信。第一,他恐怕没有力气喊;第二,这恐怕也不符合戴安澜的性格。”邱对说,根据他对戴安澜这个人物的了解,他发现,出身黄埔军校的戴,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这从他在同古写给妻子的那封几乎是诀别的信中便能看出,字字句句充满温情。所以,最终,邱对为戴安澜设定了这样一个“离开”的画面:他让士兵帮他把最新的军服穿上,嘴里念着“想看看弟兄埋锅做饭的样子”,之后,闭上了双眼。“军人最关注的是部队,是弟兄。他把自己的弟兄带到这个境地,其实是很内疚的,这才是一个将领的心态。我树立的是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而非战争机器。”邱对说。
在为每个人物设定故事时,邱对说,他的原则是:不涉及党派,只写中国军人。
其实,这也是把人物抛却面具化,逐渐丰盈的过程。
同样是孙立人。邱对说,在大量阅读孙立人资料,包括新一军的战史后,他认为有些史料,是需要推敲的。毕竟叙述者很多都是跟随孙立人多年的部下,制史者,为尊者讳。就像第一次反攻缅北,远征军损失巨大,虽然情报有错误,但是有纠正的机会。从一个将领而言,肯定是有失误的。于是,在《中国远征军》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孙立人在史迪威面前说,我可能,犯了一个错误。“在他发现自己出现某个问题后掉头改正,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另外,孙立人对自己部队的钟爱,甚至都可以护短,这恰恰说明,这是爱士兵的表现。那是他从淞沪战役带出来的部队啊,跟他都是生死弟兄。感情的力量有时大过理智。”
“与这样的中国军人共同赴死,是值得的”
除了要甄别高级将领的史料,邱对在查阅资料时,也看了许多当年普通老兵的故事。
《中国远征军》历史顾问戈叔亚,近二十年,一直在做着关于那段历史的田野调查。他和邱对说过,有些老兵也会故意美化自己的故事,这时,肯定要选择、判断。但近些年来,戈叔亚更多的,是感觉痛心——老兵去世的速度太快了。
快到,太多人,是带着遗憾离开。
就像多年来采访流落滇缅的远征军老兵,并发起“老兵回家”活动的媒体记者孙春龙所感慨的:他们有的希望请一个保姆照顾自己,有的希望能买一身新衣服,而更多的只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获得一枚纪念章,甚至找人聊聊天。
以严肃面貌出现的《中国远征军》,或许,也可以为人们了解、帮助那些当年的老兵,打开一扇窗。
当然,老兵们的故事,不仅有让人伤怀的地方。同时,也有“光彩”闪烁。
邱对说,他在阅读章东磐的“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父亲的战场》时,就被书中张子文老人的风采,震动了。张子文出身良好、家学颇深,自愿抗日加入远征军。滇西反攻结束后,张子文脱下军装,重回学校读书,进修英语。他没有参加内战,做了外语教师,专心育才。然而,1956年正在授课的他,被叫去谈话。张子文从狱中“重回人生”时,已是在26年后,我们惯用的语汇,叫做平反。
邱对清楚地记得,章东磐在书中这样描述老年时的张子文:多年后,在滇西阵亡的美国梅姆瑞少校的女儿等一行人,沿着当年父辈和中国军队一起反攻的路线一路寻访后,美国朋友和张子文有了一次聚会。老人用流利的英语、优雅的风度给盟军战友的孩子们讲述那场不朽的战争,他反复告诉美国客人,没有他们父亲的帮助,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斗还要延续很久。他说,他为自己曾是梅姆瑞少校的战友而自豪。话语间,迟暮英雄豪情万丈,好似梦回吹角连营的战斗岁月。然而,他没有讲述一句自己遭遇的不公。没有一句哀怨。他用生命的余晖告诉异国军人的后代,他们的父亲与这样的中国军人并肩作战,共同赴死,是值得的。
真实心灵 篇4
关键词:情感,误区,真实心灵
一
《语文课程标准》确定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首次将情感教育明确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教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培养情感与价值观。于是,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已将情感教育自觉地渗透进自己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境:在教学描述亲情的文章中,教师读得声音哽咽,热泪盈眶,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还在下面窃窃私语;在语文课堂的情感体验环节,许多学生对之反应冷漠,敷衍了事。是我们这些孩子的情感真的缺失了吗?笔者认为,反思语文教学,在情感教育方面确实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假大空”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将情感教育列入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不少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情感体验环节,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以走过场的形式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简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而没有真正触及作者的灵魂深处,更没有顾及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真的有感而发,拼命引导学生往设定的情感目标靠拢,默许了学生的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如在教学《散步》一文中,在剖析了中年人肩上担负的重大责任这一中心之后,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或者让学生现场说说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这时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心理,就会说出“要孝敬父母”、“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之类的话。细细玩味这些话,是否真的发自肺腑呢?学生是否真的已经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了呢?恐怕未必。这时教师如果就此继续深入下去,追根问底,就可能挖出一些震撼学生心灵的东西来,但是,点拨往往到此戛然而止,学生的认识就停留在如此浅表的层面,也就没有真正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再如教学《我的信念》一文,教师在让学生感受了居里夫人的崇高情操和工作精神之后,让学生谈谈文章对自己的启迪。这本是一个情感内化的过程,然而当学生回答今后要“热爱科学”、“认真学习”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再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灵中去,挖掘学生情感世界中的真实想法,这样也就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一刀切”
虽然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独特体验,但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还是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将学生仅仅当作了一个受教育者,看作一张白纸,将自己喜好的色彩描画上去,追求“一刀切”。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学生都要唯教师的评判标准是从。虽然教师在研读文章过程中,也考虑到了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些词句的个性见解,但一涉及情感方面,还是会否定学生所谓的“离经叛道”的主张,总是以自己的情感态度为旗帜。
而在作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写法的指导,都显得单调划一。似乎写母亲就一定要表现母亲美好的品质,写家庭就一定要体现亲情。如前几年一直都在进行的道德情感教育活动“我给妈妈洗脚”,语文教师就这一活动布置作文,本是深化情感教育、提高表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单一化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封闭了自己的心灵,也禁锢了自己的思维。学生的习作中很多提到自己在给妈妈洗脚的过程中看到妈妈脚上的老茧,粗糙的肌肤,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今后要孝顺妈妈。粗看起来,有这样的体悟,似乎已经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但仔细推敲起来,却是有问题的。试想,这样的感受哪件事上得不到呢?而且,在众多的学生中,也不乏家庭条件好,身体保养得好的妈妈,那么,这样的感受岂不是“一刀切”教育之下想当然的结果了?
(三)“作假设”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不少文本中所记述的情况是学生还未经历或可能永远都不会经历的,于是,教师便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这样的假设本是让学生换位思考,然而,学生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就像《人生寓言》中“落难的王子”一样,凭空想象,他觉得要是厄运降临到他身上的话,他会受不了。但当厄运真正来临的时候,他却坚强地挺过来了。而如果让学生来想象,那也必定是想当然的结果。
二
要走出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情感教育误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触摸学生的真实心灵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成长的社会大背景造就了他们身上共同的时代特征,而各自的生活环境和遭遇又形成了他们不同的个性、情感、志趣爱好。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触摸学生真实的心灵世界,尽自己所能地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渴盼什么、期待什么,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正确引导他们从文本中的真善美出发感受自己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以动人的笔触表达这种真善美。
了解学生,就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家庭环境、思想动态,以一颗真诚之心换来学生的信任,使他们向教师敞开心扉,展现他们真实的灵魂。做到了这一点,也就为顺利实施语文教学,开展情感教育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生并非缺乏感情,所缺乏的,是拨动他们心弦的手。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创作者之所以能“辞发”,在于“情动”,文章之所以“虽幽必显”,在于观文者的“入情”。刘勰在这里说明了“情”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所以,在潜移默化上,在情感熏陶上,在对于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上,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以及“讲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并引起共鸣。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并在教学中融入自己情感,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情感体验
多元化的社会,开放思潮,父母的关爱,造就了一代心理情感异彩纷呈的青少年,因而他们的情感需要也是多元化的。适应多样的情感需要去教学,是一种可能,也是一种必然。语文教学是情感培养的主要手段,我们要用多元的情感、多元的手段去教育学生。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作用下,学生的情感价值倾向绝对各不相同。教师对它们的引导固然重要,认同却必不可少。趋同性会导致新的学习方式的失败。学习方式的变化也必然带来情感倾向的多元化。培养多元化情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
培养学生多元化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是打造生成性课堂。生成性课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情感。第一,它所提供的知识丰富,趣味盎然,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欲望有效保证了后面的情感衍发。第二,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下,学生的情感真实而贴近生活。情贵乎真。第三,它充分肯定学生的情感取向。生成性课堂的情感教育关键在于对学生情感的正确导向和有效提升。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我们充满真诚和爱心唤起学生对我们的情感认同,重视并切实地把它落实教学工作之中,才能促使社会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才能不断走向文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将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3]刘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
真实心灵 篇5
一、欢迎民工子女加入班级新家
在学生开学报到前, 学校的领导告诉我, 我们班有八个同学是从民工子弟学校转来的,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届的班级管理肯定不轻松了, 因为刚分班的时候我们班级中就已经有好几个是民工子女, 再加上转来的, 我们班三分之一都是民工子女。早听说过外地民工子女难教育, 说实话刚接手现在的班级时我的心里真的没底。
开学前一天, 我用了很长时间去记我们班外地民工子女的名字和户籍所在地, 还有他们擅长的科目。开学第一天的班会课上, 举行了一个欢迎仪式, 我在班会课宣布:“今天我要特别介绍的是刚从其他学校转来的几位新同学, 他们是:王宾, 河南人, 数学很有天赋;何成, 四川人, 语文是他的强项……大家欢迎他们加入我们班级, 欢迎他们来到我们盛泽!” (掌声一片) 被叫到名字的几位同学非常惊讶, 他们可能没有想到我会记得他们所有人的名字还知道他们的家乡和他们的特长。
二、动员民工子女为班级新家添砖加瓦
经过长期的相处, 我发现很多民工子女有不服输的性格, 有很强的拼搏精神。学校运动会快召开了, 民工子女第一次参加运动会, 他们不敢报名。我把他们召集起来进行了一次交谈, 我说:“你们是我们班比赛获胜的重要法宝, 虽然你们以前没有在这儿参加过比赛, 你们对对手一无所知, 但你们可以通过其他同学了解你们的对手。老师知道你们当中不乏有运动健将, 展示的机会来了, 怎能轻易错过呢?奋斗是成功之父, 你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管比赛结果怎样, 只要你参加, 你就已经赢了, 因为你们战胜了自己。”
在我的动员下, 最后有四位同学报了名。这几位同学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次比赛, 他们早上会提早到校, 自己进行训练, 在他们的影响下, 我们班其他几位参赛的同学也与他们一起为比赛做准备。这次比赛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的良机, 我想借此机会让班级的其他同学知道, 民工子女也有很多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 同学们的肯定和赞扬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感谢民工子女为我们共同的家锦上添花。付出了自然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所以班主任作为一家之长很有必要对同学们的付出给予肯定, 特别是对那些民工子女更应该给予肯定, 因为“激励和赞美, 是教育的灵魂”。
很多研究结果显示, 民工家庭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存在较多的问题, 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存在两种极端:一是对子女不闻不问型, 学习上不关心, 生活上不照顾;二是简单粗暴型, 他们关心孩子的学习, 一旦发现孩子没考好, 就把孩子大骂一通或者痛打一顿。不管是哪种家庭的子女, 他们的内心都希望得到爱和关心。所以在学校, 如果能够从老师和同学那儿得到肯定和赞扬, 他们会表现得更加出色。因此, 我会不定期地在班会课上对那些为班级作贡献的同学给予表扬, 或者在他们考试取得好成绩时给他们的家长打个电话, 特别是民工家长, 他们对班主任的话很信任, 班主任对他们子女的表扬,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学期结束时, 我组织了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 让同学们把想感谢的人都写下来, 并写出想对他们说的心里话。同学们的本子上除了感谢父母和老师, 很多同学都写到了自己班级的同学, 其中就有那位劳动委员, 就有在运动会上努力拼搏的同学的名字。最后我在发言时说:“老师也有要感谢的人, 那就是你们, 特别是我们班那三分之一的外地同学, 因为你们的加入, 我们班更多了几分色彩, 你们的朴实、勤劳、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感动了我, 也感动了我们大家。谢谢你们!”最后我们一起高声唱起了《我们是一家人》。四十三位同学和我心连着心, 还有什么需要担呢?
【真实心灵】推荐阅读:
生活真实巧化艺术真实06-23
诗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07-04
真实活动05-09
真实纪录05-09
真实叙事05-22
真实现状05-25
回归真实05-26
真实05-31
真实作文06-06
真实色彩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