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创新

2024-09-26

真实创新(精选12篇)

真实创新 篇1

创新教育如何落实在教育中,如果落实在课堂中,这是一个反复被提及又反复被否定的事情。上一轮课改,创新教育走的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创新大赛等偏理念的路数;新一轮课改,走的将是创客、STEAM教育等偏行动的路数。一文一武,难道又是跃进式地剑走偏锋?现在,各地风起云涌的创客空间、造物运动在各种比赛、评比、达标活动中已经愈演愈烈。本来,这是创新教育蓬勃发展的好事情,但是当所有的名堂都挂上科技节、创客节、创艺节等招牌的时候,会让一线教师在真假难辨的创新教育推进中逐渐浮躁起来。而创新人才培养要“久久为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自然化成长是创新教育肥沃的土壤。观察大才如科学家,小才如工艺师,但凡有创新能力的人无疑从内心、从素养甚至从智商发育都是极具自然性质的,而不是工厂式的批量加工而成的。这里面的原因,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家都有相当多的研究,几乎所有的研究者无不认识到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人的创新能力发展最为重要。试想,如果创新人都是按手册、规则去成长,他的意识是顺从、执行的思维惯性,何来创新?怎敢创新?各地方现在都是做三年计划、五年规划,选苗培育,重点培训,大赛夺魁,这样的方式方法规则性特别强。因为比赛,不按举办方的指定产品、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很难获奖,那这样的创新教育可持续性怎么能得到保障?

多元化成长是创新教育有机的生态。先不论现在多数创客教育是基于编程、工艺等比较专业化的培养方向的缺陷,就只说现在的创新人才评价趋于“动手能力”是不是得当?也不论哲学、文学、数学这些纯理论学科的大家是不是创新人才,就只说创新人才要不要扎实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作基础?只这两点,我们就很容易看到现在创新教育正在从原来的右倾走向另一个左倾的价值观。人才是多元化的,这估计没有人反对。但是多元化到何种程度恐怕认识不一。创新人才是为社会创新服务的,也是社会创新自然产生的一个群体。科技人才是创新人才,社会学创新人才也是创新人才;数学假说创新也是创新,宇宙理论推演也是创新,创新的森林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枝独秀。如果我们的政策和主管部门过度强调工业领域的创新教育,那么极易打击、否定在其他领域创新的价值,学生从小起价值观的偏颇会导致创新人才生态的失衡。

个性化成长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很明确,作为中小学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重、创新能力为重,而创新成果是比较次要的。现在的很多招生政策并不容易测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就只好重视可见性的创新成果了。所以,在发明专利、大赛获奖等方面极为重视,这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把创新认可圈定在比较小的圈子。这也同时催化了功利主义思想,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和技巧来获奖就成为一些投机者的必然选择。即使选择出的真才实学的创新人才也是拿标准去卡出来的相似人才,创新范围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很多不在此规则之内的创新不算创新,创新人才个性化的成长受到限制。

当然,创新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但观察国际国内教育发达地区的创新教育无不是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宽容学生的技能成长、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培育、激发创新的思维。

毫不夸张地说,相当多真正的创新人才是大众眼光看不到的,而不是靠一些比较死板的政策、制度、计划培育出来的。

当然,我们也非常欢迎、鼓励各级主管部门出台宽松的、以人为本的真正非功利化的政策,让创新人才得到真实而有效的滋养,脱离拔苗助长定会百花齐放。

真实创新 篇2

本文属于中联论文网优秀论文

本文来源于:中联论文网转载请注明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严谨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摘要:证明标准是刑事诉讼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尺度,而我国目前规定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客观真实说”的质疑和批判,在对“法律真实说”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认为应当重新确立我国的刑事证明标准,而法律真实这一标准兼备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能够而且应当作为我国的刑事证明标准。关键词:客观真实,法律真实,刑事证明标准

近年来,我国法律规定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质疑和批判,然而也有部分学者赞成我国目前的证明标准,学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主要存在着“客观真实说”与“法律真实说”两种学说的争鸣。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回答的是“什么是司法证明中的事实”的问题;而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回答的是“司法证明中的认识怎么样才为真实”的问题[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第45页。]。本文在对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现行的证明标准的质疑,试图寻找到适合我国的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的刑事证明标准。

一.对“客观真实说”的质疑

客观真实指司法活动中裁判者根据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定符合案件发生的客观实际情况,裁判者对的主观认定应当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客观真实说认为,凡已经发生的案件,必然会在外界留下各种物品、痕迹等证据或为某些人所感知,因而刑事案件的证明能够达到客观真实。

然而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司法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客观真实说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质疑和批判。在此,笔者也“小试牛刀”,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1.客观真实说不符合现实的认识规律,将理想与现实混为一谈。

时间是一维的,不可逆转的,这就决定了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可能重演的。司法活动中,裁判者要想查明案件事实,只能借助于现有的进入诉讼视野中的证据来完成。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推论:在诉讼视野中,没有证据就没有事实,有什么样的证据就有什么样的事实。[吴宏耀:《刑事证明标准研究评述》,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版第1卷,第525页。]但是不是有了证据就能查明案件事实呢?答案并不是肯定的。第一,证据并不总是充分的。第二,证据并不总是真实、可靠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有人故意出错,作伪证或者伪造证据;有人无意出错,因视力、听力或认识水平而出错;有人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出错,如因偏袒、偏见和偏信。[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载王敏远主编《公法》2003年版第4卷,第248页。]我们无法查明自己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更多期刊发表详情联系QQ:1286503325电话:***王编辑

2.客观真实说违背了逻辑法则——证实不一定是必然的。

证实不一定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应用到诉讼领域,我们可以说司法证实是或然的,这绝不等同于数学领域的证明。数学上的证明是一种论证推理(演绎的),而司法上对案件事实的论证、证实则是合情推理(非演绎的)。证实的逻辑性质并不是必然的,必然的证实

是:(H→C)∧C→H,而司法证实的一般分析则是:(H→C)∧C→H更可靠,即使“没有H的C几乎不可信”的也只是H极为可靠,我们也不能说H就是确定可靠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前提越充分、可信,得出的结论就越可信,但也只是无限接近于客观事实而达不到客观事实。

3.客观真实说无法解释错案、疑案。

第一,客观真实说无法解释错案。与证实相比,证伪在逻辑上则可以实现必然,即绝对的证伪是存在的:(H→C)∧-C→-H,只有在绝对证伪的情况下,才能发现案件的客观事实,从而达到客观真实。在司法实践中,错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依照客观真实说的观点,裁判者完全可以发现案件的客观事实,他们作出的裁判已经查明了案件事实,对刑事案件的证明已经达到了客观真实。笔者不无疑问的是,如果发生了错案的情况,那岂不是存在两个客观事实?第二,客观真实说无法解释疑案。在司法裁判活动中,司法主体评价的对象,是争议双方关于全部或部分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以及其他各种现有证据,评价的结果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也有可能存在介乎两者之间。从逻辑上解释,这便是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中间地带,运用到司法实践中,这便是疑案状态。而照客观真实说的观点,则认为案件的客观事实一定能够查清楚,也就是查明的结果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存在真假难辨的情况。司法实践中确确实实存在着疑案,“疑罪从无”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就不言自明地承认了达不到案件客观真实情况的存在。

二.对“法律真实说”的评述

法律真实是指司法活动中人们对案件事实的认识符合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真实,是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是在具体案件中达到法律标准的事实。[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第45页。]针对法律真实说的观点,笔者有以下认识:

1.法律真实比客观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法律真实说认为人的认识活动都是相对的,具体到刑事司法活动中,也就是司法人员对犯罪事实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的,通常很难达到与案件客观事实的完全一致,只能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接近案件的客观事实,这与“证实不一定是必然的”这一逻辑法则是相呼应的。法律真实说认为司法人员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疑案和错案再所难免,较之客观真实说更胜一筹。

2.法律真实并不等于主观真实。

法律真实虽然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而法律又是人制定的,但这并等于说法律真实就是主观真实。主观真实是司法活动中人们对案件事实的认识符合主观的标准,是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真实。法律真实中有可能包含有客观真实的情形,正如前文所讲到的,在绝对证伪的情况下则完全有可能发现案件的客观事实,达到客观真实,只是因为历史事实无法重现,即便达到了客观真实,我们也无从知晓罢了,但客观真实是确实存在着的,因此法律真实中是包含有客观真实内容的真实的,从而与主观真实“划清了界限”。

三.我国的刑事证明标准

(一)对我国现行证明标准的评述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6条、第162条有详细规定,简言之,就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事实为根据”这句话存在明显的逻辑悖论,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就是查明案件事实,而要查明事实只能以现有证据为基础,既然事实还未查清,又何来“以事实为根据”呢?确切地说应该是“以证据为根据”。因此,更确切地说,我国目前的刑事证明标准就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具体来

说,就是“据以定案的证据均以查证属实,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清除,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载王敏远主编《公法》2003年版第4卷,第218页。]也就是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

客观真实是理想层面的真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我国的刑事证明标准定得过高。我国的立法者有过这样的论述:“我们坚决反对有罪推定,但也不是西方那种无罪推定,而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我们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原则,在法院判决有罪前不能说是罪犯,但也不能说没有犯罪嫌疑,而是实事求是,由法院根据事实来审判确定。”[李奋飞:《对“客观真实观”的几点批判》,载《政法论丛》2006年第3期,第80页。

]这种说法实在让人费解,我们反对有罪推定,却又不是无罪推定,而是“实事求是”。那么“实事”从何而来,如果“实事”都有了,还要刑事诉讼有何用?也正是在客观真实这一证明标准的指导下,我国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非法取证等程序性违法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二)我国应当确立的刑事证明标准

法律真实这一证明标准模式能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呢?它是否能够达到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呢?

真实创新 篇3

关键词:真实情境;体验;写作教学

提及初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大多数老师会摇头叹息,甚至无可奉告。这种看起来怪异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初中语文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曾对七年级老师和学生做过写作状况的问卷调查,大多数老师会感到困惑无奈,无从下手,甚至伤感;七年级85名学生中,只有20%的人喜欢写作文;而不喜欢写作的学生中,60%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单一枯燥,如井底之蛙,所见有限,40%的人认为作文课不能唤起生活中的回忆,因此只能应付差事,回头看自己写的作文也觉得很不满意。是啊,学生从小学习写作,可到了用武之时,却提笔无言,继而惶惶不安,只能敷衍了事。

时光在流逝,我在全力改变现状时惊喜地发现,巧用真实情境教学,学生会创作出体验真实,内涵丰富,以情感人,催人进步的作文。我顿然醒悟:学生要做的应是忠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老师要做的应是充分地利用和调动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写他们熟悉的生活,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一、利用生活经历,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创作思维的闪烁点

开学伊始,学校倡导班级进行室内环境和文化建设,一些学生端来了盆花,仙客莱正艳,吊兰正旺,文竹清秀,满天星迷人……我看到此情此景,在课前引导学生与植物对话,没想到,学生文兴大发,滔滔不绝,情真意切。

正在学生满脸阳光、满载收获时,我提议即兴进行写作,提供了具有开放性的作文题目,大多数学生阐述了独到的见解,抒写了独特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顺畅、清新自然。

二、采用激励机制,抓住契机,激活学生活动体验的动情点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摘苹果理论,我就鼓励学生奋力跳起来摘取又红又大的“苹果”,即不失时机地采用激励机制。当学生面对一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一场扣人心弦的演出时,我会恰当地激励其潜志,激发其潜力,激活其潜能,使学生真实写作,收获佳作。

本期,我校组织了“感恩”系列活动,如演讲赛、情景剧表演、手抄小报、漫画展示等教育活动。七年级各活动小组的成员既合作又分工,表现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我作为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科学梳理、横向罗列、互动交流中,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远远超过了一般时候,更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其中情景剧比赛前,七年级学生从选剧—定剧—排剧—表演真是投入了不少时间、精力和热情,千辛万苦换来了全场爆发的雷鸣般的掌声和冠军美誉,在学生沉浸在快乐与幸福时,我建议其将捕捉到的“智慧火花”及时记录,并自拟文题,自定主题,题材不限,写出星期作文。学生交卷后,我进行分层整理,其中65%的作文夺我眼球。一句话,这应归功于真实情境给予他们的灵感和力量。

正如黄厚江老师所说:“没有体验,没有感悟,技巧几乎是没用的,甚至会适得其反。”试想,学生有了这样硕大的素材网,“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也不会遥远了!

三、捕捉创作灵感,积极倡导,激励学生创新作文的动力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爱护童心、童趣、童真,不要总是用各种规范去束缚他们,用成人的眼光去挑剔他们。”

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班内乃“藏龙卧虎”之处。一向沉默寡言的孙xx,作文时采用文字与图画结合的形式,原来他是一个想用画笔改变世界的男孩,他的创意作文令大家刮目相看。于是,我以表扬孙xx同学为契机,激发其他学生尝试进行创意作文,收获颇丰。

来自农村的柴xx,由于成绩较差,胆怯自卑,竟然用“我”手叙“我”事,用“我”笔抒“我”情,批阅这位学生的作文,我仿佛置身于充满清新、自由空气的农村田园风光之中,我感受到了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情趣的纯朴、真诚的小男孩的存在,更让我惊叹的是他的作文不仅点缀了我的视野,愉悦了我的心情,同时,还给我以人生的启迪。我及时表扬了他,柴xx本人见了我很羞涩,甚至头越低了,脸越红了,但我与他近距离交流时,捕捉到的是他掩饰不住的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其实,对于创新作文,教师要及时肯定,让全班同学来欣赏,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进行创新思考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在全班营造敢于创新的氛围。

后来,作文课上,以往开小差的几个“捣蛋鬼”也凝神思考,打腹稿。几分钟后,教室里只有沙沙的写字声,30分钟后学生陆续交卷。更可贵的是无论作文的结构形式、选材组材、语言风格,还是主题思想都使我眼前一亮,倍感惊喜。

综上所述,创设和利用真实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体验成功乐趣的平台,教师有了倾听的耐心、尊重的爱心,实现了角色转变;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写作,写作成为自主的倾诉,心灵的飞翔,使其个性得到了张扬。这样循序渐进,作文教学就会走出低谷,走向巅峰,呈现出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真实创新 篇4

教育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教师先要聪明自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现成的模式作为固定不变的方式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每一个教师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寻找规律,不断创造新的方法,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主动创造的实践中成为自己职业的主人。

一、实践反思——在与自我的对话中超越自我

反思通常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人的经验按来源分,可分为感觉与反思。感觉是外部经验,反思是内部经验。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理困难的状态;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的材料而进行的探索、搜集、探究的行为。”具备虚心态度的教师不会盲从某种观点或权威,他们能够自觉地省察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不断地对那些“想当然”的理论基础进行检查,并充分调动和运用自己的潜在智慧,耐心地探索那些冲突的根源。我们在借鉴和学习别人经验的时候,也虚心地接受了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汲取他人的长处。

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教师自身的直觉、思考、顿悟等,都会不断地把初级形态的教学经验升华为高级形态的实践性知识。所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

首先,教师的反思能使教师经验量增加。教师在常规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是一种未经加工的经验,容易在短时间内消失。而经过反思得来的经验往往经过了充分的加工改造,并且其含义及其内部逻辑结构已为实践者所理解,因而便于教师进行经验的融通和存储。在我们的教学反思过程中,通过思维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剔除经验中无益的成分,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并加以系统化,在质量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

其次,教师善于运用反思来处理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的信念、假设、活动过程以及学生的表现等作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一些现象与问题和同事们互相观摩和研讨,在质疑、求证、批判、归纳中逐步达成共识。

一般说来,没有反思,教师很难发现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假设一般都是在教师初步反思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至于研究结论其实就是教师依照科研的程序进行深刻反思的一种结果。在教师科研中,通过与其他人的合作反思,也锻炼了教师的人际交往、合作分享、组织管理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教师的终身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在反思性实践中,经验型教学使教师的思想和行动受到了严重压抑,教师容易满足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固守某些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结论,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敏锐、及时的应变能力。反思性教学正是在试图超越传统教学或常规教学的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了“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理念。经过长久的训练,教师最终可以在思想上、行动上都逐步摆脱各种束缚和羁绊,进入一种自如而又机智的教学境界。

二、心灵沟通——在经验共享中超越自我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对话是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讲述和倾听进行的双向沟通方式。这种彼此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实的倾听和接纳,实现智慧的共享和情感的交融。传统的课堂教学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自我学习效能”,而现代教育中的民主和平等就是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亲密无间,以言语对话的形式进行心灵的交流和精神的共享。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全身心地体验、品味,获取独特的见解,发现知识的疑难之处,领悟作品的独具匠心,在“生生对话”中,学生交换思想,激发观点,共同体验,获得更多的参与、介入的机会,领悟更多人的精神世界,体验更多彩的学习生活。教师不仅以个体独特的感受去影响、感染学生,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发现他人思维的闪光点,学会倾听、赞美、欣赏、表达和借鉴。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充分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存在的独特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教师作为生命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交流活动,他们有自己思维的火花,他们有创造的天性。而对话交流、心灵沟通、经验共享,正是发挥每一个人的个性特长,鼓励同伴之间、师生之间努力地突破思维定势,不囿于“成规”,不满足于“模式”,在头脑风暴中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这种真诚的沟通中,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互相补充。这种合作共享,将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观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了新的见解、新的方法、新的策略,使整个对话过程充满创造色彩,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三、教学相长——教师在质疑、批判中实现自我超越

实现课堂教学创新,首先要分析与认识引导课堂教学创新的教学观念。由于人们对教学本质的不同认识,随着课程与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学已经从单独的“教”和单独的“学”转向教与学的协同互动,从注重“教”的教育活动、认识活动、实践活动过渡到兼顾“学”的交往活动。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教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领和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虽然今天的课堂转变过程仍未完成,师生也尚未普遍接受这种观念,但这种观念是世界教学观发展的趋势,因为教学是培养未来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学习只有学生自己才能完成。

全面开放的教学观要求在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时间、空间、评价等方面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创设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种观念的创新,要求我们教师由单一角色向多种角色转变。教师既是教育者,同时又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动机的激发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督促者、学业水平的测评者、学生生命的培育者、是非善恶的裁判者、各种问题的辩论对手等。观念的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教学活动的创造者、学习知识的研究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自己个性人格的塑造者,如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课堂出现生动活泼的氛围。教育的创新发展,呼唤师生要以整体的生命投入课堂教学中,让师生的情感、动作、思维、潜能、生命价值等获得整体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也养成了自我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质疑态度、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同时,让自我也获得了超越的勇气和超越的信心,不断获得超越自我的目标和境界。最终,教师才能以成功的微笑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微笑。

四、实践研究——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中自我超越

教育本身是一种极具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个性差异的生命个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新情境。为此,教师就需要不断地设计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案,创造性地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育实践活动也因此内在地蕴涵着研究和创造的特质,使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必须基于对实践的深思而作出决定,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慎的、理智的安排,必须对自己从事着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努力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并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衔接,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面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面对教育领域中简单粗暴的教育行为的屡屡发生,教育科研却是在自己的话语体系里喃喃自语,教育实践的轰轰烈烈却是在自己的经验领域中进行周期更短、强度更大的重复劳动。教师只有“处于研究的状态中”才可能与知识真正相遇,才可能有思想的火花和灵感闪现。教师若不处于研究状态中,学习就无法与教师结缘,不结缘就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这时,对知识也就无所欲、无所求。研究发动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者也是行动者;教育中的问题就是教育研究的课题;教育研究课题的确立,也就是学习问题的启动。

我们在重视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多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学生的更好发展。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教师真正体现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慧、有悟性的教育实践主体。实践证明,教师的发展有两种形式,即“磨道式”循环和“螺旋式”上升。“磨道式”循环是一条形式上动态、实际上停滞不前的发展道路。它主要是教师凭着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书本讲书本,知识不更新,方法不改变,又不善于总结与归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重复的圈内循环。而“螺旋式”上升是教师广泛地吸收外部的先进教改信息和经验,对内则兼收并蓄,进行创新和研究,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教学能力一步一个台阶地上升,通过研究提升了我们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的价值与尊严。

我们今天正在深入进行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使得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更为复杂。调整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这些都为教师参与研究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因此,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

真实创新 篇5

这样的事情在篱笆网上屡见不鲜,有网友在篱笆网上看到房源,联络之后完成交易;有网友在篱笆网上找到另一半;有网友顺利卖掉家中闲置物品……篱笆网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万能的篱笆”。

“篱笆网的社区文化是以诚相待,分享交流各自的生活经验,彼此有诚信。”篱笆网总裁张国华介绍说,为了给社区用户营造纯净、安全的交流空间,篱笆网通过建立实名认证机制,探索“真实用户、真实内容、真实社区”之路。

“困惑”挑战虚拟世界

钱小姐是注册篱笆网的老用户。从买房,装修,到婚礼准备,再到养育孩子,篱笆网伴随她一路成长。在这个虚拟社区中,她与处于同样人生阶段的网友一起讨论问题、分享经验,“虽然彼此素不相识,但感觉如朋友般亲切。”

可是两年前,钱小姐却遇到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情。当时,她在篱笆论坛的“初为父母”版块发帖询问购买儿童安全座椅。一位妈妈用自身经历 推荐了一个品牌,还很热心地告知商铺地址。钱小姐就在那家店买了一个安全座椅,谁知用了几个月就裂开了。她后来发现,那个“妈妈”换了“马甲”不断推荐。

钱小姐所遇到的问题并非个案。张国华坦承,篱笆网目前注册用户400万,日均上海用户访问人次100万。每天发帖量50万,浏览量 2500万。随着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站的高速发展,“三大困惑”挑战着“虚拟世界”的诚信、安全,“一是大量商业马甲和网店推销人员进入网络社区,或明或 暗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感受;二是在各种讨论区,依仗虚拟身份,社区用户的争执和交流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有时会吵架进行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等;三是遭遇突发 事件时,部分外来人员涌入,制造谣言、挑起矛盾,试图绑架舆论,

随着互联网日益从“虚拟世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真实伙伴,张国华认为,唯有提高网站的可靠性、真实性,增强服务性,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才能保障网民们的切身利益,赢得网民青睐。

“规则”护航网络社区

在篱笆网,有一支没有任何商业业绩考核的社区管理员队伍,“对他们的唯一考核就是社区的稳定和纯洁。”张国华介绍说,这支社区管理员队伍实行365天×24小时的“社区巡视”,在用户眼里,他们是社区的服务员、调解员;在“水军”眼里,他们是社区的巡警和城管。

尽管有专人每时每刻管理,但随着用户的不断壮大,篱笆网管理层发现,光靠人的管理,还会出现疏漏和差错,“有一段时间,‘水军’专挑凌 晨3点大量发帖、刷屏。”“常回家聊聊”版块的斑竹、网友“板寸”也提到,“水军”袭来,网友们的原创帖、求助帖就被“淹没”在各种垃圾信息的海洋里。

如何进行更好的管理?张国华认为,在培养过硬的技术开发团队,为社区管理员提供技术支撑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规则,让用户能获得更好的网络环境。

经过不断探索,篱笆网拿出了“真实的社区,真实的用户”解决方案。根据国内手机用户多的现状,篱笆网自3月起推行了“手机号 码验证的注册方式”,把虚拟ID和手机号码绑定,通过手机号码,进一步与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绑定,张国华表示,“在一个有信用的良好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 会尊重自己的历史和信用,会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

“手机号码验证注册”实行当月,篱笆网访问量一度下跌23%。但管理层坚信,如果使用一个对用户、对网站都能双赢的强有力的规则,网络环境的改善会使得大量的老用户继续留守,新用户不断涌入。果然,三个月之后,篱笆网的访问量止跌企稳,重现增长态势。

篱笆网蜜月版的版主“Aadyxia”也发现,实行用户实名认证后,社区的管理工作轻松多了,“以前会有各种各样的旅行社发帖做广告, 有的用户出去旅游后发现和之前的承诺不符,导致我们在会员纠纷调解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现在'水军'发帖、虚拟广告、违法不良信息的数量大为减少。”

真实的鲁豫,鲁豫的真实 篇6

节目开始时,有个声音在说:“如果中华慈善总会给你提供20万元善款,你想帮助谁?地震一年之后,哪

个家庭的梦想是你的关注?十二名志愿者全国征集,精诚合作,五天时间,深入川震一线,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梦想变成现实。最真实的震区生活,梦想成真的全纪录。”

因为没有从来没有对外披露,大家或许并不知道,这20万元善款就是鲁豫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捐赠的;因为没有新闻报道,人们大概也不会了解,没有在画面中出现的鲁豫在那个时候也曾到过灾区,也曾走进那些实现梦想的家庭,与帮助这些家庭实现梦想的志愿者有过心贴心的交流。

鲁豫不想突出自己、宣传自己,只想默默地和大家一起分享为灾区人民实现美好愿望的心愿,形象生动地向大家传递爱的信息。

我是全国连续五届文代会的代表,自然见过不少明星大腕,由于职业的关系也与不少名人有过较多接触、深入交往。对这些公众人物的为人和贡献我自然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鲁豫因为以中华慈善爱心大使的身份到四川地震灾区,我才与她有过一些接触,不多的接触。我和她之间也没有过深入交谈,但鲁豫在灾区的一切活动、所作所为我基本都看到了,她那时真实的情感和思考我也切身感觉到了。我自信自己能公道地见证她在灾区的表现、贡献。灾区的鲁豫,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真诚。她在灾区做节目的时候,常常让人感觉不到她在做节目,她自己好像也并不觉得自己在做节目。在灾区一线,她与受灾群众、抢险人员交流时,有时摄像机并没有跟上,可这一点也不会影响她的情绪,一点也没有妨碍她细腻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2008年5月16日的下午,在都江堰中医医院的废墟前,余震突然发生了。鲁豫却依旧站在很危险的地方,是四川省慈善总会的郭正二主任一把把她拽了过来,可她依旧愣愣地望着掩埋了鲜活生命的废墟,脸上、眼里没有一点惊慌、恐惧的表情,只有无尽的悲痛和希冀。在聚源中学,鲁豫钻到了废墟中间,因为她看到了废墟中同学遗落的书包、课本。那一刻如果再有余震发生,她会是很危险的。我当时在她的不远处,相对来说要比她安全一些。她却几次提醒我要注意安全,那之前,我们之间还没有说过一句话。

那之后不久,鲁豫到医院看望地震中伤员。其中一位伤员的病情还很重,而且有传染病毒的危险,医生几次提醒鲁豫尽快离开,摄制组的一些工作人员都躲远了,鲁豫却一直蹲在病人跟前,一直到病人彻底满足了自己对鲁豫诉说的愿望。

像我这样年龄和有我这样经历的人,完全没有必要恭维哪位明星。鲁豫在灾区的表现,是真的让我感动了。奇怪的是,那时的互联网上却出现了“鲁豫在灾区作秀、像是在旅游”这样的帖子。我反复看那些帖子,实在是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

我闹不清楚,发帖子的人为什么要歪曲灾区一线真实的鲁豫呢?

说到作秀,我倒记起有这样一件事:鲁豫和一些影视明星到四川重灾区绵竹慰问,并想帮助那里的受灾群众做些实际的事情。因为那时一些灾民还没有住进帐篷,他们便想到了为灾民搭帐篷。可到达一个正在新建的帐篷区时,他们发现那里要搭的帐篷基本都搭好了。这时,有人提议拆掉几顶帐篷,让明星们重搭。鲁豫听说马上火了,厉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呢r她坚决地毫不含糊地制止了这种荒唐的做法。看到帐篷区的路还需要清理,鲁豫便即刻和明星们平整起那里帐篷与帐篷之间的小道,工具没有这么多,鲁豫就用手搬那些应该清走的石块。

灾区真实的鲁豫,鲁豫的真实,巴蜀大地有着实在的印记。

真实创新 篇7

一、电影纪录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段

真实再现这一创作手法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兴起了, 它是记录工作者们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记录创作手段。真实再现这种创作手法最早是运用在电影《普通的法西斯》中, 这部影片运用了法西斯德国的资料镜头, 并对这些镜头重新进行了编辑整理。重新编辑之后的电影与原始版本大相径庭。给观众呈现的是一种真实与艺术的关系的变化。真实记录的创作手法是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而来得,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电影记录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段是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的, 有些人认为真实再现这一创作手法对电影的制作作用不大, 知识让影片又回到摆拍的层面上来。其实不然, 真实再现创作手法的运用并不等同于最初的摆拍, 这种创作手法并不隐瞒搬演的痕迹, 它从开始就用各种手段明确地告诉观众这是再现的段落, 并非事实的直接记录, 这样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判断的自主权, 让观众去回味真实再现手法所体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一) 镜头语言的真实再现

在电影的制作中使用真实再现手法能将观众对剧情展开联想, 而不仅仅只局限于画面中出现的内容。比如对病人看病的场景进行真实再现, 画面中只要有医疗器械工作的声音或者是一只打点滴的手就能让观众领会到编导的意思。而不需要人物进行任何扮演, 画面中只要出现病房的一些局部细节就可以了。这种创作手法被国内外许多编导运用到电影制作中。例如, 在电影《失落的文明》中, 开始以这样的一组镜头出现, 雅典人民对苏格拉底的审判进行投票表决。在表决仪式上, 有两个容器, 分别代表苏格拉底有罪和无罪。雅典人民手中的石子就代表其观点。在这样一组情景中, 编导并没有对进行表判决的苏格拉底人民进行特写, 甚至没有出现任何人物的画面。画面中只有进行投票用的容器和扔石子的手, 对这一细节的述说更能让观众感受到几百年前的悲凉, 也来开了再现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的距离。

(二) 声音的真实再现

声音是人们对外界感知的重要方式, 也是构成自然事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电视缺少了声音, 我们肯定无法将继续看下去。同样, 音乐, 声音对于电影而言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影中, 声音时刻与画面相伴, 声音和画面缺一不可。现今, 电影制作人员已经越来越了解到声音对电影的重要性, 对声音、音乐的录制问题也做了深入研究。如果电影画面的质量再好没有声音的加入也是无事于补, 一部好的电影不能没有好的声音。声音可以为电影画面锦上添花, 甚至营造出穿越时空的真实感。

真实再现在《卢浮宫》这部影片中就用得恰到好处。在这部影片中, 编导并没有将人民起义时的场景展现给观众, 画面中也没有言语那扮演的场景。而是将一幅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西方画作为画面的开场, 在播放此画面的同时插入热闹沸腾的声音及火焰炸裂的嘈杂声。也就很好地将观众的情绪带入到当时的氛围中去, 画面的真实感也更加强烈。同样编导在法皇加冕这一场景中也运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 在画面中没有演员进行扮演, 而是在场景中运用具有历史代表性的石像和渐进渐远的脚步声。这样也更加增添了画面的时代感和真实感。

(三) 剪辑手法的真实再现

真实再现毕竟与现实场景有着历史时代的差异, 创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也会强调历史时代所产生的差异。事实上真实再现与现实场景之间的反差还是很大的。编导将真实再现的场景与现实场景结合起来, 有时还会将二者合一。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影会带给观众一种时空差异的感觉。《故宫陶瓷》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手法, 在《故宫陶瓷》的拍摄中, 编导为了呈现出景德镇当年的盛况, 撞门奔赴景德镇陶瓷加工的地方进行拍摄, 拍摄了陶瓷从和泥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而画面中仍没有出现任务的画面, 而是一双双制作陶瓷的手。从古至今, 不管陶瓷艺术家们的服饰、发饰再怎么变化, 那双摸泥的手还是一样的始终未变。这种真实再现的手法展现了景德镇的历史原貌, 也将观众拉回到了当时的场景之中, 使得观众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一制作的形式。

二、电影纪录视觉创新的风格

视觉艺术对于电影而言, 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对社会真实情况进行反馈, 以真实事件为构建依据。被大家所熟知的文学是以文字为核心,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给读者付诸于一些视觉享受。文字可以唤起读者对画面的联想, 但较电影的视觉效果而言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毕竟文字带给受众者的视觉效果不如电影来得那么具体。可以这样说, 巨象表现是视觉艺术在电影中最明显的反映特征。

《泰坦尼克号》就是很好的例子, 最新版本较传统版本而言并没有在故事情节上有所突破。但在视觉上却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 这也说明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视觉上的冲击更大, 给观众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或许观众已经将故事的具体情节淡忘, 但这种视觉上的创新又能让观众对故事情节回味无穷。当代电影中, 视觉创新被广泛的运用。对白在电影中变得无足轻重, 视觉画面在电影中被无限放大。文学思想对电影来说地位也不是那么高了。

《黄土地》这部影片在视觉艺术上有很大创新, 在当时看来, 这部影片在视觉上的突破为电影行业带来了一丝新的发展机遇。电影行业一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当时的视觉创新在今天看来实际上也就是绘画层面上的创新。《黄土地》的拍摄在视觉的表现形式这一方面比较注重, 拍摄的场地是大片的黄土地, 没有选择任何绿色的事物, 主要以黄色为主。在拍摄的所有镜头中, 黄土地和黄河就占多半。大片的黄色表现出了一种冲破束缚的欲望, 对新生活的追求, 电影中所要表达的隐忍与无奈的思想也在视觉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结束语

一部好的电影需要有好的制作技巧, 这种制作技巧能表现出

人定胜天——中国灾难片的主旋律表达

方锐柳晓萌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中国的灾难片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但依然带有比较浓厚的主旋律色彩, 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与好莱坞灾难片相比, 不自觉地表现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追根究底, 这与我国宏大的国家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沉淀的民族心理密不可分。

关键词:灾难片;人定胜天;生态思想;传统文化

本文为黄冈师范学院青年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2012022503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无度开发引发的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 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电影应时而生。其中以“灾难”题材为载体——无论是现实灾难还是科幻灾难——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影片, 成为传递生态意识与自审最有效的影像语言, 如好莱坞经典灾难片《2012》《后天》《生化危机》等。中国以灾难为主题的影片虽然不像西方生态灾难电影那样汹涌澎湃, 但在人类生态危机和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的大潮下, 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957年导演石挥拍摄的《雾海夜航》是中国的第一部灾难片, 是典型的中国式灾难片。“它不强调灾难而强调救助, 它不表现灾难奇观而表现救助精神, 它不突出个体英雄而突出集体智慧, 它不展示人性冲突而展示人际沟通, 它不提供宣泄的快感而提供安全的抚慰感”1虽然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灾难片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结构模式都有了长足发展, 与好莱坞灾难片有相似之处, 但在主题表达时, 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不自觉地向主旋律影片偏移。

一、自然灾难力量的弱化

生态灾难片中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主要的元素则是人与自然。大多灾难片, 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 虽然情节跌宕起伏, 紧张刺激, 但其中的矛盾冲突就是简单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模式。如《后天》中求生的人们与突然冷冻的恶劣, 《惊天动地》中的地震与人, 《百万巨鳄》中的鳄鱼与人。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最初的依赖自然演变成统治自然, “对人的统治是通过对自然的统治来实现的”2这就形成了“人类统治自然”的隐喻模式。以表现生态意识为己任的生态灾难片显然应该颠覆这种对立关系, 凸显灾难的力量, 展示自然对人类报复的不可逆性, 而非人定胜天。好莱坞很多影片中都通过城市的被毁灭甚至是地球的被毁灭来突显灾难对人类的强大危害。如《后天》中灾难来临后:纽约市被“速冻”, 滔天巨浪顷刻间涌进整个城市, 美国精神的象征自由女神像被淹没, 万吨巨轮被冲进高楼大厦之间, 人们仓皇而逃却又无处可逃。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城市在强大的自然力量之下, 瞬间毁灭, 掌握着强大的科技的人们, 在自然的报复下不堪一击, 显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

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电影制作者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想要的制作效果, 比如, 舞台效果、电脑制作技术、模型制作等。视觉效果在电影中的运用可以烘托气氛,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渲染故事的意境。还有利于赋予影片基本色调。总而言之, 对电影真实再现以及视觉风格做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电影行业的发展, 增强影片的视觉冲击力与电影表现力。

前的渺小。强烈地对比启示我们:人类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敬畏自然, 保护自然, 把人和大自然放在平等位置上对待, 而不是怀着征服之心对立。

中国同类题材的灾难片则在这种二元对立关系颠覆时一方面凸显了人类的力量, 另一方面弱化了对灾难的描写。以《惊天动地》为例, 影片中对地震的强度造成的危害大多依靠人们惊慌失措的表情动作传达, 真正的画面显示却不多。当地震发生后, 气氛最紧张时, 英雄人物出现了, 他们安抚受灾群众并鼓励大家实施营救。整部影片中刻画的最多的是战士为救助群众与各种困难抗争的场面, 影片中没有像《后天》中出现的对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主体 (图书馆) 被自然所摧毁的场面。《惊天动地》所要彰显的不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而是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崇高的精神, 是救助而非灾难。《超强台风》和《危情雪夜》同样也遵循《雾海夜航》的叙事套路, 虽然给了灾难的伏笔和场景, 灾难似乎并未对人类造成重大危害。在这些画面中, 看不到自然对人类贪婪行为的疯狂报复, 也看不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相反, 它们表述的是“人定胜天”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大大消弱了对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的批判。

二、科技灾难的“人为”故障

作为强大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且逐渐被神化, 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 作为一种已经成形的工具的理性, 它的恶性膨胀导致人类文明出现某种偏颇,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开始意识到科技至上, 无视自然的承载的发展观的荒谬。一些导演也意识唯科技、唯发展思想的危害, 用想象出的影视画面向人们揭示科技带来的灾难, 科幻灾难片诞生了。

早在20世纪30年代, 好莱坞就开始了这一主题类型片的探索, 且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制作出大量优秀影片。如《大白鲨》《哥拉斯》《异形》《生化危机》等都预示了人类妄想以科技发明主宰自然却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科技怪物所反抗, 酿成巨大灾难的生态悲剧。这些影片对科学技术及科学家作了深刻的批判, 科技发展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 它关乎整个地球和所有生命的命运, 不能不计后果, 需要接受全人类的监督。影片中塑造了一批可笑又可悲的科学家, 他们为了实现科技梦想, 以近乎痴狂的态度进行实验, 在科技灾难形成后才幡然醒悟, 但却要付出惨重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在这些影片中, 缺乏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工作者受到了严厉批判。很多科幻片使用特技向观众展示科技畸形发展所造成的巨大灾难, 以此来引导人们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科技发展观。

中国的科幻灾难片相比西方而言在数量上要缺乏很多, 但导演显然也已经意识到科技的滥用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在影片

参考文献

[1]宦晓渝.略论纪录片创作中真实再现手法的运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6.

真实创新 篇8

一、突出一个主题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培训紧紧围绕教师的课堂案例来开展, 使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主题目标: 促进教师正确把握课堂教学能力建设的方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是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决定着教学能力培训的方向和所能达到的深度, 促进教师掌握现代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精神的灵魂和内涵。以现代教育的科学理论为指导, 才能有效促进培训目标的实现。

2. 主题实现途径:基于课堂教学能力形成的核心要素, 深化课堂能力建设。课堂教学能力不是知识素质和操作技术的简单叠加, 而是复杂的综合性技能, 既是知识素质的积累效应, 又是行为技能的科学应用, 它的形成必须遵循行为技能形成方面的规律, 也就是说只能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中才能得到提升和检验。以课堂教学行为作研究对象, 以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能力的认知水平为突破口, 以培训课堂教学行为作为重点, 为教师重建自身教学行为找出榜样和方向, 才能让参加实践活动的教师感悟到课堂教学能力的精髓和奥妙, 并加以学习、借鉴、迁移、创新, 从而形成新的教学特色。

3. 主题交流:搭建课堂教学技能交流的平台。教学能力形成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 教师在团队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互学习和借鉴, 取长补短, 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形成, 必须在课堂实践中锻炼和成长, 需要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展, 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有序的过程控制、正确的训练方法, 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均衡发展的目标。

二、建立两个机制

“如何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机制, 如何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校本教研机制”一直是我们思考的主题, 这一任务贯穿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 以任务 (问题) 驱动的方式, 引领专家教师与村校教师进一步深度交流与反思。项目顶层设计立足于落实两个任务的基础上, 创新生成了两个机制:一是基于教师PCK的提升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机制;二是引入CARE模式建立伙伴式城乡学校校本研修机制。

1.基于教师PCK的提升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机制。 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机制是实践重心下移教师培训模式的主要目的, 也是现代教师培训的主要途径。PCK是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的简称。是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 教师独特学科内容领域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 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理解的特定形式,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教师PCK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结果, 是一种教师特有的理解力, 一种方法, 一种策略, 一种教学智慧, 一种实践能力, 这种智慧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体现出来的, 必须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才能得以展现。当我们走进每一个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就会发现同样的课堂教学内容, 每一位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 教学的各个要素也是不同的, 尤其是课堂生成、学生反映、师生互动等。莱德曼和拉茨认为,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与持续使用个人的学科专业知识于教学活动中, 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才能融合起来, 形成学科教学知识。从Veal和Makinster建构的金字塔模型可以看出, 教师的PCK处于顶端, 所以教师的PCK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2. 引入CARE模式建立伙伴式城乡学校校本研修机制。“国培计划”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村校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 始终围绕着引导项目实施学校建立良好的校本研修机制,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 也为“基于教学现场, 走进真实课堂”教师培训模式积淀智慧。将“CARE”模式引入到培训中, 更是希望项目实施学校通过以课例为基础, 以教研组为主体, 以专家指导教师为依托, 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CARE”模式是以“CARE (关爱) ”为核心价值观, 以把握科学内容本质 (Content) 、真诚 (Authenticity) 、责任 (Responsibility) 、投入 (Engagement) 为内隐的研究内核, 以协作 (Corporation) 、“真问题” (Authentic-questions) 、尊重 (Respect) 、证据 (Evidences) 为外显的行动路径, 这种模式的切入点是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其运行载体是深入学科、扎根课堂, 且具有鲜明的主题、聚焦特定教学内容的课例研究, 其存在的根基是在学校真实情境中建设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协作研修共同体, 最终切实提升学校与教师的“自发展力”和“内驱力”。

三、抓实三个环节

项目分需求调研、主体实施和跟踪评估三个环节。第一, 在项目设计初, 开展教师培训前期需求调研, 深入了解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为项目顺利实施做充分准备。第二, 反复论证, 遴选专家, 制定实施方案, 组织召开专家对接和动员会议, 并对实施方案进行集体研讨, 参与制定活动设计, 组织学科专家分别赴项目实施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主体培训活动。专家指导教师通过听课、评课、指导备课、上示范课、指导开展教研组活动、指导村校教师如何制订专业发展计划, 组织互动交流活动、成果展示等实实在在有效的教育教学支持, 达到专家引领、辐射带动、资源共享、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落地生根的目的。第三, 在项目实施后两月内, 项目专家团队和管理团队分别赴各项目实施学校, 通过听课、评课、深入指导, 比较项目实施前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变化, 反馈评估结果, 建立互动网络研修平台, 通过问卷调查, 实地采访, 交流阶段性总结、组织座谈与交流等方式, 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跟踪评估。

四、实现四个愿景

1.立足教师学科教学知识,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提升。项目实施的重点在于促进和提升农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采用“师带徒, 手把手, 面对面”的形式, 随时交流, 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经验等带给村校。

2. 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注入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之中。从方案设计到主体实施, 从项目管理到跟踪评估, 从培训目标到活动细节都以新课程理念、生本教育理念、参与式教学法、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前沿理念为依据。尤其是在评课和互动交流过程中, 专家指导教师发现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认真分析和研究改进的策略和方法, 对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予合理的引导, 让村校教师也深刻体会到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从点滴开始, 注重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 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总结, 才能打造一批优秀的农村教育教学能手, 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村校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方法, 要努力适应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教学不能墨守成规, 一定要融入新的理念, 要敢于创新。

3. 在伙伴式的校本研修中构建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 提高农村学校和教师的 “自发展力”。 模式中引入“CARE模式”, 就是紧紧围绕课例研究这一载体, 将专家讲座, 理念引领、课题研究, 主题探讨、“同课异构”, 做研究课等校本教研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校本教研机制。它关注应对具体问题的经验, 关注实践智慧, 注重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打破传统的“理论研究”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的“实践操作”之间的藩篱, 关注教师的自主发展。经过长期的“发现问题———深度卷入———课堂本位———反思教学———激发研究———自主发展”的不断磨合, 就会形成持续研究教学的“内驱力”和“自发展力”, 校本研修就会取得实效, 通过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 进而辐射带动, 促进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校本研究机制, 打造学校整体的校本研究能力和“自发展力”。

4. 让农村学生同样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在项目的定位上, 坚持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 以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引领, 以师德锻造为核心, 以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实施、“生本教学”理念的课堂实践、新课标环境下有效课堂教学诸环节的把握能力为重点, 通过组织城市名校名师到乡村学校, 送培进校、送培进课堂活动, 以“师带徒”的形式, 引进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使村校教师能够接受到先进的教育理念, 学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能, 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有显著提升, 边远地区的农村学生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共享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同时带动农村当地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培训引领农村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 培养村校本土的专家名师, 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共同提高。

真实创新 篇9

一、鞋包效果图表现中的真实材料分类

(一) 鞋包真实帮面材料

在鞋包效果图表现中可以直接利用样料、边角料、废旧料等真实帮面材料来粘贴, 比如肌理质地均匀细腻的正面革, 光滑如镜的漆皮革, 调子过渡比较缓慢的绒面革和磨砂革, 具有油脂感的油鞣革, 肌理质地较粗的棉麻织物, 甚至是高光强烈的透明塑料。 (如图1)

(二) 手工再造帮面材料

本文中的真实材料除了与鞋包一致的真材实料, 还可以是通过其他材料再改造而形成的特殊肌理效果的材料。比如具有立体效果的折纸, 传统工艺剪纸, 雕刻纸板, 手工编织线, 手工缝制布艺材料, 废物再造材料等。 (如图2)

(三) 其他配饰材料

鞋包效果图中的配饰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传统手绘要求高、耗时长, 因此直接将配饰材料运用于效果图制作就省时省力, 而且效果直观易于更换。这一类材料主要有:金属搭扣、彩色水晶、透明珠链、光泽贴片、装饰蕾丝等。 (如图3)

二、真实材料在鞋包效果图表现中的作用

(一) 色彩明确, 造型立体

在传统纯手绘鞋包效果图教学中, 主要用彩铅、水粉、水彩、马克笔等工具来表现各种鞋包的色彩。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美术功底相对薄弱, 手绘出的效果图只能是接近真实鞋包的色彩, 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对后续的生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真实材料的运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直接在鞋包效果图的手绘线稿上添加具体的真实材料, 让鞋包材料的色彩效果真实还原, 弥补了手绘技法中色彩模棱两可、有距离感和色差等缺陷。

由于真实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质感, 运用在鞋包效果图中更能增加鞋包的立体造型和丰富的材料层次感, 这是传统手绘效果图所不能及的, 尤其是在表现一些凿眼、穿花、编织、起皱、压花、烫花、绣花、镂空等效果方面。另外, 在鞋包帮面的配饰上, 用真实材料更能增加帮面的立体感和材料肌理视觉效果。 (如图4)

(二) 肌理美观, 质感逼真

传统的手绘效果图可以表达鞋包的造型和色彩创意, 但在材质肌理的真实表现上还是有限的, 一般都是用文字性的表述和材料小样来说明, 无法直观地体现面料质感对款式结构的影响。用纯手绘的方法来真实表现材质肌理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美术水平, 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真实材料的运用可以短时间内提升画面的效果, 打造真实美观的肌理效果, 无论是柔软细腻的羊皮、布满鳞片的蛇皮、光滑油亮的漆皮、质朴毛边的牛仔、飘逸奢华的皮草等, 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 取长补短, 提高效率

在鞋包效果图技法教学中笔者发现, 同一鞋款要制作不同的色彩或不同的肌理效果, 需要重新再画, 费时耗力。通过在同一款式图上置换不同的真实材料, 可以快速直观地判断出鞋包配色以及材料运用的合理性, 实现如电脑效果图一样同步调整、更换材料。在教学中, 学生通过这一方法可以直接观察不同材料对款式造型的影响, 最后确定终稿,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效果图制作的效率, 从而让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创意, 增强设计的意识。

三、真实材料在鞋包效果图表现技法创新中的教学实现步骤

真实材料可视性强, 立体效果好, 还能提升设计的效率, 将它融入鞋包效果图表现是技法的创新和再造。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一) 手绘起稿阶段

和传统手绘效果图一样, 用2B铅笔准确地画好鞋包款式轮廓, 包括部件具体形状、装饰件等, 构图位置恰当, 比例大小合适。 (如图5)

在教学中发现, 以上步骤主要适合一些美术功底扎实的学生, 而对于造型能力差的学生, 可以让其将教材中的基本款鞋包样式进行放大复印再拓印的方法来起稿。有了基本款的造型, 再用铅笔在上面进行设计创意的修饰, 这样既能解决基本造型不准确的问题, 还能提升设计效率。

(二) 选择真实材料深入局部阶段

真实材料主要是解决手绘效果差和肌理不真实的问题, 因此, 在教学中, 手绘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在鞋包局部使用真实材料, 而手绘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整体使用真实材料进行制作。局部使用真实材料的方法:起稿完成后, 用彩铅或水粉统一铺色, 完成鞋包的基本色。在进行深入刻画时, 选择局部的真实材料如帮面、配饰的皮质材料或金属材料进行衔接粘贴。 (如图6)

如果是整体使用真实材料, 则按照画好的款式起稿图进行每个局部形状的裁剪。 (如图7)

将裁剪好的皮料、布料或其他真实材料按照帮面的衔接工艺和层叠关系进行粘贴或缝编 (不要固定太牢) , 最后再加入配饰材料完成基本大效果。 (如图8)

(三) 调整修饰、置换真实材料定稿阶段

鞋包效果图能直观地表现出鞋包帮面上各种材料搭配的效果, 如果设计过程中需要直观地观察多种材料搭配效果的可能性, 就需要绘制多张效果图才能说明问题, 而真实材料的置换就能方便快速地解决问题。

教学中学生在完成上面两个步骤后, 一般可通过多次置换局部或整个帮面的真实材料, 然后拍成电子照片进行材料搭配效果对比。 (如图9)

最后选择比较满意的真实材料进行效果图表现的最终定稿。这一步骤对于学生来说不但能增加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还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设计创意的思考中去, 最终达到提升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的目的。

四、结语

鞋包效果图技法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 是高校鞋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艺,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而目前纯手工平面绘制的效果图, 耗时多效率低, 缺乏质感和真实感,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设计创意的表达。因此, 要快速提高学生的鞋包效果图技法水平, 不仅仅是加大基本功训练量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对技法进行不断创新和实践, 让大部分学生能在短短的课时内快速提高效果图水平。笔者希望本文中将真实材料融入鞋包效果图技法课程教学的方法, 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念慧.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2]彭飘林, 刘昭霞.皮鞋设计与效果图技法 (一) [J].北京皮革:中外皮革信息版, 2000, (13) :94-95.

“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 篇10

媒介的真实

媒介的存在是信息的表达,媒介的真实是对真实事物的报道和认识。真实性是媒介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受众从大众传媒中了解事物发展的动态,对媒介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但是,媒介反映的真实,只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表达形式,并不是经历的,是虚幻的。

李普曼曾在《舆论学》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这个命题。指出,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脑海中存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反映了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把新闻事件通过媒介还原,使受众认知和了解。

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

在媒体报道中,通过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媒介传播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的价值,是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新闻传播中,把最真实的事物发展通过媒介手段传播给受众,使受众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这是传播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但是,媒介真实报道都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提炼,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意识。新闻事物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 在报道中,并不能全部的体现,往往是抓住重点和关键点,以点带面,以主观“创造”客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和虚幻性。

客观真实是已知的,并且存在发生过的,但是,媒介真实只是客观真实片面的反映,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笼统上来讲,媒介真实只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追求,并不是完全存在的。如:同一个信息,不同观念的记者报道,立场不同,导致新闻的侧重点不同,最后报道的可能不是同一则新闻,而这样也会对受众造成不同影响。

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

新闻传播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个依据,媒介在对事物的反映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媒介片面的进行新闻报道或者是对信息错误的报道,给受众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美国对中国的报道总是片面放大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新闻的报道, 带有了强烈的种族色彩,为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带来负面的影响。;二是新闻媒介全面的、真实的反映事物的发展, 为受众提供一个健全的消息报道,使受众更好地掌握社会的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大众传媒的评价是:大众媒介传播就像一个洗脑剂,随着它的影响力的扩大,媒介技术的提高,在发展过程中现实与虚幻的消息混淆到不易察觉的地步。在新闻传播中,影响媒介真实的客观因素有:政府政策的调控、政党派别的操纵、资本集团的控制等,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同时,还有一些客观方面的因素,如:民族种族倾向性、文化背景、认知等。使媒介新闻报道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真实。例如:中国传媒的报道方针,对于一些重要的报道内容都需要由党政机关审批决定后才能实施。从这一点就可以反映出,媒介报道是有选择性和有一定标准的,并不是全面的报道。

如何更好地看待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

媒介对事物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 为了使媒介报道与客观真实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化。

首先,对媒介报道要有正确的认识,新闻报道虽然具有真实性,但是它不能全面表达一个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侧重点,所以在了解客观现实的时候,要用辩证角度出发,透过新闻现象,接近客观现实的媒介真实。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充分相信,在未来传媒发展中,对新闻的报道会更加贴近真实,真正意义上保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公平性、合理性。

总结

新闻的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篇11

关键词:新闻现象真实;新闻本质真实;调查采访

一、新闻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足以说明真实对于新闻至关重要性。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事实相符。即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新闻要确有其事,不能无中生有。二是与事物本质相符。即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①

正如杨保军将新闻真实现象划分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和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即只具有对应关系——新闻陈述与事实的对应的真实称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但并不要要求“陈述”本身是周全的,即并不必然要求“陈述”必须是对一定客观事实的全面反映。而只有反映了事实的全面性和事实的正确性,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②随后杨保军在《新闻真实论》中解释道,引入“存在论”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新闻现象,但是新闻真实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因此将新闻真实更严格的划分为两个层次: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在媒介时代,流传着“有视频有真相”这一说法。然而,从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认识层面看,视频只能呈现新闻的现象真实,无法传达新闻的本质真实。但现象真实未必就等于本质真实,当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不相符时,新闻就会失真。“山东男子当街殴打老人”这一失实新闻就是一例。

2013年6月,山东各大媒体报道了一条“济南男子当街殴打老人”的新闻,并配有当时的图片和视频,一时引发了媒体和群众对事件中男子“殴打”老人行为的声讨。然而,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在济南调研时却发现这是一条失实新闻。原来,这段“男子当街殴打白发老太”的视频是齐鲁网的一名记者在公交车上路过拍下,并发到了微博和新闻网上,几分钟内这条微博被转发几百次,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第二天山东六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然而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视频中被打的老人是男子的老伴,因患有老年疾病,当时突然犯病,不肯过马路,眼看着路灯要变为红灯,男子情急之下,打了老人两耳光,但只是吓唬,并不是媒体所说的殴打老人。由于齐鲁网的记者当时未联系到当事人,于是只是采访了几位目击者,凭视频中所呈现出的现象,主观臆断,发了这条新闻。

从这一案例来看,由于该新闻有视频的支撑,所以无论是媒体还是网民对新闻的真实性都没有质疑。但从新闻的本质真实来看,虽然视频记录了男子打老人这一事实,但是对于男子为什么打老人,却无法说明,因此造成了新闻的本质真实。因此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仅凭技术手段提供的真实不能达到新闻的本质真实。造成新闻本质失实的原因主要有:

1.未深入调查

新闻活动其实就是记者的采访调查活动,没有经过深入采访调查,仅凭现象做判断,难免会造成新闻本质的失实。从“济南男子当街殴打老人”新闻来看,新闻的首发者由于没有找到当事人,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仅凭自己看到的“打老人”这一眼前发生的事实就把该事件定义为了恶性事件进行发布,有损新闻的真实性。

2.抢时效

新闻的时效性是判断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首发新闻成为了媒体的追求,特别是网络媒体在时间上占有优势,在与传统媒体竞争过程中,更加重中新闻的时效性。上述案例中,齐鲁网的记者就是为了抢时效作首发,不加核实的将新闻发了出去,结果顾得了新闻时效性,却牺牲了新闻的真实性,可谓得不偿失。

3.经验性猜测

现象是事物外在的联系,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具体事实,会给人产生最直接的认识,或者是经验性的猜测。但是不能将这些推测、推论、合理想象作为事实来写,哪怕只是细节性的猜测,也会有损新闻真实性。在“打老人”案例中,首先是对“打人”行为的猜测,即虐待老人,因此对该新闻的报道有所偏颇。

4.迎合大众心理需求

新闻是选择的艺术,大众的心理需求就是一个选择标准。网络给大众提供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同时,网络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给大众提供了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平台。因此关于社会阴暗面、揭丑的新闻往往能引起受众的关注,激起他们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欲望。因此记者会倾向于选择甚至是制造类似的新闻,遇见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新闻现象,就急于报道,忽视了对事件背后真相的调查。

那么新闻记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确保新闻不失真呢?

1.提高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品质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职业规范,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规范。③“新闻业是一项讲究道德的事业,是在可证实真相和紧促的时间限制下,依靠诚实和勤奋工作的行业。”④相比于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新闻本质真实更难避免,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品质。要培养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为了抢新闻,不加核实就发布信息,不仅有损新闻的真实性,也会破坏媒体的公信力。加强培养新闻从业人员脚踏实地、深入采访、深入调查、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2.防止局部真实代替整体真实

新闻的本质真实要求新闻在整体上保持真实性,因此要防止局部真实代替整体真实而造成的新闻失实。正如“盲人摸象”故事,每个人所接触到的都是局部事实,没有虚假,但无法代替大象这个整体。事物存在着复杂性,要想客观准确地报道事实真相,就必须掌握事实的全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現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跤子的。”我们要不跌这种“跤子”,就必须“全景式”地深入进行采访,广泛获取事实的历史和全部材料,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到事物存在的真实状态。⑤

3.事实与意见分离

确保新闻真实性,要求在新闻报道中,遵循客观性原则,不“偏”不“倚”。写作中,多用中性词而不是非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即做到事实与意见相分离。这对于避免新闻本质失实尤为重要。新闻本质的真实是对事件的一个认识阶段,然而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我们对新闻作出最快的报道,在对事件真相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可以对新闻事实做陈述性报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新闻本质失实。如“打老人”事件,如果媒体只是单纯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而不是冠以“当街殴打老人!无德!”“这对中年男女太嚣张”类似的标题可以避免新闻失实的。

4.加强新闻把关

网络时代确实让大众了解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但是新闻的权威性却受到了影响,因此,加强新闻把关,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中,维护好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传统媒体在引用网络媒体新闻时,应注重新闻源的核查,不能因为看似“确凿”的新闻素材,而放低甚至对新闻不加把关,从而让一些不实的信息出现在公众面前,损害新闻的真实性。

总之,新闻的本质真实对我们的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闻从业者,要自觉树立新闻职业信念,遵循新闻职业准则,加强新闻职业自律,在采访报道中要深入实际,做好扎实的采访,采访调查中要做“游水的鱼”而不是“点水的蜻蜓”。(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元根,新闻失实现象及避免对策,新闻学,第6页

[2]杨保军,新闻真实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06年出版,第76页

[3]田梅,略论新闻失实及其防范措施[J],新闻窗,2008年第5期

[4]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69页

[5]赵忠泽,新闻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军事记者》2006年第2期

关注真实材料 构建真实课堂 篇12

关键词:真实材料,真情实感,化虚为实,作文教学

近两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和评卷的导向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心灵的真善美和思维的开阔;注重情感真实,抒写真实的生活与学习。前几年的那种“贴标签”式的作文已经没有生命力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说:“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真情实感是作文的内在生命。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却发现:85%以上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这就是缺乏激情的表现。很多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样写,即使写出来了,往往也是语言干瘪,没有个性,缺少真情实感没有感染力。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又如何让这些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激发出他们的真情实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值得深深思考或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情感的暖死亡”现象的忧思

1.“情感的暖死亡”现象。

“情感的暖死亡”现象是一个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与人相互依附关系逐渐显得疏松、人对社会事物也日渐冷漠,久而久之人的情感也会缓慢地死去。当代高中学生大多是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按单一的生活模式成长起来的,严重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阅历,表面上看他们是早熟,好像什么都知道,其实不然,他们的生活经验几乎都是通过各种媒体所获取的间接感受,是朦胧的,缺乏真实感受和深层次理解。他们没有关注生活、关注家庭、关注父爱母爱的习惯;也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感悟真情;更不能从自己身边真实的事件中找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正确的想法。

2. 真实的材料是好作文的源头。

我们有的作文教学正日渐走向枯竭的境地,暮气沉沉。多情善感、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在这种作文教学现状中被捆缚住手脚,畏首畏尾。题材仓库空空如也,想象天地逼仄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成为目前很多学生作文的共同状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事实的一种合理判断。我发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些题材千篇一律的文章。如写亲情就写母亲连夜给“我”缝衣,下雨为“我”送伞,其实有很多学生都不穿有补丁的衣服了;写老师就写老师连夜批改作业,其实学生到点就睡了,怎么会看到老师连夜工作呢;写同学就写和很好的朋友因为问题目不及时解答而发生了误会,后来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想道歉可是已经不在一起,其实大部分学生还在附近,再说现在通讯工具如此发达,为何不打个电话道歉呢?学生的作文缺乏真实感,缺乏打动人心的东西,也逐渐丧失了活力。

3. 改变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中不仅仅要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培养。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顽固地存在着两种模式。一是模式化教学模式,教师将种文体抽象概括出基本套路,平时作文教学中给其定框定调,随后按几种基本文体足项训练,严格操练,不容许丝毫的旁逸斜出,认为只要练熟每种文体的基本格式,作文自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二是功利性教学模式,一切以高考为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前几年大练话题作文,这两年又围绕着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穷追猛打,无止无休。所有这些都直接制约着、阻碍着学生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表达,往严重处说,是扼杀和泯灭人的灵性和情感。

二、真实情感来自课堂气氛的渲染

其实一切“情境”皆教育!一切生活皆情境。只有巧妙创设无痕的情境,和生活零距离,学生才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古诗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愿孩子在与生活零距离中摸索写作,在写作中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者首先为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东西。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写作的资料库。教师给孩子创设的情境不但要调动孩子的兴趣,更要能促使学生亲手去做一做。这就需要有一个真正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中。把情境设在生活中、家庭中,不仅能使循规蹈矩的课堂变灵活愉快,还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和家人共同游戏的乐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表达情感。

三、语文课堂追求本真的策略

1. 真话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明显带有儿童的特点和情感意志的倾向。他们往往从自己的感情和意志需要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识辨外界事物,使体验变成一种自我情感和意志的表现形式。因此,真实的体验,不知不觉去体验,出乎他们意料的体验,一定能让孩子在惊喜之余,产生非说不可的写作欲望。例如我在教授《如何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作文指导课时,导入后我就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一碗馄饨》,激发学生谈亲情的热情。生1(哽咽地说):我觉得文中的女孩就是我的缩影。我很不懂事,常常做出一些叫妈妈生气的事情来,我……(说不下去了)生2:早上,我妈给我做了炒饭、鸡蛋还有牛奶,我胡乱扒了几口,准备走,我妈一手拿鸡蛋,一手端牛奶,把我堵在门口,让我吃完再走。我吃完鸡蛋刚想溜,老妈拿着牛奶把门堵死。我没办法,只好喝完,我一边下楼,一边听见我妈喊:“骑车小心点!”“好。”“上课好好听讲,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知道了。”后面喊什么我就听不清了。(众生笑)……从两位学生讲述中可知不是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而是我们平时给学生创设的平台太少,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激情。学生的生活面不是很宽广,为此教师应设法为学生创造“生活”让学生进行多种情感交流与体验,丰富他们的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2. 真情教学,触发灵感。

例如我在教授《如何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作文指导课时,我是这样来触发学生灵感的:

先让学生讲述感动自己的故事,再问:那怎样使感动自己的故事,感动更多的人呢?我们来看看名家是怎样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的。我们一起来欣赏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三个学生配乐朗读,创设情境。(三个学生读得很动情,在场的每个人都被深深感染了)接下来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学生品析感人句子。师:说一说哪些句子感动了你,并说说理由。写在纸上。我也找了一个句子,我先说说我的感受。例: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这哪里仅仅是安慰、排解?制止儿子“狠命捶打”腿的动作,这是以生命相许,以炽热的慈母心支撑儿子活下去的勇气。这是一个坚忍、善解人意的母亲形象。(学生沉思、动笔。三分钟之后,师示意停笔)生1:母亲临死前说的一句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生命的全部是为了儿女的付出,生命结束未了的心愿永远的遗憾仍然是为儿女尽责。生2:我说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就那么随便地出去,根本就体会不到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

师: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讲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到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上面语段之所以感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生: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师:对,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就能写出人物的精神,使文章生动、感人。我们既然已经学习了使文章生动的方法,下面就动笔写出你对亲情的感受。在动笔之前,欣赏满文军《懂你》MTV。(点击进入MTV)师:要注意观察画面和注意歌词。(学生认真地看着、听着,露出了惊奇感动的表情)师:满文军深情地唱出了对母亲的理解,下面就请你们用笔花七至八分钟时间表达出对亲人的理解。以亲情为素材,运用细节描写以及其他手法写一个80字左右的片段。(学生沉思、写作,老师巡视,六分钟后有学生陆续停笔)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同学点评。生1:我喜欢和母亲逛街,喜欢她在漂亮衣服前流连的表情,喜欢她穿新衣服后孩子般满足的天真,那时的她最可爱也最真实。我曾经在书上看到,古人把椿树比作爹,把萱草比作娘。我知道萱草是一种再平凡不过的草,开着小喇叭一样的黄花,那花可以吃,就是黄花菜,也许它的平凡、乐于奉献就像天下的母亲吧。我想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母亲。生2:我觉得她写得很好,运用了细节描写。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生3:母亲穿新衣服后孩子般满足的天真,在漂亮衣服前流连的表情都是细节描写,写得很生动,有一种画面的感觉。生4:当妈妈是外公外婆的女儿时,她教会了我孝敬长辈;当妈妈是爸爸的妻子时,她教会了我体贴别人;当妈妈是学生的老师时,她教会了我正直的含义;当妈妈是社会的一员时,她教会了我诚恳待人、坦然处世。除了母亲的职责,她还是我的良师益友。生5:他用了排比句式,读起来郎朗上口,有节奏。但我感觉没有细节描写,他用的是一些概述性话语。师:(问全体同学)你们觉得怎样改才使文章更生动些?生6:增添一些具体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生7:还可以写上人物的肖像。……这时,我看到亲情之花盛开了,在我面前展现了生活的温馨、美好。我也感受到同学们思维之花开放了,使我们的文章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跟一个字有关,那就是“情”。真情是文章的生命。可见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爱的心,运用适当的方法,就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3. 化虚为实的教学。

话题作文所给的话题往往是比较空泛的,而据此进行构思立意,就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具体实在的事物之中,使抽象的意有了依托。实化后文章的立意就凸现了出来。如以“美丽”为话题,可以先把“美丽”落实到某个人或某件事上,文中的“美丽”可以指好看、漂亮,也可以指精神的高尚、灵魂的纯洁。一学生在《生命如此美丽》一文中写了一个身残志不残的女孩,表现了一种永恒的美。每个学生都有正确认识生活的潜力,教师适时抓住契机,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巧妙加以引发,学生便会把主动表达这种认识看作一种乐事,从而产生写作兴趣。从人的求知心理来看: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们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藏着一些深奥的道理。比如说名字。它往往被当作符号而忽视。如果用这作为写作素材,肯定大有文章可做。那天,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比赛:先记住自己一组同学的名字,然后默写,3分钟时间看谁写得多。结果最多的写对了10个,最少的只写对了2个。接着,我询问孩子名字的含义。有些学生能简单说出,而更多的学生不知道。放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取名的意图及名字中蕴含的希望。学生通过访问、交流、倾听了父母的美好希望,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让学生把自己采访的内容整理成文,并在后面写上自己的感受。学生有的在感受中写道:“虽然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可每一个都包含着爸爸妈妈对我祝福和希望,包含着他们深深的情浓浓的爱。”看似简单的情境却意味深长,触动了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细微处感受到了爱意无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音像作品、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家庭生活话题等。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天定.写作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文化管理的实效性下一篇:《坎特伯雷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