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价值

2024-10-08

真实价值(精选10篇)

真实价值 篇1

一、纪录片的真实性

在纪录片研究文献中, 真实性是探讨最为活跃, 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之一。这里既有业界名家的名言, 也有学界专家的真知灼见, 还有无数理论工作者的默默耕耘。陈汉元曾说过:要在真实的时空中记录真人真事, 做到对采访对象不欺骗, 对事实不歪曲, 对相关的人不歪曲。梳理国内有关纪录片真实性的研究, 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真实的本性 (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 、记录的真实、非虚构真实与虚构真实、真实再现等方面。

关于纪录真实, 有学者认为, 纪录片的真实呈现多种型态, 是生活的真实、理念真实、技术真实、文本真实的体现。还有学者认为, 对于“真实”的不同理解和诠释, 是从不同角度出发, 最终通向艺术性的终极归属。因此, “真实性”、“心理真实”、“本质真实”、“哲学真实”等正是对“真实”创造性诠释的浓缩, 是不断廓清认识的尝试。

关于非虚构真实, 学者们普遍认为, 纪录片排斥虚构, 记录真人真事真景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纪录生活并不等于照搬和复制生活, 应该在创作过程中, 严格遵循题材真实的前提下, 编导有选择、有思考、有提炼、有升华。这与故事片虚构的真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纪录片的美学价值

纪录片是创作者通过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来展示和传达生活之美, 人对于生活之美的感受构成了纪录片的美学基础。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曾说: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生活的审美客体有美、丑、崇高、卑下、悲、喜等;纪录片的美学价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由初始阶段的主观单一到成熟阶段的丰富多元, 并在新世纪之初呈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平民化、娱乐化、个性化。

我国电影美学研究始于1950年代, 公认第一人是影评家钟惦棐。他最早提出从中国的语境出发, 研究观众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反对脱离观众的耳提面命式的政治教化。在题材上, 提倡视野开阔、多样化;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精髓, 汲取西方纪实美学思想等一系列美学观点, 为中国电影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纪录片的美学研究体现在创作的各环节和审美的各阶段, 美学研究成为了影响至今的主流研究范式之一。事实上, 纪录片美学与其相关特征是交织和对应的, 例如真实性大旗下的长镜头理论、蒙太奇理论等均属于纪录片美学研究的范畴。在创作中, 有学者提出了信息的完整性理念, 即视听信息的完整性, 行为过程的完整性, 中心人物的完整性;在拍摄中要注重真善美的活体、体现人性美 (人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 , 展示艺术美等。

关于纪录片的文化研究, 张红军在《纪录影像文化论》 (2007) 中将纪录片与认知文化、审美文化、伦理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物质文化、传播文化进行了系统分析, 该书是我国系统研究纪录片文化的理论专著。

纵观新时期国产纪录片的研究文献, 虽然起步较晚, 但近十年在研究数量上逐年增加令人欣喜。这些文献议题广泛、论者甚众, 既有独到的观点和开阔的研究视野, 也见理论的生涩与实践的脱离;既有热点问题的敏锐追究, 也见缺乏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支撑、对常见问题人云亦云。比如对纪录片本体问题的探讨, 重视用美学、伦理学或文化研究的描述与感悟, 缺乏科学而系统的深层次理论切入与分析;再如对纪录片市场化问题的探讨, 许多文章注重从经济学、管理学寻找理论资源, 却缺乏比较研究和历时研究的视野, 忽视与纪录片本体有关的社会学、大众文化理论的观照。

因此, 要想创作一部好的纪录片, 必须把一个故事的真实性与客观的审美价值完美地结合起来, 更要注重用理论方法对现实问题的良好透视, 使纪录片真正成为人们解读社会必不可少的影视文本。■

真实价值 篇2

本文从价值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对“事实”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考查和分析,强调指出“事实”是主体对客体进行价值评价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从而为“真实是新闻生命”这一基本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还联系法新闻实际,指出法新闻工作者要在尊重法律“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做到尊重法律“事实”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作 者:李顺万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0031 刊 名: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WUPL 年,卷(期):2003 5(4) 分类号:B81-05 关键词:事实   事实认识   价值认识   价值评价   新闻监督  

★ 法律学下的社会事实概念

★ 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事实

★ 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研究综述的论文

新闻真实性与价值取向 篇3

一、新闻真实性与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与坚持新闻真实性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从不隐瞒自己的党性原则,公开声明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占社会成员大多数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广大人民根本的、长远的整体利益的集中反映。

在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上,有些同志担心讲政治会干扰实事求是,主张新闻只对事实负责。其实在政治大是大非面前,若缺少政治意识、政治方向和政治敏感性,若自以为是地只做传播“事实”的工具,而不考虑党和人民的利益,不顾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那就势必滑向形而上学的泥潭,既违反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也背离人民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宗旨。应当承认,我们过去有过新闻失实的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当中出现过“假、大、空”的现象,践踏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工作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在贯彻新闻真实性原则方面,我们坚持新闻舆论是党和人民喉舌的立场,同时强调按照新闻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新闻事实和政治方向之间的关系,把新闻的真实性与政治性统一起来,并严明新闻纪律,禁止有偿新闻和弄虚作假,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真实性原则,就是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形成鼓舞人民群众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从而推动社会前进。

二、新闻真实性是具体事实与全面、本质真实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新闻的真实观,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从具体事实的全部总和和单个具体事实的联系中把握整体事实,达到具体事实与全面、本质的真实的辩证统一。

首先,是全面真实。如果我们新闻机构的记者在报道某个具体事实时,不加判断分析,把问题说得一团黑,把支流当主流,以偏概全,就必然导致歪曲、颠倒基本事实,这个事实就不符合客观事实本质的“真”,不合乎事情全貌的“真”,不是推动社会健康向上的“真”,是表面的“真”,本质上则是“失真”的。

其次,是本质真实。新闻是通过一般现象(包括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大量的深度报道、评述性报道、解释性新闻、事件和工作通讯、新闻特写、新闻时评等,都应当通过事物外部的联系揭示事物内在的实质。

当然,对一些突发的灾害、事故报道,如地震、日月食、飞机失事、爆炸等,初报新闻一般只能说“现象真实”,回答“是什么”,但随着事物的发展,“本质真实”就显现出来,记者就可以深入了解并在后续报道中予以反映。总之,新闻务求通过一般现象(包括假象)反映事物本质的原则是不能动摇的,是必须坚持的。

新闻要做到全面、本质的真实,实乃不易,也并非不能有所作为。

一是要“杜假于源”。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在先,新闻在后。因此,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实地采访,洗刷唯心观念,以唯物的观点去独立思考,努力做到实事求是,事实要有“源”可据,“依据”要确凿可靠,从现象到本质都要真实。要做到“杜假于源”,必须坚持贯彻“三贴近”原则,紧紧依靠群众办报。近年来,我们在《鹤壁日报》和《淇滨晚报》分别开辟了“监督服务台”栏目和“百姓热线”栏目,每年共接到新闻热线提供的新闻线索1500多条。

二是要“能动治假”。新闻失真失实,关键在人,只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才能能动地治假。在信息爆炸和知识密集的时代,新闻采写和编辑涉及的事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更复杂,它包罗万象,天上人间、宏观微观、物质精神等,无所不有。新的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综合的知识修养,新闻工作采编岗位必须具备复合型的人才方可胜任。但现实是:知识因素对新闻真实性的制约不可忽视,新闻工作者由于知识欠缺造成“失真”、“失实”的事例不在少数。

三是要“制度治假”。新闻主管工作部门要从宏观上制定新闻管理的政策,新闻机构要结合改革,建立健全新闻工作者采编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如重要稿件送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制度,稿件送有关部门核实制度,重点稿件总编分工把口制度,奖惩制度,失实更正制度,及禁止有偿新闻等等,以制度防范新闻失实、失真,方方面面共同把关,方能促使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落实,并逐步使新闻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三、新闻真实性与典型报道

典型是一种客观实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先进的典型必将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典型报道的一个前提就是实事求是,现象和本质必须真实。既是真人真事,又要反映事实的本质。而这种真实又必须建立在群众基础上,先进典型人物离群众近,他们代表着正确的方向,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符合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

《鹤壁日报》对先进典型靳月英事迹的报道,就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靳月英是一位农村普通的共产党员,她身上体现出了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精神,闪耀着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她几十年如一日为了集体利益,不顾自己家庭利益;为了国家,不顾小家。记者先后深入她所在的乡村,前后十多次采访月余,写出《农村普通共产党员的楷模——靳月英》的长篇通讯,这篇典型报道引起各界的反响。这样,她不仅是鹤壁市的先进典型,还成为全省的先进典型,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也报道了她的事迹,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生前还专门看望了靳月英。靳月英这个典型又走向了全国,对社会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新时代的精神树立了榜样。

靳月英典型报道比较成功,充分说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做好记者的基本功;发现典型、提炼典型是抓好典型报道的关键;完全真实、寓理于事,是典型报道的针对性,是抓好典型报道的要害;由此及彼,互相映托,调动新闻手段,立体报道,是抓好典型报道的重要途径。

(作者系鹤壁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

真实价值 篇4

作为合拍片, 《特殊身份》很好的吸收了香港警匪片、犯罪片的精华, 讲述了由甄子丹饰演的陈子龙孤军深入到黑社会集团担任卧底, 不过影片的节奏相较于其他警匪片来讲, 并没有那些华众取宠的故作高深, 而是在剧情推进上很早的让观众知道了角色的定位, 以及快速的让陈子龙暴露了自己, 这样的桥段设置并没有让故事早早的收尾, 而是才慢慢进入故事的发展。这种编剧意识是之前以卧底题材为内容的影片中很少见到的, 可谓是在潜意识中进行了大胆的拓新。由于陈子龙母亲的受伤, 让陈子龙瞬间暴走, 又一次把很人性关怀的母恩思想注入其中, 使得该影片有了很大的思想价值精髓, 陈子龙背上的纹身正是他自我的“回归”之路的见证, 可以说这是观众意识层面看到的真实体现。

但是很多香港人的各种价值又往往体现在迷茫之中, 在电影中有着明显的自我身份的投射, 卧底是一个在动作片中很常见的角色元素, 几乎每部此类题材的影片都少不了有卧底, 如《无间道》、《卧虎》等更是卧底与反卧底的较量。《特殊身份》与之不同的是, 之前都在猜测谁是卧底中进行故事讲述, 而这部作品的特色就在于早早的揭露出卧底的身份, 而把更多的焦点放在了这其中卧底人自身的身份迷失、迷茫和回归上, 他们在警察与黑社会之间都缺乏认同感和存在感, 似乎也暗示着香港在国际社会中的尴尬地位。竟然在带有反讽的搞笑和动作杂糅类型片之中呈现出香港人对自身存在的含混与怀疑, “谁是我”的意识形态潜藏其中, 深化了故事的叙述能力, 尤其是表现在各个角色的时候, 观众看到的是神经质般的自我悖反的挑战, 从现实层面来讲, 这与当前的香港各界人士的政治面貌与追求有很强的共鸣。这又是剧作结构意识上要力求达到的一种“真实”效果。

从影片的文本设计和结构来说, 作为警方的资深卧底, 陈子龙并没有像以往影片中的卧底那样纠结于自己到底是警察还是黑社会, 但这种卧底戏码的反复上演显然是一种无意识的引导;从影片的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来看, 对于此类类型片一贯的人物塑造来讲是正义与邪恶的双重表现力在同一角色上的结合, 而此类类型片一贯的主题思想建构, 基本上维持所谓的警察的公平正义与黑社会的江湖义气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的位置差异;从影片的社会文化意义来说, 它是港人文化身份认同的折射, 也是在中西方文化中寻找自身身份认同和价值存在的一种矛盾体现。

最后一大“真实”体现在动作片中的动作设计。影片动作也不同于早期电影作品, 小的打斗中获得成功, 或者几个帮派之间的斗争中脱出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不是没有华丽的炫技动作演员就不那么厉害, 反而是因为摒弃了庞杂的花拳绣腿, 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演员们的真功夫。在《特殊身份》中, 甄子丹还担任了动作指导一职, 他为每个需要过招的角色设计了不同的打法, 包括泰拳、柔道、空手道、巴西柔术、综合格斗等, 所有打斗的宗旨都是力求真实。当然, 这些不同的打发基本也统统打到了身为主演的自己身上。如在火锅局挑衅那场戏中二人试招我们可以看到拳来拳往的刺激, 虽然作为师傅的甄子丹还是占据上风, 却没有明显的优势。在断路两人的终极对决, 更是双方无差别的咣咣砸空踢空在车上, 谁也没有发大招的机会, 只能硬生拼体力和挖掘体内的求生力。看似灰头土脸的格斗, 更加真实地还原了现实场景。这就是这部作品作为动作片以动作为核心为观众感受视觉盛宴时的一种“真实”呈现, 当然这是整个剧组成员在意识中精心设计的。

真实价值 篇5

5月29日,在位于北京华润大厦15层的办公室,嘉实周期优选基金经理詹凌蔚接受了《投资者报》记者专访,他强调,市场低迷不是基金经理赔钱的理由。对于去年的投资成果,他表示满意。

嘉实周期基金成立于2011年12月8日,当时股市正处在低谷,詹凌蔚抓住了建仓机会。2012年,他斩获2472万元收益,排在《投资者报》“2012年基金经理赚钱榜”股票型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的第二名。

对付低迷行情的老手

《投资者报》:你曾说那些在市场低迷中诞生的基金反而能够在随后的反弹行情中占据先机,2012年你怎么抓住买入与卖出机会的呢?

詹凌蔚:在市场低迷情况下成立这只基金并不是由我决定的。作为基金经理,主观上必须有一个意识,市场低迷不是基金经理赔钱的理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个人也很欣慰。

尽管当时市场低迷,但是在流动性不是太悲观,当时股市阶段性变化在2300点~2400点,在这个波段上建仓我并不消极。这和我个人投资风格有关,过去做的基金也大多在低迷的时候成立。

这时股市比较干净,没有炒作、没有泡沫,能更清晰地看到股票的真实价值,这样才更容易按照我个人选股的标准进行选择。

《投资者报》:2012年末,嘉实周期优选制造业仓位达到50%,其中机械、设备、仪表仓位在35.88%,另一个占比较大的是金融服务业,在10%左右。重仓在这几个行业的原因是什么?

詹凌蔚:在持仓比例问题上,由于我管理的是一只周期性基金,所以不会去重仓非周期类股票。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阶段,转型成功后必然会有一个增长,参考成功走过“中等收入陷阱”那些国家的经验,两大类行业没有“天花板”:第一是金融服务业,第二是高端设备制造业。

对于金融服务业,我们认为目前还存在困扰中长期发展的因素,因此配置比例不高。而高端设备制造业能提供更多的自下而上选择优良个股的机会,而且估值被打到了比较低的位置。

关注没人喜欢的个股

《投资者报》:在选股时有没有失败案例,又从中获得了哪些经验?

詹凌蔚:选股失败案例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我只看到了某只股票的长期发展,没有注意短期风险,损失了不少。

还有对公司内部的管理程度判断失误。比如,某公司获得高速增长也许主要因为行业背景好,一旦行业增长稳定下来,企业管理等问题就暴露出来,风险也就随之产生。

《投资者报》:你选股时参考哪些因素?看重财务报表中哪些数据?

詹凌蔚:总体上讲,我个人的价值观是“买入价值,等待成长”。在买股票时注重估值的合理性,同时要具备成长空间,要想坚持价值投资,就要关注市场上那些没人喜欢的个股。

在财务报表中我会首先看资产负债表,其次是现金流量表,最后才是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相对是前瞻性指标,现金流量表是同步性指标,而利润表是滞后性指标。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层对股东回报的重视程度,是我比较关注的两个内在方面;公司的盈利模式、行业空间、企业所在阶段的成熟度是我比较关注的外在方面。

我会选择对股东回报更有利的股票,避开资金密集型加劳动密集型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对股东的回报比较有限。另外对公司进行实地调查也是必要环节,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了解管理层的情况。管理层的水平直接关系公司运营的好坏。

看好社会服务业

《投资者报》:最近有很多中小盘股快速上涨,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你对此怎么看?

詹凌蔚:今年以来涨得快的股票多数是因为行业高速增长带给公司机会,并不是公司本身有多优秀。这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不能长期化,它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30%的高速增长。就像我在失败经验中提到的,行业增速趋于平稳后,这些公司的管理问题也许就会暴露出来。

《投资者报》:你对周期股的走势怎么看?

詹凌蔚:这个市场,不能以成长股和周期股来划分,实际上与宏观经济相关度比较大的行业就比较平淡,与转型方向相关度比较大的行业就比较活跃。

真实价值 篇6

(一) 档案与档案价值的关系。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原始记录, 其本身就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价值属性。但是 , 档案材料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本身并不等同于档案的价值 , 价值属性只是形成档案价值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档案之所以是档案, 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原始的历史记录, 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因此构成了档案价值。当档案这一客体不是以其承载的原始历史记录来满足人们需要时, 我们不应该说是档案价值在发挥作用。此时不是档案属性在满足人们的需要, 自然也无法凸显出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因此, 能否满足人们的凭证需要或参考需要是判断档案价值是否发挥效用的关键。

( 二 ) 档案与档案真实性的关系。档案实际上是人类追求信息的确定性、可靠性的产物, 与报纸、期刊相比, 档案是最真实可靠的原始记录。由此可见, 档案的真实性对于档案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档案的真实性是档案存在的根基与灵魂。但档案的真实性并不是绝对的, 由于人的主观性, 可能会造成档案形成者不能绝对忠实无误地记录历史事实和评判是非对错, 对于档案的真实性我们应全面地看待, 不能单纯地认为档案的真实性是绝对的。

二、档案界对档案的真实性与档案价值关系的两种观点

(一) 档案内容上的失真不影响档案价值。这种观点认为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即使内容不真实的档案也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档案价值不会因此而受到制约和影响。具体理解如下:档案的内容若是真实的, 它就是直接的原始记录, 很好地体现档案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而档案内容的失真, 那么其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这一客观事实也恰恰是由档案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于世人的, 反映了档案形成者的认识水平、本来意图或欺骗活动, 它依然有另一意义上的真实性。因此, 不论档案内容的真实与否 , 档案真实地记录历史这点却是没有疑义的, 档案价值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制约或影响。

(二) 档案内容的失真严重影响档案的价值。这种观点认为内容上存在失实、歪曲和作伪的档案根本不具有档案价值或者严重影响档案价值的实现。具体理解如下 : 档案内容失真或者档案形成过程的作假, 都违背了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 尽管失真的档案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 , 但是它已经不具备档案的基本性质, 更谈不上其档案价值的大小了。档案界对内容失实的档案价值不应作过高评价, 应认识到档案内容的失真严重影响档案的价值, 档案内容的失真必会影响档案价值, 甚至可以说这种档案根本无价值可言。

三、对档案的真实性与档案价值的关系的理解

笔者认为, 就两者关系而言, 应该区分“内容失真档案的有用性”和“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价值”。即档案内容的失真, 会影响到档案价值, 但是其依旧具有一定的有用性, 因此称之为“内容失真档案的有用性”;而对于档案内容真实的档案, 其体现的档案价值才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价值。

(一) 内容失真档案的有用性。客观事实往往是由档案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于人的, 并具有参考价值, 尤其是能够反映档案形成者的认识水平、本来意图, 尽管内容上存在失真 , 它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 内容不真实的档案具有证伪作用, 笔者称它为“内容失真档案的有用性”。如“鉴宝”节目中对赝品的鉴定过程, 正是对其真实性的判定, 赝品的价值要比正品的价值低得多, 甚至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只能说赝品的价值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有用性。虽然这里的价值多指文化和经济价值, 与档案的凭证价值不同, 但是档案也是如此, 内容失真的档案的价值不能与内容真实的档案价值相比, 只能称这一类档案的价值为“失真档案的有用性”。

(二) 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价值。只有内容真实的档案才可称得上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价值”。因为档案是一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历史记录, 档案价值自然就是这种原始历史记录对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的有用性。内容真实的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这一性质, 因此具有对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有用性;而内容失真的档案则不具有这一性质, 无法发挥其对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有用性, 所以不符合档案价值的表述。关于档案价值的具体分析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档案价值必须是其原始历史记录所发挥的作用, 或者说是人们利用这种原始历史记录所产生的效用。二是档案的这种有用性必须表现出凭证作用或者参考作用。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是档案价值实现的基础和物质载体, 档案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源于其原始记录性, 并受其决定。

可见, 要想科学地分析档案真实性与档案价值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对档案的真实性和档案价值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档案的真实性不是绝对的, 档案价值要依靠档案的原始记录来实现。经过一系列的分析, 得出结论:只有内容真实的档案才可以称得上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价值, 对于内容失真的档案来说, 称其具有“失真档案的有用性”。

参考文献

[1]归吉官.对档案价值与档案客体价值的再认识.[J].档案, 2003 (4) .

[2]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真实价值 篇7

从以上定义可见:电子文件是依赖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生成和处理的;电子文件是文件的一种类型,与其他形式的文件有着除了生成和存储形式外的共同点,这是将电子文件和由电子设备产生的其他数字信息区分开来的重要特点;电子文件是一种对信息的记录。这其中关于记录的理解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单纯的作为对于原来事件过程的记录,另一个是同时具有执行和记录的功能。而这里的执行,是指电子文件作为业务活动开展中的一种凭执,在某一既定的范围内分发或传递,业务活动需要按照电子文件内容的规定开展。所以,电子文件记载了某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实施过程或者决定、决策的内容。

档案之所以有凭证价值,是由其形成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决定的。档案客观地记录了历史情况,并且保留着真实的历史标记,是能够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凭证价值是电子文件的基本价值,真实的电子文件是一定具有凭证价值的,而之所以要保持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发挥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

从文件的双重价值论的角度来看,谢伦伯格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已经把公共文件的价值分为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谢伦伯格在其所作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说:“成为公共档案的文件有两种类型的价值:对原机构的原始价值,对其他机构和非政府使用者的从属价值。”十二章中有“公共文件有两种价值,即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并且还指出了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的含义,“我这里所说的‘证据性’价值,不是我所指的是由被证明事物即文件产生机构的组织和职能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价值”“,‘情报’价值通常被称为研究价值,即公共文件由于含有对各种研究工作有用的情报资料而固有的价值”。如果单就凭证价值而言,笔者认为,原机关的原始价值即由于电子文件对某项业务活动的过程或者决策等内容的记载,被称为电子文件的“业务凭证价值”[2]。而对于其他利用者或者其他机关的价值,如涉及法律行为,从法律上而言全部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证据是法官在司法裁判中认定过去发生事实存在的重要依据。法律规定衡量一份文件是否可以当做证据被法庭接受,需要考虑证据可采性问题,可称为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价值”。档案是历史研究者眼里的第一手史料,具有历史记忆价值“,文件与档案的区别在于档案作为证据被保存,纸质文件的留存意味着文件进入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的留存意味着电子文件由业务系统转入文件管理系统,以保证其长期的真实性和可检索性”[3],这就是档案的“历史凭证价值”。

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应该如何保持则是电子文件是否具有凭证价值的关键。而真实性的概念是随着电子文件的进入而产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赋予了电子文件在缺少‘原件’的情况下仍然有成为文件档案的可能性”[4]。

从业务凭证价值的角度来看,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判定要结合形成行为的效力要件加以判断,一份电子文件具备业务凭证价值的认定条件包括:电子文件的生成者必须合法;电子文件的格式、内容及著录信息必须完整、准确;电子文件的程序规范、流程合理;电子文件的管理科学、严密,并配有相应的规章制度[5]。

从法律凭证价值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7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证据;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利益相关人的证言的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从以上可以看出,档案作为证据一般而言其证明力是高于其他证据的,而电子文件作为档案的一种其证明力也是高于其他文件的。然而,由于受到电子文件本身的一些限制,比如电子文件易于篡改、电子文件的鉴定难以实现等等,这就要求,电子文件在作为法律凭证的时候,真实而且合法。真实性不等同于合法性,有的电子文件是真实的但是可能不合法,比如由于来源等问题,导致其真实但不合法也是不能作为法律凭证的。并且,从法律方面而言,为使电子档案信息更具利用实效性,就必须要在保障电子文件凭证价值的基础上,使电子档案信息的凭证价值向法律意义上的证据价值转换[6]。这就要求电子文件具备法律凭证价值的认定条件包括:电子文件的生成者必须合法;电子文件的接受渠道必须合法;电子文件的内容信息、格式和著录信息必须完整;电子文件的管理系统必须规范。

从历史凭证价值来看“,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特性之一,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规定性所在[7]。档案与其他信息资源的最大的区别正是其原始记录性,历史研究者通常会去档案馆寻找最真实的第一手的史料。也正是因为档案的这一特性,而档案馆也被认为是真实的、值得信任的地方。而电子文件真实性的两个基本方面:即电子文件的形成过程的可靠的,以及电子文件内容、背景和结构信息的真实性。这两个方面,与纸质档案的形成、办理、传递与归档是没有差异的。如同电子证据并没有创制新的证明机制一样,电子文件也没有更多的真实性证明机制[8]。故结合实际需要,可以在电子文件元数据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规则,从“元数据”中筛选出一个直接影响电子档案凭证性效力的集合[9]。再通过其他一些授权的方式使得寻找这些电子文件的人员可以查阅相关的真实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应具备以下条件:电子文件保存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电子文件的保管人员必须能具有相当的鉴定知识和专业素质;电子文件的保存内容应当是尽量完整的;电子文件的管理制度和电子文件的保管体系要科学。

综上,如果一份电子文件能作为凭证,其真实性应当是最基本的特征,而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一是控制电子文件的来源,保证其来源的真实性。保障来源的真实性应当从来源的单位,接收和传递人员以及电子文件的移交系统来保证和维护。二是控制电子文件的质量。电子文件的质量包括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和电子文件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造成的真实性问题。三是电子文件的保存应当是完整的。从证据的本质属性而言,应当具备合法性、关联性和客观性。而电子文件如果作为证据,其完整性是具备合法性、关联性和客观性的前提,而这个完整性则是贯穿整个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四是电子文件的保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电子文件保管人员的素质决定电子文件的生命过程。五是电子文件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的科学也是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的关键。由于电子文件的特殊性,电子文件真实性和纸质档案真实性的鉴定不同,电子文件真实性的鉴定主要依赖对内容的真实性的判定,而电子文件的相对较易改动和改动的痕迹不易发觉造成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的判别有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子文件管理制度要更科学和严谨,并且电子文件的管理系统更加科学,使得电子文件在形成和移交之后无法进行改变,从而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由于真实性和合法性之间的差异,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还要能够有效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统一。

摘要:基于文件的双重价值理论,文件的凭证价值是其第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的凭证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要求之一就是其真实性能够保证。本文从电子文件的业务凭证价值、法律凭证价值和历史凭证价值角度,探讨如何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

真实价值 篇8

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介绍

口述档案不仅是近年来少数民族档案学研究中的重点, 更是对研究以及整理少数民族档案管理有重要的价值[1]41。口述档案不仅具有口头以及书面文字的两重性, 而且口述档案也可以是口述文献、口头语档案、口述史、口头语话档案、活历史、口头传说、口述资料、民间故事等, 口述档案通常也就是为研究某项时期, 对个人进行有计划的采访结果, 可以表现为录音以及录音与逐字记录相结合的形态, 同时口述档案也就是将口述历史作为口述档案的档案。

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与意义

1. 少数民族档案中口述档案具有的价值。

有关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中, 针对口述档案管理工作, 不仅发挥巨大的作用, 而且口述档案在少数民族档案管理中也拥有重要价值。针对少数民族文字档案存量少的情况下, 档案研究者通过少数民族个人口述以及讲故事的形式, 将口述档案进行整理编辑, 不仅可以将少数民族档案完整化, 而且也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历史[2]76。同时在少数民族档案管理中, 通过口述档案还可以有效确保当地文化的完整性, 通过口头传说的方式去记录档案文化, 不仅见证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同时也完整地将少数民族文化保存下来, 因此, 口述档案在少数民族档案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价值。通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 不仅可以根据口述者的社会地位, 去判断口述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价值大小, 而且还可以根据口述者讲述的内容, 去决定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价值大小, 并且, 通过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可以反映一定的历史事件。

2. 口述档案在少数民族档案管理中的意义体现。

在少数民族档案管理中, 应尽快建立起口述档案工作。口述档案不仅是具有多种记录形式的档案文化, 而且口述档案在其形成的过程中, 其具备的独特性与利用价值都是其他档案不可替代的, 口述档案是文献资料的有效补充, 通过研究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文化, 可以使少数民族发展的记忆更加趋于完整性。档案管理者通过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 不仅可以挽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填补少数民族的历史空白, 还可以记录全面的少数民族文化历史, 改善少数民族档案馆藏结构, 还可以更好地服务少数民族的群众[3]56。

三、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根据口述档案的特殊性质, 口述档案不仅具备关联性、合法性以及客观性, 而且口述档案在学术研究以及司法活动中依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针对民间散存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如何判断其真实性,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由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在各少数民族出现文字以前, 只可以通过口头传说方式, 记录民族的历史产物, 这样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 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很好地世代承袭;由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这种特性,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不仅见证了民族的迁徙发展足迹, 而且也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少数民族的政权更迭, 并且通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也可以使人民了解各民族的丰富文化, 因此保证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才可以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使用价值, 才可以有效地确保少数民族研究中, 通过口述档案弥补空白, 发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在民族档案中的重要作用, 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同样, 如果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不能得到确定, 不仅容易歪曲史实, 更是容易混淆视听, 这将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造成阻碍, 降低少数民族口述文化的可用性[4]45。

四、维护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真实性的现状

1. 口述者表达能力问题。

首先, 就是口述者的问题, 由于在口述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以及在档案征集中交流情境以及个人表达能力的问题, 导致口述者讲述内容中, 出现言语的偏失, 不仅缺乏准确性, 还将会因为口述者的主观表现, 导致口述档案的片面性, 大大影响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2. 口述档案转化中的问题。

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转化过程当中, 由于主题方面的发挥、改动, 以及为了迎合个人偏好主观对口述内容进行修改, 档案管理者不能以传承为己任, 改编事实情况的发生, 并且在对口述档案的转化过程中歪曲语义, 对口述内容收集整理中, 不能保证档案的原始性, 导致口述转化过程中的不准确性, 影响到口述档案的真实性。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的准确性缺乏问题, 以及整理和转化口述资料工作人员的主观因素, 都较容易降低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3. 口述档案传承者的减少。

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当中, 对于口述档案传承者载体中, 不仅包括土司、和尚, 还包括毕摩、东巴、长老以及民间艺人等, 这类人群不仅熟知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 同时他们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口述档案传播者也越来越少, 这样也就导致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

4. 口述档案管理形式落后。

当前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中以及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中, 当前所使用的方法还较为落后, 不能提供具有现代化技术的数据库管理手段, 这就导致口述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口述档案记录中会出现误差, 大大降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不能有效发挥口述档案的实用性。

五、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1. 制定有效的访谈计划。

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征集工作中, 为保障口述档案真实性, 增强收集的准确性, 可以制定详细的访谈计划, 在收集民间口述档案的前期, 应全面考虑档案口述者的各个要素, 在口述档案征集时间、地点方面都采取有效的措施, 通过察言观色, 确保掌握口述者的心理动态;并且在档案收集中, 应该坚持维护历史原貌的原则, 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待历史, 并且在访谈结束之后, 还需要对该项知识相关的人员进行考证, 以保证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2. 培养年轻的口述档案继承人。

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中, 应该重视年迈口述档案人的保护, 一定要给予该类人员良好的生活医疗条件, 并且应该保证他们在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同时, 少数民族档案管理中, 还应该注重培养年轻的传承人, 这样不仅可以将那些无文字记载的口述历史继续地传承下去, 还可以有效保证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3. 口述档案转化。

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转化中, 可以分门别类地整理口述档案, 根据不同形式的口述档案, 采取不同展现形式[5]54。针对歌谣、典礼仪式等反映少数民族艺术的风俗类档案, 应该多查考少数民族文化, 并将其剪辑编录成完整的影像文件;并且针对可以反映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口述档案, 以及反映少数民族文学的口述档案, 都应该对照相关资料, 从而在确保印证口述档案真实性的情况下, 进行口述档案管理工作。并且在转化口述档案过程中, 对于散存的口述档案, 不仅要保证其真实性, 还应该通过相关文献、史实对其口述记录的内容进行对比, 并且在通过综合分析之后, 才可以判断口述档案的真实与否。档案工作者在转化口述档案中, 应该定出一套标准合理的印证方案, 尽量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 共同保证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4. 应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口述档案。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中, 确保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可以根据少数民族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 提供档案的数据库服务, 科学规划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数据库, 保护少数民族口述档的真实性与完整性[6]136。针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问题, 可以建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 不仅是保障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有效途径, 而且还可以利用数字存储以及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 将少数民族的语言、音乐、风俗习惯以及舞蹈, 采用数字化形式进行保存。而且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还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信息的共享, 将少数民族发展真实记录的同时, 也可以有效管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信息, 集中控制维护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提高口述档案数据的一致性, 避免口述档案冗余的同时, 实现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更加科学地保持信息时效性。

综上所述,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不仅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载传承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文化, 对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中, 应该提高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并通过与当地少数民族、宗教以及文化教育等多个部门的沟通协调, 采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 实现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不仅可以有效确保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还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的效率, 值得在实际中参考应用。

摘要:为保证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性, 应该采用有效的保护对策, 保证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真实可信, 以便通过口述档案可以还原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本篇文章就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入手, 探究其口述档案的价值意义以及真实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价值,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傅华.口述历史·口头传说·口述档案[J].中国档案, 2012, 7 (18) .

[2]周燕萍.论综合档案馆的口述档案建设[J].浙江档案, 2011, 14 (12) .

[3]钱毅.档案数据库的规范和质量控制[J].档案学通讯, 2010, 21 (14) .

[4]黄项飞.口述档案:构筑民族的立体记忆[J].档案与建设, 2011, 6 (34) .

[5]华林.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J].档案学研究, 2012, 24 (32) .

真实价值 篇9

纪录片是一种兼具认知与审美价值的视听艺术形式。真实性是这两种价值得以存在的共同基础。而所谓的真实, 首先是指信息的真实性。人类的认知活动都是以信息的获取为基础的, 正确的认知以真实信息的获取为其前提。因此, 探讨纪录片的认知特性, 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它所传递信息的客观性。纪录片的真实性的演变经历了从“表象的真实”到“本质的真实”的演变, 这种演变体现了创作者对纪录片认知的价值的演变。

一、表象的真实

纪录片真实的演变, 经历了从主观到纪实的演变。上世纪90年代以前, 中国纪录片主要遵循“格里尔逊”模式, 这种模式倡导, 主观是纪录片的灵魂, 为达到“美”和情感的传递, 进行“加工”甚至虚构都是允许的, 从而出现摆拍、补拍等现象, 通俗地说就是画面加解说的模式, 然而这种模式却逐渐被演变成“上帝之声”般“自以为是的说教模式”, 最终因无法展现纪录片的认知特性而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纪实浪潮”。20世纪20年代, 苏联电影工作者维尔托夫提出了“电影眼睛”说。他认为电影摄影机是无所不能的, 主张一种“无演员、无布景、无剧本、无表演”的影片。“我是电影眼睛, 我是机械眼睛。我是一部机器, 向你显示只有我才能看见的世界。” (1) 法国人类学家让·鲁什继承维尔托夫的电影观念, 开始在非洲的法属殖民地拍摄了一些“客观”纪录原住民生活的影片。这些影片后来被称为“直接电影”。此后, 美国人罗伯特·德鲁领导的摄制小组也发起了直接电影运动。这种电影观念认为“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利用同步声、无画外解说和无操纵剪辑尽可能忠实地呈现不加控制之事件的一种尝试。简而言之, 真实电影作品企望给予观众一种正当摄影机前的事件展开之时‘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2) 在追求再现现实时, 要严格限于镜子般直接记录生活事实, 无搬演、无导演、无操纵的剪辑, 对现实不经过修饰, 也不作出评价, 以便可能真实地纪录生活。应该说, 这种观念是积极的、全新的理念, 是对长期以来格里尔逊式纪录片那种板起面孔教育人的一种反驳, 它使人们在主观甚至虚假的空气中第一次看到了“鲜活的真实”。

从“格里尔逊”模式到“纪实浪潮”, 再到“直接电影”, 纪录片这种对真实性的追求, 都只限定于对客观世界的忠实记录, 都只是属于“表象的真实”。应该说, 这种“表象的真实”是纪录片的前提要求。

2002年本台创作了《山间文化人》。片中主人公陈梓笛是涵江区偏僻山区大洋乡的一个文化站站长。他长期在山区的村村寨寨之间充当了导游、电影放映员、计生宣传员的角色, 前前后后时间共达10来年。由于主人公长期生活在山区之中, 10多年来他所进行的活动都没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如果要拍摄的话, 有一定的难度。怎么办?采取“格里尔逊”模式的摆拍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只能采取“直接电影”的“纪实”手法进行拍摄。我们利用春天、夏天和冬天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 深驻山区, 与其共同生活一起, 分别拍摄主人公充当导游、电影放映员、计生宣传员等三个不同角色, 从而真实地记录下他的方方面面的生活。故事很简单, 在拍摄时, 我们更多选择的是细节, 以微观的真实来实现宏观现实。如在临近大年的一天, 主人公与其家人一道, 翻过一座海拔高700多米的山到一户结婚人家去表演节目 (因为山区人家喜庆时, 常常请民间乐队来表演以增进气氛) 。在演出期间, 我们捕捉到了一个80多岁老人开心大笑的细节:有神的眼睛、满脸的皱纹、掉了门牙的笑口、健朗的笑声, 这个细节有力地表现了山区老人健康、纯朴的精神风貌, 也从一个侧面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可以说, 片子处处体现了生活的真实, 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他们所见的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片子播出后反映良好。该片获得了当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 (电视社教节目奖) 二等奖。

二、本质的真实

纪录片创作者对真实的追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如果说纪实浪潮所追求的真实只是表象的真实, 那么对生活的内在真实、本质真实的努力追求则显示了纪录片创作者在认识纪录片真实意涵上的不断深化。

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的纪实主义大潮中, 人们所追求的“真实”是外部真实、客观的真实, 也就巴赞所说的“表象的真实”, 克拉考尔所说的“物质现实”的真实。纪实主义将客观现实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 认为电影所摄取的是事物的表层。正因为纪实主义追求的是客观真实, 所以它将内心世界划到了自己的领地围墙之外。

90年代末期, 一些纪录片创作者开始不满足对“表象的真实”的记录, 而力图对人物的心灵进行观照, 从而挖掘出“本质的真实”。

然而, 何为“本质真实”?真实的现实何以不能体现本质的真实?随着近年来高科技的发展, 现实逐渐地被“虚拟”, 何谓真实、何谓虚假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 数字化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改变着整个世界。“现实”是可以“虚拟”的, 一切都是可以复制的, 世界由“物”退到物的影像。真实的标准开始动摇了。

在这种情况下, 西方纪录电影的观念开始发生的变化, 出现了一种“反真实电影”。“反真实电影”不是不追求真实, 而是认为“电影无法揭示世界的真实, 只能表现构件竞争性真实的思想形态和意识……‘真实电影’以捕捉眼前正在发生的现实为宗旨, 缺乏历史参照和深度,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缺乏历史参照和深度的真实只能是一种肤浅的真实。” (3) 这种观念认为, 忠实地纪录无法反映历史的真实, 因而“虚构”不再成为纪录影片不可触及的概念。相反, 一定程序的搬演或虚构反而有助于真实的澄清。不存在只是简单复制“事件”或呆板记录“发生了什么事”的纯粹的“纪录片”, 为了讲述真实, 绝对需要创造, 必要是将事件复活, 简而言之就是“搬上舞台”, 因为过去的事件不会自动重复, 人们无法在真正的事发现场捕捉事件。当然, 这种虚构与通常故事片的虚构不同, 这是一种“对真实所作的修补式的和碎片式的构建”。 (4)

本台2007年创作的《守望》一片中, 创作者就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表现自然的、表层的真实, 而是努力去挖掘人内心的真实, 从而使整个片子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涵江山区, 有一群特殊的人, 他们的儿女远行, 整天陪伴他们的只是小孙子、小孙女和绵延的青山、艰苦的田间劳作。他们被称为“留守老人”。由于小孙子、小孙女多在离家很远的学校念书, 所以, 更多的时候这些留守老人只能守望着孤独的家园, 而备受生活的艰辛和精神的失落的双重煎熬。

和《山乡文化人》不同, 《守望》更多的是表现精神方面的内容:逢年过节的思念、风吹雨打的牵挂、生病求医的无助等等。同表现“表象的真实”不同, 该片要表现的是“本质的真实”, 其难度要相对大些。因为前者是现实的, 我们用摄像机很容易记录下来, 后者则触及到人物的内心, 如果采用人物对白, 易流于苍白。为此我们大胆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即主观镜头的运用。

主观镜头 (Subjective Shot) 是以剧中人的视点或是动物的视点为拍摄意图的镜头, 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它是与客观镜头相对应而言的一种镜头表达方式。

创作者采用了主人公自述体的风格样式, 在该片中注重蒙太奇镜头组接配合纪录纪实段落表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 且使用了主观镜头, 这样不但不感觉人为加工, 反而更表现出自然真实。比如, 81岁的主人公李老汉背扛着一大捆的柴火翻过一个山岭时, 他抬头看着树枝间闪透过来的阳光 (镜头A) , 这时插入看太阳的主观镜头:太阳在树缝间闪耀 (镜头B) ;然后又回到主人公的镜头:他被太阳的强光刺得抬起手来揉了揉眼睛 (镜头C) 。如果孤立地看待镜头B, 它也许是真实的, 但其表现意义却是含糊的。而在A、B、C这组镜头里, 却很好表现出李老汉生活的艰辛:本该是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他, 却在烈日下背着大捆的柴火翻越大山。又如在中秋之夜, 陈老汉夫妇俩静坐屋内, 明月、大山、木屋、孤灯、老人, 这些客观镜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老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绪。为了能体现出老人内心的孤独, 我们仍然通过主观镜头来表现:两个老人坐着, 等待儿子的电话, 可电话迟迟不来。于是陈老汉站了起来, 扫视了一下屋内。此时, 我们插入一个主观镜头:摇动的镜头依次出现斗笠、灶、锅、桌子、电话, 并在电话上稍作停留后, 再出现床铺等其他物品。按正常拍摄, 摇动的镜头最忌讳的就是不均匀、不流畅, 就像该镜头中间出现的停顿。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标准”的镜头, 在这里却很强烈地暗示出 (或者说是反映出) 李老汉思念儿子、希望能和儿子聊上几句的孤独之情。

该片子获得2007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 (电视社教节目奖) 一等奖, 是与这些富有表现力的镜头的点缀分不开的。因为“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 那么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客观现实的真实, 也是创作者和观众主观感受的真实, 因为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 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解读告诉观众。” (5)

应该强调的是, 这种对原始生活形态的介入是与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不同的。90年代以前, 纪录片创作者是胸怀着一个对生活的既定观念, 手持摄像机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甚至虚构可以支持此观点的“论据”素材。简单地说, 后者是充当了某种政论家、哲学家的角色, 而前者充当的则是艺术家的角色。黑格尔指出:“艺术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景, 就是寻找可以显现的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知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景”。而所谓“情境就是更特殊的前提, 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的表现。” (6)

参考文献

[1]维尔托夫:《维尔托夫论纪录电影》, 《纪录电影文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第512页[1]维尔托夫:《维尔托夫论纪录电影》, 《纪录电影文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第512页

[2]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术语》, 英国Routledge出版社, 1996年版第38、39页[2]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术语》, 英国Routledge出版社, 1996年版第38、39页

[3]单万理:《纪录电影文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第14、15页[3]单万理:《纪录电影文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第14、15页

[4]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 《纪录电影文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第592页[4]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 《纪录电影文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第592页

[5]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53页[5]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53页

真实价值 篇10

股权价值高估是指股权的市场价值高于其内在价值,它是证券市场失灵的常见现象。自从Jensen对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进行首次阐述后,股权价值高估逐步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Jensen(2005)指出,除非偶然因素,否则在不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下企业几乎不可能创造维持股价持续高估的业绩水平,盈余管理往往成为股权价值高估企业进行内部人交易的重要前期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过去的研究多侧重于考察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隐蔽性较强的真实盈余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层的青睐。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应计盈余管理通过会计手段来操纵利润,只是改变了盈余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情况,而真实盈余管理改变了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对公司的现金流量和长期价值具有重大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企业在操纵利润时会交互替代性地使用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那么,股权价值高估企业是如何选择应计或者真实盈余管理的呢?两者之间的替代机制是怎样的呢?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市场上股权价值高估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究其盈余管理行为。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首次综合对比分析了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实证探究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替代机制,深化了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为我国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治理提供了经验数据。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运用会计方法或安排真实交易来粉饰财务报告,以误导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大量研究表明,股权价值高估时,公司存在着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来维持甚至助推高估的股价。这些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现代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薪酬结构安排中,管理者的奖金、工资、期权等薪酬回报与公司股票价格密切相关。Cheng、Warfied(2005)发现股权价值高估与企业应计项目操纵的相关性显著,管理者为提升自身薪酬会进行相应的盈余管理。其次,较高的估值也能给管理层带来更多的隐性收入,如在上市公司增发、配股时,较高的估值可以“圈”更多的钱回来,以增加管理者控制的资源。再者,.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是管理者经营能力的主要体现,表现良好则可以提升管理者的美誉度和知名度。Chi(2009)研究发现,股权价值高估时,公司为迎合市场预期及吸引投资者,会操纵会计利润来提高盈余水平,以维持高估股价时的经营业绩。最后,股权价值高估企业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还因为公司股票价格较高时,外部“野蛮人”收购成本较大,公司被“野蛮人”收购的风险较小,管理层能获得一个“在职”的奖赏。

基于以上动机,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Wang(2012)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股权价值高估企业会更多地进行盈余管理,且这些公司股价泡沫破灭的可能性更大。相比而言,股权价值低估企业更乐于向市场传递真实信息,较少地进行盈余管理。Raoli(2013)在研究意大利上市公司时,发现股权价值提高时公司会用应计盈余管理来调高利润,股权价值降低时公司会用应计盈余管理来调低利润。Coulton(2012)在对澳大利亚市场的研究中也发现股权价值高估公司应计项目操纵值更高。由此可见,股权价值高估的委托代理成本在成熟市场上普遍存在。在我国,刘睿智等(2009)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操纵性应计盈余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股权价值高估企业会更多地采用盈余管理方式来隐瞒公司的真实表现,表明股权价值高估的委托代理成本在中国新兴市场同样具有适应性。

遗憾的是,以上研究都是基于应计盈余管理的考察,相对而言,针对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甚为有限。目前仅有Sawicki(2008)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研究了真实盈余管理在规避股价泡沫破灭方面的积极效应,却忽略了其在维持和助推高估股价方面的重要作用,该结论在中国制度背景下是否适用,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股权价值高估企业是如何使高估股价一步步攀升,最终出现泡沫破灭的呢?股价高估过程中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替代性,若存在,其替代机制又是什么呢?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甚少。本文认为,股权价值高估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时会综合考虑各种方式的成本和收益,从而选取净收益最大的盈余管理方式。下面本文将对股权价值高估企业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

应计盈余管理是通过会计处理来操纵盈余,如减少坏账准备、变更折旧方法等,这种方式并没有改变股权价值高估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和实际盈余,只是改变了盈余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情况,不会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量,对股权价值高估企业长期损害较小。从操作的难易程度来看,应计盈余管理不需要建立真实的交易,通过会计处理便可实施,操作的低成本性和便利性使得其深受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青睐。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仍不成熟,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仍不完善,加之创业板上市公司大都为高新技术企业,会计灵活性较大,为应计盈余管理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总体来说,应计盈余管理的操纵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应计盈余管理具有反转的性质,当股权价值高估程度过大时,企业为了克服反转带来的业绩下降,不得不进行更大幅度的盈余管理,长此下去很容易被外部的审计师和监管者发现,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此时,仅仅使用应计盈余管理已不能满足维持高估股价的需要。

已有研究表明,当应计盈余管理受到限制时,企业具有强烈的动机采用另外一种盈余管理方式,即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刻意改变或者虚构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目的地对公司盈余进行调节。这会导致企业偏离最优的生产模式,从而对企业的长期成长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最大的优势在于隐蔽性较强,不容易被外部的审计师和监管者发现。但其操纵成本较高,长此以往会削弱公司的竞争力,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作为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理性管理者,只有在应计盈余管理受到限制时,才会采用操纵成本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股权价值高估程度越大,企业进行的正向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总和越大。

假设2:随着股权价值高估程度的增大,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逐步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化为真实盈余管理。

三、研究设计

(一)应计盈余管理的度量

本文采用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将总应计利润分离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其中,非操纵性利润是指企业的正常利润水平,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则代表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Dechow(2000)指出横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能较好地度量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章东卫等(2011)还发现考虑业绩因素会使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度量更加准确。因此,本文采用业绩匹配的修正Jones模型来度量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 计算总应计利润(TAi,t):

其中:EBXIi,t表示i公司在第t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CFOi,t表示i公司在t季度的经营现金流量。上式中各变量都经i公司t-1期总资产Ai,t-1标准化,以消除公司规模所带来的误差。

2. 计算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i,t):

其中:Ai,t-1仍用来消除公司规模带来的误差;△REVi,t表示i公司在t季度的营业收入增加额;△RECi,t表示i公司在t季度的应收账款增加额;PPEi,t表示i公司在t季度的固定资产总额;ROAi,t表示i公司在t季度的总资产收益率。α1、α2、α3、α4通过公式(3)采用横截面数据分行业、分年度估计得到:

3. 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AMi,t)。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

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包括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成本操控,本文借鉴Roychowdhury(2006)的方法,分别用异常经营现金流量(RM-CFO)、异常酌量性费用(RM-DISEXP)、异常生产成本(RM-PROD)来度量,具体方法如下:

1.销售操控是指提供异常的价格折扣和信用条件来扩大销售,这会导致当期单位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减少。Roychowdhury将正常经营现金流量表示为销售收入与销售收入变动额的线性关系,如(5)式所示,从而估算出正常经营现金净流量(CFOi,t),其与实际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差额则为销售操控额。

2.费用操控是指异常削减研发费用、广告费用以及职工培训费等必要支出,以增加当期的利润水平(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不单独披露以上费用,而是将其包含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因而费用操控主要是对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操控)。Roychowdhury将正常酌量性费用与销售收入的函数关系表示为式(6),以此来估算出正常酌量性费用(DISEXPi,t),费用操控额则为实际酌量性费用减去正常酌量性费用的差值。

3.成本操控是指扩大生产量,利用规模经济来降低单位成本,增加利润。生产成本为销售成本与当期存货变动额之和。Roychowdhury将正常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的函数关系表示为式(7),以此来估算出正常生产成本(PRODi,t),实际生产成本减去正常生产成本则为成本操控额。

4.真实盈余管理为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成本操控三者之和,当企业运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利润时,往往伴随着经营现金流量的减少、酌量性费用的减少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可表示为式(8)。RM的正负表示盈余操纵的方向,当企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利润时,RM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三)股权价值高估的度量

股权价值高估是指股权市场价值(M)高于其内在价值(V),即。股权市场价值容易计算,而内在价值的估计则比较繁琐。本文借鉴Coulton(2012)、袁知柱(2014)等的研究思路,采用Rhodes-Kropf模型来度量股权价值高估程度,如(9)式所示:

式中,α1、α2、α3、α4由式(10)估算得到:

其中:Vi,t表示i公司t季度内在价值;Mi,t表示i公司t季度市场价值;Bi,t表示i公司t季度权益账面价值;NIi,t-1表示i公司t-1季度净利润绝对值,若t-1季度净利润为正数,则I(NI≤0)赋值0,反之,I(NI≤0)赋值1;Levi,t表示i公司t季度资产负债率。Over>1的企业则为股权价值高估样本。

本文甄选了下列控制变量:参考Badertscher(2011)、Cohen(2008)、袁知柱(2014)等的研究,加入净资产收益率(ROE)、会计弹性(NOA)、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成长性(Growth)作为控制变量;参考李福增等(2011)的研究,加入了管理层持股比例(Share)、独董比例(IDR)、行业法律风险(Law)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及其含义详见表1。

(四)模型设计

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构建了模型(11)来研究股权价值高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用以检验H1和H2。模型中EM代表盈余管理程度,分别用AM、RM、TM三个指标来表示。

(五)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12~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剔除股权价值未高估的公司样本、金融保险业的公司样本、信息不全或数据异常的公司样本后,得到1312个样本观测值,本文相关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Wind数据库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数据中心,数据处理采用Matlab完成。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为描述股权价值高估样本的分布情况,本文绘制的散点图如下所示:

从图中可知,绝大部分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Over值都分布在1~3之间。为研究不同股权价值高估程度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选择,本文将股权价值高估程度介于1~3的企业划分为股权价值一般高估样本(N=1022),将股权价值高估程度大于3的企业划分为股权价值严重高估样本(N=290),表2分别报告了两组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如表2所示,股权价值一般高估样本中总盈余管理(TM)的均值为0.066,明显低于股权价值严重高估样本中总盈余管理(TM)的均值(0.125),表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越大,企业进行的总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这与本文假设1相一致。股权价值一般高估样本中应计盈余管理(AM)均值与总盈余管理(TM)均值的比例为78.79%,说明应计盈余管理是股权价值一般高估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股权价值严重高估样本中真实盈余管理(RM)均值与总盈余管理(TM)的比例为69.60%,说明真实盈余管理是严重高估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总体来说,随着股权价值高估程度的增大,企业盈余管理方式逐步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化为真实盈余管理,初步证实了假设2。限于篇幅,其他变量的描述性分析不再赘述。

(二)相关性分析

表3报告了模型中各变量的Pearson及Spearman相关系数。从表3的相关关系可以得出:应计盈余管理(AM)与真实盈余管理(RM)负相关,这说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存在着替代性;股权价值高估程度(Over)与应计盈余管理(AM)、真实盈余管理(RM)、总盈余管理(TM)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证实了股权价值高估时公司会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但表3仅仅列示了简单的相关系数,并没有控制其他因素,其结论尚待进一步回归检验。

在表3的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中,AM与TM的相关系数、RM与TM的相关系数均较大,由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是盈余管理的两种不同方式,模型中盈余管理程度(EM)分别用AM、RM、TM三个指标来表示,三个指标不会出现在同一回归方程中,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其他变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基本不超过0.3,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5,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股权价值高估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股权价值高估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本文仍按照股权价值高估程度的不同,将全样本划分为股权价值一般高估样本和股权价值严重高估样本,分别对模型(11)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4报告了回归结果。

从表4可以发现,在股权价值一般高估和严重高估样本中,总盈余管理(TM)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Over)的回归系数(t值)分别为0.191(2.396)和0.228(3.053),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越大,企业进行的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总和也越大,本文假设1得到验证。

从表4还可以看出,在股权价值一般高估样本的回归中,应计盈余管理(AM)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Over)的回归系数(t值)为0.123(2.310),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真实盈余管理(RM)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Over)的回归系数(t值)为0.068(0.793),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股权价值一般高估时,企业主要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来操纵利润。在股权价值严重高估样本的回归中,真实盈余管理(RM)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Over)的回归系数(t值)为0.217(2.63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应计盈余管理(AM)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Over)的回归系数(t值)为0.011(0.411),不显著,说明股权价值严重高估时,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操纵利润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随着股权价值高估程度的不断增大,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逐步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化为真实盈余管理,假设2得到验证。

注:表格左下半部分和右上半部分分别为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同。

(四)稳健性检验

然而,股权价值高估与盈余管理也可能存在着逆向关系,即盈余管理导致股权价值高估,而不是股权价值高估企业为维持高估股价进行盈余管理。为了解决这种因果关系内生性带来的偏差问题,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法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参考袁知柱(2014)等的研究,在股权价值高估的影响因素中加入了盈余管理(EM)、股票波动率(STDRET)、管理者持股比例(Owner)、第一大股性质(Top)、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成长性(Growth)等变量。建立联立方程,如式(12)所示:

限于篇幅,表5仅报告了股权价值一般高估样本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在联立方程组1中,当Over为因变量时,AM的系数(t值)为0.236(2.320),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股权价值高估与应计盈余管理的逆向关系是存在的。当AM为因变量时,Over的系数(t值)为0.132(3.137),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考虑了内生性后,在股权价值一般高估阶段应计盈余管理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仍显著正相关,这与表4的结果相一致。

在联立方程组2中,当Over为因变量时,RM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股权价值高估程度也越大,这种逆向关系也是存在的。当RM为因变量时,Over的系数不显著,即考虑了内生性后,在股权价值一般高估阶段真实盈余管理与股权价值高估程度无显著相关性,这与表4的结果相一致。

在联立方程组3中,当TM为因变量时,Over的系数仍显著为正,原结果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在严重高估阶段,考虑了逆向因果关系导致的内生性后研究结果也未发生显著变化。综上,前述结论具有稳健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考察了股权价值高估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价值高估程度越大,企业进行的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总和越大;在股权价值一般高估阶段,企业主要采用成本低、操作便利的应计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但由于应计盈余管理具有反转的性质,当其使用受到限制时,企业会转而采用成本高、隐蔽性强的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在股权价值严重高估阶段,真实盈余管理是其利润操纵的主要方式。这一结论是对股权价值代理理论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有效验证。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一方面,本文对股权价值高估企业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替代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不但为西方股权价值高估委托代理理论在我国的适应性提供了新的依据,而且为我国股权价值高估企业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本文结论对国家相关部门规范内部人交易、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保护中小投资者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李福增,林盛天,连玉君.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J].管理工程学报,2013(3).

Zang A..Evidence on the trade-off between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Review,2011(2).

Wongsunhai W..The effect of external monitoring on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venture-backe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3(1).

Badertscher B.A..Overvaluation and the choice of alternative earnings management mechanisms[J].Accounting Review,2011(9).

Raoli E..Do managers engage in earnings management to support firm's market valuation[J].Corporate Ownership&Control,2013(2).

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2).

张卫东.定向增发股份解锁后机构投资者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解锁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11(12).

Roychowdhury 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12).

上一篇:思维途径下一篇:控制点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