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教学实践

2024-10-16

小学语文生活教学实践(共9篇)

小学语文生活教学实践 篇1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于漪老师如是说。小语《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一.回归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学《长征》一诗时,学生并不了解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于是笔者就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求知,全面了解了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深刻理解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也兴趣盎然。再如教学《匆匆》一文,时间的悄然流逝对于学生而言可谓熟视无睹,而这篇课文的文质兼美、语句含义深刻,学生一时半会并不能从课堂的 40 分钟得到如何深刻的体会,于是教者事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变换方式去观察时间是如何地流逝的,从而加深理解层次,在课堂中轻而易举了解“来的尽管来着,去的尽管去了,这来去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这样的语句,更别说这句:“吃饭时,时间从饭碗旁边流过;洗手时,时间从水盆边流过 `````` ”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再如《桂林山水》一文,学生家在桂林,走出家门即可观察山山水水,领略家乡的美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不言而喻;还有《火烧云》一文,完全可指导学生去观察晚霞的变化,了解火烧云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加强“说、演、练”、再现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例如,在教学《凡卡》后,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辩论会——凡卡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围绕辩题,正反两方的同学各抒己见,辩论得不亦乐乎,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沙皇统治制度的黑暗,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是多么的幸福。再如,《奴隶英雄》的教学的确让不少老师犯难,久远陌生的历史背景、拗口难解的外国语言文学、剧本式的文体结构成了教学“拦路虎”,这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准备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斯巴达克、司令官、贵妇人、奴隶、等角色,有声有色地上演一出中国儿童式的《奴隶英雄》,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奴隶悲惨命运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发展。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草莓、夏橙、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绘得可爱极了!这科技能训练的“生活化”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练读,配上精心剪辑的音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指导用“管理”造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家长的工作,用上“管理”说一句话。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它的存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激活已经存储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些能与课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一旦这样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就会自动完成。又如:有位老师执教《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当学生学到阮恒为小姑娘献血,担心医生会抽掉自己全部的血而救活小姑娘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小朋友,你们平时打过针没有,痛不痛?你们怕不怕?”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当时阮恒的痛苦与担心便容易得多了。有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不能进入周转期。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能使知识“活”起来,也是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的好办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

事必躬身亲为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对课文的感悟亦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通过身临其境或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随机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走向生活》一文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慰人们要“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让学生制定出“交友方案”,布置学生“走向生活、广交朋友”,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交流,甚至书写下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悟定会“更上一层楼”。

又如《燕子》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想像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的燕子的身影,再配以燕子欢快的啼鸣,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在这里,“一个概念”就是“春景”和“春意”,对这一概念的全面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多扇窗户”则体现在:用春景图和燕子的身影,以及燕子的啼鸣,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调动空间智能,凭借丰富的想像进入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乐曲调动音乐智能,打通大脑发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种信息进入人的潜意识;借助表演,打开运动智能的窗户,使学生更加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

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以其特别活跃的生命力展示人生智慧光彩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际环境,需要宽容与和谐。《尚书?群陈》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成功);有容,德乃大。”“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教师应当以宽容之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感动他们的心灵。如:一位教师正在执教古诗《游园不值》的公开课,上课不久,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猛推教室门径自跑进来,全体学生和好多听课老师都看着这位冒失的孩子。执教老师愣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还是引领学生讲读诗句。读到“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一句时,老师不经意地踱到那个迟到的学生身旁,用手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问学生:诗人外出访友,看到门关着,为什么要“小扣”,而不是“重推”呢?学生回答:“小扣就是轻轻敲门,显得有礼貌。”“诗人知书识礼,行为文明,所以,即使在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情况下,也还是小扣。”教师一面肯定了大家的分析,一面亲切地问那位迟到的孩子:“现在,你懂得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含意了吗?”这一问,使全堂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那位迟到者也红着脸,诚恳地点头。教师以宽容的心待人,巧妙地结合了诗句,精心点化,“润物细无声”,无疑更会使学生深悟教益。

二.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和谐统一。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以校为本,联系学校生活教学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懂练达即文章”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参与学生生活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让学生写自荐书上台演讲;每堂课前请一名学生作“ 2 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都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让学生写《我设计的主题队会》说明书;鼓励学生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这样,在“语文化”的生活中,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另者,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名篇,要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古诗《草》,教师教学第四句“春风吹又生”时,让学生画“春风吹又生”的情况。

师:请你把画的意思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小草又长出来了。

师:意思你理解了。不过,大家对这位小朋友的画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他画的草太高了。春天来了,草不能一下子长那么高。

师:请你来改一改,好吗?

(学生将草叶擦掉,改为草芽。)

师:说说你画的意思。

生: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发芽了。

生:于老师,还有一样东西没画上去。

师:什么东西?

生:春风。

师:你能把春风画下来吗? 生:能!(学生走到黑板前,用白粉笔在草的上方画了几条斜线。

师:这就是风!可是风是看不见的呀!想一想,怎么画,能使人感到在刮风。

生:风是看不见的,风从左边吹来,草向右边倾斜。师:你是位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从你的画中,我看出了春风是从这儿刮向那边的,而且风很轻很轻,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草的脑袋。

教师利用图画让学生画“春风吹又生”,这是一个独特的、意想不到的设计。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敢于大胆想像,智慧之花竞相开放,教学高潮不时迭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立足家庭,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走向社会,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 XX 啤酒,步步领鲜”、“使用 XX 牙膏,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葡萄沟》、《记金华的双龙洞》、《鸟的天堂》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桂林的山水、桂海碑林、李宗仁故居、八路军驻桂办事处遗址、红军突破湘江烈士陵园等,就是一个个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街道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生活化”

[1] [2] 下一页

小学语文生活教学实践 篇2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存在的现状

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学都是存在于课本上, 而忽略了生活的教学, 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 把学校的传统知识教育和生活教育分离, 严重脱离生活实际。 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

1.没有遵循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指导思想。

综合学习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 语文素养的内在含义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 这种综合素养的宗旨是全面发展, 这样就必须做到把小学的课本和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 而不是只传授课本知识, 导致生活和课本分离。 应试教育不能够使学生把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 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母语的培养产生分离感。 在语文课本教学中, 只是在进行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堆砌, 不能够结合生活, 运用语文知识对学生的人格产生影响, 这样就没有把语文引入生活当中。 语文脱离了生活, 没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兴趣情感、价值观等抽象的能力, 就抹杀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禁锢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语文教学模式化, 使学生不能在学习中融入生活。

语文教学形成了一种模式化, 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机械化, 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没有主动性, 这样就容易把丰富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都受到限制。 这样的语文学习不仅不能使学生得到实践的锻炼, 反而使学习不能融入生活, 模式化产生“高耗低效”。

二、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

语文的教学不能够停留在只学不用的层面上, 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的课业负担, 这就要求语文的教学渗透生活的内容, 使传统的语文教学走生活化语文教学的道路。 语文课本的所有知识的外延都是生活, 应该以课堂为起点, 加强生活教学的内容, 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 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得到知识, 运用知识, 得到知识带来的启发, 才能有运用知识的力量使学生懂得生活, 学会生活, 感激生活, 做生活的主宰者。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 观察生活。 生活的细节往往能够获得生活的重要知识。 有的课本内容就是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或者重要体会, 观察生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也能够使学生与文章知识产生共鸣。 例如:《老师, 您好! 》这篇课文就可以利用观察生活的方式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在生活中, 尤其是在学校生活中, 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及其他很多地方都是学生在向老师表达尊重的体现。 让学生观察生活, 搜集生活中的点滴, 就可以做到理解老师, 尊重老师。 这样就是观察生活学习语文, 通过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培养学生热爱学习, 尊重理解老师, 爱戴老师, 而不是片面地通过文字的描述达到体会。 其次, 再现生活。 语文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用文字的形式记载生活现象, 学习语文知识就是把语文的现象还原的过程。 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文字语言的学习, 只是在客观描述生活, 就而不能使学生主观地感受生活。 所以,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再现生活, 也是对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一种方式。 例如:《水调歌头 》这篇课文的学习, 学生并不能直观深刻地体会文章的含义, 就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再现生活。 可以模拟情景, 让生活中的分离场景再现, 然后让学生体会“花好月圆人长久”的真正情感。 最后, 可以体验生活, 让学生得到语文知识, 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天安门广场》这篇文章的学习, 学生如果只是通过课本, 就只知道天安门广场的知识, 包括位置, 包括历史, 包括对爱国之情的呈现。 要想真正激发爱国情感和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的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 可以通过实地体验。 组织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参观, 把学生对天安门的向往变成现实的体验, 这样, 使文字学习的形式变成体验生活式学习, 无疑才是语文学习的成功。

三、语文学习应该在生活中实现

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正因为这一点, 课堂不能和生活脱节, 学生的人格不能存在为两个互相不接触的世界。 学生的学习不能像一个傀儡一样, 不能进行违心的自我满足。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得到知识和理解知识, 而应该是运用知识, 在生活中有所创造和实现, 而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就是学习联系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舞台, 在学校发生的事可以运用到学生的学习中, 学校不仅是学习课本语文知识的地方, 更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场所, 在这个集体当中, 每个同学的交流、沟通、互相之间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 都是语文交流的过程。在语文的学习当中都可以结合运用。

2.联系社会生活。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 指出: “ 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 老师教给学生课本知识, 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就应该使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得到课堂之外的补充, 多做课外实践活动。

3.联系家庭生活。

家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家庭中的父母是老师的第一老师。 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 是辅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所以, 在家庭中的语文学习, 不仅能够使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而且能够使学生学会做人, 培养学生人格。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注重实践。 学生的素质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层面, 更应该和生活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机械化和模式化现状, 才能不断弥补学生在单纯的语文文字学习上的不足。 语文学习是一粒种子, 只有放进社会这个肥沃的土地里才能枝繁叶茂。

摘要:与众学科相比, 语文是生活性最强的一门学科, 这就意味着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不能局限于课本当中, 更应该使“语文生活化, 生活化语文”。语文的外延可以说就是生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

小学语文回归生活的教学实践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把语文教学拓展到生活中去,为学生呈现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启发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将语文学习带入到广阔的大自然中,认识到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培养學生感知美的能力,感受文字之美。小学语文教学急需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在生活中学会象形识字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很少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进行学习,致使语文课失去了原本的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生活中的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传统的语文学习返璞归真。好的语文课堂应当渗透到每个学生的生活中,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道路。如在学习“伞”这个字时,可以在课堂上撑起一把伞,让学生观察伞的结构和构造,并与“伞”这个字进行对比。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仅学会了“伞”字的写法,更了解了生活中伞的用途,可谓一举两得。又如在学习“鑫”字的含义时,“鑫”是由三个“金”字组成的,因此可以称之为“最富有的汉字”,多有“昌盛、财富”的意思。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字或丰富含义的字,在教授学生识文断字的过程中,要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奥妙。

二、在生活中感受自然魅力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教师要善于将课堂的教学引申到日常生活中去,将枯燥的语文课堂赋予生活的美学。只有贴近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就能更好地得到启迪,赋予课文生活与活力。比如学习《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郊游,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脚步。学生在郊游中兴趣盎然,欢天喜地的不停汇报得出的结论:“小草从土里钻出了绿脑袋”“花都开了”等等。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的课堂上,学生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在对春天感知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文明礼貌用语。口语交际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的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知识技能。如教导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尽可能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请教老师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此外,可以发动学生多关注广告语,遇到不懂的及时向老师请教。广告语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可以通过这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在生活中品味高尚情感

小学语文的教学选材非常注重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各个民族都平等对待,对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翻开带有清新油墨香味的课本,一行行伦理的教育浮现在眼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会我们的是孝道和尊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给我们的是奋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教会我们的是要有品格,不能轻易屈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会我们的是责任。书香气息中,那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文化底韵,是中国人民鲜活的血肉之躯的践行,体现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信仰。中华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无论如何都割舍不掉的情怀。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下,语言文字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深厚积淀,继承发展并传递着中华大地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它代表着中华大地的精髓,是我们心灵宁静的栖息地,是中华文化的根基,需要不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意义。

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感受美的能力,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奥秘。小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多走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领悟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生.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探微[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6).

[2]吴宇华.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培养语感[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8).

[3]赵康.浅谈小学语文生活教学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12).

浅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实践 篇4

金雪峰

21世纪,随着信息量的极大增加,传播媒体的日趋多样化,人们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必须同步提高,这必然对读、写、听、说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地,作为基础教育科目的初中语文,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坚决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认为“语文实践”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或过程。只有把学生的课内学习定位在“实践”的角度上,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既然是“实践者”,他们就必定要参与整个的语文学习过程,学生应该是听、说、读、写活动的主角。他坚持要把生活为语文教育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生活的死教育;他强调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反对注入式教学。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呢?我认为以下几条途径不可或缺。

一、语文教材逐渐走向生活化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安排自己教学任务的最重要材料。要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化,首先要实现语文教材生活化。长期以来,语文教材的以课文作为教材的全部,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理解知识的。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过程,就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模式,把编写教材的着眼点放在增强学生语言能力表达上,大力加强语言实践活动,而课文知识则围绕为语言实践活动服务来编写,课文内容也应向着接近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向发展,这是语文教材向生活化发展的方向。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就体现了这一点。如新增的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文坛泰斗雨果对另一位大师伏尔泰的礼赞;《傅雷家书》,是著名的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傅聪的艺术交流;《致女儿的信》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的爱情启蒙。这些文章或洋溢着充沛的激情,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将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

二、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最生动、最直观、最具体的呈现出来。

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如果安排设计得当,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语文导入教学,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以此为基点。同时还要注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如我设计的《雨说》的导入:(录音机里飘出淅淅沥沥的雨声,配以春雨如丝的投影画面,营造出宁静、喜悦的气氛,让心灵接受“春雨”的洗礼。)同学们,听着温柔甜美的雨的声音,你可感受到了雨的情怀?你可愿意倾听“雨的诉说”?让我们来有感情的朗读《雨说》这首诗,让我们细细品味,一起走进雨的世界。配合着音乐,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到了诗中。

再比如,我在《致女儿的信》中设计的导入语: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学生果然兴趣盎然,聚精会神的等待我讲下去。

第二重要的环节是问题的设计。提问是课堂教学展开阶段的主要环节。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面向社会,开阔学生的思维,实现提问生活化。因为生活化容易把抽象的教学问题还原为鲜活的生活情景,使问题变得亲切自然容易理解。如在学习《致女儿的信》一文时,设计的问题: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然后同文中的“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同时也会初步体会父母亲的心态。

我还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延伸题:结合研讨与练习三,对照文章,谈一谈你对爱情的理解。这个题目可以使学生结合本文,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全面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明确自己该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再比如,在《敬业与乐业》中设计的拓展延伸题: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这个问题也可以使学生重视观察社会,并重新认识社会各个层面的分工,认识到各个岗位的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再如《那树》中的问题设置:找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想像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互相倾诉些什么?体验反思题: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将如何处置那树?

这些问题的设置便于教师引导全体同学对课文内容、结构要点做分析,并以此基础为延伸,既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教育,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人生、亲情、幸福和苦难等的思索。

三、阅读、写作教学的生活化

阅读是学生感知、吸收、消化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准备。写作除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外,还需要对生活的感悟来作为催化剂。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切身的感悟,深刻的反思,才可能激活头脑中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事物形象和语言材料,才可能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如在学完《那树》,布置的练笔:根据本文的内容,请你以“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为话题,写一篇练笔,体裁不限。

不是说“人情练达即文章”吗?因此,阅读写作教学一方面要扩大信息量,加大阅读力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思考人生,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与自我意识的文章,避免了千人一面,思想雷同的“克隆”文章。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春》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大量的音像、摄影、美术作品中取材。让学生看到黑乎乎的湿土上嫩绿的小草芽顶开一小片泥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干裂的黄土上春雨一滴一滴的落下;看到漫山的桃花;看到喜上眉梢的老农„„这时相信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其次,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看云识天气》一文中,有一个难点,就是文中说明云的种类特征的文字,学生容易混淆,体会起来不是很明确。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云的图片,借助这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就会准确地理解云的特征及与它们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5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对小学生活数学资源的挖掘与运用研究,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对传统教学作出理性思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生活数学的意识,增进对生活数学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近年来,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关注,它要求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从大小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儿童的教育交到儿童手中。

把生活数学资源加以运用也源于我校多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是我们对教育发展认识的提炼。儿童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数学课堂的生长点,《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 1

空间,挖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

该课题实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合理挖掘与运用小学生活数学资源,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挖掘与运用。我们审视了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能从中获益的各种资源,发现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数学资源最感兴趣,能在学习生活数学中获得积极的独特情感体验。

“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强调了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望,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核心概念界定

生活资源: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事、物)小学数学生活资源:来源于师生身边的一切可以用于小学数学课题的事,物。

挖掘: 运用: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直是我国确定教育基本原则和制定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任何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适应时代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教育资源才能加以利用,才能符合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最基本理论,它的理论对于研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

对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研究的指导意义体现在(1)完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其目的是促进教学目标完成。(2)掌握学习应用策略,强调了应用意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3

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挖掘和运用生活中数学资源成为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本课题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2、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的活动性、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3、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具体想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运用:

1、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育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检查复习→情景模拟→导入课题(2)自主尝试,探究问题。出示例题→提出要求→学生尝试(3)合作引导,解决问题。产生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共识(4)拓展应用,延伸问题。问题开放→汇报交流→课后实践

2、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1)找到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2)找到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实例。(3)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

3、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把所学这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的环境。(2)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1)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2)根据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模型”。

七、研究方法及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发及调查法 具体做法:

1、收集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反思现实问题,为课题的顺利研究打下基础。

2、落实实验班级和教师,做好测试。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并制定实验方案与计划。

3、根据目前国内相关的几种生活中的数学策略进行试验,初步探讨适应自己的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2月——2015年3月)

主要任务是根据第一阶段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实施计划,付诸实践。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 具体做法:

1、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数学在生活中的素材,并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扩大课程资源的范围。

2、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发现数学现象和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模拟生活的活动对数学概念、法则进行具体操作、深化理解。

4、让学生在生活中消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阶段:总结和推广阶段(2015年4月——7月)

主要任务是根据第二阶段的实施结果,创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并进行推广运用。

主要方法:经验总结法

第四阶段:结题与验收阶段(2015年8月——12月)

小学语文生活教学实践 篇6

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生活语文化-浅谈如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作 者:黄家利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中心小学,广西钦州,535023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421关键词: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 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

小学语文生活教学实践 篇7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一) 读活书,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选材——社会即学校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又怎样才能做到教学生“读活书”?这就涉及了阅读教学的选材问题。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社会即学校一说, 我们可以推知, 在陶行知看来, 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选材问题, 关键在于“活”。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实践中, 学生阅读的材料要活, 老师教学的选材更要活!除了课本上的阅读材料, 教学中做到摆脱“就教材教教材”的现象, 同时, 还应该关注课本以外的, 一切对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高的, 同时又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 一切适宜的阅读教材, 使学生的阅读范围不拘泥于书本之中, 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大社会的万象风貌和群众生活的多姿多彩, 从而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实践能真正地和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紧密相连, 最终形成真正的教育。

(二) 活读书,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生活即教育

1.生活图文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形象理解记忆。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 并且大部分插图都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就在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的同时, 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受, 再让学生通过看图,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 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 说说蝴蝶谷的蝴蝶可以用哪些词来介绍, 结果学生不仅说出了表现蝴蝶多的词语, 而且把描述蝴蝶颜色的词语也通通说了出来, 有些词语甚至是文本以外的。这样的图文结合, 在教学中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安排教学,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对读懂课文, 理解字词句都是很有用的。

2. 读思结合,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引导学生将所读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读中思, 在读中悟, 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地为生活所用。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要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3. 读说结合,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 而“说”则是对信息的输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将阅读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生活即教育, 在读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良好的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

4. 读演结合, 活泼课堂教学氛围。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 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化抽象为形象, 化难为易, 使其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如我在教学《鸟岛》一课时,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 让他们通过画图表演的方式来表现鸟岛鸟蛋和鸟窝的情况, 结果, 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 简单的构图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效果, 十分完美。课堂也显出了其勃勃的生机。

5. 读写结合,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为写打基础。在低年级重点是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 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 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 仿照文中的句式写话, 同时, 提醒孩子联系生活实际, 低年级的儿童平常也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并且观察得挺仔细, 写起话来形象生动, 比喻贴切, 想象丰富。

(三) 读书活,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教学做合一

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将教学做合一, 真正做到“读书活”, 让阅读有其实在的价值。“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 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适用。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对当时的小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其对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样也不容小觑, 尤其在小学低年级段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上, 让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很好的有理可循, 有据可依。

当然, 本文只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的浅谈,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下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不仅如此, 还需要我们怀着虔诚的心,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不断地运用和发现, 以期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新课程标准与新修改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教育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本文旨在通过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探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 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期真正做到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阅读教学,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参考文献

[1]王文岭.陶行知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注重生活实践 促进语文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实践;语文教学

语文来源于生活。自然赋予了我们丰富多彩的资源,很多文人墨客都是在生产劳动中领悟生活的真理,感知生活的乐趣。由于受到教学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小学劳动技术课变得有名无实,很多时候成了学生的自习课。实践表明,劳动技术课和语文教学存在很多相关联的地方,二者相辅相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劳动技术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联系,因势利导,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学习语文,在劳动的同时感知生活、学会感恩,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学习语文呢?

一、积累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体会不到劳动的辛苦。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体会劳动的艰辛,感知父母的辛苦,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时,很多学生的回答都是“爸爸妈妈很爱我,从来不让我做家务”之类的话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回答:“你要怎样爱爸爸妈妈?”然后一些学生就会说:“我要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爱!”还有的说:“我长大了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让爸爸妈妈去环游世界!”这些童言虽然很稚嫩,但也能说明在孩子们心中,让爸爸妈妈开心就是对爸爸妈妈的爱。

教师这时候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说明你们都是孝顺的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我们不妨珍惜现在,在生活中注意做点小事,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怎么样?”学生听了很高兴,兴致勃勃地说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然后教师就可以教学生怎样叠被子,怎样洗袜子等,学生拿着笔一一记录,然后拿着小手绢练习。这样的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二、走进自然,激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接触到大自然的机会很少:他们看到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周围围绕的是熙熙攘攘的人海和车流;他们每天的活动地点不是学校就是家,或者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各种作业和试卷,时常听到的就是教师、家长的教育和唠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学生有机会种种花、养养鱼、喂喂小鸟,就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让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例如:在教学“玩叶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街道中去寻找不同形状的叶子,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这些叶子像什么、哪些叶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快,学生就能回答出:“青菜的叶子可以吃,我最喜欢妈妈炒的青菜!”还有的说:“芭蕉树的叶子像扇子,西游记里铁扇公主的宝贝就是芭蕉扇!”还有的学生说:“芦苇的叶子可以用来包粽子。”……学生积极回答,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浓厚。这样的经历还可以为学生日后写作提供素材,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研究表明,多动手对提高学生的智力十分有帮助。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东西可能会忘记,但是如果是自己做过的事情,就会印象深刻,这也说明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给学生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之后,教师可以找两名学生,一个扮演乌龟,一个扮演兔子,让他们在现场进行龟兔赛跑的比赛。学生听了很高兴,课后自己制作表演的道具,包括兔子的长耳朵、乌龟的龟壳,还有圆圆的树桩、白云、绿草地等。除了“兔子”和“乌龟”这两个主角,还有学生当旁白,有“花儿”“小鸟”等,学生表演得十分认真,活灵活现。积极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在语文课堂中培養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世界并不缺乏美,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些在学生的画笔中表演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现美的舞台,让学生自由地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例如:秋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去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然后让学生用叶子作画。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时而剪一下,时而画一画,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的画就完成了:有威风凛凛的小狮子,有骄傲的绿螃蟹,还有长着黄色耳朵的小兔子、背着大房子的小蜗牛……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讲解自己的作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出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感知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篇9

一年级《春天的手》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大地变绿、小河歌唱、小鸟欢叫、小朋友高兴等。如果仅限于读课文,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田野上,小河边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显得具体、精彩,回味无穷。又如在教学《锄禾》古诗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知劳动艰辛,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对锄草的感受,或组织学生进行种菜、种花等活动。这样学生不紧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更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就更谈不上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之路。

1、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例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教学《火烧云》一文,完全可指导学生去观察晚霞的变化,了解火烧云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在教学中加强“说、演、练”、再现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例如,在教学《凡卡》后,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辩论会——凡卡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围绕辩题,正反两方的同学各抒己见,辩论得不亦乐乎,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沙皇统治制度的黑暗,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是多么的幸福。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指导用“管理”造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家长的工作,用上“管理”说一句话。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它的存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激活已经存储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些能与课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一旦这样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就会自动完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亲自尝一尝”也就是说事必躬身亲为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对课文的感悟亦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通过身临其境或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随机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例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在这里,“一个概念”就是“春景”和“春意”,对这一概念的全面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多扇窗户”则体现在:用春景图和燕子的身影,以及燕子的啼鸣,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调动空间智能,凭借丰富的想像进入

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乐曲调动音乐智能,打通大脑发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种信息进入人的潜意识;借助表演,打开运动智能的窗户,使学生更加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

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以其特别活跃的生命力展示人生智慧光彩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际环境,需要宽容与和谐。《尚书.群陈》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成功);有容,德乃大。”“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教师应当以宽容之心,去化解学生 的矛盾,感动他们的心灵。如:一位教师正在执教古诗《游园不值》的公开课,上课不久,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猛推教室门径自跑进来,全体学生和好多听课老师都看着这位冒失的孩子。执教老师愣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还是引领学生讲读诗句。读到“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一句时,老师不经意地踱到那个迟到的学生身旁,用手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问学生:诗人外出访友,看到门关着,为什么要“小扣”,而不是“重推”呢?学生回答:“小扣就是轻轻敲门,显得有礼貌。”“诗人知书识礼,行为文明,所以,即使在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情况下,也还是小扣。”教师一面肯定了大家的分析,一面亲切地问那位迟到的孩子:“现在,你懂得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含意了吗?”这一问,使全堂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那位迟到者也红着脸,诚恳地点头。教师以宽容的心待人,巧妙地结合了诗句,精心点化,“润物细无声”,无疑更会使学生深悟教益。

(三)、课外创造生活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 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利用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颐和园》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3、结合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4、设计想象生活,学习语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幸福生活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想象,善于创造的人们。”在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对生活充满想象的。由于这类题材的文章大都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给学生的理解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想象,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大胆地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通过绘画、叙述等形式记载下来,将文本中的抽象文字具体化。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生活的憧憬。

总之,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活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一)走出去,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如《美丽的彩虹》一文,彩虹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了解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再如一年级《老树的故事》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到校外观察学校的老树;《我的家》一文就可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家庭,进行表述。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勤模仿,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一年级《快乐的小公鸡》这一学生熟悉的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老牛、青蛙、蜜蜂、爸爸等,从而让小公鸡知道了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快乐,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亲经历,体验生活。

上一篇:银行会计学各章练习题下一篇:用友CRM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