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2024-10-14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精选14篇)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受“水”这一单元主题,加深对水的认识,理性地对待水。

2、增强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

3、通过赞美水、亲近水从而发出“珍惜水”的呼唤,深刻地体会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4、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善于交流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调查周围世界的水,并主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理性地对待水及节约用水奠定基础。

三、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与水有关的诗、词、文章、歌曲等,并练习背诵、积累。

2、布置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收集关于淮河水质污染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赞美水

1、同学们,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世界没有比水更重要的了。这节课我们就以水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咱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与水有关的图片。

2、(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复述:

①这是闻名中外的桂林山水。

②夕阳映照下的水面如火一般的绚丽。

③气势磅礴的浪潮给人以震撼的力量。

④瞧,快乐的小溪让人心情愉悦。

⑤五彩池的水是那样的神奇。

3、其实,古往今来,与水有关的诗词文章更是让人难以忘怀,你们还记得其中的哪些呢?

4、学生交流收集的古诗、词语、文章片段、故事、歌曲等„„(教师出示“五彩池”相关段落,学生朗读、欣赏。)

5、看来,水给了大家不同的感受,或柔和、或磅礴、或多彩、或动听,其实,在我们家乡,也有许多这样的水,你们看:(多媒体出示珠园、龙湖、张公山公园、淮河四个地方,学生指认。)

二、亲近水

1、在这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呢?为什么喜欢?课前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请先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练说。

3、指名说。教师指导学生把话说通顺,用词准确,抓住地方的特点等。

4、学生表达完后,教师小结:

是的,是水滋养了我们的土地,点缀了我们的生活,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但是,现在的淮河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曾经的淮河和现在的淮河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呢?我们班的同学上个星期对此展开了社会调查活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珍惜水

1、指名小组代表交流收集的资料。

①交流网上收集的关于淮河水质污染的状况。

②交流实地考查的见闻,如:在淮河边看到的情形。

③学生展示收集的图片。

④学生交流收集的简报。

⑤学生出示取来的淮河水。

⑥学生展示拍摄的淮河污染照片。

2、为了更好地了解淮河污染状况,同学们积极地行动起来,有的上网进行了搜索,有的进行了实地考察,还有的拍摄了照片,听了同学们的调查结果,看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表达,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珍惜、保护水资源的重要。

4、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人们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5、学生用笔创作自己的作品。

①写倡议书。

②写公益广告用语。

③画简笔画。

④写节水小窍门。

6、学生上台展示,全班交流。

四、教师总结,憧憬未来

目前,淮河污染已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法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淮河一定会变得河水清澈,景色宜人!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2

一、确定学习目标的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过程 应是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的过程, 作为构建语文基本素养的这四个方面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教学第十册综合性学习内容——“走进信息世界之前”, 首先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而这个目 标应该是 综合的———通过阅读提供材料、讨论探究主题、搜集资料、合作交流、实践调查、写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学习, 使学生感受到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 体会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 同时利用获得的信息,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些活动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涵盖语文知识和能力, 通过口头、书面或图文等方式为学生插上了认识世界的翅膀、带来了讨论质疑的声音、拓宽了阅读触发的视野、提供了情感体验的过程, 使学生在目标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下表达自己的见闻或感想, 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二、发挥活动过程的自主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 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 是一种自由的学习实践。在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就是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自由地阅读,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 包括教材、资料的选择;解放学生的耳朵——教师尽量精讲, 还课堂于学生;解放学生的嘴巴——课堂上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解放学生的思想———教师尊重学生的见解, 不随意否定批评, 通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判断。在教学进程中, 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智能发展水平出发, 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调控,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找到学生的兴奋点, 巧妙点拨和鼓励创新上, 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重课外的活动, 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 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 要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 学习语文。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走进虚拟网络世界进行讨论、交流等。

三、创设活动情景的丰富性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仅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不够的, 还必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展开, 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就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途径。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 用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 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而不是抽象地分析和说教。以游戏、实践、调查、体验、参观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 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 同时体验活动中的乐趣。如教学“调查街头错别字”时, 活动场所设定在街头, 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广告、招牌上的错别字, 有的学生自己拿不准, 就需要去查字典或请教家长、老师, 然后才能分析原因, 下结论。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全面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从而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整体发展。经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同学们收获很多, 锻炼了搜集信息的能力, 增强了合作意识, 培养了策划简单活动的能力, 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每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谈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探究课 篇3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由于课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如以感知为目的的预习课,以理解为目的的讲读课,以理解、欣赏作品和积累为目的的朗读欣赏课,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口语交际课,以运用读写方法为目的的读写课,以发展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探究课等。

什么是综合实践探究课?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小学生能否上好综合实践探究课?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探究课?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综合实践探究课教学的意义

语文综合实践探究课就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写出探究报告的实践活动。这种综合实践探究课和讲读课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固定教材,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及一些逻辑系统的材料,进行周密的思考,独立地分析、综合、判断,形成自己的结论,并能说明结论所依据的理由。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投身于有价值的活动,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结果,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能力。在活动中学生由资料的研究而一步一步获得结果,是学生自身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二、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课要探究的问题非常广泛,但主要应结合课内学习进行。

(1)结合语文课的探究题

一般有几类课题:①对某一作家的作品的研究;②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研究。③对诗歌的研究;④对某些成语的研究等等。

(2)结合其他课的探究题

語文综合实践探究课的题目可以和各科联系。如,和音乐联系,可以研究音乐家的传记及作品等;和科学课联系,可以研究某种生物的生长过程等。总之,和各学科联系的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知识,更能提高他们的语文读写能力和探索精神。

2.搜集资料

(1)必须掌握资料,研究不能凭空去想,一定要有根有据地说明问题。如果是研究作品,就应该以作品为主。

(2)资料来源。获取资料的途径可以通过观察、阅读书报和杂志、访问、回忆等,平时语文课和各科学习的内容会成为丰富的资料宝库。

3.分析、综合材料,得到结论

材料到手不能马上使用,必须先了解材料内容要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摘录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部分,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要点,得出结论。学生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要在语文课内经常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综合能力及比较研究方法。

4.写出研究报告

写研究报告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写报告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资料、分析资料过程中随时记下学习结果,最后把学习结果加以概括,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研究报告。

三、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要求

综合实践探究课主要是学生独立进行研究,但教师必须进行认真指导。

1.综合实践探究课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学生

开始时,一学期做一次,教师要多给予一些指导,使其成功,感到有收获,增强信心,提高探究兴趣,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探究课打下基础。

2.教师要出好研究题目

题目要小型多样,难易程度可以不同。提倡学生自己拟题,但学生选题时要适当指导,根据学生的水平,使学生选的题目适合自己的能力。

3.综合实践探究课要把重点放在研究过程上

必须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真正活动起来,每一步都要自己去实践,这样才能提高研究能力。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必要时给予指导。

4.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积累资料

如剪报、记读书笔记、记书报索引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提出研究课题。

一堂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4

语文教学中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具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可教师们又不敢放手,这种矛盾成了语文界最头痛的问题。如何走出困境,我认为应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因此,我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作了一次尝试,上了一堂综合实践课——成长的烦恼。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希望与同仁们共飨这次活动课。

一、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

在上这节课前,我打印了一份问卷调查表,每个学生人手一份,调查表分两个版块:第一版块是自我调查,分3个小问题:①你从童年迈入少年,成长中你的烦恼是什么?②你怎样对待这些烦恼?③那么你愿不愿意长大,为什么?第二版块设计的问题是由小记者调查采访父母或老师,问题如下:①你在少年时曾经有过烦恼吗?②你认为应该怎样渡过中学时代?下去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这些问题,而我常鼓励他们完成这份问卷。

二、给一个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

前序已奏响,正幕就要开场。这样在准备了一个周后,才上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特意找了心理辅导员、家长代表、校领导来帮助他们解决烦恼,使他们感到新鲜,参与意识更强了。

为了让学生感到课堂属于他们自己的,我特意邀了班上的一位同学与我一起当主持。在实施中,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有共同烦恼的同学坐在一起。两个组分别讨论的问题是:有关于学业方面的烦恼;有关于生活方面的烦恼。班上的每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座位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一些智慧的火花不时迸贱出来。有同学说, 因考不出好成绩,母亲总会骂自己不争气。许多同学都站出来帮忙她解答,最后请家长代表来帮忙她指点迷津,家长恳切地说每个家长都望子成材,可都又知道第一名毕竟只有一个,只要孩子尽力了家长也会理解孩子的。父母的烦恼可能会迁移到孩子身上,那也只是个别情况。我们可以与父母沟通,了解他人,查找自己的不足。有同学问个子矮很苦恼,有学生却羡慕他说个子高也苦恼,也有学生说可以去踢足球。总而言之,人无完人,自己可以扬长避短,烦恼会消逝。我们请心理辅导员帮忙解答,同学们听后获益匪浅。有学业上的苦恼,我们又请校领导帮助指引学习方向。这次大讨论让每个人收获颇丰。

根据第二版块,由学生们汇报小记者采访结果,由此认识到今天与昨天的区别,了解二十年前青少年的烦恼,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让学生及时总结,写好随笔,教师评点。

学生上了这堂课,会有所感悟。所以我就让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写几句劝勉之语。这样在短短的三分钟内,学生们就开始陆续举手发言,他们畅谈思想,而我又适时地给予鼓励,更激发了他们写作的热情,不断闪现许多富有哲理的语言,如友谊是苗,须要浇灌;友谊是花,真诚会让它开放。

课堂最后,我们一起倾听了《生命之杯》,齐声背起“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短短的45分钟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感到时光飞逝,而意犹未尽。这时我不失时机的让学生用作文的形式写下“烦恼”。同学们在第一课堂的影响下很快写好了作文,收上来的作文比以前大有长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写日记体的、有写书信体的,体裁多样,令我很欣慰。这堂实践课没有白上,学生们有了真正的语文活动课。为了继续鼓舞他们的斗志我在班上公开招募主持人,我们下次的活动会更精彩,学生们感觉作文课活了起来。

《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因此,素质教育呼唤这种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不能放过这种契机。

(作者单位:襄樊市第三十一中学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5

通过继续教育的学习,我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探索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想融合现代教学理念而采取开展了一次《认识广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知道一则优秀广告的重要性,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学会评价广告,设计广告。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并能从身边周围人、事、物等收集、查找、整理分析所需的资料,从而得到自主合作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

2)、通过活动的展开,切身体会学习到“坚持到底、不怕困难、虚心好问、团结友爱„„”等许多成长中的道理。

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

教学准备:

1、引导学生个人搜集并观看各种广告片,搜集各种常见的广告语。

2、引导学生讨论分组,分别搜集查阅资料。包括广告的来源、广告的发布方式、广告的种类等等。

3、让学生把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图片等制作制作成手抄报。

4、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搜寻广告“做一做”

1、同学们,对于广告,大家都不陌生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广告。(板书:认识广告)

2、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你都在哪里见过广告?(生交流:报刊、杂志、电视、公交车上„„)

3、是呀,广告真是随处可见。从这学期开学时,我们班开展了认识广告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两个月来,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不断地搜寻资料,认识广告,了解广告的有关知识,感受广告的魅力,大家一定受益匪浅。

4、接下来我们应该明确这次的研究课题。(1、广告的历史来源

2、广告语

3、广告的分布方式

4、广告的种类)

[设计意图:明白活动的课题,不顾此失彼。]

二、分享广告“听一听”

1、同学们,接下来各个小组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陈列在展角上。(有图片,也有文字资料)(四个课题各制作成四张手抄报)下面我们来个大串门。

2、先请各个展角的解说员到位。解说员,你们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由学习组长当解说员,更先出本次活动的主人就是学生们自己。]

3、下面,同学们可以到各个展角去看,去了解。你们呢,要看出一些名堂来,要能提出一些问题来,请教我们的解说员。解说员如果知道的,应热情主动地回答。好,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4、刚才,我巡视了一遍,我听到了很多同学提出了问题。我想知道你们提出了什么问题?(生述)

5、我发现大家确实非常认真,仔细地在展角上阅读资料,并引起自己的思考。

6、在这两个月的学习活动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合作,怎样查资料,怎样面对困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是值得表扬啊!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明白活动的目标:研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三、感受广告“看一看”

1、通过这个大串门,大家知道:广告从古到今源远流长,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广告语。这些广告语就在我们的身边,毫不夸张的说,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我们来看:(出示)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民生水,健康美!

香港回归,有广告语:“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学校教室里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近,我们为了做好卫生工作,处处可见到:“学校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

[设计意图:举一些简单、常见的广告语,让学生明白广告就在我们的身边,为下面指出广告的特点做铺垫。]

2、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电视广告,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不过呀,我要给大家布置个任务,一边欣赏,一边思考,在这些广告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最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我准备的电视广告有商品广告,还有公益广告,如:卖当劳、肯德基、为妈妈洗脚、珍惜水源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播放广告,学生欣赏,交流。(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广告)

五、设计广告“试一试”

1、说了这么多广告,大家肯定有点忍不住想拿起笔来自己设计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一起合作,为我们美丽的裴沟小学设计一个广告,可以配上相应的广告画或者音乐,注意:广告语朗诵时要求不超过10秒钟。(出示裴沟小学的照片)

2、学生设计广告。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会设计广告。]

六、精彩广告“比一比”

1、生展示作品,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评价广告。]

2、大家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都令人叹为观止,愿我们的裴沟小学在大家的美好祝福下变得更加美丽。

七、活动总结: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6

主备教师:

活动内容:有趣的反义词。

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开展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自行设计和组织能力,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熟练掌握反义词使学生的听说合作和语文素养得到和谐发展。

活动简介:

围绕着反义词,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准备:

1、自制写有“大”、“小”、“多”、“少”、“真”、“假”、“轻”、“重”、“长”、“短”等字的卡片。

2、口哨一个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听唱“对对歌”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西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大小多少,记得牢

2、圈一圈,把对对歌中反义词用笔圈出来。

活动二:听听相声,师生合作说相声

师:你知道哪些反义词吗?

生:我知道的有:“大小”、“多少”、“上下”、“左右”等师:老师说几个词,你来说出它的反义词要快、准。生:行,您说吧!

师:开

生:关

师:高 生:低

师:快 生:慢

师:高兴 生:不高兴

师:舒服 生:不舒服

师:光明 生:不光明

师:你说的有对有错,小朋友们听清楚了吗?谁的耳朵最灵。请找出错误的并准确说出它的反义词。

活动三:玩玩做做

1、找反义词的游戏,手持字卡的同学听到哨声,立即去找与自己相对应的反义词持卡的同学。

2、看图填空:篮球()乒乓球()铁球()木块()客人来了我们欢(),客人走了,我们欢()

3、反义词开火车游戏

如生1:大对小 生2:多对少

活动四:课外延伸(写一写)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7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3.在听取了别人的闪光点后,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活动实录

1.演童话剧,引入活动话题。

师:我们的动物朋友长着可爱的样子,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水里游,有的在地上走,它们各有各的本领,个个都很了不起。现在森林里要举办一次动物明星大赛,你准备推荐谁去参加?

生:我想推荐猫去。

生:我想推荐兔子去。

师:同学们都想让自己喜欢的动物去参加比赛,怎么办呢?究竟让谁去呢?不如我们先帮小动物们介绍介绍自己,夸一夸自己,让大家评一评。谁能把自己夸得最了不起,同学们得到的笑声、掌声最多,你就可以去参加动物明星大赛了。同学们,你们说好吗?

生:好。

师:那你准备夸什么呢?

生:我夸公鸡能为人们打鸣,叫人早起呢!

生:我夸青蛙能帮庄稼捉害虫呢。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可是这样夸不够具体,下面四人小组合作夸夸自己,看看哪个组夸得好。请每个小组拿出“动物明星卡”,夸夸最喜欢的动物,写在“动物明星卡”上。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师:巡回指导(几分钟后)师:现在请动物“夸夸我自己”。哪个小组先来?

生:我叫燕子,我长着乌黑的羽毛,尾巴像剪刀,我喜欢吃虫子,我住在……

师:你们夸得真好,老师奖你们一个动物入场券,你们可以参加动物明星大赛了。

2.欣赏相声,明白夸自己不能吹牛。

听相声《吹牛》。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话你信吗?

生:不信。

师:为什么不信呢?

生:他们说的那些本领是不可能的,骗人的。

师(小结):是啊,这两个同学说话一点都不真实,真是吹牛不脸红了。同学们找自己身上的优点时,要实事求是,可不能无中生有,吹大牛呀。

3.出示句式,让学生学会夸。

课件出示:

(1)聪明伶俐、可爱、懂礼貌、助人为乐、爱学习、爱看书、能歌善舞、会讲故事、会拉二胡、孝敬老人、勇敢、大胆……

(2)句式:我是一个______的学生。

师:我们怎么夸自己呢?老师给你一些词语,你会根据自己的特点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吗?

生:我是一个勇敢的学生。

生: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学生。

师:请同学们找一个或几个词语在座位上自己夸夸自己。

师:同学们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小脸蛋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让我们把自己的优点告诉几个好朋友吧。

4.范例引路,让学生夸得生动。

师:老师心里痒痒的,也想夸夸自己呢。有两种夸法:一是我小时候特别会讲故事。二是我小时候特别会讲故事,参加学校“故事大王”比赛,还获得一等奖呢。你说说更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第二种夸法。因为老师不但告诉我们您喜欢讲故事,还告诉我们您得了一等奖呢,好羡慕您呀!

生:我也喜欢第二种夸法,我觉得第一种夸法太短了,没意思。

师(小结):对啊,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优点时,如果再用几句话举例说明,我们的印象就更深了。

师:请同学们到自己喜欢的伙伴面前,夸夸自己的优点。

师:请同学们到讲台上夸夸自己。夸得好,我们给你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

生:我觉得我画画的本领很大……

生:我可会讲故事啦,《白雪公主》《哪吒闹海》《灰姑娘》我都会讲。

(老师见一女孩坐着一声不吭,很自卑,便请她说说。她吞吞吐吐说不上来,脸红通通的。)

师:谁来说说她的优点?

生:老师,她成绩很差,什么都不会,没有优点。

师:每个同学都有优点,不能只看她的成绩。再帮她找找。

生:老师,我找到了。她爱劳动。每天中午我们吃完饭,都是她扫教室,扫得很干净。

师:你真是一个会发现的好孩子。爱劳动,关心班集体,是多么好的优点啊,让我们给她鼓鼓掌吧。

(女孩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5.才艺展示,秀秀我自己。

师:请同学到讲台上来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获奖证书、参加活动的照片,或者给我们进行才艺表演。

生:我的二胡刚刚过了四级,我给大家独奏一首曲子吧。

师:你的表演太精彩了!希望你继续努力,长大了成为二胡演奏家。

生:请大家欣赏我画的画,这是我昨天晚上画的。我希望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妈妈。(学生鼓掌)

师:老师既要为你漂亮的作品喝彩,还要为你小小年纪知道关心地球妈妈喝彩。

生:(羞怯地)老师,我什么都不会,可以给大家讲个笑话吗?

(老师微笑着点头)

……

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很自信地展示了自己,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下面为“我心目中的小明星”投票,得票多的同学将获得小银杏明星奖。

师(小结):刚才很多同学都给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特长,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自信、迷人的风采。老师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棒!

6.采访感受,升华活动主题。

(课件出示小记者的银杏卡通头像及画外音。)

银杏娃:同学们,我是小银杏娃,刚才我悄悄躲在后面参加了你们中队“夸夸我自己的”主题活动,我想采访几个同学,请你们说说感受。

生:参加今天的活动我很开心。

生:我今天表演了节目,我觉得我很棒。

生:我发现了同学们有很多优点,我要向他们学习。

师:银杏娃,你听到了同学的回答吗?

银杏娃:听到了,我很感动,谢谢同学们精彩的回答。

(课件出示银杏娃活动总结)

银杏娃:今天这次活动让我们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许多优点,也学到了其他同学的很多闪光点。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充满自信,好好学习,做一个更加优秀的好孩子。

三、活动后记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8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一、开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 ——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①在《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提高认识,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②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的第一导师,也只有自觉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才可能深刻、长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这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新课标的“发展观”中强调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使学生达到的预期目标。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又能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与文本融合,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例如读杨绛的《老王》,可让学生“读”出一个生活艰难的人所拥有的一颗金子般的善良之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善良品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做的好。创新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积极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初中教师应创新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理念

语文新课标的目标要具有全面性与综合性,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活动是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活动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语文活动课重视活动形式的完美,更追求活动目标的落实。为此,在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目标时,必须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既要将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整合,同时重视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活动水平的提高。在课堂可设一些导语,比如在举行季节知识调研实践活动时,老师可以根据之前学习过的梁衡《夏》,结合课文知识以及现实的情况来引导学生:“走过多姿多彩的《春》,越过清冷萧瑟的秋(《秋天的怀念》),趟过小雪滋润的冬(《济南的冬天》),今天让我们走进炎热的《夏》,去感悟夏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这样,既可以帮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课文,又可轻松进入到学生的实践情景中。此外,应关注学生情感的熏陶、品德的教育和心理素质的训练等,充分发挥活动的多种功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陈旧的、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应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在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运用学习规律,在综合实践课上更是不适用。教师要改变“填鸭式”、“满堂灌”那些死板的教学方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导语文教学。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所以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更应该有足够的综合实践课外活动,初中语文教学更不能忽略学生对课外知识的需求。例如在学习《春》时,可以先让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诗词,在课堂朗诵这些优美的诗句;在阳春三月,不妨搞些春游活动,让学生走出四角的天空去领略《春》的生动、妩媚和美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促进学生获得参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收益

新课标中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既是课堂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而重在搜集积累、习惯养成、课外延伸和激发兴趣。新教学应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掌握知识。不可否认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模式,还在影响着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这种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讲得全就好,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反感。所以有必要去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触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③。因此,必须把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探究式的互动合作的学习模式,并把这些课堂内的知识结合课研活动,对学生加强引导,使其能在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得到更加充分的成长。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可忽视。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和能力,把握机会及时激发和启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多读名著,例如读《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格林童话》、《红与黑》等等,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交流与提高,通过训练学生中的有些人会具有达芬奇那样的聪明才智。教师在育人成才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好的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方式往往能事半功倍。

【注释】

①② 刘朝锋、王晶. 教师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③ 刘冬艳. 2年初中语文新课标[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 篇9

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积累词汇。

2、丰富、积累词汇,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语言环境了解、积累反义词。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给下面的字加一部分,组成本单元的生字,再组成词语。

(一)读读本单元的生字,复习字形、巩固字音。

(二)读读横线左边的字。

(三)举例:光——

“光”加上一部分,可以组成本单元学过的哪个字?(恍)

学生在横线上填上“恍”。在括号中组一个词。

(四)自主完成一题。

(五)集体订正。

二、读一读,背一背,你会有所发现。

(一)读词语,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注上拼音。

(二)读读第一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表示秋天景象的词语)

(三)背一背。

(三)口头填空:

秋()气()天()云()大()南()

果实()()菊花()()()()红叶

(四)用以上方法学习第二组。

(五)你还能够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吗?

三、作业:

抄写词语,并且背一背。

教学反思: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10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有六个单元: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和诗词拔萃。每个单元所选的文章都与生活紧密联系,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因此,在完成本册书的教学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标准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应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我安排了此次语文综合实践课。教法与学法分析:

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真正掌握了“语文”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之后,对于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对于学好其它学科,对于日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再进一步说,学好语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也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就应充分重视思维训练。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认识事物的共性,从而发现规律;求异,认识事物的个性,从而发现特点,这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发现规律与发现特点都是发现事物的本质,都是思维中的“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引导学生求同求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两翼思维”,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巩固。本次课教师采用求同存异的方法教学,学生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学设想: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让学生查字典,了解“雨”的意义;

2、复习和补充一些含有“雨”字的诗词文。

3、促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雨进行联想,与一些诗词文联系,通过部分优秀的诗文,加深对“雨”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明白自然界的“雨”由于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备了诗词作者所体验过的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目标3。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兴趣导入)

1、学生活动:试一试,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句子(至少两句)。

请学生自由回答,然后齐读教师板书的几句诗。或者按照中考听力试题的方式,教师听写三句诗:(参考句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教师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选用一种。

注意:应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别字,做到字词落实。

(板书:综合实践活动课——欣赏含“雨”的古诗词。巡视学生的活动情况,予以肯定。)

2、学生活动:动动手,查字典,弄清楚“雨”的意义。并把查的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书写的规范)

请学生板书所查的结果,然后教师再出示“参考答案”,提醒学生“雨”是一个多音字,有两种读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尤其是在古诗词中。

引:写“雨”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只研讨其中的一小部分。打开唐宋诗词作品,随处都可听到雨声。雨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带任何主观感情色彩。但诗词中的“雨”,由于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备了诗词作者所体验过的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出示幻灯片(6)。

下面从二个方面赏析含有“雨”字的诗词文。出示幻灯片(7)。(根据学情的反馈,教师宜只讲“喜雨”部分,“悲雨”放手让学生进行欣赏,老师只在活动过程中点拔,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首先,我们一同来了解“雨”是如何博得诗词作者的青睐的。这就是第一个话题:喜雨。(板书:喜雨。)

1、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的。正所谓“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的雨中,也许春雨,特别初春的小雨是最纤柔的,最招人喜爱的。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请同学背诵此诗。教师领读后四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这首诗,并让学生思考春雨惹人喜欢的原因:适时、无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春夜喜雨》这个题目中的“喜”字虽然在诗中没有露面,但却从字里行间渗透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2、迁移:同样的例子还有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再请一名同学背诵。

赏析: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滑爽、匀称而又缓慢地普降到皇城的街道上。韩愈定是爱极这样的雨,在小雨中长久伫立,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时候草的颜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江南的烟雨在印象中永远如诗如画,“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雨中有好境界,雨后更有好景致。“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3、拓展:“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如此轻柔的小雨,滋润空气,滋润刚刚复苏的万物生灵,最是让人愉悦宁静闲适。“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雨中有好境界,雨后更有好景致:“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过渡:有喜就有悲,喜和悲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板书:悲雨。)

1、刚才,我提到了清明节,现在,请同学们打一记忆的大门,让我们一同去体验一下清明节人们冒雨去祭奠亲人的那种心情。看看能否背诵一下杜牧的诗作《清明》。(清明时节春光大好,桃杏如云,若心怀哀思,又加“雨纷纷”,路上思亲上坟的人必定“欲断魂”了。)

这样的例子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哪位同学还能举出类似的作品。然后,请学生按照举出含“雨”字的、令人悲伤的诗词句子,并分析为什么会让你觉得悲伤。(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济,命运多舛(chuǎn)”。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的时候,雨飘然而下,成为最符合诗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景物。)根据学生分析的实际,教师决定是否进行“迁移”和“拓展”。但小结及以后的内容仍然要开展。

2、迁移: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2)面对江南的美景,杜牧发出的却是几分哀伤,感叹世事变无常、物是人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拓展:

从以上两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与悲、愁、怨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当落红无数、黄叶飘落、春去匆匆、悲风怒号、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心思,点点滴滴的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小结:同学们还可以归纳,其他类型的“雨”。(如时间充裕,则可将后面的雅雨、禅雨简单地介绍一下。)

综上所述,唐宋诗词中的“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更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现象结合的产物。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成为了诗人抒发内心感情的有效载体。王国维有句很有名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可感人,而主观之情也常常融入客观景物中,让景物更加感人。

最后,就请大家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再次体会雨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综合练习: 第一、“雨”在四季各不相同——“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你对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可以任选其中两种雨完成。

1、()雨:

2、()雨: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春雨形态进行描写的比喻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师巡视,视时间长短而定,是展示学生的作业,还是请学生朗读自己句子。此外,如学生觉得题目太难,教师可以将题目改成仿照例句进行仿写的中等题。)示范:秋雨姑娘像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秋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第二、请写出含“雨”的诗、词,可从以下诗词中任选四首默写。(根据时间,确定此题为课内作业还是课后作业。)唐•郑谷的《莲叶》、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宋•苏轼的《浣溪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辛弃疾的《西江月》、杜甫的《春夜喜雨》、孟浩然的《春晓》、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杜牧的《清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四、结束语:

雨,是无生命的;因人的心情不同,它也有了喜与悲的差别。快乐的人,在狂风暴雨中也会绽出笑容; 凄苦的人,在风和日丽时也会泪如雨下。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11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主体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22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师生从中受益良多。

一、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

开展综合实践课,尊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独立人格和负责的态度。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使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获得体验。如笔者结合学校的文艺演出,组织了“戏曲大舞台”综合课,在准备过程中组织学生了解戏曲常识,欣赏有关唱段,并且亲手绘制脸谱服装,排练节目。整个过程参与的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论是哪一种形式,学生都有自己的观察、思考,也有互相的合作、彼此的配合,课堂开放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二、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

钱学森曾把人类的思维划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些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综合学习中反映得是最全面的。如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这一次综合实践课中,让学生先对黄河进行观察,也就是以审美的态度、审美的目光去感知审美对象,这样就达到形象思维训练的目的。然后要求学生以科学的态度、现实的目光去感知对象,调查搜集有关水土流失,黄河断流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对黄河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达到抽象思维训练的目的。引导学生看事物表象的同时,深入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多角度、多层次地灵活看待问题,力求使学生保持思维的独特性,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固执己见,善于反省自己。

三、挖掘学生的自主感悟

这一想法的初衷就是以课本为载体,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感悟人性美。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人际交往机会,与同学亲密接触,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类似的活动很多,典型的就有“这就是我”“成长的烦恼”,师生融洽地交流,提高学生的认识,转变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这样以实施情感发展为目的的活动中,最让学生乐于参与的要数“我爱我家”这一次活动。学生用照片展示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和父母交流回忆照片背后的故事,很多学生都不自觉地用语言、文字记录封存于内心的温馨的亲情,表达对家人的情感。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更热爱生活,也易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的品质,张扬个性,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指导学生的资源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教育资源存在的不平衡状态,有些学校地处偏远山村或所处环境经济文化落后,相对而言,这些地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困难一些。但我认为这些地方并非没有学习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如在“漫游语文世界”活动中,在郊区和农村似乎有更多的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现象,有更多的新鲜活泼的用语现象,更有流传下来的丰富的歇后语、俗语、农谚等。让学生展开调查,收集这些语言现象并做成调查报告,把它作为指导学生了解语文资源和认识运用语文的机会。

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综合素质体现的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综合性学习课上先指导学生确定本人或本组的活动内容,制订相应的计划,在课外完成搜集和调查活动,并且学会对已有资料进行筛选、梳理等一系列的活动。教师则加以指导,要求学生表达准确、简明、流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此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更是每次综合课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如开展“漫画探险”活动,在了解探险过程中必备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可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思维素质和人文素质。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学习机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充满了教师的挚爱、同学的友情、不懈的追求、少年的乐趣,每个积极上进的学生会得到信心、勇气和力量。好学生心情舒畅,如鱼得水,成长得更快更好,品德较差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向好的方向转化。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12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特点

(一) 内容融通而现实

综合实践课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综合性极强, 它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通, 它的内容包括诸多方面, 自然天文的、思想政治的、文化艺术的、人文地理的等等, 不一而足, 是对专业学科课程缺乏生活、环境、人口、心理等教育因素的缺陷的一个补充, 它的融通性即体现于此, 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因为实践必须依赖于现实生活, 才能真正展开, 所以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必须注重学生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关注的点。

(二) 时空灵活而开放

实践无处不在, 所以时空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比如说学校组织一次大扫除活动, 或者是组织春游, 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工厂、超市、居民家中这些都是实践活动, 考虑到这一点, 在实施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主要保证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三) 方式自主而多样

社会生活为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也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方式, 除了有目的课堂组织外, 无形式的课外活动也是实践方式的一种看, 除了动手参与外, 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也是一种方式。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方式上, 它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同学积极性及参与性的实践活动形式;在组织上, 它强调灵活性, 既要有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个人活动, 又要有树立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在形式上, 它既包括亲身体验及操作, 又包括专题研究之类。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

(一) 明确主题活动

要想使小学综合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必须“导一导”, 让学生明确主题活动, 这样才能使活动有目的有序的展开, 主题活动的明确应致力于“两个确定”。

首先,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者其它方式明确地把主题内容传达给小朋友们, 从而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了解家乡的土特产”这个课程时, 我首先问各位小朋友:“同学们, 如果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 你会用什么来招待他们?对, 用我们张家港的土特产来招待客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张家港有哪些土特产呢?“话音一落, 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发言, 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因为小朋友都对吃的比较感兴趣, 所以不妨用这种方式, 让学生了解我们接下来要展开的实践活动内容。

其次, 明确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 让学生了解即将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之后, 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其具体的实施方案, 为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保障, 从而把教学要求赋予到实际实施中。以下是“了解家乡的土特产”这一实践课程的实施策略:1.写一写, 给小朋友分组, 让小组同学在制作好的表格中填上自己所知道的土特产。2.说一说, 让孩子们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一下我们的土特产, 比如:刀鱼、叫化鸡、高庄豆腐干等等。3.想一想, 通过调查采访的同学们收获很大, 请大家谈谈活动的体会。4.评一评, 活动结束后, 让孩子们评价一下此次活动进行的如何。5.做一做, 根据家乡特点, 如何宣传家乡土特产呢?还可以培养哪些土特产?倡导学生做一个调查研究, 并主动向家里的客人介绍土特产。

(二) 教师角色定位

第一, 好“军师”强过好“将军”。老师要注意适当的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第二, 亲近学生, 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一方面, 教师有必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平等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关心孩子, 多鼓励少批评。另一方面, 还必须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应变突发事变的能力, 提高自身指导水平, 加深对学生心理、个性特点的掌握与研究, 使师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动交往者。第三, 利用人际圈子, 做一个优秀的协研员。注重与各方构建良好协调的人际关系, 最典型的比如家长, 再有就是想青少年宫、图书馆的一些工作人员。

比如在开展“影子乐园”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去自主观察影子:“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当我们在阳光下奔跑的时候, 我们的影子总是紧紧地跟着我们;汽车无论跑得多快, 它的影子也总是紧跟着它, 真是“形影不离”。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呢?影子能变大变小吗?影子能和我们一起玩吗?利用影子,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接着就让学生自己讨论制定一个研究影子的活动计划, 包括时间、地点的安排, 研究方式的选择, 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实验过程记录。因为这个实验要运用到影子计时器——日晷, 小学生根本不懂的怎么使用, 所以需要我从旁协助, 另外, 考虑到这个实验相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 实施过程中避免不了争执, 我就充当了那个调解矛盾的人。最后, 观察测量, 对影子有了一个理解之后, 我会带领学生做一些影子游戏, 比如“和影子说说悄悄话”, 借助这个游戏, 我对学生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 生活空间, 放飞心灵

传统的综合实践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从来不适合帮助孩子获得成长求取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具有融通性和现实性, 能在课堂中实施的实践活动形式都是比较简单初级的, 真正的知识需要接受生活的检验, 真正的能力需要领略生活的考验, 所以必须让学生自觉走出课堂, 融入社会, 体验生活, 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放飞孩童心灵。比如在讲到“身边的技术”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这一课时, 在介绍完身边的一些包括电话、手机、电脑、随身听、打印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等后, 老师不妨组织学生去一趟附近的科技馆, 见识一下最新发明, 诸如机器人、电子产品等等, 并给予细致介绍, 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接触了解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为学生注入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也深化扩展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对于科技产生更多的学习研究的兴趣。

自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我们的综合实践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学校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然而综合实践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想完全展开, 必须寻求多种多样有效积极的实施方式, 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 我们的探索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希望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借鉴与启发。我们坚信, 只要坚定先进的教学理念, 坚持不懈地总结教学经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将显现魅力, 开花结果。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及劳动技术教育等等, 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为本, 创新为本”的教学理念, 更重要的是探求积极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 这个工作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 不是一蹴而就的,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在总结的基础上, 首先分析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特点, 然后对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实践创新,小学,综合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光辉.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1) :225-226.

[2]赵春玲.让综合实践课返璞归真[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09, (11) :84.

[3]陈聪.小学综合实践课主题活动设计应致力于“三确定”[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 (06) :29-32.

小学综合实践课说课稿 篇13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光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一些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并向学生渗透不利的自然条件是可以被改造和利用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活动准备:

1、教师注意收集与“光污染”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光污染”的问题。

2、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组建考察小组一般4―― 6人,明确分工,还要指导他们考察活动的具体方法,周密选定考察地点、路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开始进入教学实施阶段。

教学流程设想:

这节课分三个阶段:一为启动阶段。在学生听了一个真实的报道之后畅谈感受,这样靠事实说话,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入光污染的话题然后指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光污染,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小结。二是调查体验阶段,指导学生考察光污染情况,在考察前让学生交流自己打算怎样去考察,预测一下将会遇到什么困难?然后帮助学生设计考察报告表。讲清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利用活动课及周日进行实地考察;第三阶段是汇报阶段。这一阶段也是这节课的重点部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智慧的主人,他们展示汇报成果,汇报考察情况,一定会兴致盎然。在本课结束时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活动,把活动开展下去。

小学综合实践课整体教学设计 篇14

1.课 题:美丽的风筝

2.活动背景分析:

3.一个好的主题直接决定着一项活动的成功与否。根据四年级学生,他们学习兴趣浓,学习热情高,但是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却比较低,选择什么样的主题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呢?活动的主题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感兴趣、贴近生活、亲历体验、预知结论有价值。

4.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到了,春意盎然,春暖花开。孩子们放风筝好时节。美丽的风筝在天空中变化万千,多姿多彩,构成一副生动的画面。孩子们欢呼雀跃,到底风筝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哪?第一只风筝是什么样子的哪?风筝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哪?它有哪些种类哪?面对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我萌生了这样一个主题,我要带着他们一同走进风筝的世界。于是我制定了主题的活动目标 5.知识目标:

6.从风筝的历史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它的历史和影响,指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4.能力目标:

1.对学生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调查,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3.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画动画人物,提高学生思维创造力。

1.情感目标:

1.针对学生的成果汇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一.准备阶段

5.2.阶段目标:

3.引导学生的提出自己感兴趣有关风筝的问题 4.2.学生寻找合作伙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主题的确立

本次活动的学习方式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因为从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来看,任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必须是围绕某一个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开展;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特征来看,作为思维活动的“研究”,其过程必须通过问题的探究来呈现。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也就没有研究性学习。为了使研究活动有地放失,所以我将大部分时间用到指导学生提出:有研究的价值、贴近主题、具体

明确的问题上。

我首先指导学生根据《美丽的风筝》这个主题,根据他们平时对风筝的认识,从中找出他们最想了解哪些知识。于是学生们畅所欲言,经过筛选列出了四项内容供各个小组进行选择:风筝的历史,(风筝的起源,风筝的风俗,风筝的发展史),风筝的结构(按大小分,按形状分,风筝的五大流派)关于风

筝节,风筝的简易的做法。

设计意图: 集体研究交流,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制定研究计划、小组成员明确任务、合作完成探究。

(二)划分小组

1.根据学生的喜欢方面、爱好兴趣,及自己的特长进行划分小组。2.通过选定的几个子主题,由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小组,推举组

长,集体讨论为自己组命名。

在小组中有了分工,分散活动。进行调查采访并整理自己的计划、资料、过程记录,并整理成册。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并善于发现自己的特长,让学生认清自身价值。

1.(三)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2.小组成员间针对自己组的主题制定出一系列计划,教师帮助每组学生制定并完善小组计划。

3.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自己组的主题,制定出小组计划,广泛征求学生,老师的意见,师生共同完善小组活动计划。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5.并发挥小组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施阶段

5.阶段目标:

1.根据小组计划开展特色活动。记载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

3.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效开发学生的各种课

程资源。

(一)实施的准备

(二)收集资料

6.老师对于小组的活动计划,加以及时和细致的讲解、分工、并从中找出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在收集、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展开搜集,从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

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整理、分析、归纳资料的方法

7.学生根据教师的亲临指导,进一步完善计划,并根据自己组的主题特点进行质疑。8.(三)归纳整理

9.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在收集、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展开搜集,从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

10.学生选择的材料要适合自己组的主题,有无太大价值的信息要进行筛选。自主分析、整理资料,对自己组有用的资料进行整合,对其他组有用的资料可以互赠,找出不足,加以修正。11.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培

养各组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总结阶段

12.阶段目标:

1.应用所学的各种方法。利用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设计预演。2.放飞风筝放飞理想,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生活的快乐。

(一)展示设计:

13.组织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组的汇报展示形式,并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预演,从中找到不足,并及时修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和创新思维能力

14.各小组以幻灯片,手抄报的形式,交流汇报。

15.(二)成果展示: 16.风筝的起源 17.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鲁班的老师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18.风筝的历史

19.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故以后称“风筝。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今潍坊诸城人)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六名儿童在放风筝,足以佐证。明清时期,潍坊的风筝达到极盛

6.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公元960~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

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7.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近年来,中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风筝开始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娱乐活动普及起来。

1.在过去,放风筝还常有祭祀的成份在其中,俗称“放晦气”。8.《红楼梦》里放风筝的那段就有这方面的描写 :“黛玉见风力紧了,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就不见了。”

1.看来那时放风筝真是要把风筝线剪断,让风筝带着吉祥的祝愿,放风筝飞走的。(附图片)

2.设计意图: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的探究和学习了有关风筝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热情。)

3.风筝的结构 4.按形状分:

5.鸟形风筝 虫形风筝 水族风筝 人物风筝 字形风筝

6.器皿风筝 其它变形图案或几何图形的风筝

7.风筝的五大流派: 8.北京沙燕风筝 9.天津软翅风筝 10.山东长串风筝 11.南通六角板鹞 12.广东灵芝风筝 13.(在介绍五大流派的基础上,我们还找出了各流派风筝的代表的作品,同学们一同观赏。在交流汇报中增长了知识面。)

14.关于风筝节 15.(略)

16.风筝的简易做法:

1.同学们先说出自己知道的风筝的做法。1.一起来研究风筝的标准做法。2.做自己心中最美的风筝。(动手操作课)

17.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培

养各组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2.赏析评价:

9.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展示后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为主,改善、纠正。通过预演及成品展示,学生先自评。然后再听取其他组及老师的意见,从中取长补短。

1.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2.我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综合实践课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立足生活实际,选择题材贴近生活和学生的自身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并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思考和

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也共同成长。

上一篇:校长元旦寄语下一篇:艺术与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