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共12篇)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1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实践活动, 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等本体特征, 更是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对新一代应有素质的挑战。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去展现客观情境、解决存在问题、体悟客体语言艺术、实践客体运行思路, 从而提高整体素养。所以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 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又必须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实现。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忽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 也割裂了儿童生活与认识世界的过程, 因此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及生活”的口号, 主张“从做中学”。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 人们发现,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非冰炭难容。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大量知识, 活动课程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势互补。基于这些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有效研究, 将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语文课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具有立足文本、又超越了文本的广阔空间, 是与其它课程相结合的跨领域的学习, 是应用生活、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教师有机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的来源, 组织语文实践活动, 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课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它注重“言语交际性”特点, 有其独特的个性。它要解决的任务是要在语文学习系统范围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寻求语文课堂的综合性活动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1. 立足课堂学习, 开发教材资源教材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开发利用教材资源的过程。充分开发教材资源,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 拓展教育时空, 开发校本资源。
从语文课程实施的活动空间来看, 课堂成为最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但在校园中, 学生的视角之处皆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之处。学校本身就是语文课程资源, 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大语文的教育。
二、改进课堂教学,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是要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和语文应用的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开发, 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为了落实老师的教案, 更不能以老师的思维活动来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场所, 只有让他们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才能有利于他们形成综合性学习能力。语文课堂综合性活动的教学充分体现在“四性”, 即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自觉性。
三、加强语文课堂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1.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的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的可开发性和可利用性, 这也是一条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2. 对课文内容再度创作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现代人的能力体系中, 综合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综合实践能力中, 发现能力、创造能力, 则是最重要的, 因为它可以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提高质量和开拓空间带来更为有利的条件。这种综合实践活动大大调动学生的生命力和思维潜力, 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有很大的鼓舞性。
3. 对教材内容整合、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各册课文中有许多主体近似的课文, 到了一定的阶段,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将这些课文前后联系起来, 在整合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专题, 在综合实践中进行, 是很有价值的策略。
4. 对课文延伸、拓展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的延伸、拓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综合实践的广阔空间。它虽然立足于文本, 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文本。教材所表现的生活虽然很精彩, 表现形式也很精湛, 但对学生来说, 毕竟是彼时、彼地。如果能借助与教材的延伸拓展, 就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
5.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是语文应用的田地, 鲜活的语言总是与鲜活的生活同构共建。在应用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求学生运用多元智能去解决, 而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实践体验的时机得到成熟。
语文课堂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有好多形式, 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不同类型的活动, 或者几种活动交叉开展。总之, 教师要灵活开展各种综合活动, 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学习的主阵地和实践体验的空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2
这是一项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这次实践活动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搜集五岳、五大淡水湖的图片、文字资料。)
2.提供收集的途径,可以网上查找,也可以在报刊图书中摘录。
3.指导收集后的整理,可以自编手抄报或其他形式交流。
二、以诚待人故事会
这是一次以诚信为主题、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同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主题,关于诚信的故事。
2.搜集好资料以后,小组内先讲故事。
3.小组内推荐一名优秀的在班级交流。
4.召开班级故事会。
三、“大自然的启示”交流会
这次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进行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把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大自然,增长知识、并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活动方式,观察大自然探究发现(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写好观察日记。
2.收集资料,比如关于仿生学的一些实例。
3.可以动手试验,搞小发明等。
4.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信息,适当调控指导。可以日常交流,召集组长汇报,适时小结。
四“战争与和平”资料展
这次语文实践活动是本组课文学习后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开辟活动的空间,给足时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缅怀那些为消灭战争、保护和平而战的英雄,激发学生从小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通过课外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五、以生命为主题赛诗会
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积累语言,同时受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生自己动手查找以生命为主题的诗歌。
2.小组内交流筛选材料。
3.背诵诗歌。
4.可以组织不同的形式,比如个人朗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等。
六、走进田园谈体会
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请家在农村的同学讲一讲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值得自豪的景物、特产。上网查找有关乡村生活的图片资料,引导全班交流。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区的田野、果园去参观。根据收集的资料开一个交流会。
七、名人传记读书交流会
本次实践活动是对本单元的一个补充,目的是让学生们从不同的领域去了解名人的故事,从中受到一些启发,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八、趣味语文手抄报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 活动 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呢?应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回到儿童实践活动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一、活动的要求要
1、立足语文学习
尽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姓“语”,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学到的在课外得到延伸,了解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注重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真正做到“学生活中的语文,过语文的生活”。
2、重视活动的开放性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意实施开放性原则,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如学习了《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后,学生想开展“了解台湾”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列出了好多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如了解台湾的历史,了解台湾的名勝古迹,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了解台湾的风味小吃,了解台湾的发展变化,了解台湾的环境,甚至还有学生提出了想了解大陆和台湾现形的关系问题……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途径也可多种多样,可以查阅书报、上网浏览,可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可以请教他人……呈现活动的成果更是可以丰富多彩:录像、照片、编辑小报、绘成图画……通过这些开放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活”的更广阔的求知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形式
1、抓住教材中的异议点,组织开展辩论会
“辩论会”的目的是砥砺学生的思维,锤炼学生的快速表达能力。为了让孩子敢于开口说话,开口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经常开展各种话题的“辩论会”。“辩论会”前先让同学们根据话题确定正方反方,然后两方各自搜集材料。辩论会上,正方和反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例如在教学《牛角尖里的老鼠》一课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这只老鼠吗?”结果大多数同学和我预设的一样,表示不喜欢,因为那只老鼠不听人家善意的劝告,一意孤行。我听了很满意。这时偏偏有几只小手举起来说喜欢,他们认为老鼠身上有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我适时抓住这一异议,让学生展开了一场辩论会,不但使他们达成了共识:老鼠身上的这种“坚持不懈”是不值得提倡的,而且学生在争辩中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2、结合教材中的风景名胜,让学生“导游”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介绍了一些旅游景点。如《我爱三峡》、《桂林山水甲天下》等,在学生学习了课文之后,可设计一次当小导游的活动。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当“导游”、“游客”。“导游”依次介绍景点,“游客”可向“导游”随时提问。然后各组推选出最佳“导游”、“游客”在班内表演。这样,不但在复述、质疑、解难中,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并能领略到最精彩的语言。
3、开展各种兴趣活动
办手抄报、演课本剧、成立写作小组、编作文选是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让每个学生将本人(本小组)办的手抄报贴在教室外面走廊的瓷砖上进行展评,这样锻炼了学生才智,展现学生才华。我班还从三年级开始就每学期编辑一本“优秀作文选”,把学生的优秀习作装订成册,在全班传阅。这项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学生都产生一种竞争意识,优者更加努力,差者想努力赶上,下次争取发表自己的作品。
学生最感兴趣的还是“开课五分钟”活动,“开课五分钟”指每堂课上课铃响后的前五分钟。把这五分钟从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拿出,进行语文学习的专项活动,称之为“开课五分钟”活动。教师事先向学生提供各种内容与形式,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进行准备,然后提前向老师报名。教师将报名按日课表排好活动次序,每堂课师生问好后,由轮到的学生上台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有:叙新闻、讲故事、诵读优秀诗文、佳作简介、好书推荐、名句赏析、小演讲、演课本剧、续编故事、绕口令、词语接龙、对反义词、口头小作文、猜谜语、回答脑筋急转弯等。
“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本书……”“我们给同学们演一段小品……”“我请大家猜几则谜语……”……短短的五分钟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既巩固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带动了课外阅读;加快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能力,特别强化了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发挥了学生的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4、开展读书乐活动
学生书读得多了,积累的语言也多,自然底子就厚实,运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在课余,我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工程“,给学生列出了参考书目,让他们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增加知识,积累信息。并要求学生坚持长期写日记,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分为“词语佳句荟萃”、“格言录”、“古诗天地”、“点滴感受“等栏目,同时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背诵比赛活动,成语大比拼等,提高读、写文章的能力。
三、注重活动的评价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始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信心、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适时采用生生互评、父母评议等形式,激励内在动机、强化激励、允许选择、引导参与、强调过程、指向综合,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效,实施策略
新课改下, 小学语文教学除了需要达到知识教学目标, 还需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基于此,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与实践。“实践出真知”, 践行以学生为本,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真正的体验、探索、发现与收获。
一、挖掘教材内容, 开发活动资源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指南,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需要深入挖掘创造语文教材内容, 围绕教材展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设计、过程实施与经验总结, 由语文教材拓展、延伸与放大, 从语文教材的内容中折射出社会生活、生产规律与发展变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选择课文中的核心思想与方案,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际体验一次, 或者挖掘课后习题、实践探究、课后拓展等教学内容和题目, 从中选择与当地环境相适宜的综合实践互动内容, 以教材内容为依托, 展开综合实践活动。
《维生素C的故事》一文, 讲述了维生素C是救活岛上十多个水手的故事, 人的身体需要不同的维生素, 挖掘教材内容, 拓展研究与综合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小组综合实践活动, 从生活中调查研究不同的维生素对人身体的作用。又如《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后, 拓展延伸到实际生活, 展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激活学生的环保意识, 制定出一系列的环保方案。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结合制作手抄报、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形式, 展开小组成果展示。通过挖掘教材内容,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
二、拓展语文活动, 激发学生潜能
语文具有人文性、艺术性与感染性特点, 它虚幻而又真实、朦胧而又美好, 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又似乎脱离于日常凡俗的生活。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运用语文。拓展语文活动, 将语文与人们身边的生产、生活相联系, 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围绕日常活动、中心工作、科学竞赛等展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科学设定活动主题、整合家校资源、挖掘理论知识、展开学科综合, 不断拓展学生视野, 强化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与语文素养。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介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有《黄山奇松》《莫高窟》等课文。一篇篇文章以优美的文字、动情的旋律展示在学生面前, 涤荡了学生灵魂与思想。基于此, 拓展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以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展开活动设计、方案实施、活动总结、学习评价。选取学生当地较为著名的旅游场景, 设计活动氛围与情景, 学生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展开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担任导游, 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展现家乡的美,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探索室外空间, 鼓励自主实践
课堂是学习理论的关键场所, 而生活中到处蕴含着知识与智慧, 由此, 需要鼓励学生探索室外空间, 走出教室, 走向户外, 将学习到的理论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 丰富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探索室外空间, 就是要打破校园时空的限制, 从生活中、社会中感悟世界的奥秘, 重视活动的特点, 设定科学的活动主题, 挖掘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思维, 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鼓励学生实践、探究、应用、思考与总结,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有《古诗两首》《灰椋鸟》《水》等课文, 告诉我们自然赋予人类生命, 而自然也需要我们保护和热爱的道理, 展示了大自然生态和谐, 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由此, 展开综合实践活动, 以“保护自然”为主题, 以小组学习模式展开“保护水资源, 保护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 如栽种树苗、设计关爱动物的宣传画等。又如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后, 教师组织学生走向室外, 展开“大自然的奥秘”探险活动, 组织小组合作实践, 以某一昆虫为研究对象, 小组合作选取一个特殊的角度, 探索昆虫身上显示出的奥秘和智慧。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昆虫身上学习和发现。以“昆虫探险”活动, 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索意识。通过走出室外空间, 探索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四、结语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人文性、艺术性特点, 鼓励学生利用已有认知, 展开深入拓展与探索实践, 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 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应用意识与能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践行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结合建构主义思想, 从挖掘教材内容、拓展语文活动、探索室外空间这几个方面, 不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与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郁莹莹.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 2015 (50) .
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篇5
一、在语文课中融入综合实践活动
钱梦龙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言教育,即母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质在于它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根据语文课程的这些特点和孩子们的具体生活环境,我就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正确使用祖国语言、弘扬祖国文化”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带着笔记本或单独行动,或小组合作,或与父母一起,或在教师指引下,到街上看广告牌,在电视上读广告语,在歌词中找繁体字,在网络中寻不规范用语等等。这样,教学课堂开放了,教学时间灵活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明显高涨了。在汇报课上,孩子们更是言无尽,意无穷,纷纷掏出笔记本,展示自己的成果,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错别字医生”小组就在街上收集到了“早—早餐”、“傢俱—家具”、“电—电影”、“啤酒并—啤酒瓶”、等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都表示要将错别字医生当到底,继续查找出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自己更要用规范字,不写出别字。
几个喜欢上网聊天的孩子把网络中不规范的用语作了一个梳理,找出“偶(我)、稀饭(喜欢)、PMP(拍马屁)、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了)、3166(撒哟啦啦)、741(气死你)„„ ”孩子们自认为这是时尚,觉得会使用这些语言是酷的表现。殊不知,无形中犯了使用不规范用语的毛病。教师此时就正确引导、循循善诱,教育孩子们不使用不规范语言,自觉抵制不文明和不规范的网络语。
在找繁体字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港台地区出的歌碟和港台地区的歌星唱的歌曲繁体字特别多,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教师就趁机讲解中国现代汉字改革的历程,让孩子们明白了造成港台地区繁体字多的历史原因,并对孩子们进行早日统一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广告语的收集和创作中更是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和激情。孩子们收集了众多的广告语,有的还进行了归类,“最喜欢的广告语,最恶心的广告语,最有创意的广告语,最感人的广告语„„”绝大多数的孩子凭着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兴趣盎然的创作了自己的广告语。如徐行同学创作的广告语:“尝尽天下美味,不如徐师傅有味。——徐师傅方便面”;张余鑫同学为长河综合实践基地创作的广告语:“ 长河好风光,大家来欣赏;长河好课堂,让你能力强。”就是杰出的代表作。看到同学们的杰作和表演,就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陈龙同学也被感染了,亮出自己创作的广告语,并表演了起来,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语文教学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学生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
式学习,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树立大教育观,把学生的健康成长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结合实际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从活动参与中学语文,把自己已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如我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登山—远足拉练—警示教育”这堂课时,就不失时机地融入了语文教学。在课前,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西山、永川监狱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草拟出登山的八大纪律,并形成文字。既锻炼了孩子们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又进行了安全纪律教育。在登山过程中,为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又开展了讲故事、猜字谜、词语接龙等活动,巩固和丰富了孩子们的语文基本功。结合山形地貌引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慧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中国优秀文化。并引导孩子们感悟诗句与如此多娇的江山相映成趣所描绘的绝妙意境。既巩固和丰富了孩子们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又使得孩子们在活动中愉悦的加深了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参观了监狱和观看了服刑人员的生活和劳动情况后,组织了一堂“口语交际”课,教师按顺序设计了三个问题:
1、哪些行为是犯罪?
2、犯罪后有什么后果?
3、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应该怎么做?孩子们有了活动中的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谈起来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那效果是教室里的口语交际课难以达到的。在最后的总结中,自然就成了一堂学生兴趣浓厚、敢写、愿写的作文课。孩子
们一写起来就觉得文如泉涌,得心应手,写不完,道不尽。以下是几个参加活动后的孩子的作文片段:“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奋勇向上。一路上,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让我们陶醉。一阵风吹来,犹如一群身穿洁白纱衣和粉红纱衣的仙女翩翩起舞,美丽极了„„”。“山上到处都是雄奇壮美的茶山梯田,满山的茶树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一条条青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有的像一只只正在向前缓慢爬行的乌龟;有的像一条条又大又肥的毛毛虫„„站在山颠,山下风光尽收眼底,山峰层峦叠嶂,房屋、农田星罗棋布,成渝铁路和大邮公路似两条缎带飘向远方,顿时感到我们祖国的江山多美呀,领悟到了‘江山如此多娇’的真正意境„„”。“这次登山和参观监狱让我体会到做事一定要认真,要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勤奋进取,为祖国做出贡献。”从这几个同学的片断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作文写得是那么的有血有肉,是那么的言真意切。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对孩子们作文的帮助,对孩子们思想的教育。
长此以往,我们把语文教学融入到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孩子们对学习还会反感吗?孩子们还会成为书呆子吗?孩子们的个性还会被扼杀吗?孩子们的能力的还得不到提高吗?
长河小学王良中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6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差异教学;兴趣;协同教学
一、抓好学生个体差异检测,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依据
在活动中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在学习和活动能力方面的差异是必要也是必需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扫除学生学习和活动中的障碍,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对学生差异的检测,一般要包括个体间差异的检测和个体内差异的检测。个体间差异的检测,主要是检测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外在表现,从差异教学的角度来说,如何引入合适的检测手段,真正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个性、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等各个方面存在的不同,对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差异教学目前已经较为成熟,该理论强调要深入了解学生个性方面存在的不同,可通过课内外活动的观察,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活动表现、老师与家长的评价、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家访和社会评价等多元化的方式,通过对这些方式进行综合运用,能够基本上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大体特征。
二、引入多元化方式,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带着兴趣去学,才能有较高的效率。必须顺应学生的活动需求,采取人性化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探究过程中。可尝试制定差异性、多元性的教学目标,一般而言,学生之间存在较多的个性差异,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也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要具备差异性和多元性。因此,采取措施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保证活动效果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做到重视课程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强化学生成功的学习体验,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参与的欲望。通过创设富于生气的活动场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用其偏好的方式去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对视觉偏好的孩子用图片、动画展现;对听觉偏好的孩子采用音乐的方式展现各种场景,这样能够增强其活动印象。
三、引入协同教学模式,提高语文实践活动效率
差异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教学,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然而多数教师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如果让单个教师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实现差异教学,在目前小学的教学条件下显得不太现实,教师往往会忙不过来,这样就无法真正实现差异教学的目标。因此,可以采取协同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大家互相交流和沟通各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关注,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协同教学,让老师能够真正协同合作,将具备互补性的教师组成相应的协同教学指导小组,组织开展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创造更大的空间。将差异教学引入综合实践活动中,更能够把握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开展差异化的活动手段,推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良性发展,使综合实践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7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所特有的学习内容, 体现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一轮改革的观念。它倡导课程之间的整合交流, 倡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地掌握知识。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让综合性活动作为单元教学的“先行者”
主题单元的教学是综合性活动开展的基础, 所以一般来说都安排在单元教学的最后, 作为单元学习的总结和延伸。不过在单元教学开展之前, 给学生营造一个自学的空间, 让学生在进入单元学习前就对单元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可行的。这样摒弃了传统课堂中只要求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的做法, 而是着眼于一个阶段解决的问题。
2、综合活动与口语交际训练、写作相结合
当然, 综合性学习有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 重在学习的过程,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因此, 我们也不应该单纯地把综合性活动单独割裂开来, 独立开展。往往可以在“巧”字上下工夫。每到一个单元开始之前, 要习惯浏览单元内容, 考虑课时的安排和内容的安排。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一下内容之间的联系, 以便于在教学中可以科学地掌控, 找准时机, 提高教学的效率。不难发现, 语文天地中的“初显身手”与“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内容总是有联系的, 把握好联系, 我们可以顺水推舟, 将综合性活动与口语交际训练和写作的训练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3、在综合活动中总结单元内容
在综合活动中对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延伸, 这是新课程后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 有很多的教学的内容都比较适合用这一办法, 对于学生来说, 也是一个好的总结。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积累, 在综合活动中进行资料的归类、整理和表述、交流,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都是有利的。
二、重视实践训练, 教师做到成竹在胸
新课程呼唤教学的灵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呼唤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向自主、合作、探究发方式转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综合性学习活动正是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良好契机。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一契机, 认真地落实综合活动的组织, 为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而努力。
1、目标设定联系生活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跟社会活动、现代信息密切相关, 许多语文实践活动课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跟其他人交往接触, 使学生了解社会, 增长见识。如:“考察名胜古迹”、“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地名趣事”、“世界风云”等等语文实践活动课都要求学生走向社会, 进行调查研究。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 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 密切联系生活, 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知识, 应用语文知识并形成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密切联系生活, 学生才能从生活中受到感染。教师的教学应该是自主的, 是建立在洞察了语文的教学目标之后的策略, 这样才是个性化的。
2、教师角色—甘当“顾问”
综合实践活动中, 强调学生是主体, 是主要角色, 那么, 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呢?回答很简单, 做“顾问”。教师只要当好“顾问”, 在一旁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指导, 就足够了。学生编排话剧的时候, 会有很多的问题, 比如表情啊, 动作啊, 道具啊等等, 他们一定会找你问的, 你怎么办?不要急着告诉他答案, 不妨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想的, 告诉他们有那些方法可以参考, 有哪些例子可以参照, 他们自然就又走到了自主学习的路上去了。教师要当好这个顾问, 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你必须要对活动有明确的认识, 对活动的目的要有清晰的概念, 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了解什么?感受什么?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预设等, 心中都要有数。在指导学生的时候, 欲擒故纵, 《学记》中说:“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教师当好了“顾问”, 学生才有机会当好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 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样的理念, 语文学科在编排上己经特别重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同步和互相交融。在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 更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大胆地把语文放到一个综合的大舞台去展现, 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方法的整合, 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有整合的意识, 而且还应具有整合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科的知识和特点, 还应具有更为广博的横向知识, 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不仅要加强知识的更新学习, 而且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积极拓展语文的教学资源, 积极开发和利用与课程相关联的资源,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这样要求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因此, 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个性化教学的策略之一。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长的一个学段, 也是学生智力发展、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及基本技能发展的起步阶段, 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黄金时期。语文的教学因为学科的特殊性而决定其必然凸显鲜明的个性。本文基于此, 针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个性化教学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柳海民主编:《当代教育理论专题》,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版
[2]朱小蔓主编:《中小学德育专题》,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版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8
一、构建多样性的主题活动
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一盘端, 采取统一的教学形式, 很少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背景下的以学定教理念注重的是学生的全体参与性, 强调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 以学生为主体。鉴于此,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活动时主题应该多样, 借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诸如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主题。我在设计活动中首先考虑的是教材本身, 人教版的教材都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来设计的, 这样既有利于语文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又有利于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更便于教师整合和开发教学资源, 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便捷的素材。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我结合教材的主题, 开展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环保活动, 让学生清楚地认知目前的社会, 形成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再如以学生熟知的“生活为源泉”来构思活动主题:生活是一切的源泉, 学生学习的目的之一在于更好地运用知识, 语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语文知识, 对此我运用中国传统的节日或者世界重大节日等来构建主题活动,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比如我利用春节假期, 开展“春联我来说”的实践活动;在国庆期间开展“我的名字叫国庆”主题活动, 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 勇于认知生活, 并从生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技能。此外, 教师在设计活动主题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要能通过网络、电视等开展一些时代性的主题活动, 诸如“公益广告我来写”“生活中的小感悟”等, 以此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促使小学语文活动设计有效生成。
二、组合综合性的活动内容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 其本身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教材在活动设计方面十分注重综合性的凸显。对此, 我在选择、构思、组合活动内容时, 同样较为注重综合性的展示, 即活动内容要尽可能地融合语文的四大技能:听、说、读、写。诸如笔者结合眼下较为时尚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 设计“话说中国”的综合实践活动, 其内容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收集中国的古迹名胜、传统文化、文明礼节等方面的信息, 进而将其整编成为小故事讲解出来, 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听、说、读、写能力都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小学生本身爱玩, 喜欢新鲜的事物, 又爱表现自我, 我设计这样的活动, 既能够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求, 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同时, 我还尝试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来增强活动的综合性, 即以语文为重心,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再融合其他学科, 拓宽教学资源,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结合教材中系列的环保主题单元, 我设计了“环保:你、我、他”的主题活动, 其内容涉及地理学科、数学学科、科学学科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际地区进行地理区位的划分, 并对其进行考察, 再以数据的形式加以呈现, 进而整合成为小故事或者以话剧的娱乐形式展示出来, 最后, 结合实际提出系列的科学解决方案或者措施。整个过程从定位、考察、调查到组合、统计、整改措施, 融合了多个学科内容, 扩展了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进一步提升了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三、活动要凸显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无疑, 活动是体现语文实践性的最佳途径。小学生本身爱动, 喜欢活动, 只有开展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 进而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我们知道, 语文本身的实践性很强, 人们平时的言语组合、表达都离不开语文。言语是在“践行”中形成的, 因此活动是学生实践语文的最佳方式。对此, 教师在设计活动中应凸显实践性, 借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文、学习语文, 形成一定的语文综合素养。如鉴于小学生的能力和年龄, 可开展他们能力范围内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诸如环保主题系列活动、雷锋精神主题系列活动、自我成长主题系列活动等, 让学生作为前沿的主要人物去实践, 以行动来证明自我, 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自主”, 并不断净化和提升自我精神。
总的来说,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个新产物。教师在小学语文活动设计过程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来导引学生, 并在自由的活动中生成新的教学智慧、新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进而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以学定教在小学语文活动设计运用中的有效性, 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小学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1) .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索
我校地处美丽的河西走廊西端的肃州区总寨镇沙河村,是一所村级小学。这里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学生经常看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质的社会资源。我们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亲近自然融入社会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因此,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效地挖掘农村资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极富农村色彩的素材。
(一)收集农民语言
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寓意深刻、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新课程重视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很多。我们因地制宜,让学生收集农民这些生动的语言,再摘抄到积累本上,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农民语言”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村特色。通过活动,学生收集到许多妙趣横生的语言,
通过收集农民语言,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丰富了词汇,还传承了优秀的民间文化,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体验农业生产
沙河村建成了国家级现代农业戈壁无土栽培示范园,肃州区大型综合养殖区,太阳能风能发电,750万千瓦变输电工程。这些都为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提供机会与内容。根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和本地的特点,我们围绕种植、养殖等方面做文章,开辟“反季节大棚蔬菜园”“综合养殖场”等校外活动基地, 例如,与反季节蔬菜种植户结对子时,我们与学生合作共同选择了以下研究主题:1研究如何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写好观察日记。 2结合观察日记,分析适合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的气候环境。3写一写与农民接触或亲身体验农活的心得体会……
(三)采访杰出农民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为此,可以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有特色的农民企业家、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大户、养殖大王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如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农民企业家,老师指导学生以小传记的形式写出农民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使之成为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教材”。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学有所成, 回报家乡,使学生既得到语文能力训练,又受到品德教育。
(四)了解土特产品
本地富有特色的物产也是课程资源。如反季节大棚蔬菜、乳瓜、 食用菌、锦丰梨、洋葱以及名菜小吃等。让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说说这些产品的特色、分类或者种植方法、加工方法等,学会向他人推销这些特产:可以写解说词,可以写广告词,可以做宣传画等。
通过以上这些富有农村色彩的优质语文资源,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历练自我感受成长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合作精神,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而农村学生由于受地域、学习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各种实践能力相对滞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调查、 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环节的指导,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各种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
(一)收集学习的信息和资料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开辟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让学生边实践边认识,边研究边实践, 真切感受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那种可以自由伸展的探究的乐趣。例如在开展“我身边的白色污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 先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家乡白色污染的情况,了解白色污染的原因。 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明白保护环境的意义。最后开展“反对白色污染,人人有责”“防止白色污染,从我做起”等活动,寻找防止白色污染的方法。学生们有的实地拍照;有的向科学老师请教; 有的到图书馆、新华书店查找;有的上网搜集下载;还有的甚至几个人合作一起摘录电视和报纸上的广告,办手抄小报、编写公益广告词,多渠道、全方位的信息和资源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学习的信息和资料,使他们初步掌握通过观察、 查阅、人际交往、网络媒体等获取学习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
(二)展示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展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是一篇研究小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块展示图板;也可以是一场主题演讲, 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日记;还可以是一项活动的设计方案等。 总之,教师不必拘泥于单一固定的形式,要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展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六一节即将到来,孩子们早已经欢呼雀跃。 “叽叽喳喳”地凑在一起谈论联欢的事情。我们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一起讨论串联词的写作要领;起草庆祝会环境布置方案等。一周后,联欢活动按时开展,活动获得巨大成功。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有的学生说:“经历这次活动,想不到我们还有那么大能耐,竟能自导自演这么有趣的活动。”有的学生说:“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安排得很有计划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刍议 篇10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语文》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注入了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因而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现将我的真切感受作如下回顾: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心理成份,是学习的最好动机。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造就合格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对学习是否产生兴趣,往往来源于老师有目的的培养,要培养兴趣,教师就要科学地研究和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规律。注意力能维持多长,怎样激发和用不随意注意,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如何运用教学过程和内容本身“启开”学生的心灵门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性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启发学习手脑并用,激励学生创新实践。
动手又动脑,可以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小学生天真活泼,他们乐于助手,在动手的过程又勤于动脑,因此有目的让学生进行“办手抄报”、“招兵买马”、“制作名片、名信片”、“诗朗诵”、“演讲”等语文实践活动,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还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构造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习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如在课堂上,我采用“设计问题,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在小组内统一看法,然后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采用“接力作文”的方式,即一个同学讲一个故事的开头,再由后面的续接故意情节,这样一个接一个,像接力赛一样,最后的一个同学续接结尾。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走出课堂,扩大视野,激活创新思维。
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向往成人的社会,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校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11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应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专题研究,引入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教学中来。小专题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力求从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结合生活实际,享受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告诉人们,它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材中有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有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由此产生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而此时正是引导学生开展小专题研究的良好契机。
语文教学中的小专题研究,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生活的时空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创新精神和运用文字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敢于质疑;勤于探索,敢于创新;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符合新课改理念。
确立学习主题,体验语文学习的丰富内涵,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教材的整合
阅读课文会发现,语文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但有的知识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真正地让学生掌握的。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的整合,使传统的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应用学科整合的方式,在教学中敢于把语文知识的丰富内涵放到开放的综合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探讨、交流总结,那么学生的收获会远远超过课堂所得。
参与社会活动,感悟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整合
通过进入社会、接触社会现实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产生问题意识。在形成小专题研究的方案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而且让学生形成了较强的参与意识。
一般来说,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精神风貌。假如把小专题研究引进课堂,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调查和探索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实现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掘,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课堂的整合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的探究能力也会延伸到语文学习中,主动地去探究、去理解、去感悟,从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小专题来自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都得到了发展,远远超越传统的语文教学,给学生的思维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笔者相信,小专题研究一定会成为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一定会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北京路第一小学 )
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整合 篇12
一、研究性学习方式与课文教材整合的常态化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采用全面渗透课堂教学使语文教学“研究化”和穿插设置“专题研究”课两种形式。教材是学科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课程资源,是相关科学系统呈现的载体。而语文学科重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如何通过研读教材获得能力的提升呢?研究性学习方式就发挥出它的作用了。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找寻自己的兴趣点与怀疑点,通过探讨就可形成研究性学习课题。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同学们对朱自清写下这篇文章的背景很感兴趣,但背景教学会冲淡散文本身的美感,那这个兴趣与争论点可以成为很好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资料搜集和思考,学生获得了自己的认识,结果并不重要,而在过程中对资料的搜集、对比筛选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再如李白诗歌的教学,我们一贯强调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的巅峰地位,那经过研读,“后世为什么没有再出现具有李白这样地位的诗人”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题目。此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自身和他所处的时代的独一无二性。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不仅要及时发现问题,更应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长期坚持,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是一只只被“填”的鸭子,而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会解决问题的“活”人。
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课本本身一些富有价值的东西产生思考,并有所探索,而且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其它的领域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出新的问题和价值观。此举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锻炼了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活动体验方式与语文拓展研究题目整合的社会实践活动
1、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形式适合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单元的专题研究。我认为开放性即体现为操作的灵活性、知识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讲授可难可易、可多可少)。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人教版必修的五册书中的“梳理探究”模块。在参与此模块的一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感到模块教学内容活动性强,这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十分契合。这种开放性单元的教学设计,运用主题探究的方式,使课内课外知识得到整合再合适不过了。模块中的内容更适合运用调查、采访、搜集资料等方法,这正符合综合实践活动重体验、重探究、重实践的理念。例如:文言文虚词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对联文化研究、谚语的收集与归类分析等。
2、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拓展性训练。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其中阅读与写作更是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万中唯一的阅读答案,这种抹杀创造性的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我想通过教师的鼓励,针对阅读与写作,可以尝试综合实践活动。例如,你最喜欢的书籍大征集、你心中的“大家”等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要求学生这样读、那样写,而是让学生自主研究思考为什么这样写,到底该怎么读,读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活动中的体验对于学生是珍贵的、唯一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有了自身的体验和感受,阅读和写作才有了生命和意义。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小学语文教学07-21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10-14
实践活动教学小学语文12-0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06-15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05-27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05-28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况与价值07-1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05-16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06-1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