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2024-09-0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共11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篇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明星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在当今这个社会,科技发展异常迅速,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电视、电脑、电影等都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孩子们对很多电影中的形象,念念不忘,成为一些忠实的影迷,歌迷。有“玉米”,“宏迷”的歌迷,也有“荣迷”,还有一些孩子比较迷恋“俞洪敏”,更有孩子是奥巴马的忠实粉丝。更有孩子觉得汶川地震中,行军礼的孩子是他们心目中的明星,奥运会上美丽的身姿,跳水皇后郭晶晶,也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所以孩子们的兴趣成了一个很好的话题,也正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我们准备这样来引导学生开展这个话题的研究,在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给学生看,然后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问问孩子们喜不喜欢?还喜欢哪些电影?喜欢它们什么?播发一些励志的视频,例如俞洪敏的访谈节目,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进一步的讨论、思考。然后提出建议:我们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明星》为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好吗?探究电影对孩子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怎样吸引我们?

二、设计理念

1.体现学生个性化的特点.这次主题的选择,完全是学生喜欢的,在活动中,让学生们自己去收集,自己去展现,自己去发现,由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喜好不同,性别不同,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多方位的展现自己的风采.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研究主体的原则展开,如一开始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目标和讨论确定探究的方向和方法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进了学生与探究主题的距离.3.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辨别是非的能力,合作进取的能力,社会交际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三,活动的目标

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协作,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能力目标

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培养查找,搜集并简单处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知识目标

1.知道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人物,那类人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

2.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为什么这类人物会如此受小学生欢迎

3.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对小学生的影响

四、活动的对象及课时

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课时:15课时左右

课时采取弹性课时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每周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与其他学科(如口语交际课,品生课等)打通使用。

五、注意事项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2.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5.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六、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七、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题生成 制定计划(2课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分组活动 追星对小学生的影响(4课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 分享成果(4课时)

第四阶段:汇报展示阶段(1课时)

第五阶段:评价阶段(1课时)

八、活动实施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自由组合 制定计划

具体目标:确定子课题,建立研究小组;撰写研究方案,准备实施.活动时间:课内2课时

1、讨论定探究方向和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喜欢这位明星 追星好不好 追星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问题时除了问老师,家长外怎样自己找答案,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然后老师总结学生说的方法.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1)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名人

2)对名人是什么样的态度

3)一般是在什么时候观看自己喜欢人的人物的节目

4)小学生为什么喜欢这类名人

5什么样的名人事迹对我们小学生的成长有好的影响

6)要怎么才算真正的名人,名人要具备那些品质

3、建立子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1),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三大组:采访组,考察组,网络组.)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子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但以学生意愿为主,不必过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师生共同评议,完善方案.注意事项:

一般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上网,图书馆或书店看书,采访(同学,家长,路人,专家等)可能学生还会想到其它的方法,这时老师要对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老师预期审视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学生在收集资料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上网搜索的技巧问题,采访时有要注意的事项(如采访前准备好本次采访的问题,衣着整洁,有礼貌),采访专家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等.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研究探究方法和具体措施.这里由学生自己活动,老师已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前给学生提出.但是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还是要审视学生的方法是否可行.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等方式收集信息

2、采访同学,家长,行人(老师),专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分组活动

一.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自主体会明星的事迹传达的是什么样子的内容,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数据并分析的能力.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等能力,引导学生作好记录等工作.二.研究形式1, 调查,访谈2, 统计,资料汇编

活动时间:课外1——2周三.活动过程:

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各“研究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调查,访问他人,明白追星对他们的影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家长,老师一起探讨,研究.采访组: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名人

考察组:追星对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新天地

网络组:为什么小学生喜欢这类名人

2,作好活动记录和研究工作.设计表格如下,发给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参加人员

活动经过

备注

整理.各“研究小组”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及过程进行整理,并填写“走访记录”,各小组分工协作在收集信息之后各组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整理

四、活动指导: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要运用上网,访问,调查,观察等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指导学生调查研究要客观真实,不能弄虚作假,提高研究的真实性.(4),指导学生注意活动安全问题.课外外出活动,必须先征得教师和家长的同意,告知具体的活动地点.(5),引导学生克服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和技能障碍,提高学生交际,口语等能力.(6),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过程的碰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灵活应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 分享成果

具体目标:(1),整理资料,提炼认识,撰写结题报告.(2),交流活动,反思汲取经验,体验成功.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课外一周活动过程:

(1),各小组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归类,汇总,筛选,整理,分析研究,形成结论.教师作相关指导(如资料有效性分析,剔除无关材料,表述语言的斟酌,还需要补充调查的材料收集等).(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交流,反思

.(3),撰写结题报告和体会文章,教师重点指导课题报告的撰写,主要内容框架: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明星》活动结题报告

(4)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以一起讨论各种表现的手段和形式,如展示小报,表演小品,朗诵,图片课件展示等,鼓励创新展示.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报告,体会文章,成果课件等.展示交流:

(5),学生自行设计《明星,伴我成长》辩论会方案.各研究小组分工准备主题会展示节目.第四阶段:展示阶段:1, 全班交流

各小组将自己收集整理好的信息,在全班展示,交流.全班交流后可能有个生成性问题,有的学生听到别人收集的资料之后可能会改变自己观点,立场,感兴趣的问题,这时让学生再次分组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自己最感兴趣的组里活动,是活动能够继续开展的前提.真正做到活动以学生为主。

2、分组

学生展示了自己收集的信息,看了别人的展示之后,对明星伴我成长这个可能会有新的认识,学生按自愿的原则分成正方:追星对我们的成长有益处

反方:我们应该少追星

3、准备辩论会

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念,组成新的小组,各组选出组长,组织组员,制定本组任务,准备辩论会.学生准备文字资料,图片,影视资料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如果学生没有搞过辩论,可以给学生看其他学生的辩论录象,给学生提出辩论注意的地方,以便学生下一步活动顺利开展

4、唇枪舌战辩论会

布置会场,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开展辩论会,辩论会又是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会.请家长和领导参加,在学生活动中,参加学生的讨论中,可以从讲自己的电影故事,从侧面让学生自己体会自己所表达的观点.(例子1追武打明星时,电影中的情节,动作和现实生活差距太大.有些是人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比如在天上飞等.孩子吃会去模仿,造成严重的后果.(2)追星,有的孩子会逃课去看电影,或者演唱会,有时候,作业也会被推迟。追星,例如学习俞洪敏,可以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自行准备.要求从言行,思想,心理等多方面进行考虑.1.小小辩论台:

1)辩论话题:追星对我们的影响 正方:追星有好处 反方:追星有坏处

2)辩论规则:A理由要充分B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反驳对方时要注意文明,要有礼貌.3)学生准备一分钟后展开辩论.2.采访成人眼中的明星:(分组进行采访,父母组,老师组,专家组)

1)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从中受到不良影响,不同意孩子总看追星,会分散精力,应好好读书,节假日休息可适当看看.2)老师:建议孩子多看新闻,时事,平时多多吃课外书,适时看电影.追自己喜欢的名人

3)专家:追星是孩子们一个业余的途径,也是一个成长的途径,更是一个收藏快乐的途径,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孩子看电影有利的方面:(1)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2)电影能扩展孩子的知识面.电影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幼儿的心里.(3)名人的事迹能扩展孩子的思维.在孩子的成长时候可以孩子的发挥想象,孩子看完之后,会让孩子对故事有自己的看法,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做的更好.(3)孩子喜欢看名人的节目,经常会一动不动地坐在着看一两个小时,作业,预习等等全部抛在脑后.(4)对孩子来说,比看电影更重要的是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孩子如果习惯于轻松愉快的动画画面,就可能对需要费点力气的阅读不感兴趣.(5)除了经常提到的凶杀暴力的渲染,另外一个因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沉溺于电影的世界.即使再优秀的青少年一旦成瘾,就会在其成长过程中留下伤害,比如产生孤僻症,出现人际障碍.三,父母要筛选电影明星,不是所有的明星都适合孩子,能否提供健康,积极的影响,勿让孩子停留于消极被动的欣赏浏览者的角色,应随机引导孩子谈论,比较,评价电影中的人物,情节,让孩子讲述其中优美的文学语言,真正体验其精神实质.5.小结

老师对本次辩论会进行小结,辩论不要求有结果,只要让学生认识到对待任何事要全面,不能片面的认为它好或是不好.第五阶段: 评价阶段

具体目标: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情感体验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等进行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培养学生进一步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活动时间:1课时

1.说我的心里话

学生通过填写“说说我的心里话”一表,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一次自我反思,并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说说我的心里话”评价表

评价项目

学生的话

你对本次的研究活动是否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请说出理由

你想对指导老师说什么

你认为自己做的结果如何

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通过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的小组合作是否愉快

这样的活动,你愿意继续参加吗 如果不愿意,谈谈你的看法

2.心得体会

学生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写写心得体会,分析自己的得与失,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你对如何看追星,怎样看有什么新的想法.3.评价,表彰各先进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评价是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在本次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表彰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评出最佳小组,最佳表演奖,最佳辩论手奖等,奖项涉及面广一些,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备注:这个课题本来就贴近学生生活, 以播放有关各类电影,明星的事迹视频,故事,访谈节目,吸引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讨论的形式来提出这个课题,学生肯定会很感兴趣.备注:课时的操作方式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实施指南为依据,课时与其他学科打通既可以缩短整个活动延续时间还可以实现学科间整和.小组成员:

季乐乐,张惠中,单娇,蒋玉丹,刘梅,季琼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篇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地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某些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

1. 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现象

学校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通过对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与本校资源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课程悬缺和候补现象的出现。

2. 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低效、片面”现象

学校根据教材统一计划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有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校本化的道路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由于统一计划带来的活动形式呆板、整齐划一,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作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本课程克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与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资源与课程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益,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3.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

未来社会要求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内容,具有多种能力。只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转向综合性知识,掌握丰富的知识,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学校才能有所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未来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校本化对策

综合实践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形态课程。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校本化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根本途径,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就是要让实践活动与学生、老师、学校实际结合起来。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来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的原则是指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主题是总主题的确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和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题大做,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

2.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设计要有较高的指向性和可行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要考虑活动的现实指向性、可行性。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如很多地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以名胜古迹为主题内容,通过对我国名胜古迹的介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名胜古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关注、理解和热爱。这个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为基础,活动是否可行,也是选题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整方案。另外活动主题要小,要选择一些切入点较小、容易操作的主题。

3.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要尊重学生自主性

尊重学生自主性就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活动主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心理协调等因素,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接受性。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年龄的大小,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主题。

4.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着眼于学科交叉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取向就是课程综合化。综合实践活动不再是单纯以某门课程的知识为主要知识体系的课程,它是各学科交叉结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综合实践活动整体设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打通进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这样的课程内容与形式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大有好处的。

5.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方案 制定

中图分类号:G42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154-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能拓展学生学科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

在现代小学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和社区的需求为基础,解决学生关心和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以这样的学习活动为内容的课程设置则能恰如其分地达成现代教育的需求目标。因此,我国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小学教育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一堂好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定要有一个科学详尽的活动方案。那么,怎么准确把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呢?如何科学制定出新颖可行的方案呢?以下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1 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

顾名思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就是为实现某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制定的书面计划。它是实施活动前的必要准备,体现出整个活动的预设性,以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通常来讲,一个完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适用对象、活动设计与指导者、活动准备、活动时长、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实施建议、活动评价建议等。通过对上述基本要素的明确而形成活动方案,使学生对活动本身认识加深,能清晰了解活动步骤和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预”的效果更好,可以通过开展方案制定课的教学课程。在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自主、规范地进行活动设计或修改活动方案草稿,再通过交流、合作、论证,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通过上文可知,科学而新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是上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方案,不但能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使他们体验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以下本文就从活动选材、目标制定、准备工作和环节设计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1)选材要贴近生活,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人是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精灵,是生活于自然中的高级动物。学生更是如此。可是传统教育往往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封闭在课堂内,课堂学习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为小学生们开辟的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因此,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材时,必须要贴近实际生活,要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同时,选材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特点,不要选择那些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而应截取一些相对简单有趣、能够让小学生通过思考获得启示的活动。例如,开展一些参观、观摩、走访等形式的活动。

(2)活动目标要恰当,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的活动目标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涉及活动对学生培养的定位、情感发展及教育的价值观等问题,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鉴定标准,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的作用。所以,方案中活动目标必须要恰当,要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具体来说,首先,活动目标制定要来源于课程标准,符合新课改纲要的精神。其次,活动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最后,活动目标制定要把握好“度”,体现新经验的同时不能盲目扩散。

(3)活动准备工作要细致,师生共备为活动服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充分做好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有效地准备工作保证,是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要条件,是学生真正在实践活动中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的活动准备工作,既包括教师的方案制定、备课等准备工作,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前的预备活动。这一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准备指导工作,尤其注意不能把该工作作为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方法介绍。而应作为一次以“开展实践活动前准备”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进行,让学生在“调查”、“探究”、“讨论”、“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拟定解决问题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计划,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4)活动过程要有序,考虑周全,时间分配合理

一般来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要有激趣导入、合作探究、交流归纳、实践操作、展示评价和拓展创新等六个方面内容。当然,在这六个环节中任何一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细分。例如,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可以进一步再次细分出两个环节:其一,交流汇报,质疑互补环节;其二,模仿演示,整体回顾要领环节。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突出各环节的重点及渐进性、衔接性。事先考虑好时间分配,合理展开。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师的导入和示范讲解时间约占10%,学生们的操作时间占80%,讲评环节最多占10%。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践和动脑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综上所述,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必然会被更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的。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小学教师要能够很好地制定活动方案,以实现教学目的。我真诚地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线索,但其中的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实践课方案实施策略.

[2] 实践活动过程控制研究.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类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以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方案为依据,营造浓浓的班级书香氛围,通过师生共读活动,树立“终身阅读”观念,努力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活动主题

书香浸润我成长

三、活动目的:

1、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让校园里充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为师生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使孩子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多读、多体会、多思考,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

3、把读书活动纳入常规教学,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4、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主题班会、读书汇报会、手抄报等形式多角度地开展读书活动。

四、推荐书目

二月《列那狐的故事》、三月《绿野仙踪》、四月《伊索寓言》、五月《夏洛的网》、六月《格列佛游记》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1做好环境布置,以“书香浸润我成长”为主题出一期专题板报,完善班级图书角,推选优秀图书管理员,确保每生每天都有好书阅读。

2、请家长为孩子购买推荐书目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1、各班根据学校读书节方案,认真制定班级读书计划。

2、读一本好书和一份好报。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籍,每人至少要读一本好书,语文老师向学生推荐部分优秀书籍,引导学生学会择书而读,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推荐一本好书,办一次读书交流会。学会推荐好书是个人口头表达能力的展示,是建立在充分阅读所推荐书籍基础上的表述,是与他人进行好书交流的前提。举办一次好书交流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将读书活动引向纵深方向。

4、语文教师每周一节的语文课设为读书指导课进行读书指导,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共享———— ————读书乐趣,分享读书收获。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掌握学生的读书动态,并指导学生向学校网站推荐读书心得和好的习作。

5、开展优秀读书手抄报展评活动:鼓励学生自办读书小报,可以由多人合办,也可以个人自办;但多人合办的小报要在小报上体现主编、编辑、文字、插图等人员分工的名单。

6、做一本读书笔记。提倡并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从而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等。

7、以课本剧的形式演演书中人物。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评选“个人优秀读书手抄报奖”;

(2)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奖”

(3)评选“读书明星”、“优秀图书管理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案例设计 篇5

贵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小学《专题教育综合读本》四年级第十二课

节约用水

杨柳街中心校孟怀银

一、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国也是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少。懂得节约用水,珍惜、爱护水源,纠正不良的用水习惯并能自觉督促他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命之源的认识,产生热爱自然,保护家乡水资源的情感。

2、养成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做节约用水的小卫士。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分享劳动成果、锻炼归纳能力。

三、活动重点:通过学习实践,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

四、活动准备:

教师:各种缺水图片,宣传节约用水标语,调查活动卡片、水污染资料、玻璃盆、废机油

学生:一杯水、量杯 第一阶段:

活动目标:认识生活中不良的用水习惯,形成纠正不良习惯的意识,认识水的对生命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了解哪些是不良的用水习惯

教学准备: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图片、世界各地干旱引发的灾难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讲解水的重要性:据科学家研究,人10天不吃饭不会死亡,3至5天不喝水就会死亡,植物体内水份占70%。自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增加、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被严重污染等,造成全球水危机。目前有80个国家严重缺水,有的国家缺到“滴水贵如油”程度。其中,我国被联合国列为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展示干旱引发的各种灾难图片(尼日利亚旱灾360万人挨饿、美国得克萨斯州大旱等),看了这些图片,我们应怎样对待用水?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12、节约用水

2、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导言部分,认识水的重要性和我们对用水应持的态度。提出问题:想想我们口渴时有什么感受?没有水植物、动物会怎样?每停一次水我们的感觉怎样?(2)组织学生学习“万花筒”部分内容。

要求学生自读相关部分内容

抽学生复述自读内容的大概意思

(3)设问:辉辉和军军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军军小气吗?军军为什么被称为环保小卫士?引导学生讨论完成这些问题。

(4)体验:每个学生将所带来的一杯水倒入教师准备的玻璃盆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及时小结:每个学生如果浪费一杯水,全校、全镇乃至全国要浪费多少?

(5)教师小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已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水已越来越少。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目前,我国有200多个城市缺水。北京每年缺水1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有的地方已降到30多米。深圳每天至少缺水10万立方米,曾经出现过“水荒”。江河也缺水,黄河连年出现断流。楼兰古城因为缺水,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罗布泊因为干涸,成为生命禁区。

中国七大水系中日前极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珍惜水,就是珍惜生命。

(6)自我检讨:教师提出问题:说说大家平时在家里、在学校有哪些浪费水的例子?(7)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请小组代表集中发言。

3、教师评价:教师对小组举出的事例、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做得好的要及时加以肯定,对所列出例子不能辩别的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这样做不对的原因”。

4、小结:小结水的重要性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第二阶段:

教学准备: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选一名小组长。活动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1、调查平时班上打扫卫生时哪些现象是浪费水的行为?

2、进行厕所卫生时用水不合理的地方?

3、收集学校公共场所哪些地方浪费水?

4、调查学校食堂哪些水可以第二次利用? 活动步骤:

1、明确四个组对上述问题时行轮流调查。

2、明确本次调查的主题是什么?调查什么?确定调查主题,设计调查方案。人员分工(测量、记录、)

3、通过调查,集中小组进行讨论。

4、抽小组代表发言,把各组调查、讨论情况进行汇总。把涉及到学校用水浪费现象的提交学校处理,本班有浪费现象的经讨论,定出节约用水公约后在教室内张贴。

5、教师小结:从平时校内各种浪费用水现象强调,引导学生如果发现校内有浪费水的现象应怎么做? 第三阶段:

一、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辩别是非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加强学生对节约用水的再认识。

二、活动内容:完成课文“讨论与分享”。

三、活动步骤:

1、完成课文中相关内容:下列做法哪些做法正确、哪些不正确?

用完水,随手拧紧水龙头。

洗手、洗脸、擦肥皂时,一直开着不龙头让清水长流。洗澡的时候,我在浴盆里泡着洗。

洗菜、淘米的水供家畜、宠物饮用或浇灌花木。洗衣后用的水用于拖地、冲洗马桶。

在卫生间、厨房这些常用水的地方备一只小水桶,把用过一次的、还可以再用的水攒下来再利用。

开头水龙头,用长流水洗碗、洗衣服。

2、拓展、讨论

平进在家做饭、洗衣、洗澡、洗菜如何才能做到节约用水?(从二次利用水主面引导)

回想村寨里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应怎么做?

看节约用图片(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节约用水的做法、漫画、)边看边引导学生讨论。

3、学习“聪明屋”中的相关内容。

再认识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人体的作用(排除体内有害物质)。

认识节水标志,绿色的园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的部分象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江成江河。

了解世界节水日:国家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节水日,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人人争做节水卫士。

保护水源采取的措施是:1保护自然环境,2防止乱砍滥伐。3节约用水。最后教师指出节约用水不能光在口号上,还要看实际行动。

4、延伸:课外找资料,家里的厕所、猪圈应建离水源多远的位置?并设计出简单图纸。村寨里的水井为什么分为吃水、洗菜、洗衣等区域? 第四阶段

一、活动目标:对节约用水习惯进行强化,锻炼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写作能力,调查能力。

二、活动内容:调查村寨、河道受污染情况及产生后果。

三、活动步骤:

1、分组调查工厂排放污水对河道生物的影响(调查市化肥厂)。

2、煤水污染水源后果(调查两个大型煤厂)。

3、交流调查结果。各小组自行讨论分析。

4、实验:用废机油滴在玻璃盆的清水中看到什么现象。老师结合当今油轮漏油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啊并出示水污染画面。看了这些画面同学们心里有什么感受?(板书:痛心)

5、结合实验、调查及讨论结果对照课文中“实践岛”漫画讲故事。

6、教师要求学生编、找节约用水的标语并写出来进行评比。(教师板书节水标语: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为了人类和你的生命,请节约每一滴水。要象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源。人人关心节水、时时注意节水。节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珍惜水,就是珍惜生命。)

7、要求学生说说生活中怎样做才能节约水?学生展开讨论(主要围绕生活中可以进行的二次用水)。

8、要求学生就调查、讨论、学习本课情况组织材料以组为单位办四份手抄报。

四、活动总结,收集归类资料,存档。

五、注意事项:

1、调查注意安全。

2、调查问题能 按一定顺序,涉及到找人进行核实时要有礼貌、文明。

3、分析汇总及时、相关数据准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定稿 篇6

——爱心捐资义卖助学活动

单位:灵宝市第五小学 主持人:周彩苗 电话:*** 辅导教师:杨君 电话:*** 辅导教师:王向题 电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爱心捐资义卖助学活动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实现“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的教育目标,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我们同处一个星球,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才能让打的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爱!暑期寻访贫困失学孩子,我们有幸走访苏村的贫困学生,看到家住苏村乡卫家磨村高窑组8岁的董江莹,7岁的董玉莹,父亲残疾,母亲患有精神病出走多年,至今杳无音讯,爷爷奶奶年迈靠种地为生,土地为旱地完全靠天吃饭,姐妹俩身上穿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全靠左邻右舍接济,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即将面临失学。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感觉帮助这个家庭,帮助这两个孩子走上求学之路势在必行,即刻决定把爱心捐资义卖助学确定为本期实践活动主题。

二、设计理念:

1.活动契合时代精神,社会热点议题。在活动中,让学生们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

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本着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原则展开,如一开始我们和学生、学生家长一体寻访资助对象制定活动目标和讨论确定活动的实施方法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3.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辨别是非的能力,合作进取的能力,社会交际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的目标

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体验实践活动的快乐和成功感,享受合作、交流、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能力目标

1.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四、活动的对象及时间

活动对象:小学二年级二班部分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 活动时间:一个半月

五.注意事项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事先写好行动计划,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手机等。

2.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3.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

5.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体验的过程与感受。

六、活动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七、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题生成 制定计划(2017年7月1日——7月10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分组活动 图书义卖、捐资助学(2017年7月11日——2017年8月5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 分享成果(2017年8月)

八、活动实施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自由组合 制定计划

具体目标:寻访贫困学子,确定活动计划;确立活动小组,撰写活动方案,准备实施。

活动时间:10天 1. 与灵宝市义工团联系在他们的协助下,我与周雨轩、邵朗煊、彭程浩及几名学生家长共同寻访贫困学子,两次驱车到苏村卫家磨村高窑组和田川小学实地寻访调查,确立贫困生资助对象(苏村乡卫家磨村高窑组董江莹和董玉莹姐妹)

2.围绕主题,确立活动小组展开讨论,确定活动具体实施方案(1)在老师指导下,根据特长、生活环境、家庭状况情况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承担的任务不同,分成三大组:沟通联系组、图书义卖组、后勤保障组。)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各自承担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但以学生和其他参与成员意愿为主,不必过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分组活动 图书义卖、捐资助学

(一)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取得劳动成果的不易,帮助别人快和自己,珍惜拥有的幸福生活。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综合实践等能力,引导学生作好记录等工作。

(二)活动形式

(1)组织文化广场图书义卖,集资助学款(2)师生共同参与助学款捐赠仪式 活动时间:一个半月

(三)活动过程: 图书义卖(1)图书义卖准备

图书义卖组首先向全班同学做好发动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尽量发动每一名学生都能捐赠自己看过的图书,种类不限。在每本书的封面上贴上标签,注明标价,标价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5元以下,尽量不要超过10元。

④安排杨君老师撰写图书义卖捐资助学宣传标语,薛仁毫妈妈制作支架、版面、图书价位牌。

⑤设计每个时间段安排6名营业员,要求:认真负责,能说会道,态度亲切,善于计算。2名秩序维持人员,要求:认真负责,态度亲切。老师做适当的指导和培训。

(2)图书义卖过程

图书义卖总共经历两个下午(17:00——19:00)、两个晚上(19:00——21:00)四个阶段

每个义卖组积极布置自己的摊位,想出宣传高招,使本班书籍能获得最大的流通,使活动开展得顺利、有趣、热烈。(设摊所用桌椅,由各小组成员自备保管。)

各义卖小组活动结束要认真清点钱款,记好帐。两组义卖成员之间要做好图书交接,时间衔接等等。

(3)图书义卖总结 活动结束后,各小组统计好卖出数量和所得钱款,并将钱款包入信封,注明组别和数目,直接负责人签字,投入设置“爱心基金捐款 箱”。沟通联系组:负责各小组之间的任务协调,承担参与活动成员和资助对象之间的沟通联系。

2、赠送助学款

两个阶段的图书义卖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结束,我们共筹集助学资金4000多元,在大家的公平、公正、民主表决下选派杨君老师、周彩苗老师、杨镂程妈妈、彭程浩、李小娇、邵朗煊等作为代表两次去苏村卫家磨小学为董江莹和董玉莹姐妹送助学款,到了那里田川小学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助学款捐赠仪式,并签订了捐赠收据。我们在校园里合影留念。

(四)活动指导:

(1)开展活动时,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记录表、照相机等。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活动资料。

(3)鼓励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合作进取的能力,社会交际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

(4)指导学生注意活动安全问题。

(5)引导学生分析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灵活应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 分享成果 段:小组汇报 分享成果 具体目标:(1)整理资料,提炼认识,撰写活动总结。活动情况总结:本次图书义卖捐资助学历经两个下午,分设四个图书义卖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每组6名营业员,两人记账,两人收钱,两人监督,两人负责图书分类、整理,四人负责向周围行人宣传,四人分区域守摊叫卖。每个时间段结束各成员共同整理结算交由下一组成员接力。活动结束义卖加上捐助款项全部用于对董江莹和董玉莹姐妹后期学习费用资助。

(2)交流活动,反思汲取经验,体验成功。

各小组对活动中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归类、汇总。教师作相关指导。

指导学生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交流、反思。指导学生以本次活动为题材写一篇习作。

附:实践活动照片节选

灵宝市第五小学 2017年8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篇7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与设计

主题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的问题或话题, 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是激发学生学习和推动课程发展的组织中心。 其概念十分的宽泛, 内涵也十分丰富。 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在特定的“ 骨架”之中, 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有条理、有目标的活动。

设计就是在事情和问题解决之前进行的预先的探究方案和制定方案的过程。 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就是要在课程开始之前明确主题目标、主题内容、主题来源和主题评价等方面, 根据高年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水平来确定实践活动中的主题。

二、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体设计S-QCDR模式的构建

( 一) S-QCDR模式的概述

S-QCDR这一模式主要是让学生使用关联性思维和可能性思维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 是一种问题、关联、分解、反思形式的主题模式, 也是为了实现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关联的构建。

( 二) S-QCDR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中的应用

1.提出问题

数学高年段所学习的数学问题很多都加入了比较强的实践性, 所以想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关联性思维和可能性思维, 就要在实践活动课堂的最开始向同学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 在教师进行实际的主题问题的设计时, 一定要结合生活的实际, 并且一定要与其他的科目有关联, 才能让学生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 来将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例如, 在小学六年级教学的时候可以提出“ 为什么要比? ”的问题, 这一问题虽然看似与数学问题无关, 但是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也让他们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好奇心。 实际上比是一种数学概念, 也是一种语文上的概念, 同时还是生活中的一项内容。 所以这一主题的设计就能够与其他的学科和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2.主题目标

在主题目标的设置上, 数学教师应该主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一问题在数学中的实际运算方法, 还要了解到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的含义。 其次还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到活动主题的本质和含义, 通过自己的运算、解释和归纳其中的应用和关联性。 最后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问题离不开生活实际与其他学科的知识, 所以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从而让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网络。例如, 对“ 比”的认识上就应该让学生了解“ 比”的文化和写法与读法, 还要对比的除法关系和分数关系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 让学生了解到“ 比”这一概念与其他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从而使用自身的关联性思维进行有效的学习。

3.主题内容

主题内容的设计就是要将课程的核心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 例如什么是比的本质、怎样产生的比、数学知识中的比如何体现、在其他学科中的比如何体现、生活中的比如何体现等问题, 让学生通过独立实践和团队实践两种方法对这些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在学生回答完教师的问题之后,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 来让学生进行运算和分析, 例如, 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 再给出两组数据, 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 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知识和关联性思维进行题目的解答, 这样的内容设置就会有效地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4.基本要求

教师在进行主题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握知识的本质, 要通过自己的问题设计让数学问题更加活动化和问题化, 并且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积累活动的经验。 教师也可以采用比较新颖的模式, 让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 例如, 教师与学生的互换, 让学生进行课堂的主持, 教师作为辅助, 就可以让教学的氛围更加轻松愉悦。

总之, 想要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就应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 通过比较生动有趣的形式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 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

摘要:经过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深, 对教育的要求已经不是只注重成绩, 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高年段的数学学习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实际性的数学问题, 课堂的理论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就能有效地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所以对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进行研究, 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师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

参考文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篇8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应该注重数学内部与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主题的设计模式也应该以一个数学问题为核心、让学生结合多类科目的知识、并构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为线索的实践活动主题。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与设计

主题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的问题或话题,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和推动课程发展的组织中心。其概念十分的宽泛,内涵也十分丰富。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在特定的“骨架”之中,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有条理、有目标的活动。

设计就是在事情和问题解决之前进行的预先的探究方案和制定方案的过程。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就是要在课程开始之前明确主题目标、主题内容、主题来源和主题评价等方面,根据高年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水平来确定实践活动中的主题。

二、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体设计S-QCDR模式的构建

(一)S-QCDR模式的概述

S-QCDR这一模式主要是让学生使用关联性思维和可能性思维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一种问题、关联、分解、反思形式的主题模式,也是为了实现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关联的构建。

(二)S-QCDR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中的应用

1.提出问题

数学高年段所学习的数学问题很多都加入了比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想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关联性思维和可能性思维,就要在实践活动课堂的最开始向同学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在教师进行实际的主题问题的设计时,一定要结合生活的实际,并且一定要与其他的科目有关联,才能让学生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来将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教学的时候可以提出“为什么要比?”的问题,这一问题虽然看似与数学问题无关,但是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心理,也让他们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实际上比是一种数学概念,也是一种语文上的概念,同时还是生活中的一项内容。所以这一主题的设计就能够与其他的学科和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2.主题目标

在主题目标的设置上,数学教师应该主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一问题在数学中的实际运算方法,还要了解到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其次还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到活动主题的本质和含义,通过自己的运算、解释和归纳其中的应用和关联性。最后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问题离不开生活实际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从而让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网络。例如,对“比”的认识上就应该让学生了解“比”的文化和写法与读法,还要对比的除法关系和分数关系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了解到“比”这一概念与其他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联系,从而使用自身的关联性思维进行有效的学习。

3.主题内容

主题内容的设计就是要将课程的核心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例如什么是比的本质、怎样产生的比、数学知识中的比如何体现、在其他学科中的比如何体现、生活中的比如何体现等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实践和团队实践两种方法对这些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学生回答完教师的问题之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运算和分析,例如,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再给出两组数据,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知识和关联性思维进行题目的解答,这样的内容设置就会有效地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4.基本要求

教师在进行主题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握知识的本质,要通过自己的问题设计让数学问题更加活动化和问题化,并且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积累活动的经验。教师也可以采用比较新颖的模式,让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例如,教师与学生的互换,让学生进行课堂的主持,教师作为辅助,就可以让教学的氛围更加轻松愉悦。

总之,想要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就应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比较生动有趣的形式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刘艳艳.小学高年段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学业归因及其归因训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设计 篇9

(一)目标:具体、明确

根据活动总目标和学段要求,针对具体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将这些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

例如:在设计“昆虫大聚合”这一主题时,活动目标定位:

・引导学生走进昆虫,了解昆虫世界;

・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奥秘的兴趣;

・观察、体验,培养学生对益虫及自然的情感;

具体活动目标设计:

・查阅有关资料,丰富自己对昆虫的有关知识;

・调查了解当地昆虫的活动范围和生存情况;

・观察昆虫,懂得某一昆虫的生长规律;

・观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产生对昆虫的情感。

(二)内容:综合、丰富

首先,选题设计尽可能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富于生活气息的探究课题。

其次,设计要点以整合的方式最大限度整合课程内容(指定领域、非指定领域、学科领域),以融合的形态呈现,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关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如:“小小商品交易会”主题活动不仅把指定领域(有探究,有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劳动技术教育,运用计算机)融合在一起,同时,注意与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文艺活动)以及学科领域(语文、数学、自然有关知识)自然地整合。如:活动开展,学生必然涉及与绿色产品、社会关系、广告宣传、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等关系。

第三,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立足于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特点,着眼于学生构建完美生活,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课题为学习对象,如:“小小商品交易会”就是选择个体的学生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鲜活的活动内容。如要小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克隆人”等问题,则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第四,适当选择一些高于学生已有认识水平的探究课题。

(三)过程:经历探究与体验

“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手段和途径,问题是进行探究的起点。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既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也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指导策略:

1、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说明。

2、指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如:观察、访问、调查等方法。

3、提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生成新问题。

体验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通过活动获得体验。要使学生有深刻体验:

1、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

2、引导学生应用多种活动方式,如参观、访问、调查、采访、宣传、公益服务等方式,获得独特而深刻的体验。

3、善于组织学生反思与分享,做到学思结合,使学生养成倾听、慎思、明辩、合作的习惯和方法。

(四)活动方法、形式多样

1、活动方法有:观察、考察、参观、阅读、思考、实验、制作、表演、竞赛、宣传、义务劳动等。

2、活动形式有:班级、小组活动及个人活动等形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篇10

《做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设计

一、确定课题

本课题的确定是教师有意向的提出。是针对学校少先队的活动来开展的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做环保小卫士。

二、制订方案

确定了活动课题,就开始了制订方案。我召集所有的少先队干部,宣布了课题,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研讨“怎样开展活动”。也就是怎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呢?学生们首先就这课题提出了几个方面的环保范围:

1、空气污染

2、水污染

3、土壤污染

4、噪声污染

5、光化学污染

然后就这几个方面的环保,我把队干部分成五个组,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小课题。并确定了活动方案,交流汇总的时间,每人不同的分工。

三、实施研究

各组明确了自己的研究任务以后,各小组就开展了实践活动。研究的方式从思考“怎样做一个环保卫士?目前存在那些不环保的地方?怎样去改造这些不环保的地方”这些问题开展调查、收集、采访,到提出改造方案,到检查监督执行,都是由学生自己操作的,老师只是起组织指导作用。下面就活动实施过程来看看学生们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调查---收集---采访---提出方案

调查:各小组就各自的小课题开展了调查活动,利用课间、课外、双休日时间向全校乃至校外人士展开了调查。一般是记录、观察。

收集:各小组把调查来的情况汇总,分类记录,从中思考,得出结论。采访:对一些问题有针对的开始采访。学生充当小记者,采访学生干部,采访家

长,采访校外有关人员。虽然稚嫩,可学生的兴趣很高,而且采访的技巧越来越熟练。

四、交流展示

各小组把自己调查采访的结果向所有的活动成员交流展示,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完善问题。

五、活动的延伸

由于开展活动实践的都是学生干部,所以,这些学生干部就把这些活动的结果实施于少先队活动中。

六、活动反思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活动的保障

2、老师与学生交流很重要

3、善于做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有心人

4、老师的指导要点到即止,老师只是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

《变废为宝》主题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怎样变废为宝?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3、废旧的垃圾物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题目:

某村约有1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怎样变废为宝?

二、活动过程: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教师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1)、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2)、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3)、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等。

三、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环保的决心。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怎样变废为宝?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学生分组参加变废为宝实践活动。

四、布置作业:

1、小制作:根据小组活动方案,小组分别带自己制作作品的废品材料,制作小制作的工具,小组合作制作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安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 篇11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从性质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从具体实施来说,它是一种经验性、实践性课程,要求由學生自主进行,但需要教师的切实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课程特征。

通常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板块既不相互割裂也不相互对立,而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虽说综合性很强,但仍以注重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为显著特征。

二、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很多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表面上已经与传统的春、秋游有所区别,不再是简单的放松,而是代之以有主题的活动,但具体操作模式依旧:先是每班或年级撰写活动计划及方案,指导老师事前布置观察或活动任务,然后是学生带好笔记本去活动,在活动中做好笔记、记录,回来后每人写一篇游记或者观察作文。可以说,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关注的只是与课本内容有关的东西,而没有给课程留出更广的拓展与发散的空间。而各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通常也都是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担任,这些老师由于平时的工作任务已经很是繁重,本身就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加上不能得到及时的专业引领,因而活动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细究起来,各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及时制订有关的激励政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真正有效的管理,如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与考核等;二是学校没有健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综合实践活动课被挤占的现象在各校普遍存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该课程都不够重视;三是各地教研部门中极少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职教研员,因此全国上下普遍欠缺对该项课程扎实、深入的研究,也因此不能对学校、教师形成有效的专业引领,致使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十分缓慢;四是多数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活动类型等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学科化严重,导致学生活动的主题及活动类型等单一而教条,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在配备与安排上都不合理,基本没有专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因而缺乏对该课程的整体研究,难以形成协同教学的氛围;六是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也缺乏研究及思考意识,基本是凭个人经验与直觉“指导”活动,导致活动实施过程盲目而随意,课程目标出现偏差;七是很多指导教师对目前我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以及发展现状等信息缺乏基本的了解,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简单地包办代替学生活动的情况,不能突出学生活动主体、体验主体的作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进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设计的课程,要求从小学至高中均予设置与设计,而且是“必修”课程,所以课程的开展是必须要坚持的。但凡课程,而且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要开设的课程,其必须自成体系,必须在每个年段都要设定好适合本年段特点的课程目标及相应的课程管理条例,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活动效度的评估也要跟上。总之,必须逐步完善这些相关内容,才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期发展。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校本课程,交由学校予以开发与实施,要求学校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具体的活动内容来预设活动目标、方式方法、基本流程,并实施针对性的评价等;同时要求学校在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需要。

任务交给学校,学校负责设计及落实实效,从何着手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实践和探索:

nlc202309051634

1.建立并完善课程制度,这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关键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文件形式出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划、制度及方案;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发展评价制度,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中考升学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③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制度,规范、监督教师的指导行为;④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评价制度,使之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评优评先等相关联;⑤建立学校、社会(社区、场馆)两位一体互通、协调制度。

2.营造师生共同践行课程的氛围,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与学习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里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要以自我或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仅仅是听取指导或者听凭教师全面安排;我们所说的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教师“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并以此引导学生及家长提高认识,维护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指导学生去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进而使学生逐渐形成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真做好方案及操作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一样,非常强调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亲历、体验和感悟。对任何年龄段的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随意拼凑的若干主题的混合,需要遵循某些内在的逻辑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它的开发与实施应以学生为核心,努力实现三种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最终目标是学生个性健全地发展。

该课程的操作设计及实施方案很重要,让学生在未实施活动之前就已经在心中有了明确的可操作的实施步骤及过程,便于学生自主开展活动。操作设计包括各年段的活动目标的确定及主题内容的选择。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开发,具体设定1—6年级各年段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目标设定,指的是大方向、大范围。在同年段相同的目标、相同的实践内容中,学生都可以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选定自己研究的具体内容及方式。学生所选的主题,只要符合學生自己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及能力水平,能充分地利用本地(本校)资源,参与兴趣高,有利于其个性特长的发挥,就可以认定为好的主题。

学校在指导学生选择主题的过程中,要体现“小而实”,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是“五忌”:一忌“主题太大”,二忌“脱离实际”,三忌“没有兴趣”,四忌“学科延伸”,五忌“综合度低”。第二是指导分组及小组活动的有效方式,包括选派小组长、做好角色分工、适当提供材料、适当指导学生寻找活动资源的渠道等。第三是指导学生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收集、整理、辩论、劳动实践等。第四是帮助学生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包括地点选择、交通方式、费用、意外应急预案等。第五是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和平台,帮助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交流及选择呈现方式等;指导学生选择成果呈现方式要鼓励多样化及方式得当,如小制作、小论文、物品使用说明书、创新观点交流会、手抄报、研讨沙龙、辩论会、实验操作、绘画作品、表演等,同时强化学生情感的体悟及表述,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发展报告册或体验记录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使之善于思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4.完善多元、激励性的科学评价,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持续进行的保障

首先是制定促进教师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多元评价要求做到以下几点:把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质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过程性评价;以评价促课程,引导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其次是完善学生活动的评价体系,重点放在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性评价上。过程和体验比结果重要,方式应尽量多样,且做到师生、生生、家校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自我的健康成长。

5.强化师资培训,形式要多样

学校领导要创造机会和平台给任课教师更多的知识与业务“大餐”,让他们通过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反思实践、观摩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实现专业化成长;要特别重视“整合各科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骨干教师,并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四、学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如何因地制宜,合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

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立足本班、本校、本地实际,合理选择目标和内容,不能事事统一;要利用多种方式开发当地资源优势,为学生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2.“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指定的四个领域内容如何有效融合?

虽然《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示了这四个活动领域,却并不意味着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而且它们在逻辑上也不是并列或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渗透到很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中,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探究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很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人际交往活动、心理健康领域等。

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三线索之一“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各校还很少涉猎,如何具体实施?

4.在引导评价的过程中,如何强化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评价?

5.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外出安全保障机制?

……

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活动层面依然有不少的问题要解决,在课程层面依然有许多内容有待明确和完善,但毕竟已经有了可喜的变化,它的发展空间无限广大。

(责编 白聪敏)

上一篇:好听又唯美的女生个性签名下一篇:动物高中作文800字